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47974A - 连接结构、连接组件和显示屏 - Google Patents

连接结构、连接组件和显示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47974A
CN111047974A CN201911268608.1A CN201911268608A CN111047974A CN 111047974 A CN111047974 A CN 111047974A CN 201911268608 A CN201911268608 A CN 201911268608A CN 111047974 A CN111047974 A CN 1110479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limiting
connecting piece
hole
bas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6860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47974B (zh
Inventor
贺金锋
康鹏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lumi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Unilumi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lumi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Unilumi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6860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479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479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479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479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479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连接结构、连接组件和显示屏,用于连接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包括限位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限位件的一端用于与第一基体连接,限位件远离第一基体的一端开设有限位孔,第一连接件的一端用于与第二基体连接,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穿设限位孔,并与第二连接件连接,且第一连接件活动设置于限位孔内,第二连接件活动抵接于限位件远离限位孔的位置。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连接时,能够避免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分别朝相背的方向运动,同时,限位孔内存在给第一连接件活动的缓冲空间,也即第一连接件与限位孔的壁部之间具有旷量,从而避免第一连接件和限位件因受力而断裂。

Description

连接结构、连接组件和显示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连接结构、连接组件和显示屏。
背景技术
现有的显示屏壳体通过打螺丝起到连接和固定模组的作用,模组即显示模组,模组包括线路板和设置于线路板上的发光单元,若壳体的孔位与线路板上焊接的铜柱存在轴向对位不正,则二者间会产生一定的应力,当应力超过临界值时,会导致强度相对较低的线路板上铜柱焊接部位失效,使得线路板上的铜柱脱落,进而导致显示屏无法有效地被固定于壳体上,严重影响显示效果。
导致壳体孔位与铜柱对位不正的原因包括:(1)由于壳体的孔位及线路板本身存在一定公差,线路板上的铜柱焊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角度倾斜,所有这些误差的积累可能会导致明显的对位不正;(2)壳体在发生热胀冷缩的时候,壳体孔位会随着壳体尺寸的变化而产生一定的位移,由于线路板与壳体存在较大的热膨胀系数差值,壳体的孔位与线路板上焊接的铜柱会产生一定的位移。
针对第二种原因,为减少热胀冷缩时壳体的孔位与线路板上焊接的铜柱位移的影响,目前,一般采用如下方法:(1)增大铜柱与线路板的焊接强度,具体措施有增大焊接面积、采用高成本锡膏、补焊等,此类技术手段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良率,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应力的问题,而且会导致成本上升,且会导致生产效率降低。(2)采用低膨胀系数的壳体,该类壳体一般采用掺杂有较高比例碳纤的塑胶材质或是金属材质,能够较好避免热胀冷缩引起的位移问题,但是,碳纤的塑胶材质所制得的壳体的成本远高于常规塑胶壳体的成本。因此,亟需研发一种能够避免线路板从壳体上脱开、又能够避免热胀冷缩时容易损坏的连接结构。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连接结构、连接组件和显示屏。
一种连接结构,用于连接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包括限位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限位件的一端用于与第一基体连接,所述限位件远离所述第一基体的一端开设有限位孔,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用于与所述第二基体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穿设所述限位孔,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件活动设置于所述限位孔内,所述第二连接件活动抵接于所述限位件远离所述限位孔的位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用于与所述第一基体焊接或粘接。
上述的连接结构用于连接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连接时,能够避免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分别朝相背的方向运动,同时,在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热胀冷缩过程中,第一基体的长度和第二基体的长度发生变化,使得第一连接件和限位孔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即第一连接件在限位孔内活动,该过程中,因此第一连接件不会在热胀冷缩一开始时便与限位孔的壁部抵接和碰撞,从而避免第一连接件和限位件过早受力,即限位孔内存在给第一连接件活动的缓冲空间,也即第一连接件与限位孔的壁部之间具有旷量,从而避免第一连接件和限位件因受力而断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用于抵接于第一基体背向所述第二基体的一面,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用于依次穿设所述第二基体和所述限位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螺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二连接件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的壁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螺孔的壁部螺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包括支撑部和限位部,所述支撑部和所述限位部连接,且所述支撑部和所述限位部相互倾斜设置,所述支撑部用于与第一基体连接,所述限位孔开设于所述限位部上。
