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30945B - 容灾方法、容灾网关、存储介质、装置以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容灾方法、容灾网关、存储介质、装置以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30945B
CN111030945B CN201911246477.7A CN201911246477A CN111030945B CN 111030945 B CN111030945 B CN 111030945B CN 201911246477 A CN201911246477 A CN 201911246477A CN 111030945 B CN111030945 B CN 1110309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up
target
resource
transmitted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4647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30945A (zh
Inventor
杨旭荣
胡诗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gfor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gfor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gfor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gfor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4647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3094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309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309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309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309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50Queue scheduling
    • H04L47/62Queue scheduling characterised by scheduling criteria
    • H04L47/625Queue scheduling characterised by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service slots or service orders
    • H04L47/6275Queue scheduling characterised by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service slots or service orders based on prio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6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between networks having differing types of switching systems, e.g. gatew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4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 H04L47/2425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for supporting services specification, e.g. SLA
    • H04L47/2433Allocation of priorities to traffic typ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5Replication or mirroring of data, e.g. scheduling or transport for data synchronisation between network n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容灾网关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容灾方法、容灾网关、存储介质、装置以及系统。所述容灾方法包括从容灾网关缓冲队列中取出待传输备份资源和与所述待传输备份资源的目标优先级别,所述目标优先级别根据所述待传输备份资源对应的目标云主机RPO和目标时间比较结果确定,所述目标时间比较结果为目标时间差值与所述目标云主机RPO之间的比较结果,所述目标时间差值为当前时间与所述待传输备份资源的备份时间之间的差值;通过与所述目标优先级别对应的传输池将所述待传输备份资源传输至备站点,从而在待传输备份资源进行备份时对待传输备份资源进行优先级识别,从而可将高优先级的资源得到及时的传输。

Description

容灾方法、容灾网关、存储介质、装置以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容灾网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容灾方法、容灾网关、存储介质、装置以及系统。
背景技术
行业目前的容灾方案,不能对高低优先级资源进行区分传输,存在带宽被低优先级资源占用的可能,导致高优先级的资源因为得不到及时的传输而加大了主站点宕机时业务停摆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容灾方法、容灾网关、存储介质、装置以及系统,旨在解决如何在进行容灾时提高资源的有效传输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容灾方法,所述容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从容灾网关缓冲队列中取出待传输备份资源和与所述待传输备份资源的目标优先级别,所述目标优先级别根据所述待传输备份资源对应的目标云主机RPO和目标时间比较结果确定,所述目标时间比较结果为目标时间差值与所述目标云主机RPO之间的比较结果,所述目标时间差值为当前时间与所述待传输备份资源的备份时间之间的差值;
