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99393A - 5g环境中的万维网访问 - Google Patents

5g环境中的万维网访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99393A
CN110999393A CN201880053412.8A CN201880053412A CN110999393A CN 110999393 A CN110999393 A CN 110999393A CN 201880053412 A CN201880053412 A CN 201880053412A CN 110999393 A CN110999393 A CN 1109993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bsocket
signaling
base station
establishing
tok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5341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99393B (zh
Inventor
舒约尔·穆夫季
克里斯多夫·H·焦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 Mobile USA Inc
Original Assignee
T Mobile USA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 Mobile USA Inc filed Critical T Mobile USA Inc
Publication of CN1109993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993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993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993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73Registration or de-regist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16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2Gatew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101Session protocols
    • H04L65/1104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文讨论了5G无线联网环境中用于web访问的技术。特别地,可以经由web访问组件来在第五代(5G)环境中实现技术,所述web访问组件被配置为接受来自用户设备的HTTP请求或WebSocket请求并在5G环境中的各种组件中发起会话以利用用户平面功能。在一些实例中,可以通过与访问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MF)和用户平面功能(UPF)通信的web访问互通功能(WxIWF)接口来提供web访问。在一些实例中,这种安排有助于非3GPP接入和3GPP接入之间的无缝过渡,原因是与这两种类型相关联的业务都利用了5G环境组件中的相同会话。

Description

5G环境中的万维网访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专利申请要求享有2018年8月13日提交的序列号为16/102,512的美国实用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该实用专利申请要求享有2017年8月18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2/547,499号的优先权。序列号为16/102,512和62/547,499的申请通过引用完全并入本文。
背景技术
现代地面电信系统包括第二代、第三代和第四代(2G、3G和4G)蜂窝无线接入技术的异构混合物,这些技术可以相互兼容并且可以共同操作以提供数据通信服务。全球移动系统(GSM)是2G电信技术的一个示例;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是3G电信技术的一个示例;包括高级LTE(LTE Advanced)的长期演进(LTE)和演进式高速分组接入(HSPA+)是4G电信技术的示例。展望未来,未来的电信系统可包括第五代(5G)蜂窝无线接入技术以提供改进的带宽并缩短对可能连接到网络的众多设备的响应时间。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阐述详细描述。在附图中,附图标记的最左边的数字标识该附图标记首次出现的附图。在不同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似或相同的项目或特征。
图1示出了第一示例性环境,如本文所述,其包括用户设备(UE)和在5G环境中实现web(万维网)访问的各种组件。
图2示出了第二示例性环境,如本文所述,其包括UE和在5G环境中实现web访问的各种组件。
图3是示出如本文描述的对应于第一示例性环境的UE与移动网络的各种组件之间的示例性注册信令的图。
图4是示出如本文所述的对应于第二示例性环境的UE与移动网络的各种组件之间的示例性注册信令的图。
图5是示出了如本文所述的在对应于第二示例性环境的移动网络中在UE处发起呼叫的示例性信令的图。
图6是示出了如本文所述的在对应于第二示例性环境的移动网络中在UE处接收呼叫,由此该呼叫由外部UE发起的示例性信令的图。
图7是示出了如本文所述的在对应于第二示例性环境的移动网络中将呼叫从非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接入点转移到3GPP接入点的示例性信令的图。
图8是示出了如本文所述的在对应于第二示例性环境的移动网络中将呼叫从3GPP接入点转移到非3GPP接入点的示例性信令的图。
图9示出了如本文所述的被配置为在5G环境中实现web访问的示例性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描述的系统、设备和技术针对第五代(5G)环境中的web访问。特别地,该系统、设备和技术可以经由web访问组件在5G环境中实现,所述web访问组件被配置为接受来自用户设备的HTTP请求并在5G环境中的各个组件中发起会话以利用用户平面功能。在一些实例中,可以通过与访问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MF)和用户平面功能(UPF)通信的web访问互通功能(WxIWF)接口来提供web访问。在一些实例中,这种安排有助于非3GPP接入(如通过Wi-Fi基站)和3GPP接入(如通过5G新无线电)之间的无缝过渡,这是因为与两种类型相关联的业务(traffic)都利用了5G环境组件中的相同会话。
5G环境的一些实现可以促进经由WebRTC网关的web访问(如HTTP请求),该WebRTC网关可以接收HTTP请求并将此类请求转换为会话发起协议(SIP)消息。在这样的实现中,WebRTC网关可以将业务直接提供给IP多媒体子系统(IMS)网络。在一些实例中,本文描述的系统、设备和技术针对WxIWF接口,该接口将HTTP请求转换为3GPP接入以利用5G环境组件的功能。在一些实例中,本文描述的系统、设备和技术针对web服务器网关(WS GW),该网关将来自5G环境的HTTP请求转换为SIP消息以使用IMS网络进行通信。
本文所述的系统、设备和技术可以通过利用针对3GPP和非3GPP业务的公共会话来改善网络的功能。在一些实例中,该体系结构可以提供网络中各种业务之间的无缝过渡。此外,该体系结构可以提供一致的服务质量(QoS),而无需考虑网络中的业务来源。另外,将本文讨论的组件引入到5G环境中可改善规模性,因为需要从网络中添加和删除大量用户和组件。本文讨论了对计算机和网络功能的这些和其他改进。
