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03056A - 车辆转向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转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03056A
CN111003056A CN201910948974.5A CN201910948974A CN111003056A CN 111003056 A CN111003056 A CN 111003056A CN 201910948974 A CN201910948974 A CN 201910948974A CN 111003056 A CN111003056 A CN 1110030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spline
steering device
vehicle steering
dam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4897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03056B (zh
Inventor
朴成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L Mand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nd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ndo Corp filed Critical Mand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0030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030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030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030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00Steering gears
    • B62D3/02Steering gears mechanic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7/00Steering linkage; Stub axles or their mountings
    • B62D7/22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or eliminating reaction, e.g. vibration, from parts, e.g. wheels, of the steering system
    • B62D7/224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or eliminating reaction, e.g. vibration, from parts, e.g. wheels, of the steering system acting between the steering wheel and the steering gear, e.g. on the steering colum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3/00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 F16D3/02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adapted to specific functions
    • F16D3/06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adapted to specific fun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allow axial displace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3/00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 F16D3/50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with the coupling parts connected by one or more intermediate members
    • F16D3/76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with the coupling parts connected by one or more intermediate members shaped as an elastic ring centered on the axis, surrounding a portion of one coupling part and surrounded by a sleeve of the other coupling par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0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 F16F15/04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elastic means
    • F16F15/08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elastic means with rubber springs ; with springs made of rubber and meta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1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410/0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vehicle sub-units
    • B60Y2410/113Mount clips, snap-fit, e.g. quick fit with elastic memb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16Steering colum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2230/00Purpose; Design features
    • F16F2230/0005Attachment, e.g. to facilitate mounting onto confer adjustabil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2234/00Shape
