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50360A - 上行数据分流方法、装置、基站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上行数据分流方法、装置、基站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50360A
CN111050360A CN201911147415.0A CN201911147415A CN111050360A CN 111050360 A CN111050360 A CN 111050360A CN 201911147415 A CN201911147415 A CN 201911147415A CN 111050360 A CN111050360 A CN 1110503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roughput
station
maximum
base station
up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4741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50360B (zh
Inventor
钟梓滢
林敏�
张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ba Network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filed Critical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4741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5036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503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503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503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503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10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上行数据分流方法、装置、基站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上行数据分流方法包括:分别获取基站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可分流最大吞吐量;所述基站包括主站和辅站;获取用户终端在所述时间段内的上行需求吞吐量;检测所述上行需求吞吐量与所述可分流最大吞吐量之间的大小关系;若所述上行需求吞吐量小于所述可分流最大吞吐量,则根据所述主站和所述辅站的上行链路质量,将所述上行需求吞吐量分流至所述主站和所述辅站。采用本方法能够提升数据分流的服务质量,提升数据分流策略的灵活度。

Description

上行数据分流方法、装置、基站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上行数据分流方法、装置、基站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4G移动通信系统中,3GPP R12协议版本提出的双连接技术,是指UE(UserEquipment,用户终端)同时使用由非理想回传连接的至少两个不同的基站(例如,主基站及辅基站)所提供的无线资源,UE同时使用主基站和辅基站的多个服务小区中的资源进行数据收发,能够有效提高单用户吞吐量。
随着5G通信系统的到来,提出了4G和5G双连接架构,其中包括EN-DC(E-UTRA-NRDual Connectivity)双连接架构,EN-DC架构连接的是4G核心网EPC,由4G基站作为主基站,5G基站作为辅基站。4G双连接技术中,辅基站作为主基站的数据传输辅助,通常由主基站负责双连接中数据分流的决策,主基站将移动通信数据流量分流给辅基站以缓解主基站通信量的拥塞。
目前,4G-5G双连接下的数据分流较大程度上沿用4G双连接的分流策略,这类分流策略一般只基于主基站的负载均衡考虑,分流策略的灵活度存在较大欠缺,数据分流的服务质量较差。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在双连接网络架构下,能够提升上行数据分流的服务质量的上行数据分流方法、装置、基站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行数据分流方法,所述上行数据分流方法包括:
分别获取基站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可分流最大吞吐量;所述基站包括主站和辅站;
获取用户终端在所述时间段内的上行需求吞吐量;
检测所述上行需求吞吐量与所述可分流最大吞吐量之间的大小关系;
若所述上行需求吞吐量小于所述可分流最大吞吐量,则根据所述主站和所述辅站的上行链路质量,将所述上行需求吞吐量分流至所述主站和所述辅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主站和所述辅站的上行链路质量,将所述上行需求吞吐量分流至所述主站和所述辅站,包括:
若所述主站的上行链路质量高于所述辅站的上行链路质量,则将所述主站的可分流最大吞吐量作为所述主站的实际可分流吞吐量;
计算所述上行需求吞吐量与所述主站的实际可分流吞吐量之间的差值,并将所述差值作为所述辅站的实际可分流吞吐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上行需求吞吐量不小于所述可分流最大吞吐量,则将所述主站的可分流最大吞吐量作为所述主站的实际可分流吞吐量,将所述辅站的可分流最大吞吐量作为所述辅站的实际可分流吞吐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别获取基站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可分流最大吞吐量,包括:
基于所述基站的可分配最大资源数,获取所述基站的可分配最大吞吐量;
基于所述基站的不拥塞剩余资源数,获取所述基站的最大可增加吞吐量;
将所述可分配最大吞吐量及所述最大可增加吞吐量中的较小值作为所述基站的可分流最大吞吐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基站的可分配最大资源数,获取所述基站的可分配最大吞吐量,包括:
