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80961A - 一种智能物联安防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物联安防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80961A
CN111080961A CN201910706254.8A CN201910706254A CN111080961A CN 111080961 A CN111080961 A CN 111080961A CN 201910706254 A CN201910706254 A CN 201910706254A CN 111080961 A CN111080961 A CN 1110809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urity
alarm
user
information
disas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0625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宗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Chuangke Zhiji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Chuangke Zhij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Chuangke Zhiji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Chuangke Zhij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0625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80961A/zh
Publication of CN1110809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809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9/00Alarms responsive to two or more different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s, e.g. burglary and fire, abnormal temperature and abnormal rate of flow
    • G08B19/005Alarms responsive to two or more different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s, e.g. burglary and fire, abnormal temperature and abnormal rate of flow combined burglary and fire alarm system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563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using personal physical data of the operator, e.g. finger prints, retinal images, voicepatter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H04N7/181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for receiving images from a plurality of remote sour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物联安防系统,包括监控平台;监控平台下设多个安防子系统;每个安防子系统具有唯一的编号,安防子系统的编号与用户信息对应绑定;安防子系统包括:安防主机以及安防设备,安防设备包括智能防盗门、外置摄像机、内置摄像机、火灾检测器、燃气检测器以及内置报警器。本发明的安防系统具有多种安防工作模式,系统可以根据当前情况判断出用户所处的环境,根据用户的最终指令和真实意图进行安防管理;能够很好的应对特殊情况的发生,具有非常高的安防等级。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物联安防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智能物联安防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安防技术的发展已取得了瞩目的成就,随着企业和住宅小区需求的凸现,智能安防当前面临着新的发展契机。目前市面上存在的智能安防装置包括门禁、报警和监控三大部分,功能相对简单,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例如现有技术中的门禁系统,大多是基于人脸识别技术、指纹识别和数字密码组合的方式实现安防管理,但是这三种安防技术大多相对独立,没有进行非常良好的配合使用。例如,门禁系统大多设置有数字密码、指纹密码或者人脸识别;可以通过输入数字密码、录入指纹或者人脸识别模块打开门禁,即只要进入门禁的人员知道数字密码或者已经录入指纹或者人脸识别通过,选择这三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方式即可以打开门禁。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只是对能否进入门禁系统进行了设计,没有考虑到特殊情况,例如,数字密码被盗或者人员被挟持的情况下如何实现安防;当用户被非法人员挟持输入密码或者指纹时,用户为了人生安全考虑,必须要输入正确密码进行开锁;现有技术中不能够根据输入密码来判断用户当前的情况,不能够对出现安全的情况时进行及时报警,当然这种报警是不能够让非法人员得知的,需要隐藏式报警。
