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79015B - 一种轨道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轨道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79015B
CN110979015B CN201911411169.5A CN201911411169A CN110979015B CN 110979015 B CN110979015 B CN 110979015B CN 201911411169 A CN201911411169 A CN 201911411169A CN 110979015 B CN110979015 B CN 1109790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direct current
pantograph
supply loop
tr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41116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79015A (zh
Inventor
闫宏芳
李晓群
吴君
孙新林
屈雪刚
黄玉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Rail Transit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Rail Transit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Rail Transit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Rail Transit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41116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7901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790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790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790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790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Current collectors for power supply lin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18Current collectors for power supply lin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using bow-type collectors in contact with trolley wi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Current collectors for power supply lin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18Current collectors for power supply lin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using bow-type collectors in contact with trolley wire
    • B60L5/20Details of contact bow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9/0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y external to the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MPOWER SUPPLY LINES, AND DEVICES ALONG RAILS, FOR ELECTRICALLY- PROPELLED VEHICLES
    • B60M3/00Feeding power to supply lines in contact with collector on vehicles; Arrangements for consuming regenerative power
    • B60M3/04Arrangements for cutting in and out of individual track s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Current-Collector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 Propelled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当所述轨道车辆在交流电网下运行时,通过所述第一牵引供电回路和所述第二牵引供电回路中的交流供电回路获取交流电网的电能带动所述轨道车辆运行;同样的,当所述轨道车辆在直流电网下运行时,通过所述第一牵引供电回路和所述第二牵引供电回路中的直流供电回路获取直流电网的电能带动所述轨道车辆运行;从而得到了一种既能在交流电网下运行,又能在直流电网下运行的轨道车辆,满足了中心城区与周边远郊区县的运输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轨道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在城市内运行的轨道车辆(如:地铁车辆和城铁车辆),通常情况下是在交流电单一供电模式下运行且运行速度较低。只能解决中心城区辐射周边几十公里以内的出行需求。对于中心城区与周边远郊区县的联络线,还没有适应既能在交流电网下运行,又能在直流电网下运行的轨道车辆。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车辆。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能够在交流电网和直流电网下运行,所述轨道车辆,包括:第一拖车、第二拖车、至少两列动车、交直流共用受电弓、第一直流受电弓、第二直流受电弓、第一牵引供电回路以及第二牵引供电回路;
所述交直流共用受电弓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拖车和所述第二拖车上;所述第一直流受电弓和所述第二直流受电弓分别安装在所述至少两列动车中的不同动车上;
所述第一拖车上安装的交直流共用受电弓分别与所述第一直流受电弓和第一牵引供电回路连接;所述第二拖车上安装的交直流共用受电弓分别与第二牵引供电回路和所述第二直流受电弓连接;
所述第一牵引供电回路和所述第二牵引供电回路,均能够形成交流供电回路和直流供电回路;
当所述轨道车辆在交流电网下运行时,所述第一拖车或者第二拖车上安装的交直流共用受电弓接入所述交流电网,并分别与所述第一牵引供电回路和所述第二牵引供电回路中的交流供电回路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牵引供电回路和所述第二牵引供电回路在交流电网提供的电能下带动所述轨道车辆运行;
当所述轨道车辆在直流电网下运行时,所述交直流共用受电弓、第一直流受电弓、和第二直流受电弓均接入所述直流电网,并分别与所述第一牵引供电回路和所述第二牵引供电回路中的直流供电回路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牵引供电回路和所述第二牵引供电回路中在直流电网提供的电能下带动所述轨道车辆运行。
本发明实施例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案中,在轨道车辆的所述第一拖车和所述第二拖车上分别安装交直流共用受电弓,并在不同动车上分别安装第一直流受电弓和第二直流受电弓,所述第一拖车上安装的交直流共用受电弓分别与所述第一直流受电弓和第一牵引供电回路连接;所述第二拖车上安装的交直流共用受电弓分别与第二牵引供电回路和所述第二直流受电弓连接;所述第一牵引供电回路和所述第二牵引供电回路,均能够形成交流供电回路和直流供电回路;当所述轨道车辆在交流电网下运行时,通过所述第一牵引供电回路和所述第二牵引供电回路中的交流供电回路获取交流电网的电能带动所述轨道车辆运行;同样的,当所述轨道车辆在直流电网下运行时,通过所述第一牵引供电回路和所述第二牵引供电回路中的直流供电回路获取直流电网的电能带动所述轨道车辆运行;从而得到了一种既能在交流电网下运行,又能在直流电网下运行的轨道车辆,满足了中心城区与周边远郊区县的运输需求。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轨道车辆中,第一牵引供电回路中,交流供电回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轨道车辆中,第一牵引供电回路中,直流供电回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目前,在城市内运行的轨道车辆(如:地铁车辆和城铁车辆),通常情况下是在交流电单一供电模式下运行且运行速度较低。只能解决中心城区辐射周边几十公里以内的出行需求。对于中心城区与周边远郊区县的联络线,还没有适应既能在交流电网下运行,又能在直流电网下运行的轨道车辆。
基于此,本实施例提出一种轨道车辆,在轨道车辆的所述第一拖车和所述第二拖车上分别安装交直流共用受电弓,并在不同动车上分别安装第一直流受电弓和第二直流受电弓,所述第一拖车上安装的交直流共用受电弓分别与所述第一直流受电弓和第一牵引供电回路连接;所述第二拖车上安装的交直流共用受电弓分别与第二牵引供电回路和所述第二直流受电弓连接;所述第一牵引供电回路和所述第二牵引供电回路,均能够形成交流供电回路和直流供电回路;当所述轨道车辆在交流电网下运行时,通过所述第一牵引供电回路和所述第二牵引供电回路中的交流供电回路获取交流电网的电能带动所述轨道车辆运行;同样的,当所述轨道车辆在直流电网下运行时,通过所述第一牵引供电回路和所述第二牵引供电回路中的直流供电回路获取直流电网的电能带动所述轨道车辆运行;从而得到了一种既能在交流电网下运行,又能在直流电网下运行的轨道车辆,满足了中心城区与周边远郊区县的运输需求。
