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23978A - 斗臂车和吊车专用红外测距报警仪 - Google Patents

斗臂车和吊车专用红外测距报警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23978A
CN111023978A CN201911203636.5A CN201911203636A CN111023978A CN 111023978 A CN111023978 A CN 111023978A CN 201911203636 A CN201911203636 A CN 201911203636A CN 111023978 A CN111023978 A CN 1110239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arm
communication device
controller
distance measuring
cr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0363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辉
沈荣顺
胡月琰
韩若冰
方志伟
白亚楼
李响
陈程举
孔春阳
刘�英
于春英
程文
赵静
贺娟
李颉
马静
李健
王丹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Cangzhou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Cangzhou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Cangzhou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91120363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23978A/zh
Publication of CN1110239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239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01B11/02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斗臂车和吊车专用红外测距报警仪,涉及电力吊车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顶部的测距仪、壳体底部的连接件、壳体上的控制器、无线通信装置和警示装置以及设定报警阈值模块和报警模块,设定报警阈值模块,用于控制器通过无线通信装置接收设定的报警距离的阈值,存储并生成报警阈值;报警模块,用于控制器获取测距仪捕获的测距数据并比对测距数据与报警阈值,当测距数据低于报警阈值时,控制器生成告警信息并发送至警示装置,警示装置接收告警信息并报警;其通过测距仪、连接件、控制器、无线通信装置和警示装置以及设定报警阈值模块和报警模块等,实现了斗臂车或者吊车使用安全。

Description

斗臂车和吊车专用红外测距报警仪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吊车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斗臂车和吊车专用红外测距报警仪。
背景技术
电力工作现场不可避免的需要使用斗臂车和吊车,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下危险:
1、操作不当造成车体碰撞到不带电的设备或构架上造成设备或车辆损坏。
2、车体距离带电部分过近造成放电。
现有技术问题及思考:
如何解决斗臂车或者吊车使用安全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斗臂车和吊车专用红外测距报警仪,其通过测距仪、连接件、控制器、无线通信装置和警示装置以及设定报警阈值模块和报警模块等,实现了斗臂车或者吊车使用安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斗臂车和吊车专用红外测距报警仪,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顶部的测距仪、壳体底部的连接件、壳体上的控制器、无线通信装置和警示装置以及设定报警阈值模块和报警模块,所述测距仪与控制器连接并单向通信,所述控制器与无线通信装置连接并双向通信,控制器的控制端与警示装置的控制端连接并单向通信,设定报警阈值模块,用于控制器通过无线通信装置接收设定的报警距离的阈值,存储并生成报警阈值;报警模块,用于控制器获取测距仪捕获的测距数据并比对测距数据与报警阈值,当测距数据低于报警阈值时,控制器生成告警信息并发送至警示装置,警示装置接收告警信息并报警。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与无线通信装置连接并双向通信,设定报警阈值模块,还用于通过移动终端和无线通信装置将设定的报警距离的阈值发送至控制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壳体为不锈钢制成的不锈钢壳体或者钛镁合金制成的钛镁合金壳体。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连接件为卡扣或者自锁棘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控制器为单片机。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警示装置为蜂鸣器、语音播放器或者指示灯。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移动终端为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为4G通信装置或者5G通信装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测距仪为红外测距仪。