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52571A - 马达 - Google Patents
马达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052571A CN111052571A CN201880050300.7A CN201880050300A CN111052571A CN 111052571 A CN111052571 A CN 111052571A CN 201880050300 A CN201880050300 A CN 201880050300A CN 111052571 A CN111052571 A CN 11105257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up
- axial
- heat sink
- axial side
- bottom wa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0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4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101100327917 Caenorhabditis elegans chup-1 gene Protein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WABPQHHGFIMREM-UHFFFAOYSA-N lead(0) Chemical compound [Pb] WABPQHHGFIMRE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7
- 210000000078 claw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515 pene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2 die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19 grea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8 knea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935 neu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679 sold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91 wire dra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3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ontrol circuits or drive circuits
- H02K11/33—Drive circuits, e.g. power electronic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16—Means for supporting bearings, e.g. insulating supports or means for fitting bearings in the bearing-shield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18—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with ribs or fins for improving heat transfer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2—Auxiliary parts of casing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2K5/06-H02K5/20, e.g. shaped to form connection boxes or terminal boxe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22—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solid heat conducting material embedded in, or arranged in contact with, the stator or rotor, e.g. heat bridges
- H02K9/227—Heat sink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8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power electronics, e.g. for inverters for controlling motor
- H05K7/20909—Forced ventilation, e.g. on heat dissipaters coupled to components