郊区露天段(即在高架桥或者地面运行)采用交流25千伏电网对轨道车辆进行供电,此时轨道车辆具备160公里/小时的高速运行能力;市区地下段(即在地下隧道内运行)采用直流1500伏电网对轨道车辆进行供电,此时轨道车辆具备120公里/小时的城区内最高速度运行能力。可实现不停车自动转换制式的功能。
所述轨道车辆的编组型式,采用6M(6动车)2T(2拖车)-8辆固定编组。
所述轨道车辆,包括:第一拖车、第二拖车、以及至少两列动车。
所述第一拖车,就是轨道车辆的一节带受电弓的无动力车厢,所述第一拖车的一位端朝向是与轨道车辆的行驶方向相同的方向;所述第二拖车,就是轨道车辆的一节带受电弓的无动力车厢,所述第二拖车的一位端朝向是与轨道车辆的行驶方向相反的方向。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拖车和所述第二拖车分别安装有一个交直流共用受电弓,第一直流受电弓和第二直流受电弓分别安装于两个动车上,所以一列所述轨道车辆应该安装有四个受电弓。
所述第一牵引供电回路以及所述第二牵引供电回路,分别安装在轨道车辆的半个单元组的4节列车上,分别对轨道车辆的半个单元组的4节列车供电。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出一种轨道车辆,能够在交流电网和直流电网下运行,所述轨道车辆,包括:第一拖车、第二拖车、至少两列动车、交直流共用受电弓、第一直流受电弓、第二直流受电弓、第一牵引供电回路以及第二牵引供电回路。
所述交直流共用受电弓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拖车和所述第二拖车上;所述第一直流受电弓和所述第二直流受电弓分别安装在所述至少两列动车中的不同动车上。
所述第一拖车上安装的交直流共用受电弓分别与所述第一直流受电弓和第一牵引供电回路连接;所述第二拖车上安装的交直流共用受电弓分别与第二牵引供电回路和所述第二直流受电弓连接。
所述第一牵引供电回路和所述第二牵引供电回路,均能够形成交流供电回路和直流供电回路。
当所述轨道车辆在交流电网下运行时,所述第一拖车或者第二拖车上安装的交直流共用受电弓接入所述交流电网,并分别与所述第一牵引供电回路和所述第二牵引供电回路中的交流供电回路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牵引供电回路和所述第二牵引供电回路在交流电网提供的电能下带动所述轨道车辆运行。
当所述轨道车辆在直流电网下运行时,所述交直流共用受电弓、第一直流受电弓、和第二直流受电弓均接入所述直流电网,并分别与所述第一牵引供电回路和所述第二牵引供电回路中的直流供电回路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牵引供电回路和所述第二牵引供电回路中在直流电网提供的电能下带动所述轨道车辆运行。
参见图1所示的第一牵引供电回路中,交流供电回路的结构示意图和图2所示的第一牵引供电回路中,直流供电回路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第一牵引供电回路,包括:第一转换开关100、第二转换开关102、第一高速断路器104、第一滤波电抗器106、第二高速断路器108、第二滤波电抗器110、第三高速断路器112、第三滤波电抗器116、制式检测装置118、真空断路器120、隔离开关122、第一变流器124、第二变流器126、第三变流器128、变压器130和牵引电机134。
所述第一转换开关100的定触头与所述第一直流受电弓200连接,所述第一转换开关的动触头与所述第二转换开关的定触头连接,所述第二转换开关的动触头与所述第一拖车上安装的所述交直流共用受电弓202连接,所述第一拖车上安装的所述交直流共用受电弓202还分别与所述真空断路器120的定触头和所述制式检测装置连接,所述真空断路器的动触头分别与所述变压器和所述隔离开关的定触头连接。
所述变压器130,分别与第一变流器124、第二变流器126以及第三变流器128连接;所述第一变流器还与所述第一滤波电抗器和所述牵引电机134连接,所述第一滤波电抗器与所述第一高速断路器连接;所述第二变流器还与所述第二滤波电抗器和所述牵引电机连接,所述第二滤波电抗器与所述第二高速断路器连接;所述第三变流器还与所述第三滤波电抗器和所述牵引电机连接,所述第三滤波电抗器与所述第三高速断路器连接。
这里,所述第一变流器124、所述第二变流器126以及所述第三变流器128还分别接地。
所述第一高速断路器、所述第二高速断路器以及所述第三高速断路器还分别与所述第一转换开关的动触头和所述第二转换开关的定触头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牵引供电回路中的隔离开关122的动触头与所述第二牵引供电回路中的隔离开关的动触头连接。
所述制式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交直流共用受电弓接触的电网的供电模式,所述电网的供电模式,包括:交流供电模式和直流供电模式。
第二牵引供电回路的结构与上述第一牵引供电回路的结构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由于轨道车辆需要在直流电网和交流电网中运行,所以,为了使运行中的轨道车辆的供电模式可以在交流电供电模式和直流电供电模式这两种供电模式之间切换,可以在所述两种供电模式的电网之间设置一段无电的电网,将交流电供电模式的电网与直流电供电模式的电网隔离,该无电的电网称为无电区。