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壳体上的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与无线通信装置连接并双向通信,摄像头为红外摄像头或者防爆摄像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第一,一种斗臂车和吊车专用红外测距报警仪,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顶部的测距仪、壳体底部的连接件、壳体上的控制器、无线通信装置和警示装置以及设定报警阈值模块和报警模块,所述测距仪与控制器连接并单向通信,所述控制器与无线通信装置连接并双向通信,控制器的控制端与警示装置的控制端连接并单向通信,设定报警阈值模块,用于控制器通过无线通信装置接收设定的报警距离的阈值,存储并生成报警阈值;报警模块,用于控制器获取测距仪捕获的测距数据并比对测距数据与报警阈值,当测距数据低于报警阈值时,控制器生成告警信息并发送至警示装置,警示装置接收告警信息并报警。该技术方案,其通过测距仪、连接件、控制器、无线通信装置和警示装置以及设定报警阈值模块和报警模块等,实现了斗臂车或者吊车使用安全。
第二,还包括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与无线通信装置连接并双向通信,设定报警阈值模块,还用于通过移动终端和无线通信装置将设定的报警距离的阈值发送至控制器。该技术方案,设定阈值更方便,结构更合理。
第三,所述壳体为不锈钢制成的不锈钢壳体或者钛镁合金制成的钛镁合金壳体。该技术方案,使用寿命更长。
第四,所述连接件为卡扣或者自锁棘轮。该技术方案,使用更方便。
第五,所述控制器为单片机。该技术方案,使用较方便,性价比较好。
第六,所述警示装置为蜂鸣器、语音播放器或者指示灯。该技术方案,使用更方便,性价比较好。
第七,所述移动终端为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该技术方案,使用更方便,性价比较好。
第八,所述无线通信装置为4G通信装置或者5G通信装置。该技术方案,性能稳定,使用便利。
第九,所述测距仪为红外测距仪。该技术方案,使用更方便,性价比较好。
第十,还包括设置在壳体上的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与无线通信装置连接并双向通信,摄像头为红外摄像头或者防爆摄像头。该技术方案,使用更方便,性价比较好。
详见具体实施方式部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原理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原理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原理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结构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原理框图。
其中:1红外测距仪、2-1不锈钢壳体、2-2钛镁合金壳体、3-1卡扣、3-2自锁棘轮、4-1蜂鸣器、4-2语音播放器、4-3指示灯、5-1红外摄像头、5-2防爆摄像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做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斗臂车和吊车专用红外测距报警仪,包括壳体、固定在壳体顶部的测距仪、固定在壳体底部的连接件、固定在壳体上的控制器、无线通信装置、警示装置和摄像头、移动终端以及设定报警阈值模块和报警模块,所述测距仪与控制器连接并单向通信,所述控制器与无线通信装置连接并双向通信,控制器的控制端与警示装置的控制端连接并单向通信,所述摄像头与无线通信装置连接并双向通信,所述移动终端与无线通信装置连接并双向通信。
设定报警阈值模块,用于通过移动终端和无线通信装置将设定的报警距离的阈值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通过无线通信装置接收设定的报警距离的阈值,存储并生成报警阈值。
报警模块,用于控制器获取测距仪捕获的测距数据并比对测距数据与报警阈值,当测距数据低于报警阈值时,控制器生成告警信息并发送至警示装置,警示装置接收告警信息并报警。
所述控制器为单片机。
所述移动终端为智能手机。
所述无线通信装置为4G通信装置。
所述测距仪为红外测距仪1。
所述壳体为不锈钢制成的不锈钢壳体2-1。
所述连接件为卡扣3-1。
所述警示装置为蜂鸣器4-1。
所述摄像头为红外摄像头5-1。
其中,控制器为单片机,其型号为stc89c52,所述单片机的Vcc端接直流电源的正极,其Vss端接直流电源的负极,所述单片机第38脚的控制端P0.1与警示装置的控制端连接,单片机与无线通信装置、单片机与测距仪、摄像头与无线通信装置以及移动终端与无线通信装置之间的通信连接技术本身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1使用说明:
如图1所示,将本装置通过卡扣3-1固定在斗臂车或者吊车上。
如图2所示,操作人员根据现场情况选择报警距离的阈值,使用智能手机并通过4G通信装置将设定的报警距离的阈值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通过4G通信装置接收设定的报警距离的阈值,存储并生成报警阈值。
工作过程中,红外测距仪1实时监测并将测距数据发送至控制器,红外摄像头5-1将视频流经控制器、4G通信装置发送至智能手机。
控制器将测距数据与报警阈值对比,当测距数据低于报警阈值时,控制器生成告警信息并发送至蜂鸣器4-1,蜂鸣器4-1接收告警信息并蜂鸣报警,提示操作人员注意安全。
操作人员听到蜂鸣器4-1的蜂鸣,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和红外摄像头5-1仔细观察情况,并通过智能手机遥控调整红外摄像头5-1的角度,随意观察。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移动终端为平板电脑,所述无线通信装置为5G通信装置,所述壳体为钛镁合金制成的钛镁合金壳体2-2,所述连接件为自锁棘轮3-2,所述警示装置为语音播放器4-2,所述摄像头为防爆摄像头5-2。
