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78314B - 功能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功能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78314B
CN111078314B CN201911253014.3A CN201911253014A CN111078314B CN 111078314 B CN111078314 B CN 111078314B CN 201911253014 A CN201911253014 A CN 201911253014A CN 111078314 B CN111078314 B CN 1110783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light
time
function
cluster
electronic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5301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78314A (zh
Inventor
陆天洋
帅朝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5301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7831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783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783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783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783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45Program loading or initiating
    • G06F9/44505Configuring for program initiating, e.g. using registry, configuration fil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406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功能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应用于电子设备,方法包括:统计手动调节背光的第一次数;若所述第一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则在第一时刻打开自动调节背光功能,以及统计所述第一时刻之后所述自动调节背光功能的打开次数;若所述打开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则重新统计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后手动调节背光的第二次数;若所述第二次数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则禁止打开所述自动调节背光功能。采用本申请实施例可提升自动调节背光功能的控制方式的灵活性。

Description

功能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功能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自动调节背光功能是电子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等)根据环境的光感度自动调节电子设备屏幕的背光亮度的功能。用户可通过自动调节背光开关打开或关闭自动调节背光功能,可见自动调节背光功能的控制方式的灵活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功能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提升自动调节背光功能的控制方式的灵活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功能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方法包括:
统计手动调节背光的第一次数;
若所述第一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则在第一时刻打开自动调节背光功能,以及统计所述第一时刻之后所述自动调节背光功能的打开次数;
若所述打开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则重新统计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后手动调节背光的第二次数;
若所述第二次数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则禁止打开所述自动调节背光功能。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功能控制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装置包括:
统计单元,用于统计手动调节背光的第一次数;
功能控制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则在第一时刻打开自动调节背光功能;
所述统计单元,还用于统计所述第一时刻之后所述自动调节背光功能的打开次数;若所述打开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则重新统计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后手动调节背光的第二次数;
所述功能控制单元,还用于若所述第二次数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则禁止打开所述自动调节背光功能。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上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上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上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中的步骤的指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上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
