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02755A - 一种仿真树的制作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仿真树的制作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02755A
CN111002755A CN201911182251.5A CN201911182251A CN111002755A CN 111002755 A CN111002755 A CN 111002755A CN 201911182251 A CN201911182251 A CN 201911182251A CN 111002755 A CN111002755 A CN 1110027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rete
branch
framework
trunk
simulation tre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8225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海阳
陈聪明
朱关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Xintaoran Landscape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Xintaoran Landscape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Xintaoran Landscape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Xintaoran Landscape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8225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02755A/zh
Publication of CN1110027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027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4DECORATIVE ARTS
    • B44CPRODUCING DECORATIVE EFFECTS; MOSAICS; TARSIA WORK; PAPERHANGING
    • B44C5/00Processes for producing special ornamental bodies
    • B44C5/06Natural ornaments; Imitation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4DECORATIVE ARTS
    • B44CPRODUCING DECORATIVE EFFECTS; MOSAICS; TARSIA WORK; PAPERHANGING
    • B44C3/00Process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producing ornamental structures
    • B44C3/02Superimposing layers
    • B44C3/025Superimposing layers to produce ornamental relief struc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4DECORATIVE ARTS
    • B44CPRODUCING DECORATIVE EFFECTS; MOSAICS; TARSIA WORK; PAPERHANGING
    • B44C3/00Process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producing ornamental structures
    • B44C3/04Modelling plastic materials, e.g. clay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Fenc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真树的制作工艺,涉及园林景观技术领域,解决了仿真树使用寿命差的技术问题。其技术要点包括步骤一:挖掘基坑;步骤二:在基坑内固定第一钢筋;步骤三;扎制成型骨架;步骤四:包裹钢丝网;步骤五、涂覆成型混凝土裹皮层;步骤六;浇筑成型实心混凝土内桩;步骤七;涂覆形成表皮层。本发明具有确保仿真树使用寿命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仿真树的制作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园林景观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仿真树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园林景观中,因为种植环境的要求不同,导致很多景观树不适种植于当地的园林景观中,具体的,例如榕树是多年生大乔木,在潮湿的空气中能发生气生根,榕树不耐寒,喜阳光充足、温暖湿润的气候和酸性土壤,其通常生长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这就决定了榕树无法在高纬度地区生长,比如,中国长江以北地区的园林景观中就无法种植榕树。
