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92916A - 显示终端及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显示终端及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92916A
CN110992916A CN201911291993.1A CN201911291993A CN110992916A CN 110992916 A CN110992916 A CN 110992916A CN 201911291993 A CN201911291993 A CN 201911291993A CN 110992916 A CN110992916 A CN 1109929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ambient light
module
display terminal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9199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92916B (zh
Inventor
黄树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iy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Ningb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Ningbo C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Ningbo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9199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9291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929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929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929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929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10Intensity circu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Control Of El Displa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适应环境光的多动态暗光显示终端,所述自适应环境光的多动态暗光显示终端包括环境光检测模组、暗光屏驱动模组、电子通路及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多个发光单元,所述环境光检测模组实时检测当前环境光参数值,所述暗光屏驱动模组接收来自所述环境光检测模组的当前环境光参数值,并根据实时环境光检测模组检测到的环境光参数值生成驱动信号,所述驱动信号对应经过所述电子信号通路传输至所述显示模组以驱动所述发光单元发光。本发明的暗光显示终端有效降低功耗,提高浏览舒适度。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采用所述多动态暗光显示终端的多模式显示终端、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escription

显示终端及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终端智能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自适应环境光的多动态暗光显示终端及多模式显示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对于人类眼睛而言,当眼睛浏览内容与环境光的照度存在较大差距时,往往会引起视觉刺激感及眩晕的不适感,为了满足用户舒适的浏览观感,需要根据带浏览内容周边环境的光照强度分布变化对应调整浏览内容显示的光照度,以降低不适感。该原理适用于电子产品的显示终端。
现有技术的显示终端通常包括叠设的背光模组和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自身不发光,所述背光模组发光产生的光束透过显示模组传输至用户眼睛,刺激视觉感官识别显示内容。
在光照较强的环境中,例如太阳光或者正常的照明灯光下,当显示终端工作时,为了适应用户眼睛的自适应习惯,则显示终端需要不断提高其光照度则可以满足清晰显示浏览内容的需求;另一方面,在环境光较弱的环境中,比如在黑暗环境中,则需要降低显示终端的光照度以适应眼睛浏览的生物习惯,降低因显示终端光照过强引起的不适感。
其中一种现有技术揭示的显示终端中,其增加设置光照感应器以实时检测环境光照度,并根据环境光照度对应动态调整背光模组的工作效率以平衡环境光与显示终端之间的光照度分布差,提高观感舒适度。但是,因为采用背光模组发光照亮显示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始终处于高功耗状态,因此造成整个显示终端的功耗增加。
