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96404A - 用于建立无线连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建立无线连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96404A
CN110996404A CN201911299474.XA CN201911299474A CN110996404A CN 110996404 A CN110996404 A CN 110996404A CN 201911299474 A CN201911299474 A CN 201911299474A CN 110996404 A CN110996404 A CN 1109964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channel
electronic device
wireless channels
channe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9947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96404B (zh
Inventor
郭卫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9947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9640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964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964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964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964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建立无线连接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通过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通信模块获得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通信模块所支持的多个第一无线信道;通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二通信模块获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所在的空间环境中的多个第二无线信道中的占用情况,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无线信道和所述多个第二无线信道中的相同的信道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共同支持的多个第三无线信道;基于所述多个第二无线信道中的每个第二无线信道的占用情况,从所述多个第三无线信道中选择一个第三无线信道作为优选信道。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建立无线连接的装置和系统。

Description

用于建立无线连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建立无线连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之间建立无线连接的方式大致分为两类。一类基于无线 网络设备(例如,WiFi接入点WiFi AP)进行连接,这一类无线连接 的设备都连接到同一无线网络中。另一类可以基于WiFi direct实现电 子设备间的点对点无线直连。无论是基于无线网络设备的连接,还是 无线直连,但都会碰到无线网络建立成功但无线网络质量较差无法保 证其上的应用正常的用户体验,究其原因是无线连接的信号容易被周 围环境中其它无线设备的无线信号干扰。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建立无线连接的方法。所述方 法包括:通过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通信模块获得连接请求所指示的第 二电子设备的第二通信模块所支持的多个第一无线信道;通过所述第 一电子设备的第二通信模块获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所在的空间环境中 的多个第二无线信道中的每个第二无线信道的占用情况,其中,所述 多个第一无线信道和所述多个第二无线信道中的相同的信道为所述第 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共同支持的多个第三无线信道;以及 基于所述多个第二无线信道中的每个第二无线信道的占用情况,从所 述多个第三无线信道中选择一个第三无线信道作为优选信道,所述优 选信道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二通信模块 建立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无线连接。
可选地,所述通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二通信模块获得所述第 一电子设备所在的空间环境中的多个第二无线信道中的每个第二无线 信道的占用情况包括:通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二通信模块扫描所 述空间环境中的无线信号,以对所述空间环境中的所述多个第二无线 信道进行监听;以及基于监听结果获取所述多个第二无线信道中的每个第二无线信道接收的信道强度指示值RSSI。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多个第二无线信道中的每个第二无线信道 的占用情况,从所述多个第三无线信道中选择一个第三无线信道作为 优选信道包括:从所述多个第三无线信道中,选择RSSI绝对值最小的 第三无线信道作为所述优选信道;或者从所述多个第三无线信道中, 选择与RSSI绝对值最大的第二无线信道的中心频点间隔最大的第三 无线信道,作为所述优选信道;或者若所述多个第三无线信道中与 RSSI绝对值最大的第二无线信道的的中心频点的间隔大于预定隔离 带宽的信道包括多个第三无线信道,则从所述多个第三无线信道中选 择RSSI绝对值最小的第三无线信道,作为所述优选信道。
可选地,所述通过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通信模块获得连接请求所 指示的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通信模块所支持的多个第一无线信道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蓝牙模块或近场通信模块,获取与所述第一 电子设备进行蓝牙通信或近场通信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通信模 块所支持的无线信道的信息。
可选地,在所述从所述多个第三无线信道中选择一个第三无线信 道作为优选信道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优选信道在所述第一 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建立无线连接。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建立无线连接的装置。所述 装置包括通信信道获取模块、信道占用情况获取模块、以及信道选择 模块。所述通信信道获取模块用于通过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通信模块 获得连接请求所指示的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通信模块所支持的多个第 一无线信道。所述信道占用情况获取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的第二通信模块获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所在的空间环境中的多个第二 无线信道中的每个第二无线信道的占用情况,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无 线信道和所述多个第二无线信道中的相同的信道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共同支持的多个第三无线信道。所述信道选择模 块用于基于所述多个第二无线信道中的每个第二无线信道的占用情况, 从所述多个第三无线信道中选择一个第三无线信道作为优选信道,所 述优选信道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二通信 模块建立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无线连接。
