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74502A - 输送器以及植入件输送系统 - Google Patents

输送器以及植入件输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74502A
CN110974502A CN201911115484.3A CN201911115484A CN110974502A CN 110974502 A CN110974502 A CN 110974502A CN 201911115484 A CN201911115484 A CN 201911115484A CN 110974502 A CN110974502 A CN 1109745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implant
push
shaped teeth
convey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1548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74502B (zh
Inventor
肖本好
张军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fetech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fetech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fetech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fetech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1548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74502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745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745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745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745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95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lacement or removal of stents or stent-grafts
    • A61F2/962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lacement or removal of stents or stent-grafts having an outer sleeve
    • A61F2/966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lacement or removal of stents or stent-grafts having an outer sleeve with relative longitudinal movement between outer sleeve and prosthesis, e.g. using a push ro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95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lacement or removal of stents or stent-grafts
    • A61F2/962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lacement or removal of stents or stent-grafts having an outer sleeve
    • A61F2/966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lacement or removal of stents or stent-grafts having an outer sleeve with relative longitudinal movement between outer sleeve and prosthesis, e.g. using a push rod
    • A61F2002/9665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lacement or removal of stents or stent-grafts having an outer sleeve with relative longitudinal movement between outer sleeve and prosthesis, e.g. using a push rod with additional retaining mean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Transplantation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输送器以及植入件输送系统,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导引头、内管、推管、外鞘管,所述导引头近端、所述推管远端、所述内管外壁和所述外鞘管内壁共同限定出用于装载植入件的装载段;导管,所述导管套设在所述外鞘管上,并与所述内管固定连接;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定位件和至少一个锁止件;所述定位件与所述推管固定连接,所述锁止件设置在所述导管上;所述定位件与所述锁止件配合实现所述推管的移动或静止。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输送器的调节组件可根据植入件的长度调节装载段的长度,解决二者装配一致性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输送器以及植入件输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输送器以及植入件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采用介入性治疗方式对心血管类疾病进行治疗已成为治愈患者的重要手段。随着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采用覆膜支架治疗主动脉瘤和动脉夹层疾病等的优势日显突出,覆膜支架使用过程可先将支架压缩进支架输送器的鞘管腔体内,一般可以选择在股动脉或髂动脉位置穿刺血管,利用导丝建立轨道,将输送器输送到病变指定位置,然后释放支架,支架释放打开后紧贴动脉瘤管壁,支架的覆膜将血流和病变部位隔绝,消除血流对病变部位动脉瘤壁的冲击,建立血液正常循环的通道,然后撤出导丝和输送器,实现对动脉瘤和动脉夹层的介入治疗。
但是,现有的支架在与输送器进行装配时,无法保证每次均具有较高的装配一致性,容易导致支架装配效果差、甚至装配失败的情况发生,从而直接影响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送器以及植入件输送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支架与输送器装配一致性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输送器,包括:
导引头,所述导引头具有轴向中空通道;
内管,所述内管远端与所述导引头近端连接,所述内管管腔与所述导引头的中空通道连通;
推管,所述推管套设在所述内管上;
外鞘管,所述外鞘管可移动的套设在所述推管上;所述导引头近端、所述推管远端、所述内管外壁和所述外鞘管内壁共同限定出用于装载植入件的装载段;
导管,所述导管套设在所述外鞘管上,并与所述内管固定连接;
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定位件和至少一个锁止件;所述定位件与所述推管固定连接,所述锁止件设置在所述导管上;所述定位件与所述锁止件配合实现所述推管的移动或静止。
在本发明所述的输送系统中,所述导管的侧壁设置有至少一个沿所述推管的轴向延伸的调节孔;所述锁止件设置在所述调节孔上,所述定位件穿过所述调节孔实现与所述锁止件的配合。
在本发明所述的输送系统中,所述锁止件包括沿所述推管的轴向延伸的至少一排条形齿,所述条形齿设置在所述调节孔上,所述定位件与所述条形齿啮合或分离实现所述推管的移动或静止。
在本发明所述的输送系统中,所述条形齿的数量为两排或多排,两排或多排所述条形齿沿所述调节孔的深度方向设置,且相邻两排所述条形齿沿圆周方向错位排布。
在本发明所述的输送系统中,所述条形齿的数量为两排或多排,至少两排所述条形齿分别位于所述调节孔相对的两侧。
在本发明所述的输送系统中,所述定位件包括相互连接的固定部与卡接部;所述固定部设置在所述推管的侧壁,所述卡接部从所述调节孔中穿过与所述条形齿配合。
在本发明所述的输送系统中,所述卡接部的上设置有卡钩部。
在本发明所述的输送系统中,所述固定部为环状套,所述环状套与所述推管同轴设置。
在本发明所述的输送系统中,所述输送器还包括分别套设在所述导管外的固定手柄与活动手柄,所述导管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沿所述导管的轴向延伸的导向孔,所述活动手柄的一部分穿过所述导向孔与所述外鞘管固定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植入件输送系统,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输送器,以及装配在所述输送器内的植入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该输送器提供了能够根据植入件长度调节该装载段长度的调节组件,当装载段的长度小于植入件长度时,可以通过调节组件增加装载段的长度,以使植入件能够成功的装载在该装载段上;当装载段的长度大于植入件长度时,可以通过调节组件减小装载段的长度,以使植入件在装载在该装载段上后不会出现多余的空隙,避免空隙部位具有折断风险。所以,该输送器能够根据植入件的实际长度适配的调整装载段的长度,解决植入件与输送器装配一致性差的问题,保证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输送器的结构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输送器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所示的输送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的输送器的局部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定位件的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装载段长度小于植入件长度的状态图;