业界也有另一种现有技术揭示的显示终端,所述显示终端包括暗光屏驱动模组和阳光屏驱动模组,在所述暗光屏驱动模组和阳光屏驱动模组的驱动作用下,所述显示终端选择性在暗光屏显示模式和阳光屏显示模式两种工作模式下切换工作,其中在暗光屏工作模式下,所述暗光屏驱动模组仅提供单一的固定值驱动信号,并不能够随着环境光照度变化而适应性调整。尤其是在环境光极弱的环境中,通常设定所述暗光屏显示模组提供光照度为50勒克司的光照,对应的,所述暗光屏驱动模组的耗电量仍然较高,降低显示终端的续航能力。同时,在暗光屏工作模式中,所述显示内容并不能够根据环境光照度变化而适应性调整暗光屏显示的光照度,不够智能。当环境光较弱时,暗光屏显示模组的亮度增大,导致显示不清晰。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自适应环境光照度变化的多动态暗光显示终端和整合所述暗光显示终端的多模式显示终端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动态暗光显示终端以自适应在环境光照度较弱的环境中,随光照度变化自动平衡暗光屏的光照度,降低功耗的同时而且还进一步提高浏览舒适度。
本发明同时提供一种整合上述暗光显示终端的多模式显示终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整合上述暗光显示终端的多模式显示终端的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适应环境光的多动态暗光显示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境光检测模组、暗光屏驱动模组、电子通路及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多个发光单元,所述环境光检测模组实时检测当前环境光参数值,所述暗光屏驱动模组接收来自所述环境光检测模组的环境光参数值,并根据实时环境光检测模组检测到的环境光参数值生成驱动信号,所述驱动信号对应经过所述电子信号通路传输至所述显示模组以驱动所述发光单元发光,所述发光单元的发光强度与所述所述环境光检测模组检测到的当前环境光参数值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环境光检测模组的数量是n个,所述电子通路的数量是n个,所述环境光检测模组检测到的环境光参数值经所述暗光屏驱动模组后响应的驱动信号对应经过所述电子通路传输至所述发光单元。
优选的,所述电子通路和所述发光单元的数量是多个,并分别与所述发光单元及所述环境光检测模组一一对应。
优选的,当环境光检测模组检测到当前环境光强度大于200勒克司时,所述暗光屏驱动模组开启工作,所述n个环境光检测模组对应检测获得n个环境光参数值,形成一多动态环境光参数值组。
优选的,所述暗光屏驱动模组对应根据n个环境光参数值对应产生n个驱动信号,所述n个驱动信号对应通过n个电子通路同步传输至所述n个发光单元以驱动发光单元工作形成多动态暗光屏显示模式。
优选的,当环境光检测模组检测到当前环境光强度小于20勒克司时,所述暗光屏驱动模组对应根据n个环境光参数值对应产生n个驱动信号,所述n个驱动信号对应通过n个所述电子通路同步传输至所述n个发光单元以驱动所述发光单元工作形成多动态暗光屏显示模式。
优选的,所述环境光参数值可以是光强分布值或者光照分布值。
优选的,所述发光单元是集成整合于显示模组的三极管。
本发明同时提供一种多模式显示终端,所述显示终端具有阳光屏工作模式和暗光屏工作模式,其包括背光模组、环境光检测模组、暗光屏驱动模组、电子通路和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多个发光单元,所述显示模组与所述背光模组叠设,当用户调整显示终端处于阳光屏工作模式,所述背光模组提供光能穿透所述显示模组,实现画面显示;当用户调整显示终端处于暗光屏工作模式,所述环境光检测模组检测环境光参数值,所述暗光屏驱动模组根据实际的动态环境光参数值反馈驱动信号以动态调整发光单元的发光状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多模式显示终端的控制方法,所述显示终端具有阳光屏工作模式和暗光屏工作模式,包括如下步骤:
选择所述显示终端的工作模式;
当所述显示终端处于阳光屏工作模式,所述背光模组提供光能穿透所述显示模组,实现画面显示;
当用户调整显示终端处于暗光屏工作模式,所述环境光检测模组检测环境光参数值,所述暗光屏驱动模组根据实际的动态环境光参数值反馈驱动信号以动态调整发光单元的发光状态。
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以执行上述的控制方法。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显示终端具有暗光屏工作模式,所述暗光屏驱动模组对应根据实际环境光的动态参数值,反馈驱动信号以有效控制发光单元的发光效率,降低功耗的同时,还可以提高浏览效果,提高舒适度。同时,设置多个环境光检测模组,获得动态的环境光参数值组,对应的,多个发光单元分别通过所述暗光屏驱动模组分别一对一控制发光单元的工作状态,精确管理,进一步降低功耗,自适应程度更高,提高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揭示的多动态暗光显示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2是图1所示暗光显示终端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暗光显示终端的的控制方法示意图;
图4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揭示的多模式显示终端接结构示意图;
图5是第三实施方式所揭示的显示终端结构示意图;及
图6是第四实施方式所揭示的显示终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结合参阅图1及图2,其中图1为本发明所揭示一种暗光显示终端的结构图,图2为图1所示暗光显示终端的工作原理示意图。所述暗光显示终端10包括多个环境光检测模组11、暗光屏驱动模组13、多个电子通路15及显示模组17。所述显示模组17包括多个集成于显示模组17内的多个发光单元171。其中每一环境光检测模组11与其中一电子通路15及其中一发光单元171相对应。