可选地,所述信道占用情况获取模块包括监听子模块以及RSSI 指示子模块。所述监听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二通信 模块扫描所述空间环境中的无线信号,以对所述空间环境中的所述多 个第二无线信道进行监听。所述RSSI指示子模块用于基于监听结果, 获取所述多个第二无线信道中的每个第二无线信道接收的信道强度指 示值RSSI。
可选地,所述信道选择模块具体用于:从所述多个第三无线信道 中,选择RSSI绝对值最小的第三无线信道作为所述优选信道;或者从 所述多个第三无线信道中,选择与RSSI绝对值最大的第二无线信道的 中心频点间隔最大的第三无线信道,作为所述优选信道;或者若所述 多个第三无线信道中与RSSI绝对值最大的第二无线信道的的中心频 点的间隔大于预定隔离带宽的信道包括多个第三无线信道,则从所述 多个第三无线信道中选择RSSI绝对值最小的第三无线信道,作为所述 优选信道。
可选地,所述通信信道获取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优选信道在所述 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建立无线连接。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建立无线连接的系统。所述 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 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以实现如上所述的 方法。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 机可执行指令,所述指令在被执行时用于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 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指令在被执行时用于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及其优势,现在将参考结合附图的以下 描述,其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于建立无线连接的方法 和装置的应用场景;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于建立无线连接的方法 的流程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于 建立无线连接的方法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4示意性示出了WiFi2.4GHz频段的各个信道的示意图;
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获得空间环境中多个第二 无线信道中的每个第二无线信道的占用情况的流程示意图;
图6示意性示出了一个空间环境中在某一时刻WiFi 2.4GHz频段 的各个信道的RSSI值的示意图;
图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用于建立无线连接的 方法的流程图;
图8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于建立无线连接的方法 的一个应用实例;
图9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于建立无线连接的装置 的框图;以及
图10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于建立无线连接的计 算机系统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 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下面的详细描述 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全 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 况下也可以被实施。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 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公开的概念。
在此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并非意在限制本 公开。在此使用的术语“包括”、“包含”等表明了所述特征、步骤、 操作和/或部件的存在,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 步骤、操作或部件。
在此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领域技术人 员通常所理解的含义,除非另外定义。应注意,这里使用的术语应解 释为具有与本说明书的上下文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 刻板的方式来解释。
在使用类似于“A、B和C等中至少一个”这样的表述的情况下, 一般来说应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该表述的含义来予以解释 (例如,“具有A、B和C中至少一个的系统”应包括但不限于单独具 有A、单独具有B、单独具有C、具有A和B、具有A和C、具有B 和C、和/或具有A、B、C的系统等)。在使用类似于“A、B或C等 中至少一个”这样的表述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应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 员通常理解该表述的含义来予以解释(例如,“具有A、B或C中至少 一个的系统”应包括但不限于单独具有A、单独具有B、单独具有C、 具有A和B、具有A和C、具有B和C、和/或具有A、B、C的系统 等)。
附图中示出了一些方框图和/或流程图。应理解,方框图和/或流程 图中的一些方框或其组合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指令来实现。这些计算机 程序指令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 装置的处理器,从而这些指令在由该处理器执行时可以创建用于实现 这些方框图和/或流程图中所说明的功能/操作的装置。本公开的技术可以硬件和/或软件(包括固件、微代码等)的形式来实现。另外,本公 开的技术可以采取存储有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 产品的形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供指令执行系统使用或者结合指令 执行系统使用。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建立无线连接的方法、装置、及 计算机系统。所述方法包括首先通过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通信模块获 得连接请求所指示的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通信模块所支持的多个第一 无线信道,然后通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二通信模块获得所述第一 电子设备所在的空间环境中的多个第二无线信道中的每个第二无线信道的占用情况,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无线信道和所述多个第二无线信 道中的相同的信道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共同支持 的多个第三无线信道,接着基于所述多个第二无线信道中的每个第二 无线信道的占用情况,从所述多个第三无线信道中选择一个第三无线 信道作为优选信道,所述优选信道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 一电子设备的第二通信模块建立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无线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两个电子设备在建立无线连接时,第一电 子设备可以通过第一通信模块建立的带外协商通道获取到对端设备支 持的信道,同时可以获得当前空间环境中各个信道的无线网络信息的 分布情况,然后从双方均支持的信道中优选一个与空间当前的网络环 境冲突相对较少的信道建立无线网络,以此方式可以在较大程度上保 证两个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质量,提升基于两个设备的通信和交互而 运行的应用程序的性能,提高用户体验。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于建立无线连接的方法 和装置的应用场景。需要注意的是,图1所示仅为可以应用本公开实 施例的场景的示例,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公开的技术内容, 但并不意味着本公开实施例不可以用于其他设备、系统、环境或场景。
