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92801B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92801B
CN111092801B CN201811246093.0A CN201811246093A CN111092801B CN 111092801 B CN111092801 B CN 111092801B CN 201811246093 A CN201811246093 A CN 201811246093A CN 111092801 B CN111092801 B CN 1110928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rv6vpn
sid
address information
srv6 tunnel
srv6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4609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92801A (zh
Inventor
姚俊达
胡志波
许健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4348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11243B/zh
Priority to CN201811246093.0A priority patent/CN111092801B/zh
Priority to EP19875352.7A priority patent/EP3860057A4/en
Priority to PCT/CN2019/109601 priority patent/WO2020083016A1/zh
Publication of CN1110928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92801A/zh
Priority to US17/237,635 priority patent/US11750515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928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928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74Address processing for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33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using encapsulation techniques, e.g. tunne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41Virtual LANs, VLANs, e.g.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VP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02Topology update or discovery
    • H04L45/04Interdomain routing, e.g. hierarchical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34Source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12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 H04L47/125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by balancing the load, e.g. traffic engineering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领域,该方法基于SRv6 VPN SID,在第一网络与第二网络之间建立SRv6隧道,从而使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可通过SRv6隧道进行数据传输,并通过第二设备将数据包转发给VNF,进而实现第一设备与VNF,即第一网络与云端的端到端隧道的建立并基于端到端隧道进行通信,有效降低了数据传输时的复杂度与管理难度。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城域网中的各节点进行通信时,例如,采用多协议标签交换(Multi-ProtocolLabel Switching,MPLS)通信协议,数据中心网络(Data Center Network,DCN)网络中的各节点采用虚拟可拓展局域网(Virtual eXtential Local Area Network,VXLAN)协议进行通信,即,两个网络之间的为独立网络。因此,在两个网络需要进行数据交互的情况下,则,城域网需要将数据消息汇聚到城域网的边界节点,DCN需要将数据消息汇聚到DCN网络中的边界节点,然后再通过两个边界节点进行协议转换,从而完成数据互通,即,通过网络中的边界节点实现城域网中的MPLS隧道与DCN网络中的VXLAN隧道进行级联。
显然,在现有技术中,由于城域网与DCN网络之间互相独立,导致城域网与DCN中的网络传输过程复杂,且管理难度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能够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端到端打通,即,不同网络中的设备可通过隧道进行数据包传输。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应用通信系统,通信系统包括第一设备、第二设备、以及虚拟化网络功能VNF,VNF包括多台虚拟机VM,第一设备位于第一网络,第二设备位于第二网络,多台VM通过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通信,方法可以包括:第一设备接收数据包,并提取数据包的第一地址信息,其中,第一地址信息用于指示虚拟化网络功能VNF;随后,第一设备可依据检索IPv6分段路由SRv6隧道列表中与第一地址信息对应的SRv6隧道策略,其中,SRv6隧道策略用于指示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SRv6隧道,以及,SRv6隧道策略中包含第一SRv6虚拟专用网络段标识VPN SID;接着,第一设备可获取与第一SRv6 VPN SID对应的转发路径,其中,转发路径用于第一设备与第一SRv6 VPNSID对应的第二设备进行通信时的数据传输路径;第一设备可基于转发路径,通过第二设备将数据包转发给VNF。
通过上述方法,实现第一网络与第二网络之间的SRv6隧道的建立,从而使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可通过SRv6隧道进行数据传输,并通过第二设备将数据包转发给VNF,进而实现第一设备与VNF,即第一网络与云端的端到端通信,有效降低了数据传输时的复杂度与管理难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网络可以为城域网,第二网络可以为数据中心网络DCN。
通过上述方法,实现城域网与DCN网络之间的端到端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方法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设备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路由消息,第一路由消息中携带有第一SRv6 VPN SID及第一地址信息,第一SRv6VPN SID为第二设备基于VNF发布的携带有第二地址信息的第二路由消息生成的,其中,第二地址信息用于指示多台VM中的第一VM;第一设备检测SRv6隧道列表中是否存在对应于第一地址信息的SRv6隧道策略;若存在对应于第一地址信息的SRv6隧道策略,则将第一SRv6VPN SID添加至SRv6隧道策略;若不存在对应于第一地址信息的SRv6隧道策略,则生成SRv6隧道策略,并将SRv6隧道策略与第一地址信息关联,以及,将第一SRv6 VPN SID添加至SRv6隧道策略。
通过上述方法,实现位于第一网络的第一设备与位于第二网络的第二设备之间的SRv6隧道的建立,从而可使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通过SRv6隧道进行通信,以实现端到端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设备若接收到位于第二网络中的第三设备发送的新SRv6 VPN SID,则将新SRv6 VPN SID添加到SRv6隧道策略中,其中,新SRv6 VPN SID为第一VM切换到第三设备后,由第三设备根据接收到的VNF发布的携带有第一VM的第三地址信息的第三路由消息生成的,其中,第三地址信息与第二地址信息相同或者不相同。
通过上述方法,实现第一设备能够及时的根据第二网络以及云端的变化对端到端之间的隧道进行更新,从而有效提升对系统管理的及时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若第一设备检测到存在对应于第一地址信息的SRv6隧道策略,则检测本地转发表中是否存在对应于第一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若存在对应于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则将包含第一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添加至SRv6隧道策略;若不存在对应于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则从控制器端获取转发路径,并包含第一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添加至SRv6隧道策略;以及,若第一设备未检测到对应于第一地址信息的SRv6隧道策略,则生成SRv6隧道策略,并将SRv6隧道策略与第一地址信息关联;第一设备检测本地转发表中是否存在对应于第一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若存在对应于第一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则将包含第一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添加至SRv6隧道策略;若不存在对应于第一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则从控制器端获取转发路径,并将包含第一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添加至SRv6隧道策略。
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了位于第一网络的第一设备与位于第二网络的第二设备之间的SRv6隧道的建立,从而可使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通过SRv6隧道进行通信,以实现端到端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SRv6隧道策略中还包括对应于第一SRv6 VPN SID的权重值,权重值用于指示第一设备基于权重值,将数据包分配给第一SRv6 VPN SID对应的转发路径。
通过上述方法,实现基于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建立的多条SRv6隧道的负载分担,并且可对负载分担规则进行动态配置,以提升系统的资源利用率。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应用于通信系统,通信系统包括第一设备、边界设备、第二设备、以及虚拟化网络功能VNF,VNF包括多台虚拟机VM,第一设备位于第一网络,第二设备位于第二网络,边界设备为第一网络与第二网络之间的边界节点,多台VM通过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通信,方法可以包括:边界设备接收第一设备通过第一IPv6分段路由SRv6隧道发送的数据包,第一SRv6隧道用于第一设备与边界设备建立通信连接,以及,数据包中携带有第一SRv6段标识SID;随后,边界设备可依据第一SRv6 VPNSID,检索SRv6隧道列表中对应于第一SRv6 VPNSID对应的SRv6隧道策略,其中,SRv6隧道策略指示边界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第二SRv6隧道,以及,SRv6隧道策略中包含第二SRv6VPN SID;接着,边界设备进一步获取与第二SRv6 VPN SID对应的转发路径,其中,转发路径用于边界设备与第二设备进行通信时的数据传输路径;边界设备基于转发路径,通过第二设备将数据包转发给VNF。
通过上述方法,实现第一网络的第一设备与位于第二网络的第二设备之间的SRv6隧道的建立,即,通过边界设备,将建立于第一网络的第一SRv6隧道与建立于第二网络的第二SRv6隧道进行级联,从而使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可通过SRv6隧道进行数据传输,并通过第二设备将数据包转发给VNF,进而实现第一设备与VNF,即第一网络与云端的端到端通信,有效降低了数据传输时的复杂度与管理难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网络可以为城域网,第二网络可以为数据中心网络DCN。
通过上述方法,实现城域网与DCN网络之间的端到端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边界设备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路由消息,第一路由消息中携带有第二SRv6 VPN SID及第一地址信息,第二SRv6 VPNSID为第二设备基于VNF发布的携带有第二地址信息的第二路由消息生成的,其中,第二地址信息用于指示VNF中的VM;边界设备检测是否存在对应于第一地址信息的SRv6隧道策略;若存在对应于第一地址信息的SRv6隧道策略,则将第二SRv6 VPN SID添加至SRv6隧道策略;若不存在对应于第一地址信息的SRv6隧道策略,则生成SRv6隧道策略,并将SRv6隧道策略与第一地址信息关联,以及,将第二SRv6 VPN SID添加至SRv6隧道策略。
通过上述方法,实现边界设备与位于第二网络的第二设备之间的SRv6隧道的建立,从而可使边界设备与第二设备通过SRv6隧道进行通信,以实现端到端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方法还可以包括:方法还包括:边界设备若接收到位于第二网络中的第三设备发送的新SRv6 VPN SID,则将新SRv6 VPN SID添加到SRv6隧道策略中,其中,新SRv6 VPN SID为第一VM切换到第三设备后,由第三设备根据接收到的VNF发布的携带有第一VM的第三地址信息的第三路由消息生成的,其中,第三地址信息与第二地址信息相同或者不相同。
通过上述方法,实现边界设备能够及时的根据第二网络以及云端的变化对端到端之间的隧道进行更新,从而有效提升对系统管理的及时性。同时,由于仅在边界设备端进行隧道的更新,因此,使第一设备端不会感知第二网络以及VNF端的变化,从而减轻第一设备端的负载压力,进一步提升资源利用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方法进一步包括:若边界设备检测到存在对应于第一地址信息的SRv6隧道策略,则检测本地转发表中是否存在对应于第二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若存在对应于第二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则将包含第二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添加至SRv6隧道策略;若不存在对应于第二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则从控制器端获取转发路径,并将包含第二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添加至SRv6隧道策略;以及,若边界设备未检测到对应于第一地址信息的SRv6隧道策略,则生成SRv6隧道策略,并将SRv6隧道策略与第一地址信息关联;检测本地转发表中是否存在对应于第二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若存在对应于第二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则将包含第二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添加至SRv6隧道策略;若不存在对应于第二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则从控制器端获取转发路径,并将包含第二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添加至SRv6隧道策略。
通过上述方法,实现边界设备与位于第二网络的第二设备之间的SRv6隧道的建立,从而可使边界设备与第二设备通过SRv6隧道进行通信,以实现端到端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SRv6隧道策略中还包括对应于第二SRv6 VPN SID的权重值,权重值用于指示边界设备基于权重值,将数据包分配给第二SRv6 VPN SID对应的转发路径。
