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94181A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94181A
CN110994181A CN201911373383.6A CN201911373383A CN110994181A CN 110994181 A CN110994181 A CN 110994181A CN 201911373383 A CN201911373383 A CN 201911373383A CN 110994181 A CN110994181 A CN 1109941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electronic device
conductive portion
chassis
present appl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7338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卫
张攀
白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7338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94181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75967 priority patent/WO2021128550A1/zh
Publication of CN1109941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941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2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 H01Q1/521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reducing the coupling between adjacent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258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used with computer equip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29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interacting antenna units for giving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77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底板;第一天线,所述第一天线设置在所述底板的第一端部;第二天线,所述第二天线设置在所述底板的第二端部;其中,在所述第一端部及所述第二端部之间设置有一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具有一第一接地部,以及自所述接地部向所述第一端部及所述第二端部延伸的第一传导部及第二传导部。通过第一传导部以及第二传导部将来波区分,从而提高MIMO性能。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发展,人们对电子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移动通信技术已经步入第5代,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作为5G通讯一个重要技术手段,越来越多的技术手段在设计时被当做重要指标进行考量。MIMO技术要求作为接收端的2个或多个天线互不相干,这样在接收基站多个天线的来波时才能将各个来波明显区分,MIMO性能才能达到理论最大吞吐量值。实际情况下,由于手机空间狭小,作为MIMO天线的多个天线之间并不能做到完全互不相干,进而影响MIMO性能。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可以提高MIMO性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底板;
第一天线,所述第一天线设置在所述底板的第一端部;
第二天线,所述第二天线设置在所述底板的第二端部;其中,
在所述第一端部及所述第二端部之间设置有一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具有一第一接地部,以及自所述接地部向所述第一端部及所述第二端部延伸的第一传导部及第二传导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一主板,所述主板具有一第二接地部,所述第一接地部上设置有一弹片,所述第一接地部通过所述弹片与所述第二接地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导部沿平行于所述底板侧边的第一方向向所述第一端部延伸,所述第二传导部沿第二方向向所述第二端部延伸,所述底板侧边为所述底板中与所述第一端部相邻的侧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的方向相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导部沿与所述底板侧边呈第一角度的方向向所述第一端部延伸,所述第二传导部沿与所述底板侧边呈第二角度的方向向所述第二端部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角度与所述第二角度的角度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导部延伸至与所述第一天线齐平,所述第二传导部延伸至于所述第二天线齐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导部与所述第一天线之间存在第一距离,所述第二传导部与所述第二天线之间存在第二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距离及所述第二距离为4~5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导部及所述第二传导部的宽度为2~3mm。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底板;第一天线,所述第一天线设置在所述底板的第一端部;第二天线,所述第二天线设置在所述底板的第二端部;其中,在所述第一端部及所述第二端部之间设置有一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具有一第一接地部,以及自所述接地部向所述第一端部及所述第二端部延伸的第一传导部及第二传导部。通过第一传导部以及第二传导部将来波区分,从而提高MIMO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MIMO信道模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MIMO信道模型图。其中,发射端具有2个天线X1及X2,两个天线中每一天线同时发射两个信号,即X1发送h1和h3,X2发送h2和h4,吞吐量翻倍。而决定MIMO性能的好坏一带与MIMO信道模型的质量,即两路信号通过空间传输后并被终端的2个天线接收后,手机芯片对两路信号可明显区分。基站天线的方向图,空间传输环境,设备天线方向图,一起构成了MIMO信道模型,所以本申请从优化电子设备天线方向图的角度来实现。
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包括:
壳体10,壳体10包括底板101;
第一天线20,第一天线20设置在底板101的第一端部1011;