通过与所述目标优先级别对应的传输池将所述待传输备份资源传输至备站点。
优选地,所述从容灾网关缓冲队列中取出待传输备份资源和与所述待传输备份资源的目标优先级别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缓存区中各备份资源的接收时间信息,根据所述接收时间信息对各备份资源进行排序,获得排序结果;
根据各备份资源的目标云主机RPO确定各备份资源的优先级别;
将各备份资源和优先级别之间的对应关系按照排序结果添加至容灾网关缓冲队列。
优选地,所述根据各备份资源的目标云主机RPO确定各备份资源的优先级别,包括:
将所述目标云主机RPO与各备份资源的目标时间比较结果进行比较;
判断是否存有不满足目标云主机RPO的目标时间比较结果对应的备份资源;
若存有不满足目标云主机RPO的目标时间比较结果对应的备份资源,则将所述备份资源设为参考高优先级资源;
若未存有不满足目标云主机RPO的目标时间比较结果对应的备份资源,则将所述备份资源中RPO为最小的备份资源设为参考高优先级资源。
优选地,所述通过与所述目标优先级别对应的传输池将所述待传输备份资源传输至备站点,包括:
若所述目标优先级别为高优先级别,则将所述待传输备份资源通过第一传输池传输至备站点;
若所述目标优先级别为低优先级别,则将所述待传输备份资源通过第二传输池传输至备站点,所述第一传输池的传输速度高于所述第二传输池的传输速度。
优选地,所述通过与所述目标优先级别对应的传输池将所述待传输备份资源传输至备站点,包括:
获取第一传输池的当前连接数;
将所述第一传输池的当前连接数为连接阈值的第一传输池记为第一目标传输池;
根据所述第一目标传输池获取第二传输池的当前连接数以及所述参考高优先级资源的文件容量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传输池的当前连接数以及参考高优先级资源的文件容量信息得到所述参考高优先级资源通过所述第二传输池传输的预估时间信息;
将所述预估时间信息以及预设备份时间的参考总时长与小于所述预设时间阈值的目标云主机RPO进行比较;
根据比较结果得到目标总时长对应的参考高优先级资源,将所述目标总时长对应的参考高优先级资源通过所述第二传输池传输至备站点。
优选地,所述通过与所述目标优先级别对应的传输池将所述待传输备份资源传输至备站点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云主机和备站点之间的总带宽信息,以及分配给第一传输池的参考带宽信息;
根据当前高优先级资源的文件容量信息以及传输时间信息,得到当前传输速率信息;
根据所述参考带宽信息与所述当前传输速率信息得到所述第一传输池的目标配置连接数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配置连接数信息调整当前配置连接数信息。
优选地,所述通过与所述目标优先级别对应的传输池将所述待传输备份资源传输至备站点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一传输池的当前连接数信息;
根据低于预设连接阈值的当前连接数信息以及预设低优先级资源调整所述第一传输池与第二传输池的带宽比例信息。
优选地,所述根据低于预设连接阈值的当前连接数信息以及预设低优先级资源调整所述第一传输池与第二传输池的带宽比例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传输池与第二传输池的带宽比例信息以及当前高优先级资源对调整后的所述第一传输池与第二传输池的带宽比例信息进行恢复。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容灾网关,所述容灾网关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资源传输的容灾程序,所述资源传输的容灾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容灾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资源传输的容灾程序,所述资源传输的容灾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容灾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容灾装置,所述容灾装置包括:
提取模块,用于从容灾网关缓冲队列中取出待传输备份资源和与所述待传输备份资源的目标优先级别,所述目标优先级别根据所述待传输备份资源对应的目标云主机RPO和目标时间比较结果确定,所述目标时间比较结果为目标时间差值与所述目标云主机RPO之间的比较结果,所述目标时间差值为当前时间与所述待传输备份资源的备份时间之间的差值;
传输模块,用于通过与所述目标优先级别对应的传输池将所述待传输备份资源传输至备站点。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资源传输的容灾系统,所述资源传输的容灾系统包括主站点、分别与所述主站点关联的云主机和备站点、如上文所述的容灾网关以及连接所述容灾网关与所述备站点的数据传输通道,所述数据传输通道包括第一传输池和第二传输池,所述第一传输池的传输速度高于所述第二传输池的传输速度。
本发明提出的容灾方法,通过从容灾网关缓冲队列中取出待传输备份资源和与所述待传输备份资源的目标优先级别,所述目标优先级别根据所述待传输备份资源对应的目标云主机RPO和目标时间比较结果确定,所述目标时间比较结果为目标时间差值与所述目标云主机RPO之间的比较结果,所述目标时间差值为当前时间与所述待传输备份资源的备份时间之间的差值;通过与所述目标优先级别对应的传输池将所述待传输备份资源传输至备站点,从而在待传输备份资源进行备份时对待传输备份资源进行优先级识别,从而可将高优先级的资源得到及时的传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容灾网关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容灾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容灾方法一实施例的容灾系统的整体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容灾方法再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容灾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容灾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容灾网关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容灾网关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通信总线1002、用户接口1003,网络接口1004,存储器1005。