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30754B - 直放站、光纤直放站的监控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直放站、光纤直放站的监控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30754B
CN111030754B CN201911317037.6A CN201911317037A CN111030754B CN 111030754 B CN111030754 B CN 111030754B CN 201911317037 A CN201911317037 A CN 201911317037A CN 111030754 B CN111030754 B CN 1110307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chine
end machine
remote
monitoring information
monito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1703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30754A (zh
Inventor
樊欢
周志强
张建军
胡俊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wave Communication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wave Communication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wave Communication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wave Communication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1703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3075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307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307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307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307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9Repeat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直放站、光纤直放站的监控方法及系统,该第一远端机接收该第一近端机的发送的第一监控信息,该第一监控信息用于监控该第一远端机的工作状态,该第一近端机设置为该第一远端机的主备近端机;该第一远端机接收该第二近端机的发送的第二监控信息,该第二监控信息用于监控该第一远端机的工作状态,该第二近端机设置为该第一远端机的冗余近端机;该第一远端机根据该第一近端机和该第二近端机的工作状态,选择该第一监控信息或者该第二监控信息对该第一远端机进行监控,解决了光纤直放站的近端机和远端机之间无法实时监控的问题,实现了近端机对远端机工作状态的实时监控。

Description

直放站、光纤直放站的监控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直放站、光纤直放站的监控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带冗余备份的光纤直放站,一台近端机下可连接多台远端机,一台远端机又同时能够被两台近端机(主备近端机、冗余近端机)监控,其光纤连接复杂且多变,在相关技术中的一对一,或一对多连接监控系统不能将所有设备完全的、实时的进行监控。当一台近端机故障情况下,无法直接通过其他冗余近端机查看故障近端机下的远端机。
针对相关技术中,光纤直放站的近端机和远端机之间无法实时监控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光纤直放站的近端机和远端机之间无法实时监控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直放站、光纤直放站的监控方法及系统,以至少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直放站的监控系统,所述监控系统包括第一近端机、第二近端机和第一远端机;
所述第一远端机接收所述第一近端机的发送的第一监控信息,所述第一监控信息用于监控所述第一远端机的工作状态,所述第一近端机设置为所述第一远端机的主备近端机;
所述第一远端机接收所述第二近端机的发送的第二监控信息,所述第二监控信息用于监控所述第一远端机的工作状态,所述第二近端机设置为所述第一远端机的冗余近端机;