未解决上述问题,园林景观施工单位开发出了仿真树,顾名思义,仿真树非自然树种,是一种假树。它是人们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新型材料对自然界树木的再加工和外观形态的模仿,以在特定场合展现自然界树木真实效果的装饰品,通过仿真树不仅使得园林景观内能够展示出当地不适合种植的景观树,并且,还能够根据园林景观的需求,展示出更多奇形怪状,符合人们的感官,因此具有较大的市场价值。
在授权公告号为CN105029808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塑造仿真古榕树的制作方法,包括:根据要求挖基坑,基坑底部回填素土层、三七灰层,在三七灰层上钢筋施工,向基坑内浇筑混凝土;制作古榕树树干、网片、枝杈、气生根、连接管,在树干上分出枝杈并向外延伸,在每个枝杈上焊接连接管与气生根;挖气生根基础,并回填素土层、三七灰层后在三七灰层上钢筋施工;在古榕树树干、枝杈、气生根上覆盖网片;在网片外表面涂抹麻刀灰、混凝土层;对混凝土层进行纹理雕刻、阴线雕刻、磨光、抗风化腐蚀,对经过上述处理后的混凝土层表面喷涂面漆、保护膜;在连接管插入干树枝;在干树枝上绑上仿真榕树叶。
在申请公布号为CN110179191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水泥仿真树及地形效果制作工艺,包括首先确定位置大小比例做好基础,大型塑形使用镀锌槽钢、角钢、螺纹钢焊接骨架,把钢丝网均匀铺在钢筋骨架上用扎丝捆绑结实,并且扎丝捆绑的结扣面朝骨架内部用1:1水泥砂浆进行基层抹灰,厚度1.5cm左右,一次完成后进行二次抹灰,用氧化铁颜料或色浆加入建筑胶水拌制的水泥砂浆中,反复加工使造型、纹理、塑体和表面刻划基本上接近模型,上色在塑面水分未干透时进行,用丙烯颜料和水泥加水拌匀逐层撒染,上色完成以后,采用丙烯酸乳液喷在已上好色的塑体上。
现有技术中类似于上述的仿真树制造工艺,其一般主要包括扎制骨架、在骨架的外壁上的包裹钢丝网、在钢丝网上涂抹水泥以及调制表皮;但是,本公司在长期从事仿真树的工程施工中发现,现有的仿真树因为扎制骨架的钢筋生锈、游客用身体依靠、混凝土层受雨冲刷侵蚀等原因,导致骨架的承载力和强度会逐渐降低,从而使得仿真树受到外部撞击时,极容易发生凹陷变形或倒塌,影响到仿真树的使用寿命,因此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仿真树的制作工艺,其具有确保仿真树使用寿命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仿真树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设计挖掘基坑;
步骤二:各根设计在基坑内插设若干根第一钢筋,然后依次回填素土和浇筑混凝土;
步骤三:在各根第一钢筋伸出基坑外的部分焊接箍筋以完成骨架的扎制工作;
步骤四:在骨架的外壁上包裹钢丝网;
步骤五:在钢丝网上涂抹混凝土以形成混凝土裹皮层,骨架组成树干的部分的上端开口设置;
步骤六:向骨架的内部喷灌混凝土以形成实心混凝土内桩;
步骤七:根据设计在包裹在网丝网外壁上的混凝土裹皮层表面上喷涂色漆以形成表皮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步骤一、步骤二和步骤三能够完成仿真树的骨架扎制工作,通过步骤四在骨架的外壁上包裹钢丝网,使得步骤五进行混凝土涂抹工作以形成混凝土裹皮层时,混凝土更容易挂浆在骨架外壁上,增加混凝土裹皮层与骨架之间的连接强度,利用步骤六在骨架的内部形成实心混凝土内桩可以进一步增加骨架的强度,利用步骤七能够形成仿树皮状的表皮层;利用混凝土内桩能够增加仿真树的内部强度,使得仿真树受到外部猛烈撞击时不易发生内凹或倒塌,有效确保仿真树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三中,所述骨架包括作为树干的主干部和作为树枝的支干部,所述主干部和支干部均有第一钢筋围合形成,所述支干部由部分第一钢筋的上端围合形成,围合形成同一道支干部的各根钢筋的上端朝向远离主干部的方向弯折形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不同钢筋弯折出不同形状以分别形成主干部和支干部,能够增加仿真树的多样化,使得仿真树更加贴合实际,作为树枝的支干部上还可以通过开设凹槽以用于种植其它小株观赏植物。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三中,还包括若干根第二钢筋,各所述第二钢筋的上端与组合形成主干部的各根第一钢筋的上端配合,各所述第二钢筋的下端与组合形成支干部的各根第一钢筋的上端配合,各根第二钢筋均与箍筋焊接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各根第一钢筋的上端根据需要会分成多股,以分别形成防真树的树干和树枝的主干部和支干部,利用第二钢筋能够确保主干部上端和支干部的钢筋数量,确保主干部上端和支干部的强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三中,还包括下端插接于基坑内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骨架的支干部远离主干部的一端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支撑杆能够对支干部起到支撑的作用,避免支干部因为重心偏离主干部,导致支干部远离主干部的一端容易受到重力的影响而自然向下弯折变形,确保支干部的强度和稳定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三中,在安装完成后的支撑杆的外壁上调制表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确保支撑杆的外观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六中,所述实心混凝土内桩分两部分喷灌成型,第一部分为从主干部的上端开口朝向骨架内部喷灌混凝土,第二部分从各根支干部远离主干部的一端的开口朝向支干部和主干部交接的部位喷灌混