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53341B - 一种内部呈现一朵花六六六的钻石及其加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部呈现一朵花六六六的钻石及其加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53341B
CN111053341B CN201911297634.7A CN201911297634A CN111053341B CN 111053341 B CN111053341 B CN 111053341B CN 201911297634 A CN201911297634 A CN 201911297634A CN 111053341 B CN111053341 B CN 1110533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ist
triangular
included angle
length
inters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9763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53341A (zh
Inventor
李金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129763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5334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533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533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533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533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CPERSONAL ADORNMENTS, e.g. JEWELLERY; COINS
    • A44C17/00Gems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Grinding And Polishing Of Tertiary Curved Surfaces And Surfaces With Complex Shapes (AREA)
  • Adorn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内部呈现一朵花六六六的钻石及其加工方法。本发明涉及珠宝领域,具体是一种内部呈现一朵花六六六的钻石及其加工方法。人们很想有一枚在不破坏钻石圆锥形的情况下,既能在钻石的内部呈现出六要素形状,又能呈现出花朵形状的钻石。本发明提供一种呈现一朵花六六六的钻石,冠部包括:一个台面、十二个三角风筝面、十二个主冠面、十二个第一上腰三角面、十二个第二上腰三角面;亭部包括:二十四个第一底足面,六个第二底扒尖面、十二个第三边角面、十二个第四边角面。

Description

一种内部呈现一朵花六六六的钻石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珠宝领域,具体是一种内部呈现一朵花六六六的钻石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钻石各个部分:
钻石冠部(CROWN):钻石上面的部分称为冠部,包括1个桌面(TABLE)、8个星面(STARFACET)、8个风筝面(BEZELFACET)与16个上腰面(UPPERGIRDLEFACET),总共33个切面。
腰围(GIRDLE):钻石最宽的部位,也是分割钻石上面的冠部与底下亭部的交界处,腰围是珠宝镶嵌时用来固定钻石的地方。
亭部(PAVILION)钻石下面的部分称为亭部,也就是从腰围以下到钻石尖端的部分。包括16个腰面(LOWERGIRDLEFACET)、8个亭部切面(PAVILIONFACET)与1个最底下的尖底面(CULET),总共25个切面;因为钻石并不一定有尖底面,所以无尖底面的钻石亭部只有24个切面,切面总数为57个切面。
对于同等大小净度的钻石而言,品牌之间除了用镶嵌方法突出自己经典的加工工艺以外,也渐渐用独特的切割方式来章显自己的切割技艺。追求不同的闪耀类型,不同切割方式呈现出来的钻石的闪耀程度都各有不同,是选择更加闪亮的,比如明亮型,还是选择内敛些的,比如公方型,这些都看个人取向。