同时,现有技术中的安防系统大多也包括火灾预警系统,当出现火灾时能够进行报警,火灾从引发、蔓延到扑灭具有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在引发过程中往往灾情小,火势小,能够容易控制,若计时发现,也能够抢救人员和财产。
现有技术中出现灾情后,往往是直接通知消防部门、灾情所在房间所有人或者物业中心,并未根据实际情况以及灾情发展情况同时具体可能受到灾情影响的人,即灾情的预警精确度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物联安防系统,能够处理安防中特殊情况,以及进行精准的火灾预警。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智能物联安防系统,包括:
监控平台;监控平台含有平台服务器,用于存储处理安防子系统上传的数据;监控平台下设连接有多个安防子系统;每个安防子系统具有唯一的编号,安防子系统的编号与用户信息对应绑定;
安防子系统安装在用户所在地或者安防区域,安防子系统包括:
安防主机以及安防设备,安防主机通过无线网络与安防设备连接;安防设备将信息传输至安防主机,安防主机对安防设备下发控制指令;
安防设备包括智能防盗门、外置摄像机、内置摄像机、火灾检测器、燃气检测器以及内置报警器;
智能防盗门包括:
电机、指纹传感器、按键板、锁舌、无线通信模块以及门禁控制器;门禁控制器用于通过控制电机的伸缩来控制锁舌实现智能防盗门的开关;门禁控制器存储用户录入的用户指纹和用户密码,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安防主机实现通信连接,门禁控制器接收安防主机的控制指令;
用户指纹包括常用指纹和报警指纹;用户密码包括常用密码、报警密码以及安全密码;常用指纹和报警指纹不相同,常用密码、报警密码以及安全密码均不相同;
外置摄像机安装在用户室外,用于拍摄输入智能防盗门密码时周围的人员人脸照片;内置摄像机安装在用户室内,用于在收到安防主机的指令时拍摄进入室内的人员人脸照片;
门禁控制器在用户输入用户指纹和用户密码时驱动外置摄像机拍摄防盗门周边的照片,获取监控区域内的人员人脸照片;
安防主机包括:
信息采集模块;配置有输入设备,用于采集存储用户信息;用户信息包括用户姓名、地址信息、主机联系电话、报警联系电话、常住人口的指纹信息以及常住人口的人脸照片;
人脸识别模块;用于对比外置摄像机和内置摄像机采集到的图像中是否含有常住人口的人脸照片特征;
短信收发模块;用于向用户预存的主机联系电话发送验证短信以及接收用户回馈的验证码;验证码包括安全验证码和报警验证码;验证码预先存储在安防主机内;
安防处理器;安防处理器接收门禁控制器的信息,根据用户输入的指纹密码、人脸识别模块的处理结果以及短信收发模块的验证结果进行以下工作模式:
(1)安全模式:
当智能防盗门输入的密码或者指纹为常用密码或者常用指纹、且外置摄像机拍摄的照片中含有常住人口的人脸照片特征时;安防处理器对门禁控制器下发正常开锁指令,智能防盗门正常开锁;
当智能防盗门输入的密码为安全密码时,门禁控制器直接控制智能防盗门正常开锁;
(2)安全确认模式:
当智能防盗门输入的密码或者指纹为常用密码或者常用指纹、且外置摄像机拍摄的照片中不含有常住人口的人脸照片特征时;安防处理器通过短信收发模块向用户发送验证短信以及外置摄像机获取的照片,并根据验证码的类别进行以下步骤;
A、当短信收发模块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预留的验证码时,防盗门不开锁;
B、当短信收发模块接收到的验证码为预留的安全验证码时,安防处理器对门禁控制器下发正常开锁指令,智能防盗门正常开锁;
C、当短信收发模块接收到的验证码为预留的报警验证码时,防盗门不开锁,安防处理器控制外置摄像机进行摄像,并将摄像信息实时传输至用户手机;同时将获得的视频信息上传至监控平台,向报警联系电话发送提示短信;监控平台的报警器以及安防设备的内置报警器分别启动;
(3)紧急报警模式:
当智能防盗门输入的密码或指纹为报警密码或者报警指纹、且外置摄像机获取的照片中进行人脸识别后同时包括常住人口和其他人员时,安防处理器对门禁控制器下发正常开锁指令,智能防盗门正常开锁;同时启动外置摄像机和内置摄像机进行摄像,并将摄像信息实时传输至监控平台,向报警联系电话发送提示短信;监控平台的报警器启动。
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中, 智能物联安防系统还包括智能家居设备,智能家居设备包括智能空调、智能冰箱、智能灯;智能家居设备均配置有无线模块,通过无线网络与安防子系统的安防主机进行连接,接收安防子系统的指令并执行。
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中,安防子系统的通信模块包括无线通信模块和有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实现智能安防设备和控制器的通信连接;有线通信模块用于实现控制器和监控平台连接。
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中,安防主机的输入设备包括按键、触摸屏、摄像头、指纹传感器;用于用户输入密码、联系电话、指纹信息以及人脸照片。
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中,智能物联安防系统还包括与安防处理器连接的一键报警器,当用户按下一键报警器后,安防处理器启动外置摄像机和内置摄像机进行摄像,并将摄像信息实时传输至监控平台,向报警联系电话发送提示短信;监控平台的报警器启动。
