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076A - 在固定与移动无线电单元间的数字无线电链路中用于抵销干扰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在固定与移动无线电单元间的数字无线电链路中用于抵销干扰的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0076A CN1110076A CN94190326.5A CN94190326A CN1110076A CN 1110076 A CN1110076 A CN 1110076A CN 94190326 A CN94190326 A CN 94190326A CN 1110076 A CN1110076 A CN 111007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gnal
- correlator
- output
- circuit
- interferen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7480 sprea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386 neutraliz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934 dela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111 delay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269 spontaneous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269238 Da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2364 Peperomia pellucid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0000007711 Peperomia pellucid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30 elimin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379 elimin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62 fa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606 norma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72 regene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076 repl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22—Site diversity; Macro-divers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18—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allowing seamless reselection, e.g. soft resel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18—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allowing seamless reselection, e.g. soft reselection
- H04W36/185—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allowing seamless reselection, e.g. soft reselection using make before brea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Noise Elimin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装置包括:用于确定移动台为了最好的
接收因而应当连接到哪个基台的装置,以及用于使移
动台维持与当前相连接的基台的连接的装置。抵消
装置是用来抵消在移动台与基台的连接为非最佳接
收时所造成的干扰。
Description
本发明关系到在固定与移动无线电单元间的数字无线电链路中用于抵销干扰的装置。
在申请号为GB 9304901.3的英国专利中,描述了提供这种无线电链路的设备,其中阐述了例如能对扩频导频信号的同相I分量和正交相位Q分量的幅度进行良好估值的Wiener型滤波器的应用。
