CN111107174B - 一种地址解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址解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07174B
CN111107174B CN201911168096.1A CN201911168096A CN111107174B CN 111107174 B CN111107174 B CN 111107174B CN 201911168096 A CN201911168096 A CN 201911168096A CN 111107174 B CN111107174 B CN 1111071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eiving
video networking
application software
address
preset appl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6809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07174A (zh
Inventor
李飞
龙宇锋
史鑫
王艳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sionver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sionver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sionver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sionver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6809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071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071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071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071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071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09Mapping addresses
    • H04L61/10Mapping addresses of different types
    • H04L61/103Mapping addresses of different types across network layers, e.g. resolution of network layer into physical layer addresses or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AR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40Support for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址解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应用于视联网内的发送端,所述方法包括:向视联网服务器发送视联网号码查询请求,所述视联网号码查询请求携带接收端的IP地址;接收所述视联网服务器所反馈的所述接收端的视联网号码;向所述接收端发送物理地址查询请求,所述物理地址查询请求携带所述视联网号码;接收所述接收端所发送的物理地址。可见,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视联网内的发送端可以实现将接收端的IP地址解析成物理地址,从而实现了地址解析,这样,后续步骤中,发送端可以使用IP地址与接收端进行通信。

Description

一种地址解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地址解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视联网是网络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是互联网的更高级形态,是一个实时网络,能够实现目前互联网无法实现的全网高清视频实时传输,将众多互联网应用推向高清视频化,高清面对面。最终将实现世界无距离,实现全球范围内人与人的距离只是一个屏幕的距离。
相关技术中,视联网内没有地址解析的概念,也没有任何相关的功能。因此,视联网内无法实现地址解析,从而导致视联网内的终端无法通过互联网进行通信。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地址解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址解析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视联网内的发送端,所述方法包括:
向视联网服务器发送视联网号码查询请求,所述视联网号码查询请求携带接收端的IP地址;
接收所述视联网服务器所反馈的所述接收端的视联网号码;
向所述接收端发送物理地址查询请求,所述物理地址查询请求携带所述视联网号码;
接收所述接收端所发送的物理地址。
可选的,所述发送端中安装有预设应用软件,所述向视联网服务器发送视联网号码查询请求,包括:
向所述预设应用软件发送地址解析请求包,以使得所述预设应用软件通过视联网,向视联网服务器发送视联网号码查询请求,所述地址解析请求包携带接收端的IP地址,。
可选的,所述接收所述视联网服务器所反馈的所述接收端的视联网号码,包括:
通过所述预设应用软件,接收所述视联网服务器所反馈的所述接收端的视联网号码。
可选的,所述接收端中安装有所述预设应用软件,所述向所述接收端发送物理地址查询请求,包括:
通过安装在所述发送端的预设应用软件,向安装在所述接收端的预设应用软件发送物理地址查询请求;
相应的,所述接收所述接收端发送的物理地址,包括:
通过安装在所述发送端的预设应用软件,接收安装在所述接收端的预设应用软件所发送的物理地址。
可选的,在所述通过所述发送端的预设应用软件,接收所述接收端的预设应用软件所发送的物理地址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安装在所述发送端的预设应用软件所发送的地址解析响应包,所述地址解析响应包是:安装在所述发送端的预设应用软件接收到物理地址后,所构建的响应包。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址解析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视联网内的发送端,所述装置包括:
视联网号码查询模块,用于向视联网服务器发送视联网号码查询请求,所述视联网号码查询请求携带接收端的IP地址;
视联网号码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视联网服务器所反馈的所述接收端的视联网号码;
物理地址查询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接收端发送物理地址查询请求,所述物理地址查询请求携带所述视联网号码;
物理地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接收端所发送的物理地址。
可选的,所述发送端中安装有预设应用软件,所述视联网号码查询模块,具体用于:
向所述预设应用软件发送地址解析请求包,以使得所述预设应用软件通过视联网,向视联网服务器发送视联网号码查询请求,所述地址解析请求包携带接收端的IP地址,。
可选的,所述视联网号码接收模块,具体用于:
通过所述预设应用软件,接收所述视联网服务器所反馈的所述接收端的视联网号码。
可选的,所述接收端中安装有所述预设应用软件,所述物理地址查询请求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通过安装在所述发送端的预设应用软件,向安装在所述接收端的预设应用软件发送物理地址查询请求;
相应的,所述物理地址接收模块,具体用于:
通过安装在所述发送端的预设应用软件,接收安装在所述接收端的预设应用软件所发送的物理地址。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地址解析响应包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通过所述发送端的预设应用软件,接收所述接收端的预设应用软件所发送的物理地址之后,接收安装在所述发送端的预设应用软件所发送的地址解析响应包,所述地址解析响应包是:安装在所述发送端的预设应用软件接收到物理地址后,所构建的响应包。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第一方面所述的地址解析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所述的地址解析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视联网内的发送端向视联网服务器发送视联网号码查询请求,该视联网号码查询请求携带接收端的IP地址;视联网服务器接收到视联网号码查询请求后,向发送端反馈接收端的视联网号码;发送端接收到接收端的视联网号码之后,可以通过视联网与接收端进行通信,并向接收端发送物理地址查询请求,接收端在接收到物理地址查询请求后,向发送端反馈其自身的物理地址,从而发送端接收到了接收端的物理地址。可见,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视联网内的发送端可以实现将接收端的IP地址解析成物理地址,从而实现了地址解析,这样,后续步骤中,发送端可以使用IP地址与接收端进行通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址解析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址解析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地址解析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地址解析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地址解析系统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址解析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视联网是网络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是互联网的更高级形态,是一个实时网络,能够实现目前互联网无法实现的全网高清视频实时传输,将众多互联网应用推向高清视频化,高清面对面。最终将实现世界无距离,实现全球范围内人与人的距离只是一个屏幕的距离。
相关技术中,视联网内没有地址解析的概念,也没有任何相关的功能。因此,视联网内无法实现地址解析,从而导致视联网内的终端无法使用IP地址进行互联网通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址解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为了方案描述清楚,第一方面,将结合具体应用场景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地址解析方法进行阐述。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地址解析系统的示意图。
由图1所示,地址解析系统包括:电脑A,电脑B,以及vlas,其中,电脑A为发送端,电脑B为接收端,vlas为视联网服务器。电脑A,电脑B,以及vlas三者之间的交互过程如下,分为如下几个步骤:
步骤1:电脑A向vlas查询10.0.0.3对应的视联网号码,其中,10.0.0.3为电脑B的IP地址。
步骤2:vlas返回10.0.0.3对应的视联网号码:00100003210260400000;其中,vlas中存储有各个IP地址与视联网号码的对应关系。
步骤3:电脑A通过视联网号码(00100003210260400000),查询电脑B的物理地址,即mac地址;
步骤4:电脑B回复自己的mac地址。
步骤5:电脑A收到电脑B的mac地址,完成地址解析过程。