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中,安防设备包括红外检测模块;当用户通过短信收发模块向安防处理器发送外出的信息后,安防处理器进入外出安防模式;
当红外检测模块检测到有人员活动后向安防处理器发送信息,安防处理器控制内置摄像机开启将摄像信息实时传输至监控平台,向主机联系电话和报警联系电话发送提示短信;监控平台的报警器启动。
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中,安防设备的火灾检测器和燃气检测器检测检测的数据超过阈值后,启动内置报警器,同时安防处理器启动外置摄像机和内置摄像机进行摄像,并将摄像信息实时传输至监控平台,向报警联系电话发送提示短信;监控平台的报警器启动。
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中,监控平台的报警器包括非法入侵报警器、人员安全报警器以及灾情报警器;监控平台的报警器根据安防主机上传的报警信息选择对应的报警器进行报警;
当安防处理器上传的报警信息为安全确认模式和外出安防模式下的报警信息时监控平台的非法入侵报警器进行报警;
当安防处理器上传的报警信息为紧急报警模式下的报警信息时监控平台的人员安全报警器进行报警;
当安防处理器上传的报警信息为火灾检测器和燃气检测器检测检测的数据超过阈值后的报警信息时,监控平台的灾情报警器进行报警。
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中,用户信息通过安防处理器上传至监控平台,用户信息的地址信息包括行政地址以及楼层地址;行政地址包括用户所在省市区以及居民区名称的信息,楼层地址包括用户具体的单元楼以及房间号;监控平台根据用户信息建立用户目录;用户目录中包括:
省级行政区目录;以用户录入的地址信息中省级行政区为基础,将同一省级行政区中的用户录入该目录中;下设多个市级行政区目录;
市级行政区目录;以用户录入的地址信息中市级行政区为基础,将同一市级行政区中的用户录入该目录中;下设多个区级行政区目录;
区级行政区目录;以用户录入的地址信息中区级行政区为基础,将同一区级行政区中的用户录入该目录中;下设多个居民区目录;
居民区目录;以用户录入的地址信息中居民区名称为基础,将同一居民区中的用户录入该目录中;下设多个单元楼目录;
单元楼目录;以用户录入的地址信息中单元楼为基础,将同一单元楼中的用户录入该目录中;单元楼目录为最小子目录。
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中,监控平台连线中的某一安防设备的火灾检测器检测到火灾后,监控平台通过该安防设备获取发生灾情的用户信息;并根据灾情发生时间、安防子系统的灾情报警数量、以及监控平台是否进行灾情消除操作,向指定的用户目录发送灾情提示信息:
当灾情发生时,向发生灾情的具体某一房间号的用户发送一级灾情提示信息;一级灾情提示信息包括灾情发生时间和灾情发生用户房间号;
当灾情发生时间超过预设时间或者发生灾情的安防子系统数量增加且所有发生灾情的安防子系统所对应的用户属于同一单元楼目录;且监控平台未进行灾情消除操作时,向发生灾情的用户所在单元楼目录中所有用户发送二级灾情提示信息;二级灾情提示信息包括灾情发生时间和灾情发生用户单元楼;
当灾情发生的安防子系统的报警数量增加且所有发生灾情的安防子系统不属于同一单元楼,且监控平台未进行灾情消除操作时,向发生灾情的用户所在居民区目录中所有用户发送三级灾情提示信息;三级灾情提示信息包括灾情发生时间和灾情发生用户居民区名称;
当灾情发生的安防子系统的报警数量增加且所有发生灾情的安防子系统不属于同一居民区,且监控平台未进行灾情消除操作时,向发生灾情的用户所在区级行政区目录中所有用户发送四级灾情提示信息;四级灾情提示信息包括灾情发生时间、灾情发生居民区名称和居民区所在区级行政区名称;
当监控平台进行灾情消除操作时,监控平台在预设时间内暂停发送灾情提示信息,并在预设时间后再次进行检测,当出现灾情时再次发送信息。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安防系统具有多种安防工作模式,系统可以根据当前情况判断出用户所处的环境,根据用户的最终指令和真实意图进行安防管理;能够很好的应对特殊情况的发生,具有非常高的安防等级。
2、本发明的门禁系统中含有常用指纹、报警指纹;常用密码和报警密码;能够根据开门者输入的密码指纹、人脸识别结果来判断当前安防情况,促使系统进入对应的安防模式;本发明的安防模式包括安全模式、安全确认模式以及紧急报警模式;这三种模式能够涵盖出现危险的情况,并能够通过输入报警密码和报警指纹的方式完成隐藏报警,避免,对用户的人生财产安全做到最优化的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智能物联安防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安防子系统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安防子系统的工作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火灾预警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物联安防系统,包括监控平台;监控平台含有平台服务器,用于存储处理安防子系统上传的数据。监控平台下设连接有多个安防子系统;每个安防子系统具有唯一的编号,安防子系统的编号与用户信息对应绑定。因此,本发明的安防子系统可以按照到具体每个用户家庭中,监控平台可以设置省级消防中心,也可以在每个小区内设置子级的监控平台;每户安装一个安防子系统,能够对每个家庭用户进行安防管理。
安防子系统安装在用户所在地或者安防区域,安防子系统包括安防主机以及安防设备,安防主机通过无线网络与安防设备连接;安防设备将信息传输至安防主机,安防主机对安防设备下发控制指令。安防主机可以做成一个硬件设备安装在室内,其具有安防处理器来处理数据、下发指令、接收监控平台的指令等作用,是用于建立安防设备与监控中心之间的联系。