在利用直接序列码分多址(CDMA)的蜂窝移动无线电系统中,相邻蜂窝区内复用相同的载频是可能的。然而,这仅仅在保证当所有时间每个基台都通过和它之间有最佳通信路径的基台通信的条件下,才是传统意义上认为的正常工作。对于完全在单个蜂窝区的边界以内的移动台,这并不会引起问题,这是因为最佳基台几乎总是移动台所在蜂窝区内的工作基台。然而,考虑图1所示的例子,其中移动台2沿蜂窝区边界弯曲行进,这样,其通信路径以及其最佳连接(affilition)就在两个基台之间变化,如图2所示。参考图2,其中表示了当移动台在点A和点B之间迂回时,相对于基台4和基台6的接收强度。图2所示的方框区显示了应当被优选使用的基台。无阴影线的方框代表基台4,而有阴影线的方框代表基台6。
实际上信号强度的变化更可能是由到两个基台的路径上阴影的变化(例如由于建筑物)引起的。如果移动台缓慢地从一个基台为最佳台的区域移动到另一个基台为优选台的区域,这将不会引起什么困难。实质上当最佳连接改变时,可让网络进行强制转移,以使移动台将通过较好的基台继续通信。
然而,如果移动台快速地移动和/或如果阴影的变动在空间上十分频繁,那么所需要的这些转移次数就比网络能提供的更多。这种情况下,移动台将有相当部分的时间化费在与错误的基台相连接。对于这种情况的所有全部时间,假定下行链路功率控制是起作用的,那么基台必须向移动台发射比起从其它基台所需要发射的更大的功率。由于CDMA蜂窝移动网络受干扰限制,这些不正确连接的时期将暂时导致总系统容量的恶化。
传统上,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是使用所谓的“软切换”(“Soft handoff”)。在这种情形下是这样安排的,即对于在蜂窝区边界上或附近处的移动台从两个最靠近的基台同时发射下行链路信号功率。这就允许通过快速改变来自两个基台发射功率的比例来适应路径上短时期的变化。
解决此问题的另一种已知的方法是使用瞬间硬切换,其中移动台能请求即刻把其通信路径从一个基台切换到另一个基台。这种设施能提供的容量与由软切换所得到容量相差不大。只有当网络能同时提供从交换机(例如移动交换中心)到两个基台的信息时,才能进行瞬时硬切换。对于延时临界服务,新开始处理呼叫的基台将没有足够的时间请求来自移动交换中心的信息。
这样,对于下行链路上使用软切换或瞬时硬切换的移动台来说,必须同时为两个基台提供用户数据。这就能估计到,从移动交换中心到基台的链路上的通信量将增加(典型地为30-50%)。对于使用租用线来支持这些链路的操作员来说,由这种附加通信量造成的花费将是不希望的,并可以证明这种花费是很可观的。
本发明允许移动台在即使发现了到另一个基台有更好的路径以后仍保持与原基台的连接。这将在移动台通过它进行通信的基台的蜂窝区内以及也将在移动台应当通过它进行通信的另一个基台的蜂窝区内提高干扰的电平。对于工作在两个蜂窝区的某些移动台(即那些在另一种情况下将会受到严重干扰的移动台)的接收机来说,借助于干扰抵消法可把附加的干扰几乎都去掉。
直接扩频CDMA系统中的干扰抵消原理是熟知的。实质上,不希望的信号被解扩和解调,并且按传统的方法,从接收信号中获得它的载波相位和所有重要的多路径分量的振幅的估值。这样,所有这些信息被用于在整个扩展的频带内重建一个不希望的信号的近似拷贝,然后将它以反相形式加到总的接收机输入信号的适当延时的形式中,以便去抵消它。
当所有信号幅度都相近时,干扰抵消法就不能很好工作。干扰抵消法显然只能用来解调那些不用它就不能被解调的信号。如果所有信号都具有相近的幅度,那么,按定义,没有一个信号是能够不用干扰抵消法就能以可接受的低错误率被解调的。然而,如果没有一个信号能在抵消干扰之前就能被解调,那么由于判决误差,为抵消而再生的近似拷贝将成为较差的拷贝。这有两个含意:
1)当所有信号有相近的幅度时,就没有特定的被抵消候选者,所以所有信号(除了要接收的一个信号)都必须被抵消,这就导致要有一个十分高复杂性的接收机。
2)由于用来抵消的信号拷贝一开始就很差(这是由于判决误差造成的),所以抵消的效果将很差,尽管也可得到一定的抵消效果。抵消以后,所有信号有可能被较好地解调。这些新的解调数据可被用来给出用于抵消的新的再调制的信号复制品(它应当被原来的接收信号所抵消)。这样,有两种(并且,通常是几种)抵消途径可被用来改善性能。然而,接收机的复杂性随途径的数目呈线性增长。
这样,在所有信号具有相似幅度的情况下,干扰抵消法被证明是高度复杂的。然而,在对移动台发射功率进行功率控制以致所有信号都在同一电平下接收的情况中,CDMA蜂窝移动系统上行链路中的最佳通信容量确实有所提高。
在下行链路中,情况多少有些不同。下行链路中加上功率控制后使所有移动台都经历到同样的信号干扰比,而并非必然地是同样的功率电平。因为在蜂窝区拐角附近干扰的相对电平一般比蜂窝区中心附近干扰的相对电平高三倍,所以下行链路功率控制一般将会引起移动台的接收功率电平在5-7dB范围内变动。如果移动台首先抵消从其基台向位于其蜂窝区周界附近的移动台发射的某些或全部信号,那么可能会有助于在蜂窝区中心附近的移动台的接收。这就可允许它们降低对来自基台的发射功率的接收要求,这将减小由该基台产生的总的干扰。然而,由于较靠近基台的移动台只占蜂窝区内移动台的相当小的一部分,以及由于发射给它们的功率开始时较小,所以并不能期待该效应对容量会有很大的改善。