图1示出了示例性环境100,其包括用户设备和在5G环境中实现web访问的各种组件,如本文所描述的。
如图所示,环境100包括用户设备102,该用户设备102包括WebRTC客户端104(如web实时通信客户端)。在一些实例中,WebRTC客户端104是在用户设备(UE)102上操作以与另一用户设备通信的应用程序。在一些实例中,用户可以将WebRTC客户端104(也称为WRC104)下载到UE 102。在一些实例中,WRC 104可以是基于浏览器的应用程序,该应用程序可以在任一web浏览器中被实例化。
环境100进一步包括3GPP接入组件106,其可以接收3GPP通信,例如根据GSM/EDGERAN(GERAN)、通用地面RAN(UTRAN)、演进式UTRAN(E-UTRAN)或其他各种协议。在一些实例中,3GPP接入组件106可以包括5G新无线电(NR)或gNodeB基站。
在一些实例中,可以通过互联网协议连接访问网络(IP CAN)108提供诸如通过Wi-Fi或有线LAN的非3GPP通信。在一些实例中,IP CAN 108可以包括Wi-Fi基站(并且也可以被称为Wi-Fi接入点)。
此外,环境100可以包括访问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MF)110、会话管理功能(SMF)112、用户平面功能(UPF)114以及IP多媒体子系统(IMS)116。
环境100还可以包括web访问互通功能(WxIWF)118,其被配置为从IP CAN 108接收通信,以经由AMF 110发起会话,并经由UPF 114提供网络业务。此外,WxIWF 118可以代表WebRTC网关节点,该网关节点与5G环境的各个节点直接通信以提供对web业务的完全访问。因此,WxIWF 118可以提供锚定在5G中的非3GPP会话,从而为5G用户(如UE 102)启用类似的QoS(服务质量)和CoS(服务等级)。
本文讨论的各种功能和组件可以被实现为专用硬件上的网络元件、在专用硬件上运行的软件实例、或在诸如云基础设施的适当平台上实例化的虚拟化功能。
通常,UE 102可以被实现为配置为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进行通信的任何适当类型的计算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移动电话(如智能电话)、平板计算机、膝上计算机、便携式数字助理(PDA)、可穿戴计算机(如电子/智能眼镜、智能手表、健身追踪器等)、物联网(IoT)设备、交通工具承载(如车载)的计算机和/或任何类似的移动设备以及固定于一位置的计算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电视(智能电视)、机顶盒(STB)、台式计算机、IoT设备和类似物。
通常,AMF 110可以被实现为网络功能,包括向各种UE提供基于UE的认证、授权、移动性管理等的功能。在一些实例中,AMF 110可以包括用于终止UE 102与网络上的其他功能之间的无线接入网(RAN)控制平面接口的功能。在一些实例中,AMF 110可以包括执行网络中的UE 102的注册管理、连接管理、可达性管理、移动性管理、访问认证、访问授权、安全锚功能(如在注册/授权过程中接收和/或发送安全密钥)以及类似情形的功能。
通常,SMF 112可以被实现为网络功能,包括管理UE的和UE之间的通信会话和/或向UE提供互联网协议(IP)地址的功能。在一些实例中,SMF 112可以选择多个UPF中的UPF以促进针对UE 102的通信。
通常,UPF 114可以被实现为网络功能,包括控制UE 102和网络的各种组件之间的数据传输的功能。在一些实例中,UPF 114可以包括用于无线电接入技术(RAT)切换(如内部和内部)的锚点、与数据网络(如互联网)互连的外部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点、分组路由和转发、分组检查以及策略规则实施的用户平面部分、业务使用情况报告、业务路由、用户平面的QoS处置(如分组过滤、门控、上行链路/下行链路速率实施)、上行链路业务验证、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中的传输级别分组标记、下行链路分组缓冲和下行链路数据通知触发的功能以及类似功能。如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可以理解的,可以存在与网络和/或与UE 102相关联的多个UPF。
根据本文所述的各种实施方式,术语“用户设备(UE)”、“无线通信设备”、“无线设备”、“通信设备”、“移动设备”以及“客户端设备”在本文中可以互换使用来描述任何UE(如UE 102),其能够使用任何适当的无线通信/数据技术、协议或标准来以无线方式发送/接收数据,无线通信/数据技术、协议或标准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时分多址(TDMA)、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演进数据优化(EVDO)、长期演进(LTE)、高级LTE(LTE+)、第三代(3G)无线电接入技术、第四代(4G)无线电接入技术、第五代(5G)无线电接入技术、通用接入网(GAN)、未经许可的移动接入(UMA)、码分多址(CDMA)、正交频分多址(OFDM)、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增强型数据GSM环境(EDGE)、高级移动电话系统(AMPS)、高速分组接入(HSPA),演进的HSPA(HSPA+)、IP语音(VoIP)、VoLT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lx协议、WiMAX、Wi-Fi、电缆数据服务接口规范(DOCSIS)、数字用户线(DSL)和/或任何未来的基于IP的网络技术或现有基于IP的网络技术的演进。
通常,用户可以进一步利用UE 102经由IP多媒体子系统(IMS)116核心(有时称为“IMS核心网络”、“IMS网络”、“核心网络(CN)”或“IM CN子系统”)与其他用户和相关的UE通信。IMS是由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定义的体系结构框架,用于向诸如UE 102的UE传递互联网协议(IP)多媒体。IMS核心可以由一个或更多个服务提供商(诸如一个或更多个无线载波(“载波”))来维护和/或操作,服务提供商向与诸如UE 102的UE相关联的用户提供基于IMS的服务。例如,服务提供商可以提供多媒体技术服务,该服务允许用户使用他/她的UE经由IMS核心呼叫其他用户或向其他用户发送消息。用户还可以通过访问IMS核心来利用相关联的UE接收、提供或以其他方式与各种不同的基于IMS的服务交互。应当理解,IMS网络中可以包括任何数量的基站和/或IMS节点。
因此,IMS核心的运营商可以提供任何类型的基于IMS的服务,诸如电话服务、紧急服务(如E911)、游戏服务、即时消息传递服务、在线状态(presence)服务、视频会议服务、社交联网和共享服务、基于位置的服务、一键即聊服务等。为了访问这些服务(如电话服务),UE被配置为请求建立通信会话。在电话服务的情况下,通信会话可以包括呼叫(如基于语音的通信会话,诸如VoLTE呼叫或Wi-Fi呼叫)。
UE 102被配置为利用各种无线电接入网络(RAN)以便访问IMS核心。通常,IMS核心与用于将UE连接到IMS核心的接入技术无关。以这种方式,UE 102可以经由3GPP RAN连接到IMS核心,3GPP RAN诸如GSM/EDGE RAN(GERAN)、通用地面RAN(UTRAN)或演进式UTRAN(E-UTRAN)、eNodeB、gNodeB),或者可选择地经由“非3GPP”RAN连接到IMS核心,“非3GPP”RAN诸如Wi-Fi RAN,或基于IEEE 802.11标准的另一种类型的无线局域网(WLAN)。通过Wi-Fi接入网络访问IMS核心通常涉及UE 102通过Wi-Fi接入点(AP)与IMS核心通信。通过非3GPP RAN提供对IMS核心的访问为基于IMS的服务的最新发展打开了大门,例如引入Wi-Fi呼叫,其允许用户通过可用的Wi-Fi AP发起和接收呼叫。环境可以包括任意数量和类型的基站,其代表任意数量和类型的宏小区、微小区、微微小区或毫微微小区,例如,具有任意类型或数量的重叠覆盖或互斥覆盖。
