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47242B - 一种库存差异的监控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库存差异的监控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47242B
CN111047242B CN201811195484.4A CN201811195484A CN111047242B CN 111047242 B CN111047242 B CN 111047242B CN 201811195484 A CN201811195484 A CN 201811195484A CN 111047242 B CN111047242 B CN 1110472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ventory
data
grouping
main key
inventory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9548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47242A (zh
Inventor
李佳华
汪进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ngbangda Trade Co Ltd
Beijing Jingdong Zhens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ngdong Zhens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ngdong Zhens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ngdong Zhens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9548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4724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472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472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472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472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7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e.g. order filling, procurement or balancing against ord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Fina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库存差异的监控方法和装置,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该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对获取的第一库存数据文件的库存数据进行分类,以得到第一主键集合和第一库存数据集合;对获取的第二库存数据文件的库存数据进行分类,以得到第二主键集合和第二库存数据集合;计算第一主键集合的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一总可售库存数量和第一总实际库存数量;计算第二主键集合的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二总实际库存数量;将第一主键集合的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一总可售库存数量和第一总实际库存数量,分别与第二主键集合中相应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二总实际库存数量进行比较,以判定库存差异。该方法能够自动监控不同库存系统的库存数据的差异,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库存差异的监控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库存差异的监控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不同库存系统的库存数据经常存在库存差异,故需要对这些库存数据进行排查,以及时发现库存差异,避免由于库存不一致导致的各种问题,比如卡单。其中,所述卡单是指用户通过上游系统成功下单后,由于下游系统的库存不足,导致订单不能完成的问题。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排查的方式,检测两个库存系统的库存数据是否存在差异。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人工排查的方式,排查效率低,而且不能及时发现库存差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库存差异的监控方法和装置,获取不同库存系统的库存数据后,按照同样的分类规则对库存数据分类后再分别比对,以判定两个库存数据文件中,相应主键元素对应的库存数据是否存在差异。通过上述方法就能够自动监控不同库存系统的库存数据的差异,效率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库存差异的监控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库存差异的监控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库存系统的第一库存数据文件,按照预设的分类规则对所述第一库存数据文件的库存数据进行分类,以得到第一主键集合和由主键元素对应的库存数据子集构成的第一库存数据集合;获取第二库存系统的第二库存数据文件,按照所述分类规则对所述第二库存数据文件的库存数据进行分类,以得到第二主键集合和由主键元素对应的库存数据子集构成的第二库存数据集合;遍历所述第一主键集合的主键元素和对应的库存数据子集,以计算所述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一总可售库存数量和第一总实际库存数量;遍历所述第二主键集合的主键元素和对应的库存数据子集,以计算所述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二总实际库存数量;将所述第一主键集合的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一总可售库存数量和第一总实际库存数量,分别与所述第二主键集合中相应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二总实际库存数量进行比较,以根据比较结果判定所述第一库存数据文件与所述第二库存数据文件的库存差异。
可选地,所述库存数据包括多个维度字段和所述维度字段对应的数据,所述分类规则为将预设维度字段对应的数据相同的库存数据作为一个分类,其中,所述预设维度字段包括所述库存数据的至少一个维度字段。
可选地,所述第一库存数据文件的库存数据包括库存类型、可售库存数量和实际库存数量;所述计算所述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一总可售库存数量和第一总实际库存数量,包括:判断所述第一主键集合的主键元素对应的库存数据子集中,是否包括库存类型为内配在途的库存数据;其中,所述内配在途是指货物正在从一个仓库移动至另一个仓库;若所述库存数据子集包括库存类型为内配在途的库存数据,则从所述库存数据子集中删除对应的库存数据,得到剩余库存数据子集;将所述剩余库存子集中的可售库存数量累加,得到第一总可售库存数量;将所述剩余库存子集中的实际库存数量累加,得到第一总实际库存数量。
可选地,所述第二库存数据文件的库存数据包括实际库存数量;所述计算所述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二总实际库存数量,包括:将所述第二主键集合的主键元素对应的库存数据子集中的实际库存数量累加,得到第二总实际库存数量。
可选地,所述第二库存数据文件的库存数据包括库存类型、业务单号和实际库存数量;所述遍历所述第二主键集合的主键元素和对应的库存数据子集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判断所述第二主键集合的主键元素对应的库存数据子集中,是否包括库存类型为容器库存的库存数据;其中,所述容器库存是指货物从离开储位到出库阶段的库存;若所述库存数据子集包括库存类型为容器库存的库存数据,则通过对应的业务单号查询所述第一库存系统的第一流水数据文件;若所述第一流水数据文件中不存在与所述业务单号和所述主键元素相对应的流水数据,则判定所述第一库存数据文件与所述第二库存数据文件中,所述主键元素对应的库存数据存在库存差异;若所述第一流水数据文件中存在与所述业务单号和所述主键元素相对应的流水数据,则比较所述流水数据中的可售库存变化数量、实际库存变化数量与所述实际库存数量的异同,以判定所述第一库存数据文件与所述第二库存数据文件中,所述主键元素对应的库存数据的库存差异。
可选地,所述获取第一库存系统的第一库存数据文件,包括:按照部门编号和仓库编号,从数据库中获取第一库存系统的可售库存数据和不可售库存数据;将所述可售库存数据和所述不可售库存数据求并集,得到第一库存数据文件;所述获取第二库存系统的第二库存数据文件,包括:以所述第一库存数据文件的货物编码和所述仓库编号为查询条件,从数据库中获取第二库存系统对应的库存数据,以得到第二库存数据文件。
可选地,所述判定所述第一库存数据文件与所述第二库存数据文件的库存差异,包括:若所述第一主键集合的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一总可售库存数量与所述第二主键集合中相应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二总实际库存数量相等,则判定所述第一库存数据文件与所述第二库存数据文件中,所述主键元素对应的库存数据不存在库存差异;若所述第一主键集合的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一总可售库存数量与所述第二主键集合中相应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二总实际库存数量不相等,且所述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一总实际库存数量与所述第二总实际库存数量相等,则判定所述第一库存数据文件与所述第二库存数据文件中,所述主键元素对应的库存数据不存在库存差异;若所述第一主键集合的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一总可售库存数量与所述第二主键集合中相应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二总实际库存数量不相等,且所述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一总实际库存数量与所述第二总实际库存数量也不相等,则判定所述第一库存数据文件与所述第二库存数据文件中,所述主键元素对应的库存数据存在库存差异。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将判定为存在库存差异的库存数据记录到差异数据集合,从所述差异数据集合中选取当前库存数据;第一获取分组:以所述当前库存数据的预设第三维度字段为查询条件,获取第一仓库系统的第一流水数据,按照所述第一仓库系统的流水数据对应的业务类型,对所述第一流水数据进行分组,以得到第一分组主键集合和由分组主键对应的流水数据子集构成的第一流水数据集合;第二获取分组:以所述第三维度字段为查询条件,获取第二仓库系统的第二流水数据,按照所述第二仓库系统的流水数据对应的业务类型,对所述第二流水数据进行分组,以得到第二分组主键集合和由分组主键对应的流水数据子集构成的第二流水数据集合;遍历获取:遍历所述第二分组主键集合的分组主键和对应的流水数据子集,将获取的流水数据集作为第二分组流水数据;将所述第二分组主键集合的分组主键转换为所述第一仓库系统对应的第一分组主键,从所述第一流水数据集合中获取所述第一分组主键对应的流水数据子集,将获取的数据流水子集作为第一分组流水数据;差异分析:根据所述第二分组主键集合的分组主键和所述第一分组主键的对应的流水数据的业务类型,对所述第二分组流水数据和所述第一分组流水数据进行差异原因分析;重复执行所述第一获取分组、所述第二获取分组、所述遍历获取和所述差异分析,直至遍历所述差异数据集合。
