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84978A - 聚物堆植树造林方法 - Google Patents
聚物堆植树造林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584978A CN104584978A CN201510006643.1A CN201510006643A CN104584978A CN 104584978 A CN104584978 A CN 104584978A CN 201510006643 A CN201510006643 A CN 201510006643A CN 104584978 A CN104584978 A CN 10458497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oil
- heap
- mound
- polymers
- planting meth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7/00—Cultivation of hops, vines, fruit trees, or like trees
- A01G17/005—Cultivation method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B—SOIL WORKING IN AGRICULTURE OR FORESTRY;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IN GENERAL
- A01B79/00—Methods for working soil
- A01B79/02—Methods for working soil combined with other agricultural processing, e.g. fertilising, planting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9/00—Fertilisers from household or town refus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0—Fertilizers of biological origin, e.g. guano or fertilizers made from animal corps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Soil Conditioners And Soil-Stabilizing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聚物堆植树造林方法,涉及一种造林方法。在垃圾填埋场种树,由于土壤覆盖厚度少,土壤下方直接为垃圾,不利于树木的根系发展,营养吸收不好,树生长缓慢,同时不利于垃圾的快速分解与利用。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收集垃圾;挖坑:在地上挖直径大于2米,深度大于1米的土坑;建架:土坑中部放入竖杆,竖杆的四周设斜杆,形成伞状骨架;回填:将拌有垃圾的土壤混合物回填至土坑内,直至填平,在坑顶加土壤形成突起的土堆,相邻土堆之间形成壕沟;种植:在土堆的中部植入一乔木苗,在乔木苗的外周种植灌木苗。本技术方案使垃圾回归重新得到利用,最大限度的挖掘出土地的生态功能的潜力,促使植物树木都能正常发育茁壮生长成森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造林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历史记载,地球上大自然所产生:1、原有原始森林面积约80亿公顷。2、其中最高的树有126米多。3、最大的树有46米多(粗围)。4、最重的树有2800多吨。5、最长寿的树有一万多岁(年轮)。而古今中外的植树造林中都没有与这五条数据同等的大树和森林。
从今昔对比来看:古今中外植树造林的群众性活动蓬勃发展,在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观念激励下,在世界各国的植树节的引导下,人民的积极性日益高涨,如同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植树造林的浪潮风起云涌,一浪高过一浪。单从我国看来就有飞播造林、封山育林、固沙造林、退耕还林、防风造林、全民义务植树造林、三北防护林工程等防护林工程。而今植树造林面积已占全国总面积的60.2%。然而只是看见飞机大面积播种和人山人海大量的种植树木,前呼后拥惊天动地,就是不见有高大的树木和森林出现,高大重的树木的数据和森林的面积不但没有新的增加,反而还在大面积的减少。如今高大重的树木已经泯灭消失,灭迹淡忘。森林面积已由原来约80亿公顷缩减至如今的20余亿公顷,并且以每年减少20多万公顷的速度递减,日渐消失殆尽,连老底子都快减光了,其结果与愿望正好相反。
纵观从古至今的植树方法可见,树木是越种植越矮小,森林面积越创造反而越减少。大自然能够出现高大重的树,而人为植树造林只生产矮小轻的树木,自然生态环境下的大森林与人为环境下的袖珍林形成强烈对比。并且在如今高科学技术运用如此频繁的今天所种植出来树木的质量和森林面积不但没有明显的增长,反而出现了反增长。人类目前所运用的一些技术手段违背了自然规律,破坏生态环境,环境加速恶化。
植物均可把太阳能转化为生物能,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把有毒害物质转变成无毒害物质,把一切废陈物质能量转换成新鲜物质能量的本领。机体越高大本领越高强。因而,森林就是地球上物质能量真正的转换器。现今造成生态严重失衡,环境失控日趋恶化,温室效应,水空气污染、人口逐增、土地缩减、沙化逐增、森林锐减,淡水短缺、物种灭绝、资源能源枯竭等等,危及人类生存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形成灭绝人类的包围圈,人类的前途命运,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若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人类的生存期将会延长。
众所周知:人没有粮食都不生活。树没有肥料都不能生长。如果农作物不经常耕翻土地和施肥都会导致毫无收成。且古今中外的植树造林既没有深翻土地的先例。更没有施肥的惯例。反而都是截断肥源断绝肥料的供应路线,助长土地的坚硬性土壤黏性的种植技术。因而各类树木都不能正常地发育生长,更不能长高大成森林。且无机化学肥料施用的再多也无济于事。施肥与不施肥从长久来看并无作用,反而无机化学肥料使土地板结,更不利于植物的生长。
