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81278A - 一种对讲终端通话质量的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对讲终端通话质量的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81278A
CN111081278A CN201911311106.2A CN201911311106A CN111081278A CN 111081278 A CN111081278 A CN 111081278A CN 201911311106 A CN201911311106 A CN 201911311106A CN 111081278 A CN111081278 A CN 1110812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dio
test
terminal
mouth
talkback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1110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戎玲
游寒旭
杨竹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ird Research Institute of the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Original Assignee
Third Research Institute of the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ird Research Institute of the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filed Critical Third Research Institute of the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Priority to CN20191131110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81278A/zh
Publication of CN1110812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812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25/00Speech or voice analysis techniques not restricted to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10L15/00 - G10L21/00
    • G10L25/48Speech or voice analysis techniques not restricted to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10L15/00 - G10L21/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
    • G10L25/51Speech or voice analysis techniques not restricted to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10L15/00 - G10L21/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 for comparison or discrimination
    • G10L25/60Speech or voice analysis techniques not restricted to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10L15/00 - G10L21/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 for comparison or discrimination for measuring the quality of voice signal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25/00Speech or voice analysis techniques not restricted to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10L15/00 - G10L21/00
    • G10L25/27Speech or voice analysis techniques not restricted to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10L15/00 - G10L21/00 characterised by the analysis technique
