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10453A - 服务请求处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 Google Patents

服务请求处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10453A
CN111010453A CN201911386984.0A CN201911386984A CN111010453A CN 111010453 A CN111010453 A CN 111010453A CN 201911386984 A CN201911386984 A CN 201911386984A CN 111010453 A CN111010453 A CN 1110104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ice request
server
target server
processing
ser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8698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10453B (zh
Inventor
马云岳
王伟
韩芳
刘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Yuanyi Technology Service Co.,Ltd.
China Building Materials Xinyun Zhil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Building Materials Xinyun Zhilian Technology Co ltd
Cnbm Technology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Building Materials Xinyun Zhilian Technology Co ltd, Cnbm Technology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Building Materials Xinyun Zhil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8698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1045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104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104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104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104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60Scheduling or organising the servicing of application requests, e.g. requests for appl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resources
    • H04L67/63Routing a service request depending on the request content or contex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01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accessing one among a plurality of replicated ser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服务请求处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获取服务请求;由多个本地服务器中确定目标服务器,其中,所述多个本地服务器组成分布式服务器系统;将所述服务请求发送至所述目标服务器;以及在所述目标服务器的负载率小于本地阈值时,由所述目标服务器响应所述服务请求。能够提升服务请求的响应速度,提升用户体验效果。

