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95926A - 一种信息提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提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95926A
CN110995926A CN201911181523.XA CN201911181523A CN110995926A CN 110995926 A CN110995926 A CN 110995926A CN 201911181523 A CN201911181523 A CN 201911181523A CN 110995926 A CN110995926 A CN 1109959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reminded
sequence
reminding
col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8152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付建芳
刘曙光
游小玲
曾宏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8152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95926A/zh
Publication of CN1109959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959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8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herein functions are triggered by incoming communication ev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3Interaction with page-structured environments, e.g. book metaph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1Execution arrangements for user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信息提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接收终端发送的信息时,通过预设识别模型对所述信息的内容进行识别,以获取识别结果;当识别结果指示所述信息为待提醒信息时,则闪烁屏幕背光;当识别结果指示所述信息不为待提醒信息时,则不做处理。本方案可以通过闪烁屏幕背光提醒用户,使得用户能及时收到并阅读重要信息,提升用户的体验,避免因无用信息的堆积造成用户错过重要信息,产生不必要的损失和麻烦。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提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信息提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当前智能手机等设备已非常普及,用户已习惯通过智能手机收发信息。但同时,也正因如此,信息的数量与日俱增,使得用户很难在数量众多的信息中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信息,造成使用的不便,甚至可能因此遗漏重要信息,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提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预设识别模型对接收到的信息的内容进行识别,使得用户能及时收到并阅读重要信息,避免因无用信息的堆积造成用户错过重要信息。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提醒方法,包括:
接收终端发送的信息;
通过预设识别模型对所述信息的内容进行识别,以获取识别结果;
若识别结果指示所述信息为待提醒信息,则闪烁屏幕背光;
若识别结果指示所述信息不为待提醒信息,则不做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若识别结果指示所述信息为待提醒信息,则闪烁屏幕背光,包括:
获取预设编码序列,所述编码序列包括多个字符,所述字符有序排列;
根据预设编码算法,按照所述编码序列中字符的顺序依次确定各个字符对应的颜色,得到颜色序列;
根据所述颜色序列中对应的颜色,闪烁屏幕背光。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根据所述颜色序列中对应的颜色,闪烁屏幕背光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预先设置时间序列;
根据所述时间序列,设置颜色序列的对应时长;
所述基于所述颜色序列,闪烁颜色序列对应的屏幕背光,包括,
根据所述对应时长与相应颜色序列中对应的颜色,闪烁屏幕背光。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根据所述对应时长,闪烁颜色序列对应的光线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待提醒信息是否为已阅读状态;
若判断结果为所述待提醒信息为已阅读状态,则停止闪烁屏幕背光;
若判断结果为所述待提醒信息为未阅读状态,则连续闪烁屏幕背光。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预先设置提醒信号;
在所述通过预设识别模型对所述信息的内容进行识别,以获取识别结果之后,若指示所述信息为待提醒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出提醒信号,所述提醒信号用于提示待提醒信息为未阅读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通过预设识别模型对所述信息的内容进行识别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特征样本训练预设识别模型,所述特征样本为接收的已标注类型的信息。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提醒装置,具有实现对应于上述信息提醒方法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所述模块可以是软件和/或硬件。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信息提醒装置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信息;
识别模块,用于通过预设识别模型对所述信息的内容进行识别,以获取识别结果;
提醒模块,用于在所述信息为待提醒信息时,闪烁屏幕背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信息提醒装置还包括:
