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86969A - 地图融合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地图融合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86969A
CN110986969A CN201911185884.1A CN201911185884A CN110986969A CN 110986969 A CN110986969 A CN 110986969A CN 201911185884 A CN201911185884 A CN 201911185884A CN 110986969 A CN110986969 A CN 1109869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p
sampling point
determining
area
map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8588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86969B (zh
Inventor
彭冬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8588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8696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869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86969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25837 priority patent/WO2021103945A1/zh
Priority to EP20894727.5A priority patent/EP4056952A4/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869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86969B/zh
Priority to US17/824,371 priority patent/US20220282993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38Electronic ma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avigation; Updating thereof
    • G01C21/3863Structures of map data
    • G01C21/387Organisation of map data, e.g. version management or database structures
    • G01C21/3874Stru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ata searching and retrieval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38Electronic ma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avigation; Updating thereof
    • G01C21/3863Structures of map data
    • G01C21/387Organisation of map data, e.g. version management or database structur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26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navigation in a road network
    • G01C21/28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navigation in a road network with correlation of data from several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 G01C21/30Map- or contour-matching
    • G01C21/32Structuring or formatting of map data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26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navigation in a road network
    • G01C21/34Route searching; Route guidance
    • G01C21/3446Details of route searching algorithms, e.g. Dijkstra, A*, arc-flags, using precalculated rout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26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navigation in a road network
    • G01C21/34Route searching; Route guidance
    • G01C21/36Input/output arrangements for on-board computers
    • G01C21/3605Destination input or retrieval
    • G01C21/3608Destination input or retrieval using speech input, e.g. using speech recogni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26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navigation in a road network
    • G01C21/34Route searching; Route guidance
    • G01C21/36Input/output arrangements for on-board computers
    • G01C21/3664Details of the user input interface, e.g. buttons, knobs or sliders, including those provided on a touch screen; remote controllers; input using gestur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26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navigation in a road network
    • G01C21/28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navigation in a road network with correlation of data from several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 G01C21/30Map- or contour-match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38Electronic ma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avigation; Updating thereof
    • G01C21/3804Creation or updating of map data
    • G01C21/3833Creation or updating of map data characterised by the source of data
    • G01C21/3837Data obtained from a single source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地图融合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根据获取的搜索引导信息,从当前显示的至少两个地图中确定第一地图的搜索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地图包括多个第一采样点;从所述至少两个地图中除所述第一地图外的地图中,确定出第二地图,并确定所述搜索区域在所述第二地图中的对应区域;其中,所述第二地图包括多个第二采样点;从所述对应区域的第二采样点中,确定出与所述搜索区域中第一采样点的属性信息相匹配的目标点,以得到采样点匹配对,所述采样点匹配对包括所述目标点和与所述目标点相匹配的第一采样点;根据得到的采样点匹配对,对所述第一地图和所述第二地图进行融合,得到目标融合地图。

Description

地图融合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子技术,涉及但不限于地图融合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通过视觉信息可以建立环境地图,在构建环境地图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地图融合的需求。比如,在多人或多机器协作完成地图构建等应用场景中,需要将多处生成的局部地图融合为一个地图。