另一方面,蜂窝区边缘附近的移动台是那些已经从其基台接收到最强信号的移动台,所以想抵消任何较弱信号的企图不太可能会获得成功。
现在考虑在蜂窝区边界以外的移动台的情况。在同一蜂窝区内的所有移动台会把(作为任何其它信号)发射到该移动台的信号作为干扰。然而,由于移动台的信号可能非常强,就造成以下两点情况:
因为作为强信号,它应当能够几乎无误差地被解调以及在足够强的电平下很容易对其能量作出良好的估值,所以比较容易将其抵消,且因为作为强信号,其干扰更为严重,所以也就更值得进行抵消。
至此,只考虑了基台提高向在其标称边界以外的移动台的发射功率时对区内其它用户的影响。然而,基台总发射功率的增加,将影响到与在该基台周围的所有基台连接的移动台中的某些移动台的接收。这在图3上有所说明。
在图3中,移动台M1连接到基台A,虽然理想地它应当连接到基台B。由于这一点,基台A发送到移动台M1的功率大于所需要的功率。假定基台A没有扇形方向性的天线,那么发射到移动台M1的总功率分量将朝全方位辐射,如图上虚线箭头所示。这样,向移动台M1发射的增加了的功率将不单增大对靠近移动台M1的移动台的干扰电平,也将增大对其相应蜂窝区的邻近边界附近的所有移动台(即M2和M10)的干扰电平。这样,这些移动台也将从抵消由基台A到移动台M1的发射中得益。
典型地,如果移动台位于蜂窝区拐角附近,那么移动台可能需要抵消最多来自大约三个基台的信号。这样,例如,移动台M5可能从抵消基台D(其本身的基台)、E和A发射的某些信号中得益。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干扰抵消装置,它在对网络容量无重大损失的情况下,避免了对软切换的需要或对瞬时硬切换的需要。
按照本发明,给出了一种用于提供固定与移动无线电单元间的数字无线电链路的设备中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用于确定移动台为进行最佳接收,因而应当连接到哪个基台的装置;用于使当前与移动台相连接的基台维持与移动台连接的装置;以及用于抵消当移动台与基台的连接为非最佳接收时所造成的干扰的抵消装置。
现在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其中:
图4显示了消除从同一基台发射的干扰的干扰抵消器的方框图,
图5显示了用于消除另外的基台发射的干扰的干扰抵消器,
图6显示了用于消除从同一基台发射的干扰并使用预组合的Rake接收机的干扰抵消器,
图7显示了交变信号和导频相关器的方框图,
图8显示了用于消除从同一基台发射的干扰并使用预组合Rake接收机和组合器后抵消(post combiner cancellation)的干扰抵消器的方框图,以及
图9显示了用于重新调制干扰信号的另一结构。
参考图4,干扰信号抵消器包括多个Rake分支(Rake finger)10、12、14,且可看到每个Rake分支包括后面将参照第一Rake分支10进行描述的全部电路。Rake分支10在输入线I、Q上接收同相和正交相位信号,并把它们连接到延时电路16上。延时器电路有两根输出线,每根连接到复合导频信号相关器18、复合干扰信号A相关器20、以及复合干扰信号B相关器22的输入端。复合导频信号相关器18有两根输出线,每根分别连接到Wiener型滤波器24、26,复合干扰信号及相关器20、22每个都有一对输出线,分别连接到延时电路28到34。Wiener型滤波器24的输出连接到乘法电路36的两个输入端的每一端、延时电路54的一个输入端、乘法电路40的一个输入端乘法电路42的一个输入端、以及乘法电路44的一个输入端。Wiener型滤波器26的输出连接到乘法电路38的两个输入端的每一端、延时电路56的一个输入端、乘法电路42的一个输入端以及乘法电路46的一个输入端。乘法电路36和38的输出分别连接到加法器电路48的一个输入端。乘法电路40、42中每个电路的输出分别连接到加法器电路50的一个输入端,乘法电路44、46的输出分别连接到加法器电路52的一个输入端。延时电路54的输出连接到乘法电路58的一个输入端和复合乘法电路66的一个输入端。延时电路56的输出连接到乘法电路60的一个输入端和复合乘法电路66的另一个输入端。复合乘法电路66还有另两个输入端,每个输入端分别接收延时电路68和70的输出。延时电路68、70分别连接到Rake分支外面的输出滤波器124、122,这将在后面描述。复合乘法电路66有两根输出线,每根线连接到在Rake分支外面的电路上,这将在后面描述。每个Rake分支包括另一个延时电路64,它有两根输入线,连接到在Rake分支外的电路上,以及有两根输出线,每根线分别连接到复合信号相关器72的一个输入端。复合信号相关器72有两根输出线,每根线分别连接到乘法电路58、60的输入端。乘法电路58、60的输出分别连接到加法器电路62的输入端,加法器电路的输出连接到在Rake分支外的电路上。类似地,加法器电路48、50、52各自的输出连接到在Rake分支外面的电路上。