一种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还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连接结构,所述限位件的一端与第一基体连接,所述第二基体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抵接于第二基体背向所述第一基体的一面,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依次穿设所述通孔和所述限位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基体上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围绕于所述通孔设置,且所述凸起活动抵接于所述限位孔的壁部。
一种显示屏,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连接组件,所述第一基体包括线路板,所述第二基体包括壳体。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连接结构的一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的连接结构的一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的连接结构的一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的显示屏的立体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的显示屏的立体分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连接结构,用于连接第一基体810和第二基体820,包括限位件100、第一连接件210和第二连接件220,所述限位件100的一端用于与第一基体810连接,所述限位件100远离所述第一基体810的一端开设有限位孔101,所述第一连接件210的一端用于与所述第二基体820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210的另一端穿设所述限位孔101,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220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件210活动设置于所述限位孔101内,所述第二连接件220活动抵接于所述限位件100远离所述限位孔的位置,具体地,当所述第一基体810和第二基体820分别朝相背的方向运动时,所述第二连接件220抵接于所述限位件100,且使得所述第一基体810和所述第二基体820停止相背运动,即所述第一连接件210用于在所述限位孔101内活动,即所述限位件100通过所述限位孔101在所述第一连接件210的径向上位移。其中,所述限位孔101的截面宽度大于所述第一连接件210的截面宽度,所述第二连接件220的截面宽度至少部分大于所述限位孔101的截面宽度,应当理解的是,如图2和图3所示,截面指的是平行于第二方向D2上的平面,且该平面的投影与第二方向D2平行。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210活动穿设于所述限位孔101内,即所述第一连接件210与所述限位孔101的壁部之间存在间隙,所述限位孔101用于当所述第一基体810或第二基体820发生热胀冷缩时,使得所述第一连接件210在限位孔101内活动,从而使得所述第一连接件210在限位孔101内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220的至少部分无法穿过所述限位孔101,以使得第二连接件220抵接于所述限位件100上,从而能够避免第一基体810和第二基体820分别朝相背的方向运动。
请参阅图1,上述的连接结构用于连接第一基体810和第二基体820,第一连接件210和第二连接件220连接时,能够避免第一基体810和第二基体820分别朝相背的方向运动,同时,在第一基体810和第二基体820热胀冷缩过程中,第一基体810的长度和第二基体820的长度发生变化,使得第一连接件210和限位孔101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即第一连接件210在限位孔101内活动,该过程中,因此第一连接件210不会在热胀冷缩一开始时便与限位孔101的壁部抵接和碰撞,从而避免第一连接件210和限位件100过早受力,即第一连接件210能够在限位孔101内存在给第一连接件活动的缓冲空间,也即第一连接件210与限位孔101的壁部之间具有旷量,从而避免第一连接件210和限位件100因受力而断裂。同时,由于该连接结构对材料的要求不高,因此相较于采用低膨胀材料壳体,成本更低。
应当理解的是,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受热胀冷缩的形变量越大,则越会因形变而产生越大推力,当第一连接件和限位孔的壁部一开始便直接接触时,则容易导致第一连接件和限位件两者受力而其中的一者断裂,本申请中,由于第一连接件能够在限位孔内存在一定的缓冲空间,即使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的形变量较大,第一连接件亦能在限位孔内活动一段距离,避免第一连接件和限位孔的壁部过早地接触,也即避免过早受力,从而避免在热胀冷缩时不断累积推力而引起第一连接件和限位件断裂。
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210的一端用于抵接于第二基体820背向所述第一基体810的一面,所述第一连接件210的另一端用于依次穿设所述第二基体820和所述限位孔101。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210的第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基体820,当第二基体820朝远离所述第一基体810的方向运动时,能够被所述第一连接件210抵住,并限制所述第二基体820朝远离所述第一基体810的方向运动,所述第一连接件210的第二端穿过所述第二基体820和所述限位孔101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220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220抵接于所述限位件100背离所述第二基体820的一面,这样,当所述第一基体810朝远离所述第二基体820的方向运动时,所述第二连接件220能够抵住所述限位件100,从而限制所述第一基体810朝远离所述第二基体820的方向运动,这样,即能实现避免所述第一基体810和第二基体820朝相背的方向运动,即避免所述第一基体810和第二基体820相互脱开。
应当理解的是,所述限位件与所述第一基体的连接,既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亦可以是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用于与所述第一基体固定连接,固定连接时,能够使得限位件与所述第一基体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用于与所述第一基体可拆卸连接,可拆卸连接时,能够使得限位件与第一基体之间的连接更加灵活,方便拆卸和安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用于与所述第一基体焊接或粘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体为线路板,所述线路板没有额外的用于连接的结构,从而使得限位件与线路板难以实施卡扣连接或者螺纹连接等结构,通过焊接或粘接,能够使得限位件稳定地设置在线路板上,从而使得线路板和限位件之间被稳定地固定在一起。应当理解的是,在第一基体或第二基体热胀冷缩过程中,第一连接件已经在所述限位孔内活动,因而当限位件被稳定地固定于第一基体时,能更好地保持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之间的稳定。