然而,实现地图融合的计算量非常庞大,导致地图融合的实时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地图融合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地图融合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根据获取的搜索引导信息,从当前显示的至少两个地图中确定第一地图的搜索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地图包括多个第一采样点;从所述至少两个地图中除所述第一地图外的地图中,确定出第二地图,并确定所述搜索区域在所述第二地图中的对应区域;其中,所述第二地图包括多个第二采样点;从所述对应区域的第二采样点中,确定出与所述搜索区域中第一采样点的属性信息相匹配的目标点,以得到采样点匹配对,所述采样点匹配对包括所述目标点和与所述目标点相匹配的第一采样点;根据得到的采样点匹配对,对所述第一地图和所述第二地图进行融合,得到目标融合地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从所述至少两个地图中除所述第一地图外的地图中,确定出第二地图,并确定所述搜索区域在所述第二地图中的对应区域,包括:根据所述搜索引导信息,从所述至少两个地图中除所述第一地图外的地图中,确定出所述第二地图中的对应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搜索引导信息包括触摸操作对应的第一触摸区域,所述根据获取的搜索引导信息,从当前显示的至少两个地图中确定第一地图的搜索区域,包括:在地图显示区域显示所述至少两个地图;在所述地图显示区域接收触摸操作;根据所述触摸操作对应的第一触摸区域,从所述至少两个地图中确定出所述第一地图;根据所述第一触摸区域在所述第一地图上的位置,确定所述搜索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搜索引导信息包括触摸操作对应的第二触摸区域,所述从所述至少两个地图中除所述第一地图外的地图中,确定出第二地图,并确定所述搜索区域在所述第二地图中的对应区域,包括:根据所述触摸操作对应的第二触摸区域,从所述至少两个地图中除所述第一地图外的地图中,确定出所述第二地图;根据所述第二触摸区域在所述第二地图上的位置,确定所述对应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搜索引导信息为语音指令,所述根据获取的搜索引导信息,从当前显示的至少两个地图中确定第一地图的搜索区域,包括:在地图显示区域显示所述至少两个地图和标注信息,所述标注信息用于标注不同的显示子区域;接收所述语音指令;根据所述语音指令中的标注信息所标注的第一显示子区域,从所述至少两个地图中确定出所述第一地图;根据所述第一显示子区域在所述第一地图上的位置,确定所述搜索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搜索引导信息为手势信息,所述根据获取的搜索引导信息,从当前显示的至少两个地图中确定第一地图的搜索区域,包括:在地图显示区域显示所述至少两个地图;识别手势操作包含的手势信息;根据所述手势信息和所述地图显示区域,从所述至少两个地图中确定第一地图的搜索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搜索引导信息为眼部特征信息,所述根据获取的搜索引导信息,从当前显示的至少两个地图中确定第一地图的搜索区域,包括:在地图显示区域显示所述至少两个地图;获取用户的眼部特征信息;根据所述眼部特征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眼球在所述地图显示区域上的注视区域;根据所述注视区域,从所述至少两个地图中确定出所述第一地图;根据所述注视区域在所述第一地图上的位置,确定所述搜索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得到的采样点匹配对,对所述第一地图和所述第二地图进行融合,得到目标融合地图,包括:将所述第一地图与所述第二地图进行初步融合,得到初始融合地图;将所述初始融合地图中的采样点匹配对的属性信息,融合为一个采样点的属性信息,从而得到目标融合地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第一地图与所述第二地图进行初步融合,得到初始融合地图,包括:将所述第一地图中的第一采样点的局部坐标,转换至全局坐标系下,得到所述第一采样点的初始全局坐标;将所述第二地图中的第二采样点的局部坐标,转换至所述全局坐标系下,得到所述第二采样点的初始全局坐标;将每一所述第一采样点的初始全局坐标和每一所述第二采样点的初始全局坐标进行合并,得到所述初始融合地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第一地图与所述第二地图进行初步融合,得到初始融合地图,包括:确定所述第一地图的参考坐标系相对于所述第二地图的参考坐标系的坐标转换关系;以所述第二地图的参考坐标系为全局坐标系,根据所述坐标转换关系,将所述第一地图中的每一第一采样点的坐标转换为初始全局坐标;将每一所述第一采样点的初始全局坐标融合到所述第二地图中,得到初始融合地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初始融合地图中的采样点匹配对的属性信息融合为一个采样点的属性信息,从而得到目标融合地图,包括:对所述采样点匹配对中的第一采样点的初始全局坐标进行优化,得到目标全局坐标;将所述初始融合地图中的每一所述目标点的全局坐标与相匹配的第一采样点的目标全局坐标分别融合为一个采样点的全局坐标,从而得到目标融合地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采样点匹配对中的第一采样点的初始全局坐标进行优化,得到目标全局坐标,包括:根据每一所述第一采样点的初始全局坐标与相匹配的目标点的初始全局坐标,确定对应的第一采样点的重投影误差;迭代调整每一所述采样点匹配对中每一所述第一采样点的初始全局坐标,直到每一所述第一采样点的重投影误差小于或等于特定阈值为止,将最后一次迭代输入的第一采样点的全局坐标,确定为所述目标全局坐标。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地图融合装置,包括: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获取的搜索引导信息,从当前显示的至少两个地图中确定第一地图的搜索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地图包括多个第一采样点;从所述至少两个地图中除所述第一地图外的地图中,确定出第二地图,并确定所述搜索区域在所述第二地图中的对应区域;其中,所述第二地图包括多个第二采样点;匹配模块,用于从所述对应区域的第二采样点中,确定出与所述搜索区域中第一采样点的属性信息相匹配的目标点,以得到采样点匹配对,所述采样点匹配对包括所述目标点和与所述目标点相匹配的第一采样点;融合模块,用于根据得到的采样点匹配对,对所述第一地图和所述第二地图进行融合,得到目标融合地图。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任一所述地图融合方法中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任一所述地图融合方法中的步骤。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所述芯片的设备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任一所述地图融合方法中的步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获取的搜索引导信息,从当前显示的至少两个地图中确定第一地图的搜索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地图包括多个第一采样点;从所述至少两个地图中除所述第一地图外的地图中,确定出第二地图,并确定所述搜索区域在所述第二地图中的对应区域;其中,所述第二地图包括多个第二采样点;基于此,从所述第二地图中的部分区域(即所述对应区域)的第二采样点中,搜索出与所述搜索区域中第一采样点的属性信息相匹配的目标点;如此,可以大大缩小搜索范围,从而降低寻找匹配的目标点的计算量,进而提高地图融合的实时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地图融合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地图显示区域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另一地图显示区域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再一地图显示区域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另一地图融合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地图融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电子设备的一种硬件实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申请。
在以下的描述中,涉及到“一些实施例”,其描述了所有可能实施例的子集,但是可以理解,“一些实施例”可以是所有可能实施例的相同子集或不同子集,并且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
需要指出,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仅是是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可以理解地,“第一\第二\第三”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互换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以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以外的顺序实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地图融合方法,所述方法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机器人、无人机等具有地图融合能力的设备。所述地图融合方法所实现的功能可以通过所述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调用程序代码来实现,当然程序代码可以保存在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可见,所述电子设备至少包括处理器和存储介质。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地图融合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101至步骤105:
步骤101,根据获取的搜索引导信息,从当前显示的至少两个地图中确定第一地图的搜索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地图包括多个第一采样点。
需要说明的是,搜索引导信息至少用于引导电子设备从当前显示的多个地图中确定待融合的第一地图,并确定第一地图的搜索区域。在一些实施例中,搜索引导信息还用于引导电子设备从剩余地图中确定待融合的第二地图,并确定第二地图中与搜索区域对应的区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搜索引导信息是电子设备根据用户输入的指令而确定的。例如,用户在电子设备中输入触摸操作、语音指令、手势操作或者眼部操作等指令,电子设备基于接收的输入指令,获得相应的搜索引导信息。也就是说,搜索引导信息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搜索引导信息可以为以下信息之一:触摸操作对应的第一触摸区域和/或第二触摸区域、语音信息、手势信息、眼部特征信息。
需要说明的而是,对于电子设备获得所述至少两个地图的方式不做限定。电子设备可以在不同的物理空间采集图像数据,从而生成与所述物理空间对应的地图;电子设备还可以从其他电子设备中下载已经生成的地图。举例来说,所述至少两个地图为地图1、地图2和地图3,如表1所示,其中地图1、为所述电子设备通过采集物理空间1中的图像数据而生成的三维点云数据;地图2为电子设备2通过采集物理空间2中的图像数据而生成的三维点云数据;地图3为电子设备3通过采集物理空间3中的图像数据而生成的三维点云数据。至少有两个物理空间之间存在重叠区域。
表1
地图 用于生成地图的设备 地图对应的物理空间