    • G10L25/30Speech or voice analysis techniques not restricted to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10L15/00 - G10L21/00 characterised by the analysis technique using neural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5/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wherein two or more subscriber stations are connected by the same line to the exchange
    • H04Q5/24Selecting arrangements wherein two or more subscriber stations are connected by the same line to the exchange for two-party-line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ultimedia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讲终端通话质量的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测试系统具体包括第一仿真嘴、第二仿真嘴、本地对讲终端、远端对讲终端、第一传声嘴、第二传声嘴、第一音频信号分析仪和第二音频信号分析仪;测试方法通过本地对讲终端和远端对讲终端交替进行音频信号传输,对接收到的音频信号进行评分并取均值得到各对讲终端的通话质量评分。该种测试方法实施起来简单便捷,测试结果直观且准确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对讲终端通话质量的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讲终端测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讲终端通话质量的测试 方法及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在对讲终端系统的测试环节中,通用通话质量是一个相对重要的指标, 可以通过衡量对讲终端在音频传输过程中的语音通话质量作为判断对讲终端 产品质量的标准之一,对对讲终端的产品设计和生产加工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现有的测试标准中,对于对讲终端音频测试中仅着眼于全程响度评定 制、全程灵敏度/频率特性、音频失真、通道信噪比、侧音掩蔽评定值、空闲 信道噪声、振铃声压等音频特性,并未就语音通话质量做出相关的标准制定 和相应的规范测试标准,这无疑是一种缺失,亟待有一种对讲终端通话质量 进行测试的方法及系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对讲终端通话质量的测试 方法及测试系统,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所示:
一种对讲终端通话质量的测试方法,该种测试方法基于一测试模型系统 实现,测试模型系统具体包括:
第一仿真嘴;
第二仿真嘴;
测试对讲终端系统,包括一本地对讲终端和一远端对讲终端;
本地对讲终端设置于距第一仿真嘴一预设距离处并正对第一仿真嘴;
远端对讲终端设置于距第二仿真嘴预设距离处并正对第二仿真嘴;
远端对讲终端远程连接本地对讲终端;
第一传声嘴,设置于距本地对讲终端预设距离处并正对本地对讲终端;
第一音频信号分析仪,连接第一传声嘴;
第二传声嘴,设置于距远端对讲终端预设距离处并正对远端对讲终端;
第二音频信号分析仪,连接第二传声嘴;
于测试方法开始前,预先设置一第一测试信号组和一第二测试信号组;
第一测试信号组包括依次排列的多个第一语音句段;
第二测试信号组包括依次排列的多个第二语音句段;
第一测试信号组包含的第一语音句段的数量与第二测试信号组包含的第 二语音句段的数量相同;
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按次序从第一测试信号组中提取一第一语音句段;
步骤S2,根据第一语音句段,通过第一仿真嘴输出相对应的第一测试音 频;
步骤S3,本地对讲终端将接收到的第一测试音频远程传输给远端对讲终 端,第二传声嘴接收远端对讲终端输出的音频信号并作为第一采样音频传输 给第二音频分析仪;
步骤S4,第二音频分析仪接收第一采样音频并进行存储;
步骤S5,按次序从第二测试信号组中提取一第二语音句段;
步骤S6,根据第二语音句段,通过第二仿真嘴输出相对应的第二测试音 频;
步骤S7,远端对讲终端将接收到的第二测试音频远程传输给本地对讲终 端,第一传声嘴接收本地对讲终端输出的音频信号并作为第二采样音频传输 给第一音频分析仪;
步骤S8,第一音频分析仪接收第二采样音频并进行存储;
步骤S9,判断第一测试信号组中的第一语音句段是否均被提取:
若是,则转向步骤S10;
若否,则返回步骤S1;
步骤S10,根据第一测试信号组和第二测试信号组,对存储的多个第一 采样音频和多个第二采样音频分别进行评分,输出多个第一评分值和多个第 二评分值;
步骤S11,计算多个第一评分值的均值并将其记为远端对讲终端的通话 质量评分,同时计算多个第二评分值的均值并将其记为本地对讲终端的通话 质量评分。
优选的,该种测试方法,其中每个第一语音句段和每个第二语音句段于 一嘴参考点处的平均声压均相同。
优选的,该种测试方法,其中平均声压为-4.7dBPa。
优选的,该种测试方法,其中第一语音句段和第二语音句段均采用ITU-T P.501标准的中文真人语音信号。
