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42048B - 一组近海土质海床喷射扰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组近海土质海床喷射扰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42048B
CN111042048B CN201911095389.1A CN201911095389A CN111042048B CN 111042048 B CN111042048 B CN 111042048B CN 201911095389 A CN201911095389 A CN 201911095389A CN 111042048 B CN111042048 B CN 1110420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et
seabed
shaft barrel
soil
barr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9538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42048A (zh
Inventor
刘洁群
龙夏
高玲玲
肖连军
项响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efe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109538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4204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420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420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420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420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3/00Engineering works in connection with control or use of streams, rivers, coasts, or other marine sites; Sealings or joints for engineering works in general
    • E02B3/02Stream regulation, e.g. breaking up subaqueous rock, cleaning the beds of waterways, directing the water flow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PVEHICLES ADAPTED FOR LOAD TRANSPORTATION OR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3/00Vehicles adapted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3/30Spraying vehicl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3/00Engineering works in connection with control or use of streams, rivers, coasts, or other marine sites; Sealings or joints for engineering works in general
    • E02B3/02Stream regulation, e.g. breaking up subaqueous rock, cleaning the beds of waterways, directing the water flow
    • E02B3/023Removing sedi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组近海土质海床喷射扰动装置,包括浅层喷射车和深层喷射锤;浅层喷射车的前、后轴桶内部中空、底部设置多排喷孔,轴桶两端设置转轴,行走轮安装在转轴上;前、后轴桶上部与拖斗固定相连,拖斗内可安放配重块,其中前轴桶的转轴上安装有可绕其旋转的托架;前、后轴桶基于第一进水孔安装第一注水管后,高压水流进入轴桶内部后可从多排喷孔中喷出,冲刷海床土体;深层喷射锤内部中空,均匀设置有多个喷孔;连接有第二注水管,高压水流基于第二注水管进入深层喷射锤内部后可从多个喷孔中喷出,冲刷海床土体。本发明浅层喷射车和深层喷射锤的组合运用,能将较大深度范围内的海床土体扰动破坏,便于后续鱼雷锚或桶形基础的贯入施工。

Description

