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78044B - 一种终端的交互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终端的交互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78044B
CN111078044B CN201911156536.1A CN201911156536A CN111078044B CN 111078044 B CN111078044 B CN 111078044B CN 201911156536 A CN201911156536 A CN 201911156536A CN 111078044 B CN111078044 B CN 1110780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user
characteristic information
finger
relative characteris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5653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78044A (zh
Inventor
肖明
李凌志
陆伟峰
朱荣昌
洪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ranssion Holding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ranssion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ranssion Holding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ranssion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5653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7804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780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780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780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780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force sensing means to determine a 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终端的交互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终端的交互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开启单手模式,在所述终端的当前显示界面显示选定标识;获取用户手指与所述终端屏幕的相对特征信息;根据所述相对特征信息控制所述选定标识选择目标对象。本发明提供的终端的交互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终端在单手模式下根据用户手指与所述终端屏幕的相对特征信息,控制在所述终端的当前显示界面显示的选定标识选择目标对象,实现了用户能够便捷对终端进行单手控制,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终端的交互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终端的交互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终端的普及,智能终端如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为了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手机的尺寸也不断增大。而随着手机的尺寸的不断增大,用户单手握持智能终端时因手指无法触及显示屏幕的全部区域,使得用户很难仅使用一只手操作全屏,比如在用户用右手操作手机时,用户无法用右手拇指点击到屏幕左边区域的应用图标。此时,用户仍需要通过双手来操作手机。因此,相关技术中用户存在单手操作智能终端时,不能便捷地对智能终端进行控制的问题,比如不能便捷地选择显示界面上的目标对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终端的交互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实现了用户能够便捷对终端进行单手控制,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的交互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
开启单手模式,在所述终端的当前显示界面显示选定标识;
获取用户手指与所述终端屏幕的相对特征信息;
根据所述相对特征信息控制所述选定标识选择目标对象。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在所述终端的当前显示界面显示选定标识之前,还包括:
当检测到用户手指与所述终端屏幕的相对特征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执行所述在所述终端的当前显示界面显示选定标识的步骤。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在所述终端的当前显示界面显示选定标识,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手指在所述终端屏幕上的相对位置的坐标;
根据所述坐标和所述单手模式对应的坐标在所述终端的当前显示界面上确定一辅助线,并在所述辅助线上显示选定标识。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获取用户手指与所述终端屏幕的相对特征信息,包括:
在所述终端的当前显示界面显示选定标识后,获取此时用户手指与所述终端屏幕的相对特征信息,并作为初始相对特征信息;
当检测到用户手指与所述终端屏幕的相对特征信息发生变化时,获取用户手指与所述终端屏幕的变化后的相对特征信息。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根据所述相对特征信息控制所述选定标识选择目标对象,包括:
根据所述初始相对特征信息和所述变化后的相对特征信息,确定所述选定标识沿所述辅助线的移动方向;
控制所述选定标识以所述移动方向沿所述辅助线移动,以选择目标对象。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相对特征信息包括距离;所述根据所述初始相对特征信息和所述变化后的相对特征信息,确定所述选定标识沿所述辅助线的移动方向,包括:
若所述变化后的距离大于所述初始距离,则确定所述选定标识沿所述辅助线的移动方向为远离用户手指的方向;
若所述变化后的距离小于所述初始距离,则确定所述选定标识沿所述辅助线的移动方向为靠近用户手指的方向。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还包括:
将所述变化后的距离作为更新的初始距离。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相对特征信息包括压力;所述根据所述相对特征信息控制所述选定标识选择目标对象,包括:
若所述压力等于或大于预设压力阈值,则控制所述选定标识以远离用户手指的方向沿所述辅助线移动,以选择目标对象;
若所述压力小于预设压力阈值,则控制所述选定标识以靠近用户手指的方向沿所述辅助线移动,以选择目标对象。
