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74481B - 滤器及滤器系统 - Google Patents

滤器及滤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74481B
CN110974481B CN201911258881.6A CN201911258881A CN110974481B CN 110974481 B CN110974481 B CN 110974481B CN 201911258881 A CN201911258881 A CN 201911258881A CN 110974481 B CN110974481 B CN 1109744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conductor
main structure
supply conductor
power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5888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74481A (zh
Inventor
邱礼彪
李思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fetech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fetech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fetech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fetech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5888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7448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744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744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744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744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1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18/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 A61B18/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by passing a current through the tissue to be heated, e.g. high-frequency curr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2018/00315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for treatment of particular body parts
    • A61B2018/00345Vascular system
    • A61B2018/00404Blood vessels other than those in or around the hear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2018/00571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for achieving a particular surgical effect
    • A61B2018/00595Cauteriza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Cardiolog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Transplantation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滤器及滤器系统,该滤器包括主体结构以及连接于主体结构端部的回收件,主体结构包括若干个支撑杆,支撑杆具有支撑部;滤器还包括导电体,导电体设置在主体结构上,并与回收件电连接,导电体的至少部分结构外露于支撑部,导电体通电后使主体结构与附着在主体结构上的附着物分离。本发明滤器及滤器系统的有益效果:通过在滤器上设置导电体,实现对新生血管内皮组织进行电消融,从而防止滤器放置在血管中时间较长而被新生血管内皮包覆而难以脱除回收。

Description

滤器及滤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入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滤器及滤器系统。
背景技术
肺栓塞是由于内源性或外源性的栓子堵塞肺动脉主干或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这种病症会累及脑、心、肾等重要器官,严重者甚至波及整个循环和呼吸系统而导致生命危险。现有的治疗方法中,有一种是在血管中植入临时的腔静脉滤器(以下简称滤器),通过滤器拦截较大的血栓,防止其在重要脏器等位置堵塞血管,避免造成患者脏器缺氧损坏。这种滤器的结构简单,依靠自膨胀性在血管壁上固定,待病变缓解或解除后再撤掉该滤器。但是,由于在血管中放置的时间较长,滤器容易被新生血管内皮包覆导致难以回收。