所述环境光检测模组11是光感应器件,其实时感应环境光参数并检测环境光动态变化以产生实时的环境光动态参数值。其中所述环境光参数可以是光强分布值也可以是光照度分布值,凡是反映环境光分布的参数皆属于本发明的创作宗旨。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环境光检测模组11的数量是多个,其分散设置于所述暗光显示终端10的周边,其可以精确感应所述暗光显示终端10所在环境中的实时光分布参数,并反馈多个对应的光分布参数值。设定所述环境光检测模组11的数量是n个,分别为第一环境光检测模组111、第二环境光检测模组112、……第n环境光检测模组11n,则对应的,其检测获得的环境光参数同样是n个,分别为第一实时环境光参数V1、第二实时环境光参数V2、……第n实时环境光参数Vn。其中,所述第一实时环境光参数与所述环境光检测模组一一对应,由此获得一组由多个实时环境光参数值组成的多动态实时环境光参数值组。
所述暗光屏驱动模组13接收来自所述环境光检测模组11检测得到的环境光实时动态参数值,并根据该环境光参数值对应产生驱动信号驱动所述显示模组17的发光单元171发光。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暗光屏驱动模组13接收到多动态实时环境光参数值组,对应的,所述暗光屏驱动模组13产生多个驱动信号D,分别为第一驱动信号D1、第二驱动信号D2、……第n驱动信号Dn。每一驱动信号与其中一环境光实时参数值V相对应。
具体而言,所述暗光屏驱动模组13产生的驱动信号可以是电流信号或者是电压信号。所述驱动信号经由所述电子通路15对应施加至所述显示模组17的发光单元171,以驱动所述发光单元171发光。所述发光单元171的发光强度与所述暗光屏驱动模组13的驱动信号值相匹配。
所述电子通路15包括多个子电子通路,分别是第一电子通路151、第二子电子通路152、……第n子电子通路15n。
所述显示模组17包括多个发光单元171,所述发光单元171对应分布在所述显示模组17的显示区域。所述发光单元171包括第一发光单元1711、第二发光单元1712、……第n发光单元171n。所述第一驱动信号D1经由所述第一子电子通路151对应传输至所述第一发光单元1711;所述第二驱动信号D2经由所述第二子电子通路152传输至所述第二发光单元1712;……同理,所述第n驱动信号Dn经由所述第n子电子通路15n传输至所述第n发光单元171n。所述发光单元171在不同的驱动信号作用下,对应发出不同强度的暗光以适应环境光的参数变化,形成多动态的暗光显示终端10。在不同环境光中,所述暗光屏驱动模组13根据环境光的实时变化,输出多动态驱动信号,所述多动态驱动信号驱动所述多个发光单元171发光输出多动态暗光,形成自动适应环境光变化的暗光显示终端10,对应显示内容。
当环境光较亮时,所述环境光检测模组11检测到环境光照度大于200勒克司时,所述暗光驱动模组13对应产生大于10毫安的电流驱动信号,驱动发光单元171工作发光。相较于现有技术,其采用背光驱动显示模式,则所消耗电流超过600毫安。
当环境光较弱时,所述环境光检测模组11检测到环境光照度小于20勒克司时,所述暗光驱动模组13对应产生大于10毫安的电流驱动信号,驱动发光单元171工作发光。相较于现有技术,其采用背光驱动显示模式,则所消耗电流超过100毫安。
可见,无论是在强光环境中,还是在弱光环境中,本发明的自适应多动态暗光显示终端的耗电量均低于采用背光模组驱动发光的模式,大大降低功耗。
请参阅图3,是图1所示暗光显示终端的控制方法示意图。当所述暗光显示终端10工作时,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01,提供多个环境光检测模组11,实时检测环境光获得多个动态环境光参数值V;
步骤S02,提供暗光屏驱动模组13,接收来自所述环境光检测模组11检测到的实时动态环境参数值V,并对应反馈多个驱动信号值D;
步骤S03,提供具多个发光单元171的显示模组17,通过电子通路15分别对应传输驱动信号值D至显示模组17,驱动所述多个发光单元171对应发光,形成多动态暗光显示终端10。
在上述多动态暗光显示终端10中,随着环境光分布的变化,所述环境光检测模组11对应获得一组动态环境光参数值,所述暗光屏驱动模组13依据动态环境参数值反馈多个驱动信号分别对应驱动发光单元发光。在该过程中,所述环境光检测模组11的数量与所述暗光屏驱动模组13、电子通路15及发光单元17分别是一一对应的,所以,对于整个显示终端10的显示同样是根据环境光的实时变化对应形成多动态环境光参数,对应的,所述发光单元171根据环境光的实时变化对应反馈发光,实现对环境光的自适应。另一方面,设置多个环境光检测模组11和发光单元171,且使得所述发光单元171与所述环境光检测模组171一一对应,实现精确反馈,提高自适应智能化程度,呈现多动态自适应发光,给用户更好的浏览体验。同时,采用暗光驱动显示,避免使用背光模组,减少电能功耗,提高续航能力。
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述环境光检测模组11的数量和所述发光单元171的数量根据实际需要对应设置,其排布方式同样根据实际现实需要来调整。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光单元171可以是集成整合于显示模组的三极管等其他感光元件。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环境光参数值与发光单元171之间的位置相对应。
当根据所述环境光参数值正向响应反馈所述发光单元171的驱动信号时,其可以采用正向反馈的方式,即:当所述环境光检测模组11检测到当前位置的环境光强变弱时,则对应的,所述暗光屏驱动模组13反馈信号降低所述发光单元171的发光效率,降低功耗的同时,提高浏览舒适度。当所述环境光检测模组11检测到当前位置的环境光强增加时,则对应的,所述暗光屏驱动模组13反馈信号提高所述发光单元171的发光效率,提高整个显示模组17的显示画面的发光强度,降低与环境光之间的对比度,提高浏览舒适度,更重要的是,通过暗光屏显示模式调整显示模组的显示画面的光强,并不会对功耗增加很多,相较于背光模组工作点亮显示模组,仍然在一定程度降低功耗。
再请参阅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所揭示的显示终端,该显示终端20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揭示的显示终端基本相同,唯区别在于:所述显示终端20是一多工作模式的显示终端,其包括背光模组30环境光检测模组21、暗光屏驱动模组23、电子通路25和显示模组27,所述显示模组27包括多个发光单元271。所述背光模组30与所述显示模组27叠设。