凝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主干部和支干部内喷灌有混凝土,从而使得混凝土内桩能够延伸至各根支干部内,确保支干部的强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六中,在完成第一次混凝土喷灌工作后,利用插入式振捣设备对主干部内部的混凝土进行振捣工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主干部内部的混凝土进行振捣能够增加实心混凝土内桩的密实度,有效确保实心混凝土内桩的强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六中,在进行第二次混凝土喷灌工作时,混凝土喷灌设备的喷灌口在喷灌过程中朝向支干部外的位置逐渐抽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喷灌设备的喷射管的外壁黏着较多混凝土,并且避免喷射管抽出时带出大量混凝土。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七中,在支干部和主干部的表皮层上栽植藤蔓类植物和苔藓类植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藤蔓类植物和苔藓类植物能够进一步增加景观效果,避免能够起到绿化环境的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在进行步骤二后,在地面上安装多层脚手架,所述步骤三中的部分箍筋焊接工作、所述步骤六中实心混凝土内桩喷灌成型工作以及步骤七中的部分表皮覆盖工作均由工作人员在多层脚手架上操作进行,多层脚手架在步骤七完成后拆除。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多层脚手架便于工作人员在高处施工,并且能够为工作人员提高一个高处的施工平台,使得工作人员在对仿真树的高处位置施工时不会对仿真树施加太多力,避免实心混凝土内桩未完成凝固时,骨架就发生变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骨架内部形成实心混凝土内桩,能够达到增加骨架整体强度的效果,使得骨架不易在受到外力撞击时而发生凹陷或倒塌,有效确保仿真树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
(2)通过实心混凝土内桩能够增加骨架的承载力,使得仿真树在成型后,可以挂置其它较重的装饰物,且不会影响到仿真树的使用安全;
(3)能够形成具有不同枝干形状的仿真树,形状更加逼真,且贴近自然,同时,成型的仿真树枝干可以用于种植小株植物,有效增加景观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骨架凸显主干部、部分支干部和部分垂干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主干部;2、支干部;3、垂干部;4、基坑;41、素土层;42、混凝土基层;5、多层脚手架;6、骨架;61、第一钢筋;62、第二钢筋;63、支撑杆;64、箍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仿真树的制作工艺,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设计挖掘基坑4;
步骤二:各根设计在基坑4内插设若干根第一钢筋61,然后依次回填素土和浇筑混凝土;
步骤三:在各根第一钢筋61伸出基坑4外的部分焊接箍筋64以完成骨架6的扎制工作;
步骤四:在骨架6的外壁上包裹钢丝网;
步骤五:在钢丝网上涂抹混凝土以形成混凝土裹皮层,骨架6组成树干的部分的上端开口设置;
步骤六:向骨架6的内部喷灌混凝土以形成实心混凝土内桩;
步骤七:根据设计在包裹在网丝网外壁上的混凝土裹皮层表面上喷涂色漆以形成表皮层。
结合图2和图3所示,骨架6包括作为仿真树的树干使用的主干部1、若干道作为树枝使用的支干部2以及若干道用于辅助支撑各别支干部2的垂干部3;其中,主干部1和垂干部3的下端均位于基坑4内。
如图2所示,在步骤二中,回填素土需要夯实以形成素土层41,然后在素土层41上浇筑混凝土以形成混凝土基层42;其中,在混凝土基层42浇筑完成后,工作人员需要在地面上架设多层脚手架5,多层脚手架5的下端支脚跨设于基坑4外,步骤二至步骤七的部分工作均在多层脚手架5上进行。
结合图2和图3所示,骨架6还包括若干根第二钢筋62和若干根由金属管切割形成的支撑杆63,组成骨架6的箍筋64分别集中在主干部1和支干部2上。
具体的,骨架6的主干部1由第一钢筋61和第二钢筋62的上端围合形成;其中,主干部1的下端由全部第一钢筋61的下端围合形成,并且,位于主干部1下端的各件箍筋64与各根第一钢筋61的下端之间具有焊接固定关系;其中,主干部1的上端由部分第一钢筋61的上端和全部第二钢筋62的上端围合形成,并且,位于主干部1上端的各件箍筋64与围合形成主干部1上端的各根第一钢筋61的上端和全部第二钢筋62的上端之间具有焊接固定关系。
具体的,支干部2有第一钢筋61和第二钢筋62的下端围合形成;其中,围合形成支干部2的各件第一钢筋61的上端朝向偏离主干部1上端的方向弯折设置,围合形成支杆部的各件第二钢筋62的下端朝向偏离主干部1下端的方向弯折设置;其中,位于支干部2的箍筋64与围合形成支干部2的各件第一钢筋61的上端和围合形成支干部2的各件第二钢筋62的下端之间具有焊接固定关系;其中,因为各件支干部2的形状、长度不同,分别围合形成各件支干部2的各件第一钢筋61和各件第二钢筋62的弯折角度、弯折位置不同,且因为各件支干部2的粗细不同,分别围合形成各件支干部2的各件第一钢筋61和第二钢筋62的组合数量存在区别。
具体的,骨架6的各件垂干部3分别由各根支撑杆63形成,各根支撑杆63的下端均插接于基坑4内的支撑杆63,且各件支撑杆63与骨架6的部分支干部2远离主干部1的一端连接,支撑杆63主要用于支撑长度较长的支干部2以确保该部分支干部2的使用安全。
