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78164A - 一种热敏打印模块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敏打印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78164A
CN111078164A CN201911343971.5A CN201911343971A CN111078164A CN 111078164 A CN111078164 A CN 111078164A CN 201911343971 A CN201911343971 A CN 201911343971A CN 111078164 A CN111078164 A CN 1110781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data
microprocessor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cach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4397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78164B (zh
Inventor
陈勇文
刘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epu Cloudme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pu Medical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pu Medical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pu Medical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4397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781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781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781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781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781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31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 B41J29/393Devices for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the entire machine ;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mechanical parameters involving printing of test patter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85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93Printer information exchange with computer
    • G06F3/1295Buffering mea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ecor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or Prin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热敏打印模块,所述热敏打印模块包括:微处理器,内存模块,存储模块组,通讯接口组,数据总线;存储模块组,包括数据缓存模块和程序存储模块;通讯接口组,包括上位通讯接口和打印驱动通讯接口。通过使用该热敏打印模块可实现对主机发送的打印数据进行缓存后再分发,如此既能降低主机的设备管理工作量又能保障打印数据不发生丢失;通过使用该热敏打印模块,在需调整与打印相关的处理流程或者缓存能力的时候,只用简单升级此模块的嵌入式程序或存储部件容量就行,无需对上位机或者热敏打印设备做整机调整,进一步优化了整机设备的模块化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热敏打印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心电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敏打印模块。
背景技术
心电图机是用来记录心脏活动时所产生的生理电信号的仪器。数字式心电图机在获取心电数据之后将心电数据转换成打印数据并将打印数据输出到数字打印机完成心电图打印。通常的,数字式心电图机在实现上述过程时将获取的心电数据实时向热敏打印设备发送并驱动打印机打印。这种实现方法的缺点明显:首先是上位机对数据只做实时发送,如果传输数据量超过热敏打印设备本地缓存能力会导致数据丢失;其次如果要提高数据传输稳定性就要升级上位机和热敏打印设备的内存容量和处理流程,不利于设备的模块化成本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热敏打印模块,该热敏打印模块通过标准的硬件接口连接于上位机与热敏打印设备之间,通过使用该热敏打印模块可实现对主机发送的打印数据进行缓存后再分发,如此既能降低主机的设备管理工作量又能保障打印数据不发生丢失;通过使用该热敏打印模块,在需调整与打印相关的处理流程或者缓存能力的时候,只用简单升级此模块的嵌入式程序或存储部件容量就行,无需对上位机或者热敏打印设备做整机调整,进一步优化了整机设备的模块化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敏打印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敏打印模块包括:微处理器,内存模块,存储模块组,通讯接口组,数据总线;
所述微处理器,通过所述数据总线与所述内存模块连接,通过所述数据总线与所述存储模块组的数据缓存模块连接,通过所述数据总线与所述存储模块组的程序存储模块连接,通过所述数据总线与所述通讯接口组的上位通讯接口连接,通过所述数据总线与所述通讯接口组的打印驱动通讯接口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用于处理所述内存模块的内存数据读写任务,用于处理所述数据缓存模块的缓存数据读写任务,用于处理所述程序存储模块的程序数据调用任务,用于处理所述上位通讯接口的上位数据收发任务,用于处理所述打印驱动通讯接口的打印驱动数据收发任务;
所述内存模块,通过所述数据总线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所述内存模块用于处理所述内存数据读写任务;