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以及无线接口,而用户接口1003的有线接口在本发明中可为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以及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比如,非易失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具体可为,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容灾网关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资源传输的容灾程序。
在图1所示的容灾网关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连接后台服务器,与所述后台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连接外设;所述容灾网关通过处理器1001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资源传输的容灾程序,并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容灾方法。
基于上述硬件结构,提出本发明容灾方法的实施例。
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容灾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在图2实施例中,所述容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从容灾网关缓冲队列中取出待传输备份资源和与所述待传输备份资源的目标优先级别,所述目标优先级别根据所述待传输备份资源对应的目标云主机RPO和目标时间比较结果确定,所述目标时间比较结果为目标时间差值与所述目标云主机RPO之间的比较结果,所述目标时间差值为当前时间与所述待传输备份资源的备份时间之间的差值;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容灾网关,还可为其他可实现相同或相似功能的设备,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在本实施例中,以容灾网关为例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的自适应待传输备份资源传输系统,所述自适应待传输备份资源传输系统包括主站点、云主机、容灾网关、传输通道以及备站点等,其中,所述传输通道包括第一传输池和第二传输池。
用户在主站点创建容灾策略,策略可关联多个云主机,每条策略设置一个恢复点目标(Recovery Point Object,RPO)值,即最多允许丢失的数据时长,当该策略的云主机进行容灾时,需要从备站点获取云主机最新一次备份文件的时间,计算出该时间与当前时间的差值dt,从而确定该云主机是否满足RPO,主站点将“云主机设置的RPO”、“云主机是否满足RPO”、“备份文件”一起传给容灾网关缓冲队列,因此,所述优先级判定信息包括“云主机设置的RPO”以及“云主机是否满足RPO”信息,还可包括其他可实现相同或相似功能的信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继续如图3中,所述容灾网关还可实时调整高速传输吃池和第二传输池的带宽比例,并且可根据主站点和备站点之间的带宽,调整第一传输池最大连接数。
根据所述容灾网关缓冲队列中的所述优先级判定信息对所述待传输备份资源进行优先级识别,得到所述待传输备份资源的优先级别。
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所述容灾网关缓冲队列中的所述优先级判定信息对所述待传输备份资源进行优先级识别,可识别出所述待传输备份资源中的高优先级别信息以及低优先级别信息,还可为其他级别的信息,例如中等级别信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优先级判定信息包括“云主机设置的RPO”和“云主机是否满足RPO”信息,从而通过“云主机设置的RPO”和“云主机是否满足RPO”信息对优先级进行识别,还可通过在待传输备份资源发送给容灾网关之前就可对待传输备份资源进行优先级别的判定。
为了提高优先级别的识别效率,可通过对待传输备份资源标上预设标签,通过所述预设标签实现对待传输备份资源优先级的识别,例如标签为1时表示高优先级别,标签为0时表示低优先级别。
在具体实现中,可通过设置关系映射表,通过所述关系映射表进行查表,从而得到当前的优先级别信息。
步骤S20:通过与所述目标优先级别对应的传输池将所述待传输备份资源传输至备站点。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传输池包括第一传输池和第二传输池,通过所述第一传输池和第二传输池分别对对应的高优先级待传输备份资源和低优先级待传输备份资源进行资源传输,所述第一传输池的传输速度高于所述第二传输池的传输速度。
本实施例通过上述方案,通过从容灾网关缓冲队列中取出待传输备份资源和与所述待传输备份资源的目标优先级别,所述目标优先级别根据所述待传输备份资源对应的目标云主机RPO和目标时间比较结果确定,所述目标时间比较结果为目标时间差值与所述目标云主机RPO之间的比较结果,所述目标时间差值为当前时间与所述待传输备份资源的备份时间之间的差值;通过与所述目标优先级别对应的传输池将所述待传输备份资源传输至备站点,从而在待传输备份资源进行备份时对待传输备份资源进行优先级识别,从而可将高优先级的资源得到及时的传输。
