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53972A - 一种用于改善便秘的电刺激装置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改善便秘的电刺激装置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53972A
CN111053972A CN201911417188.9A CN201911417188A CN111053972A CN 111053972 A CN111053972 A CN 111053972A CN 201911417188 A CN201911417188 A CN 201911417188A CN 111053972 A CN111053972 A CN 1110539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al stimulation
frequency
stimulation
electrodes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41718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艳
谢晶石
李小苗
李小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guo Inc
Original Assignee
Yagu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guo Inc filed Critical Yaguo Inc
Priority to CN20191141718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53972A/zh
Publication of CN1110539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539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32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 A61N1/36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stimulation
    • A61N1/36014External stimulators, e.g. with patch electro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02Details
    • A61N1/04Electrodes
    • A61N1/0404Electrodes for external use
    • A61N1/0408Use-related aspec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32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 A61N1/36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stimulation
    • A61N1/36007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stimulation of urogenital or gastrointestinal organs, e.g. for incontinence contro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32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 A61N1/36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stimulation
    • A61N1/36014External stimulators, e.g. with patch electrodes
    • A61N1/3603Control systems
    • A61N1/36034Control systems specified by the stimulation paramete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AREA)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改善便秘的电刺激装置及控制方法。电刺激装置包括:控制器、第一电刺激电路(如低频电刺激电路)、第二电刺激电路(如中频电刺激电路)、用于接触人体刺激区域的多对电极;控制器电连接第一电刺激电路,用于控制第一电刺激电路按照第一刺激模式输出用于刺激人体腹部肌肉区域的第一类刺激信号,以使腹部肌肉收缩,促进大肠蠕动,缓解便秘,控制器电连接第二电刺激电路,用于控制第二电刺激电路按照第二刺激模式输出用于刺激人体结肠体表投影区域的第二类刺激信号,以改善结肠肠道平滑肌张力,促进排便。上述装置两种不同频率的电刺激结合起来使用,更好地促进大肠蠕动,改善排便。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改善便秘的电刺激装置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改善便秘的电刺激装置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便秘是一种消化道常见疾病,属慢性疾病,病程较长,主要以排便次数减少、排便费力、便质干结、排便量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便秘可进行药物治疗或非药物治疗,电刺激是目前比较新颖的一种非药物治疗便秘的方法,主要包含有经皮穴位电刺激、骶神经电刺激、盆底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结肠电刺激等。除穴位电刺激在临床上的应用较为广泛外,其余电刺激方法多停留在理论或动物实验阶段,在临床上运用较少。