图7为图6所示的输送器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装载段长度小于植入件长度时的调节状态图;
图9为图8所示的输送器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装载段长度大于植入件长度的状态图;
图1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装载段长度大于植入件长度时的调节状态图;
图12为图11所示的输送器的局部放大图;
图13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输送器的结构图;
图14为图13所示的输送器的局部放大图;
图15为图13所示的输送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16为图13所示的输送器的局部立体图;
图17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定位件的结构图;
图18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装载段长度小于植入件长度的状态图;
图19为图18所示的输送器的局部放大图;
图20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装载段长度小于植入件长度时的调节状态图;
图21为图20所示的输送器的局部放大图;
图22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装载段长度大于植入件长度的状态图;
图23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装载段长度大于植入件长度时的调节状态图;
图24为图23所示的输送器的局部放大图;
图25为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输送器的结构图;
图26为图25所示的输送器的局部放大图;
图27为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输送器的结构图2;
图28为图27所示的输送器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套设”、“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文的说明中,为了便于对结构进行清楚、简要的描述,使用了“近端”和“远端”对方向进行说明。对于输送器来说,“远端”参照的是远离操作者的一端,“近端”参照的是接近操作者的一端。“轴向”一般是指医疗器械在被输送时的长度方向,“径向”一般是指医疗器械的与其“轴向”垂直的方向,并依据此原理定义医疗器械的任一部件的“轴向”和“径向”。植入件7包括支架在内的可以植入到患者体内实现介入性治疗的结构。
根据对现有技术中的植入件7和输送器的结构、制作和使用过程进行研究可知,相比于输送器来说,植入件7的尺寸在制造的过程中尺寸的稳定性较差。
因为,现有的植入件7主要采用纯手工或半自动化设备制成,其制作工艺稳定性差,很难确保确定规格(预设规格)的植入件7的实际制作尺寸每次都能够达到预设尺寸。而输送器在制作过程中则可以利用自动化设备按照确定的设计尺寸进行制作,若植入件7实际制作尺寸与预设的尺寸一致性较差(差异较大),则此时的植入件7便不容易与输送器具有较高的装配一致性。另外,植入件7装配也主要采用纯手工或半自动化设备进行组装,同样很难保证植入件7在装进输送器环形腔体41内的长度尺寸与输送器之间具有较高的装配一致性。
在实际装配时,当将植入件7压缩后装进输送器环形腔体41的过程中,如果输送器与植入件7的尺寸不匹配,则会出现植入件7压缩后长度尺寸过大无法装进输送器环形腔体41内的问题,或者出现植入件7压缩后长度尺寸过小致使植入件7与推管3之间形成较大间隙的问题。
其中,对于植入件7压缩后其长度尺寸过大无法装进输送器环形腔体41内的情况,此时便无法制成输送器合格品,无法进行临床介入手术。对于植入件7压缩后长度尺寸过小致使植入件7与推管3之间形成较大间隙的情况,此时由于植入件7与推管3之间有较大间隙,其间隙位置抗折性能将会明显较低,当输送器进入较为复杂的血管结构时,间隙区域便会容易产生折断风险,将会对临床介入手术的成功率产生重大影响。
而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实施例1
在实施例1中,参考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送器,包括:
导引头1,所述导引头1具有轴向中空通道;
内管2,所述内管2远端与所述导引头1近端连接,所述内管2管腔与所述导引头1的中空通道连通;
推管3,所述推管3套设在所述内管2上;
外鞘管4,所述外鞘管4套设在所述推管3上;所述导引头1近端、所述推管3远端、所述内管2外壁和所述外鞘管4内壁共同限定出用于装载植入件7的装载段21;