通过上述方法,实现基于边界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建立的多条SRv6隧道的负载分担,并且可对负载分担规则进行动态配置,以提升系统的资源利用率。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应用通信系统,通信系统包括第一设备、第二设备以及虚拟化网络功能VNF,第一设备位于第一网络,第二设备位于第二网络,以及,VNF中包括多台虚拟机VM,VM通过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通信,方法包括:第一设备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路由消息,第一路由消息中携带有第一IPv6分段路由段标识SRv6 VPN SID及第一地址信息,第一SRv6 VPN SID为第二设备基于多台VM中的第一VM发送的携带有第二地址信息的第二路由消息生成的,第一地址信息用于指示VNF,第二地址信息用于指示第一VM;第一设备获取与第一SRv6 VPN SID对应的转发路径,转发路径用于指示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进行通信时的数据传输路径;第一设备基于转发路径,获取SRv6隧道;第一设备若接收到携带有第一地址信息的数据包,则基于SRv6隧道,通过第二设备将数据包转发给VNF。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获取SRv6隧道的步骤,包括:检测SRv6隧道列表中是否存在对应于第一地址信息的SRv6隧道策略,其中,SRv6隧道策略用于指示SRv6隧道;若存在对应于第一地址信息的SRv6隧道策略,则将包含第一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添加至SRv6隧道策略;若不存在对应于第一地址信息的SRv6隧道策略,则生成SRv6隧道策略,并将SRv6隧道策略与第一地址信息关联,以及,将包含第一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添加至SRv6隧道策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网络可以为城域网,第二网络落为数据中心网络DCN。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路由消息中还可以携带有对应于第一SRv6 VPNSID的权重值,权重值用于指示第一设备基于权重值,将数据包分配给第一SRv6 VPN SID对应的转发路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方法还可以包括:若接收到位于第二网络中的第三设备发送的新SRv6 VPN SID,则将新SRv6 VPN SID添加到SRv6隧道策略中,其中,新SRv6 VPNSID为第一VM切换到第三设备后,由第三设备根据接收到的VNF发布的携带有第一VM的第三地址信息的第三路由消息生成的,其中,第三地址信息与第二地址信息相同或者不相同。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通信系统,通信系统包括第一设备、边界设备、第二设备、以及虚拟化网络功能VNF,VNF包括多台虚拟机VM,第一设备位于第一网络,第二设备位于第二网络,边界设备为第一网络与第二网络之间的边界节点,多台VM通过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通信,方法包括:边界设备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路由消息,第一路由消息中携带有第一IPv6分段路由段标识SRv6 VPN SID及第一地址信息,第一SRv6 VPN SID为第二设备基于多台VM中的第一VM发送的携带有第二地址信息的第二路由消息生成的,第一地址信息用于指示VNF,第二地址信息用于指示第一VM;边界设备获取与第一SRv6 VPN SID对应的转发路径,转发路径用于指示边界设备与第二设备进行通信时的数据传输路径;边界设备基于转发路径,获取第一SRv6隧道;边界设备生成第二SRv6VPN SID,并将第二SRv6 VPN SID关联至第一SRv6隧道;边界设备将第二SRv6 VPN SID发送给第一设备,第一设备基于第二SRv6 VPN SID获取与第二设备之间的第二SRv6隧道;边界设备若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携带有第二SRv6 VPN SID的数据包,则基于第一SRv6隧道,通过第二设备将数据包转发给VNF。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边界设备获取第一SRv6隧道的步骤,可以包括:检测SRv6隧道列表中是否存在对应于第一地址信息的SRv6隧道策略,SRv6隧道策略用于指示第一SRv6隧道;若存在对应于第一地址信息的SRv6隧道策略,则将包含有第一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添加至SRv6隧道策略;若不存在对应于第一地址信息的SRv6隧道策略,则生成SRv6隧道策略,并将SRv6隧道策略关联至第一地址信息,以及,将包含有第一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添加至SRv6隧道策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网络可以为城域网,第二网络可以为数据中心网络DCN。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路由消息中还可以携带有对应于第一SRv6 VPNSID的权重值,权重值用于指示边界设备基于权重值,将数据包分配给第一SRv6 VPN SID对应的转发路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方法还可以包括:若接收到位于第二网络中的第三设备发送的新SRv6 VPN SID,则将新SRv6 VPN SID添加到SRv6隧道策略中,其中,新SRv6 VPNSID为第一VM切换到第三设备后,由第三设备根据接收到的VNF发布的携带有第一VM的第三地址信息的第三路由消息生成的,其中,第三地址信息与第二地址信息相同或者不相同。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一设备,该装置应用于通信系统,通信系统还包括边界设备、第二设备、以及虚拟化网络功能VNF,VNF包括多台虚拟机VM,第一设备位于第一网络,第二设备位于第二网络,边界设备为第一网络与第二网络之间的边界节点,多台VM通过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通信;第一设备包括:存储器;以及,与存储器进行通信连接的处理器,处理器用于:接收数据包,并提取数据包的第一地址信息,其中,第一地址信息用于指示虚拟化网络功能VNF;依据第一地址信息,检索IPv6分段路由SRv6隧道列表中与第一地址信息对应的SRv6隧道策略,其中,SRv6隧道策略用于指示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SRv6隧道,以及,SRv6隧道策略中包含第一SRv6虚拟专用网络段标识VPN SID;获取与第一SRv6 VPN SID对应的转发路径,其中,转发路径用于第一设备与第一SRv6 VPN SID对应的第二设备进行通信时的数据传输路径;基于转发路径,通过第二设备将数据包转发给VNF。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网络可以为城域网,第二网络可以为数据中心网络DCN。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器还用于: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路由消息,第一路由消息中携带有第一SRv6 VPN SID及第一地址信息,第一SRv6 VPN SID为第二设备基于VNF发布的携带有第二地址信息的第二路由消息生成的,其中,第二地址信息用于指示多台VM中的第一VM;检测SRv6隧道列表中是否存在对应于第一地址信息的SRv6隧道策略;若存在对应于第一地址信息的SRv6隧道策略,则将第一SRv6 VPN SID添加至SRv6隧道策略;若不存在对应于第一地址信息的SRv6隧道策略,则生成SRv6隧道策略,并将SRv6隧道策略与第一地址信息关联,以及,将第一SRv6 VPN SID添加至SRv6隧道策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器进一步用于:若接收到位于第二网络中的第三设备发送的新SRv6 VPN SID,则将新SRv6 VPN SID添加到SRv6隧道策略中,其中,新SRv6VPN SID为第一VM切换到第三设备后,由第三设备根据接收到的VNF发布的携带有第一VM的第三地址信息的第三路由消息生成的,其中,第三地址信息与第二地址信息相同或者不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器进一步用于:检测到存在对应于第一地址信息的SRv6隧道策略,则检测本地转发表中是否存在对应于第一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若存在对应于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则将包含第一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添加至SRv6隧道策略;若不存在对应于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则从控制器端获取转发路径,并包含第一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添加至SRv6隧道策略;以及,若未检测到对应于第一地址信息的SRv6隧道策略,则生成SRv6隧道策略,并将SRv6隧道策略与第一地址信息关联;第一设备检测本地转发表中是否存在对应于第一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若存在对应于第一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则将包含第一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添加至SRv6隧道策略;若不存在对应于第一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则从控制器端获取转发路径,并将包含第一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添加至SRv6隧道策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SRv6隧道策略中还包括对应于第一SRv6 VPN SID的权重值,权重值用于指示处理器基于权重值,将数据包分配给第一SRv6 VPN SID对应的转发路径。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边界设备,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通信系统,通信系统还包括第一设备、第二设备、以及虚拟化网络功能VNF,VNF包括多台虚拟机VM,第一设备位于第一网络,第二设备位于第二网络,边界设备为第一网络与第二网络之间的边界节点,多台VM通过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通信,边界设备包括:存储器;以及,与存储器进行通信连接的处理器,处理器用于:接收第一设备通过第一IPv6分段路由SRv6隧道发送的数据包,第一SRv6隧道用于第一设备与边界设备建立通信连接,以及,数据包中携带有第一SRv6段标识SID;依据第一SRv6 VPN SID,检索SRv6隧道列表中对应于第一SRv6 VPN SID的SRv6隧道策略,其中,SRv6隧道策略指示边界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第二SRv6隧道,以及,SRv6隧道策略中包含第二SRv6 VPN SID;获取与第二SRv6 VPN SID对应的转发路径,其中,转发路径用于边界设备与第二设备进行通信时的数据传输路径;基于转发路径,通过第二设备将数据包转发给VNF。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网络可以为城域网,第二网络可以为数据中心网络DCN。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器还用于: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路由消息,第一路由消息中携带有第二SRv6 VPN SID及第一地址信息,第二SRv6 VPN SID为第二设备基于VNF发布的携带有第二地址信息的第二路由消息生成的,其中,第二地址信息用于指示VNF中的VM;检测是否存在对应于第一地址信息的SRv6隧道策略;若存在对应于第一地址信息的SRv6隧道策略,则将第二SRv6 VPN SID添加至SRv6隧道策略;若不存在对应于第一地址信息的SRv6隧道策略,则生成SRv6隧道策略,并将SRv6隧道策略与第一地址信息关联,以及,将第二SRv6 VPN SID添加至SRv6隧道策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器还用于:若接收到位于第二网络中的第三设备发送的新SRv6 VPN SID,则将新SRv6 VPN SID添加到SRv6隧道策略中,其中,新SRv6 VPNSID为第一VM切换到第三设备后,由第三设备根据接收到的VNF发布的携带有第一VM的第三地址信息的第三路由消息生成的,其中,第三地址信息与第二地址信息相同或者不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器还用于:若检测到存在对应于第一地址信息的SRv6隧道策略,则检测本地转发表中是否存在对应于第二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若存在对应于第二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则将包含第二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添加至SRv6隧道策略;若不存在对应于第二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则从控制器端获取转发路径,并将包含第二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添加至SRv6隧道策略;以及,若未检测到对应于第一地址信息的SRv6隧道策略,则生成SRv6隧道策略,并将SRv6隧道策略与第一地址信息关联;检测本地转发表中是否存在对应于第二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若存在对应于第二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则将包含第二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添加至SRv6隧道策略;若不存在对应于第二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则从控制器端获取转发路径,并将包含第二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添加至SRv6隧道策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SRv6隧道策略中还包括对应于第二SRv6 VPN SID的权重值,权重值用于指示处理器基于权重值,将数据包分配给第二SRv6 VPN SID对应的转发路径。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应用通信系统,通信系统还包括第二设备以及虚拟化网络功能VNF,第一设备位于第一网络,第二设备位于第二网络,以及,VNF中包括多台虚拟机VM,VM通过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通信,第一设备包括:存储器;以及,与存储器进行通信连接的处理器,处理器用于: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路由消息,第一路由消息中携带有第一IPv6分段路由段标识SRv6 VPN SID及第一地址信息,第一SRv6 VPN SID为第二设备基于多台VM中的第一VM发送的携带有第二地址信息的第二路由消息生成的,第一地址信息用于指示VNF,第二地址信息用于指示第一VM;获取与第一SRv6 VPN SID对应的转发路径,转发路径用于指示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进行通信时的数据传输路径;基于转发路径,获取SRv6隧道;若接收到携带有第一地址信息的数据包,则基于SRv6隧道,通过第二设备将数据包转发给VNF。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器还用于:检测SRv6隧道列表中是否存在对应于第一地址信息的SRv6隧道策略,其中,SRv6隧道策略用于指示SRv6隧道;若存在对应于第一地址信息的SRv6隧道策略,则将包含第一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添加至SRv6隧道策略;若不存在对应于第一地址信息的SRv6隧道策略,则生成SRv6隧道策略,并将SRv6隧道策略与第一地址信息关联,以及,将包含第一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添加至SRv6隧道策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网络为城域网、第二网络为数据中心网络DCN。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路由消息中还可以携带有对应于第一SRv6 VPNSID的权重值,权重值用于指示第一设备基于权重值,将数据包分配给第一SRv6 VPN SID对应的转发路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器还用于:若接收到位于第二网络中的第三设备发送的新SRv6 VPN SID,则将新SRv6 VPN SID添加到SRv6隧道策略中,其中,新SRv6 VPNSID为第一VM切换到第三设备后,由第三设备根据接收到的VNF发布的携带有第一VM的第三地址信息的第三路由消息生成的,其中,第三地址信息与第二地址信息相同或者不相同。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边界设备,应用于通信系统,通信系统还包括第一设备、第二设备、以及虚拟化网络功能VNF,VNF包括多台虚拟机VM,第一设备位于第一网络,第二设备位于第二网络,边界设备为第一网络与第二网络之间的边界节点,多台VM通过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通信,边界设备包括:存储器;以及,与存储器进行通信连接的处理器,处理器用于: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路由消息,第一路由消息中携带有第一IPv6分段路由段标识SRv6 VPN SID及第一地址信息,第一SRv6 VPN SID为第二设备基于多台VM中的第一VM发送的携带有第二地址信息的第二路由消息生成的,第一地址信息用于指示VNF,第二地址信息用于指示第一VM;获取与第一SRv6 VPN SID对应的转发路径,转发路径用于指示边界设备与第二设备进行通信时的数据传输路径;基于转发路径,获取第一SRv6隧道;生成第二SRv6 VPN SID,并将第二SRv6 VPN SID关联至第一SRv6隧道;将第二SRv6 VPN SID发送给第一设备,第一设备基于第二SRv6 VPN SID获取与第二设备之间的第二SRv6隧道;若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携带有第二SRv6 VPN SID的数据包,则基于第一SRv6隧道,通过第二设备将数据包转发给VNF。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器还用于:检测SRv6隧道列表中是否存在对应于第一地址信息的SRv6隧道策略,SRv6隧道策略用于指示第一SRv6隧道;若存在对应于第一地址信息的SRv6隧道策略,则将包含有第一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添加至SRv6隧道策略;若不存在对应于第一地址信息的SRv6隧道策略,则生成SRv6隧道策略,并将SRv6隧道策略关联至第一地址信息,以及,将包含有第一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添加至SRv6隧道策。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网络可以为城域网,第二网络可以为数据中心网络DCN。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路由消息中还可以携带有对应于第一SRv6 VPNSID的权重值,权重值用于指示处理器基于权重值,将数据包分配给第一SRv6 VPN SID对应的转发路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器还用于:若接收到位于第二网络中的第三设备发送的新SRv6 VPN SID,则将新SRv6 VPN SID添加到SRv6隧道策略中,其中,新SRv6 VPNSID为第一VM切换到第三设备后,由第三设备根据接收到的VNF发布的携带有第一VM的第三地址信息的第三路由消息生成的,其中,第三地址信息与第二地址信息相同或者不相同。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十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十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十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十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十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处理电路、收发管脚。其中,该收发管脚、和该处理器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该处理器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以控制接收管脚接收信号,以控制发送管脚发送信号。