- H05K7/20918—Forced ventilation, e.g. on heat dissipaters coupled to components the components being isolated from air flow, e.g. hollow heat sinks, wind tunnels or fun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马达中,罩具有均呈有底筒状的第1杯体和第2杯体。第1杯体和第2杯体中的至少第2杯体是金属板材制的。第2杯体的底壁部的朝向轴向另一侧的面具有:与中心轴线垂直的环状的平坦面,其配置在比轴承保持部的径向位置靠外侧的径向位置;以及连接面,其配置在轴承保持部与平坦面之间,将轴承保持部与平坦面连接起来。散热器具有:轴向另一侧的第1端部,其与集成电路热接触;以及轴向一侧的第2端部,其配置在比第1端部的径向位置靠外侧的径向位置,与平坦面接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马达。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的逆变器一体型电动压缩机具有:壳体,其内设有压缩机和电动机;控制电路板,其具有热传导贯通部件;以及电气部件,其搭载于控制电路板。热传导贯通部件的一个端面配置为能够与构成壳体的外壁的散热用平面部进行热传递。在热传导贯通部件的另一个端面以能够进行热传递的方式配置有电气部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9274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当在马达的罩的内部收纳有基板的情况下,将罩与安装于基板的集成电路与罩经由散热器热连接。即,将集成电路的热经由散热器向罩传递。但是,在罩是金属板材制的情况下,难以确保从散热器向罩的热传导效率。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能够高效地对基板的集成电路进行冷却的马达。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马达具有:转子,其具有沿着中心轴线延伸的马达轴;定子,其与所述转子在径向上隔着间隙而对置;一对轴承,它们对所述马达轴进行支承,使得该马达轴旋转自如;基板,其位于所述定子的轴向一侧,并且安装有集成电路的板面朝向轴向一侧而配置;散热器,其配置于所述基板的轴向一侧,与所述集成电路热接触;以及罩,其收纳有所述转子、所述定子、所述轴承、所述基板以及所述散热器,所述罩具有均呈有底筒状的第1杯体和第2杯体,所述第1杯体和所述第2杯体分别具有:底壁部,其具有对所述轴承进行保持的轴承保持部;以及筒状的周壁部,其从所述底壁部的外周缘沿轴向延伸,所述第1杯体和所述第2杯体配置为各自的所述周壁部的开口部彼此相互对置,所述第1杯体和所述第2杯体中的至少所述第2杯体是金属板材制的,在所述第1杯体的所述底壁部设置有沿轴向贯通所述底壁部的轴插入孔,所述第2杯体的所述底壁部的朝向轴向另一侧的面具有:与中心轴线垂直的环状的平坦面,其配置在比所述轴承保持部的径向位置靠外侧的径向位置;以及连接面,其配置在所述轴承保持部与所述平坦面之间,将所述轴承保持部与所述平坦面连接起来,所述散热器具有:轴向另一侧的第1端部,其与所述集成电路热接触;以及轴向一侧的第2端部,其配置在比所述第1端部的径向位置靠外侧的径向位置,与所述平坦面接触。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能够高效地对基板的集成电路进行冷却的马达。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马达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马达的立体图。
图3是朝向轴向另一侧观察本实施方式的马达的俯视图。
图4是示出沿着图3的IV-IV线的截面的剖视图。
图5是示出沿着图3的V-V线的截面的剖视图。
图6是从径向内侧观察散热器的主视图。
图7是示出散热器的变形例的主视图。
图8是示出散热器的变形例的俯视图。
图9是示出散热器的变形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具有罩5、双头螺栓22、布线部件50、转子2、定子4、一对轴承7、基板20、散热部件24、散热器21以及螺钉部件25,其中,该转子2具有沿着中心轴线J延伸的马达轴3。马达轴3的两端部中的输出端3a所处的第1端部配置于罩5的外部。输出端3a与借助马达1而旋转的未图示的风扇等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与中心轴线J平行的方向简称为“轴向”。将从马达轴3的两端部中的输出端3a所处的第1端部朝向与第1端部不同的第2端部的方向称为轴向一侧。轴向一侧是图4和图5中的左侧。将从马达轴3的第2端部朝向第1端部的方向称为轴向另一侧。轴向另一侧是图4和图5中的右侧。将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为“径向”。将径向中的接近中心轴线J的方向称为径向内侧,将远离中心轴线J的方向称为径向外侧。将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周向简称为“周向”。
如图4和图5所示,罩5收纳有转子2、定子4、轴承7、基板20以及散热器21。罩5具有第1杯体6A和第2杯体6B。罩5具有均呈有底筒状的第1杯体6A和第2杯体6B。第1杯体6A和第2杯体6B分别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有底的圆筒状。在本实施方式的例子中,在第1杯体6A内收纳有转子2的后述的转子磁铁2a、定子4以及一对轴承7中的位于轴向另一侧的一个轴承。在第2杯体6B内收纳有基板20、散热器21、散热部件24以及一对轴承7中的位于轴向一侧的一个轴承7。
如图4所示,罩5是金属板材(sheet metal)制的。第1杯体6A和第2杯体6B中的至少第2杯体6B是金属板材制的。在本实施方式的例子中,第1杯体6A和第2杯体6B是金属板材制的。第1杯体6A和第2杯体6B例如是钢板制的。第1杯体6A与第2杯体6B的轴向上的尺寸和径向上的尺寸彼此相同。第1杯体6A和第2杯体6B是通过同一模具而冲压成型为杯形状的。即,第1杯体6A和第2杯体6B是冲压成型品。罩5是冲压罩。
第1杯体6A位于比第2杯体6B靠轴向另一侧的位置。第2杯体6B位于比第1杯体6A靠轴向一侧的位置。第1杯体6A在轴向一侧开口。第2杯体6B在轴向另一侧开口。第1杯体6A和第2杯体6B分别具有底壁部8、周壁部9以及凸缘部10。第1杯体6A和第2杯体6B配置为各自的周壁部9的开口部彼此相互对置。第1杯体6A和第2杯体6B以各自的开口部在轴向上对置的状态相互固定起来。第1杯体6A的凸缘部10与第2杯体6B的凸缘部10在轴向上对置并且相互接触。第1杯体6A和第2杯体6B各自的凸缘部10彼此固定起来。在第1杯体6A和第2杯体6B相互固定起来的状态下,第1杯体6A的内部与第2杯体6B的内部相互连通。