为了形象地展示出设备之间建立无线连接的多种形式,图1中所 示网络环境100中示意出来通过无线接入点WiFi AP组网的无线连接 网络,以及通过WiFi direct直连形成的点对点无线直连网络。
如图1所示,网络环境100中可以包括电子设备101、102、103、 无线接入点WiFi AP104。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1、102、103 可以通过无线接入点WiFi AP 104接入网络后,在两两之间建立无线 连接,以实现两两之间的无线通信。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1、 102、103两两之间可以通过WiFi direct直连形成点对点的无线连接。 例如,电子设备102和电子设备103之间可以通过WiFi direct直连, 或者电子设备102和电子设备101之间可以通过WiFi direct直连。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电子设备101、102、103可以包括至少两 类通信模块,即本文中所描述的第一通信模块和第二通信模块。其中, 第一通信模块例如可以是蓝牙模块或者近场通信模块,可以建立两两 电子设备之间的用于指令传递、简单的数据交换等轻量级数据通信的 带外协商通道。第二通信模块例如可以是WiFi通信模块,可以建立两 两电子设备之间用于数据包、文件等数据传输的无线传输通道。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电子设备101、102、103可以通过各自的 第一通信模块建立的带外协商通道与对端设备进行协商,得到彼此共 同支持的无线信道的信息,然后在通过第二通信模块对网络环境100 中各个信道的占用情况的分析处理,之后优选两个设备共同支持的且 与空间环境中网络冲突相对较少的信道建立无线连接,从而可以保证 电子设备101、102、103建立无线连接后的通信质量。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电子设备101、102、103可以包括以下各 种电子设备:智能电话、平板个人计算机(PC)、电子书阅读器(e-book 阅读器)、台式PC、膝上型PC、上网本计算机、工作站、服务器、个 人数字助手(PDA)、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MPEG-1音频层-3(MP3)播放器、移动医疗设备、相机等。
电子设备101、102、103还可以包括各种智能家庭设备,例如电 视、数字视频盘(DVD)播放器、音频设备、冰箱、空调、吸尘器、 烤箱、微波炉、洗衣机、空气净化器、机顶盒、家庭自动控制面板、 安全控制面板、TV盒(例如,SamsungHomeSyncTM、Apple TVTM 或Google TVTM)、游戏机(例如,XboxTM和PlayStationTM)、电子 词典、电子钥匙、摄像机和电子相框。
电子设备101、102、103还可以包括各种医疗设备(例如,各种便 携式医疗测量设备(血糖监控设备、心率监控设备、血压测量设备、 体温测量设备等)、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磁共振成像(MRI)、计 算机断层扫描(CT)机和超声波扫描机)、导航设备、全球定位系统(GPS) 接收机、事件数据记录仪(EDR)、飞行数据记录仪(FDR)、车辆信 息娱乐设备、船用电子设备(例如,船用导航设备和罗盘)、航空电子 设备、安全设备、车辆头单元、工业或家用机器人、银行的自动柜员 机(ATM)、商店的销售点或物联网(例如,灯泡、各种传感器、电表 或燃气表、洒水器设备、火警、恒温器、街灯、烤面包机、运动器材、 热水箱、加热器、锅炉等)。
以下结合图2~图8对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于建立无线连接的方 法进行介绍。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于建立无线连接的方法 的流程图。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根据本公开实施例 的用于建立无线连接的方法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参阅图2,结合图3,根据本公开实施例该方法可以包括操作S201~ 操作203。
在操作S201,通过第一电子设备31的第一通信模块31-1获得连 接请求所指示的第二电子设备32的第二通信模块32-2所支持的多个 第一无线信道。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一电子设备31或第二电子设备32可以 是电子设备101、102、103中的任意一个。
第一电子设备31和第二电子设备32之间可以在建立无线传输通 道302之前,先通过各自的第一通信模块31-1和32-1建立起带外协商 通道301。然后,第一电子设备31可以通过带外协商通道301获取到 第二电子设备32的第二通信模块32-2所支持的多个第一无线信道的 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一通信模块31-1和32-1例如可以是蓝牙 模块或近场通信模块。从而第一电子设备31在与第二电子设备32建 立无线连接(例如,WiFi连接)之前,可以先与第二电子设备32进 行蓝牙通信或者近场通信来交换数据。例如,第一电子设备31可以通 过带外协商通道301获取第二电子设备32支持的无线技术指标,例如, 第二电子设备32支持哪些无线频段,支持哪些无线信道。以第二通信 模块32-2为WiFi模块为对第二日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32的第二通 信模块32-2所支持的无线信道的信息简要说明如下。
WiFi是基于IEEE 802.11标准的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无线局域网)。WLAN有许多标准协议,如IEEE 802.11协 议族、HiperLAN协议族等。
表1示意出了各个国家或地区所使用的2.4GHz和5GHz的信道 列表数据。WLAN信道列表是法律所规定的IEEE802.11(或称为WiFi) 无线网络应该使用的无线信道。802.11工作组划分了两个独立的频段, 2.4GHz和4.9/5.8GHz。每个频段又划分为若干信道,且每个国家或 地区自己制定政策订出如何使用这些频段,参考表1。其中,信道是 用于传输无线电波信号的通道,一个信道在同一时间内只有一台设备 能发送信号。信道带宽W=f2-f1,其中,f2信道能通过的最高频率, f1为信道能通过的最低频率。带宽越大,数据传输速率越大。
图4示意性示出了WiFi 2.4GHz频段的各个信道的示意图。图4 以WiFi 2.4GHz频段的各个信道为例,对本公开实施例涉及的信道进 行了简要介绍。
其中如图4所示,2.4GHz频段的每个信道有效带宽20MHz,实际 带宽22MHz,其中2MHz为隔离频带,相邻信道中心频点间隔5MHz, 相邻的多个信道存在频率重叠,相互不干扰的信道有三组(1、6、11或 2、7、12或3、8、13)。其中,表2示意性示出了2.4GHz频段的每个信道的频段宽度和中心频率。
表1
Figure RE-GDA0002357938890000101
表2
信道 频段宽度(MHz) 中心频率(MHz)
1 20 2412(2401-2423)
2 20 2417
3 20 2422
4 20 2427
5 20 2432
6 20 2437
7 20 2442
8 20 2447
9 20 2453
10 20 2457
11 20 2463
12 20 2467
13 20 2472
