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04711A - 一种建筑结构合理化的节材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结构合理化的节材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04711A
CN111104711A CN202010125493.7A CN202010125493A CN111104711A CN 111104711 A CN111104711 A CN 111104711A CN 202010125493 A CN202010125493 A CN 202010125493A CN 111104711 A CN111104711 A CN 1111047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ving index
scheme
material saving
steel
inde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2549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04711B (zh
Inventor
张路
霍文营
张淮湧
何相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Group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1047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047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047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047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结构合理化的节材控制方法,属于建筑节材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材料用量的控制较差、对节材指数无法做到定量分析、容易造成材料的浪费、效率较低、方向性不稳定的问题。本发明的建筑结构合理化的节材控制方法分为依据工程设计阶段的纵向展开方法及工程设计内容的横向展开方法;节材控制方法包括计算纵向综合节材指数,进行分级评价,构建建筑结构节材控制纵向展开评价等级;计算横向综合节材指数,进行分级评价,构建建筑结构节材控制横向展开评价等级。本发明的建筑结构合理化的节材控制方法在满足建设项目外观、功能、安全的情况下,使得建筑结构节材指数进行量化,从而能够更好地指导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化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结构合理化的节材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结构合理化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结构合理化的节材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工程项目的投资管理中,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时有发生。其中,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占整个工程造价的75%以上,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但是,现有技术中,现有建筑结构控制方法对结构材料用量的控制较差,对节材指数仅能够通过经验进行简单的定性分析,无法做到定量分析,使得对节材指数的判断具有盲目性和不确定性,容易造成材料的浪费,效率较低,方向性不稳定。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建筑结构合理化的节材控制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材料的控制较差、对节材指数无法做到定量分析、容易造成材料的浪费、效率较低、方向性不稳定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结构合理化的节材控制方法,分为依据工程设计阶段的纵向展开阶段及工程设计内容的横向展开阶段;节材控制方法包括计算纵向综合节材指数,进行分级评价,构建建筑结构节材控制纵向展开评价等级;计算横向综合节材指数,进行分级评价,构建建筑结构节材控制横向展开评价等级。
纵向综合节材指数采用如下方法计算:Wv=Bp1×Wp1+Bp2×Wp2+Bp3×Wp3+Bp4×Wp4+Bp5×Wp5 Wp1+Wp2+Wp3+Wp4+Wp5=1.00Wv:纵向综合节材指数;Bp1:概念阶段节材指数;Bp2:方案深化阶段节材指数;Bp3:初步设计阶段节材指数;Bp4:初设或超限审查阶段节材指数;Bp5:施工图设计阶段节材指数。Wp1:概念方案阶段综合权重;Wp2:方案深化阶段权重;Wp3:初步设计阶段权重;Wp4:初设或超限审查阶段权重;Wp5:施工图设计阶段权重。
Bp1=Bp1a×Wp1a+Bp1b×Wp1b+Bp1c×Wp1c Wp1a+Wp1b+Wp1c=1.00Bp1a:概念方案前期阶段节材指数,考虑主要设计依据、设计参数取值正确性及结构可行性/安全性建议和合理性/经济性建议综合确定,取值范围0%~20%。Bp1b:概念方案中期阶段节材指数,考虑结构可行性/安全性及结构合理性/经济性的初步定性判别水平、技术反馈水平及上部结构体系与地基基础形式的初步建议技术水平综合确定,取值范围0%~20%。Bp1c:概念方案定稿阶段节材指数,考虑结构可行性/安全性定性判别建议、结构合理性/经济性定量判别建议、上部结构体系及地基基础形式深化建议综合确定,取值范围0%~20%。Wp1a:概念方案前期阶段节材指数权重;Wp1b:概念方案中期阶段节材指数权重;Wp1c:概念方案定稿阶段节材指数权重。依据项目具体情况,3个阶段的权重取值依据实际项目建筑方案复杂程度、自然基础条件综合确定。具体给出工程经验建议值:对于项目建筑方案较为复杂、自然基础条件较差的情况,可以取Wp1a为0.50、Wp1b为0.30、Wp1c为0.20;对于项目建筑方案较为常规、自然基础条件较好的情况,可以取Wp1a为0.20、Wp1b为0.30、Wp1c为0.50。
Bp2=Bp2a×Wp2a+Bp2b×Wp2b+Bp2c×Wp2c+Bp2d×Wp2d+Bp2e×Wp2e+Bp2f×Wp2f+Bp2g×Wp2g+Bp2h×Wp2h
Wp2a+Wp2b+Wp2c+Wp2d+Wp2e+Wp2f+Wp2g+Wp2h=1.00Bp2a:方案深化阶段主要设计依据及设计参数节材指数,考虑主要设计依据、设计参数取值的校核及技术确认情况确定,取值0%或20%。Bp2b:方案深化阶段结构设计荷载取值节材指数,考虑结构设计荷载取值情况具体确定,取值0%或20%。Bp2c:方案深化阶段地基基础方案节材指数,考虑地基基础方案初步控制建议的技术水平确定,取值0%或20%。Bp2d:方案深化阶段地下室结构方案节材指数,考虑地下室结构方案初步控制建议的技术水平确定,取值0%或20%。Bp2e:方案深化阶段楼盖体系方案节材指数,考虑楼盖体系方案初步控制建议的技术水平确定,取值0%或20%。Bp2f:方案深化阶段抗侧力体系方案节材指数,考虑抗侧力体系方案初步控制建议的技术水平确定,取值0%或20%。Bp2g:方案深化阶段特殊建筑结构方案节材指数,考虑特殊建筑结构方案初步控制建议的技术水平确定,取值0%或20%。Bp2h:方案深化阶段设计校核节材指数,考虑结构可行性/安全性、经济性/合理性及上部结构体系及地基基础选型的设计校核确定,取值范围0%~20%。Wp2a:方案深化阶段主要设计依据及设计参数节材指数权重;Wp2b:方案深化阶段结构设计荷载取值节材指数权重;Wp2c:方案深化阶段地基基础方案节材指数权重;Wp2d:方案深化阶段地下室结构方案节材指数权重;Wp2e:方案深化阶段楼盖体系方案节材指数权重;Wp2f:方案深化阶段抗侧力体系方案节材指数权重;Wp2g:方案深化阶段特殊建筑结构方案节材指数权重;Wp2h:方案深化阶段设计校核节材指数权重。依据项目具体情况,各个权重系数取值依据其对于实际工程的结构可行性/安全性、经济性/合理性影响程度综合确定。具体给出工程经验建议值:对于项对于常规工程项目,可以取Wp2a为0.10、Wp2b为0.10、Wp2c为0.15、Wp2d为0.10、Wp2e为0.15、Wp2f为0.30、Wp2g为0.05、Wp2h为0.05;当涉及超高层结构、大跨空间结构、不规则复杂结构等特殊上部结构情况或复杂地质条件等特殊地基基础情况,相关对应项可以酌情调整权重系数比例。
Bp3=Bp3a×Wp3a+Bp3b×Wp3b+Bp3c×Wp3dc+Bp3d×Wp3d+Bp3e×Wp3e+Bp3f×Wp3f+Bp3g×Wp3g+Bp3h×Wp3h+Bp3i×Wp3i+Bp3j×Wp3j
Wp3a+Wp3b+Wp3c+Wp3d+Wp3e+Wp3f+Wp3g+Wp3h+Wp3i+Wp3j=1.00
Bp3a:初步设计阶段主要设计依据及设计参数节材指数,考虑主要设计依据、设计参数取值合理性分析情况确定。当采取以参数识别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时,可以按照下式计算:
Bp3a=Bsp3a×Wsp3a+Bcp3a×Wcp3a Wsp3a+Wcp3a=1.00Bsp3a:初步设计阶段主要设计依据及设计参数钢筋/钢材节材指数,Bcp3a:初步设计阶段主要设计依据及设计参数混凝土节材指数。
其中,以结构材料用量结构计算统计为基准。具体以钢筋/钢材用量、混凝土用量节材比例为准。初步设计阶段主要设计依据及设计参数钢筋节材指数采用如下方法计算:Bsp3a=((Asp3a0-Asp3a1)/Asp3a0)×100%Asp3a0:初步设计阶段主要设计依据及设计参数节材控制前钢筋/钢材用量,Asp3a1:初步设计阶段主要设计依据及设计参数节材控制后钢筋/钢材用量。
初步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主要设计依据及设计参数混凝土节材指数采用如下方法计算:Bcp3a=((Acp3a0-Acp3a1)/Acp3a0)×100%Acp3a0:初步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主要设计依据及设计参数节材控制前混凝土用量;Acp3a1:初步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主要设计依据及设计参数节材控制后混凝土用量。Wsp3a:初步设计阶段主要设计依据及设计参数钢筋/钢材节材指数权重,Wcp3a:初步设计阶段主要设计依据及设计参数混凝土节材指数权重。依据结构材料单价及市场供给等具体情况综合确定。具体给出工程经验建议值:对于常规工程,可以取Wsp3a为0.70、Wcp3a为0.30。
当未采取以参数识别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依据技术分析水平具体确定,取值范围0%~5%。
Bp3b:初步设计阶段结构设计荷载节材指数,考虑主要结构设计荷载取值合理性分析情况确定。当采取以荷载敏感性分析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时,取值方法可参考Bp3a;当未采取以荷载敏感性分析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依据技术分析水平具体确定,取值范围0%~5%。Bp3c:初步设计阶段地基基础方案节材指数,考虑地基基础方案合理性分析情况确定。当采取以地基基础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时,取值方法可参考Bp3a;当未采取以地基基础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依据技术分析水平具体确定,取值范围0%~5%。Bp3d:初步设计阶段地下室方案节材指数,考虑地下室方案合理性分析情况确定。当采取以地下室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时,取值方法可参考Bp3a;当未采取以地下室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依据技术分析水平具体确定,取值范围0%~5%。Bp3e:初步设计阶段楼盖体系方案节材指数,考虑楼盖体系方案合理性分析情况确定。当采取以楼盖体系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时,取值方法可参考Bp3a;否则,取值为0%。Bp3f:初步设计阶段上部结构体系方案节材指数,考虑上部结构体系方案合理性分析情况确定。当采取以上部结构体系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时,取值方法可参考Bp3a;当未采取以上部结构体系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依据技术分析水平具体确定,取值范围0%~5%。Bp3g:初步设计阶主要抗震措施节材指数,考虑主要抗震措施选择合理性分析情况确定。当采取以措施识别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时,取值方法可参考Bp3a;当未采取以措施识别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依据技术分析水平具体确定,取值范围0%~5%。Bp3h:初步设计阶段特殊建筑结构方案节材指数,考虑特殊建筑结构方案合理性分析情况确定。当采取以特殊建筑结构可行性分析及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时,取值方法可参考Bp3a;当未采取以特殊建筑结构可行性分析及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依据技术分析水平具体确定,取值范围0%~5%。Bp3i:初步设计阶主体结构计算指标节材指数,考虑主体结构计算指标的经济和理性综合确定,取值0%或20%。Bp3j:初步设计阶段方案比选校核、参数识别校核、措施识别校核节材指数,考虑方案比选校核、参数识别校核、措施识别校核执行水平综合确定,取值0%或20%。Wp3a:初步设计阶段主要设计依据及设计参数节材指数权重;Wp3b:初步设计阶段结构设计荷载取值节材指数权重;Wp3c:初步设计阶段地基基础方案节材指数权重;Wp3d:初步设计阶段地下室结构方案节材指数权重;Wp3e:初步设计阶段楼盖体系方案节材指数权重;Wp3f:初步设计阶段上部结构体系方案节材指数权重;Wp3g:初步设计阶段主要抗震措施节材指数权重;Wp3h:初步设计阶段特殊建筑结构方案节材指数权重;Wp3i:初步设计阶段主体结构计算指标节材指数权重;Wp3j:初步设计阶段方案比选校核、参数识别校核、措施识别校核节材指数权重。依据项目具体情况,各个权重系数取值依据其对于实际工程的结构经济合理性影响程度综合确定。具体给出工程经验建议值:对于项对于常规工程项目,可以取Wp3a为0.10、Wp3b为0.10、Wp3c为0.15、Wp3d为0.10、Wp3e为0.15、Wp3f为0.20、Wp3g为0.05、Wp3h为0.05、Wp3i为0.05、Wp3j为0.05;当涉及超高层结构、大跨空间结构、不规则复杂结构等特殊上部结构情况或复杂地质条件等特殊地基基础情况,相关对应项可以酌情调整权重系数比例。
Bp4=Bp4a×Wp4a+Bp4b×Wp4b+Bp4c×Wp4c+Bp4d×Wp4d+Bp4e×Wp4e+Bp4f×Wp4f+Bp4g×Wp4g
Wp4a+Wp4b+Wp4c+Wp4d+Wp4e+Wp4f+Wp4g=1.00Bp4a:初设或超限审查阶段主要设计依据及设计参数节材指数,考虑主要设计依据、设计参数初设或超限审查的风险评估及处理方案技术水平综合确定,取值范围0%~20%。Bp4b:初设或超限审查阶段主要计算指标节材指数,考虑主要计算指标初设或超限审查的风险评估及处理方案技术水平综合确定,取值范围0%~20%。Bp4c:初设或超限审查阶段地基基础选型节材指数,考虑地基基础选型初或超限审查的风险评估及处理方案技术水平综合确定,取值范围0%~20%。Bp4d:初设或超限审查阶段上部结构体系节材指数,考虑上部结构体系初设或超限审查的风险评估及处理方案技术水平综合确定,取值范围0%~20%。Bp4e:初设或超限审查阶段性能化控制方法节材指数,考虑性能化控制方法初设或超限审查的风险评估及处理方案技术水平综合确定,取值范围0%~20%。Bp4f:初设或超限审查阶段设计加强措施节材指数,考虑设计加强措施初设或超限审查的风险评估及处理方案技术水平综合确定,取值范围0%~20%。Bp4g:初设或超限审查阶段补充计算手段节材指数,考虑补充计算手段初设或超限审查的风险评估及处理方案技术水平综合确定,取值范围0%~20%。Wp4a:初设或超限审查阶段主要设计依据及设计参数节材指数权重;Wp4b:初设或超限审查阶段主要计算指标节材指数权重;Wp4c:初设或超限审查阶段地基基础方案节材指数权重;Wp4d:初设或超限审查阶段上部结构体系节材指数权重;Wp4e:初设或超限审查阶段性能化控制方法节材指数权重;Wp4f:初设或超限审查阶段设计加强措施节材指数权重;Wp4g:初设或超限审查阶段补充计算手段节材指数权重。依据项目具体情况,各个权重系数取值依据其对于审查风险控制的影响程度及处理措施技术水平综合确定。具体给出工程经验建议值:对于项对于常规工程项目,可以取Wp4a为0.10、Wp4b为0.10、Wp4c为0.15、Wp4d为0.30、Wp4e为0.15、Wp4f为0.10、Wp4g为0.10;当涉及超限工程、超高层结构、大跨空间结构、不规则复杂结构等特殊上部结构情况或复杂地质条件等特殊地基基础情况,相关对应项可以酌情调整权重系数比例。
Bp5=Bp5a×Wp5a+Bp5b×Wp5b+Bp5c×Wp5c+Bp5d×Wp5d
Wp5a+Wp5b+Wp5c+Wp5d=1.00Bp5a:施工图设计阶段设计依据、设计参数、上部结构体系、地基基础形式、设计加强措施校核节材指数,考虑设计校核执行水平综合确定,取值0%或20%。Bp5b:施工图设计阶段统一技术措施节材指数,考虑统一技术措施的制定及执行水平综合确定。当保证统一技术措施的有效提供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执行效果时,Bp5b可取值20%;当统一技术措施缺失或执行效果严重不足时,Bp5a可取值为0%;其他情况考虑统一技术措施的制定机执行水平综合确定,取值范围0%~20%。Bp5c:施工图设计阶段补充技术措施(注:即详图设计措施)节材指数,考虑补充技术措施的制定及执行水平综合确定。当保证补充技术措施的有效提供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执行效果时,Bp5c可取值20%;当补充技术措施缺失或执行效果严重不足时,Bp5c可取值为0%;其他情况考虑补充技术措施的制定机执行水平综合确定,取值范围0%~20%。Bp5d:施工图设计阶段施工图审查技术风险评估节材指数,依据设计成果施工图审查技术风险评估执行的技术水平综合确定。概念定性分析与计算定量分析兼顾、处理措施技术正确且针对性强,可取20%;概念定性分析与计算定量分析缺失、处理措施缺失或有明显技术偏差,可取0%;其他情况考虑审查风险评估及处理措施技术水平综合确定,取值范围0%~20%。Wp5a:施工图设计阶段设计依据、设计参数、上部结构体系、地基基础形式、设计加强措施校核节材指数权重;Wp5b:施工图设计阶段统一技术措施节材指数权重;Wp5c:施工图设计阶段补充技术措施(注:即详图设计措施)节材指数权重;Wp5d:施工图设计阶段施工图审查技术风险评估节材指数权重。依据项目具体情况,各个权重系数取值依据其对于施工图设计成果经济合理性影响程度综合确定。具体给出工程经验建议值:对于项对于常规工程项目,可以取Wp5a为0.15、Wp5b为0.30、Wp5c为0.50、Wp5d为0.05;当涉及超限工程、超高层结构、大跨空间结构、不规则复杂结构等特殊上部结构情况或复杂地质条件等特殊地基基础情况,相关对应项可以酌情调整权重系数比例。
对于Wp1~Wp5,依据项目具体情况,各个权重系数取值依据其对于最终设计成果经济合理性的影响程度综合确定。具体给出工程经验建议值:对于常规工程项目,Wp1:概念方案阶段综合权重,体系判别层面概念识别,关系设计指向性问题,定义综合权重:Wp1=25%;Wp2:方案深化阶段权重,体系判别层面深化识别,关系设计指向性深化校核问题,定义综合权重:Wp2=15%;Wp3:初步设计阶段权重,方案比选层面系统识别,关系设计优化判别决策问题,定义综合权重:Wp3=30%;Wp4:初设或超限审查阶段权重,方案比选层面补充识别,关系设计优化判别校核问题,定义综合权重:Wp4=15%;Wp5:施工图设计阶段权重,构件详图设计阶段,关系设计优化成果落实问题,定义综合权重:Wp5=15%。
横向综合节材指数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Wt=Bd1×Wd1+Bd2×Wd2+Bd3×Wd3+Bd4×Wd4+Bd5×Wd5+Bd6×Wd6+Bd7×Wd7+Bd8×Wd8+Bd9×Wd9+Bd10×Wd10
Wd1+Wd2+Wd3+Wd4+Wd5+Wd6+Wd7+Wd8+Wd9+Wd10=1.00Wt:横向综合节材指数;Bd1:设计依据方向节材指数;Bd2:设计参数方向节材指数;Bd3:设计荷载方向节材指数;Bd4:地基基础方向节材指数;Bd5:地下室方向节材指数;Bd6:楼盖体系方向节材指数;Bd7:剪力墙抗侧力体系方向节材指数;Bd8:框架抗侧力体系方向节材指数;Bd9:抗震措施方向节材指数;Bd10:特殊建筑结构方向节材指数;Wd1:设计依据方向综合权重;Wd2:设计参数方向综合权重;Wd3:设计荷载方向综合权重;Wd4:地基基础方向综合权重;Wd5:地下室方向综合权重;Wd6:楼盖体系方向综合权重;Wd7:剪力墙抗侧力体系方向综合权重;Wd8:框架抗侧力体系方向综合权重;Wd9:抗震措施方向综合权重;Wd10:特殊建筑结构方向综合权重。
Bd1=Bd1a×Wd1a+Bd1b×Wd1b+Bd1c×Wd1c+Bd1d×Wd1d
Wd1a+Wd1b+Wd1c+Wd1d=1.00Bd1a:国家及地方标准、规范、规程识别节材指数,考虑国家及地方标准、规范、规程识别情况确定,取值0%或20%。Bd1b:地勘报告识别节材指数,考虑地勘报告相关设计参数、地基基础形式建议、抗浮设计建议、特殊地质条件建议识别情况综合确定,取值范围0%~20%。Bd1c:地震荷载、风荷载、雪荷载识别数节材指数,考虑地震荷载、风荷载、雪荷载识别情况确定,取值0%或20%。Bd1d:风洞试验、振动台试验、复杂节点试验等补充设计依据识别数节材指数,考虑风洞试验、振动台试验、复杂节点试验等补充设计依据识别情况确定,取值0%或20%。Wd1a:国家及地方标准、规范、规程识别节材指数权重;Wd1b:地勘报告识别节材指数权重;Wd1c:地震荷载、风荷载、雪荷载识别数节材指数权重;Wd1d:风洞试验、振动台试验、复杂节点试验等补充设计依据识别数节材指数权重。依据项目具体情况,各个权重系数取值依据其对于结构设计依据识别成果影响程度综合确定。具体给出工程经验建议值:对于项对于常规工程项目,可以取Wd1a为0.20、Wd1b为0.40、Wd1c为0.40、Wd1d为0.00;对于涉及风洞试验、振动台试验、复杂节点试验等补充设计依据的工程项目,可以取Wd1a为0.10、Wd1b为0.30、Wd1c为0.30、Wd1d为0.30。
Bd2=Bd2a×Wd2a+Bd2b×Wd2b+Bd2c×Wd2c+Bd2d×Wd2d+Bd2e×Wd2e+Bd2f×Wd2f+Bd2g×Wd2g
Wd2a+Wd2b+Wd2c+Wd2d+Wd2e+Wd2f+Wd2g=1.00Bd2a:周期折减系数节材指数,考虑周期折减系数取值合理性分析情况确定。当采取以参数识别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时,可以按照下式计算:
Bd2a=Bsd2a×Wsd2a+Bcd2a×Wcd2a Wsd2a+Wcd2a=1.00Bsd2a:周期折减系数钢筋/钢材节材指数,Bcd2a:周期折减系数混凝土节材指数。
其中,以结构材料用量结构计算统计为基准。具体以钢筋/钢材用量、混凝土用量节材比例为准。周期折减系数钢筋节材指数采用如下方法计算:Bsd2a=((Asd2a0-Asd2a1)/Asd2a0)×100%Asd2a0:周期折减系数节材控制前钢筋/钢材用量,Asd2a1:周期折减系数节材控制后钢筋/钢材用量。
周期折减系数混凝土节材指数采用如下方法计算:Bcd2a=((Acd2a0-Acd2a1)/Acd2a0)×100%Acd2a0:周期折减系数节材控制前混凝土用量;Acd2a1:周期折减系数材控制后混凝土用量。Wsd2a:周期折减系数钢筋/钢材节材指数权重,Wcd2a:周期折减系数混凝土节材指数权重。依据结构材料单价及市场供给等具体情况综合确定。具体给出工程经验建议值:对于常规工程,可以取Wsd2a为0.70、Wcd2a为0.30。
当未采取以参数识别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依据技术分析水平具体确定,取值范围0%~5%。
Bd2b:连梁刚度折减系数节材指数,考虑连梁刚度折减系数取值合理性分析情况确定。当采取以参数识别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时,取值方法可参考Bd2a;当未采取以参数识别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依据技术分析水平具体确定,取值范围0%~5%。Bd2c:中梁刚度放大系数节材指数,考虑中梁刚度放大系数取值合理性分析情况确定,取值0%或20%。Bd2d:结构阻尼比节材指数,考虑结构阻尼比取值合理性分析情况确定,取值0%或20%。Bd2e:梁柱刚域计算假定节材指数,考虑梁柱刚域计算假定选用合理性分析情况确定,取值0%或20%。Bd2f:结构抗震设防分类及安全等级节材指数,考虑结构抗震设防分类及安全等级选取合理性分析情况确定。当采取以参数识别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时,取值方法可参考Bd2a;当未采取以参数识别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依据技术分析水平具体确定,取值范围0%~5%。Bd2g:其他结构经济和理性控制相关参数节材指数,考虑其他结构经济和理性控制相关参数选用合理性分析情况确定,取值0%或20%。Wd2a:周期折减系数节材指数权重;Wd2b:连梁刚度折减系数节材指数权重;Wd2c:中梁刚度放大系数节材指数权重;Wd2d:结构阻尼比节材指数权重;Wd2e:梁柱刚域计算假定节材指数权重;Wd2f:结构抗震设防分类及安全等级节材指数权重;Wd2g:其他结构经济和理性控制相关参数节材指数权重。依据项目具体情况,各个权重系数取值依据其对于结构主要设计参数识别成果影响程度综合确定。具体给出工程经验建议值:对于项对于常规工程项目,可以取Wd2a为0.10、Wd2b为0.10、Wd2c为0.10、Wd2d为0.10、Wd2e为0.10、Wd2f为0.50、Wd2g为0.00;对于存在其他结构经济和理性控制相关参数,且具备显著影响效果的工程项目,可以取Wd2a为0.10、Wd2b为0.10、Wd2c为0.05、Wd2d为0.10、Wd2e为0.05、Wd2f为0.50、Wd2g为0.10。
Bd3=Bd3a×Wd3a+Bd3b×Wd3b+Bd3c×Wd3c+Bd3d×Wd3d+Bd3e×Wd3e