地图1 所述电子设备 物理空间1
地图2 电子设备2 物理空间2
地图3 电子设备3 物理空间3
基于此,所述电子设备可以从电子设备2和3处分别获取地图2和地图3,并根据获取的搜索引导信息,从地图1至3中确定待融合的所述第一地图,以及所述第一地图的搜索区域。
步骤102,从所述至少两个地图中除所述第一地图外的地图中,确定出第二地图。
可以理解地,在所述至少两个地图为两个地图的情况下,电子设备在确定出第一地图之后,可以自动默认剩余地图第二地图,电子设备将这两个地图进行融合。
在所述至少两个地图为三个或者三个以上地图的情况下,电子设备既可以自动确定第二地图,还可以根据搜索引导信息确定出第二地图;其中,自动确定第二地图的方式,例如,分别确定除第一地图外的其他地图中的每一其他地图与第一地图的搜索区域之间的采样点匹配对,然后将采样点匹配对数目最多的其他地图确定为第二地图。
然而,这种自动确定第二地图的方式,由于需要确定搜索区域中的第一采样点分别与其他地图中每一采样点之间的相似程度(例如欧式距离),因此计算量较大。举例来说,所述至少两个地图分别为地图1、地图2和地图3,其中地图1为第一地图,假设第一地图的搜索区域中包含1000个第一采样点,地图2包含105个采样点,地图3包括107个采样点;那么,需要确定所述1000个第一采样点中的第i个第一采样点与地图2中每一采样点之间的欧式距离,并基于每一欧式距离,从中确定与所述第i个第一采样点相匹配的采样点,这样,搜索地图2中与每一第一采样点相匹配的采样点,需要计算1000×105次欧式距离;同样地,搜索地图3中与每一第一采样点相匹配的采样点,需要计算1000×107次欧式距离。
相对而言,根据搜索引导信息确定出第二地图的方式比较简单,例如,电子搜索引导信息包括触摸操作对应的第一触摸区域时,电子设备根据第一触摸区域在第一地图上的位置,确定搜索区域。
步骤103,确定所述搜索区域在所述第二地图中的对应区域;其中,所述第二地图包括多个第二采样点。
可以理解地,对应区域即为在第二地图中与第一地图中的搜索区域相似或相同的区域。在自动确定出第二地图的情况下,电子设备可以根据搜索区域与第二地图之间的采样点匹配对集合,确定对应区域。例如,将第二地图中与搜索区域中的第一采样点相匹配的采样点,确定为对应区域中的采样点。
在根据搜索引导信息确定出第二地图的情况下,电子设备可以根据搜索引导信息,确定对应区域。例如,搜索引导信息包括触摸操作对应的第二触摸区域时,电子设备根据第二触摸区域在第二地图上的位置,确定对应区域。
步骤104,从所述对应区域的第二采样点中,确定出与所述搜索区域中第一采样点的属性信息相匹配的目标点,以得到采样点匹配对,所述采样点匹配对包括所述目标点和与所述目标点相匹配的第一采样点。
可以理解地,相匹配的目标点,即为第二采样点中,与第一采样点的属性信息相同或相近的采样点,例如目标点为对应区域的第二采样点与第一采样点的属性信息之间的欧式距离小于特定阈值的点,或者,欧式距离最小的点。所述属性信息至少包括坐标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属性信息还可以包括图像特征信息。
步骤105,根据得到的采样点匹配对,对所述第一地图和所述第二地图进行融合,得到目标融合地图。
可以理解地,两个地图之间的融合实际上主要是将两个地图之间相匹配的采样点(也就是属性相同或相近的两个采样点)融合成一个点,而其余点在统一为同一坐标系下之后进行简单的合并。举例来说,将第一采样点和与第一采样点相匹配的目标点称之为采样点匹配对。假设属于采样点匹配对的第一采样点为A1至A100,第一地图中剩余采样点为A101至A10001;属于采样点匹配对的第二采样点为B1至B100,第二地图中剩余采样点为B101至B100001,则在进行地图融合时,得到的目标融合地图包括:每一匹配对融合为一个点的属性信息,点A101至A10001以及点B101至B100001被统一至同一坐标系下之后的属性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所述目标点的属性信息与相匹配的第一采样点的属性信息进行融合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以属性信息包括三维坐标为例,将相匹配的两个点的三维坐标转换到同一坐标系下之后,取坐标的均值或者中值作为融合后的点的坐标。举例来说,相匹配的A、B两点的坐标转换到同一坐标系下之后,分别对应的坐标为A(xa,ya,za)和B(xb,yb,zb),融合为一个点之后,该点的坐标为
Figure BDA0002292382310000051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将第一地图和第二地图进行融合时,先根据获取的搜索引导信息,确定第一地图的搜索区域;然后,从第一地图的部分区域(即所述搜索区域)和第二地图的部分区域(即所述对应区域)中搜索两者之间相匹配的采样点;这样:
一方面,由于大大缩小了搜索采样点匹配对的范围,从而能够降低搜索过程中的计算量,进而提高地图融合的处理速度,以使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地图融合方法不仅能够在具有大型处理器的服务器或者台式计算机等设备上运行,还能够在具有小型处理器的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上实施;
另一方面,能够扩展地图融合的应用场景,既能够适用于多人建图的AR场景,又能够在禁止接入互联网的区域或者隐私区域实现地图构建和地图融合;
又一方面,还可以确保地图融合的实时性,使得地图融合过程不仅可以在离线建图时进行,还能够在在线定位时进行;
再一方面,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能够获取到用户输入的搜索引导信息,说明当前显示的至少两个地图中存在可以融合的两个地图,因此融合过程不会失败。而如果没有引入搜索引导信息,也就是电子设备自动从所述至少两个地图中确定具有重叠区域的两个地图,无论显示的多个地图中是否存在可以融合的两个地图,电子设备都需要经过自动搜索过程;如此,在不存在可以融合的两个地图的情况下,会导致不必要的计算开销。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上述步骤102和步骤103,即,从所述至少两个地图中除所述第一地图外的地图中,确定出第二地图,并确定所述搜索区域在所述第二地图中的对应区域,电子设备可以根据所述搜索引导信息,从所述至少两个地图中除所述第一地图外的地图中,确定出所述第二地图中的对应区域。
可以理解地,通常情况下,在进行地图融合之前,首先要从多个地图中确定出两个具有重叠区域的地图(即所述第一地图和所述第二地图),然后将这两个地图的重叠区域进行融合,其处理过程非常复杂,尤其是在确定能够融合的两个地图的过程。这是因为,电子设备首先需要将地图进行两两匹配,在匹配的过程中,需要计算地图中每一采样点与另一地图中每一采样点之间的欧式距离,计算开销巨大。
举例来说,所述至少两个地图为地图A、地图B、地图C和地图D,其中,地图A具有106个采样点,地图B具有107个采样点,地图C具有108个采样点,地图D具有105个采样点。那么,电子设备自动确定出两个具有重叠区域的地图,需要确定地图A与地图B、地图A与地图C、地图A与地图D、地图B与地图C、地图B与地图D、以及地图C与地图D之间的采样点匹配对,这样,就需要计算(106×107+106×108+106×105+107×108+107×105+108×105)次欧式距离,可见计算量非常大;并且,即使地图A至地图D中没有可以融合的地图,电子设备也需要处理上述计算过程,从而导致不必要的计算开销。
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直接根据所述搜索引导信息,从所述至少两个地图中除所述第一地图外的其他地图中,确定出待融合的第二地图,并进一步确定出所述第二地图上的对应区域。如此,可以大大降低电子设备查找待融合的第二地图的计算量,并降低确定采样点匹配对的计算量;并且,电子设备能够获取到用户输入的搜索引导信息,说明当前显示的至少两个地图中存在可以融合的两个地图,因此融合过程不会失败,更不会经历不必要的计算开销。
举例来说,所述至少两个地图为上述例子所述的地图A、地图B、地图C和地图D。根据所述搜索引导信息可以直接确定待融合第一地图和第二地图分别为地图B和地图D,且还可以确定出地图B上的搜索区域和地图D上的对应区域。假设地图B上的搜索区域中的采样点数目为103,地图D上的对应区域中的采样点的数目为1.5×103,那么电子设备只需要计算(103×1.5×103)次欧式距离即可,可见,相比于上述自动确定两个具有重叠区域的地图的方式,计算量非常小;如此,可以大大降低地图融合的计算开销,从而有效提高地图融合的实时性。
如前述实施例所述,搜索引导信息可以是基于用户在所述电子设备中输入的触摸操作,而获取的第一触摸区域;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再提供一种地图融合方法,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201至步骤208:
步骤201,在地图显示区域显示至少两个地图。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至少两个地图既可以是同一电子设备生成的,还可以是不同电子设备生成的。例如,多个电子设备并行构建不同物理空间内的地图。在地图显示区域显示至少两个地图,是为了使用户能够指出哪两个地图的某个区域是重叠的或者相似的。
步骤202,在所述地图显示区域接收触摸操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触摸操作的类型不做限定,触摸操作的类型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触摸操作可以是单指触摸、多指触摸、单指滑动、双指捏合、双指向两边滑开等;用户可以在某个地图的显示区域进行上述触摸操作,以告知电子设备该地图上的搜索区域为哪个区域;另外,用户还可以在地图显示区域上进行双指捏合或者多指触摸,告知电子设备要将哪两个地图进行融合。
步骤203,根据所述触摸操作对应的第一触摸区域,从所述至少两个地图中确定出所述第一地图;
步骤204,根据所述第一触摸区域在所述第一地图上的位置,确定所述搜索区域。
举例来说,如图2所示,在电子设备的地图显示区域20上显示地图21、地图22和地图23;用户双指触摸地图21的区域211和212时,电子设备可以根据触摸区域确定接收触摸操作的地图为地图21,因此将地图21确定为待融合的第一地图;并确定触摸的这两个区域为第一地图的搜索区域。
步骤205,从所述至少两个地图中除所述第一地图外的地图中,确定出第二地图;
步骤206,确定所述搜索区域在所述第二地图中的对应区域;其中,所述第二地图包括多个第二采样点。
如前述实施例所述,电子设备可以自动确定出第二地图以及第二地图中的对应区域,还可以根据搜索引导信息确定第二地图,进而确定第二地图中的对应区域。所述搜索引导信息还可以包括触摸操作对应的第二触摸区域,电子设备在实现步骤205和步骤206时,可以根据所述触摸操作对应的第二触摸区域,从所述至少两个地图中除所述第一地图外的地图中,确定出所述第二地图;根据所述第二触摸区域在所述第二地图上的位置,确定所述对应区域。
例如图3所示,在电子设备的地图显示区域30显示地图31、地图32和地图33;用户双指捏合地图31的区域311和地图33的区域331时,电子设备可以根据触摸区域确定接收触摸操作的地图为地图31和地图33,因此将这两个地图分别确定为待融合的第一地图和第二地图,并根据第一触摸区域在地图31上的位置,确定区域311为搜索区域,根据第二触摸区域在地图33上的位置,确定区域331为对应区域。