目前,有一种回收方式是在滤器的回收鞘管端口设置消融结构,该种方式,是在滤器收入鞘管的过程中通过鞘管上的消融结构对爬附在滤器上的内皮进行消融,采用这种方式回收滤器时,滤器会带动爬附在其上的血管内皮一起朝鞘管内移动,导致血管组织被撕扯,对血管组织造成损害,此时再通过鞘管端口上的消融结构进行消融,会进一步损害血管组织,并容易造成血栓形成。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滤器及滤器系统,以解决滤器被新生血管内皮包覆而难以脱除回收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滤器,包括主体结构以及连接于所述主体结构端部的回收件,所述主体结构包括若干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具有支撑部;所述滤器还包括导电体,所述导电体设置在所述主体结构上,并与所述回收件电连接,所述导电体的至少部分结构外露于所述支撑部,所述导电体通电后使所述主体结构与附着在所述主体结构上的附着物分离。
在本发明所述的滤器中,所述支撑杆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沿所述支撑杆的轴向延伸,并用于容置所述导电体。
在本发明所述的滤器中,所述支撑杆上设有夹持部,当所述导电体置入所述卡槽时,所述夹持部将所述导电体限位在所述卡槽内。
在本发明所述的滤器中,所述卡槽的横截面呈圆弧形,其圆心角大于180°,所述卡槽的开口端处形成所述夹持部。
在本发明所述的滤器中,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导电体之间绝缘设置。
在本发明所述的滤器中,所述支撑杆的外表面覆设有绝缘层。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滤器系统,包括抓捕装置,以及如上述所述的滤器,所述抓捕装置包括抓捕器、与所述抓捕器连接的操纵杆以及与所述抓捕器电连接的电源组件,所述抓捕器用于抓捕所述滤器的回收件,并与所述回收件电连接。
在本发明所述的滤器系统中,所述抓捕器包括供电导体,所述供电导体具有与所述回收件配合的抓捕环,所述抓捕环的内径大小可调节。
在本发明所述的滤器系统中,所述抓捕器还包括弹簧管,所述弹簧管套设在所述抓捕环外。
在本发明所述的滤器系统中,所述抓捕环为开口环,所述操纵杆内设有沿轴向贯穿的内腔,所述供电导体可活动的位于所述内腔中,所述供电导体的一端从所述内腔中穿出、并固定在操纵杆的远端,所述供电导体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内腔从所述操纵杆的近端穿出后与所述电源组件电连接,所述供电导体在所述操纵杆的远端侧形成所述抓捕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滤器及滤器系统,通过在滤器上设置导电体,实现对新生血管内皮组织进行电消融,从而防止滤器放置在血管中时间较长而被新生血管内皮包覆而难以脱除回收。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滤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一实施例的滤器系统的滤器结构示意图;
图2(b)为图2(a)中圆圈部分结构的横截面放大示意图;
图3(a)为图2(a)示出的滤器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3(b)为图3(a)中圆圈部分结构的横截面放大示意图;
图4(a)为一实施例的滤器系统中,抓捕装置的抓捕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b)为图4(a)示出的抓捕器中,弹簧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c)为图4(b)示出的弹簧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d)为图4(a)示出的抓捕器中,供电导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实施例中的滤器系统中,操纵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了操纵杆在A-A处和B-B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实施例中的滤器系统中,抓捕装置的锁紧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实施例中的滤器系统中,抓捕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8为另一实施例的滤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示出的滤器系统中,操纵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了操纵杆在C-C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8示出的滤器系统中,抓捕装置的抓捕器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8示出的滤器系统中,抓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示出滤器系统的抓捕装置中,锁紧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1示出滤器系统的抓捕装置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1示出滤器系统的抓捕装置中,旋转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1示出滤器系统的抓捕装置中,手持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1中圆圈部分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在介入医疗器械领域,一般将植入人体或动物体内的医疗器械的距离操作者较近的一端称为“近端”,将距离操作者较远的一端称为“远端”,并依据此原理定义医疗器械的任一部件的“近端”和“远端”。“轴向”一般是指医疗器械在被输送时的长度方向,“径向”一般是指医疗器械的与其“轴向”垂直的方向,并依据此原理定义医疗器械的任一部件的“轴向”和“径向”。