底壁部8具有轴承保持部18、平坦部8c以及连接部8d。轴承保持部18呈有底的筒状。轴承保持部18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有底的圆筒状。轴承保持部18朝向罩5的内部开口。轴承保持部18对轴承7进行保持。轴承7例如是球轴承等。轴承7嵌合并固定于轴承保持部18内。一对轴承7以在轴向上相互分离的方式配置于罩5内。一对轴承7配置于罩5的轴向上的两端部。一对轴承7对马达轴3进行支承,使得其旋转自如。轴承7对马达轴3进行支承,使得其绕中心轴线J旋转自如。
在第1杯体6A的底壁部8设置有沿轴向贯通底壁部8的轴插入孔19。轴插入孔19设置于第1杯体6A的轴承保持部18。轴插入孔19是贯通轴承保持部18的底部的贯通孔。马达轴3插入于轴插入孔19内。马达轴3穿过轴插入孔19内而从罩5的内部向外部突出。
平坦部8c呈沿周向延伸的环状。平坦部8c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环板状。平坦部8c的板面朝向轴向,在与中心轴线J垂直的方向上扩展。平坦部8c的径向上的位置配置在比轴承保持部18的径向上的位置靠外侧的位置。平坦部8c从径向外侧包围轴承保持部18。沿径向观察时,平坦部8c配置在与轴承保持部18重叠的位置。平坦部8c与周壁部9连接。平坦部8c的外缘部与周壁部9的沿着轴向的与开口部相反的一侧的端部连接。
在第2杯体6B的底壁部8设置有贯通孔23。第2杯体6B具有沿轴向贯通底壁部8的多个贯通孔23。贯通孔23例如是圆孔。贯通孔23设置于第2杯体6B的平坦部8c。贯通孔23沿轴向贯通第2杯体6B的平坦部8c。多个贯通孔23沿周向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于底壁部8。多个贯通孔23沿周向隔开等间隔地配置于平坦部8c。
在第2杯体6B的底壁部8设置有多个双头螺栓22。双头螺栓22从第2杯体6B的底壁部8向轴向一侧突出。多个双头螺栓22沿周向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于底壁部8。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2杯体6B的底壁部8沿周向相互隔开间隔地设置有3个以上的双头螺栓22。在图示的例子中,在底壁部8沿周向隔开等间隔地设置有4个双头螺栓22。多个双头螺栓22沿周向隔开间隔地配置于平坦部8c。双头螺栓22插入于贯通孔23内而安装于底壁部8。双头螺栓22压入贯通孔23而固定于平坦部8c。利用双头螺栓22将马达1安装并固定于作为安装马达1的对象物的未图示的装置框架等。
双头螺栓22具有螺栓部22a和头部22b。螺栓部22a呈沿轴向延伸的柱状。螺栓部22a呈圆柱状。螺栓部22a插入于贯通孔23内。螺栓部22a穿过贯通孔23而向轴向一侧突出。螺栓部22a从底壁部8向轴向一侧突出。螺栓部22a中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嵌合于贯通孔23内。在螺栓部22a中的至少轴向另一侧的端部以外的部分设置有螺纹部。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螺纹部设置于螺栓部22a的轴向的整个长度范围内。螺纹部在外周具有外螺纹。螺纹部露出到罩5的外部。
头部22b呈板状。头部22b呈与螺栓部22a同轴的圆板状。头部22b的外径大于螺栓部22a的外径。头部22b与螺栓部22a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连接。头部22b从轴向另一侧与底壁部8接触。头部22b从马达内部与底壁部8接触。头部22b从轴向另一侧与平坦部8c的后述的平坦面8a接触。头部22b从平坦部8c向轴向另一侧突出的尺寸例如为1mm以下。在本实施方式的例子中,头部22b从平坦部8c向轴向另一侧突出的尺寸为0.3mm~0.4mm。
在第2杯体6B的底壁部8设置有未图示的螺钉安装孔。第2杯体6B具有沿轴向贯通底壁部8的螺钉安装孔。螺钉安装孔例如是圆孔。在第2杯体6B的平坦部8c设置有多个螺钉安装孔。螺钉安装孔沿轴向贯通第2杯体6B的平坦部8c。多个螺钉安装孔沿周向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于底壁部8。螺钉安装孔的数量为2个。后述的螺钉部件25插入于螺钉安装孔中。
连接部8d将轴承保持部18与平坦部8c连接起来。连接部8d将轴承保持部18的筒部的开口部与平坦部8c的内周缘连接起来。连接部8d配置在轴承保持部18与平坦部8c之间。连接部8d位于轴承保持部18与平坦部8c的沿着径向之间。在本实施方式的例子中,连接部8d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锥筒状。连接部8d随着从平坦部8c朝向径向内侧而沿着轴向朝向周壁部9的开口部侧延伸。即,第1杯体6A的连接部8d随着从平坦部8c朝向径向内侧而朝向轴向一侧延伸。第2杯体6B的连接部8d随着从平坦部8c朝向径向内侧而朝向轴向另一侧延伸。
第2杯体6B的底壁部8的朝向轴向另一侧的面具有平坦面8a和连接面8b。平坦面8a配置于第2杯体6B的平坦部8c。平坦面8a是第2杯体6B的平坦部8c中的朝向轴向另一侧的面。平坦面8a呈与中心轴线J垂直的环状。平坦面8a呈在与中心轴线J垂直的方向上扩展的圆环面状。平坦面8a配置在比轴承保持部18的径向位置靠外侧的径向位置。平坦面8a从径向外侧包围轴承保持部18。
连接面8b配置于第2杯体6B的连接部8d。连接面8b是第2杯体6B的连接部8d中的朝向轴向另一侧的面。连接面8b将轴承保持部18与平坦面8a连接起来。连接面8b将轴承保持部18的筒部的开口部与平坦面8a的内周缘连接起来。连接面8b配置在轴承保持部18与平坦面8a之间。连接面8b位于轴承保持部18与平坦面8a的沿着径向之间。在本实施方式的例子中,连接面8b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锥面状。连接面8b从轴承保持部18随着朝向径向外侧而朝向轴向一侧延伸。
周壁部9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筒状。周壁部9呈圆筒状。周壁部9从底壁部8的外周缘沿轴向延伸。周壁部9在沿着轴向的与底壁部8相反的一侧开口。在周壁部9的沿着轴向的与底壁部8相反的一侧的端部配置有开口部。周壁部9的沿着轴向的与开口部相反的一侧的端部被底壁部8封闭。
在第1杯体6A的周壁部9设置有多个定子支承爪9a。定子支承爪9a从周壁部9向第1杯体6A的内部突出。多个定子支承爪9a沿着周向相互隔开等间隔地配置于周壁部9。定子支承爪9a从轴向另一侧与配置于第1杯体6A内的定子4接触。定子支承爪9a朝向轴向一侧支承定子4。