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220抵接于所述限位件100的表面,从而避免第一基体810和第二基体820两者相背运动,使得第一基体810和第二基体820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本实施例中,虽然第一基体810和第二基体820两者无法相背运动,但是,通过限位孔101和第一连接件的配合,能够使得第一基体810和第二基体820之间能够在横向上具有一定的相对活动的空间,所述横向指的是第一基体810和第二基体820之间的平面上的任一方向,如图2和图3所示,横向指的是第二方向D2,第一基体810或第二基体820发生热胀冷缩时,基于线路板和壳体的结构,横向上长度的变化会更大,因此,所述连接结构能够避免限位件100和第一连接件在横向上受力过大,一方面连接结构能够很好地应对第一基体810和第二基体820热胀冷缩造成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第一连接件210和第二连接件220的连接,能够避免第一基体810和第二基体820两者相背运动,从而避免第一基体810从第二基体820上脱开,或者说避免第二基体820从第一基体810上脱开。
如图2和图3所示,由于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限位件的配合,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无法在第一方向D1上运动,但是,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在第二方向D2上具有一定的相对活动的空间,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涨缩量不同,所述第一连接件偏向限位孔的左侧,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涨缩量不同,所述第一连接件偏向限位孔的右侧。上述两个实施例中,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之间虽然发生了相对位移,但是,第一连接件和限位孔的壁部未抵接,因此,第一连接件和限位件不会受到第二方向D2上或与第二方向D2相反方向的力,避免了限位件从第一基体上脱开,也避免了第一连接件从第二基体上脱开。
应当理解的是,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连接,既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亦可以是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可拆卸连接。这样,当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连接时,能够避免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朝相背的方向运动,当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拆卸开时,又能使得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相互拆开,同时,这种可拆卸连接不会影响第一连接件在限位孔内的运动,在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热胀冷缩时,依然能够使得第一连接件在限位孔内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从而避免第一连接件或限位件因过度受力而断开。
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210和所述第二连接件220螺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卡扣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销接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过盈配合连接。上述实施例中,能够实现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可拆卸连接,且应当注意的是,螺接即螺纹连接,螺接具有较高的连接强度,能够很好地避免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在使用中脱开。由于需要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被稳定地固定,还能够使得第一连接件在限位孔内活动,同时需要第一连接件受力时不会轻易脱开,螺接能够更好地实现上述功能,使得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具有较高的连接强度。
为实现所述第一连接件210和所述第二连接件220螺接,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210的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二连接件220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的壁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一连接件210与所述螺孔的壁部螺接。本实施例中,外螺纹与内螺纹啮合,从而使得所述第一连接件210与所述螺孔的壁部螺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所述第一连接件210为螺钉,所述第二连接件220为螺母,本实施例中,所述螺钉具有螺帽211和螺柱212,所述螺帽211用于抵接于第二基体820背向所述第一基体810的一面,螺柱212用于依次穿设所述第二基体820和所述限位孔101并与所述螺母螺纹连接。这样,便能实现所述第一连接件210和所述第二连接件220螺接。
如图1和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100包括支撑部110和限位部120,所述支撑部110和所述限位部120连接,且所述支撑部110和所述限位部120相互倾斜设置,所述支撑部110用于与第一基体810连接,所述限位孔101开设于所述限位部120上。具体地,所述支撑部110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基体810,这样,能够使得限位部120远离所述第一基体810设置,从而在第一基体810和限位部120之间形成用于容置所述第二连接件220的安装空间,所述第一连接件210远离第一基体810的一端穿过所述限位孔101时,与所述安装空间内的第二连接件220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还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连接结构,所述限位件的一端与第一基体连接,所述第二基体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抵接于第二基体背向所述第一基体的一面,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依次穿设所述通孔和所述限位孔。如图1、图4和图5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基体810和第二基体820,还包括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连接结构,所述限位件100的一端与第一基体810连接,所述第二基体820上开设有通孔823,所述第一连接件210的一端抵接于第二基体820背向所述第一基体810的一面,所述第一连接件210的另一端依次穿设所述通孔823和所述限位孔101。上述的连接组件,第一连接件210和第二连接件220连接时,能够避免第一基体810和第二基体820分别朝相背的方向运动,同时,在第一基体810和第二基体820热胀冷缩过程中,第一基体810的长度和第二基体820的长度发生变化,使得第一连接件210和限位孔101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即第一连接件210在限位孔101内活动,该过程中,由于限位孔101的截面宽度大于第一连接件210的截面宽度,因此第一连接件210不会在热胀冷缩一开始时便与限位孔101的壁部抵接和碰撞,从而避免第一连接件210和限位件100过早受力,即第一连接件210能够在限位孔101内存在一定的缓冲空间,也即第一连接件210能够在限位孔101内存在一定的旷量,从而避免第一连接件210和限位件100因受力而断裂。