而在另一方面,生活垃圾越来越多,垃圾的处理主要包括焚烧与填埋,为了减少对生态的影响,在垃圾填埋场,往往会在垃圾上再覆盖土壤,进行成片树木的种植;但由于土壤覆盖厚度少,土壤下方直接为垃圾,不利于树木的根系发展,营养吸收不好,树生长缓慢,且容易产生倾倒;同时不利于垃圾的快速分解与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方案进行完善与改进,提供聚物堆植树造林方法,以达到树木生长健康且垃圾分解快速的目的。为此,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聚物堆植树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收集垃圾;
2)挖坑:在地上挖直径大于2米,深度大于1米的土坑;
3)建架:土坑中部放入竖杆,竖杆的四周设斜杆,形成伞状骨架;
4)回填:将拌有垃圾的土壤混合物回填至土坑内,直至填平,在坑顶加土壤形成突起的土堆,相邻土堆之间形成壕沟;
5)种植:在土堆的中部植入一乔木苗,在乔木苗的外周种植灌木苗。
建架时在土坑中放入竖杆及斜杆,有利于根系的透气,也有利于作为垃圾的竖杆及斜杆的分解,根系顺骨架生长,营养成分吸收多,树木生长健康;垃圾与土壤混合,有利于植物的根系生长,兼顾树木的生长及垃圾的分解。在相邻土堆之间形成壕沟,有利于雨水的积蓄,同时避免污染水外流,滞留物体、土壤、雨水等,使雨水从始至终没有地表经流,只有地下经流。本技术方案以大自然为师为基准,同步产生等同并赶超其各功作用和结果(五条数据)。反璞归真,垃圾回归,从新得到再利用。开创原始处女地。深翻土地,将死土地改造成活土地。利用垃圾打底子激发复活土地的生态功能。成倍增加熟化土地面积和培育出深厚广阔肥沃土壤的体积。最大限度挖掘出土地隐藏的生态功能的潜力。把垃圾与土地创造成聚物土堆,增设长期收积储备原肥和肥料的传输路线等功能,形成天浇地灌。在微生物的发酵分解作用下垃圾释放出全部能量,转变成有机质同时生成腐殖质,大量的有效肥分和各种元素溶解于土壤中供根系群所吸收转化交替置换。生物的新陈代谢与植物的陈腐转新,发生链锁反应,从而生长出千吨以上的高大树木,长成森林,迅速增补充实的森林面积。实现人类在地球上与一切生物共存,与天地永存到永远。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发明还包括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2)建架步骤前,在土坑底填一层难腐的大垃圾。难腐的大垃圾在最后分解,有利于垃圾的充分分解与吸收。
在4)回填步骤前,在土坑壁设隔离层。隔离层可避免位于堆内的物质流向堆外。
土壤混合物中垃圾与土壤的比例为1:6~1:3。
土壤混合物中垃圾与土壤的比例为1:6。
在2)挖坑步骤,土坑的直径为2~4米,深度为1~3米。
在2)挖坑步骤,土坑的直径为3米,深度为2米。
在4)回填步骤,土堆高于地面的高度为1~3米,相邻土堆之间形成上宽下窄的壕沟。
在4)回填步骤,土堆高于地面的高度为2米。土堆高,有利于保持根系的生长,且形成深的壕沟,有利于滞留树叶、雨水等,给树木的生长提供足够的养分。
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使垃圾回归重新得到利用,最大限度的挖掘出土地的生态功能的潜力,促使植物树木都能正常发育茁壮生长成森林。获得事半功倍之效。
本技术方案以人类永存为目标。大自然生态环境为基准。全力创造生态生物能。通过从新植树造林活动,启发世人清醒彻底醒悟,反躬自省。改变人的错误认识和悖逆破坏行为。恢复水、气、食(生命的三要素)的正常质量和有益有利的生态环境。以达到人类与地球上一切生物协调互补的共同生活,各类树木都茁壮长成森林。迅速增补充实的森林面积。确保人类的生活质量和永续生存繁衍的基本条件。扭转人与自然背道而驰的恶劣局势,扭转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发展方向,改恶性变良性的方向发展,拯救地球、挽救人类、解救生物、抢救物种、保护矿产、根治环境污染、恢复生态平衡良性发展、有效抑制危及人类生存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扭转乾坤、重获新生,促进人类能千秋万代与地球上的生物协调互补的共同生活,与天地永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1- 土壤混合物;2- 乔木;3-大垃圾;4-隔离层;5-土壤;6-壕沟;7-竖杆;8-斜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聚物堆植树造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收集垃圾;
2)挖坑:在地上挖直径大于2米,深度大于1米的土坑;
3)建架:土坑中部放入竖杆7,竖杆7的四周设斜杆8,形成伞状骨架;
4)回填:将拌有垃圾的土壤5混合物1回填至土坑内,直至填平,在坑顶加土壤5形成突起的土堆,相邻土堆之间形成壕沟6;
5)种植:在土堆的中部植入一乔木苗2,在乔木苗2的外周种植灌木苗。
为使堆内垃圾的充分分解与吸收。在2)建架步骤前,在土坑底填一层难腐的大垃圾3。难腐的大垃圾3在最后分解。
为避免位于堆内的物质流向堆外。在4)回填步骤前,在土坑壁设隔离层4。
土壤5混合物1中垃圾与土壤5的比例为1:6~1:3。视土壤5混合物1中垃圾成分具体而定,在本实施例中,土壤5混合物1中垃圾与土壤5的比例为1:6。
在2)挖坑步骤,土坑的直径为2~4米,深度为1~3米。具体的土坑视树种而定,在本实施例中土坑的直径为3米,深度为2米。
在4)回填步骤,土堆高于地面的高度为1~3米,相邻土堆之间形成上宽下窄的壕沟6。在本实施例中,土堆高于地面的高度为2米。土堆高,有利于保持根系的生长,且形成深的壕沟6,有利于滞留树叶、雨水等,给树木的生长提供足够的养分。但土堆过高,容易出现土壤5稳固性差的问题,同时引起树木倾倒情况发生。
以上图1所示的聚物堆植树造林方法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已经体现出本发明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可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对其进行形状、结构等方面的等同修改,均在本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列。
