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66828A - 一种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66828A
CN111066828A CN201911145937.7A CN201911145937A CN111066828A CN 111066828 A CN111066828 A CN 111066828A CN 201911145937 A CN201911145937 A CN 201911145937A CN 111066828 A CN111066828 A CN 1110668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plant
farm
sterilization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4593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杨
李继锋
段明星
王福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jie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114593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66828A/zh
Publication of CN1110668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6682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65/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bryophyta, multi-cellular fungi or plants, or extract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65/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bryophyta, multi-cellular fungi or plants, or extracts thereof
    • A01N65/08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65/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bryophyta, multi-cellular fungi or plants, or extracts thereof
    • A01N65/08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01N65/22Lamiaceae or Labiatae [Mint family], e.g. thyme, rosemary, skullcap, selfheal, lavender, perilla, pennyroyal, peppermint or spearmi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65/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bryophyta, multi-cellular fungi or plants, or extracts thereof
    • A01N65/08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01N65/32Ranunculaceae [Buttercup family], e.g. hepatica, hydrastis or goldense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65/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bryophyta, multi-cellular fungi or plants, or extracts thereof
    • A01N65/08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01N65/36Rutaceae [Rue family], e.g. lime, orange, lemon, corktree or pricklyash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65/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bryophyta, multi-cellular fungi or plants, or extracts thereof
    • A01N65/40Liliopsida [monocotyledons]
    • A01N65/42Aloeaceae [Aloe family] or Liliaceae [Lily family], e.g. aloe, veratrum, onion, garlic or chi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9/00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 A61L9/01Deodorant compositions
    • A61L9/013Deodorant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animal or plant extracts, or vegetable materi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209/00Aspects relating to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 A61L2209/20Method-related aspects
    • A61L2209/21Use of chemical compounds for treating air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atural Medicines & Medicinal Plants (AREA)
  • Zo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Dentistr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yc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消毒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其制备原料包括第一植物组分、第二植物组分;所述第一植物组分至少包括杜仲、黄连、陈皮、栀子、粗茎鳞毛蕨;所述第二植物组分至少包括薄荷、艾叶、洋葱、螺旋藻、夏枯草。本发明制备的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通过采用各种植物提取物,无化学杀菌剂的残留,无毒无害,杀菌效果好,除臭效果强,能保持养殖场洁净,而且易于分解,对环境友好,不会产生二次污染;通过各植物提取物共同提取,稳定性好,不易挥发,能长时间保持其活性,且无耐药性。

Description

一种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毒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养殖场细菌性疾病蔓延、呈多发、高发及混合感染趋势,对养殖场疫病控制及畜牧业养殖效益以及畜产品致病菌污染等产生很大危害,近几年在养殖场(猪场、鸡场、牛场及鸭场等)的疫病发生及流行特点调查发现:养殖场的细菌性疾病非常厉害,是直接影响动物生产、动物产品安全的重要因素。养殖场疫病防治的基本原则是“预防为主,防重于治”,只有根据家畜的不同生理、生长阶段,进行科学饲养管理,并保持养殖场清洁卫生、通风良好、消毒措施得当,才能保证家畜的健康养殖。
养殖场消毒剂多是化学类消毒剂,这些制剂多数毒性较大,如戊二醛、福尔马林等,或气味较难闻,如过氧乙酸、福尔马林等。化学消毒剂消毒效果虽好,但存在着稳定性差,使用时需稀释且稀释后一周用完,有一定的刺激异味等不足之处使其使用范围受到了限制。化学消毒剂是通过本身对细胞的毒性作用而杀菌的。有些消毒剂对人体有毒性作用;有些消毒剂生物降解速度极慢,容易造成环境污染;有些消毒剂对物品有腐蚀性及其他损害作用。同时,这些化学消毒剂长期应用于养殖场食品动物的消毒还会引起残留,用于器皿的消毒会产生腐蚀作用。另外,随着大量消毒剂的长期使用,养殖场的部分细菌对消毒剂产生了一定的耐药性,而使消毒效果逐渐变弱。