工作模式一:阳光屏工作模式
用户调整显示终端处于阳光屏工作模式,所述背光模组30提供光能穿透所述显示模组27,实现画面显示。在该工作模式下,显示终端处于高耗电状态。
工作模式二:暗光屏工作模式
用户调整显示终端处于暗光屏工作模式,所述环境光检测模组21检测环境光参数值,所述暗光屏驱动模组23根据实际的动态环境光参数值反馈驱动信号以动态调整发光单元271的发光状态。当所述显示终端20工作时,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1,用户调整选择工作模式;
步骤S22,当用户选择显示终端20处于阳光屏工作模式时,施加驱动信号至所述背光模组30,所述背光模组30发光透过所述显示模组27,射入人眼,实现用户对显示画面的浏览;
当用户选择暗光屏工作模式时,继续执行步骤S23;
步骤S23,提供多个环境光检测模组21,实时检测环境光获得多个动态环境光参数值V;
步骤S24,提供暗光屏驱动模组23,接收来自所述环境光检测模组21检测到的实时动态环境参数值V,并对应反馈多个驱动信号值D;
步骤S25,提供具多个发光单元271的显示模组27,通过多个电子通路25分别对应传输驱动信号值D至显示模组27,驱动所述多个发光单元271对应发光,形成多动态暗光显示终端20。
在暗光屏工作模式下,所述显示终端20的工作原理与第一实施方式基本相同,在此不一一赘述。
相较于现有技术,在上述显示终端20中,用户可以选择不同的工作模式方便实际需求。通过增加设置暗光屏工作模式,使得显示终端具有多样的空间适应性。另一方面,在同时随着环境光分布的变化,所述环境光检测模组21对应获得一组动态环境光参数值,所述暗光屏驱动模组23依据动态环境参数值反馈多个驱动信号分别对应驱动发光单元271发光,进一步提高显示终端对环境的自适应性,进一步降低功耗,提高浏览的舒适感。
请参阅图5,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所揭示的显示终端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显示终端40可以是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的显示终端,包括处理器41、存储器43。其中,所述处理器41与存储器电性连接。
所述处理器41是显示终端4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显示终端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加载存储在存储器43内的应用程序,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43内的数据,执行显示终端4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显示终端进行整体监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终端40中的处理器41会按照如下的步骤,将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应用程序的近程对应的指令加载到存储器43中,并由处理器41来运行存储在存储器43中的应用程序,从而实现各种功能,具体步骤如下:
获取输入信号;
根据输入信号确定暗光屏驱动模组的驱动控制逻辑;
根据驱动控制逻辑对发光单元进行发光效率的驱动控制。
请参阅图6,是第四实施方式所揭示的显示终端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的显示终端可以用于实施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所揭示的暗光显示终端的控制方法。该显示终端50可以为应用于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的显示终端。所述显示终端50包括环境光检测模组51、暗光屏驱动模组53、电子通路55、具有多个发光单元571的显示模组57、处理器58及存储器59。
所述环境光检测模组51的数量是多个,分设于所述显示终端50上,其实时感应所述显示终端50所在环境的周边环境光参数值,该参数值可以是光强分布值,还可以是光照分布值。所述多个环镜光检测模组51实时检测环境光的变化,形成多动态的环境光参数值组。
所述暗光屏驱动模组53接收所述多动态环境光参数值,并对应反馈至处理器58,所述处理器58根据所述多动态环境光参数值组逻辑控制所述暗光屏驱动模组53产生控制信号经所述电子通路传输至所述显示模组57。所述处理器58同时调用程序使得所述显示模组57的发光单元571动态发光,其中所述发光单元571的发光效率由所述处理器58根据环境光检测模组51的多动态环境光参数值控制。
由此,实现所述显示模组50在暗光屏工作模式下,自适应环境光变化调整显示模组的发光,改善用户浏览内容的舒适度,降低功耗。
进一步的,还可以增加设置背光模组60,所述背光模组60同时与所述处理器58对应电连接,其产生光束经所述显示模组57出射。
进一步的,还增加设置存储器59,所述存储器59与所述处理器58对应电连接。所述处理器58是显示终端5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显示终端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加载存储在存储器59内的应用程序,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59内的数据,执行显示终端5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显示终端进行整体监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终端50中的处理器58会按照设定的步骤,将应用程序的近程对应的指令加载到存储器59中,并由处理器58来运行存储在存储器59中的应用程序,从而实现对发光单元571控制的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自适应环境光的多动态暗光显示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