环境100的其他细节在图3-8所示的呼叫流程中以及贯穿本公开内容被讨论。
图2示出了第二示例性环境200,该第二示例性环境200包括UE和在5G环境中实现web访问的各种组件,如本文所描述的。在一些实例中,环境200可以基本上对应于图1所示的环境100,且添加了Web服务器网关(WS GW)202。在一些实例中,WS GW 202可以包括以下功能:从WebRTC客户端(WRC)104接收HTTP请求和/或WebSocket请求,并将请求转换为SIP消息。此外,WS GW 202可以从IMS 116接收SIP消息,并且可以将SIP消息转换为用于WRC 104的HTTP消息和/或WebSocket消息。
环境200的其他细节在图3-8所示的呼叫流程中以及贯穿本公开内容被讨论。
图3是示出如在本文中描述的对应于第一示例性环境的UE与移动网络的各组件之间的示例性注册信令的图300。可以理解,信号由各个组件及在各个组件之间示出,且相对时序由图中信号的垂直位置指示。
在一些实例中,可以由WebRTC客户端(WRC)104、IP连接访问网络(IP CAN)108、web访问互通功能(WxIWF)118、5G核心320(其可以包括在5G网络中注册UE的各种组件,诸如AMF110、SMF 112或UDM 914(下文讨论)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用户平面功能(UPF)114以及IP多媒体子系统(IMS)116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执行图300中所示的操作。
WRC 104可以输入WebRTC统一资源定位符(URL),并且可以下载客户端以促进5G环境中的web访问,如本文所述。在一些实例中,WRC104可以经由信令302与WxIWF 118通信,以将客户端作为JavaScript文件下载到WRC 104。在一些实例中,信令302可以确保JavaScript或客户端的最新版本正在WRC 104上(并且因此在UE 102上)运行。
接下来,WRC 104可以使用信令304通过发送操作者标识符(如WebID)和密码登录到WxIWF 118,以获得对WxIWF 118通信功能的访问。响应于信令304正确地认证了与WRC104相关联的用户配置文件的身份,WxIWF 118可以向WRC 104发送信令306,这可以包括将安全信息(诸如令牌)返回给WRC 104。使用包括在信令306中的令牌,WRC 104可以向WxIWF118发送信令308以打开安全WebSocket。
通常,WRC 104和WxIWF 118之间的信令302、304、306和308经由IP CAN 106并根据图1所示的连接进行通信。
响应于信令308,WxIWF 118可以经由信令310使用标准5G注册流向5G核心320注册。在一些实例中,由于使用了信令302、304、306和308来认证WRC 104,因而信令310可以不包括认证。
WxIWF 118可以通过5G核心320和UPF 114以及在5G核心320和UPF 114之间交换信令312,以建立5G PDU(协议数据单元)会话,该会话在WxIWF 118与UPF 114之间建立逻辑连接。
响应于建立5G PDU会话,WxIWF 118可以向IMS 116发送信令314,其可以包括SIP注册(REGISTER)消息,从而完成用于注册WRC 104的授权。作为响应,IMS 116可以向WxIWF118发送可以包括SIP 200 OK消息的签名316,WxIWF 118转而可以向WRC 104发送信令318。在一些实例中,信令318可以包括HTTP 200OK消息,其可以包括PDU标识信息。
图4是示出如本文所述的对应于第二示例性环境的UE与移动网络的各个组件之间的示例性注册信令的图400。
在一些实例中,可以由WRC 104、IP CAN 108、WxIWF 118、5G核心320、UPF 114、Web服务器网关(WS GW)202以及IMS 116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来执行图400中表示的操作。
WRC 104可以输入WebRTC统一资源定位符(URL),并且可以下载客户端以促进5G环境中的web访问,如本文所述。在一些实例中,WRC104可以经由信令402与WxIWF 118通信,以将JavaScript下载到WRC104。在一些实例中,信令402可以确保JavaScript或客户端的最新版本正在WRC 104上(且因此,在UE 102上)运行。
接下来,WRC 104可以使用信令404通过发送操作者标识符(如WebID)和密码登录到WxIWF 118,以获得对WxIWF 118通信功能的访问。响应于信令404,WxIWF 118可以经由信令406向5G核心320注册。在一些实例中,因为使用了信令402和404来认证WRC 104,所以信令406可以不包括认证。
WxIWF 118可以通过5G核心320和UPF 114以及在5G核心320和UPF 114之间交换信令408,以建立5G PDU(协议数据单元)会话,该会话在WxIWF 118和UPF 114之间建立逻辑连接。
响应于建立5G PDU会话,WxIWF 118可以向WRC 104发送信令410。在一些实例中,信令410可以返回注册完成的指示,可以返回PDU标识符,可以返回安全令牌等等。
作为响应,WRC 104可以使用PDU标识符、安全令牌等来与WS GW202交换信令412,其可以打开安全WebSocket。此外,WRC 104可以使用信令414向WS GW 202注册令牌。WxIWF118和WS GW 202可以使用信令416来验证令牌。
在验证令牌之后,WS GW 202可以向IMS 116发送信令418,其可以包括SIP注册消息,从而完成用于注册WRC 104的授权。作为响应,IMS 116可以向WS GW 202发送可包含SIP200OK消息的信令420,WS GW 202转而可将信令422发送到WRC 104。在一些实例中,信令422可以包括HTTP 200OK消息。
在一些实例中,可以结合使用UE 102上的WRC 104开始通信会话来发起由图300或400所示的信令。在一些实例中,可以包括或省略其他信令,这取决于特定的实现。
图5是示出如本文所述的在与第二示例性环境对应的移动网络中在UE处发起呼叫的示例性信令的图500。
在一些实例中,可以由WRC 104、IP CAN 108、WxIWF 118、5G核心320、UPF 114、WSGW 202以及IMS 116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来执行图400中表示的操作。
WRC 104和WS GW 202可以交换信令502以在WRC 104和WS GW 202之间发起WebSocket。在一些实例中,信令502可以包括在图300或图400中表示的信令的至少一部分。响应于建立WebSocket,WRC 104可以向WS GW 202发送包括HTTP提交(POST)消息的信令504。响应于信令504,WS GW 202可以向IMS 116发送可包括SIP邀请(INVITE)消息的信令506。
IMS 116可以响应于信令506向WS GW 202发送信令508。在一些实例中,信令508可以包括SIP 100尝试(TRYING)消息。此外,IMS 116可以向WS GW 202发送可包括SIP 183/SDP(会话描述协议)消息的信令510。
响应于信令510,WS GW 202可以向WRC 104发送信令512。在一些实例中,信令512可以包括JSON对象,该JSON对象可以包括通过WebSocket的会话状态通知[在进行中(InProgress),183,有SDP]消息(如经由信令502建立)。WRC 104可以经由信令514来确认到WS GW 202的信令512,其包括通过WebSocket的确认(ACK)。