手柄5,所述手柄5包括可相对移动的固定手柄51和活动手柄52,所述固定手柄51与所述内管2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手柄52与所述外鞘管4固定连接;
导管511,所述导管511套设在所述外鞘管4上,并分别与所述内管2与所述固定手柄51固定连接;
调节组件6,所述调节组件6位于活动手柄52的远离固定手柄51的一侧,调节组件6包括至少一个定位件61和至少一个锁止件62;所述定位件61与所述推管3固定连接,所述锁止件62设置在所述导管511上;所述定位件61与所述锁止件62配合实现所述推管3的移动或静止。
其中,导管511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沿推管3的轴向延伸的调节孔54,锁止件62设置在调节孔54上,定位件61从调节孔54中穿过实现与锁止件62的配合。
在该实施例中,参考图1可知,决定装载段21实际装载长度的是导引头1的近端和推管3的远端之间的距离。在该实施例提供的输送器中,提供了能够根据植入件7长度调节该装载段21长度的调节组件6,当装载段21的长度小于植入件7长度时,可以通过调节组件6增加装载段21的长度,以使植入件7能够成功的装载在该装载段21上。当装载段21的长度大于植入件7长度时,可以通过调节组件6减小装载段21的长度,以使植入件7在装载在该装载段21上后不会出现多余的空隙,避免空隙部位具有折断风险。
继续参考图1至图3的结构,调节组件6的定位件61与推管3连接后,当定位件61沿着推管3的轴向往复移动时也会同步带动推管3沿其轴向往复移动。所以,当装载段21的长度小于植入件7时,使用者可以向近端(即靠近使用者方向)移动定位件61,带动推管3在内管2上朝向近端轴向移动适当距离,从而增加导引头1的近端和推管3的远端之间的距离,以此来增加装载段21的长度,以能够适配植入件7的实际长度。当装载段21的长度大于植入件7时,使用者可以向远端移动定位件61,带动推管3在内管2上朝向远端轴向移动适当距离,从而减小导引头1的近端和推管3的远端之间的距离,以此来减小装载段21的长度,以能够适配植入件7的实际长度。
当导引头1的近端和推管3的远端之间的距离调整完毕(也即装载段21的长度调整完毕),便可以将定位件61与锁止件62相对锁定,如此便能够将推管3固定在导管511上,确定导引头1的近端和推管3的远端之间的距离,使装载段21具有合适的长度与植入件7进行装配。
调节组件6的锁止件62与定位件61之间能够随时形成锁定状态或者解锁状态,在后续若还需要调整时,可以将锁止件62与定位件61调整为解锁状态,继续轴向移动推管3,当调整完装载段21的长度后将锁止件62和定位件61调整为锁定状态即可。对于锁止件62和定位件61之间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的切换,其对应的结构可以采用磁性连接、卡扣连接、粘合连接、螺纹连接以及齿啮合连接等多种方式实现。例如采用磁性连接时,锁止件62和定位件61可以为磁性件A和磁性件B,通过磁性吸力对定位件61和锁止件62进行锁定和解锁。在该结构中,定位件61和锁止件62仅依靠磁性吸力相对锁定或释放,所以定位件61和锁止件62之间可以直接连接,也可以间接连接,更具备灵活性。又例如采用卡扣连接时,锁止件62和定位件61可以分别为卡槽和卡件,卡槽和卡件之间的卡合能够实现锁定,卡槽和卡件之间的卡合解除能够实现释放。对于粘合连接、螺纹连接以及齿啮合的结构方案或其他结构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设置,在此便不再赘述。
植入件7装配完毕后,使用者可以在内管2中装入导丝,使导丝从引导头的近端伸出,一般可以选择在股动脉或髂动脉位置穿刺血管,利用导丝建立轨道,将输送器经髂动脉—腹主动脉—胸主动脉—主动脉弓—升主动脉建立输送路径,进而输送到病变指定位置。然后持握固定手柄51,将活动手柄52朝向近端移动,回撤外鞘管4以使导引头1远端、推管3近端、内管2外壁和外鞘管4内壁共同限定出的环形腔体41逐渐消失,逐渐露出植入件7(支架)对其进行释放,植入件7释放并展开后紧贴动脉瘤管壁,植入件7的覆膜将血流和病变部位隔绝,消除血流对病变部位动脉瘤壁的冲击,建立血液正常循环的通道,然后撤出导丝和输送器,实现对动脉瘤和动脉夹层的介入治疗。当然,在操作过程中还可以建立其他输送路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选择使用,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3,所述导管511具有轴向中空通道;所述导管511套设在所述外鞘管4上,外鞘管4能够在导管511内轴向滑动,且所述导管511分别与所述固定手柄51及内管2固定连接。所述导管511的侧壁设置有至少一个沿所述外鞘管4的轴向延伸的导向孔53,所述活动手柄52的一部分穿过所述导向孔53与所述外鞘管4固定连接;所述锁止件62设置在所述导管511上。
导向孔53沿外鞘管4轴向延伸能够形成限制活动手柄52仅轴向移动的导向轨迹,当活动手柄52在导向孔53内沿着导向轨迹往复移动时,能够同步带动外鞘管4相对于导管511、固定手柄51和内管2相对轴向移动,通过活动手柄52和固定手柄51的相对轴向移动可以控制环形腔体41的形成和消除,进而控制植入件7的压缩和释放。
需要说明的是,活动手柄52穿过导向孔53与外鞘管4连接时,穿过导向孔53的部分可以为活动手柄52上延伸出来的部分结构,也可以是在活动手柄52和外鞘管4之间增设的连接结构,在此不做限定。