可以看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统计手动调节背光的第一次数大于一定值,则在第一时刻打开自动调节背光功能,以及统计所述第一时刻之后所述自动调节背光功能的打开次数,如果该打开次数大于一定值,则重新统计所述第一时刻之后手动调节背光的第二次数,如果第二次数还是大于一定值,则禁止打开自动调节背光功能,实现了基于某些情况控制自动调节背光功能,提升自动调节背光功能的控制方式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功能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亮度调节曲线的示意图;
图2C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个行为数据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功能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功能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所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以及各种形式的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终端设备(terminal device)等等。
如图1所示,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和显示屏。其中,存储器、RAM和显示屏均与处理器连接。
进一步地,电子设备还包括扬声器、麦克风、摄像头、通信接口、信号处理器和传感器,扬声器、麦克风、摄像头、信号处理器和传感器均与处理器连接,通信接口与信号处理器连接。
其中,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或无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面板(ActiveMatrix/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AMOLED)等。
其中,该摄像头可以是普通摄像头、也可以是红外摄像,在此不作限定。该摄像头可以是前置摄像头或后置摄像头,在此不作限定。
其中,传感器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光感传感器、陀螺仪、红外接近传感器、指纹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等。其中,光感传感器,也称为环境光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光亮度。光线传感器可以包括光敏元件和模数转换器。其中,光敏元件用于将采集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模数转换器用于将上述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可选的,光线传感器还可以包括信号放大器,信号放大器可以将光敏元件转换的电信号进行放大后输出至模数转换器。上述光敏元件可以包括光电二极管、光电三极管、光敏电阻、硅光电池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处理器是电子设备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电子设备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内的软体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内的数据,执行电子设备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电子设备进行整体监控。
其中,处理器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中。
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软体程序和/或模块,处理器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从而执行电子设备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软体程序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电子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
请参见图2A,图2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功能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电子设备统计手动调节背光的第一次数。
其中,电子设备统计第一时段内手动调节背光的第一次数,第一时段的终止时刻为当前时刻,第一时段的时长例如有1h、2h、3h、10h、1天、2天或是其他值。
其中,电子设备统计手动调节背光的第一次数,包括:电子设备统计在所述电子设备前台运行所述设定应用下手动调节背光的第一次数。
其中,设定应用包括以下至少一个:视频播放应用、文本阅读应用、购物应用、即时通信应用、社交应用、美妆应用、拍照应用、银行应用、出行应用、记事本、浏览器、音频播放应用。
步骤202:若所述第一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则电子设备在第一时刻打开自动调节背光功能,以及统计所述第一时刻之后所述自动调节背光功能的打开次数。
其中,第一时刻包括以下至少一个:开机时刻、第一应用的启动时刻、设定时刻等等。第一应用包括以下其中一种:视频播放应用、文本阅读应用、购物应用、即时通信应用、社交应用、美妆应用、拍照应用、银行应用、出行应用、记事本、浏览器、音频播放应用。设定时刻例如有9:00am、10:00am、14:00pm、18:00pm、24:00pm或是其他时刻。
其中,第一阈值例如是3次、5次、6次、8次、10次或是其他值。
步骤203:若所述打开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则电子设备重新统计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后手动调节背光的第二次数。
其中,电子设备重新统计所述第一时刻之后手动调节背光的第二次数,包括:电子设备重新统计所述第一时刻之后,且在所述电子设备前台运行所述设定应用下手动调节背光的第二次数。
其中,第二阈值例如是2次、5次、7次、8次、10次或是其他值。
步骤204:若所述第二次数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则电子设备禁止打开所述自动调节背光功能。
具体地,电子设备禁止打开所述自动调节背光功能,包括:在设定时长内,电子设备禁止打开所述自动调节背光功能。
其中,设定时长例如有1个小时、5个小时、10个小时、17个小时、1天、2天或是其他值。
进一步地,在设定时长内,电子设备禁止打开所述自动调节背光功能,包括:在所述设定时长内,且所述电子设备前台运行设定应用的情况下,电子设备禁止打开所述自动调节背光功能。
举例来说,假设第一阈值为6次,第二阈值为3次,第一时刻为开机时刻,假如电子设备统计手动调节背光的第一次数为6次,则统计在该开机时刻之后自动调节背光功能的打开次数,假如为4次,则电子设备重新统计在该开机时刻之后手段调节背光的第二次数,假如为7次,则不再打开自动调节背光功能。