可选地,所述差异分析,包括:按照预设的第一分组规则,对所述第二分组流水数据进行分组,以得到第三主键集合和由主键元素对应的分组流水数据子集构成的第二分组流水数据集;其中,所述第一分组规则为将预设第四维度字段对应的数据相同的库存数据作为一个分组;按照所述第一分组规则,对所述第一分组流水数据进行分组,以得到第四主键集合和由主键元素对应的分组流水数据子集构成的第一分组流水数据集;遍历所述第三主键集合中的主键元素和对应的分组流水数据子集,以计算所述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三总实际库存数量;将所述第三主键集合中的第三主键元素转换为第一库存系统对应的第四主键元素,从所述第一分组流水数据集获取所述第四主键元素对应的分组流水数据子集,以根据获取结果确定差异原因。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库存差异的监控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库存差异的监控装置,包括:第一获取分类模块,用于获取第一库存系统的第一库存数据文件,按照预设的分类规则对所述第一库存数据文件的库存数据进行分类,以得到第一主键集合和由主键元素对应的库存数据子集构成的第一库存数据集合;第二获取分类模块,用于获取第二库存系统的第二库存数据文件,按照所述分类规则对所述第二库存数据文件的库存数据进行分类,以得到第二主键集合和由主键元素对应的库存数据子集构成的第二库存数据集合;遍历计算模块,用于遍历所述第一主键集合的主键元素和对应的库存数据子集,以计算所述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一总可售库存数量和第一总实际库存数量;遍历所述第二主键集合的主键元素和对应的库存数据子集,以计算所述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二总实际库存数量;比较判定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主键集合的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一总可售库存数量和第一总实际库存数量,分别与所述第二主键集合中相应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二总实际库存数量进行比较,以根据比较结果判定所述第一库存数据文件与所述第二库存数据文件的库存差异。
可选地,所述库存数据包括多个维度字段和所述维度字段对应的数据,所述分类规则为将预设维度字段对应的数据相同的库存数据作为一个分类,其中,所述预设维度字段包括所述库存数据的至少一个维度字段。
可选地,所述第一库存数据文件的库存数据包括库存类型、可售库存数量和实际库存数量;所述遍历计算模块,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一主键集合的主键元素对应的库存数据子集中,是否包括库存类型为内配在途的库存数据;其中,所述内配在途是指货物正在从一个仓库移动至另一个仓库;若所述库存数据子集包括库存类型为内配在途的库存数据,则从所述库存数据子集中删除对应的库存数据,得到剩余库存数据子集;以及将所述剩余库存子集中的可售库存数量累加,得到第一总可售库存数量;将所述剩余库存子集中的实际库存数量累加,得到第一总实际库存数量。
可选地,所述第二库存数据文件的库存数据包括实际库存数量;所述遍历计算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第二主键集合的主键元素对应的库存数据子集中的实际库存数量累加,得到第二总实际库存数量。
可选地,所述第二库存数据文件的库存数据包括库存类型、业务单号和实际库存数量;所述装置还包括:差异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二主键集合的主键元素对应的库存数据子集中,是否包括库存类型为容器库存的库存数据;其中,所述容器库存是指货物从离开储位到出库阶段的库存;若所述库存数据子集包括库存类型为容器库存的库存数据,则通过对应的业务单号查询所述第一库存系统的第一流水数据文件;若所述第一流水数据文件中不存在与所述业务单号和所述主键元素相对应的流水数据,则判定所述第一库存数据文件与所述第二库存数据文件中,所述主键元素对应的库存数据存在库存差异;以及若所述第一流水数据文件中存在与所述业务单号和所述主键元素相对应的流水数据,则比较所述流水数据中的可售库存变化数量、实际库存变化数量与所述实际库存数量的异同,以判定所述第一库存数据文件与所述第二库存数据文件中,所述主键元素对应的库存数据的库存差异。
可选地,所述第一获取分类模块,还用于:按照部门编号和仓库编号,从数据库中获取第一库存系统的可售库存数据和不可售库存数据;以及将所述可售库存数据和所述不可售库存数据求并集,得到第一库存数据文件;所述第二获取分类模块,还用于:以所述第一库存数据文件的货物编码和所述仓库编号为查询条件,从数据库中获取第二库存系统对应的库存数据,以得到第二库存数据文件。
可选地,所述比较判定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第一主键集合的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一总可售库存数量与所述第二主键集合中相应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二总实际库存数量相等,则判定所述第一库存数据文件与所述第二库存数据文件中,所述主键元素对应的库存数据不存在库存差异;若所述第一主键集合的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一总可售库存数量与所述第二主键集合中相应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二总实际库存数量不相等,且所述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一总实际库存数量与所述第二总实际库存数量相等,则判定所述第一库存数据文件与所述第二库存数据文件中,所述主键元素对应的库存数据不存在库存差异;以及若所述第一主键集合的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一总可售库存数量与所述第二主键集合中相应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二总实际库存数量不相等,且所述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一总实际库存数量与所述第二总实际库存数量也不相等,则判定所述第一库存数据文件与所述第二库存数据文件中,所述主键元素对应的库存数据存在库存差异。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差异分析模块,用于将判定为存在库存差异的库存数据记录到差异数据集合,从所述差异数据集合中选取当前库存数据;第一获取分组:以所述当前库存数据的预设第三维度字段为查询条件,获取第一仓库系统的第一流水数据,按照所述第一仓库系统的流水数据对应的业务类型,对所述第一流水数据进行分组,以得到第一分组主键集合和由分组主键对应的流水数据子集构成的第一流水数据集合;第二获取分组:以所述第三维度字段为查询条件,获取第二仓库系统的第二流水数据,按照所述第二仓库系统的流水数据对应的业务类型,对所述第二流水数据进行分组,以得到第二分组主键集合和由分组主键对应的流水数据子集构成的第二流水数据集合;遍历获取:遍历所述第二分组主键集合的分组主键和对应的流水数据子集,将获取的流水数据集作为第二分组流水数据;将所述第二分组主键集合的分组主键转换为所述第一仓库系统对应的第一分组主键,从所述第一流水数据集合中获取所述第一分组主键对应的流水数据子集,将获取的数据流水子集作为第一分组流水数据;差异分析:根据所述第二分组主键集合的分组主键和所述第一分组主键的对应的流水数据的业务类型,对所述第二分组流水数据和所述第一分组流水数据进行差异原因分析;以及重复执行所述第一获取分组、所述第二获取分组、所述遍历获取和所述差异分析,直至遍历所述差异数据集合。
可选地,所述差异分析模块,还用于:按照预设的第一分组规则,对所述第二分组流水数据进行分组,以得到第三主键集合和由主键元素对应的分组流水数据子集构成的第二分组流水数据集;其中,所述第一分组规则为将预设第四维度字段对应的数据相同的库存数据作为一个分组;按照所述第一分组规则,对所述第一分组流水数据进行分组,以得到第四主键集合和由主键元素对应的分组流水数据子集构成的第一分组流水数据集;遍历所述第三主键集合中的主键元素和对应的分组流水数据子集,以计算所述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三总实际库存数量;以及将所述第三主键集合中的第三主键元素转换为第一库存系统对应的第四主键元素,从所述第一分组流水数据集获取所述第四主键元素对应的分组流水数据子集,以根据获取结果确定差异原因。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库存差异的监控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库存差异的监控方法。
上述发明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获取不同库存系统的库存数据后,按照同样的分类规则对库存数据分类后再分别比对,以判定两个库存数据文件中,相应主键元素对应的库存数据是否存在差异,能够自动监控不同库存系统的库存数据的差异,效率高;在差异比对过程中,将内配在途的库存数据删除,不参与差异比对,以使得到的差异结果更加合理;通过分析库存类型为容器库存的库存数据的来源,以对容器库存的库存数据单独进行差异比对;由于数据量大,在获取库存数据时取部分维度字段对应的数据,以降低系统当前的计算量,提高计算效率;将存在库存差异的库存数据记录到差异数据集合,对差异数据集合中的库存数据进行分析,以得到差异产生的原因。
上述的非惯用的可选方式所具有的进一步效果将在下文中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加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库存差异的监控方法的主要步骤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库存差异的监控方法的主要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库存差异分析的主要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库存系统和第二库存系统的分组主键的对应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库存差异分析的主要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库存差异分析的主要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库存差异分析的主要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库存差异分析的主要流程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库存差异的监控装置的主要模块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其中的示例性系统架构图;
图11是适用于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计算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发明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库存差异的监控方法的主要步骤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库存差异的监控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获取第一库存系统的第一库存数据文件,按照预设的分类规则对所述第一库存数据文件的库存数据进行分类,以得到第一主键集合和由主键元素对应的库存数据子集构成的第一库存数据集合。其中,第一库存系统是平台管理系统,与商家和用户接近;第二库存系统是仓库管理系统,与货物接近。第一库存数据文件中包括多条库存数据;所述库存数据包括多个维度字段和所述维度字段对应的数据。所述分类规则为将预设维度字段对应的数据相同的库存数据作为一个分类。第一主键集合即预设维度字段的不同取值集合,包括多个主键元素,一个取值即为一个主键元素。主键元素对应的库存数据子集即预设维度字段的某一取值对应的分类结果。所有的库存数据子集构成第一库存数据集合。
步骤S102:获取第二库存系统的第二库存数据文件,按照所述分类规则对所述第二库存数据文件的库存数据进行分类,以得到第二主键集合和由主键元素对应的库存数据子集构成的第二库存数据集合。首先从第一库存数据文件中提取所有的货物编码;之后,以货物编码和第一库存数据文件中的仓库编码为查询条件,从数据库中获取对应的第二库存系统的第二库存数据文件。同样以步骤S101中的分类规则,对第二库存数据文件的库存数据进行分类,得到第二主键集合和第二库存数据集合。