WS GW 202可以进一步接收包括SIP 180振铃(RINGING)消息的信令516,并且作为响应,WS GW 202可以向WRC 104发送信令518,其可以包括JSON对象,该JSON对象包括通过WebSocket的会话状态通知[在进行中,180,没有SDP]消息。WRC 104可以经由信令520来确认到WS GW 202的信令518,其包括通过WebSocket的确认。
WS GW 202可以进一步从IMS 116接收包括SIP 200OK消息的信令522,并且作为响应,WS GW 202可以向WRC 104发送信令524,其可以包括JSON对象,该JSON对象包括通过WebSocket的会话状态通知[已连接,200,无SDP]消息。WRC 104可以经由信令526确认到WSGW 202的信令524,其包括通过Web Socket的确认。WS GW 202可以向IMS 116发送信令528,IMS 116可以完成呼叫建立。主动呼叫被示为信令530。
在一些实例中,信令530可以代表任何类型的通信,例如实时通信、视频呼叫、SMS/MMS、数据会话等。在一些示例中,WRC 104可以终止主动呼叫信令530,如通过从WRC 104发送到WS GW 202的信令532所示。在一些实例中,信令532可以包括HTTP删除(DELETE)消息。WS GW 202可以接收信令532,并且可以向IMS 116发送信令534,其被图示为SIP再见(BYE)消息。WS GW 202可以进一步向WRC 104发送指示HTTP 200OK消息的信令536。
至少部分地响应于接收到信令534,IMS 116可以将指示SIP 200 OK消息的信令538发送到WS GW 202。
图6是示出了如本文所述的在与第二示例性环境相对应的移动网络中在UE处接收呼叫,由此该呼叫由外部UE发起的示例性信令的图600。
在一些实例中,可以由WRC 104、IP CAN 108、WxIWF 118、5G核心320、UPF 114、WSGW 202以及IMS 116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来执行图600中表示的操作。
WRC 104和WS GW 202可以交换信令602以在WRC 104和WS GW 202之间发起WebSocket。在一些实例中,信令602可以包括在图300或图400中表示的信令的至少一部分。响应于建立WebSocket,IMS 116可以向WS GW 202发送可包括SIP邀请消息的信令604。响应于信令604,WS GW 202可以将可包括SIP 100尝试消息的信令606发送到IMS 116。此外,WSGW 202可以将可包括JSON对象的信令608发送到WRC 104,该JSON对象包括通过WebSocket的会话邀请通知[OrigAdd,RecvAddr,有SDP等]消息。WRC 104可以使用信令610来确认信令608。
WRC 104还可以向WS GW 202发送可包括HTTP提交消息传递的信令612,该提交消息传递包括通过WebSocket的接收者会话状态通知[在进行中,183,SDP等]消息。WS GW 202可以使用信令614来确认信令612。
接下来,WS GW 202可以向IMS 116发送可包括具有SDP消息的SIP 183的信令616。
WRC 104还可以向WS GW 202发送可包括HTTP提交的信令618,该HTTP提交包括通过WebSocket的接收者会话状态通知[在进行中,180,没有SDP等]消息。响应于信令618,WSGW 202可以向IMS 116发送可包括SIP 180振铃消息的信令620。此外,WS GW 202可以向WRC104发送可包括HTTP 200OK消息的信令622。
接下来,WRC 104可以向WS GW 202发送可包括JSON对象的信令624,该JSON对象包括通过WebSocket的会话状态通知[已连接,200,没有SDP等]消息。响应于信令624,WS GW202可以向IMS 116发送信令626(包括SIP 200OK消息),并且作为响应,IMS 116可以向WSGW 202发送信令628(包括SIP确认消息)。
至少部分地响应于信令628,WS GW 202可以向WRC 104发送信令630(包括HTTP200OK消息),从而建立主动呼叫,如信令632所示。
在一些示例中,WRC 104可以终止信令632所示的主动呼叫,在这种情况下,WRC104可以向WS GW 202发送信令634(包括HTTP删除消息)。至少部分地响应于HTTP删除消息(在信令634中),WS GW 202可以向IMS 116发送信令636(包括SIP再见消息),并且可以向WRC 104发送信令638(包括HTTP 200OK消息)。WS GW 202可以进一步从IMS 116接收指示SIP 200OK消息的信令640。
图7是示出了如本文所述的对应于第二示例性环境的移动网络中将呼叫从非3GPP接入点转移(切换)到3GPP接入点的示例性信令的图700。
在一些实例中,可以由WRC 104、IP CAN 108、3GPP接入106(图示为5G NR 106)、WxIWF 118、5G核心320、UPF 114、WS GW 202以及IMS 116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执行图700中所示的操作。
WRC 104可以使用信令702通过IP CAN 108建立WebSocket。在一些实例中,信令702可以包括在图300、400、500和600中讨论的信令的各个方面。
响应于经由信令702通过IP CAN 108建立WebSocket,WRC 104可以使用信令704来促进主动呼叫,如本文所讨论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位置或信号强度的变化以及其他可能性,WRC 104和5G NR106可以交换信令706以执行5G注册。
在WRC 104(和/或UE 102)在5G网络中注册之后,WRC 104和WS GW 202可以交换信令708以刷新WebSocket。在一些示例中,信令708可以包括将与WebSocket相关联的中间IP地址(如使用信令702建立的)从与IP CAN 108相关联的第一IP地址改变为与5G NR 106相关联的第二IP地址。
响应于信令708,WRC 104和IMS 116可以交换信令710以将主动呼叫从IP CAN 108移动到5G NR 106。
在从IP CAN 108到5G NR 106的无缝切换之后,WRC 104可以将指示HTTP删除消息的信令712发送到WS GW 202,并且作为响应,WS GW 202可以将指示SIP再见消息的信令714发送到IMS 116。此外,WS GW 202可以向WRC 104发送信令716(如HTTP 200OK消息),并且IMS 116可以至少部分地响应于信令714而向WS GW 202发送信令718(如SIP 200 OK消息)。
图8是示出了如本文所述的对应于第二示例性环境的移动网络中的将呼叫从3GPP接入点转移(切换)到非3GPP接入点的示例性信令的图800。
在一些实例中,可以由WRC 104、IP CAN 108、3GPP接入106(图示为5G NR 106)、WxIWF 118、5G核心320、UPF 114、WS GW 202以及IMS 116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执行图800中所示的操作。
WRC 104可以使用信令802通过5G NR 106建立WebSocket。在一些实例中,信令802可以包括在图300、400、500和600中讨论的信令的各个方面。
响应于经由信令802通过5G NR 106建立WebSocket,WRC 104可以使用信令804来促进主动呼叫,如本文所讨论的。
在一些示例中,基于位置或信号强度的变化以及其他可能性,WRC 104和WxIWF118可以交换可包括web授权流的信令806。在一些实例中,信令806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信号,如在图300和400中所讨论的。
响应于信令806,WxIWF 118可以与UPF 114交换信令808,其可以包括利用标准5G注册流的5G注册。至少部分地响应于信令808,WRC 104和WS GW 202可以交换信令810以刷新与主动呼叫相关联的WebSocket。在一些实例中,信令810可以包括将与WebSocket相关联的中间IP地址(如使用信令802建立的)从与5G NR 106相关联的第一IP地址改变为与IPCAN 108相关联的第二IP地址。
