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34549B - 一种赤泥堆场生态复绿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赤泥堆场生态复绿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34549B
CN111034549B CN201911369095.3A CN201911369095A CN111034549B CN 111034549 B CN111034549 B CN 111034549B CN 201911369095 A CN201911369095 A CN 201911369095A CN 111034549 B CN111034549 B CN 1110345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cological
ring
red mud
core
s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6909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34549A (zh
Inventor
王密
杜年春
罗程
彭川
王志强
何明
汤慧
曹楚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ese Nonferrous Metal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Of Changsh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ese Nonferrous Metal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Of Changsh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ese Nonferrous Metal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Of Changsha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ese Nonferrous Metal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Of Changsh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6909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3454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345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345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345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345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BSOIL WORKING IN AGRICULTURE OR FORESTRY;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IN GENERAL
    • A01B79/00Methods for working soil
    • A01B79/02Methods for working soil combined with other agricultural processing, e.g. fertilising, plant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1/00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 E02D31/02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against ground humidity or ground water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tany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赤泥堆场生态复绿方法,在赤泥堆场表面设置多个相互独立的生态锚点,所述生态锚点由内至外包括核心生态圈、自播潜育圈和过渡演绎圈,核心生态圈通过人工干预形成稳定的高级生态群落,以生物自演替的方式实现核心生态圈内赤泥的土壤化,自播潜育圈通过人工干预形成低于核心生态圈的次级仿生态群落,以便于核心生态圈内的生态群落向外围自发扩散,过渡演绎圈仅对土壤基质进行基础改良,采用加入酸性有机废渣的方式降低赤泥的碱性并增加有机质含量。本发明通过在局部设置具有自繁野逸性的生态锚点,以点带面的实现对赤泥堆场的生态复绿,大大节约了成本投入且复绿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赤泥堆场生态复绿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铝业废渣处理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赤泥堆场生态复绿方法。
背景技术
赤泥是制铝工业中在提取氧化铝时排出的污染性废渣,目前对赤泥的处理主要采取海底或陆地集中堆放处置的方式。赤泥堆场产生的扬尘会对周边居民的健康造成影响,也会渗入到地下对地下水产生污染。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业内现提倡对赤泥堆场进行整体复绿,以实现生态修复。