现在来描述外接在每个Rake分支上的电路。加法器电路74的输入端分别接收Rake分支10中加法器电路52的输出和来自其它Rake分支的相应的输出。加法器电路74的输出连接到半线性乘法电路86的输入端和限幅器件88。加法器电路76连接到Rake分支10中的加法器电路50的输出,且其另外的输入端分别连接到其它Rake分支中加法器电路的输出。加法器电路76的输出连接到半线性乘法电路90的输入端和限幅电路92。加法器电路78的一个输入端连接到Rake分支10中加法器电路48的输出,且其另外的输入端连接到其它Rake分支中加法器电路的各自输出。加法器电路78的输出连接到定标装置104的输入端。限幅电路92的输出连接到半线性乘法电路90的另一个输入端和延时电路98的一个输入端。半线性乘法电路90的输出连接到乘法电路94的另一个输入端。乘法电路94的输出连接到平均和保持电路96的一个输入端,平均和保持电路96的输出连接到乘法电路101的一个输入端和乘法电路102的一个输入端。延时电路98的输出连接到复合干扰信号A扩展电路100,此电路有两根输出线,分别连接到乘法电路101和乘法电路102的另一个输入端。乘法电路101和102的输出分别连接到加法器电路118、120的一个输入端。限幅电路88的输出连接到半线性乘法电路86的另一个输入端和延时电路110的一个输入端。半线性乘法电路86的输出连接到乘法电路106的一个输入端。乘法电路106和乘法电路94的各自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到定标装置104的输出。乘法电路106的输出连接到平均和保持电路108的输入端,平均和保持电路108的输出连接到乘法电路114的一个输入端和乘法电路116的一个输入端。延时电路110的输出连接到复合干扰信号B扩展器电路112的一个输入端,该电路112有两根输出线,每根线分别连接到乘法电路114、116的另一个输入端。乘法电路114和116的每个电路的输出分别连接到加法器电路118和120的另一个输入端。加法器电路118和120的输出分别连接到发送接收滤波器112、124的一个输入端,该滤波器的输出分别连接到每个Rake分支中的延时电路70和延时电路68的输入端。
I和Q信号线也分别连接到延时电路128和延时电路126的一个输入端,这些延时电路的输出分别连接到减法器电路130、132的一个输入端,每个减法器电路的第二个输入端也分别连接到加法器电路80、82的输出端。减法器电路130、132的输出连接到每个Rake分支中的延时电路64的各自的输入端。加法器电路84连接到加法器电路62和其它Rake分支中的相应的加法器的输出。加法器电路84的输出代表了接收机的输出信号,并且该信号在输出线134上生成。
现在来描述图4所示电路的运行情况。
图4显示了用于三分支Rake接收机的抵消器,它抵消两个干扰信号A和B,以便接收一个信号。对这种情况,假定所接收的干扰信号是从相同基台发射的,所以多径特性对于这两个干扰信号是相同的。信号的多径特性也是同样的,并可从导频信号来进行估值。
宽带复合基带信号I、Q在抵消接收机中被接收,同相和正交相位分量进入三个Rake分支10、12、14中的每一个,作为代表,现在将集中描述其中的Rake分支10。假定所有Rake分支借助于确定与每条路径PD1、PD2和PD3有关的信号延时,从而都被适当地同步在三个起支配作用的多径分量上。借助于延时电路16将延时(T-PD1)插入Rake分支10的信号路径。这使每条所需要的路径的延时近似为T(由采样接收信号可得到的分辨度)。T被选择为超过在全部路径上的最大延时。
导频由具有延时PD1的复合导频1相关器18所解扩。如果在产生导频信号的扩频序列中已使用了不同的同相和正交相位扩频码,那么这就需要是包含四个实相关器的全复合相关器。同相和正交相位的解扩导频的输出是含噪声的,但具有受多普勒衰落速率所限制的带宽。对于同相和正交相位信号,对称的Wiener型滤波器24、26被分别用来提供对具有较好信噪比的导频信号进行估值。该滤波器具有延时D1。
以与导频信号同样的方式,用被加有干扰信号的扩频码的复合相关器将干扰信号A,20解扩。在这一阶段,所需要做的是使用导频信号来补偿干扰信号的相位和幅度。借延时电路28、30在解扩的干扰信号A的路径中插入延时D1,以便与由Wiener滤波器24、26引起的导频估值路径中的延时相匹配。然后,一对乘法器40、42和加法器电路50进行计算Re{P*A}以产生相位对准的加权信号。这个信号和相应的信号分量加到Rake分支以便在加法器电路76的输出端上产生最大比值组合信号。
接在加法器电路76输出端的硬限幅器92对干扰信号A的数据进行判决。为了进行相减(也就是抵消),将这些判决用来重建干扰信号A。为了实现正确的抵消,干扰信号A的幅度必须被估值。这是借使用加法器电路76的输出来完成的。借半线性乘法电路90去掉调制,以及通过使用乘法电路36、38,加法器电路48、78,定标电路104和乘法电路94来从导频信号估值器得到输出,使用该输出来将抽样加权。
假定干扰信号A(t)经过具有复数基带脉冲响应h(t)的路径进行传送,其中
h(t)=
ai(t).exp jθi(t).δ(t-τi)
那么,接收到的干扰信号A将是:
导频信号P(t)也在同样的路径上传送,且将被用来对于其ai为相当大的τ、τi值进行各个ai和θi的估值,这些估值正比于所传输的导频信号电压,且可表示为P(t-D1).K.