如图3、图4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斗臂车和吊车专用红外测距报警仪,包括壳体、固定在壳体顶部的测距仪、固定在壳体底部的连接件、固定在壳体上的控制器、无线通信装置、警示装置和摄像头、移动终端以及设定报警阈值模块和报警模块,所述测距仪与控制器连接并单向通信,所述控制器与无线通信装置连接并双向通信,控制器的控制端与警示装置的控制端连接并单向通信,所述摄像头与无线通信装置连接并双向通信,所述移动终端与无线通信装置连接并双向通信。
设定报警阈值模块,用于通过移动终端和无线通信装置将设定的报警距离的阈值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通过无线通信装置接收设定的报警距离的阈值,存储并生成报警阈值。
报警模块,用于控制器获取测距仪捕获的测距数据并比对测距数据与报警阈值,当测距数据低于报警阈值时,控制器生成告警信息并发送至警示装置,警示装置接收告警信息并报警。
所述控制器为单片机。
所述移动终端为平板电脑。
所述无线通信装置为5G通信装置。
所述测距仪为红外测距仪1。
所述壳体为不锈钢制成的钛镁合金壳体2-2。
所述连接件为自锁棘轮3-2。
所述警示装置为语音播放器4-2。
所述摄像头为防爆摄像头5-2。
其中,控制器为单片机,其型号为stc89c52,所述单片机的Vcc端接直流电源的正极,其Vss端接直流电源的负极,所述单片机第38脚的控制端P0.1与警示装置的控制端连接,单片机与无线通信装置、单片机与测距仪、摄像头与无线通信装置以及移动终端与无线通信装置之间的通信连接技术本身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2使用说明:
如图3所示,将本装置通过自锁棘轮3-2固定在斗臂车或者吊车上。
如图4所示,操作人员根据现场情况选择报警距离的阈值,使用平板电脑并通过5G通信装置将设定的报警距离的阈值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通过5G通信装置接收设定的报警距离的阈值,存储并生成报警阈值。
工作过程中,红外测距仪1实时监测并将测距数据发送至控制器,防爆摄像头5-2将视频流经控制器、5G通信装置发送至平板电脑。
控制器将测距数据与报警阈值对比,当测距数据低于报警阈值时,控制器生成告警信息并发送至语音播放器4-2,语音播放器4-2接收告警信息并语音报警,提示操作人员注意安全。
操作人员听到语音播放器4-2的语音报警,可以通过平板电脑和防爆摄像头5-2仔细观察情况,并通过平板电脑遥控调整防爆摄像头5-2的角度,随意观察。
实施例3:
实施例3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警示装置为指示灯4-3。
如图5、图6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斗臂车和吊车专用红外测距报警仪,包括壳体、固定在壳体顶部的测距仪、固定在壳体底部的连接件、固定在壳体上的控制器、无线通信装置、警示装置和摄像头、移动终端以及设定报警阈值模块和报警模块,所述测距仪与控制器连接并单向通信,所述控制器与无线通信装置连接并双向通信,控制器的控制端与警示装置的控制端连接并单向通信,所述摄像头与无线通信装置连接并双向通信,所述移动终端与无线通信装置连接并双向通信。
设定报警阈值模块,用于通过移动终端和无线通信装置将设定的报警距离的阈值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通过无线通信装置接收设定的报警距离的阈值,存储并生成报警阈值。
报警模块,用于控制器获取测距仪捕获的测距数据并比对测距数据与报警阈值,当测距数据低于报警阈值时,控制器生成告警信息并发送至警示装置,警示装置接收告警信息并报警。
所述控制器为单片机。
所述移动终端为智能手机。
所述无线通信装置为4G通信装置。
所述测距仪为红外测距仪1。
所述壳体为不锈钢制成的不锈钢壳体2-1。
所述连接件为卡扣3-1。
所述警示装置为指示灯4-3。
所述摄像头为红外摄像头5-1。
其中,控制器为单片机,其型号为stc89c52,所述单片机的Vcc端接直流电源的正极,其Vss端接直流电源的负极,所述单片机第38脚的控制端P0.1与警示装置的控制端连接,单片机与无线通信装置、单片机与测距仪、摄像头与无线通信装置以及移动终端与无线通信装置之间的通信连接技术本身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3使用说明:
如图5所示,将本装置通过卡扣3-1固定在斗臂车或者吊车上。
如图6所示,操作人员根据现场情况选择报警距离的阈值,使用智能手机并通过4G通信装置将设定的报警距离的阈值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通过4G通信装置接收设定的报警距离的阈值,存储并生成报警阈值。
工作过程中,红外测距仪1实时监测并将测距数据发送至控制器,红外摄像头5-1将视频流经控制器、4G通信装置发送至智能手机。
控制器将测距数据与报警阈值对比,当测距数据低于报警阈值时,控制器生成告警信息并发送至指示灯4-3,指示灯4-3接收告警信息并闪烁报警,提示操作人员注意安全。
操作人员看到指示灯4-3的闪烁,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和红外摄像头5-1仔细观察情况,并通过智能手机遥控调整红外摄像头5-1的角度,随意观察。
实施例4:
实施例4与实施例2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警示装置为指示灯4-3。
如图7、图8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斗臂车和吊车专用红外测距报警仪,包括壳体、固定在壳体顶部的测距仪、固定在壳体底部的连接件、固定在壳体上的控制器、无线通信装置、警示装置和摄像头、移动终端以及设定报警阈值模块和报警模块,所述测距仪与控制器连接并单向通信,所述控制器与无线通信装置连接并双向通信,控制器的控制端与警示装置的控制端连接并单向通信,所述摄像头与无线通信装置连接并双向通信,所述移动终端与无线通信装置连接并双向通信。