境光检测模组、暗光屏驱动模组、电子通路及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多个发光单元,所述环境光检测模组实时检测当前环境光参数值,所述暗光屏驱动模组接收来自所述环境光检测模组的环境光参数值,并根据实时环境光检测模组检测到的环境光参数值生成驱动信号,所述驱动信号对应经过所述电子信号通路传输至所述显示模组以驱动所述发光单元发光,所述发光单元的发光强度与所述所述环境光检测模组检测到的当前环境光参数值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环境光的多动态暗光显示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光检测模组的数量是n个,所述电子通路的数量是n个,所述环境光检测模组检测到的环境光参数值经所述暗光屏驱动模组后响应的驱动信号对应经过所述电子通路传输至所述发光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环境光的多动态暗光显示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通路包括多个子电子通路,所述发光单元的数量是多个,并分别与所述发光单元及所述环境光检测模组一一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适应环境光的多动态暗光显示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暗光屏驱动模组对应根据n个环境光参数值对应产生n个驱动信号,所述n个驱动信号对应通过n个子电子通路同步传输至所述n个发光单元以驱动发光单元工作形成多动态暗光屏显示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适应环境光的多动态暗光显示终端,其特征在于,当环境光检测模组检测到当前环境光强度小于20勒克司时,所述暗光屏驱动模组对应根据n个环境光参数值对应产生n个驱动信号,所述n个驱动信号对应通过n个所述子电子通路同步传输至所述n个发光单元以驱动所述发光单元工作形成多动态暗光屏显示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环境光的多动态暗光显示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光参数值可以是光强分布值或者光照分布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环境光的多动态暗光显示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是集成整合于显示模组的三极管。
8.一种多模式显示终端,所述显示终端具有阳光屏工作模式和多动态暗光屏工作模式,其包括背光模组、环境光检测模组、暗光屏驱动模组、电子通路和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多个发光单元,所述显示模组与所述背光模组叠设,当用户调整显示终端处于阳光屏工作模式,所述背光模组提供光能穿透所述显示模组,实现画面显示;当用户调整显示终端处于多动态暗光屏工作模式,所述环境光检测模组检测环境光参数值,所述暗光屏驱动模组根据实际的动态环境光参数值反馈驱动信号以动态调整所述发光单元的发光状态,形成多动态暗光显示画面。
9.一种基于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模式显示终端的控制方法,所述显示终端具有阳光屏工作模式和暗光屏工作模式,包括如下步骤:
选择所述显示终端的工作模式;
当所述显示终端处于阳光屏工作模式,所述背光模组提供光能穿透所述显示模组,实现画面显示;
当用户调整显示终端处于多动态暗光屏工作模式,所述环境光检测模组检测环境光参数值,所述暗光屏驱动模组根据实际的动态环境光参数值反馈驱动信号以动态调整所述发光单元的发光状态。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以执行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
CN201911291993.1A 2019-12-16 2019-12-16 显示终端及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9929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91993.1A CN110992916B (zh) 2019-12-16 2019-12-16 显示终端及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91993.1A CN110992916B (zh) 2019-12-16 2019-12-16 显示终端及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92916A true CN110992916A (zh) 2020-04-10
CN110992916B CN110992916B (zh) 2021-09-03

Family

ID=70093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91993.1A Active CN110992916B (zh) 2019-12-16 2019-12-16 显示终端及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92916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07431A (zh) * 2011-10-10 2012-10-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06357925A (zh) * 2016-10-31 2017-01-2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屏幕亮度调节模式的切换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6462339A (zh) * 2015-09-28 2017-0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及检测环境光亮度的方法