当所述轨道车辆经过无电区后且所述第一拖车上安装的交直流共用受电弓接入电网时,所述制式检测装置通过所述第一拖车上安装的交直流共用受电弓接收的电能,检测到所述第一拖车上安装的交直流共用受电弓接触的电网的供电模式是交流供电模式时,确定所述轨道车辆在交流电网下运行,则所述轨道车辆闭合所述真空断路器和所述隔离开关,形成所述交流供电回路。
参见图1所示的第一牵引供电回路中,交流供电回路的结构示意图。所述交流供电回路中,所述第一牵引供电回路中的隔离开关122和所述第二牵引供电回路中的隔离开关均闭合,使得所述第一拖车上安装的交直流共用受电弓202接入交流电网获取的电量能够通过所述第一牵引供电回路的变压器130发送到所述第一牵引供电回路的变流器中,同时使得所述第一拖车上安装的交直流共用受电弓接入交流电网获取的电量能够通过所述第二牵引供电回路的变压器发送到所述第二牵引供电回路的变流器中;所述第一牵引供电回路的变流器和所述第二牵引供电回路的变流器使用接收到的电能分别驱动牵引电机带动所述轨道车辆运行。
其中,所述轨道车辆经过无电区时,所述第一牵引供电回路和所述第二牵引供电回路中的所有开关均断开;所述轨道车辆上安装的受电弓中除了接入所述电网的交直流共用受电弓外的其他受电弓处于降落状态。
当接入所述电网的交直流共用受电弓是第一拖车上安装的交直流共用受电弓时,除了接入所述电网的交直流共用受电弓外的其他受电弓,包括:安装在动车上的两个直流受电弓以及第二拖车上安装的交直流共用受电弓。
当接入所述电网的交直流共用受电弓是第二拖车上安装的交直流共用受电弓时,除了接入所述电网的交直流共用受电弓外的其他受电弓,包括:安装在动车上的两个直流受电弓以及第一拖车上安装的交直流共用受电弓。
所述第一牵引供电回路的变流器,就是指上述的第一变流器124、第二变流器126和第三变流器128。
由于第二牵引供电回路的结构与上述第一牵引供电回路的结构类似,所述第二牵引供电回路的变流器,也应该是具有与上述的第一变流器124、第二变流器126和第三变流器128结构相同、功能相同且连接关系相同的三个变流器。
所述第一牵引供电回路中的所有开关,包括:第一转换开关100、第二转换开关102、第一高速断路器104、第二高速断路器108、第三高速断路器112、真空断路器120、和隔离开关122。
所述第二牵引供电回路中的所有开关,与上述第一牵引供电回路中的所有开关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当所述轨道车辆经过无电区后且所述第一拖车上安装的交直流共用受电弓接入电网时,所述制式检测装置通过所述第一拖车上安装的交直流共用受电弓接收的电能,检测到所述第一拖车上安装的交直流共用受电弓接触的电网的供电模式是直流供电模式时,确定所述轨道车辆在直流电网下运行,则所述轨道车辆控制除所述第一拖车上安装的交直流共用受电弓之外的其他所有受电弓升起,并闭合所述第一转换开关、所述第二转换开关、第一高速断路器、所述第二高速断路器、以及所述第三高速断路器,形成直流供电回路;
参见图2所示的第一牵引供电回路中,直流供电回路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直流供电回路中,所述第一拖车上安装的交直流共用受电弓202与第一直流受电弓200并联,形成第一受电弓并联结构;所述第一受电弓并联结构将直流电网提供的电量分别输入到所述第一牵引供电回路的变流器中,所述第一牵引供电回路的变流器通过接收到的电能驱动牵引电机带动所述轨道车辆运行。
所述第二拖车上安装的交直流共用受电弓与第二直流受电弓并联,形成第二受电弓并联结构;所述第二受电弓并联结构将直流电网提供的电量分别输入到所述第二牵引供电回路的变流器中,所述第二牵引供电回路的变流器通过接收到的电能驱动牵引电机带动所述轨道车辆运行。
其中,所述轨道车辆经过无电区时,所述第一牵引供电回路和所述第二牵引供电回路中的所有开关均断开;所述轨道车辆上安装的受电弓中除了接入所述电网的交直流共用受电弓外的其他受电弓处于降落状态。
所述轨道车辆经过无电区后且所述第二拖车上安装的交直流共用受电弓接入电网的具体实现方式与上述的所述轨道车辆经过无电区后且所述第一拖车上安装的交直流共用受电弓接入电网时对牵引供电回路进行控制的过程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为了使轨道车辆上安装的受电弓不受雷电侵害,本实施例提出的轨道车辆,还包括:避雷器136。
所述避雷器136分别与所述第一直流受电弓200、所述第二直流受电弓、所述第一拖车上安装的交直流共用受电弓202、和第二拖车上安装的交直流共用受电弓连接。
可选地,上述避雷器136还可以与第一牵引供电回路中的变压器以及第二牵引供电回路中的变压器连接。
所述轨道车辆,通过所述轨道车辆自身上安装有列车控制和管理系统(TrainControl and Management System,TCMS),对所述轨道车辆中安装的所有受电弓的升起和降落进行控制,并对第一牵引供电回路以及第二牵引供电回路中的所有开关的闭合进行控制,具体控制过程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通过以上的内容可以看出,轨道车辆可以识别来自受电弓的电压类别和有效性,并根据识别的电压信号控制开关使电流导向相应的高压和牵引设备。采用多种采集来源,相互校核,并需要处理采集设备以及继电器线路可能发生的各种错误,使故障导向安全。而且,同时设置两套牵引供电回路,为减轻设备重量,对交流、直流高压和牵引设备需要进行融合。融合包括供电线路拓扑方案、牵引设备中间环节电压的设置、直流/交流牵引设备的复用等等。