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第二基体820上设置有凸起822,所述凸起822围绕于所述通孔823设置,且所述凸起822活动抵接于所述限位孔101的壁部,本实施例中,所述凸起822一方面有助于增加第二基体820的厚度,从而使得第一连接件210受到凸起822的支撑,避免第一连接件210晃动,另一方面是,凸起822能够在限位孔101内活动,避免限位孔101的壁部与第一连接件210直接接触,从而避免第一连接件210和限位孔101的壁部受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通孔的壁部和凸起的内侧表面也设置有内螺纹,第一连接件通过外螺纹与通孔的壁部以及凸起的内侧表面螺纹连接,这样,能够使得第一连接件稳定地被固定于第二基体上,凸起一方面有助于增加第二基体的厚度,从而使得第一连接件受到凸起的支撑,提高第一连接件在第二基体上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凸起用于避免限位孔的壁部与第一连接件直接接触,即,能够避免第一连接件的外螺纹碰撞到限位孔的壁部,从而避免外螺纹刮花限位孔的壁部,使得限位件具有较好的使用寿命。
如图1和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支撑部110和所述限位部120呈L字形设置,这样,能够实现支撑部110和所述限位部120相互倾斜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一基体810和第二基体820相互间隔,限位部120位于第一基体810和第二基体820之间,且所述第二基体820远离所述第一基体810的方向与所述限位部120的延伸方向垂直,这样,当第二连接件220抵接于限位部120时,能够在第二基体820朝远离所述第一基体810的方向时,更好地限制第二基体820的移动,从而更好地避免第一基体810和第二基体820相互脱开。
如图1和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100的截面呈“凵”字形设置,所述限位件10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基体810连接,所述限位件100的中部用于容置所述第二连接件220,应当理解的是,所述第二连接件220在所述限位件100的中部是可以活动的,从而使得第二连接件220不会碰撞到限位件100的内侧表面上,避免限位件100因受到第二连接件220的推力断裂。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220可以提早设置于所述限位件100的内部,再使得第一连接件210穿过限位孔101,并使得第一连接件210与第二连接件220连接。也可以是,在所述限位件100的一侧开设开口,使得第一连接件210穿过限位孔101,再将第二连接件220通过开口放置在限位件100的内部,并在限位件100的内部完成第一连接件210和第二连接件220的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显示屏,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连接组件,所述第一基体包括线路板,所述第二基体包括壳体。如图1、图4和图5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显示屏,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连接组件,所述第一基体810包括线路板811,所述第二基体820包括壳体821。本实施例中,线路板811用于设置发光单元812,壳体821用于容置由线路板811及发光单元812组成的显示模组。上述的显示屏,第一连接件210和第二连接件220连接时,能够避免线路板811和壳体821分别朝相背的方向运动,同时,在线路板811和壳体821热胀冷缩过程中,线路板811的长度和壳体821的长度发生变化,使得第一连接件210和限位孔101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即第一连接件210在限位孔101内活动,该过程中,由于限位孔101的截面宽度大于第一连接件210的截面宽度,因此第一连接件210不会在热胀冷缩一开始时便与限位孔101的壁部抵接和碰撞,从而避免第一连接件210和限位件100过早受力,即第一连接件210能够在限位孔101内存在一定的缓冲空间,也即第一连接件210能够在限位孔101内存在一定的旷量,从而避免第一连接件210和限位件100因受力而断裂。应当理解的是,壳体821亦可以称为箱体。
线路板可以为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线路板)、RF(Rigid-flex PCB,软硬结合板)、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柔性电路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为低膨胀系数的壳体,从而降低热胀冷缩对壳体的影响,使得壳体的形变量减小,从而减小壳体相对于线路板的位移,避免第一连接件和限位件抵接。当低膨胀系数的壳体结合到本申请的方案时,一方面本身壳体膨胀系数小,有效避免第一连接件和限位件抵接,另一方面,第一连接件还可以在限位孔内活动,从而进一步避免第一连接件和限位件抵接和接触,有效避免第一连接件和限位件中的其中一者或两者断裂。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连接结构,用于连接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其特征在于,包括限位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限位件的一端用于与第一基体连接,所述限位件远离所述第一基体的一端开设有限位孔,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用于与所述第二基体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穿设所述限位孔,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件活动设置于所述限位孔内,所述第二连接件活动抵接于所述限位件远离所述限位孔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用于与所述第一基体焊接或粘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用于抵接于第一基体背向所述第二基体的一面,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用于依次穿设所述第二基体和所述限位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螺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二连接件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的壁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螺孔的壁部螺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支撑部和限位部,所述支撑部和所述限位部连接,且所述支撑部和所述限位部相互倾斜设置,所述支撑部用于与第一基体连接,所述限位孔开设于所述限位部上。