在一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检测到所述用户手指的方向发生移动时,控制所述辅助线和所述选定标识与所述用户手指的方向同步移动。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相对特征信息控制所述选定标识选择目标对象之后,还包括:
检测到预设停止事件时,控制所述选定标识停止移动,并将当前选择的目标对象作为所述选定标识所选定的目标对象。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相对特征信息控制所述选定标识选择目标对象之后,还包括:
接收到预设操作事件时,对所述选定标识所选定的目标对象执行对应的操作。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启单手模式,包括:
获取用户的眼球的注视点在所述终端屏幕上的位置;
根据设置的用户的眼球的注视点在所述终端屏幕上的位置与单手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开启对应的单手模式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用户的眼球的注视点在所述终端屏幕上的位置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在所述终端屏幕上的相应位置显示单手模式标识,所述单手模式标识用于指示对应的单手模式。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启对应的单手模式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的眼球的注视点在所述终端屏幕上的位置和对应的持续注视时间对显示区域进行调整。
在一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接收到预设事件时,结束对所述显示区域进行调整。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处理器以及用于存储程序的存储装置;当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处理器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终端的交互方法。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终端的交互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交互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终端的交互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开启单手模式,在所述终端的当前显示界面显示选定标识;获取用户手指与所述终端屏幕的相对特征信息;根据所述相对特征信息控制所述选定标识选择目标对象。如此,终端在单手模式下根据用户手指与所述终端屏幕的相对特征信息,控制在所述终端的当前显示界面显示的选定标识选择目标对象,实现了用户能够便捷对终端进行单手控制,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交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交互方法的具体流程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手机的显示界面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眼球的各视角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的面部平面与终端平面平行时关注角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的面部平面与终端平面不平行时关注角的示意图一;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的面部平面与终端平面不平行时关注角的示意图二;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三维视角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交互方法的具体流程示意图二;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手机的显示界面的示意图二;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手机的显示界面的示意图三;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手指与手机屏幕的距离不同时光标位置的对比示意图一;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手指与手机屏幕的距离不同时光标位置的对比示意图二;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交互方法的具体流程示意图三;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手机的显示界面的示意图四;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手指对手指屏幕的压力和按压时间控制光标/选取框移动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手指对手机屏幕的压力不同时光标位置的对比示意图一;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手指对手机屏幕的压力不同时光标位置的对比示意图二;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见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交互方法,应用于终端中,该终端的交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终端开启单手模式,在所述终端的当前显示界面显示选定标识;
步骤S102:所述终端获取用户手指与所述终端屏幕的相对特征信息;
步骤S103: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相对特征信息控制所述选定标识选择目标对象。
首先应当指出的是,本申请的终端的交互方法,在终端的当前显示界面显示选定标识,然后获取并根据用户手指与所述终端屏幕的相对特征信息控制选定标识选择目标对象,一方面,此种功能可以命名为单手模式,也可以命名为其他功能模式,另一方面,此种功能模式可以是作为系统功能一直处于运行状态,例如类似笔记本电脑的触摸板一样,也可以是在接收到开启指令时运行该功能。因此单手模式的描述性说明并不对本申请的终端的交互方法进行限制,只是对本申请的终端交互方法的功能效果作概述性的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终端可以以各种形式来实施,本实施例中描述的终端可以包括诸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便捷式媒体播放器(Portable Media Player,PMP)、导航装置、可穿戴设备、智能手环、计步器等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固定终端。这里,所述终端中设置有单手模式,在所述单手模式开启的情况下,所述终端的当前显示界面可显示选定标识,并可根据用户手指与所述终端屏幕的相对特征信息对所述选定标识进行移动以选择目标对象,从而实现用户能够便捷对终端进行单手控制。