Description

服务请求处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信息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服务请求处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个人电脑和手机等智能设备应用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和数据需要与服务器进行交互。现阶段,很多网站和App服务商采用需求/响应的方式提供用户交互服务。特别是大型网站,常常需要并发处理多个来自不同用户,不同地点的交互请求。大型网站的后台往往搭建在服务器集群之上。解决服务器负载均衡的问题主要有静态负载均衡方法和动态负载均衡方法。
静态负载均衡方法和动态负载均衡方法一般采用主从服务器架构,必须先主服务器采集从服务器的负载状态,再进行新需求分配,主从服务器的交互时间成本会叠加到用户需求响应的总时间中,导致集群的总体响应时间下降。此外,在动态负载均衡算法中,几种常见的算法往往单一使用,这种单一动态均衡算法的效果并不理想。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服务请求处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一种服务请求处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能够提升服务请求的响应速度,提升用户体验效果。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出一种服务请求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服务请求;由多个本地服务器中确定目标服务器,其中,所述多个本地服务器组成分布式服务器系统;将所述服务请求发送至所述目标服务器;以及在所述目标服务器的负载率小于本地阈值时,由所述目标服务器响应所述服务请求。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还包括:在所述目标服务器的负载率大于等于本地阈值时,解析所述服务请求获取原始地址;以及基于所述原始地址将所述服务请求转发至地区服务器进行处理。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基于所述原始地址将所述服务请求转发至地区服务器进行处理,包括:在所述地区服务器的负债率小于地区阈值时,由所述地区服务器响应所述服务请求。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基于所述原始地址将所述服务请求转发至地区服务器进行处理,包括:在所述地区服务器的负债率大于等于地区阈值时,确定所述服务请求的服务种类;以及基于所述服务种类确定所述服务请求的处理方式。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基于所述服务种类确定所述服务请求的处理方式,包括:在所述服务种类为长线程时,将所述服务请求发送至等待队列以依序进行处理。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基于所述服务种类确定所述服务请求的处理方式,包括:在所述服务种类为短线程时,确定备选地区服务器;以及将所述服务请求转发至备选地区服务器进行处理。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出一种服务请求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管理服务器,用于获取服务请求;路由服务器,用于由多个本地服务器中确定目标服务器,其中,所述多个本地服务器组成分布式服务器系统;分布式服务器,用于将所述服务请求发送至所述分布式服务器中的所述目标服务器;以及在所述目标服务器的负载率小于本地阈值时,由所述目标服务器响应所述服务请求。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还包括:地区服务器,用于在所述目标服务器的负载率大于等于本地阈值时,接受由目标服务器发送的所述服务请求并进行处理。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出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一个或多个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上文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中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服务请求处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获取服务请求;由多个本地服务器中确定目标服务器,其中,所述多个本地服务器组成分布式服务器系统;将所述服务请求发送至所述目标服务器;以及在所述目标服务器的负载率小于本地阈值时,由所述目标服务器响应所述服务请求的方式,能够提升服务请求的响应速度,提升用户体验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例,本公开的上述和其它目标、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服务请求处理系统的应用场景框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服务请求处理系统的框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服务请求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服务请求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服务请求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框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例。然而,示例实施例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例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没有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方法、装置、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公开的各方面。
附图中所示的方框图仅仅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即,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性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分解,而有的操作/步骤可以合并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应理解,虽然本文中可能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组件,但这些组件不应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乃用以区分一组件与另一组件。因此,下文论述的第一组件可称为第二组件而不偏离本公开概念的教示。如本文中所使用,术语“及/或”包括相关联的列出项目中的任一个及一或多者的所有组合。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示例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公开所必须的,因此不能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本公开的发明人发现,解决服务器负载均衡的问题主要有以下方法:
(1)静态负载均衡方法:如最小连接数法、轮转法;
(2)动态负载均衡方法:如用户请求内容、区域请求划分算法、智能队列需求划分算法。
上述两种算法的共有问题是,一般采用主从服务器架构,必须先主服务器采集从服务器的负载状态,再进行新需求分配,适用于长请求服务比较多的场景;当服务器短请求多时,主从服务器的交互时间成本会叠加到用户需求响应的总时间中,导致集群的总体响应时间下降。
此外,在动态负载均衡算法中,集中常见的算法往往单一使用,如某些Web应用采用用户请求内容方法,某些即时通讯类应用采用区域请求划分算法,某些Web视频网站采用智能队列需求划分。在提供复合型应用场景的服务器集群中,如某些大型服务器托管平台,这种单一动态均衡算法的效果并不理想。
针对主从服务器架构处理短请求的响应时间长和现有的单一动态负载算法处理混合请求响应时间长的问题,本公开提出一种服务请求处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采用分布式服务器集群架构,每个服务器均是同等地位的服务器。分布式计算解决主从服务器架构的通信和主服务器负载过重的问题;混合策略根据用户请求的类型,决定采用用户请求内容划分,队列需求划分算法这二种的哪一种分配服务器响应用户的请求以此提高服务器处理效率。
下面借助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公开的内容进行详细描述。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服务请求处理系统的应用场景框图。
如图1所示,系统架构10可以包括终端设备101、102、103,网络104和服务器105。网络104用以在终端设备101、102、103和服务器105之间提供通信链路的介质。网络104可以包括各种连接类型,例如有线、无线通信链路或者光纤电缆等等。
用户可以使用终端设备101、102、103通过网络104与服务器105交互,以接收或发送消息等。终端设备101、102、103上可以安装有各种通讯客户端应用,例如购物类应用、网页浏览器应用、搜索类应用、即时通信工具、邮箱客户端、社交平台软件等。
终端设备101、102、103可以是具有显示屏并且支持网页浏览的各种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膝上型便携计算机和台式计算机等等。
服务器105可以是提供各种服务的服务器,例如对用户利用终端设备101、102、103所浏览的网站提供支持的后台管理服务器。后台管理服务器可以对接收到的产品信息查询请求等数据进行分析等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终端设备101、102、103。
服务器105可例如获取服务请求;服务器105可例如由多个本地服务器中确定目标服务器,其中,所述多个本地服务器组成分布式服务器系统;服务器105可例如将所述服务请求发送至所述目标服务器;以及服务器105可例如在所述目标服务器的负载率小于本地阈值时,由所述目标服务器响应所述服务请求。
服务器105还例如在所述目标服务器的负载率大于等于本地阈值时,解析所述服务请求获取原始地址;以及服务器105还例如基于所述原始地址将所述服务请求转发至地区服务器进行处理。
服务器105还例如在所述地区服务器的负债率小于地区阈值时,由所述地区服务器响应所述服务请求。
服务器105还例如在所述地区服务器的负债率大于等于地区阈值时,确定所述服务请求的服务种类;以及服务器105还例如基于所述服务种类确定所述服务请求的处理方式。