第十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处理电路、收发管脚。其中,该收发管脚、和该处理器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该处理器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以控制接收管脚接收信号,以控制发送管脚发送信号。
第十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处理电路、收发管脚。其中,该收发管脚、和该处理器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该处理器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以控制接收管脚接收信号,以控制发送管脚发送信号。
第二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处理电路、收发管脚。其中,该收发管脚、和该处理器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该处理器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以控制接收管脚接收信号,以控制发送管脚发送信号。
第二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实现数据传输系统,该系统包括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第三方面以及第四方面涉及的第一设备、边界设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场景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SRv6 VPN SID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数据包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9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场景示意图之一;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边界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边界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边界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本申请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对象的特定顺序。例如,第一目标对象和第二目标对象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目标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目标对象的特定顺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例如,多个处理单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处理单元;多个系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
在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说明之前,首先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场景进行说明。参见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该场景中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系统架构,该应用场景中包括城域网、DCN网络及云网络(也可以称为云端),其中,城域网中包括远端运营商边缘路由器1(Remote Provider Edge,简称Remote PE)。DCN网络中包括有运营商骨干路由器1(Provider,以下简称P节点)、P节点2、运营商边缘路由器1(Provider Edge,PE)、PE2。以及,位于城域网与DCN网络之间的自治系统边界路由器1(Autonomous System Boundary Router,ASBR)、ASBR2。云网络与DCN网络进行通信连接,并且,云网络中包含至少一个虚拟化网络功能(Virtual Network Function,VNF),其中,VNF中包含多个虚拟机(Virtual Machine,VM),图中示出VM1、VM2和VM3。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上述设备的数量均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图1所示应用场景中的设备数量仅为示意性举例,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此外,为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在下面的实施例中,以VM1对外的接口地址为1.1.1.1、VM2对外的接口地址为1.1.1.2、VM3的接口地址为1.1.1.3,PE1的互联网协议第6版(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IPv6)网段地址(以下简称Locator)为A1::1/64,PE2的IPv6网段地址为B1::1/64、VNF的地址信息为202.1.1.1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结合上述如图1所示的应用场景示意图,下面介绍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案:
场景一
具体的,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实现城域网(即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网络)与DCN网络(即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网络)进行端到端通信,则需要预先建立城域网与DCN网络之间的隧道,本申请实施例利用IPv6分段路由(Segment Routing IPv6,SRv6)技术实现上述目的。下面以图1中的Remote PE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设备,PE1与PE2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设备为例,对城域网与DCN网络之间的隧道建立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结合图1,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在图2中:
步骤101,PE向Remote PE发布携带有Locator的路由消息。
具体的,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操作人员通过修改配置文件,使PE1与PE2设备具备SRv6能力,以及,PE1与PE2获取Locator(即操作人员可通过控制器对PE1与PE2的Locator进行配置),即,PE1的Locator为A1::1/64,PE2的Locator为B1::1/64。随后,PE1与PE2分别通过内部网关协议(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IGP)协议在DCN网络内泛洪,以将Locator发送给DCN网络内的各节点,并且,通过ASBR1和ASBR2将Locator引入到城域网中的节点。
步骤102,Remote PE建立本地转发表。
Remote PE与中间设备(包括ASBR1和ASBR2、P节点1和P节点2以及未在图中显示的其它接收到Locator的节点)基于接收到的Locator,在本地转发表中生成对应的转发表项,其中,转发表项用于指示本设备到Locator对应的设备,即PE1或PE2的转发路径,举例说明:系统中的每个节点在接收到数据包时,均会根据数据包的目的地址与本地转发表项进行匹配,以获取到下一跳地址,并将下一跳地址封装到数据包中,发送到下一跳地址对应的设备,即,转发路径上的设备依次动作循环,从而实现对数据包的转发。因此,生成的列表中的每个转发表项中包括但不限于对应于Locator指示的设备的下一跳地址。其中,转发表项的生成方法可参照已有技术实施例中的方法,本申请不再赘述。
步骤103,VNF发布携带有VNF地址信息以及VM地址信息的路由消息。
具体的,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VNF与DCN网络中的PE1和PE2建立边界网关协议(Border Gateway Protocol,BGP)邻居关系,随后,VNF通过VM1的对外接口发布BGP路由消息至PE1,路由消息中包括但不限于:VM1的对外接口地址1.1.1.1以及VNF的地址信息202.1.1.1。以及,VNF通过VM2的对外接口发布BGP路由消息至PE2,路由消息中包括但不限于:VM2的对外接口地址1.1.1.2以及VNF的地址信息202.1.1.1。VNF通过VM3的对外接口发布BGP路由消息至PE2,路由消息中包括但不限于:VM3的对外接口地址1.1.1.3以及VNF的地址信息202.1.1.1。需要说明的是,VM1与PE1预先建立通信连接,VM2和VM3与PE2预先建立通信连接,因此,VM1从接口发布的路由消息传输到PE1,VM2和VM3从接口发布的路由消息传输到PE2。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VNF的地址信息,即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地址信息,VM1-3的地址信息即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地址信息。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VNF可设置为周期性(周期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通过VM的接口向PE发送路由消息,以实现网络信息的及时更新,防止信息老化所带来的数据包转发错误等问题。
步骤104,PE生成SRv6 VPN段标识(Segment ID,SID)。
PE1接收到来自VM1的路由消息,并提取其中的接口地址信息(即,VM1的接口地址信息1.1.1.1)与VNF地址信息(即202.1.1.1)。PE1为该该路由消息生成SRv6 VPN SID。SRv6VPN SID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参照图3,SRv6 VPN SID由Locator与属性信息(即图中所示Function部分)两部分组成,其中,Locator中的值即为PE1的IPv6网段地址(A1::1/64),Function中的值可随机生成,且保证在Locator范围内唯一,即实现每个SRv6 VPN SID的唯一性。因此,结合图3,PE为VM生成的SRv6 VPN SID即可理解为包含两部分:PE自身的Locator值和任意生成的数值的组合。在本实施例中,PE1为来自VM1的路由消息生成SRv6VPN SID1,Locator值为:A1::1/64,Function的值为:1,即,SRv6 VPN SID1为:A1::1:1/128。
PE2基于VM2发送的路由消息,生成SRv6 VPN SID2为:B1::1:2/128,PE2基于VM3发送的路由消息,生成SRv6 VPN SID3为:B1::1:3/128。具体细节如上所述,此处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SRv6 VPN SID1-3即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SRv6 VPN SID。
随后,PE1将SRv6 VPN SID1(A1::1:1/128)、SRv6 VPN SID1的类型信息、下一跳地址信息(即,VM1的地址信息:1.1.1.1)与出接口地址信息(PE1向1.1.1.1发送数据的出接口地址)对应写入本地SID列表中。其中,SRv6 VPN SID1的类型信息为END.DX4,,该类型用于指示设备在接收到数据包后,将数据包进行解封装,即,将数据包的最外层包头解封装,以获取原始数据包,并将解封装后的数据包通过本地SID列表中记录的出接口发送到下一跳地址信息对应的设备。
步骤105,PE向Remote PE发布携带有SRv6 VPN SID的路由消息。
具体的,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PE1将接收到的路由消息转换为支持PE与RemotePE之间的传输协议的路由消息(即BGP路由),并通过与Remote PE建立BGP邻居关系,将BGP路由消息发布给Remote PE,其中,BGP路由消息中携带有VNF的地址信息(202.1.1.1)以及SRv6 VPN SID1(A1::1:1/128)。PE2同样向Remote PE发送携带有SRv6 VPN SID的BGP路由消息,其中,PE2发送的路由消息中携带有VNF的地址信息(202.1.1.1)、SRv6 VPN SID2和SRv6 VPN SID3,即,对应于同一PE生成SRv6 VPN SID,将会包含于同一条路由消息中发送给Remote PE,从而使Remote PE对SRv6 Policy中的具有相同Locator,即来自同一个PE的SRv6 VPN SID进行更新,具体更新步骤将在下面的实施例中说明,此处不赘述。PE2中的其它步骤与PE1类似,此处不赘述。
步骤106,Remote PE基于SRv6 VPN SID,获取对应的转发路径。
具体的,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Remote PE基于SRv6 VPN SID,在本地转发表中进行匹配,以确认是否可通过本地转发表获取到与SRv6 VPN SID对应的转发路径(具体获取方法可参照上文的步骤102)。如果与本地转发表匹配失败,则Remote PE可向控制器请求与SRv6 VPN SID对应的转发路径,随后,控制器将向Remote PE下发与SRv6 VPN SID对应的转发路径,其中,控制器下发的转发路径中将携带有转发路径中每个节点对应的SRv6地址,以使数据包通过转发路径转发到SRv6 VPN SID对应的设备。
步骤107,Remote PE基于转发路径,获取SRv6隧道。
具体的,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Remote PE查找SRv6隧道列表中是否存在对应于VNF地址信息的SRv6隧道策略(以下简称SRv6 Policy),若存在,则说明Remote PE与VNF之间已建立有SRv6隧道(需要说明的是,Remote PE与VNF之间的隧道不表示隧道端点为Remote PE与VNF,而是隧道端点为Remote PE与VNF所属PE(即与VNF建立通信连接的PE)),即,SRv6 Policy即用于指示Remote PE与VNF之间的SRv6隧道。Remote PE可将包含有SRv6VPN SID的转发路径添加至SRv6 Policy中。反之,若不存在对应于VNF地址信息的SRv6Policy,则,Remote PE生成SRv6 Policy,以建立SRv6隧道,并将该SRv6 Policy与VNF的地址信息进行关联,随后,Remote PE可将包含有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添加至SRv6Policy中。为更好的理解步骤106和步骤107,下面以具体实施进行详细说明:
具体的,Remote PE接收到PE1发送的BGP路由消息后,提取其中的VNF的地址信息(202.1.1.1)和SRv6 VPN SID1(A1::1:1/128)。Remote PE检测本地SRv6隧道列表中是否存在对应于202.1.1.1的SRv6隧道策略。若不存在对应于202.1.1.1的SRv6 Policy,则,Remote PE建立SRv6 Policy,并将该SRv6 Policy关联到202.1.1.1,以建立Remote PE与VNF之间的SRv6隧道(隧道端点为PE)。接着,Remote PE按照最长匹配原则,将SRv6 VPNSID1(A1::1:1/128)与本地转发表进行匹配,即,检测是否存在可达SRv6 VPN SID1(A1::1:1/128)对应的PE1设备的下一跳地址,或者说,检测是否存在Remote PE与PE1设备之间的转发路径(具体匹配方法可参照已有技术实施例,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若存在对应于SRv6VPN SID1(A1::1:1/128)的转发路径,则,Remote PE基于SRv6 VPN SID1(A1::1:1/128)生成一条SRv6隧道策略表项(以下简称SID-LIST),该SID-LIST用于指示存在一条Remote PE与PE1之间的转发路径,将包含SRv6 VPN SID1(A1::1:1/128)的转发路径添加至SRv6Policy中。需要说明的是,SRv6 Policy即可用于指示Remote PE与PE1之间的SRv6隧道,而SRv6 Policy之中包含的多个SID-LIST用于指示该SRv6 Policy下存在多条转发路径,即,SRv6隧道可通过多条转发路径到达,以及,每条SID-LIST中包含对应的SRv6 VPN SID。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不存在对应于SRv6 VPN SID1(A1::1:1/128)的转发路径,则,Remote PE向控制器请求下发可达SRv6 VPN SID1(A1::1:1/128)对应的PE1设备的传输路径,以及传输路径中的各重要节点对应的SRv6 VPN SID,举例说明,仍参照图1,若RemotePE向控制器请求下发可达SRv6 VPN SID1(A1::1:1/128)对应的PE1设备的传输路径及相关节点信息,则,控制器向Remote PE返回响应信息,该响应信息中携带有ASBR1的SRv6地址,P节点1的SRv6地址以及PE1的SRv6地址,例如:ASBR1的SRv6地址为C1::1/64,P节点1的SRv6地址为D1::1/64,则,Remote PE基于C1::1/64(ASBR1的SRv6地址)、D1::1/6(P节点1的SRv6地址),以及SRv6 VPN SID1(A1::1:1/128)生成一个SID-LIST,以将包含ASBR1的SRv6地址、P节点1的SRv6地址和SRv6 VPN SID1(A1::1:1/128)的转发路径添加到SRv6 Policy中。Remote PE同样对PE2发送的BGP路由作相同的处理,即,将包含有SRv6 VPN SID2(B1::1:2/128)的转发路径、包含有SRv6 VPN SID3(B1::1:3/128)的转发路径添加至202.1.1.1关联的SRv6 Policy中。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若Remote PE检测到本地SRv6隧道列表中存在对应于202.1.1.1的SRv6隧道策略,则,Remote PE检测本地转发表中是否存在对应于SRv6 VPNSID1(A1::1:1/128)的转发路径,若存在,则将包含有SRv6 VPN SID1(A1::1:1/128)的转发路径添加至SRv6隧道策略。若不存在,则向控制器请求转发路径,并将包含有SRv6 VPNSID1(A1::1:1/128)的转发路径添加至SRv6隧道策略。具体细节可参照上文,此处不赘述。
如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具体涉及基于已建立的SRv6隧道进行端到端数据传输的过程,在图4中:
步骤201,Remote PE接收携带有VNF地址信息的数据包,并检索SRv6隧道列表中与VNF的地址信息对应的SRv6 Policy。
具体的,Remote PE接收到携带有VNF的地址信息(202.1.1.1)的数据包,并提取其中的VNF的地址信息。随后,Remote PE基于202.1.1.1检索SRv6隧道列表中是否存在与202.1.1.1关联的SRv6 Policy,若存在,即可确定Remote PE与VNF之间存在SRv6隧道。
步骤202,Remote PE基于SRv6 Policy中的SRv6 VPN SID,获取对应的转发路径。
具体的,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若Remote PE检测到存在与202.1.1.1关联的SRv6Policy,则获取SRv6 Policy中包含的至少一个SID-LIST,需要说明的是,Remote PE在SRv6Policy中检测到多少个SID-LIST,即可确认Remote PE与VNF之间存在多少条转发路径。随后,Remote PE检索SRv6 Policy中的每个SID-LIST,以确认Remote PE与PE之间存在多少条转发路径。随后Remote PE提取每个SID-LIST中包含的SRv6 VPN SID。举例说明:Remote PE获取SRv6 Policy中的包含有SRv6 VPN SID1(A1::1:1/128)的SID-LIST、包含有SRv6 VPNSID2(B1::1:2/128)的SID-LIST和包含有SRv6 VPN SID3(B1::1:3/128)的SID-LIST。Remote PE分别将每个SRv6 VPN SID最长匹配原则,与本地转发表进行匹配,以确认RemotePE是否存在到达PE的转发路径。其中,若Remote PE未匹配到与SRv6 VPN SID对应的转发路径,则向控制器请求下发转发路径以及转发路径上的各重要节点对应的SRv6地址。
接着,Remote PE可根据获取到的三条转发路径,对数据包进行负载分担,即,通过三条转发路径将数据包分别发送给VM1、VM2及VM3,从而实现负载分担,已降低设备的负载压力,并且提升系统的利用率和数据处理效率。具体负载分担规则可参照已有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本申请不再赘述。
具体的,Remote PE对传输给每条转发路径的数据包分别进行封装,以传输给SRv6VPN SID1对应的转发路径为例:具体的,Remote PE将SRv6 VPN SID1(A1::1:1/128)封装至数据包,则,数据包的结构如图5所示,在图5中,封装后的数据包的最外层包头中包含源地址信息(即Remote PE的地址信息)以及目的地址信息(即A1::1:1/128)。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Remote PE获取到的转发路径为控制器下发,则封装后的数据包中,在IPv6包头与原数据包包头之间还需封装分段路由包头(Segment Routing Header,SRH),其中,SRH中包含有控制器下发的转发路径的各节点对应的SRv6地址信息,以指示各节点按照SRH的指示,将数据包进行传输。SRH的具体形式可参照已有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本申请不再赘述。
步骤203,Remote PE将封装后的数据包通过转发路径发送给PE。
具体的,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Remote PE将数据包发送给转发路径中的ASBR1、再经过P节点1到达PE1。其中,Remote PE与ASBR1和PE1之间的数据交互均基于SRv6协议,即,在数据传输过程中,Remote PE发送给ASBR1,以及ASBR1发送给P节点1和P节点1发送给PE1的数据包只需要在传输过程中对最外层的源地址信息进行修改,而无需如已有技术实施例中的需要根据不同的传输通道类型对数据包的协议类型进行修改,从而简化了数据传输过程,并且,在Remote PE端即可实现对DCN网络以及云网络中的设备进行控制,进而降低了管理难度。
同时基于负载分担规则,Remote PE同样对发往SRv6 VPN SID2对应的转发路径中的数据包和发往SRv6 VPN SID3对应的转发路径中的数据包作相同的处理,即,向发往转发路径的数据包进行重新封装,以使数据包携带有与转发路径对应的SRv6 VPN SID,数据包可通过转发路径被传输至SRv6 VPN SID2和SRv6 VPN SID3对应的PE设备(即PE2)。
步骤204,PE对数据包进行解封装,并转发给VNF。
具体的,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以PE1为例:PE1接收到如图5所示的数据包结构,并提取数据包最外层的数据包包头中的SRv6 VPN SID1(A1::1:1/128)。接着,PE1将SRv6 VPNSID1(A1::1:1/128)与本地SID列表中记录的至少一条表项进行匹配,以获取与SRv6 VPNSID1(A1::1:1/128)对应的关联信息。在本实施例中,PE1获取到与SRv6 VPN SID1(A1::1:1/128)的关联信息包括:SRv6 VPN SID1的类型信息(END.DX4)、下一跳地址信息(1.1.1.1)以及出接口地址信息。接着,PE1根据SRv6 VPN SID1的类型信息,即END.DX4的指示,将数据包进行解封装,以获取原始数据包,并将数据包通过获取到的出接口地址信息发送到下一跳地址信息(1.1.1.1)对应的VM1。PE2中的处理步骤与PE1中的类似,即,PE2将数据包发送给VM2与VM3,具体细节参照PE1中的传输步骤,此处不赘述。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通过将SRv6技术将城域网与DCN网络融合,实现端到端通信,从而降低了网络传输的复杂度,并使管理简单化,有效提升了用户体验。
场景二
具体的,结合图1,在本场景中,VNF可基于各VM的负载状态,设置对应的权重值,以使Remote PE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基于预设的权重值,对数据包进行负载分担,具体过程如下:
结合图1,如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在图6中:
步骤301,PE向Remote PE发布携带有Locator的路由消息。
该步骤可参照场景一中的步骤101,此处不赘述。
步骤302,Remote PE建立本地转发表。
该步骤可参照场景一中的步骤102,此处不赘述。
步骤303,VNF发布携带有VNF地址信息、VM地址信息以及对应于VM的权重值的路由消息。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VNF向PE发送的路由消息中可携带有权重值,以通过PE将权重值转发给Remote PE,从而使Remote PE在数据包转发的过程中,按照权重值,对数据包进行负载均衡处理。举例说明:如场景一所述,VNF可周期性向PE发送路由消息,因此,在周期到达时刻,VNF可从监测设备中获取到当前各VM的负载状态,并基于负载状态,确定每个VM对应的权重值。权重值的具体确认方式可参照已有技术实施例,本申请不再赘述。例如:VNF确认VM1的权重值为5、VM2的权重值为10、VM3的权重值为10。则,VNF向PE1发送的对应于VM1的路由消息中,除携带有VM1的地址信息(1.1.1.1)和VNF的地址信息(202.1.1.1)外,还携带有VM1的权重值(权重值为5)。
其它步骤细节可参照场景一中的步骤103,此处不赘述。
步骤304,PE生成SRv6 VPN SID。
该步骤的具体细节可参照场景一中的步骤104,此处不赘述。
步骤305,PE向Remote PE发布携带有权重值和SRv6 VPN SID的路由消息。
该步骤的具体细节可参照场景一中的步骤105,此处不赘述。其中,与步骤104不同的是,PE向Remote PE发布的路由消息中,还携带有步骤302中所述的权重值。
步骤306,Remote PE基于SRv6 VPN SID,获取对应的转发路径。
步骤307,Remote PE基于转发路径,获取SRv6隧道。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PE向Remote PE发送的BGP路由消息中除携带有已生成的SRv6 VPN SID、VNF的地址信息(202.1.1.1)外,还携带有权重值,Remote PE将权重值与包含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对应添加至SRv6隧道策略。举例说明:仍以VM1的权重值为5为例,Remote PE从PE1获取到VM1的权重值为5,则,Remote PE生成对应的SRv6隧道策略后,将包含有SRv6 VPN SID1(A1::1:1/128)的转发路径与权重值5对应添加至SRv6隧道策略,即,对应于SRv6 VPN SID1(A1::1:1/128)的转发路径的权重值为5。
其它步骤细节可参照场景一中的步骤106和步骤107,此处不赘述。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Remote PE基于已设置的权重值,对数据包进行负载分担的过程如下:
结合图1,如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在图7中:
步骤401,Remote PE接收携带有VNF地址信息的数据包,并检索SRv6隧道列表中与VNF的地址信息对应的SRv6 Policy。
具体步骤细节可参照场景一中的步骤201,此处不赘述。
步骤402,Remote PE基于SRv6 Policy中的SRv6 VPN SID,获取对应的转发路径与对应的权重值。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Remote PE可从SRv6 Policy中获取到与SRv6 VPN SID对应的转发路径及对应的权重值。
其它步骤细节可参照场景一中的步骤202,此处不赘述。
步骤403,Remote PE将封装后的数据包通过转发路径发送给PE。
具体的,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Remote PE对数据包进行负载分担时,可按照以获取到的每条转发路径对应的权重值向每条转发路径分配对应数量的数据包。
其它步骤细节可参照场景一中的步骤203,此处不赘述。
步骤404,PE对数据包进行解封装,并转发给VNF。
该步骤的具体细节可参照场景一中的步骤204,此处不赘述。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通过VNF根据VM的负载情况设置对应的权重值,并向Remote PE发布已设置的权重值,从而使Remote PE在数据包传输时,可根据每条转发路径对应的权重值对数据包进行负载分担,从而能够有效降低高负荷的设备的负载压力,并提升低负荷的设备的利用率,进而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
场景三
具体的,结合图1,在本场景中,若VNF中的任一VM的状态更新(状态更新包括:VM删除、VM迁移、VM接口更新以及增加VM等),即,VM的原接口地址发生变化或与其进行通信连接的PE同样发生变化后,VNF可通过向PE发送的路由消息,及时通过PE通知Remote PE当前云网络中的虚拟的更新状态,具体过程如下:
结合图1,如图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在图8中:
步骤501,PE向Remote PE发布携带有Locator的路由消息。
该步骤可参照场景一中的步骤101,此处不赘述。
步骤502,Remote PE建立本地转发表。
该步骤可参照场景一中的步骤102,此处不赘述。
步骤503,VNF发布携带有VNF地址信息以及VM地址信息的路由消息。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VNF中的任一VM的状态发生变化后,则,VNF将会更新所有路由消息,即,VNF重新通过各VM对应的接口向各VM对应的PE设备发送路由消息。
下面以VM3迁移到PE3为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9所示为VM迁移后的系统架构图,其中,VM3迁移到PE3后,为更好的区分与之前的VM3的区别,下面以迁移后的VM为VM4为例进行详细说明。具体的,VM3迁移到PE3,并且VM4与PE3建立通信连接,以及接口地址信息更新为1.1.1.4(其中,VM3迁移到PE3后接口地址也可以保持不变,即仍未1.1.1.3)。则,VNF在感知到其下所属的VM的状态发生变化,则触发路由重发机制,即,VNF通过VM1的对外接口向PE1发布携带有VM1的接口地址信息(1.1.1.1)和VNF地址信息(202.1.1.1)的路由消息,以及,VNF通过VM2的接口向PE2发布携带有VM2的接口地址信息(1.1.1.2)和VNF地址信息(202.1.1.1)的路由消息,VNF通过VM4的接口向PE3发布携带有VM4的接口地址信息(1.1.1.4)和VNF地址信息(202.1.1.1)的路由消息。
步骤504,PE生成SRv6 VPN SID。
PE1接收到来自VM1的路由消息,PE2接收到来自VM2的路由消息,PE3(即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三设备)接收到来自VM4的路由消息。随后,PE1、PE2与PE3分别基于各自收到的路由消息,生成对应的SRv6 VPN SID。仍以PE1为VM1生成的SRv6 VPN SID1为A1::1:1/128,PE2为VM2生成的SRv6 VPN SID2为B1::1:2/128为例,此时,PE3为VM4生成的SRv6 VPNSID4为C1::1:4/128。以及,PE1-3将SRv6 VPN SID及对应的关联信息写入本地SID列表中。
其它步骤细节可参照场景一中的步骤104,此处不赘述。
步骤505,PE向Remote PE发布携带有SRv6 VPN SID的路由消息。
该步骤的具体细节可参照场景一中的步骤105,此处不赘述。
步骤506,Remote PE基于SRv6 VPN SID,对SRv6隧道列表进行更新。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Remote PE接收到来自PE的路由消息,并对SRv6隧道列表进行更新。具体的,Remote PE提取接收到的路由消息中携带的VNF的地址信息,并检索SRv6隧道列表中是否存在对应于VNF的SRv6隧道策略,若存在,则基于路由消息中携带的SRv6VPN SID,检测Remote PE中是否已存在对应于SRv6 VPN SID对应的PE的转发路径。具体检测步骤为:以PE2发送的携带有VNF的地址信息(202.1.1.1)与SRv6 VPN SID2(B1::1:2/128)为例,Remote PE基于VNF的地址信息,检测到SRv6 Policy中存在对应的SRv6 Policy。随后,Remote PE基于SRv6 VPN SID2中的Locator(B1::1/64),检测SRv6 Policy中是否存在对应于PE2的SID-LIST,即,包含有Locator部分为B1::1/64的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在本实施例中,以场景一中已建立的SRv6 Policy为例,即,Remote PE检测到SRv6 Policy中存在对应于PE2的SID-LIST包含的SRv6 VPN SID分别为B1::1:2/128和B1::1:3/128,则,Remote PE将B1::1:2/128和B1::1:3/128删除,并将B1::1:2/128添加至SRv6 Policy,从而完成SRv6 Policy的更新。对于PE1发送的路由消息,Remote PE同样对其所对应的SRv6Policy中的信息进行更新。对于PE3发送的路由消息,由于SRv6 Policy中不存在对应于PE3的SID-LIST,则Remote PE可在为SRv6 VPN SID4匹配到对应的转发路径后,将SRv6 VPNSID4添加至SRv6 Policy。即,更新后的SRv6 Policy包括三条SID-LIST,每条SID-LIST分别包括SRv6 VPNSID1(A1::1:1/128)、SRv6 VPN SID2(B1::1:2/128)和SRv6 VPN SID4(C1::1:4/128),即,实现Remote PE能够及时感知到VNF侧的变化,并通过更新SRv6 Policy,以更新对应的隧道。
随后,Remote PE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与场景一的过程相同,此处不赘述。
综上所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Remote PE能够及时感知VNF的状态变化,并对应更新SRv6 Policy,以建立对应的SRv6隧道。
场景四
具体的,结合图1,在本场景中,ASBR1和ASBR2(ASBR1和ASBR2即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边界设备)同样能够使能SRv6功能,即,ASBR可与PE之间建立SRv6隧道,并且ASBR与Remote PE之间可建立SRv6隧道。以及,ASBR可作为两个隧道之间的连接点,将两个SRv6隧道级联,从而实现Remote PE与PE之间的端到端通信。
结合图1,如图10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在图10中:
在本实施例中,仍以VM1对外的接口地址为1.1.1.1、VM2对外的接口地址为1.1.1.2、VM3的接口地址为1.1.1.3,PE1的Locator为A1::1/64,PE2的Locator为B1::1/64、VNF的地址信息为202.1.1.1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步骤601,PE向ASBR和Remote PE发布携带有Locator的路由消息。
步骤602,ASBR与Remote PE建立本地转发表。
ASBR(指ASBR1和ASBR2)与Remote PE建立转发表的过程相同。可参照场景一中的步骤101和步骤102,此处不赘述。
步骤603,VNF发布携带有VNF地址信息、VM地址信息的路由消息。
具体步骤细节可参照场景一中的步骤103,此处不赘述。
步骤604,PE生成SRv6 VPN SID。
该步骤的具体细节可参照场景一中的步骤104,此处不赘述。
步骤605,PE向ASBR发布携带有SRv6 VPN SID的路由消息。
该步骤的具体细节可参照场景一中的步骤105,此处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与步骤105不同的是,PE是向ASBR发布路由消息,而非Remote PE。
步骤606,ASBR基于SRv6 VPN SID,获取对应的转发路径。
步骤607,ASBR基于转发路径,获取SRv6隧道。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PE向ASBR发送BGP路由消息,且路由消息中携带有VNF的地址信息和SRv6 VPN SID,ASBR获取与SRv6 VPN SID对应的转发路径,并将包含SRv6 VPNSID的转发路径添加至生成的SRv6隧道策略。具体的,ASBR建立SRv6 Policy的过程与场景一中Remote PE建立SRv6 Policy的过程相同,此处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ASBR1与ASBR2均能接收到来自PE1与PE2的路由消息,因此,ASBR1与ASBR2中的SRv6 Policy均包括:SRv6 VPN SID1(A1::1:1/128)、SRv6 VPN SID2(B1::1:2/128)以及SRv6 VPN SID3(B1::1:3/128)。即,ASBR1可建立与PE1和PE2之间的SRv6隧道,ASBR2可建立与PE1和PE2之间的SRv6隧道。
接着,ASBR1生成绑定(Binding)SID1(C1::1:1/128),并将Binding SID1关联至202.1.1.1对应的SRv6 Policy。具体关联方法为:ASBR1将Binding SID1、VNF的地址信息(202.1.1.1)、Binding SID1的类型信息对应写入本地SID列表中,以使ASBR1在接收到携带有Binding SID1的路由消息时,通过检索本地SID列表,获取到与Binding SID1对应的关联信息,并基于关联信息中的VNF的地址信息,查找到对应的SRv6 Policy。其中,BindingSID1的类型信息为End.BS6,End.BS6用于指示ASBR1在接收到携带有Binding SID1的数据包时,将数据包外层包头中的Binding SID更新为SRv6 Policy中的SRv6 VPN SID。
步骤608,ASBR向Remote PE发送携带有Binding SID的路由消息。
随后,ASBR1将携带有Binding SID1和VNF的地址信息(202.1.1.1)的路由消息发布给Remote PE。ASBR2中的步骤与ASBR1相同,ASBR2将携带有Binding SID2(D1::1:1/128)和VNF的地址信息(202.1.1.1)的路由消息发布给Remote PE。
步骤609,Remote PE基于Binding SID,获取SRv6隧道。
具体的,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Remote PE基于Binding SID生成对应的SRv6Policy。其中,Remote PE生成SRv6 Policy的过程与场景一中的步骤103相同,此处不赘述。具体的,Remote PE生成的对应于202.1.1.1的SRv6 Policy中包含:Binding SID1(C1::1:1/128)和Binding SID2(D1::1:1/128),从而建立Remote PE与ASBR1和ASBR2之间的SRv6隧道。
如图1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在图11中:
步骤701,Remote PE接收携带有VNF地址信息的数据包,并检索SRv6隧道列表中对应于VNF的地址信息的SRv6 Policy。
该步骤的具体细节可参照场景一中的步骤201,此处不赘述。
步骤702,Remote PE基于SRv6 Policy中的Binding SID,获取对应的转发路径。
该步骤的具体细节可参照场景一中的步骤202,此处不赘述。与步骤202不同的是,Remote PE从SRv6 Policy中获取到的信息为Binding SID。
步骤703,Remote PE将封装后的数据包通过转发路径发送给ASBR。
具体的,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Remote PE将数据包通过与ASBR1和ASBR2之间的SRv6隧道中对应的多条转发路径发送给ASBR1和ASBR2。具体细节与场景一中的步骤203类似,此处不赘述。其中,Remote PE发送给ASBR1的数据包的最外层包头中包含ASBR1的Binding SID1(C1::1:1/128),Remote PE发送给ASBR2的数据包的最外层包头中包含ASBR2的Binding SID2(D1::1:1/128)。
步骤704,ASBR检索对应于Binding SID的SRv6 Policy。
步骤705,ASBR基于SRv6 Policy中的SRv6 VPN SID,获取对应的转发路径。
步骤706,ASBR将封装后的数据包通过转发路径发送给PE。
具体的,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以ASBR1为例:ASBR1接收到Remote PE发送的携带有Binding SID1(C1::1:1/128)的数据包,随后,ASBR1将Binding SID1(C1::1:1/128)与本地SID列表中的表项逐一进行匹配,并提取匹配成功的Binding SID对应的关联信息,关联信息包括:Binding SID1的类型信息(End.BS6)、以及VNF的地址信息(202.1.1.1),并基于202.1.1.1查找到对应的SRv6 Policy。随后,ASBR1获取到SRv6 Policy中的SRv6 VPN SID对应的转发路径。
接着,与场景一中相同,由于ASBR1可根据获取到的三条转发路径,对数据包进行负载分担,即,通过三条转发路径将数据包分别发送给PE1和PE2。
具体的,ASBR1基于End.BS6类型,将发往SRv6 VPN SID1(A1::1:1/128)对应的转发路径的数据包最外层包头中包含的Binding SID1(C1::1:1/128)替换为SRv6 Policy中的SRv6 VPN SID1(A1::1:1/128),然后,ASBR1将封装后的数据包通过与PE1之间的转发路径发送给PE1。ASBR1对发往SRv6 VPN SID2对应的转发路径的数据包与发往SRv6 VPN SID3对应的转发路径的数据包作相同处理,以及,ASBR2作与ASBR1相同的处理,此处不赘述。
步骤707,PE对数据包进行解封装,并转发给VNF。
该步骤的具体细节与场景一中的步骤204相同,此处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VNF可以根据VM的负载状态,并为VM设置对应的权重值,随后通过路由消息,将设置的权重值发布给ASBR,以使ASBR在建立SRv6 Policy时,将SRv6 VPN SID以及对应的权重值对应添加至SRv6 Policy中,从而实现ASBR端的非等值负载分担。具体步骤细节与场景二中类似,此处不赘述。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若VNF中的任一VM的状态更新(状态更新包括:VM删除、VM迁移、VM接口更新以及增加VM等),则,ASBR侧的SRv6 Policy将会对应更新,具体更新过程可参照场景三中的步骤,此处不赘述。与场景三中不同的是,ASBR侧中的SRv6 Policy可基于VNF侧的状态更新而更新,而Remote PE端则不会感知到VNF侧的变化,从而不会改变RemotePE侧的SRv6 Policy,进而减少信息交互,降低设备压力,以节省资源利用。
综上,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通过使城域网与DCN网络中的不同层的设备可使能SRv6功能,从而实现更加灵活的网络配置方案,使网络管理更加方便、快捷,并且,使上层(即Remote PE)设备不会感知到云网络之中的变化,从而降低设备压力,有效节约资源利用。
上述主要从各个网元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设备和边界设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第一设备和边界设备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12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第一设备100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第一设备100可以包括:接收模块11、检索模块12、第一获取模块13、转发模块14。其中,接收模块11可用于接收数据包,并提取数据包的第一地址信息,其中,第一地址信息用于指示VNF。例如该接收模块11可以用于支持第一设备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S201、S401。检索模块12可用于据第一地址信息,检索SRv6隧道列表中与第一地址信息对应的SRv6隧道策略,其中,SRv6隧道策略中包含第一SRv6 VPN SID。例如该检索模块12可以用于支持第一设备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S201、S401。第一获取模块13可用于获取与第一SRv6 VPN SID对应的转发路径,其中,转发路径用于第一设备与第一SRv6 VPN SID对应的第二设备进行通信时的数据传输路径。例如该获取模块13可以用于支持第一设备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S202、S402。转发模块14可用于基于转发路径,通过第二设备将数据包转发给VNF,例如该转发模块14可用于支持第一设备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S203、S403。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设备100还可以包括第二获取模块15,该模块用于建立所述SRv6隧道,例如,该第二获取模块15可用于支持第一设备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S105,S305。第一设备100还可以包括更新模块16,该模块用于若接收到位于第二网络中的第三设备发送的新SRv6 VPN SID,则将新SRv6 VPN SID添加到SRv6隧道策略中,其中,新SRv6 VPN SID为第一VM切换到第三设备后,由第三设备根据接收到的VNF发布的携带有第一VM的第三地址信息的第三路由消息生成的,其中,第三地址信息与第二地址信息相同或者不相同,例如,该更新模块16可用于支持第一设备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S505。
图13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第一设备200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第一设备200可以包括:接收模块21、第一获取模块22、第二获取模块23、转发模块24。其中,接收模块21可用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路由消息,第一路由消息中携带有第一SRv6 VPN SID及第一地址信息,第一SRv6 VPN SID为第二设备基于VM发送的携带有第二地址信息的第二路由消息生成的,第一地址信息用于指示VNF,第二地址信息用于指示VM。例如该接收模块21可以用于支持第一设备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S106、S306。第一获取模块22可用于获取与第一SRv6 VPN SID对应的转发路径,转发路径用于指示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进行通信时的数据传输路径。例如该第一获取模块22可以用于支持第一设备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S106、S306。第二获取模块23可用于基于转发路径,获取SRv6隧道。例如该第二获取模块23可以用于支持第一设备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S107、S307。转发模块14可用于若接收到携带有第一地址信息的数据包,则基于SRv6隧道,通过第二设备将数据包转发给VNF,例如该转发模块24可用于支持第一设备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S203、S403。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设备200还可以包括更新模块25,该模块可用于若接收到位于第二网络中的第三设备发送的新SRv6 VPN SID,则将新SRv6 VPN SID添加到SRv6隧道策略中,其中,新SRv6 VPN SID为第一VM切换到第三设备后,由第三设备根据接收到的VNF发布的携带有第一VM的第三地址信息的第三路由消息生成的,其中,第三地址信息与第二地址信息相同或者不相同。例如,该更新模块25可用于支持第一设备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S505。
在另一个示例中,图1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第一设备300的示意性框图。第一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31和收发器/收发管脚32,可选地,还包括存储器33。该处理器31可用于执行前述的实施例的各方法中的第一设备所执行的步骤,并控制接收管脚接收信号,以及控制发送管脚发送信号。
第一设备300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34耦合在一起,其中总线系统34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34。
可选地,存储器33可以用于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存储指令。
应理解,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设备300可对应于前述的实施例的各方法中的第一设备,并且第一设备300中的各个元件的上述和其它管理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前述各个方法的相应步骤,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15所示为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边界设备400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5所示,边界设备400可以包括:接收模块41、检索模块42、第一获取模块43、转发模块44。其中,接收模块41可用于接收第一设备通过第一SRv6隧道发送的数据包,第一SRv6隧道用于第一设备与边界设备建立通信连接,以及,数据包中携带有第一SRv6 VPN SID。例如该接收模块41可以用于支持边界设备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S704。检索模块42可用于依据第一SRv6 VPN SID,检索SRv6隧道列表中对应于第一SRv6 VPN SID对应的SRv6隧道策略,其中,SRv6隧道策略中包含第二SRv6 VPN SID。例如该检索模块42可以用于支持边界设备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S704。获取模块43可用于获取与第二SRv6 VPN SID对应的转发路径,其中,转发路径用于边界设备与第二设备进行通信时的数据传输路径。例如该获取模块43可以用于支持边界设备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S705。转发模块44可用于基于转发路径,通过第二设备将数据包转发给VNF。例如该转发模块44可以用于支持边界设备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S706。在一个实施例中,边界设备400还可以包括第二获取模块45,该模块用于获取所述SRv6隧道,例如,该第二获取模块45可用于支持边界设备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中的S605。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边界设备400还可以包括更新模块46,用于若接收到第三设备发送的第二SRv6 VPN SID,则检测SRv6隧道策略中是否存在包含第三地址信息的SRv6VPN SID,其中,第三地址信息用于指示第三设备的SRv6地址,以及,第三设备位于第二网络;若检测为是,则基于第二SRv6 VPN SID对包含第三地址信息的SRv6 VPN SID进行更新。