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终端可设置有单手模式的开关按钮,通过对所述开关按钮进行开关操作,可以开启或关闭单手模式,相应使得终端可以检测到单手模式是否处于开启状态。可以理解地,为了方便左手和右手都可以单独对显示区域进行控制,并且便于区分左手和右手,所述单手模式可包括左手单手模式和右手单手模式,所述左手单手模式是指通过左手对显示区域进行控制的模式,所述右手单手模式是指通过右手对显示区域进行控制的模式。在左手单手模式时,所述选定标识在初始时可以显示在所述终端的当前显示界面的左侧区域,而在右手单手模式时,所述选定标识在初始时可以显示在所述终端的当前显示界面的右侧区域,以方便用户根据选定标识的位置确定所开启的单手模式的类型。这里,所述选定标识是一个虚拟的标识,包括但不限于光标、具有四边的框如正方形框或长方形框、圆圈、椭圆等,所述选定标识可以在终端的显示界面上移动以选择目标对象。此外,所述选定标识也可以是将目标对象以凸出或闪烁等形式进行展现。所述目标对象可以是显示于终端屏幕上的应用图标、虚拟功能键等。可以理解地,所述在所述终端的当前显示界面显示选定标识,可以包括:在所述终端的当前显示界面选取满足预设规则的初始目标对象,并对所述初始目标对象显示选定标识。这里,所述预设规则可以是距离终端的屏幕的左下角或右下角最近的目标对象、使用频率最高的目标对象等。基于显示的所述选定标识,用户可以获知所述选定标识当前所选择的目标对象,从而可根据所述选定标识便捷地选择目标对象。所述用户手指与所述终端屏幕的相对特征信息可以是用户手指与所述终端屏幕的距离,可以是用户手指对所述终端屏幕的压力,也可以是用户手指与所述终端屏幕的接触面积等。用户通过改变手指的位置如将手指朝所述终端屏幕所在方向移动等,能够使得所述用户手指与所述终端屏幕的相对特征信息发生变化,从而可通过所述相对特征信息控制所述选定标识选择目标对象。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用户手指与所述终端屏幕的相对特征信息为用户手指与所述终端屏幕的距离时,所述终端的触摸屏具有增强功能,以能够检测到与所述终端屏幕的距离在一定范围内的手指。
综上,终端在单手模式下根据用户手指与所述终端屏幕的相对特征信息,控制在所述终端的当前显示界面显示的选定标识选择目标对象,实现了用户能够便捷对终端进行单手控制,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为了避免用户误触发在所述终端的当前显示界面显示选定标识,以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在所述终端的当前显示界面显示选定标识之前,还包括:所述终端当检测到用户手指与所述终端屏幕的相对特征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执行所述在所述终端的当前显示界面显示选定标识的步骤。这里,所述预设条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进行设置,以所述相对特征信息为距离为例,终端检测到用户手指与所述终端屏幕的相对特征信息满足预设条件可以是终端检测到用户手指与所述终端屏幕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也可以是终端检测到用户手指。以所述相对特征信息为压力为例,终端检测到用户手指与所述终端屏幕的相对特征信息满足预设条件可以是终端检测到用户手指与所述终端屏幕的压力等于或大于预设压力阈值,也可以是终端检测到用户手指与所述终端屏幕的压力等于或大于预设压力阈值且接收到报点信息。
为了方便控制所述选定标识选择目标对象,以提高使用便捷性,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在所述终端的当前显示界面显示选定标识,包括:获取所述用户手指在所述终端屏幕上的相对位置的坐标;根据所述坐标和所述单手模式对应的坐标在所述终端的当前显示界面上确定一辅助线,并在所述辅助线上显示选定标识。这里,当所述相对特征信息为距离时,所述获取所述用户手指在所述终端屏幕上的相对位置的坐标为获取所述用户手指在所述终端屏幕上的投影位置的坐标,具体可以是获取所述用户手指的指尖在所述终端屏幕上的投影位置的坐标。当所述相对特征信息为压力时,所述获取所述用户手指在所述终端屏幕上的相对位置的坐标为获取所述用户手指在所述终端屏幕上的触摸位置的坐标,具体可以为获取所述用户手指的指尖在所述终端屏幕上的触摸位置的坐标。根据开启的单手模式的不同,所述单手模式对应的坐标也不同,当开启的单手模式为左手单手模式时,所述单手模式对应的坐标可以是终端屏幕左下角的一坐标,如终端屏幕左下角顶端的坐标;当开启的单手模式为右手单手模式时,所述单手模式对应的坐标可以是终端屏幕右下角的一坐标,如终端屏幕右下角顶端的坐标。基于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线的原理,根据所述坐标和所述单手模式对应的坐标可以在所述终端的当前显示界面上确定一辅助线,并在所述辅助线上的对应位置显示选定标识。这里,所述辅助线可以是虚线或带有箭头的虚线等,所述辅助线的两端可分别与终端屏幕的边界相交。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检测到所述用户手指的方向发生移动时,控制所述辅助线和所述选定标识与所述用户手指的方向同步移动。可以理解地,若用户需要选择的一目标对象不在所述辅助线上,则用户需要移动所述辅助线以使所述辅助线经过该目标对象所在位置,进而通过所述选定标识进行选择。如此,终端检测到用户手指的方向发生移动时,控制辅助线和选定标识与所述用户手指的方向同步移动,以灵活调节辅助线和选定标识的位置,提高了对目标对象进行选择的便利性,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终端获取用户手指与所述终端屏幕的相对特征信息,包括:
在所述终端的当前显示界面显示选定标识后,获取此时用户手指与所述终端屏幕的相对特征信息,并作为初始相对特征信息;
当检测到用户手指与所述终端屏幕的相对特征信息发生变化时,获取用户手指与所述终端屏幕的变化后的相对特征信息。
这里,所述相对特征信息是控制所述选定标识进行移动进行选定操作的依据。所述终端在所述终端的当前显示界面显示选定标识后,将此时的用户手指与所述终端屏幕的相对特征信息作为初始相对特征信息,并在检测到用户手指与所述终端屏幕的相对特征信息发生变化时,获取用户手指与所述终端屏幕的变化后的相对特征信息。这里,所述终端可以以设定时间间隔采集用户手指与所述终端屏幕的相对特征信息,或者也可以实时采集用户手指与所述终端屏幕的相对特征信息。所述终端检测到用户手指与所述终端屏幕的相对特征信息发生变化,可以是所述终端检测到用户手指与所述终端屏幕的当前相对特征信息与上一次相对特征信息不同。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相对特征信息控制所述选定标识选择目标对象,包括:
根据所述初始相对特征信息和所述变化后的相对特征信息,确定所述选定标识沿所述辅助线的移动方向;
控制所述选定标识以所述移动方向沿所述辅助线移动,以选择目标对象。
可以理解地,根据所述初始相对特征信息和所述变化后的相对特征信息可以获知相对特征信息的变化趋势,比如相对特征信息大小变化情况等,从而可根据相对特征信息的变化趋势确定所述选定标识沿所述辅助线的移动方向。对于相对特征信息的不同变化趋势,可以分别设置相应的移动方向,如在相对特征信息增大时,设置所述移动方向为远离用户手指的方向,而在相对特征信息减小时,设置所述移动方向为靠近用户手指的方向等。在确定所述选定标识沿所述辅助线的移动方向后,终端控制所述选定标识以所述移动方向沿所述辅助线移动,以选择目标对象。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终端控制所述选定标识以所述移动方向沿所述辅助线移动可以是所述终端基于预设移动距离,控制所述选定标识以所述移动方向沿所述辅助线移动,所述预设移动距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进行设置,如0.2厘米、0.4厘米等。在实际应用中,以所述目标对象为应用图标为例,所述预设移动距离可以是相邻两个应用图标的中心之间的距离。这里,当检测到用户手指与所述终端屏幕的相对特征信息发生变化时,终端可根据对应的移动方向控制所述选定标识以所述移动方向沿所述辅助线移动一预设移动距离。如此,通过准确确定所述选定标识沿所述辅助线的移动方向,并依据所述移动方向控制所述选定标识沿所述辅助线移动,能够提高对选定标识进行移动的准确性。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相对特征信息为距离;所述根据所述初始相对特征信息和所述变化后的相对特征信息,确定所述选定标识沿所述辅助线的移动方向,包括:
若所述变化后的距离大于所述初始距离,则确定所述选定标识沿所述辅助线的移动方向为远离用户手指的方向;
若所述变化后的距离小于所述初始距离,则确定所述选定标识沿所述辅助线的移动方向为靠近用户手指的方向。
具体地,终端若检测到用户手指与终端屏幕的变化后的距离大于所述用户手指与终端屏幕的初始距离,说明用户手指在逐渐靠近终端屏幕,则确定所述选定标识沿所述辅助线的移动方向为远离用户手指的方向;若检测到用户手指与终端屏幕的变化后的距离小于所述用户手指与终端屏幕的初始距离,说明用户手指在逐渐远离终端屏幕,则确定所述选定标识沿所述辅助线的移动方向为靠近用户手指的方向。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初始距离是指在检测到用户手指与终端屏幕的当前距离之前的上一次所检测到的用户手指与终端屏幕的距离。可以理解地,所述初始距离是实时更新的,相应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变化后的距离作为更新的初始距离。如此,根据用户手指与终端屏幕的距离的变化确定选定标识沿辅助线的移动方向,操作方便快捷,提高了用户使用便利性。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相对特征信息为压力;所述根据所述相对特征信息控制所述选定标识选择目标对象,包括:
若所述压力等于或大于预设压力阈值,则控制所述选定标识以远离用户手指的方向沿所述辅助线移动,以选择目标对象;
若所述压力小于预设压力阈值,则控制所述选定标识以靠近用户手指的方向沿所述辅助线移动,以选择目标对象。
具体地,终端检测到用户手指对终端屏幕的当前压力等于或大于预设压力阈值时,则控制所述选定标识以远离用户手指的方向沿所述辅助线移动,以选择目标对象;终端检测到用户手指对终端屏幕的当前压力小于预设压力阈值时,则控制所述选定标识以靠近用户手指的方向沿所述辅助线移动,以选择目标对象。所述预设压力阈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进行设置,比如可以设置为1N、5N等。如此,根据用户手指对终端屏幕的压力确定选定标识沿辅助线的移动方向,操作方便快捷,提高了用户使用便利性。
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相对特征信息为压力时,所述根据所述初始相对特征信息和所述变化后的相对特征信息,确定所述选定标识沿所述辅助线的移动方向,包括:若所述变化后的压力大于所述初始压力,则确定所述选定标识沿所述辅助线的移动方向为远离用户手指的方向;若所述变化后的压力小于所述初始压力,则确定所述选定标识沿所述辅助线的移动方向为靠近用户手指的方向。具体地,终端若检测到用户手指对终端屏幕的变化后的压力大于所述用户手指对终端屏幕的初始压力,说明用户手指对终端屏幕的压力增大,则确定所述选定标识沿所述辅助线的移动方向为远离用户手指的方向;若检测到用户手指对终端屏幕的变化后的压力小于所述用户手指对终端屏幕的初始压力,说明用户手指对终端屏幕的压力减小,则确定所述选定标识沿所述辅助线的移动方向为靠近用户手指的方向。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初始压力是指在检测到用户手指对终端屏幕的当前压力之前的上一次所检测到的用户手指对终端屏幕的压力。可以理解地,所述初始压力是实时更新的,相应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变化后的压力作为更新的初始压力。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相对特征信息控制所述选定标识选择目标对象之后,还包括:检测到预设停止事件时,控制所述选定标识停止移动,并将当前选择的目标对象作为所述选定标识所选定的目标对象。
具体地,所述终端检测到预设停止事件时,控制所述选定标识停止移动即保持所述选定标识在所述终端的显示界面的位置不变,并将当前选择的目标对象作为所述选定标识所选定的目标对象。这里,对于不同的所述相对特征信息,所述预设停止事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在所述相对特征信息为距离时,所述预设停止事件可以是终端的加速度满足预设条件,如终端的加速度大于预设加速度阈值或在设定时长内终端的加速度变化范围超过预设变化范围等,也可以是未检测到用户手指。在所述相对特征信息为压力时,所述预设停止事件可以是未检测到压力和/或报点等。如此,在检测到预设停止事件时,控制所述选定标识停止移动,并将当前选择的目标对象作为所述选定标识所选定的目标对象,以方便用户通过选定标识对目标对象进行选择,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相对特征信息控制所述选定标识选择目标对象之后,还包括:接收到预设操作事件时,对所述选定标识所选定的目标对象执行对应的操作。这里,所述预设操作事件可以是单击事件、双击事件等,相应的,所述对所述选定标识所选定的目标对象执行对应的操作,可以是对所述选定标识所选定的目标对象对应执行单击操作、双击操作等,从而实现打开所述选定标识所选定的目标对象等目的。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启单手模式,包括:
获取用户的眼球的注视点在所述终端屏幕上的位置;
根据设置的用户的眼球的注视点在所述终端屏幕上的位置与单手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开启对应的单手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用户的眼球的注视点在所述终端屏幕上的位置可以是用户的眼球的注视点在所述终端屏幕上的区域,对于所述终端屏幕上的不同区域,所述终端可被分别设置有对应的单手模式。例如,以将所述终端屏幕划分为上、下两个区域且上半区域对应左手单手模式、下半区域对应右手单手模式为例,当用户的眼球的注视点在所述终端屏幕的上半区域时,终端可对应开启左手单手模式;当用户的眼球的注视点在所述终端屏幕的下半区域时,终端可对应开启右手单手模式。此外,也可以将所述终端屏幕划分为左、右两个区域,或者右上、右下、左上、左下四个区域,并设置用户的眼球的注视点在所述终端屏幕上的不同区域与单手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如此,终端根据用户的眼球的注视点在终端屏幕上的位置,开启对应的单手模式,操作方便快捷,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用户的眼球的注视点在所述终端屏幕上的位置之前,还包括: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在所述终端屏幕上的相应位置显示单手模式标识,所述单手模式标识用于指示对应的单手模式。这里,所述终端可根据所述终端屏幕上的不同位置对应的单手模式的类型,在所述终端屏幕的不同预设位置处显示预设单手模式标识,从而告知用户在眼球的注视点处于不同位置时将开启的单手模式等信息,从而方便用户进行操作。这里,所述单手模式标识可以是箭头或箭头与文字的组合等方式构成的标识。如此,根据单手模式的不同对应在终端的屏幕的不同位置显示单手模式标识,增强了用户使用体验感,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启对应的单手模式之后,还包括:根据所述用户的眼球的注视点在所述终端屏幕上的位置和对应的持续注视时间对显示区域进行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对显示区域进行调整可以是对显示区域的大小进行调整,比如对显示区域进行放大或缩小等,也可以是对显示区域的位置进行移动,比如将显示区域向左移动或向右移动等。所述显示区域可以是指终端屏幕的当前显示界面,也可以是指显示于终端的屏幕上的显示窗口等,该显示窗口用于显示应用的工作界面等。