服务器105可以是一个实体的服务器,还可例如为多个服务器组成,服务器105中的一部分可例如作为本公开中的管理服务器,用于获取服务请求;服务器105中的一部分可例如作为本公开中的路由服务器,用于由多个本地服务器中确定目标服务器,其中,所述多个本地服务器组成分布式服务器系统;服务器105中的一部分可例如作为本公开中的分布式服务器,用于将所述服务请求发送至所述分布式服务器中的所述目标服务器;以及在所述目标服务器的负载率小于本地阈值时,由所述目标服务器响应所述服务请求。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服务请求处理方法可以由服务器105执行,而提供给用户进行浏览的网页端一般位于终端设备101、102、103中。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服务请求处理系统的框图。服务请求处理系统20是对图1中的服务器105的进一步说明,如图2所示,服务请求处理系统20包括:管理服务器202,路由服务器204,分布式服务器206,服务请求处理系统20还可包括:地区服务器208。
管理服务器202用于获取服务请求;
路由服务器204用于由多个本地服务器中确定目标服务器,其中,所述多个本地服务器组成分布式服务器系统;
分布式服务器206用于将所述服务请求发送至所述分布式服务器中的所述目标服务器;以及在所述目标服务器的负载率小于本地阈值时,由所述目标服务器响应所述服务请求。
地区服务器208用于在所述目标服务器的负载率大于等于本地阈值时,接受由目标服务器发送的所述服务请求并进行处理。
根据本公开的服务请求处理系统,获取服务请求;由多个本地服务器中确定目标服务器,其中,所述多个本地服务器组成分布式服务器系统;将所述服务请求发送至所述目标服务器;以及在所述目标服务器的负载率小于本地阈值时,由所述目标服务器响应所述服务请求的方式,能够提升服务请求的响应速度,提升用户体验效果。
上述为本公开系统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公开方法实施例。对于本公开系统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公开方法实施例。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服务请求处理方法的流程图。服务请求处理方法30至少包括步骤S302至S308。
如图3所示,在S302中,获取服务请求。服务请求可为来源于客户端的服务请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不失一般性,假设有x(0≤i≤x)个短请求和y(0≤j≤y)个长请求在同一个时间段内访问服务器集群,集群中总共有z(0≤k≤z)个服务器。其中,服务器j的状态采用负载率Lj和响应时间Rtj表示。
在S304中,由多个本地服务器中确定目标服务器,其中,所述多个本地服务器组成分布式服务器系统。可通过随机选择的方式多个本地服务器中确定目标服务器。还可例如,通过预设的服务分发策略,多个本地服务器中确定目标服务器,本公开不以此为限。
在S306中,将所述服务请求发送至所述目标服务器。可例如,路由服务器将服务请求分配给分布式服务器中的目标服务器。
在S308中,在所述目标服务器的负载率小于本地阈值时,由所述目标服务器响应所述服务请求。目标服务器判断本服务器的负载状态,负载率低于LD时,目标服务器直接处理服务请求,生成响应数据,其中,LD为本地阈值。本地阈值可通过经验数据进行设定。
还可例如,目标服务器将响应数据发送回服务请求端。
应清楚地理解,本公开描述了如何形成和使用特定示例,但本公开的原理不限于这些示例的任何细节。相反,基于本公开公开的内容的教导,这些原理能够应用于许多其它实施例。
图4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服务请求处理方法的流程图。服务请求处理方法40至少包括步骤S402至S408。
如图4所示,在S402中,在所述目标服务器的负载率大于等于本地阈值时,解析所述服务请求获取原始地址。负载率大于等于LD时,目标服务器对服务请求进行解析,获取其对应的请求端的原始地址,所述地址为所述请求端处于的地理地址。
在S404中,基于所述原始地址将所述服务请求转发至地区服务器。基于原始地址确定地区服务器以将所述服务请求转发至地区服务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通过不同的地理地址的服务器,建立多个地区服务器,所述地区服务器中可包括多个分布式的子服务器。
可例如,根据地理地址,在选中的不同的城市建立地区服务器,混合策略根据区域请求划分,根据原始地址,为其选择距离原始地址最近的地区服务器。
在S406中,在所述地区服务器的负债率小于地区阈值时,由所述地区服务器响应所述服务请求。
在S408中,在所述地区服务器的负债率大于等于地区阈值时,确定所述服务请求的服务种类。地区服务器解析所述服务请求,以获取服务请求的种类,所述服务请求的种类包括长线程和端线程。
在S410中,基于所述服务种类确定所述服务请求的处理方式。为长线程和短线程的服务请求分别确定不同的处理方式。
图5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服务请求处理方法的流程图。服务请求处理方法50至少包括步骤S502至S508。
如图5所示,在S502中,确定所述服务请求的服务种类。
在S504中,在所述服务种类为长线程时,将所述服务请求发送至等待队列以依序进行处理。可例如,对于长线程的服务请求,若转发到的服务器负载率也高于地区阈值,则该长线程的服务请求进入等待队列,待上一个长线程任务处理完后继续处理该长线程的服务请求。
在S506中,在所述服务种类为短线程时,确定备选地区服务器。可例如,对于短线程的服务请求,若转发到的服务器负载率也高于地区阈值,则由该地区服务器再次在本区域中确定备选地区服务器。
在S508中,将所述服务请求转发至备选地区服务器进行处理。短线程的服务请求可转发至备选地区服务器以进行处理。
根据本公开的服务请求处理方法,获取服务请求;由多个本地服务器中确定目标服务器,其中,所述多个本地服务器组成分布式服务器系统;将所述服务请求发送至所述目标服务器;以及在所述目标服务器的负载率小于本地阈值时,由所述目标服务器响应所述服务请求的方式,能够提升服务请求的响应速度,提升用户体验效果。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被实现为由CPU 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在该计算机程序被CPU 执行时,执行本公开提供的上述方法所限定的上述功能。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上述附图仅是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所包括的处理的示意性说明,而不是限制目的。易于理解,上述附图所示的处理并不表明或限制这些处理的时间顺序。另外,也易于理解,这些处理可以是例如在多个模块中同步或异步执行的。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框图。
下面参照图6来描述根据本公开的这种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600。图6显示的电子设备6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6所示,电子设备600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60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至少一个处理单元610、至少一个存储单元620、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单元620和处理单元610)的总线630、显示单元640等。
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以被所述处理单元610执行,使得所述处理单元610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电子处方流转处理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公开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例如,所述处理单元610可以执行如图3,图4,图5中所示的步骤。
所述存储单元6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单元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单元(RAM)620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单元620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单元(ROM)6203。
所述存储单元620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6205的程序/实用工具6204,这样的程序模块6205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总线630可以为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单元总线或者存储单元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单元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电子设备6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600’(例如键盘、指向设备、蓝牙设备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6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6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650进行。并且,电子设备6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66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网络适配器660可以通过总线630与电子设备6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6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如图7所示,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上述方法。
所述软件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可读存储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一个该设备执行时,使得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实现如下功能:获取服务请求;由多个本地服务器中确定目标服务器,其中,所述多个本地服务器组成分布式服务器系统;将所述服务请求发送至所述目标服务器;以及在所述目标服务器的负载率小于本地阈值时,由所述目标服务器响应所述服务请求。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例的描述分布于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唯一不同于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例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通过以上的实施例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移动终端、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
以上具体地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可理解的是,本公开不限于这里描述的详细结构、设置方式或实现方法;相反,本公开意图涵盖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修改和等效设置。