    • F16F2234/02Shape cylindric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 Power Steering Mechanism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车辆转向装置,该车辆转向装置包括:第一轴,第一轴的内部具有空的空间;第二轴,所述第二轴的一端插入到空心的第一轴的内部;减震器,所述减震器位于第一轴的内周面与第二轴的外周面之间;以及按压器,所述按压器耦合到第二轴的一端并沿第一轴或第二轴中的至少一者延伸的轴向按压减震器。通过使用车辆转向装置,可以通过调节减震器的刚性来根据车辆的要求提供各种刚度,减震器能够通过吸收用于耦合组装后的轴的耦合机构中的振动来改善驾驶员的转向感。

Description

车辆转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转向装置。具体地,本公开涉及用于通过调节减震器的刚性来根据车辆的要求提供各种刚度的车辆转向装置,减震器能够通过吸收用于耦合组装后的轴的耦合机构中的振动来改善驾驶员的转向感。
背景技术
车辆的转向系统是一种用于允许驾驶员通过转动方向盘来改变车辆行驶的方向的装置。转向系统是一种辅助装置,用于使车辆的前轮能够相对于行驶道路或车道以期望角度改变,从而帮助驾驶员在驾驶员希望行驶的方向上操纵车辆。
当连接到方向盘的转向轴被驾驶员旋转并且通过拉杆与连接到车辆的车轮的齿条啮合时,车辆可以将行驶方向改变为期望方向。
转向轴包括万向节,万向节用于在转向轴未由同心轴形成的情况下向两个轴传递旋转力。为了吸收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由于车辆着陆在道路等上的冲击而引起的振动,减震器设置在万向节中的轴与轭之间。
根据车辆的特性,减震器需要不同的刚性。在典型的转向装置中,因为减震器的刚性取决于注射成型的注射速度、材料的硬度等,并且在注射成型后无法调节,所以存在的不便之处是,当执行减震器的注塑成型时,对于各车辆类型不同地设置减震器的刚性。
发明内容
因此,本公开涉及一种基本上消除了因现有技术的局限和缺点而导致的一个或多个问题的车辆转向装置。
本公开的至少一个目的是提供用于通过调节减震器的刚性来根据车辆的要求提供各种刚度的车辆转向装置,减震器能够通过吸收用于耦合组装后的轴的耦合机构中的振动来改善驾驶员的转向感。
本公开的目的不限于此,并且根据以下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理解除至少一个目的之外的其他目的。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车辆转向装置,该车辆转向装置包括:第一轴,所述第一轴的内部具有空的空间;第二轴,所述第二轴的一端插入到空心的第一轴的内部;减震器,所述减震器位于第一轴的内周面与第二轴的外周面之间;以及按压器,所述按压器耦合到第二轴的一端并沿第一轴或第二轴中的至少一者延伸的方向(以下称为“轴向”)按压减震器。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调节减震器的刚性来根据车辆的要求提供各种刚度,减震器能够通过吸收用于耦合组装后的轴的耦合机构中的振动或冲击来改善驾驶员的转向感。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中进行阐述,而一部分根据说明将变得清楚,或者可以通过实施本公开而获知。本公开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以由在书面说明及其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具体指出的结构而实现并获得。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车辆转向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和图3是例示了图1中的车辆转向装置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4和图5是例示了图1的车辆转向装置中的组合结构的一部分的正视图。
图6和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车辆转向装置的横截面图。
图8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车辆转向装置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9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车辆转向装置的一部分的侧视图和横截面图。
图10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车辆转向装置的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11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车辆转向装置的一部分的侧视图和横截面图。
图12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车辆转向装置的一部分的横截面图。
图13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车辆转向装置的立体图。
图14和图15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车辆转向装置的正视图。
图16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车辆转向装置的立体图。
图17是例示了图16中的组合结构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对本公开的示例或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参见附图,附图中通过例示示出了可以实施的具体示例或实施方式,并且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和符号即使在彼此不同的附图中示出时也可以指代相同或相似的组件。此外,在本公开的示例或实施方式的以下描述中,当确定该描述可能使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的主题不清楚时,将省略本文中并入的公知功能和组件的详细描述。本文中使用的诸如“包括”、“具有”、“含有”、“构成”、“由…组成”、和“由…形成”的术语通常旨在允许添加其他组件,除非这些术语与术语“只有”一起使用。如本文所使用的,单数形式旨在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
诸如“第一”、“第二”、“A”、“B”、“(A)”或“(B)”的术语这里可以用于描述本公开的要素。这些术语中的每一个都不用于限定要素的本质、顺序、序列或数量等,而仅用于将相应的要素与其他要素区分开。