响应于信令810,WRC 104和IMS 116可以交换信令812以将主动呼叫从5G NR 106移动到IP CAN 108。
在从5G NR 106到IP CAN 108的无缝切换之后,WRC 104可以向WS GW 202发送指示HTTP删除消息的信令814,且作为响应,WS GW 202可以向IMS 116发送指示SIP再见消息的信令816。此外,WS GW 202可以向WRC 104发送信令818(如HTTP 200OK消息),并且IMS116可以至少部分地响应于信令816而向WS GW 202发送信令820(如SIP 200 OK消息)。
图9示出了被配置为在5G环境中实现web访问的示例性设备900,如本文所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结合图1-8讨论的一些或全部功能可以在设备900中实现。此外,设备900可以被实现为服务器计算机902、专用硬件上的网络元件、在专用硬件上运行的软件实例或在适当的平台(如云基础架构)上实例化的虚拟化功能等。应理解,在本公开内容的上下文中,设备900可以被实现为单个设备或被实现为具有在其间分布的组件和数据的多个设备。
如图所示,设备900可以包括存储器904,其存储访问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MF)110、网络资源功能(NRF)906、会话管理功能(SMF)112、用户平面功能(UPF)114、网络公开功能(NEF)908、认证服务器功能(AUSF)910、策略控制功能(PCF)912、统一数据管理(UDM)914、应用程序功能(AF)916、数据网络(DN)918、web访问互通功能(WxIWF)118和web服务器网关(WSGW)202,以向设备900提供功能以促进5G环境中的web访问,如本文所述的。另外,设备900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920、可移除存储922和不可移除存储924、一个或更多个输入设备926、一个或更多个输出设备928或一个或更多个收发器930。
以上结合至少图1和图2讨论了访问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MF)110、会话管理功能(SMF)112、用户平面功能(UPF)114、web访问互通功能(WxIWF)118和web服务器网关(WS GW)202的各个方面。一般而言,这些功能包括5G移动网络的各个方面。
通常,NRF 906可以被实现为包括支持服务发现的功能的网络功能(例如,接收网络功能发现请求并将与所发现的网络功能实例相关联的信息提供给请求实体)。在一些实例中,NRF可以从诸如UPF 114的各种网络功能接收利用率信息、能力信息等,以将这种利用率信息提供给本文所讨论的其他组件。此外,如本文所讨论的,NRF 906可以至少部分地基于利用率信息来选择、分配、实施或以其他方式确定要在网络中使用的网络功能。
通常,NEF 908可被实现为网络功能,该网络功能包括如本文所述的安全地公开由各种网络功能提供或在各种网络功能之间提供的服务和/或能力的功能。在一些实例中,NEF 908从其他网络功能接收信息,并且可以使用到数据存储网络功能的接口将接收到的信息存储为结构化数据。
通常,AUSF 910可以被实现为网络功能,该网络功能包括向网络中的各种设备提供认证的功能。例如,AUSF 910可以请求设备凭证(如一个或更多个安全密钥),验证设备被授权连接到网络,和/或基于设备凭证来控制对网络的访问。
通常,PCF 912可以被实现为网络功能,该网络功能包括支持统一策略框架来管理网络行为,提供策略规则来控制平面功能和/或强制执行此类规则,和/或实现前端以访问与数据存储库中的策略决定相关的订阅信息的功能。
通常,UDM 914可以实现为网络功能,该网络功能包括处理认证凭证、处理用户标识处理、管理注册和/或移动性、管理UE与运营商之间的订阅和/或管理SMS(短消息服务)数据的功能。
通常,AF 916可以被实现为网络功能,该网络功能包括将业务路由到网络上运行的应用程序/从网络上运行的应用程序路由业务,促进访问网络公开功能(NEF)908,以及结合PCF 912与策略框架进行交互以进行策略控制的功能。
通常,DN 918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任何公共或专用网络,例如互联网。
在各实施例中,存储器904是易失性的(诸如RAM)、非易失性的(诸如ROM、闪存等)或两者的某种组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920是中央处理单元(CPU)、图形处理单元(GPU)或CPU和GPU两者,或者本领域已知的其他处理单元或组件。
设备900还可以包括附加数据存储设备(可移除和/或不可移除的),诸如,如磁盘、光盘或磁带。这种附加的存储在图9中通过可移除存储922和不可移除存储924示出。有形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以用于存储信息的任何方法或技术实现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的介质,所述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存储器904、可移除存储922和不可移除存储924都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示例。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内容可寻址存储器(CAM)或其他光学存储、盒式磁带、磁带、磁盘存储设备或其他磁存储设备、或可用于存储所需信息并可由设备900访问的任何其他介质。任何此类有形计算机可读介质都可以是设备900的一部分。
设备90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输入设备926,例如小键盘、光标控件、触敏显示器、语音输入设备等,以及一个或更多个输出设备928,例如显示器、扬声器、打印机等。
如图9所示,设备900还包括一个或更多个有线或无线收发器930。例如,一个或更多个收发器930可以包括网络接口卡(NIC)、网络适配器、局域网(LAN)适配器,或物理、虚拟或逻辑地址以连接到例如本文设想的各种基站或网络,或各种用户设备和服务器。为了在交换无线数据时增加吞吐量,一个或更多个收发器930可以利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一个或更多个收发器930可以包括能够进行无线、射频(RF)通信的任何种类的无线收发器。一个或更多个收发器930还可以包括其他无线调制解调器,例如用于进行Wi-Fi、WiMAX、蓝牙或红外通信的调制解调器。
结论
尽管已经用特定于结构特征和/或方法动作的语言描述了主题,但是应该理解,所附权利要求书中定义的主题不必限于所描述的特定特征或动作。而是,将特定特征和动作公开为实现权利要求的示例性形式。

Claims (20)

1.一种系统,包括:
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和
一个或更多个组件,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组件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且能够由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施操作,所述操作包括:
在web访问互通功能(WxIWF)处接收在用户设备(UE)与第五代(5G)核心网络之间建立通信的请求,其中所述UE通信地耦合到Wi-Fi基站;
响应于所述请求,在所述5G核心网络中注册所述UE;
通过用户平面功能(UPF)建立与所述UE相关联的5G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