其中,应注意的是,在主干部1和支干部2上均需要进行步骤四的钢丝网包裹工作、步骤五的挂浆工作、步骤六的实心混凝土内桩浇注工作以及步骤七的表皮层调制工作。在垂干部3上可根据需要选择是否进行步骤四的钢丝网包裹工作,并且在垂干部3上无需进行步骤六的实心混凝土浇筑工作。
应注意的是,在步骤二中,各根第一钢筋61和支撑杆63的安装可以同时进行,在步骤三中,首先焊接处于主干部1下端的箍筋64以确保各根第一钢筋61下端之间的连接强度,然后根据设计弯折需要围合形成支干部2的第一钢筋61的上端,再根据设计弯折各根第二钢筋62,最后由多个工作人员配合将各根第二钢筋62与第一箍筋64固定在一起以形成骨架6。
在步骤六中,实心混凝土内桩分两部分喷灌成型,两部分喷管成型的实心混凝土内桩分别为主干内桩和支干内桩,主干内桩处于主干部1内,支干内桩设置有若干件,且分别处于各件支干部2内。
具体的,主干内桩为从主干部1的上端开口朝向骨架6内部喷灌的混凝土凝固形成,在完成用于成型主干内桩的混凝土喷灌工作后,利用插入式振捣设备对主干部1内部的混凝土进行振捣工作;其中,主干内桩的浇筑工作可以分多次进行,每次浇筑后均利用振捣设备对浇筑完成的混凝土进行振实。
具体的,支干内桩为从各根支干部2远离主干部1的一端的开口朝向支干部2和主干部1交接的部位喷灌混凝土形成;其中,在支干部2内喷管混凝土时,混凝土喷灌设备的喷灌口在喷灌过程中朝向支干部2外的位置逐渐抽出。
应注意的是,用于浇筑混凝土的混凝土喷灌设备的出浆口连通有软管,混凝土通过软管流出。
其中,还包括修饰工序,修饰工序为步骤七工作的一部分,修饰工序主要包括在支干部2和主干部1的表皮层上栽植藤蔓类植物和苔藓类植物,以及在部分支干部2上种植小株植物,通过修饰工序能够增加仿真树的景观效果和绿化能力;其中,藤蔓类植物、苔藓类植物和小株植物的栽植工作可同时进行。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仿真树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设计挖掘基坑(4);
步骤二:各根设计在基坑(4)内插设若干根第一钢筋(61),然后依次回填素土和浇筑混凝土;
步骤三:在各根第一钢筋(61)伸出基坑(4)外的部分焊接箍筋(64)以完成骨架(6)的扎制工作;
步骤四:在骨架(6)的外壁上包裹钢丝网;
步骤五:在钢丝网上涂抹混凝土以形成混凝土裹皮层,骨架(6)组成树干的部分的上端开口设置;
步骤六:向骨架(6)的内部喷灌混凝土以形成实心混凝土内桩;
步骤七:根据设计在包裹在网丝网外壁上的混凝土裹皮层表面上喷涂色漆以形成表皮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真树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所述骨架(6)包括作为树干的主干部(1)和作为树枝的支干部(2),所述主干部(1)和支干部(2)均有第一钢筋(61)围合形成,所述支干部(2)由部分第一钢筋(61)的上端围合形成,围合形成同一道支干部(2)的各根钢筋的上端朝向远离主干部(1)的方向弯折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仿真树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还包括若干根第二钢筋(62),各所述第二钢筋(62)的上端与组合形成主干部(1)的各根第一钢筋(61)的上端配合,各所述第二钢筋(62)的下端与组合形成支干部(2)的各根第一钢筋(61)的上端配合,各根第二钢筋(62)均与箍筋(64)焊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仿真树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还包括下端插接于基坑(4)内的支撑杆(63),所述支撑杆(63)与骨架(6)的支干部(2)远离主干部(1)的一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仿真树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在安装完成后的支撑杆(63)的外壁上调制表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真树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六中,所述实心混凝土内桩分两部分喷灌成型,第一部分为从主干部(1)的上端开口朝向骨架(6)内部喷灌混凝土,第二部分从各根支干部(2)远离主干部(1)的一端的开口朝向支干部(2)和主干部(1)交接的部位喷灌混凝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仿真树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六中,在完成第一次混凝土喷灌工作后,利用插入式振捣设备对主干部(1)内部的混凝土进行振捣工作。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仿真树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六中,在进行第二次混凝土喷灌工作时,混凝土喷灌设备的喷灌口在喷灌过程中朝向支干部(2)外的位置逐渐抽出。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仿真树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七中,在支干部(2)和主干部(1)的表皮层上栽植藤蔓类植物和苔藓类植物。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真树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步骤二后,在地面上安装多层脚手架(5),所述步骤三中的部分箍筋(64)焊接工作、所述步骤六中实心混凝土内桩喷灌成型工作以及步骤七中的部分表皮覆盖工作均由工作人员在多层脚手架(5)上操作进行,多层脚手架(5)在步骤七完成后拆除。