又举例来说,假设设定应用为视频播放应用,第一阈值为6次,第二阈值为3次,第一时刻为开机时刻,假如电子设备统计在电子设备前台运行该视频播放应用下手动调节背光的第一次数为6次,则统计在该开机时刻之后,且在电子设备前台运行该视频播放应用下自动调节背光功能的打开次数,假如为4次,则电子设备重新统计在该开机时刻之后手段调节背光的第二次数,假如为7次,则不再打开自动调节背光功能。
可以看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统计手动调节背光的第一次数大于一定值,则在第一时刻打开自动调节背光功能,以及统计自动调节背光功能的打开次数,如果该打开次数大于一定值,则重新统计手动调节背光的第二次数,如果第二次数还是大于一定值,则禁止打开自动调节背光功能,实现了基于某些情况控制自动调节背光功能,提升自动调节背光功能的控制方式的灵活性。
在本申请的一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禁止打开所述自动调节背光功能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自动调节背光功能被打开,则电子设备获取手动调节背光的多个行为数据,每个行为数据包括第一光感度和在所述第一光感度下用户手动调节的第一背光亮度;
电子设备基于所述多个行为数据绘制第一亮度调节曲线,所述第一亮度调节曲线的一个坐标轴用于表示光感度,另一坐标轴用于表示背光亮度;
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第一亮度调节曲线自动调节屏幕的背光亮度。
可选地,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第一亮度调节曲线自动调节屏幕的背光亮度,包括:
电子设备获取当前环境的第二光感度;
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第一亮度调节曲线,将屏幕的背光亮度调节至所述第二光感度对应的第二背光亮度。
可选地,当前时刻与所述行为数据的记录时刻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时长,第一时长例如有30min、1h、5h、1天、2天或是其他值。也就是说,电子设备获取的多个行为数据是获取一段时间内的数据。
可选地,所述多个数据是在所述电子设备前台运行设定应用下产生的。
可选地,所述第一时刻是基于所述设定应用确定的。具体可基于时刻与应用的第一映射关系如表1所示,该第一映射关系如表1所示。当然第一时刻也可以是电子设备自定义的,或是用户自定义的。
表1
应用 时刻
视频播放应用 开机时刻、9:00am、24:00pm
文本阅读应用 开机时刻
即时通信应用 8:00am、23:00pm
…… ……
可选地,所述第一阈值是基于所述设定应用确定的。具体可基于阈值与应用的第二映射关系确定,该第二映射关系如表2所示。
表2
应用 阈值
视频播放应用 6
文本阅读应用 5
即时通信应用 6
…… ……
可选地,所述第一阈值是基于所述设定应用和第一公式确定的。其中,第一公式为:X1=K1*Y1,X1为阈值,K1为应用权重,Y1为固定值。所述设定应用的应用权重具体可基于权重与应用的第三映射关系确定,该第三映射关系如表3所示。
表3
应用 权重
视频播放应用 0.3
文本阅读应用 0.4
即时通信应用 0.4
…… ……
当然第一阈值也可以是电子设备自定义的,或是用户自定义的。
可选地,所述第二阈值是基于所述设定应用确定的。具体可基于阈值与应用的第四映射关系确定,该第三映射关系如表4所示。
表4
应用 阈值
视频播放应用 3
文本阅读应用 3
即时通信应用 4
…… ……
可选地,所述第二阈值是基于所述设定应用和第二公式确定的。其中,第二公式为:X2=K2*Y2,X2为阈值,K2为应用权重,Y2为固定值。所述设定应用的应用权重具体可基于权重与应用的第三映射关系确定。其中,Y2>Y1。
当然第二阈值也可以是电子设备自定义的,或是用户自定义的。
可选地,电子设备禁止打开所述自动调节背光功能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禁止打开所述自动调节背光功能的时刻与当前时刻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且所述电子设备前台运行所述设定应用,则电子设备打开所述自动调节背光功能。
可选地,所述第三阈值是基于所述设定应用确定的。具体可基于阈值与应用的第五映射关系确定,该第五映射关系如表5所示。
表5
Figure BDA0002309561460000081
Figure BDA0002309561460000091
可选地,所述第三阈值是基于所述设定应用和第三公式确定的。其中,第三公式为:X3=K3*Y3,X3为阈值,K3为应用权重,Y3为固定值。所述设定应用的应用权重具体可基于权重与应用的第三映射关系确定。其中,Y3>Y2。
当然第三阈值也可以是电子设备自定义的,或是用户自定义的。
举例来说,假设电子设备获取的多个行为数据有:行为数据1(130,213)、行为数据2(235,257)、行为数据3(296,283)和行为数据4(332,333),基于这4个行为数据绘制得到的亮度调节曲线如图2B所示。
可以看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控制自动调节背光功能与设定应用关联,不仅可提升自动调节背光功能的控制方式的灵活性,还可以限制控制场景,提升自动调节背光功能的控制方式的多样性。
在本申请的一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第一亮度调节曲线自动调节屏幕的背光亮度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检测到手动调节背光,则将聚类算法的聚类半径设置为第一聚类半径,聚类密度设置为第一聚类密度,以及使用所述聚类算法对所述多个行为数据进行聚类,得到至少一个第一类簇;
清除在上一个聚类半径下进行聚类得到的类簇的标识,将所述聚类算法的聚类半径更换为第二聚类半径,以及使用所述聚类算法对在上一个聚类半径下进行聚类得到的类簇进行聚类,得到至少一个第二类簇,上一个聚类半径与所述第二聚类半径的差值等于第四阈值;重复此步骤直至聚类不到类簇为止,或者重复此步骤直至聚类半径为第三聚类半径,所述第三聚类半径与N的乘积小于所述第一聚类半径,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
确定得到的每个类簇的中心点,每个中心点包括第三光感度和在所述第三光感度下用户手动调节的第三背光亮度;
基于每个类簇的中心点绘制第二亮度调节曲线,所述第二亮度调节曲线的一个坐标轴用于表示光感度,另一坐标轴用于表示背光亮度;
基于所述第二亮度调节曲线自动调节屏幕的背光亮度。
其中,第一聚类半径例如是100、90、80或是其他值。第一聚类密度例如是7、6、5或是其他值。
举例来说,假设第一聚类半径为100,第一聚类密度为5,11个行为数据,如图2C所示,行为数据1为(185,200)、行为数据2为(215,285)、行为数据3为(225,267)、行为数据4为(252,267)、行为数据5为(265,285)、行为数据6为(252,300)、行为数据7为(304,354)、行为数据8为(317,340)、行为数据9为(330,354)、行为数据10为(342,340)、行为数据11为(359,354)。