向所述UE发送注册信息,所述注册信息至少包括WebSocket令牌;以及
在所述UE和web服务器网关(WS GW)之间建立WebSocket,所述建立包括:
在所述WS GW处接收令牌;
将所述令牌发送到所述WxIWF;以及
确定所述令牌与发送到所述UE的所述WebSocket令牌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所述操作还包括:
在所述WS GW处从所述UE接收HTTP提交消息;
至少部分地响应于所述HTTP提交消息,由所述WS GW向互联网协议多媒体子系统(IMS)发送会话发起协议(SIP)邀请消息;以及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WS GW接合在所述WebSocket和SIP消息传递之间,在所述UE和所述IMS之间建立主动通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所述操作还包括:
作为切换,将所述主动通信从所述Wi-Fi基站过渡到新无线电(NR)基站;
其中所述切换包括使用与所述NR基站相关联的第二互联网协议(IP)地址刷新与关联于所述Wi-Fi基站的第一IP地址相关联的WebSocket的中间IP地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所述操作还包括:
进一步至少部分地基于在所述GS GW处经由所述WebSocket从所述UE接收到的一个或更多个JSON对象建立所述主动通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在所述WxIWF处从安装在所述UE中的应用程序接收所述请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在所述WxIWF处从安装在所述UE中的web浏览器接收所述请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注册信息还包括与所述5G PDU会话相关联的信息。
8.一种由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实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一网络功能处接收在用户设备(UE)和第五代(5G)核心网络之间建立通信的请求,其中所述UE通信地耦合到非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基站;
响应于所述请求,在所述5G核心网络中注册所述UE;
通过用户平面功能(UPF)建立与所述UE相关联的5G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
向所述UE发送注册信息,所述注册信息至少包括WebSocket令牌;以及
在所述UE和第二网络功能之间建立WebSocket,所述建立包括:
在所述第二网络功能处接收令牌;
将所述令牌发送到所述第一网络功能;以及
确定所述令牌与发送到所述UE的所述WebSocket令牌相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网络功能处从所述UE接收HTTP提交消息;
至少部分地响应于所述HTTP提交消息,由所述第二网络功能向互联网协议多媒体子系统(IMS)发送会话发起协议(SIP)邀请消息;以及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第二网络功能接合在所述WebSocket和SIP消息传递之间,在所述UE和所述IMS之间建立主动通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进一步至少部分地基于在所述第二网络功能处经由所述WebSocket从所述UE接收到的一个或更多个JSON对象建立所述主动通信。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作为切换,将所述主动通信从所述非3GPP基站过渡到新无线电(NR)基站;
其中所述切换包括使用与所述NR基站相关联的第二互联网协议(IP)地址刷新与关联于所述非3GPP基站的第一IP地址相关联的WebSocket的中间IP地址。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非3GPP基站是Wi-Fi基站。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网络功能处从安装在所述UE中的应用程序接收所述请求。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注册信息还包括与所述5G PDU会话相关联的信息。
15.一种存储指令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指令在被执行时使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执行操作,所述操作包括:
在第一网络功能处接收在用户设备(UE)和第五代(5G)核心网络之间建立通信的请求,其中所述UE通信地耦合到非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基站;
响应于所述请求,在所述5G核心网络中注册所述UE;
通过用户平面功能(UPF)建立与所述UE相关联的5G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
向所述UE发送注册信息,所述注册信息至少包括WebSocket令牌;以及
在所述UE和第二网络功能之间建立WebSocket,所述建立包括:
在所述第二网络功能处接收令牌;
将所述令牌发送到所述第一网络功能;以及
确定所述令牌与发送到所述UE的所述WebSocket令牌相对应。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操作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网络功能处从所述UE接收HTTP提交消息;
至少部分地响应于所述HTTP提交消息,由所述第二网络功能向互联网协议多媒体子系统(IMS)发送会话发起协议(SIP)邀请消息;以及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第二网络功能接合在所述WebSocket和SIP消息传递之间,在所述UE和所述IMS之间建立主动通信。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操作还包括:
作为切换,将所述主动通信从所述非3GPP基站过渡到新无线电(NR)基站;
其中所述切换包括使用与所述NR基站相关联的第二互联网协议(IP)地址刷新与关联于所述非3GPP基站的第一IP地址相关联的WebSocket的中间IP地址。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操作还包括:
进一步至少部分地基于在所述第二网络功能处经由所述WebSocket从所述UE接收到的一个或更多个JSON对象建立所述主动通信。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在所述WxIWF处从安装在所述UE中的web浏览器接收所述请求。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注册信息还包括与所述5G PDU会话相关联的信息。
CN201880053412.8A 2017-08-18 2018-08-14 5g环境中的万维网访问 Active CN1109993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547499P 2017-08-18 2017-08-18
US62/547,499 2017-08-18
US16/102,512 US11082458B2 (en) 2017-08-18 2018-08-13 Web access in 5G environments