获取所述基站的可分配最大资源数及所述基站的总资源数;
对所述可分配最大资源数及所述总资源数中的较小值,根据所述基站的链路质量转换得到第一调制与编码策略MCS索引值,并将所述第一MCS索引值作为所述基站的可分配最大吞吐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基站的不拥塞剩余资源数,获取所述基站的最大可增加吞吐量,包括:
获取所述基站的不拥塞剩余资源数;
对所述不拥塞剩余资源数根据所述基站的链路质量转换得到第二MCS索引值,并将所述第二MCS索引值作为所述基站的最大可增加吞吐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所述基站的不拥塞剩余资源数,包括:
计算所述基站的总资源数与预设拥塞门限值的乘积;
将所述乘积与所述基站当前剩余资源数相减,得到所述不拥塞剩余资源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终端的上行最大发射功率、所述基站的上行链路损耗及所述基站的期望接收功率,计算所述基站的所述可分配最大资源数。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数据分流装置,所述上行数据分流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分别获取基站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可分流最大吞吐量;所述基站包括主站和辅站;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终端在所述时间段内的上行需求吞吐量;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上行需求吞吐量与所述可分流最大吞吐量之间的大小关系;
第一分流模块,用于若所述上行需求吞吐量小于所述可分流最大吞吐量,则根据所述主站和所述辅站的上行链路质量,将所述上行需求吞吐量分流至所述主站和所述辅站。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通过分别获取基站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可分流最大吞吐量;所述基站包括主站和辅站;获取用户终端在所述时间段内的上行需求吞吐量;检测所述上行需求吞吐量与所述可分流最大吞吐量之间的大小关系;若所述上行需求吞吐量小于所述可分流最大吞吐量,则根据所述主站和所述辅站的上行链路质量,将所述上行需求吞吐量分流至所述主站和所述辅站;由此,在双连接网络架构中,主站或者辅站基于用户终端的上行需求吞吐量、基站可分流最大吞吐量及主站和辅站的上行链路质量进行上行数据分流,提升了数据分流的服务质量,本申请中负责数据分流决策的可以是主站,也可以是辅站,提升了数据分流策略的灵活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上行数据分流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上行数据分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400的细化步骤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上行数据分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上行数据分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110的细化步骤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120的细化步骤示意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上行数据分流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提供的上行数据分流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具体是应用在主站或辅站中。上行数据由用户设备发送到基站(主站和辅站),再由基站发送到核心网系统,核心网系统包括3G核心网、4G核心网或5G核心网等;用户设备或者称为用户终端,可以但不限于是各种手机、智能终端、多媒体设备、流媒体设备等等;基站是基站子系统(BSS,Base Station Subsystem)的简称,本申请各实施例中涉及的基站可以是GSM制式、CDMA制式、WCDMA制式、TD-SCDMA制式和LTE制式的基站。本申请各实施例中上行数据分流方法可以适用于任何双连接架构下的移动通信系统。
4G移动通信系统中,3GPP R12协议版本提出了双连接技术,双连接技术是指UE(User Equipment,用户终端)同时使用由非理想回传连接的至少两个不同的基站(例如,主基站及辅基站)所提供的无线资源,在双连接中,辅基站是用于向用户终端提供额外无线资源的基站。UE同时使用主基站和辅基站的多个服务小区中的资源进行数据收发,能够有效提高单用户吞吐量。传统的4G双连接技术中,辅基站作为主基站的数据传输辅助,通常由主基站负责双连接中数据分流的决策,主基站将移动通信数据流量分流给辅基站以缓解主基站通信量的拥塞。
随着5G通信系统的到来,提出了4G和5G双连接架构MR-DC(Multi-Radio DualConnectivity),而MR-DC又包括了EN-DC(E-UTRA-NR Dual Connectivity)、NGEN-DC(NG-RAN E-UTRA-NR Dual Connectivity)、NE-DC(NR-E-UTRA Dual Connectivity)三种网络架构类型;其中,EN-DC架构是由4G基站作为主基站,5G基站作为辅基站,连接的是4G核心网EPC;NGEN-DC架构是由4G基站作为主基站,5G基站作为辅基站,连接的是5G核心网5GC;NE-DC架构是由5G基站作为主基站,4G基站作为辅基站,连接的是5G核心网5GC。EN-DC是当前4G-5G双连接的研究热点,NGEN-DC和NE-DC目前主要处于协议制定阶段,同样属于技术研究的重点范围。可以预见的是,在5G独立组网技术成熟以前,区域覆盖和热点覆盖主要会通过4G-5G双连接的模式实现。
