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07166B - 会话同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 Google Patents

会话同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07166B
CN111107166B CN201911424886.1A CN201911424886A CN111107166B CN 111107166 B CN111107166 B CN 111107166B CN 201911424886 A CN201911424886 A CN 201911424886A CN 111107166 B CN111107166 B CN 1111071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session
sub
standby node
tempor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42488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07166A (zh
Inventor
孙宝良
李红光
胡松
吴亚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anxi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Secworl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anxi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Secworl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anxi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Secworl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anxi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42488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0716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071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071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071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071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5Replication or mirroring of data, e.g. scheduling or transport for data synchronisation between network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54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 H04L41/0663Performing the actions predefined by failover planning, e.g. switching to standby network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会话同步方法,包括响应于获得第一报文,建立父通道会话,并将所述父通道会话同步到备用节点,响应于从父通道获得携带端口信息的第二报文,建立子通道临时会话,并将所述子通道临时会话同步到所述备用节点,将传输控制协议的序列号同步到所述备用节点,响应于从子通道获得第三报文,基于所述子通道临时会话建立子通道会话以及所述子通道会话与所述父通道会话之间的会话关系,并将所述子通道会话以及所述会话关系同步到所述备用节点。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会话同步装置、一种电子设备以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escription

会话同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会话同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背景技术
防火墙等网络设备实现了HA(High Available,高可用性)技术,可以对配置及会话进行实时备份,当某个设备出现故障时,集群中其他设备可以接替故障设备工作,达到高可靠性。
然而,传统HA通过虚IP/虚MAC等机制,只能保证普通无连接协议(基于UDP等)业务的高可靠性,对于多通道协议(如多媒体协议,FTP等)业务则只能同步控制连接信息,而多条通道协议存在中间态过程(期待连接阶段),如果此时发生故障切换,那么新的数据连接可能被安全设备阻断。无法满足高可靠性要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会话同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会话同步方法,包括响应于获得第一报文,建立父通道会话,并将所述父通道会话同步到备用节点,响应于从父通道获得携带端口信息的第二报文,建立子通道临时会话,并将所述子通道临时会话同步到所述备用节点,将传输控制协议的序列号(TCP序列号)同步到所述备用节点,响应于从子通道获得第三报文,基于所述子通道临时会话建立子通道会话以及所述子通道会话与所述父通道会话之间的会话关系,并将所述子通道会话以及所述会话关系同步到所述备用节点。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子通道临时会话同步到所述备用节点包括将所述子通道临时会话的副本发送到所述备用节点。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子通道临时会话同步到所述备用节点包括将所述第二报文发送到所述备用节点,以便所述备用节点基于所述第二报文建立子通道临时会话。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从所述父通道或子通道获得第四报文,基于所述会话关系,刷新所述父通道会话和子通道会话。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刷新所述父通道会话和子通道会话之后,同步刷新所述备用设备的父通道会话和子通道会话。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会话同步装置,包括第一同步模块、第二同步模块、第三同步模块以及第四同步模块。第一同步模块,用于响应于获得第一报文,建立父通道会话,并将所述父通道会话同步到备用节点。第二同步模块,用于响应于从父通道获得携带端口信息的第二报文,建立子通道临时会话,并将所述子通道临时会话同步到所述备用节点。第三同步模块,用于将传输控制协议的序列号同步到所述备用节点。第四同步模块,用于响应于从子通道获得第三报文,基于所述子通道临时会话建立子通道会话以及所述子通道会话与所述父通道会话之间的会话关系,并将所述子通道会话以及所述会话关系同步到所述备用节点。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子通道临时会话同步到所述备用节点包括将所述子通道临时会话的副本发送到所述备用节点。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子通道临时会话同步到所述备用节点包括将所述第二报文发送到所述备用节点,以便所述备用节点基于所述第二报文建立子通道临时会话。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刷新模块,用于响应于从所述父通道或子通道获得第四报文,基于所述会话关系,刷新所述父通道会话和子通道会话。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刷新模块,用于在刷新所述父通道会话和子通道会话之后,同步刷新所述备用设备的父通道会话和子通道会话。
