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09625A - 储能装置 - Google Patents

储能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09625A
CN111009625A CN201911398057.0A CN201911398057A CN111009625A CN 111009625 A CN111009625 A CN 111009625A CN 201911398057 A CN201911398057 A CN 201911398057A CN 111009625 A CN111009625 A CN 1110096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terminal
energy storage
storage device
conversion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9805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童焰
陈志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ic Power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c Power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c Power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c Power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9805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09625A/zh
Publication of CN1110096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096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02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 H01M50/109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of button or coin shap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16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83Sealing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30Arrangements for facilitating escape of gases
    • H01M50/342Non-re-sealable arrangements
    • H01M50/3425Non-re-sealable arrangements in the form of rupturable membranes or weakened parts, e.g. pierced with the aid of a sharp memb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72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 H01M50/574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interruption of current
    • H01M50/578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interruption of current in response to press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装置。所述储能装置包括能量转换元件,壳体和端子;能量转换元件具有设置在其表面的至少一个电连接部;壳体由绝缘材料制备而成,在壳体的内部形成腔体,壳体包括密封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凹陷结构和围绕由凹陷结构的边缘向外延伸形成的边缘部;凹陷结构上设置有开窗结构;端子呈片状结构,端子的至少一个表面的边缘与开窗结构形成密封连接,电连接部与端子的内表面接触。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效果为:通过端子实现能量转换元件与外部电连接,端子与壳体间形成密封连接,当壳体内压增高时,能在二者密封接处泄压;并且,采用塑料材质的壳体,安全防爆性能优于钢壳。

Description

储能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储能器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储能装置。
背景技术
储能装置例如包括有电池、电容器等。在电子产品中通常需要设置电池,由电池进行供电,以实现电子设备的正常使用。用于电子产品中的电池例如可以为钢壳电池或者软包电池等,种类多样。