安防设备包括智能防盗门、外置摄像机、内置摄像机、火灾检测器、燃气检测器以及内置报警器。
智能防盗门可以选择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智能防盗门,智能防盗门均含有数字密码和指纹密码或者摄像头等;现有的智能防盗门可以对其控制方式按照本发明的要求进行修改,智能防盗门包括电机、指纹传感器、按键板、锁舌、无线通信模块以及门禁控制器。门禁控制器用于通过控制电机的伸缩来控制锁舌实现智能防盗门的开关;门禁控制器存储用户录入的用户指纹和用户密码,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安防主机实现通信连接,门禁控制器接收安防主机的控制指令。
用户指纹包括常用指纹和报警指纹;用户密码包括常用密码、报警密码以及安全密码;常用指纹和报警指纹不相同,常用密码、报警密码以及安全密码均不相同。本发明的安防系统的特殊之处在于本发明将能够打开门禁的密码进行了分类,当用户输入不同密码或者指纹后,系统将对输入的开锁信息进行判定,结合人脸识别系统、用户验证码等手段进行综合判断,进而得出用户当前的安防状态和安防需求。
外置摄像机安装在用户室外,可以直接安装在智能安防门上,用于拍摄输入智能防盗门密码时周围的人员人脸照片。内置摄像机安装在用户室内,用于在收到安防主机的指令时拍摄进入室内的人员人脸照片。 门禁控制器在用户输入用户指纹和用户密码时驱动外置摄像机拍摄防盗门周边的照片,获取监控区域内的人员人脸照片。
安防主机是智能控制设备,包括信息采集模块;信息采集模块配置有输入设备,用于采集存储用户信息。用户信息包括用户姓名、地址信息、主机联系电话、报警联系电话、常住人口的指纹信息以及常住人口的人脸照片。
人脸识别模块用于对比外置摄像机和内置摄像机采集到的图像中是否含有常住人口的人脸照片特征;
短信收发模块用于向用户预存的主机联系电话发送验证短信以及接收用户回馈的验证码;验证码包括安全验证码和报警验证码;验证码预先存储在安防主机内。
安防处理器;安防处理器接收门禁控制器的信息,根据用户输入的指纹密码、人脸识别模块的处理结果以及短信收发模块的验证结果进行以下工作模式:
(1)安全模式:
当智能防盗门输入的密码或者指纹为常用密码或者常用指纹、且外置摄像机拍摄的照片中含有常住人口的人脸照片特征时;安防处理器对门禁控制器下发正常开锁指令,智能防盗门正常开锁。
常用密码是用户开锁是最常用的选择,该密码被泄漏的可能性最高,因此输入该密码时系统自动检测外置摄像机获取的照片是否有常住人口的照片,以此方式确认站在门前输入密码的人为用户或者用户家庭成员,此时开锁是安全的,可以直接开锁。
同时,也正是由于门前站立的人员较多,输入密码容易被非法人员获取,因此本发明设置了常用密码和常用指纹来用于人多时的输入环境,当只有用户本身时,可以直接输入安全密码进行开锁,这样不存在泄密风险。
因此,当智能防盗门输入的密码为安全密码时,门禁控制器直接控制智能防盗门正常开锁。
由此可见,常用密码可以用于在场人员较多或者需要尽量保密的情况下进行输入,或者使为了即便出现泄密风险时,由于需要进行人脸识别是否有用户在场,偷窥者也不能够单独直接进入室内。安全密码可以用于在场人员均为用户家庭人员时输入,可以降低系统开锁流程,节省人脸识别过程,降低系统反应时间,开锁更高效。
(2)安全确认模式:
当智能防盗门输入的密码或者指纹为常用密码或者常用指纹、且外置摄像机拍摄的照片中不含有常住人口的人脸照片特征时;安防处理器通过短信收发模块向用户发送验证短信以及外置摄像机获取的照片,并根据验证码的类别进行以下步骤;
A、当短信收发模块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预留的验证码时,防盗门不开锁;
B、当短信收发模块接收到的验证码为预留的安全验证码时,安防处理器对门禁控制器下发正常开锁指令,智能防盗门正常开锁;
C、当短信收发模块接收到的验证码为预留的报警验证码时,防盗门不开锁,安防处理器控制外置摄像机进行摄像,并将摄像信息实时传输至用户手机;同时将获得的视频信息上传至监控平台,向报警联系电话发送提示短信;监控平台的报警器以及安防设备的内置报警器分别启动;
本发明的安全确认模式,是一种输入密码或者常用指纹后需要用户确认的一种方式,确定进入室内的人员是合法的。由于安全确认模式中外置摄像机拍摄的照片中不含有常住人口的人脸照片特征,说明没有用户或者家庭人员在场,输入密码者极有可能为非法入侵者,当然也有可能是用户告知该人员常用密码后让其进入室内,例如用户可能让物业人员进入室内进行关闭电源等工作。从此处也可以看出,常用密码的安防等级较低。
在这种情况下,若输入常用密码后直接进入,极有可能为非常入侵;现有技术中并不能够进行判断和限制进入。本发明通过系统向用户手机发送短信提示,同时要求用户向系统发送验证码。系统根据验证码来判断当前情况。
验证码时预留的,例如用户可以预留123为安全验证码,预留456为报警验证码;当用户收到提示发送验证码的短信后,用户向系统发送123的安全验证码后,系统即控制门禁控制器进行开锁。若用户向系统发送456的报警验证码后,门禁系统不开锁,同时进行拍摄照片,并通过内置报警器进行声光报警,让非法入侵的人员自行离开。
(3)紧急报警模式:
当智能防盗门输入的密码或指纹为报警密码或者报警指纹、且外置摄像机获取的照片中进行人脸识别后同时包括常住人口和其他人员时,安防处理器对门禁控制器下发正常开锁指令,智能防盗门正常开锁;同时启动外置摄像机和内置摄像机进行摄像,并将摄像信息实时传输至监控平台,向报警联系电话发送提示短信;监控平台的报警器启动。
本发明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够很好的解决的技术问题,即当用户被非法人员挟持后,不得已需要开锁的情况下,系统如何进行自动报警,同时确保用户的人生安全。本发明的紧急报警模式可以良好的解决这一技术问题,具体的,当用户被挟持后,在场的人员肯定包括用户或者家庭成员以及非法人员;若系统只含有一个密码,那么用户输入密码后门禁打开,系统也不能够通过安全模式或者安全确认模式进行报警,并且报警不能够被非法人员得知。本发明的用户在被挟持后要求输入密码或者告知密码后,可以输入报警密码或者报警指纹,能够让系统得知用户处理危险的情况下,此时系统将正常开锁,稳定非法人员,同时能够对外实施报警,保证后续用户的人生安全,也能够及时通知警务部门,有效打击犯罪。