实施例一
参阅图1所示,一实施例中的一种滤器系统100,包括滤器10和抓捕装置20。
滤器10用于植入到血管中,通过拦截较大的血栓,以起到过滤血液效果,防止血栓在重要脏器等位置堵塞血管而造成脏器缺氧损坏。
结合图2(a)所示,滤器10包括主体结构12以及连接于主体结构12端部的回收件11。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结构12由自膨胀性优越的管材如镍钛管切割定型而成,例如,结合图3(a)所示,主体结构12采用镍钛管切割、定型而成,其包括第一连接件121、第二连接件123以及连接于第一连接件121和第二连接件123之间的若干个支撑杆122。支撑杆122的数量可以是3个或3个以上,在此不作限定。支撑杆122包括第一滤网122a、第二滤网122b以及连接于第一滤网122a与第二滤网122b之间的支撑部122c,第一滤网122a与第一连接件121固定连接,第二滤网122b与第二连接件123固定连接,滤器10释放后,支撑部122c抵接至血管内壁,将滤器10固定在血管内。
用于形成主体结构12的管材的外径尺寸可以为0.2mm-4mm,对于形成主体结构12的管材的尺寸,在此不作限定。
回收件11可以是通过焊接、螺纹连接等连接方式与主体结构12的第一连接件121或第二连接件123相连,并用于供抓捕装置20抓捕,以便抓捕装置20能够牵引滤器10移动。
结合图2(b)所示,滤器10还包括导电体13,导电体13设置在主体结构12上,并与回收件11电连接。导电体13的至少部分结构外露于支撑杆122的支撑部122c,当导电体13通电后,导电体13可以清除包覆在支撑部122c上的附着物(如血管内皮组织),方便对滤器10进行回收。导电体13可以是普通的金属导线,也可以是导电性能较好的线材,在此不作限定。
具体地,结合图3(b)所示,主体结构12的支撑杆122上开设有卡槽1221,卡槽1221沿支撑杆122的轴向延伸,并用于容置导电体13。支撑杆122的卡槽1221呈开放式结构,以便置入导电体13。卡槽1221的开口端处形成两夹持部1222,以便在导电体13置入卡槽1221后,两夹持部1222能够限制导电体13从支撑杆122脱落,进而对导电体13起到较好的固定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卡槽1221的横截面呈圆弧形,其圆心角大于180°,从而卡槽1221的开口端自然形成两夹持部1222,以将导电体13夹持限位于卡槽1221内。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卡槽1221的横截面所对应的圆弧,其圆心角也可以是小于或等于180°。在支撑杆122的相应位置通过封胶或焊接等连接方式,也可以形成两夹持部1222。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限制夹持部1222的具体结构,只要夹持部1222设置在支撑杆122上,可限制导电体13从支撑杆122脱落即可。例如,夹持部1222为弹性杆状结构,此时夹持部1222的一端固定在支撑杆122的下表面,另一端朝导电体13的一侧延伸,当导电体13置入卡槽1221后,两夹持部1222配合限制导电体13从支撑杆122脱落。
需要说明的是,卡槽1221是开放式结构,导电体13固定设置于卡槽1221时,部分结构外露于支撑杆122,从而在滤器10植入血管时,导电体13外露于支撑杆122的部分可与血管内皮组织相接触,进而可以通过对导电体13通电来实现对新生血管内皮组织进行消融,因此,通过在主体结构12上设置外露的导电体13可以适应对新生血管内皮进行电消融的需要,在电消融后,清除新生血管内皮对滤器10的包覆,以便回收滤器10。
支撑杆122与导电体13之间绝缘设置,从而避免导电体13通电时,支撑杆122带电而损伤与支撑杆122相贴合的血管组织。
参阅图2(b)所示,支撑杆122的表面覆设有绝缘层14,从而在导电体13容置于卡槽1221时,绝缘层14阻隔在支撑杆122与导电体13之间,从而防止导电体13与支撑杆122电性相连,也即,导电体13通电时,在支撑杆122的表面的绝缘层14的电性绝缘下,电流不会传导至支撑杆122,进而避免支撑杆122带电而损伤血管组织。
在本实施例中,滤器10为两端封闭的框架式滤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知晓,本实施例的封闭框架式滤器仅用作举例,在其他实施例中,滤器10还可以为单伞开放式滤器。其中,单伞开放式滤器包括多根支撑杆,多根支撑杆的一端为开放端,另一端汇聚在一起与回收件连接,导电体设置在回收件与支撑杆上,使回收件与支撑杆电连接。
再次参阅图1所示,抓捕装置20包括抓捕器21、操纵杆22、锁紧件23以及电源组件24。
结合图4(a)和4(d)所示,抓捕器21用于抓捕滤器10的回收件11,并与回收件11电连接。抓捕器21包括弹簧管211和供电导体212,供电导体212的远端设置有内径大小可调节的抓捕环2123,该抓捕环2123为开口环,弹簧管211套设在该抓捕环2123外。
在一些实施例中,抓捕环2123被预定型成类圆环状,当抓捕器21从鞘管中释放后,抓捕环2123自动回复至类圆环状。弹簧管211套在供电导体212的抓捕环2123外,由于弹簧管211具有弹性变形能力,当抓捕环2123所包围的内径缩小时,弹簧管211可跟随抓捕环2123一起变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2(a)所示,回收件11呈勾状,其具有朝向远端的开口,从而利用抓捕装置20对其进行抓捕。当抓捕环2123套在回收件11上后,使抓捕环2123整体收缩,即,减小抓捕环2123所包围的环内径,将抓捕环2123与回收件11紧紧连接在一起,从而避免抓捕环2123与回收件11脱离,提高滤器10回收的成功率。