所述存储模块组,包括所述数据缓存模块和所述程序存储模块;所述数据缓存模块通过所述数据总线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所述程序存储模块通过所述数据总线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所述数据缓存模块用于处理所述缓存数据读写任务;所述程序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热敏打印模块操作系统,用于存储执行系统数据,用于处理所述程序数据调用任务;
所述通讯接口组,包括所述上位通讯接口和所述打印驱动通讯接口;所述上位通讯接口与上位机的上位机通讯接口连接,通过所述数据总线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所述打印驱动通讯接口与热敏打印驱动设备的打印驱动通讯接口连接,通过所述数据总线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所述上位通讯接口用于处理所述上位数据收发任务,所述打印驱动通讯接口用于处理所述打印驱动数据收发任务;
所述数据总线,用于连接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内存模块、所述数据缓存模块、所述程序存储模块、所述上位通讯接口和所述打印驱动通讯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内存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内存模块接收到发送自所述微处理器的内存数据读取指令时,所述内存模块根据所述内存数据读取指令进行内存数据读取操作生成内存读取数据,所述内存模块向所述微处理器发送所述内存读取数据;当所述内存模块接收到发送自所述微处理器的内存数据写入指令时,所述内存模块根据所述内存数据写入指令进行内存数据写入操作生成内存数据写入结果,所述内存模块向所述微处理器发送所述内存数据写入结果。
进一步的,
所述数据缓存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数据缓存模块接收到发送自所述微处理器的缓存数据读取指令时,所述数据缓存模块根据所述缓存数据读取指令进行缓存数据读取操作生成缓存读取数据,所述数据缓存模块向所述微处理器发送所述缓存读取数据,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缓存读取数据对所述内存模块执行所述内存数据读写任务;当所述数据缓存模块接收到发送自所述微处理器的缓存数据写入指令时,所述数据缓存模块根据所述缓存数据写入指令进行缓存数据写入操作生成缓存数据写入结果,所述数据缓存模块向所述微处理器发送所述缓存数据写入结果。
所述程序存储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程序存储模块接收到发送自所述微处理器的程序代码调用指令时,所述程序存储模块根据所述程序代码调用指令对存储于所述程序存储模块上的所述热敏打印模块操作系统进行程序代码调取操作生成调用程序代码,所述程序存储模块向所述微处理器发送所述调用程序代码,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调用程序代码执行调用程序代码微处理器指令操作流程;当所述程序存储模块接收到发送自所述微处理器的系统数据调用指令时,所述程序存储模块根据所述系统数据调用指令对存储于所述程序存储模块上的所述执行系统数据进行系统数据调取操作生成调用系统数据,所述程序存储模块向所述微处理器发送所述调用系统数据,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调用系统数据对所述内存模块执行所述内存数据读写任务。
进一步的,
所述上位通讯接口具体用于,当所述上位通讯接口通过所述上位机通讯接口接收到发送自所述上位机的上位机打印数据包时,所述上位通讯接口对所述上位机打印数据包进行上位至模块通讯协议转换操作生成第一模块处理数据包,所述上位通讯接口向所述微处理器发送所述第一模块处理数据包;当所述上位通讯接口接收到发送自所述微处理器的第一模块返回数据包时,所述上位通讯接口对所述第一模块返回数据包进行模块至上位通讯协议转换操作生成上位返回数据包,所述上位通讯接口通过所述上位机通讯接口向所述上位机发送所述上位返回数据包。
所述打印驱动通讯接口具体用于,当所述打印驱动通讯接口接收到发送自所述微处理器的第二模块处理数据包时,所述打印驱动通讯接口对所述第二模块处理数据包进行模块至驱动通讯协议转换操作生成驱动打印数据包,所述打印驱动通讯接口通过所述热敏打印驱动设备的所述打印驱动通讯接口向所述热敏打印驱动设备发送所述驱动打印数据包;当所述打印驱动通讯接口通过所述打印驱动通讯接口接收到发送自所述热敏打印驱动设备的驱动打印状态包时,所述打印驱动通讯接口对所述驱动打印状态包进行驱动至模块通讯协议转换操作生成第二模块返回数据包,所述打印驱动通讯接口向所述微处理器发送所述第二模块返回数据包。
进一步的,
所述微处理器具体还用于,当所述微处理器接收到发送自所述上位通讯接口的所述第一模块处理数据包时,所述微处理器通过对所述数据缓存模块执行所述缓存数据读写任务将所述第一模块处理数据包写入所述数据缓存模块;
所述微处理器通过对所述程序存储模块执行所述程序数据调用任务获得第一缓存容量查询程序代码,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一缓存容量查询程序代码执行第一缓存容量查询程序代码微处理器指令操作流程获得打印后剩余缓存空间容量;所述微处理器通过对所述内存模块执行所述内存数据读写任务将所述打印后剩余缓存空间容量写入所述内存模块;
所述微处理器通过对所述程序存储模块执行所述程序数据调用任务获得第一缓存数据提取程序代码,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一缓存数据提取程序代码执行第一缓存数据提取程序代码微处理器指令操作流程,所述第一缓存数据提取程序代码微处理器指令操作流程通过对所述数据缓存模块执行所述缓存数据读写任务获得所述第二模块处理数据包;所述微处理器向所述打印驱动通讯接口发送所述第二模块处理数据包;
所述微处理器接收到发送自所述打印驱动通讯接口的所述第二模块返回数据包后,所述微处理器通过对所述程序存储模块执行所述程序数据调用任务获得第一上位打印回复程序代码,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一上位打印回复程序代码执行第一上位打印回复程序代码微处理器指令操作流程,所述第一上位打印回复程序代码微处理器指令操作流程对所述打印后剩余缓存空间容量和所述第二模块处理数据包进行第一返回数据打包处理生成所述第一模块返回数据包;所述微处理器向所述上位通讯接口发送所述第一模块返回数据包。
优选的,
所述上位机通过所述上位机通讯接口接收到发送自所述热敏打印模块的所述第一模块返回数据包后,所述上位机从所述第一模块返回数据包中提取所述打印后剩余缓存空间容量生成第一模块剩余容量;
所述上位机判断所述第一模块剩余容量是否小于预定的第一容量设定阈值,如果所述第一模块剩余容量小于所述第一容量设定阈值,所述上位机对向所述热敏模块的第一数据下发速度进行降速处理。
进一步的,
所述微处理器具体还用于,当所述微处理器接收到发送自所述上位通讯接口的所述第一模块处理数据包时,所述微处理器通过对所述数据缓存模块执行所述缓存数据读写任务将所述第一模块处理数据包写入所述数据缓存模块;