本发明的智能物联安防系统还包括智能家居设备,智能家居设备包括智能空调、智能冰箱、智能灯;智能家居设备均配置有无线模块,通过无线网络与安防子系统的安防主机进行连接,接收安防子系统的指令并执行,安防子系统可以直接与用户手机端连接,也可以通过监控中心与手机端连接。
本发明的安防子系统的通信模块包括无线通信模块和有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实现智能安防设备和控制器的通信连接;有线通信模块用于实现控制器和监控平台连接。
本发明的优化实施例中,安防主机的输入设备包括按键、触摸屏、摄像头、指纹传感器;用于用户输入密码、联系电话、指纹信息以及人脸照片。
本发明的优化实施例中,智能物联安防系统还包括与安防处理器连接的一键报警器,当用户按下一键报警器后,安防处理器启动外置摄像机和内置摄像机进行摄像,并将摄像信息实时传输至监控平台,向报警联系电话发送提示短信;监控平台的报警器启动。
本发明的优化实施例中,安防设备包括红外检测模块;当用户通过短信收发模块向安防处理器发送外出的信息后,安防处理器进入外出安防模式;
当红外检测模块检测到有人员活动后向安防处理器发送信息,安防处理器控制内置摄像机开启将摄像信息实时传输至监控平台,向主机联系电话和报警联系电话发送提示短信;监控平台的报警器启动。
本发明的优化实施例中,安防设备的火灾检测器和燃气检测器检测检测的数据超过阈值后,启动内置报警器,同时安防处理器启动外置摄像机和内置摄像机进行摄像,并将摄像信息实时传输至监控平台,向报警联系电话发送提示短信;监控平台的报警器启动。
本发明的优化实施例中,监控平台的报警器包括非法入侵报警器、人员安全报警器以及灾情报警器;监控平台的报警器根据安防主机上传的报警信息选择对应的报警器进行报警;
当安防处理器上传的报警信息为安全确认模式和外出安防模式下的报警信息时监控平台的非法入侵报警器进行报警;
当安防处理器上传的报警信息为紧急报警模式下的报警信息时监控平台的人员安全报警器进行报警;
当安防处理器上传的报警信息为火灾检测器和燃气检测器检测检测的数据超过阈值后的报警信息时,监控平台的灾情报警器进行报警。
本发明的优化实施例中,为了解决精准的火灾灾情预警,本发明的用户信息通过安防处理器上传至监控平台,用户信息的地址信息包括行政地址以及楼层地址;行政地址包括用户所在省市区以及居民区名称的信息,楼层地址包括用户具体的单元楼以及房间号;监控平台根据用户信息建立用户目录;用户目录中包括:
省级行政区目录;以用户录入的地址信息中省级行政区为基础,将同一省级行政区中的用户录入该目录中;下设多个市级行政区目录;
市级行政区目录;以用户录入的地址信息中市级行政区为基础,将同一市级行政区中的用户录入该目录中;下设多个区级行政区目录;
区级行政区目录;以用户录入的地址信息中区级行政区为基础,将同一区级行政区中的用户录入该目录中;下设多个居民区目录;
居民区目录;以用户录入的地址信息中居民区名称为基础,将同一居民区中的用户录入该目录中;下设多个单元楼目录;
单元楼目录;以用户录入的地址信息中单元楼为基础,将同一单元楼中的用户录入该目录中;单元楼目录为最小子目录。
本发明的火灾预警方法为:监控平台连线中的某一安防设备的火灾检测器检测到火灾后,监控平台通过该安防设备获取发生灾情的用户信息;并根据灾情发生时间、安防子系统的灾情报警数量、以及监控平台是否进行灾情消除操作,向指定的用户目录发送灾情提示信息:
当灾情发生时,向发生灾情的具体某一房间号的用户发送一级灾情提示信息;一级灾情提示信息包括灾情发生时间和灾情发生用户房间号;
当灾情发生时间超过预设时间或者发生灾情的安防子系统数量增加且所有发生灾情的安防子系统所对应的用户属于同一单元楼目录;且监控平台未进行灾情消除操作时,向发生灾情的用户所在单元楼目录中所有用户发送二级灾情提示信息;二级灾情提示信息包括灾情发生时间和灾情发生用户单元楼;
当灾情发生的安防子系统的报警数量增加且所有发生灾情的安防子系统不属于同一单元楼,且监控平台未进行灾情消除操作时,向发生灾情的用户所在居民区目录中所有用户发送三级灾情提示信息;三级灾情提示信息包括灾情发生时间和灾情发生用户居民区名称;
当灾情发生的安防子系统的报警数量增加且所有发生灾情的安防子系统不属于同一居民区,且监控平台未进行灾情消除操作时,向发生灾情的用户所在区级行政区目录中所有用户发送四级灾情提示信息;四级灾情提示信息包括灾情发生时间、灾情发生居民区名称和居民区所在区级行政区名称;
当监控平台进行灾情消除操作时,监控平台在预设时间内暂停发送灾情提示信息,并在预设时间后再次进行检测,当出现灾情时再次发送信息。
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和变形仍属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智能物联安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监控平台;所述监控平台含有平台服务器,用于存储处理安防子系统上传的数据;所述监控平台下设连接有多个安防子系统;每个安防子系统具有唯一的编号,安防子系统的编号与用户信息对应绑定;
所述安防子系统安装在用户所在地或者安防区域,所述安防子系统包括:
安防主机以及安防设备,所述安防主机通过无线网络与安防设备连接;安防设备将信息传输至安防主机,安防主机对安防设备下发控制指令;
所述安防设备包括智能防盗门、外置摄像机、内置摄像机、火灾检测器、燃气检测器以及内置报警器;
所述智能防盗门包括:
电机、指纹传感器、按键板、锁舌、无线通信模块以及门禁控制器;所述门禁控制器用于通过控制电机的伸缩来控制锁舌实现智能防盗门的开关;门禁控制器存储用户录入的用户指纹和用户密码,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安防主机实现通信连接,门禁控制器接收安防主机的控制指令;