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出的轨道车辆,在轨道车辆的所述第一拖车和所述第二拖车上分别安装交直流共用受电弓,并在不同动车上分别安装第一直流受电弓和第二直流受电弓,所述第一拖车上安装的交直流共用受电弓分别与所述第一直流受电弓和第一牵引供电回路连接;所述第二拖车上安装的交直流共用受电弓分别与第二牵引供电回路和所述第二直流受电弓连接;所述第一牵引供电回路和所述第二牵引供电回路,均能够形成交流供电回路和直流供电回路;当所述轨道车辆在交流电网下运行时,通过所述第一牵引供电回路和所述第二牵引供电回路中的交流供电回路获取交流电网的电能带动所述轨道车辆运行;同样的,当所述轨道车辆在直流电网下运行时,通过所述第一牵引供电回路和所述第二牵引供电回路中的直流供电回路获取直流电网的电能带动所述轨道车辆运行;从而得到了一种既能在交流电网下运行,又能在直流电网下运行的轨道车辆,满足了中心城区与周边远郊区县的运输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

1.一种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能够在交流电网和直流电网下运行,所述轨道车辆,包括:第一拖车、第二拖车、至少两列动车、交直流共用受电弓、第一直流受电弓、第二直流受电弓、第一牵引供电回路、避雷器、以及第二牵引供电回路;
所述交直流共用受电弓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拖车和所述第二拖车上;所述第一直流受电弓和所述第二直流受电弓分别安装在所述至少两列动车中的不同动车上;
所述第一拖车上安装的交直流共用受电弓分别与所述第一直流受电弓和第一牵引供电回路连接;所述第二拖车上安装的交直流共用受电弓分别与第二牵引供电回路和所述第二直流受电弓连接;
所述第一牵引供电回路和所述第二牵引供电回路,均能够形成交流供电回路和直流供电回路;
当所述轨道车辆在交流电网下运行时,所述第一拖车或者第二拖车上安装的交直流共用受电弓接入所述交流电网,并分别与所述第一牵引供电回路和所述第二牵引供电回路中的交流供电回路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牵引供电回路和所述第二牵引供电回路在交流电网提供的电能下带动所述轨道车辆运行;
当所述轨道车辆在直流电网下运行时,所述交直流共用受电弓、第一直流受电弓、和第二直流受电弓均接入所述直流电网,并分别与所述第一牵引供电回路和所述第二牵引供电回路中的直流供电回路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牵引供电回路和所述第二牵引供电回路中在直流电网提供的电能下带动所述轨道车辆运行;所述第一牵引供电回路,包括:第一转换开关、第二转换开关、第一高速断路器、第一滤波电抗器、第二高速断路器、第二滤波电抗器、第三高速断路器、第三滤波电抗器、制式检测装置、真空断路器、隔离开关、第一变流器、第二变流器、第三变流器、变压器和牵引电机;
所述第一转换开关的定触头与所述第一直流受电弓连接,所述第一转换开关的动触头与所述第二转换开关的定触头连接,所述第二转换开关的动触头与所述第一拖车上安装的所述交直流共用受电弓连接,所述第一拖车上安装的所述交直流共用受电弓还分别与所述真空断路器的定触头和所述制式检测装置连接,所述真空断路器的动触头分别与所述变压器和所述隔离开关的定触头连接;
所述变压器,分别与第一变流器、第二变流器以及第三变流器连接;所述第一变流器还与所述第一滤波电抗器和所述牵引电机连接,所述第一滤波电抗器与所述第一高速断路器连接;所述第二变流器还与所述第二滤波电抗器和所述牵引电机连接,所述第二滤波电抗器与所述第二高速断路器连接;所述第三变流器还与所述第三滤波电抗器和所述牵引电机连接,所述第三滤波电抗器与所述第三高速断路器连接;
所述第一高速断路器、所述第二高速断路器以及所述第三高速断路器还分别与所述第一转换开关的动触头和所述第二转换开关的定触头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牵引供电回路中的隔离开关的动触头与所述第二牵引供电回路中的隔离开关的动触头连接;
所述制式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交直流共用受电弓接触的电网的供电模式,所述电网的供电模式,包括:交流供电模式和直流供电模式;
所述避雷器分别与所述第一直流受电弓、所述第二直流受电弓、所述第一拖车上安装的交直流共用受电弓、和第二拖车上安装的交直流共用受电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轨道车辆经过无电区后且所述第一拖车上安装的交直流共用受电弓接入电网时,所述制式检测装置通过所述第一拖车上安装的交直流共用受电弓接收的电能,检测到所述第一拖车上安装的交直流共用受电弓接触的电网的供电模式是交流供电模式时,确定所述轨道车辆在交流电网下运行,则所述轨道车辆闭合所述真空断路器和所述隔离开关,形成所述交流供电回路;
所述交流供电回路中,所述第一牵引供电回路中的隔离开关和所述第二牵引供电回路中的隔离开关均闭合,使得所述第一拖车上安装的交直流共用受电弓接入交流电网获取的电量能够通过所述第一牵引供电回路的变压器发送到所述第一牵引供电回路的变流器中,同时使得所述第一拖车上安装的交直流共用受电弓接入交流电网获取的电量能够通过所述第二牵引供电回路的变压器发送到所述第二牵引供电回路的变流器中;所述第一牵引供电回路的变流器和所述第二牵引供电回路的变流器使用接收到的电能分别驱动牵引电机带动所述轨道车辆运行;