可见,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视联网内的发送端可以实现将接收端的IP地址解析成物理地址,从而实现了地址解析,这样,后续步骤中,发送端可以使用IP地址与接收端进行通信。
第二方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址解析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址解析方法的执行主体为地址解析装置,该地址解析装置可以运行于视联网内的发送端中。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址解析方法,该地址解析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210,向视联网服务器发送视联网号码查询请求。
其中,视联网号码查询请求携带接收端的IP地址。
视联网内的发送端想与视联网内的接收端进行互联网通信时,视联网内的发送端需要将接收端的IP地址解析为物理地址,此时,视联网内的发送端向视联网服务器发送视联网号码查询请求,该视联网号码查询请求携带有接收端的IP地址,以便查询接收端的视联网号码。
S220,接收视联网服务器所反馈的接收端的视联网号码。
具体的,视联网服务器中存储有各个IP地址与视联网号码的对应关系。视联网服务器在接收到视联网号码查询请求后,解析该视联网号码查询请求,得到视联网号码查询请求中携带的接收端的IP地址,并根据各个IP地址与视联网号码的对应关系,查找到接收端的IP地址对应的视联网号码,所查找到的视联网号码即为接收端的视联网号码。
S230,向接收端发送物理地址查询请求。
其中,物理地址查询请求携带接收端的视联网号码。
发送端接收到接收端的视联网号码之后,可以通过视联网与接收端进行通信。因此,发送端可以通过视联网向接收端发送物理地址查询请求。
S240,接收接收端所发送的物理地址。
接收端接收到发送端发送的物理地址查询请求后,解析该物理地址查询请求,并将其自身的物理地址即mac地址反馈给发送端,进而发送端接收到了接收端所发送的物理地址。即视联网内的发送端成功实现了将接收端的IP地址解析为物理地址,这样,发送端可以通过IP地址与接收端进行互联网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视联网内的发送端向视联网服务器发送视联网号码查询请求,该视联网号码查询请求携带接收端的IP地址;视联网服务器接收到视联网号码查询请求后,向发送端反馈接收端的视联网号码;发送端接收到接收端的视联网号码之后,可以通过视联网与接收端进行通信,并向接收端发送物理地址查询请求,接收端在接收到物理地址查询请求后,向发送端反馈其自身的物理地址,从而发送端接收到了接收端的物理地址。可见,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视联网内的发送端可以实现将接收端的IP地址解析成物理地址,从而实现了地址解析,这样,后续步骤中,发送端可以使用IP地址与接收端进行通信。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降低发送端的处理器的负载,以及发送端的处理器的负载,发送端中可以安装有预设应用软件,并且,接收端也可以安装有预设应用软件,这样,地址解析过程可以借助安装在发送端的预设应用软件,以及安装在接收端的预设应用软件来执行,从而降低发送端的处理器的负载,以及接收端的处理器的负载。
上述预设应用软件可以为视联网承载互联网VVoE软件,本发明实施例对此预设应用软件不做具体限定。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地址解析方法,如图3所示,该地址解析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310,向安装在发送端的预设应用软件发送地址解析请求包,以使得安装在发送端的预设应用软件通过视联网,向视联网服务器发送视联网号码查询请求。
其中,上述地址解析请求包携带接收端的IP地址。
视联网内的发送端可以向安装其自身中的预设应用软件发送地址解析请求包,即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请求包,该预设应用软件接收到ARP请求包后,解析该ARP请求包,得到接收端的IP地址,并向视联网服务器发送视联网号码查询请求,该视联网号码查询请求携带有接收端的IP地址,以便准确查询接收端的视联网号码。
S320,通过安装在发送端的预设应用软件,接收视联网服务器所反馈的接收端的视联网号码。
视联网服务器接收到安装在发送端的预设应用软件,所发送的视联网号码查询请求后,解析该视联网号码查询请求,得到该视联网号码查询请求所携带的接收端的IP地址,并根据其自身存储的各个IP地址与视联网号码的对应关系,查询接收端的IP地址对应的视联网号码,该视联网号码即为接收端的视联网号码。并将接收端的视联网号码反馈至安装在发送端中的预设应用软件,从而安装在发送端中的预设应用软件,可以接收到接收端的视联网号码。
S330,通过安装在发送端的预设应用软件,向接收端的预设应用软件发送物理地址查询请求。
安装在发送端的预设应用软件,接收到视联网服务器所发送的接收端的视联网号码后,可以通过视联网与接收端进行通信。具体的,安装在发送端的预设应用软件,可以向安装在接收端的预设应用软件发送物理地址查询请求,安装在接收端的预设应用软件接收到该地址查询请求后,解析该地址查询请求,并将接收端的物理地址发送至安装在发送端的预设应用软件。
S340,通过安装在发送端的预设应用软件,接收安装在接收端的预设应用软件所发送的物理地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视联网内的发送端向安装在发送端的预设应用软件发送地址解析请求包,安装在发送端的预设应用软件接收到地址解析请求包后,可以向视联网服务器发送视联网号码查询请求,该视联网号码查询请求携带接收端的IP地址;视联网服务器接收到视联网号码查询请求后,向安装在发送端的预设应用软件反馈接收端的视联网号码;安装在发送端的预设应用软件接收到接收端的视联网号码之后,可以通过视联网与安装在接收端的预设应用软件进行通信,并向安装在接收端的预设应用软件发送物理地址查询请求,安装在接收端的预设应用软件在接收到物理地址查询请求后,向安装在发送端的预设应用软件反馈接收端的物理地址,从而安装在发送端的预设应用软件接收到了接收端的物理地址。