以行为数据1为圆心,半径为100画圆,该圆中仅包含4个(小于第一聚类密度)行为数据,为无效类簇。以行为数据2为圆心,半径为100画圆,该圆中包含行为数据1、行为数据2、行为数据3、行为数据4、行为数据5和行为数据6,为有效类簇,即第一类簇1。以行为数据3为圆心,半径为100画圆,该圆中包含行为数据1、行为数据2、行为数据3、行为数据4、行为数据5和行为数据6,为有效类簇,即第一类簇2;以此类推,直至以行为数据11为圆心,半径为100画圆为止,进而得到至少一个第一类簇。
其中,在第二聚类半径下,所述聚类算法的聚类密度为所述第一聚类密度。
其中,第四阈值例如为12、10、9、8或是其他值。
其中,在对在上一个聚类半径下进行聚类得到的类簇进行聚类之前,先清除在上一个聚类半径下进行聚类得到的类簇的标识是为了对在上一个聚类半径下进行聚类得到的类簇进行聚类,假如该在上一个聚类半径下进行聚类得到的类簇的标识未清除,该在上一个聚类半径下进行聚类得到的类簇是不可以再次聚类的。
举例来说,假如在第一聚类半径下得到的第一类簇有第一类簇1和第一类簇2,第一聚类半径为100,第一阈值为10,那么电子设备清除第一类簇1的标识,然后将聚类算法的聚类半径更改为90,以及使用所述聚类算法对第一类簇1进行聚类(假如得到第二类簇1),电子设备清除第一类簇2的标识,然后将聚类算法的聚类半径更改为90,以及使用所述聚类算法对第一类簇2进行聚类(假如得到第二类簇2和第二类簇3);电子设备清除第二类簇1的标识,然后将聚类算法的聚类半径更改为80,以及使用所述聚类算法对第二类簇1进行聚类(假如得到第二类簇4),电子设备清除第二类簇2的标识,然后将聚类算法的聚类半径更改为80,以及使用所述聚类算法对第二类簇2进行聚类(假如聚类不到类簇),电子设备清除第二类簇3的标识,然后将聚类算法的聚类半径更改为80,以及使用所述聚类算法对第二类簇3进行聚类(假如得到第二类簇5);电子设备清除第二类簇4的标识,然后将聚类算法的聚类半径更改为70,以及使用所述聚类算法对第二类簇4进行聚类(假如聚类不到类簇),电子设备清除第二类簇5的标识,然后将聚类算法的聚类半径更改为70,以及使用所述聚类算法对第二类簇5进行聚类(假如也聚类不到类簇),电子设备停止聚类。
又举例来说,假如在第一聚类半径下得到的第一类簇有第一类簇1和第一类簇2,第一聚类半径为100,第一阈值为10,第三聚类半径为60,那么电子设备清除第一类簇1的标识,然后将聚类算法的聚类半径更改为90,以及使用所述聚类算法对第一类簇1进行聚类(假如得到第二类簇1),电子设备清除第一类簇2的标识,然后将聚类算法的聚类半径更改为90,以及使用所述聚类算法对第一类簇2进行聚类(假如得到第二类簇2和第二类簇3);电子设备清除第二类簇1的标识,然后将聚类算法的聚类半径更改为80,以及使用所述聚类算法对第二类簇1进行聚类(假如得到第二类簇4),电子设备清除第二类簇2的标识,然后将聚类算法的聚类半径更改为80,以及使用所述聚类算法对第二类簇2进行聚类(假如聚类不到类簇),电子设备清除第二类簇3的标识,然后将聚类算法的聚类半径更改为80,以及使用所述聚类算法对第二类簇3进行聚类(假如得到第二类簇5);电子设备清除第二类簇4的标识,然后将聚类算法的聚类半径更改为70,以及使用所述聚类算法对第二类簇4进行聚类(假如聚类不到类簇),电子设备清除第二类簇5的标识,然后将聚类算法的聚类半径更改为70,以及使用所述聚类算法对第二类簇5进行聚类(假如得到第二类簇6);电子设备清除第二类簇6的标识,然后将聚类算法的聚类半径更改为60,以及使用所述聚类算法对第二类簇6进行聚类(假如得到第二类簇7),电子设备停止聚类。
可选地,电子设备确定得到的每个类簇的中心点,包括:电子设备基于欧式距离计算公式确定得到的每个类簇的中心点;
其中,欧式距离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309561460000111
其中,dist(X,Y)为欧式距离,xi表示第i个用户行为数据的横坐标值,yi表示第i个用户行为数据的纵坐标值,n为类簇中包括的用户行为数据的个数。
举例来说,假如在第一聚类半径下得到的第一类簇有第一类簇1和第一类簇2,电子设备对第一类簇1进行聚类得到第二类簇1,对第一类簇2进行聚类得到第二类簇2和第二类簇3,对第二类簇1进行聚类得到第二类簇4,对第二类簇2进行聚类得到不到类簇,对第二类簇3进行聚类得到第二类簇5,对第二类簇4进行聚类得到不到类簇,对第二类簇5进行聚类得到不到类簇。由于第一类簇1和第二类簇2均可聚类到新的类簇,且第一类簇1和第一类簇2标识已被清除,那么步骤203之后,聚类得到的类簇不包括第一类簇1和第一类簇2,由于对第二类簇2进行聚类得不到新的类簇,因此该类簇为最小的类簇,那么步骤203之后,聚类得到的类簇包括第二类簇2,由此可见,在停止聚类之后,聚类得到的类簇包括第二类簇2、第二类簇4和第二类簇5,因此电子设备是确定第二类簇2的中心点、第二类簇4的中心点,以及第二类簇5的中心点,最后电子设备基于第二类簇2的中心点、第二类簇4的中心点,以及第二类簇5的中心点绘制第二亮度调节曲线。
可以看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聚类算法得到多个中心点,使得基于该多个中心点绘制的第二亮度调节曲线更符合用户习惯,进而提升后续自动调节背光的准确性。另外聚类半径是逐渐减小的,以过滤噪点,进而得到更准确的中心点,最终得到更准确的第二亮度调节曲线,更进一步地提升后续自动调节背光的准确性。
与所述图2A所示的实施例一致的,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功能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电子设备统计手动调节背光的第一次数。
步骤302:电子设备若所述第一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则电子设备在第一时刻打开自动调节背光功能,以及统计所述第一时刻之后所述自动调节背光功能的打开次数。
步骤303:若所述打开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则电子设备重新统计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后手动调节背光的第二次数。
步骤304:若所述第二次数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则电子设备禁止打开所述自动调节背光功能。
步骤305:若所述禁止打开所述自动调节背光功能的时刻与当前时刻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且所述电子设备前台运行所述设定应用,则电子设备打开所述自动调节背光功能。
步骤306:电子设备获取手动调节背光的多个行为数据,每个行为数据包括第一光感度和在所述第一光感度下用户手动调节的第一背光亮度。
步骤307:电子设备基于所述多个行为数据绘制第一亮度调节曲线,所述第一亮度调节曲线的一个坐标轴用于表示光感度,另一坐标轴用于表示背光亮度。
步骤308: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第一亮度调节曲线自动调节屏幕的背光亮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具体实现过程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所述的具体实现过程,在此不再叙述。