编码模块,用于获取预设编码序列,所述编码序列包含多个字符,所述字符有序排列;根据预设编码算法,按照所述编码序列中字符的顺序依次确定各个字符对应的颜色,得到颜色序列;所述提醒模块根据编码序列得到的颜色序列,闪烁屏幕背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信息提醒装置还包括:
时间模块,用于预先设置时间序列;根据所述时间序列,设置颜色序列的对应时长;所述提醒模块根时间模块得到的对应时长与编码模块得到的颜色序列对应的颜色,闪烁屏幕背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信息提醒装置中,所述提醒装置还用于:
预先设置提醒信号;在识别模块得到所述识别结果之后,若所述识别模块指示所述信息为待提醒信息,所述提醒模块发出提醒信号,所述提醒信号用于提示所述待提醒信息为未阅读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信息提醒装置还包括判断模块,所述判断模块在所述提醒模块根据所述对应时长,闪烁颜色序列对应的光线之后,用于:
判断所述待提醒信息是否为已阅读状态;
若判断结果为所述待提醒信息为已阅读状态,则通过提醒模块停止闪烁屏幕背光;
若判断结果为所述待提醒信息为未阅读状态,则通过提醒模块连续闪烁屏幕背光。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其包括至少一个连接的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应用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存储器内的应用程序,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处理器进行加载,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方面所述的信息提醒方法。
与现有机制相比,本申请实施例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信息时,通过预设识别模型对接收到的信息的内容进行识别,当识别结果指示所述信息为待提醒信息时,则通过闪烁特定颜色的光线提醒用户。该方案使得用户能及时收到并阅读重要信息,提升用户的体验,避免因无用信息的堆积造成用户错过重要信息,让用户可以在数量众多的信息中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信息,不会因为无用信息的过多堆积而遗漏重要信息,产生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提醒方法的一种流程图;
图2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提醒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提醒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模块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模块,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模块,本申请实施例中所出现的模块的划分,仅仅是一种逻辑上的划分,实际应用中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可以结合成或集成在另一个系统中,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的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模块之间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他类似的形式,本申请实施例中均不作限定。并且,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或子模块可以是也可以不是物理上的分离,可以是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或者可以分布到多个电路模块中,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模块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提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该信息提醒装置可以为安装了信息提醒方法的终端。终端可以在接收到其他终端发送的信息时,通过预设识别模型对接收到的信息的内容进行识别,当识别结果指示所述信息为待提醒信息时,则通过闪烁特定颜色的光线提醒用户。该方案使得用户能及时收到并阅读重要信息,提升用户的体验,避免因无用信息的堆积造成用户错过重要信息,让用户可以在数量众多的信息中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信息,不会因为无用信息的过多堆积而遗漏重要信息,产生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如图1所示,该信息提醒方法的具体流程可以如下:
101接收终端发送的信息。
例如,具体可以接收其他终端发送的信息,诸如其他用户的手机、平板电脑或个人计算机等终端。
102通过预设识别模型对所述信息的内容进行识别,以获取识别结果。
具体的,当接收到所述信息后,可以将信息内容输入预设识别模型,启动预设识别模型对所述信息的内容进行语义识别。其中,该预设识别模型可以包括分类器或者其他的识别模型(如语义识别模型)等,分类器可以包括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和决策树等。在通过预设识别模型识别所述信息的内容之前,该方案还包括通过多个特征样本对预设识别模型进行训练。例如,可以将电信业务推广信息作为特征样本,并标注为“普通信息”,将子女的老师的信息作为特征样本,并标注为“待提醒信息”。将所述特征样本与信息标注类型输入预设识别模型对所述预设识别模型得到训练。
103若识别结果指示所述信息为待提醒信息,则闪烁屏幕背光。
为了获得更好的识别效果,具体识别对象除接收到的信息的语义外,还可以结合信息发送方的号码。例如,当预设识别模型的结果为普通信息时,若信息发送方的号码为子女的老师,则识别结果仍指示为待提醒信息。通过结合信息发送方的号码进行识别,使用户不会因错误的识别结果遗漏待提醒信息,提高了识别准确率。
屏幕背光是终端的发光部件所发出的有色光。其中,为了得到更好的提醒效果,还可以使光线按照预设规律变化,例如可以通过预设编码的光线组合来闪烁屏幕背光。即步骤“若识别结果指示所述信息为待提醒信息,则闪烁屏幕背光”可以包括:
获取预设编码序列,所述编码序列包括多个字符,所述字符有序排列;根据预设编码算法,按照所述编码序列中字符的顺序依次确定各个字符对应的颜色,得到颜色序列;根据所述颜色序列中对应的颜色,闪烁屏幕背光。
其中,该预设编码序列可以是随机生成的,也可以根据用户喜好提前进行设置。该编码算法,可以反映编码序列中的各个字符与各种颜色之间的对应关系,比如,可以将红色设置为数字-1,绿色设置为数字0,蓝色设置1,诸如此类,不再赘述。具体的,当获取到的编码序列为“0,-1,1,0”,那么,可以得到颜色序列“绿色,红色,蓝色,绿色”,从而根据该颜色序列的颜色顺序,闪烁对应颜色的屏幕背光。