Wd3a+Wd3b+Wd3c+Wd3d+Wd3e=1.00Bd3a:建筑隔墙材质荷载控制节材指数,考虑建筑隔墙材质荷载控制技术水平确定。当采取以荷载效应识别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时,取值方法可参考Bd2a;当未采取以荷载效应识别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依据技术分析水平具体确定,取值范围0%~5%。Bd3b:建筑面层材质荷载控制节材指数,考虑建筑面层材质荷载控制技术水平确定。当采取以荷载效应识别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时,取值方法可参考Bd2a;当未采取以荷载效应识别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依据技术分析水平具体确定,取值范围0%~5%。Bd3c:种植土及覆土荷载控制节材指数,考虑种植土及覆土荷载控制技术水平确定。当采取以荷载效应识别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时,取值方法可参考Bd2a;当未采取以荷载效应识别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依据技术分析水平具体确定,取值范围0%~5%。Bd3d:幕墙荷载、设备荷载控制节材指数,考虑幕墙荷载、设备荷载技术水平确定。当采取以荷载效应识别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时,取值方法可参考Bd2a;当未采取以荷载效应识别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依据技术分析水平具体确定,取值范围0%~5%。Bd3e:活荷载敏感性分析节材指数,考虑活荷载敏感性分析的技术水平综合确定。当采取以活荷载敏感性分析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时,取值方法可参考Bd2a;否则,Bd3e取值为0%。Wd3a:建筑隔墙材质荷载控制节材指数权重;Wd3b:建筑面层材质荷载控制节材指数权重;Wd3c:种植土及覆土荷载控制节材指数权重;Wd3d:幕墙荷载、设备荷载控制节材指数权重;Wd3e:活荷载敏感性分析节材指数权重。依据项目具体情况,各个权重系数取值依据其对于结构荷载控制水平影响程度综合确定。具体给出工程经验建议值:对于项对于常规工程项目,可以取Wd3a为0.30、Wd3b为0.20、Wd3c为0.10、Wd3d为0.10、Wd3e为0.30。
Bd4=Bd4a×Wd4a+Bd4b×Wd4b+Bd4c×Wd4c+Bd4d×Wd4d
Wd4a+Wd4b+Wd4c+Wd4d=1.00Bd4a:地基选型方案节材指数,考虑地基选型方案的合理性技术水平确定。当采取以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时,取值方法可参考Bd2a;当未采取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依据技术分析水平具体确定,取值范围0%~5%。Bd4b:结构基础选型方案节材指数,考虑结构基础选型方案的合理性技术水平确定。当采取以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时,取值方法可参考Bd2a;当未采取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依据技术分析水平具体确定,取值范围0%~5%。Bd4c:抗浮设计方案节材指数,考虑抗浮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技术水平确定。当采取以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时,取值方法可参考Bd2a;当未采取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依据技术分析水平具体确定,取值范围0%~5%。Bd4d:地基处理方案节材指数,考虑地基处理方案的合理性技术水平确定。当采取以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时,取值方法可参考Bd2a;当未采取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依据技术分析水平具体确定,取值范围0%~5%。Wd4a:地基选型方案节材指数权重;Wd4b:结构基础选型方案节材指数权重;Wd4c:抗浮设计方案节材指数权重;Wd4d:地基处理方案节材指数权重。依据项目具体情况,各个权重系数取值依据其对于地基基础方案选型合理性的影响程度综合确定。具体给出工程经验建议值:对于项对于常规工程项目,可以取Wd4a为0.30、Wd4b为0.30、Wd4c为0.30、Wd4d为0.30;对于无需抗浮设计的工程,抗浮设计方案节材指数权重并入结构基础选型方案节材指数权重;对于无需地基处理方案的工程,地基处理方案节材指数权重并入地基选型方案节材指数权重。
Bd5=Bd5a×Wd5a+Bd5b×Wd5b+Bd5c×Wd5c+Bd5d×Wd5d+Bd5e×Wd5e
Wd5a+Wd5b+Wd5c+Wd5d+Wd5e=1.00Bd5a:无梁楼盖地下室方案的可行性论证(注:不包含堪固端或具备实际堪固效应的楼层)节材指数,考虑无梁楼盖地下室方案的可行性论证技术水平确定。当采取以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时,取值方法可参考Bd2a;当未采取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依据技术分析水平具体确定,取值范围0%~5%。Bd5b:地下室层高与结构沉降验算相关性分析节材指数,考虑地下室层高与结构沉降验算相关性分析技术水平确定。当采取以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时,取值方法可参考Bd2a;当未采取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依据技术分析水平具体确定,取值范围0%~5%。Bd5c:地下室层高与结构抗浮验算相关性分析节材指数,考虑地下室层高与结构抗浮验算相关性分析技术水平确定。当采取以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时,取值方法可参考Bd2a;当未采取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依据技术分析水平具体确定,取值范围0%~5%。Bd5d:地下室设置范围方案比选节材指数,考虑地下室设置范围方案比选技术水平确定。当采取以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时,取值方法可参考Bd2a;当未采取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依据技术分析水平具体确定,取值范围0%~5%。Bd5e:地下室设置深度方案比选节材指数,考虑地下室设置深度方案比选技术水平确定。当采取以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时,取值方法可参考Bd2a;当未采取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依据技术分析水平具体确定,取值范围0%~5%。Wd5a:无梁楼盖地下室方案的可行性论证(注:不包含堪固端或具备实际堪固效应的楼层)节材指数权重;Wd5b:地下室层高与结构沉降验算相关性分析节材指数权重;Wd5c:地下室层高与结构抗浮验算相关性分析节材指数权重;Wd5d:地下室设置范围方案比选节材指数权重;Wd5e:地下室设置深度方案比选节材指数权重。依据项目具体情况,各个权重系数取值依据其对于地下室方案选型合理性的影响程度综合确定。具体给出工程经验建议值:对于项对于常规工程项目,可以取Wd5a为0.10、Wd5b为0.15、Wd5c为0.15、Wd5d为0.30、Wd5e为0.30。
Bd6=Bd6a×Wd6a+Bd6b×Wd6b+Bd6c×Wd6c+Bd6d×Wd6d+Bd6e×Wd6e
Wd6a+Wd6b+Wd6c+Wd6d+Wd6e=1.00Bd6a:地上结构普通楼盖体系节材指数,考虑地上结构普通楼盖体系比选技术水平综合确定。当采取以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时,取值方法可参考Bd2a;当未采取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依据技术分析水平具体确定,取值范围0%~5%。Bd6b:地下室普通楼盖体系节材指数,考虑地下室普通楼盖体系比选技术水平综合确定。当采取以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时,取值方法可参考Bd2a;当未采取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依据技术分析水平具体确定,取值范围0%~5%。Bd6c:嵌固端楼盖体系节材指数,考虑嵌固端楼盖体系比选技术水平综合确定。当采取以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时,取值方法可参考Bd2a;当未采取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依据技术分析水平具体确定,取值范围0%~5%。Bd6d:人防顶板楼盖体系节材指数,考虑嵌人防顶板楼盖体系比选技术水平综合确定。当采取以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时,取值方法可参考Bd2a,依据技术分析水平具体确定,取值范围0%~5%。Bd6e:组合楼盖、空心楼盖等特殊楼盖体系节材指数,考虑嵌组合楼盖、空心楼盖等特殊楼盖体系比选技术水平综合确定。当采取以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时,取值方法可参考Bd2a;当未采取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依据技术分析水平具体确定,取值范围0%~5%。Wd6a:地上结构普通楼盖体系节材指数权重;Wd6b:地下室普通楼盖体系节材指数权重;Wd6c:嵌固端楼盖体系节材指数权重;Wd6d:人防顶板楼盖体系节材指数权重;Wd6e:组合楼盖、空心楼盖等特殊楼盖体系节材指数权重。依据项目具体情况,各个权重系数取值依据其对于楼盖体系方案选型合理性的影响程度综合确定。具体给出工程经验建议值:对于项对于常规工程项目,可以取Wd6a为0.30、Wd6b为0.30、Wd6c为0.15、Wd6d为0.15、Wd6e为0.10;地上结构普通楼盖体系节材指数权重与地下室普通楼盖体系节材指数权重的比例可以依据实际工程的地上、地下建筑面积比例调整;不包含地下室的建筑,地上结构普通楼盖体系节材指数权重与地下室普通楼盖体系节材指数权重可合并,嵌固端楼盖体系节材指数权重并入地上结构普通楼盖体系节材指数权重;未出现人防地下室的建筑,人防顶板楼盖体系节材指数权重并入地下室普通楼盖体系节材指数权重。
Bd7=Bd7a×Wd7a+Bd7b×Wd7b+Bd7c×Wd7c+Bd7d×Wd7d+Bd7e×Wd7e++Bd7f×Wd7f Wd7a+Wd7b+Wd7c+Wd7d+Wd7e+Wd7f=1.00Bd7a:剪力墙平面布置方案影响分析节材指数,考虑剪力墙平面布置方案影响分析技术水平综合确定。当采取以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时,取值方法可参考Bd2a;当未采取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依据技术分析水平具体确定,取值范围0%~5%。Bd7b:剪力墙竖向布置方案影响分析节材指数,考虑剪力墙竖向布置方案影响分析技术水平综合确定。当采取以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时,取值方法可参考Bd2a;当未采取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依据技术分析水平具体确定,取值范围0%~5%。Bd7c:剪力墙筒体布置方案控制方法节材指数,考虑剪力墙筒体布置方案控制方法技术水平综合确定。当采取以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时,取值方法可参考Bd2a;当未采取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依据技术分析水平具体确定,取值范围0%~5%。Bd7d:剪力墙墙肢方案控制方法节材指数,考虑剪力墙墙肢方案控制方法技术水平综合确定。当采取以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时,取值方法可参考Bd2a;当未采取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依据技术分析水平具体确定,取值范围0%~5%。Bd7e:剪力墙连梁方案控制方法节材指数,考虑剪力墙连梁方案控制方法技术水平综合确定。当采取以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时,取值方法可参考Bd2a;当未采取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依据技术分析水平具体确定,取值范围0%~5%。Bd7f:剪力墙相关体系比选节材指数,考虑剪力墙相关体系比选技术水平综合确定。当采取以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时,取值方法可参考Bd2a;当未采取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依据技术分析水平具体确定,取值范围0%~5%。Wd7a:剪力墙平面布置方案影响分析节材指数权重;Wd7b:剪力墙竖向布置方案影响分析节材指数权重;Wd7c:剪力墙筒体布置方案控制方法节材指数权重;Wd7d:剪力墙墙肢方案控制方法节材指数权重;Wd7e:剪力墙连梁方案控制方法节材指数权重;Wd7f:剪力墙相关体系比选节材指数权重。依据项目具体情况,各个权重系数取值依据其对于剪力墙抗侧力体系方案选型合理性的影响程度综合确定。具体给出工程经验建议值:对于项对于常规工程项目,可以取Wd7a为0.10、Wd7b为0.10、Wd7c为0.30、Wd7d为0.30、Wd7e为0.10、Wd7f为0.10;无需剪力墙相关体系比选时,剪力墙相关体系比选节材指数权重按照各50%比例并入剪力墙平面布置方案影响分析节材指数权重和剪力墙竖向布置方案影响分析节材指数权重。
Bd8=Bd8a×Wd8a+Bd8b×Wd8b+Bd8c×Wd8c Wd8a+Wd8b+Wd8c=1.00
Bd8a:框架相关体系比选节材指数,考虑框架相关体系比选技术水平综合确定。当采取以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时,取值方法可参考Bd2a;当未采取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依据技术分析水平具体确定,取值范围0%~5%。Bd8b:框架柱轴压比控制节材指数,考虑框架柱轴压比控制技术水平综合确定。当采取以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时,取值方法可参考Bd2a;当未采取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依据技术分析水平具体确定,取值范围0%~5%。Bd8c:宽扁梁、强化框架等特殊框架做法节材指数,考虑宽扁梁、强化框架等特殊框架做法技术水平综合确定。当采取以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时,取值方法可参考Bd2a;当未采取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依据技术分析水平具体确定,取值范围0%~5%。Wd8a:框架相关体系比选节材指数权重;Wd8b:框架柱轴压比控制节材指数权重;Wd8c:宽扁梁、强化框架等特殊框架做法节材指数权重。依据项目具体情况,各个权重系数取值依据其对于框架抗侧力体系方案选型合理性的影响程度综合确定。具体给出工程经验建议值:对于项对于常规工程项目,可以取Wd8a为0.70、Wd8b为0.10、Wd8c为0.20;当宽扁梁、强化框架等特殊框架做法对于工程项目为主要结构做法时,宽扁梁、强化框架等特殊框架做法节材指数权重比例可适当提高。
Bd9=Bd9a×Wd9a+Bd9b×Wd9b+Bd9c×Wd9c+Bd9d×Wd9d
Wd9a+Wd9b+Wd9c+Wd9d=1.00Bd9a:结构抗震等级确定及其影响节材指数,考虑结构抗震等级确定及其影响分析技术水平综合确定,取值范围0%~20%。Bd9b:结构抗震构造措施确定及其影响节材指数,考虑结构抗震构造措施确定及其影响分析技术水平综合确定,取值范围0%~20%。Bd9c:性能化设计及其结构合理化控制方法节材指数,考虑性能化设计及其结构合理化控制方法技术水平综合确定,取值范围0%~20%。Bd9d:结构不规则控制及其结构合理化控制方法节材指数,考虑结构不规则控制及其结构合理化控制方法技术水平综合确定,取值范围0%~20%。Wd9a:结构抗震等级确定及其影响节材指数权重;Wd9b:结构抗震构造措施确定及其影响节材指数权重;Wd9c:性能化设计及其结构合理化控制方法节材指数权重;Wd9d:结构不规则控制及其结构合理化控制方法节材指数权重。依据项目具体情况,各个权重系数取值依据其对于结构抗震措施合理性的影响程度综合确定。具体给出工程经验建议值:对于项对于常规工程项目,可以取Wd9a为0.30、Wd9b为0.30、Wd9c为0.20、Wd9d为0.20;对于无需采用性能化设计的结构,性能化设计及其结构合理化控制方法节材指数权重按照各50%比例并入结构抗震等级确定及其影响节材指数权重和结构抗震构造措施确定及其影响节材指数权重;对于无需采用不规则控制的结构,结构不规则控制及其结构合理化控制方法节材指数权重按照各50%比例并入结构抗震等级确定及其影响节材指数权重和结构抗震构造措施确定及其影响节材指数权重。
Bd10:考虑特殊建筑结构做法的技术水平综合确定,取值范围0%~20%。
对于Wd1~Wd10,依据项目具体情况,各个权重系数取值依据其对于最终设计成果经济合理性的影响程度综合确定。具体给出工程经验建议值:对于项对于常规工程项目,Wd1:设计依据方向综合权重,结构设计依据设计识别方向,参数识别层面,定义综合权重:Wd1=5%;Wd2:设计参数方向综合权重,结构主要设计参数设计识别方向,参数识别层面,定义综合权重:Wd2=5%;Wd3:设计荷载方向综合权重,结构设计荷载优化比选方向,方案比选层面,定义综合权重:Wd3=10%;Wd4:地基基础方向综合权重,地基基础方案优化比选方向,方案比选层面,定义综合权重:Wd4=15%;Wd5:地下室方向综合权重,地下室方案优化比选方向,方案比选层面,定义综合权重:Wd5=10%;Wd6:楼盖体系方向综合权重,楼盖体系方案优化比选方向,方案比选层面,定义综合权重:Wd6=15%;Wd7:剪力墙抗侧力体系方向综合权重,剪力墙抗侧力体系方案优化比选方向,方案比选层面,定义综合权重:Wd7=15%;Wd8:框架抗侧力体系方向综合权重,框架抗侧力体系方案优化比选方向,方案比选层面,定义综合权重:Wd8=15%;Wd9:抗震措施方向综合权重,抗震措施优化比选方向,措施方法层面,定义综合权重:Wd9=5%;Wd10:特殊建筑结构方向综合权重,特殊建筑结构方案措施优化比选方向,措施方法层面,定义综合权重:Wd10=5%。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依据本实施例的建筑结构合理化节材控制方法,对纵向展开框架对应各个设计阶段的实际合理化节材指数定义对应综合权重,并进行定量标定,提出纵向综合节材指数,并进行分级评价,构建建筑结构节材控制纵向评价等级。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更好地对上述纵向综合节材指数进行分级评价,构筑建建筑结构节材控制纵向评价等级。纵向综合节材指数为0%~5%,节材控制纵向评价等级为一般;纵向综合节材指数为5%~10%,节材控制纵向评价等级为有效;纵向综合节材指数为10%~20%,节材控制纵向评价等级为较好;纵向综合节材指数大于20%,节材控制纵向评价等级为优秀。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依据本实施例的建筑结构合理化节材控制方法,对横向展开框架对应各个设计方向的实际合理化节材指数定义对应综合权重,并进行定量标定,提出横向综合节材指数,并进行分级评价,构建建筑结构节材控制横向评价等级。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更好地对上述横向综合节材指数进行分级评价,构筑建建筑结构节材控制横向评价等级。横向综合节材指数为0%~5%,节材控制横向评价等级为一般;横向综合节材指数为5%~10%,节材控制横向评价等级为有效;横向综合节材指数为10%~20%,节材控制横向评价等级为较好;横向综合节材指数大于20%,节材控制横向评价等级为优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可实现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本发明提供的建筑结构合理化的节材控制方法提供的建筑结构合理化的节材控制方法,通过综合考虑纵向展开的各个阶段的节材指数,能够获得纵向综合节材指数,通过综合考虑横向展开的各个方向,能够获得横向综合节材指数,构筑双维度节材控制技术框架,对节材指数进行量化,有效提升结构节材控制的系统性,从而能够更好地指导建筑结构合理化设计,有效应对项目成本控制的各种要求。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的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具体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结构合理化的节材控制方法,分为依据工程设计阶段的纵向展开及工程设计内容的横向展开。其中,依据工程设计阶段,对节材控制方法进行纵向展开,按照概念方案阶段、方案深化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初设或超限审查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共计5个设计阶段构筑纵向技术框架;依据工程设计内容,对节材控制方法进行横向展开,按照结构设计依据、结构主要设计参数优、结构荷载、地基基础方案、地下室方案、楼盖体系、抗侧力体系-剪力墙(核心筒)部分、抗侧力体系计-框架部分、抗震措施、特殊结构方案,共计10个方向,构筑横向技术框架。上述节材控制方法包括计算纵向综合节材指数,进行分级评价,构建建筑结构节材控制纵向展开评价等级;计算横向综合节材指数,进行分级评价,构建建筑结构节材控制横向展开评价等级;
纵向综合节材指数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Wv=Bp1×Wp1+Bp2×Wp2+Bp3×Wp3+Bp4×Wp4+Bp5×Wp5
Wv:纵向综合节材指数;Bp1:概念方案阶段节材指数;Bp2:方案深化阶段节材指数;Bp3:初步设计阶段节材指数;Bp4:初设或超限审查阶段节材指数;Bp5:施工图设计阶段节材指数;对于Wp1~Wp5,依据项目具体情况,各个权重系数取值依据其对于最终设计成果经济合理性的影响程度综合确定。具体给出工程经验建议值:对于项对于常规工程项目,Wp1:概念方案阶段综合权重,体系判别层面概念识别,关系设计指向性问题,定义综合权重:Wp1=25%;Wp2:方案深化阶段权重,体系判别层面深化识别,关系设计指向性深化校核问题,定义综合权重:Wp2=15%;Wp3:初步设计阶段权重,方案比选层面系统识别,关系设计优化判别决策问题,定义综合权重:Wp3=30%;Wp4:初设或超限审查阶段权重,方案比选层面补充识别,关系设计优化判别校核问题,定义综合权重:Wp4=15%;Wp5:施工图设计阶段权重,构件详图设计阶段,关系设计优化成果落实问题,定义综合权重:Wp5=15%。
横向综合节材指数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Wt=Bd1×Wd1+Bd2×Wd2+Bd3×Wd3+Bd4×Wd4+Bd5×Wd5+Bd6×Wd6+Bd7×Wd7+Bd8×Wd8+Bd9×Wd9+Bd10×Wd10;
Wt:横向综合节材指数;Bd1:设计依据方向节材指数;Bd2:设计参数方向节材指数;Bd3:设计荷载方向节材指数;Bd4:地基基础方向节材指数;Bd5:地下室方向节材指数;Bd6:楼盖体系方向节材指数;Bd7:剪力墙抗侧力体系方向节材指数;Bd8:框架抗侧力体系方向节材指数;Bd9:抗震措施方向节材指数;Bd10:特殊建筑结构方向节材指数;对于Wd1~Wd10,依据项目具体情况,各个权重系数取值依据其对于最终设计成果经济合理性的影响程度综合确定。具体给出工程经验建议值:对于项对于常规工程项目,Wd1:设计依据方向综合权重,结构设计依据设计识别方向,参数识别层面,定义综合权重:Wd1=5%;Wd2:设计参数方向综合权重,结构主要设计参数设计识别方向,参数识别层面,定义综合权重:Wd2=5%;Wd3:设计荷载方向综合权重,结构设计荷载优化比选方向,方案比选层面,定义综合权重:Wd3=10%;Wd4:地基基础方向综合权重,地基基础方案优化比选方向,方案比选层面,定义综合权重:Wd4=15%;Wd5:地下室方向综合权重,地下室方案优化比选方向,方案比选层面,定义综合权重:Wd5=10%;Wd6:楼盖体系方向综合权重,楼盖体系方案优化比选方向,方案比选层面,定义综合权重:Wd6=15%;Wd7:剪力墙抗侧力体系方向综合权重,剪力墙抗侧力体系方案优化比选方向,方案比选层面,定义综合权重:Wd7=15%;Wd8:框架抗侧力体系方向综合权重,框架抗侧力体系方案优化比选方向,方案比选层面,定义综合权重:Wd8=15%;Wd9:抗震措施方向综合权重,抗震措施优化比选方向,措施方法层面,定义综合权重:Wd9=5%;Wd10:特殊建筑结构方向综合权重,特殊建筑结构方案措施优化比选方向,措施方法层面,定义综合权重:Wd10=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建筑结构合理化的节材控制方法,通过综合考虑纵向展开的各个阶段的节材指数,能够获得纵向综合节材指数,通过综合考虑横向展开的各个方向,能够获得横向综合节材指数,构筑双维度节材控制技术框架,对节材指数进行量化,有效提升结构节材控制的系统性,从而能够更好地指导建筑结构合理化设计,有效应对项目成本控制的各种要求。此外,上述建筑结构合理化的节材控制方法,加强项目各个设计阶段,尤其是前期方案阶段结构专业的节材控制深度,将结构专业合理化控制方法从项目设计流程的源头展开,并在设计全过程跟踪执行,对项目设计全周期的造价控制起到指导性控制作用。同时,上述建筑结构合理化的节材控制方法,将结构概念设计的定性方法和材料用量指标统计的定量方法相结合,提出概念与计算并重为原则、实际工程建模计算统计为支撑的框架技术方法应用指导,有效实现节材指数的定量化,对所有设计流程环节和所有设计方向内容做到全周期、全方位覆盖控制,有效实现设计合理化及节材控制目标。
以下对上述纵向展开和横向展开中所涉及的各个阶段进行详细介绍:
纵向展开
1.概念方案阶段
(1)概念方案前期阶段,主要控制内容包括:a.依据概念方案前期资料(注:建设地点自然条件、建筑限高、建筑面积、建筑功能,等),初步判别主要设计依据、主要设计参数选取原则。b.对建筑专业的结构可行性/安全性及结构合理性/经济性的初步建议,包括结构平面布置、结构立面体型、结构规则性判别、结构体系选择及其影响、地质条件与地基基础形式预判等。