步骤207,从所述对应区域的第二采样点中,确定出与所述搜索区域中第一采样点的属性信息相匹配的目标点,以得到采样点匹配对,所述采样点匹配对包括所述目标点和与所述目标点相匹配的第一采样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确定所述搜索区域中第i个第一采样点的属性信息与所述对应区域中每一第二采样点的属性信息之间的相似度,以得到相似度集合,i为大于0的整数;将所述相似度集合中相似度满足特定条件的第二采样点,确定为目标点。
通过步骤207实现采样点匹配对的查找,好处在于:一方面,只需要计算第一地图的搜索区域中的采样点与所述对应区域中的每一采样点之间的相似程度,而无需遍历第一地图中的每一采样点,从而降低查找采样点匹配对的计算量;另一方面,只需要确定与第二地图的对应区域中的每一采样点之间的相似程度,而无需遍历第二地图中的每一采样点,从而进一步降低查找采样点匹配对的计算量。
步骤208,根据得到的采样点匹配对,对所述第一地图和所述第二地图进行融合,得到目标融合地图。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获取搜索引导信息的方式,即基于用户在电子设备上输入的触摸操作,获取对应的第一触摸区域,从而确定出待融合的第一地图和第一地图上的搜索区域;这种方式相比于其他获取方式,实现方式简单,在检测到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即可确定出第一地图和第一地图上的搜索区域,因此可以进一步降低地图融合的处理复杂度,从而提高地图融合的处理效率。
如前述实施例所述,搜索引导信息可以是用户输入的语音指令,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再提供一种地图融合方法,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301至步骤308:
步骤301,在地图显示区域显示所述至少两个地图和标注信息,所述标注信息用于标注不同的显示子区域。
这里,在实现时,电子设备可以预先将地图显示区域划分为多个网格,每个网格即为一个显示子区域。标注信息可以是网格所覆盖的地图区域上某个关键采样点的坐标信息,每个网格对应有至少一个标注信息。
在另一示例中,标注信息还可以是自定义的网格标识,每个网格标识与对应网格所覆盖的地图区域具有对应关系,例如网格标识为网格在地图显示区域中的位置信息。
步骤302,接收所述语音指令。
步骤303,根据所述语音指令中的标注信息所标注的第一显示子区域,从所述至少两个地图中确定出所述第一地图。
这里,语音指令可以携带一个或多个不同的标注信息。
步骤304,根据所述第一显示子区域在所述第一地图上的位置,确定所述搜索区域。
步骤305,从所述至少两个地图中除所述第一地图外的地图中,确定出第二地图;
步骤306,确定所述搜索区域在所述第二地图中的对应区域;其中,所述第二地图包括多个第二采样点。
与前述实施例类似地,电子设备既可以自动确定出第二地图和搜索区域在第二地图中的对应区域,还可以根据语音指令携带的多个标注信息确定第二地图和第二地图上的对应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根据语音指令中的标注信息所标注的第二显示子区域,从所述其他地图中确定出第二地图,并根据第二显示子区域在所述第二地图上的位置,确定所述对应区域。
可以理解地,用户可以根据显示的至少两个地图和标注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输入语音指令,指挥电子设备进行地图融合。例如,图4所示,在地图显示区域显示地图41、地图42和地图43,并显示网格的横坐标轴和纵坐标轴,用户可以根据横坐标轴和纵坐标轴上的坐标值,指示地图中的哪些区域为相似区域。例如语音指令为“网格(6,2)、网格(14,2)和网格(15,2)为重叠区域”,此时,电子设备在识别出该语音指令中携带的标注信息之后,根据网格(6,2)标注的网格区域,确定对应的地图41为待融合的第一地图,且根据网格(6,2)在地图41上的位置,确定搜索区域;电子设备还根据网格(14,2)和网格(15,2)标注的网格区域,确定对应的地图43为待融合的第二地图,且根据网格(14,2)和网格(15,2)在地图43上的位置,确定对应区域。
步骤307,从所述对应区域的第二采样点中,确定出与所述搜索区域中第一采样点的属性信息相匹配的目标点,以得到采样点匹配对,所述采样点匹配对包括所述目标点和与所述目标点相匹配的第一采样点;
步骤308,根据得到的采样点匹配对,对所述第一地图和所述第二地图进行融合,得到目标融合地图。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另一种获取搜索引导信息的方式,即基于用户输入的语音指令中携带的标注信息,确定第一地图和第一地图的搜索区域;这种方式相比于其他获取方式,无需用户进行触摸操作,即可引导电子设备进行地图融合;如此,所述地图融合方法可以应用于不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或者触摸屏出现故障的电子设备中,从而扩展了地图融合的应用场景,降低了地图融合的实现成本。
如前述实施例所述,搜索引导信息可以是基于用户的手势操作而确定的手势信息,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再提供一种地图融合方法,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401至步骤407:
步骤401,在地图显示区域显示所述至少两个地图;
步骤402,识别手势操作包含的手势信息;
例如,用户可以双指分别指向两个地图的不同区域,从而指示待融合的第一地图的搜索区域和第二地图的对应区域。
步骤403,根据所述手势信息和所述地图显示区域,从所述至少两个地图中确定第一地图的搜索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识别手势操作在所述地图显示区域上的手势指向;根据所述手势指向,从所述至少两个地图中确定所述第一地图;根据所述手势指向对应在所述第一地图上的位置,确定所述搜索区域。
步骤404,从所述至少两个地图中除所述第一地图外的地图中,确定出第二地图;
步骤405,确定所述搜索区域在所述第二地图中的对应区域;其中,所述第二地图包括多个第二采样点。
与前述实施例类似地,电子设备既可以自动确定第二地图和第二地图中的对应区域,还可以根据手势信息确定第二地图上的对应区域。例如,电子设备识别手势信息中包括第一手指指向和第二手指指向,则根据这两个指向对应的显示区域,确定所述搜索区域和所述对应区域。
步骤406,从所述对应区域的第二采样点中,确定出与所述搜索区域中第一采样点的属性信息相匹配的目标点,以得到采样点匹配对,所述采样点匹配对包括所述目标点和与所述目标点相匹配的第一采样点;
步骤407,根据得到的采样点匹配对,对所述第一地图和所述第二地图进行融合,得到目标融合地图。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又一种获取搜索引导信息的方式,即基于用户输入的手势操作,获取手势信息;并根据手势信息,确定第一地图和第一地图的搜索区域;这种方式相比于其他获取方式,无需用户进行触摸操作,也无需输入语音指令,即可引导电子设备进行地图融合;如此,一方面,所述地图融合方法可以应用于不具有触摸屏和语音识别装置的电子设备,从而扩展了地图融合的应用场景,降低了地图融合的实现成本;另一方面,所述地图融合方法还可以应用于触摸屏和/或语音识别装置发生故障的电子设备中,从而使得电子设备即使在触摸屏和/或语音识别装置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能够继续进行地图构建和地图融合,从而提高了地图融合的实现可靠性。
如前述实施例所述,搜索引导信息可以是电子设备在用户注视地图显示区域时而获得的眼部特征信息,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再提供一种地图融合方法,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501至步骤509:
步骤501,在地图显示区域显示所述至少两个地图;
步骤502,获取用户的眼部特征信息。
这里,所述眼部特征信息可以包括观察方向和用户眼球在观察方向上停止转动的时长。
步骤503,根据所述眼部特征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眼球在所述地图显示区域上的注视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利用视线追踪仪检测用户眼球的转动和观察方向;并确定用户眼球在观察方向上停止转动的时长是否超出特定阈值;如果是,则将所述观察方向上在地图显示区域对应的子区域确定为注视区域。
步骤504,根据所述注视区域,从所述至少两个地图中确定出所述第一地图;
步骤505,根据所述注视区域在所述第一地图上的位置,确定所述搜索区域;
步骤506,从所述至少两个地图中除所述第一地图外的地图中,确定出第二地图;
步骤507,确定所述搜索区域在所述第二地图中的对应区域;其中,所述第二地图包括多个第二采样点。
与前述实施例类似地,电子设备既可以自动确定出第二地图和第二地图上的对应区域,还可以根据眼部特征信息包含的另一观察方向和用户眼球在所述另一观察方向上停止转动的时长,确定出第二地图和第二地图上的对应区域。
步骤508,从所述对应区域的第二采样点中,确定出与所述搜索区域中第一采样点的属性信息相匹配的目标点,以得到采样点匹配对,所述采样点匹配对包括所述目标点和与所述目标点相匹配的第一采样点;
步骤509,根据得到的采样点匹配对,对所述第一地图和所述第二地图进行融合,得到目标融合地图。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再一种获取搜索引导信息的方式,即基于用户的眼部特征信息,确定第一地图和第一地图的搜索区域;这种方式相比于其他获取方式,无需用户进行触摸操作,也无需输入语音指令或者进行手势操作,即可引导电子设备进行地图融合;如此,所述地图融合方法可以应用于具有视线追踪仪的电子设备,从而扩展了地图融合的应用场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根据上述任一获取搜索引导信息的方式进行地图融合。用户可以选择使用哪种输入方式引导电子设备进行地图融合。例如,用户选择通过触摸操作、语音指令、手势操作或者眼部操作,引导电子设备确定出第一地图的搜索区域和第二地图的对应区域。
本申请实施例再提供一种地图融合方法,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601至步骤606:
步骤601,根据获取的搜索引导信息,从当前显示的至少两个地图中确定第一地图的搜索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地图包括多个第一采样点;
步骤602,从所述至少两个地图中除所述第一地图外的地图中,确定出第二地图;
步骤603,确定所述搜索区域在所述第二地图中的对应区域;其中,所述第二地图包括多个第二采样点;
步骤604,从所述对应区域的第二采样点中,确定出与所述搜索区域中第一采样点的属性信息相匹配的目标点,以得到采样点匹配对,所述采样点匹配对包括所述目标点和与所述目标点相匹配的第一采样点;
步骤605,将所述第一地图与所述第二地图进行初步融合,得到初始融合地图。
可以理解地,所谓初步融合,例如如下实施例步骤705至步骤707,一般是将第一地图中的采样点的坐标和第二地图中的采样点的坐标统一至一个坐标系下,然后进行简单的合并,得到并集,即初始融合地图。
步骤606,将所述初始融合地图中的采样点匹配对的属性信息,融合为一个采样点的属性信息,从而得到目标融合地图。
需要说明的是,初始融合地图中目标点的属性信息中的坐标为转换后的坐标,第一采样点的属性信息中的坐标也是转换后的坐标。
本申请实施例再提供一种地图融合方法,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701至步骤709:
步骤701,根据获取的搜索引导信息,从当前显示的至少两个地图中确定第一地图的搜索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地图包括多个第一采样点;
步骤702,从所述至少两个地图中除所述第一地图外的地图中,确定出第二地图;
步骤703,确定所述搜索区域在所述第二地图中的对应区域;其中,所述第二地图包括多个第二采样点;
步骤704,从所述对应区域的第二采样点中,确定出与所述搜索区域中第一采样点的属性信息相匹配的目标点,以得到采样点匹配对,所述采样点匹配对包括所述目标点和与所述目标点相匹配的第一采样点;
步骤705,将所述第一地图中的第一采样点的局部坐标,转换至全局坐标系下,得到所述第一采样点的初始全局坐标;
步骤706,将所述第二地图中的第二采样点的局部坐标,转换至所述全局坐标系下,得到所述第二采样点的初始全局坐标;
步骤707,将每一所述第一采样点的初始全局坐标和每一所述第二采样点的初始全局坐标进行合并,得到所述初始融合地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得到所述初始融合地图,即,确定所述第一地图的参考坐标系相对于所述第二地图的参考坐标系的坐标转换关系;以所述第二地图的参考坐标系为全局坐标系,根据所述坐标转换关系,将所述第一地图中的每一第一采样点的坐标转换为初始全局坐标;将每一所述第一采样点的初始全局坐标添加至所述第二地图中,得到初始融合地图。
步骤708,对所述采样点匹配对中的第一采样点的初始全局坐标进行优化,得到目标全局坐标;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每一所述第一采样点的初始全局坐标与相匹配的目标点的初始全局坐标,确定对应的第一采样点的重投影误差;迭代调整每一所述采样点匹配对中每一所述第一采样点的初始全局坐标,直到每一所述第一采样点的重投影误差小于或等于特定阈值为止,将最后一次迭代输入的第一采样点的全局坐标,确定为所述目标全局坐标。
在实现时,电子设备可以采用莱文贝格-马夸特方法(Levenberg–Marquardtalgorithm,LM)算法进行迭代,以确定出最优的目标全局坐标。
步骤709,将所述初始融合地图中的每一所述目标点的全局坐标与相匹配的第一采样点的目标全局坐标分别融合为一个采样点的全局坐标,从而得到目标融合地图。
举例来说,在初始融合地图中,采样点1与采样点2为采样点匹配对,电子设备可以将这两点的全局坐标融合为1个采样点(称为采样点12)的全局坐标;采样点3与采样点4为采样点匹配对,电子设备可以将这两点的全局坐标融合为1个采样点(称为采样点34)的全局坐标;采样点5与采样点6为采样点匹配对,电子设备可以将这两点的全局坐标融合为1个采样点(称为采样点56)的全局坐标;然后将采样点12的全局坐标、采样点34的全局坐标、采样点56的全局坐标添加至初始融合地图中,并将初始融合融合地图中的采样点1、至6剔除,从而得到目标融合地图。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得到初始融合地图之后,需要对其中与所述目标点相匹配的第一采样点的初始全局坐标进行优化,得到目标全局坐标;并将每一所述目标点的全局坐标与相匹配的第一采样点的目标全局坐标分别融合为一个采样点的全局坐标;如此,可以减小第一采样点的重投影误差,从而减小地图融合后,融合处出现的交错偏移。
通过传感器采集周围环境的观测数据(比如拍摄图像、点云数据),以对采集到的观测数据进行跟踪与匹配;根据观测数据之间的关系进行三角化,生成空间三维点云,构建增量式地图。一般来说,地图融合是通过提取多个地图的关键帧,将关键帧进行匹配,将超过匹配帧数阈值的两个地图进行关联,并融合成一个地图。然而,这样既需要遍历所有地图,寻找重叠区域最多的两个地图,还需要遍历关键帧中的每一采样点,所以计算量相当大,从而影响地图融合的实时性。
另一方面,在融合精度上,通常缺少优化而导致地图融合会有偏移的情况。并且,庞大的计算量,导致地图融合通常只能够在服务器上运行,如果终端设备未接入互联网或者处于隐私区域,则无法进行建图和地图模型融合。
基于此,下面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在一个实际的应用场景中的示例性应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地图融合的方案,可以在多个移动端同时进行建图,并且可以在任何已经建图成功的移动端进行地图融合。而且通过用户指引以及地图优化来减少地图融合的误差,具体的实现方案如图5所示,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1至步骤S5:
步骤S1:使用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技术进行建图。在移动端运行SLAM模块,SLAM模块从相机获取的视频帧序列中提取ORB(Oriented FAST and Rotated BRIEF)特征,然后进行特征匹配、跟踪和三角化等处理之后,生成三维点云。
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端会从视频帧序列中挑选一些帧作为关键帧,这些关键帧即为真实场景在不同位姿处的快照。关键帧包含了位姿信息与地图点云的观测关系,这些关键帧构成了位姿图顶点,它们之间的连接构成了位姿图的边,两个关键帧之间共视的地图点的个数就是这条边的权值。ORB特征是将FAST特征点的检测方法与BRIEF特征描述子结合起来,并在它们原来的基础上做了改进与优化。ORB算法提出使用矩(moment)法来确定FAST特征点的方向。也就是说通过矩来计算特征点以r为半径范围内的质心,特征点坐标到质心形成一个向量作为该特征点的方向。
A、特征匹配:
由于没有考虑图像形变,匹配过程对运动模糊和由于相机旋转比较敏感,因此在初始化过程中对用户的运动状态要求比较严格。前一幅图像的位姿用于指导数据关联流程,它可以帮助从当前地图中提取可见的子图,从而减少盲目投影整个地图的计算开销;另外,它还可以为当前图像位姿提供先验,这样特征匹配只在很小的区域内进行搜索,而不是搜索整个图像。然后建立局部地图点和当前特征点的匹配关系。
B、三角化:
三角化的目的是求解图像帧对应的空间点的三维坐标。三角化最早由高斯提出,并应用于测量学中。简单来讲就是:在不同的位置观测同一个三维点P(x,y,z),已知在不同位置处观察到的三维点的二维投影点X1(x1,y1),X2(x2,y2),利用三角关系,恢复出三维点的深度信息z。
C、生成三维点云(即融合前的地图)
将三角化后得到的空间点坐标信息,位姿信息等参数保存成点云格式,并实时更新点云文件。
步骤S2:地图上传与下载
多台移动端设备通过无线局域网(wifi)连接,每个设备有一个设备标识,通过设备标识可以将多台移动设备进行连接。用户可以触发下载特定设备的地图,也可以将本机的地图上传到任意设备。
步骤S3:用户引导设置地图融合位置
当前用户A的移动端通过建图生成了地图map-A,经过步骤S2,下载了用户B的移动端所生成的地图map-B。地图map-A和地图map-B可以通过移动端可视化,用户A通过点击地图的接合处,将地图map-A和地图map-B锚接在一起,并形成一个“粗”的融合模型。
步骤S4:地图融合
通过对两个地图的坐标变换参数进行变换后,两个地图可以统一到同一个坐标系下。接下来描述两个地图进行融合的过程:
在同一个地图中,关键帧和地图点之间是存在联系的,即某一关键帧上可以观察到哪些地图点,以及某个地图点出现在哪些关键帧中。仅将两个地图坐标系统一并不能真正将两个地图融合在一起,两个地图的关键帧和地图点并没有相互联系。因此,地图融合的关键就是将新(旧)地图中的关键帧和旧(新)地图中的地图点关联。通过搜索匹配已经得到两个地图之间的匹配点,用地图的地图点替代新建地图的地图点,相应的,原本新地图中与这些匹配点中的新地图点关联的关键帧将转换成与匹配点中旧地图点关联,从而达到了地图融合的目的,地图融合结束后,后续的跟踪建图中将会同时使用两个地图的关键帧和地图点信息进行优化。
步骤S5:光束平差法(Bundle Adjustment,BA)优化
BA本质是一个优化模型,其目的是最小化重投影误差,而用BA来优化的目的是减少地图融合后,融合处的交错偏移。
BA优化主要是利用LM算法,并在此基础上利用BA模型的稀疏性质来进行计算的。LM算法是最速下降法(梯度下降法)和Gauss-Newton的结合体。梯度下降法就是顺着梯度的负方向去迭代寻找使函数最小的变量值。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地图融合的方案,可以在多个移动端同时进行建图,也可以在任何已经建图成功的移动端进行地图融合。这种方式提高了建图的效率和实时性;另外,引入了融合处局部BA的方法,提升了地图融合的准确性,地图融合处不会出现交错偏移的情况。并且引入了用户的引导信息,支持用户对融合的初始位置的手动设置,大大提高了模型融合的成功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地图融合的方案,同时解决了建图效率、实时性以及地图融合的精确性的问题。多个移动端设备同时建图,提升建图效率和实时性;引入融合处局部BA的方法,提升地图融合的准确性;引入用户的引导信息,支持用户手动设置融合位置,提升地图融合的成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在云端或边缘计算服务器侧进行建图与地图融合;其中,1.需要搭建云服务器或者边缘计算服务器;2.建图与融合的实时性;3.移动端数据与云端数据的交互。
基于前述的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地图融合装置,该装置包括所包括的各模块,可以通过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来实现;当然也可通过具体的逻辑电路实现;在实施的过程中,处理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PU)、微处理器(MP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地图融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所述地图融合装置600包括确定模块601、匹配模块602和融合模块603,其中:
确定模块601,用于:根据获取的搜索引导信息,从当前显示的至少两个地图中确定第一地图的搜索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地图包括多个第一采样点;从所述至少两个地图中除所述第一地图外的地图中,确定出第二地图,并确定所述搜索区域在所述第二地图中的对应区域;其中,所述第二地图包括多个第二采样点;
匹配模块602,用于从所述对应区域的第二采样点中,确定出与所述搜索区域中第一采样点的属性信息相匹配的目标点,以得到采样点匹配对,所述采样点匹配对包括所述目标点和与所述目标点相匹配的第一采样点;