针对结肠电刺激,主要有单导刺激和多导刺激两种。单导刺激即用一对电极进行刺激,一对电极刺激大肠肠壁能够引发局部肠段的收缩,但收缩活动可能并不能向远端肠段传播。多导电刺激应用两对或多对电极进行刺激,多导联电极对大肠肠段进行同步或序贯刺激,能更好地促进肠道内容物的排空。研究表明:结肠有4个潜在的起搏点,分别位于盲肠、盲肠结肠交界、横结肠和降乙状结肠交界处。结肠电刺激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其属于有创伤操作疗法,需要在肠壁放置电极,对结肠的损伤较大,可能会导致肠壁局部组织损伤或发生炎症等不良反应,不利于长久植入体内。目前亟需一种既能有很好刺激结肠蠕动功能恢复又能保证无创的设备。
即,现有的方法和设备大多采用某一种刺激方法作用于神经肌肉、结肠、穴位等,且针对结肠的刺激为有创电刺激,目前尚缺乏一种同时发挥低频、中频电刺激优势,更好的分别作用于神经肌肉和结肠的方法和设备。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改善便秘的电刺激装置及控制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体内植入电极的缺陷,实现了在人体外部进行电刺激即能有效促进结肠蠕动,进而达到改善便秘的目的。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改善便秘的电刺激装置,包括:
控制器、第一电刺激电路、第二电刺激电路、用于接触人体刺激区域的多对电极;
所述第一电刺激电路通过选择开关连接所有的电极;
所述第二电刺激电路通过选择开关连接所有的电极;
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刺激电路,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刺激电路按照第一刺激模式输出用于刺激人体腹部肌肉区域的第一类刺激信号,以使腹部肌肉收缩,促进大肠蠕动,缓解便秘,
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刺激电路,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电刺激电路按照第二刺激模式输出用于刺激人体结肠体表投影区域的第二类刺激信号,以改善结肠肠道平滑肌张力,促进排便。
可选地,所述多对电极包括:四对电极;每一对电极包括两个电极片;
所有电极片与人体接触的位置沿着人体前正中线对称分布,且第一刺激电路连接的所有电极片接触的人体腹部肌肉区域,和第二刺激电路连接的所有电极片接触的结肠体表投影区域重合;
在第一电刺激电路输出第一类刺激信号时,位于人体前正中线一侧的四个电极片中,同高度的两个电极片组成一对电极;
在第二电刺激电路输出第二类刺激信号时,位于人体前正中线一侧的四个电极片中,交叉分布的两个电极片组成一对电极。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刺激电路为低频电刺激电路;
第一类刺激信号为20-50Hz的低频刺激信号;
所述第一刺激模式包括:每一对电极中一个电极片为参考电极,一个电极片为刺激电极,且第一类刺激信号的持续时间为20-30分钟。
可选地,所述低频电刺激电路包括:连接用于输出20-50Hz的电流源的第一低频模块。
可选地,所述第二电刺激电路为中频电刺激电路;
所述中频电刺激电路包括:连接用于输出F1频率的交流电源的第一中频模块、连接用于输出F2频率的交流电源的第二中频模块;
F1为4-4.1kHz,F2为4kHz。
可选地,第二类刺激信号包括:0-100Hz的第一扫频信号和1-10Hz的第二扫频信号;
所述第二刺激模式包括:第一扫频信号和第二扫频信号交叉输出,每一扫频信号的持续时间为8-12分钟;
和/或,
第一扫频信号为通过第一中频模块的频率设置端设置成4-4.1kHz频率输出,并与第二中频模块的频率输出形成的扫频信号;
第二扫频信号为通过第一中频模块的频率设置端设置成4.001kHz-4.010kHz频率输出,并与第二中频模块的频率输出形成的扫频信号。
可选地,所述控制器、低频电刺激电路和中频电刺激电路集成在一个绝缘壳体内,所述绝缘壳体上留有电极线接口、通过电极线与所有的电极电连接。
可选地,低频刺激电路中的第一低频模块和中频电刺激电路中的第一中频模块、第二中频模块分别通过各自的电子开关连接每一对电极。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改善便秘的电刺激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电刺激装置为前述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电刺激装置;所述使用方法包括:
在所有电极固定接触预先确定的人体结肠体表投影区域位置后,所述控制器基于干扰电疗法控制第二电刺激电路采用第二刺激模式向所有的电极输出第二类刺激信号;
在第二类刺激信号输出持续第一预设时间段后,所述控制器切换所有电极片中部分电极片的极性并组成新的多对电极,所述控制器控制第一电刺激电路采用第一刺激模式向所有的电极输出第一类刺激信号。
可选地,所述使用方法还包括:
在第一类刺激信号输出持续第二预设时间段后,所述控制器切换所有电极片中部分电极片的极性并组成用于进行第二刺激模式的多对电极,重复基于干扰电疗法控制第二电刺激电路采用第二刺激模式向所有的电极输出第二类刺激信号的步骤。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电刺激装置借助于多对电极的电极片与人体腹部肌肉区域、人体结肠体表投影区域均接触,采用两个不同频率的电刺激电路按照各自的刺激模式对电极片输出刺激信号,进而可以较好的增强腹部肌肉的收缩以促进大肠蠕动、且可有效改善结肠肠道平滑肌张力,实现缓解便秘和促进排便的目的。
此外,在本申请中第一电刺激电路和第二电刺激电路连接同一个电极片,且在使用电刺激装置的过程中,电极片与人体接触区域并不发生位置变化,由此,可以较好的减少电极片的使用,同时可以提高电刺激效率,保证电刺激的效果。
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创伤操作疗法,其无需损伤人体的同时实现刺激结肠,使肠道蠕动功能得到有效改善。
本发明的电刺激装置成本低,使用方便,且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改善便秘的电刺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A和图2B分别为本发明提供的四对电极中各个电极片与人体接触时的位置示意图;
图3A和图3B分别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刺激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发明,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为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构思,以下对低频、中频电刺激和电刺激部位的选择进行说明。
低频电流的阻抗较高,低频电刺激只能刺激身体的表面部分,无法达到深部组织。随着频率的升高,组织的阻抗逐渐下降,中频或者高频电刺激时,可使组织总阻抗明显下降,相对比直流电、低频电能达到身体深处的组织。
此外,人体大肠居于腹中,在体表进行低频电刺激恐无法达到很好的刺激胃肠平滑肌的效果,干扰电流的作用部位较深,在电流交叉处的电场强度最大,故而作用于胃肠平滑肌的刺激方法采用干扰电疗法。干扰电流能改善胃肠平滑肌的张力,促进大肠内容物的有效排出。
进一步地,由于腹肌具有协助排便的作用,刺激腹部肌肉,可以使腹部肌肉收缩,促进大肠的蠕动,从而缓解便秘。腹部肌肉因深度较浅,可进行低频脉冲电刺激。
本实施例的电刺激装置可同时发挥低频、中频电刺激优势,更好的分别作用于腹肌和结肠体表投影区域,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创伤操作疗法,其无需损伤人体的同时实现刺激结肠,使肠道蠕动功能得到有效改善,促进排便。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改善便秘的电刺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电刺激装置可包括:控制器、第一电刺激电路、第二电刺激电路、用于接触人体刺激区域的多对电极;
所述第一电刺激电路通过各自的选择开关连接所有的电极;所述第二电刺激电路通过各自的选择开关连接所有的电极;
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刺激电路,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刺激电路按照第一刺激模式输出用于刺激人体腹部肌肉区域的第一类刺激信号,以使腹部肌肉收缩,促进大肠蠕动,缓解便秘。
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刺激电路,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电刺激电路按照第二刺激模式输出用于刺激人体结肠体表投影区域的第二类刺激信号,以改善结肠肠道平滑肌张力,促进排便。
在实际应用中,前述的多对电极可包括:四对电极;每一对电极包括两个电极片;所有电极片与人体接触的位置沿着人体前正中线对称分布。
结合图2A所示,使用上述电刺激装置时,各电极片与人体的接触位置。本实施例中以腹部九分法来确定电极片位置,腹部九分法通常是指用2条水平线和2条垂直线将腹部划分为九个区。上水平线为两侧肋骨最低点连线,下水平线为两侧髂前上棘的连线,两条垂直线为通过左右髂前上棘至腹中线连线的中点所作的垂直线。电极片放置在左外侧区和右外侧区,即上、下水平线与两条垂直线和左右腋中线的连接点,如图2A中的A、B、C、D、E、F、G、H为电极片放置位置。其中,降结肠位于左外侧区,升结肠位于右外侧区。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电刺激装置中所有电极片与人体接触的位置沿着人体前正中线对称分布,且第一刺激电路连接的所有电极片接触的人体腹部肌肉区域,和第二刺激电路连接的所有电极片接触的结肠体表投影区域重合。
其中,在第一电刺激电路输出第一类刺激信号时,位于人体前正中线一侧的四个电极片中,同高度的两个电极片组成一对电极;
在第二电刺激电路输出第二类刺激信号时,位于人体前正中线一侧的四个电极片中,交叉分布的两个电极片组成一对电极。
本实施例中的电刺激装置借助于多对电极的电极片与人体腹部肌肉区域、人体结肠体表投影区域均接触,采用两个不同频率的电刺激电路按照各自的刺激模式对电极片输出刺激信号,进而可以较好的增强腹部肌肉的收缩以促进大肠蠕动、且改善结肠肠道平滑肌张力,实现缓解便秘和促进排便的目的。
为更好的理解前述图1所示的装置,本实施例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的第一电刺激电路可为低频电刺激电路,第一类刺激信号可为20-50Hz的低频刺激信号。