所述微处理器通过对所述程序存储模块执行所述程序数据调用任务获得第二缓存容量查询程序代码,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二缓存容量查询程序代码执行第二缓存容量查询程序代码微处理器指令操作流程获得当前剩余缓存空间容量;所述微处理器通过对所述内存模块执行所述内存数据读写任务将所述当前剩余缓存空间容量写入所述内存模块;
所述微处理器通过对所述程序存储模块执行所述程序数据调用任务获得当前容量回复程序代码,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所述当前容量回复程序代码执行当前容量回复程序代码微处理器指令操作流程,所述当前容量回复程序代码微处理器指令操作流程对所述当前剩余缓存空间容量进行当前容量返回数据打包处理生成当前容量返回数据包;所述微处理器向所述上位通讯接口发送所述当前容量返回数据包;所述上位通讯接口接收到发送自所述微处理器的所述当前容量返回数据包时,对所述当前容量返回数据包执行所述模块至上位通讯协议转换操作生成上位容量返回数据包,并通过所述上位机通讯接口向所述上位机发送所述上位容量返回数据包;
所述微处理器通过对所述程序存储模块执行所述程序数据调用任务获得第二缓存数据提取程序代码,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二缓存数据提取程序代码执行第二缓存数据提取程序代码微处理器指令操作流程,所述第二缓存数据提取程序代码微处理器指令操作流程通过对所述数据缓存模块执行所述缓存数据读写任务获得所述第二模块处理数据包;所述微处理器向所述打印驱动通讯接口发送所述第二模块处理数据包;
所述微处理器接收到发送自所述打印驱动通讯接口的所述第二模块返回数据包后,所述微处理器通过对所述程序存储模块执行所述程序数据调用任务获得第二上位打印回复程序代码,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二上位打印回复程序代码执行第二上位打印回复程序代码微处理器指令操作流程,所述第二上位打印回复程序代码微处理器指令操作流程对所述第二模块处理数据包进行第二返回数据打包处理生成所述第一模块返回数据包;所述微处理器向所述上位通讯接口发送所述第一模块返回数据包。
优选的,
所述上位机通过所述上位机通讯接口接收到发送自所述热敏打印模块的所述上位容量返回数据包后,所述上位机从所述上位容量返回数据包中提取所述当前剩余缓存空间容量生成第二模块剩余容量;
所述上位机判断所述第二模块剩余容量是否小于预定的第二容量设定阈值,如果所述第二模块剩余容量小于所述第二容量设定阈值,所述上位机对向所述热敏模块的第二数据下发速度进行降速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微处理器具体还用于,当对所述微处理器进行上电之后,所述微处理器通过对所述程序存储模块执行所述程序数据调用任务获得系统初始化配置数据和系统初始化程序代码,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所述系统初始化配置数据和所述系统初始化程序代码对所述热敏打印模块进行热敏模块系统初始化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上位通讯接口具体为串行外设接口SPI。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热敏打印模块,包括:微处理器,内存模块,存储模块组,通讯接口组,数据总线;其中,存储模块组包括数据缓存模块和程序存储模块,通讯接口组包括上位通讯接口和打印驱动通讯接口。
通过使用该热敏打印模块可实现对上位机发送的打印数据进行缓存后再分发,并且能同时处理从上位机接收数据与驱动热敏打印设备打印。另外,该热敏打印模块在处理对缓存数据的打印的同时会收集本地数据缓存模块的剩余容量向上位机进行通告。上位机对剩余容量进行降速判断,如果剩余容量低于设定阈值表明热敏打印模块缓存容量不足,上位机要降低下发数据的处理速度以免发生因缓存容量不足导致的数据丢失。如此既能降低上位机的设备管理工作量又能保障打印数据不发生丢失;通过使用该热敏打印模块,在需调整与打印相关的处理流程或者缓存能力的时候,只用简单升级此模块的嵌入式程序或存储部件容量就行,无需对主机或者热敏打印机做整机调整,进一步优化了整机设备的模块化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敏打印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份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敏打印模块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热敏打印模块包括微处理器1,内存模块2,存储模块组3,通讯接口组4,数据总线5,具体的描述如下。
微处理器1,通过数据总线5与内存模块2连接,通过数据总线5与存储模块组3的数据缓存模块31连接,通过数据总线5与存储模块组3的程序存储模块32连接,通过数据总线5与通讯接口组4的上位通讯接口41连接,通过数据总线5与通讯接口组4的打印驱动通讯接口42连接;微处理器1用于处理内存模块2的内存数据读写任务,用于处理数据缓存模块31的缓存数据读写任务,用于处理程序存储模块32的程序数据调用任务,用于处理上位通讯接口41的上位数据收发任务,用于处理打印驱动通讯接口42的打印驱动数据收发任务。
内存模块2,通过数据总线5与微处理器1连接;内存模块2用于处理内存数据读写任务;
具体的:当内存模块2接收到发送自微处理器1的内存数据读取指令时,内存模块2根据内存数据读取指令进行内存数据读取操作生成内存读取数据,内存模块2向微处理器1发送内存读取数据;当内存模块2接收到发送自微处理器1的内存数据写入指令时,内存模块2根据内存数据写入指令进行内存数据写入操作生成内存数据写入结果,内存模块2向微处理器1发送内存数据写入结果。
存储模块组3,包括数据缓存模块31和程序存储模块32;数据缓存模块31通过数据总线5与微处理器1连接,程序存储模块32通过数据总线5与微处理器1连接;数据缓存模块31用于处理缓存数据读写任务;程序存储模块32用于存储热敏打印模块操作系统,用于存储执行系统数据,用于处理程序数据调用任务;
数据缓存模块31,具体的:当数据缓存模块31接收到发送自微处理器1的缓存数据读取指令时,数据缓存模块31根据缓存数据读取指令进行缓存数据读取操作生成缓存读取数据,数据缓存模块31向微处理器1发送缓存读取数据,微处理器1根据接收到的缓存读取数据对内存模块2执行内存数据读写任务;当数据缓存模块31接收到发送自微处理器1的缓存数据写入指令时,数据缓存模块31根据缓存数据写入指令进行缓存数据写入操作生成缓存数据写入结果,数据缓存模块31向微处理器1发送缓存数据写入结果。
程序存储模块32,具体的:当程序存储模块32接收到发送自微处理器1的程序代码调用指令时,程序存储模块32根据程序代码调用指令对存储于程序存储模块32上的热敏打印模块操作系统进行程序代码调取操作生成调用程序代码,程序存储模块32向微处理器1发送调用程序代码,微处理器1根据接收到的调用程序代码执行调用程序代码微处理器1指令操作流程;当程序存储模块32接收到发送自微处理器1的系统数据调用指令时,程序存储模块32根据系统数据调用指令对存储于程序存储模块32上的执行系统数据进行系统数据调取操作生成调用系统数据,程序存储模块32向微处理器1发送调用系统数据,微处理器1根据接收到的调用系统数据对内存模块2执行内存数据读写任务。