已有的畜用化学类消毒剂都有不同程度的缺点和副作用,不宜长期过量的使用。目前养殖场消毒剂也有采用中草药配方,但药效不如化学药剂好,且稳定性差,不不易挥发,除臭效果差,杀菌抑菌效果也不好,不能长时间保持其活性,有一定的耐药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其制备原料包括第一植物组分、第二植物组分;所述第一植物组分至少包括杜仲、黄连、陈皮、栀子、粗茎鳞毛蕨;所述第二植物组分至少包括薄荷、艾叶、洋葱、螺旋藻、夏枯草。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按重量份计,所述第一植物组分至少包括杜仲15-30份、黄连15-25份、陈皮10-25份、栀子5-10份、粗茎鳞毛蕨5-10份;所述第二植物组分至少包括薄荷20-35份、艾叶15-30份、洋葱10-20份、螺旋藻5-15份、夏枯草5-20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植物组分还包括芦荟15-25重量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植物组分还包括蘑菇5-20重量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植物组分还包括皂角10-20重量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薄荷、螺旋藻的质量比为1:(0.25-0.43)。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杜仲、黄连、陈皮的质量比为1:(0.83-1):(0.67-0.83)。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皂角、蘑菇的质量比为1:(0.5-1)。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为:
(1)分别将第一植物组分和第二植物组分用水浸泡,干燥后备用;
(2)将第一植物组分研磨后过100-200目筛放入水中蒸煮,过滤,将滤液浓缩至原来体积的四分之一,得A组分提取液;
(3)将第二植物组分研磨后过80-100目筛放入乙醇与水的混合液中,回流提取,浓缩至原来体积的五分之一,得B组分提取液;
(4)将A组分提取液、B组分提取液与水在25℃下混合,搅拌均匀,即得。
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养殖场专用消毒剂,其包含上述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所述养殖场专用消毒剂中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的含量为40-60wt%。
有益效果:本发明制备的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通过采用各种植物提取物,无化学杀菌剂的残留,无毒无害,杀菌效果好,除臭效果强,能保持养殖场洁净,而且易于分解,对环境友好,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本发明制备的通过各植物提取物共同提取,制备的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稳定性好,不易挥发,能长时间保持其活性,且无耐药性。
具体实施方式
参选以下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法的详述以及包括的实施例可更容易地理解本发明的内容。除非另有限定,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以及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当存在矛盾时,以本说明书中的定义为准。
如本文所用术语“由…制备”与“包含”同义。本文中所用的术语“包含”、“包括”、“具有”、“含有”或其任何其它变形,意在覆盖非排它性的包括。例如,包含所列要素的组合物、步骤、方法、制品或装置不必仅限于那些要素,而是可以包括未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此种组合物、步骤、方法、制品或装置所固有的要素。
连接词“由…组成”排除任何未指出的要素、步骤或组分。如果用于权利要求中,此短语将使权利要求为封闭式,使其不包含除那些描述的材料以外的材料,但与其相关的常规杂质除外。当短语“由…组成”出现在权利要求主体的子句中而不是紧接在主题之后时,其仅限定在该子句中描述的要素;其它要素并不被排除在作为整体的所述权利要求之外。
当量、浓度、或者其它值或参数以范围、优选范围、或一系列上限优选值和下限优选值限定的范围表示时,这应当被理解为具体公开了由任何范围上限或优选值与任何范围下限或优选值的任一配对所形成的所有范围,而不论该范围是否单独公开了。例如,当公开了范围“1至5”时,所描述的范围应被解释为包括范围“1至4”、“1至3”、“1至2”、“1至2和4至5”、“1至3和5”等。当数值范围在本文中被描述时,除非另外说明,否则该范围意图包括其端值和在该范围内的所有整数和分数。
单数形式包括复数讨论对象,除非上下文中另外清楚地指明。“任选的”或者“任意一种”是指其后描述的事项或事件可以发生或不发生,而且该描述包括事件发生的情形和事件不发生的情形。
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近似用语用来修饰数量,表示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具体数量,还包括与该数量接近的可接受的而不会导致相关基本功能的改变的修正的部分。相应的,用“大约”、“约”等修饰一个数值,意为本发明不限于该精确数值。在某些例子中,近似用语可能对应于测量数值的仪器的精度。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范围限定可以组合和/或互换,如果没有另外说明这些范围包括其间所含有的所有子范围。
此外,本发明要素或组分前的不定冠词“一种”和“一个”对要素或组分的数量要求(即出现次数)无限制性。因此“一个”或“一种”应被解读为包括一个或至少一个,并且单数形式的要素或组分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所述数量明显旨指单数形式。
本发明所述“一种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是指“一种含植物萃取物用于养殖场杀菌消毒组合物及制备方法”或“一种养殖场专用植物提取物杀菌消毒组合物及制备方法”或“一种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物杀菌消毒组合物及制备方法”或“一种含植物提取物用于养殖场杀菌消毒组合物及制备方法”或“一种养殖场专用杀菌消毒植物萃取组合物及制备方法”或“一种养殖场专用杀菌消毒植物提取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其制备原料包括第一植物组分、第二植物组分;所述第一植物组分至少包括杜仲、黄连、陈皮、栀子、粗茎鳞毛蕨;所述第二植物组分至少包括薄荷、艾叶、洋葱、螺旋藻、夏枯草。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按重量份计,所述第一植物组分至少包括杜仲15-30份、黄连15-25份、陈皮10-25份、栀子5-10份、粗茎鳞毛蕨5-10份;所述第二植物组分至少包括薄荷20-35份、艾叶15-30份、洋葱10-20份、螺旋藻5-15份、夏枯草5-20份。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按重量份计,所述第一植物组分至少包括杜仲23份、黄连20份、陈皮18份、栀子8份、粗茎鳞毛蕨7份;所述第二植物组分至少包括薄荷28份、艾叶23份、洋葱15份、螺旋藻10份、夏枯草13份。
<第一植物组分>
杜仲
本发明中,所述杜仲(学名Eucommiaulmoides Oliver),又名胶木,为杜仲科杜仲属植物。树高可达20米,胸径约50厘米。杜仲是我国传统中药材,资源丰富。
中兽医药界传统上把杜仲皮、叶作为畜禽促生长剂,促生长、增蛋、催乳和动物免疫增强剂应用。农民对杜仲喂动物的好处已有所认识,感情上较易接受。近些年的试验已初步证实,杜仲皮、叶提取物、杜仲叶粉有提高畜、禽、鱼健康水平和生产性能的作用;对改善高日龄鸡健康,延缓产蛋力下降有一定效果,并具有改善动物肉、蛋品质的可能。已有试验初步证实,杜仲叶提取物作为饲料防霉剂具有与化学防霉剂相同的效果,并具有开发饲料新型抗氧化剂的潜力。现代研究杜仲具有清除体内垃圾,加强人体细胞物质代谢,防止肌肉骨骼老化,平衡人体血压,分解体内胆固醇,降低体内脂肪,恢复血管弹性,利尿清热,广谱抗菌,兴奋中枢神经,提高白血球药理作用。
所述杜仲提取物含有的化学物质为木脂素及苷类、黄酮类、环烯醚萜类、酚类、三萜类,另含杜仲烯醇和杜仲胶。
黄连