相应地,前述的第一刺激模式可为:每一对电极中一个电极片为参考电极,一个电极片为刺激电极,且第一类刺激信号的持续时间为20-30分钟。
本实施例的第二电刺激电路可为中频电刺激电路;本实施例的中频电刺激电路包括:连接用于输出F1频率的交流电源的第一中频模块、连接用于输出F2频率的交流电源的第二中频模块;
F1为4-4.1kHz,F2为4kHz。
第二类刺激信号包括:0-100Hz的第一扫频信号和1-10Hz的第二扫频信号;
相应地,所述第二刺激模式包括:第一扫频信号和第二扫频信号交叉输出,每一扫频信号的持续时间为8-12分钟;
举例来说,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扫频信号可为通过第一中频模块的频率设置端设置成4-4.1kHz频率输出,并与第二中频模块的频率输出形成的扫频信号;第二扫频信号为通过第一中频模块的频率设置端设置成4.001kHz-4.010kHz频率输出,并与第二中频模块的频率输出形成的扫频信号。
为此,基于上述的低频电刺激电路和中频电刺激电路,本实施例的装置可实现同一位置依次进行中频电刺激和低频电刺激。具体地,刺激的方法可说明如下:
中频电刺激电路采用干扰电疗法,电极片贴于左外侧区和右外侧区,左、右外侧区分别为一个干扰电疗法通路。右外侧区:A、C放置一对电极,B、D放置一对电极,两组电流交叉在升结肠区域;左外侧区:E、G放置一对电极,F、H放置一对电极,两组电流交叉在降结肠。干扰电疗法电极无正负极之分,干扰电流作用的最大刺激范围(最大电场强度)并不是一个方形区域,而是呈四叶形,不在电极下,而是在四个电极之间的中央,如图2B所示的虚线区域。故左外侧区干扰电疗法电路可作用于降结肠,右外侧区干扰电疗法电路可作用于升结肠。采用两种不同频率的等幅交流电,两种交流电的频率分别为F1、F2,F1在4—4.1kHz之间来回变动,F2固定为4kHz,可选用0-100Hz和1-10Hz的差频(扫频)使平滑肌收缩,每种差频治疗10分钟,共治疗20分钟。随后进行低频电刺激。
本实施例中的低频电刺激电路用于刺激腹部肌肉,主要刺激腹斜肌区域。其中A、D放置一对电极,A处放置刺激电极,D处放置参考电极;B、C放置一对电极,B处放置刺激电极,C处放置参考电极;E、H放置一对电极,E处放置刺激电极,H处放置参考电极;F、G放置一对电极,F处放置刺激电极,G处放置参考电极。刺激腹肌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刺激频率为20-50Hz,时间为20~30分钟。
在实际应用中,可重复上述的中频电刺激和低频电刺激的过程,实现采用两个不同频率的电刺激电路按照各自的刺激模式对电极片输出刺激信号,进而可以较好的增强腹部肌肉的收缩,以促进大肠蠕动、且改善结肠肠道平滑肌张力,实现缓解便秘和促进排便的目的。
实施例二
如图3A所示,图3A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刺激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低频电刺激电路和中频电刺激电路集成在一个绝缘壳体内,所述绝缘壳体上留有电极线接口、通过电极线与所有的电极电连接。
具体地,低频电刺激电路可包括:连接用于输出20-50HZ的电流源的第一低频模块。
所述中频电刺激电路包括:连接用于输出F1频率的交流电源的第一中频模块、连接用于输出F2频率的交流电源的第二中频模块。
低频刺激电路中的第一低频模块和中频电刺激电路中的第一中频模块、第二中频模块分别通过各自的电子开关连接每一对电极。
本实施例中第一低频模块、第一中频模块和第二中频模块可包括控制芯片、电阻、电容、放大器等组件的组合使用,其能够实现波形整形、滤波、限流保护、过热保护、电流检测或电压检测等,通过连接各自电流源的各模块可以较好的实现控制电流源的输出,同时可以控制输出至电极片的信号。举例来说,本实施例的第一低频模块可包括:滤波电路,该滤波电路用于滤去低频20-50Hz电流源的噪声波。当前通过电容、电阻、电感组成的电路均可作为上述第一低频模块的滤波电路。
第一中频模块和第二中频模块均可包括:过流保护电路,该过流保护电路用于保证中频4000Hz电流源和中频4000Hz-4100Hz电流源能够安全可靠地运行,其可包括继电器、信号指示装置等组件组成。或者,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中频模块和第二中频模块均可包括:过热保护电路或电流检测电路等。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开关也可分别集成在第一低频模块、第一中频模块和第二中频模块中的一个或多个中。本实施例不对其限定,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本实施例中的滤波电路、过流保护电路或电流检测电路等均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组件组成,其应用在本实施例的装置中,能够更好的保证电刺激装置的安全使用,提高设备安全性。
以人体前中线左侧的电极片对应位置进行说明。
低频电刺激电路、中频电刺激电路通过第一电子开关S1、第二电子开关S2、第三电极开关S3、第四电子开关S4(图中所示的电子开关均可为单刀双掷开关)与A、B、C、D四个位置对应的电极片连接。
低频电刺激电路输出第一类刺激信号时,A和D位置对应的电极片是一对电极,B和C位置对应的电极片是一对电极。第一电子开关S1至第四电子开关S4四个开关状态如图3中所示。
A和B位置对应的电极片接到第一低频模块输出的一端,C和D位置对应的电极片接到接到第一低频模块的另一端。第一低频模块连接的电流源20~50Hz的频率由频率设置端1设置,低频电刺激幅度通过幅度设置端1设置。