具体地,终端根据所述用户的眼球的注视点在所述终端屏幕上的位置查询设置的用户的眼球的注视点在所述终端屏幕上的位置与调整指令之间的对应关系,并根据用户的眼球的注视点在所述终端屏幕上的位置对应的调整指令以及对应的持续注视时间对显示区域进行调整。这里,所述调整指令包括放大指令和缩小指令,相应的,对显示区域进行调整包括对显示区域进行放大和缩小。以所述终端屏幕被划分为右上、右下、左上、左下四个区域为例,当用户的眼球的注视点在所述终端屏幕的右上区域时,可将显示区域向所述终端屏幕的右上角方向进行放大;当用户的眼球的注视点在所述终端屏幕的右下区域时,可将显示区域向所述终端屏幕的右下角方向进行缩小;当用户的眼球的注视点在所述终端屏幕的左上区域时,可将显示区域向所述终端屏幕的左上角方向进行放大;当用户的眼球的注视点在所述终端屏幕的左下区域时,可将显示区域向所述终端屏幕的左下角方向进行缩小。这里,所述调整指令可以对应设置的不同的缩放比例参数,比如所述放大指令可以是将显示区域放大0.1倍、0.3倍等,所述缩小指令可以是将显示区域缩小0.1倍、0.5倍等。需要说明的是,用户的眼球的注视点在所述终端屏幕上的位置对应的持续注视时间越长,则对显示区域进行调整的持续时间也越长,所述显示区域被放大或被缩小的比例也就越大,反之对显示区域进行调整的持续时间也越短,所述显示区域被放大或被缩小的比例也就越小。这里,终端可以每隔一设定时间间隔如0.5秒、1秒等检测用户的眼球的注视点是否仍然在所述终端屏幕上的同一位置,并在用户的眼球的注视点仍然在所述终端屏幕上的同一位置时,每隔一设定时间间隔如0.6秒、1.2秒等对显示区域进行一次调整操作。如此,根据用户的眼球的注视点在终端屏幕上的位置和对应的持续注视时间的不同,对显示区域对应进行调整,增加了操作多样性,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到预设事件时,结束对所述显示区域进行调整。具体地,终端在对所述显示区域进行调整的过程中,实时检测是否接收到预设事件,若是,则结束对所述显示区域进行调整,同时可关闭开启的单手模式;若否,则继续对所述显示区域进行调整。这里,所述根据用户的眼球的注视点在终端屏幕上的位置和对应的持续注视时间对显示区域进行调整的过程可以是一个逐步且持续调整的过程,比如逐步对显示区域进行放大或缩小。所述预设事件可以是单击事件、双击事件等,也可以是检测到用户的眼球的注视点未在所述终端屏幕上或者检测到用户的眼球的注视点在所述终端屏幕上的位置发生变化等。可以理解地,终端在根据用户的眼球的注视点在终端屏幕上的位置和对应的持续注视时间对显示区域进行调整的过程中,若用户根据调整后的显示区域在某一时刻认为不需要再继续对所述显示区域进行调整的话,可以控制手指点击终端屏幕等操作,此时终端可停止对所述显示区域进行调整。如此,根据是否接收到预设事件,灵活决定是否对显示区域进行调整,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基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实施例通过具体示例对前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中以所述终端为手机为例,下面对通过眼球进行单手模式的显示界面缩放进行详细说明。参见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的交互方法的具体流程示意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开启单手模式;
步骤S202:在显示界面的四个角生成指示图标;
参见图3,手机在显示界面的四个角分别显示箭头图标,并标识各箭头图标对应的调整功能,例如,当用户的眼球向手机右下角看时,屏幕将向右下角方向缩小;当用户的眼球向手机右上角看时,屏幕将向右上角方向放大;当用户的眼球向手机左下角看时,屏幕将向左下角方向缩小;当用户的眼球向手机左上角看时,屏幕将向左上角方向放大。
步骤S203:开启摄像头;
这里,手机开启摄像头后,可提示用户关注四个指示图标中的某一个来对屏幕进行调整。
步骤S204:获取用户眼球信息;
步骤S205:对眼球视点进行模糊判断并执行相应操作;
这里,手机计算得到用户的关注角,根据普通人视角和关注角得到圆锥的三维关注角;获取眼睛与屏幕的距离;根据所述三维关注角和所述距离获得圆锥的切面即眼球视点。参见图4,为眼球的各个视角的示意图,当用户的眼球朝向不同方向时,对应的视角不同。参见图5,为用户的面部平面与终端平面平行时关注角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以垂直方向为例,这里以屏幕左下角为观察点时,眼球偏转角为B0,用户的实际关注角为C0。参见图6,为用户的面部平面与终端平面不平行时关注角的示意图。以图5为基础,在面部平面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倾斜终端平面,使得面部平面与终端平面的夹角为A1。这里,在保证关注屏幕的左下角的情况下,在用户面部不动,倾斜终端,则眼球偏转角需要随之变化(变大或者变小),记为B1,此时用户的实际关注角C1也会随之变化。参见图7,为用户的面部平面与终端平面不平行时关注角的示意图。以图6为基础,在终端平面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倾斜面部平面,使得面部平面与终端平面的夹角从A1变为A2。这里,在保证关注屏幕的左下角的情况下,在终端不动,倾斜用户面部,则眼球偏转角需要随之变化(变大或者变小),记为B2,此时用户的实际关注角C2也会随之变化。根据辅助角计算公式K0=90-A2,由于A2是已知的,则可获知辅助角K0。另外,由于B2也是已知的,则用户的实际关注角C2可表达为C2=180-B2-K0。这里,A2为面部平面与终端平面的夹角,可通过面部图像与手机倾斜角度获得。进而,综合出三维的实际关注角方向,并结合普通人的眼睛视角,得到三维视角(圆锥形),如图8所示,同时结合获取眼睛与屏幕的距离S,获得眼球视点在屏幕的位置。
这里,若眼球视点大致在屏幕左上区域,则判断为右手模式,并向该方向对屏幕进行放大操作,用户关注的时间越长,则屏幕放大越多;若眼球视点大致在屏幕左下区域,则判断为左手模式,并向该方向对屏幕进行缩小操作,用户关注的时间越长,则屏幕缩小越多;若眼球视点大致在屏幕右下区域,则判断为右手模式,并向该方向对屏幕进行缩小操作,用户关注的时间越长,则屏幕缩小越多;若眼球视点大致在屏幕右上区域,则判断为左手模式,并向该方向对屏幕进行放大操作,用户关注的时间越长,则屏幕放大越多。
步骤S206:接收点击事件;
步骤S207:确认界面,消除指示图标,并关闭摄像头。
这里,手机获取到对屏幕的点击事件时,判断为确认操作,则关闭摄像头,屏幕界面和左手/右手模式不再变化,并消除指示图标。
基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实施例通过具体示例对前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中以所述终端为手机为例,下面对通过手指进行单手模式的悬空光标控制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参见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的交互方法的具体流程示意图二,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开启单手模式;
步骤S302:打开触摸屏增强功能;
这里,手机在打开触摸屏增强功能后,触摸屏的检测功能获得增强,能够获取到以屏幕为水平面上2厘米高度内的手指状态。
步骤S303:对屏幕上方手指状态进行检测;
步骤S304:判断到用户手指状态时,获取指尖对应触摸屏的坐标;
当用户手指悬空放置在屏幕上时,触摸屏检测出手指的大致图像,找出指尖对应触摸屏的坐标。
步骤S305:与左/右下角一同确定辅助线方向;
这里,手机以指尖对应的坐标和左/右下角的坐标得出一条直线即辅助线(如以红色虚线表示)。