本发明中,所述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学名:CoptischinensisFranch.),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干燥,撞去残留须根。多集聚成簇,常弯曲,形如鸡爪,单枝根茎长3-6cm,直径0.3-0.8cm。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粗糙,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须根及须根残基,有的节间表面平滑如茎杆,习称“过桥”。上部多残留褐色鳞叶,顶端常留有残余的茎或叶柄。质硬,断面不整齐,皮部橙红色或暗棕色,木部鲜黄色或橙黄色,呈放射状排列,髓部有的中空。气微,味极苦。
所述黄连含黄连素(berberine),黄连碱(coptisine),表小檗碱(epiberberine),小檗红碱(berberrubine),掌叶防已碱(palmatine),非洲防己碱(columbamine),药根碱(jatrorrhizine),甲基黄连碱(worenine),木兰花减(magnoflorine),阿魏酸(ferulicacid),黄柏酮(obakunone),黄柏内酯(obakulactone)。
所述黄连具有显著的抑菌作用,能对抗病原微生物,对多种细菌如痢疾杆菌、结核杆菌、肺炎球菌、伤寒杆菌及白喉杆菌等都有抑制作用,其中对痢疾杆菌作用最强,常用来治疗细菌性胃肠炎、痢疾等消化道疾病。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和肠胃炎。
陈皮
本发明中,所述陈皮,别名橘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学名:Citrus reticulata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药材分为“陈皮”和“广陈皮”。采摘成熟果实,剥取果皮,晒干或低温干燥。
所述陈皮常剥成数瓣,基部相连,有的呈不规则的片状,厚1~4mm。外表面橙红色或红棕色,有细皱纹及凹下的点状油室;内表面浅黄白色,粗糙,附黄白色或黄棕色筋络状维管束。质稍硬而脆。气香,味辛、苦。
所述陈皮含挥发油,其中主要为柠檬烯,还含异丙烯基甲苯、δ-榄香烯、α-玷巴烯、α-葎草烯、β-葎草烯、β-倍半水芹烯、乙酸-α-葎草烯醇酯和甜香味极佳的乙酸孟二烯-1,8-醇-10-酯。果皮中另含橙皮甙、胡萝卜素、隐黄素、维生素C、维生素B1和果胶。
所述陈皮能抑制葡萄球菌、卡他奈氏菌、溶血性嗜血杆菌的生长,具有抗炎、抗溃疡、利胆作用。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杜仲、黄连、陈皮的质量比为1:(0.83-1):(0.67-0.83)。
优选的,所述杜仲、黄连、陈皮的质量比为1:0.87-0.78。
申请人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在杜仲提取物的制备过程中加入黄连、陈皮、芦荟共同提取时,提高组合物的杀菌作用。发明人猜测,可能的原因是由于黄连、陈皮可以调节体系的酸碱性,使杜仲的硬度降低,有利于杜仲提取物中绿原酸的溶出,且芦荟提取物中丰富的芦荟多糖可以增加体系的黏度,芦荟提取物含丰富的羟基,强氢键作用使绿原酸的稳定性增加,提高组合物的杀菌效果。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发现,当杜仲、黄连、陈皮的质量比为1:(0.83-1):(0.67-0.83)时,可以降低细菌的耐药性,长时间保持活性。发明人猜测,可能的原因是在黄连提取物、陈皮提取物的共同作用下,杜仲提取物中杜仲胶具有不规则的微结构,增强组合物对细菌等微生物细胞的吸附性和穿透性,抑制耐药菌蛋白质合成,同时黄连提取物和芦荟提取物相结合,从而加速细菌的沉降,降低细菌的耐药性。
栀子
本发明中,所述栀子为茜草科植物栀子(学名: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果实。9-11月果实成熟呈红黄色时采收,除去果梗及杂质,蒸至上汽或置沸水中略烫,取出,干燥。根夏秋采挖,洗净晒干。
所述栀子含黄酮类栀子素、果胶、鞣质、藏红花素、藏红花酸、D-甘露醇、廿九烷、β-谷甾醇。另含多种具环臭蚁醛结构的甙:栀子甙、去羟栀子甙泊素-1-葡萄糖甙,格尼泊素-1-β-D-龙胆二糖甙及小量的山栀甙。
所述栀子具有利胆作用,镇静、降压作用,抗微生物作用,对许兰氏黄癣菌,腹股沟表皮癣菌、红色表皮癣菌等多种真菌有抑制作用,其水煎剂15毫克/毫升能杀死钩端螺旋体,在体外,栀子煎剂能使血吸虫停止活动,煎剂对细菌生长无抑制作用,对家兔及大白鼠离体肠管平滑肌,低浓度兴奋,高浓度抑制。去羟栀子甙对小鼠有泻下作用,其提取物制成油膏,可加速软组织的愈合。
粗茎鳞毛蕨
本发明中,所述粗茎鳞毛蕨(学名:DryopteriscrassirhizomaNakai)是鳞毛蕨科、平鳞亚属植株。
所述粗茎鳞毛蕨,高可达1米,根状茎粗大,叶簇生,叶柄、连同根状茎密生鳞片膜质或厚膜质,淡褐色至栗棕色,具光泽,叶片卵状披针形或狭披针形,边缘疏生刺突,叶轴上的鳞片明显扭卷,线形至披针形,红棕色;叶柄深麦秆色,显著短于叶片;二回羽状深裂;羽片无柄,线状披针形,下部羽片明显缩短,中部稍上羽片最大,羽状深裂;裂片密接,长圆形,叶脉羽状,侧脉分叉,叶厚草质至纸质,背面淡绿色,孢子囊群圆形,孢子具周壁。
所述粗茎鳞毛蕨的根状茎及叶柄残基入药,可清热解毒、活血散瘀。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植物组分还包括芦荟15-25重量份。
优选的,所述第一植物组分还包括芦荟20重量份。
芦荟
本发明中,所述芦荟为百合科植物芦荟(学名:Aloe vera var.chinensis(Haw.)Berg)。芦荟原产于地中海、非洲,现世界各地广泛种植,陕西境内。
所述芦荟的化学成分有160多种,具有药理活性和生物活性的组分也不下100多种,但就其特殊性和功效而言,主要分两大类:
(1)蒽醌类化合物:包括芦荟素、芦荟大黄素、芦荟大黄酚、芦荟苷、芦荟宁、芦荟苫素、芦荟霉素、后莫那特芦荟素等几十种,是芦荟中的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芦荟叶片的外皮部分;
(2)芦荟多糖:芦荟的多糖主要存在于芦荟叶的凝胶部位,即由叶皮所包围的透明黏状部分,已被检出的有乙酚化葡聚糖、葡甘聚糖、阿拉伯-半乳聚糖等,芦荟多糖的分子结构、组成及相对分子量与芦荟品种、生长环境及生长期有关。
所述芦荟的功能有:
(1)杀菌和消炎功效:芦荟中的蒽酮类化合物大多具有杀菌、抑菌、消炎、解毒、促进伤口愈合等作用,研究发现芦荟苦素和芦荟苷均具有杀菌、消炎作用,芦荟的杀菌、消炎功能能有效地消除粉刺、痤疮,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多种炎症,疗效显著;
(2)健胃和缓泻功效:芦荟具有健胃和缓泻功效,主要是因为芦荟含有芦荟大黄素苷、芦荟宁、芦荟咪酊等有效成分.具有健胃和缓泻功能,起着增进食欲和大肠缓泻作用,芦荟大黄素苷是含蒽醌配糖体的衍生物。具有健胃作用.在肠道中放出芦荟大黄素,发挥刺激性泻下的作用,主要作用部位在大肠.对多种便秘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3)抗癌功效:芦荟中含有的黏稠物质芦荟凝胶具有很强的抗癌作用,芦荟有效成分能阻止癌因子的活动,对抗癌有效,芦荟有效成分不仅能阻止癌细胞的生长,而且也能杀死细菌,也能中和外毒素,芦荟致癌素A治疗恶性肿瘤,有效率可达76%,这种抗癌性极强的物质是芦荟咪嗪,被命名为芦荟素A,是一种高分子糖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1.8万,芦荟醇及芦荟苦素能明显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是一种有希望的抗癌新药,临床应用芦荟提取物治疗肝癌、胃癌、子宫癌等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疗效;
(4)增强机体免疫力:芦荟多糖对体内任何病巢都赋予抵抗能力,以提高自身力量来对抗病菌,加快治疗效果,芦荟多糖对癌症的良好治疗作用,主要是通过提高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而发挥其作用的:芦荟中的芦荟素、多糖能强化心脏功能,促进血液循环,软化硬化的动脉,降低胆固醇值,扩张毛细血管,使血压正常化,对动脉硬化和高血压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第二植物组分>
薄荷
本发明中,所述薄荷为唇形科薄荷属植物薄荷(学名:Menthahaplocalyx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或花开至三轮时,选晴天,分次采割,晒干或阴干。