步骤S103:遍历所述第一主键集合的主键元素和对应的库存数据子集,以计算所述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一总可售库存数量和第一总实际库存数量;遍历所述第二主键集合的主键元素和对应的库存数据子集,以计算所述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二总实际库存数量。获取第一主键集合的当前主键元素对应的库存数据子集,遍历该库存数据子集,将该库存数据子集中至少一个数据元素对应的可售库存数量累加,即可得到当前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一总可售库存数量;将该库存数据子集中至少一个数据元素对应的实际库存数量累加,即可得到当前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一总实际库存数量。将第二主键集合的当前主键元素对应的库存数据子集中的实际库存数量累加,即可得到当前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二总实际库存数量。按照上述过程,即可计算出第一主键集合的每个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一总可售库存数量和第一总实际库存数量,以及第二主键集合的每个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二总实际库存数量。
步骤S104:将所述第一主键集合的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一总可售库存数量和第一总实际库存数量,分别与所述第二主键集合中相应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二总实际库存数量进行比较,以根据比较结果判定所述第一库存数据文件与所述第二库存数据文件的库存差异。判断第一主键集合的当前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一总可售库存数量,与第二主键集合中对应主键元素的第二总实际库存数量是否相等,若相等,则说明第一库存数据文件与第二库存数据文件中,该主键元素对应的库存数据不存在库存差异;若不相等,再判断第一主键集合的当前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一总实际库存数量,与第二主键集合中对应主键元素的第二总实际库存数量是否相等,若相等,则说明第一库存数据文件与第二库存数据文件中,该主键元素对应的库存数据不存在库存差异;若不相等,则说明第一库存数据文件与第二库存数据文件中,该主键元素对应的库存数据存在库存差异。继续比对下一主键元素,直至所有的主键元素对应的库存数据比对完毕,即可完成不同系统的库存数据的监控。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库存差异的监控方法的主要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库存差异的监控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1:从数据库中获取第一库存系统的第一库存数据表中,预设第一维度字段对应的取值,将获取的至少一个所述取值作为分组数据集。第一库存系统的库存数据以数据表的形式保存在数据库中。由于库存数据的数据量很大,从第一库存数据表中获取部门编号和仓库编号这两个维度字段对应的取值,获取的所有取值构成分组数据集。表1为实施例的第一库存系统的第一库存数据表。表1中,skuCode为货物编码,whNo为仓库编号,skuLevel为货物等级,stockType为库存类型,stockNum为实际库存数量,usableNum为可售库存数量。其中,货物等级根据实际需求划分,比如划分为良品和非良品,实施例中用100代表良品,用大于等于200的数值代表非良品;库存类型也可根据需求划分,比如划分为可售库存和不可售库存,实施例中用1代表可售库存,用其他数组代表不可售库存。
表1第一库存系统的第一库存数据表
skuCode whNo skuLevel stockType stockNum usableNum
EMGXXX E1 100 1 20 10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库存系统的库存数据存储在第一库存数据表A和第一库存数据表A'中。第一库存数据表A存储库存类型为可售库存,对应的库存数据即为可售库存数据。第一库存数据表A'存储库存类型为不可售库存的库存数据,对应的库存数据即为不可售库存数据。因此,需从第一库存数据表A中获取部门编号和仓库编号对应的数据集合D1,从第一库存数据表A'中获取部门编号和仓库编号对应的数据集合D2,之后将数据集合D1和数据集合D2求并集即可得到分组数据集D,即D=D1∪D2。
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各个数据表仅为了方便说明,其具体包含的维度字段由开发人员自定义设置。实施例中,每个数据表汇总还包括部门编码(deptNo)字段,用于区分归属于不同部门的库存数据。
步骤S202:从所述分组数据集中选取一个取值,将选取的取值作为当前数据元素。从分组数据集中任意选取一个取值,得到当前数据元素。后续每次选取,均是不重复的取值。实施例中,可以按照分组数据集D中各取值的顺序依次选取,此时,将分组数据集D的第一个取值作为当前数据元素的初始值。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可以将分组数据集D划分为若干子分组数据集D',将子分组数据集D'分别发送至不同的服务器,之后在各服务器按照步骤S202-步骤S211进行处理;此种情况下,分组数据集为子分组数据集D'。
步骤S203:获取所述当前数据元素对应的第一库存系统的第一库存数据文件。由于库存数据的数据量很大,故按照部门编号和仓库编号,从数据库中分别获取第一库存系统的可售库存数据和不可售库存数据,之后将所述可售库存数据和所述不可售库存数据求并集,即可得到第一库存数据文件。下面进行详细说明。
按照当前数据元素d,分别从第一库存数据表A中获取对应的库存数据集合E1,从第一库存数据表A'中获取对应的库存数据集合E2,之后将库存数据集合E1与库存数据集合E2求并集得到库存数据集合E,即E=E1∪E2。库存数据集合E即为当前得到的第一库存数据文件。由上述过程可知,仓库数据集合E为某个部门、某个仓库的库存数据。
步骤S204:以所述第一库存数据文件的库存数据中的货物编码和仓库编号为查询条件,从数据库中获取第二库存系统的第二库存数据文件。步骤S203执行完毕后,从仓库数据集合E中提取货物编码集合。实施例中,用W代表第二库存数据文件。表2为实施例的第二库存系统的第二库存数据表。表2中,skuCode为货物编码,whNo为仓库编号,skuLevel为货物等级,containerType为库存类型,rfNo为业务单号,qty为实际库存数量,containerNo为容器编号。其中,库存类型包括容器库存和储位库存,储位库存,表示该条记录对应的货物存放在指定的仓库的指定储位或者货架上;容器库存,表示该条记录对应的货物已经被拣货人员从储位上取走,此时货物由储位库存(储位库存减少)转变为容器库存(容器库存增加),货物从离开储位一直到出库之前都是容器库存。实施例中,用999表示该数据为储位库存。储位库存对应的业务单号为空,容器库存对应的业务单号不为空。
表2第二库存系统的第二库存数据表
skuCode whNo skuLevel containerType rfNo qty containerNo
EMGXXX W1 100 999 xxx 10 tt
实际应用场景中,第一库存系统的仓库编号与第二库存系统的仓库编号是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该映射关系会被保存在数据库中。因此,在使用之前需要进行转换。比如,第一库存系统的仓库编号55,对应第二库存系统的仓库编号110000001,在从数据库中获取库存之前,需将根据映射关系,将第一库存系统的仓库编号转换为第二库存系统的仓库编号。
步骤S205:按照预设的分类规则对所述第一库存数据文件的库存数据进行分类,以得到第一主键集合和由主键元素对应的库存数据子集构成的第一库存数据集合。其中,所述分类规则为将预设第二维度字段对应的数据相同的库存数据作为一个分类,比如,以货物编码、仓库编码和货物等级这三个维度字段,对第一库存数据文件的库存数据进行分类。第一主键集合即第二维度字段的不同取值构成的集合,包括多个主键元素,一个取值即为一个主键元素。主键元素对应的库存数据子集即第二维度字段的某一取值对应的分类结果。实施例中,用Ke代表第一主键集合,用Ve代表第一库存数据集合。第一主键集合和第一库存数据集合之间形成映射关系Ke→Ve。Ke中的当前主键元素k可以用下式表示:
k=e.skuCode+e.whNo+e.skuLevel(e∈E)
公式1
将第一库存数据文件的库存数据中,当前主键元素k对应的数据归类为一个库存数据子集v,所有的库存数据子集构成了第一库存数据集合Ve
步骤S206:按照所述分类规则对所述第二库存数据文件的库存数据进行分类,以得到第二主键集合和由主键元素对应的库存数据子集构成的第二库存数据集合。同样以货物编码、仓库编码和货物等级这三个维度字段,对第二库存数据文件的库存数据进行分类。实施例中,用Kw代表第二主键集合,用Vw代表第二库存数据集合。第二主键集合和第二库存数据集合之间形成映射关系Kw→Vw。Kw中的当前主键元素k'可以用下式表示:
k'=w.skuCode+w.whNo+w.skuLevel(w∈W)
公式2
将第二库存数据文件的库存数据中,当前主键元素k'对应的数据归类为一个库存数据子集v',所有的库存数据子集构成了第二库存数据集合Vw
将数据分类好后,从步骤S207开始比对第一库存数据文件E和第二库存数据文件W中的库存数据。
步骤S207:遍历所述第一主键集合的主键元素和对应的库存数据子集,以计算所述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一总可售库存数量和第一总实际库存数量。获取第一主键集合的当前主键元素k(k∈Ke)对应的库存数据子集v,遍历库存数据子集v,将库存数据子集v中至少一个数据元素对应的可售库存数量累加,即可得到当前主键元素k对应的第一总可售库存数量;将库存数据子集v中至少一个数据元素对应的实际库存数量累加,即可得到当前主键元素k对应的第一总实际库存数量。实施例中,用eUsableNumSum代表第一总可售库存数量,用eStockNumSum代表第一总实际库存数量。第一总可售库存数量eUsableNumSum可以用下式表示:
eUsableNumSum=e1.usableNum+e2.usableNum+…+en.usableNum
公式3
第一总实际库存数量eStockNumSum可以用下式表示:
eStockNumSum=e1.stockNum+e2.stockNum+…+en.StockNum
公式4
式中,n为累加的数据元素的数量。
实际应用场景中,货物会被从一个仓库跨域移动到另一个仓库,这一过程被称为内配,比如货物从一个城市的仓库移动到另一个城市的仓库。并且,内配包括内配出和内配入。当发生内配出时,第一库存系统会将需要内配的库存数量,从第一库存数据表A转移到第一库存数据表A',并将stockType赋值为7,即由1修改为7。当第二库存系统向第一库存系统回传内配出对应的库存数据时,第一库存系统会在第一库存数据表A'中生成一条内配在途的库存数据,并在仓库编号字段填入内配对应的目的仓库编号,将该条库存数据的stockType赋值为8(8表示此条库存数据为内配在途的数据),同时扣减第一库存数据表A'中stockType为7对应的该货物的库存数量。此时,第二库存系统已经扣减了该货物的实际库存数量,只有第一库存系统会记录内配在途的库存数据。因此,在进行库存数据比对时,内配在途的库存数据不参与库存数据的比对,即需要删除库存数据子集中stockType为8的库存数据。
具体实现为:在遍历库存数据子集v过程中,需判断该库存数据子集v中,是否包括库存类型为内配在途的库存数据;如果库存数据子集v中包括库存类型为内配在途的库存数据,则从库存数据子集v中删除对应的库存数据,得到剩余库存数据子集;将剩余库存子集中的可售库存数量累加,得到第一总可售库存数量;将剩余库存子集中的实际库存数量累加,得到第一总实际库存数量。
步骤S208:遍历所述第二主键集合的主键元素和对应的库存数据子集,以计算所述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二总实际库存数量。将第一主键集合的各主键元素按照映射关系进行转换,即将主键元素中的库存编号由第一库存系统转换为第二系统的库存编号,得到对应的新的主键元素。假设将第一主键集合的主键元素k转换后,对应第二主键集合的主键元素k',则以主键元素k'为查询条件,从第二库存数据集合Vw中获取对应的库存数据子集v',遍历库存数据子集v',将库存数据子集v'中每个数据元素对应的实际库存数量累加,即可得到主键元素k'对应的第二总实际库存数量。实施例中,用wSum代表第二总实际库存数量。第二总实际库存数量wSum可以用下式表示:
wSum=w1.qty+w2.qty+…+wn.qty
公式5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如果第二主键集合的主键元素对应的库存数据子集中,包括库存类型为容器库存的库存数据,需进一步分析容器库存的来源。分析方式为:获取该库存数据中的业务单号(即rfNo字段对应的值);之后以该业务单号和主键元素为查询条件,从第一库存系统的第一流水数据表(如表3所示)中获取对应的流水数据;如果未获取到流水数据,则说明只是第二库存系统进行了单方面的库存数量加减,并没有回传至第一库存系统,记录此库存差异。如果获取到了流水数据,则检验流水数据中的可售库存变化数量(usableChangeNum字段对应的取值,表3中未示出)、实际库存变化数量(realChangeNum字段对应的取值,表3中未示出)与此库存数据的实际库存数量是否相等,如果不相等,则记录此库存差异,同时,将当前系统时间与创建此库存数据的创建时间进行比对,如果当前系统时间与创建时间的差值超过自定义的阈值,则发出报警,以及时监控此库存数据是否及时释放(即删除)。
