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23395A - 监控电路与空调 - Google Patents

监控电路与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23395A
CN111023395A CN201911269900.5A CN201911269900A CN111023395A CN 111023395 A CN111023395 A CN 111023395A CN 201911269900 A CN201911269900 A CN 201911269900A CN 111023395 A CN111023395 A CN 1110233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resistor
terminal
voltage
compa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6990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杰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k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k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k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6990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23395A/zh
Publication of CN1110233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233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8Electrical aspects, e.g. circuit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监控电路与空调,监控电路包括电源电路和光耦电路,电源电路为光耦电路供电,电源电路包括分压单元和比较单元,分压单元与比较单元连接,比较单元与光耦电路连接,比较单元的输出端电压控制光耦电路的监听通讯接收端为低电平或高电平,通过分压单元对输入的电压信号进行分压,进而通过比较电路输出高电平或者低电平,进而控制光耦电路的监听通讯接收端为低电平或者高电平,在通过输入的电压信号端监控内机发送信号和外机发送信号的情况下,三种不同的电压可以对应高低电平两种状态。

Description

监控电路与空调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电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监控电路与空调。
背景技术
在变频空调整机中,分为安装在室内的内机和安装在室外的外机,内机内有用于接收遥控信号和控制室内风机等负载的内机板,外机内有用于驱动压缩机的外机板,内机和外机之间需要通信,行业内一般采用电流环通信线路。
通常,内机板电路包括内机通讯发送端和内机通讯接收端,外机板电路包括外机通讯发送端和外机通讯接收端,在实际运用过程或者空调整机测试过程中,需要对内机发送的信号和外机发送的信号进行监控。
相关技术中,通过直接检测S端信号,分压后通过光耦传达到次级侧MCU端,可以实现一个IO口检测内机发送的信号和外机发送的信号,但是,但是假设运用板卡为内机板,当此板卡通过S端信号分压来检测时,假设外机发送信号过来,如果内机处于预备接收状态,当外机发送高电平或者低电平,对应有24V/2和24V两种电压状态。假设内机发送信号过来,如果外机处于预备接收状态,当内机发送高电平或者低电平,对应有24V/2和0V两种电压状态。因此总共有24V/2、24V和0V三种不同的电压状态,无法对应单片机的“0”和“1”两种电平状态。
在背景技术部分中公开的以上信息只是用来加强对本文所描述技术的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背景技术中可能包含某些信息,这些信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并未形成在本国已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监控电路与空调,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S端信号监控内机发送信号和外机发送信号时,三种不同的电压无法对应高低电平两种状态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监控电路,包括电源电路和光耦电路,所述电源电路为所述光耦电路供电,所述电源电路包括分压单元和比较单元,所述分压单元与所述比较单元连接,所述比较单元与所述光耦电路连接,所述比较单元的输出端电压控制所述光耦电路的监听通讯接收端为低电平或高电平,通过分压单元对输入的电压信号进行分压,进而通过比较电路输出高电平或者低电平,进而控制光耦电路的监听通讯接收端为低电平或者高电平,在通过输入的电压信号端监控内机发送信号和外机发送信号的情况下,三种不同的电压可以对应高低电平两种状态,例如在三种电压为24V/2、24V和0V的情况下,可实现24V/2对应高电平,24V对应低电平,0V对应高电平,且实现了通过一个IO口监控内机发送信号和外机发送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比较单元包括第一比较器和第二比较器,所述分压单元的分压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和所述第二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比较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光耦电路连接,所述分压端的电压小于所述分压单元的电压,通过分压单元控制分压端的电压,进而将分压端的电压输入至第一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和第二比较器反相输入端,配合第一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和第二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的输入电压,实现控制第一比较器和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电压的高低电平,进而实现控制光耦电路的监听通讯接收端为低电平或高电平。
进一步地,所述分压单元包括相串联的多个分压结构,各所述分压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电阻,所述分压单元的一端接信号端,所述分压单元的另一端接零线端,所述分压端位于任意两个所述的分压结构之间的支路上,通过相串联的分压结构,实现对信号端S的电压的分压,进而实现控制分压端的电压,分压结构的数量和每一个分压结构的第一电阻的大小和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满足分压端的电压值的需求。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端接入的电压值为24V或者12V或者0V,以满足监控电路的正常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分压结构有四个,各所述分压结构由一个第一电阻组成,各所述第一电阻的阻值相等,通过将四个相同阻值的第一电阻串联,实现分压端的电压为信号端S的电压值的四分之一,例如信号端接入的电压值为12V,则分压端110的电压值为3V。