所述第一远端机根据所述第一近端机和所述第二近端机的工作状态,选择所述第一监控信息或者所述第二监控信息对所述第一远端机进行监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远端机包括第一主备网卡和第一冗余网卡:
根据第一近端机的IP地址设置所述第一主备网卡的IP地址;
根据第二近端机的IP地址设置所述第一冗余网卡的IP地址;
根据所述第一近端机的MAC地址设置所述第一主备网卡的MAC地址,所述第一主备网卡和所述第一冗余网卡共用所述MAC地址。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监控系统还包括第二远端机:
所述第一近端机设置为所述第二远端机的冗余近端机,所述第二近端机设置为所述第二远端机的主备近端机;
所述第二远端机接收所述第一近端机的发送的第三监控信息,所述第三监控信息用于监控所述第二远端机的工作状态;
所述第二远端机接收所述第二近端机的发送的第四监控信息,所述第四监控信息用于监控所述第二远端机的工作状态;
所述第二远端机根据所述第一近端机和所述第二近端机的工作状态,选择所述第三监控信息或者所述第四监控信息对所述第一远端机进行监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远端机包括第一主备网卡和第一冗余网卡:
根据第一近端机的IP地址设置所述第一主备网卡的IP地址;
根据第一近端机的IP地址设置所述第一冗余网卡的IP地址;
根据所述第一近端机的MAC地址设置所述第一主备网卡的MAC地址,所述第一主备网卡和所述第一冗余网卡共用所述MAC地址;
所述第二远端机包括第二主备网卡和第二冗余网卡:
根据第二近端机的IP地址设置所述第二主备网卡的IP地址;
根据第一近端机的IP地址设置所述第二冗余网卡的IP地址;
根据所述第二近端机的MAC地址设置所述第二主备网卡的MAC地址,所述第一主备网卡和所述第一冗余网卡共用所述MAC地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监控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一类参数、第二类参数和第四类参数,所述第二监控信息均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三类参数和所述第四类参数;
其中,所述第一类参数为所述第一近端机和所述第一远端机的共用参数,所述第二类参数为所述第一近端机的使用参数,所述第三类参数为第二近端机的使用参数,所述第四类参数为所述第一近端机和所述第二近端机的使用参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监控信息和所述第二监控信息通过广播的通信方式发送给所述第一远端机;
所述第一监控信息和所述第二监控信息均包括时间信息或者参数信息;
根据所述时间信息或者所述参数信息,所述第一远端机确定监控连接的所述第一近端机或者所述第二近端机。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直放站的监控方法,所述监控系统包括第一近端机、第二近端机和第一远端机;
所述第一远端机接收所述第一近端机的发送的第一监控信息,所述第一监控信息用于监控所述第一远端机的工作状态,所述第一近端机设置为所述第一远端机的主备近端机;
所述第一远端机接收所述第二近端机的发送的第二监控信息,所述第二监控信息用于监控所述第一远端机的工作状态,所述第二近端机设置为所述第一远端机的冗余近端机;
所述第一远端机根据所述第一近端机和所述第二近端机的工作状态,选择所述第一监控信息或者所述第二监控信息对所述第一远端机进行监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远端机包括第一主备网卡和第一冗余网卡:
根据第一近端机的IP地址设置所述第一主备网卡的IP地址;
根据第二近端机的IP地址设置所述第一冗余网卡的IP地址;
根据所述第一近端机的MAC地址设置所述第一主备网卡的MAC地址,所述第一主备网卡和所述第一冗余网卡共用所述MAC地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监控系统还包括第二远端机:
所述第一近端机设置为所述第二远端机的冗余近端机,所述第二近端机设置为所述第二远端机的主备近端机;
所述第二远端机接收所述第一近端机的发送的第三监控信息,所述第三监控信息用于监控所述第二远端机的工作状态;
所述第二远端机接收所述第二近端机的发送的第四监控信息,所述第四监控信息用于监控所述第二远端机的工作状态;
所述第二远端机根据所述第一近端机和所述第二近端机的工作状态,选择所述第三监控信息或者所述第四监控信息对所述第一远端机进行监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监控信息和所述第二监控信息通过广播的通信方式发送给所述第一远端机,其中,所述第一监控信息和所述第二监控信息均包括时间信息或者参数信息;
根据所述时间信息或者所述参数信息,所述第一远端机确定监控连接的所述第一近端机或者所述第二近端机。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光纤直放站的监控系统,所述监控系统包括第一近端机、第二近端机、光纤和第一远端机,其中,所述第一近端机、所述第二近端机和第一远端机之间通过所述光纤连接;