所述薄荷含挥发油,油中主成分为左旋薄荷醇(menthol),含量62.3-87.2wt%,还含左旋薄荷酮(menthone)、异薄荷酮(isomenthone),胡薄荷酮(pulegone),乙酸癸酯(decylacetate),乙酸薄荷酯(menthylacetate)苯甲酸甲酯(methylbenzoate),α-及β-蒎烯(pinene),β-侧柏烯(β-thu-jene),3-戊醇(3-pentol),2-已醇(2-hexanol),3-辛醇(3-octanol),右旋月桂烯(myrcene),柠檬烯(limonene),桉叶素(cineole),α-松油醇(α-terpineol)。又含黄酮类成分:异瑞福灵(iso-raifolin),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luteolin-7-glucoside),薄荷异黄酮甙(methoside)。有机酸成分:迷迭香酸(lusmarinicacid),咖啡酸(caffeic acid);氯基酸成分: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谷氨酸(glutamicacid),丝氨酸(alanine),天冬酰胺(asparagine),缬氨酸(valine),亮氨酸(leuine)和异亮氨酸(isoleucine),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蛋氨酸(methionine)赖氨酸(lysine)。又从叶中分阶段得具抗炎作用的以二羟基-1,2-二氢萘二羟酸为母核的多种成分:1-(3,4-二羟基苯基)-6,7-二羟基-1,2-二氢萘-2,3二羟酸[1-(3,4-dihydroxyphenyl)-6,7-dihydroxy-1,2-dihy-dronaphthalene-2,3-dicarboxylic acid]、1-(3,4-二羟基苯基)-1,2-二氢萘-2-羟酸。
所述薄荷具有抗病毒作用,薄荷脑主要作外用止痒、微弱的局麻及对抗刺激剂,涂于局部由于刺激神经而引起凉感,并抑制痛觉神经;薄荷脑的抗刺激作用导致气管产生新的分泌,而使稠厚的粘液易于排出,故有祛痰作用;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薄荷油对小白鼠具有一定的抗着床与抗早孕作用;除挥发油中主要成分薄荷醇具有很强的利胆作用外,薄荷油中还含有其他利胆作用成分。
艾叶
本发明中,所述艾叶,别名有艾、艾蒿、家艾,为菊科植物艾(学名:ArtemisiaargyiLevl.et Van)的干燥叶。春、夏二季,花未开、叶茂盛时采摘,晒干或阴干。
多年生草本,高45-120厘米。茎直立,圆形,质硬,基部木质化,被灰白色软毛,从中部以上分枝。单叶,互生;茎下部的叶在开花时即枯萎;中部叶具短柄,叶片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边缘具粗锯齿,上面暗绿色,稀被白色软毛,并密布腺点,下面灰绿色,密被灰白色绒毛;近茎顶端的叶无柄,叶片有时全缘完全不分裂,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花序总状,顶生,由多数头状花序集合而成;总苞苞片4-5层,外层较小,卵状披针形,中层及内层较大,广椭圆形,边缘膜质,密被绵毛;花托扁平,半球形,上生雌花及两性花10余朵;雌花不甚发育,长约1厘米,无明显的花冠;两性花与雌花等长,花冠筒状,红色,顶端5裂;雄蕊5枚,聚药,花丝短,着生于花冠基部;花柱细长,顶端2分叉,子房下位,1室。瘦果长圆形。花期7-10月。
所述艾叶的化学成分含挥发油,油中主要为Ⅰ,8-桉叶精、α-侧柏酮(α-thujone)、α-水芹烯(α-phellandrene)、β-丁香烯(β-caryophyllene)、莰烯、樟脑、藏茴香酮、反式苇醇(transcarveol)、Ⅰ-α-松油醇(Ⅰ-α-terpineol)。
所述艾叶,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艾叶晒干捣碎得“艾绒”,制艾条供艾灸用,又可作“印泥”的原料。此外全草作杀虫的农药或薰烟作房间消毒、杀虫药。嫩芽及幼苗作菜蔬。艾晒干粉碎成艾蒿粉,是畜禽优质饲料添加剂。还可以做天然植物染料使用。
洋葱
本发明中,所述洋葱为百合科植物洋葱的鳞茎(学名:Allium cepa L.)。
所述洋葱,多年生草本,具强烈的香气。鳞茎大,球形或扁球形,外包赤红色皮膜。叶圆柱形,中空;长约25-50厘米,径约1-1.5厘米,中部以下最粗;绿色,有白粉。花葶高可达1米,圆柱形,中空,中部以下膨大,径可达3厘米;伞形花序,球形,外包有2-3片反卷的苞片;花柄长不过2.5厘米;花被6,呈二轮排列,粉红色或近于白色,花被片倒卵状披针形,先端尖;雄蕊6,伸出,花丝基部宽阔;雌蕊1,子房上位,三棱状,3室,花柱丝状,柱头小。蒴果,室背裂开,含有多数种子。种子扁形,黑色。花期6-7月。
所述洋葱含有气味物质如硫醇、二甲二硫化物、二烯丙基二硫化物与二烯丙基硫醚、三硫化物、硫代亚磺酸盐和少量柠檬酸盐、苹果酸盐等。根、球茎、叶含邻-羟基桂皮酸、咖啡酸、阿魏酸、芥子酸。球茎、叶还含对-羟基桂皮酸、原儿茶酸、多糖A、多糖B与槲皮素、槲皮素3,4’-二葡萄糖甙、槲皮素7,4’-二葡萄糖甙、胸嘧啶及多种氨基酸等。皮中含山柰酚和山柰酚的甙。蓓蕾、花粉、花药均含胡萝卜素。
所述洋葱对胃肠道能提高张力,增加分泌,可试用于肠无力症及非痢疾性肠炎,能杀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等,妇科中可用于治疗滴虫性阴道炎。民间将洋葱作为利尿剂及祛痰剂。外用有温和的刺激作用。对四氧嘧啶及肾上腺素性高血糖具有抗糖尿病作用。洋葱提取物对离体子宫有收缩作用。将生的或煮熟的洋葱,或洋葱的各种提取物喂大鼠及豚鼠,可降低红细胞数,降低程度与所喂剂量呈正比。
螺旋藻
本发明中,所述螺旋藻(学名:Spirulina)。所述螺旋藻是一类低等生物,原核生物,由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的丝状体,体长200-500μm,宽5-10μm,圆柱形,呈疏松或紧密的有规则的螺旋旋形弯曲,形如钟表发条,故而得名。具有减轻癌症放疗、化疗的毒副反应,提高免疫功能,降低血脂等功效。
螺旋藻含蛋白质(60wt%),主要由异亮氨酸(isoleucine),亮氨酸(leucine),赖氨酸(lysine),蛋氨酸(methionine),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苏氨酸(threonine),色氨酸(tryptophane),缬氨酸(valine)等组成。此外,还含脂肪,碳水化合物,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藻青素,维生素(vitamin)A、B1、B2、B6、B12、E,烟酸(nicotinic acid),肌酸(creatine),γ-亚麻酸(γ-linolenic acid),泛酸钙,叶酸(folic acid)及钙,铁,锌,镁等。
螺旋藻多糖是螺旋藻藻体中碳水化合物的主要存在形式,含量高达干重的14-16wt%。螺旋藻所含的类脂几乎全都是重要的不饱和脂肪酸类,胆固醇含量极微。螺旋藻干粉的蛋白质含量高达60-72wt%,相当于大豆的1.7倍、小麦的6倍、玉米的9.3倍、鸡肉的3.1倍、牛肉的3.5倍、鱼肉的3.7倍、猪肉的7倍、蛋类的4.6倍、全脂奶粉的2.9倍。螺旋藻富含维生素B1、B2、B3、B6、B12及维生素E等。螺旋藻还是叶绿素的天然宝库,量多质优,占藻体的1.1wt%,是大多数陆生植物的2-3倍,是普通蔬菜的10倍。螺旋藻所含叶绿素的类型主要是叶绿素a,分子结构与人的血红素十分相似,是人类合成血红蛋白的直接原料,堪称“绿色血液”,而且含量高达7600mg/kg藻粉。螺旋藻含有全部人体必需氨基酸,赖氨酸含量高达4-4.8wt%,与动植物源食品相比最接近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推荐标准,而且组成均衡人体对其吸收利用率特别高。螺旋藻富含人体所需的矿物质,钙、磷、镁、铁、钠、锰、锌、钾、氯等约占藻体中矿物质总量的9wt%。其中铁含量为一般含铁食物的20倍;钙含量是牛奶的10倍。而螺旋藻所含的这些矿物质,均属细胞生物性范围内的碱金属元素,不对人体细胞和组织器官产生任何副作用。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薄荷、螺旋藻的质量比为1:(0.25-0.43)。
优选的,所述薄荷、螺旋藻的质量比为1:0.36。
在一种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薄荷、蘑菇、螺旋藻的质量比为1:(0.18-0.72):(0.25-0.43)。
优选的,所述薄荷、蘑菇、螺旋藻的质量比为1:0.46:0.36。
本发明采用薄荷提取物、洋葱提取物,能清新空气,除去养殖场的臭味,但在夏季或自然放置时间很久时,其挥发性太强,除臭效果不能持久。本发明人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螺旋藻提取物可以降低薄荷提取物中薄荷醇的挥发性,使除臭时间长久。发明人猜测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螺旋藻提取物可以增大薄荷醇与螺旋藻提取物分子间的的束缚力,降低薄荷油分子的活动能力,降低其挥发性,从而使除臭效果持久。发明人意外的发现,当薄荷、蘑菇、螺旋藻的质量比为1:(0.18-0.72):(0.25-0.43)时,薄荷提取物有利于蘑菇提取物、螺旋藻提取物中的维生素B1等取得了较大量的溶出,可以增强洋葱提取物中有机硫化物的稳定性,使其在加热或自然放置时间很久的状态下不易分解,提高了组合物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了组合物的杀菌效果。