目前,4G-5G双连接下的数据分流较大程度上沿用4G双连接的分流策略,这类分流策略一般只基于主基站的负载均衡考虑,分流策略的灵活度存在较大欠缺,数据分流的服务质量较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行数据分流方法、装置、基站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传统技术中,由主基站负责双连接中数据分流的决策,分流策略一般只基于主基站的负载均衡考虑,分流策略的灵活度存在较大欠缺,数据分流的服务质量较差的技术问题。下面将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具体地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地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行数据分流方法,其执行主体可以是上行数据分流装置,该上行数据分流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实现成为基站的部分或者全部。下述方法实施例中,均以执行主体是基站为例来进行说明。
请参考图2,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数据分流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上行数据分流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分别获取基站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可分流最大吞吐量,基站包括主站和辅站。
其中,可分流最大吞吐量是指基站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最大可传送数据量,预设时间段可以是一个时隙、一个子帧、多个时隙或多个子帧,本实施例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本实施例中,负责上行数据分流决策的可以是主站或者辅站,即主站或者辅站均可以在上行数据分流中承担决策基站的角色,本实施例以决策基站是辅站为例,对本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决策基站也可以是主站。
本实施例中,具体地,主站的可分流最大吞吐量是基于主站的可分配最大资源数得到的,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辅站对用户终端的上行可用最大发射功率与主站的期望接受功率和主站的上行链路损耗的差值求对数,得到主站的可分配最大资源数,再将主站的可分配最大资源数和主站总资源数比较,对不超过主站总资源数的可分配最大资源数,根据主站的链路质量转换得到MCS值,该MCS值用于表征主站的可分配最大吞吐量。
进一步地,为避免主站发生拥塞,辅站获取主站不拥塞情况下的最大可增加吞吐量,将主站的可分配最大吞吐量和主站的最大可增加吞吐量中的较小值作为主站的最大可分流吞吐量。
辅站的可分流最大吞吐量是基于辅站的可分配最大资源数得到的;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辅站对用户终端的上行可用最大发射功率与辅站的期望接受功率和辅站的上行链路损耗的差值求对数,得到辅站的可分配最大资源数,再将辅站的可分配最大资源数和辅站总资源数比较,对不超过辅站总资源数的可分配最大资源数,根据辅站的链路质量转换得到MCS值,该MCS值用于表征辅站的可分配最大吞吐量;为避免辅站发生拥塞,辅站进一步获取辅站不拥塞情况下的最大可增加吞吐量,将辅站的可分配最大吞吐量和辅站的最大可增加吞吐量中的较小值作为辅站的最大可分流吞吐量。
本实施例中,分别获取基站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可分流最大吞吐量,即辅站分别获取主站在该预设时间段内的可分流最大吞吐量及辅站在该预设时间段内的可分流最大吞吐量。
步骤S200,获取用户终端在时间段内的上行需求吞吐量。
辅站获取用户终端在时间段内的上行需求吞吐量,具体是根据用户终端在该预设时间段内需求的最低保证速率或者最低保证比特速率与该预设时间段的乘积得到,每个用户终端在该预设时间段内的操作需求不同,对应的上行需求吞吐量也将不同。
步骤S300,检测上行需求吞吐量与可分流最大吞吐量之间的大小关系。
辅站检测用户终端在该预设时间段内的上行需求吞吐量与基站的可分流最大吞吐量之间的大小关系;具体地,辅站将上行需求吞吐量与主站和辅站的可分流最大吞吐量之和进行对比,得到上行需求吞吐量与可分流最大吞吐量之间的大小关系。
步骤S400,若上行需求吞吐量小于可分流最大吞吐量,则根据主站和辅站的上行链路质量,将上行需求吞吐量分流至主站和辅站。
在本实施例中,若辅站检测到用户终端的上行需求吞吐量小于主站与辅站的可分流最大吞吐量之和,则根据主站和辅站的上行链路质量,将上行需求吞吐量分流至主站和辅站;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上行链路质量可以用信干噪比表征,可转换为MCS索引值;若主站的上行链路质量比辅站的上行链路质量高,则将上行需求吞吐量中的较多部分分配给主站,由辅站承担剩余部分,例如,将上行需求吞吐量中与主站的可分流最大吞吐量相等的部分分配给主站分流,将上行需求吞吐量中的剩余部分分配给辅站分流;若辅站的上行链路质量比主站的上行链路质量高,则将上行需求吞吐量中较多部分分配给辅站,主站承担剩余部分,例如,将上行需求吞吐量中与辅站的可分流最大吞吐量相等的部分分配给辅站分流,将上行需求吞吐量中的剩余部分分配给主站分流,由此,上行链路质量高的主站或辅站承担较多的数据分流,提升了数据分流的服务质量。
本实施例通过分别获取基站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可分流最大吞吐量;基站包括主站和辅站;获取用户终端在时间段内的上行需求吞吐量;检测上行需求吞吐量与可分流最大吞吐量之间的大小关系;若上行需求吞吐量小于可分流最大吞吐量,则根据主站和辅站的上行链路质量,将上行需求吞吐量分流至主站和辅站;由此,在双连接网络架构中,主站或者辅站基于用户终端的上行需求吞吐量、基站可分流最大吞吐量及主站和辅站的上行链路质量进行上行数据分流,提升了数据分流的服务质量,本实施例中负责数据分流决策的可以是主站,也可以是辅站,提升了数据分流策略的灵活度。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基于上述图2所示的实施例,参见图3,图3为本实施例中,步骤S400的细化步骤示意图;本实施例上行数据分流方法中,步骤S400具体包括:
步骤S410,若上行需求吞吐量小于可分流最大吞吐量且主站的上行链路质量高于辅站的上行链路质量,则将主站的可分流最大吞吐量作为主站的实际可分流吞吐量。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地,若用户终端的上行需求吞吐量小于主站的可分流最大吞吐量与辅站的可分流最大吞吐量之和,则进一步比较主站和辅站的上行链路质量的高低;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主站的上行链路质量可以用主站上行链路的信干噪比表征,可转换为对应的MCS值,辅站的上行链路质量可以用辅站上行链路的信干噪比表征,可转换为对应的MCS值,将两者的对应的MCS值进行比较,得到主站和辅站的上行链路质量的比较结果。