所述第一远端机接收所述第一近端机的发送的第一监控信息,所述第一监控信息用于监控所述第一远端机的工作状态,所述第一近端机设置为所述第一远端机的主备近端机;
所述第一远端机接收所述第二近端机的发送的第二监控信息,所述第二监控信息用于监控所述第一远端机的工作状态,所述第二近端机设置为所述第一远端机的冗余近端机;
所述第一远端机根据所述第一近端机和所述第二近端机的工作状态,选择所述第一监控信息或者所述第二监控信息对所述第一远端机进行监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监控系统还包括第二远端机,所述第一近端机、所述第二近端机和所述第二远端机之间通过所述光纤连接:
所述第一近端机设置为所述第二远端机的冗余近端机,所述第二近端机设置为所述第二远端机的主备近端机;
所述第二远端机接收所述第一近端机的发送的第三监控信息,所述第三监控信息用于监控所述第二远端机的工作状态;
所述第二远端机接收所述第二近端机的发送的第四监控信息,所述第四监控信息用于监控所述第二远端机的工作状态;
所述第二远端机根据所述第一近端机和所述第二近端机的工作状态,选择所述第三监控信息或者所述第四监控信息对所述第一远端机进行监控。
通过本发明提供了直放站、光纤直放站的监控方法及系统,该第一远端机接收该第一近端机的发送的第一监控信息,该第一监控信息用于监控该第一远端机的工作状态,该第一近端机设置为该第一远端机的主备近端机;该第一远端机接收该第二近端机的发送的第二监控信息,该第二监控信息用于监控该第一远端机的工作状态,该第二近端机设置为该第一远端机的冗余近端机;该第一远端机根据该第一近端机和该第二近端机的工作状态,选择该第一监控信息或者该第二监控信息对该第一远端机进行监控,解决了光纤直放站的近端机和远端机之间无法实时监控的问题,实现了近端机对远端机工作状态的实时监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直放站的监控系统的结构框图一;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远端站网卡的结构框图一;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直放站的监控系统的结构框图二;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远端站网卡的结构框图二;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直放站的监控方法的流程图一;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直放站的监控方法的流程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相关技术中,无线通信网络中的直放站是基站与移动台之间的中继转发器,属于同频放大设备,是指在无线通信传输过程中起到信号增强的一种无线电发射中转设备。直放站的基本功能就是一个射频信号功率增强器。而光纤直放站由近端机、光纤、远端机几个部分组成。近端机和远端机都包括射频单元和光单元。无线信号从基站中耦合出来后,进入近端机,通过电光转换,电信号转变为光信号,从近端机输入至光纤,经过光纤传输到远端机,远端机把光信号转为电信号,进入射频单元进行放大,信号经过放大后送入发射天线,覆盖目标区域。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监控系统,不仅可以用在光纤直放站的应用场景下,还应用在无线直放站和移频传输直放站等。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直放站的监控系统的结构框图一,如图1所示,该监控系统包括第一近端机12、第二近端机14和第一远端机16;
该第一远端机16接收该第一近端机12的发送的第一监控信息,该第一监控信息用于监控该第一远端机16的工作状态,该第一近端机12设置为该第一远端机16的主备近端机,该第一监控信息可以为配置信息或者查询信息,配置信息用于配置该第一远端机16的工作信息,例如,信号的衰减值和信道参数值等,查询信息用于获取该第一远端机16的工作状态信息,例如,第一远端机16是否正常工作和是否断开等;
该第一远端机16接收该第二近端机14的发送的第二监控信息,该第二监控信息用于监控该第一远端机16的工作状态,该第二近端机14设置为该第一远端机16的冗余近端机,该第二监控信息的内容与该第一监控信息类似,但第二近端机14是第一远端机16的冗余近端机;
该第一远端机16根据该第一近端机12和该第二近端机14的工作状态,选择该第一监控信息或者该第二监控信息对该第一远端机16进行监控,第一远端机16要判断第一近端机12和第二近端机14是否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在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下进行监控,或者,从正常的工作状态变为异常的工作状态下,该第一远端机16进行监控的切换,例如,开始第一近端机12对该第一远端机16进行监控,第一远端机16获知该第一近端机12处于故障状态的情况下,且与该第二近端机14的工作状态正常,第一远端机16切换到第二近端机14进行监控。