对于锁止件62和定位件61之间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的切换,其对应的结构可以采用齿啮合、磁性连接、卡扣连接、粘合连接以及螺纹连接等多种连接方式实现。在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4所示,所述导管511的侧壁设置有至少一个沿所述推管3的轴向延伸的调节孔54;所述锁止件62设置在所述调节孔54的内侧壁上,所述定位件61穿过所述调节孔54实现与所述锁止件62锁定或解锁。此时,在导管511的内侧壁设置调节孔54可以方便锁止件62和定位件61相互控制装配,定位件61可以穿过该调节孔54自导管511的内部伸出以与锁止件62相互配合,实现定位件61和锁止件62之间的锁定或解锁。
调节孔54沿推管3轴向延伸能够形成限制定位件61仅轴向移动的调节轨迹,当定位件61在调节孔54内沿着调节轨迹往复移动时,能够同步带动推管3相对于内管2相对轴向移动,通过推管3和内管2的相对轴向移动可以调整推管3远端和导引头1近端之间的轴向距离,进而调节装载段21的长度。装载段21的长度调整完毕后将定位件61与锁止件62相对锁定即可,对于定位件61和锁止件62的具体锁定和解锁形式在此不做限定,可参考本文其他实施例中对于定位件61和锁止件62结构的说明。
参考图6至图9,具体如图6所示为装载段21的长度小于植入件7实际长度的状态,此时植入件7无法正常装载在该装载段21上。可以将定位件61与锁止件62解锁,如图8所示,使定位件61沿着调节孔54的调节轨迹朝向近端移动,带动推管3相对于内管2朝向近端移动,增加装载段21的长度,当装载段21调整完毕以能够将植入件7匹配的装载在该装载段21上以后,再将定位件61与锁止件62锁定,该过程便完成了对装载段21加长的调整。
参考图10至图12,具体如图10所示为装载段21的长度大于植入件7实际长度的状态,此时植入件7装载在该装载段21后会形成间隙。可以将定位件61与锁止件62解锁,如图11所示,使定位件61沿着调节孔54的调节轨迹朝向远端移动,带动推管3相对于内管2朝向远端移动,减小装载段21的长度,当装载段21调整完毕以能够消除具有折断风险的间隙,使植入件7与装载段21形成良好的匹配,再将定位件61与锁止件62相对锁定,该过程便完成了对装载段21缩短的调整。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4示,所述锁止件62为沿所述推管3的轴向延伸的至少一排条形齿621,所述定位件61与所述条形齿621啮合或分离实现所述推管3的锁定或解锁。此时,定位件61能够带动推管3相对于内管2轴向移动以调整装载段21的长度,调整完毕可以随时与条形齿621上邻近的齿进行啮合,以对定位件61和锁止件62进行锁定。当需要再次调整时将定位件61从条形齿621的齿分离即可实现二者的解锁,此时定位件61便能够继续在调节孔54的调节轨迹上轴向移动。需要说明的是,该条形齿621可以为与调节孔54一体成型的结构,也可以为可拆卸装配的增设结构,在此不做限定。
对于与锁止件62相配合的定位件61的结构,参考图5所示,所述定位件61包括相互连接的固定部611与卡接部612;所述固定部611设置在所述推管3的侧壁,所述卡接部612与所述锁止件62锁定或解锁实现所述推管3的移动。固定部611和卡接部612可以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也可以为可拆卸连接的两个单独结构。
其中,固定部611可以采用任意结构,例如环状套6111、固定座等固定(不可变形)结构,在与推管3连接时可以采用套接、粘接、螺纹连接等形式。当然固定部611还可以采用卡扣、夹爪等可动(可变形)结构,在与推管3连接时可以采用卡接、夹持等形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设置,以能够保证卡接部612通过固定部611与推管3形成有效、稳固连接,在卡接部612在调节孔54内移动并与锁止件62锁定或释放时同步带动推管3移动。
参考图3至图5所示,所述固定部611为环状套6111,所述环状套6111套设在所述推管3上,所述卡接部612位于所述环状套6111的外壁。此时,环状套6111与推管3能够通过相互套接的方式装配,使用者可以沿周向转动卡接部612,使卡接部612与锁止件62锁定或解锁,操作起来更加便捷和有效。并且,由于推管3、环状套6111与导管511的内腔均为同心结构,在定位件61带动推管3在调节孔54内沿着调节轨迹轴向移动时,定位件61可使推杆3的轴向运动保持顺畅,不会发生因偏心问题而产生推管3轴向运动困难的情况。
例如,在锁止件62采用条形齿621的实施例中,定位件61可以周向转动并与条形齿621啮合(即锁定),以将推管3在轴向上定位;同时反向转动以与条形齿621分离(即解锁),以使定位件61能够在调节孔54内沿调节轨迹移动,并同步带动推管3轴向移动。
基于图5所示环状套6111的定位件61结构,定位件61包括两个沿环状套6111的中心对称设置的卡接部612,对应的,调节孔54也包括两个,两个调节孔54沿圆周方向对称设置,每一调节孔54的内侧壁上设置有锁止件62。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调节孔54和所述卡接部612均为多个且数量相同,多个所述调节孔54沿所述固定手柄51的周向设置,所述卡接部612沿所述环状套6111的周向与所述调节孔54和所述锁止件62对应设置。此时,环状套6111周向转动时可以带动其外壁周向设置的多个卡接部612同步转动,与之配合的,可以与周向对应设置的锁止件62相对锁定或释放。其中,调节孔54和锁止件62的结构和原理与前文记载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继续参考图4和图5所示,所述条形齿621设置在所述调节孔54的孔内壁。此时,由于定位件61需要灵活的在调节孔54内沿调节轨迹移动,并灵活的与条形齿621啮合或分离。所以结合图2所示,需要调节孔54的周向最小宽度a大于或等于条形齿621的最大宽度b,以能够使定位件61从条形齿621的齿脱离后在轴向上不与条形齿621的任何一个齿发生相对干涉,允许定位件61在调节孔54内沿调节轨迹轴向移动。当然,除此之外,条形齿621也可以位于调节孔54的外侧(固定手柄51的外壁)或调节孔54的内侧(固定手柄51的内壁),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求选择设置,在此不做限定。