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至少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指令,其中,当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指令在被执行时用于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指令在被执行时用于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描述,本公开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多通道协议的工作流程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会话同步方法的应用场景;
图3和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会话同步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会话同步方法的流程图;
图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会话同步装置的示意图;以及
图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适于会话同步系统的计算机系统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公开的概念。
在此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并非意在限制本公开。在此使用的术语“包括”、“包含”等表明了所述特征、步骤、操作和/或部件的存在,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步骤、操作或部件。
在此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含义,除非另外定义。应注意,这里使用的术语应解释为具有与本说明书的上下文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刻板的方式来解释。
在使用类似于“A、B和C等中至少一个”这样的表述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应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该表述的含义来予以解释(例如,“具有A、B和C中至少一个的系统”应包括但不限于单独具有A、单独具有B、单独具有C、具有A和B、具有A和C、具有B和C、和/或具有A、B、C的系统等)。在使用类似于“A、B或C等中至少一个”这样的表述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应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该表述的含义来予以解释(例如,“具有A、B或C中至少一个的系统”应包括但不限于单独具有A、单独具有B、单独具有C、具有A和B、具有A和C、具有B和C、和/或具有A、B、C的系统等)。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应理解,实质上任意表示两个或更多可选项目的转折连词和/或短语,无论是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还是附图中,都应被理解为给出了包括这些项目之一、这些项目任一方、或两个项目的可能性。例如,短语“A或B”应当被理解为包括“A”或“B”、或“A和B”的可能性。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会话同步方法,包括响应于获得第一报文,建立父通道会话,并将所述父通道会话同步到备用节点,响应于从父通道获得携带端口信息的第二报文,建立子通道临时会话,并将所述子通道临时会话同步到所述备用节点,将传输控制协议的序列号同步到所述备用节点,响应于从子通道获得第三报文,基于所述子通道临时会话建立子通道会话以及所述子通道会话与所述父通道会话之间的会话关系,并将所述子通道会话以及所述会话关系同步到所述备用节点。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多通道协议的工作流程图。
如图1所示,该流程包括操作S110~S150。
在操作S110,初始业务报文达到防火墙设备时,会触发建立父通道会话,又称为控制连接。
在操作S120,后续携带端口信息的业务报文达到防火墙时,解析父通道报文,会建立子通道临时会话,又称期待连接。期待连接包含了下次业务报文的五元组信息,根据协议的不同,也可以是四元组或者三元组等。
在操作S130,确定一段时间内是否有子通道报文命中临时会话,即,子通道报文的五元组信息与期待连接中的五元组信息匹配。若有,则执行操作S140,否则执行操作S150。
在操作S140,建立子通道会话,并维护和父通道的关联关系。
在操作S150,超时删除临时会话。
在这种多通道协议的工作过程中,为了保证高可用性,需要建立如图2所示的备用关系。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会话同步方法的应用场景。需要注意的是,图2所示仅为可以应用本公开实施例的应用场景的示例,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公开的技术内容。
如图2所示,在HA集群中,包括至少两个用于传输数据的节点,这两个节点的转发模块中包括会话管理模块和同步模块。其中一个节点作为主用节点,另一个节点作为备用节点。通常情况下,另一个节点与主用节点连接,传输数据,如果主用节点宕机,则立即切换到备用节点,保证业务数据不中断。
为了实现上述功能,需要将主用节点的会话信息通过同步模块同步到备用节点,保持两台设备具有一致的会话表项。
图3和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会话同步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操作S310~S340。
在操作S310,响应于获得第一报文,建立父通道会话,并将所述父通道会话同步到备用节点。
在操作S320,响应于从父通道获得携带端口信息的第二报文,建立子通道临时会话,并将所述子通道临时会话同步到所述备用节点。
在操作S330,将传输控制协议的序列号同步到所述备用节点。
在操作S340,响应于从子通道获得第三报文,基于所述子通道临时会话建立子通道会话以及所述子通道会话与所述父通道会话之间的会话关系,并将所述子通道会话以及所述会话关系同步到所述备用节点。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第一报文是来自父通道的报文,第二报文和第三报文是来自子通道的报文。例如,在第一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用于传输下载请求的第一报文的情况下,会通过父通道传输该第一报文,同时建立父通道会话,第二节点收到请求后向第一节点传输数据,被传输的数据通常会分割为多个数据包,例如第一个数据包可以被视为第二报文,第二个数据包可以被视为第三报文,这样,在传输第二报文时,可以建立子通道临时会话,在传输第三报文时,可以建立子通道会话。
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按照通道建立过程将父通道会话、子通道临时会话、传输控制协议(TCP)的序列号、子通道会话以及子通道会话与父通道会话之间的会话关系同步到备用节点,使得备用节点的状态与主节点的状态持续保持一致,使得业务流量更加稳定,不容易因主节点宕机而导致业务流量中断。
如图4所示,分割线两端代表HA集群中的两台设备,左侧为主用节点,右侧为备用节点。
在操作S310,主用节点报文触发建立父通道会话后,会将父通道会话同步到备用节点。
在操作S320和S330,携带端口信息的报文触发建立临时会话时,这个阶段会同步子通道临时会话以及TCP序列号。
对于同步子通道临时会话,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子通道临时会话的副本发送到备用节点,以实现同步的目的;在本公开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二报文发送到备用节点,以便备用节点基于第二报文建立子通道临时会话,同样实现同步子通道会话的目的。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不同协议在以上两种方式中进行选择。
由于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技术会对报文进行(IP地址,端口)转换,而数据连接的端口信息又包含在控制连接传输的报文当中,所以NAT ALG(Application Layer Gateway,应用层网关)会修改控制连接的报文中的信息并记录在数据连接的临时会话。这样,在转换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由于IP或者端口号变化而导致的报文字节数变化。而TCP序列号和报文长度是强相关的,这时候会导致设备两端与上下游设备的报文长度与TCP序列号的不一致,造成协议报文处理异常。因此,对于基于TCP的多通道协议,需要将TCP序列号同步给对端设备,保证防火墙设备,和上下游设备TCP协议报文的正常处理。