第2杯体6B的周壁部9具有衬套9b。衬套9b呈筒状。衬套9b能够弹性变形。在第2杯体6B的周壁部9设置有沿径向贯通周壁部9的未图示的布线通孔。衬套9b插入于布线通孔内而固定于周壁部9。经由衬套9b的内部,罩5的外部与内部连通。布线部件50穿过衬套9b内。布线部件50穿过衬套9b内而在罩5的外部和内部延伸。在衬套9b的径向内侧的端部设置有布线引出口(省略图示)。即,第2杯体6B的周壁部9具有布线引出口。布线引出口是向罩5内开口的孔。布线部件50穿过衬套9b内,从布线引出口突出到罩5内。布线部件50与基板20电连接。
凸缘部10呈环状,从周壁部9的与底壁部8相反的一侧的端缘向径向外侧扩展。凸缘部10呈圆环板状,从周壁部9的沿着轴向的与底壁部8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向径向外侧扩展。凸缘部10的板面朝向轴向,在与中心轴线J垂直的方向上扩展。第1杯体6A的凸缘部10的朝向轴向一侧的板面与第2杯体6B的凸缘部10的朝向轴向另一侧的板面相互接触。第1杯体6A和第2杯体6B配置为各自的凸缘部10在轴向上接触。
转子2具有马达轴3和转子磁铁2a。马达轴3中的被一对轴承7支承的部分以及位于一对轴承7之间的部分配置于罩5的内部。马达轴3中的位于比收纳于第1杯体6A内的轴承7靠轴向另一侧的部分配置于罩5的外部。通过挡圈等而抑制了马达轴3和一对轴承7相互沿轴向移动。转子磁铁2a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筒状。转子磁铁2a呈圆筒状。转子磁铁2a固定于马达轴3的外周面。
定子4嵌合于罩5内。定子4嵌合并固定于第1杯体6A的周壁部9的内周面。定子4与转子2在径向上隔着间隙而对置。定子4从径向外侧与转子2对置。定子4具有定子铁芯26、线圈27、绝缘部28以及卷绕销(省略图示)。定子铁芯26呈包围转子2的径向外侧的环状。定子铁芯26与转子磁铁2a在径向上隔着间隙而对置。定子铁芯26从径向外侧与转子磁铁2a对置。
线圈27安装于定子铁芯26。线圈27隔着绝缘部28间接地安装于定子铁芯26。绝缘部28具有配置在定子铁芯26与线圈27之间的部分。绝缘部28具有从径向与线圈27对置的部分。即,绝缘部28从径向与线圈27对置。绝缘部28具有位于线圈27的径向外侧的外周侧绝缘部28a和位于线圈27的径向内侧的内周侧绝缘部28b。外周侧绝缘部28a从径向外侧与线圈27对置。内周侧绝缘部28b从径向内侧与线圈27对置。基板20安装并固定于外周侧绝缘部28a。
如图5所示,绝缘部28具有从轴向另一侧与基板20接触的基板承接部31。基板承接部31具有外周侧基板承接部31a和内周侧基板承接部31b。外周侧基板承接部31a与基板20的轴向另一侧的面的外周部接触。外周侧基板承接部31a在比线圈27靠径向外侧的位置从轴向另一侧与基板20接触。外周侧基板承接部31a设置于外周侧绝缘部28a。在外周侧绝缘部28a沿周向相互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外周侧基板承接部31a。即,绝缘部28具有多个外周侧基板承接部31a。
内周侧基板承接部31b在比线圈27靠内周侧的位置与基板20的轴向另一侧的面接触。内周侧基板承接部31b在比线圈27靠径向内侧的位置从轴向另一侧与基板20接触。内周侧基板承接部31b设置于内周侧绝缘部28b。在内周侧绝缘部28b沿周向相互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内周侧基板承接部31b。即,绝缘部28具有多个内周侧基板承接部31b。
虽然未图示,但卷绕销从绝缘部28向轴向一侧延伸,沿轴向贯通基板20。卷绕销设置于外周侧绝缘部28a。在外周侧绝缘部28a沿周向相互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卷绕销。卷绕销配置在沿周向相邻的外周侧基板承接部31a彼此之间。从线圈27延伸的线圈引出线(省略图示)卷绕于卷绕销。线圈引出线的数量为4个。4个线圈引出线用于U相、V相、W相以及中性点。卷绕销的数量为4个。卷绕销的数量与线圈引出线的数量相同。即,线圈引出线与卷绕销的组设置有4组。卷绕销的轴向一侧的端部和线圈引出线借助焊料(省略图示)而固定于基板20的朝向轴向一侧的面。
如图4和图5所示,基板20位于定子4的轴向一侧。基板20与定子4电连接。基板20与线圈27的线圈引出线电连接。基板20在基板20的朝向轴向一侧的板面的外周缘附近与线圈引出线连接。即,基板20与线圈引出线的连接部分位于基板20的外周缘附近。基板20位于转子磁铁2a的轴向一侧。沿轴向观察时,基板20配置在与定子4和转子磁铁2a重叠的位置。基板20被外周侧绝缘部28a从径向外侧包围。沿径向观察时,基板20配置在与外周侧绝缘部28a重叠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的例子中,沿径向观察时,基板20配置在与第2杯体6B的凸缘部10重叠的位置。基板20呈圆板状。基板20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环板状。基板20的板面朝向轴向,在与中心轴线J垂直的方向上扩展。在基板20的径向内侧,马达轴3沿轴向延伸。
如图5所示,在基板20的板面上安装有集成电路20a和电容器(省略图示)。在基板20中,安装有集成电路20a的板面朝向轴向一侧而配置。集成电路20a呈四边形板状。集成电路20a呈周向上的长度大于径向上的长度的长方形板状。集成电路20a的板面朝向轴向。集成电路20a的板面呈周向上的长度大于径向上的长度的长方形板状。集成电路20a配置为向径向内侧离开基板20的外周缘。在基板20的外周缘与集成电路20a的沿着径向之间配置有卷绕销。集成电路20a配置为向径向内侧离开基板20与线圈引出线的连接部分。
电容器安装于基板20的朝向轴向一侧的板面。电容器呈圆柱状。电容器沿轴向延伸。电容器的朝向轴向一侧的面从轴向与第2杯体6B的底壁部8对置。电容器的朝向轴向一侧的面配置为与底壁部8的朝向轴向另一侧的面之间隔着间隙。
散热部件24夹在后述的散热器21与集成电路20a之间。散热部件24能够弹性变形。散热部件24呈板状。散热部件24呈四边形板状。散热部件24呈周向上的长度大于径向上的长度的长方形板状。散热部件24的板面朝向轴向,在与中心轴线J垂直的方向上扩展。散热部件24的板面为周向上的长度大于径向上的长度的长方形形状。