当提到第一元件“连接或耦合到”、“接触或交叠”等第二元件时,应解释为,不仅第一元件“可以直接连接或耦合到”或“直接接触或交叠”第二元件,第三元件也可以“插入”在第一元件与第二元件之间,或者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可以经由第四元件彼此“连接或耦合”、“接触或交叠”等。这里,第二元件可以包括在彼此“连接或耦合”、“接触或交叠”等的两个或多个元件的至少一个中。
当与时间相关的术语(诸如“之后”、“随后”、“接着”、“之前”等)用于描述要素或构造的过程或操作,或操作、处理、制造方法中的流程或步骤时,这些术语可用于描述非连续或非顺序的过程或操作,除非与术语“直接”或“立即”一起使用。
此外,当提及任何维数、相对尺寸等时,应考虑要素或特征的数值或相应的信息(例如水平、范围等)包括公差或误差范围,即使未指定相关说明时,也可能由各种因素(例如,过程因素、内部或外部影响、噪声等)引起这些公差或误差范围。此外,术语“可能”完全涵盖了术语“可以”的所有含义。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车辆转向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2和图3是例示了图1中的车辆转向装置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4和图5是例示了图1的车辆转向装置中的组合结构的一部分的正视图;图6和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车辆转向装置的横截面图;图8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车辆转向装置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9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车辆转向装置的一部分的侧视图和横截面图;图10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车辆转向装置的一部分的侧视图;图11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车辆转向装置的一部分的侧视图和横截面图;图12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车辆转向装置的一部分的横截面图;图13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车辆转向装置的立体图;图14和图15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车辆转向装置的正视图;图16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车辆转向装置的立体图;以及图17是例示了图16中的组合结构的横截面图。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车辆转向装置100,车辆转向装置100包括:第一轴101,其内部具有空的空间;第二轴107,其一端插入到空心的第一轴101的内部;减震器105,其位于第一轴101的内周面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二轴107的外周面的至少一部分之间;以及按压器103,其耦合到第二轴107的一端并沿轴向按压减震器105。
第一轴101和第二轴107中的每一个或全部可以构成转向轴的一部分;然而,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例如,第一轴101可以是万向节的轭,而第二轴107可以是万向节的与轭和减震器耦合的轴,但是未示出该构造。
参见图1、图2和图3,第一轴101的内部具有空的空间,并且第二轴107的一端插入到第一轴101的内部。
减震器105位于第一轴101的内周面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二轴107的外周面的至少一部分之间。当使第一轴101和第二轴107旋转时,减震器105有助于通过吸收轴耦合的部分中所产生的振动来改善驾驶员的转向感。
按压器103耦合至第二轴107的一端,并且沿轴向按压减震器105。
如下所述,耦合器111的内周面与第二轴107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可以从第二轴107的一侧到另一侧变小,或者可以形成从耦合器111的内周面突出的止动件1201,然后止动件1201沿轴向支撑在减震器105的一部分上,诸如其一侧、另一侧、一端或另一端。因此,减震器105的刚性可以随着按压器103按压减震器105而增加,然后,减震器105被按压。因此,减震器105的刚性可以在组装之后进行调节,并且可以根据车辆的需求实现不同的刚度。
内部具有空的空间的耦合器111可以插入到第一轴101的内周面,并且减震器105可以位于耦合器111的内周面与第二轴107的外周面之间。
如图所示,因为耦合器111的外周面和第一轴101的内周面具有各自的平坦部,通过该平坦部,耦合器111和第一轴101彼此支撑,所以耦合器111可以沿周向固定到第一轴101。例如,耦合器111可被压靠并耦合到第一轴101。
进一步地,例如,在减震器105通过注射成型来模制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使用耦合器111来简化减震器105的模制以及轴之间的组装。
即,减震器105和耦合器111可以通过双注射成型而模制到第二轴107中,或者减震器105和耦合器111可以通过注射成型而分别模制然后耦合到第二轴107。此后,通过将减震器105和耦合器111耦合的第二轴107耦合到第一轴101,可以以比减震器105通过注射成型而模制在第一轴101的内周面与第二轴107的外周面之间的更简单的方式来模制减震器105并组装轴。
进一步地,尽管附图中未示出,但第二轴107可以分成上面形成有第二花键131的花键部和与花键部耦合的轴部。在这种情况下,花键部和轴部可以分开制造。此后,减震器105和耦合器111可以通过双注射成型而模制到花键部,然后花键部和轴部可以组装。
同时,为了使第一轴101和第二轴107能够沿周向彼此支撑并一体旋转,耦合器111包括形成在其内周面上的第一花键113,并且第二轴107包括形成在其外周面上并与第一花键113啮合的第二花键131。
即,因为耦合器111和第二轴107通过第一花键113和第二花键131沿周向固定,并且耦合器111和第一轴101通过彼此支撑的各自的平坦部而沿周向固定,由此第一轴101和第二轴107一体旋转,并且减震器105可以吸收第一花键113与第二花键131之间产生的振动。
如上所述,随着按压器103在轴向上按压和压缩减震器105,减震器105的刚性增大。在这种情况下,第二轴107的内部具有空的空间,并且按压器103可以插入并旋拧到第二轴107的内周面。
进一步地,按压器103包括沿径向从按压器103的外周面突出并且沿轴向由减震器105支撑的支撑件121。当按压器103耦合至第二轴107并向前移动时,支撑件121可以按压减震器105。