融合模块603,用于根据得到的采样点匹配对,对所述第一地图和所述第二地图进行融合,得到目标融合地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模块601,用于:根据所述搜索引导信息,从所述至少两个地图中除所述第一地图外的地图中,确定出所述第二地图中的对应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搜索引导信息包括触摸操作对应的第一触摸区域,确定模块601,用于:在地图显示区域显示所述至少两个地图;在所述地图显示区域接收触摸操作;根据所述触摸操作对应的第一触摸区域,从所述至少两个地图中确定出所述第一地图;根据所述第一触摸区域在所述第一地图上的位置,确定所述搜索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搜索引导信息包括触摸操作对应的第二触摸区域,确定模块601,用于:根据所述触摸操作对应的第二触摸区域,从所述至少两个地图中除所述第一地图外的地图中,确定出所述第二地图;根据所述第二触摸区域在所述第二地图上的位置,确定所述对应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搜索引导信息为语音指令,确定模块601,用于:在地图显示区域显示所述至少两个地图和标注信息,所述标注信息用于标注不同的显示子区域;接收所述语音指令;根据所述语音指令中的标注信息所标注的第一显示子区域,从所述至少两个地图中确定出所述第一地图;根据所述第一显示子区域在所述第一地图上的位置,确定所述搜索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搜索引导信息为手势信息,确定模块601,用于:在地图显示区域显示所述至少两个地图;识别手势操作包含的手势信息;根据所述手势信息和所述地图显示区域,从所述至少两个地图中确定第一地图的搜索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搜索引导信息为眼部特征信息,确定模块601,用于:在地图显示区域显示所述至少两个地图;获取用户的眼部特征信息;根据所述眼部特征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眼球在所述地图显示区域上的注视区域;
根据所述注视区域,从所述至少两个地图中确定出所述第一地图;根据所述注视区域在所述第一地图上的位置,确定所述搜索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融合模块603,用于:将所述第一地图与所述第二地图进行初步融合,得到初始融合地图;将所述初始融合地图中的采样点匹配对的属性信息,融合为一个采样点的属性信息,从而得到目标融合地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融合模块603,用于:将所述第一地图中的第一采样点的局部坐标,转换至全局坐标系下,得到所述第一采样点的初始全局坐标;将所述第二地图中的第二采样点的局部坐标,转换至所述全局坐标系下,得到所述第二采样点的初始全局坐标;将每一所述第一采样点的初始全局坐标和每一所述第二采样点的初始全局坐标进行合并,得到所述初始融合地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融合模块603,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地图的参考坐标系相对于所述第二地图的参考坐标系的坐标转换关系;以所述第二地图的参考坐标系为全局坐标系,根据所述坐标转换关系,将所述第一地图中的每一第一采样点的坐标转换为初始全局坐标;将每一所述第一采样点的初始全局坐标融合到所述第二地图中,得到初始融合地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融合模块603,用于:对所述采样点匹配对中的第一采样点的初始全局坐标进行优化,得到目标全局坐标;将所述初始融合地图中的每一所述目标点的全局坐标与相匹配的第一采样点的目标全局坐标分别融合为一个采样点的全局坐标,从而得到目标融合地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融合模块603,用于:根据每一所述第一采样点的初始全局坐标与相匹配的目标点的初始全局坐标,确定对应的第一采样点的重投影误差;迭代调整每一所述采样点匹配对中每一所述第一采样点的初始全局坐标,直到每一所述第一采样点的重投影误差小于或等于特定阈值为止,将最后一次迭代输入的第一采样点的全局坐标,确定为所述目标全局坐标。
以上装置实施例的描述,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对于本申请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上述的地图融合方法,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相关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机器人、无人机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这样,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对应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电子设备的一种硬件实体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电子设备700的硬件实体包括:包括存储器701和处理器702,所述存储器701存储有可在处理器70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702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地图融合方法中的步骤。
存储器701用于存储由处理器702可执行的指令和应用,还可以缓存待处理器702以及电子设备700中各模块待处理或已经处理的数据(例如,图像数据、音频数据、语音通信数据和视频通信数据),可以通过闪存(FLASH)或随机访问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实现。
对应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地图融合方法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所述芯片的设备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任一所述地图融合方法中的步骤。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存储介质、芯片和终端设备实施例的描述,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对于本申请存储介质、芯片和终端设备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或“在一些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触摸屏系统的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既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模块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申请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相关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机器人、无人机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方法实施例中所揭露的方法,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方法实施例。
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产品实施例中所揭露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产品实施例。
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方法或设备实施例中所揭露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方法实施例或设备实施例。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6)

1.一种地图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获取的搜索引导信息,从当前显示的至少两个地图中确定第一地图的搜索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地图包括多个第一采样点;
从所述至少两个地图中除所述第一地图外的地图中,确定出第二地图,并确定所述搜索区域在所述第二地图中的对应区域;其中,所述第二地图包括多个第二采样点;
从所述对应区域的第二采样点中,确定出与所述搜索区域中第一采样点的属性信息相匹配的目标点,以得到采样点匹配对,所述采样点匹配对包括所述目标点和与所述目标点相匹配的第一采样点;
根据得到的采样点匹配对,对所述第一地图和所述第二地图进行融合,得到目标融合地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至少两个地图中除所述第一地图外的地图中,确定出第二地图,并确定所述搜索区域在所述第二地图中的对应区域,包括:
根据所述搜索引导信息,从所述至少两个地图中除所述第一地图外的地图中,确定出所述第二地图中的对应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搜索引导信息包括触摸操作对应的第一触摸区域,所述根据获取的搜索引导信息,从当前显示的至少两个地图中确定第一地图的搜索区域,包括:
在地图显示区域显示所述至少两个地图;
在所述地图显示区域接收触摸操作;
根据所述触摸操作对应的第一触摸区域,从所述至少两个地图中确定出所述第一地图;
根据所述第一触摸区域在所述第一地图上的位置,确定所述搜索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搜索引导信息包括触摸操作对应的第二触摸区域,所述从所述至少两个地图中除所述第一地图外的地图中,确定出第二地图,并确定所述搜索区域在所述第二地图中的对应区域,包括:
根据所述触摸操作对应的第二触摸区域,从所述至少两个地图中除所述第一地图外的地图中,确定出所述第二地图;
根据所述第二触摸区域在所述第二地图上的位置,确定所述对应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搜索引导信息为语音指令,所述根据获取的搜索引导信息,从当前显示的至少两个地图中确定第一地图的搜索区域,包括:
在地图显示区域显示所述至少两个地图和标注信息,所述标注信息用于标注不同的显示子区域;
接收所述语音指令;
根据所述语音指令中的标注信息所标注的第一显示子区域,从所述至少两个地图中确定出所述第一地图;
根据所述第一显示子区域在所述第一地图上的位置,确定所述搜索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搜索引导信息为手势信息,所述根据获取的搜索引导信息,从当前显示的至少两个地图中确定第一地图的搜索区域,包括:
在地图显示区域显示所述至少两个地图;
识别手势操作包含的手势信息;
根据所述手势信息和所述地图显示区域,从所述至少两个地图中确定第一地图的搜索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搜索引导信息为眼部特征信息,所述根据获取的搜索引导信息,从当前显示的至少两个地图中确定第一地图的搜索区域,包括:
在地图显示区域显示所述至少两个地图;
获取用户的眼部特征信息;
根据所述眼部特征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眼球在所述地图显示区域上的注视区域;
根据所述注视区域,从所述至少两个地图中确定出所述第一地图;