表3为实施例的第一库存系统的第一流水数据表。表3中,第一流水数据表中,skuCode为货物编码,whNo为仓库编号,skuLevel为货物等级,stockType为库存类型,qty为实际库存数量,bizNo为业务单号,bizType为业务类型。实施例中,业务类型根据实际需求划分,比如采购单、销售订单、客退单等,且可用数值代表不同的业务类型,比如用21代表销售订单。
表3第一库存系统的第一流水数据表
skuCode whNo skuLevel stockType qty bizNo bizType
EMGXXX E1 100 1 20 10 21
在检验流水数据中的可用变换数量、实际变换数量与此库存数据的实际库存数量是否相等时,需根据业务类型进行比对。比如,业务类型为销售单时,需将可售库存变化数量、实际库存变化数量分别与库存数据的实际库存数量进行比对。再比如,业务类型为采购单时,仅需将实际变换数量与库存数据的实际库存数量进行比对。
步骤S209:将所述第一主键集合的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一总可售库存数量、第一总实际库存数量,分别与所述第二总实际库存数量进行比较,以根据比较结果判定所述第一库存数据文件与所述第二库存数据文件的库存差异。首先,比对第一主键集合的主键元素k对应的第一总可售库存数量eUsableNumSum,与第二主键集合的主键元素k'对应的第二总实际库存数量wSum是否相等,如果相等,则说明该主键元素对应的库存数据不存在库存差异。如果不相等,则继续比对主键元素k对应的第一总实际库存数量eStockNumSum与主键元素k'对应的第二总实际库存数量wSum是否相等,如果相等,则说明该主键元素对应的库存数据不存在库存差异;如果不相等,则说明该主键元素对应的库存数据存在库存差异,将此库存差异对应的库存数据记录到差异数据集合H中。之后,继续比对下一主键元素,直至所有的主键元素对应的库存数据比对完毕,并将判定为存在库存差异的库存数据全部记录到差异数据集合H。
步骤S210:判断所述当前数据元素是否为所述分组数据集的最后一个数据元素,如果不是,则执行步骤S211;如果是,则结束本流程。若当前数据元素是分组数据集的最后一个数据元素,说明已经对全部的库存数据进行了差异比对。
步骤S211:从所述分组数据集中选取下一数据元素,将所述下一当前数据元素作为所述当前数据元素,执行步骤S203。如果当前数据元素不是分组数据集的最后一个数据元素,则更新当前数据元素,以进行下一轮差异比对。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在周期调度器中配置时间规则,周期性触发步骤S201至步骤S211的差异监控过程。另外,由于分组数据集D中的数据元素相互之间没有依赖关系,因此可以使用CLOVER的分片功能,并行比对库存数据。其中,CLOVER是分布式调度系统。其中,并行比对库存数据的具体实现为:将分组数据集D形成一个任务集合并返回至CLOVER,CLOVER会不断的取出任务,并将其分配到不同的服务器上执行,能够提高比对效率,合理利用资源。
在另一优选的实施例中,库存数据的差异比对结束后,可以对差异数据集合H中的库存数据进行差异原因分析。具体实现过程参见关于图3的描述。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库存差异分析的主要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库存差异分析的过程,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01:从所述差异数据集合中选取库存数据,作为当前库存数据。从差异数据集合H中任意选取一个库存数据作为当前库存数据。
步骤S302:获取所述当前库存数据的预设第三维度字段对应的值。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维度字段为货物编码字段、第一仓库系统的仓库编号字段和第二仓库系统的仓库编号字段,对应的值即货物编码、第一仓库编号和第二仓库编号。遍历差异数据集合H,获取当前库存数据h(h∈H)的skuCode字段、第一仓库系统的whNo字段和第二仓库系统的whNo字段对应的值。
步骤S303:以所述货物编码和所述第一仓库编号为查询条件,从第一仓库系统的流水数据中获取对应的第一流水数据。其中,第一仓库系统的流水数据如表3所示。以skuCode和第一仓库系统的whNo为查询条件,从数据库中获取该skuCode在该仓库的所有流水数据Fe
步骤S304:以所述货物编码和所述第二仓库编号为查询条件,从第二仓库系统的流水数据中获取对应的第二流水数据。以skuCode和第二仓库系统的whNo为查询条件,从数据库中获取该skuCode在该仓库的所有流水数据Fw。表4为实施例的第二库存系统的第二流水数据表。表4中,skuCode为货物编码,whNo为仓库编号,skuLevel为货物等级,sourceType为单据来源类型,tranType为交易类型,qty为实际库存数量,bizNo为业务单号。其中,单据来源类型根据实际需求划分,比如采购单、销售订单、客退单等。交易类型比如收货、上架、发运等,用不同的数值分别代表不同类型。
表4第二库存系统的第二流水数据表
skuCode whNo skuLevel sourceType tranType qty bizNo
EMGXXX W1 100 XXX xxx 10 tt
步骤S305:按照第一仓库系统的流水数据对应的业务类型,对所述第一流水数据进行分组,得到第一分组主键集合和由分组主键对应的流水数据子集构成的第一流水数据集合。即按照第一流水数据表的bizType字段,即key=bizType,将第一流水数据Fe中相同业务类型的流水数据分为一组。第一分组主键集合即为业务类型的不同取值构成的集合,包括多个分组主键,一个取值即为一个分组主键(key)。分组主键对应的流水数据子集即业务类型为某一取值时对应的分类结果。所有的流水数据子集构成第一流水数据集合。实施例中,用Xe代表第一分组主键集合,用Ye代表第一流水数据集合。第一分组主键集合和第一流水数据集合之间形成映射关系Xe→Ye
步骤S306:按照第二仓库系统的流水数据对应的业务类型,对所述第二流水数据进行分组,得到第二分组主键集合和由分组主键对应的流水数据子集构成的第二流水数据集合。即按照第二流水数据表的sourceType和tranType字段,即key=sourceType+tranType,将第二流水数据Fw中相同业务类型的流水数据分为一组。实施例中,用Xw代表第二分组主键集合,用Yw代表第二流水数据集合。第二分组主键集合和第二流水数据集合之间形成映射关系Xw→Yw
步骤S307:从所述第二分组主键集合中选取分组主键,作为当前第二分组主键。实际应用场景中,第二分组主键集合Xw中的key可能会对应第一分组主键集合Xe中的多个key,具体对应关系如图4所示。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库存系统和第二库存系统的分组主键的对应关系示意图。如图4所示,以第二库存系统的业务类型为客退单(即退货形成的单据)为例,其会对应到第一库存系统的销售预占单(即预占的销售单据)、销售回传单(回传的销售预占单)和客退单等业务类型。因此,对于第二库存系统的客退单来说,需要与第一库存系统的上述多种单据进行比对,以检验此销售单据是否预占过,是否已经回传以及该销售单据对应的客退单是否回传等。根据具体的业务场景具体分析单据。
步骤S308:从第二流水数据集合中获取当前第二分组主键对应的流水数据子集,将获取的流水数据集作为第二分组流水数据。实施例中用k*(k*∈Xw)代表当前第二分组主键,从第二流水数据集合Yw中获取当前第二分组主键k*对应的第二分组流水数据yw
步骤S309:将所述当前第二分组主键转换为第一仓库系统对应的第一分组主键,从第一流水数据集合中获取所述第一分组主键对应的流水数据子集,将获取的数据流水子集作为第一分组流水数据。根据第一库存系统和第二库存系统的单据类型映射关系,将当前第二分组主键k*转换为第一分组主键k**(k**∈Xe)。从第一流水数据集合Ye中获取第一分组主键k**对应的第一分组流水数据xe。如果转换后得到的第一分组主键k**有多个,此时第一分组流水数据xe即多个第一分组主键k**对应的数据。
步骤S310:根据所述当前第二分组主键和所述第一分组主键对应的流水数据的业务类型,对所述第二分组流水数据和所述第一分组流水数据进行差异分析。根据当前第二分组主键k*和第一分组主键k**对应的单据的业务类型,执行不同的分析逻辑。后续结合具体实施例对该步骤进行详细说明。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将差异比对得到的差异数据集合以及差异分析得到的分析结果生成差异报告,并进行展示。
步骤S311:判断所述当前第二分组主键是否为所述第二分组主键集合的最后一个分组主键,如果不是,则执行步骤S312;否则,执行步骤S313。该步骤用于遍历第二分组主键集合中的所有分组主键。
步骤S312:从所述第二分组主键集合选取下一第二分组主键,将所述下一第二分组主键作为所述当前第二分组主键,执行步骤S308。
步骤S313:判断所述当前库存数据是否为所述差异数据集合的最后一个库存数据,如果不是,则执行步骤S314;否则,结束本流程。该步骤用于遍历差异数据集合中的所有库存数据。
步骤S314:从所述差异数据集合选取下一库存数据,将所述下一库存数据作为所述当前库存数据,执行步骤S302。
实施例一:对于业务类型为采购单的分析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库存差异分析的主要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步骤S310的实现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01:按照预设的第一分组规则,对采购单对应的第二分组流水数据进行分组,以得到第三主键集合和由主键元素对应的分组流水数据子集构成的第二分组流水数据集。其中,所述第一分组规则为将预设第四维度字段对应的数据相同的库存数据作为一个分组。实施例中,以业务单号、货物编码和货物等级这三个维度字段,对第二分组流水数据yw进行分组。该例中第二分组流水数据为采购单形成的流水数据。分组后,第三主键集合和第二分组流水数据集之间形成映射关系K1→V1。
步骤S502:按照所述第一分组规则,对采购单对应的第一分组流水数据进行分组,以得到第四主键集合和由主键元素对应的分组流水数据子集构成的第一分组流水数据集。采用与步骤S501相同的分组规则对第一分组流水数据xe进行分组。该例中第一分组流水数据为采购单形成的流水数据。分组后,第四主键集合和第一分组流水数据集形成映射关系K2→V2。
步骤S503:遍历所述第三主键集合中的主键元素和对应的分组流水数据子集,以计算所述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三总实际库存数量。获取第三主键集合中的当前主键元素k^(k^∈K1)对应的分组流水数据子集s,遍历分组流水数据子集s,将分组流水数据子集s中每个数据元素对应的实际库存数量累加,即可得到第三总实际库存数量。实施例中,用wSum1代表第三总实际库存数量。第三总实际库存数量wSum1可以用下式表示:
wSum1=s1.qty+s2.qty+…+sn.qty
公式6
步骤S504:将所述第三主键集合中的第三主键元素转换为第一库存系统对应的第四主键元素,从所述第一分组流水数据集获取所述第四主键元素对应的分组流水数据子集。将当前第三主键元素k^转换为第四主键元素k^^(k^^∈K2),之后以第四主键元素k^^为查询条件,从第一分组流水数据集V2中获取对应的分组流水数据子集。
步骤S505:根据获取结果,确定差异原因。如果从第一分组流水数据集V2中获取到的数据为空,说明第二库存系统将采购的货物上架后,增加了库存数量,但是没有回传至第一库存系统,或者已经回传但是第一库存系统处理有误,此时即可记录单据维度的差异原因。如果能够从第一分组流水数据集V2中获取到数据,则将获取到的分组流水数据子集中每个数据元素对应的实际库存数量累加,得到第四总实际库存数量eSum1。如果第三总实际库存数量wSum1与第四总实际库存数量eSum1不相等,则记录单据维度差异数量和差异原因。
实施例二:对于业务类型为销售回传单的分析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库存差异分析的主要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步骤S310的实现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601:按照预设的第一分组规则,对销售回传单对应的第二分组流水数据进行分组,以得到第三主键集合和由主键元素对应的分组流水数据子集构成的第二分组流水数据集。实施例中,以业务单号、货物编码和货物等级这三个维度字段,对第二分组流水数据yw进行分组。该例中第二分组流水数据为销售回传单形成的流水数据。分组后,第三主键集合和第二分组流水数据集之间形成映射关系K1→V1。
步骤S602:按照所述第一分组规则,对销售回传单对应的第一分组流水数据进行分组,以得到第四主键集合和由主键元素对应的分组流水数据子集构成的第一分组流水数据集。采用与步骤S601相同的分组规则对第一分组流水数据xe进行分组。该例中第一分组流水数据为销售回传单形成的流水数据。分组后,第四主键集合和第一分组流水数据集形成映射关系K2→V2。
步骤S603:遍历所述第三主键集合中的主键元素和对应的分组流水数据子集,以计算所述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三总实际库存数量。获取第三主键集合中的当前主键元素k^(k^∈K1)对应的分组流水数据子集s,遍历分组流水数据子集s,将分组流水数据子集s中每个数据元素对应的实际库存数量累加,即可得到第三总实际库存数量。实施例中,用wSum1代表第三总实际库存数量。第三总实际库存数量wSum1的计算入公式6。