参见图4和图5,减震器105位于第一花键113与第二花键131之间。为此,减震器105包括:外侧部401,其在第一花键113的根部117与第二花键131的冠部133之间沿向外径向突出,外侧部4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突起;内侧部402,其在第一花键113的冠部115与第二花键131的根部135之间沿向内径向开槽,内侧部4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凹槽;以及连接部403,其位于第一花键113的冠部115与第二花键131的冠部133之间,连接部403可以沿周向定位。
进一步地,如图所示,因为支撑件121覆盖内侧部402和连接部403的各自部分,并且按压器103耦合至第二轴107,所以按压器103可以按压减震器105。
即,按压器103耦合至第二轴107的一端并前进至其另一端。当按压器103从第二轴107的一侧向另一端按压减震器105时,减震器105被压缩在耦合器111与第二轴107之间;因此,可以增加减震器105的刚性。
另选地,随着按压器103从第二轴107的一端向后移动,减震器105在耦合器111与第二轴107之间减压;由此,可以降低减震器105的刚性。
因为第一轴101的内部具有空的空间,所以即使在第一轴101和第二轴107彼此耦合之后,按压器103的头部也不会通过第一轴101被覆盖;由此,按压器103可以向前或向后移动。
即,无需为了满足根据车辆的种类的特性而要求的刚性而在通过注射成型进行模制减震器105时要不同地设置减震器105的刚性,可以通过在第一轴101和第二轴107已经组装之后调节按压器103的耦合度来增加或降低刚性,满足减震器105的所需刚度。
进一步地,为了使减震器105易于被支撑件121按压,减震器105可以包括突起部601,突起部601在第一轴101与第二轴107之间沿轴向突出并被支撑件121支撑,如图6所示。
同时,如上所述,为了使减震器105能够随着按压器103向前移动而在耦合器111与第二轴107之间压缩,耦合器111的内周面与第二轴107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从耦合器111的一侧到另一侧变小,或者形成从耦合器111的内周面突出的止动件1201,然后,止动件1201沿轴向支撑在减震器105的一部分上,诸如其一侧、一端、另一侧或另一端。
在第一花键113的沿向内径向突出的冠部115的高度可以沿轴向从第一花键113的一侧到另一侧变大,或者第二花键131的沿向外径向突出的冠部133的高度可以沿轴向从第二花键131的一侧到另一侧变大的情况下,第一轴101的内周面与第二轴107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可以从第一轴101或第二轴107中的任一者的一侧到另一侧变小。
参见图6,随着第一花键113的冠部115的高度从第一花键113的一侧到另一侧变大,即H2>H1,减震器105的内侧部402的厚度,对应在第一花键113的冠部115与第二花键131的根部135之间,从第一花键113或第二花键131中的任一者的一侧到另一侧变小,即D2<D1。
如上所述,减震器105包括在轴向上突出的突起部601。因为突起部601在耦合器111与第二轴107之间沿轴向突出,所以突起部601可以由按压器103的支撑件121支撑。
参见图7,随着第二花键131的冠部133的高度从第二花键131的一侧到另一侧变大,即H4>H3,减震器105的外侧部401的厚度,对应在第一花键113的根部117与第二花键131的冠部133之间,从第一花键113或第二花键131中的任一者的一侧到另一侧变小,即D4<D3。
另选地,在第一花键113的冠部115的周向宽度沿轴向从第一花键113的一侧到另一侧变大,或者第二花键131的冠部133的周向宽度可以沿轴向从第二花键131的一侧到另一侧变大的情况下,第一轴101的内周面与第二轴107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可以从第一轴101或第二轴107中任一个的一侧到另一侧变小。
参见图8和图9,随着第一花键113的冠部115的周向宽度从第一花键113的一侧到另一侧变大,即W2>W1,减震器105的连接部403的厚度,对应在第一花键113的冠部115与第二花键131的冠部133之间,从第一花键113或第二花键131中的任一者的一侧到另一侧变小。
参见图10和图11,随着第二花键131的冠部133的周向宽度从第二花键131的一侧到另一侧变大,即W4>W3,减震器105的连接部403的厚度,对应在第一花键113的冠部115与第二花键131的冠部133之间,从第一花键113或第二花键131中的任一者的一侧到另一侧变小。
通过该机构,由于第一花键113或第二花键131的形状,耦合器111与第二轴107之间的间隙从第一轴101或第二轴107中的任一者的一侧到另一侧变小,因此,减震器10的厚度从第一轴101或第二轴107中的任一者的一侧到另一侧都变小。由此,随着按压器103在第二轴107处向前移动,减震器105被压缩并且减震器105的刚性增加,或者随着按压器103在第二轴107处向后移动,减震器105被减压并且减震器105的刚性降低。因此,即使在组装之后,也可以调节减震器的刚性。
在附图中,尽管例示了两种情况,即,一种情况是第一花键113沿向内径向的高度变大,另一种情况是第一花键113沿周向的周向宽度从第一花键113的一侧到另一侧变大;然而,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例如,从第一花键113的一侧向另一侧,第一花键113沿向内径向的高度可以变小,并且第一花键113沿周向的周向宽度可以变小。同样地,从第二花键131的一侧向另一侧,第二花键131沿向外径向的高度可以变小,并且第二花键131沿周向的周向宽度可以变小。
另选地,耦合器111可以包括止动件1201,止动件1201从耦合器111的内周面突出并沿轴向支撑在减震器105的一部分上,诸如其一侧、一端、另一侧或另一端。在这种情况下,减震器105可以位于止动件1201与支撑件121之间。
参见图12,耦合器111包括止动件1201,该止动件1201沿向内径向从耦合器111的一部分(诸如,一端、一侧、另一端或另一端)突出,并且止动件1201可以沿轴向被减震器105支撑。
即,在图6至图1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包括减震器105的耦合器111与第二轴107之间的间隙沿轴向两侧开口。另一方面,在图1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包括减震器105的耦合器111与第二轴107之间的间隙沿轴向一侧开口,而在另一侧被止动件1201封闭。
进一步地,减震器105可以在轴向上从其一端到另一端具有恒定的厚度。换句话说,耦合器111的内周面和第二轴107的外周面可以彼此平行。
因此,随着按压器103向前移动,减震器105在止动件1201与支撑件121之间被压缩,由此,可以增加减震器的刚性,或者随着按压器103向后移动,减震器105被减压,由此,可以降低减震器的刚性。即,减震器的刚度即使在组装之后,也可以被调节。
同时,参见图13,具有环形的支撑单元1301可以耦合到按压器103的外周面。在这种情况下,支撑单元1301可以位于支撑件121与减震器105之间。
即,当按压器103耦合至第二轴107然后向前移动时,支撑单元1301由支撑件121支撑并按压减震器105。
因为按压器103被旋拧到第二轴107,所以当按压器103向前或向后移动时,支撑件121旋转,并且设置支撑单元1201以防止减震器105由于随着支撑件121旋转而在支撑件121与减震器105之间产生的摩擦而损坏。