中频电刺激采用干扰电疗法输出第二类刺激信号,在刺激过程中,A和C位置对应的电极片是一对电极,B和D位置对应的电极片是一对电极。在图3A中,A、C位置对应电极片接到连接中频4000Hz电流源的第一中频模块的输出端,B、D位置对应电极片接到连接中频4000Hz~4100Hz电流源的第二中频模块的输出端。
具体地,调节中频4000Hz电流源和中频4000Hz~4100Hz电流源的输出频率,进而在4个电极片间可产生0~100Hz差频的干扰电流,或者,产生1~10Hz差频的干扰电流,由此,可实现采用干扰电疗法刺激人体结肠体表投影区域的第二类刺激信号,以改善结肠肠道平滑肌张力,促进排便。
另外,图3B还示出了一种电刺激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在图3B中,低频电刺激电路直接通过低频电流源与各自的电极片连接,中频电刺激电路通过中频4000Hz电流源、中频4000Hz~4100Hz电流源分别与上述同一电极片连接,进而实现对电极片中刺激信号的切换。
针对中频电刺激电路,A、C位置对应电极片接到中频4000Hz电流源的输出端,B、D位置对应电极片接到接到中频4000Hz~4100Hz电流源的输出端。当频率设置端2设置电流源的输出频率为4000Hz~4100Hz时,4个电极片间产生0~100Hz差频的干扰电流;当频率设置端2设置电流源的输出频率为4001Hz~4010Hz时,4个电极片间产生1~10Hz差频的干扰电流。
此外,本实施例中中频电刺激采用的是干扰电疗法,干扰电疗法为现有的技术,本实施例将其应用到本实施例中,并不对其限制。当前的干扰电疗法可理解为将两组或三组不同频率的中频电流交叉地通过电极片输出,使得电极片接触人体之后,在人体内发生干扰电流,如图2B中ABCD位置中间的四叶形,即在四个电极片之间的中央。通过两组电流综合形成的干扰电流的强度会比单独的电流强度大,且作用部位深,无电解作用,对皮肤的刺激性小。
在本实施例中,低频电刺激电路和中频电刺激电路连接的电极片是同一个电极片,且在刺激过程中电极片与人体接触的区域是未发生变化的,进而可以较好的减少电极片的使用。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借助于低频电刺激和中频电刺激,可同时提高电刺激效率,保证电刺激的效果。
在上述图3A和图3B中,第一电子开关S1至第四电子开关S4均可为电子开关,这些电子开关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器件:三极管、MOS管、继电器、模拟开关等。
实施例三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于改善便秘的电刺激装置的控制方法,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骤:
M1、在所有电极固定接触预先确定的人体结肠区域位置后,所述控制器基于干扰电疗法控制第二电刺激电路采用第二刺激模式向所有的电极输出第二类刺激信号;
M2、在第二类刺激信号输出持续第一预设时间段后,所述控制器切换所有电极片中部分电极片的极性并组成新的多对电极,所述控制器控制第一电刺激电路采用第一刺激模式向所有的电极输出第一类刺激信号。
此外,在第一类刺激信号输出持续第二预设时间段后,所述控制器切换所有电极片中部分电极片的极性并组成用于进行第二刺激模式的多对电极,重复基于干扰电疗法控制第二电刺激电路采用第二刺激模式向所有的电极输出第二类刺激信号的步骤。
本实施例中第一电刺激电路和第二电刺激电路连接同一个电极片,且在使用电刺激装置的过程中,电极片与人体接触区域并不发生位置变化,由此,可以较好的减少电极片的使用,同时可以提高电刺激效率,保证电刺激的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创伤操作疗法,其无需损伤人体的同时实现刺激结肠,使肠道蠕动功能得到有效改善,且本发明的电刺激装置操作方便,便于推广使用。
需要理解的是,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的描述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路线和特点,其目的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凡是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的各种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改善便秘的电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器、第一电刺激电路、第二电刺激电路、用于接触人体刺激区域的多对电极;
所述第一电刺激电路通过选择开关连接所有的电极;
所述第二电刺激电路通过选择开关连接所有的电极;
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刺激电路,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刺激电路按照第一刺激模式输出用于刺激人体腹部肌肉区域的第一类刺激信号,以使腹部肌肉收缩,促进大肠蠕动,缓解便秘,
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刺激电路,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电刺激电路按照第二刺激模式输出用于刺激人体结肠体表投影区域的第二类刺激信号,以改善结肠肠道平滑肌张力,促进排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改善便秘的电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对电极包括:四对电极;每一对电极包括两个电极片;