14(一般不用) 20 2484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操作S201中具体可以通过所述第一电 子设备31的蓝牙模块或近场通信模块,获取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31 进行蓝牙通信或近场通信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32的第二通信模块 32-2所支持的无线信道的信息。例如,第二电子设备32支持WIFI 2.4GHZ,而不支持WIFI 5GHz。其中,例如第二电子设备32是面向 中国消费者的产品,在WIFI 2.4GHZ中具体支持的信道为如表2所示 的13个信道。
继续参考图2和图3。
在操作S202,通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31的第二通信模块31-2获 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31所在的空间环境中的多个第二无线信道中的 每个第二无线信道的占用情况,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无线信道和所述 多个第二无线信道中的相同的信道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31和所述第 二电子设备32共同支持的多个第三无线信道。
多个第二无线信道中的每个第二无线信道的占用情况例如可以通 过每个第二无线信道的RSSI值来确定。RSSI值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收的信号强度指示,单位是dbm。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第一电子设备31的第二通信模块31-2 可以获得多个第二无线信道的占用情况,这也意味着第一电子设备31 的第二通信模块31-2可支持该多个第二无线信道。另外,根据本公开的 实施例,在操作S201中通过带外协商通道301获取到了第二电子设备 32所支持的多个第一无线信道。从而多个第一无线信道和所述多个第二无线信道中的相同的信道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31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32共同支持的信道(即,多个第三无线信道)。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第一电子设备31也可以在通过带外 协商通道301获取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32所支持的多个第一无线信道 的信息时,从第一电子设备31的第二通信模块31-2中读取第一电子设 备31所支持的多个第二无线信道的信息,然后通过比较所述第一电子 设备31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32各自所支持的无线信道的信息,将多个 第一无线信道和所述多个第二无线信道中的相同的信道确定为所述第 一电子设备31和第二电子设备32共同支持的多个第三无线信道。
在操作S203,基于所述多个第二无线信道中的每个第二无线信道 的占用情况,从所述多个第三无线信道中选择一个第三无线信道作为优 选信道,所述优选信道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31通过所述第一电子设 备31的第二通信模块31-2建立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32的无线连接。
例如,第一电子设备31综合参考第二电子设备32所支持的多个第 一无线信道的信息,以及第一电子设备31的第二通信模块31-2获取到 的空间环境的第二无线信道的占用情况,从第一电子设备31和第二电 子设备32共同支持的信道中优选出优选干扰最少的无线信道来建立无 线网络。这样可以有效提高第一电子设备31和第二电子设备32建立无线连接后的通信稳定性和抗干扰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两个电子设 备31和32之间的无线通信质量,提升两个电子设备31和32的运行的 应用程序的数据交互性能,满足相应的用户体验。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通过带外协商通道301获取连接对端所支持 的无线技术指标,可以实现通过不同的通道分别传送指令等管理控制信 息和数据信息,实现指令的传递和数据的传输二者完全独立,互不影响。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一电子设备31在与第二电子设备32建立 无线连接之前,先收集第二电子设备32支持无线技术的能力信息(例 如,无线频段(2.4G/5G)支持情况,无线信道2.4G(1-13)/5G(36-64, 149-165)支持情况),并且,获取当前网络环境下各个无线信道的分布情 况(例如,各无线信道的信号强度及已占用情况),然后综合第二电子 设备32的无线信道支持情况以及当前网络环境中各个信道的分布情况, 选择一个两个电子设备31和32均支持、且与空间环境中的网络冲突相 对较少的信道建立无线连接,从而可以有效提升两个电子设备31和32 之间的通信质量,降低空间环境中的信道使用冲突,一定程度上可以保 证建立无线连接后的两个设备31和32之间的通信有足够的带宽,满足 其上运行的应用的性能需求,提升用户体验。
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获得空间环境中多个第二无 线信道中的每个第二无线信道的占用情况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5所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操作S202可以包括操作S212和操 作S222。
在操作S212,通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31的第二通信模块31-2扫描 所述空间环境中的无线信号,以对所述空间环境中的所述多个第二无线 信道进行监听。
在操作S222,基于监听结果获取所述多个第二无线信道中的每个 第二无线信道接收的信道强度指示值RSSI。
图6示意性示出了一个空间环境中在某一时刻WiFi 2.4GHz频段的 各个信道的RSSI值的示意图。
假设第一电子设备31的第二通信模块31-2支持WiFi 2.4GHz频段 的13个无线信道,可以通过扫描获得得到某一时刻第一电子设备31所 在的空间中WiFi 2.4GHz频段的13个信道的RSSI值,如图6所示。其 中,RSSI值本身为负值,其绝对值越小说明对应信道的信号强度越高, 相反绝对值越大说明对应信道的信号占用程度越高,信号强度越低,可 用程度越低。
在图6的示意中,信道6的RSSI值绝对值最大,因此信道6的可 用性最低。若使用信道6进行在第一电子设备31和第二电子设备32之 间建立无线连接,极易产生网络冲突,导致信号不稳定。信道2或者12 的RSSI绝对值最小,因此,信道2或者12的可用性最高,在建立无线 连接时可以以信道2或者12作为优选信道。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信道1、6、11为相互不干扰的信道, 因此,考虑到信道6的占用性高但是对信道2和12有一定的干扰,也 可以选择信道1作为优选信道来建立第一电子设备31和第二电子设备 32之间的无线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操作S203中基于所述多个第二无线信道 中的每个第二无线信道的占用情况,从所述多个第三无线信道中选择一 个第三无线信道作为优选信道具体可以是,从所述多个第三无线信道中, 选择RSSI绝对值最小的第三无线信道作为所述优选信道(例如,图6 中信道2或者信道12);或者从所述多个第三无线信道中,选择与RSSI绝对值最大的第二无线信道的中心频点间隔最大的第三无线信道作为 所述优选信道(例如,信道1);或者若所述多个第三无线信道中与RSSI 绝对值最大的第二无线信道的的中心频点的间隔大于预定隔离带宽的 信道包括多个第三无线信道,则从所述多个第三无线信道中选择RSSI 绝对值最小的第三无线信道,作为所述优选信道。
图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用于建立无线连接的方 法的流程图。
如图7所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该用于建立无线连接的方法除了操 作S201~操作S203以外,还可以包括操作S704。
其中通过操作S201~操作S203,确定出了可以在第一电子设备31 和第二电子设备32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优选信道。
然后在操作S704,通过所述优选信道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31和所 述第二电子设备32之间建立无线连接。从而,可以使得第一电子设备 31和第二电子设备32之间通过无线传输通道302进行稳定的数据传输, 提升两个电子设备31和32的运行的应用程序的数据交互性能,满足相 应的用户体验。