植入件7装配完毕后,使用者可以在内管2中装入导丝,使导丝从引导头的远端伸出,一般可以选择在股动脉或髂动脉位置穿刺血管,利用导丝建立轨道,将输送器经髂动脉—腹主动脉—胸主动脉—主动脉弓—升主动脉建立输送路径,进而输送到病变指定位置。然后将持握固定手柄51,将活动手柄52朝向近端移动,回撤外鞘管4以使导引头1近端、推管3远端、内管2外壁和外鞘管4内壁共同限定出的环形腔体41逐渐消失,逐渐露出植入件7(支架)对其进行释放,植入件7释放并展开后紧贴动脉瘤管壁,植入件7的覆膜将血流和病变部位隔绝,消除血流对病变部位动脉瘤壁的冲击,建立血液正常循环的通道,然后撤出导丝和输送器,实现对动脉瘤和动脉夹层的介入治疗。当然,在操作过程中还可以建立其他输送路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选择使用,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2
继续参考图13至图24所示,实施例2的输送器与实施例1的输送器相同的部分在此不再赘述,其区别主要在于,实施例2中,所述条形齿621的数量为两排或多排,两排或多排所述条形齿621沿所述调节孔54的深度方向(即沿固定手柄51的径向)设置,且沿圆周方向错位排布。具体参考图16所示,条形齿621在调节孔54的深度方向上由多排组成,此时条形齿621与定位件61进行啮合时其啮合力会更强,在临床过程中可以承受因植入件7释放阻力过大产生的冲击力,对产品质量有很大保障。当然,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对条形齿621加厚以实现对冲击力的承受,而对于加厚的尺寸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设置,在此不做限定。
另外,参考图17所示,定位件61包括相互连接的固定部611与卡接部612,固定部611为环状套6111,环状套6111套设在所述推管3上,所述卡接部612上设置有卡钩部613。卡钩部613具有与条形齿621相对卡接固定的效果,当定位件61与锁止件62相互靠近并锁定时,卡接部612与一排条形齿621相啮合,卡钩部613可以进一步与另一排条形齿621相啮合,通过这种双重或多重啮合的结构可提高定位件61与锁止件62之间的固定效果。其中,卡钩部613与卡接部612可以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也可以为可拆卸连接的两个单独结构,在此不做限定。
实施例3
参考图25至图28所示,实施例3的输送器与实施例1的输送器相同的部分在此不再赘述,其区别主要在于,实施例3中,所述条形齿621的数量为多排,多排所述条形齿621分别位于所述调节孔54相对的孔内壁;位于所述孔内壁相对侧壁的所述条形齿621的若干齿可在所述推管3的轴向上相互交错。此时,该结构相对于条形齿621均在孔内壁同一侧的结构来说,可以进一步提高定位件61的调整精度,也即提高对装载段21长度的调整精度。
结合图26和图28所示,由于位于孔内壁相对侧壁的条形齿621的若干齿在轴向上相互交错,所以当定位件61沿调节轨迹轴向移动后若无法与其中一侧的条形齿621啮合(即定位件61此时的位置对应于该侧条形齿621的齿而无法啮合),则可以转而同与其相对侧的条形齿621啮合。此时,相对侧的条形齿621上能够与定位件61啮合的齿是互补的,能够在调节孔54的调节轨迹上将定位件61的调节精度直接提高2倍。在临床中能够提高对装载段21的长度调节精度,提高与植入件7装载的适配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结构中位于孔内壁同一侧壁的条形齿621数量可以为1排也可以为多排,当数量为多排时,也可以如实施例2中所述使多排条形齿621在调节孔54的深度方向重叠,以提高对冲击力的承受。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植入件输送系统,包括所述输送器。由于所述输送器的具体结构、功能原理以及技术效果均在前文详述,在此便不再赘述。任何有关于所述输送器的技术内容均可参考前文的记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输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引头,所述导引头具有轴向中空通道;
内管,所述内管远端与所述导引头近端连接,所述内管管腔与所述导引头的中空通道连通;
推管,所述推管套设在所述内管上;
外鞘管,所述外鞘管可移动的套设在所述推管上;所述导引头近端、所述推管远端、所述内管外壁和所述外鞘管内壁共同限定出用于装载植入件的装载段;
导管,所述导管套设在所述外鞘管上,并与所述内管固定连接;