若主站的上行链路质量高于辅站的上行链路质量,则表征主站的服务质量优于辅站,为提高基站整体的数据分流服务质量,本实施例将主站的可分流最大吞吐量作为主站的实际可分流吞吐量,即让主站以最大数据分流能力承担分流吞吐量。
步骤S420,计算上行需求吞吐量与主站的实际可分流吞吐量之间的差值,并将差值作为辅站的实际可分流吞吐量。
以主站的可分流最大吞吐量承担上行需求吞吐量的一部分,将上行需求吞吐量中的其余部分,分配给辅站分流,即将上行需求吞吐量与主站的实际可分流吞吐量之间的差值作为辅站的实际可分流吞吐量。
本实施例通过若上行需求吞吐量小于可分流最大吞吐量且主站的上行链路质量高于辅站的上行链路质量,则将主站的可分流最大吞吐量作为主站的实际可分流吞吐量,计算上行需求吞吐量与主站的实际可分流吞吐量之间的差值,并将差值作为辅站的实际可分流吞吐量;由此,让链路质量较高的主站,以可分流最大吞吐量承担上行需求吞吐量的大部分,上行需求吞吐量中的剩余小部分再由链路质量较差的辅站承担,提升了基站整体的数据传输质量,提升了数据分流的服务质量。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若上行需求吞吐量小于可分流最大吞吐量,且辅站的上行链路质量高于主站的上行链路质量,则将辅站的可分流最大吞吐量作为辅站的实际可分流吞吐量,计算上行需求吞吐量与辅站的实际可分流吞吐量之间的差值,并将差值作为主站的实际可分流吞吐量,同样可以实现提升基站整体的数据传输质量、提升数据分流的服务质量的效果,本实施例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上行数据分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上述图2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步骤:
步骤S500,若上行需求吞吐量不小于可分流最大吞吐量,则将主站的可分流最大吞吐量作为主站的实际可分流吞吐量,将辅站的可分流最大吞吐量作为辅站的实际可分流吞吐量。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地,检测上行需求吞吐量与可分流最大吞吐量之间的大小关系,若上行需求吞吐量不小于可分流最大吞吐量,则将主站的可分流最大吞吐量作为主站的实际可分流吞吐量,将辅站的可分流最大吞吐量作为辅站的实际可分流吞吐量。
本实施例对于当基站的承载能力不足以满足或刚好满足用户终端的上行需求吞吐量的情况给出了一种实施方式,若上行需求吞吐量不小于可分流最大吞吐量,即若主站和辅站的承载能力不能满足或刚好满足用户终端的上行需求吞吐量时,则将主站的可分流最大吞吐量作为主站的实际可分流吞吐量,将辅站的可分流最大吞吐量作为辅站的实际可分流吞吐量,由此,扩大了本申请上行数据分流方法的应用范围。
图5为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上行数据分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上述图3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步骤S100,包括:
步骤S110,基于基站的可分配最大资源数,获取基站的可分配最大吞吐量。
在本实施例中,继续以辅站承担上行数据分流中决策基站的角色为例,对本实施例作详细说明。辅站基于基站的可分配最大资源数获取基站的可分配最大吞吐量,具体是辅站基于主站的可分配最大资源数获取主站的可分配最大吞吐量、辅站基于辅站的可分配最大资源数获取辅站的可分配最大吞吐量。
辅站基于主站的可分配最大资源数,获取主站的可分配最大吞吐量,具体地,辅站对用户终端的上行可用最大发射功率与主站的期望接受功率和主站的上行链路损耗的差值求对数,得到主站的可分配最大资源数,再将主站的可分配最大资源数和主站总资源数比较,对不超过主站总资源数的可分配最大资源数,根据主站的链路质量转换得到MCS值用于表征主站的可分配最大吞吐量。
辅站获取辅站的可分配最大吞吐量的过程与上述辅站获取主站的可分配最大吞吐量的过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辅站分别获取到主站的可分配最大吞吐量、获取辅站的可分配最大吞吐量。
步骤是120,基于基站的不拥塞剩余资源数,获取基站的最大可增加吞吐量。
辅站基于基站的不拥塞剩余资源数获取基站的最大可增加吞吐量,具体是辅站基于主站的不拥塞剩余资源数,获取主站的最大可增加吞吐量、辅站基于辅站的不拥塞剩余资源数,获取辅站的最大可增加吞吐量。
辅站基于主站的不拥塞剩余资源数,获取主站的最大可增加吞吐量,具体地,主站的不拥塞剩余资源数为主站的总资源数和预设拥塞门限的乘积与当前剩余资源数的差值,辅站再对主站的不拥塞剩余资源数根据主站的链路质量转换得到的MCS值,该MCS值表征主站的最大可增加吞吐量。
辅站获取辅站的最大可增加吞吐量的过程与上述辅站获取主站的最大可增加吞吐量的过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130,将可分配最大吞吐量及最大可增加吞吐量中的较小值作为基站的可分流最大吞吐量。
辅站获取到主站的可分配最大吞吐量和最大可增加吞吐量、获取到辅站的可分配最大吞吐量和最大可增加吞吐量后,将主站的可分配最大吞吐量及最大可增加吞吐量中的较小值作为主站的可分流最大吞吐量,将辅站的可分配最大吞吐量及最大可增加吞吐量中的较小值作为辅站的可分流最大吞吐量;由此,可分流最大吞吐量的确定过程引入了最大可增加吞吐量,避免了主站及辅站拥塞造成的数据分流质量较差的问题,本实施例基于基站的可分配最大吞吐量及最大可增加吞吐量确定基站的可分流最大吞吐量,确保了基站的上行链路不拥塞,提升了基站数据分流的服务效果。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参加图6,图6为本实施例中步骤S110的细化步骤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步骤S110可以包括:
步骤S110a,获取基站的可分配最大资源数及基站的总资源数。
辅站获取主站的可分配最大资源数及主站的总资源数、获取辅站的可分配最大资源数及辅站的总资源数。
辅站获取主站的可分配最大资源数及主站的总资源数,具体地,辅站根据用户终端的上行最大发射功率、主站的上行链路损耗及主站的期望接收功率,计算主站的可分配最大资源数。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用户终端的上行最大发射功率的计算公式如公式1所示:
PNR+PETRUE=PCMAX 公式1