在操作S340,建立正式子通道会话后,将子通道会话同样同步给备用节点,并且还同步父子通道会话关联关系。由于建立起子通道会话后,子通道报文会持续命中子通道会话。而父通道会话并没有持续的报文,可能会被异常超时被删除。
本公开实施例为了保持父通道会话,主用节点如果子通道报文命中子通道会话,不仅会刷新子通道会话,还会根据关联关系找到并刷新父通道会话。并且,此关联关系也要同步到备用节点。主用节点无论刷新父会话还是子会话,备用节点的一端都可以根据关联关系来关联刷新父子会话,使得备用节点端的父子通道都不容易因超时而老化掉。同步父子会话关联技术,可以保证在长时间没有报文等异常情况下,业务不会因为会话超时而发生中断。请参考图5所示意的实施例。
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会话同步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5所示,该方法在图3所示意的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可以包括操作S510和S520中的至少一个。
在操作S510,响应于从所述父通道或子通道获得第四报文,基于所述会话关系,刷新所述父通道会话和子通道会话。
在操作S520,在刷新所述父通道会话和子通道会话之后,同步刷新所述备用设备的父通道会话和子通道会话。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中,备用节点的状态与主用节点全程保持一致,使得无论主节点在哪一个阶段宕机都可以保证业务流量不会中断。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会话同步装置,下面参照图6对本公开实施例的会话同步装置进行说明。
图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会话同步装置600的框图。
如图6所示,该会话同步装置600包括第一同步模块610、第二同步模块620、第三同步模块630以及第四同步模块640。该装置600可以执行上文参考图3描述的各种方法。
第一同步模块610,例如执行上文参考图3描述的操作S310,用于响应于获得第一报文,建立父通道会话,并将所述父通道会话同步到备用节点。
第二同步模块620,例如执行上文参考图3描述的操作S320,用于响应于从父通道获得携带端口信息的第二报文,建立子通道临时会话,并将所述子通道临时会话同步到所述备用节点。
第三同步模块630,例如执行上文参考图3描述的操作S330,用于将传输控制协议的序列号同步到所述备用节点。
第四同步模块640,例如执行上文参考图3描述的操作S340,用于响应于从子通道获得第三报文,基于所述子通道临时会话建立子通道会话以及所述子通道会话与所述父通道会话之间的会话关系,并将所述子通道会话以及所述会话关系同步到所述备用节点。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所述将所述子通道临时会话同步到所述备用节点包括将所述子通道临时会话的副本发送到所述备用节点。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所述将所述子通道临时会话同步到所述备用节点包括将所述第二报文发送到所述备用节点,以便所述备用节点基于所述第二报文建立子通道临时会话。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刷新模块,用于响应于从所述父通道或子通道获得第四报文,基于所述会话关系,刷新所述父通道会话和子通道会话。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刷新模块,用于在刷新所述父通道会话和子通道会话之后,同步刷新所述备用设备的父通道会话和子通道会话。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模块、子模块、单元、子单元中的任意多个、或其中任意多个的至少部分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中实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模块、子模块、单元、子单元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可以被拆分成多个模块来实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模块、子模块、单元、子单元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可以至少被部分地实现为硬件电路,例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LA)、片上系统、基板上的系统、封装上的系统、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可以通过对电路进行集成或封装的任何其他的合理方式的硬件或固件来实现,或以软件、硬件以及固件三种实现方式中任意一种或以其中任意几种的适当组合来实现。或者,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模块、子模块、单元、子单元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至少被部分地实现为计算机程序模块,当该计算机程序模块被运行时,可以执行相应的功能。
例如,第一同步模块610、第二同步模块620、第三同步模块630、第四同步模块640、第一刷新模块以及第二刷新模块中的任意多个可以合并在一个模块中实现,或者其中的任意一个模块可以被拆分成多个模块。或者,这些模块中的一个或多个模块的至少部分功能可以与其他模块的至少部分功能相结合,并在一个模块中实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一同步模块610、第二同步模块620、第三同步模块630、第四同步模块640、第一刷新模块以及第二刷新模块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至少被部分地实现为硬件电路,例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LA)、片上系统、基板上的系统、封装上的系统、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可以通过对电路进行集成或封装的任何其他的合理方式等硬件或固件来实现,或以软件、硬件以及固件三种实现方式中任意一种或以其中任意几种的适当组合来实现。或者,第一同步模块610、第二同步模块620、第三同步模块630、第四同步模块640、第一刷新模块以及第二刷新模块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至少被部分地实现为计算机程序模块,当该计算机程序模块被运行时,可以执行相应的功能。
图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适于实现会话同步方法和装置的计算机系统的方框图。图7示出的计算机系统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图7示出的计算机系统可以实现为服务器集群,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例如处理器701)以及至少一个存储器(例如存储部分708)。
如图7所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700包括处理器7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7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7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7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处理器701例如可以包括通用微处理器(例如CPU)、指令集处理器和/或相关芯片组和/或专用微处理器(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等等。处理器701还可以包括用于缓存用途的板载存储器。处理器701可以包括用于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的不同动作的单一处理单元或者是多个处理单元。