图8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于建立无线连接的方法的 一个应用实例。
如图8所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于建立无线连接的方法可以应 于电子设备81和/或移动终端82,用于在电子设备81和移动终端82之 间建立无线连接。其中,电子设备81和移动终端82之间的无线通信可 以包括带外协商通道801和无线传输通道802。其中,带外协商通道801 可以用于传输指令。无线传输通道802可以用于传输文件、数据包等数 据。
电子设备81和移动终端82在建立通信连接(包括外协商通道801 和无线传输通道802)的过程可以是,首先电子设备81和移动终端82 可以各自通过自身的蓝牙信号扫描周围环境以发现彼此,并在发现彼此 之后通过蓝牙配对建立蓝牙通信连接,形成带外协商通道801;然后电 子设备81和移动终端82通过带外协商通道801交换一些数据(例如, 包括彼此的无线技术指标、以及是否支持投屏功能等信息等);之后电 子设备81扫描空间环境中的无线信道占用情况;接着电子设备81结合 空间环境中的无线信道占用情况,以及获取到的移动终端82所支持的 无线信道的信息,综合选择一个电子设备81和移动终端82共同支持的、 且在空间环境中占用情况较低的信道,来在电子设备81和移动终端82 之间建立无线传输通道802。在无线传输通道802建立之后,在移动终 端82支持投屏功能的条件下,可以将移动终端82的屏幕显示画面821 等数据通过该无线传输通道802传输给电子设备81。电子设备81可以 通过该无线传输通道802获取到移动终端82的屏幕显示画面821等数 据后显示在显示屏811上。
在移动终端82投屏显示到电子设备81后,电子设备81可以通过 该无线传输通道802持续获取基于用户在移动终端82中的操作而产生 的信息,并在电子设备81中进行相应地响应,以达到将用户在移动终 端82中的操作同步到电子设备81中的效果等。例如,电子设备81可 以通过无线传输通道802接收来自于移动终端20的第一文件,并利用 电子设备10中的第一应用程序自动打开第一文件并编辑第一文件的内 容。或者,电子设备81可以将用户在电子设备81中针对移动终端82 中的应用程序或数据文件的交互操作而产生的数据,通过无线传输通道 802传输给移动终端82。例如,在投屏后,用户可以利用电子设备101的输入交互体验来操作显示屏811中显示的移动终端82中的应用程序 等。以此方式来实现移动终端82和电子设备81的同步一体化交互体验。 可见,当通过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在电子设备81和移动终端82之 间建立无线连接之后,可以支持移动终端82投屏到电子设备81中的稳 定运行以及稳定的数据交互体验,提高投屏功能的运行性能,提高用户 体验。
图9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于建立无线连接的装置 900的框图。
如图9所示,该装置900可以包括通信信道获取模块910、信道占 用情况获取模块920、以及信道选择模块930。该装置900可以用于执 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于建立无线连接的方法。
所述通信信道获取模块910例如可以执行操作S201,用于通过第 一电子设备31的第一通信模块31-1获得连接请求所指示的第二电子设 备32的第二通信模块32-2所支持的多个第一无线信道。
所述信道占用情况获取模块920例如可以执行操作S202,用于通 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31的第二通信模块31-2获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31 所在的空间环境中的多个第二无线信道中的每个第二无线信道的占用 情况,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无线信道和所述多个第二无线信道中的相同 的信道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31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32共同支持的多个第三无线信道。
所述信道选择模块930例如可以执行操作S203,用于基于所述多 个第二无线信道中的每个第二无线信道的占用情况,从所述多个第三无 线信道中选择一个第三无线信道作为优选信道,所述优选信道用于所述 第一电子设备31通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31的第二通信模块31-2建立和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32的无线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通信信道获取模块910例如还可以执行 操作S704,还用于通过所述优选信道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31和所述第 二电子设备32之间建立无线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信道占用情况获取模920包括监听子模 块921以及RSSI指示子模块922。
所述监听子模块921例如可以执行操作S212,用于通过所述第一 电子设备31的第二通信模块31-2扫描所述空间环境中的无线信号,以 对所述空间环境中的所述多个第二无线信道进行监听。
所述RSSI指示子模块922例如可以执行操作S222,用于基于监听 结果,获取所述多个第二无线信道中的每个第二无线信道接收的信道强 度指示值RSSI。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信道选择模块930具体用于从所述多个 第三无线信道中,选择RSSI绝对值最小的第三无线信道作为所述优选 信道;或者从所述多个第三无线信道中,选择与RSSI绝对值最大的第 二无线信道的中心频点间隔最大的第三无线信道,作为所述优选信道; 或者若所述多个第三无线信道中与RSSI绝对值最大的第二无线信道的 的中心频点的间隔大于预定隔离带宽的信道包括多个第三无线信道,则 从所述多个第三无线信道中选择RSSI绝对值最小的第三无线信道,作 为所述优选信道。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模块、子模块、单元、子单元中的任意多个、 或其中任意多个的至少部分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中实现。根据本公开实 施例的模块、子模块、单元、子单元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可以被拆分成 多个模块来实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模块、子模块、单元、子单元中 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可以至少被部分地实现为硬件电路,例如现场可编程 门阵列(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LA)、片上系统、基板上的系统、 封装上的系统、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可以通过对电路进行集成或 封装的任何其他的合理方式的硬件或固件来实现,或以软件、硬件以及 固件三种实现方式中任意一种或以其中任意几种的适当组合来实现。或 者,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模块、子模块、单元、子单元中的一个或多个 可以至少被部分地实现为计算机程序模块,当该计算机程序模块被运行 时,可以执行相应的功能。
例如,通信信道获取模块910、信道占用情况获取模块920、信道 选择模块930、监听子模块921以及RSSI指示子模块922中的任意多 个可以合并在一个模块中实现,或者其中的任意一个模块可以被拆分成 多个模块。或者,这些模块中的一个或多个模块的至少部分功能可以与 其他模块的至少部分功能相结合,并在一个模块中实现。根据本公开的 实施例,通信信道获取模块910、信道占用情况获取模块920、信道选 择模块930、监听子模块921以及RSSI指示子模块922中的至少一个 可以至少被部分地实现为硬件电路,例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 可编程逻辑阵列(PLA)、片上系统、基板上的系统、封装上的系统、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可以通过对电路进行集成或封装的任何其他 的合理方式等硬件或固件来实现,或以软件、硬件以及固件三种实现方 式中任意一种或以其中任意几种的适当组合来实现。或者,通信信道获 取模块910、信道占用情况获取模块920、信道选择模块930、监听子模 块921以及RSSI指示子模块922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至少被部分地实现 为计算机程序模块,当该计算机程序模块被运行时,可以执行相应的功 能。