进一步地,所述比较单元还包括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一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二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在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之间的支路上,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与零线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通过调节第二电阻的阻值和第三电阻的阻值,可以调节第一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的电压值的大小,通过调节第四电阻的阻值和第五电阻的阻值,可以调节第二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的电压值的大小,进而配合分压端的电压值,实现控制第一比较器和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电压的高低电平。
进一步地,所述光耦电路包括分流单元与光耦单元,所述分流单元与所述比较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分流单元与所述光耦单元的连接,分流单元与比较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分流单元与光耦单元的连接,分流单元实现对第一比较器和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电流的分流,以为光耦单元提供合适的电流值的大小。
进一步地,所述分流单元包括第一分流结构和第二分流结构,所述第一分流结构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分流结构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分流结构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分流结构的第二端相连,所述光耦单元连接至所述第一分流结构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分流结构的第二端之间的支路上,通过第一分流结构和第二分流结构实现对第一比较器和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电流的分流,以为光耦单元提供合适的电流值的大小。
进一步地,所述分流结构还包括第三分流结构,各所述分流结构由一个第六电阻组成,所述第一分流结构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分流结构的第二端和第三分流结构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分流结构的第二端与所述光耦单元连接,通过第一分流结构、第二分流结构和第三分流结构实现对第一比较器和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电流的分流,以为光耦单元提供合适的电流值的大小。
进一步地,所述光耦单元包括光电耦合器、三极管和第七电阻,所述光电耦合器包括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二电源端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光敏三极管的一端接地,所述光敏三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监听通讯接收端的一端连接,所述监听通讯接收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三电源端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零线端,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分流单元连接,通过控制三极管的导通和截止控制发光二极管的导通和截止,进而控制光敏三极管的导通和截止,进而实现监听通讯接收端的高低电平的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源端的电压值为3V。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源端的电压值为12V,所述第三电源端的电压值为5V,以实现监控电路中的各结构合适的工作电压范围。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包括任意一种所述的监控电路,通过分压单元对输入的电压信号进行分压,进而通过比较电路输出高电平或者低电平,进而控制光耦电路的监听通讯接收端为低电平或者高电平,在通过输入的电压信号端监控内机发送信号和外机发送信号的情况下,三种不同的电压可以对应高低电平两种状态,且实现了通过一个IO口监控内机发送信号和外机发送信号。
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通过分压单元对输入的电压信号进行分压,进而通过比较电路输出高电平或者低电平,进而控制光耦电路的监听通讯接收端为低电平或者高电平,在通过输入的电压信号端监控内机发送信号和外机发送信号的情况下,三种不同的电压可以对应高低电平两种状态,例如在三种电压为24V/2、24V和0V的情况下,可实现24V/2对应高电平,24V对应低电平,0V对应高电平,且实现了通过一个IO口监控内机发送信号和外机发送信号。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监控电路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种监控电路的示意图;以及
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再一种监控电路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电源电路;11、分压单元;110、分压端;12、比较单元;120、第一比较器;121、第二比较器;20、光耦电路;21、分流单元;210、第一分流结构;211、第二分流结构;212、第三分流结构;22、光耦单元;220、光电耦合器;221、监听通讯接收端。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应该理解的是,当元件(诸如层、膜、区域、或衬底)描述为在另一元件“上”时,该元件可直接在该另一元件上,或者也可存在中间元件。而且,在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当描述有元件“连接”至另一元件时,该元件可“直接连接”至该另一元件,或者通过第三元件“连接”至该另一元件。