任何钻石毛坯,有两道工序是必不可少的,这就是“划线”、“起瓣、抛光”。一颗精工切割的钻石所产生的瓣面,其位置和角度都是经精确计算的,使钻石发出最大的光彩。由此可见,切割世界上最坚硬的宝石——钻石,不仅需要先进的设备,更需要切割师有丰富的经验、高度责任心和全神贯注,才能释放钻石全部的潜在美。
标准圆形明亮式(StandardRoundBrilliant):
市场上最常见的形式,包括:1台面、8风筝刻面、8星形刻面、16腰上小面、16腰下小面、8底部主刻面,及一个可能有或没有的尖底面,总计57或58个刻面。图1很清楚的表示出来钻石的以上几个面的具体位置。一般来说,小于5克拉的钻石都没有底尖,所以证书上的Culet底尖那个位置都是None或者Verysmall等等,也就是底尖没有或很小到可以忽略,也就是57个面。而大颗粒的钻石为了保护钻石不受损坏,一般Culet底尖会被磨平,所以多了一个面,也就是58个面。很多人经常会认为钻石越多面越好,其实并不是这样的,钻石的雕琢类型有很多,尤其是异形钻,可以延伸出很多很多的面,并非所有的琢型都是面越多越好。作为圆钻,标准的明亮式切割(57-58面),也是古典车工,是非常经典和完美的切割方式。
专利号为CN201811163063.3,专利名称为一种钻石结构的发明专利,公开了所冠部(1)包括位于顶面的1个台面(11),所述台面(11)为十一边形,所述台面(11)的每一个顶点在朝向腰部(3)的方向均设有一个六边形的冠主面(13),所述冠主面(13)的一个顶点位于腰部(3)上,所述冠主面(13)位于台面(11)上的顶点与位于腰部(3)上的顶点为六边形冠主面(13)的两个对称点,两相邻所述冠主面(13)共用一条边;所述亭部(2)包括11个共顶点的亭主面(22),所述亭主面(22)为四边形,所述亭主面(22)的一个顶点位于腰部(3)上,两相邻所述亭主面(22)共用一条边。该专利采用精准的切割工艺以及冠部的刻面设计,使得钻石在光线的照射下形成玫瑰花造型;而在冠部与亭部经过特殊角度设计能在俯视情况下看到玫瑰花光影,在两相邻冠主面的连接处出现的三个主光角形成平面型的十一支玫瑰花光影,提高钻石的美感,有效保证该钻石结构的使用效果和使用效益。
以六作为题材,设计数字六项链、六瓣耳钉、六爪钉镶戒指等等。这些带有六形状的饰物,由于漂亮优雅,寓意深刻,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以各种花朵为题材,设计的首饰装饰品更多更广泛。对于钻石而言,人们很想有一枚在不破坏钻石圆锥形的情况下,既能在钻石的内部呈现出六要素形状,又能呈现出花朵形状的钻石,组合在一起,两种图案六个一组交叉,汇聚一朵十二瓣花,中间孵化一朵六瓣花,寓意美好,还可以增加六瓣花钻石系列的新品种。但是,由于受到传统的钻石打磨工艺的束缚,到目前为止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另外,传统的钻石的火彩效果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发明内容
一种呈现一朵花六六六的钻石,冠部包括:一个台面1、十二个三角风筝面13、十二个主冠面12、十二个第一上腰三角面14、十二个第二上腰三角面15;亭部包括:二十四个第一底足面3,六个六边形第二底扒尖面31、十二个五边形第三边角面32、十二个五边形第四边角面33;第一底足面3与腰部基准面为第一夹角A,A的取值范围在40.5-40.9度;第二底扒尖面31与腰部基准面为第二夹角B,B取值范围在35―39度,或者第二底扒尖面31最长的那个对角线的长度h1占第一底足面3上还未打磨其他面时其相交棱长的20%-40%;第三边角面32与腰部基准面为第三夹角C,C取值范围在43―45度,或者第三边角面32在第一底足面3相交棱上的点到与腰部相交边线的长度h2占第一底足面3上还未打磨其他面时其相交棱长的10%-30%;所述第四边角面33与腰部基准面为第四夹角D,D的取值范围在43-45度,或者第四边角面33在第一底足面3相交棱上的点到与腰部相交边线的长度h3占第一底足面3上还未打磨其他面时其相交棱长的5%-15%。
一种内部呈现一朵花六六六的钻石,冠部包括:一个台面1、十二个三角风筝面13、十二个主冠面12、十二个第一上腰三角面14、十二个第二上腰三角面15;亭部包括:二十四个第一底足面3,六个第二底扒尖面31、十二个第三边角面32、十二个第四边角面33;第一底足面3与腰部基准面为第一夹角A,A的取值范围在40.5-40.9度;第二底扒尖面31与腰部基准面为第二夹角B,B取值范围在35―39度,第二底扒尖面31最长的那个对角线的长度h1占第一底足面3上还未打磨其他面时其相交棱长的20%-40%;第三边角面32与腰部基准面为第三夹角C,C取值范围在43―45度,第三边角面32在第一底足面3相交棱上的点到与腰部相交边线的长度h2占第一底足面3上还未打磨其他面时其相交棱长的10%-30%;所述第四边角面33与腰部基准面为第四夹角D,D的取值范围在43-45度,第四边角面33在第一底足面3相交棱上的点到与腰部相交边线的长度h3占第一底足面3上还未打磨其他面时其相交棱长的5%-15%。