Claims (9)
1.聚物堆植树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收集垃圾;
2)挖坑:在地上挖直径大于2米,深度大于1米的土坑;
3)建架:土坑中部放入竖杆(7),竖杆(7)的四周设斜杆(8),形成伞状骨架;
4)回填:将拌有垃圾的土壤(5)混合物(1)回填至土坑内,直至填平,在坑顶加土壤(5)形成突起的土堆,相邻土堆之间形成壕沟(6);
5)种植:在土堆的中部植入一乔木苗(2),在乔木苗(2)的外周种植灌木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物堆植树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2)建架步骤前,在土坑底填一层难腐的大垃圾(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物堆植树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4)回填步骤前,在土坑壁设隔离层(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物堆植树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土壤(5)混合物(1)中垃圾与土壤(5)的比例为1:6~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物堆植树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土壤(5)混合物(1)中垃圾与土壤(5)的比例为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物堆植树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2)挖坑步骤,土坑的直径为2~4米,深度为1~3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物堆植树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2)挖坑步骤,土坑的直径为3米,深度为2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物堆植树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4)回填步骤,土堆高于地面的高度为1~3米,相邻土堆之间形成上宽下窄的壕沟(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聚物堆植树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4)回填步骤,土堆高于地面的高度为2米。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006643.1A CN104584978A (zh) | 2015-01-07 | 2015-01-07 | 聚物堆植树造林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006643.1A CN104584978A (zh) | 2015-01-07 | 2015-01-07 | 聚物堆植树造林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584978A true CN104584978A (zh) | 2015-05-06 |
Family
ID=531113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006643.1A Pending CN104584978A (zh) | 2015-01-07 | 2015-01-07 | 聚物堆植树造林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584978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13206A (zh) * | 2016-03-03 | 2016-06-01 | 武汉法雅园林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在填埋式垃圾场上移栽乔木的方法 |
CN108064487A (zh) * | 2016-11-16 | 2018-05-25 | 沈阳建筑大学 | 一种混合改良土壤复垦沙漠的方法 |
CN108617397A (zh) * | 2018-05-11 | 2018-10-09 | 铜陵美味经果林种植专业合作社 | 一种葡萄生态围池堆土稀植培育的方法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965617A (en) * | 1975-04-11 | 1976-06-29 | Makoto Kawase | Method of potting trees and shrubs |
CN1385584A (zh) * | 2002-05-31 | 2002-12-18 | 北京红菊绿谷荒漠化防治有限公司 | 利用人造树木防治荒漠化的方法 |
CN1981568A (zh) * | 2005-12-16 | 2007-06-20 | 上海市金山区园林管理署 | 滨海盐渍土绿化技术 |
CN101040596A (zh) * | 2006-03-21 | 2007-09-26 | 张小敏 | 沙漠覆盖植树法 |
CN101292620A (zh) * | 2008-05-28 | 2008-10-29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 一种保水剂在干热河谷麻疯树造林中的应用 |
US20080310921A1 (en) * | 2005-12-21 | 2008-12-18 | Manlio Cerroni | Method for Obtaining a Bio-Stabilised Woodland Substrate from the Integral Cycle of Urban Solid Waste Treatment |
CN101473769A (zh) * | 2009-01-19 | 2009-07-08 | 徐高才 | 一种植树造林方法 |
CN102626045A (zh) * | 2012-04-27 | 2012-08-08 | 新疆林业科学院 | 挖坑法根系快速生长造林方法 |