现有的软包电池通常采用防水较好的铝塑膜作为外壳。具体地,软包电池通常包括卷芯和扣合在一起的两个半壳体,卷芯被组装到两个半壳体包围的空间内。卷芯的两个极耳从两个半壳体的边缘处向外伸出用以进行电连接,这就导致电池存在封边弯折较困难的问题,容易导致包装膜破损而产生漏液现象。甚至还可能会影响到电池的整体密封性,导致防水、防尘等性能下降。若电池内的电芯为卷绕式结构,极耳引出角度不稳定,则更不易封边弯折,也难以实现自动化生产。极耳弯折后再进行热封处理,增加了封口难度,还有可能会影响到电池空间利用率,降低电池能量密度。软包电池的两个半壳体之间是绝缘的,极耳与两个半壳体之间也是绝缘的。两个半壳体的边缘通过热压的方式连接在一起。铝塑膜表面的塑料层为热塑性材料,在加热至设定温度时,铝塑膜上的塑料层获得粘性,在外部压力的作用下,两个边缘粘结在一起,且极耳与两个边缘粘结在一起。在通常情况下,粘结在一起的边缘朝外伸出,这种方式使得储能装置的尺寸大,不利于装配到其他设备上。铝塑膜通常为三层结构,需要制作完单独的材料后再将三层压合粘接在一起,工艺复杂,同时如果全部采用金属壳,电池的重量较大,在穿戴电池领域,对电池提出了轻量化的要求,故而影响产品对用户的舒适度。此外,现有的钢壳电池安全性能始终较难解决,特别是电池使用在有限的密闭空间中,电池钢壳无法打开易引发安全爆炸事故,且金属外壳电池,通常用金属可以与端子连接形成,或者两个金属外壳半体对扣形成纽扣电池,正负极之间距离较近,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容易因为电池的相互接触而造成短路,影响电池的性能,在盐雾环境中,也很容易因为正负极之间距离过小而导致电池正负极之间被桥接而失效。
此外,在现有技术中,由于电池结构设计的缺陷,例如钢制壳体强度较大不易变形,易导致内压聚集,当非正常使用或过度充电时,很有可能会导致电池着火,严重的会引发电池爆炸事故。基于对电池安全性的考虑,固需要在电池内部压力过大时电池壳体能破坏自身的密封性,以便于及时进行泄压。
因此,很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储能装置以及储能装置的组装方法的新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储能装置,包括:
能量转换元件,所述能量转换元件具有设置在其表面的至少一个电连接部;
壳体,所述壳体由绝缘材料制备而成,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形成腔体,所述壳体包括密封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所述第一半壳体和所述第二半壳体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凹陷结构和围绕由所述凹陷结构的边缘向外延伸形成的边缘部;所述凹陷结构上设置有所述开窗结构;以及
端子,所述端子呈片状结构,所述端子的至少一个表面的边缘与所述开窗结构形成密封连接,所述电连接部与所述端子的内表面接触。
可选地,所述壳体的材质为塑料。
可选地,所述壳体的材质为聚醚酮、聚醚醚酮或者含有上述两种材料的多层复合膜,多层塑料膜。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半壳体和所述第二半壳体密封连接后,所述边缘部被上下两侧弯折向所述壳体的侧壁。
可选地,所述端子连接在所述壳体的所述腔体一侧或者与所述腔体相背的一侧。
可选地,通过加热、粘结或者注塑的方式将所述端子与所述开窗结构密封连接。
可选地,所述能量转换元件包括能量转换元件本体和与所述储能元件本体机械连接的所述电连接部,或者所述电连接部为所述储能元件本体在其表面延伸的部分。
可选地,所述能量转换元件为卷绕式裸电芯或者叠片式裸电芯。
可选地,所述电连接部与所述端子的内表面焊接;
在进行焊接时,焊点或者焊道从所述壳体的外侧穿过所述端子;或者
焊点或者焊道由所述端子与所述电连接部的接触面处向周围逐渐扩散。
可选地,所述储能装置为软包电池。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储能装置中,无需将电连接部从两个半壳体的边缘处向外伸出,便于两个半壳体形成良好的密封连接。通过端子和开窗结构能将内部的能量转换元件与外部实现电连接,同时端子与壳体之间也能形成密封连接,当壳体内压增高时,能在端子与壳体的连接处泄压,从而保证了储能装置的使用安全性。该储能装置的壳体采用塑料材料替代传统的铝塑膜或钢材料,降低了发生短路的几率,同时壳体为塑料材质,其强度较低,不易累积压力造成安全事故,改善了安全性能。本发明所要实现的技术任务或者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从未想到的或者没有预期到的,故本发明是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储能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储能装置的结构分解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储能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储能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储能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储能装置的剖视图。
图7是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壳体与端子连接状态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公开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壳体与端子连接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11-第一半壳体,12-第二半壳体,13-边缘部,14-延伸部,2-端子,3-能量转换元件,31-电连接部,32-芯柱,4-开窗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能装置。该储能装置例如可以为电池或者电容器等。当储能装置为电池时,例如可以为软包电池,当然也可以为钢壳电池等。电池可以为一次电池或者二次电池。