通讯接口组4,包括上位通讯接口41和打印驱动通讯接口42;上位通讯接口41与上位机的上位机通讯接口连接,通过数据总线5与微处理器1连接;打印驱动通讯接口42与热敏打印驱动设备的打印驱动通讯接口42连接,通过数据总线5与微处理器1连接;上位通讯接口41用于处理上位数据收发任务,打印驱动通讯接口42用于处理打印驱动数据收发任务;
上位通讯接口41,具体的:当上位通讯接口41通过上位机通讯接口接收到发送自上位机的上位机打印数据包时,上位通讯接口41对上位机打印数据包进行上位至模块通讯协议转换操作生成第一模块处理数据包,上位通讯接口41向微处理器1发送第一模块处理数据包;当上位通讯接口41接收到发送自微处理器1的第一模块返回数据包时,上位通讯接口41对第一模块返回数据包进行模块至上位通讯协议转换操作生成上位返回数据包,上位通讯接口41通过上位机通讯接口向上位机发送上位返回数据包。
打印驱动通讯接口42,具体的:当打印驱动通讯接口42接收到发送自微处理器1的第二模块处理数据包时,打印驱动通讯接口42对第二模块处理数据包进行模块至驱动通讯协议转换操作生成驱动打印数据包,打印驱动通讯接口42通过热敏打印驱动设备的打印驱动通讯接口42向热敏打印驱动设备发送驱动打印数据包;当打印驱动通讯接口42通过打印驱动通讯接口42接收到发送自热敏打印驱动设备的驱动打印状态包时,打印驱动通讯接口42对驱动打印状态包进行驱动至模块通讯协议转换操作生成第二模块返回数据包,打印驱动通讯接口42向微处理器1发送第二模块返回数据包。
数据总线5,用于连接微处理器1与内存模块2、数据缓存模块31、程序存储模块32、上位通讯接口41和打印驱动通讯接口42。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具体实现方式中,当对微处理器1进行上电之后,微处理器1通过对程序存储模块32执行程序数据调用任务获得系统初始化配置数据和系统初始化程序代码,微处理器1根据系统初始化配置数据和系统初始化程序代码对热敏打印模块进行热敏模块系统初始化操作。
例如,当热敏模块被上位机实施上电之后,微处理器1通过对程序存储模块32执行程序数据调用任务获得系统初始化配置数据和系统初始化程序代码;此处,系统初始化程序代码具体为热敏打印模块操作系统中的上电复位处理流程代码、系统初始化配置数据为执行系统数据中多个与热敏模块复位有关的系统状态参数值,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热敏打印模块操作系统与支持热敏打印模块操作系统运行的执行系统数据都存储在程序存储模块32中;下一步,微处理器1使用系统初始化程序代码参照系统初始化配置数据对热敏打印模块进行热敏模块系统初始化操作,具体的就是微处理器1在内存模块2中通过调用内存数据读写方法对热敏打印模块操作系统运行过程中所需的全局变量或常量进行设置。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又一个具体实现方式中,当微处理器1接收到发送自上位通讯接口41的第一模块处理数据包时,微处理器1通过对数据缓存模块31执行缓存数据读写任务将第一模块处理数据包写入数据缓存模块31;
此处,上位机向微处理器1传输了第一模块处理数据包,微处理器1在接收到第一模块处理数据包后将数据包存储到数据缓存模块31中;
微处理器1通过对程序存储模块32执行程序数据调用任务获得第一缓存容量查询程序代码,微处理器1根据第一缓存容量查询程序代码执行第一缓存容量查询程序代码微处理器1指令操作流程获得打印后剩余缓存空间容量,第一缓存容量查询程序代码微处理器1指令操作流程通过对内存模块2执行内存数据读写任务将打印后剩余缓存空间容量写入内存模块2;
此处,微处理器1在完成对接收的第一模块处理数据包的缓存之后,需要对数据缓存模块31的剩余空间进行查询,并将查询结果调入内存模块2以备后续代码使用;其中,第一缓存容量查询程序代码具体为热敏打印模块操作系统中一段对数据缓存模块31的空间余量进行查询统计的代码;当前具体实现方式中,该段代码统计出的打印后剩余缓存空间容量=当前剩余容量+正在被打印的数据大小;这里,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热敏打印模块操作系统是一个多线程操作系统,支持模块一边接受来自于上位机的下发数据、一边向热敏打印驱动发送打印数据;
微处理器1通过对程序存储模块32执行程序数据调用任务获得第一缓存数据提取程序代码,微处理器1根据第一缓存数据提取程序代码执行第一缓存数据提取程序代码微处理器1指令操作流程,第一缓存数据提取程序代码微处理器1指令操作流程通过对数据缓存模块31执行缓存数据读写任务获得第二模块处理数据包;微处理器1向打印驱动通讯接口42发送第二模块处理数据包;
此处,微处理器1与上述数据接收处理流程并行的启动了数据打印处理流程,第一步就是从程序存储模块32中启动第一缓存数据提取程序代码获取待打印数据(第二模块处理数据包);这里第一缓存数据提取程序代码是热敏打印模块操作系统中一段对数据缓存模块31进行数据读取操作的代码;具体实现的是通过调用数据缓存模块31的缓存数据读写任务;
数据打印处理流程的第二步,微处理器1将待打印数据包(第二模块处理数据包)通过打印驱动通讯接口42发送到模块外部连接的热敏打印设备或者热敏打印驱动;此处,第二模块处理数据包与第一模块处理数据包的关系,第二模块处理数据包的数据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一模块处理数据包;如果外部连接的热敏打印设备或者热敏打印驱动的打印缓存较小,则本实施例的热敏打印模块会将缓存在数据缓存模块31中的第一模块处理数据包进行拆分,分解出多个第二模块处理数据包,如此一来就解决了上位机与外部连接的热敏打印设备或者热敏打印驱动的数据处理能力差的问题,保证数据在打印过程中不会发生丢失;
微处理器1接收到发送自打印驱动通讯接口42的第二模块返回数据包后,微处理器1通过对程序存储模块32执行程序数据调用任务获得第一上位打印回复程序代码,微处理器1根据第一上位打印回复程序代码执行第一上位打印回复程序代码微处理器1指令操作流程,第一上位打印回复程序代码微处理器1指令操作流程对打印后剩余缓存空间容量和第二模块处理数据包进行第一返回数据打包处理生成第一模块返回数据包;微处理器1向上位通讯接口41发送第一模块返回数据包;
此处,是数据打印处理流程的第三步,微处理器1通过打印驱动通讯接口42接收到模块外部连接的热敏打印设备或者热敏打印驱动返回的打印状态(第二模块返回数据包)之后,将打印状态和并行的数据接收过程中统计的打印后剩余缓存空间容量进行打包生成第一模块返回数据包,并将第一模块返回数据包通过上位通讯接口41发送回上位机;从第二步可知,有可能有多个第二模块处理数据包,则届时对应的有多个第二模块返回数据包,第一上位打印回复程序代码在处理多个第二模块返回数据包时,根据实际应用配置可以有多种处理方式:一次性收集完所有第二模块返回数据包进行合并后与打印后剩余缓存空间容量一起打包成第一模块返回数据包,或者在每接收到一个第二模块返回数据包就打包上发一个第一模块返回数据包;
上位机通过上位机通讯接口接收到发送自热敏打印模块的第一模块返回数据包后,上位机从第一模块返回数据包中提取打印后剩余缓存空间容量生成第一模块剩余容量;
上位机判断第一模块剩余容量是否小于预定的第一容量设定阈值,如果第一模块剩余容量小于第一容量设定阈值,上位机对向热敏模块的第一数据下发速度进行降速处理。