其中,PNR为辅站上用户终端可用的最大发射功率,PETRUE为主站上用户终端可用的最大发射功率,PCMAX为用户终端的上行最大发射功率。通信系统分别配置主站和辅站上用户终端可用的最大发射功率,两者之和等于用户终端的上行最大发射功率;通信系统可以根据主站和辅站上的链路质量、数据量大小、链路损耗等分别配置主站和辅站上用户终端可用的最大发射功率。
主站的上行链路损耗可以用主站下行路径损耗表示,也可以通过主站上行剩余功率计算得到;具体地,主站下行路径损耗的估算方法为:主站下行路径损耗PL=主站发射的参考信号功率+主站天线增益+用户终端天线增益-馈线损耗-用户终端接收的参考信号功率,该主站下行路径损耗的估算方法同样适用于辅站。
主站的上行链路损耗根据主站上行剩余功率计算的方法为:首先,根据功率余量报告(PHR)计算UE上报子帧时对应的UE上行发射功率,具体计算公式如公式2所示:
PUETP(i)=PCMAX-PHR(i) 公式2
其中,PUETP(i)为UE发送第i个子帧时对应的UE上行发射功率,PHR(i)为UE发送第i个子帧时功率余量报告中UE的剩余功率,得到PUETP(i)后,再根据如下所示的公式3计算主站的上行链路损耗:
PL(i)=PUETP(i)-RPUSCH(i) 公式3
其中,RPUSCH(i)为主站收到UE发送的第i个子帧时对应的上行接收功率,PL(i)即为UE发送第i个子帧时主站对应的上行链路损耗,记录当前的PL(i)值,在预设时间段内该UE发送多个子帧时分别计算主站对应的上行链路损耗,并对计算得到的所有上行链路损耗求平均值,该平均值即为主站的上行链路损耗PL。该主站下行路径损耗的估算方法同样适用于辅站。
主站的期望接收功率是主站的上行期望接受功率,主站的上行期望接受功率可通过主站测量得到的平均干扰加噪声IN、业务解调所需的信干噪比SINRtarget、最大路损PLmax、路径损耗补偿因子计算得到,具体计算公式如公式4所示:
P0_PUSCH=PRX_PUSCH+(1-α)·PLmax 公式4
其中,P0_PUSCH即为主站的上行期望接受功率,PLmax为最大路损,最大路损的计算方法参见上述主站的上行链路损耗的计算方式,具体可以选用小区边缘的UE计算最大路损;α为路径损耗补偿因子,默认取值为0.8,且PRX_PUSCH=IN+SINRtarget
由此,辅站得到用户终端的上行最大发射功率、主站的上行链路损耗及主站的期望接收功率,再根据用户终端的上行最大发射功率、主站的上行链路损耗及主站的期望接收功率,计算主站的可分配最大资源数,具体地,主站的可分配最大资源数Num的计算公式如公式5所示:
Figure BDA0002282589580000161
由此,辅站获取到主站的可分配最大资源数Num。辅站再获取主站的总资源数,总资源数为通信系统分配的主站的可用总资源数。
步骤S110b,对可分配最大资源数及总资源数中的较小值,根据基站的链路质量转换得到第一调制与编码策略MCS索引值,并将第一MCS索引值作为基站的可分配最大吞吐量。
辅站从主站的可分配最大资源数及总资源数中选取一个较小值,将该较小值根据主站的链路质量转换得到第一MCS索引值,并将第一MCS索引值作为主站的可分配最大吞吐量。由此,辅站获取到主站的可分配最大吞吐量。
需要说明的是,辅站基于辅站的可分配最大资源数,获取辅站的可分配最大吞吐量的计算方式与上述辅站获取到主站的可分配最大吞吐量的方法类似,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参加图7,图7为本实施例中步骤S120的细化步骤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步骤S120可以包括:
步骤S120a,获取基站的不拥塞剩余资源数。
首先,辅站计算主站的总资源数与预设拥塞门限值的乘积;预设拥塞门限值在实际实施时可以根据主站的链路质量等条件设置,例如设置拥塞门限值为0.8,将主站的总资源数与0.8相乘,得到乘积;再将该乘积与主站当前剩余资源数相减,得到主站的不拥塞剩余资源数。
步骤S120b,对不拥塞剩余资源数根据基站的链路质量转换得到第二MCS索引值,并将第二MCS索引值作为基站的最大可增加吞吐量。
辅站对主站的不拥塞剩余资源数根据主站的链路质量转换得到第二MCS索引值,并将第二MCS索引值作为主站的最大可增加吞吐量。
需要说明的是,辅站基于辅站的不拥塞剩余资源数,获取辅站的最大可增加吞吐量的计算方式与上述辅站获取到主站的最大可增加吞吐量的方法类似,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由此,辅站基于主站和辅站的用户终端的上行最大发射功率、上行链路损耗、期望接收功率以及用户需求计算各自系统上的可分流最大吞吐量,从而保证在主站和辅站系统均不拥塞的情况下,最大化系统的资源,同时用户终端基于链路质量较好的系统优先采用该系统的资源,最小化资源开销,但最大化系统吞吐,提升用户感知;本实施例决策基站可以是主站或者辅站,在双连接场景中具有较好的普适性。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2-7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2-7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提供了一种上行数据分流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10,用于分别获取基站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可分流最大吞吐量;所述基站包括主站和辅站;
第二获取模块20,用于获取用户终端在所述时间段内的上行需求吞吐量;
检测模块30,用于检测所述上行需求吞吐量与所述可分流最大吞吐量之间的大小关系;
第一分流模块40,用于若所述上行需求吞吐量小于所述可分流最大吞吐量,则根据所述主站和所述辅站的上行链路质量,将所述上行需求吞吐量分流至所述主站和所述辅站。
可选地,所述第一分流模块40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上行需求吞吐量小于所述可分流最大吞吐量且所述主站的上行链路质量高于所述辅站的上行链路质量,则将所述主站的可分流最大吞吐量作为所述主站的实际可分流吞吐量;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计算所述上行需求吞吐量与所述主站的实际可分流吞吐量之间的差值,并将所述差值作为所述辅站的实际可分流吞吐量。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分流模块,用于若所述上行需求吞吐量不小于所述可分流最大吞吐量,则将所述主站的可分流最大吞吐量作为所述主站的实际可分流吞吐量,将所述辅站的可分流最大吞吐量作为所述辅站的实际可分流吞吐量。