如图16所示为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边界设备500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6所示,边界设备500可以包括:接收模块51、第一获取模块52、第二获取模块53、生成模块54、发送模块55、转发模块56。其中,接收模块51可用于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路由消息,第一路由消息中携带有第一SRv6 VPN SID及第一地址信息,第一SRv6 VPN SID为第二设备基于VM发送的携带有第二地址信息的第二路由消息生成的,第一地址信息用于指示VNF,第二地址信息用于指示第一VM。例如该接收模块51可以用于支持边界设备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S605。第一获取模块52可用获取与第一SRv6 VPN SID对应的转发路径,转发路径用于指示第二设备与边界设备进行通信时的数据传输路径。例如该第一获取模块52可以用于支持边界设备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S603。第二获取模块53可用于基于转发路径,获取第一SRv6隧道。例如该第二获取模块53可以用于支持边界设备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S605。生成模块54可用于生成第二SRv6 VPN SID,并将第二SRv6 VPN SID关联至第一SRv6隧道。例如该生成模块54可以用于支持边界设备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S605。发送模块55可用于将第二SRv6 VPN SID发送给第一设备,第一设备基于第二SRv6 VPN SID获取与边界设备之间的第二SRv6隧道,例如该发送模块54可以用于支持边界设备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S606。转发模块56可用于若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携带有第二SRv6 VPN SID的数据包,则基于第二SRv6隧道,通过第三设备将数据包转发给VNF。例如该转发模块56可以用于支持边界设备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S706。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边界设备500还可以包括更新模块57,用于若接收到位于第二网络中的第三设备发送的新SRv6 VPN SID,则检测SRv6隧道策略中是否存在包含第三地址信息的SRv6 VPN SID,其中,第三地址信息用于指示第三设备的SRv6地址,以及,新SRv6 VPN SID为第一VM切换到第三设备后,由第三设备根据接收到的VNF发布的携带有第一VM的第二地址信息的第三路由消息生成的;以及,若存在包含第三地址信息的SRv6 VPN SID,则基于新SRv6 VPN SID对包含第三地址信息的SRv6 VPN SID进行更新。
在另一个示例中,图1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边界设备600的示意性框图。边界设备600可以包括:处理器61和收发器/收发管脚62,可选地,还包括存储器63。该处理器61可用于执行前述的实施例的各方法中的边界设备所执行的步骤,并控制接收管脚接收信号,以及控制发送管脚发送信号。
边界设备600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64耦合在一起,其中总线系统64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64。
可选地,存储器63可以用于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存储指令。
应理解,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边界设备600可对应于前述的实施例的各方法中的第一设备,并且边界设备600中的各个元件的上述和其它管理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前述各个方法的相应步骤,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至少一段代码,该至少一段代码可由第一设备和/或边界设备执行,以控制第一设备和/或边界设备用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当该计算机程序被第一设备和/或边界设备执行时,用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
所述程序可以全部或者部分存储在与处理器封装在一起的存储介质上,也可以部分或者全部存储在不与处理器封装在一起的存储器上。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处理器,该处理器用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上述处理器可以为芯片。
结合本申请实施例公开内容所描述的方法或者算法的步骤可以硬件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是由处理器执行软件指令的方式来实现。软件指令可以由相应的软件模块组成,软件模块可以被存放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闪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EP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只读光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网络设备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网络设备中。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44)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包括第一设备、第二设备、以及虚拟化网络功能VNF,所述VNF包括多台虚拟机VM,所述多台VM中包括第一VM,并且所述多台VM通过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通信,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数据包,并提取所述数据包的第一地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地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VNF;
所述第一设备依据所述第一地址信息,获得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对应的SRv6隧道策略,其中,所述SRv6隧道策略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SRv6隧道,并且所述SRv6隧道策略中包含多个SRv6虚拟专用网络段标识VPN SID,所述多个SRv6VPN SID包括第一SRv6 VPN SID,所述第一SRv6 VPN SID用于指示所述第一VM;
所述第一设备获取与所述第一SRv6 VPN SID对应的转发路径,其中,所述转发路径用于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一SRv6 VPN SID对应的第二设备进行通信时的数据传输路径;
所述第一设备基于所述转发路径,转发所述数据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位于第一网络,所述第二设备位于第二网络,所述第一网络为城域网、所述第二网络为数据中心网络DC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路由消息,所述第一路由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一SRv6 VPN SID及所述第一地址信息,所述第一SRv6 VPN SID为所述第二设备基于VNF发布的携带有第二地址信息的第二路由消息生成的,其中,所述第二地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VM;
所述第一设备检测所述SRv6隧道列表中是否存在对应于所述第一地址信息的SRv6隧道策略;
若存在对应于所述第一地址信息的SRv6隧道策略,则将所述第一SRv6 VPN SID添加至所述SRv6隧道策略;
若不存在对应于所述第一地址信息的SRv6隧道策略,则生成所述SRv6隧道策略,并将所述SRv6隧道策略与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关联,以及,将所述第一SRv6 VPN SID添加至所述SRv6隧道策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若接收到位于第二网络中的第三设备发送的新SRv6 VPN SID,则将所述新SRv6VPNSID添加到所述SRv6隧道策略中,其中,所述新SRv6 VPN SID为所述第一VM切换到所述第三设备后,由所述第三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VNF发布的携带有所述第一VM的第三地址信息的第三路由消息生成的,其中,所述第三地址信息与所述第二地址信息相同或者不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若所述第一设备检测到存在对应于所述第一地址信息的SRv6隧道策略,则检测本地转发表中是否存在对应于所述第一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
若存在对应于所述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则将包含所述第一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添加至所述SRv6隧道策略;
若不存在对应于所述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则从控制器端获取所述转发路径,并包含所述第一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添加至所述SRv6隧道策略;
以及,若所述第一设备未检测到对应于所述第一地址信息的SRv6隧道策略,则生成所述SRv6隧道策略,并将所述SRv6隧道策略与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关联;
所述第一设备检测本地转发表中是否存在对应于所述第一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
若存在对应于所述第一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则将包含所述第一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添加至所述SRv6隧道策略;
若不存在对应于所述第一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则从控制器端获取所述转发路径,并将包含所述第一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添加至所述SRv6隧道策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SRv6隧道策略中还包括对应于所述第一SRv6 VPN SID的权重值,所述权重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基于所述权重值,将所述数据包分配给所述第一SRv6 VPN SID对应的转发路径。
7.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包括第一设备、边界设备、第二设备、以及虚拟化网络功能VNF,所述VNF包括多台虚拟机VM,所述多台VM中包括第一VM,并且所述多台VM通过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通信,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边界设备接收第一设备通过第一IPv6分段路由SRv6隧道发送的数据包,所述第一SRv6隧道用于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边界设备建立通信连接,以及,所述数据包中携带有第一SRv6段标识SID;
所述边界设备依据所述第一SRv6 VPN SID,获得所述第一SRv6 VPN SID对应的SRv6隧道策略,其中,所述SRv6隧道策略指示所述边界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第二SRv6隧道,以及,所述SRv6隧道策略中包含多个SRv6 VPN SID,所述多个SRv6 VPN SID包括第二SRv6VPN SID,所述第二SRv6 VPN SID用于指示所述第一VM;
所述边界设备获取与所述第二SRv6 VPN SID对应的转发路径,其中,所述转发路径用于所述边界设备与第二设备进行通信时的数据传输路径;
所述边界设备基于所述转发路径转发所述数据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位于第一网络,所述第二设备位于第二网络,所述所述第一网络为城域网、所述第二网络为数据中心网络DCN。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路由消息,所述第一路由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二SRv6VPN SID及第一地址信息,所述第二SRv6 VPN SID为所述第二设备基于VNF发布的携带有第二地址信息的第二路由消息生成的,其中,所述第二地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VM;
所述边界设备检测是否存在对应于所述第一地址信息的SRv6隧道策略;
若存在对应于所述第一地址信息的SRv6隧道策略,则将所述第二SRv6 VPN SID添加至所述SRv6隧道策略;
若不存在对应于所述第一地址信息的SRv6隧道策略,则生成所述SRv6隧道策略,并将所述SRv6隧道策略与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关联,以及,将所述第二SRv6 VPN SID添加至所述SRv6隧道策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接收到位于第二网络中的第三设备发送的新SRv6 VPN SID,则将所述新SRv6VPNSID添加到所述SRv6隧道策略中,其中,所述新SRv6 VPN SID为所述第一VM切换到所述第三设备后,由所述第三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VNF发布的携带有所述第一VM的第三地址信息的第三路由消息生成的,其中,所述第三地址信息与所述第二地址信息相同或者不相同。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若所述边界设备检测到存在对应于所述第一地址信息的SRv6隧道策略,则检测本地转发表中是否存在对应于所述第二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
若存在对应于所述第二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则将包含所述第二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添加至所述SRv6隧道策略;
若不存在对应于所述第二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则从控制器端获取所述转发路径,并将包含所述第二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添加至所述SRv6隧道策略;
以及,若所述边界设备未检测到对应于所述第一地址信息的SRv6隧道策略,则生成所述SRv6隧道策略,并将所述SRv6隧道策略与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关联;
检测本地转发表中是否存在对应于所述第二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
若存在对应于所述第二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则将包含所述第二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添加至所述SRv6隧道策略;
若不存在对应于所述第二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则从控制器端获取所述转发路径,并将包含所述第二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添加至所述SRv6隧道策略。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SRv6隧道策略中还包括对应于所述第二SRv6 VPN SID的权重值,所述权重值用于指示所述边界设备基于所述权重值,将所述数据包分配给所述第二SRv6 VPN SID对应的转发路径。
13.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包括第一设备、第二设备以及虚拟化网络功能VNF,所述VNF中包括多台虚拟机VM,所述多台VM包括第一VM,并且所述多台VM通过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通信,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路由消息,所述第一路由消息中携带有第一IPv6分段路由段标识SRv6 VPN SID及第一地址信息,所述第一SRv6 VPN SID为所述第二设备基于所述第一VM发送的携带有第二地址信息的第二路由消息生成的,所述第一地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VNF,所述第二地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VM;
所述第一设备获取与所述第一SRv6 VPN SID对应的转发路径,所述转发路径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通信时的数据传输路径;
所述第一设备基于所述转发路径,获取SRv6隧道;
所述第一设备若接收到携带有所述第一地址信息的数据包,则基于所述SRv6隧道进行负载分担,转发所述数据包。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SRv6隧道的步骤,包括:
检测SRv6隧道列表中是否存在对应于所述第一地址信息的SRv6隧道策略,其中,所述SRv6隧道策略用于指示所述SRv6隧道;
若存在对应于所述第一地址信息的SRv6隧道策略,则将包含所述第一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添加至所述SRv6隧道策略;
若不存在对应于所述第一地址信息的SRv6隧道策略,则生成所述SRv6隧道策略,并将所述SRv6隧道策略与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关联,以及,将包含所述第一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添加至所述SRv6隧道策略。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位于第一网络,所述第二设备位于第二网络,所述第一网络为城域网、所述第二网络为数据中心网络DCN。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路由消息中还可以携带有对应于所述第一SRv6 VPN SID的权重值,所述权重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基于所述权重值,将所述数据包分配给所述第一SRv6 VPN SID对应的转发路径。