设定报警阈值模块,用于通过移动终端和无线通信装置将设定的报警距离的阈值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通过无线通信装置接收设定的报警距离的阈值,存储并生成报警阈值。
报警模块,用于控制器获取测距仪捕获的测距数据并比对测距数据与报警阈值,当测距数据低于报警阈值时,控制器生成告警信息并发送至警示装置,警示装置接收告警信息并报警。
所述控制器为单片机。
所述移动终端为平板电脑。
所述无线通信装置为5G通信装置。
所述测距仪为红外测距仪1。
所述壳体为不锈钢制成的钛镁合金壳体2-2。
所述连接件为自锁棘轮3-2。
所述警示装置为指示灯4-3。
所述摄像头为防爆摄像头5-2。
其中,控制器为单片机,其型号为stc89c52,所述单片机的Vcc端接直流电源的正极,其Vss端接直流电源的负极,所述单片机第38脚的控制端P0.1与警示装置的控制端连接,单片机与无线通信装置、单片机与测距仪、摄像头与无线通信装置以及移动终端与无线通信装置之间的通信连接技术本身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4使用说明:
如图7所示,将本装置通过自锁棘轮3-2固定在斗臂车或者吊车上。
如图8所示,操作人员根据现场情况选择报警距离的阈值,使用平板电脑并通过5G通信装置将设定的报警距离的阈值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通过5G通信装置接收设定的报警距离的阈值,存储并生成报警阈值。
工作过程中,红外测距仪1实时监测并将测距数据发送至控制器,防爆摄像头5-2将视频流经控制器、5G通信装置发送至平板电脑。
控制器将测距数据与报警阈值对比,当测距数据低于报警阈值时,控制器生成告警信息并发送至指示灯4-3,指示灯4-3接收告警信息并闪烁报警,提示操作人员注意安全。
操作人员看到指示灯4-3的闪烁报警,可以通过平板电脑和防爆摄像头5-2仔细观察情况,并通过平板电脑遥控调整防爆摄像头5-2的角度,随意观察。
上述技术方案保密运行一段时间后,现场技术人员反馈的有益之处在于:
1、可以通过红外线测量距离,一旦距离小于预先设定值时发出报警声音。
2、报警距离可设定,可根据可能发生危险方向的物体是否带电,不同电压等级的安全距离进行设定。能够针对电力现场实际工作中斗臂车和吊车距离带电设备距离情况,发出报警声音从而保证斗臂车和吊车在使用中不会与带电设备过于接近导致触电事故发生。
3、方便安装,通过卡扣安装方便牢固。
实用性方面:
1、安装方便、使用简单。
2、可以调节报警距离,根据现场设备带电情况进行科学设定。
技术先进性方面:
1、采用红外测距原理设计,精度高,误差在0.1cm以下,满足现场使用要求。
2、具有调节报警距离功能。
3、卡扣安装,使用方便,安装牢固。
安全效益方面:
1、保证斗臂车和吊车在使用中的安全性,具有极高的安全价值。
2、在电力工作现场,包括输电、配电和变电等施工现场都需要使用斗臂车和吊车,本设计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因而使用前景广阔。

Claims (10)

1.一种斗臂车和吊车专用红外测距报警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顶部的测距仪、壳体底部的连接件、壳体上的控制器、无线通信装置和警示装置以及设定报警阈值模块和报警模块,所述测距仪与控制器连接并单向通信,所述控制器与无线通信装置连接并双向通信,控制器的控制端与警示装置的控制端连接并单向通信,设定报警阈值模块,用于控制器通过无线通信装置接收设定的报警距离的阈值,存储并生成报警阈值;报警模块,用于控制器获取测距仪捕获的测距数据并比对测距数据与报警阈值,当测距数据低于报警阈值时,控制器生成告警信息并发送至警示装置,警示装置接收告警信息并报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斗臂车和吊车专用红外测距报警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与无线通信装置连接并双向通信,设定报警阈值模块,还用于通过移动终端和无线通信装置将设定的报警距离的阈值发送至控制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斗臂车和吊车专用红外测距报警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不锈钢制成的不锈钢壳体(2-1)或者钛镁合金制成的钛镁合金壳体(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斗臂车和吊车专用红外测距报警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卡扣(3-1)或者自锁棘轮(3-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斗臂车和吊车专用红外测距报警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为单片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斗臂车和吊车专用红外测距报警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装置为蜂鸣器(4-1)、语音播放器(4-2)或者指示灯(4-3)。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斗臂车和吊车专用红外测距报警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为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斗臂车和吊车专用红外测距报警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为4G通信装置或者5G通信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斗臂车和吊车专用红外测距报警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距仪为红外测距仪(1)。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斗臂车和吊车专用红外测距报警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壳体上的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与无线通信装置连接并双向通信,摄像头为红外摄像头(5-1)或者防爆摄像头(5-2)。