第二天线30,第二天线30设置在底板101的第二端部1012;其中,
在第一端部1011及第二端部1012之间设置有一电路板40,该电路板具有一第一接地部401,以及自接地部401向第一端部1011及第二端部1012延伸的第一传导部402及第二传导部403。
具体的,加入电路板40的目的在于:由于电路板40的第一接地部401设置在第一天线20以及第二天线30之间,在接地后等同于GND,天线的辐射方向性依赖于第一天线20以及第二天线30与GND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图1为例,第一天线20相对于第一接地部401向上,第二天线30相对于第一接地部401向下,致使天线辐射方向变更为远离第一接地部401的两个不同方向,进而极大的提升了MIMO传输吞吐量。并且,由于第一传导部402以及第二传导部403通过第一接地部401连接在一区,可有效去除第一天线20与第二天线30的耦合效果,减少第一天线20与第二天线30之间的相关性,进一步提升MIMO性能。
图2是以电子设备为手机为例。该电子设备中可以安装有各种用户所需的应用,比如具备娱乐功能的应用(如视频应用,音频播放应用,游戏应用,阅读软件),又如具备服务功能的应用(如地图导航应用、餐饮应用等)。当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也可以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DA)等的电子设备,此处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底板;第一天线,所述第一天线设置在所述底板的第一端部;第二天线,所述第二天线设置在所述底板的第二端部;其中,在所述第一端部及所述第二端部之间设置有一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具有一第一接地部,以及自所述接地部向所述第一端部及所述第二端部延伸的第一传导部及第二传导部。通过第一传导部以及第二传导部将来波区分,从而提高MIMO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底板101上设置有一主板50,主板50具有一第二接地部,第一接地部上401设置有一弹片4011,第一接地部401通过该弹片4011与第二接地部连接。
其中,以电子设备为手机为例,主板50提供一些接口,用于与传感器、中央处理器(CPU)、图形处理器(GPU)等的功能模块进行连接,多以电路的方式串联上述模块,因此,在主板50上存在有接地(GND),也即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二接地部,第一接地部401通过该弹片4011与第二接地部连接之后,相当于在接地后等同于GND,第一天线20相对于第一接地部401向上,第二天线30相对于第一接地部401向下,致使天线辐射方向变更为远离第一接地部401的两个不同方向,进而极大的提升了MIMO传输吞吐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传导部402沿平行于底板101侧边的第一方向向第一端部1011延伸,第二传导部403沿第二方向向第二端部1012延伸,底板101侧边为底板101中与第一端部1011相邻的侧边。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的方向相反。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第一传导部402沿与底板101侧边呈第一角度α的方向向第一端部1011延伸,第二传导部403沿与底板101侧边呈第二角度β的方向向第二端部1012延伸。
具体的,通过设置延伸角度第一角度α及第二角度β的方式来延长第一传导部402及第二传导部403的长度,进而使来波的传输路径变长,提升MIMO的传输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角度α及第二角度β的角度相同。
当然,除了图2中的“T”型电路板及图3中的三角形电路板之外,还可以将第一传导部402及第二传导部403设置为弯曲状,此处不做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导部402延伸至与所述第一天线20齐平,所述第二传导部403延伸至于所述第二天线30齐平。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1,所述第一传导部402与所述第一天线20之间存在第一距离W1,所述第二传导部403与所述第二天线30之间存在第二距离W2。
其中,第一距离W1与第二距离W2的长度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距离W1及所述第二距离W2为4~5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导部402及所述第二传导部403的宽度W3为2~3mm。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底板;
第一天线,所述第一天线设置在所述底板的第一端部;
第二天线,所述第二天线设置在所述底板的第二端部;其中,
在所述第一端部及所述第二端部之间设置有一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具有一第一接地部,以及自所述接地部向所述第一端部及所述第二端部延伸的第一传导部及第二传导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一主板,所述主板具有一第二接地部,所述第一接地部上设置有一弹片,所述第一接地部通过所述弹片与所述第二接地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导部沿平行于所述底板侧边的第一方向向所述第一端部延伸,所述第二传导部沿第二方向向所述第二端部延伸,所述底板侧边为所述底板中与所述第一端部相邻的侧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的方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导部沿与所述底板侧边呈第一角度的方向向所述第一端部延伸,所述第二传导部沿与所述底板侧边呈第二角度的方向向所述第二端部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度与所述第二角度的角度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导部延伸至与所述第一天线齐平,所述第二传导部延伸至于所述第二天线齐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导部与所述第一天线之间存在第一距离,所述第二传导部与所述第二天线之间存在第二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距离及所述第二距离为4~5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导部及所述第二传导部的宽度为2~3mm。
CN201911373383.6A 2019-12-27 2019-12-27 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09941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73383.6A CN110994181A (zh) 2019-12-27 2019-12-27 电子设备
PCT/CN2020/075967 WO2021128550A1 (zh) 2019-12-27 2020-02-20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73383.6A CN110994181A (zh) 2019-12-27 2019-12-27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94181A true CN110994181A (zh) 2020-04-10