17.根据权利要求13-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接收到位于第二网络中的第三设备发送的新SRv6 VPN SID,则将所述新SRv6VPNSID添加到所述SRv6隧道策略中,其中,所述新SRv6 VPN SID为所述第一VM切换到所述第三设备后,由所述第三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VNF发布的携带有所述第一VM的第三地址信息的第三路由消息生成的,其中,所述第三地址信息与所述第二地址信息相同或者不相同。
18.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包括第一设备、边界设备、第二设备、以及虚拟化网络功能VNF,所述VNF包括多台虚拟机VM,所述多台VM中包括第一VM,并且所述多台VM通过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通信,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边界设备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路由消息,所述第一路由消息中携带有第一IPv6分段路由段标识SRv6 VPN SID及第一地址信息,所述第一SRv6 VPN SID为所述第二设备基于所述第一VM发送的携带有第二地址信息的第二路由消息生成的,所述第一地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VNF,所述第二地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VM;
所述边界设备获取与所述第一SRv6 VPN SID对应的转发路径,所述转发路径用于指示所述边界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通信时的数据传输路径;
所述边界设备基于所述转发路径,获取第一SRv6隧道;
所述边界设备生成第二SRv6 VPN SID,并将所述第二SRv6 VPN SID关联至所述第一SRv6隧道;
所述边界设备将所述第二SRv6 VPN SID发送给所述第一设备,所述第一设备基于所述第二SRv6 VPN SID获取与所述边界设备之间的第二SRv6隧道;
所述边界设备若接收到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携带有所述第二SRv6 VPN SID的数据包,则基于所述第一SRv6隧道进行负载分担,转发所述数据包。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第一SRv6隧道的步骤,包括:
检测SRv6隧道列表中是否存在对应于所述第一地址信息的SRv6隧道策略,所述SRv6隧道策略用于指示所述第一SRv6隧道;
若存在对应于所述第一地址信息的SRv6隧道策略,则将包含有所述第一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添加至所述SRv6隧道策略;
若不存在对应于所述第一地址信息的SRv6隧道策略,则生成所述SRv6隧道策略,并将所述SRv6隧道策略关联至第一地址信息,以及,将包含有所述第一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添加至所述SRv6隧道策略。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位于第一网络,所述第二设备位于第二网络,所述第一网络为城域网、所述第二网络为数据中心网络DCN。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路由消息中还可以携带有对应于所述第一SRv6 VPN SID的权重值,所述权重值用于指示所述边界设备基于所述权重值,将所述数据包分配给所述第一SRv6 VPN SID对应的转发路径。
22.根据权利要求18-2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接收到位于第二网络中的第三设备发送的新SRv6 VPN SID,则将所述新SRv6VPNSID添加到所述SRv6隧道策略中,其中,所述新SRv6 VPN SID为所述第一VM切换到所述第三设备后,由所述第三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VNF发布的携带有所述第一VM的第三地址信息的第三路由消息生成的,其中,所述第三地址信息与所述第二地址信息相同或者不相同。
23.一种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还包括边界设备、第二设备、以及虚拟化网络功能VNF,所述VNF包括多台虚拟机VM,所述多台VM中包括第一VM,并且所述多台VM通过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通信;所述第一设备包括:
存储器;以及,
与所述存储器进行通信连接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
接收数据包,并提取所述数据包的第一地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地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VNF;
依据所述第一地址信息,获取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对应的SRv6隧道策略,其中,所述SRv6隧道策略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SRv6隧道,以及,所述SRv6隧道策略中包含多个SRv6虚拟专用网络段标识VPN SID,所述多个SRv6 VPN SID包括第一SRv6VPN SID,所述第一SRv6 VPN SID用于指示所述第一VM;
获取与所述第一SRv6 VPN SID对应的转发路径,其中,所述转发路径用于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一SRv6 VPN SID对应的第二设备进行通信时的数据传输路径;
基于所述转发路径转发所述数据包。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位于第一网络,所述第二设备位于第二网络,所述第一网络为城域网、所述第二网络为数据中心网络DCN。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路由消息,所述第一路由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一SRv6VPN SID及所述第一地址信息,所述第一SRv6 VPN SID为所述第二设备基于VNF发布的携带有第二地址信息的第二路由消息生成的,其中,所述第二地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VM;
检测所述SRv6隧道列表中是否存在对应于所述第一地址信息的SRv6隧道策略;
若存在对应于所述第一地址信息的SRv6隧道策略,则将所述第一SRv6 VPN SID添加至所述SRv6隧道策略;
若不存在对应于所述第一地址信息的SRv6隧道策略,则生成所述SRv6隧道策略,并将所述SRv6隧道策略与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关联,以及,将所述第一SRv6 VPN SID添加至所述SRv6隧道策略。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进一步用于:
若接收到位于第二网络中的第三设备发送的新SRv6 VPN SID,则将所述新SRv6VPNSID添加到所述SRv6隧道策略中,其中,所述新SRv6 VPN SID为所述第一VM切换到所述第三设备后,由所述第三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VNF发布的携带有所述第一VM的第三地址信息的第三路由消息生成的,其中,所述第三地址信息与所述第二地址信息相同或者不相同。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进一步用于:
检测到存在对应于所述第一地址信息的SRv6隧道策略,则检测本地转发表中是否存在对应于所述第一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
若存在对应于所述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则将包含所述第一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添加至所述SRv6隧道策略;
若不存在对应于所述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则从控制器端获取所述转发路径,并包含所述第一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添加至所述SRv6隧道策略;
以及,若未检测到对应于所述第一地址信息的SRv6隧道策略,则生成所述SRv6隧道策略,并将所述SRv6隧道策略与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关联;
所述第一设备检测本地转发表中是否存在对应于所述第一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
若存在对应于所述第一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则将包含所述第一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添加至所述SRv6隧道策略;
若不存在对应于所述第一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则从控制器端获取所述转发路径,并将包含所述第一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添加至所述SRv6隧道策略。
28.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若所述SRv6隧道策略中还包括对应于所述第一SRv6 VPN SID的权重值,所述权重值用于指示所述处理器基于所述权重值,将所述数据包分配给所述第一SRv6 VPN SID对应的转发路径。
29.一种边界设备,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还包括第一设备、边界设备、第二设备、以及虚拟化网络功能VNF,所述VNF包括多台虚拟机VM,所述多台VM中包括第一VM,并且所述多台VM通过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通信,所述边界设备包括:
存储器;以及,
与所述存储器进行通信连接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
接收第一设备通过第一IPv6分段路由SRv6隧道发送的数据包,所述第一SRv6隧道用于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边界设备建立通信连接,以及,所述数据包中携带有第一SRv6段标识SID;
依据所述第一SRv6 VPN SID,获得所述第一SRv6 VPN SID对应的SRv6隧道策略,其中,所述SRv6隧道策略指示所述边界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第二SRv6隧道,以及,所述SRv6隧道策略中包含多个SRv6 VPN SID,所述多个SRv6 VPN SID包括第二SRv6 VPN SID;
获取与所述第二SRv6 VPN SID对应的转发路径,其中,所述转发路径用于所述边界设备与第二设备进行通信时的数据传输路径;
基于所述转发路径转发所述数据包。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位于第一网络,所述第二设备位于第二网络,所述第一网络为城域网、所述第二网络为数据中心网络DCN。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路由消息,所述第一路由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二SRv6VPN SID及第一地址信息,所述第二SRv6 VPN SID为所述第二设备基于VNF发布的携带有第二地址信息的第二路由消息生成的,其中,所述第二地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VM;
检测是否存在对应于所述第一地址信息的SRv6隧道策略;
若存在对应于所述第一地址信息的SRv6隧道策略,则将所述第二SRv6 VPN SID添加至所述SRv6隧道策略;
若不存在对应于所述第一地址信息的SRv6隧道策略,则生成所述SRv6隧道策略,并将所述SRv6隧道策略与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关联,以及,将所述第二SRv6 VPN SID添加至所述SRv6隧道策略。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若接收到位于第二网络中的第三设备发送的新SRv6 VPN SID,则将所述新SRv6VPNSID添加到所述SRv6隧道策略中,其中,所述新SRv6 VPN SID为所述第一VM切换到所述第三设备后,由所述第三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VNF发布的携带有所述第一VM的第三地址信息的第三路由消息生成的,其中,所述第三地址信息与所述第二地址信息相同或者不相同。
33.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若检测到存在对应于所述第一地址信息的SRv6隧道策略,则检测本地转发表中是否存在对应于所述第二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
若存在对应于所述第二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则将包含所述第二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添加至所述SRv6隧道策略;
若不存在对应于所述第二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则从控制器端获取所述转发路径,并将包含所述第二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添加至所述SRv6隧道策略;
以及,若未检测到对应于所述第一地址信息的SRv6隧道策略,则生成所述SRv6隧道策略,并将所述SRv6隧道策略与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关联;
检测本地转发表中是否存在对应于所述第二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
若存在对应于所述第二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则将包含所述第二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添加至所述SRv6隧道策略;
若不存在对应于所述第二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则从控制器端获取所述转发路径,并将包含所述第二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添加至所述SRv6隧道策略。
34.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若所述SRv6隧道策略中还包括对应于所述第二SRv6 VPN SID的权重值,所述权重值用于指示所述处理器基于所述权重值,将所述数据包分配给所述第二SRv6 VPN SID对应的转发路径。
35.一种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应用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还包括第二设备以及虚拟化网络功能VNF,所述VNF中包括多台虚拟机VM,所述多台VM包括第一VM,并且所述多台VM通过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通信,所述第一设备包括:
存储器;以及,
与所述存储器进行通信连接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
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路由消息,所述第一路由消息中携带有第一IPv6分段路由段标识SRv6 VPN SID及第一地址信息,所述第一SRv6 VPN SID为所述第二设备基于所述第一VM发送的携带有第二地址信息的第二路由消息生成的,所述第一地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VNF,所述第二地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VM;
获取与所述第一SRv6 VPN SID对应的转发路径,所述转发路径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通信时的数据传输路径;
基于所述转发路径,获取SRv6隧道;
若接收到携带有所述第一地址信息的数据包,则基于所述SRv6隧道进行负载分担,转发所述数据包。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检测SRv6隧道列表中是否存在对应于所述第一地址信息的SRv6隧道策略,其中,所述SRv6隧道策略用于指示所述SRv6隧道;
若存在对应于所述第一地址信息的SRv6隧道策略,则将包含所述第一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添加至所述SRv6隧道策略;
若不存在对应于所述第一地址信息的SRv6隧道策略,则生成所述SRv6隧道策略,并将所述SRv6隧道策略与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关联,以及,将包含所述第一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添加至所述SRv6隧道策略。
37.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位于第一网络,所述第二设备位于第二网络,所述第一网络为城域网、所述第二网络为数据中心网络DCN。
38.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路由消息中还可以携带有对应于所述第一SRv6 VPN SID的权重值,所述权重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基于所述权重值,将所述数据包分配给所述第一SRv6 VPN SID对应的转发路径。
39.根据权利要求35-38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若接收到位于第二网络中的第三设备发送的新SRv6 VPN SID,则将所述新SRv6VPNSID添加到所述SRv6隧道策略中,其中,所述新SRv6 VPN SID为所述第一VM切换到所述第三设备后,由所述第三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VNF发布的携带有所述第一VM的第三地址信息的第三路由消息生成的,其中,所述第三地址信息与所述第二地址信息相同或者不相同。