CN201911203636.5A 2019-11-29 2019-11-29 斗臂车和吊车专用红外测距报警仪 Pending CN1110239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03636.5A CN111023978A (zh) 2019-11-29 2019-11-29 斗臂车和吊车专用红外测距报警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03636.5A CN111023978A (zh) 2019-11-29 2019-11-29 斗臂车和吊车专用红外测距报警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23978A true CN111023978A (zh) 2020-04-17

Family

ID=70207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03636.5A Pending CN111023978A (zh) 2019-11-29 2019-11-29 斗臂车和吊车专用红外测距报警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2397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81553A (zh) * 2020-06-28 2020-11-03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和3d建模智能测距的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815239U (zh) * 2012-08-15 2013-03-20 山西省电力公司大同供电分公司 用于变台的安全距离报警装置
CN105783729A (zh) * 2016-01-06 2016-07-20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新型高空作业、起重车辆斗臂测距装置
CN106395637A (zh) * 2016-11-28 2017-02-15 广西大学 随车吊车防撞装置
CN209657475U (zh) * 2019-03-25 2019-11-19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沧州供电分公司 一种红外测距报警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815239U (zh) * 2012-08-15 2013-03-20 山西省电力公司大同供电分公司 用于变台的安全距离报警装置
CN105783729A (zh) * 2016-01-06 2016-07-20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新型高空作业、起重车辆斗臂测距装置
CN106395637A (zh) * 2016-11-28 2017-02-15 广西大学 随车吊车防撞装置
CN209657475U (zh) * 2019-03-25 2019-11-19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沧州供电分公司 一种红外测距报警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81553A (zh) * 2020-06-28 2020-11-03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和3d建模智能测距的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085151U (zh) 区域内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CN111023978A (zh) 斗臂车和吊车专用红外测距报警仪
CN206696653U (zh) 一种城区井盖状态在线监视系统
CN210094775U (zh) 一种智能安全帽
CN207068211U (zh) 一种架空线路防接近提醒装置
CN206961278U (zh) 一种实时监控火情的消防监控报警装置
CN205794971U (zh) 一种高空坠落风险警示安全头盔
CN114031019A (zh) 一种吊车吊臂、高空作业车空间操作安全管控装置与方法
CN212134960U (zh) 放射源监控装置
CN208796397U (zh) 一种线缆防盗装置及输电装置
CN110812742A (zh) 一种消防机器人搭载激光测距仪系统
CN210409350U (zh) 一种基于nb-iot的智能消防系统
CN203461724U (zh) 一种塔式起重机管理系统
CN207099083U (zh) 一种新型防干扰安防通讯设备
CN207663531U (zh) 一种张力电子围栏系统
CN219017064U (zh) 一种基于网络的声光视频报警近电报警器
CN108832719A (zh) 架空线路停电预警装置
CN205123738U (zh) 一种gprs信号放大器
CN205140148U (zh) 一种新型电力调度警示装置
CN207543207U (zh) 一种工程现场用临时备用监控摄像装置
CN209446995U (zh) 一种具有无线通讯功能的工业控制平台
CN109255960A (zh) 一种基于Zigbee模块的车辆交通事故分析装置
CN212229463U (zh) 一种基于nb-iot的家用安全管家系统
CN204270430U (zh) 一种应用于视频复核联网系统的主机
CN210743123U (zh) 一种智慧地铁运营中客流感知的装置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