可选地,所述第一获取模块10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基站的可分配最大资源数,获取所述基站的可分配最大吞吐量;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基站的不拥塞剩余资源数,获取所述基站的最大可增加吞吐量;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可分配最大吞吐量及所述最大可增加吞吐量中的较小值作为所述基站的可分流最大吞吐量。
可选地,所述第一获取单元包括:
第一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基站的可分配最大资源数及所述基站的总资源数;
第一转换子单元,用于对所述可分配最大资源数及所述总资源数中的较小值,根据所述基站的链路质量转换得到第一调制与编码策略MCS索引值,并将所述第一MCS索引值作为所述基站的可分配最大吞吐量。、
可选地,所述第二获取单元包括:
第二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基站的不拥塞剩余资源数;
第二转换子单元,用于对所述不拥塞剩余资源数根据所述基站的链路质量转换得到第二MCS索引值,并将所述第二MCS索引值作为所述基站的最大可增加吞吐量。
可选地,所述第二获取子单元包括:
第一计算部,用于计算所述基站的总资源数与预设拥塞门限值的乘积;
第二计算部,用于将所述乘积与所述基站当前剩余资源数相减,得到所述不拥塞剩余资源数。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终端的上行最大发射功率、所述基站的上行链路损耗及所述基站的期望接收功率,计算所述基站的所述可分配最大资源数。
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行数据分流装置,可以执行上述上行数据分流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关于上行数据分流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上行数据分流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上行数据分流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分别获取基站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可分流最大吞吐量;所述基站包括主站和辅站;
获取用户终端在所述时间段内的上行需求吞吐量;
检测所述上行需求吞吐量与所述可分流最大吞吐量之间的大小关系;
若所述上行需求吞吐量小于所述可分流最大吞吐量,则根据所述主站和所述辅站的上行链路质量,将所述上行需求吞吐量分流至所述主站和所述辅站。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微秒)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分别获取基站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可分流最大吞吐量;所述基站包括主站和辅站;
获取用户终端在所述时间段内的上行需求吞吐量;
检测所述上行需求吞吐量与所述可分流最大吞吐量之间的大小关系;
若所述上行需求吞吐量小于所述可分流最大吞吐量,则根据所述主站和所述辅站的上行链路质量,将所述上行需求吞吐量分流至所述主站和所述辅站。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1)

1.一种上行数据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分别获取基站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可分流最大吞吐量;所述基站包括主站和辅站;
获取用户终端在所述时间段内的上行需求吞吐量;
检测所述上行需求吞吐量与所述可分流最大吞吐量之间的大小关系;
若所述上行需求吞吐量小于所述可分流最大吞吐量,则根据所述主站和所述辅站的上行链路质量,将所述上行需求吞吐量分流至所述主站和所述辅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行数据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主站和所述辅站的上行链路质量,将所述上行需求吞吐量分流至所述主站和所述辅站,包括:
若所述主站的上行链路质量高于所述辅站的上行链路质量,则将所述主站的可分流最大吞吐量作为所述主站的实际可分流吞吐量;
计算所述上行需求吞吐量与所述主站的实际可分流吞吐量之间的差值,并将所述差值作为所述辅站的实际可分流吞吐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行数据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上行需求吞吐量不小于所述可分流最大吞吐量,则将所述主站的可分流最大吞吐量作为所述主站的实际可分流吞吐量,将所述辅站的可分流最大吞吐量作为所述辅站的实际可分流吞吐量。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获取基站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可分流最大吞吐量,包括:
基于所述基站的可分配最大资源数,获取所述基站的可分配最大吞吐量;
基于所述基站的不拥塞剩余资源数,获取所述基站的最大可增加吞吐量;
将所述可分配最大吞吐量及所述最大可增加吞吐量中的较小值作为所述基站的可分流最大吞吐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基站的可分配最大资源数,获取所述基站的可分配最大吞吐量,包括:
获取所述基站的可分配最大资源数及所述基站的总资源数;
对所述可分配最大资源数及所述总资源数中的较小值,根据所述基站的链路质量转换得到第一调制与编码策略MCS索引值,并将所述第一MCS索引值作为所述基站的可分配最大吞吐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基站的不拥塞剩余资源数,获取所述基站的最大可增加吞吐量,包括:
获取所述基站的不拥塞剩余资源数;
对所述不拥塞剩余资源数根据所述基站的链路质量转换得到第二MCS索引值,并将所述第二MCS索引值作为所述基站的最大可增加吞吐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基站的不拥塞剩余资源数,包括:
计算所述基站的总资源数与预设拥塞门限值的乘积;