Claims (10)

1.一种服务请求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服务请求;
由多个本地服务器中确定目标服务器,其中,所述多个本地服务器组成分布式服务器系统;
将所述服务请求发送至所述目标服务器;以及
在所述目标服务器的负载率小于本地阈值时,由所述目标服务器响应所述服务请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目标服务器的负载率大于等于本地阈值时,解析所述服务请求获取原始地址;以及
基于所述原始地址将所述服务请求转发至地区服务器进行处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原始地址将所述服务请求转发至地区服务器进行处理,包括:
基于所述原始地址将所述服务请求转发至地区服务器;
在所述地区服务器的负债率小于地区阈值时,由所述地区服务器响应所述服务请求。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原始地址将所述服务请求转发至地区服务器进行处理,包括:
基于所述原始地址将所述服务请求转发至地区服务器;
在所述地区服务器的负债率大于等于地区阈值时,确定所述服务请求的服务种类;以及
基于所述服务种类确定所述服务请求的处理方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服务种类确定所述服务请求的处理方式,包括:
在所述服务种类为长线程时,将所述服务请求发送至等待队列以依序进行处理。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服务种类确定所述服务请求的处理方式,包括:
在所述服务种类为短线程时,确定备选地区服务器;以及
将所述服务请求转发至备选地区服务器进行处理。
7.一种服务请求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管理服务器,用于获取服务请求;
路由服务器,用于由多个本地服务器中确定目标服务器,其中,所述多个本地服务器组成分布式服务器系统;
分布式服务器,用于将所述服务请求发送至所述分布式服务器中的所述目标服务器;以及在所述目标服务器的负载率小于本地阈值时,由所述目标服务器响应所述服务请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地区服务器,用于在所述目标服务器的负载率大于等于本地阈值时,接受由目标服务器发送的所述服务请求并进行处理。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1911386984.0A 2019-12-29 2019-12-29 服务请求处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Active CN1110104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86984.0A CN111010453B (zh) 2019-12-29 2019-12-29 服务请求处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86984.0A CN111010453B (zh) 2019-12-29 2019-12-29 服务请求处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10453A true CN111010453A (zh) 2020-04-14
CN111010453B CN111010453B (zh) 2022-05-24