优选的,该种测试方法,其中第一仿真嘴、第二仿真嘴、本地对讲终端、 远端对讲终端、第一传声嘴、第二传声嘴、第一音频信号分析仪和第二音频 信号分析仪的具体设置位置参照GT/B 31070.1-2014的标准规定。
优选的,该种测试方法,其中于步骤S10中,预设规则包括如下步骤:
S101,提取采样音频及与采样音频相对应的语音句段;
S102,分别提取采样音频及语音句段的语音特征;
S103,将采样音频相对应的语音特征和语音句段相对应的语音特征同时 输入一预先训练完成的神经网络;
S104,神经网络输出一评分值;
采样音频包括第一采样音频和第二采样音频;
语音句段包括第一语音句段和第二语音句段;
评分值包括第一评分值和第二评分值。
优选的,该种测试方法还包括:
步骤S11,判断通话质量评分是否大于一预设阈值:
若是,则通话质量评分对应的对讲终端符合标准通话质量要求;
若否,则通话质量评分对应的对讲终端不符合标准通话质量要求。
优选的,于一预设的模拟噪声环境中使用该种测试方法,用于测试测试 对讲终端系统于模拟噪声环境中的通话质量评分。
一种对讲终端通话质量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上述任意一项 测试方法中,测试系统包括:
第一仿真嘴,第一仿真嘴具体包括:
第一存储单元,用于预先存储一第一测试信号组,第一测试信号组包 括依次排列的多个第一语音句段;
第一输出单元,连接第一存储单元,用于根据第一测试信号组,依次 产生并输出第一测试音频;
第二仿真嘴,第二仿真嘴具体包括:
第二存储单元,用于预先存储一第二测试信号组,第二测试信号组包 括依次排列的多个第二语音句段;
第二输出单元,连接第二存储单元,用于根据第二测试信号组,依次 产生并输出第二测试音频;
测试对讲终端系统,包括一本地对讲终端和一远端对讲终端;
本地对讲终端设置于距第一仿真嘴一预设距离处并正对第一仿真嘴, 用于接收第一测试音频而后将其传输给远端对讲终端;
远端对讲终端设置于距第二仿真嘴预设距离处并正对第二仿真嘴,用 于接受第二测试音频而后将其传输给本地对讲终端;
第一传声嘴,设置于距本地对讲终端预设距离处并正对本地对讲终端, 用于接收本地对讲终端输出的音频信号并作为第二采样音频传输给第一音频 分析仪;
第二传声嘴,设置于距远端对讲终端预设距离处并正对远端对讲终端, 用于接收远端对讲终端输出的音频信号并作为第一采样音频传输给第二音频 分析仪;
第一音频分析仪,连接第一传声嘴,第一音频分析仪具体包括:
第三存储单元,用于接收并存储第二采样音频;
第一评分单元,连接第三存储单元,根据第二测试信号组,对存储的 多个第二采样音频分别进行评分,输出多个第二评分值;
第一计算单元,连接第一评分单元,计算多个第二评分值的均值,并 将其记为本地对讲终端的通话质量评分;
第二音频分析仪,连接第二传声嘴,第二音频分析仪具体包括:
第四存储单元,用于接收并存储第一采样音频;
第二评分单元,连接第四存储单元,根据第一测试信号组,对存储的 多个第一采样音频分别进行评分,输出多个第一评分值;
第二计算单元,连接第二评分单元,计算多个第一评分值的均值,并 将其记为远端对讲终端的通话质量评分。
本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通过本技术方案,能够通过本地对讲终端和远端对讲终端交替进行音频 信号传输,通过对接收到的音频信号进行评分并取均值得到各对讲终端的通 话质量评分。该种测试方法实施起来简单便捷,测试结果直观且准确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对讲终端通话质量的测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对讲终端通话质量的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中,嘴参考 点声压测试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对讲终端通话质量的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中,测试装 置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 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 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 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发明的 限定。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对讲终端通话质量的测试 方法及测试系统,应用于对讲终端测试领域,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所示:
一种对讲终端通话质量的测试方法,该种测试方法基于一测试模型系统 实现,测试模型系统如图3所示,具体包括:
第一仿真嘴;
第二仿真嘴;
测试对讲终端系统,包括一本地对讲终端和一远端对讲终端;
本地对讲终端设置于距第一仿真嘴一预设距离处并正对第一仿真嘴;
远端对讲终端设置于距第二仿真嘴预设距离处并正对第二仿真嘴;
远端对讲终端远程连接本地对讲终端;
第一传声嘴,设置于距本地对讲终端预设距离处并正对本地对讲终端;
第一音频信号分析仪,连接第一传声嘴;
第二传声嘴,设置于距远端对讲终端预设距离处并正对远端对讲终端;
第二音频信号分析仪,连接第二传声嘴;