进一步的,主冠面12与腰部基准面为第五夹角E,E的取值范围在32-36度;三角风筝面13在主冠面12相交棱上的点到其与台面1相交边线的长度h4占未被打磨时主冠面12相交棱的总长的47%-53%,或者三角风筝面13与腰部基准面为第六夹角F,F的取值范围在22-30度;第一上腰三角面14和第二上腰三角面15与腰部基准面为第七夹角G,G的取值范围在40-48度。
一种内部呈现一朵花六六六的钻石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台面1切割,在钻胚上切割出大的平面作为台面1;
2腰部切割,在钻胚上打磨出腰部;
3亭部切割,在钻胚上将腰部以下部分加工成近似锥形的底部;
4冠部加工,在钻胚上将腰部以上部分加工成近似台形的冠部;
所述第3步包括如下步骤:
3.1以腰部所在平面为基准面,该基准面与台面1所在平面平行,以第一夹角A向腰部中下方打磨出二十四个第一底足面3,这二十四个第一底足面3相交于一个扒尖点301,该二十四个第一底足面3形成一个二十四棱锥。
3.2以相邻两个第一底足面3相交的棱302为基础,以第二夹角B或者按第一预定长度h1向扒尖点方向打磨出第一个第二底扒尖面31,然后按照同样的方法将二十四个第一底足面3打磨出六个相互连接的六边形的第二底扒尖面31。
3.3在3.2的基础上以相邻两个第一底足面3相交的棱302为基础,用第三夹角C或者按第二预定长度h2向腰部方向打磨出第一个三角形的第三边角面32,第三边角面32与腰圆相交点303分别位于左右两个第一底足面3的棱上。在每两个第一底足面3相交的棱302上,以打磨第一个第三边角面32的方法,打磨第二个第三边角面32、第三个第三边角面32,直至第十二个第三边角面32打磨完成。
3.4在3.3的基础上,以第三边角面32与腰圆相交点303为起点,用第四夹角D或者按第三预定长度h3打磨出第一个五边形的第四边角面33,以其他的第三边角面32与腰圆相交点303为起点,以打磨第一个第四边角面33的方法,打磨出第二个第四边角面33、第三个第四边角面33,直至第十二个第四边角面33完成。所述第三预定长度h3短于第二预定长度h2。此时第三边角面32由于第四边角面33的打磨完成而成了五边形。
所述第4步包括如下步骤:
4.1将冠部旋转对照底部菱形的第二底扒尖面31,用第五夹角E向腰部所在方向打磨出过渡六边形台面1及六个主冠面12。然后以相邻两个主冠面12相交的棱101为基础,用第五夹角E,向腰部方向打磨出过渡十二边形台面1及十二个主冠面12。
4.2以相邻两个主冠面12相交的棱101为基础,用第六夹角F或者第四预定长度h4向台面1所在方向打磨出第一个三角风筝面13,台面1与第一个三角风筝面13相交的边线的两个主冠面与台面相交边中点104分别位于未被打磨时该两个主冠面12与台面1相交边线的中心位置。以打磨第一个三角风筝面13的方法,打磨出第二个三角风筝面13、第三个三角风筝面13,直至第十二个三角风筝面13打磨完毕。
4.3在4.2的基础上,以主冠面12相交棱101的余下的段为基础,该棱101与腰圆的相交点103为起点,用第七夹角G向棱101一侧的主冠面12中心方向打磨出第一个第一上腰三角面14,腰部与第一个第一上腰三角面14相交的边线的一个主冠面与腰圆相交边中点102位于未被打磨时该主冠面12与腰部相交边线的中心位置。
4.4在4.3的基础上,以主冠面12相交棱101的余下的段为基础,该棱与腰圆的相交点102为起点,用第七夹角G向棱的另一侧的主冠面12中心方向打磨出第一个第二上腰三角面15,与第一上腰三角面14相交且对称,统称一对上腰三角面16。
4.5以打磨第一个一对上腰三角面16的方法,打磨出第二个一对上腰三角面16、第三个一对上腰三角面16,直至第十二个一对上腰三角面16打磨完毕,同时形成十二个四边形主冠面12,每两个相邻所述上腰三角面相交的棱向上拱起。
4.6将腰部打磨为圆形。
第一底足面3与腰部基准面为第一夹角A,A的取值范围在40.5-40.9度;第二底扒尖面31与腰部基准面为第二夹角B,B取值范围在35―39度;第三边角面32与腰部基准面为第三夹角C,C取值范围在43―45度;第四边角面33与腰部基准面为第四夹角D,D的取值范围在43-45度;主冠面12与腰部基准面为第五夹角E,E的取值范围在32-36度;三角风筝面13与腰部基准面为第六夹角F,F的取值范围在22-30度;第一上腰三角面14和第二上腰三角面15与腰部基准面为第七夹角G,G的取值范围在40-48度;第二底扒尖面31最长的那个对角线的长度h1占第一底足面3上还未打磨其他面时其相交棱长的20%-40%;第三边角面32在第一底足面3相交棱上的点到与腰部相交边线的长度h2占第一底足面3上还未打磨其他面时其相交棱长的10%-30%;第四边角面33在第一底足面3相交棱上的点到与腰部相交边线的长度h3占第一底足面3上还未打磨其他面时其相交棱长的5%-15%;三角风筝面13在主冠面12相交棱上的点到其与台面1相交边线的长度h4占未被打磨时主冠面12相交棱的总长的47%-53%。