Family

ID=70119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86984.0A Active CN111010453B (zh) 2019-12-29 2019-12-29 服务请求处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1045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56153A (zh) * 2020-04-28 2020-08-18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由第一服务器执行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以及介质
CN114125066A (zh) * 2021-01-15 2022-03-01 北京京东乾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业务请求的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61980A1 (en) * 2009-12-31 2011-06-30 English Robert M Load Balancing Web Service by Rejecting Connections
WO2012024909A1 (zh) * 2010-08-27 2012-03-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长连接管理装置及长连接通讯的链路资源管理方法
CN105847381A (zh) * 2016-04-18 2016-08-10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内容服务器的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6453600A (zh) * 2016-10-27 2017-02-22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访问请求的业务分配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347445A (zh) * 2018-03-19 2018-07-31 武汉斗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实现远程调用的方法及装置
CN108366133A (zh) * 2018-03-28 2018-08-03 深圳市网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ts服务器调度方法、调度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600344A (zh) * 2018-04-09 2018-09-28 杭州登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访问请求调度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8768985A (zh) * 2018-05-17 2018-11-06 成都致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访问节点接入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09104377A (zh) * 2018-09-21 2018-12-28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长连接负载均衡方法、设备、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61980A1 (en) * 2009-12-31 2011-06-30 English Robert M Load Balancing Web Service by Rejecting Connections
US20140258521A1 (en) * 2009-12-31 2014-09-11 Facebook, Inc. Load Balancing Web Service by Rejecting Connections
WO2012024909A1 (zh) * 2010-08-27 2012-03-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长连接管理装置及长连接通讯的链路资源管理方法
CN105847381A (zh) * 2016-04-18 2016-08-10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内容服务器的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6453600A (zh) * 2016-10-27 2017-02-22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访问请求的业务分配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347445A (zh) * 2018-03-19 2018-07-31 武汉斗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实现远程调用的方法及装置
CN108366133A (zh) * 2018-03-28 2018-08-03 深圳市网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ts服务器调度方法、调度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600344A (zh) * 2018-04-09 2018-09-28 杭州登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访问请求调度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8768985A (zh) * 2018-05-17 2018-11-06 成都致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访问节点接入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09104377A (zh) * 2018-09-21 2018-12-28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长连接负载均衡方法、设备、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陆晓钧: "泛在网网关中间件架构设计", 《电信网技术》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56153A (zh) * 2020-04-28 2020-08-18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由第一服务器执行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以及介质
CN111556153B (zh) * 2020-04-28 2022-10-18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由第一服务器执行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以及介质
CN114125066A (zh) * 2021-01-15 2022-03-01 北京京东乾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业务请求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10453B (zh) 2022-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9056640A1 (zh) 订单处理方法及装置
US11343210B1 (en) Message selection and presentation in a real-time messaging platform
CN110866040B (zh) 用户画像生成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795649A (zh) 目标页面展示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1010453B (zh) 服务请求处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2328564A (zh) 特享资源分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5470432A (zh) 一种页面渲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7342929B (zh) 一种新消息通知的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612504A (zh) 一种用于任务完成用户的信息发送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8400929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和介质
CN110796543B (zh) 基于关系网络的定制信息获取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667368A (zh) 一种任务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1046010A (zh) 日志储存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0647327A (zh) 基于卡片的用户界面动态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CN113076175B (zh) 用于虚拟机的内存共享方法及装置
CN110888583B (zh) 页面显示方法、系统、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6861397A (zh) 一种请求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3407339A (zh) 资源请求反馈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347505B (zh) 一种支持跨网段调度的访问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347382A (zh) 产品页面分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948141A (zh) 一种基于消息中间件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US8554757B2 (en) Determining a score for a product based on a location of the product
CN113779018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4153620B (zh) Hudi运行环境资源优化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13747185B (zh) 一种信息交互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Room 01, 2 / F, 101-1-11 / F, building 9, area 2, 186 South Fourth Ring Road West, Fengtai District, Beijing 100160

Applicant after: CNBM TECHNOLOGY Corp.,Ltd.

Applicant after: China Building Materials Xinyun Zhilia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801, Floor 18, Building 4, Subject Business Center, 9 Shoubei South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48

Applicant before: CNBM TECHNOLOGY Corp.,Ltd.

Applicant before: China Building Materials Xinyun Zhilian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920

Address after: Room 901-2, 9th Floor, Building 17, District 7, Wangjing East Park,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000

Patentee after: Beijing Yuanyi Technology Service Co.,Ltd.

Patentee after: China Building Materials Xinyun Zhilia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01, 2 / F, 101-1-11 / F, building 9, area 2, 186 South Fourth Ring Road West, Fengtai District, Beijing 100160

Patentee before: CNBM TECHNOLOGY Corp.,Ltd.

Patentee before: China Building Materials Xinyun Zhilian Technology Co.,Ltd.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Service request processing methods, systems, electronic device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a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14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524

Pledgee: Tibet Bank

Pledgor: Beijing Yuanyi Technology Service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48584

CI03 Corr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CI03 Corr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Correction item: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Correct: Cancellation of pledge registration, pledge not established

False: Pledge established on July 14, 2023

Number: 31-02

Volume: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