一组近海土质海床喷射扰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深水网箱锚泊基础的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一组近海土质海床喷射扰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海上养殖存在近岸过度开发、而深水区域利用不足的问题。海上养殖区域主要集中在15米等深线以内的浅海内湾,该区域过于饱和,而超过20米水深的海域利用率尚不足1%,远低于美国、日本和挪威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因此发展离岸深水网箱养殖己成为我国保障食品供应和安全的长远战略,己成为拓展食物生产空间的必然选择。
锚泊系统是网箱在水中的根基,其抗拔承载力直接影响网箱的安全性。在恶劣天气情况下,网箱因锚泊系统失效而被风浪损毁、击沉的案例数不胜数。我国沿海年均遭受数个超强台风的袭击,台风路径影响范围内的海水网箱损毁严重,导致海水网箱养殖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处于“靠天吃饭”的状态。如海南省的深水网箱养殖业在每年的超强台风中相继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损失惨重,其中大部分受灾深水网箱是因锚泊基础破坏而被吹走损毁的。虽然锚泊基础的造价占整个网箱系统总价的比重不大,但其失效后导致整个网箱系统全军覆没,具有控制网箱全局稳定的重要作用。
常用的网箱锚泊基础形式有铁锚、木桩锚和水泥墩锚等,但这类锚泊基础已难以满足大型深水网箱、单点锚泊的需要。随着技术的发展,鱼雷锚、桶形基础也逐渐被引用至网箱的锚泊基础中。分别介绍如下:
1、鱼雷锚
鱼雷锚是动力贯入锚的一种,锚自身的形状类似鱼雷,故得名鱼雷锚。鱼雷锚可分为有尾翼和无尾翼两种类型,有尾翼的锚身一般有4个尾鳍。鱼雷锚锚身形如圆柱状,内部中空,可以填充高密度的材料如混凝土、废金属等来增加自重和降低锚重心而维持其稳定性,下端部呈锥形状,便于贯入海床土体中。鱼雷锚安装快捷方便,安装时不需要借助任何外力,仅需在离海底足够高的位置将其垂直释放,使其靠自身重力下落,并在碰撞海底时,借助高加速度导致的巨大惯性力而贯穿海床至一定深度。通常释放高度在距海底30m时能达到17m/s的最终碰撞速度,贯入深度约为7m,在150m时能达到30m/s以上,贯入深度约为20m。
深海浮式平台中一般采用长约15m、重达130吨的鱼雷锚。但若将鱼雷锚用于我国水深20~40m区域的网箱锚泊基础时,存在下列问题:①与深海浮式平台相比,网箱的水深相对较浅,鱼雷锚自由下落时的势能有限,难以贯入至较深的海床中;②鱼雷锚作为网箱锚泊基础时,其体积与重量需大大减小(否则成本过高而无法推广),而鱼雷锚重量的降低也会导致其难以贯入至较深的海床中;③部分海域的海床存在“上硬下软”的土层结构形式,即海床表层的强度相对较高,而下部存在强度相对较低的淤泥质土,鱼雷锚需贯入至下部更深土层中才安全,但浅层强度相对较高的海床土体阻止了鱼雷锚的贯入施工。
2、桶形基础
桶形基础也称吸力桩(suction pile),为底端开口、顶端封闭的倒扣大直径钢制轴桶,安装时,首先在预定海域依靠桶体自重使其部分插入土中以形成密闭空间,然后抽出桶内和土体之间的气体或液体,从而使桶体内外形成压力差,逐步压入至海床内预定深度完成安装。
若将桶形基础用于我国水深20~40m区域的网箱锚泊基础时,存在下列问题:①网箱的水深相对较浅,施工时桶形基础的内外压力差有限,难以将桶形基础贯入至较深的海床中;②部分海域的海床存在“上硬下软”的土层结构形式,即海床表层的强度相对较高,而下部存在强度相对较低的淤泥质土,上部强度相对较高的海床土体阻止了桶形基础的贯入施工。
通常,海床土层有淤泥质黏土、砂质粉土、粉质黏土、粉砂、淤泥质粉质黏土夹粉土等,根据各土层的不同位置分布可形成“上软下硬”或“上硬下软”等类别。下面列举几个“上硬下软”的海床地质条件:
1、辽东湾北部河口盖州滩海床地质条件
通过对该海域30m深度的钻孔进行分析,可对该沉积单元划分为以下土层:
第1层,青灰色砂质粉土、粉砂,层厚2.6~6.0m,饱和,中密~密实状态,分选性好,低压缩性,强度高,俗称铁板砂,原位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12~36击。层间结构以平行层理为主,次之为微斜层理。为全新世潮滩相现代沉积。
第2层,青灰色粉土、砂质粉土夹薄层淤泥、淤泥质粉质粘土,层厚4.0m左右,局部含贝壳碎片,饱和,呈稍密~中密状态,中低压缩性,原位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10~16击。淤泥、淤泥质粉质粘土薄层呈流塑状态,原位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2~3击。层间结构以平行层理和微斜层理为主。同为全新世潮滩相现代沉积。
第3层,青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埋深范围8~12m,流塑~软塑状态,饱和,具高含水量,高压缩性,局部见有少量贝壳碎片及黑色有机质,原位标准贯入试验0~4击。层间结构为平行层理,为浅海相沉积。
可见,上述海床地层分布存在明显的“上硬下软”特征。
