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10211A - 一种通信设备及一种电池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设备及一种电池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10211A
CN111010211A CN201811168302.4A CN201811168302A CN111010211A CN 111010211 A CN111010211 A CN 111010211A CN 201811168302 A CN201811168302 A CN 201811168302A CN 111010211 A CN111010211 A CN 1110102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slave control
frequency
frequency output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6830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10211B (zh
Inventor
陆珂伟
李骥
杨杰
严骏华
陈文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Motor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Motor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Motor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Motor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6830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1021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102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102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102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102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3/00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3/54Systems for transmission via power distribution l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 Equalization Of Radio And Reduction Of Echo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通信设备及一种电池管理系统,主控单元和从控单元利用增加的通信设备,将低频信号转换成高频信号后,利用电池包中已经存在的高压采样线束、电池模组、电池模组与电池模组之间的铜排和采样均衡线束通信,无需在电池管理系统中增加额外的低压线束,也无需在从控单元上增加其他通信接插件,即可实现主控单元和从控单元之间信号的传递,在电池包制造过程中可以省去低压线束的安装、固定等操作,节约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设备及一种电池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设备及一种电池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电池管理系统(BA management system,BMS)中一般包括有主控单元(BAmanagement unit,BMU)和至少一个从控单元(cell management unit,CMU)。其中,BMU下发控制指令至各个CMU,CMU根据BMU下发的控制指令分别对电池包内的各个电芯进行监控,并将监控数据上传至BMU。
目前,BMU和CMU之间的通信方式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一是利用控制器局域网络(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CMU中需要有单片机、CAN通信模块、电芯监控单元等电路模块。工作时,BMU发送的控制指令通过CAN线和CAN通信模块进入CMU中的单片机,单片机再按照该指令控制电芯监控单元进行电芯采样、温度采样、电芯均衡等动作,然后再经CAN通信模块和CAN线回传数据至BMU。该通信方法不仅要求CMU中配置有上述各个模块,还要求每个CMU均需要设置相应的通信线束和供电线束等以实现与BMU的通信。
二是菊花链通信方式,虽然这种通信方式无需CMU中配置有单片机、CAN通信模块、电芯监控单元等模块,但该通信方式仍然需要在BMU和CMU之间配置专门的通信线束,增加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及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利用已有的高压线束实现BMU和各个CMU之间的通信,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BMU和CMU之间采用通信线束进行通信,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应用于电池管理系统,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包括:主控单元和至少一个从控单元;所述从控单元用于控制电池包中的至少一个电池模组;
所述通信设备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主控单元,所述通信设备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池包;
所述通信设备,用于接收所述主控单元发送的主控低频输出信号,并将所述主控低频输出信号调制为主控高频输出信号后经所述电池包中的高压系统回路传输至所述从控单元;还用于经所述高压系统回路接收所述从控单元发送的从控高频输出信号,并将所述从控高频输出信号调制为主控低频输入信号后传输至所述主控单元;