所述用户指纹包括常用指纹和报警指纹;所述用户密码包括常用密码、报警密码以及安全密码;所述常用指纹和报警指纹不相同,常用密码、报警密码以及安全密码均不相同;
所述外置摄像机安装在用户室外,用于拍摄输入智能防盗门密码时周围的人员人脸照片;所述内置摄像机安装在用户室内,用于在收到安防主机的指令时拍摄进入室内的人员人脸照片;
所述门禁控制器在用户输入用户指纹和用户密码时驱动外置摄像机拍摄防盗门周边的照片,获取监控区域内的人员人脸照片;
所述安防主机包括:
信息采集模块;配置有输入设备,用于采集存储用户信息;所述用户信息包括用户姓名、地址信息、主机联系电话、报警联系电话、常住人口的指纹信息以及常住人口的人脸照片;
人脸识别模块;用于对比外置摄像机和内置摄像机采集到的图像中是否含有常住人口的人脸照片特征;
短信收发模块;用于向用户预存的主机联系电话发送验证短信以及接收用户回馈的验证码;验证码包括安全验证码和报警验证码;验证码预先存储在安防主机内;
安防处理器;所述安防处理器接收门禁控制器的信息,根据用户输入的指纹密码、人脸识别模块的处理结果以及短信收发模块的验证结果进行以下工作模式:
(1)安全模式:
当智能防盗门输入的密码或者指纹为常用密码或者常用指纹、且外置摄像机拍摄的照片中含有常住人口的人脸照片特征时;安防处理器对门禁控制器下发正常开锁指令,智能防盗门正常开锁;
当智能防盗门输入的密码为安全密码时,门禁控制器直接控制智能防盗门正常开锁;
(2)安全确认模式:
当智能防盗门输入的密码或者指纹为常用密码或者常用指纹、且外置摄像机拍摄的照片中不含有常住人口的人脸照片特征时;安防处理器通过短信收发模块向用户发送验证短信以及外置摄像机获取的照片,并根据验证码的类别进行以下步骤;
A、当短信收发模块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预留的验证码时,防盗门不开锁;
B、当短信收发模块接收到的验证码为预留的安全验证码时,安防处理器对门禁控制器下发正常开锁指令,智能防盗门正常开锁;
C、当短信收发模块接收到的验证码为预留的报警验证码时,防盗门不开锁,安防处理器控制外置摄像机进行摄像,并将摄像信息实时传输至用户手机;同时将获得的视频信息上传至监控平台,向报警联系电话发送提示短信;监控平台的报警器以及安防设备的内置报警器分别启动;
(3)紧急报警模式:
当智能防盗门输入的密码或指纹为报警密码或者报警指纹、且外置摄像机获取的照片中进行人脸识别后同时包括常住人口和其他人员时,安防处理器对门禁控制器下发正常开锁指令,智能防盗门正常开锁;同时启动外置摄像机和内置摄像机进行摄像,并将摄像信息实时传输至监控平台,向报警联系电话发送提示短信;监控平台的报警器启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物联安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物联安防系统还包括智能家居设备,所述智能家居设备包括智能空调、智能冰箱、智能灯;所述智能家居设备均配置有无线模块,通过无线网络与安防子系统的安防主机进行连接,接收安防子系统的指令并执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物联安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防子系统的通信模块包括无线通信模块和有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实现智能安防设备和控制器的通信连接;所述有线通信模块用于实现控制器和监控平台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物联安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防主机的输入设备包括按键、触摸屏、摄像头、指纹传感器;用于用户输入密码、联系电话、指纹信息以及人脸照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物联安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物联安防系统还包括与安防处理器连接的一键报警器,当用户按下一键报警器后,安防处理器启动外置摄像机和内置摄像机进行摄像,并将摄像信息实时传输至监控平台,向报警联系电话发送提示短信;监控平台的报警器启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物联安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防设备包括红外检测模块;当用户通过短信收发模块向安防处理器发送外出的信息后,安防处理器进入外出安防模式;
当红外检测模块检测到有人员活动后向安防处理器发送信息,安防处理器控制内置摄像机开启将摄像信息实时传输至监控平台,向主机联系电话和报警联系电话发送提示短信;监控平台的报警器启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物联安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防设备的火灾检测器和燃气检测器检测检测的数据超过阈值后,启动内置报警器,同时安防处理器启动外置摄像机和内置摄像机进行摄像,并将摄像信息实时传输至监控平台,向报警联系电话发送提示短信;监控平台的报警器启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物联安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平台的报警器包括非法入侵报警器、人员安全报警器以及灾情报警器;监控平台的报警器根据安防主机上传的报警信息选择对应的报警器进行报警;
当安防处理器上传的报警信息为安全确认模式和外出安防模式下的报警信息时监控平台的非法入侵报警器进行报警;
当安防处理器上传的报警信息为紧急报警模式下的报警信息时监控平台的人员安全报警器进行报警;