通过上述监控系统,相对于现有技术中,远端机和近端机之间只能传输通信信息传输,在第一远端机16和第一近端机12、第二近端机14之间进行监控信息的传输,第一远端机16可以被两台近端机(第一近端机12,第二近端机14)同时监控,第一远端机16能够在主备近端机(第一近端机12)和冗余近端机(第二近端机14)之间快速的切换,监控系统实时监控第一近端机12和第二近端机14,以及监控其连接下的第一远端机16,解决了光纤直放站的近端机和远端机之间无法实时监控的问题,实现了近端机对远端机工作状态的实时监控。
在一个实施例中,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远端站网卡的结构框图一,如图2所示,该第一远端机16包括第一主备网卡21和第一冗余网卡22,根据第一近端机12的IP地址设置该第一主备网卡21的IP地址;根据第二近端机14的IP地址设置该第一冗余网卡22的IP地址;根据该第一近端机12的MAC地址设置该第一主备网卡21的MAC地址,该第一主备网卡21和该第一冗余网卡22共用该MAC地址,在该实施例中,该第一远端机16设立了2个网卡(第一主备网卡21和第一冗余网卡22)用于连接第一远端机16,当第一远端机16同时连接主备近端机(第一近端机12)和冗余近端机(第二近端机14)时,第一远端机16使用主备近端机的MAC、IP和路由地址来设置第一远端机16的MAC和主备IP,并使用冗余近端机的IP和路由地址来设置第一远端机16的冗余IP,此时的主备近端机将作为远端机的MAC相关近端机。在中途主备近端机连接异常,第一远端机16将采用冗余近端机的MAC来设立自己的MAC,此时的冗余近端机将作为第一远端机16的MAC相关近端机。在异常的主备近端机重新连接的情况下,第一远端机16不会再更改MAC。在第一远端机16的MAC相关近端机的IP、MAC或光口地址有变化的情况下,第一远端机16会根据变化重新修改MAC和相应IP,该组网方式可避免整个组网里的MAC地址冲突问题,提高了监控切换的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直放站的监控系统的结构框图二,如图3所示,该监控系统还包括第二远端机32;该第一近端机12设置为该第二远端机32的冗余近端机,该第二近端机14设置为该第二远端机32的主备近端机;该第二远端机32接收该第一近端机12的发送的第三监控信息,该第三监控信息用于监控该第二远端机32的工作状态;该第二远端机32接收该第二近端机14的发送的第四监控信息,该第四监控信息用于监控该第二远端机32的工作状态;该第二远端机32根据该第一近端机12和该第二近端机14的工作状态,选择该第三监控信息或者该第四监控信息对该第一远端机16进行监控。第一近端机12和第二近端机14均可连接两个远端机(第一远端机16和第二远端机32),分别作为第一远端机16和第二远端机32的主备近端机和冗余近端机,并且能同时监控,在近端机的拓扑连接中可以同时监控两种机型的远端机,并且可以通过以太网连接到这两种远端机,通过上述的拓扑连接,在不影响监控的情况下,近端机得到了有效的利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远端站网卡的结构框图二,如图4所示,该第一远端机16包括第一主备网卡21和第一冗余网卡22:根据第一近端机12的IP地址设置该第一主备网卡21的IP地址;根据第一近端机12的IP地址设置该第一冗余网卡22的IP地址;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主备网卡21的IP地址的设置根据第一近端机12的IP地址,但第一主备网卡21的IP地址和第一近端机12的IP地址并不相同,根据该第一近端机12的MAC地址设置该第一主备网卡21的MAC地址,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主备网卡21的MAC地址的设置根据第一近端机12的MAC地址,但第一主备网卡21的MAC地址和第一近端机12的MAC地址并不相同,该第一主备网卡21和该第一冗余网卡22共用该MAC地址,该第二远端机32包括第二主备网卡42和第二冗余网卡44:根据第二近端机14的IP地址设置该第二主备网卡42的IP地址,根据第一近端机12的IP地址设置该第二冗余网卡44的IP地址,需要说明的是,第二主备网卡42的IP地址的设置根据第二近端机14的IP地址,但第二主备网卡42IP地址和第二近端机14的IP地址并不相同;根据该第二近端机14的MAC地址设置该第二主备网卡42的MAC地址,该第一主备网卡21和该第一冗余网卡22共用该MAC地址,需要说明的是,第二主备网卡42的MAC地址的设置根据第二近端机14的MAC地址,但第二主备网卡42MAC地址和第二近端机14的MAC地址并不相同,在中途主备近端机连接异常,第二远端机32将根据冗余近端机的MAC来设置第二远端机32的MAC,此时的冗余近端机将作为第二远端机32的MAC相关近端机。在异常的主备近端机重新连接的情况下,第二远端机32不会再更改MAC。