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储能装置可以应用在多种不同类型的电子设备中,能够用于为电子设备供电,以实现电子设备的正常使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能装置,如图1-图5所示,其包括有能量转换元件3,壳体1以及端子2。其中,所述能量转换元件3具有设置在其表面的至少一个电连接部31。所述壳体1由绝缘材料制备而成,在所述壳体1的内部形成腔体。所述壳体1包括密封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半壳体11和第二半壳体12,所述第一半壳体11和所述第二半壳体12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凹陷结构和围绕由所述凹陷结构的边缘向外延伸形成的边缘部13;所述凹陷结构上设置有所述开窗结构4。所述端子2呈片状结构。所述端子2的至少一个表面的边缘与所述开窗结构4形成密封连接,所述电连接部31与所述端子2的内表面接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储能装置,无需将能量转换元件3上的电连接部31从第一半壳体11和第二半壳体12的边缘向外引出,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池壳体封边弯折较为困难的问题。该设计也便于第一半壳体11和第二半壳体12之间形成良好的密封连接,可以提高整个壳体1的防水、防尘性能,避免对内部的能量转换元件3造成不良影响。本发明中,通过特殊的结构改良,设计了呈片状结构的端子2,同时在壳体1上设置了开窗结构4,可以将端子2直接从壳体1上的开窗结构4中引出,通过端子2可以将能量转换元件3与外部实现电连接。与此同时,端子2与壳体1之间也能够形成良好的密封连接。当壳体1的内压增高时,能够在端子2与壳体1的连接处进行泄压,从而保证了储能装置使用的安全性,避免储能装置发生爆炸事故。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储能装置,在满足密封的条件下,还能及时进行泄压,可以使储能装置使用起来更加安全、可靠。
并且,所述壳体1采用绝缘材料制备而成。即采用非导电材料替代传统的铝塑膜或者钢塑膜。解决了铝塑膜或者钢塑膜制作电池壳体存在的制作困难的问题,可以降低储能装置的制作难度,提高生产效率。更重要的是,在现有技术中,电池的壳体所采用的铝塑膜或者钢塑膜一般包括金属铝材料层或者金属钢材料层,这些金属材料层通常是可以导电的,当组成壳体的两个半壳体的边缘部被弯折后,由于壳体本身是导电的,即使其还具有绝缘层,仍然有可能会造成两个半壳体的端面上出现导电的现象,此时当将两个半壳体形成连接时,就有可能会出现漏电等不良现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储能装置,所述壳体1的材质为塑料材料,其强度较低,不易累积压力造成安全事故,可以改善储能装置的安全性能。
可选的是,所述壳体1的材质为聚醚酮(PEK)或者聚醚醚酮(PEEK)或者聚酰亚胺塑料(PI)等绝缘材料。例如,所述壳体1为单层的聚醚酮材料层或者单层的聚醚醚酮材料层。又例如,所述壳体1为单层结构,制作壳体1的材料中至少部分含有聚醚酮材料或者聚醚醚酮材料。上述这些绝缘材料的表面较为致密,表面空隙较小,能起到防尘、防水作用,特别是还能有效防止储能装置内部的电解液渗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采用非导电的绝缘材料制作,在使用时无需在能量转换元件3的电连接部31与壳体1之间设置绝缘层,可避免发生短路现象。
可选的是,所述壳体1的材质还可以为含有聚醚酮和/或聚醚醚酮的多层复合膜,或者多层塑料膜。
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壳体1为多层复合膜或者多层塑料膜时,不同膜层之间例如可以采用热熔方式结合在一起。
例如,所述壳体1为双层复合结构。具体地,所述壳体1由聚丙烯材料层和聚醚酮材料层构成。或者是,所述壳体1由聚丙烯材料层和聚醚醚酮材料层构成。又或者是,所述壳体1由聚醚酮材料层和聚醚醚酮材料层构成。当然,也可以是其它绝缘材料层与聚醚酮材料层或者聚醚醚酮材料层复合而成,对此不作限制。
又例如,所述壳体1为多层复合结构,其中至少一层为聚醚酮材料层或者聚醚醚酮材料层。或者是,所述壳体1为多层复合结构,其中至少一层为聚醚酮材料层,一层为聚醚醚酮材料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进行调整,对此不作限制。
在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开窗结构4。该设计有助于向储能装置的外部引出端子2,从而能利用端子2将能量转换元件3与外部实现电连接。这样就避免了将能量转换元件3上的电连接部31从第一半壳体11和第二半壳体12的边缘向外引出而带来的弊端。对于端子2而言,其整体呈片状结构,在利用它进行电连接时,只需将端子2的内表面与能量转换元件3上的电连接部31相连,将端子2的外表面的边缘与壳体1上的开窗结构4形成密封连接即可。此时,既能使能量转换元件3的电连接部31通过端子2与外部进行电连接,而且当储能装置内部压力增大并达到预设值时,可以较为容易的在端子2与开窗结构4密封连接处破坏其密封连接,用以进行泄压。
所述壳体1为塑料材质,当将端子2与壳体1上的开窗结构4密封连接,可选的方式有多种。例如,加热(例如热压或者激光焊接等)、粘接或者注塑等。密封连接方式多样化,使得加工生产变得更加方便。
可选的是,在所述能量转换元件3与所述电连接部31之间还设置有热量隔离层。所述热量隔离层能够起到隔离热量的作用。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端子2与所述能量转换元件3的电连接部31之间可以是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的。所述端子2可以从所述开窗结构4中露出。在所述能量转换元件3与所述电连接部31之间设置热量隔离层的设计,能有效地防止焊接时产生的热量直接传导至能量转换元件3,从而对能量转换元件3造成损伤。在本实施方式中,储能装置例如为软包电池,则所述能量转换元件3例如为电池内的电芯,所述电连接部31例如为极耳或者电极片的未覆盖电极活性材料的区域。