夏枯草
本发明中,所述夏枯草,别名棒槌草、铁色草、大头花、夏枯头,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学名:Prunella vulgaris L.)的干燥果穗。夏季果穗呈棕红色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所述夏枯草的全草含三萜皂甙,其甙元是齐墩果酸,尚含游离的齐墩果酸、熊果酸、芸香甙、金丝桃甙、顺-咖啡酸、反-咖啡酸、维生素B1、维生素C、维生素K、胡萝卜素、树脂、苦味质、鞣质、挥发油、生物碱、水溶性盐类(其中约63wt%是氯化钾)等。其花穗含飞燕草素和矢车菊素的花色甙、d-樟脑、d-小茴香酮、熊果酸。
夏枯草茎、叶、穗及全草均有降压作用,穗之作用较弱。切断迷走神经后,夏枯草的降压作用显着减弱。夏枯草煎剂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霍乱弧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和葡萄球菌、链球菌有抑制作用,抗菌谱亦较广。其水浸剂(1:4)在试管内对某些常见的致病性皮肤真菌也有些抑制作用。对小鼠的实验性结核病,夏枯草可使肺部病变有所减轻。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植物组分还包括蘑菇5-20重量份。
优选的,所述第二植物组分还包括蘑菇13重量份。
蘑菇
本发明中,所述蘑菇,别名双孢蘑菇、洋蘑菇、洋蕈、洋菌、洋茸、西洋草菇,为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蘑菇(学名:Agaricusbisporus(Lange)Sing)。
所述蘑菇化学组成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物、粗纤维、灰分、钙、磷、铁、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烟酸)、维生素、脂肪酸、亚油酸、油酸;又含多种游离的氨基酸,蛋白质中含有各种氨基酸。还含与氨基酸有关的含氮物质,如α-氨基己二酸、β-氨基异丁酸、刀豆氨酸、肌肽、肌酸酐、胱硫醚、2,4-二氨基丁酸、高胱氨酸、高丝氨酸、羟基赖氨酸、犬尿素、肌氨酸、γ-氨基丁酸等,以及苏氨酸、天门冬氨酸、缬氨酸、亮氨酸、瓜氨酸、苯丙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谷氨酸、脯氨酸与焦谷氨酸结合成的二肽,N-焦谷氨酰葡糖胺等。蘑菇又含5’-一磷酸腺甙、5’-一磷酸尿核甙。又含己糖醇、戊糖醇,戊糖醇中的木糖醇,每公斤干品含100毫克。蘑菇水汽蒸馏,可得一种辛烯醇(辛烯-1-醇-3)。灰中成分,除上述者外,还有钠、钾、铜、锌、氟、氯、碘;蘑菇中的醋氨酸酶,有α-,β-,γ-,δ-几种,酶中含铜0.2wt%。维生素除前述者外,还有维生素A、B6、C、D、E、K,泛酸,生物素和叶酸。
所述蘑菇的提取物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及大肠杆菌,还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植物组分还包括皂角10-20重量份。
优选的,所述第二植物组分还包括皂角15重量份。
皂角
本发明,所述皂角是一种我国特有的苏木科皂荚属树种皂角(学名:Gleditsiasinensis)。
所述皂角表面紫棕色或红棕色。体轻,质坚硬,切断面木部黄白色,髓疏松,棕色,无臭,味淡。气微,有刺激性,味辛辣。习性:喜光而稍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及肥沃土壤,亦耐寒冷和干旱,对土壤要求不严。
所述皂角含皂荚皂甙B-G(gleditsiasaaponin B-G)、棕榈酸(palmitic acid)、硬酯酸、油酸、亚甾醇、谷甾醇、二十九碳烷(nonacosane)。
所述皂角主治消肿托毒,排脓,杀虫。用于痈疽初起或脓化不溃;外治疥癣麻风。皂仁就是皂角的果仁,皂仁可以润肠,治疗便秘。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皂角、蘑菇的质量比为1:(0.5-1)。
优选的,所述皂角、蘑菇的质量比为1:0.87。
在一种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皂角、芦荟、蘑菇的质量比1:(1.25-1.5):(0.5-1)。
优选的,所述皂角、芦荟、蘑菇的质量比为1:1.33:0.87。
本发明采用薄荷提取物和黄连提取物可以提高消毒组合物对养殖场的杀菌效果,但消毒组合物在低温或长时间放置后容易出现分层的现象。发明人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加入皂角提取物、蘑菇提取物、芦荟提取物时,可以调节各植物提取物的溶解性,提高组合物的稳定性。发明人猜测,可能的原因是皂角提取物和蘑菇提取物中含有的棕榈酸、硬脂酸、油酸等物质,可提高各植物提取物的溶解性,将各组分均匀分散,防止出现体系分层的现象;同时芦荟提取物中芦荟多糖能够调节组合物的粘度,调整组合物的流变性能,在温度较低时也不会出现分层的现象。发明人在进一步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当皂角、芦荟、蘑菇的质量比1:(1.25-1.5):(0.5-1)时,组合物不易变质,能长时间维持活性。发明人猜测,可能的原因是,皂角提取物在芦荟提取物、蘑菇提取物的作用下,可以产生大量稳定的蜂窝状泡沫,有利于体系中有效成分的溶出,可作为氢供体,提高组合物的抗氧化作用,使组合物不易变质,保持组合物长时间的稳定性和杀菌效果。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为:
(1)分别将第一植物组分和第二植物组分用水浸泡,干燥后备用;
(2)将第一植物组分研磨后过100-200目筛放入水中蒸煮,过滤,将滤液浓缩至原来体积的四分之一,得A组分提取液;
(3)将第二植物组分研磨后过80-100目筛放入乙醇与水的混合液中,回流提取,浓缩至原来体积的五分之一,得B组分提取液;
(4)将A组分提取液、B组分提取液与水在25℃下混合,搅拌均匀,即得。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为:
(1)分别将第一植物组分和第二植物组分用10℃的水浸泡12h,在25℃下干燥,备用;
(2)将第一植物组分研磨后过150目筛放入100℃的水中蒸煮6h,过滤,将滤液浓缩至原来体积的四分之一,得A组分提取液;
(3)将第二植物组分研磨后过90目筛放入乙醇与水的混合液中,80℃下回流12h提取,浓缩至原来体积的五分之一,得B组分提取液;
(4)将A组分提取液、B组分提取液与水在25℃下混合,搅拌均匀30min,即得;
所述步骤(2)中,所述第一植物组分与水的质量比为1:50;所述步骤(3)中,所述第二植物组分、乙醇、水的质量比为1:20:40;所述步骤(4)中,所述A组分提取液、B组分提取液、水的质量比为1:1:20。
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养殖场专用消毒剂,其包含上述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所述养殖场专用消毒剂中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的含量为40-60wt%。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养殖场专用消毒剂中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的含量为50wt%。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内容做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如果没有其它说明,所用原料都是市售的。
实施例
实施例1
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其制备原料包括第一植物组分、第二植物组分;
所述第一植物组分包括杜仲15份、黄连15份、陈皮10份、栀子5份、粗茎鳞毛蕨5份;
所述第二植物组分包括薄荷20份、艾叶15份、洋葱10份、螺旋藻5份、夏枯草5份。
一种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为:
(1)分别将第一植物组分和第二植物组分用10℃的水浸泡12h,在25℃下干燥,备用;
(2)将第一植物组分研磨后过150目筛放入100℃的水中蒸煮6h,过滤,将滤液浓缩至原来体积的四分之一,得A组分提取液;
(3)将第二植物组分研磨后过90目筛放入乙醇与水的混合液中,80℃下回流12h提取,浓缩至原来体积的五分之一,得B组分提取液;
(4)将A组分提取液、B组分提取液与水在25℃下混合,搅拌均匀30min,即得;
所述步骤(2)中,所述第一植物组分、水的质量比为1:50;所述步骤(3)中,所述第二植物组分、乙醇、水的质量比为1:20:40;所述步骤(4)中,所述A组分提取液、B组分提取液、水的质量比为1:1:20。