所有电极片与人体接触的位置沿着人体前正中线对称分布,且第一刺激电路连接的所有电极片接触的人体腹部肌肉区域,和第二刺激电路连接的所有电极片接触的结肠体表投影区域重合;
在第一电刺激电路输出第一类刺激信号时,位于人体前正中线一侧的四个电极片中,同高度的两个电极片组成一对电极;
在第二电刺激电路输出第二类刺激信号时,位于人体前正中线一侧的四个电极片中,交叉分布的两个电极片组成一对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改善便秘的电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刺激电路为低频电刺激电路;
第一类刺激信号为20-50Hz的低频刺激信号;
所述第一刺激模式包括:每一对电极中一个电极片为参考电极,一个电极片为刺激电极,且第一类刺激信号的持续时间为20-30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改善便秘的电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低频电刺激电路包括:连接用于输出20-50Hz的电流源的第一低频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用于改善便秘的电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电刺激电路为中频电刺激电路;
所述中频电刺激电路包括:连接用于输出F1频率的交流电源的第一中频模块、连接用于输出F2频率的交流电源的第二中频模块;
F1为4-4.1kHz,F2为4kHz。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改善便秘的电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二类刺激信号包括:0-100Hz的第一扫频信号和1-10Hz的第二扫频信号;
所述第二刺激模式包括:第一扫频信号和第二扫频信号交叉输出,每一扫频信号的持续时间为8-12分钟;
和/或,
第一扫频信号为通过第一中频模块的频率设置端设置成4-4.1kHz频率输出,并与第二中频模块的频率输出形成的扫频信号;
第二扫频信号为通过第一中频模块的频率设置端设置成4.001kHz-4.010kHz频率输出,并与第二中频模块的频率输出形成的扫频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改善便秘的电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低频电刺激电路和中频电刺激电路集成在一个绝缘壳体内,所述绝缘壳体上留有电极线接口、通过电极线与所有的电极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改善便秘的电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
低频刺激电路中的第一低频模块和中频电刺激电路中的第一中频模块、第二中频模块分别通过各自的电子开关连接每一对电极。
9.一种用于改善便秘的电刺激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刺激装置为前述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电刺激装置;所述使用方法包括:
在所有电极固定接触预先确定的人体结肠体表投影区域位置后,所述控制器基于干扰电疗法控制第二电刺激电路采用第二刺激模式向所有的电极输出第二类刺激信号;
在第二类刺激信号输出持续第一预设时间段后,所述控制器切换所有电极片中部分电极片的极性并组成新的多对电极,所述控制器控制第一电刺激电路采用第一刺激模式向所有的电极输出第一类刺激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方法还包括:
在第一类刺激信号输出持续第二预设时间段后,所述控制器切换所有电极片中部分电极片的极性并组成用于进行第二刺激模式的多对电极,重复基于干扰电疗法控制第二电刺激电路采用第二刺激模式向所有的电极输出第二类刺激信号的步骤。
CN201911417188.9A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用于改善便秘的电刺激装置及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10539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17188.9A CN111053972A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用于改善便秘的电刺激装置及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17188.9A CN111053972A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用于改善便秘的电刺激装置及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53972A true CN111053972A (zh) 2020-04-24

Family

ID=703057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417188.9A Pending CN111053972A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用于改善便秘的电刺激装置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53972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01064U (en) * 2006-05-10 2006-11-21 Mei-Rung Liou Electrotherapy machine of intermediate frequency for human body