(2)概念方案中期阶段,主要工作内容包括:a.结合建筑概念方案中期资料(注:初步建筑方案平面布置及立面体型、建筑高度、建筑层数、建筑面积等),对结构可行性/安全性给予初步定性判别。b.结合建筑概念方案中期资料,对结构合理性/经济性提出初步定性判别。c.对建筑概念方案设计中明显有结构可行性/安全性问题的部分给予及时反馈调整建议,保证跟建筑方案结构可行性/安全性方向的合理有序深化。d.对建筑概念方案设计中明显有结构合理性/经济性问题的部分给予及时反馈调整建议,保证跟建筑方案结构合理性/经济性方向的合理有序深化。e.结合建筑概念方案中期资料,对上部结构的结构体系选择给予初步建议。f.当具备拟建项目场地地勘资料或邻近工程地勘资料作为设计参考时,对地基基础形式的选择给予初步建议;否则,依据工程经验给予概念性判别建议。
(3)概念方案定稿阶段,主要工作内容包括:a.结合建筑概念方案定稿文件,对结构可行性及安全性给出定性判别建议。对于超高层结构、大跨空间结构、不规则复杂结构等特殊情况,必要时进行初步结构方案建模计算。b.结合建筑概念方案定稿文件,对结构合理性及经济性给出初步定量判别建议。常规工程可以依据方案条件和工程经验估计;对于超高层结构、大跨空间结构、不规则复杂结构等特殊情况,或者对于项目成本控制较为严格的项目,必要时进行初步结构方案建模计算,对结构合理性及经济性给于数据支撑。c.结合建筑概念方案定稿文件,针对上部结构体系及地基基础选型(注:地勘资料支持条件下)提出定性判别建议。
(4)概念方案阶段节材指数计算标准
Bp1=Bp1a×Wp1a+Bp1b×Wp1b+Bp1c×Wp1c Wp1a+Wp1b+Wp1c=1.00
Bp1:概念方案阶段节材指数。Bp1a:概念方案前期阶段节材指数,考虑主要设计依据、设计参数取值正确性及结构可行性/安全性建议和合理性/经济性建议综合确定。取值建议:主要设计依据、设计参数取值正确,初步结构可行性/安全性及合理性/经济性建议有效提供并且技术正确时,可取20%;主要设计依据、设计参数有取值错误、未提供结构可行性/安全性及合理性/经济性建议或建议有显著偏差时,可取0%;其他情况考虑主要设计依据、设计参数取值正确性及结构可行性/安全性及合理性/经济性建议的技术水平综合确定,可取值在5%~15%之间。Bp1b:概念方案中期阶段节材指数,考虑结构可行性/安全性及结构合理性/经济性的初步定性判别水平、技术反馈水平及上部结构体系与地基基础形式的初步建议技术水平综合确定。取值建议:结构可行性/安全性及结构合理性/经济性的初步定性判别及技术反馈技术正确且满足项目阶段控制要求,上部结构体系与地基基础形式的初步建议有效提供其技术正确时,可取20%;结构可行性/安全性及结构合理性/经济性的初步定性及技术反馈缺失或有较为显著技术偏差,上部结构体系与地基基础形式的初步建议缺失或有较为显著技术偏差时,可取0%;其他情况考虑结构可行性/安全性及结构合理性/经济性的初步定性判别水平和技术反馈水平、上部结构体系与地基基础形式的初步建议的技术水平综合确定,可取值在5%~15%之间。Bp1c:概念方案定稿阶段节材指数,考虑结构可行性/安全性定性判别建议、结构合理性/经济性定量判别建议、上部结构体系及地基基础形式深化建议综合确定。取值建议:结构可行性/安全性定性判别建议有效提供并且技术正确、结构合理性/经济性定量判别建议有效提供并且技术正确、上部结构体系及地基基础形式定性判别建议有效提供时,可取20%;结构可行性/安全性定性判别建议未提供或有较为显著技术偏差、结构合理性/经济性定量判别建议未提供或有较为显著技术偏差、上部结构体系及地基基础形式定性判别建议未提供时,可取0%;其他情况考虑结构可行性/安全性及结构合理性/经济性的定性、定量判别建议以及上部结构体系和地基基础形式定性判别建议技术水平综合确定,可取值在5%~15%之间。Wp1a:概念方案前期阶段节材指数权重;Wp1b:概念方案中期阶段节材指数权重;Wp1c:概念方案定稿阶段节材指数权重。依据项目具体情况,3个阶段的权重取值依据实际项目建筑方案复杂程度、自然基础条件综合确定。具体给出工程经验建议值:对于项目建筑方案较为复杂、自然基础条件较差的情况,可以取Wp1a为0.50、Wp1b为0.30、Wp1c为0.20;对于项目建筑方案较为常规、自然基础条件较好的情况,可以取Wp1a为0.20、Wp1b为0.30、Wp1c为0.50。
2.方案深化阶段
(1)结合建筑方案深化文件,对结构设计依据及主要结构设计参数予以校核及技术确认。(2)结合建筑方案深化文件,主要结构设计荷载取值及建筑方案对应措施予以初步建议(注:例如:面层厚度、地下室顶板覆土厚度、屋顶绿化种植土做法、建筑隔墙材质等)。(3)结合建筑方案深化文件,对地下室结构方案给予结构建议。地下室层高与结构沉降验算、抗浮设计,地下室布置范围与场地地质条件匹配关系等,对应提出初步结构控制建议。(4)结合建筑方案深化文件,对地基基础方案给予结构建议。针对地基形势、结构基础形式、复合地基论证、桩基础论证、基础液化等不良地质条件评估、结构抗浮设计措施等内容给予初步结构控制建议。(5)结合建筑方案深化文件,对楼盖体系方案给予结构建议。针对主次梁布置方案、地下室顶板方案、人防顶板方案、特殊楼盖方案等内容给予初步结构控制建议。(6)结合建筑方案深化文件,上部结构抗侧力体系-剪力墙部分(注:对应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和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的布置方案给予结构建议。针对剪力墙平面和竖向布置方案、墙肢设计方案、开洞原则等内容给予初步结构控制建议。(7)结合建筑方案深化文件,上部结构抗侧力体系-框架部分(注:对应各种结构体系的框架部分)的结构方案给予控制建议。针对混合结构与混凝土结构比选、框架与框架-剪力墙结构比选、混凝土框架与钢框架比选等内容给予初步结构控制建议。(8)特殊建筑方案和特殊结构方案的可行性确认。针对大跨度建筑屋盖、大悬挑建筑做法、结构转换、建筑收进、平面(凹凸不规则、楼板不连续等)及立面体型(收进、多塔)不规则、筒体偏置、宽扁梁、强化框架等内容给予初步结构控制建议。(9)依据建筑深化方案,更新结构试算模型,校核前期阶段提供的结构可行性/安全性定性判别建议。(10)依据建筑深化方案,更新结构试算模型,校核前期阶段提供的结构经济性/合理性定量判别建议。(11)依据建筑深化方案及更新版地勘条件,校核上部结构体系及地基基础选型方案(注:地勘资料支持条件下)。
(12)方案深化阶段节材指数计算标准
Bp2=Bp2a×Wp2a+Bp2b×Wp2b+Bp2c×Wp2c+Bp2d×Wp2d+Bp2e×Wp2e+Bp2f×Wp2f+Bp2g×Wp2g+Bp2h×Wp2h
Wp2a+Wp2b+Wp2c+Wp2d+Wp2e+Wp2f+Wp2g+Wp2h=1.00Bp2:方案深化阶段节材指数。Bp2a:方案深化阶段主要设计依据及设计参数节材指数,考虑主要设计依据、设计参数取值的校核及技术确认情况确定。主要设计依据、设计参数取值的技术校核正确并完成技术确认,可取20%;否则,可取0%。Bp2b:方案深化阶段结构设计荷载取值节材指数,考虑结构设计荷载取值情况具体确定。结构设计荷载取值初步建议有效提供且技术正确情况下,可取20%;否则,可取0%。Bp2c:方案深化阶段地基基础方案节材指数,考虑地基基础方案初步控制建议的技术水平确定。地基基础技术方案初步控制建议有效提供且技术正确的情况下,可取20%;否则,可取0%。Bp2d:方案深化阶段地下室结构方案节材指数,考虑地下室结构方案初步控制建议的技术水平确定。地下室结构技术方案初步控制建议有效提供且技术正确的情况下,可取20%;否则,可取0%。Bp2e:方案深化阶段楼盖体系方案节材指数,考虑楼盖体系方案初步控制建议的技术水平确定。楼盖体系技术方案初步控制建议有效提供且技术正确的情况下,可取20%;否则,可取0%。Bp2f:方案深化阶段抗侧力体系方案节材指数,考虑抗侧力体系方案初步控制建议的技术水平确定。抗侧力体系技术方案初步控制建议有效提供且技术正确的情况下,可取20%;否则,可取0%。Bp2g:方案深化阶段特殊建筑结构方案节材指数,考虑特殊建筑结构方案初步控制建议的技术水平确定。特殊建筑结构技术方案初步控制建议有效提供且技术正确的情况下,可取20%;否则,可取0%。Bp2h:方案深化阶段设计校核节材指数,考虑结构可行性/安全性、经济性/合理性及上部结构体系及地基基础选型的设计校核确定。结构可行性/安全性、经济性/合理性及上部结构体系及地基基础选型的设计校核有效确认且技术正确的情况下,可取20%;否则,可取0%。其他情况考虑结构可行性/安全性、经济性/合理性及上部结构体系及地基基础选型的设计校核技术水平综合确定,可取值在5%~15%之间。Wp2a:方案深化阶段主要设计依据及设计参数节材指数权重;Wp2b:方案深化阶段结构设计荷载取值节材指数权重;Wp2c:方案深化阶段地基基础方案节材指数权重;Wp2d:方案深化阶段地下室结构方案节材指数权重;Wp2e:方案深化阶段楼盖体系方案节材指数权重;Wp2f:方案深化阶段抗侧力体系方案节材指数权重;Wp2g:方案深化阶段特殊建筑结构方案节材指数权重;Wp2h:方案深化阶段设计校核节材指数权重。依据项目具体情况,各个权重系数取值依据其对于实际工程的结构可行性/安全性、经济性/合理性影响程度综合确定。具体给出工程经验建议值:对于项对于常规工程项目,可以取Wp2a为0.10、Wp2b为0.10、Wp2c为0.15、Wp2d为0.10、Wp2e为0.15、Wp2f为0.30、Wp2g为0.05、Wp2h为0.05;当涉及超高层结构、大跨空间结构、不规则复杂结构等特殊上部结构情况或复杂地质条件等特殊地基基础情况,相关对应项可以酌情调整权重系数比例。
3.初步设计阶段
(1)50%初设阶段a.依据50%初设阶段设计条件,包括建筑阶段作业图和地勘资料等,对主要设计依据选用的准确性进行校核,对主要设计依据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必要时补充以参数识别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b.依据50%初设阶段设计条件,对主要结构设计参数的选择进行校核,确认其选用准确性及合理性,必要时补充以参数识别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c.依据50%初设阶段设计条件,对主要设计荷载的选取进行分析,并针对面层厚度、地下室顶板覆土厚度、屋顶绿化种植土做法、建筑隔墙材质等建筑相关做法,及时确认。必要时补充结构荷载敏感性分析,分析结论供相关建筑做法及结构荷载取值确认参考。d.依据50%初设阶段设计条件(注:完整版详勘报告;受条件限制时临时提供的初堪报告或地勘报告中间资料等),进行详细的地基基础方案比选。研究桩基础、筏板基础、独立基础、抗浮方案、地基处理、沉降控制等结构地基基础相关方案的影响效果,核对前期基础形式预判建议,确定基础选型。比选方法,在条件允许时,尽量保证结构计算层面的定量分析比较;条件限制时,需提供明确的比选判别依据,并综合考虑结构概念设计要求及既往工程经验确定比选结论。e.依据50%初设阶段设计条件,与建筑等专业协同确定地下室方案,包括重点为地下室层高的确定及地下室布置范围的确认。当地下室方案的选型可能引起较为显著的结构体系性变动时(注:例如地下室层高响抗浮设计方案、地下室层高影响沉降验算进而影响基础选型、地下室布置范围与大面积填土场地的匹配等情况),补充详细的地下室方案比选分析,分析结论供建筑专业地下室方案选型参考。f.依据50%初设阶段设计条件,进行详细的楼盖体系比选,研究楼盖体系次梁布置方式、地下室顶板、人防顶板、组合楼盖、无梁楼盖、空心楼盖等楼盖体系相关内容的影响效果,并提出结构合理化控制方法。g.依据50%初设阶段设计条件(注:建筑条件作业图等),进行详细的上部结构方案比选,依托框架、框架-剪力墙、框架-核心筒、钢框架、混合结构等多种结构形式,结合建筑作业图要求,核对前期上部结构体系预判建议,确定上部结构选型。比选方法,在条件允许时,尽量保证结构计算层面的定量分析比较;条件限制时,需提供明确的比选判别依据,并综合考虑结构概念设计要求及既往工程经验确定比选结论。h.依据50%初设阶段设计条件,进行主要抗震措施的优化识别分析,研究抗震等级、性能化设计、不规则控制等结构抗震措施相关内容的影响效果,并提出结构合理化设计建议。对于抗震措施的选择,综合考虑结构概念设计要求和结构经济性定量比选分析确定,以保证结构安全性为前提,并对相关措施的经济性影响提出结构计算层面的定量化分析结果,供控制决策参考。i依据50%初设阶段结构建模计算结果,对特殊建筑方案和特殊结构方案的可行性提供计算支撑,并对其影响提供定量层面的统计分析,分析结论供建筑专业决策参考。j.依据50%初设阶段结构建模计算结果,对主体结构主要计算指标的经济合理性进行分析论证。对于部分明显异常(例如:显著低于规范限值标准的指标等)的指标,依据设计条件,补充定性分析或定量分析,依据分析结论,调整结构设计方案或提供明确的异常原因说明。
(2)100%初设阶段a.依据结构专业初步设计计算成果,核对主要结构计算指标成果,确认其对于结构可行性/安全性及结构经济性/合理性的有效支撑。b.依据结构专业初步设计图纸成果,核对主要结构方案比选成果,确认其对于上部结构方案比选结论、基础形式比选结论、楼盖体系比选结论、地下室方案比选结论等结构方案性比选成果的有效支撑。c.依据结构专业初步设计说明成果,核对主要设计依据、主要结构计算参数、主要结构荷载选取、主要结构抗震措施等内容的选取准确性及合理性,保证其对于前期相关结构比选结论的有效支撑。
(3)初步设计阶段节材指数计算标准
Bp3=Bp3a×Wp3a+Bp3b×Wp3b+Bp3c×Wp3dc+Bp3d×Wp3d+Bp3e×Wp3e+Bp3f×Wp3f+Bp3g×Wp3g+Bp3h×Wp3h+Bp3i×Wp3i+Bp3j×Wp3j
Wp3a+Wp3b+Wp3c+Wp3d+Wp3e+Wp3f+Wp3g+Wp3h+Wp3i+Wp3j=1.00Bp3:初步设计阶段节材指数。Bp3a:初步设计阶段主要设计依据及设计参数节材指数,考虑主要设计依据、设计参数取值合理性分析情况确定。当采取以参数识别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时,可以按照下式计算:Bp3a=Bsp3a×Wsp3a+Bcp3a×Wcp3a Wsp3a+Wcp3a=1.00Bsp3a:初步设计阶段主要设计依据及设计参数钢筋/钢材节材指数,Bcp3a:初步设计阶段主要设计依据及设计参数混凝土节材指数。
其中,以结构材料用量结构计算统计为基准。具体以钢筋/钢材用量、混凝土用量节材比例为准。初步设计阶段主要设计依据及设计参数钢筋节材指数采用如下方法计算:Bsp3a=((Asp3a0-Asp3a1)/Asp3a0)×100%Asp3a0:初步设计阶段主要设计依据及设计参数节材控制前钢筋/钢材用量,Asp3a1:初步设计阶段主要设计依据及设计参数节材控制后钢筋/钢材用量。
初步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主要设计依据及设计参数混凝土节材指数采用如下方法计算:Bcp3a=((Acp3a0-Acp3a1)/Acp3a0)×100%Acp3a0:初步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主要设计依据及设计参数节材控制前混凝土用量;Acp3a1:初步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主要设计依据及设计参数节材控制后混凝土用量。Wsp3a:初步设计阶段主要设计依据及设计参数钢筋/钢材节材指数权重,Wcp3a:初步设计阶段主要设计依据及设计参数混凝土节材指数权重。依据结构材料单价及市场供给等具体情况综合确定。具体给出工程经验建议值:对于常规工程,可以取Wsp3a为0.70、Wcp3a为0.30。
当未采取以参数识别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但采取系统的理论分析及判别方式且依据充分时,Bp3a可取值1%~5%;仅凭工程经验作为判别依据时,Bp3a取值为0%。
Bp3b:初步设计阶段结构设计荷载节材指数,考虑主要结构设计荷载取值合理性分析情况确定。当采取以荷载敏感性分析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时,取值方法可参考Bp3a;当未采取以荷载敏感性分析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但采取系统的理论分析及判别方式且达到有效控制主体结构荷载总量的基本目的时,Bp3b可取值1%~5%;仅凭工程经验作为判别依据时,Bp3b取值为0%。Bp3c:初步设计阶段地基基础方案节材指数,考虑地基基础方案合理性分析情况确定。当采取以地基基础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时,取值方法可参考Bp3a;当未采取以地基基础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但采取系统的理论分析及判别方式且依据充分时,Bp3c可取值1%~5%;仅凭工程经验作为判别依据时,Bp3c取值为0%。Bp3d:初步设计阶段地下室方案节材指数,考虑地下室方案合理性分析情况确定。当采取以地下室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时,取值方法可参考Bp3a;当未采取以地下室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但采取系统的理论分析及判别方式且依据充分时,Bp3d可取值1%~5%;仅凭工程经验作为判别依据时,Bp3d取值为0%。Bp3e:初步设计阶段楼盖体系方案节材指数,考虑楼盖体系方案合理性分析情况确定。当采取以楼盖体系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时,取值方法可参考Bp3a;否则,取值为0%。Bp3f:初步设计阶段上部结构体系方案节材指数,考虑上部结构体系方案合理性分析情况确定。当采取以上部结构体系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时,取值方法可参考Bp3a;当未采取以上部结构体系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但采取系统的理论分析及判别方式且依据充分时,Bp3f可取值1%~5%;仅凭工程经验作为判别依据时,Bp3f取值为0%。Bp3g:初步设计阶主要抗震措施节材指数,考虑主要抗震措施选择合理性分析情况确定。当采取以措施识别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时,取值方法可参考Bp3a;当未采取以措施识别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但采取系统的理论分析及判别方式且依据充分时,Bp3g可取值1%~5%;仅凭工程经验作为判别依据时,Bp3g取值为0%。Bp3h:初步设计阶段特殊建筑结构方案节材指数,考虑特殊建筑结构方案合理性分析情况确定。当采取以特殊建筑结构可行性分析及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时,取值方法可参考Bp3a;当未采取以特殊建筑结构可行性分析及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但采取系统的理论分析及判别方式且依据充分时,Bp3h可取值1%~5%;仅凭工程经验作为判别依据时,Bp3h取值为0%。Bp3i:初步设计阶主体结构计算指标节材指数,考虑主体结构计算指标的经济和理性综合确定。当采取系统的理论分析及判别方式且有效保证主体结构计算指标经济合理性时,Bp3i可取值20%;仅凭工程经验作为判别依据时,Bp3i取值为0%。Bp3j:初步设计阶段方案比选校核、参数识别校核、措施识别校核节材指数,考虑方案比选校核、参数识别校核、措施识别校核执行水平综合确定。当采取系统的校核措施并有效保证结构安全性、合理性时,Bp3j可取值20%;否则,Bp3j取值为0%。Wp3a:初步设计阶段主要设计依据及设计参数节材指数权重;Wp3b:初步设计阶段结构设计荷载取值节材指数权重;Wp3c:初步设计阶段地基基础方案节材指数权重;Wp3d:初步设计阶段地下室结构方案节材指数权重;Wp3e:初步设计阶段楼盖体系方案节材指数权重;Wp3f:初步设计阶段上部结构体系方案节材指数权重;Wp3g:初步设计阶段主要抗震措施节材指数权重;Wp3h:初步设计阶段特殊建筑结构方案节材指数权重;Wp3i:初步设计阶段主体结构计算指标节材指数权重;Wp3j:初步设计阶段方案比选校核、参数识别校核、措施识别校核节材指数权重。依据项目具体情况,各个权重系数取值依据其对于实际工程的结构经济合理性影响程度综合确定。具体给出工程经验建议值:对于项对于常规工程项目,可以取Wp3a为0.10、Wp3b为0.10、Wp3c为0.15、Wp3d为0.10、Wp3e为0.15、Wp3f为0.20、Wp3g为0.05、Wp3h为0.05、Wp3i为0.05、Wp3j为0.05;当涉及超高层结构、大跨空间结构、不规则复杂结构等特殊上部结构情况或复杂地质条件等特殊地基基础情况,相关对应项可以酌情调整权重系数比例。
4.初设或超限审查阶段
(1)主要设计依据和和主要设计参数的初设或超限审查风险评估,并对可能存在审查风险的设计依据及设计参数提供清晰的结构概念层面定性分析和结构计算层面定量分析,同时提供对应的结构设计措施作为结构设计处理方案。(2)主要结构计算指标初设或超限审查风险评估,并对可能存在审查风险的计算指标提供清晰的结构概念层面定性分析和结构计算层面定量分析,同时提供对应的结构设计措施作为补充设计处理方案。(3)地基基础(注:包含抗浮设计方案、地基处理方案等)设计方案初设或超限审查风险评估,并对可能存在审查风险的地基基础方案设计要点提供清晰的结构概念层面定性分析和结构计算层面定量分析,同时提供对应的结构设计措施作为结构设计处理方案。(4)上部结构(注:抗侧力体系)设计方案初设或超限审查风险评估,并对可能存在审查风险的上部结构方案设计要点提供清晰的结构概念层面定性分析和结构计算层面定量分析,同时提供对应的结构设计措施作为结构设计处理方案。(5)主体结构性能化控制方法初设或超限审查风险评估,针对确定的性能化等级、对应的性能水准、具体的性能目标进行结构概念层面的定性分析,优先保证结构安全性;同时提供结构计算层面的定量分析。概念层面的定性分析结论作为结构安全性保证措应,并对审查风险;计算层面的定量分析结论作为结构合理化控制参考依据。(6)主体结构设计加强措施(注:包括结构超限计算措施、结构超限设计措施、结构不规则控制措施)初设或超限审查风险评估。进行结构概念层面的定性分析,优先保证结构安全性;同时提供结构计算层面的定量分析。概念层面的定性分析结论作为结构安全性保证措应,并对审查风险;计算层面的定量分析结论作为结构合理化控制参考依据。(7)主体结构相关补充计算初设或超限审查风险评估,包括:多遇地震弹性时程分析、第二软件计算校核、罕遇地震弹塑性分析、复杂节点弹塑性有限元分析、高层建筑底部墙肢拉应力控制、楼板地震应力有限元分析、结构温度应力分析等技术难点。进行结构概念层面的定性分析,优先保证结构安全性;同时提供结构计算层面的定量分析。概念层面的定性分析结论作为结构安全性保证措应,并对审查风险;计算层面的定量分析结论作为结构合理化控制参考依据。
(8)初设或超限审查阶段节材指数计算标准
Bp4=Bp4a×Wp4a+Bp4b×Wp4b+Bp4c×Wp4c+Bp4d×Wp4d+Bp4e×Wp4e+Bp4f×Wp4f+Bp4g×Wp4g
Wp4a+Wp4b+Wp4c+Wp4d+Wp4e+Wp4f+Wp4g=1.00Bp4:初设或超限审查阶段节材指数。Bp4a:初设或超限审查阶段主要设计依据及设计参数节材指数,考虑主要设计依据、设计参数初设或超限审查的风险评估及处理方案技术水平综合确定。概念定性分析与计算统计定量分析兼顾、处理措施技术正确且针对性强,可取20%;概念定性分析与计算统计定量分析缺失、处理措施缺失或有明显技术偏差,可取0%;其他情况考虑审查风险评估及处理措施技术水平综合确定,可取值在5%~15%之间。Bp4b:初设或超限审查阶段主要计算指标节材指数,考虑主要计算指标初设或超限审查的风险评估及处理方案技术水平综合确定。概念定性分析与计算统计定量分析兼顾、处理措施技术正确且针对性强,可取20%;概念定性分析与计算统计定量分析缺失、处理措施缺失或有明显技术偏差,可取0%;其他情况考虑审查风险评估及处理措施技术水平综合确定,可取值在5%~15%之间。Bp4c:初设或超限审查阶段地基基础选型节材指数,考虑地基基础选型初设或超限审查的风险评估及处理方案技术水平综合确定。概念定性分析与计算统计定量分析兼顾、处理措施技术正确且针对性强,可取20%;概念定性分析与计算统计定量分析缺失、处理措施缺失或有明显技术偏差,可取0%;其他情况考虑审查风险评估及处理措施技术水平综合确定,可取值在5%~15%之间。Bp4d:初设或超限审查阶段上部结构体系节材指数,考虑上部结构体系初设或超限审查的风险评估及处理方案技术水平综合确定。概念定性分析与计算统计定量分析兼顾、处理措施技术正确且针对性强,可取20%;概念定性分析与计算统计定量分析缺失、处理措施缺失或有明显技术偏差,可取0%;其他情况考虑审查风险评估及处理措施技术水平综合确定,可取值在5%~15%之间。Bp4e:初设或超限审查阶段性能化控制方法节材指数,考虑性能化控制方法初设或超限审查的风险评估及处理方案技术水平综合确定。概念定性分析与计算统计定量分析兼顾、处理措施技术正确且针对性强,可取20%;概念定性分析与计算统计定量分析缺失、处理措施缺失或有明显技术偏差,可取0%;其他情况考虑审查风险评估及处理措施技术水平综合确定,可取值在5%~15%之间。Bp4f:初设或超限审查阶段设计加强措施节材指数,考虑设计加强措施初设或超限审查的风险评估及处理方案技术水平综合确定。概念定性分析与计算统计定量分析兼顾、处理措施技术正确且针对性强,可取20%;概念定性分析与计算统计定量分析缺失、处理措施缺失或有明显技术偏差,可取0%;其他情况考虑审查风险评估及处理措施技术水平综合确定,可取值在5%~15%之间。Bp4g:初设或超限审查阶段补充计算手段节材指数,考虑补充计算手段初设或超限审查的风险评估及处理方案技术水平综合确定。概念定性分析与计算统计定量分析兼顾、处理措施技术正确且针对性强,可取20%;概念定性分析与计算统计定量分析缺失、处理措施缺失或有明显技术偏差,可取0%;其他情况考虑审查风险评估及处理措施技术水平综合确定,可取值在5%~15%之间。Wp4a:初设或超限审查阶段主要设计依据及设计参数节材指数权重;Wp4b:初设或超限审查阶段主要计算指标节材指数权重;Wp4c:初设或超限审查阶段地基基础方案节材指数权重;Wp4d:初设或超限审查阶段上部结构体系节材指数权重;Wp4e:初设或超限审查阶段性能化控制方法节材指数权重;Wp4f:初设或超限审查阶段设计加强措施节材指数权重;Wp4g:初设或超限审查阶段补充计算手段节材指数权重。依据项目具体情况,各个权重系数取值依据其对于审查风险控制的影响程度及处理措施技术水平综合确定。具体给出工程经验建议值:对于项对于常规工程项目,可以取Wp4a为0.10、Wp4b为0.10、Wp4c为0.15、Wp4d为0.30、Wp4e为0.15、Wp4f为0.10、Wp4g为0.10;当涉及超限工程、超高层结构、大跨空间结构、不规则复杂结构等特殊上部结构情况或复杂地质条件等特殊地基基础情况,相关对应项可以酌情调整权重系数比例。
5.施工图设计阶段
(1)依据更新版设计条件,对初设阶段主要结构设计参数、上部结构体系、地基基础形式、结构加强措施、补充结构计算成果的校核,并制定施工图阶段,随设计深化,上述初设成果的具体深化执行措施。(2)编制统一技术措施及配筋统一标准执行情况审核,综合考虑结构安全性和结构经济性要求,执行统一设计措施和统一配筋设计标准。
(3)综合考虑结构安全性和结构合理性要求,编制构件层面、配筋层面的补充技术措施(注:即详图设计措施),以地下室外墙配筋设计为例,典型补充技术措施说明如下:a.合理确定外墙计算模型。利用内部墙体布置,采用三边或四边支承的计算模型,减小配筋。b.合理确定土压力系数,B2层以下可选用主动土压力系数,条件允许时可利用护坡桩的有利影响。c.合理确定水压力的分项系数,要求乘以分项系数后设计水头不超过地表。d.合理利用压弯验算模型、净宽验算裂缝等方式降低墙体配筋。e.合理利用基础顶建筑面层(素混压重回填等方案时)厚度缩减墙体计算跨度。f.合理区分验算荷载,裂缝验算是取消消防车荷载、施工堆载等临时活荷载作用。