即,支撑单元1201插入到按压器103的外周面,并且仅沿轴向移动并按压减震器105,而不与按压器103一起旋转。
进一步地,支撑单元1301包括沿向外径向突出的多个突起1303,并且突起1303可以由减震器105支撑。
因为设置了突起1303;支撑单元1301在轴向上仅被减震器105的一部分上支撑;并且支撑单元1301将未被减震器105的突起1303支撑的剩余部分沿轴向固定在耦合器111与第二轴107之间,所以可以防止减震器105在支撑单元111与第二轴107之间分离。
通过对耦合器111和第二轴107中的一个或全部的一个或多个部分施加不同的表面粗糙度,通过注射成型模制的减震器105可以固定在更粗糙的表面上并且可以在更光滑的表面上移动。另选地,接合材料可以在执行注射成型之后接合在待固定的部分上。
进一步地,当按压器103按压减震器105时,因为仅减震器105的可移动部分可以被压缩,所以可以对减震器105的刚性进行微调。参见图14,突起1303可以支撑在位于减震器105的第一花键113的冠部115与第二花键131的根部135之间的部分上。
减震器105的第一花键113的根部117与第二花键131的冠部133之间的部分可以被固定。
即,突起1203沿轴向支撑在减震器105的内侧部402上,并且减震器105的外侧部401可以在轴向上固定在第一花键113与第二花键131之间。
另选地,参见图14,突起1203可以被支撑在减震器105的第一花键113的根部117与第二花键131的冠部133之间的部分上。
减震器105的第一花键113的冠部115与第二花键131的冠部133之间的部分可以被固定。
即,突起1203沿轴向支撑在减震器105的外侧部401上,并且减震器105的内侧部402可以沿轴向固定在第一花键113与第二花键131之间。
假如突起1203被支撑在外侧部401上,则与被支撑在内侧部402上相比,突起可以沿径向延伸。
同时,如上所述,为了防止支撑单元1301与按压器103一起旋转,第二轴107可以包括凹槽1603,该凹槽1603凹入其内周面的一部分中,并且沿轴向开口至其一端。在这种情况下,支撑单元1301可以包括防旋转单元1601,防旋转单元1601沿轴向突出并且插入到凹槽1603。
参见图16和图17,当插入有支撑单元1301的按压器1301耦合至第二轴107时,因为防旋转单元1601插入到凹槽1603,所以支撑单元1301可以相对于第二轴107沿周向固定。
因为支撑单元1201沿周向相对于第二轴107固定,所以即使按压器103旋转,支撑单元1201也不旋转。因此,减震器105仅在轴向上被压缩,并且可以防止减震器105被摩擦损坏。
在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车辆转向装置中,因为设置了按压器,该按压器在轴向上对设置在第一轴与第二轴之间的减震器进行按压和压缩,而无需根据所需刚度通过注射成型而不同地模制减震器,可以通过在已经组装了第一轴和第二轴之后调节减震器的刚性而根据车辆类型的特性来满足减震器的所需刚度。
已经给出了前述内容以最好地解释实施方式和示例,从而使本领域的任意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和使用所要求保护的发明。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和示例进行的各种修改、添加和替换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
已经给出了以上描述,以使本领域的任意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和使用本公开的技术思想,并且已经在特定应用及其要求的背景下提供了以上描述。对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进行的各种修改、添加和替换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并且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文中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式和应用。以上描述和附图仅出于例示目的提供了本公开的技术思想的示例。即,所公开的实施方式旨在例示本公开的技术思想的范围。由此,本公开的范围不限于所示的实施方式,而是应被赋予与权利要求一致的最宽范围。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该基于随附权利要求来解释,并且在其等同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思想都应当被解释为包括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8年10月8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10-2018-0120074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Claims (20)

1.一种车辆转向装置,所述车辆转向装置包括:
第一轴,所述第一轴的内部具有空的空间;
第二轴,所述第二轴的一端插入到所述第一轴的内部中;
减震器,所述减震器位于所述第一轴的内周面与所述第二轴的外周面之间;以及
按压器,所述按压器耦合到所述第二轴的所述一端并沿所述第一轴或所述第二轴中的至少一者延伸的轴向按压所述减震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转向装置,所述车辆转向装置还包括耦合器,所述耦合器的内部具有空的空间,所述耦合器耦合到所述第一轴的所述内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转向装置,其中,所述耦合器包括形成在所述耦合器的内周面上的第一花键以及形成在所述耦合器的外周面上并且与所述第一花键啮合的第二花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转向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轴的内部具有空的空间,并且所述按压器插入并旋拧到所述第二轴的内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转向装置,其中,所述按压器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从所述按压器的外周面突出并且沿所述轴向由所述减震器支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转向装置,其中,所述减震器包括突起部,所述突起部在所述耦合器与所述第二轴之间沿所述轴向突出并被所述支撑件支撑。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转向装置,其中,所述耦合器的所述内周面与所述第二轴的所述外周面之间的间隙从所述第二轴的一侧到另一侧沿所述轴向变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转向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花键的沿向内径向突出的冠部的高度从所述第一花键的一侧到另一侧沿所述轴向变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转向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花键的沿向外径向突出的冠部的高度从所述第一花键的一侧到另一侧沿所述轴向变大。