正如背景技术所介绍的,现有技术中,通过S端信号监控内机发送信号和外机发送信号时,三种不同的电压无法对应高低电平两种状态,为了解决如上三种不同的电压无法对应高低电平两种状态的问题,本申请的一种典型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监控电路。
图1至图3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的一种监控电路的示意图,如图1至图3所示,该监控电路包括电源电路10和光耦电路20,上述电源电路10为上述光耦电路20供电,上述电源电路10包括分压单元11和比较单元12,上述分压单元11与上述比较单元12连接,上述比较单元12与上述光耦电路20连接,上述比较单元12的输出端电压控制上述光耦电路20的监听通讯接收端221为低电平或高电平。
上述方案中,通过分压单元对输入的电压信号进行分压,进而通过比较电路输出高电平或者低电平,进而控制光耦电路的监听通讯接收端为低电平或者高电平,在通过输入的电压信号端监控内机发送信号和外机发送信号的情况下,三种不同的电压可以对应高低电平两种状态,例如在三种电压为24V/2、24V和0V的情况下,可实现24V/2对应高电平,24V对应低电平,0V对应高电平,且实现了通过一个IO口监控内机发送信号和外机发送信号。
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上述比较单元12包括第一比较器120和第二比较器121,上述分压单元11的分压端110分别与上述第一比较器120的同相输入端和上述第二比较器121的反相输入端连接,上述比较单元12的输出端与上述光耦电路20连接,上述分压端110的电压小于上述分压单元11的电压,通过分压单元11控制分压端110的电压,进而将分压端110的电压输入至第一比较器120的同相输入端和第二比较器121反相输入端,配合第一比较器120的反相输入端和第二比较器121的同相输入端的输入电压,实现控制第一比较器120和第二比较器121的输出电压的高低电平,进而实现控制光耦电路20的监听通讯接收端221为低电平或高电平。
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上述分压单元11包括相串联的多个分压结构,各上述分压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电阻R1,上述分压单元11的一端接信号端,上述分压单元11的另一端接零线端,上述分压端110位于任意两个上述的分压结构之间的支路上,通过相串联的分压结构,实现对信号端S的电压的分压,进而实现控制分压端110的电压,分压结构的数量和每一个分压结构的第一电阻R1的大小和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满足分压端110的电压值的需求。
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上述信号端接入的电压值为24V或者12V或者0V,以满足监控电路的正常工作。
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如图1和图3所示,上述分压结构有四个,各上述分压结构由一个第一电阻R1组成,各上述第一电阻R1的阻值相等,通过将四个相同阻值的第一电阻R1串联,实现分压端110的电压为信号端S的电压值的四分之一,例如信号端接入的电压值为12V,则分压端110的电压值为3V。
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上述比较单元12还包括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上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与第一电源端连接,上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与上述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上述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与第二电源端连接,上述第一比较器120的反相输入端连接在上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与上述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之间的支路上,上述第四电阻R4的一端与零线连接,上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与上述第二比较器121的同相输入端连接,上述第五电阻R5的一端与上述第一电源端连接,上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与上述第二比较器121的同相输入端连接,通过调节第二电阻R2的阻值和第三电阻R3的阻值,可以调节第一比较器120的反相输入端的电压值的大小,通过调节第四电阻R4的阻值和第五电阻R5的阻值,可以调节第二比较器121的同相输入端的电压值的大小,进而配合分压端110的电压值,实现控制第一比较器120和第二比较器121的输出电压的高低电平。
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上述光耦电路20包括分流单元21与光耦单元22,上述分流单元21与上述比较单元12的输出端连接,上述分流单元21与上述光耦单元22的连接,分流单元21实现对第一比较器120和第二比较器121的输出电流的分流,以为光耦单元22提供合适的电流值的大小。
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上述分流单元21包括第一分流结构210和第二分流结构211,上述第一分流结构210的第一端与上述第一比较器120的输出端连接,上述第二分流结构211的第一端与上述第二比较器121的输出端连接,上述第一分流结构210的第二端与上述第二分流结构211的第二端相连,上述光耦单元22连接至上述第一分流结构210的第二端与上述第二分流结构211的第二端之间的支路上,通过第一分流结构210和第二分流结构211实现对第一比较器120和第二比较器121的输出电流的分流,以为光耦单元22提供合适的电流值的大小。
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上述分流结构还包括第三分流结构212,各上述分流结构由一个第六电阻R6组成,上述第一分流结构210的第二端分别与上述第二分流结构211的第二端和第三分流结构212的第一端连接,上述第三分流结构212的第二端与上述光耦单元22连接,通过第一分流结构210、第二分流结构211和第三分流结构212实现对第一比较器120和第二比较器121的输出电流的分流,以为光耦单元22提供合适的电流值的大小。
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上述光耦单元22包括光电耦合器220、三极管和第七电阻R7,上述光电耦合器220包括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上述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二电源端连接,上述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上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上述光敏三极管的一端接地,上述光敏三极管的另一端与上述监听通讯接收端221的一端连接,上述监听通讯接收端221的另一端与上述第七电阻R7的一端相连,上述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与第三电源端连接,上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零线端,上述三极管的基极与上述分流单元21连接,通过控制三极管的导通和截止控制发光二极管的导通和截止,进而控制光敏三极管的导通和截止,进而实现监听通讯接收端221的高低电平的控制,具体地,在三极管的导通的情况下,发光二极管的导通,光敏三极管的导通,相当于监听通讯接收端221接地,即此时的监听通讯接收端221的电平为低电平,反之,在三极管的截止的情况下,发光二极管的截止,光敏三极管的截止,相当于监听通讯接收端221接5V,即此时的监听通讯接收端221的电平为高电平,即实现了监听通讯接收端221的高低电平的控制。
