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95969B - 一种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95969B
CN110995969B CN201911198735.9A CN201911198735A CN110995969B CN 110995969 B CN110995969 B CN 110995969B CN 201911198735 A CN201911198735 A CN 201911198735A CN 110995969 B CN110995969 B CN 1109959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display area
display
camera module
pixe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9873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95969A (zh
Inventor
林华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H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H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9873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9596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959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959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959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959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06F1/168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the I/O peripheral being an integrated camer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控制芯片、显示屏和摄像头模组,所述控制芯片与所述显示屏电连接,所述显示屏包括相对设置的偏光片和半导体层,所述偏光片上开设有第一透光孔,所述半导体层包括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包括M个像素,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包括N个像素,其中,所述M为大于2的整数,所述N为大于所述M的整数,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对应所述第一透光孔设置,所述摄像头模组对应所述第一显示区域设置。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保证摄像头模组可以完成图像或者视频信息采集的前提下,使得显示屏上的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可以均用于显示,增大了显示屏的显示面积,从而增强了显示屏的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当前为了增加电子设备的屏占比,一般可以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开设透光孔,且摄像头模组可以对应该透光孔设置,这样,可以方便光线经透光孔照射进摄像头模组中完成拍摄功能。但是在实际的使用中,显示屏上开设有透光孔的位置不能用于显示,从而导致显示屏的显示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以解决显示屏的显示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控制芯片、显示屏和摄像头模组,所述控制芯片与所述显示屏电连接,所述显示屏包括相对设置的偏光片和半导体层,所述偏光片上开设有第一透光孔,所述半导体层包括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包括M个像素,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包括N个像素,其中,所述M为大于2的整数,所述N为大于所述M的整数,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对应所述第一透光孔设置,所述摄像头模组对应所述第一显示区域设置;
其中,所述显示屏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控制芯片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和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内的像素显示;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控制芯片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内的像素停止显示,且控制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内的像素显示。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第一状态时,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内的像素均可以用于显示,在第二状态时,第一显示区域内的像素停止显示,且外界光线可以经第一显示区域照射至摄像头模组中,从而使得摄像头模组完成图像或者视频信息采集。这样,在保证摄像头模组可以完成图像或者视频信息采集的前提下,使得显示屏上的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可以均用于显示,增大了显示屏的显示面积,从而增强了显示屏的显示效果。同时,由于偏光片上设置有第一透光孔,在第二状态时,可以提高光线经过显示屏的透过率,从而进一步增强显示屏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中第一显示区域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中第一显示区域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6,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6所示,电子设备包括:
控制芯片、显示屏10和摄像头模组20,所述控制芯片与所述显示屏10电连接,所述显示屏10包括相对设置的偏光片11和半导体层12,所述偏光片11上开设有第一透光孔111,所述半导体层12包括第一显示区域121和第二显示区域122,所述第一显示区域121包括M个像素,所述第二显示区域122包括N个像素,其中,所述M为大于2的整数,所述N为大于所述M的整数,所述第一显示区域121对应所述第一透光孔111设置,所述摄像头模组20对应所述第一显示区域121设置;