2、董砣中心渔港工程
董砣中心渔港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大连市旅顺口双岛湾内双砣岛南侧,海床地层自上而下分布为:①层粉砂,含贝壳,含少量卵石,厚度1.30~6.70m,容许承载力为120kPa;②层淤泥质粉质黏土,含粉砂,厚度2.60~6.80m,容许承载力为60kPa;③层粉砂,厚度0.80~5.60m,容许承载力为180kPa。可见,该海床地层分布存在明显的“上硬下软”特征。
中国近海海域面积广阔,在网箱养殖区域不同程度的存在“上硬下软”的地质现象。本技术关注的问题为:在水深20~40m的“上硬下软”近海土质海床区域,采用鱼雷锚或桶形基础作为网箱锚泊基础时,如何协助鱼雷锚或桶形基础贯入至深度较大的海床中,以便为网箱提供较大的锚泊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一组近海土质海床喷射扰动装置,其基于高压水流对“上硬下软”的浅层较硬土层进行喷射与扰动破坏,降低海床表层土体对鱼雷锚或桶形基础贯入海床时的摩阻力,使鱼雷锚或桶形基础能贯入至较大深度的海床中,从而提高了锚泊基础的抗拔承载力。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一组近海土质海床喷射扰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浅层喷射车和深层喷射锤,所述的浅层喷射车包括有拖斗和分别固定连接在拖斗底部的前、后轴桶,所述拖斗的内部有配重块,所述前、后轴桶的内部均中空,前、后轴桶的底部均分别设有与其内部相通的多排喷孔,前、后轴桶的上部均设有与其内部相通的第一进水孔并均连接有第一注水管,前、后轴桶的两端均分别安装有转轴,所述的转轴上均安装有行走轮,所述前轴桶两端的转轴之间转动连接有向前延伸的拖架,高压水流基于所述的第一注水管分别进入所述前、后轴桶内部后可分别从所述多排喷孔中喷出,冲刷海床土体;
所述深层喷射锤包括有喷射锤体,所述喷射锤体的内部中空,喷射锤体的四周分别设有与其内部相通的多个喷孔,喷射锤体的一端设有与其内部相通的第二进水孔并连接有第二注水管,所述第二进水孔的口部固定连接有吊耳并连接有钢索,高压水流基于所述的第二注水管进入所述喷射锤体的内部后可分别从所述多个喷孔中喷出,冲刷海床土体。
所述的一组近海土质海床喷射扰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拖斗是由钢板焊接形成的框架型结构。
所述的一组近海土质海床喷射扰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排喷孔对应设置在弧度不大于45°的前、后轴桶圆弧范围内,各排喷孔关于所在轴桶的铅垂线呈对称分布。
所述的一组近海土质海床喷射扰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二注水管均采用软胶管。
所述的一组近海土质海床喷射扰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轴桶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挡泥板,所述的挡泥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大于60°且向上倾斜。
所述的一组近海土质海床喷射扰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拖斗的左、右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侧向连接座,所述的侧向连接座上均安装有侧向抗倾覆板;拖斗的尾部固定连接有尾部连接座,所述的尾部连接座上安装有尾部抗倾覆板;所述的侧向抗倾覆板和尾部抗倾覆板均由具有弹性、韧性的塑料板制成。
所述的一组近海土质海床喷射扰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抗倾覆板的前侧设有向上倾斜的挡土斜面,所述尾部抗倾覆板的端部向上倾斜翘起。
所述的一组近海土质海床喷射扰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射锤体呈椭球体形,所述第二进水孔和吊耳均位于所述喷射锤体长轴的一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
(1)、本发明浅层喷射车的前后两个轴桶均可向下喷射高压水,能高效地冲刷、破坏海床表层强度相对较高的土层,使海床表层土体强度降低,便于后续深层喷射锤陷入海床中喷射作业。
(2)、本发明浅层喷射车的侧面及尾部均设有抗倾覆板,抗倾覆板能使浅层喷射车在崎岖海床表面行走时不易发生倾覆、翻车,提高了施工效率;且抗倾覆板由具有弹性与韧性塑料板制成,造价低廉,破损后还可以更换。
(3)、本发明浅层喷射车基于前后轴桶向下喷射高压水流时,浅层喷射车将受到向上的反作用力,而浅层喷射车拖斗内设置了重量较大的配重块,能有效抵抗施工过程中的向上反力,保证了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