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转向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花键的冠部的周向宽度从所述第一花键的一侧到另一侧沿所述轴向变大。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转向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花键的冠部的周向宽度从所述第二花键的一侧到另一侧沿所述轴向变大。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转向装置,其中,所述耦合器包括止动件,所述止动件从所述耦合器的所述内周面突出并沿所述轴向支撑在所述减震器的一部分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转向装置,其中,所述减震器在所述轴向上从所述减震器的一端到另一端具有恒定的厚度。
14.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转向装置,其中,所述按压器的所述外周面耦合有具有环形的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位于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减震器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辆转向装置,其中,所述支撑单元包括沿径向突出的多个突起。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辆转向装置,其中,所述多个突起支撑在位于所述减震器的所述第一花键的冠部与所述第二花键的根部之间的部分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车辆转向装置,其中,所述减震器的位于所述减震器的所述第一花键的根部与所述第二花键的冠部之间的部分沿所述轴向被固定。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辆转向装置,其中,所述多个突起支撑在位于所述减震器的所述第一花键的根部与所述第二花键的冠部之间的部分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车辆转向装置,其中,所述减震器的位于所述减震器的所述第一花键的冠部与所述第二花键的根部之间的部分沿所述轴向被固定。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辆转向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轴包括凹槽,所述凹槽凹入所述第二轴的所述内周面的一部分中并且沿所述轴向开口至所述第二轴的一端,并且所述支撑单元包括防旋转单元,所述防旋转单元沿所述轴向突出并插入到所述凹槽。
CN201910948974.5A 2018-10-08 2019-10-08 车辆转向装置 Active CN1110030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80120074A KR102577636B1 (ko) 2018-10-08 2018-10-08 자동차의 조향장치
KR10-2018-0120074 2018-10-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03056A true CN111003056A (zh) 2020-04-14
CN111003056B CN111003056B (zh) 2022-05-03

Family

ID=700529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48974.5A Active CN111003056B (zh) 2018-10-08 2019-10-08 车辆转向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148713B2 (zh)
KR (1) KR102577636B1 (zh)
CN (1) CN11100305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35367A (zh) * 2021-06-11 2021-09-03 东风越野车有限公司 一种水陆两栖车辆转向管柱切换与锁止机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13482B2 (en) * 2019-01-14 2021-02-0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teering column assembly
DE102020204442B3 (de) * 2020-04-06 2021-02-04 Magna powertrain gmbh & co kg Getriebeanordnung mit einem Dämpfungselement
CN113323968B (zh) * 2021-06-28 2022-04-15 斯捷尔传动机械(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大摆角大滑移量的组装式传动轴总成及其制造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43874A (en) * 1992-02-24 1993-09-14 Pittsburgh Tubular Shafting,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elescopically assembling a pair of elongated members
US6241616B1 (en) * 1999-05-20 2001-06-05 Neapco Inc. Variable length double telescoping drive shaft assembly
CN101332828A (zh) * 2007-06-25 2008-12-31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车辆转向用伸缩轴及车辆用转向装置
US20150045126A1 (en) * 2012-03-23 2015-02-12 Daimler Ag Steering Column Arrangement with Torsion Damper Element, and Assembly Method
US20150246689A1 (en) * 2012-02-21 2015-09-03 Andreas Kornmayer Steering column for a motor vehicle