散热部件24的朝向轴向另一侧的板面与集成电路20a接触。散热部件24的朝向轴向另一侧的板面与集成电路20a的朝向轴向一侧的板面接触。散热部件24的朝向轴向另一侧的板面的表面积大于集成电路20a的朝向轴向一侧的板面的表面积。散热部件24的朝向轴向另一侧的板面覆盖集成电路20a的朝向轴向一侧的板面。散热部件24的朝向轴向一侧的板面与散热器21接触。散热部件24的朝向轴向一侧的板面与散热器21的朝向轴向另一侧的端面21a接触。散热部件24的朝向轴向一侧的板面的表面积大于端面21a的表面积。散热部件24的朝向轴向一侧的板面覆盖端面21a。
散热器21配置于基板20的轴向一侧。散热器21与集成电路20a热接触。散热器21隔着散热部件24与集成电路20a热接触。散热器21固定于罩5。散热器21安装并固定于第2杯体6B。散热器21固定于第2杯体6B的底壁部8。
如图5和图6所示,散热器21具有第1端部21c、第2端部21d以及屈曲部21e。第1端部21c是散热器21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第1端部21c与集成电路20a热接触。第1端部21c朝向轴向另一侧按压集成电路20a。第1端部21c呈长方体状。第1端部21c的周向上的长度大于径向上的长度。
第1端部21c具有朝向轴向另一侧的端面21a、朝向径向内侧的面21h以及朝向径向外侧的面21j。即,散热器21具有朝向轴向另一侧的端面21a。端面21a为四边形形状。端面21a为长方形形状。端面21a的周向上的长度大于径向上的长度。端面21a从轴向一侧与散热部件24接触。端面21a的表面积与集成电路20a的朝向轴向一侧的板面的表面积大致相同。沿轴向观察时,端面21a配置在与散热部件24和集成电路20a重叠的位置。沿轴向观察时,端面21a的周缘部配置在与集成电路20a的周缘部大致重叠的位置。
面21h为四边形形状。面21h为长方形形状。面21h的周向上的长度大于轴向上的长度。面21j为四边形形状。面21j为长方形形状。面21j的周向上的长度大于轴向上的长度。
第2端部21d是散热器21的轴向一侧的端部。第2端部21d呈长方体状。第2端部21d的周向上的长度大于径向上的长度。第2端部21d与第2杯体6B的底壁部8接触。第2端部21d从轴向另一侧与底壁部8的平坦部8c接触。第2端部21d与平坦面8a接触。
第2端部21d配置在比第1端部21c的径向位置靠外侧的径向位置。即,第2端部21d的径向上的中心位置配置在比第1端部21c的径向上的中心位置靠径向外侧的位置。第2端部21d的径向内端位于比第1端部21c的径向内端靠径向外侧的位置。第2端部21d的径向外端位于比第1端部21c的径向外端靠径向外侧的位置。
第2端部21d具有朝向轴向一侧的端面21b、朝向径向内侧的面21i以及朝向径向外侧的面21k。即,散热器21具有朝向轴向一侧的端面21b。端面21b为四边形形状。端面21b为长方形形状。端面21b的周向上的长度大于径向上的长度。端面21b的表面积的大小与端面21a的表面积的大小相同或者大于端面21a的表面积的大小。即,与端面21a的表面积相比,端面21b的表面积为同等以上的大小。
端面21b从轴向另一侧与第2杯体6B的底壁部8接触。如图3所示,端面21b与第2杯体6B的底壁部8的轴向另一侧的面中的位于沿周向相邻的双头螺栓22彼此之间的部分接触。端面21b与第2杯体6B的底壁部8的轴向另一侧的面中的位于沿周向相邻的头部22b彼此之间的部分接触(参照图4和图5)。如图5所示,端面21b与平坦部8c的平坦面8a接触。即,第2端部21d与平坦面8a接触。沿轴向观察时,第2端部21d配置在与平坦面8a重叠的位置。
虽然未图示,但在端面21b设置有螺纹孔部。即,第2端部21d具有螺纹孔部。螺纹孔部在端面21b开口,沿轴向延伸。螺纹孔部在内周具有内螺纹。在第2端部21d设置有多个螺纹孔部。多个螺纹孔部沿周向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于第2端部21d。螺纹孔部的数量为2个。后述的螺钉部件25插入并固定于螺纹孔部。
如图5和图6所示,面21i为四边形形状。面21i为长方形形状。面21i的周向上的长度大于轴向上的长度。面21i的径向位置配置在比面21h的径向位置靠外侧的位置。面21k为四边形形状。面21k为长方形形状。面21k的周向上的长度大于轴向上的长度。面21k的径向位置配置在比面21j的径向位置靠外侧的位置。
屈曲部21e是位于散热器21的轴向上的两端部21c、21d彼此之间的部分。屈曲部21e是位于散热器21的轴向上的两端部21c、21d之间的中间部分。即,屈曲部21e配置在第1端部21c与第2端部21d的轴向上的中间位置。屈曲部21e将第1端部21c与第2端部21d连起来。
屈曲部21e具有第1台阶面21f和第2台阶面21g。即,散热器21具有第1台阶面21f和第2台阶面21g。第1台阶面21f将面21h与面21i连接起来。第1台阶面21f朝向轴向一侧。第1台阶面21f为四边形形状。第1台阶面21f为长方形形状。第1台阶面21f的周向上的长度大于径向上的长度。第2台阶面21g将面21j与面21k连接起来。第2台阶面21g朝向轴向另一侧。第2台阶面21g为四边形形状。第2台阶面21g为长方形形状。第2台阶面21g的周向上的长度大于径向上的长度。第2台阶面21g的轴向位置配置在比第1台阶面21f的轴向位置靠轴向另一侧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的例子中,散热器21的周向上的长度在轴向的整个长度范围内大致恒定。散热器21的朝向周向的一对侧面分别呈与中心轴线J平行的平面状。一对侧面彼此相互平行。侧面在第1端部21c、屈曲部21e以及第2端部21d位于同一平面。
散热器21的径向上的长度在屈曲部21e比在第1端部21c和第2端部21d大。散热器21的径向上的长度在屈曲部21e为最大。第2端部21d的径向上的长度与第1端部21c的径向上的长度相同或者大于第1端部21c的径向上的长度。即,与第1端部21c的径向上的长度相比,第2端部21d的径向上的长度为同等以上的大小。
如图2、图3以及图5所示,螺钉部件25将第2杯体6B的底壁部8与散热器21紧固起来。螺钉部件25将第2杯体6B的平坦部8c与散热器21的第2端部21d紧固并固定起来。螺钉部件25设置有多个。多个螺钉部件25沿周向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于底壁部8。螺钉部件25的数量为2个。
如图3所示,螺钉部件25配置在底壁部8中的比双头螺栓22的径向位置靠外侧的径向位置。螺钉部件25配置在底壁部8中的比以各个双头螺栓22作为顶点的多边形靠外侧的径向位置。在本实施方式的例子中,螺钉部件25配置在比以4个双头螺栓22作为顶点的四边形靠径向外侧的位置。