(4)、浅层海床土体被浅层喷射车冲刷、破坏后,再使用深层喷射锤沉入、陷入海床土体中继续喷射高压水流,使一定深度范围内的海床土体也能被扰动破坏。可见,浅层喷射车与深层喷射锤的组合运用,最终能将较大深度范围内的海床土体扰动破坏,能运用于复杂的海床地质环境,非常适合海上的施工环境。
(5)、本发明构造简单,可反复利用,施工时不需派人下水作业,施工简便,海上作业时间短,综合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浅层喷射车的结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中浅层喷射车的结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浅层喷射车的结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浅层喷射车的三维结构图一。
图5为本发明中浅层喷射车的三维结构图二。
图6为本发明中浅层喷射车隐藏配重块后的三维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中浅层喷射车的底部同轴行走轮的三维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中浅层喷射车的底部轴桶三维结构图。
图9为本发明中浅层喷射车的前、后轴桶详图一。
图10为本发明中浅层喷射车的前、后轴桶详图二。
图11为本发明中浅层喷射车第一注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中浅层喷射车组装完毕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中浅层喷射车的工作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中深层喷射锤的三维结构图一。
图15为本发明中深层喷射锤的三维结构图二。
图16为本发明中深层喷射锤连接第二注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中深层喷射锤的工作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行走轮;2、拖架;3、挡泥板;4、配重块;5、侧向连接座;6、尾部连接座;7、前、后轴桶;8、多排喷孔;9、拖斗;10、第一进水孔;11、转轴;12、第一注水管;13、钢索;14、侧向抗倾覆板;15、尾部抗倾覆板;16、喷射锤体;17、吊耳;18、多个喷孔;19、第二注水管;20、第二进水孔;21、绳索;A、海床面。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一种一组近海土质海床喷射扰动装置,包括有浅层喷射车和深层喷射锤,浅层喷射车包括有拖斗9和分别固定连接在拖斗9底部的前、后轴桶7,拖斗9的内部有配重块4,前、后轴桶7的内部均中空,前、后轴桶7的底部均分别设有与其内部相通的多排喷孔8,前、后轴桶7的上部均设有与其内部相通的第一进水孔10并均连接有第一注水管12,前、后轴桶7的两端均分别安装有转轴11,转轴11上均安装有行走轮1,前轴桶两端的转轴之间转动连接有向前延伸的拖架2,高压水流基于第一注水管12分别进入前、后轴桶7内部后可分别从多排喷孔8中喷出,冲刷海床土体;
深层喷射锤包括有喷射锤体16,喷射锤体16的内部中空,喷射锤体16的四周分别设有与其内部相通的多个喷孔18,喷射锤体16的一端设有与其内部相通的第二进水孔20并连接有第二注水管19,第二进水孔20的口部固定连接有吊耳17并连接有钢索13,高压水流基于第二注水管19进入喷射锤体16的内部后可分别从多个喷孔18中喷出,冲刷海床土体。
上述提及的“底部”、“上部”等方位词,是基于浅层喷射车施工时的姿态来确定的。施工时浅层喷射车平整的与海床土体接触,如图13所示。在此姿态下,来确定各方位词的具体指向,说明书中其它地方所提的方位词也按此姿态推定得到。上述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描述方便,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中,拖斗9是由钢板焊接形成的框架型结构,与行走轮1、前、后轴桶7、配重块4和托架2等组成浅层喷射车,如图1~图6所示。
前、后轴桶7的内部均中空,前、后轴桶7的底部均分别设有与其内部相通的多排喷孔8,前、后轴桶7的上部均设有与其内部相通的第一进水孔10并均连接有第一注水管12,前、后轴桶7的两端均分别安装有转轴11,转轴11上均安装有行走轮1,多排喷孔8对应设置在弧度不大于45°的前、后轴桶7圆弧范围内,各排喷孔关于所在轴桶的铅垂线呈对称分布,如图7~图10所示。
前、后轴桶7呈平行设置,上部与拖斗9固定相连,拖斗9内可安放配重块4,其中前轴桶的两端转轴之间还设置有可绕转轴旋转的拖架2,如图4~图6所示。
前轴桶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挡泥板3,挡泥板3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大于60°且向上倾斜,如图3~图6所示。