所述高压系统回路,包括高压采样线束、电池模组、电池模组与电池模组之间的铜排和采样均衡线束。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应用于电池管理系统,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包括:主控单元和至少一个从控单元;所述主控单元与各个所述从控单元通信,每个所述从控单元用于控制电池包中的至少一个电池模组;
所述通信设备的第一端连接一个所述从控单元,所述通信设备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池包;
所述通信设备,用于接收所述从控单元发送的从控低频输出信号,并将所述从控低频输出信号调制为从控高频输出信号后经所述电池包中的高压系统回路传输至所述主控单元;还用于经所述高压系统回路接收所述主控单元发送的主控高频输出信号,并将所述主控高频输出信号调制为从控低频输入信号后传输至所述从控单元;
所述高压系统回路,包括高压采样线束、电池模组、电池模组与电池模组之间的铜排和采样均衡线束。
可选的,所述通信设备,包括:信号接收电路、信号发射电路和信号调制单元;
所述信号接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高压系统回路,所述信号接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信号调制单元的输入端;
所述信号接收电路,用于将所述高压系统回路传输的高频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和/或增强处理后传输至所述信号调制单元;
所述信号发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调制单元的输出端,所述信号发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高压系统回路;
所述信号发送电路,用于将所述信号调制单元输出的高频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和/或增强处理后传输至高压系统回路;
所述信号调制单元,用于将接收到的低频信号调制为高频信号输出;还用于将接收到的高频信号调制为低频信号输出。
可选的,所述通信设备,还包括:信号耦合电路;
所述信号耦合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高压系统回路,所述信号耦合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信号接收电路,所述信号耦合电路的第三端连接所述信号发射电路;
所述信号耦合电路,用于信号耦合;还用于实现高压系统回路和所述信号调制单元之间的隔离。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包括:主控模块和至少一个从控模块;所述从控模块与电池包中的至少一个电池模组;
所述主控模块和各个所述从控模块之间利用电池包内的高压系统回路通信;所述高压系统回路,包括高压采样线束、电池模组、电池模组与电池模组之间的铜排和采样均衡线束;
所述主控模块,用于发送控制指令至所述从控模块;
所述从控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控制指令,检测对应的电池模组的状态;还用于将检测得到的状态数据回传至所述主控模块。
可选的,所述主控模块,包括:主控单元和第一通信单元;
所述主控单元,用于发送主控低频输出信号至所述第一通信单元;
所述第一通信单元,用于将所述主控低频输出信号调制为主控高频输出信号后经所述高压系统回路传输至所述从控模块;还用于经所述高压系统回路接收所述从控模块发送的从控高频输出信号,并将所述从控高频输出信号调制为主控低频输入信号后传输至所述主控单元。
可选的,所述第一通信单元,包括:第一信号接收电路、第一信号发射电路和第一信号调制单元;
所述第一信号接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高压系统回路,所述第一信号接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信号调制单元的输入端;
所述第一信号接收电路,用于将所述从控高频输出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和/或增强处理后传输至所述第一信号调制单元;
所述第一信号发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信号调制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一信号发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高压系统回路;
所述第一信号发送电路,用于将所述主控高频输出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和/或增强处理后传输至所述高压系统回路;
所述第一信号调制单元,用于将所述主控低频输出信号调制为所述主控高频输出信号输出;还用于将所述从控高频输出信号调制为所述主控低频输入信号输出。
可选的,所述从控模块,包括:从控单元和第二通信单元;
所述从控单元,用于发送从控低频输出信号至所述第二通信单元;
所述第二通信单元,用于将所述从控低频输出信号调制为从控高频输出信号后经所述高压系统回路传输至所述主控模块;还用于经所述高压系统回路接收所述主控模块发送的主控高频输出信号,并将所述主控高频输出信号调制为从控低频输入信号后传输至所述从控单元。
可选的,所述第二通信单元,包括:第二信号接收电路、第二信号发射电路和第二信号调制单元;
所述第二信号接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高压系统回路,所述第二信号接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信号调制单元的输入端;
所述第二信号接收电路,用于将所述主控高频输出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和/或增强处理后传输至所述第二信号调制单元;
所述第二信号发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信号调制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二信号发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高压系统回路;