其中,在将端子2与能量转换元件3的电连接部31进行焊接时,焊点或者焊道是从壳体1的外侧穿过端子2。在施焊时,焊针位于壳体1的外侧而不是位于凹陷结构一侧。这样,壳体1不需要为焊接留出空间,例如,采用激光焊接的方式进行焊接。焊道或者焊点从端子2的外表面逐渐向内扩散至电连接部31,二者熔化并连接在一起。
也可以是,在将端子2与能量转换元件3的电连接部31进行焊接时,焊点或者焊道由端子2与电连接部31的接触面处向周围逐渐扩散。在该例子中,焊针同样位于壳体1的外侧。焊针与端子2相抵。在施焊时,电流到达接触面处。由于接触面处端子2与电连接部31之间存在缝隙,故能够形成电阻。在电流的作用下接触面逐渐熔化,并使得端子2与电连接部31连接在一起。
上述两种焊接方式均能使端子2与电连接部31形成有效的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储能装置,如图2所示,所述壳体1包括第一半壳体11和第二半壳体12,且第一半壳体11和第二半壳体12均具有开口端。第一半壳体11和第二半壳体12例如可以以开口端相对的形式扣合在一起并密封连接,此时由第一半壳体11和第二半壳体12共同围合形成了收容腔。储能装置内的能量转换元件3被收容设置在该收容腔内。第一半壳体11和第二半壳体12可以将能量转换元件3整体密封起来,用以对能量转换元件3进行保护,能起到防水、防尘的作用。
其中,所述能量转换元件3例如为裸电芯。具体地,所述能量转换元件3可以是但不局限于锂离子裸电芯、锂金属裸电芯等,当然也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其它类型的裸电芯。
其中,所述壳体1例如呈长方体结构、圆柱体结构、椭圆柱体结构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图6所示,在所述第一半壳体11和所述第二半壳体12密封连接后,所述边缘部13被上下两侧弯折向所述壳体1的侧壁。边缘部13贴合在壳体1的侧壁上。该设计可用以减小整个壳体1的体积,以便于对储能装置进行收纳。同时,也便于将储能装置安装到电子设备中,能减小装配时所占用的空间。
所述第一半壳体11的边缘部13与所述第二半壳体12的边缘部13密封连接,以形成密封边缘,所述密封边缘的一部分向壳体的第一侧弯折,并且另一部分向与所述第一侧相反的方向向所述壳体的第二侧弯折。
例如,密封边缘的一部分朝向第一侧弯折,另一部分朝向第二侧弯折,而不是整体朝一侧弯折。通过这种方式,两侧弯折的反弹力能相互抵消,从而防止密封边缘脱离壳体1的侧壁。
此外,与一侧弯折相比,两侧弯折使得密封边缘的周向距离更大,并且密封边缘的一部分是重叠的。这样,在弯折后,密封边缘能均匀地贴合在壳体1的外表面上,而不会形成褶皱。该储能装置的表面平整。
在其他示例中,密封边缘在弯折后与壳体1的外表面具有设定距离,而不是贴合在外表面上。
本发明的端子2呈片状结构,其包括片状导体和设置在所述片状导体的至少一个表面的边缘的第一热塑材料层,所述第一热塑材料层与所述开窗结构4形成密封连接。其中,片状导体例如为钢板。第一热塑材料层为热塑性材料,在加热至设定温度时,可以获得粘性,配合外部压力的作用下,可以使端子2与开窗结构4良好的连接在一起。
需要说明的是,端子2例如可以呈圆形片状结构或者方形片状结构等,当然也可以是其它的结构形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进行调整,对此不作限制。
可选的是,在所述壳体1的与所述第一热塑材料层连接的部位具有第二热塑材料层,所述第一热塑材料层与所述第二热塑材料层热熔连接。第一热塑材料层和第二热塑材料层均为热塑性材料,在加热至设定温度时,均可以获得粘性,再配合外部压力的作用,能够使端子2与壳体1之间形成更好的密封连接。在该连接方式下,特别地,当壳体1内压增高到一定程度时,能较为容易的破坏端子2与壳体1的密封连接处,用以在端子2与壳体1的密封连接处进行泄压,从而保证了储能装置的使用安全性。
可选的是,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第二热塑材料层具有向所述开窗结构4内延伸的延伸部14。所述延伸部14可用于适当的隔离壳体1与端子2。当壳体1为金属塑料复合膜时,可以防止壳体1的金属材料层与端子2之间形成连接,用以降低发生短路的几率。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子2连接在所述壳体1的所述腔体一侧或者与所述腔体相背的一侧。以尽量方便端子2与能量转换元件3上的电连接部31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需要灵活调整,对此不作限制。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端子2的内表面和/或所述电连接部31的用于接触的部位设置有凸点。例如,在所述端子2的内表面设置有多个凸点,多个凸点呈矩阵分布。在进行抽真空时,凸点首先与电连接部31接触。由于大气压力的作用,故电连接部31上形成凹坑。凸点与凹坑相配合,能够有效地防止端子2相对于电连接部31发生移动。该方式相当于将端子2与能量转换元件3上的电连接部31直接接触,接触式连接方式比较简单。此外,在端子2和电连接部31压合完全时,凸点能够增大二者的接触面积,并且端子2和电连接部31在空间上形成接触,而不仅仅在平面内的接触。这使得二者的电连接更稳定。
可选的是,所述能量转换元件3上的电连接部31与所述端子2之间可以采用大气压合或者焊接的方式接触。这两种方式均能使端子2与能量转换元件3上的电连接部31良好的接触导通。