挡泥板3的作用是:浅层喷射车在拖架2的拖拉作用下发生移动,前进方向的横截面可能被海床土体阻挡、掩埋,导致浅层喷射车移动困难,向上倾斜设置的挡泥板3可使浅层喷射车难以陷入至海床中,确保浅层喷射车的有效移动,保证了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
拖斗9的左、右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侧向连接座5,侧向连接座5上均安装有侧向抗倾覆板14;拖斗9的尾部固定连接有尾部连接座6,尾部连接座6上安装有尾部抗倾覆板15;侧向抗倾覆板14和尾部抗倾覆板15均由具有弹性、韧性的塑料板制成;侧向抗倾覆板14的前侧设有向上倾斜的挡土斜面,尾部抗倾覆板15的端部向上倾斜翘起,如图12所示。
侧向抗倾覆板14和尾部抗倾覆板15能使浅层喷射车在崎岖海床表面行走时不易发生倾覆、翻车,提高了施工效率;且侧向抗倾覆板14和尾部抗倾覆板15由具有弹性、韧性塑料板制成,造价低廉,破损后还可以更换。
前、后轴桶7基于第一进水孔10安装第一注水管12后,高压水流基于第一注水管12进入前、后轴桶7内部后可从多排喷孔8中喷出,冲刷海床土体。第一注水管12的安装如图11所示。
前、后轴桶7均可向下喷射高压水,能高效地冲刷、破坏海床表层强度相对较高的土层,使海床表层土体强度降低,便于后续鱼雷锚或桶形基础的贯入施工。
前、后轴桶7向下喷射高压水流时,浅层喷射车将受到向上的反作用力,而拖斗9内设置了重量较大的配重块4,能有效抵抗施工过程中的向上反力,保证了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一般地,配重块4可由废旧金属制成,配重块4固定在拖斗9内而不会发生松散与脱落。
喷射锤体16的内部中空,喷射锤体16的四周分别设有与其内部相通的多个喷孔18,喷射锤体16的一端设有与其内部相通的第二进水孔20并连接有第二注水管19,第二进水孔20的口部固定连接有吊耳17并连接有钢索13,高压水流基于第二注水管19进入喷射锤体16的内部后可分别从多个喷孔18中喷出,冲刷海床土体;优选地,喷射锤体16呈椭球体形,第二进水孔20和吊耳17均位于喷射锤体16长轴的一端,如图14和图15所示,第二注水管19的安装如图16所示。第一、二注水管12、19均采用软胶管。
本发明浅层喷射车的组装方法如下:将侧向抗倾覆板14和尾部抗倾覆板15基于螺栓分别安装在浅层喷射车的侧向连接座5与尾部连接座6上,将绳索21(此处是为了与钢索13相区分,将其定义为绳索21,实际上二者均是钢索,下同)连接在拖架2的端点上,将第一注水管12的一端与第一进水孔10相连接,且需确保在施工扰动作用下第一注水管12不会从前、后轴桶7的内部逃离、脱落。用辅助绳索将第一注水管12整理、绑定在拖架2和绳索21上,使施工时第一注水管12不发生飘动。将配重块4固定在拖斗9内而不会发生松散与脱落。组装好的浅层喷射车如图12所示。
本发明深层喷射锤的组装方法如下:将钢索13连接在喷射锤体16的吊耳17上,将第二注水管19的一端与第二进水孔20相连接,且需确保在施工扰动作用下第二注水管19不会从喷射锤体16的内部逃离、脱落。用辅助绳索将第二注水管19整理、绑定在钢索13上,使施工时第二注水管19不发生飘动。组装好的深层喷射锤如图16所示。
本发明浅层喷射车的使用方法如下:浅层喷射车组装结束后,用多根辅助绳索均匀、对称的绑定在浅层喷射车上,基于各辅助绳索将浅层喷射车水平的起吊、缓慢下沉直至平整的接触海床。将第一注水管12的另一端连接高压水泵,开启高压水泵,使高压水流从前、后轴桶7底部的多排喷孔8中喷射而出,冲刷海床土体;并基于绳索21来回缓慢拖动浅层喷射车,使拟施工锚泊基础区域一定面积内的海床土体被喷水冲刷而松动、破坏,如图13所示。
本发明深层喷射锤的使用方法如下:海床表层较硬土层被浅层喷射车冲刷破坏后,移除浅层喷射车,再基于钢索13提起、下放喷射锤体16使其接触海床,由于浅层海床土体已被破坏,喷射锤体16在自重作用下将能陷入海床一定深度。将第二注水管19的另一端连接高压水泵,开启高压水泵,使高压水流从喷射锤体16四周的多个喷孔18中喷射而出,冲刷海床土体,并基于钢索13来回缓慢拖动深层喷射锤体16,使拟施工锚泊基础区域一定面积、一定深度内的海床土体被喷水冲刷而松动、破坏,如图17所示。
第一、二注水管12、19一般采用中空、柔性、无接缝的塑料管,价格低廉。第一、二注水管12、19的内径可根据具体条件综合设定。第一、二注水管12、19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在施工过程中不发生破损与断裂。
粘性土层在高压水流冲刷作用下,微小黏粒首先被冲刷、流失,微小黏粒率破坏后,后续较大骨架的黏粒相互之间的连接发生破坏,最终粘性土发生整体性扰动破坏,松散后含水量增大,强度急剧降低。砂性土层在高压水流冲刷作用下,可发生类似“液化”的破坏形态。
最终,一定范围、一定深度范围内的海床土体均被高压水流冲刷、破坏,强度急剧降低,为后续鱼雷锚或桶形基础贯入较大的海床深度创造了条件。
浅层海床土体被浅层喷射车冲刷、破坏后,再使用深层喷射锤沉入、陷入海床土体中继续喷射高压水流,使一定深度范围内的海床土体也能被扰动破坏。可见,浅层喷射车与深层喷射锤的组合运用,最终能将较大深度范围内的海床土体扰动破坏,能运用于复杂的海床地质环境,非常适合海上的施工环境。
本发明利用高压水流冲刷、破坏海床土体,使浅层一定范围内的海床土体被水力冲刷破坏,方法简单,成本较低。所提设备构造简单,可反复利用,施工时不需派人下水作业,施工简便,海上作业时间短,综合成本低。