于测试方法开始前,预先设置一第一测试信号组和一第二测试信号组;
第一测试信号组包括依次排列的多个第一语音句段;
第二测试信号组包括依次排列的多个第二语音句段;
第一测试信号组包含的第一语音句段的数量与第二测试信号组包含的第 二语音句段的数量相同;
如图1所示,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按次序从第一测试信号组中提取一第一语音句段;
步骤S2,根据第一语音句段,通过第一仿真嘴输出相对应的第一测试音 频;
步骤S3,本地对讲终端将接收到的第一测试音频远程传输给远端对讲终 端,第二传声嘴接收远端对讲终端输出的音频信号并作为第一采样音频传输 给第二音频分析仪;
步骤S4,第二音频分析仪接收第一采样音频并进行存储;
步骤S5,按次序从第二测试信号组中提取一第二语音句段;
步骤S6,根据第二语音句段,通过第二仿真嘴输出相对应的第二测试音 频;
步骤S7,远端对讲终端将接收到的第二测试音频远程传输给本地对讲终 端,第一传声嘴接收本地对讲终端输出的音频信号并作为第二采样音频传输 给第一音频分析仪;
步骤S8,第一音频分析仪接收第二采样音频并进行存储;
步骤S9,判断第一测试信号组中的第一语音句段是否均被提取:
若是,则转向步骤S10;
若否,则返回步骤S1;
步骤S10,根据第一测试信号组和第二测试信号组,对存储的多个第一 采样音频和多个第二采样音频分别进行评分,输出多个第一评分值和多个第 二评分值;
步骤S11,计算多个第一评分值的均值并将其记为远端对讲终端的通话 质量评分,同时计算多个第二评分值的均值并将其记为本地对讲终端的通话 质量评分。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一仿真嘴、第二仿真嘴、本地对讲终端、 远端对讲终端、第一传声嘴、第二传声嘴、第一音频信号分析仪和第二音频 信号分析仪按照如图3所示的式样进行设置,而后通过本地对讲终端和远端 对讲终端交替进行音频信号传输,并对接收到的音频信号进行评分取均值以 得到各对讲终端的通话质量评分。
特别的,在上述较佳实施例中,第一仿真嘴和第二仿真嘴在输出测试音 频前,首先对测试音频进行均衡处理,使得输出的测试音频能够更好地被对 讲终端所接收。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该种测试方法,其中每个第一语音句段和每个第 二语音句段于一嘴参考点处的平均声压均相同。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该种测试方法,其中平均声压为-4.7dBPa。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对于第一语音句段和第二语音句段作出 了进一步的具体限定,每个第一语音句段和每个第二语音句段于一嘴参考点 处的平均声压均相同,为标准音频信号的-4.7dBPa。
特别的,在上述较佳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即为嘴参考点声压(即距离 仿真嘴25mm处)的测试方式。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该种测试方法,其中第一语音句段和第二语音句 段均采用ITU-T P.501标准的中文真人语音信号。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一语音句段和第二语音句段均采用 ITU-TP.501标准的中文真人语音信号以作为标准测试信号,使得该种通话质 量测试更具有通用参考价值。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该种测试方法,其中第一仿真嘴、第二仿真嘴、 本地对讲终端、远端对讲终端、第一传声嘴、第二传声嘴、第一音频信号分 析仪和第二音频信号分析仪的具体设置位置参照GT/B 31070.1-2014的标准 规定。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仿真嘴、第二仿真嘴、 本地对讲终端、远端对讲终端、第一传声嘴、第二传声嘴、第一音频信号分 析仪和第二音频信号分析仪之间的相互设置位置和间距均严格遵守GT/B 31070.1-2014的标准:第一音频信号分析仪和第二音频信号分析仪均包括一 收音嘴,该收音嘴正对与之对应的对讲终端;第一仿真嘴和第二仿真嘴均连 接有一信号端用于接收第一语音句段和第二语音句段;预设距离均为10cm; 上述设置使得该种通话质量测试更具有通用参考价值。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该种测试方法,其中于步骤S10中,预设规则包 括如下步骤:
S101,提取采样音频及与采样音频相对应的语音句段;
S102,分别提取采样音频及语音句段的语音特征;
S103,将采样音频相对应的语音特征和语音句段相对应的语音特征同时 输入一预先训练完成的神经网络;
S104,神经网络输出一评分值;
采样音频包括第一采样音频和第二采样音频;
语音句段包括第一语音句段和第二语音句段;
评分值包括第一评分值和第二评分值。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对于如何对采样音频进行评分作出了进 一步的规范和限定:率先分别对传输前的语音句段和传输后的语音句段进行 语音特征提取,而后将提取到的语音特征同时输入一训练完毕的神经网络中, 经过神经网络的分析处理后生成一量化的评分值,使得用户能够更为直观地 获取对讲终端的通话质量评价。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该种测试方法还包括:
步骤S11,判断通话质量评分是否大于一预设阈值:
若是,则通话质量评分对应的对讲终端符合标准通话质量要求;
若否,则通话质量评分对应的对讲终端不符合标准通话质量要求。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预先设置有一对于对讲终端系统通话客 观语音评价的标准,该标准要求对讲终端系统通话客观语音质量评分不应低 于3分,结合上述步骤S11,当通话质量评分低于3分时,也就意味着该种 受测试对讲终端不符合标准的通话质量要求,反之则满足标准的通话质量要 求。通过标准阈值的设定能够让用户更为直观地对对讲终端的通话质量进行 认知。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于一预设的模拟噪声环境中使用该种测试方法, 用于测试测试对讲终端系统于模拟噪声环境中的通话质量评分。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上述测试方法不仅能够测试通用环境下 对讲终端系统的通话质量进行评价,将上述测试模型系统设置于一预设的模 拟噪音环境中,同样能够使用上述测试方法完成对对讲终端系统于特定环境 下的通话质量评价。
特别地,在上述较佳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一由四个标准扬声器和一个重 低音扬声器组成的扬声器阵列来模拟不同的噪声环境:上述四个扬声器放置 于一正方形区域的四个顶点处,本发明所涵盖的测试模型系统设置于该正方 形区域的中心区域,上述重低音扬声器设置于除中心区域外任意位置同时对 向测试模型系统;每个标准扬声器距离测试模型系统的距离均相同,该距离 范围为[0.5m,2.5m];并且每个标准扬声器的摆放高度与测试模型系统中声 音采集点的高度均一致,若存在误差也应控制在正负15cm的范围内。通过一外部控制器控制该扬声器阵列的播放声压级,能够营造出符合不同需求的 模拟噪声环境。
一种对讲终端通话质量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上述任意一项 测试方法中,该种测试系统包括:
第一仿真嘴,具体包括:
第一存储单元,用于预先存储一第一测试信号组,第一测试信号组包 括依次排列的多个第一语音句段;
第一输出单元,连接第一存储单元,用于根据第一测试信号组,依次 产生并输出第一测试音频;
第二仿真嘴,具体包括:
第二存储单元,用于预先存储一第二测试信号组,第二测试信号组包 括依次排列的多个第二语音句段;
第二输出单元,连接第二存储单元,用于根据第二测试信号组,依次 产生并输出第二测试音频;
测试对讲终端系统,包括一本地对讲终端和一远端对讲终端;
本地对讲终端设置于距第一仿真嘴一预设距离处并正对第一仿真嘴, 用于接收第一测试音频而后将其传输给远端对讲终端;
远端对讲终端设置于距第二仿真嘴预设距离处并正对第二仿真嘴,用 于接受第二测试音频而后将其传输给本地对讲终端;
第一传声嘴,设置于距本地对讲终端预设距离处并正对本地对讲终端, 用于接收本地对讲终端输出的音频信号并作为第二采样音频传输给第一音频 分析仪;
第二传声嘴,设置于距远端对讲终端预设距离处并正对远端对讲终端, 用于接收远端对讲终端输出的音频信号并作为第一采样音频传输给第二音频 分析仪;
第一音频分析仪,连接第一传声嘴,第一音频分析仪具体包括:
第三存储单元,用于接收并存储第二采样音频;
第一评分单元,连接第三存储单元,根据第二测试信号组,对存储的 多个第二采样音频分别进行评分,输出多个第二评分值;
第一计算单元,连接第一评分单元,计算多个第二评分值的均值,并 将其记为本地对讲终端的通话质量评分;
第二音频分析仪,连接第二传声嘴,第二音频分析仪具体包括:
第四存储单元,用于接收并存储第一采样音频;
第二评分单元,连接第四存储单元,根据第一测试信号组,对存储的 多个第一采样音频分别进行评分,输出多个第一评分值;
第二计算单元,连接第二评分单元,计算多个第一评分值的均值,并 将其记为远端对讲终端的通话质量评分。
现提供一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的阐释和说明: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首先按照GT/B 31070.1-2014的相关标准对 第一仿真嘴、第二仿真嘴、本地对讲终端、远端对讲终端、第一音频信号分 析仪和第二音频信号分析仪的位置进行设置:其中第一仿真嘴和第二仿真嘴 均连接有一独立的音频信号发生器,音频信号发生器分别根据预先设置第一 测试信号组和第二测试信号组通过仿真嘴输出第一语音句段和第二语音句 段;上述第一测试信号组和第二测试信号组中包含的语音句段均采用ITU-T P.501标准的中文真人语音信号以作为标准测试信号。而后通过第一仿真嘴 和第二仿真嘴交替激励本地对讲终端和远端对讲终端进行音频信号远程传 输,通过对接收到的音频信号进行评分并取均值得到本地和远端对讲终端的 通话质量评分:在获得通话质量评分的过程中,
综上,通过本技术方案,能够通过本地对讲终端和远端对讲终端交替进 行音频信号传输,通过对接收到的音频信号进行评分并取均值得到各对讲终 端的通话质量评分。该种测试方法实施起来简单便捷,测试结果直观且准确 可靠。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保护 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 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 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对讲终端通话质量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方法基于一测试模型系统实现,所述测试模型系统具体包括:
第一仿真嘴;
第二仿真嘴;
测试对讲终端系统,包括一本地对讲终端和一远端对讲终端;
所述本地对讲终端设置于距所述第一仿真嘴一预设距离处并正对所述第一仿真嘴;
所述远端对讲终端设置于距所述第二仿真嘴所述预设距离处并正对所述第二仿真嘴;
所述远端对讲终端远程连接所述本地对讲终端;
第一传声嘴,设置于距所述本地对讲终端所述预设距离处并正对所述本地对讲终端;
第一音频信号分析仪,连接所述第一传声嘴;
第二传声嘴,设置于距所述远端对讲终端所述预设距离处并正对所述远端对讲终端;
第二音频信号分析仪,连接所述第二传声嘴;
于所述测试方法开始前,预先设置一第一测试信号组和一第二测试信号组;
所述第一测试信号组包括依次排列的多个第一语音句段;
所述第二测试信号组包括依次排列的多个第二语音句段;
所述第一测试信号组包含的所述第一语音句段的数量与所述第二测试信号组包含的所述第二语音句段的数量相同;
所述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按次序从所述第一测试信号组中提取一第一语音句段;
步骤S2,根据所述第一语音句段,通过所述第一仿真嘴输出相对应的第一测试音频;
步骤S3,所述本地对讲终端将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测试音频远程传输给所述远端对讲终端,所述第二传声嘴接收所述远端对讲终端输出的音频信号并作为第一采样音频传输给所述第二音频分析仪;
步骤S4,所述第二音频分析仪接收所述第一采样音频并进行存储;
步骤S5,按次序从所述第二测试信号组中提取一第二语音句段;
步骤S6,根据所述第二语音句段,通过所述第二仿真嘴输出相对应的第二测试音频;
步骤S7,所述远端对讲终端将接收到的所述第二测试音频远程传输给所述本地对讲终端,所述第一传声嘴接收所述本地对讲终端输出的音频信号并作为第二采样音频传输给所述第一音频分析仪;
步骤S8,所述第一音频分析仪接收所述第二采样音频并进行存储;
步骤S9,判断所述第一测试信号组中的第一语音句段是否均被提取:
若是,则转向步骤S10;
若否,则返回步骤S1;
步骤S10,根据所述第一测试信号组和所述第二测试信号组,对存储的多个所述第一采样音频和多个所述第二采样音频分别进行评分,输出多个第一评分值和多个第二评分值;
步骤S11,计算多个所述第一评分值的均值并将其记为所述远端对讲终端的通话质量评分,同时计算多个所述第二评分值的均值并将其记为所述本地对讲终端的通话质量评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语音句段和每个所述第二语音句段于一嘴参考点处的平均声压均相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均声压为-4.7dBPa。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语音句段和所述第二语音句段均采用ITU-T P.501标准的中文真人语音信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仿真嘴、所述第二仿真嘴、所述本地对讲终端、所述远端对讲终端、所述第一传声嘴、所述第一音频信号分析仪、所述第二传声嘴和所述第二音频信号分析仪的具体设置位置参照GT/B 31070.1-2014的标准规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01,提取采样音频及所述采样音频相对应的所述语音句段;
S102,分别提取所述采样音频及所述语音句段的语音特征;
S103,将所述采样音频相对应的语音特征和所述语音句段相对应的语音特征同时输入一预先训练完成的神经网络;
S104,所述神经网络输出一评分值;
所述采样音频包括所述第一采样音频和所述第二采样音频;
所述语音句段包括所述第一语音句段和所述第二语音句段;
所述评分值包括所述第一评分值和所述第二评分值。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方法还包括:
步骤S11,判断所述通话质量评分是否大于一预设阈值:
若是,则所述通话质量评分对应的对讲终端符合标准通话质量要求;
若否,则所述通话质量评分对应的对讲终端不符合标准通话质量要求。
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于一预设的模拟噪声环境中使用所述测试方法,用于测试所述测试对讲终端系统于所述模拟噪声环境中的所述通话质量评分。
9.一种对讲终端通话质量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测试方法中,所述测试系统包括:
第一仿真嘴,所述第一仿真嘴具体包括:
第一存储单元,用于预先存储一第一测试信号组,所述第一测试信号组包括依次排列的多个第一语音句段;
第一输出单元,连接所述第一存储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测试信号组,依次产生并输出第一测试音频;
第二仿真嘴,所述第二仿真嘴具体包括:
第二存储单元,用于预先存储一第二测试信号组,所述第二测试信号组包括依次排列的多个第二语音句段;
第二输出单元,连接所述第二存储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测试信号组,依次产生并输出第二测试音频;
测试对讲终端系统,包括一本地对讲终端和一远端对讲终端;