所述第二信号发送电路,用于将所述从控高频输出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和/或增强处理后传输至所述高压系统回路;
所述第二信号调制单元,用于将所述从控低频输出信号调制为从控高频输出信号输出;还用于将所述主控高频输出信号调制为所述从控低频输入信号输出。
可选的,所述从控模块,还包括:电芯监控单元;
所述电芯监控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从控低频输入信号检测所述从控模块对应电池模组的状态,并将检测得到的状态数据发送至所述从控单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池管理系统的主控单元和从控单元利用增加的通信设备,将低频信号转换成高频信号后,利用电池包中已经存在的高压采样线束、电池模组、电池模组与电池模组之间的铜排和采样均衡线束通信,无需在电池管理系统中增加额外的低压线束,也无需在从控单元上增加其他通信接插件,即可实现主控单元和从控单元之间信号的传递,在电池包制造过程中可以省去低压线束的安装、固定等操作,节约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电池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为了便于理解,首先介绍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应用场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应用于电池包的电池管理系统,如图1所示,电池管理系统包括主控单元BMU和至少一个从控单元CMU。每个从控单元CMU用于控制电池包内的至少一个电池模组,用于检测对应的电池模组的状态。下面以从控单元CMU仅控制电池包内的一个电池模组为例进行说明,其他情况与此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目前,BMU和CMU之间信号的传递均需经低压通信线束进行,增加了制作的成本。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及一种电池管理系统,主控单元和从控单元利用增加的通信设备,将低频信号转换成高频信号后,利用电池包中已经存在的高压采样线束、电池模组、电池模组与电池模组之间的铜排和采样均衡线束通信,在不增加额外线束的前提下,实现BMU和各个CMU之间的通信,降低BMS的成本。
基于上述思想,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2,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需成对设置在通信的双方(即BMU端和CMU端)以实现信号在电池包中的高压系统回路上的传递。实际应用在BMS中,需要为BMU和每个CMU均配置一个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通信设备。为了便于理解和说明,结合图2,以BMU和其中一个CMU进行详细说明,将与BMU配套使用的通信设备称为第一通信设备11,将与CMU配套使用的通信设备称为第二通信设备12。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设备11的第一端连接主控单元BMU,第一通信设备11的第二端连接电池包BA;第二通信设备12的第一端连接从控单元CMU,第二通信设备12的第二端连接电池包BA;
第一通信设备11,用于接收主控单元BMU发送的主控低频输出信号SBLO,并将主控低频输出信号SBLO调制为主控高频输出信号SBHO后经电池包BA中的高压系统回路20传输至从控单元CMU;还用于经高压系统回路20接收从控单元CMU发送的从控高频输出信号SCHO,并将从控高频输出信号SCHO调制为主控低频输入信号SBLI后传输至主控单元BMU;
第二通信设备12,用于接收从控单元CMU发送的从控低频输出信号SCLO,并将从控低频输出信号SCLO调制为从控高频输出信号SCHO后经电池包BA中的高压系统回路20传输至主控单元BMU;还用于经高压系统回路20接收主控单元BMU发送的主控高频输出信号SBHO,并将主控高频输出信号SBHO调制为从控低频输入信号SCLI后传输至从控单元CMU。
由于通信设备(即第一通信设备11和第二通信设备12)调制得到的高频调制波形比较容易的通过变压器和电容加载在电池模组的两端,而电池模组两端的直流信号是无法通过变压器和电容加到通信设备上的。因此,通信设备从高压系统回路上接收信号时可以接收到高频的调制信号,而滤除掉了电池模组的高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高压系统回路20,包括:高压采样线束、电池模组、电池模组与电池模组之间的铜排和采样均衡线束。实际应用中,高压采样线束用于传递高频信号,也可以复用为电池包高压采样线束,或者复用成其他功能;电池模组以及两个电池模组之间的铜排可以传递高频信号,电池模组同时也是储存和提供能量的单元,并且是被BMS系统监控的单元,铜排同时用于传输直流高压电;采样均衡线束,既用于电芯电压、温度采样、电芯均衡,同时用于传递高频信号。
以电压采样为例,主控单元BMU首先输出低频的电压采样指令至第一通信设备11;第一通信设备11将电压采样指令调制为高频信号输出至高压系统回路20。而后,第二通信设备12将高压系统回路20上的高频信号解调为低频的电压采样指令后传输至连接的从控单元CMU。从控单元CMU在接收到电压采样指令后,对连接的电池模组进行电压采样,再将得到的采样数据以低频信号的形式输出至第二通信设备12。第二通信设备12将采样数据调制为高频信号后合成到高压系统回路20上。最后,第一通信设备11将高压系统回路20上的高频信号解调为采样数据后输出给主控单元BMU,实现了BMU与CMU之间信号的传递。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池管理系统的主控单元和从控单元利用增加的通信设备,将低频信号转换成高频信号后,利用电池包中已经存在的高压采样线束、电池模组、电池模组与电池模组之间的铜排和采样均衡线束通信,无需在电池管理系统中增加额外的低压线束,也无需在从控单元上增加其他通信接插件,即可实现主控单元和从控单元之间信号的传递,在电池包制造过程中可以省去低压线束的安装、固定等操作,节约了生产成本。
下面举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的具体结构。