40.一种边界设备,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还包括第一设备、第二设备、以及虚拟化网络功能VNF,所述VNF包括多台虚拟机VM,所述多台VM中包括第一VM,并且所述多台VM通过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通信,所述边界设备包括:
存储器;以及,
与所述存储器进行通信连接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
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路由消息,所述第一路由消息中携带有第一IPv6分段路由段标识SRv6 VPN SID及第一地址信息,所述第一SRv6 VPN SID为所述第二设备基于所述第一VM发送的携带有第二地址信息的第二路由消息生成的,所述第一地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VNF,所述第二地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VM;
获取与所述第一SRv6 VPN SID对应的转发路径,所述转发路径用于指示所述边界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通信时的数据传输路径;
基于所述转发路径,获取第一SRv6隧道;
生成第二SRv6 VPN SID,并将所述第二SRv6 VPN SID关联至所述第一SRv6隧道;
将所述第二SRv6 VPN SID发送给所述第一设备,所述第一设备基于所述第二SRv6VPNSID获取与所述边界设备之间的第二SRv6隧道;
若接收到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携带有所述第二SRv6 VPN SID的数据包,则基于第一SRv6隧道进行负载分担,转发所述数据包。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检测SRv6隧道列表中是否存在对应于所述第一地址信息的SRv6隧道策略,所述SRv6隧道策略用于指示所述第一SRv6隧道;
若存在对应于所述第一地址信息的SRv6隧道策略,则将包含有所述第一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添加至所述SRv6隧道策略;
若不存在对应于所述第一地址信息的SRv6隧道策略,则生成所述SRv6隧道策略,并将所述SRv6隧道策略关联至第一地址信息,以及,将包含有所述第一SRv6 VPN SID的转发路径添加至所述SRv6隧道策。
42.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位于第一网络,所述第二设备位于第二网络,所述第一网络为城域网、所述第二网络为数据中心网络DCN。
43.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路由消息中还可以携带有对应于所述第一SRv6 VPN SID的权重值,所述权重值用于指示所述处理器基于所述权重值,将所述数据包分配给所述第一SRv6 VPN SID对应的转发路径。
44.根据权利要求40-43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若接收到位于第二网络中的第三设备发送的新SRv6 VPN SID,则将所述新SRv6VPNSID添加到所述SRv6隧道策略中,其中,所述新SRv6 VPN SID为所述第一VM切换到所述第三设备后,由所述第三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VNF发布的携带有所述第一VM的第三地址信息的第三路由消息生成的,其中,所述第三地址信息与所述第二地址信息相同或者不相同。
CN201811246093.0A 2018-10-23 2018-10-23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10928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43489.7A CN113411243B (zh) 2018-10-23 2018-10-23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201811246093.0A CN111092801B (zh) 2018-10-23 2018-10-23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EP19875352.7A EP3860057A4 (en) 2018-10-23 2019-09-30 DATA TRANSFER METHOD AND DEVICE
PCT/CN2019/109601 WO2020083016A1 (zh) 2018-10-23 2019-09-30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US17/237,635 US11750515B2 (en) 2018-10-23 2021-04-22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46093.0A CN111092801B (zh) 2018-10-23 2018-10-23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43489.7A Division CN113411243B (zh) 2018-10-23 2018-10-23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92801A CN111092801A (zh) 2020-05-01
CN111092801B true CN111092801B (zh) 2021-05-18

Family

ID=7033089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46093.0A Active CN111092801B (zh) 2018-10-23 2018-10-23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202110543489.7A Active CN113411243B (zh) 2018-10-23 2018-10-23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43489.7A Active CN113411243B (zh) 2018-10-23 2018-10-23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750515B2 (zh)
EP (1) EP3860057A4 (zh)
CN (2) CN111092801B (zh)
WO (1) WO202008301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30320B (zh) * 2020-05-06 2023-03-24 瞻博网络公司 计算机网络内创建隧道的方法、入口网络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746729B (zh) * 2020-05-28 2023-03-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绑定段标识的处理方法及设备
EP4175252A4 (en) * 2020-07-17 2023-11-2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ROUTER ACQUISI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1917625B (zh) * 2020-07-17 2021-10-08 中盈优创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Vxlan业务到sr域的差分实现方法、装置及各节点
WO2022037330A1 (zh) * 2020-08-18 2022-0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虚拟专用网的段标识vpn sid的方法、装置和网络设备
CN114531385B (zh) * 2020-10-31 2022-12-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报文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1671360B2 (en) * 2020-11-04 2023-06-06 Cisco Technology, Inc. Selecting forwarding paths and return paths in a networked environment
CN114760244A (zh) * 2020-12-28 2022-07-15 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绑定段标识bsid的方法、装置和网络设备
CN115550252A (zh) * 2021-06-29 2022-12-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路由发布和转发报文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695084A (zh) * 2021-07-28 2023-02-0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报文处理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38734A (zh) * 2012-11-26 2013-02-20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Mpls网络中隧道的选择方法及pe设备
WO2014139462A1 (en) * 2013-03-14 2014-09-18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Generating a host route
CN105049350A (zh) * 2014-04-17 2015-11-11 思科技术公司 分段路由-出口对等工程(sp-epe)
CN106992917A (zh) * 2017-03-03 2017-07-28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转发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89303A1 (en) * 2007-01-17 2008-07-24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Border gateway protocol procedures for mpls and layer-2 vpn using ethernet-based tunnels
CN102195844B (zh) * 2010-03-02 2014-04-02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转发表项的管理方法和设备
CN103297338B (zh) * 2013-06-20 2016-06-01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vpn路由通告方法和设备
CN105323176A (zh) * 2014-06-20 2016-02-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信息的发布方法及装置
US10454821B2 (en) * 2016-10-14 2019-10-22 Cisco Technology, Inc. Creating and maintaining segment routed traffic engineering policies via border gateway protocol
CN107959611B (zh) * 2016-10-17 2021-03-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转发报文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878168B (zh) * 2017-03-20 2021-03-19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US10506083B2 (en) * 2017-06-27 2019-12-10 Cisco Technology, Inc. Segment routing gateway storing segment routing encapsulating header used in encapsulating and forwarding of returned native packet
CN107248941B (zh) * 2017-06-30 2020-01-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路径的方法和装置
US10574561B2 (en) * 2017-10-04 2020-02-25 Cisco Technology, Inc. Centralized error telemetry using segment routing header tunneling
CN110557329A (zh) * 2018-05-30 2019-12-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转发的方法、装置和节点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38734A (zh) * 2012-11-26 2013-02-20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Mpls网络中隧道的选择方法及pe设备
WO2014139462A1 (en) * 2013-03-14 2014-09-18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Generating a host route
CN105049350A (zh) * 2014-04-17 2015-11-11 思科技术公司 分段路由-出口对等工程(sp-epe)
CN106992917A (zh) * 2017-03-03 2017-07-28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转发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Packet Processing Description of SRv6;Cisco Systems;《3GPP TSG CT WG4 Meeting》;20180824;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92801A (zh) 2020-05-01
EP3860057A1 (en) 2021-08-04
CN113411243B (zh) 2024-03-19
WO2020083016A1 (zh) 2020-04-30
CN113411243A (zh) 2021-09-17
US11750515B2 (en) 2023-09-05
EP3860057A4 (en) 2021-12-22
US20210250292A1 (en) 2021-08-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92801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US10320664B2 (en) Cloud overlay for operations administration and management
CN106656719B (zh) 云间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云间通信配置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18040530A1 (zh) 一种确定虚拟机迁移的方法和装置
CN103200069B (zh) 一种报文处理的方法和设备
JP5991424B2 (ja) パケット書換装置、制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パケット送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7113241B (zh) 路由确定方法、网络配置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CN109873760A (zh) 处理路由的方法和装置、以及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5634770B (zh) 部署虚拟扩展局域网的方法和装置
CN105634942B (zh) 转发报文的方法和交换机
CN107646185A (zh) 在覆盖数据中心环境中的操作、管理和处理(oam)
US10461958B2 (en) Packet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JP6574054B2 (ja) パケット転送
CN108183919B (zh) 报文转发方法及vxlan网关
CN107645433B (zh) 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JP2019521619A (ja) パケット転送
CN106878136A (zh)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EP3913870A1 (en) Packet forwarding method and network device
CN112751769A (zh) 发送报文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230216786A1 (en) Method for forwarding service packet, method for sending sr policy, device, and system
CN113489646A (zh) 基于vxlan的分段路由传输方法、服务器、源节点及存储介质
US9749290B2 (en) Distributing and virtualizing a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NAT)
CN106209554A (zh) 跨虚拟可扩展局域网的报文转发方法和设备
CN116418632A (zh)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US11611508B2 (en) Packet forwarding method and network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