螺钉部件25具有螺纹部(省略图示)和头部。螺纹部呈沿轴向延伸的圆柱状。螺纹部在外周具有外螺纹。螺纹部插入于底壁部8的螺钉安装孔而安装于第2端部21d的螺纹孔部。即,螺钉部件25固定于第2端部21d。头部的外径大于螺纹部的外径。头部与螺纹部的轴向一侧的端部连接。头部从轴向一侧与底壁部8接触。头部从马达外部与底壁部8接触。头部从轴向一侧与平坦部8c接触。头部从底壁部8向轴向一侧突出。
在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中,如图5所示,集成电路20a配置为向径向内侧离开基板20的外周缘附近。即,在基板20的外周缘配置有将线圈27的线圈引出线与基板20电连接的连接部分,因此集成电路20a配置在比连接部分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另外,由于第2杯体6B是金属板材制的,因此在第2杯体6B的底壁部8设置有轴承保持部18和圆锥面状的连接面8b。因此,底壁部8的平坦面8a配置在比轴承保持部18和连接面8b靠径向外侧的位置。
根据本实施方式,散热器21的第2端部21d配置在比第1端部21c的径向位置靠外侧的径向位置。因此,能够使第1端部21c与集成电路20a热接触,并且使第2端部21d与底壁部8的平坦面8a接触,从而能够确保第2端部21d与平坦面8a的接触面积。由此,集成电路20a的热易于从散热器21向第2杯体6B传递,散热效率提高。由此,能够高效地对基板20的集成电路20a进行冷却。
在本实施方式中,散热器21在第1端部21c与第2端部21d的中间位置具有屈曲部21e。通过设置屈曲部21e,散热器21的表面积增加,散热效率提高。由于散热器21具有第1台阶面21f和第2台阶面21g,因此散热效率提高。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端部21d的朝向轴向一侧的端面21b的周向上的长度大于径向上的长度。第2杯体6B的底壁部8的平坦面8a在周向上较长,因此易于确保端面21b与平坦面8a的接触面积。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1端部21c中的朝向轴向另一侧的端面21a的表面积相比,第2端部21d中的朝向轴向一侧的端面21b的表面积为同等以上的大小。第1端部21c的朝向轴向另一侧的端面21a与基板20的集成电路20a热接触。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通过散热器21而使集成电路20a的热向第2杯体6B的底壁部8高效地散热。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散热器21与集成电路20a之间夹有散热部件24,因此能够稳定地提高集成电路20a的冷却效率。散热部件24与集成电路20a和散热器21紧密接触,从而能够提高从集成电路20a向散热器21的热传导性。
另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像以下所说明那样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结构的变更等。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第1杯体6A和第2杯体6B是金属板材制的,但不限定于该结构。第1杯体6A也可以是金属板材制以外的例如铝压铸制等。转子磁铁2a和定子4也可以收纳于第1杯体6A和第2杯体6B内来代替在图4中收纳于第1杯体6A内。但是,在像上述的实施方式那样转子磁铁2a和定子4收纳于第1杯体6A内的情况下,能够确保安装于基板20的朝向轴向一侧的板面上的电容器的配置空间,并且能够使马达1在轴向上小型化,因此更优选。另外,基板20、散热部件24以及散热器21的一部分也可以位于第1杯体6A内。
在图5中,散热器21的第2端部21d与第2杯体6B的底壁部8的平坦面8a接触,但也可以与平坦面8a和连接面8b接触。在该情况下,能够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
第2杯体6B的连接部8d呈圆锥筒状,连接面8b呈圆锥面状,但不限定于该结构。连接部8d只要将轴承保持部18与平坦部8c连接起来即可,例如也可以呈阶梯型的筒状,随着从平坦部8c朝向径向内侧而朝向轴向另一侧阶段性地缩径。在该情况下,连接面8b具有朝向径向外侧的外周面和朝向轴向另一侧的圆环面。
也可以使用粘接剂等将散热器21固定于第2杯体6B的底壁部8来代替使用螺钉部件25进行固定。但是,通过使用螺钉部件25,与使用粘接剂等的情况相比,制造时间缩短,生产性提高。也可以不设置散热部件24。也可以设置例如散热润滑脂等来代替散热部件24。
散热器21的形状不限定于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结构。也可以像图7至图9所示的变形例那样,在散热器21的第2端部21d设置凸缘部21l。在图7和图8所示的变形例中,凸缘部21l从第2端部21d的朝向周向的两侧面分别沿周向突出。凸缘部21l呈四边形板状。凸缘部21l的板面朝向轴向,在与中心轴线J垂直的方向上扩展。凸缘部21l的朝向轴向一侧的板面构成端面21b的部分。另外,在凸缘部21l设置螺纹孔部21m来代替在端面21b设置螺纹孔部。螺纹孔部21m沿轴向贯通凸缘部21l。螺纹孔部21m在内周具有内螺纹。螺钉部件25的螺纹部插入并固定于螺纹孔部21m。
在图9所示的变形例中,凸缘部21l从第2端部21d的朝向周向的两侧面、朝向径向内侧的面21i以及朝向径向外侧的面21k分别突出,在与中心轴线J垂直的方向上扩展。另外,沿轴向观察时,凸缘部21l沿着周向呈圆弧状延伸。根据图7至图9所示的变形例,能够将端面21b沿着底壁部8的平坦面8a配置在大范围内。能够增加端面21b与底壁部8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提高从端面21b向底壁部8的热传导效率。另外,作为散热器21整体的表面积增加,从而散热器21的散热效率提高。
虽然未图示,但散热器21也可以在朝向与轴向垂直的方向的外周面具有多个翅片。即,散热器21也可以是在外周面具有多个翅片的结构。在该情况下,散热器21的表面积增加,从而散热器21的散热效率提高。因此,提高了集成电路20a的散热效率。