此处,上位机从发回的第一模块返回数据包中提取打印后剩余缓存空间容量作为降速判断参考值,用系统的设定阈值(第一容量设定阈值)与之比对,当打印后剩余缓存空间容量小于第一容量设定阈值时说明热敏打印模块的缓存因为打印数据过多或者打印速度较慢导致缓存释放变慢,为防止因缓存空间不足引起的接收数据意外丢失这种情况,上位机根据与热敏模块的预定协商机制对数据下发速度进行降速处理。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又一个具体实现方式中,微处理器1具体还用于,当微处理器1接收到发送自上位通讯接口41的第一模块处理数据包时,微处理器1对数据缓存模块31执行缓存数据读写任务将第一模块处理数据包写入数据缓存模块31;
微处理器1通过对程序存储模块32执行程序数据调用任务获得第二缓存容量查询程序代码,微处理器1根据第二缓存容量查询程序代码执行第二缓存容量查询程序代码微处理器1指令操作流程获得当前剩余缓存空间容量,第二缓存容量查询程序代码微处理器1指令操作流程通过对内存模块2执行内存数据读写任务将当前剩余缓存空间容量写入内存模块2;
此处,微处理器1在完成对接收的第一模块处理数据包的缓存之后,需要对数据缓存模块31的剩余空间进行查询,并将查询结果调入内存模块2以备后续代码使用;其中,第二缓存容量查询程序代码具体为热敏打印模块操作系统中一段对数据缓存模块31的空间余量进行查询统计的代码;当前具体实现方式中,该段代码统计出的当前剩余缓存空间容量=当前剩余容量;这里,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热敏打印模块操作系统是一个多线程操作系统,支持模块一边接受来自于上位机的下发数据、一边向热敏打印驱动发送打印数据;
微处理器1通过对程序存储模块32执行程序数据调用任务获得当前容量回复程序代码,微处理器1根据当前容量回复程序代码执行当前容量回复程序代码微处理器1指令操作流程,当前容量回复程序代码微处理器1指令操作流程对当前剩余缓存空间容量进行当前容量返回数据打包处理生成当前容量返回数据包;微处理器1向上位通讯接口41发送当前容量返回数据包;上位通讯接口41接收到发送自微处理器1的当前容量返回数据包时,对当前容量返回数据包进行模块至上位通讯协议转换操作生成上位容量返回数据包,并通过上位机通讯接口向上位机发送上位容量返回数据包;
此处,与上一个具体实现方式相比:上一个具体实现方式是在每次数据打印过程结束后由微处理器1将打印后剩余缓存空间容量和打印状态(第二模块返回数据包)回送至上位机进行降速判断处理,当前具体实现方式是数据接收过程结束后由微处理器1直接将当前剩余缓存空间容量单独回送至上位机进行降速判断处理;
此处,上位机通过上位机通讯接口接收到发送自热敏打印模块的上位容量返回数据包后,上位机从上位容量返回数据包中提取当前剩余缓存空间容量生成第二模块剩余容量;上位机判断第二模块剩余容量是否小于预定的第二容量设定阈值,如果第二模块剩余容量小于第二容量设定阈值,上位机对向热敏模块的第二数据下发速度进行降速处理;
微处理器1通过对数据缓存模块31执行缓存数据读写任务获得第二模块处理数据包,并向打印驱动通讯接口42发送第二模块处理数据包;
微处理器1接收到发送自打印驱动通讯接口42的第二模块返回数据包后,微处理器1通过对程序存储模块32执行程序数据调用任务获得第二上位打印回复程序代码,微处理器1根据第二上位打印回复程序代码执行第二上位打印回复程序代码微处理器1指令操作流程,第二上位打印回复程序代码微处理器1指令操作流程对第二模块处理数据包进行第二返回数据打包处理生成第一模块返回数据包,微处理器1向上位通讯接口41发送第一模块返回数据包。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再一个具体实现方式中,上位通讯接口41具体为串行外设接口(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SPI)。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热敏打印模块,包括:微处理器,内存模块,存储模块组,通讯接口组,数据总线;其中,存储模块组包括数据缓存模块和程序存储模块,通讯接口组包括上位通讯接口和打印驱动通讯接口。通过使用该热敏打印模块可实现对上位机发送的打印数据进行缓存后再分发,并且能同时处理从上位机接收数据与驱动热敏打印设备打印。另外,该热敏打印模块在处理对缓存数据的打印的同时会收集本地数据缓存模块的剩余容量向上位机进行通告。上位机对剩余容量进行降速判断,如果剩余容量低于设定阈值表明热敏打印模块缓存容量不足,上位机要降低下发数据的处理速度以免发生因缓存容量不足导致的数据丢失。如此既能降低上位机的设备管理工作量又能保障打印数据不发生丢失;通过使用该热敏打印模块,在需调整与打印相关的处理流程或者缓存能力的时候,只用简单升级此模块的嵌入式程序或存储部件容量就行,无需对主机或者热敏打印机做整机调整,进一步优化了整机设备的模块化成本。
专业人员应该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热敏打印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敏打印模块包括:微处理器,内存模块,存储模块组,通讯接口组,数据总线;
所述微处理器,通过所述数据总线与所述内存模块连接,通过所述数据总线与所述存储模块组的数据缓存模块连接,通过所述数据总线与所述存储模块组的程序存储模块连接,通过所述数据总线与所述通讯接口组的上位通讯接口连接,通过所述数据总线与所述通讯接口组的打印驱动通讯接口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用于处理所述内存模块的内存数据读写任务,用于处理所述数据缓存模块的缓存数据读写任务,用于处理所述程序存储模块的程序数据调用任务,用于处理所述上位通讯接口的上位数据收发任务,用于处理所述打印驱动通讯接口的打印驱动数据收发任务;
所述内存模块,通过所述数据总线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所述内存模块用于处理所述内存数据读写任务;
所述存储模块组,包括所述数据缓存模块和所述程序存储模块;所述数据缓存模块通过所述数据总线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所述程序存储模块通过所述数据总线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所述数据缓存模块用于处理所述缓存数据读写任务;所述程序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热敏打印模块操作系统,用于存储执行系统数据,用于处理所述程序数据调用任务;
所述通讯接口组,包括所述上位通讯接口和所述打印驱动通讯接口;所述上位通讯接口与上位机的上位机通讯接口连接,通过所述数据总线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所述打印驱动通讯接口与热敏打印驱动设备的打印驱动通讯接口连接,通过所述数据总线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所述上位通讯接口用于处理所述上位数据收发任务,所述打印驱动通讯接口用于处理所述打印驱动数据收发任务;