如图16和图17所示,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此钻石刻面新颖,且台面1为正十二边形,完美对称,各个刻面的结构设置合理,大小合适,在专用放大镜下观看非常美观,而且能够观察到内部呈现一朵花六六六相互配合的景色,会极大的推动消费者的购买欲。钻石的毛坯经过切割打磨身价倍增,能够依靠钻石本身独特的刻面设计获得商业上的成功。根据光线折射原理,采用了新的打磨工艺。进入钻石内部的光线,分为两路,一路与底部第一底足3面互相折射,从台面1观察时呈现十二瓣花朵,一路与第三边角面32及第二底扒尖面31多次折射,影射出周边两组六图腾及中心六瓣花图案。进人钻石内部的光线经过多次折射,映射出雪花的形状,为钻石系列提供了一个新的品种,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消费选择。由于增加了切割面的数量,还可以提高钻石的火彩5%-20%。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加工成的钻石图片
图2是钻石立体图
图3到图14是钻石加工过程示意图
图15是钻石正视图
图16是钻石内部仰视折射效果图
图17是钻石内部俯视折射效果图
图中,1-台面,12-主冠面,13-三角风筝面,14第一上腰三角面,15-第二上腰三角面,16-一对上腰三角面,101-主冠面相交棱,102-主冠面与腰圆相交边中点,103-棱101与腰圆的相交点,104-主冠面与台面相交边中点,3-第一底足面,31-第二底扒尖面,32-第三边角面,33-第四边角面,301-第一底足面扒尖点,302-第一底足面相交棱,303-第三边角面32与腰圆相交点,a是钻腰直径,b是台面直径,c是冠部高度,d是亭部高度,∠a是亭部角度,∠b是冠部与腰面夹角,∠c是亭部与腰面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内部呈现一朵花六六六的钻石,冠部包括:一个台面1、十二个三角风筝面13、十二个主冠面12、十二个第一上腰三角面14、十二个第二上腰三角面15;亭部包括:二十四个第一底足面3,六个六边形第二底扒尖面31、十二个五边形第三边角面32、十二个五边形第四边角面33;第一底足面3与腰部基准面为第一夹角A,A的取值范围在40.5-40.9度;第二底扒尖面31与腰部基准面为第二夹角B,B取值范围在35―39度,或者第二底扒尖面31最长的那个对角线的长度h1占第一底足面3上还未打磨其他面时其相交棱长的20%-40%;第三边角面32与腰部基准面为第三夹角C,C取值范围在43―45度,或者第三边角面32在第一底足面3相交棱上的点到与腰部相交边线的长度h2占第一底足面3上还未打磨其他面时其相交棱长的10%-30%;所述第四边角面33与腰部基准面为第四夹角D,D的取值范围在43-45度,或者第四边角面33在第一底足面3相交棱上的点到与腰部相交边线的长度h3占第一底足面3上还未打磨其他面时其相交棱长的5%-15%。
一种内部呈现一朵花六六六的钻石,冠部包括:一个台面1、十二个三角风筝面13、十二个主冠面12、十二个第一上腰三角面14、十二个第二上腰三角面15;亭部包括:二十四个第一底足面3,六个第二底扒尖面31、十二个第三边角面32、十二个第四边角面33;第一底足面3与腰部基准面为第一夹角A,A的取值范围在40.5-40.9度;第二底扒尖面31与腰部基准面为第二夹角B,B取值范围在35―39度,第二底扒尖面31最长的那个对角线的长度h1占第一底足面3上还未打磨其他面时其相交棱长的20%-40%;第三边角面32与腰部基准面为第三夹角C,C取值范围在43―45度,第三边角面32在第一底足面3相交棱上的点到与腰部相交边线的长度h2占第一底足面3上还未打磨其他面时其相交棱长的10%-30%;所述第四边角面33与腰部基准面为第四夹角D,D的取值范围在43-45度,第四边角面33在第一底足面3相交棱上的点到与腰部相交边线的长度h3占第一底足面3上还未打磨其他面时其相交棱长的5%-15%。
如上所述的钻石,主冠面12与腰部基准面为第五夹角E,E的取值范围在32-36度;三角风筝面13在主冠面12相交棱上的点到其与台面1相交边线的长度h4占未被打磨时主冠面12相交棱的总长的47%-53%,或者三角风筝面13与腰部基准面为第六夹角F,F的取值范围在22-30度;第一上腰三角面14和第二上腰三角面15与腰部基准面为第七夹角G,G的取值范围在40-48度。
优选的;台面1宽[D1] 在53%-65%之间选择;冠高与腰圆直径的比在15%-30%之间选择;亭深与腰圆直径的比在57%-64%之间选择。
一种内部呈现一朵花六六六的钻石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台面1切割,在钻胚上切割出大的平面作为台面1;
2腰部切割,在钻胚上打磨出腰部;