(4)施工图审查技术风险评估。a.对主体结构计算指标、主要结构构造措施、规范强制性条文等施工图审查要求逐一核对、确认。b.对主体结构不规则控制、性能化设计、超长控制、弹性时程分析及其他相关补充加强措施对应的结构设计加强计算结果的图纸落实情况逐一核对、确认。c.对主体结构不规则控制、性能化设计、超长控制、弹性时程分析及其他相关补充加强措施对应的结构设计加强构造做法的图纸落实情况逐一核对、确认。
(5)施工图设计阶段节材指数计算标准
Bp5=Bp5a×Wp5a+Bp5b×Wp5b+Bp5c×Wp5c+Bp5d×Wp5d
Wp5a+Wp5b+Wp5c+Wp5d=1.00Bp5:施工图设计阶段节材指数。Bp5a:施工图设计阶段设计依据、设计参数、上部结构体系、地基基础形式、设计加强措施校核节材指数,考虑设计校核执行水平综合确定。当采取系统的校核措施并有效保证结构安全性、合理性时,Bp5a可取值20%;否则,Bp5a取值为0%。Bp5b:施工图设计阶段统一技术措施节材指数,考虑统一技术措施的制定及执行水平综合确定。当保证统一技术措施的有效提供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执行效果时,Bp5b可取值20%;当统一技术措施缺失或执行效果严重不足时,Bp5a可取值为0%;其他情况考虑统一技术措施的制定机执行水平综合确定,可取值在5%~15%之间。Bp5c:施工图设计阶段补充技术措施(注:即详图设计措施)节材指数,考虑补充技术措施的制定及执行水平综合确定。当保证补充技术措施的有效提供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执行效果时,Bp5c可取值20%;当补充技术措施缺失或执行效果严重不足时,Bp5c可取值为0%;其他情况考虑补充技术措施的制定机执行水平综合确定,可取值在5%~15%之间。Bp5d:施工图设计阶段施工图审查技术风险评估节材指数,依据设计成果施工图审查技术风险评估执行的技术水平综合确定。概念定性分析与计算定量分析兼顾、处理措施技术正确且针对性强,可取20%;概念定性分析与计算定量分析缺失、处理措施缺失或有明显技术偏差,可取0%;其他情况考虑审查风险评估及处理措施技术水平综合确定,可取值在5%~15%之间。Wp5a:施工图设计阶段设计依据、设计参数、上部结构体系、地基基础形式、设计加强措施校核节材指数权重;Wp5b:施工图设计阶段统一技术措施节材指数权重;Wp5c:施工图设计阶段补充技术措施(注:即详图设计措施)节材指数权重;Wp5d:施工图设计阶段施工图审查技术风险评估节材指数权重。依据项目具体情况,各个权重系数取值依据其对于施工图设计成果经济合理性影响程度综合确定。具体给出工程经验建议值:对于项对于常规工程项目,可以取Wp5a为0.15、Wp5b为0.30、Wp5c为0.50、Wp5d为0.05;当涉及超限工程、超高层结构、大跨空间结构、不规则复杂结构等特殊上部结构情况或复杂地质条件等特殊地基基础情况,相关对应项可以酌情调整权重系数比例。
横向展开
1.结构设计依据
(1)国家及地方标准、规范、规程的应用建议与提示。(2)地勘报告的相关建议。场地类别、地震分组及对应的特征周期的设计识别;地基基础形式建议的选用决策;地基处理方案建议的选用决策;桩基础参数及其试桩后的设计反馈与调整;地基承载力深度修正、宽度修正方案及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的方案复核与实际应用建议;抗浮设计水位的核对与确认,等。(3)地震荷载、风荷载、雪荷载相关参数建议。设防类度与地方特殊规定的落实;风荷载相邻楼响应、风荷载敏感建筑及风洞试验需求确认;积雪荷载冻融效应的考虑,等。(4)风洞试验、振动台试验、复杂节点试验等补充设计依据的相关建议。结合项目的具体情况,当有如上所述的特殊类型设计依据提供时,提出相关应用建议。
(5)结构设计依据节材指数计算标准
Bd1=Bd1a×Wd1a+Bd1b×Wd1b+Bd1c×Wd1c+Bd1d×Wd1d
Wd1a+Wd1b+Wd1c+Wd1d=1.00Bd1:结构设计依据节材指数。Bd1a:国家及地方标准、规范、规程识别节材指数,考虑国家及地方标准、规范、规程识别情况确定。国家及地方标准、规范、规程识别完整且正确时,可取20%;否则,可取0%。Bd1b:地勘报告识别节材指数,考虑地勘报告相关设计参数、地基基础形式建议、抗浮设计建议、特殊地质条件建议识别情况综合确定。地勘报告相关设计参数识别完整、正确,对于地基基础及抗浮设计等主要设计建议进行了系统分析,并结合主体结构设计需求做出合理性判别后设计决策,可取20%;地勘报告相关设计参数识别缺失或有显著技术性偏差,对于地基基础及抗浮设计等主要设计建议未进行了系统分析,直接采用的,可取0%;其他情况考虑地勘报告设计参数识别水平和设计建议分析水平综合确定,可取值在5%~15%之间。Bd1c:地震荷载、风荷载、雪荷载识别数节材指数,考虑地震荷载、风荷载、雪荷载识别情况确定。地震荷载、风荷载、雪荷载识别完整且正确时,可取20%;否则,可取0%。Bd1d:风洞试验、振动台试验、复杂节点试验等补充设计依据识别数节材指数,考虑风洞试验、振动台试验、复杂节点试验等补充设计依据识别情况确定。风洞试验、振动台试验、复杂节点试验等补充设计依据识别完整且正确时,可取20%;否则,可取0%。Wd1a:国家及地方标准、规范、规程识别节材指数权重;Wd1b:地勘报告识别节材指数权重;Wd1c:地震荷载、风荷载、雪荷载识别数节材指数权重;Wd1d:风洞试验、振动台试验、复杂节点试验等补充设计依据识别数节材指数权重。依据项目具体情况,各个权重系数取值依据其对于结构设计依据识别成果影响程度综合确定。具体给出工程经验建议值:对于项对于常规工程项目,可以取Wd1a为0.20、Wd1b为0.40、Wd1c为0.40、Wd1d为0.00;对于涉及风洞试验、振动台试验、复杂节点试验等补充设计依据的工程项目,可以取Wd1a为0.10、Wd1b为0.30、Wd1c为0.30、Wd1d为0.30。
2.结构主要设计参数
(1)周期折减系数的确定。依据结构体系、建筑使用功能、隔墙布置状况、隔墙材质综合确定。(2)连梁刚度折减系数。承载力计算和位移控制时可按照不同的折减系数予以控制。(3)中梁刚度放大系数。依据规范考虑中梁刚度放大系数的有利影响。(4)结构阻尼比的确定。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混合结构的阻尼比选用,性能化设计结构阻尼比的适当放大等。(5)梁柱刚域计算假定的应用。通过计算模型设定梁柱刚域降低梁柱构件配筋量。(6)结构抗震设防分类及安全等级的确定。结合结构的抗震设防分类,确定结构的安全等级及对应的结构重要性系数。
(7)结构主要设计参数节材指数计算标准
Bd2=Bd2a×Wd2a+Bd2b×Wd2b+Bd2c×Wd2c+Bd2d×Wd2d+Bd2e×Wd2e+Bd2f×Wd2f+Bd2g×Wd2g
Wd2a+Wd2b+Wd2c+Wd2d+Wd2e+Wd2f+Wd2g=1.00Bd2:结构主要设计参数节材指数。Bd2a:周期折减系数节材指数,考虑周期折减系数取值合理性分析情况确定。当采取以参数识别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时,可以按照下式计算:Bd2a=Bsd2a×Wsd2a+Bcd2a×Wcd2a
Wsd2a+Wcd2a=1.00Bsd2a:周期折减系数钢筋/钢材节材指数,Bcd2a:周期折减系数混凝土节材指数。
其中,以结构材料用量结构计算统计为基准。具体以钢筋/钢材用量、混凝土用量节材比例为准。周期折减系数钢筋节材指数采用如下方法计算:Bsd2a=((Asd2a0-Asd2a1)/Asd2a0)×100%Asd2a0:周期折减系数节材控制前钢筋/钢材用量,Asd2a1:周期折减系数节材控制后钢筋/钢材用量。
周期折减系数混凝土节材指数采用如下方法计算:Bcd2a=((Acd2a0-Acd2a1)/Acd2a0)×100%Acd2a0:周期折减系数节材控制前混凝土用量;Acd2a1:周期折减系数材控制后混凝土用量。Wsd2a:周期折减系数钢筋/钢材节材指数权重,Wcd2a:周期折减系数混凝土节材指数权重。依据结构材料单价及市场供给等具体情况综合确定。具体给出工程经验建议值:对于常规工程,可以取Wsd2a为0.70、Wcd2a为0.30。
当未采取以参数识别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但采取系统的理论分析及判别方式且依据充分时,Bd2a可取值1%~5%;仅凭工程经验作为判别依据时,Bd2a取值为0%。
Bd2b:连梁刚度折减系数节材指数,考虑连梁刚度折减系数取值合理性分析情况确定。当采取以参数识别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时,取值方法可参考Bd2a;当未采取以参数识别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但采取系统的理论分析及判别方式且达到真实、有效保证主体结构计算模型合理性时,Bd2b可取值1%~5%;仅凭工程经验作为判别依据时,Bd2b取值为0%。Bd2c:中梁刚度放大系数节材指数,考虑中梁刚度放大系数取值合理性分析情况确定。当采取系统的理论分析及判别方式且达到真实、有效保证主体结构计算模型合理性时,Bd2c可取值20%;否则,Bd2c取值为0%。Bd2d:结构阻尼比节材指数,考虑结构阻尼比取值合理性分析情况确定。当采取系统的理论分析及判别方式且达到真实、有效保证主体结构计算模型合理性时,Bd2d可取值20%;否则,Bd2d取值为0%。Bd2e:梁柱刚域计算假定节材指数,考虑梁柱刚域计算假定选用合理性分析情况确定。当采取系统的理论分析及判别方式且达到真实、有效保证主体结构计算模型合理性时,Bd2e可取值20%;否则,Bd2e取值为0%。Bd2f:结构抗震设防分类及安全等级节材指数,考虑结构抗震设防分类及安全等级选取合理性分析情况确定。当采取以参数识别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时,取值方法可参考Bd2a;当未采取以参数识别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但采取系统的理论分析及判别方式且达到真实、有效保证主体结构计算模型合理性时,Bd2f可取值1%~5%;仅凭工程经验作为判别依据时,Bd2f取值为0%。Bd2g:其他结构经济和理性控制相关参数节材指数,考虑其他结构经济和理性控制相关参数选用合理性分析情况确定。当采取系统的理论分析及判别方式且达到真实、有效保证主体结构计算模型合理性时,Bd2g可取值20%;否则,Bd2g取值为0%。Wd2a:周期折减系数节材指数权重;Wd2b:连梁刚度折减系数节材指数权重;Wd2c:中梁刚度放大系数节材指数权重;Wd2d:结构阻尼比节材指数权重;Wd2e:梁柱刚域计算假定节材指数权重;Wd2f:结构抗震设防分类及安全等级节材指数权重;Wd2g:其他结构经济和理性控制相关参数节材指数权重。依据项目具体情况,各个权重系数取值依据其对于结构主要设计参数识别成果影响程度综合确定。具体给出工程经验建议值:对于项对于常规工程项目,可以取Wd2a为0.10、Wd2b为0.10、Wd2c为0.10、Wd2d为0.10、Wd2e为0.10、Wd2f为0.50、Wd2g为0.00;对于存在其他结构经济和理性控制相关参数,且具备显著影响效果的工程项目,可以取Wd2a为0.10、Wd2b为0.10、Wd2c为0.05、Wd2d为0.10、Wd2e为0.05、Wd2f为0.50、Wd2g为0.10。
3.结构设计荷载
(1)建筑隔墙材质选用判别。主要隔墙形式包括:轻集料砌块隔墙、轻钢龙骨石膏板隔墙、装配式条板隔墙等。主要控制内容包括:隔墙材质限定、砌块容重控制等。主要隔墙荷载验算方法包括:移动隔墙等效荷载分析、隔墙荷载的等效施加方法等。(2)建筑面层填充层材质选用判别。结构降板区域的建筑面层填充材质控制,如轻集料混凝土面层填充材料做法、陶粒混凝土面层填充材质做法等。(3)绿化种植土材质选用判别。主要应用的绿化种植土类型:素土饱和容重18kN/m3、草炭混合土饱和容重13kN/m3、宝绿素饱和容重7kN/m3。依据实际情况选用,通常情况下优先选择普通草炭混合土;结构荷载控制条件较为严格时,可选择成本较高但荷载明显较低的宝绿素等轻质种植土。(4)幕墙荷载、设备荷载等的判别分析。依据幕墙做法特点判别幕墙荷载的预留值建议,依据实际幕墙荷载条件设计预留;设备机房等区域,有特殊设计需求时,可依据设备的实际自重及其荷载分摊面积确定设备荷载施加准则。(5)活荷载敏感性分析。考虑高于规范标准的活荷载取值对结构造价的影响,并提出可作为决策依据的分析结果。
(6)结构设计荷载节材指数计算标准
Bd3=Bd3a×Wd3a+Bd3b×Wd3b+Bd3c×Wd3c+Bd3d×Wd3d+Bd3e×Wd3e
Wd3a+Wd3b+Wd3c+Wd3d+Wd3e=1.00Bd3:结构设计荷载节材指数。Bd3a:建筑隔墙材质荷载控制节材指数,考虑建筑隔墙材质荷载控制技术水平确定。当采取以荷载效应识别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时,取值方法可参考Bd2a;当未采取以荷载效应识别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但采取系统的理论分析及判别方式且达到真实、有效保证主体结构荷载控制合理性时,Bd3a可取值1%~5%;仅凭工程经验作为判别依据时,Bd3a取值为0%。Bd3b:建筑面层材质荷载控制节材指数,考虑建筑面层材质荷载控制技术水平确定。当采取以荷载效应识别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时,取值方法可参考Bd2a;当未采取以荷载效应识别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但采取系统的理论分析及判别方式且达到真实、有效保证主体结构荷载控制合理性时,Bd3b可取值1%~5%;仅凭工程经验作为判别依据时,Bd3b取值为0%。Bd3c:种植土及覆土荷载控制节材指数,考虑种植土及覆土荷载控制技术水平确定。当采取以荷载效应识别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时,取值方法可参考Bd2a;当未采取以荷载效应识别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但采取系统的理论分析及判别方式且达到真实、有效保证主体结构荷载控制合理性时,Bd3c可取值1%~5%;仅凭工程经验作为判别依据时,Bd3c取值为0%。Bd3d:幕墙荷载、设备荷载控制节材指数,考虑幕墙荷载、设备荷载技术水平确定。当采取以荷载效应识别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时,取值方法可参考Bd2a;当未采取以荷载效应识别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但采取系统的理论分析及判别方式且达到真实、有效保证主体结构荷载控制合理性时,Bd3d可取值1%~5%;仅凭工程经验作为判别依据时,Bd3d取值为0%。Bd3e:活荷载敏感性分析节材指数,考虑活荷载敏感性分析的技术水平综合确定。当采取以活荷载敏感性分析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时,取值方法可参考Bd2a;否则,Bd3e取值为0%。Wd3a:建筑隔墙材质荷载控制节材指数权重;Wd3b:建筑面层材质荷载控制节材指数权重;Wd3c:种植土及覆土荷载控制节材指数权重;Wd3d:幕墙荷载、设备荷载控制节材指数权重;Wd3e:活荷载敏感性分析节材指数权重。依据项目具体情况,各个权重系数取值依据其对于结构荷载控制水平影响程度综合确定。具体给出工程经验建议值:对于项对于常规工程项目,可以取Wd3a为0.30、Wd3b为0.20、Wd3c为0.10、Wd3d为0.10、Wd3e为0.30。
4.地基基础方案比选
(1)特殊地质条件下地基基础形式比选。例如:不均匀地基土层条件下桩基础、墩基础、筏板基础的比选。例如:基岩顶面倾斜的基底土层条件,考虑差异沉降的实际影响后,筏板基础的应用可行性论证及经济性分析。(2)变厚度筏板基础的筏板厚度及柱帽尺寸方案比选分析。筏板厚度通过结构材料用量统计予以直观判别;柱帽尺寸依据土层条件概念判别并做定量比选分析。(3)桩基础的单桩承载力估算方法比选。常规单桩承载力计算方式的经验系数法对比岩石桩端持力层可用的嵌岩桩计算方法等。(4)桩基类型比选。现浇类型的钻孔灌注桩和预制类型的预应力管桩等其他桩型的应用比选。(5)成桩工艺的比选。常见的成桩工艺,包括旋挖桩、人工挖孔桩、冲孔桩等相关工艺及其应用利弊方案比选。(6)地基处理方案的应用比选。换填垫层法、CFG桩、振冲碎石桩等地基处理方案对于提高承载力、处理液化等不利地质条件的应用比选。(7)筏板基础与独立基础+防水板基础形式的比选。依据基底土层承载力条件、抗浮设计水位等的基础方案比选。(8)整体抗浮设计方案比选。压重抗浮、锚杆抗浮、抗拔桩抗浮等抗浮设计方案的比选。(9)局部抗浮设计方案比选。局部设置抗拔桩、抗拔锚杆或局部加强筏板厚度、配筋方案比选。(10)基础沉降控制方案比选。分层总和法沉降手算复核、欠补偿基础沉降控制、回弹再压缩沉降计算等。(11)基础设计的有利因素。活荷载折减、考虑上部结构刚度等方案的选用。
(13)地基基础方案节材指数计算标准
Bd4=Bd4a×Wd4a+Bd4b×Wd4b+Bd4c×Wd4c+Bd4d×Wd4d
Wd4a+Wd4b+Wd4c+Wd4d=1.00Bd4:地基基础方案节材指数。Bd4a:地基选型方案节材指数,考虑地基选型方案的合理性技术水平确定。当采取以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时,取值方法可参考Bd2a;当未采取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但采取系统的理论分析及判别方式且达到真实、有效保证地基方案合理性时,Bd4a可取值1%~5%;仅凭工程经验作为判别依据时,Bd4a取值为0%。Bd4b:结构基础选型方案节材指数,考虑结构基础选型方案的合理性技术水平确定。当采取以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时,取值方法可参考Bd2a;当未采取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但采取系统的理论分析及判别方式且达到真实、有效保证结构基础方案合理性时,Bd4b可取值1%~5%;仅凭工程经验作为判别依据时,Bd4b取值为0%。Bd4c:抗浮设计方案节材指数,考虑抗浮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技术水平确定。当采取以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时,取值方法可参考Bd2a;当未采取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但采取系统的理论分析及判别方式且达到真实、有效保证抗浮设计方案合理性时,Bd4c可取值1%~5%;仅凭工程经验作为判别依据时,Bd4c取值为0%。Bd4d:地基处理方案节材指数,考虑地基处理方案的合理性技术水平确定。当采取以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时,取值方法可参考Bd2a;当未采取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但采取系统的理论分析及判别方式且达到真实、有效保证地基处理方案合理性时,Bd4d可取值1%~5%;仅凭工程经验作为判别依据时,Bd4d取值为0%。Wd4a:地基选型方案节材指数权重;Wd4b:结构基础选型方案节材指数权重;Wd4c:抗浮设计方案节材指数权重;Wd4d:地基处理方案节材指数权重。依据项目具体情况,各个权重系数取值依据其对于地基基础方案选型合理性的影响程度综合确定。具体给出工程经验建议值:对于项对于常规工程项目,可以取Wd4a为0.30、Wd4b为0.30、Wd4c为0.30、Wd4d为0.30;对于无需抗浮设计的工程,抗浮设计方案节材指数权重并入结构基础选型方案节材指数权重;对于无需地基处理方案的工程,地基处理方案节材指数权重并入地基选型方案节材指数权重。
5.地下室方案比选
(1)无梁楼盖地下室方案的可行性论证(注:不包含堪固端或具备实际堪固效应的楼层)。无梁楼盖体系经济性分析、结构安全性分析、地下室层高和基坑深度相关性讨论、抗浮方案相关性讨论、综合收益比选。(2)地下室层高与结构沉降验算相关性分析。依据地下室层高与结构基底附加应力的相互关系,分析地下室层高对于沉降计算的影响,并作为地下室层高决策参考数据;补偿式基础对于结构沉降计算的有影响。(3)地下室层高与结构抗浮验算相关性分析。依据地下室层高与抗浮设计水头的相互关系,分析地下室层高对于抗浮验算和抗浮设计方案的影响,并作为地下室层高决策参考数据。地下室层高控制与压重抗浮设计方案的应用。(4)地下室设置范围方案比选。结合拟建项目所在位置的工程地质条件,综合考虑建筑使用功能和工程造价,讨论地下室设置范围的方案比选。(5)地下室设置深度方案比选。结合拟建项目所在位置的工程地质条件(注:尤其是表层杂填土/素填土层的影响),综合考虑建筑使用功能和工程造价,讨论地下室设置深度的方案比选。
(6)地下室方案节材指数计算标准
Bd5=Bd5a×Wd5a+Bd5b×Wd5b+Bd5c×Wd5c+Bd5d×Wd5d+Bd5e×Wd5e
Wd5a+Wd5b+Wd5c+Wd5d+Wd5e=1.00Bd5:地下室方案节材指数。Bd5a:无梁楼盖地下室方案的可行性论证(注:不包含堪固端或具备实际堪固效应的楼层)节材指数,考虑无梁楼盖地下室方案的可行性论证技术水平确定。当采取以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时,取值方法可参考Bd2a;当未采取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但采取系统的理论分析及判别方式且达到真实、有效保证主体结构计算模型合理性时,Bd5a可取值1%~5%;仅凭工程经验作为判别依据时,Bd5a取值为0%。Bd5b:地下室层高与结构沉降验算相关性分析节材指数,考虑地下室层高与结构沉降验算相关性分析技术水平确定。当采取以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时,取值方法可参考Bd2a;当未采取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但采取系统的理论分析及判别方式且达到真实、有效保证地下室方案合理性时,Bd5b可取值1%~5%;仅凭工程经验作为判别依据时,Bd5b取值为0%。Bd5c:地下室层高与结构抗浮验算相关性分析节材指数,考虑地下室层高与结构抗浮验算相关性分析技术水平确定。当采取以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时,取值方法可参考Bd2a;当未采取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但采取系统的理论分析及判别方式且达到真实、有效保证地下室方案合理性时,Bd5c可取值1%~5%;仅凭工程经验作为判别依据时,Bd5c取值为0%。Bd5d:地下室设置范围方案比选节材指数,考虑地下室设置范围方案比选技术水平确定。当采取以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时,取值方法可参考Bd2a;当未采取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但采取系统的理论分析及判别方式且达到真实、有效保证地下室方案合理性时,Bd5d可取值1%~5%;仅凭工程经验作为判别依据时,Bd5d取值为0%。Bd5e:地下室设置深度方案比选节材指数,考虑地下室设置深度方案比选技术水平确定。当采取以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时,取值方法可参考Bd2a;当未采取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但采取系统的理论分析及判别方式且达到真实、有效保证地下室方案合理性时,Bd5d可取值1%~5%;仅凭工程经验作为判别依据时,Bd5d取值为0%。Wd5a:无梁楼盖地下室方案的可行性论证(注:不包含堪固端或具备实际堪固效应的楼层)节材指数权重;Wd5b:地下室层高与结构沉降验算相关性分析节材指数权重;Wd5c:地下室层高与结构抗浮验算相关性分析节材指数权重;Wd5d:地下室设置范围方案比选节材指数权重;Wd5e:地下室设置深度方案比选节材指数权重。依据项目具体情况,各个权重系数取值依据其对于地下室方案选型合理性的影响程度综合确定。具体给出工程经验建议值:对于项对于常规工程项目,可以取Wd5a为0.10、Wd5b为0.15、Wd5c为0.15、Wd5d为0.30、Wd5e为0.30。
6.楼盖体系比选
(1)地上结构普通楼盖体系比选。针对地上结构荷载条件,讨论大板楼盖、十字交叉次梁楼盖、单向单道次梁楼盖、单向双道次梁楼盖等楼盖体系方案。考虑楼盖自重对结构抗震设计的影响。(2)地下室普通楼盖体系比选。针对地下室结构荷载条件,讨论大板楼盖、十字交叉次梁楼盖、单向单道次梁楼盖、单向双道次梁楼盖等楼盖体系方案。(3)嵌固端楼盖体系比选。针对地下室结构荷载条件,讨论大板楼盖、十字交叉次梁楼盖、单向单道次梁楼盖等楼盖体系方案。考虑嵌固端楼盖构造要求的影响。(4)人防顶板楼盖体系比选。针对人防顶板荷载条件,讨论大板楼盖、十字交叉次梁楼盖、单向单道次梁楼盖等楼盖体系方案。考虑人防顶板楼盖构造要求的影响。(5)组合楼盖方案比选。常见的组合楼盖体系包括,钢筋桁架组合楼盖、压型钢板组合楼盖、现浇组合楼盖,结合现场情况和施工手段综合决策。(6)空心楼盖等特殊楼该做法可行性和经济性判别。特殊建筑外观要求或结构净高要求的楼盖经济性分析。
(7)楼盖体系节材指数计算标准
Bd6=Bd6a×Wd6a+Bd6b×Wd6b+Bd6c×Wd6c+Bd6d×Wd6d+Bd6e×Wd6e
Wd6a+Wd6b+Wd6c+Wd6d+Wd6e=1.00Bd6:楼盖体系节材指数。Bd6a:地上结构普通楼盖体系节材指数,考虑地上结构普通楼盖体系比选技术水平综合确定。当采取以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时,取值方法可参考Bd2a;当未采取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但采取系统的理论分析及判别方式且达到真实、有效保证地上结构普通楼盖体系合理性时,Bd6a可取值1%~5%;仅凭工程经验作为判别依据时,Bd6a取值为0%。Bd6b:地下室普通楼盖体系节材指数,考虑地下室普通楼盖体系比选技术水平综合确定。当采取以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时,取值方法可参考Bd2a;当未采取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但采取系统的理论分析及判别方式且达到真实、有效保证地下室普通楼盖体系合理性时,Bd6b可取值1%~5%;仅凭工程经验作为判别依据时,Bd6b取值为0%。Bd6c:嵌固端楼盖体系节材指数,考虑嵌固端楼盖体系比选技术水平综合确定。当采取以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时,取值方法可参考Bd2a;当未采取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但采取系统的理论分析及判别方式且达到真实、有效保证嵌固端楼盖体系合理性时,Bd6c可取值1%~5%;仅凭工程经验作为判别依据时,Bd6c取值为0%。Bd6d:人防顶板楼盖体系节材指数,考虑嵌人防顶板楼盖体系比选技术水平综合确定。当采取以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时,取值方法可参考Bd2a;当未采取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但采取系统的理论分析及判别方式且达到真实、有效保证人防顶板楼盖体系合理性时,Bd6d可取值1%~5%;仅凭工程经验作为判别依据时,Bd6d取值为0%。Bd6e:组合楼盖、空心楼盖等特殊楼盖体系节材指数,考虑嵌组合楼盖、空心楼盖等特殊楼盖体系比选技术水平综合确定。当采取以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时,取值方法可参考Bd2a;当未采取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但采取系统的理论分析及判别方式且达到真实、有效保证组合楼盖、空心楼盖等特殊楼盖体系合理性时,Bd6e可取值1%~5%;仅凭工程经验作为判别依据时,Bd6e取值为0%。Wd6a:地上结构普通楼盖体系节材指数权重;Wd6b:地下室普通楼盖体系节材指数权重;Wd6c:嵌固端楼盖体系节材指数权重;Wd6d:人防顶板楼盖体系节材指数权重;Wd6e:组合楼盖、空心楼盖等特殊楼盖体系节材指数权重。依据项目具体情况,各个权重系数取值依据其对于楼盖体系方案选型合理性的影响程度综合确定。具体给出工程经验建议值:对于项对于常规工程项目,可以取Wd6a为0.30、Wd6b为0.30、Wd6c为0.15、Wd6d为0.15、Wd6e为0.10;地上结构普通楼盖体系节材指数权重与地下室普通楼盖体系节材指数权重的比例可以依据实际工程的地上、地下建筑面积比例调整;不包含地下室的建筑,地上结构普通楼盖体系节材指数权重与地下室普通楼盖体系节材指数权重可合并,嵌固端楼盖体系节材指数权重并入地上结构普通楼盖体系节材指数权重;未出现人防地下室的建筑,人防顶板楼盖体系节材指数权重并入地下室普通楼盖体系节材指数权重。