步骤S604:将所述第三主键集合中的第三主键元素转换为第一库存系统对应的多个第四主键元素,从所述第一分组流水数据集获取所述第四主键元素对应的分组流水数据子集。将当前第三主键元素k^转换为第四主键元素k^^(k^^∈K2),之后以第四主键元素k^^为查询条件,从第一分组流水数据集V2中获取对应的分组流水数据子集。此时,第四主键元素k^^包括销售回传单对应的第四主键元素和销售预占单对应的第四主键元素/>
步骤S605:根据获取结果,确定差异原因。如果以第四主键元素为查询条件,从第一分组流水数据集V2中获取到的数据为空,说明没有预占记录,此时即可记录单据维度的差异原因。如果以第四主键元素/>为查询条件,从第一分组流水数据集V2中获取到的数据为空,说明第二库存系统扣减了库存数量,但是没有回传至第一库存系统,或者已经回传但是第一库存系统处理有误,此时即可记录单据维度的差异原因。如果以第四主键元素/>为查询条件,从第一分组流水数据集V2中获取到了数据,则将获取到的分组流水数据子集中每个数据元素对应的实际库存数量累加,得到第四总实际库存数量eSum1。如果第三总实际库存数量wSum1与第四总实际库存数量eSum1不相等,则记录单据维度差异数量和差异原因。
实施例三:对于业务类型为销售预占单的分析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库存差异分析的主要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步骤S310的实现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701:按照预设的第一分组规则,对销售预占单对应的第二分组流水数据进行分组,以得到第三主键集合和由主键元素对应的分组流水数据子集构成的第二分组流水数据集。实施例中,以业务单号、货物编码和货物等级这三个维度字段,对第二分组流水数据yw进行分组。该例中第二分组流水数据为销售预占单形成的流水数据。分组后,第三主键集合和第二分组流水数据集之间形成映射关系K1→V1。
步骤S702:按照所述第一分组规则,对销售预占单对应的第一分组流水数据进行分组,以得到第四主键集合和由主键元素对应的分组流水数据子集构成的第一分组流水数据集。采用与步骤S701相同的分组规则对第一分组流水数据xe进行分组。该例中第一分组流水数据为销售预占单形成的流水数据。分组后,第四主键集合和第一分组流水数据集形成映射关系K2→V2。
步骤S703:遍历所述第三主键集合中的主键元素,将所述第三主键集合中的第三主键元素转换为第一库存系统对应的第四主键元素,从所述第一分组流水数据集获取所述第四主键元素对应的分组流水数据子集。将当前第三主键元素k^(k^∈K1)转换为第四主键元素k^^(k^^∈K2),之后以第四主键元素k^^为查询条件,从第一分组流水数据集V2中获取对应的分组流水数据子集。
步骤S704:根据获取结果,确定差异原因。如果从第一分组流水数据集V2中获取到的数据为空,或者第四主键集合没有第四主键元素,则获取当前系统时间,将当前系统时间与创建此条预占单对应的流水数据的记录时间做差,如果时间间隔超过预设阈值,比如3天,则发出预占未回传的报警。
实施例四:对于业务类型为客退单的分析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库存差异分析的主要流程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步骤S310的实现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801:按照预设的第一分组规则,对客退单对应的第二分组流水数据进行分组,以得到第三主键集合和由主键元素对应的分组流水数据子集构成的第二分组流水数据集。实施例中,以业务单号、货物编码和货物等级这三个维度字段,对第二分组流水数据yw进行分组。该例中第二分组流水数据为客退单形成的流水数据。分组后,第三主键集合和第二分组流水数据集之间形成映射关系K1→V1。
步骤S802:按照所述第一分组规则,对客退单对应的第一分组流水数据进行分组,以得到第四主键集合和由主键元素对应的分组流水数据子集构成的第一分组流水数据集。采用与步骤S801相同的分组规则对第一分组流水数据xe进行分组。该例中第一分组流水数据为客退单形成的流水数据。分组后,第四主键集合和第一分组流水数据集形成映射关系K2→V2。
步骤S803:遍历所述第三主键集合中的主键元素和对应的分组流水数据子集,以计算所述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三总实际库存数量。获取第三主键集合中的当前主键元素k^(k^∈K1)对应的分组流水数据子集s,遍历分组流水数据子集s,将分组流水数据子集s中每个数据元素对应的实际库存数量累加,即可得到第三总实际库存数量。实施例中,用wSum1代表第三总实际库存数量。第三总实际库存数量wSum1可以通过公式6计算得出。
步骤S804:将所述第三主键集合中的第三主键元素转换为第一库存系统对应的多个第四主键元素,从所述第一分组流水数据集获取所述第四主键元素对应的分组流水数据子集。将当前第三主键元素k^转换为第四主键元素k^^(k^^∈K2),之后以第四主键元素k^^为查询条件,从第一分组流水数据集V2中获取对应的分组流水数据子集。此时,第四主键元素k^^包括销售回传单对应的第四主键元素销售预占单对应的第四主键元素/>和客退单对应的第四主键元素/>
步骤S805:根据获取结果,确定差异原因。分别以第四主键元素第四主键元素和第四主键元素/>为查询条件,如果有任意一个查询条件,没有从第一分组流水数据集V2中获取到数据,则说明第一库存系统中未记录相应的销售回传单数据、销售预占单数据或者客退单数据,记录上述差异原因。如果每个查询条件均能获取到数据,则针对不同单据的数据获取情况分析差异原因。比如,将销售预占单对应的分组流水数据子集中每个数据元素对应的可售库存变化数量累加,得到对应的总可售库存变化数量,将总可售库存变化数量与第三总实际库存数量wSum1比对,如果不相等,则说明客户退货数量与预占不一致,或者客户退货数量与第二库存系统回传的库存数量不一致,记录上述差异原因。
再比如,将销售回传单对应的分组流水数据子集中每个数据元素对应的实际库存变化数量累加,得到对应的总实际库存变化数量,将总实际库存变化数量与第三总实际库存数量wSum1比对,如果不相等,则说明客户退货数量与第一库存系统中销售回传单记录的库存数量不一致,记录上述差异原因。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库存差异的监控方法可以看出,获取不同库存系统的库存数据后,按照同样的分类规则对库存数据分类后再分别比对,以判定两个库存数据文件中,相应主键元素对应的库存数据是否存在差异,能够自动监控不同库存系统的库存数据的差异,效率高;在差异比对过程中,将内配在途的库存数据删除,不参与差异比对,以使得到的差异结果更加合理;通过分析库存类型为容器库存的库存数据的来源,以对容器库存的库存数据单独进行差异比对;由于数据量大,在获取库存数据时取部分维度字段对应的数据,以降低系统当前的计算量,提高计算效率;将存在库存差异的库存数据记录到差异数据集合,对差异数据集合中的库存数据进行分析,以得到差异产生的原因。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库存差异的监控装置的主要模块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库存差异的监控装置900,主要包括:
第一获取分类模块901,用于获取第一库存系统的第一库存数据文件,按照预设的分类规则对所述第一库存数据文件的库存数据进行分类,以得到第一主键集合和由主键元素对应的库存数据子集构成的第一库存数据集合。其中,第一库存系统是平台管理系统,与商家和用户接近;第二库存系统是仓库管理系统,与货物接近。第一库存数据文件中包括多条库存数据;所述库存数据包括多个维度字段和所述维度字段对应的数据。所述分类规则为将预设维度字段对应的数据相同的库存数据作为一个分类。第一主键集合即预设维度字段的不同取值集合,包括多个主键元素,一个取值即为一个主键元素。主键元素对应的库存数据子集即预设维度字段的某一取值对应的分类结果。所有的库存数据子集构成第一库存数据集合。
第二获取分类模块902,用于获取第二库存系统的第二库存数据文件,按照所述分类规则对所述第二库存数据文件的库存数据进行分类,以得到第二主键集合和由主键元素对应的库存数据子集构成的第二库存数据集合。首先从第一库存数据文件中提取所有的货物编码;之后,以货物编码和第一库存数据文件中的仓库编码为查询条件,从数据库中获取对应的第二库存系统的第二库存数据文件。同样以第一获取分类模块901中的分类规则,对第二库存数据文件的库存数据进行分类,得到第二主键集合和第二库存数据集合。
遍历计算模块903,用于遍历所述第一主键集合的主键元素和对应的库存数据子集,以计算所述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一总可售库存数量和第一总实际库存数量;遍历所述第二主键集合的主键元素和对应的库存数据子集,以计算所述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二总实际库存数量。获取第一主键集合的当前主键元素对应的库存数据子集,遍历该库存数据子集,将该库存数据子集中至少一个数据元素对应的可售库存数量累加,即可得到当前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一总可售库存数量;将该库存数据子集中至少一个数据元素对应的实际库存数量累加,即可得到当前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一总实际库存数量。将第二主键集合的当前主键元素对应的库存数据子集中的实际库存数量累加,即可得到当前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二总实际库存数量。按照上述过程,即可计算出第一主键集合的每个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一总可售库存数量和第一总实际库存数量,以及第二主键集合的每个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二总实际库存数量。
比较判定模块904,用于将所述第一主键集合的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一总可售库存数量和第一总实际库存数量,分别与所述第二主键集合中相应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二总实际库存数量进行比较,以根据比较结果判定所述第一库存数据文件与所述第二库存数据文件的库存差异。判断第一主键集合的当前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一总可售库存数量,与第二主键集合中对应主键元素的第二总实际库存数量是否相等,若相等,则说明第一库存数据文件与第二库存数据文件中该主键元素对应的库存数据不存在库存差异;若不相等,再判断第一主键集合的当前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一总实际库存数量,与第二主键集合中对应主键元素的第二总实际库存数量是否相等,若相等,则说明第一库存数据文件与第二库存数据文件中,该主键元素对应的库存数据不存在库存差异;若不相等,则说明第一库存数据文件与第二库存数据文件中,该主键元素对应的库存数据存在库存差异。继续比对下一主键元素,直至所有的主键元素对应的库存数据比对完毕,即可完成不同系统的库存数据的监控。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的库存差异的监控装置900还可以包括:差异判断模块和差异分析模块(图9中未示出)。其中,所述差异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库存类型为容器库存的第一库存系统和第二库存系统对应的库存数据之间是否存在库存差异。所述差异分析模块,用于对差异数据集合中库存数据进行差异分析;还可以根据将差异分析结果生成差异报告,并输出进行展示。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获取不同库存系统的库存数据后,按照同样的分类规则对库存数据分类后再分别比对,以判定两个库存数据文件中,相应主键元素对应的库存数据是否存在差异,能够自动监控不同库存系统的库存数据的差异,效率高;在差异比对过程中,将内配在途的库存数据删除,不参与差异比对,以使得到的差异结果更加合理;通过分析库存类型为容器库存的库存数据的来源,以对容器库存的库存数据单独进行差异比对;由于数据量大,在获取库存数据时取部分维度字段对应的数据,以降低系统当前的计算量,提高计算效率;将存在库存差异的库存数据记录到差异数据集合,对差异数据集合中的库存数据进行分析,以得到差异产生的原因。
图10示出了可以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库存差异的监控方法或库存差异的监控装置的示例性系统架构1000。
如图10所示,系统架构1000可以包括终端设备1001、1002、1003,网络1004和服务器1005。网络1004用以在终端设备1001、1002、1003和服务器1005之间提供通信链路的介质。网络1004可以包括各种连接类型,例如有线、无线通信链路或者光纤电缆等等。
用户可以使用终端设备1001、1002、1003通过网络1004与服务器1005交互,以接收或发送消息等。终端设备1001、1002、1003上可以安装有各种通讯客户端应用,例如购物类应用、网页浏览器应用、搜索类应用、即时通信工具、邮箱客户端、社交平台软件等。