US16/102,512 2018-08-13
PCT/US2018/046605 WO2019036410A1 (en) 2017-08-18 2018-08-14 WEB ACCESS IN 5G ENVIRONMENT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99393A true CN110999393A (zh) 2020-04-10
CN110999393B CN110999393B (zh) 2022-05-24

Family

ID=65360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53412.8A Active CN110999393B (zh) 2017-08-18 2018-08-14 5g环境中的万维网访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082458B2 (zh)
EP (1) EP3649804B1 (zh)
CN (1) CN110999393B (zh)
WO (1) WO201903641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87810A (zh) * 2020-09-30 2021-01-05 武汉中科通达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前端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28874B (zh) * 2017-08-31 2020-10-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服务化架构的注册方法及装置
US11706321B2 (en) * 2018-08-23 2023-07-18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T8 API to deliver data over an IP path
US10849174B1 (en) 2019-04-16 2020-11-24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Media-conferencing service and internet-access service from a fifth generation new radio long term evolution (5GNR/LTE) wireless access point
US20220345949A1 (en) * 2019-09-09 2022-10-2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moving ims voice session on non-3gpp to 3gpp access
US20230106757A1 (en) * 2020-02-14 2023-04-06 Lenovo (Beijing) Limited Server discovery improvement when application server changes
US11589264B2 (en) * 2020-07-31 2023-02-21 Charter Communications Operating,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leveraging access 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 (CPE) gateway resources to provide 5G edge computing services
CN112733051A (zh) * 2020-12-09 2021-04-30 新华智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WebSocket的信息推送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CN113347738A (zh) * 2021-05-21 2021-09-0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287743A1 (en) * 2009-01-16 2011-11-24 Zte Corporation Method, system and user equipment for establishing association between a service network element and an MME
US20140130145A1 (en) * 2012-11-07 2014-05-08 Cellco Partnership D/B/A Verizon Wireless User device adding secure token to network requests
CN104205726A (zh) * 2012-03-21 2014-12-10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在无线网络中由另一移动基站赞助的移动基站会话
WO2015093058A1 (en) * 2013-12-19 2015-06-25 Nec Corpor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webRTC
US20150280963A1 (en) * 2014-03-26 2015-10-01 Sonus Networks,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integrating independent ims and webrtc networks
CN105052109A (zh) * 2013-04-26 2015-11-11 英特尔Ip公司 用于访问因特网协议多媒体子系统(IMS)的基于网络的实时通信(WebRTC)的架构
WO2016116137A1 (en) * 2015-01-20 2016-07-28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Multiple parallel webrtc accesses to ims
US20170150420A1 (en) * 2015-06-16 2017-05-25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Nodes For Handling a UE Which Roams Into a Visited Network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65218B2 (en) * 2015-01-23 2017-02-07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for WebRTC
US10694434B2 (en) * 2017-01-05 2020-06-2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for supporting handover
EP4114065A1 (en) * 2017-01-09 2023-01-0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interworking betwee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287743A1 (en) * 2009-01-16 2011-11-24 Zte Corporation Method, system and user equipment for establishing association between a service network element and an MME