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预先设置时间序列,使得各颜色的显示时长、以及各颜色之间切换时的等待时间间隔通过该时间序列预先设置。例如,颜色序列为“绿色,红色,蓝色,绿色”,预先设置的时间序列为“3,1,2,4”,颜色序列与时间序列的对应关系可如下表所示:
颜色序列 时间序列
绿色 3
红色 1
蓝色 2
绿色 4
参照上表的对应关系,闪烁屏幕背光的具体表现为“绿光3秒,红光1秒,,蓝光2秒,绿光4秒”,以此类推,不再赘述。
104若识别结果指示所述信息不为待提醒信息,则不做处理。
当识别结果指示所述信息不为待提醒信息时,意味着该接收到的信息很可能是无用信息。此时若仍执行闪烁屏幕背光的操作,则可能反会打扰用户,影响用户体验。故此时仅将其作为普通信息,不做处理。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当识别结果指示接收到的信息为待提醒信息,并已闪烁屏幕背光时,还可进一步判断所述待提醒信息是否为已阅读状态,具体判断方式可采用判断用户是否通过点击等方式打开所述待提醒信息,或者检测所述待提醒信息关键字是否在屏幕中显示等方式。当判断结果表明所述待提醒信息为已阅读状态,则停止闪烁屏幕背光。
另一方面中,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预先设置提醒信号。该提醒信号可以是系统提示音或者用户自行设置的铃音等。当通过预设识别模型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识别,得到的识别结果指示所述信息为待提醒信息时,发出提醒信号对用户进行提醒,以增强对所述待提醒信息的提醒效果。
上面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信息提醒方法进行了描述,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中的信息提醒装置进行描述。参阅图2a,如图2a所示的一种信息提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收发模块201、识别模块202、提醒模块203,其可执行信息提醒方法,如下:
收发模块201,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信息;
例如,收发模块201,具体可以接收其他终端发送的信息,诸如其他用户的手机、平板电脑或个人计算机等终端。
识别模块202,用于通过预设识别模型对所述收发模块接收到的信息的内容进行识别,以获取识别结果。
比如,当收发模块202接收到所述信息后,可以将信息内容输入识别模块202,启动识别模块202对所述信息的内容进行语义识别。识别模块202内置有预设识别模型,其中,该预设识别模型可以包括分类器或者其他的识别模型(如语义识别模型)等,分类器可以包括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和决策树等。在通过识别模块202识别所述信息的内容之前,该识别模块202还包括通过多个特征样本对预设识别模型进行训练。例如,可以将电信业务推广信息作为特征样本,并标注为“普通信息”,将子女的老师的信息作为特征样本,并标注为“待提醒信息”。
提醒模块203,用于在所述识别模块202的识别结果指示所述信息为待提醒信息时,闪烁屏幕背光。
屏幕背光是终端的发光部件所发出的有色光。其中,为了得到更好的提醒效果,还可以使光线按照预设规律变化,例如可以通过预设编码的光线组合来闪烁屏幕背光。即步骤“若识别结果指示所述信息为待提醒信息,则闪烁屏幕背光”可以包括:
获取预设编码序列,所述编码序列包括多个字符,所述字符有序排列;根据预设编码算法,按照所述编码序列中字符的顺序依次确定各个字符对应的颜色,得到颜色序列;根据所述颜色序列中对应的颜色,闪烁屏幕背光。
其中,该预设编码序列可以是随机生成的,也可以根据用户喜好提前进行设置。该编码算法,可以反映编码序列中的各个字符与各种颜色之间的对应关系,比如,可以将红色设置为数字-1,绿色设置为数字0,蓝色设置1,诸如此类,不再赘述。具体的,当获取到的编码序列为“0,-1,1,0”,那么,可以得到颜色序列“绿色,红色,蓝色,绿色”,从而根据该颜色序列的颜色顺序,闪烁对应颜色的屏幕背光。
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预先设置时间序列,使得各颜色的显示时长、以及各颜色之间切换时的等待时间间隔通过该时间序列预先设置。例如,颜色序列为“绿色,红色,蓝色,绿色”,预先设置的时间序列为“3,1,2,4”,颜色序列与时间序列的对应关系可如下表所示:
颜色序列 时间序列
绿色 3
红色 1
蓝色 2
绿色 4
参照上表的对应关系,闪烁屏幕背光的具体表现为“绿光3秒,红光1秒,蓝光2秒,绿光4秒”,以此类推,不再赘述。
其中,在通过闪烁屏幕背光对用户进行提醒后,为防止持续不断地闪烁屏幕背光对用户进行打扰,造成负面体验,还可对待提醒信息是否已被阅读进行判断,即如图2b所示,该信息提醒装置还可以包括判断模块204,如下:
判断模块204,用于判断待提醒信息是否为已阅读状态。具体判断方式可采用判断用户是否通过点击等方式打开所述待提醒信息,或者检测所述待提醒信息关键字是否在屏幕中显示等方式。当判断结果表明所述待提醒信息为已阅读状态,则所述提醒模块203停止闪烁屏幕背光。
上面从模块化功能实体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信息提醒装置进行了描述,下面从硬件处理的角度分别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信息提醒装置进行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图2a和图2b所示的装置可以具有图3所示的结构,实施例图2a和图2b中的收发模块201对应的实体设备可以为输入/输出单元301,实施例图2a和图2b识别模块202、提醒模块203和判断模块204对应的实体设备可以为处理器303。输入/输出单元301和处理器303能够实现前述对应该装置的装置实施例提供的收发模块201和判断模块204以及提醒模块203相同或相似的功能,存储器302存储处理器执行上述信息提醒方法时需要调用的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303具体可执行如下程序:
通过输入/输出单元301接收终端发送的信息;通过预设识别模型对所述信息的内容进行识别,以获取识别结果;若识别结果指示所述信息为待提醒信息,则闪烁屏幕背光;若识别结果指示所述信息不为待提醒信息,则不做处理。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模块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
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计算机程序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储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申请实施例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信息提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终端发送的信息;