可见,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视联网内的发送端可以实现将接收端的IP地址解析成物理地址,从而实现了地址解析,这样,后续步骤中,发送端可以使用IP地址与接收端进行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应用于视联网内的发送端的地址解析方法,如图4所示,该地址解析方法包括:
S410,向安装在发送端的预设应用软件发送地址解析请求包,以使得安装在发送端的预设应用软件通过视联网,向视联网服务器发送视联网号码查询请求。
S420,通过安装在发送端的预设应用软件,接收视联网服务器所反馈的接收端的视联网号码。
S430,通过安装在发送端的预设应用软件,向接收端的预设应用软件发送物理地址查询请求。
S440,通过安装在发送端的预设应用软件,接收安装在接收端的预设应用软件所发送的物理地址。
由于步骤S410至步骤S340,与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310至S340相同。在图3中已经到步骤S310至S340进行了详细描述,因此,在此不再对步骤步骤S410至步骤S440进行赘述。
S450,接收安装在发送端的预设应用软件所发送的地址解析响应包。
其中,地址解析响应包是:安装在发送端的预设应用软件接收到物理地址后,所构建的响应包。
安装在发送端的预设应用软件,接收到安装在发送端的预设应用软件所发送的物理地址后,可以构建地址解析响应包,即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响应包,并向发送端即发送端的处理器发送地址解析响应包,发送端的处理器接收到地址解析响应包后,说明地址解析完成,发送端可以通过IP地址与接收端进行互联网通信。
可见,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视联网内的发送端可以实现将接收端的IP地址解析成物理地址,从而实现了地址解析,这样,后续步骤中,发送端可以使用IP地址与接收端进行通信。
为了方案描述清楚,下面将结合具体实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址解析方法进行详细阐述,如图5所示。
其中,每个电脑上都安装有VVoE(软件);下图中的VVoE(A)代表电脑A上安装的VVoE,VVoE(B)代表电脑B上安装的VVoE,两个电脑上安装的VVoE软件无差别。
具体的交互过程如下:
1、电脑A想要使用IP与电脑B通信时,电脑A发送ARP请求包,VVoE(A)捕获即接收到ARP请求包。
2、VVoE(A)通过电脑B的IP地址,通过视联网,向vlas查询电脑B的视联网号码。
3、vlas通过电脑B的IP地址查询到电脑B的视联网号码,并将结果返回给VVoE(A)。
4、VVoE(A)使用电脑B的视联网号码与VVoE(B)进行视联网通信,查询电脑B的mac地址。
5、VVoE(B)接收到VVoE(A)的查询请求,查询电脑B的mac地址,并通过视联网回复电脑B的mac地址。
6、VVoE(A)收到电脑B的mac地址,VVoE(A)构造ARP响应包,发送给电脑A即电脑A的处理器,完成ARP过程,从而完成了地址解析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并不一定是本发明实施例所必须的。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址解析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视联网内的发送端,如图6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视联网号码查询模块610,用于向视联网服务器发送视联网号码查询请求,所述视联网号码查询请求携带接收端的IP地址;
视联网号码接收模块620,用于接收所述视联网服务器所反馈的所述接收端的视联网号码;
物理地址查询请求发送模块630,用于向所述接收端发送物理地址查询请求,所述物理地址查询请求携带所述视联网号码;
物理地址接收模块640,用于接收所述接收端所发送的物理地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视联网内的发送端向视联网服务器发送视联网号码查询请求,该视联网号码查询请求携带接收端的IP地址;视联网服务器接收到视联网号码查询请求后,向发送端反馈接收端的视联网号码;发送端接收到接收端的视联网号码之后,可以通过视联网与接收端进行通信,并向接收端发送物理地址查询请求,接收端在接收到物理地址查询请求后,向发送端反馈其自身的物理地址,从而发送端接收到了接收端的物理地址。可见,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视联网内的发送端可以实现将接收端的IP地址解析成物理地址,从而实现了地址解析,这样,后续步骤中,发送端可以使用IP地址与接收端进行通信。
可选的,所述发送端中安装有预设应用软件,所述视联网号码查询模块,具体用于:
向所述预设应用软件发送地址解析请求包,以使得所述预设应用软件通过视联网,向视联网服务器发送视联网号码查询请求,所述地址解析请求包携带接收端的IP地址,。
可选的,所述视联网号码接收模块,具体用于:
通过所述预设应用软件,接收所述视联网服务器所反馈的所述接收端的视联网号码。
可选的,所述接收端中安装有所述预设应用软件,所述物理地址查询请求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通过安装在所述发送端的预设应用软件,向安装在所述接收端的预设应用软件发送物理地址查询请求;
相应的,所述物理地址接收模块,具体用于:
通过安装在所述发送端的预设应用软件,接收安装在所述接收端的预设应用软件所发送的物理地址。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地址解析响应包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通过所述发送端的预设应用软件,接收所述接收端的预设应用软件所发送的物理地址之后,接收安装在所述发送端的预设应用软件所发送的地址解析响应包,所述地址解析响应包是:安装在所述发送端的预设应用软件接收到物理地址后,所构建的响应包。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7所示,包括存储器710、处理器720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第一方面所述的地址解析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视联网内的发送端向视联网服务器发送视联网号码查询请求,该视联网号码查询请求携带接收端的IP地址;视联网服务器接收到视联网号码查询请求后,向发送端反馈接收端的视联网号码;发送端接收到接收端的视联网号码之后,可以通过视联网与接收端进行通信,并向接收端发送物理地址查询请求,接收端在接收到物理地址查询请求后,向发送端反馈其自身的物理地址,从而发送端接收到了接收端的物理地址。可见,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视联网内的发送端可以实现将接收端的IP地址解析成物理地址,从而实现了地址解析,这样,后续步骤中,发送端可以使用IP地址与接收端进行通信。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所述的地址解析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视联网内的发送端向视联网服务器发送视联网号码查询请求,该视联网号码查询请求携带接收端的IP地址;视联网服务器接收到视联网号码查询请求后,向发送端反馈接收端的视联网号码;发送端接收到接收端的视联网号码之后,可以通过视联网与接收端进行通信,并向接收端发送物理地址查询请求,接收端在接收到物理地址查询请求后,向发送端反馈其自身的物理地址,从而发送端接收到了接收端的物理地址。可见,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视联网内的发送端可以实现将接收端的IP地址解析成物理地址,从而实现了地址解析,这样,后续步骤中,发送端可以使用IP地址与接收端进行通信。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Claims (12)

1.一种地址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视联网内的发送端,所述方法包括:
向视联网服务器发送视联网号码查询请求,所述视联网号码查询请求携带接收端的IP地址;
接收所述视联网服务器所反馈的所述接收端的视联网号码,其中,所述视联网服务器中存储有各个IP地址与视联网号码的对应关系;
向所述接收端发送物理地址查询请求,所述物理地址查询请求携带所述视联网号码;
接收所述接收端所发送的物理地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中安装有预设应用软件,所述向视联网服务器发送视联网号码查询请求,包括:
向所述预设应用软件发送地址解析请求包,以使得所述预设应用软件通过视联网,向视联网服务器发送视联网号码查询请求,所述地址解析请求包携带接收端的IP地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视联网服务器所反馈的所述接收端的视联网号码,包括:
通过所述预设应用软件,接收所述视联网服务器所反馈的所述接收端的视联网号码。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中安装有所述预设应用软件,所述向所述接收端发送物理地址查询请求,包括:
通过安装在所述发送端的预设应用软件,向安装在所述接收端的预设应用软件发送物理地址查询请求;
相应的,所述接收所述接收端发送的物理地址,包括:
通过安装在所述发送端的预设应用软件,接收安装在所述接收端的预设应用软件所发送的物理地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过所述发送端的预设应用软件,接收所述接收端的预设应用软件所发送的物理地址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安装在所述发送端的预设应用软件所发送的地址解析响应包,所述地址解析响应包是:安装在所述发送端的预设应用软件接收到物理地址后,所构建的响应包。
6.一种地址解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视联网内的发送端,所述装置包括:
视联网号码查询模块,用于向视联网服务器发送视联网号码查询请求,所述视联网号码查询请求携带接收端的IP地址;
视联网号码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视联网服务器所反馈的所述接收端的视联网号码,其中,所述视联网服务器中存储有各个IP地址与视联网号码的对应关系;
物理地址查询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接收端发送物理地址查询请求,所述物理地址查询请求携带所述视联网号码;
物理地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接收端所发送的物理地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中安装有预设应用软件,所述视联网号码查询模块,具体用于:
向所述预设应用软件发送地址解析请求包,以使得所述预设应用软件通过视联网,向视联网服务器发送视联网号码查询请求,所述地址解析请求包携带接收端的IP地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联网号码接收模块,具体用于:
通过所述预设应用软件,接收所述视联网服务器所反馈的所述接收端的视联网号码。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中安装有所述预设应用软件,所述物理地址查询请求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通过安装在所述发送端的预设应用软件,向安装在所述接收端的预设应用软件发送物理地址查询请求;
相应的,所述物理地址接收模块,具体用于:
通过安装在所述发送端的预设应用软件,接收安装在所述接收端的预设应用软件所发送的物理地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地址解析响应包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通过所述发送端的预设应用软件,接收所述接收端的预设应用软件所发送的物理地址之后,接收安装在所述发送端的预设应用软件所发送的地址解析响应包,所述地址解析响应包是:安装在所述发送端的预设应用软件接收到物理地址后,所构建的响应包。