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如图3所示,上述三极管与上述发光二极管之间连接有第八电阻R8,以限制三极管的集电极的电流,上述三极管的基极与零线端之间连接有第九电阻R9,通过第九电阻R9的分流以防止三极管的误导通。
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上述第一电源端的电压值为3V,上述第二电源端的电压值为12V,上述第三电源端的电压值为5V,以实现监控电路中的各结构合适的工作电压范围。
本申请的另一种典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包括任意一种上述的监控电路,通过分压单元对输入的电压信号进行分压,进而通过比较电路输出高电平或者低电平,进而控制光耦电路的监听通讯接收端为低电平或者高电平,在通过输入的电压信号端监控内机发送信号和外机发送信号的情况下,三种不同的电压可以对应高低电平两种状态,且实现了通过一个IO口监控内机发送信号和外机发送信号。
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下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监控电路,如图1至3所示,该电路该监控电路包括电源电路10和光耦电路20,电源电路10包括分压单元11和比较单元12,光耦电路20包括分流单元21与光耦单元22,分压单元11由四个第一电阻R1组成,比较单元12包括第一比较器120、第二比较器12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和电容C,分流单元21包括三个第六电阻R6,光耦单元22包括光电耦合器220、三极管、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和第九电阻R9。
电源电路10为光耦电路20供电,分压单元11与比较单元12连接,比较单元12与光耦电路20连接,比较单元12的输出端电压控制光耦电路20的监听通讯接收端221为低电平或高电平。
分压单元11的分压端110分别与第一比较器120的同相输入端和第二比较器121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比较单元12的分压端110与光耦电路20连接,通过将四个相同阻值的第一电阻R1串联,实现分压端110的电压为信号端S的电压值的四分之一,例如信号端接入的电压值为12V,则分压端110的电压值为3V,通过分压单元11控制分压端110的电压,进而将分压端110的电压输入至第一比较器120的同相输入端和第二比较器121反相输入端,配合第一比较器120的反相输入端和第二比较器121的同相输入端的输入电压,实现控制第一比较器120和第二比较器121的输出电压的高低电平,进而实现控制光耦电路20的监听通讯接收端221为低电平或高电平。
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与第一电源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与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与第二电源端连接,第一比较器120的反相输入端连接在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与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之间的支路上,第四电阻R4的一端与零线连接,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与第二比较器121的同相输入端连接,第五电阻R5的一端与第一电源端连接,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与第二比较器121的同相输入端连接,通过调节第二电阻R2的阻值和第三电阻R3的阻值,调节第一比较器120的反相输入端的电压值的为3.8V,通过调节第四电阻R4的阻值和第五电阻R5的阻值,调节第二比较器121的同相输入端的电压值为2V,进而配合分压端110的电压值,实现控制第一比较器120和第二比较器121的输出电压的高低电平。
三个第六电阻R6实现对第一比较器120和第二比较器121的输出电流的分流,以为光耦单元22提供合适的电流值的大小。
光耦单元22包括光电耦合器220、三极管和第七电阻R7,光电耦合器220包括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二电源端连接,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光敏三极管的一端接地,光敏三极管的另一端与监听通讯接收端221的一端连接,监听通讯接收端221的另一端与第七电阻R7的一端相连,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与第三电源端连接,三极管的发射极接零线端,三极管的基极与分流单元21连接,通过控制三极管的导通和截止控制发光二极管的导通和截止,进而控制光敏三极管的导通和截止,进而实现监听通讯接收端221的高低电平的控制,具体地,在三极管的导通的情况下,发光二极管的导通,光敏三极管的导通,相当于监听通讯接收端221接地,即此时的监听通讯接收端221的电平为低电平,反之,在三极管的截止的情况下,发光二极管的截止,光敏三极管的截止,相当于监听通讯接收端221接5V,即此时的监听通讯接收端221的电平为高电平,即实现了监听通讯接收端221的高低电平的控制。
三极管与发光二极管之间连接有第八电阻R8,以限制三极管的集电极的电流,三极管的基极与零线端之间连接有第九电阻R9,通过第九电阻R9的分流以防止三极管的误导通。
第一电源端的电压值为3V,第二电源端的电压值为12V,第三电源端的电压值为5V,以实现监控电路中的各结构合适的工作电压范围。
假设运用板卡为内机板,当此板卡通过信号端S分压来检测时,假设外机发送信号过来,如果内机处于预备接收状态,即“内机通信发送端”被置为低电平,当外机发送高电平,信号端S电压值为24V/2,此时分压端110的电压值为3V,因此第一比较器120和第二比较器121都输出低电平,三极管不导通,发光二极管无电流流通,光敏三极管处于开路状态,“监听通信接收端”为高电平;
当外机发送低电平,信号端S的电压为24V,此时分压端110的电压值为6V,因此第一比较器120输出高电平,三极管导通,发光二极管有电流流通,光敏三极管处于导通状态,“监听通信接收端”为低电平。
假设内机发送信号过来,如果外机处于预备接收状态,即“外机通信发送端”被置为低电平,当内机发送高电平,信号端S的为24V/2,此时分压端110的电压值为3V,因此第一比较器120和第二比较器121都输出低电平,三极管不开通,发光二极管无电流流通,光敏三极管处于开路状态,“监听通信接收端”为高电平。