7.剪力墙抗侧力体系
(1)剪力墙平面布置方案影响分析。主要针对项目前期阶段,结合不同的建筑方案,讨论剪力墙平面布置的优先选用原则,包括剪力墙筒体高宽比、筒体长宽比、剪力墙平面尺寸、分离式筒体等内容的影响。(2)剪力墙竖向布置方案影响分析。主要针对项目前期阶段,结合不同的建筑方案,讨论剪力墙竖向布置的优先选用原则,包括筒体偏置、筒体收进等内容的影响。(3)剪力墙筒体布置方案控制方法。主要针对剪力墙筒体外筒及内墙的布置原则、外筒墙肢长度、内墙设置方案等方面进行方案比选分析。(4)剪力墙墙肢方案控制方法。主要包括墙肢长度设计原则,墙肢开洞原则等内容对结构合理性和结构经济性的影响。(5)剪力墙连梁方案控制方法建议。主要包括连梁高度设置方案和连梁长度设置方案对结构合理性及经济性的影响。(6)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与框架结构体系的比选分析。综合考虑结构造价、建筑使用功能的需求,对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和框架结构体系的比选提出设计建议。(7)少墙框架结构体系与框架结构体系的比选分析。综合考虑结构造价、建筑使用功能的需求,对少墙框架结构体系和框架结构体系的比选提出设计建议。(8)超高层建筑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与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比选分析。主要针对超高层项目前期阶段,结合不同的建筑方案,讨论选用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或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的结构经济性分析及全专业综合收益分析,提出相关设计建议。
(9)剪力墙抗侧力体系节材指数计算标准
Bd7=Bd7a×Wd7a+Bd7b×Wd7b+Bd7c×Wd7c+Bd7d×Wd7d+Bd7e×Wd7e++Bd7f×Wd7f Wd7a+Wd7b+Wd7c+Wd7d+Wd7e+Wd7f=1.00Bd7:剪力墙抗侧力体系节材指数。Bd7a:剪力墙平面布置方案影响分析节材指数,考虑剪力墙平面布置方案影响分析技术水平综合确定。当采取以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时,取值方法可参考Bd2a;当未采取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但采取系统的理论分析及判别方式且达到真实、有效保证剪力体平面布置合理性时,Bd7a可取值1%~5%;仅凭工程经验作为判别依据时,Bd7a取值为0%。Bd7b:剪力墙竖向布置方案影响分析节材指数,考虑剪力墙竖向布置方案影响分析技术水平综合确定。当采取以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时,取值方法可参考Bd2a;当未采取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但采取系统的理论分析及判别方式且达到真实、有效保证剪力墙竖向布置合理性时,Bd7b可取值1%~5%;仅凭工程经验作为判别依据时,Bd7b取值为0%。Bd7c:剪力墙筒体布置方案控制方法节材指数,考虑剪力墙筒体布置方案控制方法技术水平综合确定。当采取以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时,取值方法可参考Bd2a;当未采取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但采取系统的理论分析及判别方式且达到真实、有效保证剪力墙筒体布置方案合理性时,Bd7c可取值1%~5%;仅凭工程经验作为判别依据时,Bd7c取值为0%。Bd7d:剪力墙墙肢方案控制方法节材指数,考虑剪力墙墙肢方案控制方法技术水平综合确定。当采取以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时,取值方法可参考Bd2a;当未采取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但采取系统的理论分析及判别方式且达到真实、有效保证剪力墙墙肢方案合理性时,Bd7d可取值1%~5%;仅凭工程经验作为判别依据时,Bd7d取值为0%。Bd7e:剪力墙连梁方案控制方法节材指数,考虑剪力墙连梁方案控制方法技术水平综合确定。当采取以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时,取值方法可参考Bd2a;当未采取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但采取系统的理论分析及判别方式且达到真实、有效保证剪力墙连梁方案合理性时,Bd7e可取值1%~5%;仅凭工程经验作为判别依据时,Bd7e取值为0%。Bd7f:剪力墙相关体系比选节材指数,考虑剪力墙相关体系比选技术水平综合确定。当采取以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时,取值方法可参考Bd2a;当未采取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但采取系统的理论分析及判别方式且达到真实、有效保证剪力墙相关体系比选合理性时,Bd7f可取值1%~5%;仅凭工程经验作为判别依据时,Bd7f取值为0%。Wd7a:剪力墙平面布置方案影响分析节材指数权重;Wd7b:剪力墙竖向布置方案影响分析节材指数权重;Wd7c:剪力墙筒体布置方案控制方法节材指数权重;Wd7d:剪力墙墙肢方案控制方法节材指数权重;Wd7e:剪力墙连梁方案控制方法节材指数权重;Wd7f:剪力墙相关体系比选节材指数权重。依据项目具体情况,各个权重系数取值依据其对于剪力墙抗侧力体系方案选型合理性的影响程度综合确定。具体给出工程经验建议值:对于项对于常规工程项目,可以取Wd7a为0.10、Wd7b为0.10、Wd7c为0.30、Wd7d为0.30、Wd7e为0.10、Wd7f为0.10;无需剪力墙相关体系比选时,剪力墙相关体系比选节材指数权重按照各50%比例并入剪力墙平面布置方案影响分析节材指数权重和剪力墙竖向布置方案影响分析节材指数权重。
8.框架抗侧力体系
(1)超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与混合结构体系比选分析。结合超高层项目建筑方案的主体结构高度、建筑功能平面布置、抗震设防烈度、风荷载条件等具体情况,综合考虑竖向构件尺寸、施工速度和综合成本效益,客观分析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和混合结构体系的各自优势,提出体系决策设计建议。(2)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与钢框架结构体系的比选分析。结合项目建筑方案的结构安全属性、建筑功能平面布置、施工速度、结构造价、特殊建筑要求匹配、综合成本效益等具体情况,客观分析钢筋混凝土框架体系与钢框架体系的各自优势,提出体系决策设计建议。(3)框架柱轴压比控制建议。综合比选增加钢骨、设置井字复合箍、设置芯柱、选用高标号混凝土、控制柱截面形式等几种方案的结构合理性和结构经济性,同时综合考虑建筑专业的相关需求,依据全专业最优化原则提出决策设计建议。(4)层高限定条件下宽扁梁的应用建议。综合考虑结构造价、建筑使用功能的需求,讨论宽扁梁做法对于结构经济性的影响,并依据全专业最优化原则提出决策设计建议。(5)结构扭转或抗侧刚度不足等情况下强化框架的应用建议。综合考虑结构造价、建筑使用功能的需求,讨论强化框架做法对于结构经济性的影响,并依据全专业最优化原则提出决策设计建议。
(6)框架抗侧力体系节材指数计算标准
Bd8=Bd8a×Wd8a+Bd8b×Wd8b+Bd8c×Wd8c Wd8a+Wd8b+Wd8c=1.00
Bd8:框架抗侧力体系节材指数。Bd8a:框架相关体系比选节材指数,考虑框架相关体系比选技术水平综合确定。当采取以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时,取值方法可参考Bd2a;当未采取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但采取系统的理论分析及判别方式且达到真实、有效保证框架相关体系比选合理性时,Bd8a可取值1%~5%;仅凭工程经验作为判别依据时,Bd8a取值为0%。Bd8b:框架柱轴压比控制节材指数,考虑框架柱轴压比控制技术水平综合确定。当采取以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时,取值方法可参考Bd2a;当未采取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但采取系统的理论分析及判别方式且达到真实、有效保证框架柱轴压比控制合理性时,Bd8b可取值1%~5%;仅凭工程经验作为判别依据时,Bd8b取值为0%。Bd8c:宽扁梁、强化框架等特殊框架做法节材指数,考虑宽扁梁、强化框架等特殊框架做法技术水平综合确定。当采取以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时,取值方法可参考Bd2a;当未采取方案比选方法对应的结构计算统计作为判别依据,但采取系统的理论分析及判别方式且达到真实、有效保证宽扁梁、强化框架等特殊框架做法合理性时,Bd8c可取值1%~5%;仅凭工程经验作为判别依据时,Bd8c取值为0%。Wd8a:框架相关体系比选节材指数权重;Wd8b:框架柱轴压比控制节材指数权重;Wd8c:宽扁梁、强化框架等特殊框架做法节材指数权重。依据项目具体情况,各个权重系数取值依据其对于框架抗侧力体系方案选型合理性的影响程度综合确定。具体给出工程经验建议值:对于项对于常规工程项目,可以取Wd8a为0.70、Wd8b为0.10、Wd8c为0.20;当宽扁梁、强化框架等特殊框架做法对于工程项目为主要结构做法时,宽扁梁、强化框架等特殊框架做法节材指数权重比例可适当提高。
9.抗震措施
(1)结构抗震等级确定及其影响。结合项目的结构体系、主体结构高度、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加强措施、抗震设防分类、结构规范特殊要求等相关条件,综合考虑结构设计合理性和结构设计经济性,在满足规范标准的前提下,提出抗震等级确定方案及其合理化控制方法。(2)结构抗震构造措施确定及其影响。结合项目的规范构造要求、设计加强构造措施、不规则控制要求、性能化设计要求、抗震等级提升对应要求、结构延性提升要求等相关条件,综合考虑结构设计合理性和结构设计经济性,在满足规范标准的前提下,提出结构抗震构造措施确定方案及其合理化控制方法。(3)性能化设计及其结构合理化控制方法。针对具体性能目标确定、性能等级设定、性能水准选定及具体的性能设计措施制定,对应提出结构合理化控制方法。(4)结构不规则控制及其结构合理化控制方法。针对主体结构平面不规则、竖向不规则、其他不规则和特别不规则属性,对应制定不规则控制计算控制措施和设计措施,并提出相关结构合理化控制方法。
(5)抗震措施节材指数计算标准
Bd9=Bd9a×Wd9a+Bd9b×Wd9b+Bd9c×Wd9c+Bd9d×Wd9d
Wd9a+Wd9b+Wd9c+Wd9d=1.00Bd9:抗震措施节材指数。Bd9a:结构抗震等级确定及其影响节材指数,考虑结构抗震等级确定及其影响分析技术水平综合确定。概念定性分析与计算统计定量分析兼顾、技术正确且针对性强,可取20%;概念定性分析与计算统计定量分析缺失或有明显技术偏差,可取0%;其他情况考虑结构抗震等级确定及其影响分析技术水平综合确定,可取值在5%~15%之间。Bd9b:结构抗震构造措施确定及其影响节材指数,考虑结构抗震构造措施确定及其影响分析技术水平综合确定。概念定性分析与计算统计定量分析兼顾、技术正确且针对性强,可取20%;概念定性分析与计算统计定量分析缺失或有明显技术偏差,可取0%;其他情况考虑结构抗震构造措施确定及其影响分析技术水平综合确定,可取值在5%~15%之间。Bd9c:性能化设计及其结构合理化控制方法节材指数,考虑性能化设计及其结构合理化控制方法技术水平综合确定。概念定性分析与计算统计定量分析兼顾、技术正确且针对性强,可取20%;概念定性分析与计算统计定量分析缺失或有明显技术偏差,可取0%;其他情况考虑性能化设计及其结构合理化控制方法技术水平综合确定,可取值在5%~15%之间。Bd9d:结构不规则控制及其结构合理化控制方法节材指数,考虑结构不规则控制及其结构合理化控制方法技术水平综合确定。概念定性分析与计算统计定量分析兼顾、技术正确且针对性强,可取20%;概念定性分析与计算统计定量分析缺失或有明显技术偏差,可取0%;其他情况考虑结构不规则控制及其结构合理化控制方法技术水平综合确定,可取值在5%~15%之间。Wd9a:结构抗震等级确定及其影响节材指数权重;Wd9b:结构抗震构造措施确定及其影响节材指数权重;Wd9c:性能化设计及其结构合理化控制方法节材指数权重;Wd9d:结构不规则控制及其结构合理化控制方法节材指数权重。依据项目具体情况,各个权重系数取值依据其对于结构抗震措施合理性的影响程度综合确定。具体给出工程经验建议值:对于项对于常规工程项目,可以取Wd9a为0.30、Wd9b为0.30、Wd9c为0.20、Wd9d为0.20;对于无需采用性能化设计的结构,性能化设计及其结构合理化控制方法节材指数权重按照各50%比例并入结构抗震等级确定及其影响节材指数权重和结构抗震构造措施确定及其影响节材指数权重;对于无需采用不规则控制的结构,结构不规则控制及其结构合理化控制方法节材指数权重按照各50%比例并入结构抗震等级确定及其影响节材指数权重和结构抗震构造措施确定及其影响节材指数权重。
10.特殊建筑结构做法
(1)大跨度建筑方案可行性论证和结构经济性分析。依据建筑跨度情况,提出钢筋混凝土大跨度梁、钢结构大跨度梁、大跨度桁架、大跨度网壳、大跨度张弦构件、大跨度索膜结构等跨度解决方案,并对方案比选依据全专业最优收益原则提出结构设计方案。(2)大悬挑建筑方案可行性论证和结构经济性分析。依据建筑方案悬挑情况,提出钢筋混凝土大悬挑梁、钢结构大悬挑梁、悬挑桁架等大悬挑解决方案,并对方案比选依据全专业最优收益原则提出结构设计建议。(3)竖向构件转换方案可行性论证和结构经济性分析。依据建筑方案竖向构件转换情况,提出钢筋混凝土梁转换、型钢混凝土梁转换、桁架转换等结构转换解决方案,并对方案比选依据全专业最优收益原则提出结构设计建议。(4)竖向收进方案可行性论证和结构经济性分析。依据建筑方案竖向收进情况(塔楼+裙房收进或大底盘+多塔收进),提出相关结构处理措施设计建议。(5)平面不规则(L形平面、细腰平面、楼板大开洞、楼板不连续、弱连接等)方案可行性论证和结构经济性分析。依据建筑L形平面、细腰平面、楼板大开洞、楼板不连续、弱连接等平面不规则情况,提出相关结构处理措施设计建议。(6)筒体偏置方案可行性论证和结构经济性分析。依据建筑筒体偏置方案,提出补充端部剪力墙、补充立面支撑等结构处理方案建议,并对筒体偏置的结构可行性和经济性提出判别建议。(7)特殊建筑结构做法节材指数计算标准Bd10:特殊建筑结构做法节材指数。考虑特殊建筑结构做法的技术水平综合确定。概念定性分析与计算统计定量分析兼顾、技术正确且针对性强,可取20%;概念定性分析与计算统计定量分析缺失或有明显技术偏差,可取0%;其他情况考虑特殊建筑结构做法的技术水平综合确定,可取值在5%~15%之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建筑结构合理化的节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分为依据工程设计阶段的纵向展开阶段及工程设计内容的横向展开阶段;
所述节材控制方法包括计算纵向综合节材指数,进行分级评价,构建建筑结构节材控制纵向展开评价等级;计算横向综合节材指数,进行分级评价,构建建筑结构节材控制横向展开评价等级;
所述纵向综合节材指数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Wv=Bp1×Wp1+Bp2×Wp2+Bp3×Wp3+Bp4×Wp4+Bp5×Wp5
Wv:纵向综合节材指数;Bp1:概念方案阶段节材指数;Bp2:方案深化阶段节材指数;Bp3:初步设计阶段节材指数;Bp4:初设或超限审查阶段节材指数;Bp5:施工图设计阶段节材指数;Wp1:概念方案阶段综合权重;Wp2:方案深化阶段综合权重;Wp3:初步设计阶段综合权重;Wp4:初设或超限审查阶段综合权重;Wp5:施工图设计阶段综合权重;
所述横向综合节材指数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Wt=Bd1×Wd1+Bd2×Wd2+Bd3×Wd3+Bd4×Wd4+Bd5×Wd5+Bd6×Wd6+Bd7×Wd7+Bd8×Wd8+Bd9×Wd9+Bd10×Wd10
Wt:横向综合节材指数;Bd1:设计依据方向节材指数;Bd2:设计参数方向节材指数;Bd3:设计荷载方向节材指数;Bd4:地基基础方向节材指数;Bd5:地下室方向节材指数;Bd6:楼盖体系方向节材指数;Bd7:剪力墙抗侧力体系方向节材指数;Bd8:框架抗侧力体系方向节材指数;Bd9:抗震措施方向节材指数;Bd10:特殊建筑结构方向节材指数;Wd1:设计依据方向综合权重;Wd2:设计参数方向综合权重;Wd3:设计荷载方向综合权重;Wd4:地基基础方向综合权重;Wd5:地下室方向综合权重;Wd6:楼盖体系方向综合权重;Wd7:剪力墙抗侧力体系方向综合权重;Wd8:框架抗侧力体系方向综合权重;Wd9:抗震措施方向综合权重;Wd10:特殊建筑结构方向综合权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结构合理化的节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Wp1+Wp2+Wp3+Wp4+Wp5=1.00
Wd1+Wd2+Wd3+Wd4+Wd5+Wd6+Wd7+Wd8+Wd9+Wd10=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结构合理化的节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概念阶段节材指数Bp1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p1=Bp1a×Wp1a+Bp1b×Wp1b+Bp1c×Wp1c
Wp1a+Wp1b+Wp1c=1.00
Bp1a为概念方案前期阶段节材指数,取值范围0%~20%;Bp1b为概念方案中期阶段节材指数,取值范围0%~20%;Bp1c为概念方案定稿阶段节材指数,取值范围0%~20%;Wp1a为概念方案前期阶段节材指数权重;Wp1b为概念方案中期阶段节材指数权重;Wp1c为概念方案定稿阶段节材指数权重;
所述方案深化阶段节材指数Bp2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p2=Bp2a×Wp2a+Bp2b×Wp2b+Bp2c×Wp2c+Bp2d×Wp2d+Bp2e×Wp2e+Bp2f×Wp2f+Bp2g×Wp2g+Bp2h×Wp2h
Wp2a+Wp2b+Wp2c+Wp2d+Wp2e+Wp2f+Wp2g+Wp2h=1.00
Bp2a为方案深化阶段主要设计依据及设计参数节材指数,取值0%或20%;Bp2b为方案深化阶段结构设计荷载取值节材指数,取值0%或20%;Bp2c为方案深化阶段地基基础方案节材指数,取值0%或20%;Bp2d为方案深化阶段地下室结构方案节材指数,取值0%或20%;Bp2e为方案深化阶段楼盖体系方案节材指数,取值0%或20%;Bp2f为方案深化阶段抗侧力体系方案节材指数,取值0%或20%;Bp2g为方案深化阶段特殊建筑结构方案节材指数,取值0%或20%;Bp2h为方案深化阶段设计校核节材指数,取值范围0%~20%;Wp2a为方案深化阶段主要设计依据及设计参数节材指数权重;Wp2b为方案深化阶段结构设计荷载取值节材指数权重;Wp2c为方案深化阶段地基基础方案节材指数权重;Wp2d为方案深化阶段地下室结构方案节材指数权重;Wp2e为方案深化阶段楼盖体系方案节材指数权重;Wp2f为方案深化阶段抗侧力体系方案节材指数权重;Wp2g为方案深化阶段特殊建筑结构方案节材指数权重;Wp2h为方案深化阶段设计校核节材指数权重;
所述初步设计阶段节材指数Bp3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p3=Bp3a×Wp3a+Bp3b×Wp3b+Bp3c×Wp3dc+Bp3d×Wp3d+Bp3e×Wp3e+Bp3f×Wp3f+Bp3g×Wp3g+Bp3h×Wp3h+Bp3i×Wp3i+Bp3j×Wp3j
Wp3a+Wp3b+Wp3c+Wp3d+Wp3e+Wp3f+Wp3g+Wp3h+Wp3i+Wp3j=1.00
Bp3a为初步设计阶段主要设计依据及设计参数节材指数;Bp3b为初步设计阶段结构设计荷载节材指数;Bp3c为初步设计阶段地基基础方案节材指数;Bp3d为初步设计阶段地下室方案节材指数;Bp3e为初步设计阶段楼盖体系方案节材指数;Bp3f为初步设计阶段上部结构体系方案节材指数;Bp3g为初步设计阶主要抗震措施节材指数;Bp3h为初步设计阶段特殊建筑结构方案节材指数;Bp3i为初步设计阶主体结构计算指标节材指数,取值0%或20%;Bp3j为初步设计阶段方案比选校核、参数识别校核、措施识别校核节材指数,取值0%或20%;Wp3a为初步设计阶段主要设计依据及设计参数节材指数权重;Wp3b为初步设计阶段结构设计荷载取值节材指数权重;Wp3c为初步设计阶段地基基础方案节材指数权重;Wp3d为初步设计阶段地下室结构方案节材指数权重;Wp3e为初步设计阶段楼盖体系方案节材指数权重;Wp3f为初步设计阶段上部结构体系方案节材指数权重;Wp3g为初步设计阶段主要抗震措施节材指数权重;Wp3h为初步设计阶段特殊建筑结构方案节材指数权重;Wp3i为初步设计阶段主体结构计算指标节材指数权重;Wp3j为初步设计阶段方案比选校核、参数识别校核、措施识别校核节材指数权重;
所述初设或超限审查阶段节材指数Bp4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p4=Bp4a×Wp4a+Bp4b×Wp4b+Bp4c×Wp4c+Bp4d×Wp4d+Bp4e×Wp4e+Bp4f×Wp4f+Bp4g×Wp4g
Wp4a+Wp4b+Wp4c+Wp4d+Wp4e+Wp4f+Wp4g=1.00
Bp4a为初设或超限审查阶段主要设计依据及设计参数节材指数,取值范围0%~20%;Bp4b为初设或超限审查阶段主要计算指标节材指数,取值范围0%~20%;Bp4c为初设或超限审查阶段地基基础选型节材指数,取值范围0%~20%;Bp4d为初设或超限审查阶段上部结构体系节材指数,取值范围0%~20%;Bp4e为初设或超限审查阶段性能化控制方法节材指数,取值范围0%~20%;Bp4f为初设或超限审查阶段设计加强措施节材指数,取值范围0%~20%;Bp4g为初设或超限审查阶段补充计算手段节材指数,取值范围0%~20%;Wp4a为初设或超限审查阶段主要设计依据及设计参数节材指数权重;Wp4b为初设或超限审查阶段主要计算指标节材指数权重;Wp4c为初设或超限审查阶段地基基础方案节材指数权重;Wp4d为初设或超限审查阶段上部结构体系节材指数权重;Wp4e为初设或超限审查阶段性能化控制方法节材指数权重;Wp4f为初设或超限审查阶段设计加强措施节材指数权重;Wp4g为初设或超限审查阶段补充计算手段节材指数权重;
所述施工图设计阶段节材指数Bp5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p5=Bp5a×Wp5a+Bp5b×Wp5b+Bp5c×Wp5c+Bp5d×Wp5d
Wp5a+Wp5b+Wp5c+Wp5d=1.00
Bp5a为施工图设计阶段设计依据、设计参数、上部结构体系、地基基础形式、设计加强措施校核节材指数,取值0%或20%;Bp5b为施工图设计阶段统一技术措施节材指数,取值范围0%~20%;Bp5c为施工图设计阶段补充技术措施节材指数,取值范围0%~20%;Bp5d为施工图设计阶段施工图审查技术风险评估节材指数,取值范围0%~20%;Wp5a为施工图设计阶段设计依据、设计参数、上部结构体系、地基基础形式、设计加强措施校核节材指数权重;Wp5b为施工图设计阶段统一技术措施节材指数权重;Wp5c为施工图设计阶段补充技术措施节材指数权重;Wp5d为施工图设计阶段施工图审查技术风险评估节材指数权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结构合理化的节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步设计阶段主要设计依据及设计参数节材指数Bp3a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p3a=Bsp3a×Wsp3a+Bcp3a×Wcp3a
Wsp3a+Wcp3a=1.00
Bsp3a为初步设计阶段主要设计依据及设计参数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Bcp3a为初步设计阶段主要设计依据及设计参数混凝土节材指数;Wsp3a为初步设计阶段主要设计依据及设计参数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权重;Wcp3a为初步设计阶段主要设计依据及设计参数混凝土节材指数权重;
所述初步设计阶段主要设计依据及设计参数钢筋节材指数Bsp3a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sp3a=((Asp3a0-Asp3a1)/Asp3a0)×100%
Asp3a0为初步设计阶段主要设计依据及设计参数节材控制前钢筋或钢材用量,Asp3a1为初步设计阶段主要设计依据及设计参数节材控制后钢筋/钢材用量;
所述初步设计阶段主要设计依据及设计参数混凝土节材指数Bcp3a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cp3a=((Acp3a0-Acp3a1)/Acp3a0)×100%
Acp3a0为初步设计阶段主要设计依据及设计参数节材控制前混凝土用量;Acp3a1为初步设计阶段主要设计依据及设计参数节材控制后混凝土用量;
所述初步设计阶段结构设计荷载节材指数Bp3b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p3b=Bsp3b×Wsp3b+Bcp3b×Wcp3b
Wsp3b+Wcp3b=1.00