CN102626046A (zh) * | 2012-04-27 | 2012-08-08 | 新疆林业科学院 | 钻穴法根系快速生长造林方法 |
-
2015
- 2015-01-07 CN CN201510006643.1A patent/CN104584978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965617A (en) * | 1975-04-11 | 1976-06-29 | Makoto Kawase | Method of potting trees and shrubs |
CN1385584A (zh) * | 2002-05-31 | 2002-12-18 | 北京红菊绿谷荒漠化防治有限公司 | 利用人造树木防治荒漠化的方法 |
CN1981568A (zh) * | 2005-12-16 | 2007-06-20 | 上海市金山区园林管理署 | 滨海盐渍土绿化技术 |
US20080310921A1 (en) * | 2005-12-21 | 2008-12-18 | Manlio Cerroni | Method for Obtaining a Bio-Stabilised Woodland Substrate from the Integral Cycle of Urban Solid Waste Treatment |
CN101040596A (zh) * | 2006-03-21 | 2007-09-26 | 张小敏 | 沙漠覆盖植树法 |
CN101292620A (zh) * | 2008-05-28 | 2008-10-29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 一种保水剂在干热河谷麻疯树造林中的应用 |
CN101473769A (zh) * | 2009-01-19 | 2009-07-08 | 徐高才 | 一种植树造林方法 |
CN102626045A (zh) * | 2012-04-27 | 2012-08-08 | 新疆林业科学院 | 挖坑法根系快速生长造林方法 |
CN102626046A (zh) * | 2012-04-27 | 2012-08-08 | 新疆林业科学院 | 钻穴法根系快速生长造林方法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13206A (zh) * | 2016-03-03 | 2016-06-01 | 武汉法雅园林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在填埋式垃圾场上移栽乔木的方法 |
CN105613206B (zh) * | 2016-03-03 | 2018-10-26 | 法雅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在填埋式垃圾场上移栽乔木的方法 |
CN108064487A (zh) * | 2016-11-16 | 2018-05-25 | 沈阳建筑大学 | 一种混合改良土壤复垦沙漠的方法 |
CN108617397A (zh) * | 2018-05-11 | 2018-10-09 | 铜陵美味经果林种植专业合作社 | 一种葡萄生态围池堆土稀植培育的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591765B2 (en) |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three-dimensional restoration of slope soil in abandoned ion-absorbed rare earth mining area | |
Zhenqi et al. |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abandoned mine land in China | |
CN1052846C (zh) | 将海底淤泥改良为种植土的方法 | |
CN103609303B (zh) | 一种矸石山近自然生态系统重建方法 | |
CN105917781A (zh) | 一种含硫矿山废渣堆的生态修复方法 | |
CN105706819B (zh) | 一种丘陵坡地新建果园土壤轻简高效管理的方法 | |
CN103004417A (zh) | 一种利用微藻人工生物结皮修复矿山基质和绿化的方法 | |
CN102513341A (zh) | 一种化学—芦竹联合生态修复矿冶区多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 | |
CN104041268A (zh) | 一种森林绿地高速生长的呼吸隧道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0063182A (zh) | 用于黄土高原泥流防治的植物根群坝生态工程建设方法 | |
CN102057825A (zh) | 一种利用乡土植物进行全风化粉砂岩质边坡绿化的方法 | |
CN103404405A (zh) | 一种山区坡地生态公益林恢复重建技术方法 | |
CN110476532A (zh) | 一种适用于干旱地区矿山的生态修复方法 | |
CN105580627A (zh) | 一种提高城市雨水截留功能的绿化方法 | |
CN108739255A (zh) | 一种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应用于边坡修复基质中的方法 | |
CN110337971A (zh) | 矿区边坡立体绿化生态修复方法 | |
CN111316853A (zh) | 一种石质山体破损面植被及其种植方法 | |
CN104642051A (zh) | 一种西南桦造林方法 | |
CN105165520A (zh) | 耐水湿树种修复水库消落带的种植方法 | |
CN106234136A (zh) | 一种高密度里白退化常绿阔叶林的生态修复抚育方法 | |
CN109089453A (zh) | 一种废弃矿山复垦为林地的土壤系统重构方法 | |
CN111974791A (zh) | 一种离子型稀土矿区土壤多场景应用的生态能源农场修复方法 | |
CN104584978A (zh) | 聚物堆植树造林方法 | |
CN103039150B (zh) | 一种高效低廉快速的废弃尾矿植被修复方法 | |
CN110402635A (zh) | 一种高效煤矸石山生态修复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506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