在RAM 703中,存储有系统7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器701、ROM 702以及RAM 703通过总线704彼此相连。处理器701通过执行ROM 702和/或RAM 703中的程序来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的各种操作。需要注意,所述程序也可以存储在除ROM 702和RAM 703以外的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中。处理器701也可以通过执行存储在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中的程序来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的各种操作。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系统700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I/O)接口705,输入/输出(I/O)接口705也连接至总线704。系统700还可以包括连接至I/O接口705的以下部件中的一项或多项: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7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7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708;以及包括诸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709。通信部分7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7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705。可拆卸介质7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7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708。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7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711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701执行时,执行本公开实施例的系统中限定的上述功能。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描述的系统、设备、装置、模块、单元等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模块来实现。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设备/装置/系统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设备/装置/系统中。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执行时,实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射频信号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例如,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上文描述的ROM 702和/或RAM 703和/或ROM 702和RAM 703以外的一个或多个存储器。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上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和/或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特征可以进行多种组合或/或结合,即使这样的组合或结合没有明确记载于本公开中。特别地,在不脱离本公开精神和教导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和/或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特征可以进行多种组合和/或结合。所有这些组合和/或结合均落入本公开的范围。
以上对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并非为了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尽管在以上分别描述了各实施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各个实施例中的措施不能有利地结合使用。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做出多种替代和修改,这些替代和修改都应落在本公开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会话同步方法,包括:
响应于获得来自父通道的第一报文,建立父通道会话,并将所述父通道会话同步到备用节点;
响应于从父通道获得携带端口信息的第二报文,建立子通道临时会话,并将所述子通道临时会话同步到所述备用节点;
将传输控制协议的序列号同步到所述备用节点;
响应于从子通道获得第三报文,基于所述子通道临时会话建立子通道会话、建立所述子通道会话与所述父通道会话之间的会话关系以及释放所述子通道临时会话,并将所述子通道会话以及所述会话关系同步到所述备用节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将所述子通道临时会话同步到所述备用节点包括:
将所述子通道临时会话的副本发送到所述备用节点;或者
将所述第二报文发送到所述备用节点,以便所述备用节点基于所述第二报文建立子通道临时会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从所述父通道或子通道获得第四报文,基于所述会话关系,刷新所述父通道会话和子通道会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刷新所述父通道会话和子通道会话之后,同步刷新所述备用设备的父通道会话和子通道会话。
5.一种会话同步装置,包括:
第一同步模块,用于响应于获得来自父通道的第一报文,建立父通道会话,并将所述父通道会话同步到备用节点;
第二同步模块,用于响应于从父通道获得携带端口信息的第二报文,建立子通道临时会话,并将所述子通道临时会话同步到所述备用节点;
第三同步模块,用于将传输控制协议的序列号同步到所述备用节点;
第四同步模块,用于响应于从子通道获得第三报文,基于所述子通道临时会话建立子通道会话、建立所述子通道会话与所述父通道会话之间的会话关系以及释放所述子通道临时会话,并将所述子通道会话以及所述会话关系同步到所述备用节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将所述子通道临时会话同步到所述备用节点包括:
将所述子通道临时会话的副本发送到所述备用节点;或者
将所述第二报文发送到所述备用节点,以便所述备用节点基于所述第二报文建立子通道临时会话。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第一刷新模块,用于响应于从所述父通道或子通道获得第四报文,基于所述会话关系,刷新所述父通道会话和子通道会话。
8.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指令在被执行时用于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1424886.1A 2019-12-31 2019-12-31 会话同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Active CN1111071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24886.1A CN111107166B (zh) 2019-12-31 2019-12-31 会话同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24886.1A CN111107166B (zh) 2019-12-31 2019-12-31 会话同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07166A CN111107166A (zh) 2020-05-05