图10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于建立无线连接的计算 机系统1000的框图。图10示出的计算机系统1000仅仅是一个示例, 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10所示,计算机系统1000包括处理器1010、计算机可读存储 介质1020、第一通信模块1030、以及第二通信模块1040。该计算机系 统1000可以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
具体地,处理器1010例如可以包括通用微处理器、指令集处理器 和/或相关芯片组和/或专用微处理器(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 等等。处理器1010还可以包括用于缓存用途的板载存储器。处理器1010 可以是用于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的不同动作的单一处理 单元或者是多个处理单元。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020,例如可以是非易失性的计算机可读存储 介质,具体示例包括但不限于:磁存储装置,如磁带或硬盘(HDD); 光存储装置,如光盘(CD-ROM);存储器,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或闪存;等等。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020可以包括计算机程序1021,该计算机程 序1021可以包括代码/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其在由处理器1010执行时使 得处理器1010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或其任何变形。
计算机程序1021可被配置为具有例如包括计算机程序模块的计算 机程序代码。例如,在示例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1021中的代码可以 包括一个或多个程序模块,例如包括1021A、模块1021B、……。应当 注意,模块的划分方式和个数并不是固定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 实际情况使用合适的程序模块或程序模块组合,当这些程序模块组合被 处理器1010执行时,使得处理器1010可以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 法或其任何变形。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一通信模块1030可以用于与其他电子设 备的第一通信模块建立带外协商通道301。第二通信模块1040可以用于 与其他电子设备的第二通信模块建立无线传输通道302。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处理器1010可以与第一通信模块1030和第 二通信模块1040进行交互,来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或其任何 变形。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通信信道获取模块910、信道占用情况获取 模块920、信道选择模块930、监听子模块921以及RSSI指示子模块922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实现为参考图10描述的计算机程序模块,其在被 处理器1010执行时,可以实现上面描述的相应操作。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设备/装置/系统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 存在,而未装配入该设备/装置/系统中。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承载 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执行时,实现根据本 公开实施例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易失性的计算 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 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 储器(EPROM或闪存)、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 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中,计 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 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 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 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 分,上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 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 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 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或流程图 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 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 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和/或权利要求中记 载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多种组合和/或结合,即使这样的组 合或结合没有明确记载于本公开中。特别地,在不脱离本公开精神和教 导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和/或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特征可以进行 多种组合和/或结合。所有这些组合和/或结合均落入本公开的范围。
尽管已经参照本公开的特定示例性实施例示出并描述了本公开,但 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 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公开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多种 改变。因此,本公开的范围不应该限于上述实施例,而是应该不仅由所 附权利要求来进行确定,还由所附权利要求的等同物来进行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建立无线连接的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通信模块获得连接请求所指示的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通信模块所支持的多个第一无线信道;
通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二通信模块获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所在的空间环境中的多个第二无线信道中的每个第二无线信道的占用情况,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无线信道和所述多个第二无线信道中的相同的信道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共同支持的多个第三无线信道;以及