实施例2
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其制备原料包括第一植物组分、第二植物组分;
所述第一植物组分包括杜仲30份、黄连25份、陈皮25份、栀子10份、粗茎鳞毛蕨10份;
所述第二植物组分包括薄荷35份、艾叶30份、洋葱20份、螺旋藻15份、夏枯草20份。
所述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实施例3提供了一种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其制备原料包括第一植物组分、第二植物组分;
所述第一植物组分包括杜仲23份、黄连20份、陈皮18份、栀子8份、粗茎鳞毛蕨7份;
所述第二植物组分包括薄荷28份、艾叶23份、洋葱15份、螺旋藻10份、夏枯草13份。
所述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实施例4提供了一种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其制备原料包括第一植物组分、第二植物组分;
所述第一植物组分包括杜仲23份、黄连15份、陈皮18份、栀子8份、粗茎鳞毛蕨7份、芦荟15份;
所述第二植物组分包括薄荷28份、艾叶23份、洋葱15份、螺旋藻10份、夏枯草13份、蘑菇5份、皂角10份。
所述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5
实施例5提供了一种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其制备原料包括第一植物组分、第二植物组分;
所述第一植物组分包括杜仲23份、黄连15份、陈皮18份、栀子8份、粗茎鳞毛蕨7份、芦荟25份;
所述第二植物组分包括薄荷28份、艾叶23份、洋葱15份、螺旋藻10份、夏枯草13份、蘑菇20份、皂角20份。
所述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6
实施例6提供了一种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其制备原料包括第一植物组分、第二植物组分;
所述第一植物组分包括杜仲23份、黄连15份、陈皮18份、栀子8份、粗茎鳞毛蕨7份、芦荟20份;
所述第二植物组分包括薄荷28份、艾叶23份、洋葱15份、螺旋藻10份、夏枯草13份、蘑菇13份、皂角15份。
所述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7
实施例7提供了一种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其制备原料包括第一植物组分、第二植物组分;
所述第一植物组分包括杜仲2份、黄连15份、陈皮18份、栀子8份、粗茎鳞毛蕨7份、芦荟20份;
所述第二植物组分包括薄荷28份、艾叶23份、洋葱15份、螺旋藻10份、夏枯草13份、蘑菇13份、皂角15份。
所述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8
实施例8提供了一种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其制备原料包括第一植物组分、第二植物组分;
所述第一植物组分包括杜仲50份、黄连15份、陈皮18份、栀子8份、粗茎鳞毛蕨7份、芦荟20份;
所述第二植物组分包括薄荷28份、艾叶23份、洋葱15份、螺旋藻10份、夏枯草13份、蘑菇13份、皂角15份。
所述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9
实施例9提供了一种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其制备原料包括第一植物组分、第二植物组分;
所述第一植物组分包括杜仲23份、陈皮18份、栀子8份、粗茎鳞毛蕨7份、芦荟20份;
所述第二植物组分包括薄荷28份、艾叶23份、洋葱15份、螺旋藻10份、夏枯草13份、蘑菇13份、皂角15份。
所述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10
实施例10提供了一种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其制备原料包括第一植物组分、第二植物组分;
所述第一植物组分包括杜仲23份、黄连15份、栀子8份、粗茎鳞毛蕨7份、芦荟20份;
所述第二植物组分包括薄荷28份、艾叶23份、洋葱15份、螺旋藻10份、夏枯草13份、蘑菇13份、皂角15份。
所述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11
实施例11提供了一种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其制备原料包括第一植物组分、第二植物组分;
所述第一植物组分包括杜仲23份、陈皮18份、栀子8份、粗茎鳞毛蕨7份;
所述第二植物组分包括薄荷28份、艾叶23份、洋葱15份、螺旋藻10份、夏枯草13份、蘑菇13份、皂角15份。
所述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12
实施例12提供了一种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其制备原料包括第一植物组分、第二植物组分;
所述第一植物组分包括杜仲23份、黄连15份、陈皮18份、栀子8份、粗茎鳞毛蕨7份、芦荟20份;
所述第二植物组分包括薄荷2份、艾叶23份、洋葱15份、螺旋藻10份、夏枯草13份、蘑菇13份、皂角15份。
所述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13
实施例13提供了一种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其制备原料包括第一植物组分、第二植物组分;
所述第一植物组分包括杜仲23份、黄连15份、陈皮18份、栀子8份、粗茎鳞毛蕨7份、芦荟20份;
所述第二植物组分包括薄荷60份、艾叶23份、洋葱15份、螺旋藻10份、夏枯草13份、蘑菇13份、皂角15份。
所述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14
实施例14提供了一种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其制备原料包括第一植物组分、第二植物组分;
所述第一植物组分包括杜仲23份、黄连15份、陈皮18份、栀子8份、粗茎鳞毛蕨7份、芦荟20份;
所述第二植物组分包括薄荷28份、艾叶23份、洋葱15份、夏枯草13份、蘑菇13份、皂角15份。
所述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15
实施例15提供了一种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其制备原料包括第一植物组分、第二植物组分;
所述第一植物组分包括杜仲23份、黄连15份、陈皮18份、栀子8份、粗茎鳞毛蕨7份、芦荟20份;
所述第二植物组分包括薄荷28份、艾叶23份、洋葱15份、螺旋藻10份、夏枯草13份、皂角15份。
所述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16
实施例16提供了一种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其制备原料包括第一植物组分、第二植物组分;
所述第一植物组分包括杜仲23份、黄连15份、陈皮18份、栀子8份、粗茎鳞毛蕨7份、芦荟20份;
所述第二植物组分包括薄荷28份、艾叶23份、洋葱15份、夏枯草13份、皂角15份。
所述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17
实施例17提供了一种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其制备原料包括第一植物组分、第二植物组分;
所述第一植物组分包括杜仲23份、黄连15份、陈皮18份、栀子8份、粗茎鳞毛蕨7份、芦荟20份;
所述第二植物组分包括薄荷28份、艾叶23份、洋葱15份、螺旋藻10份、夏枯草13份、蘑菇13份、皂角2份。
所述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18
实施例18提供了一种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其制备原料包括第一植物组分、第二植物组分;
所述第一植物组分包括杜仲23份、黄连15份、陈皮18份、栀子8份、粗茎鳞毛蕨7份、芦荟20份;
所述第二植物组分包括薄荷28份、艾叶23份、洋葱15份、螺旋藻10份、夏枯草13份、蘑菇13份、皂角40份。
所述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19
实施例19提供了一种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其制备原料包括第一植物组分、第二植物组分;