由于赤泥堆场的土地性质为高盐高碱,这严重制约了植物的正常生长,导致赤泥堆场难以自主实现生态修复。现有的赤泥堆场生态修复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客土复绿:首先在赤泥堆场上设置防渗膜,然后在防渗漏层上方进行覆土作业,最后在原土上栽种植物。
该方法的优点是复绿效果好,可在短时间内见效;缺点是需要从其他地区转运大量的原土,不仅投资成本巨大,而且当前很多地方为了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已经禁止私挖土方,原土来源大大受限。
二、基质改良复绿:首先在赤泥中加入改良剂以降低土壤基质的盐碱含量,然后在改良后的土壤基质上栽种盐碱耐受性强的植物。
该方法的优点是成本相对较低,且是针对赤泥本身进行基质改良,几乎没有环境遗留问题;缺点是因为没有现成的原土,需要长期对植物生长情况进行观察并对未成活的植物进行补种,最后还要在赤泥土壤化达到一定程度时,移植其他类型的植物,作业时间长,作业面积大,对技术要求也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赤泥堆场生态复绿方法,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赤泥堆场生态复绿方法,在赤泥堆场表面设置多个相互独立的生态锚点,所述生态锚点包括至少两层内外设置的生态圈,其中内层为核心生态圈且通过人工干预形成稳定的高级生态群落,外层为过渡圈且进行了低于核心生态圈的生态改良,以便于核心生态圈内的生态群落向外围自发扩散,通过各生态锚点不断发展并连接成一片实现对赤泥堆场的生态复绿。
优选地,所述过渡圈由内至外包括自播潜育圈和过渡演绎圈;所述自播潜育圈通过人工干预形成低于核心生态圈的次级仿生态群落,所述过渡演绎圈仅对土壤基质进行基础改良。
优选地,在所述核心生态圈范围内,首先对土壤基质进行基础改良,然后在改良后的土壤上种植速生草本植物,以生物自演替的方式实现核心生态圈内赤泥的土壤化,最后搭配种植其他种类的植物,为高级生态群落的形成提供种子来源。
本发明对核心生态圈进行重点规划,通过模拟自然成土过程及生物演替过程,创造出适合植物生长的最优条件,使得该区域内形成生态位齐全的稳定生态群落,同时群落保持高度的自繁性和野逸性,以确保后期以点带面全面复绿赤泥堆场的目的得以实现。
优选地,在所述核心生态圈范围内投放菌种和蚯蚓以加快土壤形成。
优选地,在所述自播潜育圈范围内,首先对土壤基质进行基础改良,然后在改良后的土壤上种植速生草本植物,且种植密度及频率均低于核心生态圈。
所述自播潜育圈的目标是建设成为基本适宜植物生长的区域,相比于核心生态圈,其成本投入较低且改良程度也较低,主要用于承接来自核心生态圈的植物并将其慢慢扩散到过渡演绎圈。
优选地,在对土壤基质进行基础改良时,采用加入酸性有机废渣的方式降低赤泥的碱性并增加有机质含量。
优选地,在所述核心生态圈内种植藤本植物,利用其地表攀缘特性提高生态群落的向外扩散速度。
优选地,所述生态锚点间隔均匀分布,所述核心生态圈的半径为D1,所述自播潜育圈和过渡演绎圈的宽度分别为D2和D3,且1米≤D1≤5米,1米≤D2≤5米,0米≤D3≤4米,D1≥D2+D3。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了生态群落构建思路,通过在局部打造多个具有自繁野逸性的生态锚点,采用以点带面的形式实现赤泥堆场生态复绿,相比于传统的客土复绿和基质改良复绿方法,不仅缩小了作业面,大大节约了投资成本,而且由于主要利用了生物自演替以及生物自发扩散的特性,后期复绿过程几乎无需人工干预,降低了技术难度。
2、本发明对生态锚点的核心生态圈进行重点建设,首先种植速生草本植物,可确保雨季时土壤基质的水土保持性,且枯死的草本植物能为下批植物的生长提供提供营养并形成保温保水层,通过生物自演替的方式实现核心生态圈内赤泥的土壤化,然后搭配种植其他种类的植物,提供丰富的种子来源以确保高级生态群落的形成。
3、本发明在核心生态圈中种植藤本植物,在改善环境的同时也为其他植物提供遮阴的环境,确保前期植物的成活率,还利用了藤本植物的地表攀缘特性提高生态群落的向外扩散速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中生态锚点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核心生态圈,2自播潜育圈,3过渡演绎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特别说明,本发明中用到的各种原材料、试剂、仪器和设备等均可通过市场购买得到或者可通过现有方法制备得到。
实施例1
参见图1,一种赤泥堆场生态复绿方法,在赤泥堆场表面设置多个相互独立的生态锚点,所述生态锚点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核心生态圈1、自播潜育圈2和过渡演绎圈3。
所述核心生态圈1且通过人工干预形成稳定的高级生态群落,首先对土壤基质进行基础改良,然后在改良后的土壤上种植速生草本植物,以生物自演替的方式实现核心生态圈内赤泥的土壤化,最后搭配种植其他种类的植物,为高级生态群落的形成提供种子来源。在所述核心生态圈内还种植有藤本植物,可利用藤本植物的地表攀缘特性提高生态群落的向外扩散速度。
所述自播潜育圈2通过人工干预形成低于核心生态圈的次级仿生态群落,首先对土壤基质进行基础改良,然后在改良后的土壤上种植速生草本植物,其种植密度及频率均低于核心生态圈。通过对自播潜育圈进行程度低于核心生态圈的生态改良,在兼顾改良成本投入的同时,也有利于核心生态圈内的生态群落向外围自发扩散。
所述过渡演绎圈3仅对土壤基质进行基础改良。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对土壤基质的改良方法为:采用加入酸性有机废渣的方式降低赤泥的碱性并增加有机质含量,所述酸性有机废渣包括糠醛渣、酒糟、醋渣等。