当安防处理器上传的报警信息为火灾检测器和燃气检测器检测检测的数据超过阈值后的报警信息时,监控平台的灾情报警器进行报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物联安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信息通过安防处理器上传至监控平台,所述用户信息的地址信息包括行政地址以及楼层地址;所述行政地址包括用户所在省市区以及居民区名称的信息,所述楼层地址包括用户具体的单元楼以及房间号;监控平台根据用户信息建立用户目录;所述用户目录中包括:
省级行政区目录;以用户录入的地址信息中省级行政区为基础,将同一省级行政区中的用户录入该目录中;下设多个市级行政区目录;
市级行政区目录;以用户录入的地址信息中市级行政区为基础,将同一市级行政区中的用户录入该目录中;下设多个区级行政区目录;
区级行政区目录;以用户录入的地址信息中区级行政区为基础,将同一区级行政区中的用户录入该目录中;下设多个居民区目录;
居民区目录;以用户录入的地址信息中居民区名称为基础,将同一居民区中的用户录入该目录中;下设多个单元楼目录;
单元楼目录;以用户录入的地址信息中单元楼为基础,将同一单元楼中的用户录入该目录中;单元楼目录为最小子目录。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物联安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平台连线中的某一安防设备的火灾检测器检测到火灾后,监控平台通过该安防设备获取发生灾情的用户信息;并根据灾情发生时间、安防子系统的灾情报警数量、以及监控平台是否进行灾情消除操作,向指定的用户目录发送灾情提示信息:
当灾情发生时,向发生灾情的具体某一房间号的用户发送一级灾情提示信息;一级灾情提示信息包括灾情发生时间和灾情发生用户房间号;
当灾情发生时间超过预设时间或者发生灾情的安防子系统数量增加且所有发生灾情的安防子系统所对应的用户属于同一单元楼目录;且监控平台未进行灾情消除操作时,向发生灾情的用户所在单元楼目录中所有用户发送二级灾情提示信息;二级灾情提示信息包括灾情发生时间和灾情发生用户单元楼;
当灾情发生的安防子系统的报警数量增加且所有发生灾情的安防子系统不属于同一单元楼,且监控平台未进行灾情消除操作时,向发生灾情的用户所在居民区目录中所有用户发送三级灾情提示信息;三级灾情提示信息包括灾情发生时间和灾情发生用户居民区名称;
当灾情发生的安防子系统的报警数量增加且所有发生灾情的安防子系统不属于同一居民区,且监控平台未进行灾情消除操作时,向发生灾情的用户所在区级行政区目录中所有用户发送四级灾情提示信息;四级灾情提示信息包括灾情发生时间、灾情发生居民区名称和居民区所在区级行政区名称;
当监控平台进行灾情消除操作时,监控平台在预设时间内暂停发送灾情提示信息,并在预设时间后再次进行检测,当出现灾情时再次发送信息。
CN201910706254.8A 2019-08-01 2019-08-01 一种智能物联安防系统 Pending CN1110809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06254.8A CN111080961A (zh) 2019-08-01 2019-08-01 一种智能物联安防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06254.8A CN111080961A (zh) 2019-08-01 2019-08-01 一种智能物联安防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80961A true CN111080961A (zh) 2020-04-28

Family

ID=703101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06254.8A Pending CN111080961A (zh) 2019-08-01 2019-08-01 一种智能物联安防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8096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79661A (zh) * 2020-08-17 2022-02-22 昆山能生源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安防物联网云管理系统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58526A1 (en) * 2003-02-06 2004-08-12 David Bogart Dort Contingency network access for accounts or information
CN102142183A (zh) * 2011-03-09 2011-08-03 中山大学 数字家庭无线报警系统及方法
CN104702432A (zh) * 2014-01-15 2015-06-10 杭州海康威视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位置区域划分进行告警的方法及服务器
CN105427413A (zh) * 2015-11-02 2016-03-23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开锁方法和智能锁具
CN206002941U (zh) * 2016-08-19 2017-03-08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远程智能家居无线监控系统
CN206271073U (zh) * 2016-12-01 2017-06-20 上海纷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楼宇人证核验设备