参照图4,图4为本发明容灾方法再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基于上述图2所示的实施例,提出本发明容灾方法的再一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101:获取缓存区中各备份资源的接收时间信息,根据所述接收时间信息对各备份资源进行排序,获得排序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获取当前备份资源的接收时间信息,根据接收时间信息的前后顺序对所述待传输备份资源进行排序。
获取分组时间区间,根据所述分组时间区间对排序后的当前备份资源进行分组,得到待传输备份资源,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分组时间区间对当前备份资源进行分析处理,例如,以10min为区间进行分组,还可为其他时间参数,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在本实施例中以10min为例进行说明。
步骤S102:根据各备份资源的目标云主机RPO确定各备份资源的优先级别。
在具体实现中,对每个10min内的资源,不满足RPO的资源优先级更高;如果都不满足RPO或者都满足RPO,则RPO小的资源优先级更高,从而实现对优先级的识别。
步骤S103:将各备份资源和优先级别之间的对应关系按照排序结果添加至容灾网关缓冲队列。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02,包括:
将所述目标云主机RPO与各备份资源的目标时间比较结果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存有不满足目标云主机RPO的目标时间比较结果对应的备份资源;若存有不满足目标云主机RPO的目标时间比较结果对应的备份资源,则将所述备份资源设为参考高优先级资源;若未存有不满足目标云主机RPO的目标时间比较结果对应的备份资源,则将所述备份资源中RPO为最小的备份资源设为参考高优先级资源。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通过对所述待传输备份资源进行分组排序,根据分组后的待传输备份资源进行优先级识别,从而提高优先级识别效率,并将高优先级别对应的待传输备份资源通过第一传输池传输至备站点;将低优先级别对应的待传输备份资源通过第二传输池传输至备站点,从而实现高优先级别的待传输备份资源能够更及时的得到备份。
参照图5,图5为本发明容灾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基于图2和图4实施例提出本发明网站防御方法另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基于图2实施例进行说明,所述步骤S10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提取所述容灾网关缓冲队列中的目标云主机RPO;将所述目标云主机RPO与预设时间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得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时间阈值的目标云主机RPO对应的待传输备份资源为低优先级资源;根据比较结果得到小于所述预设时间阈值的目标云主机RPO对应的待传输备份资源为参考高优先级资源。
在具体实现中,所述容灾网关按照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处理缓冲区的资源,将RPO≥24h的待传输备份资源,均传递给低速池来传输到备站点,RPO<24h的待传输备份资源,容灾网关先确认高速池的当前连接数,如果连接数小于max_h,则将当前资源传递给高速池,从而通过使不同优先级的待传输备份资源采用相应的传输池进行资源传输。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0,包括:
若所述目标优先级别为高优先级别,则将所述待传输备份资源通过第一传输池传输至备站点;若所述目标优先级别为低优先级别,则将所述待传输备份资源通过第二传输池传输至备站点,所述第一传输池的传输速度高于所述第二传输池的传输速度。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对资源的有效传输,通过设置第一传输池和第二传输池,所述第一传输池为高速池,第二传输池为低速池,高速池用来传输高优先级流量,低速池传输低优先级流量,高速池占用的总带宽设为bw_h,低速池占用的总带宽为bw_l,高速池可容纳的最大连接数为max_h,低速池不限制连接数,max_h的设置遵循原则为RPO最小的云主机(如1h)能以bw_h/max_h的速率在RPO时间内完成备份文件的传输。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0,包括:
获取第一传输池的当前连接数;
将所述第一传输池的当前连接数为连接阈值的第一传输池记为第一目标传输池;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连接阈值为容灾网关上预先配置的最大连接数,以max_h表示,通过将当前连接数与连接阈值进行比较,从而保证当前的正常连接工作,所述连接阈值可为3000,还可为其他连接参数,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根据所述第一目标传输池获取第二传输池的当前连接数以及所述参考高优先级资源的文件容量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传输池的当前连接数以及参考高优先级资源的文件容量信息得到所述参考高优先级资源通过所述第二传输池传输的预估时间信息;将所述预估时间信息以及预设备份时间的参考总时长与小于所述预设时间阈值的目标云主机RPO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得到目标总时长对应的参考高优先级资源,将所述目标总时长对应的参考高优先级资源通过所述第二传输池传输至备站点。
在具体实现中,如果连接数已经到达max_h,有两种选择:一是排队等待高速池连接数降下来,二是经由低速池传输,通过获取低速池当前连接数cur,假设待传输备份资源,并获得待传输备份资源的容量大小为s,通过低速池传输,则低速池连接数会变为cur+1,平均速率v=bw_l/(cur+1),待传输备份资源通过低速池传输需花费的时间为t=s/v,如果t+dt,其中,dt已在第一实施例进行了说明,即当前时间与备站点最新一次备份文件时间的差值,如果t+dt小于RPO,则该资源转到低速池传输,否则排队等待高速池传输,从而保证在第一传输池的连接数量达到连接阈值时,可通过在第二传输池进行有效传输。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0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201:获取云主机和备站点之间的总带宽信息,以及分配给第一传输池的参考带宽信息。