本发明的能量转换元件3,其结构为:如图2所示,包括有能量转换元件本体和与所述储能元件本体机械连接的所述电连接部31,或者所述电连接部31为所述储能元件本体在其表面延伸的部分。在本发明中,电连接部31通过端子2与外部实现电连接,故无需将电连接部31从第一半壳体11和/或第二半壳体12的边缘向外引出,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发明提供的储能装置例如可以为软包电池,其中的能量转换元件3为电芯,其可以为卷绕式裸电芯,也可以叠片式裸电芯,对此不作限制。卷绕式裸电芯即整片的电极片(例如,电极片包括正极片、负极片和位于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的隔离膜)卷绕成螺旋结构。叠片式裸电芯即电极片被分割为多个片材,多个片材层叠在一起。
如5和图6所示,在所述能量转换元件3的内部还设置有芯柱32,所述芯柱32的至少局部与所述电连接部31(例如极耳)相对,所述电连接部31被压紧在所述端子2和所述芯柱32之间。在所述能量转换元件3中部位置设置所述芯柱32,能进一步加强端子2与能量转换元件3上的电连接部31之间的顶持力,从而实现二者更良好的接触,同时可以使电连接部31不受上下压力损伤,以保护电连接部31。
例如,芯柱32为绝缘材料,例如其材质为塑料、陶瓷、玻璃等。芯柱32的形状为圆柱、方形柱、椭圆形柱、多棱柱等。
例如,能量转换元件3绕设在芯柱32外。在能量转换元件3的轴向的两端设置有电连接部31。两个电连接部31分别与芯柱32的两端相抵。在抽真空时,芯柱32能够与端子2一起挤压电连接部3,从而使得电连接部3与端子2能够良好的接触导通。
而在其他示例中,能量转换元件3为叠片结构。芯柱32垂直于每层的表面。在该能量转换元件3的中部设置有贯穿各层的芯柱32。该芯柱32同样能起到支撑电连接部31的作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储能装置例如可以为软包电池,也可以为钢壳电池等。该储能装置可以应用在多种电子设备中。例如,该电子设备可以是但不局限于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笔记本电脑、游戏机、对讲机、耳机、电子书阅读器等。
上述的电子设备包括电子设备外壳和储能装置。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在电子设备外壳内设置有PCB。储能装置被设置在电子外壳内,并通过PCB与电子设备内的用电设备电连接,用以对用电设备进行供电,以使电子设备可以正常使用。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储能装置的组装方法。
其中,所述储能装置包括能量转换元件3,壳体1以及端子2。所述能量转换元件3具有设置在其表面的至少一个电连接部31。在所述壳体1的内部形成腔体,在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开窗结构4。所述端子2呈片状结构。
所述储能装置的组装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端子2的至少一个表面的边缘与所述开窗结构4形成密封连接。
将所述能量转换元件3放置到所述壳体1的腔体内。
对所述壳体1内进行抽真空处理,利用大气压力挤压所述端子2,以使所述端子2与所述能量转换元件3的电连接部31接触。
再将所述壳体1进行封闭,以形成储能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储能装置的组装方法,对所述腔体进行抽真空,利用大气压力将所述端子2压紧在所述能量转换元件3的电连接部31上。在抽真空时,腔体内的气压小于大气压强。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壳体1的局部发生形变。端子2逐渐靠近电连接部31,最终与电连接部31相接触,并紧密贴合在一起。在进行充、放电时,能量转换元件3通过电连接部31、端子2与外部电路进行导通。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对腔体进行抽真空,利用大气压力将端子2与能量转换元件3的电连接部31接触。相对于采用焊接的方式将二者连接。通过这种方式,内部的能量转换元件3不会受到高温的影响,从而保持良好的能量转换性能。
此外,当壳体1的腔体内部出现气体时,例如,内部的气压大于大气压强时,由于内部气压的作用,故壳体1内部会逐渐膨胀。端子2可以逐渐远离能量转换元件3,直至与电连接部31分离。这样,端子2与电连接部31之间形成断路,停止进行充、放电。通过这种方式,能有效地避免储能装置发生爆炸,保证了储能装置使用的安全性。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能量转换元件,所述能量转换元件具有设置在其表面的至少一个电连接部;
壳体,所述壳体由绝缘材料制备而成,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形成腔体,所述壳体包括密封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所述第一半壳体和所述第二半壳体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凹陷结构和围绕由所述凹陷结构的边缘向外延伸形成的边缘部;所述凹陷结构上设置有所述开窗结构;以及
端子,所述端子呈片状结构,所述端子的至少一个表面的边缘与所述开窗结构形成密封连接,所述电连接部与所述端子的内表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材质为塑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材质为聚醚酮、聚醚醚酮或者含有上述两种材料的多层复合膜,多层塑料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半壳体和所述第二半壳体密封连接后,所述边缘部被上下两侧弯折向所述壳体的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连接在所述壳体的所述腔体一侧或者与所述腔体相背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加热、粘结或者注塑的方式将所述端子与所述开窗结构密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转换元件包括能量转换元件本体和与所述储能元件本体机械连接的所述电连接部,或者所述电连接部为所述储能元件本体在其表面延伸的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转换元件为卷绕式裸电芯或者叠片式裸电芯。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部与所述端子的内表面焊接;