所述第一植物组分包括杜仲23份、黄连15份、陈皮18份、栀子8份、粗茎鳞毛蕨7份、芦荟20份;
所述第二植物组分包括薄荷28份、艾叶23份、洋葱15份、螺旋藻10份、夏枯草13份、蘑菇13份。
所述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20
实施例20提供了一种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其制备原料包括第一植物组分、第二植物组分;
所述第一植物组分包括杜仲23份、黄连15份、陈皮18份、栀子8份、粗茎鳞毛蕨7份;
所述第二植物组分包括薄荷28份、艾叶23份、洋葱15份、螺旋藻10份、夏枯草13份、蘑菇13份。
所述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性能测试
1.挥发性:在25℃下将1.0mL的实施例1-20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涂布不锈钢制的试验板(2cm×2cm)后,于25℃下恒温放置一天,观察涂布的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是否挥发(干燥)。在试验板上所涂布的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的痕迹成为对应于挥发的彩虹光斑(干涉条纹)的情形时,判断为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完全挥发,规定为“挥发”,在试验板上所涂布的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的痕迹没有成为干涉条纹的情形时,规定为“非挥发”。
2.稳定性:将20mL实施例1-20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分别密封保存在50mL透明试管中,置于恒温箱中保存,恒温箱的温度设定为4℃、37℃,保存三个月,观察是否出现浑浊或分层,三个月以上无浑浊或分层记为A,两个月到三个月出现浑浊或分层记为B,一个月到两个月出现浑浊或分层记为C,一个月之内出现浑浊或分层记为D。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3.除臭测试:在25℃、一个标准大气压环境下,将100mL的氨水溶液(质量分数1%)装入200mL的试剂瓶中,并将17cm*40cm的医用脱脂纱布10层卷在50枝玻璃棒上(直径5mm,长20cm),用棉线固定并将其直立放在试剂瓶中,待纱布完全润湿后,将其放置在干净的1.5m3的空气实验舱中。分别取1mL实施例1-20的所得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用水稀释20倍,喷涂于上述空气实验舱中,24h后取空气实验舱内空气,按GB/T 18883-2002测试NH3的浓度值,计算NH3的去除率,试验重复3次,取平均值,去除率=(试验后浓度-试验前浓度)/试验前浓度×100%。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4.杀菌性:用液体培养基TSB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后35℃培养24h,用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接种大肠杆菌后35℃培养24h。将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苔、大肠杆菌菌苔用含蛋白胨(质量分数2%)的0.03mol/L磷酸盐缓冲液清洗,制成含菌量1.0×108CFU/mL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悬液;取10μL实施例1-17所得植物萃取垃圾站除臭味消毒组合物在滤纸(直径9cm)上,充分吸收后制成样片;用涂布器均匀分别将100μL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悬液菌悬液均匀涂至TSC琼脂培养基上,将实施例1-17所得植物萃取垃圾站除臭味消毒组合物的样片贴于培养板上,24h后测试对应的菌数;以生理盐水作对照,计算杀菌率,平行实验3次,取平均值,杀菌率=(试验前平均菌数-试验后平均菌数)/试验前平均菌数×100%),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性能测试结果
Figure BDA0002282183980000221
5.耐药性测试:
杀菌性:用液体培养基TSB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后35℃培养24h,用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接种大肠杆菌后35℃培养24h。将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苔、大肠杆菌菌苔用含蛋白胨(质量分数2%)的0.03mol/L磷酸盐缓冲液清洗,制成含菌量1.0×108CFU/mL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悬液;取10μL实施例1-17所得植物萃取垃圾站除臭味消毒组合物在滤纸(直径9cm)上,充分吸收后制成样片;用涂布器均匀分别将100μL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悬液菌悬液均匀涂至TSC琼脂培养基上,将实施例1-17所得植物萃取垃圾站除臭味消毒组合物的样片贴于培养板上,24h、7d、30d后测试对应的菌数;以生理盐水作对照,计算杀菌率,平行实验3次,取平均值,(杀菌率=(试验前平均菌数-试验后平均菌数)/试验前平均菌数×100%),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耐药性测试
Figure BDA0002282183980000231
从测试结果上看,本发明制备的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通过各植物提取物共同提取,稳定性好,不易挥发,能长时间保持其活性,且无耐药性,无化学杀菌剂的残留,无毒无害,杀菌效果好,除臭效果强。
前述的实例仅是说明性的,用于解释本发明所述方法的一些特征。所附的权利要求旨在要求可以设想的尽可能广的范围,且本文所呈现的实施例仅是根据所有可能的实施例的组合的选择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因此,申请人的用意是所附的权利要求不被说明本发明的特征的示例的选择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做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的制备原料包括第一植物组分、第二植物组分;所述第一植物组分至少包括杜仲、黄连、陈皮、栀子、粗茎鳞毛蕨;所述第二植物组分至少包括薄荷、艾叶、洋葱、螺旋藻、夏枯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第一植物组分至少包括杜仲15-30份、黄连15-25份、陈皮10-25份、栀子5-10份、粗茎鳞毛蕨5-10份;所述第二植物组分至少包括薄荷20-35份、艾叶15-30份、洋葱10-20份、螺旋藻5-15份、夏枯草5-20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植物组分还包括芦荟15-25重量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植物组分还包括蘑菇5-20重量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植物组分还包括皂角10-20重量份。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荷、螺旋藻的质量比为1:(0.25-0.43)。
7.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杜仲、黄连、陈皮的质量比为1:(0.83-1):(0.67-0.83)。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皂角、蘑菇的质量比为1:(0.5-1)。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2-8中任一项所述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
(1)分别将第一植物组分和第二植物组分用水浸泡,干燥后备用;
(2)将第一植物组分研磨后过100-200目筛放入水中蒸煮,过滤,将滤液浓缩至原来体积的四分之一,得A组分提取液;
(3)将第二植物组分研磨后过80-100目筛放入乙醇与水的混合液中,回流提取,浓缩至原来体积的五分之一,得B组分提取液;