在本实施例中,还在所述核心生态圈范围内投放了菌种和蚯蚓以加快土壤形成。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生态锚点间隔均匀分布,且相邻生态锚点间的中心距离为20米,所述核心生态圈1的半径D1为5米,所述自播潜育圈2的宽度D2为2.5,所述过渡演绎圈3的宽度D3为2.5米。
当各生态锚点均设置完毕后,核心生态圈内的生态群落会自发地向外围扩散,随着时间的推移,相邻的生态锚点面积不断扩大并连接成一片,实现对赤泥堆场的生态复绿,植物成活率和覆盖率均能达到80%以上。
本方法利用了生态群落的自演替及自扩散特性,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完成对整个赤泥堆场的生态修复,既减轻了投资成本压力,又能避免基质改良技术的技术研发障碍,工作强度也不大,是一种投资省、适用性强且复绿效果好的生态修复技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任何改进或等同替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赤泥堆场生态复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赤泥堆场表面设置多个相互独立的生态锚点,所述生态锚点包括至少两层内外设置的生态圈,其中内层为核心生态圈且通过人工干预形成稳定的高级生态群落,外层为过渡圈且进行了低于核心生态圈的生态改良,以便于核心生态圈内的生态群落向外围自发扩散,通过各生态锚点不断发展并连接成一片实现对赤泥堆场的生态复绿;所述过渡圈由内至外包括自播潜育圈和过渡演绎圈;所述自播潜育圈通过人工干预形成低于核心生态圈的次级仿生态群落,所述过渡演绎圈仅对土壤基质进行基础改良;
在所述核心生态圈范围内,首先对土壤基质进行基础改良,然后在改良后的土壤上种植速生草本植物,以生物自演替的方式实现核心生态圈内赤泥的土壤化,最后搭配种植其他种类的植物,为高级生态群落的形成提供种子来源;
在所述自播潜育圈范围内,首先对土壤基质进行基础改良,然后在改良后的土壤上种植速生草本植物,且种植密度及频率均低于核心生态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赤泥堆场生态复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核心生态圈范围内投放菌种和蚯蚓以加快土壤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赤泥堆场生态复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土壤基质进行基础改良时,采用加入酸性有机废渣的方式降低赤泥的碱性并增加有机质含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赤泥堆场生态复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核心生态圈内种植藤本植物,利用其地表攀缘特性提高生态群落的向外扩散速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赤泥堆场生态复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锚点间隔均匀分布,所述核心生态圈的半径为D1,所述自播潜育圈和过渡演绎圈的宽度分别为D2和D3,且1米≤D1≤5米,1米≤D2≤5米,0米≤D3≤4米,D1≥D2+D3。
CN201911369095.3A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赤泥堆场生态复绿方法 Active CN1110345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69095.3A CN111034549B (zh)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赤泥堆场生态复绿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69095.3A CN111034549B (zh)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赤泥堆场生态复绿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34549A CN111034549A (zh) 2020-04-21
CN111034549B true CN111034549B (zh) 2022-02-01

Family

ID=70239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69095.3A Active CN111034549B (zh)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赤泥堆场生态复绿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3454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97036B (zh) * 2020-08-17 2022-06-17 盐城工学院 一种吹填淤泥堆场的生态排水与堆场综合利用方法
CN112655515A (zh) * 2020-12-16 2021-04-16 中铝环保生态技术(湖南)有限公司 赤泥土壤化的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86383A (zh) * 2010-07-08 2010-11-17 冯耀宗 石漠化治理建设的生态系统工程技术
CN102057825A (zh) * 2010-10-12 2011-05-18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一种利用乡土植物进行全风化粉砂岩质边坡绿化的方法
CN103088787A (zh) * 2013-01-30 2013-05-08 深圳市东华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河堤构建的方法