参见图3,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即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具体可以包括:信号接收电路101、信号发射电路102和信号调制单元103;
信号接收电路101的输入端连接高压系统回路20,信号接收电路101的输出端连接信号调制单元103的输入端;
信号接收电路101,用于将高压系统回路20传输的高频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和/或增强处理后传输至信号调制单元103;
信号发送电路102的输入端连接信号调制单元103的输出端,信号发送电路102的输出端连接高压系统回路20;
信号发送电路102,用于将信号调制单元103输出的高频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和/或增强处理后传输至高压系统回路20;
信号调制单元103,用于将接收到的低频信号调制为高频信号输出;还用于将接收到的高频信号调制为低频信号输出。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设备,还可以包括:信号耦合电路104;
信号耦合电路104的第一端连接高压系统回路20,信号耦合电路104的第二端连接信号接收电路101,信号耦合电路104的第三端连接信号发射电路102;
信号耦合电路101,用于信号的耦合;还用于对高压系统回路20和信号调制单元104进行的隔离,实现高压回路和低压回路的隔离,保护电路安全。
在实际应用中,信号接收电路101、信号发射电路102、信号调制单元103和信号耦合电路104的具体结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具体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这里也不再一一列举。
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管理系统。
参见图4,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管理系统,包括:主控模块401和至少一个从控模块402;从控模块402与电池包BA中的至少一个电池模组(未在图中示出);
主控模块401和各个从控模块402之间利用电池包BA内的高压系统回路403通信。其中,高压系统回路403,包括高压采样线束、电池模组、电池模组与电池模组之间的铜排和采样均衡线束。
可以理解的是,高压系统回路403与上面所介绍的高压系统回路20类似,具体参见上面与高压系统回路20相关的说明即可,这里不再赘述。
主控模块401,用于发送控制指令至从控模块402;
从控模块402,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控制指令,检测对应的电池模组的状态;还用于将检测得到的状态数据回传至主控模块401。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池管理系统的主控模块和从控模块利用利用电池包中已经存在的高压采样线束、电池模组、电池模组与电池模组之间的铜排和采样均衡线束通信,无需在电池管理系统中增加额外的低压线束,也无需在从控单元上增加其他通信接插件,即可实现主控单元和从控单元之间信号的传递,在电池包制造过程中可以省去低压线束的安装、固定等操作,节约了生产成本。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5所示,主控模块401,具体可以包括:主控单元BMU和第一通信单元4011;
主控单元BMU,用于发送主控低频输出信号SBLO至第一通信单元4011;
第一通信单元4011,用于将主控低频输出信号SBLO调制为主控高频输出信号SBHO后经高压系统回路403传输至从控模块402;还用于经高压系统回路403接收从控模块402发送的从控高频输出信号SCHO,并将从控高频输出信号SCHO调制为主控低频输入信号SBLI后传输至主控单元BMU。
可选的,第一通信单元4011,具体可以包括:第一信号接收电路、第一信号发射电路和第一信号调制单元;
第一信号接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高压系统回路403,第一信号接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一信号调制单元的输入端;第一信号发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一信号调制单元的输出端,第一信号发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高压系统回路403;
第一信号接收电路,用于将从控高频输出信号SCHO进行降噪处理和/或增强处理后传输至第一信号调制单元;
第一信号发送电路,用于将主控高频输出信号SCHO进行降噪处理和/或增强处理后传输至高压系统回路403;
第一信号调制单元,用于将主控低频输出信号SBLO调制为主控高频输出信号SBHO输出;还用于将从控高频输出信号SCHO调制为主控低频输入信号SBLI输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通信单元4011与上面所介绍的第一通信设备11类似,其结构与工作原理可参见上面的对第一通信设备11的详细说明即可,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继续参见图5,从控模块402,具体可以包括:从控单元CMU和第二通信单元4021;
从控单元CMU,用于发送从控低频输出信号SCLO至第二通信单元4021;
第二通信单元4021,用于将从控低频输出信号SCLO调制为从控高频输出信号SCHO后经高压系统回路403传输至主控模块;还用于经高压系统回路403接收主控模块401发送的主控高频输出信号SBHO,并将主控高频输出信号SBHO调制为从控低频输入信号SCLI后传输至从控单元CMU。
继续参见图5,可选的,第二通信单元4021,具体可以包括:第二信号接收电路、第二信号发射电路和第二信号调制单元;
第二信号接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高压系统回路403,第二信号接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二信号调制单元的输入端;第二信号发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二信号调制单元的输出端,第二信号发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高压系统回路403;