将所述乘积与所述基站当前剩余资源数相减,得到所述不拥塞剩余资源数。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终端的上行最大发射功率、所述基站的上行链路损耗及所述基站的期望接收功率,计算所述基站的所述可分配最大资源数。
9.一种上行数据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分别获取基站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可分流最大吞吐量;所述基站包括主站和辅站;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终端在所述时间段内的上行需求吞吐量;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上行需求吞吐量与所述可分流最大吞吐量之间的大小关系;
第一分流模块,用于若所述上行需求吞吐量小于所述可分流最大吞吐量,则根据所述主站和所述辅站的上行链路质量,将所述上行需求吞吐量分流至所述主站和所述辅站。
10.一种基站,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1911147415.0A 2019-11-21 2019-11-21 上行数据分流方法、装置、基站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0503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47415.0A CN111050360B (zh) 2019-11-21 2019-11-21 上行数据分流方法、装置、基站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47415.0A CN111050360B (zh) 2019-11-21 2019-11-21 上行数据分流方法、装置、基站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50360A true CN111050360A (zh) 2020-04-21
CN111050360B CN111050360B (zh) 2022-12-30

Family

ID=702318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47415.0A Active CN111050360B (zh) 2019-11-21 2019-11-21 上行数据分流方法、装置、基站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50360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69833A (zh) * 2020-05-26 2020-09-1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3923684A (zh) * 2020-07-08 2022-01-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数据分流方法、终端设备以及芯片系统
WO2022246796A1 (en) * 2021-05-28 2022-12-01 Apple Inc. Uplink traffic throughput enhancement
CN115442846A (zh) * 2021-06-02 2022-12-0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黑龙江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分流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317585A1 (en) * 2010-06-25 2011-12-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ffic offload in a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system
US20120140624A1 (en) * 2010-12-06 2012-06-07 Genband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ynamic congestion management in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CN102857971A (zh) * 2011-06-30 2013-0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分流点设备、用户终端及其系统
CN106488499A (zh) * 2015-08-25 2017-03-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分流方法及装置
CN106658719A (zh) * 2015-10-30 2017-05-1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分流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317585A1 (en) * 2010-06-25 2011-12-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ffic offload in a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system
US20120140624A1 (en) * 2010-12-06 2012-06-07 Genband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ynamic congestion management in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CN102857971A (zh) * 2011-06-30 2013-0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分流点设备、用户终端及其系统
CN106488499A (zh) * 2015-08-25 2017-03-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分流方法及装置