Bsp3b为初步设计阶段结构设计荷载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Bcp3b为初步设计阶段结构设计荷载混凝土节材指数;Wsp3b为初步设计阶段结构设计荷载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权重;Wcp3b为初步设计阶段结构设计荷载混凝土节材指数权重;
所述初步设计阶段结构设计荷载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Bsp3b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sp3b=((Bsp3b0-Bsp3b1)/Bsp3b0)×100%
Bsp3b0为初步设计阶段结构设计荷载节材控制前钢筋或钢材用量,Bsp3b1为初步设计阶段结构设计荷载节材控制后钢筋或钢材用量;
所述初步设计阶段结构设计荷载混凝土节材指数Bcp3b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cp3b=((Bcp3b0-Bcp3b1)/Bcp3b0)×100%
Bcp3b0为初步设计阶段结构设计荷载节材控制前混凝土用量;Bcp3b1为初步设计阶段结构设计荷载节材控制后混凝土用量;
所述初步设计阶段地基基础方案节材指数Bp3c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p3c=Bsp3c×Wsp3c+Bcp3c×Wcp3c
Wsp3c+Wcp3c=1.00
Bsp3c为初步设计阶段地基基础方案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Bcp3c为初步设计阶段地基基础方案混凝土节材指数;Wsp3c为初步设计阶段地基基础方案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权重;Wcp3c为初步设计阶段地基基础方案混凝土节材指数权重;
所述初步设计阶段地基基础方案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Bsp3c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sp3c=((Bsp3c0-Bsp3c1)/Bsp3c0)×100%
Bsp3c0为初步设计阶段地基基础方案节材控制前钢筋或钢材用量,Bsp3c1为初步设计阶段地基基础方案节材控制后钢筋或钢材用量;
所述初步设计阶段地基基础方案混凝土节材指数Bcp3c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cp3c=((Bcp3c0-Bcp3c1)/Bcp3c0)×100%
Bcp3c0为初步设计阶段地基基础方案节材控制前混凝土用量;Bcp3c1为初步设计阶段地基基础方案节材控制后混凝土用量;
所述初步设计阶段地下室方案节材指数Bp3d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p3d=Bsp3d×Wsp3d+Bcp3d×Wcp3d
Wsp3d+Wcp3d=1.00
Bsp3d为初步设计阶段地下室方案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Bcp3d为初步设计阶段地下室方案混凝土节材指数;Wsp3d为初步设计阶段地下室方案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权重;Wcp3d为初步设计阶段地下室方案混凝土节材指数权重;
所述初步设计阶段地下室方案钢筋节材指数Bsp3d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sp3d=((Asp3d0-Asp3d1)/Asp3d0)×100%
Asp3d0为初步设计阶段地下室方案节材控制前钢筋或钢材用量,Asp3d1为初步设计阶段地下室方案节材控制后钢筋/钢材用量;
所述初步设计阶段地下室方案混凝土节材指数Bcp3d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cp3d=((Acp3d0-Acp3d1)/Acp3d0)×100%
Acp3d0为初步设计阶段地下室方案节材控制前混凝土用量;Acp3d1为初步设计阶段地下室方案节材控制后混凝土用量;
所述初步设计阶段楼盖体系方案节材指数Bp3e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p3e=Bsp3e×Wsp3e+Bcp3e×Wcp3e
Wsp3e+Wcp3e=1.00
Bsp3e为初步设计阶段楼盖体系方案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Bcp3e为初步设计阶段楼盖体系方案混凝土节材指数;Wsp3e为初步设计阶段楼盖体系方案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权重;Wcp3e为初步设计阶段楼盖体系方案混凝土节材指数权重;
所述初步设计阶段楼盖体系方案钢筋节材指数Bsp3e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sp3e=((Asp3e0-Asp3e1)/Asp3e0)×100%
Asp3e0为初步设计阶段楼盖体系方案节材控制前钢筋或钢材用量,Asp3e1为初步设计阶段楼盖体系方案节材控制后钢筋/钢材用量;
所述初步设计阶段楼盖体系方案混凝土节材指数Bcp3e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cp3e=((Acp3e0-Acp3e1)/Acp3e0)×100%
Acp3e0为初步设计阶段楼盖体系方案节材控制前混凝土用量;Acp3e1为初步设计阶段楼盖体系方案节材控制后混凝土用量;
所述初步设计阶段上部结构体系节材指数Bp3f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p3f=Bsp3f×Wsp3f+Bcp3f×Wcp3f
Wsp3f+Wcp3f=1.00
Bsp3f为初步设计阶段上部结构体系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Bcp3f为初步设计阶段上部结构体系混凝土节材指数;Wsp3f为初步设计阶段上部结构体系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权重;Wcp3f为初步设计阶段上部结构体系混凝土节材指数权重;
所述初步设计阶段上部结构体系钢筋节材指数Bsp3f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sp3f=((Asp3f0-Asp3f1)/Asp3f0)×100%
Asp3f0为初步设计阶段上部结构体系节材控制前钢筋或钢材用量,Asp3f1为初步设计阶段上部结构体系节材控制后钢筋/钢材用量;
所述初步设计阶段上部结构体系混凝土节材指数Bcp3f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cp3f=((Acp3f0-Acp3f1)/Acp3f0)×100%
Acp3f0为初步设计阶段上部结构体系节材控制前混凝土用量;Acp3f1为初步设计阶段上部结构体系节材控制后混凝土用量;
所述初步设计阶主要抗震措施节材指数Bp3g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p3g=Bsp3g×Wsp3g+Bcp3g×Wcp3g
Wsp3g+Wcp3g=1.00
Bsp3g为初步设计阶主要抗震措施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Bcp3g为初步设计阶主要抗震措施混凝土节材指数;Wsp3g为初步设计阶主要抗震措施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权重;Wcp3g为初步设计阶主要抗震措施混凝土节材指数权重;
所述初步设计阶主要抗震措施钢筋节材指数Bsp3g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sp3g=((Asp3g0-Asp3g1)/Asp3g0)×100%
Asp3g0为初步设计阶主要抗震措施节材控制前钢筋或钢材用量,Asp3g1为初步设计阶主要抗震措施节材控制后钢筋/钢材用量;
所述初步设计阶主要抗震措施混凝土节材指数Bcp3g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cp3g=((Acp3g0-Acp3g1)/Acp3g0)×100%
Acp3g0为初步设计阶主要抗震措施节材控制前混凝土用量;Acp3g1为初步设计阶主要抗震措施节材控制后混凝土用量;
所述初步设计阶段特殊建筑结构方案节材指数Bp3h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p3h=Bsp3h×Wsp3h+Bcp3h×Wcp3h
Wsp3h+Wcp3h=1.00
Bsp3h为初步设计阶段特殊建筑结构方案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Bcp3h为初步设计阶段特殊建筑结构方案混凝土节材指数;Wsp3h为初步设计阶段特殊建筑结构方案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权重;Wcp3h为初步设计阶段特殊建筑结构方案混凝土节材指数权重;
所述初步设计阶段特殊建筑结构方案钢筋节材指数Bsp3h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sp3h=((Asp3h0-Asp3h1)/Asp3h0)×100%
Asp3h0为初步设计阶段特殊建筑结构方案节材控制前钢筋或钢材用量,Asp3h1为初步设计阶段特殊建筑结构方案节材控制后钢筋/钢材用量;
所述初步设计阶段特殊建筑结构方案混凝土节材指数Bcp3h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cp3h=((Acp3h0-Acp3h1)/Acp3h0)×100%
Acp3h0为初步设计阶段特殊建筑结构方案节材控制前混凝土用量;Acp3h1为初步设计阶段特殊建筑结构方案节材控制后混凝土用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结构合理化的节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步设计阶段主要设计依据及设计参数节材指数Bp3a取值范围0%~5%;所述初步设计阶段结构设计荷载节材指数Bp3b取值范围0%~5%;所述初步设计阶段地基基础方案节材指数Bp3c取值范围0%~5%;所述初步设计阶段地下室方案节材指数Bp3d取值范围0%~5%;所述初步设计阶段楼盖体系方案节材指数Bp3e取值为0%;所述初步设计阶段上部结构体系方案节材指数Bp3f取值范围0%~5%;所述初步设计阶主要抗震措施节材指数Bp3g取值范围0%~5%;所述初步设计阶段特殊建筑结构方案节材指数Bp3h取值范围0%~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结构合理化的节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计依据方向节材指数Bd1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d1=Bd1a×Wd1a+Bd1b×Wd1b+Bd1c×Wd1c+Bd1d×Wd1d
Wd1a+Wd1b+Wd1c+Wd1d=1.00
Bd1a:国家及地方标准、规范、规程识别节材指数,取值0%或20%;Bd1b:地勘报告识别节材指数,取值范围0%~20%;Bd1c:地震荷载、风荷载、雪荷载识别数节材指数,取值0%或20%;Bd1d:风洞试验、振动台试验、复杂节点试验补充设计依据识别数节材指数,取值0%或20%;Wd1a:国家及地方标准、规范、规程识别节材指数权重;Wd1b:地勘报告识别节材指数权重;Wd1c:地震荷载、风荷载、雪荷载识别数节材指数权重;Wd1d:风洞试验、振动台试验、复杂节点试验补充设计依据识别数节材指数权重;
所述设计参数方向节材指数Bd2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d2=Bd2a×Wd2a+Bd2b×Wd2b+Bd2c×Wd2c+Bd2d×Wd2d+Bd2e×Wd2e+Bd2f×Wd2f+Bd2g×Wd2g
Wd2a+Wd2b+Wd2c+Wd2d+Wd2e+Wd2f+Wd2g=1.00
Bd2a:周期折减系数节材指数;Bd2b:连梁刚度折减系数节材指数;Bd2c:中梁刚度放大系数节材指数,取值0%或20%;Bd2d:结构阻尼比节材指数,取值0%或20%;Bd2e:梁柱刚域计算假定节材指数,取值0%或20%;Bd2f:结构抗震设防分类及安全等级节材指数;Bd2g:其他结构经济和理性控制相关参数节材指数,取值0%或20%;Wd2a:周期折减系数节材指数权重;Wd2b:连梁刚度折减系数节材指数权重;Wd2c:中梁刚度放大系数节材指数权重;Wd2d:结构阻尼比节材指数权重;Wd2e:梁柱刚域计算假定节材指数权重;Wd2f:结构抗震设防分类及安全等级节材指数权重;Wd2g:结构经济和理性控制参数节材指数权重;
所述设计荷载方向节材指数Bd3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d3=Bd3a×Wd3a+Bd3b×Wd3b+Bd3c×Wd3c+Bd3d×Wd3d+Bd3e×Wd3e
Wd3a+Wd3b+Wd3c+Wd3d+Wd3e=1.00
Bd3a:建筑隔墙材质荷载控制节材指数;Bd3b:建筑面层材质荷载控制节材指数;Bd3c:种植土及覆土荷载控制节材指数;Bd3d:幕墙荷载、设备荷载控制节材指数;Bd3e:活荷载敏感性分析节材指数;Wd3a:建筑隔墙材质荷载控制节材指数权重;Wd3b:建筑面层材质荷载控制节材指数权重;Wd3c:种植土及覆土荷载控制节材指数权重;Wd3d:幕墙荷载、设备荷载控制节材指数权重;Wd3e:活荷载敏感性分析节材指数权重;
所述地基基础方向节材指数Bd4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d4=Bd4a×Wd4a+Bd4b×Wd4b+Bd4c×Wd4c+Bd4d×Wd4d
Wd4a+Wd4b+Wd4c+Wd4d=1.00
Bd4a:地基选型方案节材指数;Bd4b:结构基础选型方案节材指数;Bd4c:抗浮设计方案节材指数;Bd4d:地基处理方案节材指数;Wd4a:地基选型方案节材指数权重;Wd4b:结构基础选型方案节材指数权重;Wd4c:抗浮设计方案节材指数权重;Wd4d:地基处理方案节材指数权重;
所述地下室方向节材指数Bd5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d5=Bd5a×Wd5a+Bd5b×Wd5b+Bd5c×Wd5c+Bd5d×Wd5d+Bd5e×Wd5e
Wd5a+Wd5b+Wd5c+Wd5d+Wd5e=1.00
Bd5a:无梁楼盖地下室方案的可行性论证节材指数;Bd5b:地下室层高与结构沉降验算相关性分析节材指数;Bd5c:地下室层高与结构抗浮验算相关性分析节材指数;Bd5d:地下室设置范围方案比选节材指数;Bd5e:地下室设置深度方案比选节材指数;Wd5a:无梁楼盖地下室方案的可行性论证节材指数权重;Wd5b:地下室层高与结构沉降验算相关性分析节材指数权重;Wd5c:地下室层高与结构抗浮验算相关性分析节材指数权重;Wd5d:地下室设置范围方案比选节材指数权重;Wd5e:地下室设置深度方案比选节材指数权重;
所述楼盖体系方向节材指数Bd6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d6=Bd6a×Wd6a+Bd6b×Wd6b+Bd6c×Wd6c+Bd6d×Wd6d+Bd6e×Wd6e
Wd6a+Wd6b+Wd6c+Wd6d+Wd6e=1.00
Bd6a:地上结构普通楼盖体系节材指数;Bd6b:地下室普通楼盖体系节材指数;Bd6c:嵌固端楼盖体系节材指数;Bd6d:人防顶板楼盖体系节材指数;Bd6e:组合楼盖、空心楼盖特殊楼盖体系节材指数;Wd6a:地上结构普通楼盖体系节材指数权重;Wd6b:地下室普通楼盖体系节材指数权重;Wd6c:嵌固端楼盖体系节材指数权重;Wd6d:人防顶板楼盖体系节材指数权重;Wd6e:组合楼盖、空心楼盖特殊楼盖体系节材指数权重;
所述剪力墙抗侧力体系方向节材指数Bd7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d7=Bd7a×Wd7a+Bd7b×Wd7b+Bd7c×Wd7c+Bd7d×Wd7d+Bd7e×Wd7e++Bd7f×Wd7f
Wd7a+Wd7b+Wd7c+Wd7d+Wd7e+Wd7f=1.00
Bd7a:剪力墙平面布置方案影响分析节材指数;Bd7b:剪力墙竖向布置方案影响分析节材指数;Bd7c:剪力墙筒体布置方案控制方法节材指数;Bd7d:剪力墙墙肢方案控制方法节材指数;Bd7e:剪力墙连梁方案控制方法节材指数;Bd7f:剪力墙相关体系比选节材指数;Wd7a:剪力墙平面布置方案影响分析节材指数权重;Wd7b:剪力墙竖向布置方案影响分析节材指数权重;Wd7c:剪力墙筒体布置方案控制方法节材指数权重;Wd7d:剪力墙墙肢方案控制方法节材指数权重;Wd7e:剪力墙连梁方案控制方法节材指数权重;Wd7f:剪力墙相关体系比选节材指数权重;
所述框架抗侧力体系方向节材指数Bd8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d8=Bd8a×Wd8a+Bd8b×Wd8b+Bd8c×Wd8c
Wd8a+Wd8b+Wd8c=1.00
Bd8a:框架相关体系比选节材指数;Bd8b:框架柱轴压比控制节材指数;Bd8c:宽扁梁、强化框架特殊框架做法节材指数;Wd8a:框架相关体系比选节材指数权重;Wd8b:框架柱轴压比控制节材指数权重;Wd8c:宽扁梁、强化框架特殊框架做法节材指数权重;
所述抗震措施方向节材指数Bd9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d9=Bd9a×Wd9a+Bd9b×Wd9b+Bd9c×Wd9c+Bd9d×Wd9d
Wd9a+Wd9b+Wd9c+Wd9d=1.00
Bd9a:结构抗震等级确定及其影响节材指数,取值范围0%~20%;Bd9b:结构抗震构造措施确定及其影响节材指数,取值范围0%~20%;Bd9c:性能化设计及其结构合理化控制方法节材指数,取值范围0%~20%;Bd9d:结构不规则控制及其结构合理化控制方法节材指数,取值范围0%~20%;Wd9a:结构抗震等级确定及其影响节材指数权重;Wd9b:结构抗震构造措施确定及其影响节材指数权重;Wd9c:性能化设计及其结构合理化控制方法节材指数权重;Wd9d:结构不规则控制及其结构合理化控制方法节材指数权重;
所述特殊建筑结构方向节材指数Bd10取值范围0%~2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结构合理化的节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周期折减系数节材指数Bd2a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d2a=Bsd2a×Wsd2a+Bcd2a×Wcd2a
Wsd2a+Wcd2a=1.00
Bsd2a:周期折减系数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Bcd2a:周期折减系数混凝土节材指数,Wsd2a:周期折减系数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权重,Wcd2a:周期折减系数混凝土节材指数权重;
所述周期折减系数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Bsd2a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sd2a=((Asd2a0-Asd2a1)/Asd2a0)×100%
Asd2a0:周期折减系数节材控制前钢筋或钢材用量,Asd2a1:周期折减系数节材控制后钢筋/钢材用量;
所述周期折减系数混凝土节材指数Bcd2a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cd2a=((Acd2a0-Acd2a1)/Acd2a0)×100%
Acd2a0:周期折减系数节材控制前混凝土用量;Acd2a1:周期折减系数材控制后混凝土用量;
所述连梁刚度折减系数节材指数Bd2b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d2b=Bsd2b×Wsd2b+Bcd2b×Wcd2b
Wsd2b+Wcd2b=1.00
Bsd2b:连梁刚度折减系数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Bcd2b:连梁刚度折减系数混凝土节材指数,Wsd2b:连梁刚度折减系数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权重,Wcd2b:连梁刚度折减系数混凝土节材指数权重;
所述连梁刚度折减系数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Bsd2b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sd2b=((Asd2b0-Asd2b1)/Asd2b0)×100%
Asd2b0:连梁刚度折减系数节材控制前钢筋或钢材用量,Asd2b1:连梁刚度折减系数节材控制后钢筋/钢材用量;
所述连梁刚度折减系数混凝土节材指数Bcd2b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cd2b=((Acd2b0-Acd2b1)/Acd2b0)×100%
Acd2b0:连梁刚度折减系数节材控制前混凝土用量;Acd2b1:连梁刚度折减系数材控制后混凝土用量;
所述结构抗震设防分类及安全等级节材指数Bd2f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d2f=Bsd2f×Wsd2f+Bcd2f×Wcd2f
Wsd2f+Wcd2f=1.00
Bsd2f:结构抗震设防分类及安全等级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Bcd2f:结构抗震设防分类及安全等级混凝土节材指数,Wsd2f:结构抗震设防分类及安全等级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权重,Wcd2f:结构抗震设防分类及安全等级混凝土节材指数权重;
所述结构抗震设防分类及安全等级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Bsd2f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sd2f=((Asd2f0-Asd2f1)/Asd2f0)×100%
Asd2f0:结构抗震设防分类及安全等级节材控制前钢筋或钢材用量,Asd2f1:结构抗震设防分类及安全等级节材控制后钢筋/钢材用量;
所述结构抗震设防分类及安全等级混凝土节材指数Bcd2f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cd2f=((Acd2f0-Acd2f1)/Acd2f0)×100%
Acd2f0:结构抗震设防分类及安全等级节材控制前混凝土用量;Acd2f1:结构抗震设防分类及安全等级材控制后混凝土用量;
所述建筑隔墙材质荷载控制节材指数Bd3a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d3a=Bsd3a×Wsd3a+Bcd3a×Wcd3a
Wsd3a+Wcd3a=1.00
Bsd3a:建筑隔墙材质荷载控制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Bcd3a:建筑隔墙材质荷载控制混凝土节材指数,Wsd3a:建筑隔墙材质荷载控制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权重,Wcd3a:建筑隔墙材质荷载控制混凝土节材指数权重;
所述建筑隔墙材质荷载控制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Bsd3a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sd3a=((Asd3a0-Asd3a1)/Asd3a0)×100%
Asd3a0:建筑隔墙材质荷载控制节材控制前钢筋或钢材用量,Asd3a1:建筑隔墙材质荷载控制节材控制后钢筋/钢材用量;
所述建筑隔墙材质荷载控制混凝土节材指数Bcd3a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cd3a=((Acd3a0-Acd3a1)/Acd3a0)×100%
Acd3a0:建筑隔墙材质荷载控制节材控制前混凝土用量;Acd3a1:建筑隔墙材质荷载控制材控制后混凝土用量;
所述建筑面层材质荷载控制节材指数Bd3b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d3b=Bsd3b×Wsd3b+Bcd3b×Wcd3b
Wsd3b+Wcd3b=1.00
Bsd3b:建筑面层材质荷载控制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Bcd3b:建筑面层材质荷载控制混凝土节材指数,Wsd3b:建筑面层材质荷载控制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权重,Wcd3b:建筑面层材质荷载控制混凝土节材指数权重;
所述建筑面层材质荷载控制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Bsd3b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sd3b=((Asd3b0-Asd3b1)/Asd3b0)×100%
Asd3b0:建筑面层材质荷载控制节材控制前钢筋或钢材用量,Asd3b1:建筑面层材质荷载控制节材控制后钢筋/钢材用量;
所述建筑面层材质荷载控制混凝土节材指数Bcd3b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cd3b=((Acd3b0-Acd3b1)/Acd3b0)×100%
Acd3b0:建筑面层材质荷载控制节材控制前混凝土用量;Acd3b1:建筑面层材质荷载控制材控制后混凝土用量;
所述种植土及覆土荷载控制节材指数Bd3c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d3c=Bsd3c×Wsd3c+Bcd3c×Wcd3c
Wsd3c+Wcd3c=1.00
Bsd3c:种植土及覆土荷载控制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Bcd3c:种植土及覆土荷载控制混凝土节材指数,Wsd3c:种植土及覆土荷载控制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权重,Wcd3c:种植土及覆土荷载控制混凝土节材指数权重;
所述种植土及覆土荷载控制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Bsd3c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sd3c=((Asd3c0-Asd3c1)/Asd3c0)×100%
Asd3c0:种植土及覆土荷载控制节材控制前钢筋或钢材用量,Asd3c1:种植土及覆土荷载控制节材控制后钢筋/钢材用量;