所述本地对讲终端设置于距所述第一仿真嘴一预设距离处并正对所述第一仿真嘴,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测试音频而后将其传输给所述远端对讲终端;
所述远端对讲终端设置于距所述第二仿真嘴所述预设距离处并正对所述第二仿真嘴,用于接受所述第二测试音频而后将其传输给所述本地对讲终端;
第一传声嘴,设置于距所述本地对讲终端所述预设距离处并正对所述本地对讲终端,用于接收所述本地对讲终端输出的音频信号并作为第二采样音频传输给所述第一音频分析仪;
第二传声嘴,设置于距所述远端对讲终端所述预设距离处并正对所述远端对讲终端,用于接收所述远端对讲终端输出的音频信号并作为第一采样音频传输给所述第二音频分析仪;
第一音频分析仪,连接所述第一传声嘴,所述第一音频分析仪具体包括:
第三存储单元,用于接收并存储所述第二采样音频;
第一评分单元,连接所述第三存储单元,根据所述第二测试信号组,对存储的多个所述第二采样音频分别进行评分,输出多个第二评分值;
第一计算单元,连接所述第一评分单元,计算多个所述第二评分值的均值,并将其记为所述本地对讲终端的通话质量评分;
第二音频分析仪,连接所述第二传声嘴,所述第二音频分析仪具体包括:
第四存储单元,用于接收并存储所述第一采样音频;
第二评分单元,连接所述第四存储单元,根据所述第一测试信号组,对存储的多个所述第一采样音频分别进行评分,输出多个第一评分值;
第二计算单元,连接所述第二评分单元,计算多个所述第一评分值的均值,并将其记为所述远端对讲终端的通话质量评分。
CN201911311106.2A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对讲终端通话质量的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 Pending CN1110812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11106.2A CN111081278A (zh)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对讲终端通话质量的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11106.2A CN111081278A (zh)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对讲终端通话质量的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81278A true CN111081278A (zh) 2020-04-28

Family

ID=703155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11106.2A Pending CN111081278A (zh)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对讲终端通话质量的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81278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82313A (zh) * 2020-12-02 2021-02-19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 一种音频通讯质量评价系统及方法
CN112489684A (zh) * 2020-12-02 2021-03-12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 一种端到端的音频信号通讯转换检测方法
CN112489685A (zh) * 2020-12-02 2021-03-12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 一种端到端的应用于通讯系统间去回音效果的检测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70112520A (ko) * 2006-05-22 2007-11-27 (주)케이티에프테크놀로지스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오디오 루프백을 이용한 음질 테스트방법 및 장치
CN103607669A (zh) * 2013-10-12 2014-02-26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 一种楼宇对讲系统音频传输特性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CN109147765A (zh) * 2018-11-16 2019-01-04 安徽听见科技有限公司 音频质量综合评测方法及系统
CN110232932A (zh) * 2019-05-09 2019-09-13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残差时延网络的说话人确认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70112520A (ko) * 2006-05-22 2007-11-27 (주)케이티에프테크놀로지스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오디오 루프백을 이용한 음질 테스트방법 및 장치