Family

ID=700777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73383.6A Pending CN110994181A (zh) 2019-12-27 2019-12-27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94181A (zh)
WO (1) WO2021128550A1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09883A (zh) * 2011-12-08 2012-06-2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可抑制天线间相互干扰的天线结构
CN102544768A (zh) * 2010-11-05 2012-07-04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天线装置及通信终端装置
CN102623793A (zh) * 2011-02-01 2012-08-01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多输入输出天线系统
US20150009092A1 (en) * 2013-07-05 2015-01-08 Auden Techno.Corp. Multi-antenna structure
US20160301145A1 (en) * 2015-04-08 2016-10-13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Antenna apparatus
CN108321492A (zh) * 2018-01-19 2018-07-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09616768A (zh) * 2018-12-14 2019-04-12 深圳市中天迅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天线结构
CN110350326A (zh) * 2019-06-29 2019-10-18 瑞声光电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模组及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60120643A (ko) * 2015-04-08 2016-10-18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안테나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4768A (zh) * 2010-11-05 2012-07-04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天线装置及通信终端装置
CN102623793A (zh) * 2011-02-01 2012-08-01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多输入输出天线系统
CN102509883A (zh) * 2011-12-08 2012-06-2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可抑制天线间相互干扰的天线结构
US20150009092A1 (en) * 2013-07-05 2015-01-08 Auden Techno.Corp. Multi-antenna structure
US20160301145A1 (en) * 2015-04-08 2016-10-13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Antenna apparatus
CN108321492A (zh) * 2018-01-19 2018-07-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09616768A (zh) * 2018-12-14 2019-04-12 深圳市中天迅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天线结构
CN110350326A (zh) * 2019-06-29 2019-10-18 瑞声光电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模组及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28550A1 (zh) 2021-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169007A1 (en) Antenna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12119540A (zh) 双极化天线和包括该双极化天线的电子装置
CN112534645A (zh) 包括天线阵列的电子设备
US20080303724A1 (en) Wireless transmission device with a built-in antenna and a connector
CN109149070B (zh) 表面贴装器件及移动终端
US20090079661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antenna function
CN114128044A (zh) 天线模块和包括其的电子装置
CN113228416B (zh) 包括使用多条电性路径馈电的导电贴片的天线结构和包括该天线结构的电子设备
US9905918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land grid array module
CN102576932A (zh) 一种天线和终端
CN111628276B (zh) 一种天线模块和电子装置
US20240022008A1 (en) Integrated antenna module
US20200144722A1 (en) Antenna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dielectric overlapped with at least portion of the antenna
CN110994181A (zh) 电子设备
US9838067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PIFA type antenna and wireless signal transmitting/receiving device thereof
US20100238076A1 (en) Printed antenna with improved mounting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114497998B (zh) 一种天线系统及摄像设备
US20110050523A1 (en) Three-dimensional dual-band antenna
KR102049876B1 (ko) 전방향성 pcb 안테나
KR102133406B1 (ko) 안테나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차량
CN108666781B (zh) 壳体装置及终端设备
US20110215973A1 (en) Multiband antenna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211629302U (zh) 一种双极化天线及阵列
KR102156863B1 (ko) 마을 방송 수신기의 전방향성 안테나
KR102146072B1 (ko) 전방향성 안테나를 포함하는 마을방송 수신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