基于所述多个第二无线信道中的每个第二无线信道的占用情况,从所述多个第三无线信道中选择一个第三无线信道作为优选信道,所述优选信道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二通信模块建立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无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二通信模块获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所在的空间环境中的多个第二无线信道中的每个第二无线信道的占用情况,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二通信模块扫描所述空间环境中的无线信号,以对所述空间环境中的所述多个第二无线信道进行监听;以及
基于监听结果获取所述多个第二无线信道中的每个第二无线信道接收的信道强度指示值RSSI。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于所述多个第二无线信道中的每个第二无线信道的占用情况,从所述多个第三无线信道中选择一个第三无线信道作为优选信道,包括:
从所述多个第三无线信道中,选择RSSI绝对值最小的第三无线信道作为所述优选信道;或者
从所述多个第三无线信道中,选择与RSSI绝对值最大的第二无线信道的中心频点间隔最大的第三无线信道,作为所述优选信道;或者
若所述多个第三无线信道中与RSSI绝对值最大的第二无线信道的的中心频点的间隔大于预定隔离带宽的信道包括多个第三无线信道,则从所述多个第三无线信道中选择RSSI绝对值最小的第三无线信道,作为所述优选信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过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通信模块获得连接请求所指示的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通信模块所支持的多个第一无线信道,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蓝牙模块或近场通信模块,获取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进行蓝牙通信或近场通信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通信模块所支持的无线信道的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从所述多个第三无线信道中选择一个第三无线信道作为优选信道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优选信道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建立无线连接。
6.一种用于建立无线连接的装置,包括:
通信信道获取模块,用于通过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通信模块获得连接请求所指示的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通信模块所支持的多个第一无线信道;
信道占用情况获取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二通信模块获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所在的空间环境中的多个第二无线信道中的每个第二无线信道的占用情况,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无线信道和所述多个第二无线信道中的相同的信道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共同支持的多个第三无线信道;以及
信道选择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多个第二无线信道中的每个第二无线信道的占用情况,从所述多个第三无线信道中选择一个第三无线信道作为优选信道,所述优选信道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二通信模块建立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无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信道占用情况获取模块包括:
监听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二通信模块扫描所述空间环境中的无线信号,以对所述空间环境中的所述多个第二无线信道进行监听;
RSSI指示子模块,用于基于监听结果获取所述多个第二无线信道中的每个第二无线信道接收的信道强度指示值RSSI。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信道选择模块具体用于:
从所述多个第三无线信道中,选择RSSI绝对值最小的第三无线信道作为所述优选信道;或者
从所述多个第三无线信道中,选择与RSSI绝对值最大的第二无线信道的中心频点间隔最大的第三无线信道,作为所述优选信道;或者
若所述多个第三无线信道中与RSSI绝对值最大的第二无线信道的的中心频点的间隔大于预定隔离带宽的信道包括多个第三无线信道,则从所述多个第三无线信道中选择RSSI绝对值最小的第三无线信道,作为所述优选信道。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通信信道获取模块用于通过所述优选信道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建立无线连接。
10.一种用于建立无线连接的系统,包括:
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及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以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1299474.XA 2019-12-16 2019-12-16 用于建立无线连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109964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99474.XA CN110996404B (zh) 2019-12-16 2019-12-16 用于建立无线连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99474.XA CN110996404B (zh) 2019-12-16 2019-12-16 用于建立无线连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96404A true CN110996404A (zh) 2020-04-10
CN110996404B CN110996404B (zh) 2022-06-28

Family

ID=70094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99474.XA Active CN110996404B (zh) 2019-12-16 2019-12-16 用于建立无线连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9640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72398A (zh) * 2020-11-13 2021-01-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228207A1 (zh) * 2021-04-28 2022-11-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建立Wi-Fi P2P连接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33542A (zh) * 2012-07-04 2014-01-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间建立无线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CN104519595A (zh) * 2013-09-29 2015-04-1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无线连接方法及装置
CN106550487A (zh) * 2016-10-19 2017-03-29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Wi‑fi 直连的方法及系统