所述种植土及覆土荷载控制混凝土节材指数Bcd3c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cd3c=((Acd3c0-Acd3c1)/Acd3c0)×100%
Acd3c0:种植土及覆土荷载控制节材控制前混凝土用量;Acd3c1:种植土及覆土荷载控制材控制后混凝土用量;
所述幕墙荷载、设备荷载控制节材指数Bd3d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d3d=Bsd3d×Wsd3d+Bcd3d×Wcd3d
Wsd3d+Wcd3d=1.00
Bsd3d:幕墙荷载、设备荷载控制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Bcd3d:幕墙荷载、设备荷载控制混凝土节材指数,Wsd3d:幕墙荷载、设备荷载控制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权重,Wcd3d:幕墙荷载、设备荷载控制混凝土节材指数权重;
所述幕墙荷载、设备荷载控制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Bsd3d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sd3d=((Asd3d0-Asd3d1)/Asd3d0)×100%
Asd3d0:幕墙荷载、设备荷载控制节材控制前钢筋或钢材用量,Asd3d1:幕墙荷载、设备荷载控制节材控制后钢筋/钢材用量;
所述幕墙荷载、设备荷载控制混凝土节材指数Bcd3d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cd3d=((Acd3d0-Acd3d1)/Acd3d0)×100%
Acd3d0:幕墙荷载、设备荷载控制节材控制前混凝土用量;Acd3d1:幕墙荷载、设备荷载控制材控制后混凝土用量;
所述活荷载敏感性分析节材指数Bd3e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d3e=Bsd3e×Wsd3e+Bcd3e×Wcd3e
Wsd3e+Wcd3e=1.00
Bsd3e:活荷载敏感性分析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Bcd3e:活荷载敏感性分析混凝土节材指数,Wsd3e:活荷载敏感性分析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权重,Wcd3e:活荷载敏感性分析混凝土节材指数权重;
所述活荷载敏感性分析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Bsd3e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sd3e=((Asd3e0-Asd3e1)/Asd3e0)×100%
Asd3e0:活荷载敏感性分析节材控制前钢筋或钢材用量,Asd3e1:活荷载敏感性分析节材控制后钢筋/钢材用量;
所述活荷载敏感性分析混凝土节材指数Bcd3e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cd3e=((Acd3e0-Acd3e1)/Acd3e0)×100%
Acd3e0:活荷载敏感性分析节材控制前混凝土用量;Acd3e1:活荷载敏感性分析材控制后混凝土用量;
所述地基选型方案节材指数Bd4a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d4a=Bsd4a×Wsd4a+Bcd4a×Wcd4a
Wsd4a+Wcd4a=1.00
Bsd4a:地基选型方案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Bcd4a:地基选型方案混凝土节材指数,Wsd4a:地基选型方案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权重,Wcd4a:地基选型方案混凝土节材指数权重;
所述地基选型方案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Bsd4a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sd4a=((Asd4a0-Asd4a1)/Asd4a0)×100%
Asd4a0:地基选型方案节材控制前钢筋或钢材用量,Asd4a1:地基选型方案节材控制后钢筋/钢材用量;
所述地基选型方案混凝土节材指数Bcd4a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cd4a=((Acd4a0-Acd4a1)/Acd4a0)×100%
Acd4a0:地基选型方案节材控制前混凝土用量;Acd4a1:地基选型方案材控制后混凝土用量;
所述结构基础选型方案节材指数Bd4b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d4b=Bsd4b×Wsd4b+Bcd4b×Wcd4b
Wsd4b+Wcd4b=1.00
Bsd4b:结构基础选型方案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Bcd4b:结构基础选型方案混凝土节材指数,Wsd4b:结构基础选型方案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权重,Wcd4b:结构基础选型方案混凝土节材指数权重;
所述结构基础选型方案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Bsd4b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sd4b=((Asd4b0-Asd4b1)/Asd4b0)×100%
Asd4b0:结构基础选型方案节材控制前钢筋或钢材用量,Asd4b1:结构基础选型方案节材控制后钢筋/钢材用量;
所述结构基础选型方案混凝土节材指数Bcd4b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cd4b=((Acd4b0-Acd4b1)/Acd4b0)×100%
Acd4b0:结构基础选型方案节材控制前混凝土用量;Acd4b1:结构基础选型方案材控制后混凝土用量;
所述抗浮设计方案控制节材指数Bd4c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d4c=Bsd4c×Wsd4c+Bcd4c×Wcd4c
Wsd4c+Wcd4c=1.00
Bsd4c:抗浮设计方案控制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Bcd4c:抗浮设计方案控制混凝土节材指数,Wsd4c:抗浮设计方案控制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权重,Wcd4c:抗浮设计方案控制混凝土节材指数权重;
所述抗浮设计方案控制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Bsd4c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sd4c=((Asd4c0-Asd4c1)/Asd4c0)×100%
Asd4c0:抗浮设计方案控制节材控制前钢筋或钢材用量,Asd4c1:抗浮设计方案控制节材控制后钢筋/钢材用量;
所述抗浮设计方案控制混凝土节材指数Bcd4c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cd4c=((Acd4c0-Acd4c1)/Acd4c0)×100%
Acd4c0:抗浮设计方案控制节材控制前混凝土用量;Acd4c1:抗浮设计方案控制材控制后混凝土用量;
所述地基处理方案节材指数Bd4d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d4d=Bsd4d×Wsd4d+Bcd4d×Wcd4d
Wsd4d+Wcd4d=1.00
Bsd4d:地基处理方案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Bcd4d:地基处理方案混凝土节材指数,Wsd4d:地基处理方案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权重,Wcd4d:地基处理方案混凝土节材指数权重;
所述地基处理方案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Bsd4d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sd4d=((Asd4d0-Asd4d1)/Asd4d0)×100%
Asd4d0:地基处理方案节材控制前钢筋或钢材用量,Asd4d1:地基处理方案节材控制后钢筋/钢材用量;
所述地基处理方案混凝土节材指数Bcd4d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cd4d=((Acd4d0-Acd4d1)/Acd4d0)×100%
Acd4d0:地基处理方案节材控制前混凝土用量;Acd4d1:地基处理方案材控制后混凝土用量;
所述无梁楼盖地下室方案的可行性论证节材指数Bd5a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d5a=Bsd5a×Wsd5a+Bcd5a×Wcd5a
Wsd5a+Wcd5a=1.00
Bsd5a:无梁楼盖地下室方案的可行性论证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Bcd5a:无梁楼盖地下室方案的可行性论证混凝土节材指数,Wsd5a:无梁楼盖地下室方案的可行性论证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权重,Wcd5a:无梁楼盖地下室方案的可行性论证混凝土节材指数权重;
所述无梁楼盖地下室方案的可行性论证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Bsd5a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sd5a=((Asd5a0-Asd5a1)/Asd5a0)×100%
Asd5a0:无梁楼盖地下室方案的可行性论证节材控制前钢筋或钢材用量,Asd5a1:无梁楼盖地下室方案的可行性论证节材控制后钢筋/钢材用量;
所述无梁楼盖地下室方案的可行性论证混凝土节材指数Bcd5a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cd5a=((Acd5a0-Acd5a1)/Acd5a0)×100%
Acd5a0:无梁楼盖地下室方案的可行性论证节材控制前混凝土用量;Acd5a1:无梁楼盖地下室方案的可行性论证材控制后混凝土用量;
所述地下室层高与结构沉降验算相关性分析节材指数Bd5b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d5b=Bsd5b×Wsd5b+Bcd5b×Wcd5b
Wsd5b+Wcd5b=1.00
Bsd5b:地下室层高与结构沉降验算相关性分析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Bcd5b:地下室层高与结构沉降验算相关性分析混凝土节材指数,Wsd5b:地下室层高与结构沉降验算相关性分析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权重,Wcd5b:地下室层高与结构沉降验算相关性分析混凝土节材指数权重;
所述地下室层高与结构沉降验算相关性分析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Bsd5b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sd5b=((Asd5b0-Asd5b1)/Asd5b0)×100%
Asd5b0:地下室层高与结构沉降验算相关性分析节材控制前钢筋或钢材用量,Asd5b1:地下室层高与结构沉降验算相关性分析节材控制后钢筋/钢材用量;
所述地下室层高与结构沉降验算相关性分析混凝土节材指数Bcd5b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cd5b=((Acd5b0-Acd5b1)/Acd5b0)×100%
Acd5b0:地下室层高与结构沉降验算相关性分析节材控制前混凝土用量;Acd5b1:地下室层高与结构沉降验算相关性分析材控制后混凝土用量;
所述地下室层高与结构抗浮验算相关性分析节材指数Bd5c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d5c=Bsd5c×Wsd5c+Bcd5c×Wcd5c
Wsd5c+Wcd5c=1.00
Bsd5c:地下室层高与结构抗浮验算相关性分析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Bcd5c:地下室层高与结构抗浮验算相关性分析混凝土节材指数,Wsd5c:地下室层高与结构抗浮验算相关性分析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权重,Wcd5c:地下室层高与结构抗浮验算相关性分析混凝土节材指数权重;
所述地下室层高与结构抗浮验算相关性分析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Bsd5c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sd5c=((Asd5c0-Asd5c1)/Asd5c0)×100%
Asd5c0:地下室层高与结构抗浮验算相关性分析节材控制前钢筋或钢材用量,Asd5c1:地下室层高与结构抗浮验算相关性分析节材控制后钢筋/钢材用量;
所述地下室层高与结构抗浮验算相关性分析混凝土节材指数Bcd5c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cd5c=((Acd5c0-Acd5c1)/Acd5c0)×100%
Acd5c0:地下室层高与结构抗浮验算相关性分析节材控制前混凝土用量;Acd5c1:地下室层高与结构抗浮验算相关性分析材控制后混凝土用量;
所述地下室设置范围方案比选节材指数Bd5d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d5d=Bsd5d×Wsd5d+Bcd5d×Wcd5d
Wsd5d+Wcd5d=1.00
Bsd5d:地下室设置范围方案比选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Bcd5d:地下室设置范围方案比选混凝土节材指数,Wsd5d:地下室设置范围方案比选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权重,Wcd5d:地下室设置范围方案比选混凝土节材指数权重;
所述地下室设置范围方案比选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Bsd5d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sd5d=((Asd5d0-Asd5d1)/Asd5d0)×100%
Asd5d0:地下室设置范围方案比选节材控制前钢筋或钢材用量,Asd5d1:地下室设置范围方案比选节材控制后钢筋/钢材用量;
所述地下室设置范围方案比选混凝土节材指数Bcd5d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cd5d=((Acd5d0-Acd5d1)/Acd5d0)×100%
Acd5d0:地下室设置范围方案比选节材控制前混凝土用量;Acd5d1:地下室设置范围方案比选材控制后混凝土用量;
所述地下室设置深度方案比选节材指数Bd5e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d5e=Bsd5e×Wsd5e+Bcd5e×Wcd5e
Wsd5e+Wcd5e=1.00
Bsd5e:地下室设置深度方案比选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Bcd5e:地下室设置深度方案比选混凝土节材指数,Wsd5e:地下室设置深度方案比选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权重,Wcd5e:地下室设置深度方案比选混凝土节材指数权重;
所述地下室设置深度方案比选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Bsd5e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sd5e=((Asd5e0-Asd5e1)/Asd5e0)×100%
Asd5e0:地下室设置深度方案比选节材控制前钢筋或钢材用量,Asd5e1:地下室设置深度方案比选节材控制后钢筋/钢材用量;
所述地下室设置深度方案比选混凝土节材指数Bcd5e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cd5e=((Acd5e0-Acd5e1)/Acd5e0)×100%
Acd5e0:地下室设置深度方案比选节材控制前混凝土用量;Acd5e1:地下室设置深度方案比选材控制后混凝土用量;
所述地上结构普通楼盖体系节材指数Bd6a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d6a=Bsd6a×Wsd6a+Bcd6a×Wcd6a
Wsd6a+Wcd6a=1.00
Bsd6a:地上结构普通楼盖体系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Bcd6a:地上结构普通楼盖体系混凝土节材指数,Wsd6a:地上结构普通楼盖体系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权重,Wcd6a:地上结构普通楼盖体系混凝土节材指数权重;
所述地上结构普通楼盖体系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Bsd6a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sd6a=((Asd6a0-Asd6a1)/Asd6a0)×100%
Asd6a0:地上结构普通楼盖体系节材控制前钢筋或钢材用量,Asd6a1:地上结构普通楼盖体系节材控制后钢筋/钢材用量;
所述地上结构普通楼盖体系混凝土节材指数Bcd6a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cd6a=((Acd6a0-Acd6a1)/Acd6a0)×100%
Acd6a0:地上结构普通楼盖体系节材控制前混凝土用量;Acd6a1:地上结构普通楼盖体系材控制后混凝土用量;
所述地下室普通楼盖体系节材指数Bd6b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d6b=Bsd6b×Wsd6b+Bcd6b×Wcd6b
Wsd6b+Wcd6b=1.00
Bsd6b:地下室普通楼盖体系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Bcd6b:地下室普通楼盖体系混凝土节材指数,Wsd6b:地下室普通楼盖体系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权重,Wcd6b:地下室普通楼盖体系混凝土节材指数权重;
所述地下室普通楼盖体系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Bsd6b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sd6b=((Asd6b0-Asd6b1)/Asd6b0)×100%
Asd6b0:地下室普通楼盖体系节材控制前钢筋或钢材用量,Asd6b1:地下室普通楼盖体系节材控制后钢筋/钢材用量;
所述地下室普通楼盖体系混凝土节材指数Bcd6b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cd6b=((Acd6b0-Acd6b1)/Acd6b0)×100%
Acd6b0:地下室普通楼盖体系节材控制前混凝土用量;Acd6b1:地下室普通楼盖体系材控制后混凝土用量;
所述嵌固端楼盖体系节材指数Bd6c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d6c=Bsd6c×Wsd6c+Bcd6c×Wcd6c
Wsd6c+Wcd6c=1.00
Bsd6c:嵌固端楼盖体系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Bcd6c:嵌固端楼盖体系混凝土节材指数,Wsd6c:嵌固端楼盖体系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权重,Wcd6c:嵌固端楼盖体系混凝土节材指数权重;
所述嵌固端楼盖体系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Bsd6c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sd6c=((Asd6c0-Asd6c1)/Asd6c0)×100%
Asd6c0:嵌固端楼盖体系节材控制前钢筋或钢材用量,Asd6c1:嵌固端楼盖体系节材控制后钢筋/钢材用量;
所述嵌固端楼盖体系混凝土节材指数Bcd6c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cd6c=((Acd6c0-Acd6c1)/Acd6c0)×100%
Acd6c0:嵌固端楼盖体系节材控制前混凝土用量;Acd6c1:嵌固端楼盖体系材控制后混凝土用量;
所述人防顶板楼盖体系节材指数Bd6d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d6d=Bsd6d×Wsd6d+Bcd6d×Wcd6d
Wsd6d+Wcd6d=1.00
Bsd6d:人防顶板楼盖体系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Bcd6d:人防顶板楼盖体系混凝土节材指数,Wsd6d:人防顶板楼盖体系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权重,Wcd6d:人防顶板楼盖体系混凝土节材指数权重;
所述人防顶板楼盖体系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Bsd6d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sd6d=((Asd6d0-Asd6d1)/Asd6d0)×100%
Asd6d0:人防顶板楼盖体系节材控制前钢筋或钢材用量,Asd6d1:人防顶板楼盖体系节材控制后钢筋/钢材用量;
所述人防顶板楼盖体系混凝土节材指数Bcd6d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cd6d=((Acd6d0-Acd6d1)/Acd6d0)×100%
Acd6d0:人防顶板楼盖体系节材控制前混凝土用量;Acd6d1:人防顶板楼盖体系材控制后混凝土用量;
所述组合楼盖、空心楼盖特殊楼盖体系节材指数Bd6e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d6e=Bsd6e×Wsd6e+Bcd6e×Wcd6e
Wsd6e+Wcd6e=1.00
Bsd6e:组合楼盖、空心楼盖特殊楼盖体系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Bcd6e:组合楼盖、空心楼盖特殊楼盖体系混凝土节材指数,Wsd6e:组合楼盖、空心楼盖特殊楼盖体系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权重,Wcd6e:组合楼盖、空心楼盖特殊楼盖体系混凝土节材指数权重;
所述组合楼盖、空心楼盖特殊楼盖体系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Bsd6e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sd6e=((Asd6e0-Asd6e1)/Asd6e0)×100%
Asd6e0:组合楼盖、空心楼盖特殊楼盖体系节材控制前钢筋或钢材用量,Asd6e1:组合楼盖、空心楼盖特殊楼盖体系节材控制后钢筋/钢材用量;
所述组合楼盖、空心楼盖特殊楼盖体系混凝土节材指数Bcd6e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cd6e=((Acd6e0-Acd6e1)/Acd6e0)×100%
Acd6e0:组合楼盖、空心楼盖特殊楼盖体系节材控制前混凝土用量;Acd6e1:组合楼盖、空心楼盖特殊楼盖体系材控制后混凝土用量;
所述剪力墙平面布置方案影响分析节材指数Bd7a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d7a=Bsd7a×Wsd7a+Bcd7a×Wcd7a
Wsd7a+Wcd7a=1.00
Bsd7a:剪力墙平面布置方案影响分析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Bcd7a:剪力墙平面布置方案影响分析混凝土节材指数,Wsd7a:剪力墙平面布置方案影响分析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权重,Wcd7a:剪力墙平面布置方案影响分析混凝土节材指数权重;
所述剪力墙平面布置方案影响分析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Bsd7a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sd7a=((Asd7a0-Asd7a1)/Asd7a0)×100%
Asd7a0:剪力墙平面布置方案影响分析节材控制前钢筋或钢材用量,Asd7a1:剪力墙平面布置方案影响分析节材控制后钢筋/钢材用量;
所述剪力墙平面布置方案影响分析混凝土节材指数Bcd7a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cd7a=((Acd7a0-Acd7a1)/Acd7a0)×100%
Acd7a0:剪力墙平面布置方案影响分析节材控制前混凝土用量;Acd7a1:剪力墙平面布置方案影响分析材控制后混凝土用量;
所述剪力墙竖向布置方案影响分析节材指数Bd7b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d7b=Bsd7b×Wsd7b+Bcd7b×Wcd7b
Wsd7b+Wcd7b=1.00
Bsd7b:剪力墙竖向布置方案影响分析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Bcd7b:剪力墙竖向布置方案影响分析混凝土节材指数,Wsd7b:剪力墙竖向布置方案影响分析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权重,Wcd7b:剪力墙竖向布置方案影响分析混凝土节材指数权重;
所述剪力墙竖向布置方案影响分析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Bsd7b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sd7b=((Asd7b0-Asd7b1)/Asd7b0)×100%