本实施例针对的为在低带宽时进行自适应调整,网络带宽低的情况下,如果传输池还是以网络状况良好时的设置来传输资源,会因为资源之间互相挤占带宽导致资源都不能按时传输到备站点,在这种情况下,可自适应的调整第一传输池的连接数量的配置。
步骤S202:根据当前高优先级资源的文件容量信息以及传输时间信息,得到当前传输速率信息。
步骤S203:根据所述参考带宽信息与所述当前传输速率信息得到所述第一传输池的目标配置连接数信息。
步骤S204:根据所述目标配置连接数信息调整当前配置连接数信息。
在具体实现中,为了得到更准确的连接数量,可通过周期任务每10分钟检测当前网络情况,包括主站点与备站点之间的总带宽以及分配给高速池和低速池的带宽(bw_h,bw_l),令参考高优先级资源平均大小为s,传输时间取一个较小值(RPO=1h的情况),则参考高优先级资源的平均传输速率v=s/1h,进而调整高速池的最大连接数max_h=bw_h/v,来确保第一传输池池不会过于拥塞。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0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一传输池的当前连接数信息;根据低于预设连接阈值的当前连接数信息以及预设低优先级资源调整所述第一传输池与第二传输池的带宽比例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高优先级待传输备份资源可以通过低速池传输,但是RPO很大的低优先级资源却不能通过高速池传输,那么当某一段时间内全部都是RPO较大的低优先级资源要传输时,高速池就会处于闲置状态,造成带宽极大的浪费。
在本实施例中,可通过调整所述第一传输池与第二传输池的带宽比例信息,从而保证第二传输池有足够的带宽保证低优先级别的待传输备份资源进行及时传输。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低于预设连接阈值的当前连接数信息以及预设低优先级资源调整所述第一传输池与第二传输池的带宽比例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传输池与第二传输池的带宽比例信息以及当前高优先级资源对调整后的所述第一传输池与第二传输池的带宽比例信息进行恢复。
需要说明的是,由容灾网关来监听高速池连接状态,如果发现高速池连接数为0且待传输的队列中全部为RPO很大的低优先级资源,则将高速池的带宽全部分配给低速池,如果传输队列中出现了参考高优先级资源且高速池的带宽比例为0,则说明所述第一传输池与第二传输池的带宽比例信息,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恢复初始带宽分配,从而保证高优先级别的待传输备份资源进行及时传输。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通过对第一传输池的连接数量以及第一传输池与第二传输池的带宽比例进行自适应调整,在第一传输池处于高并发的状态下保证高优先级别的待传输备份资源进行及时传输以及在第一传输池空闲的情况下,对所述第一传输池与第二传输池的带宽比例信息进行调整,从而保证高优先级别的待传输备份资源进行及时传输,并避免带宽的浪费。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资源传输的容灾程序,所述资源传输的容灾程序被处理器执行如上文所述的容灾方法的步骤。
由于本存储介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此外,参照图6,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容灾装置,所述容灾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10,用于从容灾网关缓冲队列中取出待传输备份资源和与所述待传输备份资源的目标优先级别,所述目标优先级别根据所述待传输备份资源对应的目标云主机RPO和目标时间比较结果确定,所述目标时间比较结果为目标时间差值与所述目标云主机RPO之间的比较结果,所述目标时间差值为当前时间与所述待传输备份资源的备份时间之间的差值。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容灾网关,还可为其他可实现相同或相似功能的设备,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在本实施例中,以容灾网关为例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的自适应待传输备份资源传输系统,所述自适应待传输备份资源传输系统包括主站点、云主机、容灾网关、传输通道以及备站点等,其中,所述传输通道包括第一传输池和第二传输池。
用户在主站点创建容灾策略,策略可关联多个云主机,每条策略设置一个恢复点目标(Recovery Point Object,RPO)值,即最多允许丢失的数据时长,当该策略的云主机进行容灾时,需要从备站点获取云主机最新一次备份文件的时间,计算出该时间与当前时间的差值dt,从而确定该云主机是否满足RPO,主站点将“云主机设置的RPO”、“云主机是否满足RPO”以及“备份文件”一起传给容灾网关缓冲队列,因此,所述优先级判定信息包括“云主机设置的RPO”和“云主机是否满足RPO”信息,还可包括其他可实现相同或相似功能的信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继续如图3中,所述容灾网关还可实时调整高速传输吃池和第二传输池的带宽比例,并且可根据主站点和备站点之间的带宽,调整第一传输池最大连接数。
根据所述容灾网关缓冲队列中的所述优先级判定信息对所述待传输备份资源进行优先级识别,得到所述待传输备份资源的优先级别。
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所述容灾网关缓冲队列中的所述优先级判定信息对所述待传输备份资源进行优先级识别,可识别出所述待传输备份资源中的高优先级别信息以及低优先级别信息,还可为其他级别的信息,例如中等级别信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优先级判定信息包括“云主机设置的RPO”和“云主机是否满足RPO”信息,从而通过“云主机设置的RPO”以及“云主机是否满足RPO”信息对优先级进行识别,还可通过在待传输备份资源发送给容灾网关之前就可对待传输备份资源进行优先级别的判定。