此外,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组合上述的实施方式、变形例以及在补充说明等中说明的各结构(结构要素),另外,能够进行结构的附加、省略、置换以及其他变更。另外,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方式限定,仅受权利要求书限定。
标号说明
1:马达;2:转子;3:马达轴;4:定子;5:罩;6A:第1杯体;6B:第2杯体;7:轴承;8:底壁部;8a:平坦面;8b:连接面;9:周壁部;18:轴承保持部;19:轴插入孔;20:基板;20a:集成电路;21:散热器;21a、21b:端面;21c:第1端部;21d:第2端部;21e:屈曲部;21f:第1台阶面;21g:第2台阶面;21h、21i、21j、21k:面;24:散热部件;J:中心轴线。
Claims (9)
1.一种马达,其具有:
转子,其具有沿着中心轴线延伸的马达轴;
定子,其与所述转子在径向上隔着间隙而对置;
一对轴承,它们对所述马达轴进行支承,使得该马达轴旋转自如;
基板,其位于所述定子的轴向一侧,并且安装有集成电路的板面朝向轴向一侧而配置;
散热器,其配置于所述基板的轴向一侧,与所述集成电路热接触;以及
罩,其收纳有所述转子、所述定子、所述轴承、所述基板以及所述散热器,
所述罩具有均呈有底筒状的第1杯体和第2杯体,
所述第1杯体和所述第2杯体分别具有:
底壁部,其具有对所述轴承进行保持的轴承保持部;以及
筒状的周壁部,其从所述底壁部的外周缘沿轴向延伸,
所述第1杯体和所述第2杯体配置为各自的所述周壁部的开口部彼此相互对置,
所述第1杯体和所述第2杯体中的至少所述第2杯体是金属板材制的,
在所述第1杯体的所述底壁部设置有沿轴向贯通所述底壁部的轴插入孔,
所述第2杯体的所述底壁部的朝向轴向另一侧的面具有:
与中心轴线垂直的环状的平坦面,其配置在比所述轴承保持部的径向位置靠外侧的径向位置;以及
连接面,其配置在所述轴承保持部与所述平坦面之间,将所述轴承保持部与所述平坦面连接起来,
所述散热器具有:
轴向另一侧的第1端部,其与所述集成电路热接触;以及
轴向一侧的第2端部,其配置在比所述第1端部的径向位置靠外侧的径向位置,与所述平坦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连接面随着从所述轴承保持部朝向径向外侧而朝向轴向一侧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散热器在所述第1端部与所述第2端部的轴向上的中间位置具有屈曲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散热器具有:
第1台阶面,其朝向轴向一侧,将所述第1端部的朝向径向内侧的面与所述第2端部的朝向径向内侧的面连接起来;以及
第2台阶面,其朝向轴向另一侧,将所述第1端部的朝向径向外侧的面与所述第2端部的朝向径向外侧的面连接起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第2端部与所述平坦面和所述连接面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马达,其中,
与所述第1端部中的朝向轴向另一侧的端面的表面积相比,所述第2端部中的朝向轴向一侧的端面的表面积为同等以上的大小。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马达具有能够弹性变形的散热部件,该散热部件夹在所述散热器与所述集成电路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第2端部的朝向轴向一侧的端面的周向上的长度大于径向上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散热器在外周面具有多个翅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191855 | 2017-09-29 | ||
JP2017191855 | 2017-09-29 | ||
PCT/JP2018/034332 WO2019065337A1 (ja) | 2017-09-29 | 2018-09-18 | モータ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052571A true CN111052571A (zh) | 2020-04-21 |
CN111052571B CN111052571B (zh) | 2022-06-28 |
Family
ID=659018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80050300.7A Active CN111052571B (zh) | 2017-09-29 | 2018-09-18 | 马达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00161930A1 (zh) |
JP (1) | JPWO2019065337A1 (zh) |
CN (1) | CN111052571B (zh) |
WO (1) | WO2019065337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D909973S1 (en) * | 2019-03-08 | 2021-02-09 | Abb Schweiz Ag | Motor housing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8125315A (ja) * | 2006-11-15 | 2008-05-29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モータ駆動装置 |
JP2009261122A (ja) * | 2008-04-16 | 2009-11-05 | Mitsuba Corp | モータ駆動装置、およびサーボモータ |
CN101902098A (zh) * | 2009-05-27 | 2010-12-01 | 山洋电气株式会社 | 电气装置的散热结构 |
CN102414961A (zh) * | 2009-04-22 | 2012-04-11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电动机、电气设备以及电动机的制造方法 |