3亭部切割,在钻胚上将腰部以下部分加工成近似锥形的底部;
4冠部加工,在钻胚上将腰部以上部分加工成近似台形的冠部;
所述第3步包括如下步骤:
3.1以腰部所在平面为基准面,该基准面与台面1所在平面平行,以第一夹角A向腰部中下方打磨出二十四个第一底足面3,这二十四个第一底足面3相交于一个扒尖点301,该二十四个第一底足面3形成一个二十四棱锥。
3.2以相邻两个第一底足面3相交的棱302为基础,以第二夹角B或者按第一预定长度h1向扒尖点方向打磨出第一个第二底扒尖面31,然后按照同样的方法将二十四个第一底足面3打磨出六个相互连接的六边形的第二底扒尖面31。打磨好的第一个第二底扒尖面31在图上并没有显示出来是六边形,但在实际加工过程中是可以打磨出六边形的,但是没有这个必要,只要六个第二底扒尖面31全都打磨完成,每个面都会变成相互连接且一样的六边形。此时扒尖点301就已经被打磨掉了,但是为了便于理解,依旧向这个方向打磨。
3.3在3.2的基础上以相邻两个第一底足面3相交的棱302为基础,用第三夹角C或者按第二预定长度h2向腰部方向打磨出第一个三角形的第三边角面32,第三边角面32与腰圆相交点303分别位于左右两个第一底足面3的棱上。在每两个第一底足面3相交的棱302上,以打磨第一个第三边角面32的方法,打磨第二个第三边角面32、第三个第三边角面32,直至第十二个第三边角面32打磨完成。
3.4在3.3的基础上,以第三边角面32与腰圆相交点303为起点,用第四夹角D或者按第三预定长度h3打磨出第一个五边形的第四边角面33,以其他的两个第三边角面32的相交点303为起点,以打磨第一个第四边角面33的方法,打磨出第二个第四边角面33、第三个第四边角面33,直至第十二个第四边角面33完成。所述第三预定长度h3短于第二预定长度h2。此时第三边角面32由于第四边角面33的打磨完成而成了五边形。
所述第4步包括如下步骤:
4.1将冠部旋转对照底部菱形的第二底扒尖面31,用第五夹角E向腰部所在方向打磨出过渡六边形台面1及六个主冠面12。然后以相邻两个主冠面12相交的棱101为基础,用第五夹角E,向腰部方向打磨出过渡十二边形台面1及十二个主冠面12。主冠面12与台面1以直线相邻,与腰圆曲线共边。主冠面12可以不是一个简单的平面,而是一个上部以台面1为棱锥平面共边的,下部是与腰圆共直径的圆锥面,在实际打磨过程中是可以打磨出这个样子的。主冠面12也可以是一个平面,则在打磨冠部时会磨掉一部分才能打磨出上腰三角面。
4.2以相邻两个主冠面12相交的棱101为基础,用第六夹角F或者第四预定长度h4向台面1所在方向打磨出第一个三角风筝面13,台面1与第一个三角风筝面13相交的边线的两个主冠面与台面相交边中点104分别位于未被打磨时该两个主冠面12与台面1相交边线的中心位置。以打磨第一个三角风筝面13的方法,打磨出第二个三角风筝面13、第三个三角风筝面13,直至第十二个三角风筝面13打磨完毕。
4.3在4.2的基础上,以主冠面12相交棱101的余下的段为基础,该棱101与腰圆的相交点103为起点,用第七夹角G向棱101一侧的主冠面12中心方向打磨出第一个第一上腰三角面14,腰部与第一个第一上腰三角面14相交的边线的一个主冠面与腰圆相交边中点102位于未被打磨时该主冠面12与腰部相交边线的中心位置。该第一上腰三角面14是一个平面,由于主冠面12不是一个平面,才能在主冠面12上打磨出该第一上腰三角面14。在主冠面12为一个棱锥面的情况下,该棱与腰圆的相交点就要被打磨掉才能形成一个与所述的第一上腰三角面14平行的面。
4.4在4.3的基础上,以主冠面12相交棱101的余下的段为基础,该主冠面与腰圆相交边中点102为起点,用第七夹角G向棱的另一侧的主冠面12中心方向打磨出第一个第二上腰三角面15,与第一上腰三角面14相交且对称,统称一对上腰三角面16。由于三角风筝面13和一对上腰三角面16都有顶点在主冠面12一条边的中点上,根据打磨方法不难看出,打磨完成三角风筝面13时,三角风筝面13下面的那一对上腰三角面16就已经确定了。在先打磨那一对上腰三角面16再打磨三角风筝面13的情况下,三角风筝面13也会随一对上腰三角面16的确定而确定。
4.5以打磨第一个一对上腰三角面16的方法,打磨出第二个一对上腰三角面16、第三个一对上腰三角面16,直至第十二个一对上腰三角面16打磨完毕,同时形成十二个四边形主冠面12,每两个相邻所述上腰三角面相交的棱向上拱起。
4.6将腰部打磨为圆形。
第一底足面3与腰部基准面为第一夹角A,A的取值范围在40.5-40.9度;第二底扒尖面31与腰部基准面为第二夹角B,B取值范围在35―39度;第三边角面32与腰部基准面为第三夹角C,C取值范围在43―45度;第四边角面33与腰部基准面为第四夹角D,D的取值范围在43-45度;主冠面12与腰部基准面为第五夹角E,E的取值范围在32-36度;三角风筝面13与腰部基准面为第六夹角F,F的取值范围在22-30度;第一上腰三角面14和第二上腰三角面15与腰部基准面为第七夹角G,G的取值范围在40-48度;第二底扒尖面31最长的那个对角线的长度h1占第一底足面3上还未打磨其他面时其相交棱长的20%-40%;第三边角面32在第一底足面3相交棱上的点到与腰部相交边线的长度h2占第一底足面3上还未打磨其他面时其相交棱长的10%-30%;第四边角面33在第一底足面3相交棱上的点到与腰部相交边线的长度h3占第一底足面3上还未打磨其他面时其相交棱长的5%-15%;三角风筝面13在主冠面12相交棱上的点到其与台面1相交边线的长度h4占未被打磨时主冠面12相交棱的总长的47%-53%。