步骤S306:在辅助线上生成光标,光标随辅助线方向改变而改变;
参见图10,为手机的显示界面的示意图,手机在辅助线上生成有一光标。当手指的方向发生改变时,辅助线的方向也随之变化,同时光标也随辅助线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参见图11,当手指向下偏移时,辅助线也相应向下偏移。
步骤S307:对指尖进行信号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控制光标移动;
这里,触摸屏根据指尖位置信号的强弱来判断手指与屏幕的高度H,高度H是一个相对值,每个人的手指存在差异,手湿度不同吸走电流的强弱都会不同,但是随着距离的减少,强度的变化方式肯定是相同的,即都是越接近,则吸走电流越多,信号越强;反之则信号越弱。所以,可以根据信号强度的加减变化来控制光标与左/右下角即辅助线起点的距离。参见图12和图13,从图中可以看出,手指与屏幕的距离越近,则光标距离起点越远,反之则距离起点越近。具体地,指尖到触摸屏距离从H0增大为H1后,光标距离起点即轴长从L0缩短为L1。此外,当指尖位置改变时,偏角相应发生变化,如指尖朝触摸屏的右下角移动时,偏角从A0变为A1。
步骤S308:传感器数据变化过大时,判断为停止移动光标;
这里,若检测到悬空手指存在的情况下,传感器数据波动较大,则判断为用户进行确认操作。所述传感器数据可以是加速度数据,相应的,所述传感器数据波动较大可以是加速度大于预设阈值等。可以理解地,当用户在选定位置后进行抖动、左右摆动、倾斜等操作时,相应的传感器数据会存在较大波动。
步骤S309:接收用户点击事件;
这里,手机在光标位置不变时,接收用户对屏幕的点击事件。
步骤S310:对光标位置模拟点击事件。
这里,手机获取到点击事件后,对光标所处位置模拟一个点击事件。随后,光标可继续随悬空手指进行移动。
基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实施例通过具体示例对前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中以所述终端为手机为例,下面对通过手指进行单手模式的压力式控制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参见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的交互方法的具体流程示意图三,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1:开启单手模式;
步骤S402:检测屏幕压力大于F1且携带报点;
具体地,当用户对屏幕进行按压时,手机检测屏幕压力大于F1且携带报点,则判断为重压。
步骤S403:根据开启的左/右手单手模式,以左/右下角为起点;
步骤S404:根据所述报点和所述起点生成虚拟辅助线;
这里,若判断到重压,以用户重压的位置作为一个点,并以左/右下角为起点,通过两点确定一条线,从而生成虚拟辅助线。
步骤S405:在辅助线上生成光标/选取框;
这里,可以通过两种不同的控制方式进行操作,一种是光标式,即在辅助线上生成光标。如图15所示,辅助线上生成一光标,以指示选择的对象。若手指重压方向改变,则辅助线方向也会随着改变,光标也会随着辅助线改变,一直跟随在辅助线上。另一种是控件式,若辅助线与某些控件相交,生成选取框,则将这些控件作为可选取对象。当用户重压方向发生改变时,所述辅助线和光标/选取框的方向相应发生改变,且光标/选取框一直跟随在辅助线上。
步骤S406:根据压力大小调整光标/选取框与手指距离;
具体地,若当前力度F减去重压阈值力度F1大于一定阈值A,判断为加力,光标/选取框会随着时间向手指压力点远方移动,并可根据时间计算出相应事件个数。若当前力度F减去重压阈值力度F1小于负的A,判断为减力,光标/选取框会随着时间向手指压力点移动,并可根据时间计算出相应事件个数。如图16所示,根据压力大小、对应的按压时间以及调整时间,可在压力大于重压阈值且重压时间大于调整时间时,控制光标/选取框向远离手指的方向移动,而在压力大于轻压阈值且轻压时间大于调整时间时,控制光标/选取框向靠近手指的方向移动。如图17和图18所示,在手指按压位置不变的情况下,手指进行重压时,选取框将向手机远端移动即向远离用户手指的方向移动,而手指不进行重压时,选取框将向手机近端移动即向靠近用户手指的方向移动。
步骤S407:检测到压力和报点同时消失时,光标/选取框停止不动;
这里,若检测到压力和报点同时消失,则光标/选取框会停止不动,等待点击事件或重压事件。
步骤S408:接收点击事件;
这里,所述接收点击事件可以是接收单击事件、双击事件等非重压事件,而对应用户操作是:用户选取到自己想要的位置,放开手指,再进行点击操作。
步骤S409:对光标/选取框位置产生模拟点击事件。
这里,所述对光标/选取框位置产生模拟点击事件可以是对光标/选取框对应位置产生对应的单击、双击操作等。
基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如图19所示,该终端包括:处理器110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11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111;其中,图19中示意的处理器110并非用于指代处理器110的个数为一个,而是仅用于指代处理器110相对其他器件的位置关系,在实际应用中,处理器110的个数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同样,图19中示意的存储器111也是同样的含义,即仅用于指代存储器111相对其他器件的位置关系,在实际应用中,存储器111的个数可以为一个或多个。所述处理器110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所述的终端的交互方法。
该终端还可包括:至少一个网络接口112。该终端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113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113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113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19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113。
其中,存储器111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也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磁性随机存取存储器(FRAM,ferromagne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只读光盘(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可以是磁盘存储器或磁带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Memory),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SRAM,Synchronous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DRAM,Synchronous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DRSDRAM,Double Data Rate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SDRAM,Enhanced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LDRAM,SyncLink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RRAM,Direct Rambus Random Access Memory)。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存储器111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存储器111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该终端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该终端上操作的任何计算机程序,如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其中,操作系统包含各种系统程序,例如框架层、核心库层、驱动层等,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应用程序可以包含各种应用程序,例如媒体播放器(Media Player)、浏览器(Browser)等,用于实现各种应用业务。这里,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法的程序可以包含在应用程序中。