第二信号接收电路,用于将主控高频输出信号SBHO进行降噪处理和/或增强处理后传输至第二信号调制单元;
第二信号发送电路,用于将从控高频输出信号SCHO进行降噪处理和/或增强处理后传输至高压系统回路403;
第二信号调制单元,用于将从控低频输出信号SCLO调制为从控高频输出信号SCHO输出;还用于将主控高频输出信号SBHO调制为从控低频输入信号SCLI输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通信单元4021与上面所介绍的第二通信设备12类似,其结构与工作原理可参见上面的对第二通信设备12的详细说明即可,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继续参见图5,从控模块402,还可以包括:电芯监控单元405;
电芯监控单元405,用于根据从控低频输入信号SCLI检测从控模块402对应电池模组的状态,并将检测得到的状态数据发送至从控单元CMU。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利用高压系统回路实现各个从控单元和主控单元之间信号的传输,各个从控单元可以同时接到来自主控单元的指令,进而实现了对各个从控单元对应电池模组电压温度的同步采样。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系统或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申请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申请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申请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申请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申请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池管理系统,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包括:主控单元和至少一个从控单元;每个所述从控单元用于控制电池包中的至少一个个电池模组;
所述通信设备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主控单元,所述通信设备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池包;
所述通信设备,用于接收所述主控单元发送的主控低频输出信号,并将所述主控低频输出信号调制为主控高频输出信号后经所述电池包中的高压系统回路传输至所述从控单元;还用于经所述高压系统回路接收所述从控单元发送的从控高频输出信号,并将所述从控高频输出信号调制为主控低频输入信号后传输至所述主控单元;
所述高压系统回路,包括高压采样线束、电池模组、电池模组与电池模组之间的铜排和采样均衡线束。
2.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池管理系统,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包括:主控单元和至少一个从控单元;所述主控单元与各个所述从控单元通信,每个所述从控单元用于控制电池包中的至少一个电池模组;
所述通信设备的第一端连接一个所述从控单元,所述通信设备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池包;
所述通信设备,用于接收所述从控单元发送的从控低频输出信号,并将所述从控低频输出信号调制为从控高频输出信号后经所述电池包中的高压系统回路传输至所述主控单元;还用于经所述高压系统回路接收所述主控单元发送的主控高频输出信号,并将所述主控高频输出信号调制为从控低频输入信号后传输至所述从控单元;
所述高压系统回路,包括高压采样线束、电池模组、电池模组与电池模组之间的铜排和采样均衡线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包括:信号接收电路、信号发射电路和信号调制单元;
所述信号接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高压系统回路,所述信号接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信号调制单元的输入端;
所述信号接收电路,用于将所述高压系统回路传输的高频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和/或增强处理后传输至所述信号调制单元;
所述信号发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调制单元的输出端,所述信号发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高压系统回路;
所述信号发送电路,用于将所述信号调制单元输出的高频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和/或增强处理后传输至高压系统回路;
所述信号调制单元,用于将接收到的低频信号调制为高频信号输出;还用于将接收到的高频信号调制为低频信号输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还包括:信号耦合电路;
所述信号耦合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高压系统回路,所述信号耦合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信号接收电路,所述信号耦合电路的第三端连接所述信号发射电路;
所述信号耦合电路,用于信号耦合;还用于实现高压系统回路和所述信号调制单元之间的隔离。
5.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主控模块和至少一个从控模块;所述从控模块与电池包中的至少一个电池模组;
所述主控模块和各个所述从控模块之间利用电池包内的高压系统回路通信;所述高压系统回路,包括高压采样线束、电池模组、电池模组与电池模组之间的铜排和采样均衡线束;
所述主控模块,包括:主控单元和第一通信单元;
所述主控单元,用于发送主控低频输出信号至所述第一通信单元;
所述第一通信单元,用于将所述主控低频输出信号调制为主控高频输出信号后经所述高压系统回路传输至所述从控模块;还用于经所述高压系统回路接收所述从控模块发送的从控高频输出信号,并将所述从控高频输出信号调制为主控低频输入信号后传输至所述主控单元;