所述数据总线,用于连接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内存模块、所述数据缓存模块、所述程序存储模块、所述上位通讯接口和所述打印驱动通讯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敏打印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存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内存模块接收到发送自所述微处理器的内存数据读取指令时,所述内存模块根据所述内存数据读取指令进行内存数据读取操作生成内存读取数据,所述内存模块向所述微处理器发送所述内存读取数据;当所述内存模块接收到发送自所述微处理器的内存数据写入指令时,所述内存模块根据所述内存数据写入指令进行内存数据写入操作生成内存数据写入结果,所述内存模块向所述微处理器发送所述内存数据写入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敏打印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缓存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数据缓存模块接收到发送自所述微处理器的缓存数据读取指令时,所述数据缓存模块根据所述缓存数据读取指令进行缓存数据读取操作生成缓存读取数据,所述数据缓存模块向所述微处理器发送所述缓存读取数据,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缓存读取数据对所述内存模块执行所述内存数据读写任务;当所述数据缓存模块接收到发送自所述微处理器的缓存数据写入指令时,所述数据缓存模块根据所述缓存数据写入指令进行缓存数据写入操作生成缓存数据写入结果,所述数据缓存模块向所述微处理器发送所述缓存数据写入结果。
所述程序存储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程序存储模块接收到发送自所述微处理器的程序代码调用指令时,所述程序存储模块根据所述程序代码调用指令对存储于所述程序存储模块上的所述热敏打印模块操作系统进行程序代码调取操作生成调用程序代码,所述程序存储模块向所述微处理器发送所述调用程序代码,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调用程序代码执行调用程序代码微处理器指令操作流程;当所述程序存储模块接收到发送自所述微处理器的系统数据调用指令时,所述程序存储模块根据所述系统数据调用指令对存储于所述程序存储模块上的所述执行系统数据进行系统数据调取操作生成调用系统数据,所述程序存储模块向所述微处理器发送所述调用系统数据,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调用系统数据对所述内存模块执行所述内存数据读写任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敏打印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位通讯接口具体用于,当所述上位通讯接口通过所述上位机通讯接口接收到发送自所述上位机的上位机打印数据包时,所述上位通讯接口对所述上位机打印数据包进行上位至模块通讯协议转换操作生成第一模块处理数据包,所述上位通讯接口向所述微处理器发送所述第一模块处理数据包;当所述上位通讯接口接收到发送自所述微处理器的第一模块返回数据包时,所述上位通讯接口对所述第一模块返回数据包进行模块至上位通讯协议转换操作生成上位返回数据包,所述上位通讯接口通过所述上位机通讯接口向所述上位机发送所述上位返回数据包。
所述打印驱动通讯接口具体用于,当所述打印驱动通讯接口接收到发送自所述微处理器的第二模块处理数据包时,所述打印驱动通讯接口对所述第二模块处理数据包进行模块至驱动通讯协议转换操作生成驱动打印数据包,所述打印驱动通讯接口通过所述热敏打印驱动设备的所述打印驱动通讯接口向所述热敏打印驱动设备发送所述驱动打印数据包;当所述打印驱动通讯接口通过所述打印驱动通讯接口接收到发送自所述热敏打印驱动设备的驱动打印状态包时,所述打印驱动通讯接口对所述驱动打印状态包进行驱动至模块通讯协议转换操作生成第二模块返回数据包,所述打印驱动通讯接口向所述微处理器发送所述第二模块返回数据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敏打印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处理器具体还用于,当所述微处理器接收到发送自所述上位通讯接口的所述第一模块处理数据包时,所述微处理器通过对所述数据缓存模块执行所述缓存数据读写任务将所述第一模块处理数据包写入所述数据缓存模块:
所述微处理器通过对所述程序存储模块执行所述程序数据调用任务获得第一缓存容量查询程序代码,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一缓存容量查询程序代码执行第一缓存容量查询程序代码微处理器指令操作流程获得打印后剩余缓存空间容量;所述微处理器通过对所述内存模块执行所述内存数据读写任务将所述打印后剩余缓存空间容量写入所述内存模块;
所述微处理器通过对所述程序存储模块执行所述程序数据调用任务获得第一缓存数据提取程序代码,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一缓存数据提取程序代码执行第一缓存数据提取程序代码微处理器指令操作流程,所述第一缓存数据提取程序代码微处理器指令操作流程通过对所述数据缓存模块执行所述缓存数据读写任务获得所述第二模块处理数据包;所述微处理器向所述打印驱动通讯接口发送所述第二模块处理数据包;
所述微处理器接收到发送自所述打印驱动通讯接口的所述第二模块返回数据包后,所述微处理器通过对所述程序存储模块执行所述程序数据调用任务获得第一上位打印回复程序代码,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一上位打印回复程序代码执行第一上位打印回复程序代码微处理器指令操作流程,所述第一上位打印回复程序代码微处理器指令操作流程对所述打印后剩余缓存空间容量和所述第二模块处理数据包进行第一返回数据打包处理生成所述第一模块返回数据包;所述微处理器向所述上位通讯接口发送所述第一模块返回数据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敏打印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位机通过所述上位机通讯接口接收到发送自所述热敏打印模块的所述第一模块返回数据包后,所述上位机从所述第一模块返回数据包中提取所述打印后剩余缓存空间容量生成第一模块剩余容量;
所述上位机判断所述第一模块剩余容量是否小于预定的第一容量设定阈值,如果所述第一模块剩余容量小于所述第一容量设定阈值,所述上位机对向所述热敏模块的第一数据下发速度进行降速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敏打印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处理器具体还用于,当所述微处理器接收到发送自所述上位通讯接口的所述第一模块处理数据包时,所述微处理器通过对所述数据缓存模块执行所述缓存数据读写任务将所述第一模块处理数据包写入所述数据缓存模块;
所述微处理器通过对所述程序存储模块执行所述程序数据调用任务获得第二缓存容量查询程序代码,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二缓存容量查询程序代码执行第二缓存容量查询程序代码微处理器指令操作流程获得当前剩余缓存空间容量;所述微处理器通过对所述内存模块执行所述内存数据读写任务将所述当前剩余缓存空间容量写入所述内存模块;