i(t-D1)的形式。延时D1是由来于Wiener型滤波器的延时。
Rake接收机借接收到的抽头加权量组以适当的延时可有效地对所接收的信号(被延时了D1)进行卷积,只取实部。
这样,其输出是:
现在第二项只包含未与扩频码同步的信号,所以这些信号将借助于处理增益而被显著地压缩。而且,由于所有感兴趣的元素都是同相的,就可以略去实数算子。这样我们有:
用ADS(t)除以N(t),我们得到 (ADS(T))/(k.P(T-D1))
注意到尽管导频电压被表示为时间的函数,但其峰值电压将是常数,所以ADS(T) N(t)基本上是所传输的信号电平的恒定度量值。它本身可能是常量,允许长时间取平均;或者它也可能根据来自移动站(该移动站将传输(t)作为它所希望的信号而接收进来)的下行链路功率控制要求而发生变化。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么最长的可允许进行平均的时间就是相邻的功率控制更新之间的时间间隔。可以看到该平均是在平均和保持电路96中进行,其中假定延时D2等于相邻的功率控制更新的这段时间间隔。平均是由在该时间间隔内进行积分来完成的,然后进行标定、保持,以便在下一个时间间隔输出。这样就有另一个固定延时D2。这时被解调的数据也被延时电路98再次延时D2,并被馈到扩频电路100上,该电路运行干扰信号的扩频码(具有和数据同步的相位,也就是相对于接收相关器延时D1+D2+T)以产生干扰信号的一个新的形式。该信号由 (ADS(t))/(N(t)) 进行标定,所以现在我们应当有
。
现在信号被加到一对加法器118、120和滤波器122、124上以便再产生发送和接收滤波器对于原始发射信号的效应;这些滤波器具有延时D3。然后信号分别经延时电路60、68被反馈到复合乘法电路66,信号在这里与由导频信号中获得的标定信号相乘(该导频信号被延时了D2以便匹配定时并被适当延时)。复合乘法电路66的输出信号被分别加到加法器电路80、82上,其输出分别和I与Q信号一起被加到减法器电路130、132上,I、Q信号是先经电路128、126延时,然后再送去进行减法的。实际上,该运算仿真了在估值传输路径上传送新产生的信号。应注意到,所有系数按比例因子P(t-D1-D2-D3)定标。这就抵消了定标信号的分母,以得到信号A的正确定标的复合复制品。
第二干扰信号B通过使用半线性乘法电路86、乘法电路106、硬限幅电路88、延时电路110、扩频器电路112,平均和保持电路108以及乘法电路114、116等以完全同样的方式被处理,所有电路都以和对于干扰信号A所描述的完全相同的方式工作。应注意到,许多电路都是与A公用的(因为两个信号是在相同的路径上被接收的)。在两个信号(A和B)被抵消以后,就可以解调所需要的信号,在从与干扰信号同样的源接收所要求的信号的情况下,从导频信号得出的信道估值对于所需要的信号的解调是有效的。这些导频信号必须被延时D2和D3,以便在时间上使它们与被抵消信号相匹配,然后就允许以传统方式通过Rake接收来进行解调。
参考图5,在此显示了一个抵消器的方框图,其中干扰来自与所需要的信号不相同的基台。应当理解,电路是类似于以上参考图4所述的电路,且以同样方式工作,自始至终使用相同的参考符号。
按照下述理由,不需要使用复合相关器72、乘法电路58、60、加法器电路62、延时电路64、以及加法器电路84。
为了接收来自其基台的有用信号,就不能使用从干扰基台得到的导频信号。因此,抵消器的输出Ic和Qc被馈到一个分立的接收机,其中导频信号相关器运行适合于所需要信号的基台的扩频码,它与干扰基台所用的扩频码不相同。由于来自发射所需要信号的基台的多径分量通常都将以与来自发射干扰信号的基台的多径分量不同的时间到达,所以在用于所需要的信号的Rake分支和干扰接收机之间没有一对一的对应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对所需要信号的接收机来说有两个任选项:
1)用于通过对Ic和Qc进行相关接收以接收所需要的信号的导频信号。这时,抵消两个不需要的信号可使导频信号的信噪比得以改善。另一方面,为了得出Wiener滤波后的导频信号估值,所需要信号的解调需经进一步的延时D1。
2)用于通过对I和Q进行相关接收以接收所需要信号的导频信号。这时不需要附加的延时。然而导频信号的信噪比受干扰信号A和B(以及更一般地有C、D、E等)的影响。
本发明也适合于使用预组合Rake接收机的情况。当需要单一接收机解调几个按不同码并行接收的所需要的信号时,预组合Rake接收机可减少硬件的复杂性。当需要抵消从同一基台发出的许多个信号时,此能力对抵消干扰是特别有用的。图6显示了一种预组合Rake接收机的结构,该接收机被设计成能实现对从与所需要信号相同的基台发出的干扰信号的干扰抵消。
它的工作非常类似于图4的电路,且采用了相同的参考数字用来表示相同的电路元件。主要不同点是:干扰信号在Rake分支中不进行解扩,而是被适当地延时和复合加权以对准片相位对准相位及对幅度加权。另外,任何所有信号共用的复合覆盖码可在这一阶段被去除掉。然后经预处理的信号在加法器电路76中被加到一起。接着,加法器电路76的输出被A和B相关器136、138处理,以得到解调后的干扰信号。在这一阶段以后,抵消信号的合成过程与参考图4所显示和描述的过程完全一样。
图6说明了在抵消阶段之后,用于解调所需要信号的预组合Rake的使用,并说明了多达三个信号的并行解调。预组合Rake在这一阶段的使用完全是可任选的-它在抵消阶段的使用并不牵连到它在接收阶段的使用。应注意到,假设复合覆盖码是被包括在复合干扰信号A扩频器(t-T-D1-D2)中,并且对复合干扰信号B来说,情况也是类似的。输出信号由相关器140、142、144生成。
上述电路可以有几种可能的变化。首先,如果导频信号码完全等于覆盖相位随机码,那么导频信号相关器18不再被使用,复合覆盖码调制器20的输出如以前一样地连接到延时电路28、30,并通过积分器146、148而连接到Wiener滤波器24、26,如图7所示。