所述从控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控制指令,检测对应的电池模组的状态;还用于将检测得到的状态数据回传至所述主控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单元,包括:第一信号接收电路、第一信号发射电路和第一信号调制单元;
所述第一信号接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高压系统回路,所述第一信号接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信号调制单元的输入端;
所述第一信号接收电路,用于将所述从控高频输出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和/或增强处理后传输至所述第一信号调制单元;
所述第一信号发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信号调制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一信号发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高压系统回路;
所述第一信号发送电路,用于将所述主控高频输出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和/或增强处理后传输至所述高压系统回路;
所述第一信号调制单元,用于将所述主控低频输出信号调制为所述主控高频输出信号输出;还用于将所述从控高频输出信号调制为所述主控低频输入信号输出。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控模块,包括:从控单元和第二通信单元;
所述从控单元,用于发送从控低频输出信号至所述第二通信单元;
所述第二通信单元,用于将所述从控低频输出信号调制为从控高频输出信号后经所述高压系统回路传输至所述主控模块;还用于经所述高压系统回路接收所述主控模块发送的主控高频输出信号,并将所述主控高频输出信号调制为从控低频输入信号后传输至所述从控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信单元,包括:第二信号接收电路、第二信号发射电路和第二信号调制单元;
所述第二信号接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高压系统回路,所述第二信号接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信号调制单元的输入端;
所述第二信号接收电路,用于将所述主控高频输出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和/或增强处理后传输至所述第二信号调制单元;
所述第二信号发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信号调制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二信号发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高压系统回路;
所述第二信号发送电路,用于将所述从控高频输出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和/或增强处理后传输至所述高压系统回路;
所述第二信号调制单元,用于将所述从控低频输出信号调制为从控高频输出信号输出;还用于将所述主控高频输出信号调制为所述从控低频输入信号输出。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控模块,还包括:电芯监控单元;
所述电芯监控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从控低频输入信号检测所述从控模块对应电池模组的状态,并将检测得到的状态数据发送至所述从控单元。
CN201811168302.4A 2018-10-08 2018-10-08 一种通信设备及一种电池管理系统 Active CN1110102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68302.4A CN111010211B (zh) 2018-10-08 2018-10-08 一种通信设备及一种电池管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68302.4A CN111010211B (zh) 2018-10-08 2018-10-08 一种通信设备及一种电池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10211A true CN111010211A (zh) 2020-04-14
CN111010211B CN111010211B (zh) 2021-08-17

Family

ID=701104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68302.4A Active CN111010211B (zh) 2018-10-08 2018-10-08 一种通信设备及一种电池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10211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70091762A (ko) * 2006-03-07 2007-09-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력선 통신을 이용한 데이터 전달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전기 자동차 및 전기 자동차용 충전 장치
EP2614382A1 (en) * 2010-09-10 2013-07-17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Vehicle battery monitoring system
CN203218911U (zh) * 2013-03-04 2013-09-25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模块管理系统