Asd7b0:剪力墙竖向布置方案影响分析节材控制前钢筋或钢材用量,Asd7b1:剪力墙竖向布置方案影响分析节材控制后钢筋/钢材用量;
所述剪力墙竖向布置方案影响分析混凝土节材指数Bcd7b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cd7b=((Acd7b0-Acd7b1)/Acd7b0)×100%
Acd7b0:剪力墙竖向布置方案影响分析节材控制前混凝土用量;Acd7b1:剪力墙竖向布置方案影响分析材控制后混凝土用量;
所述剪力墙筒体布置方案控制方法节材指数Bd7c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d7c=Bsd7c×Wsd7c+Bcd7c×Wcd7c
Wsd7c+Wcd7c=1.00
Bsd7c:剪力墙筒体布置方案控制方法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Bcd7c:剪力墙筒体布置方案控制方法混凝土节材指数,Wsd7c:剪力墙筒体布置方案控制方法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权重,Wcd7c:剪力墙筒体布置方案控制方法混凝土节材指数权重;
所述剪力墙筒体布置方案控制方法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Bsd7c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sd7c=((Asd7c0-Asd7c1)/Asd7c0)×100%
Asd7c0:剪力墙筒体布置方案控制方法节材控制前钢筋或钢材用量,Asd7c1:剪力墙筒体布置方案控制方法节材控制后钢筋/钢材用量;
所述剪力墙筒体布置方案控制方法混凝土节材指数Bcd7c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cd7c=((Acd7c0-Acd7c1)/Acd7c0)×100%
Acd7c0:剪力墙筒体布置方案控制方法节材控制前混凝土用量;Acd7c1:剪力墙筒体布置方案控制方法材控制后混凝土用量;
所述剪力墙墙肢方案控制方法节材指数Bd7d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d7d=Bsd7d×Wsd7d+Bcd7d×Wcd7d
Wsd7d+Wcd7d=1.00
Bsd7d:剪力墙墙肢方案控制方法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Bcd7d:剪力墙墙肢方案控制方法混凝土节材指数,Wsd7d:剪力墙墙肢方案控制方法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权重,Wcd7d:剪力墙墙肢方案控制方法混凝土节材指数权重;
所述剪力墙墙肢方案控制方法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Bsd7d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sd7d=((Asd7d0-Asd7d1)/Asd7d0)×100%
Asd7d0:剪力墙墙肢方案控制方法节材控制前钢筋或钢材用量,Asd7d1:剪力墙墙肢方案控制方法节材控制后钢筋/钢材用量;
所述剪力墙墙肢方案控制方法混凝土节材指数Bcd7d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cd7d=((Acd7d0-Acd7d1)/Acd7d0)×100%
Acd7d0:剪力墙墙肢方案控制方法节材控制前混凝土用量;Acd7d1:剪力墙墙肢方案控制方法材控制后混凝土用量;
所述剪力墙连梁方案控制方法系节材指数Bd7e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d7e=Bsd7e×Wsd7e+Bcd7e×Wcd7e
Wsd7e+Wcd7e=1.00
Bsd7e:剪力墙连梁方案控制方法系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Bcd7e:剪力墙连梁方案控制方法系混凝土节材指数,Wsd7e:剪力墙连梁方案控制方法系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权重,Wcd7e:剪力墙连梁方案控制方法系混凝土节材指数权重;
所述剪力墙连梁方案控制方法系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Bsd7e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sd7e=((Asd7e0-Asd7e1)/Asd7e0)×100%
Asd7e0:剪力墙连梁方案控制方法系节材控制前钢筋或钢材用量,Asd7e1:剪力墙连梁方案控制方法系节材控制后钢筋/钢材用量;
所述剪力墙连梁方案控制方法系混凝土节材指数Bcd7e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cd7e=((Acd7e0-Acd7e1)/Acd7e0)×100%
Acd7e0:剪力墙连梁方案控制方法系节材控制前混凝土用量;Acd7e1:剪力墙连梁方案控制方法系材控制后混凝土用量;
所述剪力墙相关体系比选系节材指数Bd7f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d7f=Bsd7f×Wsd7f+Bcd7f×Wcd7f
Wsd7f+Wcd7f=1.00
Bsd7f:剪力墙相关体系比选系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Bcd7f:剪力墙相关体系比选系混凝土节材指数,Wsd7f:剪力墙相关体系比选系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权重,Wcd7f:剪力墙相关体系比选系混凝土节材指数权重;
所述剪力墙相关体系比选系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Bsd7f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sd7f=((Asd7f0-Asd7f1)/Asd7f0)×100%
Asd7f0:剪力墙相关体系比选系节材控制前钢筋或钢材用量,Asd7f1:剪力墙相关体系比选系节材控制后钢筋/钢材用量;
所述剪力墙相关体系比选系混凝土节材指数Bcd7f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cd7f=((Acd7f0-Acd7f1)/Acd7f0)×100%
Acd7f0:剪力墙相关体系比选系节材控制前混凝土用量;Acd7f1:剪力墙相关体系比选系材控制后混凝土用量;
所述框架相关体系比选节材指数Bd8a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d8a=Bsd8a×Wsd8a+Bcd8a×Wcd8a
Wsd8a+Wcd8a=1.00
Bsd8a:框架相关体系比选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Bcd8a:框架相关体系比选混凝土节材指数,Wsd8a:框架相关体系比选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权重,Wcd8a:框架相关体系比选混凝土节材指数权重;
所述框架相关体系比选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Bsd8a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sd8a=((Asd8a0-Asd8a1)/Asd8a0)×100%
Asd8a0:框架相关体系比选节材控制前钢筋或钢材用量,Asd8a1:框架相关体系比选节材控制后钢筋/钢材用量;
所述框架相关体系比选混凝土节材指数Bcd8a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cd8a=((Acd8a0-Acd8a1)/Acd8a0)×100%
Acd8a0:框架相关体系比选节材控制前混凝土用量;Acd8a1:框架相关体系比选材控制后混凝土用量;
所述框架柱轴压比控制节材指数Bd8b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d8b=Bsd8b×Wsd8b+Bcd8b×Wcd8b
Wsd8b+Wcd8b=1.00
Bsd8b:框架柱轴压比控制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Bcd8b:框架柱轴压比控制混凝土节材指数,Wsd8b:框架柱轴压比控制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权重,Wcd8b:框架柱轴压比控制混凝土节材指数权重;
所述框架柱轴压比控制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Bsd8b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sd8b=((Asd8b0-Asd8b1)/Asd8b0)×100%
Asd8b0:框架柱轴压比控制节材控制前钢筋或钢材用量,Asd8b1:框架柱轴压比控制节材控制后钢筋/钢材用量;
所述框架柱轴压比控制混凝土节材指数Bcd8b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cd8b=((Acd8b0-Acd8b1)/Acd8b0)×100%
Acd8b0:框架柱轴压比控制节材控制前混凝土用量;Acd8b1:框架柱轴压比控制材控制后混凝土用量;
所述宽扁梁、强化框架特殊框架做法节材指数Bd8c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d8c=Bsd8c×Wsd8c+Bcd8c×Wcd8c
Wsd8c+Wcd8c=1.00
Bsd8c:宽扁梁、强化框架特殊框架做法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Bcd8c:宽扁梁、强化框架特殊框架做法混凝土节材指数,Wsd8c:宽扁梁、强化框架特殊框架做法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权重,Wcd8c:宽扁梁、强化框架特殊框架做法混凝土节材指数权重;
所述宽扁梁、强化框架特殊框架做法钢筋或钢材节材指数Bsd8c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sd8c=((Asd8c0-Asd8c1)/Asd8c0)×100%
Asd8c0:宽扁梁、强化框架特殊框架做法节材控制前钢筋或钢材用量,Asd8c1:宽扁梁、强化框架特殊框架做法节材控制后钢筋/钢材用量;
所述宽扁梁、强化框架特殊框架做法混凝土节材指数Bcd8c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Bcd8c=((Acd8c0-Acd8c1)/Acd8c0)×100%
Acd8c0:宽扁梁、强化框架特殊框架做法节材控制前混凝土用量;Acd8c1:宽扁梁、强化框架特殊框架做法材控制后混凝土用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结构合理化的节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周期折减系数节材指数Bd2a取值范围0%~5%;所述连梁刚度折减系数节材指数Bd2b取值范围0%~5%;所述结构抗震设防分类及安全等级节材指数Bd2f取值范围0%~5%;
所述建筑隔墙材质荷载控制节材指数Bd3a取值范围0%~5%;所述建筑面层材质荷载控制节材指数Bd3b取值范围0%~5%;所述种植土及覆土荷载控制节材指数Bd3c取值范围0%~5%;所述幕墙荷载、设备荷载控制节材指数Bd3d取值范围0%~5%;所述活荷载敏感性分析节材指数Bd3e取值为0%;
所述地基选型方案节材指数Bd4a取值范围0%~5%;所述结构基础选型方案节材指数Bd4b取值范围0%~5%;所述抗浮设计方案节材指数Bd4c取值范围0%~5%;所述地基处理方案节材指数Bd4d取值范围0%~5%;
所述无梁楼盖地下室方案的可行性论证节材指数Bd5a取值范围0%~5%;所述地下室层高与结构沉降验算相关性分析节材指数Bd5b取值范围0%~5%;所述地下室层高与结构抗浮验算相关性分析节材指数Bd5c取值范围0%~5%;所述地下室设置范围方案比选节材指数Bd5d取值范围0%~5%;所述地下室设置深度方案比选节材指数Bd5e取值范围0%~5%;
所述地上结构普通楼盖体系节材指数Bd6a取值范围0%~5%;所述地下室普通楼盖体系节材指数Bd6b取值范围0%~5%;所述嵌固端楼盖体系节材指数Bd6c取值范围0%~5%;所述人防顶板楼盖体系节材指数Bd6d取值范围0%~5%;所述组合楼盖、空心楼盖特殊楼盖体系节材指数Bd6e取值范围0%~5%;
所述剪力墙平面布置方案影响分析节材指数Bd7a取值范围0%~5%;所述剪力墙竖向布置方案影响分析节材指数Bd7b取值范围0%~5%;所述剪力墙筒体布置方案控制方法节材指数Bd7c取值范围0%~5%;所述剪力墙墙肢方案控制方法节材指数Bd7d取值范围0%~5%;所述剪力墙连梁方案控制方法节材指数Bd7e取值范围0%~5%;所述剪力墙相关体系比选节材指数Bd7f取值范围0%~5%;
所述框架相关体系比选节材指数Bd8a取值范围0%~5%;所述框架柱轴压比控制节材指数Bd8b取值范围0%~5%;所述宽扁梁、强化框架特殊框架做法节材指数Bd8c取值范围0%~5%。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建筑结构合理化的节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综合节材指数为0%~5%,节材控制纵向评价等级为一般;
所述纵向综合节材指数为5%~10%,节材控制纵向评价等级为有效;
所述纵向综合节材指数为10%~20%,节材控制纵向评价等级为较好;
所述纵向综合节材指数大于20%,节材控制纵向评价等级为优秀。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建筑结构合理化的节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综合节材指数为0%~5%,节材控制横向评价等级为一般;
所述横向综合节材指数为5%~10%,节材控制横向评价等级为有效;
所述横向综合节材指数为10%~20%,节材控制横向评价等级为较好;
所述横向综合节材指数大于20%,节材控制横向评价等级为优秀。
CN202010125493.7A 2019-03-08 2020-02-27 一种建筑结构合理化的节材控制方法 Active CN1111047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76520 2019-03-08
CN2019101765200 2019-03-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04711A true CN111104711A (zh) 2020-05-05
CN111104711B CN111104711B (zh) 2022-12-20

Family

ID=70428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25493.7A Active CN111104711B (zh) 2019-03-08 2020-02-27 一种建筑结构合理化的节材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04711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70560A (zh) * 2020-09-18 2020-12-11 苏宇航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建筑工程造价评估管理系统
CN113011832A (zh) * 2021-04-28 2021-06-22 阜阳市福颖网络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系统
CN114491740A (zh) * 2021-12-31 2022-05-13 清华大学 物理与多模态数据驱动的建筑结构生成方法及设备
CN115062382A (zh) * 2022-06-15 2022-09-16 同圆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分利用抗拔和抗压性能的减沉疏桩设计方法
CN115860592A (zh) * 2023-03-03 2023-03-28 一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石膏砌块的质量检测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18070431A (zh) * 2024-04-19 2024-05-24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一种飞行器轻质结构安全评估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24075A (zh) * 2011-10-29 2012-01-18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WebGIS的绿色建筑智能化节能评估管理系统
CN105808808A (zh) * 2015-08-02 2016-07-27 杨呈虎 工程量模版计算法
US20160335724A1 (en) * 2011-11-04 2016-11-17 Siu Cheung Louie Mak Life-components oriented financial planning system
CN108492040A (zh) * 2018-03-29 2018-09-04 新乡学院 一种智能建筑管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24075A (zh) * 2011-10-29 2012-01-18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WebGIS的绿色建筑智能化节能评估管理系统
US20160335724A1 (en) * 2011-11-04 2016-11-17 Siu Cheung Louie Mak Life-components oriented financial planning system
CN105808808A (zh) * 2015-08-02 2016-07-27 杨呈虎 工程量模版计算法
CN108492040A (zh) * 2018-03-29 2018-09-04 新乡学院 一种智能建筑管理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支家强等: "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及其理论分析",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
杨栋: "浅谈我国绿色建筑体系与DGNB体系对办公建筑评价的异同", 《建筑节能》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70560A (zh) * 2020-09-18 2020-12-11 苏宇航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建筑工程造价评估管理系统
CN112070560B (zh) * 2020-09-18 2021-03-16 广东省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建筑工程造价评估管理系统
CN113011832A (zh) * 2021-04-28 2021-06-22 阜阳市福颖网络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系统
CN114491740A (zh) * 2021-12-31 2022-05-13 清华大学 物理与多模态数据驱动的建筑结构生成方法及设备
CN115062382A (zh) * 2022-06-15 2022-09-16 同圆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分利用抗拔和抗压性能的减沉疏桩设计方法
CN115860592A (zh) * 2023-03-03 2023-03-28 一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石膏砌块的质量检测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18070431A (zh) * 2024-04-19 2024-05-24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一种飞行器轻质结构安全评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04711B (zh) 2022-1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04711B (zh) 一种建筑结构合理化的节材控制方法
Davison et al. Steel designers' manual
Foraboschi Versatility of steel in correcting construction deficiencies and in seismic retrofitting of RC buildings
Minghini et al. Seismic retrofitting solutions for precast RC industrial buildings struck by the 2012 earthquakes in Northern Italy
Binda et al. Guidelines for restor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historical centers in seismic regions: the Umbria experience
MacGinley Steel structures: practical design studies
Dutu et al. In-plane static tests on a structural timber frame system proposal (TRAROM) inspired from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and using local materials
Motra et al. Structural condition assessment and retrofitting of Shital Niwas building (presidential palace)
Sebastiani et al. Integrated rehabilitation of reinforced concrete buildings: Combining seismic retrofit by means of low-damage exoskeleton and energy refurbishment using multi-functional prefabricated façade
Salonikios et al. Seismic evaluation of masonry monuments through the utilization of in situ measurements case study on a byzantine basilica
Abdullah et al. Implications of technology transfer in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load-bearing masonry buildings
Patel et al. COMPARITIVE ANALYSIS AND DESIGN FOR PRECAST AND RCC EWS BUILDINGS
Cattanach et al. Appropriateness of seismic strengthening interventions in heritage buildings: A framework for appraisal
Kamal et al. Analysis of Seismic Retrofitting in Heritage Buildings: Techniques and Conservation Interventions
CN209837762U (zh) 一种生土房屋承重墙抗震加固结构
CHAUBEY Seismic evaluation of large span steel roof structures of industrial building using circular and rectangular steel pipes
Erbe Development of a sustainable structural concept for the Maun Science Park
Chidiac et al. Seismic guidelines for stone-masonry components and structures
Niknafs Structural strengthening and sustainability improvements of existing buildings–A case study
Rasol Seismic Performance Assessment and Strengthening of a Multi-Story RC Building through a Case Study of “Seaside Hotel”
van Wijnbergen Exploration and analysis of low-cost seismic retrofit measures to improve box-action for traditional brick masonry houses in Nepal
Yu et al. Intelligent and controllable synchronous lifting slipforming technology for super-high bridge piers
Ren Design of large-scale studio in Hengdian film and television industrial architecture
Ilharco et al. Assessment of the seismic vulnerability of traditional Bhutanese buildings
ADAPA Static Analysis and Design of Multi-Storied (G+ 4) Residential Building Using Staad-Pro 2007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