CN104782417A (zh) * 2015-05-15 2015-07-22 汪盛明 一种裸崖边坡绿化抛植袋制作及其应用方法
CN106001103A (zh) * 2016-06-29 2016-10-12 惠州市东江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化工区土壤的生态修复方法
CN108633592A (zh) * 2018-05-11 2018-10-12 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利用藤本植物修复中度石漠化方法
CN108651179A (zh) * 2018-05-11 2018-10-16 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利用藤本植物修复重度石漠化方法
CN110366896A (zh) * 2019-08-22 2019-10-25 四川大茓风景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边坡植被生态恢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86383A (zh) * 2010-07-08 2010-11-17 冯耀宗 石漠化治理建设的生态系统工程技术
CN102057825A (zh) * 2010-10-12 2011-05-18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一种利用乡土植物进行全风化粉砂岩质边坡绿化的方法
CN103088787A (zh) * 2013-01-30 2013-05-08 深圳市东华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河堤构建的方法
CN104782417A (zh) * 2015-05-15 2015-07-22 汪盛明 一种裸崖边坡绿化抛植袋制作及其应用方法
CN106001103A (zh) * 2016-06-29 2016-10-12 惠州市东江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化工区土壤的生态修复方法
CN108633592A (zh) * 2018-05-11 2018-10-12 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利用藤本植物修复中度石漠化方法
CN108651179A (zh) * 2018-05-11 2018-10-16 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利用藤本植物修复重度石漠化方法
CN110366896A (zh) * 2019-08-22 2019-10-25 四川大茓风景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边坡植被生态恢复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34549A (zh) 2020-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97972B (zh) 一种固废基多孔材料、制备及用于煤矸石山生态修复方法
CN111034549B (zh) 一种赤泥堆场生态复绿方法
CN108650924B (zh) 绿化植物废弃物分类处置用于构建盐碱地土体的方法
CN111010917B (zh) 一种在搬迁地原位土壤改良与乔木种植的方法
CN108271454A (zh) 硫铁矿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方法
CN105960875B (zh) 一种利用生物炭垫层改良沿海滩涂盐碱地土壤的方法
CN111771670B (zh) 一种将河道底泥改良为绿化种植土的方法
CN103814647A (zh) 一种适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盐碱地改良的方法
CN111974791B (zh) 一种离子型稀土矿区土壤多场景应用的生态能源农场修复方法
CN113243279A (zh) 一种煤矸石山基质改良方法
CN104041268A (zh) 一种森林绿地高速生长的呼吸隧道及其施工方法
CN111727797A (zh) 一种干旱荒漠区砂铁矿山迹地的生态修复方法
CN112335366A (zh) 一种基于土壤接种的采矿迹地土壤重构方法
CN102511278A (zh) 微生物肥沙生植物专用肥治沙技术
CN111109016A (zh) 一种废弃矿山修复区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方法
CN103420735A (zh) 一种复合营养土
CN114672420A (zh) 脆弱生境地区矿山快速修复的方法
CN117102234A (zh) 一种离子型稀土尾矿地上地下联合生态修复方法
CN106489591A (zh) 一种用于露天煤矿的替代表土材料
Dong et al. Investiga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evolution and restoration modes of mining area ecosystems
CN103609386B (zh) 一种泥质海岸带植槽或植穴造林方法
CN103222449A (zh) 一种稀土尾矿的修复方法
CN114535255B (zh) 一种矿山微生物群落调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671908A (zh) 尾矿库生态环境的治理方法
CN104584978A (zh) 聚物堆植树造林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