与上述图2A和图3所示的实施例一致的,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上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上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上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统计手动调节背光的第一次数;
若所述第一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则在第一时刻打开自动调节背光功能,以及统计所述第一时刻之后所述自动调节背光功能的打开次数;
若所述打开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则重新统计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后手动调节背光的第二次数;
若所述第二次数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则禁止打开所述自动调节背光功能。
可以看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统计手动调节背光的第一次数大于一定值,则在第一时刻打开自动调节背光功能,以及统计所述第一时刻之后所述自动调节背光功能的打开次数,如果该打开次数大于一定值,则重新统计所述第一时刻之后手动调节背光的第二次数,如果第二次数还是大于一定值,则禁止打开自动调节背光功能,实现了基于某些情况控制自动调节背光功能,提升自动调节背光功能的控制方式的灵活性。
在本申请的一实现方式中,在禁止打开所述自动调节背光功能之后,上述程序包括还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若所述自动调节背光功能被打开,则获取手动调节背光的多个行为数据,每个行为数据包括第一光感度和在所述第一光感度下用户手动调节的第一背光亮度;
基于所述多个行为数据绘制第一亮度调节曲线,所述第一亮度调节曲线的一个坐标轴用于表示光感度,另一坐标轴用于表示背光亮度;
基于所述第一亮度调节曲线自动调节屏幕的背光亮度。
在本申请的一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行为数据是在所述电子设备前台运行设定应用下产生的。
在本申请的一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时刻是基于所述设定应用确定的。
在本申请的一实现方式中,在禁止打开所述自动调节背光功能之后,上述程序包括还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若所述禁止打开所述自动调节背光功能的时刻与当前时刻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且所述电子设备前台运行所述设定应用,则打开所述自动调节背光功能。
在本申请的一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阈值是基于所述设定应用确定的。
在本申请的一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阈值是基于所述设定应用确定的。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具体实现过程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所述的具体实现过程,在此不再叙述。
请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功能控制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该装置包括:
统计单元501,用于统计手动调节背光的第一次数;
功能控制单元502,用于若所述第一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则在第一时刻打开自动调节背光功能;
所述统计单元501,还用于统计所述第一时刻之后所述自动调节背光功能的打开次数;若所述打开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则重新统计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后手动调节背光的第二次数;
所述功能控制单元502,还用于若所述第二次数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则禁止打开所述自动调节背光功能。
可以看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统计手动调节背光的第一次数大于一定值,则在第一时刻打开自动调节背光功能,以及统计所述第一时刻之后所述自动调节背光功能的打开次数,如果该打开次数大于一定值,则重新统计所述第一时刻之后手动调节背光的第二次数,如果第二次数还是大于一定值,则禁止打开自动调节背光功能,实现了基于某些情况控制自动调节背光功能,提升自动调节背光功能的控制方式的灵活性。
在本申请的一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在禁止打开所述自动调节背光功能之后,数据获取单元503,用于若所述自动调节背光功能被打开,则获取手动调节背光的多个行为数据,每个行为数据包括第一光感度和在所述第一光感度下用户手动调节的第一背光亮度;
数据处理单元504,用于基于所述多个行为数据绘制第一亮度调节曲线,所述第一亮度调节曲线的一个坐标轴用于表示光感度,另一坐标轴用于表示背光亮度;
所述功能控制单元502,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一亮度调节曲线自动调节屏幕的背光亮度。
在本申请的一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行为数据是在所述电子设备前台运行设定应用下产生的。
在本申请的一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时刻是基于所述设定应用确定的。
在本申请的一实现方式中,所述禁止打开所述自动调节背光功能之后,所述功能控制单元502,还用于若所述禁止打开所述自动调节背光功能的时刻与当前时刻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且所述电子设备前台运行所述设定应用,则打开所述自动调节背光功能。
在本申请的一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阈值是基于所述设定应用确定的。
在本申请的一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阈值是基于所述设定应用确定的。
需要说明的是,统计单元501,功能控制单元502、数据获取单元503和数据处理单元504可通过处理器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中电子设备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