CN106604403A (zh) * 2017-01-12 2017-04-26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Miracast协议的信道选择方法及系统
CN107529124A (zh) * 2016-06-21 2017-1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直连建立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9085351A1 (zh) * 2017-10-31 2019-05-09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连接方法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33542A (zh) * 2012-07-04 2014-01-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间建立无线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CN104519595A (zh) * 2013-09-29 2015-04-1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无线连接方法及装置
CN107529124A (zh) * 2016-06-21 2017-1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直连建立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550487A (zh) * 2016-10-19 2017-03-29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Wi‑fi 直连的方法及系统
CN106604403A (zh) * 2017-01-12 2017-04-26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Miracast协议的信道选择方法及系统
WO2019085351A1 (zh) * 2017-10-31 2019-05-09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连接方法及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72398A (zh) * 2020-11-13 2021-01-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272398B (zh) * 2020-11-13 2024-01-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228207A1 (zh) * 2021-04-28 2022-11-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建立Wi-Fi P2P连接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96404B (zh) 2022-06-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91042B2 (en) Exchanging ranging and location information among peer-to-peer devices
US10129690B2 (en) Method for selecting channel and an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EP3026979B1 (en) Electronic device,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US9781586B2 (en) Method of transmitting/receiving signal in proximity network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US10674555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forming Wi-Fi direct group thereof
US20140003237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perating wireless devices in dynamic frequency selection (dfs) bands
US11606826B2 (en) Intra basic service set signaling for multiple access points
US2016008111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resour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80098268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evice to device discovery messag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device to device scheme
US20160192412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 channel and electronic device supporting same
CN110996404B (zh) 用于建立无线连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052789B (zh) 用于调谐到窄带无线网络中的可用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US20150065126A1 (en) Method for connecting to network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EP4091381A1 (en) Inter-band carrier aggregation based on beam management capability
US20220174643A1 (en) Ranging with a mobile cellular device
US20200137755A1 (en) Multi-sim device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US20140315591A1 (e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vice
JP6691298B2 (ja) パケット解析プログラム、パケット解析方法およびパケット解析装置
US20170105134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reception signal in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180014297A1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wireless lan system and device for same
BR112020019296A2 (pt) Descoberta e recepção multicanal simultâneas eficientes
CN109155995A (zh) 一种资源指示方法及相关设备
US9986570B2 (en) Access point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next gene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access point apparatus
KR102563838B1 (ko)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통신 신호 수신 경로 결정 방법
US10306633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resour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