另一种变化是在预组合Rake点的输出端进行抵消。在这种情况下,结构将如图8所示,其中同样元件再次由同样的数字表示。输入信号I、Q只被加到延时电路16上。加法器电路76的输出如以前那样被加到A和B相关器136、138上,还加到延时电路128上(它现在包括另外的延时元件2TL),其输出加到减法器电路130上,后者还接收来自加法器电路84的输出。不再需要延时电路126和减法器电路132。另外,加法器电路80、82的输出直接加到延时电路64上。加法器电路130的输出加到相关器140、142、和146上。
参考图9,显示了另一种对干扰信号进行再调制的结构。
该电路替换了图4到6和图8中的元件90到102以及106到120。图9中,只有实扩频电路148和150被用来产生各单独的信号。然后,这些信号当公共的复合扩频码通过I码电路154与半线性乘法电路152以及Q码电路158与半线性乘法电路156而被加上之前,先进行定标和相加。
那些熟悉本技术的人可以很容易理解到,在本发明的思想和范围内对上述电路进行修正是可能的。例如,如果发射一个强导频信号,那么接收机的性能可通过降低的组合器损耗而得到改善。然而,导频信号本身也是一个重要的干扰源,所以通常必须对增加的干扰电平和组合器损耗进行折衷选择。无论如何,如果导频信号能被抵消的话,就可以不进行这种折衷,就允许发射较强的导频信号而不会使干扰有任何增加。把恒定电平导频扩频电路加进到加法器电路118、120中,可使这种抵消很容易地实现。
另外,有可能同时抵消从相同基台和从其它基台来的干扰信号,因此可将图4和图5所示的电路进行组合实施。
也容易理解到,尽管实施例描述了两个干扰信号的抵消,但是用于解调和再调制干扰信号所必须的多个电路可组合成各种实施例,以便允许相应地抵消多个干扰。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提供固定与移动无线电单元间的数字无线电链路设备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用于确定移动台为进行最佳接收因而应当连接到哪个基台的装置;
用于使移动台与当前相连接的移动台维持连接的装置;
以及用于抵消在移动台与不能提供最佳接收的基台连接时所引起的干扰的抵消装置。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要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抵消装置包括多个Rake分支,它们被安置或可接收同相和正交相位输入信号,每个Rake分支包括:连接到Wiener型滤波器装置以便处理导频信号的第一相关器;至少一个用来处理从同一基地台接收到的至少一个相应的干扰信号的其它的相关器;另一个相关器和乘法装置;所述装置还包括:连接到所述Rake分支的至少一个相应的干扰扩频装置,它被安置成对所述的干扰信号进行扩频;连接到所述Rake分支以便定标从所述其它相关器得出的信号的定标装置;用来把所述定标装置的输出与所述其它相关器的输出相组合的组合装置;用来对组合装置的输出进行平均的装置;以及用于再产生发送和接收滤波器效应的滤波装置;所述乘法装置接收滤波装置的输出信号和从第一相关器得出的定标信号,以便生成将要被加到所述另一个相关器的信号,从该相关器产生出一个无干扰的信号。
3、如权利要求1中所要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接收的干扰信号来自不同的基台,并且抵消装置包括多个被安置成接收同相和正交相位输入信号的Rake分支,每个Rake分支包括:用于处理导频信号的第一相关器;用来处理至少一个相应的干扰信号的至少一个另外的相关器;以及乘法装置,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连接到所述Rake分支的被安置成用于对所述的干扰信号进行扩频的至少一个干扰扩频装置;连接到所述Rake分支用来定标从所述其它相关器得出的信号的定标装置;用来把所述定标装置的输出与所述其它相关器的输出相组合的组合装置;用来对组合装置的输出进行平均的装置;以及用于再产生发送和接收滤波器效应的滤波装置;所述乘法装置接收滤波装置的输出信号和从第一相关器得出的定标信号,以便产生将要被加到减法器装置上的输出信号,该减法器还接收延时的形式和同相与正交相位输入信号,由该减法器产生出一个无干扰的信号。
4、如权利要求1中所要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抵消装置包括被安置成接收同相和正交相位输入信号的多个Rake分支,每个Rake分支包括:连接到Wiener型滤波器装置以便处理导频信号的相关器;用来处理从同样的基台所接收的至少一个干扰信号的第一调制装置;和用来接收同相位和正交相位输入信号的经过延时和修正的形式的第二调制装置;以及乘法装置;所述装置还包括:用来接收从相关器和第一调制装置得到的信号的至少一个其它的相关器;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其它的相关器以便对所述的干扰信号进行扩频的至少一个干扰信号扩频装置;连接到所述Rake分支以便定标从所述至少一个其它的相关器得出的信号的定标装置;用来把所述定标装置的输出与所述至少一个其它的相关器的输出相组合的组合装置;用来对组合装置的输出进行平均的装置;以及用于再生发送和接收滤波器效应的滤波装置;所述乘法装置接收滤波装置的输出信号和来自相关器的定标信号以便产生加到所述第二调制装置的信号,由所述第二调制装置产生出至少一个无干扰的信号。
5、如权利要求4中所要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装置是预组合Rake接收机。
6、如权利要求5中所要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不使用相关器,且所述第一调制装置的输出端通过积分装置连接到所述Wiener型滤波器装置的输入端。
7、如权利要求5或6中所要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同相和正交相位输入信号只连接到所述第一调制装置,以及所述第二调制装置接收表示由每个乘法装置产生的信号之和的信号。