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定位件和至少一个锁止件;所述定位件与所述推管固定连接,所述锁止件设置在所述导管上;所述定位件与所述锁止件配合实现所述推管的移动或静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的侧壁设置有至少一个沿所述推管的轴向延伸的调节孔;所述锁止件设置在所述调节孔上,所述定位件穿过所述调节孔实现与所述锁止件的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件包括沿所述推管的轴向延伸的至少一排条形齿,所述条形齿设置在所述调节孔上,所述定位件与所述条形齿啮合或分离实现所述推管的移动或静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齿的数量为两排或多排,两排或多排所述条形齿沿所述调节孔的深度方向设置,且相邻两排所述条形齿沿圆周方向错位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齿的数量为两排或多排,至少两排所述条形齿分别位于所述调节孔相对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输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包括相互连接的固定部与卡接部;所述固定部设置在所述推管的侧壁,所述卡接部从所述调节孔中穿过与所述条形齿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的上设置有卡钩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为环状套,所述环状套与所述推管同轴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器还包括分别套设在所述导管外的固定手柄与活动手柄,所述导管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沿所述导管的轴向延伸的导向孔,所述活动手柄的一部分穿过所述导向孔与所述外鞘管固定连接。
10.一种植入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器,以及装配在所述输送器内的植入件。
CN201911115484.3A 2019-11-14 2019-11-14 输送器以及植入件输送系统 Active CN1109745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15484.3A CN110974502B (zh) 2019-11-14 2019-11-14 输送器以及植入件输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15484.3A CN110974502B (zh) 2019-11-14 2019-11-14 输送器以及植入件输送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74502A true CN110974502A (zh) 2020-04-10
CN110974502B CN110974502B (zh) 2022-09-02

Family

ID=700846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15484.3A Active CN110974502B (zh) 2019-11-14 2019-11-14 输送器以及植入件输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74502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87955A (zh) * 2020-08-17 2020-11-06 重庆橙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微创手术包含杠杆锁的细长管组件
CN114983625A (zh) * 2022-05-26 2022-09-02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 一种可调节鼻泪管支架及其置入装置
WO2023016213A1 (zh) * 2021-08-09 2023-02-16 上海微创心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柄、输送器及医用装置
WO2023016212A1 (zh) * 2021-08-09 2023-02-16 上海微创心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柄、输送器及医用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56343A (zh) * 2014-05-21 2017-02-22 波士顿科学医学有限公司 支架传送系统
CN106913408A (zh) * 2015-12-28 2017-07-04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输送系统及管腔支架系统
CN108156803A (zh) * 2015-09-18 2018-06-12 微仙美国有限公司 可推动的植入物传送系统
CN207871028U (zh) * 2017-10-24 2018-09-18 杭州启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操控的介入心脏瓣膜的输送系统