8.一种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结构,所述限位件的一端与第一基体连接,所述第二基体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抵接于第二基体背向所述第一基体的一面,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依次穿设所述通孔和所述限位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体上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围绕于所述通孔设置,且所述凸起活动抵接于所述限位孔的壁部。
10.一种显示屏,包括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体包括线路板,所述第二基体包括壳体。
CN201911268608.1A 2019-12-11 2019-12-11 连接结构、连接组件和显示屏 Active CN1110479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68608.1A CN111047974B (zh) 2019-12-11 2019-12-11 连接结构、连接组件和显示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68608.1A CN111047974B (zh) 2019-12-11 2019-12-11 连接结构、连接组件和显示屏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47974A true CN111047974A (zh) 2020-04-21
CN111047974B CN111047974B (zh) 2021-11-02

Family

ID=702358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68608.1A Active CN111047974B (zh) 2019-12-11 2019-12-11 连接结构、连接组件和显示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47974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008A (zh) * 1996-04-25 1997-12-17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电路板接插件
US6560119B1 (en) * 1998-06-23 2003-05-06 Fujitsu Limited Fastening parts suitable for recycling
CN101728731A (zh) * 2008-10-16 2010-06-09 莫列斯公司 卡缘连接器
US20130309917A1 (en) * 2012-05-16 2013-11-21 Shang Tsai Wu Wire-grasping structure for terminal block
CN106097894A (zh) * 2015-04-27 2016-11-0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207752713U (zh) * 2017-12-15 2018-08-21 苏州东山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的背板结构
CN209309057U (zh) * 2018-11-30 2019-08-2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定位件、连接件、固定组件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008A (zh) * 1996-04-25 1997-12-17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电路板接插件
US6560119B1 (en) * 1998-06-23 2003-05-06 Fujitsu Limited Fastening parts suitable for recycling
CN101728731A (zh) * 2008-10-16 2010-06-09 莫列斯公司 卡缘连接器
US20130309917A1 (en) * 2012-05-16 2013-11-21 Shang Tsai Wu Wire-grasping structure for terminal block
CN106097894A (zh) * 2015-04-27 2016-11-0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207752713U (zh) * 2017-12-15 2018-08-21 苏州东山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的背板结构
CN209309057U (zh) * 2018-11-30 2019-08-2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定位件、连接件、固定组件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47974B (zh) 2021-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87521B1 (en) Connector assembly for end mounting panel members
JP4738275B2 (ja) ランプ管用コネクタ
KR101336456B1 (ko) 공업용 소형 전자 촬상 카메라
CN101155704B (zh) 弹簧加载间隔件
JP6006356B2 (ja) コンタクト及び該コンタクトを使用するコネクタ
US7621782B1 (en) Connector and light source apparatus
EP3680881B1 (en) Led display screen and display device
US20160111804A1 (en) Connector
CN107896293A (zh) 相机组件及移动终端
JP2004206924A (ja) コネクタの実装構造及びその実装方法
CN111047974B (zh) 连接结构、连接组件和显示屏
JP2008300147A (ja) ランプ用コネクタおよびランプ用コネクタユニット
US8870509B2 (en) Attachment structure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3097798A (zh) 一种高稳定性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
JP2007287826A (ja) 回路基板の取付け構造
TWI694648B (zh) 浮動連接器
CN107819903A (zh) 相机组件及移动终端
US8144268B2 (en) Display device
JP6889592B2 (ja) 灯具
CN211288347U (zh) 连接结构、连接组件和显示屏
EP2480817B1 (en) Led lighting module with co-molded metal contacts
CN105143766A (zh) 发光系统
CN103140991A (zh) 连接器组件
WO2012161197A1 (ja) 被破壊センサ
TWI627798B (zh) 具有照明發光二極體之電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