CN106658719A (zh) * 2015-10-30 2017-05-1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分流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69833A (zh) * 2020-05-26 2020-09-1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1669833B (zh) * 2020-05-26 2023-04-07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3923684A (zh) * 2020-07-08 2022-01-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数据分流方法、终端设备以及芯片系统
WO2022246796A1 (en) * 2021-05-28 2022-12-01 Apple Inc. Uplink traffic throughput enhancement
CN115442846A (zh) * 2021-06-02 2022-12-0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黑龙江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分流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50360B (zh) 2022-12-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50360B (zh) 上行数据分流方法、装置、基站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102208356B1 (ko) 이종망 네트워크 시스템에서 간섭 제어 방법 및 그 장치
US8717983B2 (en) Mechanism of dynamic resource transaction for wireless OFDMA systems
EP3138341B1 (en) Method and radio network node for scheduling of wireless devices in a cellular network
US10129766B2 (en) Quality of service management methods, quality of service management devices and quality of service management system
EP2566211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radio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CN110708721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3493388A (zh) 无线通信系统的多个小区中的协同传输方法
US11924817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wireless network infrastructure
WO2001022617A2 (en) Power estimation method
WO200310112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ll admission control
WO2012063837A1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ネットワーク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CN110870346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负载分配的设备和方法
KR102099274B1 (ko) 분산 안테나 구조의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부하 분산 제어 시스템 및 부하 분산 방법
CN111083738A (zh) 一种负载均衡方法及设备
US8780879B2 (en) Frequency band adjusting metho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frequency band adjusting apparatus
KR20140090834A (ko) D2d 통신을 위한 통신단말의 송신전력정보 결정방법, d2d 통신을 위한 통신단말의 자원할당방법 및 d2d 통신시스템
KR100617846B1 (ko)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서비스 품질을 보장하는 호 수락장치 및 방법
CN105391746A (zh) 用于巢状式网络的中央控制设备及其资源分配方法
CN113316240B (zh) 一种nsa中终端设备功率调整方法及装置
KR20140117830A (ko) 중첩된 무선네트워크 환경에서 모바일 데이터의 전송속도를 향상하기 위한 복수개 셀 선택 및 데이터 분산 전송 방법
US8938249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dmiss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related network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therefor
CN103079215A (zh) 一种基于扇区公平的多小区联合优化方法
US20050113105A1 (en) Method and a controller for controlling a connection
CN114079973B (zh) 一种负荷均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0663 Shenzhou Road 10,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Jingxin Network System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Shenzhou Road 10,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