US20150275946A1 (en) * 2012-12-13 2015-10-01 Nitta Corporation Structure for shaft, male member, and female member
CN107813864A (zh) * 2016-09-13 2018-03-20 株式会社万都 用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助力传送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32685A (en) * 1995-12-04 1997-05-27 Dana Corporation End fitting for drive shaft assembl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US5902186A (en) * 1997-08-08 1999-05-11 Douglas Autotech Corp. Intermediate shaft assembly for steering columns
JP4571341B2 (ja) * 2001-06-18 2010-10-27 水島プ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のダンパ機構
US7288029B1 (en) * 2005-01-19 2007-10-30 Gkn Driveline North America, Inc. Propshaft with crash-worthines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43874A (en) * 1992-02-24 1993-09-14 Pittsburgh Tubular Shafting,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elescopically assembling a pair of elongated members
US6241616B1 (en) * 1999-05-20 2001-06-05 Neapco Inc. Variable length double telescoping drive shaft assembly
CN101332828A (zh) * 2007-06-25 2008-12-31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车辆转向用伸缩轴及车辆用转向装置
US20150246689A1 (en) * 2012-02-21 2015-09-03 Andreas Kornmayer Steering column for a motor vehicle
US20150045126A1 (en) * 2012-03-23 2015-02-12 Daimler Ag Steering Column Arrangement with Torsion Damper Element, and Assembly Method
US20150275946A1 (en) * 2012-12-13 2015-10-01 Nitta Corporation Structure for shaft, male member, and female member
CN107813864A (zh) * 2016-09-13 2018-03-20 株式会社万都 用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助力传送构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35367A (zh) * 2021-06-11 2021-09-03 东风越野车有限公司 一种水陆两栖车辆转向管柱切换与锁止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148713B2 (en) 2021-10-19
KR102577636B1 (ko) 2023-09-15
US20200108865A1 (en) 2020-04-09
KR20200040146A (ko) 2020-04-17
CN111003056B (zh) 2022-05-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03056B (zh) 车辆转向装置
US7975569B2 (en) Telescopable steering spindle arrangement
US7258615B2 (en) Elastic shaft joint
US6725985B2 (en) Dynamic damper and propeller shaft
GB2273969A (en) Telescopic shaft for a steering column
KR102288459B1 (ko) 자동차 조향장치의 중간축
JP2002013548A (ja) ボールスプライン継手及びステアリング装置の中間軸
CN107401583A (zh) 汽车减速器
JP4219472B2 (ja) 等速自在継手
KR20130072179A (ko) 자동차의 휠 서스펜션을 위한 탄성 조인트
US20050075174A1 (en) Clearance damping device for a telescoping shaft assembly
JP2000257646A (ja) 等速自在継手
KR102554266B1 (ko) 자동차 조향장치의 랙바 지지장치
JP3704422B2 (ja) ステアリングブッシュ
EP1666749B1 (en) Constant velocity universal joint
JP3110676B2 (ja) 自動車用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
JP7435339B2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03146225A (ja) 衝撃吸収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7415295B2 (ja) 衝撃吸収部材およびダンパ装置
KR101268263B1 (ko) 자동차 조향장치의 랙바 지지장치
JP5500113B2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KR100991992B1 (ko) 차량용 스티어링컬럼의 텔레스코픽부시
JP2019084859A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KR100746661B1 (ko) 유격 보상장치를 구비한 슬립 조인트
JPH0114539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Patentee after: Hanna Wandu Co.,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Patentee before: MANDO Corp.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