在进行焊接时,焊点或者焊道从所述壳体的外侧穿过所述端子;或者
焊点或者焊道由所述端子与所述电连接部的接触面处向周围逐渐扩散。
10.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装置为软包电池。
CN201911398057.0A 2019-12-30 2019-12-30 储能装置 Pending CN1110096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98057.0A CN111009625A (zh) 2019-12-30 2019-12-30 储能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98057.0A CN111009625A (zh) 2019-12-30 2019-12-30 储能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09625A true CN111009625A (zh) 2020-04-14

Family

ID=701195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98057.0A Pending CN111009625A (zh) 2019-12-30 2019-12-30 储能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09625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28212A (zh) * 2020-07-29 2020-09-04 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及其制作方法和电动装置
KR20210042403A (ko) * 2020-07-14 2021-04-19 닝더 엠프렉스 테크놀로지 리미티드 배터리 및 상기 배터리를 구비한 전기 소모 장치
CN112751112A (zh) * 2020-12-30 2021-05-04 广东微电新能源有限公司 电池单体、制备电池单体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1135166A1 (zh) * 2019-12-30 2021-07-08 广东微电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装置以及储能装置的组装方法
WO2021135164A1 (zh) * 2019-12-30 2021-07-08 广东微电新能源有限公司 软包电池的制造方法
WO2022000423A1 (zh) * 2020-07-02 2022-01-06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及电子装置
CN115053385A (zh) * 2020-07-14 2022-09-13 株式会社Lg新能源 纽扣型二次电池
US12021270B2 (en) 2020-07-17 2024-06-25 Dongguan Poweramp Technology Limited Battery cell module and battery pack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51327B1 (en) * 2000-07-11 2004-06-15 Insonus Medical, Inc. Miniature plastic battery assembly for canal hearing devices
CN106543551A (zh) * 2015-09-16 2017-03-29 天津中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塑料壳体、锂离子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CN108346758A (zh) * 2017-01-25 2018-07-31 兴能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塑料壳的可充式锂离子电池
CN109346626A (zh) * 2018-10-31 2019-02-15 新余赣锋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可抗干扰的聚合物电池
CN208797048U (zh) * 2018-09-30 2019-04-26 广东微电新能源有限公司 用于电子设备的电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51327B1 (en) * 2000-07-11 2004-06-15 Insonus Medical, Inc. Miniature plastic battery assembly for canal hearing devices