当内机发送低电平,信号端S的电压为0V,此时分压端110的电压值为0V,因此第二比较器121输出高电平,三极管开通,发光二极管有电流流通,光敏三极管处于导通状态,“监听通信接收”端为低电平。
因此,实现将S信号端的24V/2、24V和0V三种不同的电压状态,转换为高低电平两种状态。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申请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本申请的监控电路,通过分压单元对输入的电压信号进行分压,进而通过比较电路输出高电平或者低电平,进而控制光耦电路的监听通讯接收端为低电平或者高电平,在通过输入的电压信号端监控内机发送信号和外机发送信号的情况下,三种不同的电压可以对应高低电平两种状态,例如在三种电压为24V/2、24V和0V的情况下,可实现24V/2对应高电平,24V对应低电平,0V对应高电平,且实现了通过一个IO口监控内机发送信号和外机发送信号。
2)、本申请的空调,通过分压单元对输入的电压信号进行分压,进而通过比较电路输出高电平或者低电平,进而控制光耦电路的监听通讯接收端为低电平或者高电平,在通过输入的电压信号端监控内机发送信号和外机发送信号的情况下,三种不同的电压可以对应高低电平两种状态,例如在三种电压为24V/2、24V和0V的情况下,可实现24V/2对应高电平,24V对应低电平,0V对应高电平,且实现了通过一个IO口监控内机发送信号和外机发送信号。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监控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电路和光耦电路,所述电源电路为所述光耦电路供电,所述电源电路包括分压单元和比较单元,所述分压单元与所述比较单元连接,所述比较单元与所述光耦电路连接,所述比较单元的输出端电压控制所述光耦电路的监听通讯接收端为低电平或高电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单元包括第一比较器和第二比较器,所述分压单元的分压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和所述第二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比较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光耦电路连接,所述分压端的电压小于所述分压单元的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监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压单元包括相串联的多个分压结构,各所述分压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电阻,所述分压单元的一端接信号端,所述分压单元的另一端接零线端,所述分压端位于任意两个所述的分压结构之间的支路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监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端接入的电压值为24V或者12V或者0V。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监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压结构有四个,各所述分压结构由一个第一电阻组成,各所述第一电阻的阻值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监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单元还包括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一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二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在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之间的支路上,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与零线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监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耦电路包括分流单元与光耦单元,所述分流单元与所述比较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分流单元与所述光耦单元的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监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单元包括第一分流结构和第二分流结构,所述第一分流结构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分流结构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分流结构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分流结构的第二端相连,所述光耦单元连接至所述第一分流结构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分流结构的第二端之间的支路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监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结构还包括第三分流结构,各所述分流结构由一个第六电阻组成,所述第一分流结构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分流结构的第二端和第三分流结构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分流结构的第二端与所述光耦单元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监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耦单元包括光电耦合器、三极管和第七电阻,所述光电耦合器包括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二电源端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光敏三极管的一端接地,所述光敏三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监听通讯接收端的一端连接,所述监听通讯接收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三电源端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零线端,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分流单元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监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端的电压值为3V。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监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源端的电压值为12V,所述第三电源端的电压值为5V。