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法或者算法的步骤可以以硬件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是由处理器执行软件指令的方式来实现。软件指令可以由相应的软件模块组成,软件模块可以被存放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闪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Memory,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EP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只读光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接入网设备、目标网络设备或核心网设备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接入网设备、目标网络设备或核心网设备中。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功能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Video 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功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统计在所述电子设备前台运行设定应用下手动调节背光的第一次数;
若所述第一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则在第一时刻打开自动调节背光功能,以及统计所述第一时刻之后所述自动调节背光功能的打开次数,所述第一时刻是基于所述设定应用确定的;
若所述打开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则重新统计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后,且在所述电子设备前台运行所述设定应用下手动调节背光的第二次数;
若所述第二次数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则在设定时长内,且所述电子设备运行设定应用的情况下,禁止打开所述自动调节背光功能;
若所述禁止打开所述自动调节背光功能的时刻与当前时刻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且所述电子设备前台运行所述设定应用,则打开所述自动调节背光功能;
其中,所述第一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和所述第三阈值均是基于所述设定应用确定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禁止打开所述自动调节背光功能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自动调节背光功能被打开,则获取手动调节背光的多个行为数据,每个行为数据包括第一光感度和在所述第一光感度下用户手动调节的第一背光亮度;
基于所述多个行为数据绘制第一亮度调节曲线,所述第一亮度调节曲线的一个坐标轴用于表示光感度,另一坐标轴用于表示背光亮度;
基于所述第一亮度调节曲线自动调节屏幕的背光亮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行为数据是在所述电子设备前台运行设定应用下产生的。
4.一种功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统计单元,用于统计在所述电子设备前台运行设定应用下手动调节背光的第一次数;
功能控制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则在第一时刻打开自动调节背光功能,所述第一时刻是基于所述设定应用确定的;
所述统计单元,还用于统计所述第一时刻之后,且在所述电子设备前台运行所述设定应用下所述自动调节背光功能的打开次数;若所述打开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则重新统计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后手动调节背光的第二次数;
所述功能控制单元,还用于若所述第二次数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则在设定时长内,且所述电子设备运行设定应用的情况下,禁止打开所述自动调节背光功能;
所述功能控制单元,还用于若所述禁止打开所述自动调节背光功能的时刻与当前时刻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且所述电子设备前台运行所述设定应用,则打开所述自动调节背光功能;
其中,所述第一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和第三阈值均是基于所述设定应用确定的。
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中的步骤的指令。
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1253014.3A 2019-12-09 2019-12-09 功能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Active CN1110783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53014.3A CN111078314B (zh) 2019-12-09 2019-12-09 功能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53014.3A CN111078314B (zh) 2019-12-09 2019-12-09 功能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78314A CN111078314A (zh) 2020-04-28
CN111078314B true CN111078314B (zh) 2023-05-02

Family

ID=703134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53014.3A Active CN111078314B (zh) 2019-12-09 2019-12-09 功能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78314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68979A (zh) * 2012-11-12 2013-03-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曲线拟合的屏幕亮度调节方法
CN103616995A (zh) * 2013-11-26 2014-03-0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屏幕背光调节模式的切换方法和系统
CN103956153A (zh) * 2014-04-30 2014-07-30 华南理工大学 基于用户习惯的智能设备屏幕亮度调节软件的实现方法