在第二远端机32的MAC相关近端机的IP、MAC或光口地址有变化的情况下,第二远端机32会根据变化重新修改第二远端机32MAC和相应IP,该组网方式可避免整个组网里的MAC地址冲突问题,提高了监控切换的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监控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一类参数、第二类参数和第四类参数,该第二监控信息均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三类参数和该第四类参数;其中,该第一类参数为该第一近端机12和该第一远端机16的共用参数,例如,第一类参数包括系统时间和IP地址,系统时间一般由主备近端机和冗余近端机,广播给其相应的主备远端机和冗余远端机,只有当主备近端机故障时,使用冗余近端机的系统时间;该第二类参数为该第一近端机12的使用参数,例如,该第二类参数包括主备路信道号,该主备路信道号来自主备近端机,该第三类参数为第二近端机14的使用参数,例如,该第三类参数包括冗余路信道号,该冗余路信道号来自冗余近端机,该第四类参数为该第一近端机12和该第二近端机14的使用参数,也可以通过主备近端机可查询和设置远端机的所有参数,并且控制远端的自动升级,也可以通过主备近端机查询主备、冗余远端机(第一远端机16和第二远端机32)的所有参数,例如,该第四类参数包括工程调试参数,一般为现场工程人员使用,此参数主备近端机和冗余近端机都可使用,且不会影响设备功能和运行。另外,近端机不能控制冗余远端机的自动升级,这种方式保证了远端机不会被两台近端机同时设置,因而引起冲突问题。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监控信息和该第二监控信息通过广播的通信方式发送给该第一远端机16;该第一监控信息和该第二监控信息均包括时间信息或者参数信息;根据该时间信息或者该参数信息,该第一远端机16确定监控连接的该第一近端机12或者该第二近端机14。第一远端机16可接收第一监控信息或者第二监控信息中的广播包的IP地址,判断当前连接的近端机的类型,例如,在第一远端机16同时收到第一近端机12和第二近端机14的监控信息的情况下,第一远端机16选择使用作为主备近端机的第一近端机12的时间来作为第一远端机16的当前时间,当第一远端机16没有收到作为主备近端机的第一近端机12的监控信息的情况下,第一远端机16选择作为冗余近端机的第二近端机14的时间作为第一远端机16的当前时间,上述机制的设置可以避免远端机的时间冲突问题。
在一个实施例中,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直放站的监控方法的流程图一,如图5所示,该监控方法包括如下流程:
步骤S502,该第一远端机16接收该第一近端机12的发送的第一监控信息,该第一监控信息用于监控该第一远端机16的工作状态,该第一近端机12设置为该第一远端机16的主备近端机,该第一远端机16接收该第二近端机14的发送的第二监控信息,该第二监控信息用于监控该第一远端机16的工作状态,该第二近端机14设置为该第一远端机16的冗余近端机;
步骤S504,该第一远端机16根据该第一近端机12和该第二近端机14的工作状态,选择该第一监控信息或者该第二监控信息对该第一远端机16进行监控。
通过上述步骤S502至S504,第一远端机16能够在主备近端机(第一近端机12)和冗余近端机(第二近端机14)之间快速的切换,监控系统实时监控第一近端机12和第二近端机14,以及监控其连接下的第一远端机16,解决了光纤直放站的近端机和远端机之间无法实时监控的问题,实现了近端机对远端机工作状态的实时监控。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监控系统还包括第二远端机32,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直放站的监控方法的流程图二,如图6所示,该监控方法包括如下流程:
步骤S602,该第二远端机32接收该第一近端机12的发送的第三监控信息,该第三监控信息用于监控该第二远端机32的工作状态,该第一近端机12设置为该第二远端机32的冗余近端机;该第二远端机32接收该第二近端机14的发送的第四监控信息,该第四监控信息用于监控该第二远端机32的工作状态,该第二近端机14设置为该第二远端机32的主备近端机;
步骤S604,该第二远端机32根据该第一近端机12和该第二近端机14的工作状态,选择该第三监控信息或者该第四监控信息对该第一远端机16进行监控。
通过上述步骤S602至S604,第二远端机32能够在主备近端机(第二近端机14)和冗余近端机(第一近端机12)之间快速的切换,监控系统实时监控第一近端机12和第二近端机14,以及监控其连接下的第二远端机32,在近端机的拓扑连接中可以同时监控两种机型的远端机,并且可以通过以太网连接到这两种远端机,通过上述的拓扑连接,在不影响监控的情况下,近端机得到了有效的利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光纤直放站的监控系统,该监控系统包括第一近端机12、第二近端机14、光纤和第一远端机16,其中,该第一近端机12、该第二近端机14和第一远端机16之间通过该光纤连接;
该第一远端机16接收该第一近端机12的发送的第一监控信息,该第一监控信息用于监控该第一远端机16的工作状态,该第一近端机12设置为该第一远端机16的主备近端机;
该第一远端机16接收该第二近端机14的发送的第二监控信息,该第二监控信息用于监控该第一远端机16的工作状态,该第二近端机14设置为该第一远端机16的冗余近端机;