CN104205726A (zh) * 2012-03-21 2014-12-10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在无线网络中由另一移动基站赞助的移动基站会话
US20140130145A1 (en) * 2012-11-07 2014-05-08 Cellco Partnership D/B/A Verizon Wireless User device adding secure token to network requests
CN105052109A (zh) * 2013-04-26 2015-11-11 英特尔Ip公司 用于访问因特网协议多媒体子系统(IMS)的基于网络的实时通信(WebRTC)的架构
WO2015093058A1 (en) * 2013-12-19 2015-06-25 Nec Corpor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webRTC
US20150280963A1 (en) * 2014-03-26 2015-10-01 Sonus Networks,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integrating independent ims and webrtc networks
WO2016116137A1 (en) * 2015-01-20 2016-07-28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Multiple parallel webrtc accesses to ims
US20170150420A1 (en) * 2015-06-16 2017-05-25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Nodes For Handling a UE Which Roams Into a Visited Network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LCATEL-LUCENT: "WebRTC joint architecture proposal", 《SA WG2 MEETING #100,S2-134425》 *
CHUNLAI ZHOU: "Study on architecture of smart home management system and key devices", 《IEEE》 *
ERICSSON: "PDU Session IP version handling", 《SA WG2 MEETING #117,S2-165559》 *
SAMSUNG: "Procedure of PDU Session establishment for access to the 3 rd Party Service", 《SA WG2 MEETING #118-BIS,S2-170362》 *
T-MOBILE USA INC: "New IMS WebRTC Interworking Solution (Procedures)", 《SA WG2 MEETING S2#100,S2-134137》 *
陈丹霞: "应急通信系统中移动电子白板会议的研究与实现", 《中国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87810A (zh) * 2020-09-30 2021-01-05 武汉中科通达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前端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082458B2 (en) 2021-08-03
US20190058741A1 (en) 2019-02-21
WO2019036410A1 (en) 2019-02-21
CN110999393B (zh) 2022-05-24
EP3649804B1 (en) 2023-03-29
EP3649804A1 (en) 2020-05-13
EP3649804A4 (en) 2021-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99393B (zh) 5g环境中的万维网访问
US11706606B2 (en) Network repository function (NRF) discovery control
US10687373B2 (en) Optimizations for voice handovers over wireless data access
US10820197B2 (en) Selective disablement of SIP encryption for lawful intercept
US11284463B2 (en) Automatically resetting interrupted network connections
CN112806038B (zh) 通信系统
US20220264503A1 (en) Performing service delivery for multi-user mobile terminals cross-reference to related application
EP3731486A1 (en) Service-based ip multimedia network subsystem (ims) architecture
EP3985945B1 (en) Enhanced n17 interface between ims network and 5g-eir
WO2020247764A1 (en) Performing service delivery for multi-user mobile terminals cross-reference to related application
US20230146343A1 (en) Partial support of access network information
US20230283789A1 (en) Efficient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adaptive bitrate (abr) streaming based on scalable video coding (svc)
US20230037694A1 (en) PDCP and ROHC Handling for Multi-Connectivity Handover
WO2022206514A1 (zh) 语音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WO2022192638A1 (en) Small base station configuration and control in 5g networks
EP4193656A1 (en) Mbs pdcp layer and service continuity
US11870601B2 (en) Policy control function fallback
US20230126490A1 (en) Optimized security mode command procedure to reduce communication setup failures
WO2024097004A1 (en) Ursp rules update via pcf cp procedure
WO2023018777A1 (en) System information block (sib) for augmented computing in cellular networks
CN116830793A (zh) 5g网络中的小型基站配置和控制
CN117796043A (zh) 向受制于准入控制的网络切片的注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