CN204845586U (zh) * 2015-08-13 2015-12-09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供电设备
CN205986867U (zh) * 2016-07-27 2017-02-22 绿友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园林电动工具与电池包的通信装置
CN106532163A (zh) * 2016-11-15 2017-03-22 上海玖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
US9853464B2 (en) * 2015-02-26 2017-12-26 Lsis Co., Ltd. Energy storage system and synchroniz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7732985A (zh) * 2016-08-10 2018-02-2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分布式电池管理系统
CN207301290U (zh) * 2017-09-25 2018-05-01 深圳市福光动力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力线载波通讯的电池信息采集仪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70091762A (ko) * 2006-03-07 2007-09-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력선 통신을 이용한 데이터 전달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전기 자동차 및 전기 자동차용 충전 장치
EP2614382A1 (en) * 2010-09-10 2013-07-17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Vehicle battery monitoring system
CN203218911U (zh) * 2013-03-04 2013-09-25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模块管理系统
US9853464B2 (en) * 2015-02-26 2017-12-26 Lsis Co., Ltd. Energy storage system and synchronization method thereof
CN204845586U (zh) * 2015-08-13 2015-12-09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供电设备
CN205986867U (zh) * 2016-07-27 2017-02-22 绿友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园林电动工具与电池包的通信装置
CN107732985A (zh) * 2016-08-10 2018-02-2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分布式电池管理系统
CN106532163A (zh) * 2016-11-15 2017-03-22 上海玖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
CN207301290U (zh) * 2017-09-25 2018-05-01 深圳市福光动力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力线载波通讯的电池信息采集仪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10211B (zh) 2021-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24297B1 (en)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CN105164915A (zh) 用于需要较少连接的太阳能模块的测量、控制和收集优化设备
CN105122071A (zh) 电池系统
CN101408581B (zh) 电缆断线探测报警装置
JP2012257250A (ja) 並列通信装置及びその通信方法
EP2773063A1 (en) Power supply method, current sharing module and power supply system
CN106483414B (zh) 一种can信号光电转换装置及can信号光电隔离系统
CN111010211B (zh) 一种通信设备及一种电池管理系统
CN106788591A (zh) 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光伏并网系统
EP3561987A1 (en) Solar module junction box, solar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for solar module
CN104635272A (zh) 一种分布式高密度电法仪器
CN108667536B (zh) 一种用于模拟信号通讯系统的测试方法和装置
CN203502802U (zh) 一种变流器模块控制系统
CN105551230A (zh) 一种高压变频器功率单元单光纤环网通讯拓扑结构
CN107276633B (zh) 基于直流载波的系留无人机链路通讯系统
CN205160517U (zh) 通信监视系统
CN109118745B (zh) 一种工业控制信息发送系统
JP6097148B2 (ja) パワーコンディショナおよびこのパワーコンディショナを含む分散システム
CN111063532A (zh) 一种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组网的电流互感器
CN104468034A (zh) 一种应答器传输主机
CN108418621A (zh) 无线中继器
CN215300193U (zh) 电池控制系统及车辆
CN210536350U (zh) 一种储能用监控模块及搭载该模块的监控系统
CN211063629U (zh) 一种家庭安防有线转无线的实现装置
CN210007471U (zh) 一种配电网即插即用接口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