后续鱼雷锚或桶形基础贯入海床后,上方被扰动、破坏的海床土体强度将逐渐提高与恢复,时间越长土层强度恢复程度越高。在上方海床土体强度不满足要求情况下,下方的锚泊基础暂不能投入使用,以免被拔出而失效。
本发明浅层喷射车和深层喷射锤主要适用于土质海床的扰动破坏,进一步改进与提高功率后也可用于岩石类海床的破碎作业,此处不再展开描述。
附图中仅展示了浅层喷射车和深层喷射锤的部分形状及部分连接方式的情况,按照所提思路,可以改变各构件的形状、各部分的连接方式,如浅层喷射车的轮子采用万向轮、可多方向拖曳移动等,形成其他相关类型的近海土质海床喷射扰动装置,其均属于本发明的等效修改与变更,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根据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本发明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等效修改、替换或变更,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一组近海土质海床喷射扰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浅层喷射车和深层喷射锤,所述的浅层喷射车包括有拖斗和分别固定连接在拖斗底部的前、后轴桶,所述拖斗的内部有配重块,所述前、后轴桶的内部均中空,前、后轴桶的底部均分别设有与其内部相通的多排喷孔,前、后轴桶的上部均设有与其内部相通的第一进水孔并均连接有第一注水管,前、后轴桶的两端均分别安装有转轴,所述的转轴上均安装有行走轮,所述前轴桶两端的转轴之间转动连接有向前延伸的拖架,高压水流基于所述的第一注水管分别进入所述前、后轴桶内部后可分别从所述多排喷孔中喷出,冲刷海床土体;
所述深层喷射锤包括有喷射锤体,所述喷射锤体的内部中空,喷射锤体的四周分别设有与其内部相通的多个喷孔,喷射锤体的一端设有与其内部相通的第二进水孔并连接有第二注水管,所述第二进水孔的口部固定连接有吊耳并连接有钢索,高压水流基于所述的第二注水管进入所述喷射锤体的内部后可分别从所述多个喷孔中喷出,冲刷海床土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组近海土质海床喷射扰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拖斗是由钢板焊接形成的框架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组近海土质海床喷射扰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排喷孔对应设置在弧度不大于45°的前、后轴桶圆弧范围内,各排喷孔关于所在轴桶的铅垂线呈对称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组近海土质海床喷射扰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二注水管均采用软胶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组近海土质海床喷射扰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轴桶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挡泥板,所述的挡泥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大于60°且向上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组近海土质海床喷射扰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拖斗的左、右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侧向连接座,所述的侧向连接座上均安装有侧向抗倾覆板;拖斗的尾部固定连接有尾部连接座,所述的尾部连接座上安装有尾部抗倾覆板;所述的侧向抗倾覆板和尾部抗倾覆板均由具有弹性、韧性的塑料板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组近海土质海床喷射扰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抗倾覆板的前侧设有向上倾斜的挡土斜面,所述尾部抗倾覆板的端部向上倾斜翘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组近海土质海床喷射扰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射锤体呈椭球体形,所述第二进水孔和吊耳均位于所述喷射锤体长轴的一端。