根据所述注视区域在所述第一地图上的位置,确定所述搜索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得到的采样点匹配对,对所述第一地图和所述第二地图进行融合,得到目标融合地图,包括:
将所述第一地图与所述第二地图进行初步融合,得到初始融合地图;
将所述初始融合地图中的采样点匹配对的属性信息,融合为一个采样点的属性信息,从而得到目标融合地图。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地图与所述第二地图进行初步融合,得到初始融合地图,包括:
将所述第一地图中的第一采样点的局部坐标,转换至全局坐标系下,得到所述第一采样点的初始全局坐标;
将所述第二地图中的第二采样点的局部坐标,转换至所述全局坐标系下,得到所述第二采样点的初始全局坐标;
将每一所述第一采样点的初始全局坐标和每一所述第二采样点的初始全局坐标进行合并,得到所述初始融合地图。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地图与所述第二地图进行初步融合,得到初始融合地图,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地图的参考坐标系相对于所述第二地图的参考坐标系的坐标转换关系;
以所述第二地图的参考坐标系为全局坐标系,根据所述坐标转换关系,将所述第一地图中的每一第一采样点的坐标转换为初始全局坐标;
将每一所述第一采样点的初始全局坐标融合到所述第二地图中,得到初始融合地图。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初始融合地图中的采样点匹配对的属性信息融合为一个采样点的属性信息,从而得到目标融合地图,包括:
对所述采样点匹配对中的第一采样点的初始全局坐标进行优化,得到目标全局坐标;
将所述初始融合地图中的每一所述目标点的全局坐标与相匹配的第一采样点的目标全局坐标分别融合为一个采样点的全局坐标,从而得到目标融合地图。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采样点匹配对中的第一采样点的初始全局坐标进行优化,得到目标全局坐标,包括:
根据每一所述第一采样点的初始全局坐标与相匹配的目标点的初始全局坐标,确定对应的第一采样点的重投影误差;
迭代调整每一所述采样点匹配对中每一所述第一采样点的初始全局坐标,直到每一所述第一采样点的重投影误差小于或等于特定阈值为止,将最后一次迭代输入的第一采样点的全局坐标,确定为所述目标全局坐标。
13.一种地图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获取的搜索引导信息,从当前显示的至少两个地图中确定第一地图的搜索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地图包括多个第一采样点;从所述至少两个地图中除所述第一地图外的地图中,确定出第二地图,并确定所述搜索区域在所述第二地图中的对应区域;其中,所述第二地图包括多个第二采样点;
匹配模块,用于从所述对应区域的第二采样点中,确定出与所述搜索区域中第一采样点的属性信息相匹配的目标点,以得到采样点匹配对,所述采样点匹配对包括所述目标点和与所述目标点相匹配的第一采样点;
融合模块,用于根据得到的采样点匹配对,对所述第一地图和所述第二地图进行融合,得到目标融合地图。
14.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地图融合方法中的步骤。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地图融合方法中的步骤。
16.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所述芯片的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地图融合方法中的步骤。
CN201911185884.1A 2019-11-27 2019-11-27 地图融合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9869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85884.1A CN110986969B (zh) 2019-11-27 2019-11-27 地图融合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PCT/CN2020/125837 WO2021103945A1 (zh) 2019-11-27 2020-11-02 地图融合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EP20894727.5A EP4056952A4 (en) 2019-11-27 2020-11-02 CARD FUSION METHOD, DEVICE, DEVICE AND STORAGE MEDIA
US17/824,371 US20220282993A1 (en) 2019-11-27 2022-05-25 Map fusion metho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85884.1A CN110986969B (zh) 2019-11-27 2019-11-27 地图融合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86969A true CN110986969A (zh) 2020-04-10
CN110986969B CN110986969B (zh) 2021-12-28

Family

ID=700875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85884.1A Active CN110986969B (zh) 2019-11-27 2019-11-27 地图融合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82993A1 (zh)
EP (1) EP4056952A4 (zh)
CN (1) CN110986969B (zh)
WO (1) WO2021103945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31771A (zh) * 2020-07-09 2020-10-27 广州小鹏车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地图融合的方法和车辆
CN112183285A (zh) * 2020-09-22 2021-01-05 合肥科大智能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的3d点云地图融合方法和系统
WO2021103945A1 (zh) * 2019-11-27 2021-06-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地图融合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N113506368A (zh) * 2021-07-13 2021-10-15 阿波罗智能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地图数据融合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介质和程序产品
WO2022012281A1 (zh) * 2020-07-16 2022-01-20 广州小鹏自动驾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地图融合的方法及车辆、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6775796A (zh) * 2023-08-16 2023-09-19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 一种多图层叠加的港区信息展示方法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61564B (zh) * 2021-11-01 2022-12-13 广州小鹏自动驾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地图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00583A (zh) * 2012-12-25 2014-07-0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的设备和方法
CN108286976A (zh) * 2017-01-09 2018-07-17 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点云数据的融合方法和装置、以及混合导航系统
WO2018174954A1 (en) * 2017-03-22 2018-09-27 Google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erging maps
CN109086277A (zh) * 2017-06-13 2018-12-25 纵目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重叠区构建地图方法、系统、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9341706A (zh) * 2018-10-17 2019-02-15 张亮 一种面向无人驾驶汽车的多特征融合地图的制作方法
CN109725327A (zh) * 2019-03-07 2019-05-07 山东大学 一种多机构建地图的方法及系统
US20190271559A1 (en) * 2018-03-02 2019-09-05 DeepMap Inc. Visualization of high definition map data
CN110415174A (zh) * 2019-07-31 2019-11-05 达闼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地图融合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94537A1 (en) * 2008-05-02 2012-11-22 Eyeic, Inc. System for using image alignment to map objects across disparate images
US9189852B2 (en) * 2012-02-02 2015-11-17 Google Inc. Method for manually aligning two digital images on mobile devices
US9467660B1 (en) * 2014-03-31 2016-10-11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Map generation using map features from user captured images
US20160379366A1 (en) * 2015-06-25 2016-12-29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Aligning 3d point clouds using loop closures