8、如上述权利要求2到7中任一项所要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干扰信号扩频装置包含两个实扩频装置,且在把每个扩频装置的输出进行定标和求和之后才被加上公共扩频码。
9、如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要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多个干扰被所述抵消装置所抵消。
10、如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要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来自多个基台的干扰被所述抵消装置所抵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GB939313078A GB9313078D0 (en) | 1993-06-25 | 1993-06-25 | Apparatus for use in equipment providing a digital radio link between a fixed and a mobile radio unit |
GB9313078.9 | 1993-06-25 | ||
GB9316491A GB2280088B (en) | 1993-06-25 | 1993-08-09 | Apparatus for use in equipment providing a digital radio link between a fixed and a mobile radio unit |
GB9316491.1 | 1993-08-09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0076A true CN1110076A (zh) | 1995-10-11 |
CN1075327C CN1075327C (zh) | 2001-11-21 |
Family
ID=263031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9419032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5327C (zh) | 1993-06-25 | 1994-03-22 | 在固定与移动无线电单元间的数字无线电链路中用于抵销干扰的装置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0657084B1 (zh) |
JP (1) | JPH08500715A (zh) |
CN (1) | CN1075327C (zh) |
DE (1) | DE69426553T2 (zh) |
ES (1) | ES2153419T3 (zh) |
FI (1) | FI109640B (zh) |
WO (1) | WO1995001068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011787A (en) * | 1996-03-21 | 2000-01-04 | Ntt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Inc. | CDMA mobile communication scheme with effective use of sector configuration |
US9503952B2 (en) * | 2013-03-08 | 2016-11-22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capability reporting and user equipment offloading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SE466081B (sv) * | 1990-04-26 | 1991-12-09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Foerfarande vid handoff i ett mobilradiosystem |
US5222248A (en) * | 1990-11-01 | 1993-06-22 | Motorola, Inc. | Call hand-off with user selectable site switching |
-
1994
- 1994-03-22 ES ES94910452T patent/ES2153419T3/es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4-03-22 CN CN94190326A patent/CN1075327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4-03-22 EP EP94910452A patent/EP0657084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4-03-22 WO PCT/GB1994/000583 patent/WO1995001068A1/en active IP Right Grant
- 1994-03-22 DE DE69426553T patent/DE69426553T2/de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4-03-22 JP JP7502536A patent/JPH08500715A/ja active Pending
-
1995
- 1995-01-24 FI FI950300A patent/FI109640B/fi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FI950300A0 (fi) | 1995-01-24 |