该第一远端机16根据该第一近端机12和该第二近端机14的工作状态,选择该第一监控信息或者该第二监控信息对该第一远端16机进行监控。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监控系统还包括第二远端机32,该第一近端机12、该第二近端机14和该第二远端机32之间通过该光纤连接:该第一近端机12设置为该第二远端机32的冗余近端机,该第二近端机14设置为该第二远端机32的主备近端机;该第二远端机32接收该第一近端机12的发送的第三监控信息,该第三监控信息用于监控该第二远端机32的工作状态;该第二远端机32接收该第二近端机14的发送的第四监控信息,该第四监控信息用于监控该第二远端机32的工作状态;该第二远端机32根据该第一近端机12和该第二近端机14的工作状态,选择该第三监控信息或者该第四监控信息对该第一远端机16进行监控。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软件,该软件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例中描述的技术方案。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有上述软件,该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光盘、软盘、硬盘、可擦写存储器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2)

1.一种直放站的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系统包括第一近端机、第二近端机和第一远端机;
所述第一远端机接收所述第一近端机的发送的第一监控信息,所述第一监控信息用于监控所述第一远端机的工作状态,所述第一近端机设置为所述第一远端机的主近端机;
所述第一远端机接收所述第二近端机的发送的第二监控信息,所述第二监控信息用于监控所述第一远端机的工作状态,所述第二近端机设置为所述第一远端机的冗余近端机;
所述第一远端机根据所述第一近端机和所述第二近端机的工作状态,选择所述第一监控信息或者所述第二监控信息对所述第一远端机进行监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远端机包括第一主网卡和第一冗余网卡:
根据第一近端机的IP地址设置所述第一主网卡的IP地址;
根据第二近端机的IP地址设置所述第一冗余网卡的IP地址;
根据所述第一近端机的MAC地址设置所述第一主网卡的MAC地址,所述第一主网卡和所述第一冗余网卡共用所述MAC地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系统还包括第二远端机:
所述第一近端机设置为所述第二远端机的冗余近端机,所述第二近端机设置为所述第二远端机的主近端机;
所述第二远端机接收所述第一近端机的发送的第三监控信息,所述第三监控信息用于监控所述第二远端机的工作状态;
所述第二远端机接收所述第二近端机的发送的第四监控信息,所述第四监控信息用于监控所述第二远端机的工作状态;
所述第二远端机根据所述第一近端机和所述第二近端机的工作状态,选择所述第三监控信息或者所述第四监控信息对所述第一远端机进行监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远端机包括第一主网卡和第一冗余网卡:
根据第一近端机的IP地址设置所述第一主网卡的IP地址;
根据第二近端机的IP地址设置所述第一冗余网卡的IP地址;
根据所述第一近端机的MAC地址设置所述第一主网卡的MAC地址,所述第一主网卡和所述第一冗余网卡共用所述MAC地址;
所述第二远端机包括第二主网卡和第二冗余网卡:
根据第二近端机的IP地址设置所述第二主网卡的IP地址;
根据第一近端机的IP地址设置所述第二冗余网卡的IP地址;
根据所述第二近端机的MAC地址设置所述第二主网卡的MAC地址,所述第一主网卡和所述第一冗余网卡共用所述MAC地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监控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一类参数、第二类参数和第四类参数,所述第二监控信息均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三类参数和所述第四类参数;
其中,所述第一类参数为所述第一近端机和所述第一远端机的共用参数,所述第二类参数为所述第一近端机的使用参数,所述第三类参数为第二近端机的使用参数,所述第四类参数为所述第一近端机和所述第二近端机的使用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监控信息和所述第二监控信息通过广播的通信方式发送给所述第一远端机;
所述第一监控信息和所述第二监控信息均包括时间信息或者参数信息;
根据所述时间信息或者所述参数信息,所述第一远端机确定监控连接的所述第一近端机或者所述第二近端机。
7.一种直放站的监控方法,应用于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系统包括第一近端机、第二近端机和第一远端机;
所述第一远端机接收所述第一近端机的发送的第一监控信息,所述第一监控信息用于监控所述第一远端机的工作状态,所述第一近端机设置为所述第一远端机的主近端机;
所述第一远端机接收所述第二近端机的发送的第二监控信息,所述第二监控信息用于监控所述第一远端机的工作状态,所述第二近端机设置为所述第一远端机的冗余近端机;