优选的;台面1宽与腰圆直径的比在53%-65%之间选择;冠高与腰圆直径的比在15%-30%之间选择;亭深与腰圆直径的比在57%-64%之间选择。
以上所述的加工方法并不是唯一能够加工出此钻石的加工方法,比如可以先加工打磨冠部,然后再加工打磨亭部;也可以先加工第三边角面32再加工打磨第二底扒尖面31;也可以先加工打磨第一上腰三角面14或第二上腰三角面15再加工打磨三角风筝面13;更改所述钻石的加工顺序依旧能打磨出所述的钻石,由于钻石加工步骤多,其加工顺序变化组合多种多样,在此便不再一一赘述。图1中b是a的53%-57%,c是a的16.2%,d是a的43.1%,腰部高度占a的2%-3%,∠a为98°,∠b为34°,∠c为40°。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内部呈现一朵花六六六的钻石,冠部包括:一个台面(1)、十二个三角风筝面(13)、十二个主冠面(12)、十二个第一上腰三角面(14)、十二个第二上腰三角面(15);其特征在于:亭部包括:二十四个第一底足面(3),六个六边形第二底扒尖面(31)、十二个五边形第三边角面(32)、十二个五边形第四边角面(33);所述第一底足面(3)与腰部基准面为第一夹角A,A的取值范围在40.5-40.9度;所述第二底扒尖面(31)与腰部基准面为第二夹角B,B取值范围在35―39度,或者所述第二底扒尖面(31)最长的那个对角线的长度h1占第一底足面(3)上还未打磨其他面时其相交棱长的20%-40%;所述第三边角面(32)与腰部基准面为第三夹角C,C取值范围在43―45度,或者所述第三边角面(32)在第一底足面(3)相交棱上的点到与腰部相交边线的长度h2占第一底足面(3)上还未打磨其他面时其相交棱长的10%-30%;所述第四边角面(33)与腰部基准面为第四夹角D,D的取值范围在43-45度,或者所述第四边角面(33)在第一底足面(3)相交棱上的点到与腰部相交边线的长度h3占第一底足面(3)上还未打磨其他面时其相交棱长的5%-15%;所述主冠面(12)与腰部基准面为第五夹角E,E的取值范围在32-36度;所述的三角风筝面(13)在主冠面(12)相交棱上的点到其与台面(1)相交边线的长度h4占未被打磨时主冠面(12)相交棱的总长的47%-53%,或者所述的三角风筝面(13)与腰部基准面为第六夹角F,F的取值范围在22-30度;所述的第一上腰三角面(14)和第二上腰三角面(15)与腰部基准面为第七夹角G,G的取值范围在40-48度。
2.一种内部呈现一朵花六六六的钻石,冠部包括:一个台面(1)、十二个三角风筝面(13)、十二个主冠面(12)、十二个第一上腰三角面(14)、十二个第二上腰三角面(15);其特征在于:亭部包括:二十四个第一底足面(3),六个第二底扒尖面(31)、十二个第三边角面(32)、十二个第四边角面(33);所述第一底足面(3)与腰部基准面为第一夹角A,A的取值范围在40.5-40.9度;所述第二底扒尖面(31)与腰部基准面为第二夹角B,B取值范围在35―39度,所述第二底扒尖面(31)最长的那个对角线的长度h1占第一底足面(3)上还未打磨其他面时其相交棱长的20%-40%;第三边角面(32)与腰部基准面为第三夹角C,C取值范围在43―45度,所述第三边角面(32)在第一底足面(3)相交棱上的点到与腰部相交边线的长度h2占第一底足面(3)上还未打磨其他面时其相交棱长的10%-30%;所述第四边角面(33)与腰部基准面为第四夹角D,D的取值范围在43-45度,所述第四边角面(33)在第一底足面(3)相交棱上的点到与腰部相交边线的长度h3占第一底足面(3)上还未打磨其他面时其相交棱长的5%-15%;所述主冠面(12)与腰部基准面为第五夹角E,E的取值范围在32-36度;所述的三角风筝面(13)在主冠面(12)相交棱上的点到其与台面(1)相交边线的长度h4占未被打磨时主冠面(12)相交棱的总长的47%-53%,或者所述的三角风筝面(13)与腰部基准面为第六夹角F,F的取值范围在22-30度;所述的第一上腰三角面(14)和第二上腰三角面(15)与腰部基准面为第七夹角G,G的取值范围在40-48度。
3.一种内部呈现一朵花六六六的钻石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台面(1)切割,在钻胚上切割出大的平面作为台面(1);
2腰部切割,在钻胚上打磨出腰部;
3亭部切割,在钻胚上将腰部以下部分加工成近似锥形的底部;