终端设备1001、1002、1003可以是具有显示屏并且支持网页浏览的各种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膝上型便携计算机和台式计算机等等。
服务器1005可以是提供各种服务的服务器,例如对管理员利用终端设备1001、1002、1003发送的库存数据获取请求提供支持的后台管理服务器。后台管理服务器可以对接收到的来自不同库存系统的库存数据进行分类、计算、比较等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例如差异数据集合)反馈给终端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库存差异的监控方法一般由服务器1005执行,相应地,库存差异的监控装置一般设置于服务器1005中。
应该理解,图10中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的数目仅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现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和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
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库存差异的监控方法。
本发明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库存差异的监控方法。
下面参考图11,其示出了适用于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计算机系统1100的结构示意图。图11示出的电子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11所示,计算机系统11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11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11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11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11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1103中,还存储有计算机系统11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 1101、ROM 1102以及RAM 1103通过总线11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1105也连接至总线1104。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1105: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11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11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1108;以及包括诸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1109。通信部分11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11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1105。可拆卸介质11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11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1108。
特别地,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实施例,上文主要步骤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主要步骤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11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1111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中央处理单元(CPU)1101执行时,执行本发明的系统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示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发明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发明中,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发明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上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模块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模块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例如,可以描述为:一种处理器包括第一获取分类模块、第二获取分类模块、遍历计算模块和比较判定模块。其中,这些模块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模块本身的限定,例如,第一获取分类模块还可以被描述为“获取第一库存系统的第一库存数据文件,按照预设的分类规则对所述第一库存数据文件的库存数据进行分类,以得到第一主键集合和由主键元素对应的库存数据子集构成的第一库存数据集合的模块”。
作为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设备中。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一个该设备执行时,使得该设备包括:获取第一库存系统的第一库存数据文件,按照预设的分类规则对所述第一库存数据文件的库存数据进行分类,以得到第一主键集合和由主键元素对应的库存数据子集构成的第一库存数据集合;获取第二库存系统的第二库存数据文件,按照所述分类规则对所述第二库存数据文件的库存数据进行分类,以得到第二主键集合和由主键元素对应的库存数据子集构成的第二库存数据集合;遍历所述第一主键集合的主键元素和对应的库存数据子集,以计算所述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一总可售库存数量和第一总实际库存数量;遍历所述第二主键集合的主键元素和对应的库存数据子集,以计算所述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二总实际库存数量;将所述第一主键集合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一总可售库存数量和第一总实际库存数量,分别与所述第二主键集合中相应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二总实际库存数量进行比较,以根据比较结果判定所述第一库存数据文件与所述第二库存数据文件的库存差异。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获取不同库存系统的库存数据后,按照同样的分类规则对库存数据分类后再分别比对,以判定两个库存数据文件中,相应主键元素对应的库存数据是否存在差异,能够自动监控不同库存系统的库存数据的差异,效率高;在差异比对过程中,将内配在途的库存数据删除,不参与差异比对,以使得到的差异结果更加合理;通过分析库存类型为容器库存的库存数据的来源,以对容器库存的库存数据单独进行差异比对;由于数据量大,在获取库存数据时取部分维度字段对应的数据,以降低系统当前的计算量,提高计算效率;将存在库存差异的库存数据记录到差异数据集合,对差异数据集合中的库存数据进行分析,以得到差异产生的原因。
上述产品可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未在本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取决于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库存差异的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一库存系统的第一库存数据文件,按照预设的分类规则对所述第一库存数据文件的库存数据进行分类,以得到第一主键集合和由主键元素对应的库存数据子集构成的第一库存数据集合;
获取第二库存系统的第二库存数据文件,按照所述分类规则对所述第二库存数据文件的库存数据进行分类,以得到第二主键集合和由主键元素对应的库存数据子集构成的第二库存数据集合;
遍历所述第一主键集合的主键元素和对应的库存数据子集,以计算所述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一总可售库存数量和第一总实际库存数量;遍历所述第二主键集合的主键元素和对应的库存数据子集,以计算所述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二总实际库存数量;
将所述第一主键集合的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一总可售库存数量和第一总实际库存数量,分别与所述第二主键集合中相应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二总实际库存数量进行比较,以根据比较结果判定所述第一库存数据文件与所述第二库存数据文件的库存差异;
还包括:将判定为存在库存差异的库存数据记录到差异数据集合,从所述差异数据集合中选取当前库存数据;第一获取分组:以所述当前库存数据的预设第三维度字段为查询条件,获取第一仓库系统的第一流水数据,按照所述第一仓库系统的流水数据对应的业务类型,对所述第一流水数据进行分组,以得到第一分组主键集合和由分组主键对应的流水数据子集构成的第一流水数据集合;第二获取分组:以所述第三维度字段为查询条件,获取第二仓库系统的第二流水数据,按照所述第二仓库系统的流水数据对应的业务类型,对所述第二流水数据进行分组,以得到第二分组主键集合和由分组主键对应的流水数据子集构成的第二流水数据集合;遍历获取:遍历所述第二分组主键集合的分组主键和对应的流水数据子集,将获取的流水数据集作为第二分组流水数据;将所述第二分组主键集合的分组主键转换为所述第一仓库系统对应的第一分组主键,从所述第一流水数据集合中获取所述第一分组主键对应的流水数据子集,将获取的数据流水子集作为第一分组流水数据;差异分析:根据所述第二分组主键集合的分组主键和所述第一分组主键的对应的流水数据的业务类型,对所述第二分组流水数据和所述第一分组流水数据进行差异原因分析;重复执行所述第一获取分组、所述第二获取分组、所述遍历获取和所述差异分析,直至遍历所述差异数据集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库存数据包括多个维度字段和所述维度字段对应的数据,所述分类规则为将预设维度字段对应的数据相同的库存数据作为一个分类,其中,所述预设维度字段包括所述库存数据的至少一个维度字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库存数据文件的库存数据包括库存类型、可售库存数量和实际库存数量;
所述计算所述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一总可售库存数量和第一总实际库存数量,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主键集合的主键元素对应的库存数据子集中,是否包括库存类型为内配在途的库存数据;其中,所述内配在途是指货物正在从一个仓库移动至另一个仓库;
若所述库存数据子集包括库存类型为内配在途的库存数据,则从所述库存数据子集中删除对应的库存数据,得到剩余库存数据子集;
将所述剩余库存数据子集中的可售库存数量累加,得到第一总可售库存数量;将所述剩余库存数据子集中的实际库存数量累加,得到第一总实际库存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库存数据文件的库存数据包括实际库存数量;
所述计算所述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二总实际库存数量,包括:
将所述第二主键集合的主键元素对应的库存数据子集中的实际库存数量累加,得到第二总实际库存数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库存数据文件的库存数据包括库存类型、业务单号和实际库存数量;
所述遍历所述第二主键集合的主键元素和对应的库存数据子集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二主键集合的主键元素对应的库存数据子集中,是否包括库存类型为容器库存的库存数据;其中,所述容器库存是指货物从离开储位到出库阶段的库存;