其中,所述显示屏10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控制芯片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区域121和所述第二显示区域122内的像素显示;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控制芯片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区域121内的像素停止显示,且控制所述第二显示区域122内的像素显示,外界光线可以依次经所述第一透光孔111和所述第一显示区域121照射至所述摄像头模组20中。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为控制芯片控制显示屏10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可以参见如下表述:
在第一状态时,显示屏10可以用于显示目标内容(可以包括文本信息、图像信息或者视频信息等)时,此时摄像头模组20不需要工作,则半导体层12上的第一显示区域121内的像素和第二显示区域122内的像素可以均用于显示。这样,增大了显示屏10的显示面积,增强了显示效果。另外,在第二状态时,此时摄像头模组20需要工作(需要采集图像信息或者视频信息),则控制第一显示区域121内的像素停止显示,使得外界光线可以透过第一显示区域121照射至摄像头模组20中,从而完成图像信息或者视频信息的采集,同时第二显示区域122内的像素可以实时显示摄像头模组20采集的图像信息或者视频信息,方便用户预览采集的图像信息或者视频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各像素以及用于连接像素与像素之间的连接电路可以均设置于半导体层12上朝向偏光片11的表面上。另外,上述半导体层12可以被称作为低温多晶硅层(Low Temperature Poly-silicon,LTPS)。
其中,第一显示区域121的面积小于第二显示区域122的面积。另外,第一显示区域121内的相邻两像素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可以供光线透过。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显示区域内的金属走线(可以用于连接各像素)之间存在微米级小孔,而光线在透过上述微米级小孔时容易发生较强的衍射现象。本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区域121内的像素个数小于第二显示区域122内的像素个数,从而减少了上述金属走线的数量,进而减少了微米级小孔的数量,减少了衍射现象的发生。提高了摄像头模组20采集图像信息或者视频信息的清晰度。同时,在减少金属走线的数量同时,还可以增加相邻两像素之间间隙的尺寸,即增大了光线可以从第一显示区域121内透过的区域的面积,增大了光线的透过数量,从而进一步的增强了摄像头模组20采集图像信息或者视频信息的清晰度。
其中,第一显示区域121内的像素可以包括红、绿、蓝三种像素,这样,上述三种像素可以构成三基色,通过上述三种像素的配合从而可以显示各种颜色。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三种像素可以采用阵列的方式分布在第一显示区域121内。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显示区域121内像素的分布方式可以参见图2和图3,图2和图3分别为第一显示区域121内像素的一种分布方式,图2和图3中菱形可以表示一个像素。
另外,在第二状态时,光线从第一显示区域121内透过时,为了减少光线投射进入第二显示区域122的现象的发生,即为了减少窜光现象的发生,可以控制第二显示区域122中与第一显示区域121连接处的部分像素停止显示。例如:参见图4和图5,第二显示区域122环绕第一显示区域121设置,参见图5,在第二状态时,第二显示区域122中与第一显示区域121相连,且环绕着第一显示区域121的目标区域(即图5中环绕第一显示区域121的环形区域)内的像素可以停止显示。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显示区域121和第二显示区域122的位置关系在此不做限定。例如:第一显示区域121可以位于半导体层12的第一边缘,优选的,可以位于第一边缘的中间位置,或者第一边缘的端部位置;而第二显示区域122可以为半导体层12上除第一显示区域121以外的显示区域。当然,第二显示区域122还可以环绕第一显示区域121设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第一状态时,第一显示区域121和第二显示区域122内的像素均可以用于显示,在第二状态时,第一显示区域121内的像素停止显示,且外界光线经第一显示区域121照射至摄像头模组20中,从而使得摄像头模组20完成图像或者视频信息采集。这样,在保证摄像头模组20可以完成图像或者视频信息采集的前提下,使得显示屏10上的第一显示区域121和第二显示区域122可以均用于显示,增大了显示屏10的显示面积,从而增强了显示屏10的显示效果。同时,由于偏光片11上设置有第一透光孔111,在第二状态时,可以提高光线经过显示屏10的透过率,从而进一步增强显示屏10的显示效果。
可选的,所述第一显示区域121内的像素占比小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122内的像素占比,其中,所述像素占比为所述像素的个数与显示区域的面积之比。
其中,像素占比也可以称为像素密度。例如:第二显示区域122内的像素占比可以为100-200,而第一显示区域121内的像素占比可以为25-50。当然,第一显示区域121内和第二显示区域122内的像素占比的具体取值在此不做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显示区域121内的像素占比小于第二显示区域122内的像素占比,即第一显示区域121内的像素密度较小,这样,第一显示区域121内的相邻两个像素之间的间隙大于第二显示区域122内的相邻两个像素之间的间隙,从而使得第一显示区域121内的透过效果较好,进而增强摄像头模组20的拍摄效果。
可选的,参见图1,所述摄像头模组20还包括光阑21,所述半导体层12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摄像头模组20相对设置,所述光阑21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或者所述第二表面上。
其中,参见图6,当光阑21设置于摄像头模组20的支架上时,第一显示区域121的宽度可以为:H=A+(B+C)*2,其中,H为第一显示区域121的宽度,A为光阑21直径(即光阑21中包括的第三透光孔的直径),B为光阑21中包括的第三透光孔的边缘与摄像头模组20的视角(FOV)投射在半导体层12上的视角边缘之间的距离,而C为摄像头模组20与显示屏10之间的装配公差。
参见图1,当光阑21设置于半导体层12上时,第一显示区域121的宽度可以为:H1=A+2B1,其中,A为光阑21中包括的第三透光孔的直径,B1为光阑21中包括的第三透光孔的边缘与摄像头模组20的视角(FOV)投射在半导体层12上的视角边缘之间的距离。
由于光阑21设置于半导体层12上,则此时摄像头模组20和显示屏10可以组成一个组件,则摄像头模组20和显示屏10之间不存在装配公差,且此时摄像头模组20与显示屏10之间少了一个装配间隙(图6中的尺寸Z),则根据上述可知:B1小于B,则H1小于H。这样,当光阑21设置于半导体层12上时,可以减小第一显示区域121的宽度,相应的增大了第二显示区域122的宽度,从而增强了显示屏10的显示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与光阑21设置于摄像头模组20支架上的方式相比,当光阑21设置于半导体层12上时,第一显示区域121的宽度较小,从而相应的增大了第二显示区域122的面积,从而进一步的增强了显示屏10的显示效果。