(4)将A组分提取液、B组分提取液与水在25℃下混合,搅拌均匀,即得。
10.一种养殖场专用消毒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场专用消毒剂包含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所述养殖场专用消毒剂中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的含量为40-60wt%。
CN201911145937.7A 2019-11-21 2019-11-21 一种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106682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45937.7A CN111066828A (zh) 2019-11-21 2019-11-21 一种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45937.7A CN111066828A (zh) 2019-11-21 2019-11-21 一种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66828A true CN111066828A (zh) 2020-04-28

Family

ID=703113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45937.7A Pending CN111066828A (zh) 2019-11-21 2019-11-21 一种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66828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53619B (zh) * 2020-10-21 2022-01-21 亞東學校財團法人亞東科技大學 利用可食用之菌類和植物萃取液所調配而成之天然消毒劑
CN114736734A (zh) * 2022-04-11 2022-07-12 上海澎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垃圾除臭的复合玫瑰香精及其制备方法
CN115553303A (zh) * 2021-11-24 2023-01-03 吴杨 一种除菌消臭剂及其制备方法
WO2024053739A1 (ja) * 2022-09-09 2024-03-14 国立大学法人東京医科歯科大学 住血吸虫駆除剤及び住血吸虫駆除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53619B (zh) * 2020-10-21 2022-01-21 亞東學校財團法人亞東科技大學 利用可食用之菌類和植物萃取液所調配而成之天然消毒劑
CN115553303A (zh) * 2021-11-24 2023-01-03 吴杨 一种除菌消臭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736734A (zh) * 2022-04-11 2022-07-12 上海澎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垃圾除臭的复合玫瑰香精及其制备方法
WO2024053739A1 (ja) * 2022-09-09 2024-03-14 国立大学法人東京医科歯科大学 住血吸虫駆除剤及び住血吸虫駆除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ohn One hundred useful raw drugs of the Kani tribes of Trivandrum forest division, Kerala, India
KR101405429B1 (ko) 야생초 화장품
CN111066828A (zh) 一种养殖场专用植物萃取杀菌消毒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Vardhana Direct uses of medicinal plants and their identification
Al-Qudah et al. Lemon as a source of functional and medicinal ingredient: A review
Fatima et al. Treatment of various diseases by Carissa spinarum L.: a promising shrub
KR102036480B1 (ko) 닭진드기 퇴치용 조성물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의해 제조된 닭진드기 퇴치용 조성물
CN107233599B (zh) 可快速去除空气内金属污染物的空气净化剂
Ugbabe et al. Preliminary phytochemical, antimicrobial and acute toxicity studies of the stem, bark and the leaves of a cultivated Syzygium cumini Linn.(Family: Myrtaceae) in Nigeria
KR100989944B1 (ko) 항산화 미백 활성을 갖는 생약 혼합 추출물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Medicinal plants in Papua New Guinea: information on 126 commonly used medicinal plants in Papua New Guinea
CN111053937A (zh) 一种植物萃取家用除臭除异味消毒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Union internationale pour la conservation de la nature et de ses ressources A guide to medicinal plants in North Africa
Lachman-White et al. A guide to the medicinal plants of coastal Guyana
CN111905073B (zh) 一种复方中草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16919A (zh) 高效去除水体中多氯联苯的组合物
KR20140052586A (ko) 잡초(야생초)밥
CN111109308A (zh) 一种植物萃取垃圾站除臭味消毒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Singh et al.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Cordia myxa L.: a review
Roy et al. Herbs Used In Peptic Ulcer: A Review.
CN111202103A (zh) 一种植物杀菌剂及制备方法
Edori et al. Phyto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termiticidal effects of aqueous extract of raphiafarinifera seed
Mall Diversity of under-utilized plants for nutrition and health from Bahraich (UP), India.
KR20200142768A (ko) 한방 추출물을 포함하는 숙취 해소용 조성물
Rao et al. Indian Medicinal Plants: Uses and Propagation Aspec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25

Address after: One of the 1st floor of workshop 1 of Zhaoqing health family Industrial Co., Ltd., Shali Industrial Park, Zhaoqing hi tech Zone,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Qingdajie Bio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54000 No.48, group 19, beitiexi community, Xiangyang District, Jiamusi C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Wu Yang

Applicant before: Zhou Mingzhe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