通过预设识别模型对所述信息的内容进行识别,以获取识别结果;
若识别结果指示所述信息为待提醒信息,则闪烁屏幕背光;
若识别结果指示所述信息不为待提醒信息,则不做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识别结果指示所述信息为待提醒信息,则闪烁屏幕背光,包括:
获取预设编码序列,所述编码序列包括多个字符,所述字符有序排列;
根据预设编码算法,按照所述编码序列中字符的顺序依次确定各个字符对应的颜色,得到颜色序列;
根据所述颜色序列中对应的颜色,闪烁屏幕背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颜色序列中对应的颜色,闪烁屏幕背光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预先设置时间序列;
根据所述时间序列,设置颜色序列的对应时长;
所述基于所述颜色序列,闪烁颜色序列对应的屏幕背光,包括,
根据所述对应时长与相应颜色序列中对应的颜色,闪烁屏幕背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对应时长,闪烁颜色序列对应的光线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待提醒信息是否为已阅读状态;
若判断结果为所述待提醒信息为已阅读状态,则停止闪烁屏幕背光;
若判断结果为所述待提醒信息为未阅读状态,则连续闪烁屏幕背光。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预先设置提醒信号;
在所述通过预设识别模型对所述信息的内容进行识别,以获取识别结果之后,若指示所述信息为待提醒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出提醒信号,所述提醒信号用于提示待提醒信息为未阅读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过预设识别模型对所述信息的内容进行识别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特征样本训练预设识别模型,所述特征样本为接收的已标注类型的信息。
7.一种信息提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信息;
识别模块,用于通过预设识别模型对所述信息的内容进行识别,以获取识别结果;
提醒模块,用于在所述信息为待提醒信息时,闪烁屏幕背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判断模块,所述判断模块在所述提醒模块根据所述对应时长,闪烁颜色序列对应的光线之后,用于:
判断所述待提醒信息是否为已阅读状态;
若判断结果为所述待提醒信息为已阅读状态,则通过提醒模块停止闪烁屏幕背光;
若判断结果为所述待提醒信息为未阅读状态,则通过提醒模块连续闪烁屏幕背光。
9.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发器、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应用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存储器内的应用程序,以执行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信息提醒方法中的操作。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处理器进行加载,以执行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信息提醒方法中的步骤。
CN201911181523.XA 2019-11-27 2019-11-27 一种信息提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09959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81523.XA CN110995926A (zh) 2019-11-27 2019-11-27 一种信息提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81523.XA CN110995926A (zh) 2019-11-27 2019-11-27 一种信息提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95926A true CN110995926A (zh) 2020-04-10

Family

ID=700872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81523.XA Pending CN110995926A (zh) 2019-11-27 2019-11-27 一种信息提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9592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31685A (zh) * 2020-10-16 2021-01-15 广州零世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认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69706A (zh) * 2012-08-07 2012-11-07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提醒方法及手机
CN102957810A (zh) * 2012-11-30 2013-03-0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来电和信息提醒方法和装置
CN103067591A (zh) * 2012-12-28 2013-04-24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待提醒事件的提醒方法及系统
CN104052880A (zh) * 2014-07-02 2014-09-17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处理骚扰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US9847973B1 (en) * 2016-09-26 2017-12-19 Agari Data, Inc. Mitigating communication risk by detecting similarity to a trusted message contact