所述微处理器通过对所述程序存储模块执行所述程序数据调用任务获得当前容量回复程序代码,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所述当前容量回复程序代码执行当前容量回复程序代码微处理器指令操作流程,所述当前容量回复程序代码微处理器指令操作流程对所述当前剩余缓存空间容量进行当前容量返回数据打包处理生成当前容量返回数据包;所述微处理器向所述上位通讯接口发送所述当前容量返回数据包;所述上位通讯接口接收到发送自所述微处理器的所述当前容量返回数据包时,对所述当前容量返回数据包执行所述模块至上位通讯协议转换操作生成上位容量返回数据包,并通过所述上位机通讯接口向所述上位机发送所述上位容量返回数据包;
所述微处理器通过对所述程序存储模块执行所述程序数据调用任务获得第二缓存数据提取程序代码,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二缓存数据提取程序代码执行第二缓存数据提取程序代码微处理器指令操作流程,所述第二缓存数据提取程序代码微处理器指令操作流程通过对所述数据缓存模块执行所述缓存数据读写任务获得所述第二模块处理数据包;所述微处理器向所述打印驱动通讯接口发送所述第二模块处理数据包;
所述微处理器接收到发送自所述打印驱动通讯接口的所述第二模块返回数据包后,所述微处理器通过对所述程序存储模块执行所述程序数据调用任务获得第二上位打印回复程序代码,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二上位打印回复程序代码执行第二上位打印回复程序代码微处理器指令操作流程,所述第二上位打印回复程序代码微处理器指令操作流程对所述第二模块处理数据包进行第二返回数据打包处理生成所述第一模块返回数据包;所述微处理器向所述上位通讯接口发送所述第一模块返回数据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敏打印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位机通过所述上位机通讯接口接收到发送自所述热敏打印模块的所述上位容量返回数据包后,所述上位机从所述上位容量返回数据包中提取所述当前剩余缓存空间容量生成第二模块剩余容量;
所述上位机判断所述第二模块剩余容量是否小于预定的第二容量设定阈值,如果所述第二模块剩余容量小于所述第二容量设定阈值,所述上位机对向所述热敏模块的第二数据下发速度进行降速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敏打印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处理器具体还用于,当对所述微处理器进行上电之后,所述微处理器通过对所述程序存储模块执行所述程序数据调用任务获得系统初始化配置数据和系统初始化程序代码,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所述系统初始化配置数据和所述系统初始化程序代码对所述热敏打印模块进行热敏模块系统初始化操作。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敏打印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位通讯接口具体为串行外设接口SPI。
CN201911343971.5A 2019-12-23 2019-12-23 一种热敏打印模块 Active CN1110781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43971.5A CN111078164B (zh) 2019-12-23 2019-12-23 一种热敏打印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43971.5A CN111078164B (zh) 2019-12-23 2019-12-23 一种热敏打印模块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78164A true CN111078164A (zh) 2020-04-28
CN111078164B CN111078164B (zh) 2023-11-21

Family

ID=703171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43971.5A Active CN111078164B (zh) 2019-12-23 2019-12-23 一种热敏打印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7816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59132A (zh) * 2020-08-17 2020-11-20 厦门纳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心电图胸导减半报告打印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373215A (zh) * 2020-11-13 2021-02-19 深圳市凯沃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心电信号的热敏打印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93404U (zh) * 1991-05-16 1992-01-15 西安石油勘探仪器总厂 一种低速带地震仪
CN1082730A (zh) * 1992-07-27 1994-02-23 方岩 扫描打印机
CN2593276Y (zh) * 2002-01-10 2003-12-17 何闻乐 便携式智能条码一体机
CN1578733A (zh) * 2001-08-31 2005-02-09 西尔弗布鲁克研究有限公司 包括打印头盖帽机构的打印机
CN1598843A (zh) * 2004-08-09 2005-03-23 湖南威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税控收款机
CN109484046A (zh) * 2018-10-15 2019-03-19 广东宝莱特医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打印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打印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93404U (zh) * 1991-05-16 1992-01-15 西安石油勘探仪器总厂 一种低速带地震仪
CN1082730A (zh) * 1992-07-27 1994-02-23 方岩 扫描打印机
CN1578733A (zh) * 2001-08-31 2005-02-09 西尔弗布鲁克研究有限公司 包括打印头盖帽机构的打印机
CN2593276Y (zh) * 2002-01-10 2003-12-17 何闻乐 便携式智能条码一体机
CN1598843A (zh) * 2004-08-09 2005-03-23 湖南威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税控收款机