CN103607669A (zh) * 2013-10-12 2014-02-26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 一种楼宇对讲系统音频传输特性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CN109147765A (zh) * 2018-11-16 2019-01-04 安徽听见科技有限公司 音频质量综合评测方法及系统
CN110232932A (zh) * 2019-05-09 2019-09-13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残差时延网络的说话人确认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戎玲: "《楼寓对讲系统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 22 December 2014 *
戎玲: "《楼寓对讲系统第2部分:全数字系统技术要求》", 28 December 2018 *
王丽娜: "《信息隐藏技术与应用》", 30 May 2012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82313A (zh) * 2020-12-02 2021-02-19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 一种音频通讯质量评价系统及方法
CN112489684A (zh) * 2020-12-02 2021-03-12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 一种端到端的音频信号通讯转换检测方法
CN112489685A (zh) * 2020-12-02 2021-03-12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 一种端到端的应用于通讯系统间去回音效果的检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81278A (zh) 一种对讲终端通话质量的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
CN103607669B (zh) 一种楼宇对讲系统音频传输特性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CN107221319A (zh) 一种语音识别测试系统和方法
CN101132594A (zh) 移动通信终端的音频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JPH0654364A (ja) 移動電話システムにおける主観的な対話の質を比較するための装置
TW201340677A (zh) 聲音品質檢測方法與系統
CN109743665A (zh) 一种通讯设备音频特性检测方法
CN104601769A (zh) 一种手机主板自动化音频测试系统
CN105529037A (zh) 通信设备语音质量评价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US7720202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esting telephone sound quality
CN205754521U (zh) 一种基于Wifi通信的音频自动化测试系统及设备
CN114554384B (zh) 蓝牙耳机抗干扰性能测试系统
CN203747882U (zh) 一种高效检测ip电话音频性能的测试设备
CN201699719U (zh) 一种td-scdma移动通信终端的音频测试系统
CN111092668A (zh) 一种对讲终端环境噪音抑制特性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1049596B (zh) 一种对讲终端音频激活声压的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
CN108630191A (zh) 一种模拟不同距离的语音识别成功率的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07528956B (zh) 语音质量测试的方法及装置
CN111092667B (zh) 一种对讲终端音频建立时间的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
CN103118205A (zh) 噪声环境下对下行接收端通话性能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06713623A (zh) 一种通信终端植入式的通话检测系统与方法
CN111212372B (zh) 一种音频通话类产品自动测试和校准方法及装置
CN110933240B (zh) 一种VoIP终端的音频自动化测试装置以及方法
KR100765817B1 (ko) Mos 측정장비 원격제어 방법
CN111610947B (zh) 车载端通话音量自动调节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42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