为了提高优先级别的识别效率,可通过对待传输备份资源标上预设标签,通过所述预设标签实现对待传输备份资源优先级的识别,例如标签为1时表示高优先级别,标签为0时表示低优先级别。
在具体实现中,可通过设置关系映射表,通过所述关系映射表进行查表,从而得到当前的优先级别信息。
传输模块20,用于通过与所述目标优先级别对应的传输池将所述待传输备份资源传输至备站点。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传输池包括第一传输池和第二传输池,通过所述第一传输池和第二传输池分别对对应的高优先级待传输备份资源和低优先级待传输备份资源进行资源传输。
本实施例通过上述方案,通过从容灾网关缓冲队列中取出待传输备份资源和与所述待传输备份资源的目标优先级别,所述目标优先级别根据所述待传输备份资源对应的目标云主机RPO和目标时间比较结果确定,所述目标时间比较结果为目标时间差值与所述目标云主机RPO之间的比较结果,所述目标时间差值为当前时间与所述待传输备份资源的备份时间之间的差值;通过与所述目标优先级别对应的传输池将所述待传输备份资源传输至备站点,从而在待传输备份资源进行备份时对待传输备份资源进行优先级识别,从而可将高优先级的资源得到及时的传输。
本发明所述容灾装置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资源传输的容灾系统,所述资源传输的容灾系统包括主站点、分别与所述主站点关联的云主机和备站点、如上文所述的容灾网关以及连接所述容灾网关与所述备站点的数据传输通道,所述数据传输通道包括第一传输池和第二传输池,所述第一传输池的传输速度高于所述第二传输池的传输速度。
本发明所述资源传输的容灾系统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词语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词语解释为名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容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灾方法包括:
从容灾网关缓冲队列中取出待传输备份资源和与所述待传输备份资源的目标优先级别,所述目标优先级别根据所述待传输备份资源对应的目标云主机RPO和目标时间比较结果确定,所述目标时间比较结果为目标时间差值与所述目标云主机RPO之间的比较结果,所述目标时间差值为当前时间与所述待传输备份资源的备份时间之间的差值;
通过与所述目标优先级别对应的传输池将所述待传输备份资源传输至备站点;
其中,所述从容灾网关缓冲队列中取出待传输备份资源和与所述待传输备份资源的目标优先级别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缓存区中各备份资源的接收时间信息,根据所述接收时间信息对各备份资源进行排序,获得排序结果;
根据各备份资源的目标云主机RPO确定各备份资源的优先级别;
将各备份资源和优先级别之间的对应关系按照排序结果添加至容灾网关缓冲队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备份资源的目标云主机RPO确定各备份资源的优先级别,包括:
将所述目标云主机RPO与各备份资源的目标时间比较结果进行比较;
判断是否存有不满足目标云主机RPO的目标时间比较结果对应的备份资源;
若存有不满足目标云主机RPO的目标时间比较结果对应的备份资源,则将所述备份资源设为参考高优先级资源;
若未存有不满足目标云主机RPO的目标时间比较结果对应的备份资源,则将所述备份资源中RPO为最小的备份资源设为参考高优先级资源。
3.如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容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与所述目标优先级别对应的传输池将所述待传输备份资源传输至备站点,包括:
若所述目标优先级别为高优先级别,则将所述待传输备份资源通过第一传输池传输至备站点;
若所述目标优先级别为低优先级别,则将所述待传输备份资源通过第二传输池传输至备站点,所述第一传输池的传输速度高于所述第二传输池的传输速度。
4.如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容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与所述目标优先级别对应的传输池将所述待传输备份资源传输至备站点,包括:
获取第一传输池的当前连接数;
将所述第一传输池的当前连接数为连接阈值的第一传输池记为第一目标传输池;
根据所述第一目标传输池获取第二传输池的当前连接数以及参考高优先级资源的文件容量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传输池的当前连接数以及参考高优先级资源的文件容量信息得到所述参考高优先级资源通过所述第二传输池传输的预估时间信息;
将所述预估时间信息以及预设备份时间的参考总时长与小于预设时间阈值的目标云主机RPO进行比较;
根据比较结果得到目标总时长对应的参考高优先级资源,将所述目标总时长对应的参考高优先级资源通过所述第二传输池传输至备站点。
5.如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容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与所述目标优先级别对应的传输池将所述待传输备份资源传输至备站点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云主机和备站点之间的总带宽信息,以及分配给第一传输池的参考带宽信息;
根据当前高优先级资源的文件容量信息以及传输时间信息,得到当前传输速率信息;
根据所述参考带宽信息与所述当前传输速率信息得到所述第一传输池的目标配置连接数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配置连接数信息调整当前配置连接数信息。
6.如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容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与所述目标优先级别对应的传输池将所述待传输备份资源传输至备站点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一传输池的当前连接数信息;