1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地址解析方法的步骤。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地址解析方法的步骤。
CN201911168096.1A 2019-11-25 2019-11-25 一种地址解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1071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68096.1A CN111107174B (zh) 2019-11-25 2019-11-25 一种地址解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68096.1A CN111107174B (zh) 2019-11-25 2019-11-25 一种地址解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07174A CN111107174A (zh) 2020-05-05
CN111107174B true CN111107174B (zh) 2022-08-30

Family

ID=704211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68096.1A Active CN111107174B (zh) 2019-11-25 2019-11-25 一种地址解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07174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20962A (zh) * 2018-08-27 2019-01-01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软件终端连接视联网的方法和装置
CN110022456A (zh) * 2019-03-08 2019-07-16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邀请终端入会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47856B (zh) * 2013-12-23 2017-09-08 成都西加云杉科技有限公司 App获取本地终端的mac地址的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20962A (zh) * 2018-08-27 2019-01-01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软件终端连接视联网的方法和装置
CN110022456A (zh) * 2019-03-08 2019-07-16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邀请终端入会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07174A (zh) 2020-05-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213403A1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11427527B (zh) 投屏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1540759B (zh) 业务服务器地址获取方法及通信系统
US20130290563A1 (en) Answer augmentation system for authoritative dns servers
CN103152624A (zh) 遥控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366815B (zh) 网络资源请求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0413418B (zh) 缓存同步装置及方法,缓存同步系统、电子设备
CN107124483A (zh) 域名解析方法及服务器
CN110380969B (zh) 一种基于域名的流量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10336752B (zh) 一种提高局部广播推送效率的方法及系统
CN102547553A (zh) 一种基于wap进行业务访问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6412000A (zh) 一种域名查询的处理方法
CN111107174B (zh) 一种地址解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2685732A (zh) 一种甩信终端连接方法、终端和系统
CN103152495A (zh) 一种媒体转移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661895A (zh) 一种服务器的网络地址映射方法及网络地址映射设备
CN113055193B (zh) 一种数据多播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31263B (zh) 软件包获取方法、系统、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769293B (zh) 一种ip地址解析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4410572A (zh) 一种数字接收设备的路由表生成方法及装置
JP5708288B2 (ja) 衛星通信方法、管制局及び地球局
CN113271326A (zh) 网络协议地址调度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798542A (zh) 一种获取ip地址的方法及系统
US20240048526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Device
CN111147618B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