若所述库存数据子集包括库存类型为容器库存的库存数据,则通过对应的业务单号查询所述第一库存系统的第一流水数据文件;
若所述第一流水数据文件中不存在与所述业务单号和所述主键元素相对应的流水数据,则判定所述第一库存数据文件与所述第二库存数据文件中,所述主键元素对应的库存数据存在库存差异;
若所述第一流水数据文件中存在与所述业务单号和所述主键元素相对应的流水数据,则比较所述流水数据中的可售库存变化数量、实际库存变化数量与所述实际库存数量的异同,以判定所述第一库存数据文件与所述第二库存数据文件中,所述主键元素对应的库存数据的库存差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一库存系统的第一库存数据文件,包括:
按照部门编号和仓库编号,从数据库中获取第一库存系统的可售库存数据和不可售库存数据;
将所述可售库存数据和所述不可售库存数据求并集,得到第一库存数据文件;
所述获取第二库存系统的第二库存数据文件,包括:
以所述第一库存数据文件的货物编码和所述仓库编号为查询条件,从数据库中获取第二库存系统对应的库存数据,以得到第二库存数据文件。
7.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定所述第一库存数据文件与所述第二库存数据文件的库存差异,包括:
若所述第一主键集合的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一总可售库存数量与所述第二主键集合中相应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二总实际库存数量相等,则判定所述第一库存数据文件与所述第二库存数据文件中,所述主键元素对应的库存数据不存在库存差异;
若所述第一主键集合的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一总可售库存数量与所述第二主键集合中相应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二总实际库存数量不相等,且所述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一总实际库存数量与所述第二总实际库存数量相等,则判定所述第一库存数据文件与所述第二库存数据文件中,所述主键元素对应的库存数据不存在库存差异;
若所述第一主键集合的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一总可售库存数量与所述第二主键集合中相应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二总实际库存数量不相等,且所述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一总实际库存数量与所述第二总实际库存数量也不相等,则判定所述第一库存数据文件与所述第二库存数据文件中,所述主键元素对应的库存数据存在库存差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异分析,包括:
按照预设的第一分组规则,对所述第二分组流水数据进行分组,以得到第三主键集合和由主键元素对应的分组流水数据子集构成的第二分组流水数据集;其中,所述第一分组规则为将预设第四维度字段对应的数据相同的库存数据作为一个分组;
按照所述第一分组规则,对所述第一分组流水数据进行分组,以得到第四主键集合和由主键元素对应的分组流水数据子集构成的第一分组流水数据集;
遍历所述第三主键集合中的主键元素和对应的分组流水数据子集,以计算所述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三总实际库存数量;
将所述第三主键集合中的第三主键元素转换为第一库存系统对应的第四主键元素,从所述第一分组流水数据集获取所述第四主键元素对应的分组流水数据子集,以根据获取结果确定差异原因。
9.一种库存差异的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分类模块,用于获取第一库存系统的第一库存数据文件,按照预设的分类规则对所述第一库存数据文件的库存数据进行分类,以得到第一主键集合和由主键元素对应的库存数据子集构成的第一库存数据集合;
第二获取分类模块,用于获取第二库存系统的第二库存数据文件,按照所述分类规则对所述第二库存数据文件的库存数据进行分类,以得到第二主键集合和由主键元素对应的库存数据子集构成的第二库存数据集合;
遍历计算模块,用于遍历所述第一主键集合的主键元素和对应的库存数据子集,以计算所述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一总可售库存数量和第一总实际库存数量;遍历所述第二主键集合的主键元素和对应的库存数据子集,以计算所述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二总实际库存数量;
比较判定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主键集合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一总可售库存数量和第一总实际库存数量,分别与所述第二主键集合中相应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二总实际库存数量进行比较,以根据比较结果判定所述第一库存数据文件与所述第二库存数据文件的库存差异;
差异分析模块,用于将判定为存在库存差异的库存数据记录到差异数据集合,从所述差异数据集合中选取当前库存数据;第一获取分组:以所述当前库存数据的预设第三维度字段为查询条件,获取第一仓库系统的第一流水数据,按照所述第一仓库系统的流水数据对应的业务类型,对所述第一流水数据进行分组,以得到第一分组主键集合和由分组主键对应的流水数据子集构成的第一流水数据集合;第二获取分组:以所述第三维度字段为查询条件,获取第二仓库系统的第二流水数据,按照所述第二仓库系统的流水数据对应的业务类型,对所述第二流水数据进行分组,以得到第二分组主键集合和由分组主键对应的流水数据子集构成的第二流水数据集合;遍历获取:遍历所述第二分组主键集合的分组主键和对应的流水数据子集,将获取的流水数据集作为第二分组流水数据;将所述第二分组主键集合的分组主键转换为所述第一仓库系统对应的第一分组主键,从所述第一流水数据集合中获取所述第一分组主键对应的流水数据子集,将获取的数据流水子集作为第一分组流水数据;差异分析:根据所述第二分组主键集合的分组主键和所述第一分组主键的对应的流水数据的业务类型,对所述第二分组流水数据和所述第一分组流水数据进行差异原因分析;以及重复执行所述第一获取分组、所述第二获取分组、所述遍历获取和所述差异分析,直至遍历所述差异数据集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库存数据包括多个维度字段和所述维度字段对应的数据,所述分类规则为将预设维度字段对应的数据相同的库存数据作为一个分类,其中,所述预设维度字段包括所述库存数据的至少一个维度字段。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库存数据文件的库存数据包括库存类型、可售库存数量和实际库存数量;
所述遍历计算模块,还用于:
判断所述第一主键集合的主键元素对应的库存数据子集中,是否包括库存类型为内配在途的库存数据;其中,所述内配在途是指货物正在从一个仓库移动至另一个仓库;
若所述库存数据子集包括库存类型为内配在途的库存数据,则从所述库存数据子集中删除对应的库存数据,得到剩余库存数据子集;以及
将所述剩余库存数据子集中的可售库存数量累加,得到第一总可售库存数量;将所述剩余库存数据子集中的实际库存数量累加,得到第一总实际库存数量。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库存数据文件的库存数据包括实际库存数量;
所述遍历计算模块,还用于:
将所述第二主键集合的主键元素对应的库存数据子集中的实际库存数量累加,得到第二总实际库存数量。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库存数据文件的库存数据包括库存类型、业务单号和实际库存数量;
所述装置还包括:差异判断模块,用于
判断所述第二主键集合的主键元素对应的库存数据子集中,是否包括库存类型为容器库存的库存数据;其中,所述容器库存是指货物从离开储位到出库阶段的库存;
若所述库存数据子集包括库存类型为容器库存的库存数据,则通过对应的业务单号查询所述第一库存系统的第一流水数据文件;
若所述第一流水数据文件中不存在与所述业务单号和所述主键元素相对应的流水数据,则判定所述第一库存数据文件与所述第二库存数据文件中,所述主键元素对应的库存数据存在库存差异;以及
若所述第一流水数据文件中存在与所述业务单号和所述主键元素相对应的流水数据,则比较所述流水数据中的可售库存变化数量、实际库存变化数量与所述实际库存数量的异同,以判定所述第一库存数据文件与所述第二库存数据文件中,所述主键元素对应的库存数据的库存差异。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分类模块,还用于:
按照部门编号和仓库编号,从数据库中获取第一库存系统的可售库存数据和不可售库存数据;以及
将所述可售库存数据和所述不可售库存数据求并集,得到第一库存数据文件;
所述第二获取分类模块,还用于:
以所述第一库存数据文件的货物编码和所述仓库编号为查询条件,从数据库中获取第二库存系统对应的库存数据,以得到第二库存数据文件。
15.根据权利要求9的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判定模块,还用于:
若所述第一主键集合的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一总可售库存数量与所述第二主键集合中相应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二总实际库存数量相等,则判定所述第一库存数据文件与所述第二库存数据文件中,所述主键元素对应的库存数据不存在库存差异;
若所述第一主键集合的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一总可售库存数量与所述第二主键集合中相应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二总实际库存数量不相等,且所述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一总实际库存数量与所述第二总实际库存数量相等,则判定所述第一库存数据文件与所述第二库存数据文件中,所述主键元素对应的库存数据不存在库存差异;以及
若所述第一主键集合的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一总可售库存数量与所述第二主键集合中相应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二总实际库存数量不相等,且所述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一总实际库存数量与所述第二总实际库存数量也不相等,则判定所述第一库存数据文件与所述第二库存数据文件中,所述主键元素对应的库存数据存在库存差异。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异分析模块,还用于:
按照预设的第一分组规则,对所述第二分组流水数据进行分组,以得到第三主键集合和由主键元素对应的分组流水数据子集构成的第二分组流水数据集;其中,所述第一分组规则为将预设第四维度字段对应的数据相同的库存数据作为一个分组;
按照所述第一分组规则,对所述第一分组流水数据进行分组,以得到第四主键集合和由主键元素对应的分组流水数据子集构成的第一分组流水数据集;
遍历所述第三主键集合中的主键元素和对应的分组流水数据子集,以计算所述主键元素对应的第三总实际库存数量;以及
将所述第三主键集合中的第三主键元素转换为第一库存系统对应的第四主键元素,从所述第一分组流水数据集获取所述第四主键元素对应的分组流水数据子集,以根据获取结果确定差异原因。
1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18.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1811195484.4A 2018-10-15 2018-10-15 一种库存差异的监控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10472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95484.4A CN111047242B (zh) 2018-10-15 2018-10-15 一种库存差异的监控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95484.4A CN111047242B (zh) 2018-10-15 2018-10-15 一种库存差异的监控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47242A CN111047242A (zh) 2020-04-21
CN111047242B true CN111047242B (zh) 2023-11-03

Family