13.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监控电路。
CN201911269900.5A 2019-12-11 2019-12-11 监控电路与空调 Pending CN1110233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69900.5A CN111023395A (zh) 2019-12-11 2019-12-11 监控电路与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69900.5A CN111023395A (zh) 2019-12-11 2019-12-11 监控电路与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23395A true CN111023395A (zh) 2020-04-17

Family

ID=70206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69900.5A Pending CN111023395A (zh) 2019-12-11 2019-12-11 监控电路与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2339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13671A (zh) * 2021-03-23 2022-09-27 西安青松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电源装置与电子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478237U (zh) * 2009-07-30 2010-05-1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熔丝状态检测电路
CN101758776A (zh) * 2008-12-26 2010-06-30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倾斜感测装置
CN106407141A (zh) * 2016-09-10 2017-02-15 苏州创必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带有阀值数控的输入数据状态检测电路
CN207601191U (zh) * 2017-12-13 2018-07-10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肇庆供电局 一种继电保护出口脉冲检测电路
CN207677425U (zh) * 2017-12-29 2018-07-31 石家庄捷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过流、短路保护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58776A (zh) * 2008-12-26 2010-06-30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倾斜感测装置
CN201478237U (zh) * 2009-07-30 2010-05-1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熔丝状态检测电路
CN106407141A (zh) * 2016-09-10 2017-02-15 苏州创必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带有阀值数控的输入数据状态检测电路
CN207601191U (zh) * 2017-12-13 2018-07-10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肇庆供电局 一种继电保护出口脉冲检测电路
CN207677425U (zh) * 2017-12-29 2018-07-31 石家庄捷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过流、短路保护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13671A (zh) * 2021-03-23 2022-09-27 西安青松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电源装置与电子设备
CN115113671B (zh) * 2021-03-23 2024-03-12 西安青松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电源装置与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321756U (zh) 一种掉电检测电路与开关电源电路
CN107547109B (zh) 空调器电流环通信电路及空调器
CN107069953A (zh) 一种基于电源总线信息的监测系统
CN102005718A (zh) 一种用于电子负载的保护装置及电子负载系统
CN111023395A (zh) 监控电路与空调
CN1211327A (zh) 有关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故障监视技术
CN212305733U (zh) 一种独立的dali调光转换模组
CN206755494U (zh) 空调器电流环通信电路及空调器
CN207965722U (zh) Pfc母线电压的控制电路
CN205157644U (zh) 一种多回路电表
JP5592596B2 (ja) 論理パルス信号を変換する方法及び回路
CN206640394U (zh) 一种基于电源总线信息的监测系统
CN101409965A (zh) 一种控制遥控指示灯的电路
CN110380719A (zh) 芯片的数据传输电路、控制系统及控制装置
CN210220163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空调监测控制器
CN208182396U (zh) 一种第三方电梯控制系统
CN209432956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控制板检测工装
CN202502372U (zh) 基于总线控制方式的四路模拟量输入装置
CN208015702U (zh) 用电设备工作状态信号发生器
CN206149552U (zh) 用于非隔离led驱动电源的调光电路
CN219913378U (zh) 一种空调系统
CN112460748B (zh) 一种内外机通讯装置、方法和直流供电变频空调
CN211503155U (zh) 内机板电流环电路和空调内机
CN211018651U (zh) 一种电源模块及应用其的网络安全信息保护装置
CN216122378U (zh) 隔离电路、控制柜以及焊接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