CN104619379A (zh) * 2012-09-13 2015-05-13 Og技研股份有限公司 电刺激装置
CN107019845A (zh) * 2015-12-28 2017-08-08 烟台万适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中频干扰复合作用区电刺激系统
CN207734466U (zh) * 2017-03-15 2018-08-17 广州市十库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盆底肌治疗仪
CN108836328A (zh) * 2018-06-07 2018-11-20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一种用于肌电信号监测及产生相应电刺激信号的设备
CN109260588A (zh) * 2018-08-24 2019-01-25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精准刺激人体深部神经的体表多电极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01064U (en) * 2006-05-10 2006-11-21 Mei-Rung Liou Electrotherapy machine of intermediate frequency for human body
CN104619379A (zh) * 2012-09-13 2015-05-13 Og技研股份有限公司 电刺激装置
CN107019845A (zh) * 2015-12-28 2017-08-08 烟台万适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中频干扰复合作用区电刺激系统
CN207734466U (zh) * 2017-03-15 2018-08-17 广州市十库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盆底肌治疗仪
CN108836328A (zh) * 2018-06-07 2018-11-20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一种用于肌电信号监测及产生相应电刺激信号的设备
CN109260588A (zh) * 2018-08-24 2019-01-25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精准刺激人体深部神经的体表多电极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11106B2 (en)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using novel unbalanced biphasic waveform and novel electrode arrangement
US10493270B2 (en) Trans-spinal direct current modulation systems
US9174045B2 (en) Non-invasive electrical and magnetic nerve stimulators used to treat overactive bladder and urinary incontinence
EP3538202B1 (en)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using novel unbalanced biphasic waveform and novel electrode arrangement
CN107050645A (zh) 一种骶神经刺激器的刺激频率的调节方法
CN111053973A (zh) 一种用于电刺激腹部穴位和肌肉的刺激信号控制方法
EP3685879B1 (en) Electrical stimulation therapy instrument
CN111053972A (zh) 一种用于改善便秘的电刺激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7050644A (zh) 一种刺激频率变化的骶神经刺激装置
CN213553352U (zh) 一种家用中频干扰理疗仪电路
AU2019204642B2 (en) Method for reducing overactive bladder syndrome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thereof
CN112007273A (zh) 电刺激装置及其操作方法与电刺激系统
TWI763492B (zh) 電刺激裝置及其操作方法與電刺激系統
CN114949599A (zh) 一种颈动脉窦刺激装置以及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CN113730809A (zh) 一种非侵入式迷走神经联合骶神经刺激装置
CN106964068A (zh) 一种骶神经刺激器的刺激频率的调节方法
CN111317641A (zh) 一种家用中频干扰理疗仪电路
CN110064130A (zh) 一种胆囊起搏器
Nash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