ID=702303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95484.4A Active CN111047242B (zh) 2018-10-15 2018-10-15 一种库存差异的监控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47242B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47090A (zh) * 2002-04-18 2005-07-27 株式会社世界 商店库存管理系统、商店库存管理方法以及记录了程序的记录介质
CN1656488A (zh) * 2001-08-17 2005-08-17 艾克斯佩迪亚公司 管理库存的系统和方法
CN103514529A (zh) * 2013-10-21 2014-01-15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差异数量的均衡方法及装置
CN103632241A (zh) * 2012-08-28 2014-03-12 纽海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仓库盘点方法及仓库盘点系统
CN105183828A (zh) * 2015-08-28 2015-12-2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号百信息服务分公司 一种商品链接导航系统及其导航方法
CN106156987A (zh) * 2016-08-31 2016-11-23 成都聚美优品科技有限公司 库存差异的均衡方法及装置
CN106156975A (zh) * 2015-04-23 2016-11-2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业务对象的库存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7020740A1 (zh) * 2015-08-06 2017-02-0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库存数据对账方法及装置
CN106960300A (zh) * 2017-03-22 2017-07-18 湖北九州通达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医药物流行业的库存初装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6997378A (zh) * 2017-03-13 2017-08-01 摩贝(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Redis的数据库数据聚合同步的方法
CN107248052A (zh) * 2017-05-16 2017-10-13 上海艾融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商品库存信息确定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748974A (zh) * 2017-09-30 2018-03-02 苏州宏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物料库存管理方法
CN108090712A (zh) * 2016-11-23 2018-05-29 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析业务异常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82428A1 (en) * 2006-09-29 2008-04-03 Stein Andrew 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ically resolving stock discrepancies
US20080120205A1 (en) * 2006-10-31 2008-05-22 John Michael Hoopes Automatically processing inventory discrepancies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6488A (zh) * 2001-08-17 2005-08-17 艾克斯佩迪亚公司 管理库存的系统和方法
CN1647090A (zh) * 2002-04-18 2005-07-27 株式会社世界 商店库存管理系统、商店库存管理方法以及记录了程序的记录介质
CN103632241A (zh) * 2012-08-28 2014-03-12 纽海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仓库盘点方法及仓库盘点系统
CN103514529A (zh) * 2013-10-21 2014-01-15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差异数量的均衡方法及装置
CN106156975A (zh) * 2015-04-23 2016-11-2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业务对象的库存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7020740A1 (zh) * 2015-08-06 2017-02-0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库存数据对账方法及装置
CN105183828A (zh) * 2015-08-28 2015-12-2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号百信息服务分公司 一种商品链接导航系统及其导航方法
CN106156987A (zh) * 2016-08-31 2016-11-23 成都聚美优品科技有限公司 库存差异的均衡方法及装置
CN108090712A (zh) * 2016-11-23 2018-05-29 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析业务异常的方法及装置
CN106997378A (zh) * 2017-03-13 2017-08-01 摩贝(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Redis的数据库数据聚合同步的方法
CN106960300A (zh) * 2017-03-22 2017-07-18 湖北九州通达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医药物流行业的库存初装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7248052A (zh) * 2017-05-16 2017-10-13 上海艾融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商品库存信息确定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748974A (zh) * 2017-09-30 2018-03-02 苏州宏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物料库存管理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evelopment of an inventory classification module: Implementation in a 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Dhia Jomaa等;Proceedings of 201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Systems Management (IESM);1-5 *
PCB制造企业备件库存分类改进模型研究;赵金宝;;产业与科技论坛(10);80-84 *
ST公司坎帕拉仓库的库存优化研究;廖孖宝等;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经济与管理科学辑;第2019卷(第1期);J152-2208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47242A (zh) 2020-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80084A (zh) 一种仓库补货的方法和装置
CN111695840A (zh) 一种实现流程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CN110738436A (zh) 一种确定可用库存的方法和装置
CN107704357B (zh) 日志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12418258A (zh) 一种特征离散化方法和装置
CN111444077A (zh) 一种生成流程节点测试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8985805B (zh) 一种选择性执行推送任务的方法和装置
CN110619400A (zh) 用于生成订单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0826948B (zh) 仓库选品方法和装置
CN113760521A (zh) 一种虚拟资源的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11047242B (zh) 一种库存差异的监控方法和装置
CN109902847B (zh) 预测分库订单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13112048A (zh) 一种物品回库方法和装置
CN107679096B (zh) 数据集市间指标共享的方法和装置
CN110766431A (zh) 判断用户对优惠券是否敏感的方法和装置
CN113379173B (zh) 为仓库商品标记标签的方法和装置
CN115099865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2785213B (zh) 一种仓库拣货单的组建方法和装置
CN114677174A (zh) 一种计算未上架物品销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10378714B (zh) 一种处理访问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13538080A (zh) 一种任务单拆分方法和装置
CN112783956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2053106A (zh) 一种管理物品出库的方法及装置
CN112734314B (zh) 确定选品集合的方法和装置
CN114926201B (zh) 拼团请求推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224

Address after: 6 / F, 76 Zhichu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6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Jingdong Zhens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1, 1st floor, building 2, yard 20, Suzhou stree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0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Jingbangda Trading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224

Address after: 101, 1st floor, building 2, yard 20, Suzhou stree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0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Jingbangda Trad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5 Beijing Haidian Xingshikou Road 65 West Cedar Creative Garden 4 District 11 Building East 1-4 Floor West 1-4 Floor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JINGDONG SHANGK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JINGDONG CENTURY TRADING Co.,Ltd.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