CN103089634A (zh) * | 2011-10-31 | 2013-05-08 |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马达驱动型压缩机 |
JP2013211126A (ja) * | 2012-03-30 | 2013-10-10 | Fujitsu General Ltd | 端子金具およびこの端子金具を備えたモータ |
CN106067711A (zh) * | 2015-04-24 | 2016-11-02 | 阿斯莫株式会社 | 车辆用马达驱动控制装置 |
WO2017154502A1 (ja) * | 2016-03-09 | 2017-09-14 |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電動駆動装置及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543802B2 (en) * | 2011-03-04 | 2017-01-10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Motor drive apparatus |
JP6390089B2 (ja) * | 2013-11-01 | 2018-09-19 |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 インバータ一体型モータ |
JP2015198168A (ja) * | 2014-04-01 | 2015-11-09 |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 電子装置、電力変換装置及び回転電機 |
-
2018
- 2018-09-18 JP JP2019544604A patent/JPWO2019065337A1/ja active Pending
- 2018-09-18 US US16/636,099 patent/US20200161930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8-09-18 CN CN201880050300.7A patent/CN111052571B/zh active Active
- 2018-09-18 WO PCT/JP2018/034332 patent/WO2019065337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8125315A (ja) * | 2006-11-15 | 2008-05-29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モータ駆動装置 |
JP2009261122A (ja) * | 2008-04-16 | 2009-11-05 | Mitsuba Corp | モータ駆動装置、およびサーボモータ |
CN102414961A (zh) * | 2009-04-22 | 2012-04-11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电动机、电气设备以及电动机的制造方法 |
CN101902098A (zh) * | 2009-05-27 | 2010-12-01 | 山洋电气株式会社 | 电气装置的散热结构 |
CN103089634A (zh) * | 2011-10-31 | 2013-05-08 |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马达驱动型压缩机 |
JP2013211126A (ja) * | 2012-03-30 | 2013-10-10 | Fujitsu General Ltd | 端子金具およびこの端子金具を備えたモータ |
CN106067711A (zh) * | 2015-04-24 | 2016-11-02 | 阿斯莫株式会社 | 车辆用马达驱动控制装置 |
WO2017154502A1 (ja) * | 2016-03-09 | 2017-09-14 |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電動駆動装置及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WO2019065337A1 (ja) | 2020-10-22 |
WO2019065337A1 (ja) | 2019-04-04 |
CN111052571B (zh) | 2022-06-28 |
US20200161930A1 (en) | 2020-05-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983672B (zh) | 马达和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 |
US11277047B2 (en) | Busbar apparatus, mot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busbar apparatus | |
CN110637406B (zh) | 马达和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 |
CN109565212B (zh) | 马达和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 |
US20200195097A1 (en) | Motor | |
CN111052572B (zh) | 马达 | |
CN111052571B (zh) | 马达 | |
CN111033974B (zh) | 马达 | |
JP2020092469A (ja) | 回転電機及び送風機 | |
CN113612333B (zh) | 马达和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 |
WO2019065338A1 (ja) | モータ | |
CN110870174B (zh) | 马达 | |
US12126235B2 (en) | Motor | |
US20230126488A1 (en) | Motor | |
JP2017118723A (ja) | モー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