CN106911774A (zh) * 2017-02-23 2017-06-30 深圳汇通智能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无线智能家居安防系统
CN208521346U (zh) * 2018-07-13 2019-02-19 湖南创合未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反胁迫功能的人脸识别门禁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58526A1 (en) * 2003-02-06 2004-08-12 David Bogart Dort Contingency network access for accounts or information
CN102142183A (zh) * 2011-03-09 2011-08-03 中山大学 数字家庭无线报警系统及方法
CN104702432A (zh) * 2014-01-15 2015-06-10 杭州海康威视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位置区域划分进行告警的方法及服务器
CN105427413A (zh) * 2015-11-02 2016-03-23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开锁方法和智能锁具
CN206002941U (zh) * 2016-08-19 2017-03-08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远程智能家居无线监控系统
CN206271073U (zh) * 2016-12-01 2017-06-20 上海纷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楼宇人证核验设备
CN106911774A (zh) * 2017-02-23 2017-06-30 深圳汇通智能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无线智能家居安防系统
CN208521346U (zh) * 2018-07-13 2019-02-19 湖南创合未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反胁迫功能的人脸识别门禁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79661A (zh) * 2020-08-17 2022-02-22 昆山能生源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安防物联网云管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049851A1 (en) Scalable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onitoring and concierge service
CN107093243B (zh) 一种门锁验证报警方法及系统、终端
US11236525B2 (en) Door locking device and a smart door apparatus
US929924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alerting CMS and registered users about a potential duress situation using a mobile application
US11846477B2 (en) Smart firearm safety device
CN110347053B (zh)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智能物联安防系统
CN106897959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社区安防系统
JP6012538B2 (ja) 入退室管理システム、入退室管理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入退室管理システム用のコンピュータ装置
CN108986281A (zh) 基于人脸识别的家庭成员智能认证系统
KR100578489B1 (ko) 보안 도어록 시스템
CN111119597A (zh) 一种安全锁舌的控制方法以及装置
CN111080961A (zh) 一种智能物联安防系统
KR101025830B1 (ko) 지문인식 방범시스템
CN107705409A (zh) 一种隐形智能门禁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KR101492506B1 (ko) 가정용 블랙박스를 이용한 공동주택 보안 시스템과 그 운용 방법
JP4916261B2 (ja) 集合住宅用防犯監視システム
KR101440477B1 (ko) 스마트 시큐리티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4853169A (zh) 个人携带式移动监控及家庭服务平台补充和完善
CN107222724A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家庭监控系统
CN101989371A (zh) 一种防盗方法
CN209168337U (zh) 一种安防系统
CN207397368U (zh) 一种隐形智能门禁系统
CN105185017A (zh) 一种基于红外感应的家庭安防系统及其方法
JP2008293348A (ja) 建物管理情報表示システム
CN109637061A (zh) 一种安防系统和判断非法入室的报警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