CN109484046A (zh) * 2018-10-15 2019-03-19 广东宝莱特医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打印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打印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59132A (zh) * 2020-08-17 2020-11-20 厦门纳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心电图胸导减半报告打印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59132B (zh) * 2020-08-17 2021-11-16 厦门纳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心电图胸导减半报告打印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373215A (zh) * 2020-11-13 2021-02-19 深圳市凯沃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心电信号的热敏打印方法
CN112373215B (zh) * 2020-11-13 2021-10-26 深圳市凯沃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心电信号的热敏打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78164B (zh) 2023-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65994C (zh) 用于调试以太网的方法和装置
US7905394B2 (en) Assembly comprising a tachograph
CN111078164A (zh) 一种热敏打印模块
US8635386B2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device, data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CN111683252B (zh) 一种服务器以及一种视频压缩图像的输出系统和方法
CN106484549B (zh) 一种交互方法、NVMe设备、HOST及物理机系统
CN109062600A (zh) 一种固态硬盘内固件在线升级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US7991941B2 (en) Memory access assist
US7552362B2 (en) Bridge, error notific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system
EP2453359A1 (en) Server having memory dump function and method for acquiring memory dump
US20130019031A1 (en)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inserting a gap in information sent from a drive to a host device
GB2461660A (en) Peripheral equipment operating method, peripheral equipment and host
CN112905150A (zh) 一种基于异步fifo芯片的处理电路及可重构工作方法
CN110362448A (zh) 一种gpu管控方法及相关装置
JPS6214689A (ja) 文字出力制御装置
CN116909799B (zh) 数据访问方法和片上系统
CN106997315A (zh) 一种用于虚拟机的内存转储的方法和装置
CN113467720B (zh) 负载均衡的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4003420B (zh) 一种cpld诊断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JP3047893B2 (ja) 印刷制御方法及び装置、記録媒体
CN114546907B (zh) 一种数据发送和接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JPH10222324A (ja)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US20020087752A1 (en) Method of real time statistical collection for I/O controllers
US20190004747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printing apparatus,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nd printing system
US9921995B2 (en) Managing data in USB communic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514

Address after: 16th Floor, Block A, 668 Shenzhuan Highway, Songjiang District, Shanghai, 20112

Applicant after: SHANGHAI YOCALY HEALTH MANAGE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2200, Beijing Changping Changping Distri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super Road, No. 3, building 37

Applicant before: Lepu Medical Technology (Beijing)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01612 16 / F, block a, no.668, Xinzhuan Road, Songjiang District, Shanghai

Applicant after: Shanghai Lepu Yunzh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612 16 / F, block a, no.668, Xinzhuan Road, Songjiang District, Shanghai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YOCALY HEALTH MANAGEMENT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