所述第一远端机根据所述第一近端机和所述第二近端机的工作状态,选择所述第一监控信息或者所述第二监控信息对所述第一远端机进行监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远端机包括第一主网卡和第一冗余网卡:
根据第一近端机的IP地址设置所述第一主网卡的IP地址;
根据第二近端机的IP地址设置所述第一冗余网卡的IP地址;
根据所述第一近端机的MAC地址设置所述第一主网卡的MAC地址,所述第一主网卡和所述第一冗余网卡共用所述MAC地址。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系统还包括第二远端机:
所述第一近端机设置为所述第二远端机的冗余近端机,所述第二近端机设置为所述第二远端机的主近端机;
所述第二远端机接收所述第一近端机的发送的第三监控信息,所述第三监控信息用于监控所述第二远端机的工作状态;
所述第二远端机接收所述第二近端机的发送的第四监控信息,所述第四监控信息用于监控所述第二远端机的工作状态;
所述第二远端机根据所述第一近端机和所述第二近端机的工作状态,选择所述第三监控信息或者所述第四监控信息对所述第一远端机进行监控。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监控信息和所述第二监控信息通过广播的通信方式发送给所述第一远端机,其中,所述第一监控信息和所述第二监控信息均包括时间信息或者参数信息;
根据所述时间信息或者所述参数信息,所述第一远端机确定监控连接的所述第一近端机或者所述第二近端机。
11.一种光纤直放站的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系统包括第一近端机、第二近端机、光纤和第一远端机,其中,所述第一近端机、所述第二近端机和第一远端机之间通过所述光纤连接;
所述第一远端机接收所述第一近端机的发送的第一监控信息,所述第一监控信息用于监控所述第一远端机的工作状态,所述第一近端机设置为所述第一远端机的主近端机;
所述第一远端机接收所述第二近端机的发送的第二监控信息,所述第二监控信息用于监控所述第一远端机的工作状态,所述第二近端机设置为所述第一远端机的冗余近端机;
所述第一远端机根据所述第一近端机和所述第二近端机的工作状态,选择所述第一监控信息或者所述第二监控信息对所述第一远端机进行监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系统还包括第二远端机,所述第一近端机、所述第二近端机和所述第二远端机之间通过所述光纤连接:
所述第一近端机设置为所述第二远端机的冗余近端机,所述第二近端机设置为所述第二远端机的主近端机;
所述第二远端机接收所述第一近端机的发送的第三监控信息,所述第三监控信息用于监控所述第二远端机的工作状态;
所述第二远端机接收所述第二近端机的发送的第四监控信息,所述第四监控信息用于监控所述第二远端机的工作状态;
所述第二远端机根据所述第一近端机和所述第二近端机的工作状态,选择所述第三监控信息或者所述第四监控信息对所述第一远端机进行监控。
CN201911317037.6A 2019-12-19 2019-12-19 直放站、光纤直放站的监控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10307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17037.6A CN111030754B (zh) 2019-12-19 2019-12-19 直放站、光纤直放站的监控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17037.6A CN111030754B (zh) 2019-12-19 2019-12-19 直放站、光纤直放站的监控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30754A CN111030754A (zh) 2020-04-17
CN111030754B true CN111030754B (zh) 2021-03-23

Family

ID=702098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17037.6A Active CN111030754B (zh) 2019-12-19 2019-12-19 直放站、光纤直放站的监控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3075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88063B (zh) * 2021-03-02 2023-03-07 三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远端机入网方法、系统、电子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30145A1 (en) * 2006-09-05 2008-03-1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utomatically a fext/next transfer-function
CN101697623A (zh) * 2009-10-22 2010-04-21 福建三元达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射频拉远系统及其近端设备