CN105260988B (zh) * 2015-09-09 2019-04-05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高精地图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5488459A (zh) * 2015-11-23 2016-04-13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3d道路实时重构方法及装置
CN106272423A (zh) * 2016-08-31 2017-01-04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一种针对大尺度环境的多机器人协同制图与定位的方法
US10359295B2 (en) * 2016-09-08 2019-07-23 Here Global B.V.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trajectory bundles for map data analysis
JP6910820B2 (ja) * 2017-03-02 2021-07-28 株式会社トプコン 点群データ処理装置、点群データ処理方法、点群データ処理用プログラム
CN109100730B (zh) * 2018-05-18 2022-05-24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 一种多车协同快速建图方法
CN108827249B (zh) * 2018-06-06 2020-10-27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地图构建方法和装置
CN109141431A (zh) * 2018-09-07 2019-01-04 北京数字绿土科技有限公司 航带匹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0986969B (zh) * 2019-11-27 2021-12-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地图融合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00583A (zh) * 2012-12-25 2014-07-0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的设备和方法
CN108286976A (zh) * 2017-01-09 2018-07-17 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点云数据的融合方法和装置、以及混合导航系统
WO2018174954A1 (en) * 2017-03-22 2018-09-27 Google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erging maps
CN109086277A (zh) * 2017-06-13 2018-12-25 纵目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重叠区构建地图方法、系统、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US20190271559A1 (en) * 2018-03-02 2019-09-05 DeepMap Inc. Visualization of high definition map data
CN109341706A (zh) * 2018-10-17 2019-02-15 张亮 一种面向无人驾驶汽车的多特征融合地图的制作方法
CN109725327A (zh) * 2019-03-07 2019-05-07 山东大学 一种多机构建地图的方法及系统
CN110415174A (zh) * 2019-07-31 2019-11-05 达闼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地图融合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03945A1 (zh) * 2019-11-27 2021-06-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地图融合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N111831771A (zh) * 2020-07-09 2020-10-27 广州小鹏车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地图融合的方法和车辆
CN111831771B (zh) * 2020-07-09 2024-03-12 广州小鹏自动驾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地图融合的方法和车辆
WO2022012281A1 (zh) * 2020-07-16 2022-01-20 广州小鹏自动驾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地图融合的方法及车辆、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2183285A (zh) * 2020-09-22 2021-01-05 合肥科大智能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的3d点云地图融合方法和系统
CN112183285B (zh) * 2020-09-22 2022-07-12 合肥科大智能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的3d点云地图融合方法和系统
CN113506368A (zh) * 2021-07-13 2021-10-15 阿波罗智能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地图数据融合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介质和程序产品
CN116775796A (zh) * 2023-08-16 2023-09-19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 一种多图层叠加的港区信息展示方法及系统
CN116775796B (zh) * 2023-08-16 2023-10-31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 一种多图层叠加的港区信息展示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56952A1 (en) 2022-09-14
CN110986969B (zh) 2021-12-28
WO2021103945A1 (zh) 2021-06-03
US20220282993A1 (en) 2022-09-08
EP4056952A4 (en) 2023-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86969B (zh) 地图融合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N109584276B (zh) 关键点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介质
CN110322500B (zh) 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的优化方法及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08805917B (zh) 空间定位的方法、介质、装置和计算设备
WO2020259481A1 (zh) 定位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可读存储介质
US8442307B1 (en) Appearance augmented 3-D point clouds for trajectory and camera localization
US20210274358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performing three dimensional radio model construction
EP3090382B1 (en) Real-time 3d gesture recognition and tracking system for mobile devices
CN109934065B (zh) 一种用于手势识别的方法和装置
US11788845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obust self-relocalization in a visual map
CN110349212B (zh) 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的优化方法及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1709973A (zh) 目标跟踪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648363A (zh) 相机姿态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926478B (zh) 一种ar导航路线纠偏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070578B (zh) 一种回环检测方法
KR20220024736A (ko) 시각적 포지셔닝 방법 및 관련 장치
JP6305856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2085842B (zh) 深度值确定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JP6304815B2 (ja) 画像処理装置ならびにその画像特徴検出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装置
JP2014102805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2750164B (zh) 轻量化定位模型的构建方法、定位方法、电子设备
CN112184766B (zh) 一种对象的跟踪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orzi et al. An automatic image-to-DEM alignment approach for annotating mountains pictures on a smartphone
Shiratori et al. Detection of pointing position by omnidirectional camera
Xia et al. YOLO-Based Semantic Segmentation for Dynamic Removal in Visual-Inertial SLA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