CN109700572A (zh) * 2018-12-29 2019-05-03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用于输送器的止缩装置及其输送器
CN109700564A (zh) * 2018-12-27 2019-05-03 东莞先健畅通医疗有限公司 输送装置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56343A (zh) * 2014-05-21 2017-02-22 波士顿科学医学有限公司 支架传送系统
CN108156803A (zh) * 2015-09-18 2018-06-12 微仙美国有限公司 可推动的植入物传送系统
CN106913408A (zh) * 2015-12-28 2017-07-04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输送系统及管腔支架系统
CN207871028U (zh) * 2017-10-24 2018-09-18 杭州启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操控的介入心脏瓣膜的输送系统
CN109700564A (zh) * 2018-12-27 2019-05-03 东莞先健畅通医疗有限公司 输送装置及系统
CN109700572A (zh) * 2018-12-29 2019-05-03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用于输送器的止缩装置及其输送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87955A (zh) * 2020-08-17 2020-11-06 重庆橙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微创手术包含杠杆锁的细长管组件
CN111887955B (zh) * 2020-08-17 2022-04-26 常州市康心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微创手术包含杠杆锁的细长管组件
WO2023016213A1 (zh) * 2021-08-09 2023-02-16 上海微创心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柄、输送器及医用装置
WO2023016212A1 (zh) * 2021-08-09 2023-02-16 上海微创心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柄、输送器及医用装置
CN114983625A (zh) * 2022-05-26 2022-09-02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 一种可调节鼻泪管支架及其置入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74502B (zh) 2022-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74502B (zh) 输送器以及植入件输送系统
US9060895B2 (en) Rotational controlled deployment device
EP2271290B1 (en) Implant release mechanism
EP3503811B1 (en) Adjustable guidewire receiving member
US10729831B2 (en) Inflow cannula tunneling tool allowing quick exchange with dilating plug
CA2588795C (en) Delivery system
EP2907485A1 (en) Deployment handle for a prosthesis delivery device
JP2009521992A (ja) カテーテルとルアーのアッセンブリを連結するカテーテルコネクタアッセンブリとその方法
CN105105870B (zh) 一种心脏瓣膜输送装置
CN112603599A (zh) 一种植入物输送系统
EP4082491A1 (en) Implant delivery system
CN109199660B (zh) 一种医用输送装置及其输送系统
CN109700571B (zh) 输送器及其输送系统
US10010344B2 (en) Self-dilating catheter introducer with obturator and method of use
CN110811946A (zh) 一种输送装置
CN109758279B (zh) 输送器
EP3300484B1 (en) Inflow cannula tunneling tool allowing quick exchange with dilating plug
CN215024923U (zh) 机械式插接自锁球囊三通手柄及应用其的球囊导管系统
KR102665074B1 (ko) 이식물 이송 시스템
CN115363835B (zh) 用于输送堆叠式覆膜支架的输送器
JP2018516694A (ja) カテーテルアセンブリ
CN116942365A (zh) 输送装置及输送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