CN206658201U (zh) * 2017-03-27 2017-11-21 石家庄东泰尔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混传双工收发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30145A1 (en) * 2006-09-05 2008-03-1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utomatically a fext/next transfer-function
CN101697623A (zh) * 2009-10-22 2010-04-21 福建三元达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射频拉远系统及其近端设备
CN206658201U (zh) * 2017-03-27 2017-11-21 石家庄东泰尔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混传双工收发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30754A (zh) 2020-04-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57777B (zh) 网络连接的控制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0495208B (zh) 信息发送方法、接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636593B (zh) 连接模式的控制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1621836A (zh) Mesh网络中信道切换方法、装置和mesh网络
CN108768507B (zh) 一种rru环形组网的链路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11030754B (zh) 直放站、光纤直放站的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13518125A (zh) 离线数据的上传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12803998B (zh) 多总线网络跨网通信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3475817A (zh) 遥控设备与拍摄设备的配对方法
US20050089029A1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transmission system in an energy supply network
US6763235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and a computer product
CN102811153B (zh) Vlan状态的协商方法及边缘设备
US9838910B2 (en) Channel management in wireless networks
US20030030864A1 (en) Signaling proxy device for automatically setting up standby paths in optical networks
CN112333749B (zh) 多制式基站系统、频率分配方法和远程监控管理方法
CN216451549U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式可切换的链路系统
CN110233713B (zh) 一种基于lldp报文的多链路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10611589B (zh) 区域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系统
CN104038955A (zh)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故障检测及处理的方法及基站
CN108880778B (zh) Tdd和fdd共同工作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US11876555B2 (en) Failure determination system and failure determination method
CN101051884B (zh) 一种实现接口备份的方法及装置
CN113259009B (zh) Rhub、bbu、rhub级联式负荷分担系统和方法
KR100254199B1 (ko) 상위 시스템으로의 데이터 전송 및 저장 방법
CN116527127A (zh) 通信恢复方法、通信装置和通信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