4冠部加工,在钻胚上将腰部以上部分加工成近似台形的冠部;
所述第3步包括如下步骤:
3.1以腰部所在平面为基准面,该基准面与台面(1)所在平面平行,以第一夹角A向腰部中下方打磨出二十四个第一底足面(3),这二十四个第一底足面(3)相交于一个扒尖点(301),该二十四个第一底足面(3)形成一个二十四棱锥;
3.2以相邻两个第一底足面(3)相交的棱(302)为基础,以第二夹角B或者按第一预定长度h1向扒尖点(301)方向打磨出第一个第二底扒尖面(31),然后按照同样的方法将二十四个第一底足面(3)打磨出六个相互连接的六边形的第二底扒尖面(31);
3.3在3.2的基础上以相邻两个第一底足面(3)相交的棱(302)为基础,用第三夹角C或者按第二预定长度h2向腰部方向打磨出第一个三角形的第三边角面(32),第三边角面(32)与腰圆相交点(303)分别位于左右两个第一底足面(3)的棱(302)上;在每两个第一底足面(3)相交的棱(302)上,以打磨第一个第三边角面(32)的方法,打磨第二个第三边角面(32)、第三个第三边角面(32),直至第十二个第三边角面(32)打磨完成;
3.4在3.3的基础上,以两个第三边角面(32)与腰圆相交点(303)为起点,用第四夹角D或者按第三预定长度h3打磨出第一个五边形的第四边角面(33),以其他的两个第三边角面(32)与腰圆相交点(303)为起点,以打磨第一个第四边角面(33)的方法,打磨出第二个第四边角面(33)、第三个第四边角面(33),直至第十二个第四边角面(33)完成;所述第三预定长度h3短于第二预定长度h2;此时第三边角面(32)由于第四边角面(33)的打磨完成而成了五边形;
所述第4步包括如下步骤:
4.1将冠部旋转对照底部菱形的第二底扒尖面(31),用第五夹角E向腰部所在方向打磨出过渡六边形台面(1)及六个主冠面(12);然后以相邻两个主冠面(12)相交的棱(101)为基础,用第五夹角E,向腰部方向打磨出过渡十二边形台面(1)及十二个主冠面(12);
4.2以相邻两个主冠面(12)相交的棱为基础,用第六夹角F或者第四预定长度h4向台面(1)所在方向打磨出第一个三角风筝面(13),台面(1)与第一个三角风筝面(13)相交的边线的主冠面与台面相交边中点(104)分别位于未被打磨时该两个主冠面(12)与台面(1)相交边线的中心位置;以打磨第一个三角风筝面(13)的方法,打磨出第二个三角风筝面(13)、第三个三角风筝面(13),直至第十二个三角风筝面(13)打磨完毕;
4.3在4.2的基础上,以主冠面(12)相交棱(101)的余下的段为基础,该棱与腰圆的相交点(103)为起点,用第七夹角G向棱(101)一侧的主冠面(12)中心方向打磨出第一个第一上腰三角面(14),腰部与第一个第一上腰三角面(14)相交的边线的一个主冠面与腰圆相交边中点(102)位于未被打磨时该主冠面(12)与腰部相交边线的中心位置;
4.4在4.3的基础上,以主冠面(12)相交棱(101)的余下的段为基础,该主冠面与腰圆相交边中点(102)为起点,用第七夹角G向棱(101)的另一侧的主冠面(12)中心方向打磨出第一个第二上腰三角面(15),与第一上腰三角面(14)相交且对称,统称一对上腰三角面(16);
4.5以打磨第一个一对上腰三角面(16)的方法,打磨出第二个一对上腰三角面(16)、第三个一对上腰三角面(16),直至第十二个一对上腰三角面(16)打磨完毕,同时形成十二个四边形主冠面(12),每两个相邻所述上腰三角面相交的棱向上拱起;
4.6将腰部打磨为圆形;
所述的第一底足面(3)与腰部基准面为第一夹角A,A的取值范围在40.5-40.9度;所述的第二底扒尖面(31)与腰部基准面为第二夹角B,B取值范围在35―39度;所述的第三边角面(32)与腰部基准面为第三夹角C,C取值范围在43―45度;所述的第四边角面(33)与腰部基准面为第四夹角D,D的取值范围在43-45度;所述的主冠面(12)与腰部基准面为第五夹角E,E的取值范围在32-36度;所述的三角风筝面(13)与腰部基准面为第六夹角F,F的取值范围在22-30度;所述的第一上腰三角面(14)和第二上腰三角面(15)与腰部基准面为第七夹角G,G的取值范围在40-48度;所述的第二底扒尖面(31)最长的那个对角线的长度h1占第一底足面(3)上还未打磨其他面时其相交棱长的20%-40%;所述的第三边角面(32)在第一底足面(3)相交棱上的点到与腰部相交边线的长度h2占第一底足面(3)上还未打磨其他面时其相交棱长的10%-30%;所述的第四边角面(33)在第一底足面(3)相交棱上的点到与腰部相交边线的长度h3占第一底足面(3)上还未打磨其他面时其相交棱长的5%-15%;所述的三角风筝面(13)在主冠面(12)相交棱上的点到其与台面(1)相交边线的长度h4占未被打磨时主冠面(12)相交棱的总长的47%-53%。