基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是磁性随机存取存储器(FRAM,ferromagne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快闪存储器(Flash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只读光盘(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等存储器;也可以是包括上述存储器之一或任意组合的各种设备,如移动电话、计算机、平板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实现上述任一所述的终端的交互方法。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的具体步骤流程请参考图1所示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除了包含所列的那些要素,而且还可包含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5)

1.一种终端的交互方法,应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开启单手模式,在所述终端的当前显示界面显示选定标识;
获取用户手指与所述终端屏幕的相对特征信息;
根据所述相对特征信息控制所述选定标识选择目标对象;
所述在所述终端的当前显示界面显示选定标识,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手指在所述终端屏幕上的相对位置的坐标;
根据所述坐标和所述单手模式对应的坐标在所述终端的当前显示界面上确定一辅助线,并在所述辅助线上显示选定标识;
当开启的单手模式为左手单手模式时,所述单手模式对应的坐标是终端屏幕左下角的一坐标;当开启的单手模式为右手单手模式时,所述单手模式对应的坐标是终端屏幕右下角的一坐标;
所述方法还包括:检测到所述用户手指的方向发生移动时,控制所述辅助线和所述选定标识与所述用户手指的方向同步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终端的当前显示界面显示选定标识之前,还包括:
当检测到用户手指与所述终端屏幕的相对特征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执行所述在所述终端的当前显示界面显示选定标识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用户手指与所述终端屏幕的相对特征信息,包括:
在所述终端的当前显示界面显示选定标识后,获取此时用户手指与所述终端屏幕的相对特征信息,并作为初始相对特征信息;
当检测到用户手指与所述终端屏幕的相对特征信息发生变化时,获取用户手指与所述终端屏幕的变化后的相对特征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相对特征信息控制所述选定标识选择目标对象,包括:
根据所述初始相对特征信息和所述变化后的相对特征信息,确定所述选定标识沿所述辅助线的移动方向;
控制所述选定标识以所述移动方向沿所述辅助线移动,以选择目标对象。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对特征信息为距离;所述根据所述初始相对特征信息和所述变化后的相对特征信息,确定所述选定标识沿所述辅助线的移动方向,包括:
若所述变化后的距离大于初始距离,则确定所述选定标识沿所述辅助线的移动方向为远离用户手指的方向;
若所述变化后的距离小于所述初始距离,则确定所述选定标识沿所述辅助线的移动方向为靠近用户手指的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所述变化后的距离作为更新的初始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对特征信息为压力;所述根据所述相对特征信息控制所述选定标识选择目标对象,包括:
若所述压力等于或大于预设压力阈值,则控制所述选定标识以远离用户手指的方向沿所述辅助线移动,以选择目标对象;
若所述压力小于预设压力阈值,则控制所述选定标识以靠近用户手指的方向沿所述辅助线移动,以选择目标对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相对特征信息控制所述选定标识选择目标对象之后,还包括:
检测到预设停止事件时,控制所述选定标识停止移动,并将当前选择的目标对象作为所述选定标识所选定的目标对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相对特征信息控制所述选定标识选择目标对象之后,还包括:
接收到预设操作事件时,对所述选定标识所选定的目标对象执行对应的操作。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单手模式,包括:
获取用户的眼球的注视点在所述终端屏幕上的位置;
根据设置的用户的眼球的注视点在所述终端屏幕上的位置与单手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开启对应的单手模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用户的眼球的注视点在所述终端屏幕上的位置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在所述终端屏幕上的相应位置显示单手模式标识,所述单手模式标识用于指示对应的单手模式。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对应的单手模式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的眼球的注视点在所述终端屏幕上的位置和对应的持续时间对显示区域进行调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到预设事件时,结束对所述显示区域进行调整。
14.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的交互方法。
15.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的交互方法。
CN201911156536.1A 2019-11-22 2019-11-22 一种终端的交互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0780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56536.1A CN111078044B (zh) 2019-11-22 2019-11-22 一种终端的交互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56536.1A CN111078044B (zh) 2019-11-22 2019-11-22 一种终端的交互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78044A CN111078044A (zh) 2020-04-28