可选的,参见图1,当所述光阑21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上时,所述第二表面上还设置有吸光层13,所述吸光层13包括第二透光孔,所述第二透光孔对应所述第一透光孔111设置。
其中,吸光层13可以用于吸收环境光线,即当环境光线照射至吸光层13上,则吸光层13可以吸收该环境光线,从而减少了环境光线透过半导体层12照射至摄像头模组20中,进而对摄像头模组20的图像采集或者视频采集造成干扰的现象的发生;同时还减少了由于偏光层11上开设第一透光孔111之后,金属线路反光影响第一显示区域121和第二显示区域122内的显示效果的现象的发生。
其中,吸光层13可以采用黑色具有吸附光线的材料制成,而吸光层13可以在显示屏的制作过程中通过Mask(掩膜)工艺制造得到。
需要说明的是,连接各像素的走线,以及像素均不透光。另外,在经过Mask工艺处理后的显示屏10中,第二显示区域122内除发光区域(阳极和阴极谐振产生亮度较高的红、蓝和绿光)外的区域均可以被遮挡住,而第一显示区域121内的走线被遮挡住,这样,针对第一显示区域121和第二显示区域122的Mask工艺处理不同,从而可以降低偏光层11上开设有第一透光孔111对第二显示区域122的显示效果造成的影响。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在半导体层12上设置有吸光层13,从而可以吸收环境光线,减少了环境光线对摄像头模组20中图像采集或者视频采集的影响,同时,还减少了反光,从而进一步的增强显示屏10的显示效果。
可选的,所述吸光层13除所述第二透光孔之外的部分在所述半导体层12上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122。
本发明实施例中,吸光层13除第二透光孔之外的部分在半导体层12上的垂直投影位于第二显示区域122内,即吸光层13除第二透光孔之外的部分可以对应整个第二显示区域122设置,从而增强了吸光效果,同时使得光线只能通过第一显示区域121照射至摄像头模组20中,从而增强摄像头模组20的拍摄效果。
可选的,所述摄像头模组20包括进光孔,所述光阑21包括对应所述第二透光孔设置的第三透光孔,所述进光孔对应所述第三透光孔设置。
其中,进光孔和第三透光孔的具体类型在此不做限定,例如:进光孔和第三透光孔可以均为圆形孔。另外,进光孔和第三透光孔的尺寸在此也不做限定,例如:第三透光孔的尺寸可以小于或等于进光孔的尺寸;当然,第三透光孔的尺寸可以大于进光孔的尺寸。
本发明实施例中,进光孔对应第三透光孔设置,这样,可以使得大部分的光线可以依次经过第一透光孔111、第二透光孔、第一显示区域121、第三透光孔和进光孔照射至摄像头模组20中,减少了发生反射以及折射的光线的数量,从而进一步增强摄像头模组20的拍摄效果。
可选的,所述进光孔的孔径和所述第三透光孔的孔径相同。
其中,当进光孔和第三透光孔的类型相同时,例如:进光孔和第三透光孔均为圆形孔时,进光孔的孔径和第三透光孔的孔径可以相同。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进光孔和第三透光孔的孔径相同时,且由于进光孔需要对应第三透光孔设置,从而使得在装配摄像头模组20和显示屏10时,可以直接将进光孔对应第三透光孔设置(例如直接将进光孔对准第三透光孔),从而提高装配速率以及装配的准确度。
可选的,参见图1,所述第一透光孔111中填充有透光粘接层。
其中,透光粘接层可以采用光学胶带(Optical Clear Adhesive,OCA)与光学透明树脂(Optical Clear Resin,OCR)混合填充;当然,也可以采用单独的光学胶带层或者光学透明树脂层。
需要说明的是,透光粘接层可以与显示屏10中胶水层(OCA层)采用的材料相同,且两者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即在制造时,可以同时制造得到,从而增强两者之间的连接强度。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透光孔111中填充有透光粘接层,这样,即可以增强偏光片11与胶水层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还可以增强整个显示屏10的防水防尘效果。同时,由于第一透光孔111中填充有透光粘接层,还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光线的透过率。
可选的,所述光阑21呈圆形或者多边形设置。
其中,光阑21呈圆形或者多边形设置,相应的,光阑21上的第三透光孔的形状可以与光阑21的形状相匹配,例如:第三透光孔也可以呈圆形或者多边形设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光阑21呈多边形设置时,摄像头模组20拍摄的图像带有星芒效果。同时,由于光阑可21以呈圆形或者多边形设置,从而增加了光阑21种类的多样性。
可选的,所述光阑21采用丝印工艺或者镀膜工艺制得。
其中,优选的,光阑21采用丝印工艺制得。
本发明实施例中,光阑21采用丝印工艺制得,使得加工成本较低,加工方式较为简单;光阑21采用镀膜工艺制得,增强了光阑21与半导体层12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得光阑21与半导体层12之间的连接效果较好。
可选的,所述显示屏10还包括盖板、胶水层和玻璃层,所述盖板、所述胶水层、所述偏光层11、所述玻璃层和所述半导体层12依次层叠设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盖板、胶水层、偏光层11、玻璃层和半导体层12依次层叠设置,这样,可以增强显示屏10的整体强度,且使得显示屏10的透光性能较好。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芯片、显示屏和摄像头模组,所述控制芯片与所述显示屏电连接,所述显示屏包括相对设置的偏光片和半导体层,所述偏光片上开设有第一透光孔,所述半导体层包括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包括M个像素,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包括N个像素,其中,所述M为大于2的整数,所述N为大于所述M的整数,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对应所述第一透光孔设置,所述摄像头模组对应所述第一显示区域设置;
其中,所述显示屏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控制芯片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和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内的像素显示;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控制芯片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内的像素停止显示,且控制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内的像素显示;
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内的像素占比小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内的像素占比,其中,所述像素占比为所述像素的个数与显示区域的面积之比;