根据低于预设连接阈值的当前连接数信息以及预设低优先级资源调整所述第一传输池与第二传输池的带宽比例信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容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低于预设连接阈值的当前连接数信息以及预设低优先级资源调整所述第一传输池与第二传输池的带宽比例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传输池与第二传输池的带宽比例信息以及当前高优先级资源对调整后的所述第一传输池与第二传输池的带宽比例信息进行恢复。
8.一种容灾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灾网关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资源传输的容灾程序,所述资源传输的容灾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容灾方法的步骤。
9.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资源传输的容灾程序,所述资源传输的容灾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容灾方法的步骤。
10.一种容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灾装置包括:
提取模块,用于从容灾网关缓冲队列中取出待传输备份资源和与所述待传输备份资源的目标优先级别,所述目标优先级别根据所述待传输备份资源对应的目标云主机RPO和目标时间比较结果确定,所述目标时间比较结果为目标时间差值与所述目标云主机RPO之间的比较结果,所述目标时间差值为当前时间与所述待传输备份资源的备份时间之间的差值;
传输模块,用于通过与所述目标优先级别对应的传输池将所述待传输备份资源传输至备站点;
其中,所述提取模块,还用于获取缓存区中各备份资源的接收时间信息,根据所述接收时间信息对各备份资源进行排序,获得排序结果;根据各备份资源的目标云主机RPO确定各备份资源的优先级别;将各备份资源和优先级别之间的对应关系按照排序结果添加至容灾网关缓冲队列。
11.一种资源传输的容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传输的容灾系统包括主站点、分别与所述主站点关联的云主机和备站点、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容灾网关以及连接所述容灾网关与所述备站点的数据传输通道,所述数据传输通道包括第一传输池和第二传输池,所述第一传输池的传输速度高于所述第二传输池的传输速度。
CN201911246477.7A 2019-12-06 2019-12-06 容灾方法、容灾网关、存储介质、装置以及系统 Active CN1110309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46477.7A CN111030945B (zh) 2019-12-06 2019-12-06 容灾方法、容灾网关、存储介质、装置以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46477.7A CN111030945B (zh) 2019-12-06 2019-12-06 容灾方法、容灾网关、存储介质、装置以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30945A CN111030945A (zh) 2020-04-17
CN111030945B true CN111030945B (zh) 2023-05-16

Family

ID=702048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46477.7A Active CN111030945B (zh) 2019-12-06 2019-12-06 容灾方法、容灾网关、存储介质、装置以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3094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58184A (zh) * 2020-07-31 2020-10-30 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容灾系统、容灾方法、存储介质和计算设备
CN113114589A (zh) * 2021-04-28 2021-07-13 北京中宏立达信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跨网数据安全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13783728A (zh) * 2021-09-10 2021-12-10 咪咕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连接优化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4666524B (zh) * 2022-03-18 2024-02-02 杭州海康威视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回传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6089175B (zh) * 2023-04-10 2023-06-23 航天万源云数据河北有限公司 数据中心容灾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7902A (zh) * 2009-08-28 2011-03-30 云端容灾有限公司 基于驿站分段传输的远程在线备份系统和方法
JP2014048869A (ja) * 2012-08-31 2014-03-17 Hitachi Systems Ltd ディザスタリカバリ方法およびディザスタリカバリシステム
CN104243195A (zh) * 2013-06-19 2014-12-24 国家电网公司 异地灾备处理方法及装置
US8924352B1 (en) * 2007-03-31 2014-12-30 Emc Corporation Automated priority backup and archive
CN105404564A (zh) * 2015-12-16 2016-03-16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远程容灾方法及装置