FI109640B (fi) | 2002-09-13 |
DE69426553D1 (de) | 2001-02-15 |
EP0657084B1 (en) | 2001-01-10 |
EP0657084A1 (en) | 1995-06-14 |
FI950300A (fi) | 1995-01-24 |
JPH08500715A (ja) | 1996-01-23 |
WO1995001068A1 (en) | 1995-01-05 |
ES2153419T3 (es) | 2001-03-01 |
CN1075327C (zh) | 2001-11-21 |
DE69426553T2 (de) | 2001-05-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0763290B1 (en) | A multi-user communication system architecture with distributed receivers | |
US5978413A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a plurality of multiple access transmissions | |
EP1168653B1 (en) | Despreading of 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s signals | |
EP0526439B1 (en) | CDMA substractive demodulator | |
AU659309B2 (en) | Rake receiver with selective ray combining | |
AU645646B2 (en) | CDMA subtractive demodulation | |
US6788734B2 (en) | Rake receiver for spread spectrum signal demodulation | |
US6574271B2 (en) | Spread spectrum receiver for receiving a data signal using an adaptive algorithm | |
EP0564937B1 (en) | CDM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pilot signal transmission between base station and handsets for channel distortion compensation | |
JP2001352277A (ja) | 適応逆拡散器 | |
JPH1079722A (ja) | マルチコード符号分割多重アクセス受信器 | |
US6587517B1 (en) | Multi-stage receiver | |
US6810070B1 (en) | Selective multi-carrier 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 |
MXPA01008012A (es) | Metodo y aparato para compensacion de tiempo. | |
CN100373793C (zh) | 无线通信网络中分集搜索和解调器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32329C (zh) | 用于配置瑞克接收机的方法和装置 | |
EP1350338B1 (en) | Time tracking in a non-negligible multipath spacing environment | |
US6526103B1 (en) | Multi-stage receiver | |
CN1075327C (zh) | 在固定与移动无线电单元间的数字无线电链路中用于抵销干扰的装置 | |
AU746327B2 (en) | Matched filter simultaneously operating for two different type codes | |
US20050135461A1 (en) | Deconvolution searcher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MXPA99004498A (en) | Despreading of 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s signal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SS |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
Owner name: NOKIA SIEMENS COMMUNICATION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ROKE MANOR RESEARCH LTD. Effective date: 20080411 |
|
C4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80411 Address after: Munich, Germany Patentee after: Nokia Siemens Networks GmbH Address before: England Patentee before: Roke Manor Research Limited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11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