CN106543551A (zh) * 2015-09-16 2017-03-29 天津中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塑料壳体、锂离子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CN108346758A (zh) * 2017-01-25 2018-07-31 兴能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塑料壳的可充式锂离子电池
CN208797048U (zh) * 2018-09-30 2019-04-26 广东微电新能源有限公司 用于电子设备的电池
CN109346626A (zh) * 2018-10-31 2019-02-15 新余赣锋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可抗干扰的聚合物电池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35166A1 (zh) * 2019-12-30 2021-07-08 广东微电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装置以及储能装置的组装方法
WO2021135164A1 (zh) * 2019-12-30 2021-07-08 广东微电新能源有限公司 软包电池的制造方法
WO2022000423A1 (zh) * 2020-07-02 2022-01-06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及电子装置
WO2022011558A1 (zh) * 2020-07-14 2022-01-20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和具有所述电池的用电装置
KR20210042403A (ko) * 2020-07-14 2021-04-19 닝더 엠프렉스 테크놀로지 리미티드 배터리 및 상기 배터리를 구비한 전기 소모 장치
EP3968443A4 (en) * 2020-07-14 2022-03-16 Ningde Amperex Technology Ltd. BATTERY AND ELECTRICAL DEVICE WITH THIS BATTERY
CN115053385A (zh) * 2020-07-14 2022-09-13 株式会社Lg新能源 纽扣型二次电池
JP2022544426A (ja) * 2020-07-14 2022-10-19 寧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電池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電気機器
JP7359849B2 (ja) 2020-07-14 2023-10-11 寧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電池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電気機器
KR102608005B1 (ko) * 2020-07-14 2023-12-01 닝더 엠프렉스 테크놀로지 리미티드 배터리 및 상기 배터리를 구비한 전기 소모 장치
US12021270B2 (en) 2020-07-17 2024-06-25 Dongguan Poweramp Technology Limited Battery cell module and battery pack
CN111628212A (zh) * 2020-07-29 2020-09-04 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及其制作方法和电动装置
CN112751112A (zh) * 2020-12-30 2021-05-04 广东微电新能源有限公司 电池单体、制备电池单体方法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09625A (zh) 储能装置
KR100496305B1 (ko) 파우치형 리튬 이차 전지와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11129388A (zh) 一种储能装置以及储能装置的组装方法
CN102195025B (zh) 电极组件和使用该电极组件的二次电池
EP2731175B1 (en) Secondary battery pack
EP2083460B1 (en) Battery pack
KR100938896B1 (ko) 배터리 팩
JP2005108747A (ja) フィルム外装電池および組電池
JP2003086159A (ja) 電池及び電池パック
CN211605217U (zh) 一种储能装置
JP2015153694A (ja) 電気化学セル
CN211789137U (zh) 一种纽扣电池
WO2021135165A1 (zh) 一种储能装置以及储能装置的组装方法
CN111129365A (zh) 电池装置
JP2003162987A (ja) 基板一体化電池及び電池パック
CN102544397B (zh)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
JP2015165460A (ja) 電気化学セル
CN106165153B (zh) 具有保护电路模块固定部的电池组
WO2022011558A1 (zh) 电池和具有所述电池的用电装置
CN111129564A (zh) 储能装置的组装方法
JP4637305B2 (ja) 電池パック
CN111354916A (zh) 纽扣电池极壳与电极极耳电连接方法及电连接结构和产品
KR20070097142A (ko) 이차전지
KR101546002B1 (ko) 전기화학 에너지 저장 장치
US20220416377A1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pouch batter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