CN107977287A (zh) * 2016-10-21 2018-05-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容灾实现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408289A (zh) * 2018-10-16 2019-03-01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一种云容灾数据处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30983B2 (en) * 2011-08-27 2014-01-14 Accenture Global Services Limited Backup of data across network of devices
JP6229684B2 (ja) * 2015-03-19 2017-11-1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ストレージ装置、ストレージ制御方法、及びストレージ制御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24352B1 (en) * 2007-03-31 2014-12-30 Emc Corporation Automated priority backup and archive
CN101997902A (zh) * 2009-08-28 2011-03-30 云端容灾有限公司 基于驿站分段传输的远程在线备份系统和方法
JP2014048869A (ja) * 2012-08-31 2014-03-17 Hitachi Systems Ltd ディザスタリカバリ方法およびディザスタリカバリシステム
CN104243195A (zh) * 2013-06-19 2014-12-24 国家电网公司 异地灾备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404564A (zh) * 2015-12-16 2016-03-16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远程容灾方法及装置
CN107977287A (zh) * 2016-10-21 2018-05-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容灾实现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408289A (zh) * 2018-10-16 2019-03-01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一种云容灾数据处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30945A (zh) 2020-04-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30945B (zh) 容灾方法、容灾网关、存储介质、装置以及系统
CN112269641B (zh) 一种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7000673A1 (zh) 一种共享缓存分配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061556A (zh) 执行优先级任务的优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CN111490947A (zh) 数据包发送方法、数据包接收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3141321B (zh) 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19144775A1 (zh) 一种基于tdma系统的资源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14780244A (zh) 容器云资源弹性分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JP6992271B2 (ja) 無線通信端末
EP3301626A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11385328B (zh) 业务请求的处理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09491775B (zh) 一种用于边缘计算环境下的任务处理与调度方法
US9413672B2 (en) Flow control for network packets from applications in electronic devices
CN112650449B (zh) 缓存空间的释放方法、释放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750350B (zh) 一种大资源调度方法、系统、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8900865B (zh) 服务器、转码任务的调度方法及执行方法
CN111966480A (zh) 一种任务执行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4253698A (zh) 资源调度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30974B (zh) 云计算资源配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与存储介质
CN113225265A (zh) 流量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099488B (zh) 解决网络拥塞的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399470A (zh) LoRa通信方法、LoRa网关、LoRa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4024813B1 (en) Communications device
CN111835658B (zh) 一种基于lpwan的数据优先响应方法及装置
CN113014612B (zh) 数据传送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