CN201911095389.1A 2019-11-11 2019-11-11 一组近海土质海床喷射扰动装置 Active CN1110420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95389.1A CN111042048B (zh) 2019-11-11 2019-11-11 一组近海土质海床喷射扰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95389.1A CN111042048B (zh) 2019-11-11 2019-11-11 一组近海土质海床喷射扰动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42048A CN111042048A (zh) 2020-04-21
CN111042048B true CN111042048B (zh) 2021-06-29

Family

ID=702324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95389.1A Active CN111042048B (zh) 2019-11-11 2019-11-11 一组近海土质海床喷射扰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4204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44500A (zh) * 2020-09-16 2020-12-29 中机锻压江苏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自升压强力逆向喷水机构的夯击锤
CN114875839B (zh) * 2022-05-07 2023-04-07 清华大学 悬河治理装置及悬河治理搅沙船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193070U (zh) * 2015-12-20 2016-04-27 长安大学 一种室内模拟高压水流对土体冲刷效率的试验装置
CN108086962B (zh) * 2018-01-16 2023-04-25 吉林大学 基于真空降压法开采海底浅层非成岩地层天然气水合物的装置及方法
CN108925480A (zh) * 2018-06-29 2018-12-04 合肥学院 一种带配重体的鱼雷锚及其施工方法
CN109371950B (zh) * 2018-11-19 2020-06-09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自升式平台冲桩桩靴及冲洗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42048A (zh) 2020-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42101B (zh) 一种海上四浮筒-浮箱组合式基础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12177031B (zh) 一种带放射肋板及防冲刷罩的海上风电机单桩基础
CN111042048B (zh) 一组近海土质海床喷射扰动装置
JP3230318U (ja) 洋上風力発電用単杭の複合基礎構造
CN109736343B (zh) 海上风电基础、其安装方法及风力发电机组
CN110965571A (zh) 负压桶-桩复合基础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JP3230883U (ja) 洋上風力発電用組み合せ単杭基礎構造
CN211735480U (zh) 负压桶-桩复合基础结构
CN114197512A (zh) 一种适于用浅覆盖土层的海上风电复合式双桩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CN114809996B (zh) 一种用于海洋水合物生产的防砂装置
CN216839223U (zh) 一种海上风电单桩基础复合消能防冲刷装置
CN116240931A (zh) 一种海上风电锚链网幕式防冲刷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5961224A (zh) 固定网箱用拼装式水泥墩锚系统
CN114855865A (zh) 一种锚固于岩基海床的张紧式风机基础及布置方法
CN113123376B (zh) 用于桩基冲刷形态检测和治理加固的方法
CN203010098U (zh) 防沉板式水下基础
KR0177280B1 (ko) 모듈형 케이슨을 이용하여 환경적으로 안전한 만능 방파 시스템
CN110758662A (zh) 可移动自由升沉风浪平台
CN110886272A (zh) 一种漂浮式防波堤
CN102635093A (zh) 一种带高压喷孔的埋入式宽尾结构分体锚
CN100485138C (zh) 悬浮法海底隧道
CN115657047A (zh) 一种用于海上风电桩桩基的冲刷监测和防护装置
CN115628063A (zh) 一种深海采矿车自救脱困装置及其脱困方法
CN211032946U (zh) 可移动自由升沉风浪平台
CN102146669B (zh) 可搬迁固定式人工岛筒型基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