CN108304442A (zh) * 2017-11-20 2018-07-2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文本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8616654A (zh) * 2018-04-03 2018-10-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消息提醒的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104355A (zh) * 2018-06-28 2018-12-28 佛山长意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提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69706A (zh) * 2012-08-07 2012-11-07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提醒方法及手机
CN102957810A (zh) * 2012-11-30 2013-03-0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来电和信息提醒方法和装置
CN103067591A (zh) * 2012-12-28 2013-04-24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待提醒事件的提醒方法及系统
CN104052880A (zh) * 2014-07-02 2014-09-17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处理骚扰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US9847973B1 (en) * 2016-09-26 2017-12-19 Agari Data, Inc. Mitigating communication risk by detecting similarity to a trusted message contact
CN108304442A (zh) * 2017-11-20 2018-07-2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文本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8616654A (zh) * 2018-04-03 2018-10-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消息提醒的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104355A (zh) * 2018-06-28 2018-12-28 佛山长意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提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31685A (zh) * 2020-10-16 2021-01-15 广州零世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认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231685B (zh) * 2020-10-16 2023-11-24 广州零世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认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4367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tting color ring back tone and determining color ring back tone music
WO2021003673A1 (zh) 内容推送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3906012A (zh) 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14726947B (zh) 消息展示方法、装置、用户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6227483B (zh)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337998A (zh) 一种多屏互动的系统
CN112333082B (zh) 消息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9934194A (zh) 图片分类方法、边缘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7704613A (zh) 一种信息管理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753210A (zh) 资源推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690002A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系统、计算机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1016760A1 (zh) 应用推送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0995926A (zh) 一种信息提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133847A (zh) 送水订单生成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917906B (zh) 信息获取方法、信息推荐方法、电子设备及网络服务器
CN106534540A (zh) 通讯信息显示方法和装置
CN109344127A (zh) 一种应用程序图标管理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0769064B (zh) 一种用于离线推送消息的系统、方法和设备
CN105874874B (zh) 一种处理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10222286A (zh) 信息获取方法、装置、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912801A (zh) 一种检测电子红包的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WO2015093651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a wordgraph
CN110244917B (zh) 便携打印机权限信息指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7679034A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CN107463379A (zh) 界面切换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