CN111107166B true CN111107166B (zh) 2022-05-17

Family

ID=704273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424886.1A Active CN111107166B (zh) 2019-12-31 2019-12-31 会话同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0716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69959B (zh) * 2021-03-04 2022-09-30 抖音视界有限公司 会话同步方法、装置、第一节点、第二节点、系统及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52669A (zh) * 2011-04-19 2012-10-24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多通道实时流媒体文件的传送处理方法与系统、接收装置
CN103051534A (zh) * 2012-11-20 2013-04-17 杭州迪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702684A (zh) * 2015-03-10 2015-06-10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和装置
EP3185552A1 (en) * 2015-12-23 2017-06-28 Optofidelity OY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testing a video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71751B1 (en) * 2000-10-17 2004-08-03 Comdial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formation exchange and synchronization using DTMF over telephone communication channel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52669A (zh) * 2011-04-19 2012-10-24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多通道实时流媒体文件的传送处理方法与系统、接收装置
CN103051534A (zh) * 2012-11-20 2013-04-17 杭州迪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702684A (zh) * 2015-03-10 2015-06-10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和装置
EP3185552A1 (en) * 2015-12-23 2017-06-28 Optofidelity OY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testing a video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07166A (zh) 2020-05-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08874B (zh) 一种跨机房服务监控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服务器
CN108270732B (zh) 一种流媒体处理方法及系统
US1002118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synchronization
US20210234798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1395189B2 (en) State machine handling at a proxy node in an Ethernet-based fronthaul network
WO2016165375A1 (zh) 屏幕投射的视频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10310907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lementing a control plane in a distributed network
CN111479121A (zh) 一种基于流媒体服务器的直播方法及系统
CN110750393B (zh) 避免网络服务双机热备脑裂的方法、装置、介质和设备
US20140369355A1 (en) Multiple gateway device, multiplex line communication system, multiple lin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CN112769959B (zh) 会话同步方法、装置、第一节点、第二节点、系统及介质
WO2015055096A1 (zh) 用于开放流网络中建立带内连接的方法和交换机
BR112012015484B1 (pt) Método de comunicação sem fio, estação e artigo
CN107205026A (zh) 一种点对点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11245831B (zh) Ftp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服务端和客户端的信息交互系统
US20190349436A1 (en) Methods, apparatus and systems for resuming transmission link
US11271842B2 (en) Enhancing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 performance and scalability on multicore processor architectures
CN111107166B (zh) 会话同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WO2013159492A1 (zh) 信息上报与下载的方法及系统
CN111265852A (zh) 一种基于udp的低延时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3286011B (zh) 基于vxlan的ip地址分配方法及装置
US10334086B2 (en) Header redundancy removal for tunneled media traffic
CN110324377B (zh) 一种推送交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US11032389B1 (en) Applying application-based policy rules using a programmable application cache
US11627546B2 (en) Delaying rendering time for audio computing syste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Room 332, 3 / F, Building 102, 28 xinjiekouwe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100088

Patentee after: Qianxin Technology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Qianxin Wangsh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332, 3 / F, Building 102, 28 xinjiekouwe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100088

Patentee before: Qianxin Technology Group Co.,Ltd.

Patentee before: LEGENDSE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