CN201911297634.7A 2019-12-17 2019-12-17 一种内部呈现一朵花六六六的钻石及其加工方法 Active CN1110533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97634.7A CN111053341B (zh) 2019-12-17 2019-12-17 一种内部呈现一朵花六六六的钻石及其加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97634.7A CN111053341B (zh) 2019-12-17 2019-12-17 一种内部呈现一朵花六六六的钻石及其加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53341A CN111053341A (zh) 2020-04-24
CN111053341B true CN111053341B (zh) 2023-06-23

Family

ID=70301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97634.7A Active CN111053341B (zh) 2019-12-17 2019-12-17 一种内部呈现一朵花六六六的钻石及其加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53341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131689C1 (ru) * 1993-07-13 1999-06-20 Акционерная компания "Туймаада Даймонд" Бриллиант "тойук"
JP2000005993A (ja) * 1998-06-17 2000-01-11 Hisatake Shudo ダイヤモンドのカット方法及びダイヤモンドのプロポーション
CN207041108U (zh) * 2017-07-03 2018-02-27 吴建兵 梅花形钻石
CN207152086U (zh) * 2017-07-24 2018-03-30 吴建兵 内部呈现雪花图案的钻石
CN107259728B (zh) * 2017-08-08 2019-02-12 吴建兵 内部呈现四叶草图案的钻石的加工方法及其四叶草钻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53341A (zh) 2020-04-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615611B1 (en) High yield diamond
JP2020049292A (ja) ハートアンドアローパターンを有するハート形のダイヤモンドカット
US4306427A (en) Chrysoberyl gemstones
WO2003086133A2 (en) Gemstone cut
JP4382359B2 (ja) コントロールされた輝きのためにファセットされ混合カットされた宝石
US6745596B2 (en) Princess cut diamond
WO2015100036A1 (en) Cushion cut gemstone exhibiting excellent optical brilliance
US20190223564A1 (en) Gemstone cut
US20050000405A1 (en) Celebration diamond having dome-shaped crown with pavilion
US7225642B2 (en) Diamond cut
US6578380B1 (en) Hexagonal brilliant cut diamond
CN111053341B (zh) 一种内部呈现一朵花六六六的钻石及其加工方法
CN111053340B (zh) 一种一花十二蝶钻石及其加工方法
CN213281800U (zh) 一种宝石
CN110946379B (zh) 一种一花十六蝶钻石及其加工方法
CN111084472B (zh) 一种内部呈现一朵花和五角星的钻石及其加工方法
CN111067208B (zh) 一种内部呈现十字形的钻石及其加工方法
KR101227754B1 (ko) 장식용 보석 및 그 가공방법
CN209788706U (zh) 一种钻石结构
US20240008603A1 (en) Gemstone cut
CN211483219U (zh) 一种钻石结构
CN212260719U (zh) 一种椭圆结构宝石
JP3149720U (ja) 宝石
JP2024501357A (ja) 宝石カット
US20050000246A1 (en) Method of faceting of gemstones to produce spiraling effec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