其中,所述轨道车辆经过无电区时,所述第一牵引供电回路和所述第二牵引供电回路中的所有开关均断开;所述轨道车辆上安装的受电弓中除了接入所述电网的交直流共用受电弓外的其他受电弓处于降落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轨道车辆经过无电区后且所述第一拖车上安装的交直流共用受电弓接入电网时,所述制式检测装置通过所述第一拖车上安装的交直流共用受电弓接收的电能,检测到所述第一拖车上安装的交直流共用受电弓接触的电网的供电模式是直流供电模式时,确定所述轨道车辆在直流电网下运行,则所述轨道车辆控制除所述第一拖车上安装的交直流共用受电弓之外的其他所有受电弓升起,并闭合所述第一转换开关、所述第二转换开关、第一高速断路器、所述第二高速断路器、以及所述第三高速断路器,形成直流供电回路;
所述直流供电回路中,所述第一拖车上安装的交直流共用受电弓与第一直流受电弓并联,形成第一受电弓并联结构;所述第一受电弓并联结构将直流电网提供的电量分别输入到所述第一牵引供电回路的变流器中,所述第一牵引供电回路的变流器通过接收到的电能驱动牵引电机带动所述轨道车辆运行;
所述第二拖车上安装的交直流共用受电弓与第二直流受电弓并联,形成第二受电弓并联结构;所述第二受电弓并联结构将直流电网提供的电量分别输入到所述第二牵引供电回路的变流器中,所述第二牵引供电回路的变流器通过接收到的电能驱动牵引电机带动所述轨道车辆运行;
其中,所述轨道车辆经过无电区时,所述第一牵引供电回路和所述第二牵引供电回路中的所有开关均断开;所述轨道车辆上安装的受电弓中除了接入所述电网的交直流共用受电弓外的其他受电弓处于降落状态。
CN201911411169.5A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轨道车辆 Active CN1109790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11169.5A CN110979015B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轨道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11169.5A CN110979015B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轨道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79015A CN110979015A (zh) 2020-04-10
CN110979015B true CN110979015B (zh) 2024-05-07

Family

ID=700799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411169.5A Active CN110979015B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轨道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7901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60052B (zh) * 2021-04-23 2022-07-08 重庆中车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双流制轨道交通车辆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3060003B (zh) * 2021-04-23 2023-01-24 重庆中车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双流制轨道交通车辆高压系统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96659A (ja) * 2000-09-25 2002-04-02 Railway Technical Res Inst 交直切替用レール絶縁部の保護装置
CN104648170A (zh) * 2015-01-27 2015-05-27 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流制城际车电气牵引系统
CN104736376A (zh) * 2012-10-26 2015-06-24 Abb技术有限公司 轨道车辆的使用功率电子牵引转换器单元和开关模块的功率分配系统
CN105459839A (zh) * 2015-11-24 2016-04-06 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 双制式受流系统和方法
CN110014845A (zh) * 2018-12-05 2019-07-16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制式供电的动车牵引系统