CN107665697A (zh) * 2017-10-20 2018-02-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亮度的调节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945747A (zh) * 2017-11-22 2018-04-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环境光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07431A (zh) * 2011-10-10 2012-10-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06462339A (zh) * 2015-09-28 2017-0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及检测环境光亮度的方法
CN106357925A (zh) * 2016-10-31 2017-01-2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屏幕亮度调节模式的切换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7665697A (zh) * 2017-10-20 2018-02-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亮度的调节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945747A (zh) * 2017-11-22 2018-04-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环境光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92916B (zh) 2021-09-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56354C (zh) 光源驱动装置、光源系统以及改善光源均匀发光的方法
JP4244110B2 (ja) 発光パネルの駆動装置及び発光パネルを備えた携帯端末装置
CN103718235B (zh) 视频显示装置
US11568805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data monitoring method
KR102477979B1 (ko)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11489708B (zh) 一种背光驱动方法及驱动装置、背光源系统和显示装置
CN104718743A (zh) 状态监视装置
CN101459993A (zh) 控制面板背景灯装置及其控制装置
CN104778939A (zh) 显示装置的显示亮度的调节方法及调节装置、显示装置
US2024004688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ambient light
CN105744067A (zh) 移动终端手电筒亮度调节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KR20190064261A (ko) 발광 다이오드들을 포함하는 발광 장치
KR100820355B1 (ko) 외부 조도를 감안한 led 구동장치 및 이를 위한 led제어방법
CN112731735A (zh) 外置闪光灯及外置闪光灯的校色系统
CN112859488A (zh) 电子设备及外置闪光灯的校色系统
CN114326935A (zh) 具有辅助照明功能的电子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US20020190934A1 (en) Drive unit for a luminescence display panel
CN110992916B (zh) 显示终端及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4584693A (zh) 壁开关
CN109979414A (zh) 亮度调节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759272A (zh) 智能灯带长度检测方法、装置及智能灯带
CN102752446A (zh) 一种控制移动终端屏幕背光照明的方法及系统
CN209418108U (zh) 信息显示灯具的显示控制装置、信息显示灯具
CN101866627A (zh) 一种直下式白光led背光源控制方法
CN111445864A (zh) 显示模组、亮度调节方法和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26

Address after: 528300, No. 6-2A, Xingye 14th Road, Guanglong Industrial Park, Bijiao Village, Chencun Town,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Foshan Shiy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10 / F, No.5 Lane 999, Yangfan Road, high tech Zone,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Ningbo)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