所述半导体层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摄像头模组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表面上还设置有吸光层,所述吸光层包括第二透光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模组还包括光阑,所述光阑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或者所述第二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光阑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上时,所述第二透光孔对应所述第一透光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光层除所述第二透光孔之外的部分在所述半导体层上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模组包括进光孔,所述光阑包括对应所述第二透光孔设置的第三透光孔,所述进光孔对应所述第三透光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光孔的孔径和所述第三透光孔的孔径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光孔中填充有透光粘接层。
8.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阑呈圆形或者多边形设置。
CN201911198735.9A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电子设备 Active CN1109959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98735.9A CN110995969B (zh)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98735.9A CN110995969B (zh)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95969A CN110995969A (zh) 2020-04-10
CN110995969B true CN110995969B (zh) 2022-03-29

Family

ID=70088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98735.9A Active CN110995969B (zh)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9596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971622B2 (en) 2021-08-19 2024-04-30 Huizhou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15977B (zh) * 2020-12-02 2022-10-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744641B (zh) * 2021-08-19 2023-04-18 惠州华星光电显示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210033U (zh) * 2018-05-31 2018-12-0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56749B2 (ja) * 2011-12-21 2016-07-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防振制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及び撮像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210033U (zh) * 2018-05-31 2018-12-0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971622B2 (en) 2021-08-19 2024-04-30 Huizhou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95969A (zh) 2020-04-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625238U (zh) 屏下光学指纹识别系统及电子装置
CN208848221U (zh) 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088768A (zh) 屏下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WO2020151159A1 (zh) 指纹识别的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426888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0220305A1 (zh) 屏下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9451106B (zh) 电子装置
CN107515435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993051A (zh) 生物特征成像装置以及用于制造生物特征成像装置的方法
CN108983468A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10720106B (zh) 指纹识别的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09496385U (zh) 屏下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995969B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4020896B (zh) 基于光栅的光学触控屏
CN109074488A (zh) 指纹模组和电子设备
CN210109828U (zh) 指纹识别的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290243A (zh) 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及图像获取方法
CN110263747A (zh) 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107192A (zh) 终端设备的显示屏以及终端设备
CN110263727A (zh) 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及图像获取方法
CN111025740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930869B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11933027A (zh) 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CN208580413U (zh) 指纹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0286793A (zh) 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