CN110525275A (zh) * 2019-09-09 2019-12-03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动车组交直流网侧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10525230A (zh) * 2019-09-06 2019-12-03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双流制车辆交直流切换高压系统
CN211166464U (zh) * 2019-12-31 2020-08-04 北京轨道交通技术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车辆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96659A (ja) * 2000-09-25 2002-04-02 Railway Technical Res Inst 交直切替用レール絶縁部の保護装置
CN104736376A (zh) * 2012-10-26 2015-06-24 Abb技术有限公司 轨道车辆的使用功率电子牵引转换器单元和开关模块的功率分配系统
CN104648170A (zh) * 2015-01-27 2015-05-27 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流制城际车电气牵引系统
CN105459839A (zh) * 2015-11-24 2016-04-06 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 双制式受流系统和方法
CN110014845A (zh) * 2018-12-05 2019-07-16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制式供电的动车牵引系统
CN110525230A (zh) * 2019-09-06 2019-12-03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双流制车辆交直流切换高压系统
CN110525275A (zh) * 2019-09-09 2019-12-03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动车组交直流网侧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211166464U (zh) * 2019-12-31 2020-08-04 北京轨道交通技术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车辆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市域快轨双制式供电的牵引主回路及高压设备研究;欧阳瑞;;都市快轨交通;20171218(第06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79015A (zh) 2020-04-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20293A (zh) 铁道车辆系统
CN110979015B (zh) 一种轨道车辆
CN109733420B (zh) 一种列车蓄电池牵引系统、方法及列车
CN109435707B (zh) 有轨车辆的供电电路及有轨车辆
KR20100105372A (ko) 역간 선로 상에 급전 설비를 설치한 철도 시스템
JP5606749B2 (ja) 交流電気車
CN110228372B (zh) 一种第三轨与锂电池混合供电电路
CN113799663B (zh) 一种动车供电传动系统、交直交牵引变流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13676396U (zh) 非接触供电系统及轨道交通列车
CN103213604B (zh) 高速客专地面自动过分相列车位置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110641285A (zh) 一种用于地铁车辆的回流系统
CN211166464U (zh) 一种轨道车辆
WO2022095324A1 (zh) 一种列车高压系统及列车
CN112977482B (zh) 一种跨座式单轨车辆
CN209240887U (zh) 多线交错换向式共轨受电弓
CN109466348B (zh) 一种轨道动力平车移动充电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3465802A (zh) 受电弓过分相用的电分相自行换控装置
CN112319317B (zh) 一种空轨车辆高压系统拓扑结构
CN212125115U (zh) 中低速磁浮列车及供电系统
CN114368289A (zh) 一种供电系统及磁浮列车
CN203851020U (zh) 一种电车供电线网电源转换装置及电源驱动系统
CN216969361U (zh) 一种受流器受流电路、受流器受流高压母线控制电路
CN215116702U (zh) 一种单极短路故障监测装置
RU2817226C1 (ru) Система 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й тяги железных дорог
CN216489785U (zh) 一种多制式再生制动能量吸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