CN201911182251.5A 2019-11-27 2019-11-27 一种仿真树的制作工艺 Pending CN1110027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82251.5A CN111002755A (zh) 2019-11-27 2019-11-27 一种仿真树的制作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82251.5A CN111002755A (zh) 2019-11-27 2019-11-27 一种仿真树的制作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02755A true CN111002755A (zh) 2020-04-14

Family

ID=701120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82251.5A Pending CN111002755A (zh) 2019-11-27 2019-11-27 一种仿真树的制作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02755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52176Y (zh) * 2003-11-07 2004-11-03 史熠 人造树
CN202714005U (zh) * 2012-08-14 2013-02-06 马宗第 仿真树干上种真树枝的绿化树
CN105029808A (zh) * 2015-06-09 2015-11-11 北京天一众合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塑造仿真古榕树的制作方法
JP2016034703A (ja) * 2014-08-01 2016-03-17 株式会社鬼工房 擬木
CN205444583U (zh) * 2016-04-01 2016-08-10 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 可移动室内仿真树支撑墙
CN110179191A (zh) * 2019-06-03 2019-08-30 安徽天地间文化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水泥仿真树及地形效果制作工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52176Y (zh) * 2003-11-07 2004-11-03 史熠 人造树
CN202714005U (zh) * 2012-08-14 2013-02-06 马宗第 仿真树干上种真树枝的绿化树
JP2016034703A (ja) * 2014-08-01 2016-03-17 株式会社鬼工房 擬木
CN105029808A (zh) * 2015-06-09 2015-11-11 北京天一众合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塑造仿真古榕树的制作方法
CN205444583U (zh) * 2016-04-01 2016-08-10 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 可移动室内仿真树支撑墙
CN110179191A (zh) * 2019-06-03 2019-08-30 安徽天地间文化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水泥仿真树及地形效果制作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88109B (zh) 废弃矿坑边坡生态恢复覆绿的施工方法
CN104878767B (zh) 岩石边坡植生混凝土与塑石结合生态景观防护的施工方法
CN104773023A (zh) 挡墙附着式钢架密网现塑grc假山及其施工方法
CN204780949U (zh) 岩石边坡植生混凝土与塑石结合生态景观防护结构
CN106758847B (zh) 一种拱拉式树桥的培育方法
CN106305303A (zh) 南方红豆杉大树移栽方法
CN204774343U (zh) 挡墙附着式钢架密网现塑grc假山
CN106284376A (zh) 岩质边坡的生态修复方法
CN111002755A (zh) 一种仿真树的制作工艺
CN112356611A (zh) 景观山石及制作方法
CN105165461B (zh) 一种用于任意塑形的绿化植生块体、其制作方法及其应用
CN206971934U (zh) 仿生雕琢式栏杆
JP5785185B2 (ja) 緑化用コケパネルの製造方法及び緑化工法
CN201393429Y (zh) 用园林植物速制立体造型的构架
CN110179191A (zh) 一种水泥仿真树及地形效果制作工艺
CN109989523A (zh) 一种清水造型绿化混凝土柱巢结构及做法
CN206602887U (zh) 培育平面装饰用树木的装置
CN203985225U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预制花坛
CN211571747U (zh) 一种生态景观护坡
KR101430989B1 (ko) 축소된 자연의 인공조경방법
CN114457841A (zh) 一种混凝土挡墙硬质景观生态柔化结构及其构筑方法
CN105029808B (zh) 一种塑造仿真古榕树的制作方法
CN106508582B (zh) 辅桩根围预植速成组合大树培植方法
CN214385346U (zh) 一种拟木仿真树形景观葡萄架
EP0285202A1 (en) Process for contouring garden and landscap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