CN111078044B true CN111078044B (zh) 2024-02-02

Family

ID=70311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56536.1A Active CN111078044B (zh) 2019-11-22 2019-11-22 一种终端的交互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7804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10174A (zh) * 2020-10-29 2022-05-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界面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08936A (zh) * 2014-01-28 2015-07-29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界面操作方法与应用该方法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05653177A (zh) * 2014-11-27 2016-06-08 华为终端(东莞)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界面的可点击元素的选择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09782968A (zh) * 2018-12-18 2019-05-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界面调整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0266842A (zh) * 2019-06-18 2019-09-20 深圳市中诺通讯有限公司 基于视线跟踪的局部显示方法、系统及终端
CN110286759A (zh) * 2019-06-18 2019-09-27 广东以诺通讯有限公司 基于视线跟踪的终端自适应放大显示方法、系统及终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08936A (zh) * 2014-01-28 2015-07-29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界面操作方法与应用该方法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05653177A (zh) * 2014-11-27 2016-06-08 华为终端(东莞)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界面的可点击元素的选择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09782968A (zh) * 2018-12-18 2019-05-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界面调整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0266842A (zh) * 2019-06-18 2019-09-20 深圳市中诺通讯有限公司 基于视线跟踪的局部显示方法、系统及终端
CN110286759A (zh) * 2019-06-18 2019-09-27 广东以诺通讯有限公司 基于视线跟踪的终端自适应放大显示方法、系统及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78044A (zh) 2020-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23200607B2 (en) User interface for camera effects
JP7247390B2 (ja) ユーザインタフェースカメラ効果
CN109683716B (zh) 基于眼睛跟踪的可见度提高方法和电子装置
CN104932809B (zh) 用于控制显示面板的装置和方法
US20120327122A1 (en) Mobile terminal device, storage medium and display control method of mobile terminal device
EP2887648B1 (en) Method of performing previewing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implementing the same
CN104978136A (zh) 移动终端和用于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
KR20160074658A (ko) 프리뷰 인터페이스 선택 영역의 줌인 방법 및 장치
US20150063785A1 (en) Method of overlappingly displaying visual object on video,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1736691A (zh) 头戴显示设备的交互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KR20120037047A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이미지 촬상 방법
CN113867550A (zh) 电子设备的姿态检测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11522498A (zh) 触控响应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078044B (zh) 一种终端的交互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KR101503159B1 (ko) 시선의 위치를 감지하여 터치스크린을 제어하는 방법
CN114840086A (zh) 一种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KR101622695B1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것의 제어방법
CN115543064A (zh) 界面显示控制方法、界面显示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KR101786513B1 (ko) 이동 단말기의 화면 조작 방법
CN106293405B (zh) 页面移动的方法和装置
WO2023245373A1 (zh) 电子显示设备及其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
JP2023161209A (ja) 入力装置、入力方法、及び入力プログラム
CN117311584A (zh) 头戴显示设备的控制系统、智能终端及头戴显示设备
KR20240011834A (ko) 핸드헬드 디바이스용 후면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
CN116974376A (zh) 控制方法、电子设备、输入设备、控制系统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