US8878809B1 (en) * 2009-09-02 2014-11-04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Touch-screen user interface
CN105788536A (zh) * 2016-03-24 2016-07-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背光亮度调节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08848268A (zh) * 2018-06-27 2018-11-2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屏幕亮度的智能调节方法、移动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362185A (zh) * 2018-04-09 2019-10-2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屏幕亮度调节的控制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71768B2 (ja) * 2006-12-07 2012-07-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編集装置、編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78809B1 (en) * 2009-09-02 2014-11-04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Touch-screen user interface
CN102968979A (zh) * 2012-11-12 2013-03-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曲线拟合的屏幕亮度调节方法
CN103616995A (zh) * 2013-11-26 2014-03-0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屏幕背光调节模式的切换方法和系统
CN103956153A (zh) * 2014-04-30 2014-07-30 华南理工大学 基于用户习惯的智能设备屏幕亮度调节软件的实现方法
CN105788536A (zh) * 2016-03-24 2016-07-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背光亮度调节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10362185A (zh) * 2018-04-09 2019-10-2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屏幕亮度调节的控制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848268A (zh) * 2018-06-27 2018-11-2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屏幕亮度的智能调节方法、移动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78314A (zh) 2020-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33315B (zh) 图像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US11455491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ining image recognition model, and storage medium
CN105512545B (zh) 访问权限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10471606B (zh) 输入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7249084B (zh) 移动终端及程序调用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647096B (zh) 系统资源配置的调整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US11153498B2 (e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supporting same
CN112491998B (zh) 消息推送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3033584B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19024641A1 (zh) 数据同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EP3509012B1 (en)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11405180A (zh) 拍照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04869319A (zh) 影像处理方法及影像处理装置
CN111078314B (zh) 功能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413955A (zh) 字重调节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6951333A (zh) 一种广播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7437018B (zh)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012027B (zh) 管理应用程序的方法和装置
CN110832918B (zh) 用户位置识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133296A (zh) 全双工语音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语音设备
CN113126857B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8830194B (zh) 生物特征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7402677B (zh) 触控操作中识别手指抬起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WO2018045982A1 (zh) 一种指纹验证的方法和装置
CN107665340B (zh) 指纹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