结合图4(b)所示,弹簧管211具有相对的第一端2111和第二端2112,第一端2111和第二端2112中的至少一个固定在抓捕环2123上,从而在牵引供电导体212时,抓捕环2123所包围的内径收缩的过程中,弹簧管211能更好的随抓捕环2123一起收缩。
图4(c)为弹簧管21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弹簧管211采用具有较好的形状记忆性能的材质制成,如镍钛合金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弹簧管211被预定型成类圆环状,由于弹簧管211具有较好的形状记忆性能,当抓捕器21从鞘管中释放后,弹簧管211自动回复至类圆环状,并使包覆在其内的抓捕环2123呈类圆环状,弹簧管211可避免抓捕环2123在血流冲击下变形,使抓捕环2123维持较大内径,便于套接至滤器10上进行抓捕。
需要说明的是,弹簧管211套在供电导体212的抓捕环2123外时,可增加抓捕环2123的整体尺寸,这样便可以增加抓捕环2123在x光下的可探测性,回收时可准确地将抓捕环2123套住回收件11。
结合图5所示,操纵杆22具有相对的远端221和近端222,且内开设有第一内腔223和第二内腔224。第一内腔223贯穿至操纵杆22的远端221和近端222,第二内腔224至少贯穿操纵杆22的远端221。结合图4(d)、图5和图7所示,供电导体212具有相对的远端端口2121和近端端口2122,操纵杆22和抓捕器21配合后,第二内腔224固定供电导体212的远端端口2121,供电导体212可轴向移动地穿设于第一内腔223,且供电导体212近端端口2122穿过操纵杆22的近端222并与电源组件24电性连接,使供电导体212在操纵杆22的远端侧形成所述抓捕环2123。
继续参阅图5所示,操纵杆22的近端222设有斜面螺纹225,同时,操纵杆22的近端222开设有径向贯穿至第一内腔223的多个切槽226,多个切槽226在操纵杆22的近端分隔出多个周向彼此间隔的瓣227。由于供电导体212穿设于第一内腔223,从而供电导体212穿过第一内腔223后,瓣227围设于供电导体212的周侧,这样瓣227受径向挤压时能够夹持固定供电导体212,使得供电导体212轴向限位于操纵杆22。
需要说明的是,切槽226的数量可以是2个或2个以上。
如图5所示,4个切槽226在操纵杆22的近端222分隔出4个瓣227。在其他实施例中,操纵杆22的近端222被分隔出至少2个瓣227。
结合图6所示,锁紧件23设有斜面内螺纹23a和通孔23b,斜面内螺纹23a能够与操纵杆22上的斜面螺纹225配合。在锁紧件23与操纵杆22的近端222螺纹配合后,穿设于操纵杆22的供电导体212能够从通孔23b穿出,以与电源组件24相连接。
当锁紧件23通过斜面内螺纹23a配合于操纵杆22的斜面螺纹225时,随着旋拧锁紧件23,锁紧件23将径向挤压斜面螺纹225处的瓣227,由于瓣227之间通过切槽226隔开,从而瓣227受到锁紧件23的径向挤压时能够径向收紧,进而将第一内腔223内的供电导体212夹紧,将供电导体212的抓捕环2123维持在固定的内径,从而保持对滤器10的抓捕,避免滤器10从抓捕环2123松脱。相应地,需要解除对滤器10的抓捕时,解除锁紧件23对瓣227的径向挤压,便可以适应供电导体212在操纵杆22内轴向移动,使抓捕环2123所包围的内径增大。
如图7所示,抓捕装置20的抓捕器21的抓捕环2123,常态处于一个尺寸较大的环线。当抓捕环2123挂上回收件11时,旋松锁紧件23,解除供电导体212与操纵杆22之间的紧固连接,然后朝近端回拉供电导体212,使抓捕环2123包围的内径减小,当抓捕环2123的内径无法继续减小时,抓捕环2123与回收件11抓牢,此时旋紧锁紧件23,通过锁紧件23与操纵杆22配合将第一内腔223内的供电导体212夹紧,然后利用外接电源组件与电源组件24连接,通过供电导体212向滤器10上的导电体13供电,以使得导电体13对新生内皮组织进行电消融,减少新生内皮组织对滤器10的包裹力,从而达到更好的回收。
进一步地,锁紧件23和电源组件24之间的供电导体212附有绝缘层,以避免通电后对操作者或病人造成伤害。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知晓,本实施例的抓捕装置20仅用作举例,并不对本申请进行限制,本申请的抓捕装置20还可以为其它结构,只要抓捕装置20能向滤器10导电即可。例如,在其他实施例中,抓捕装置20包括抓捕器21、操纵杆22以及电源组件24,抓捕器21固定在操纵杆22的远端,并与电源组件24电连接,抓捕器21具有内径大小可调节的抓捕环2123。在该实施例中,抓捕装置20不包括锁紧件23,操纵杆22的近端无需设置斜面螺纹225及切槽226等结构。或者,在其他实施例中,抓捕装置20包括抓捕器21、操纵杆22以及电源组件24,抓捕器21固定在操纵杆22的远端,并与电源组件24电连接,抓捕器21的抓捕环2123的内径大小不可调节。
实施例二
结合图8所示,实施例二的滤器系统100,包括滤器10和抓捕装置20,滤器10的结构与实施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抓捕装置20的结构不同。
具体地,抓捕装置20包括抓捕器21、操纵杆22、手柄230。
其中,抓捕器21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的抓捕器21结构相同,也即抓捕器21包括弹簧管211和供电导体212,结合图4(a)和图4(d)所示,供电导体212的远端设置有内径大小可调节的抓捕环2123,弹簧管211套设在该抓捕环2123外。弹簧管211和供电导体212的结构可参考实施例一,在此不再赘述。
操纵杆22的近端222与手柄230相连。抓捕器21的供电导体212可移动地穿设于操纵杆22,供电导体212的远端端口2121从操纵杆22的远端221穿出,供电导体212的近端端口2122穿过操纵杆22的近端222,并连接于手柄230,且在手柄230的操控下,供电导体212能够在操纵杆22内轴向移动,从而调整抓捕环2123所包围的内径大小,以便对滤器10的回收件11进行抓捕。
该实施例中,操纵杆22的近端无需设置斜面螺纹225及切槽226等结构。
具体地,结合图9所示,操纵杆22内开设有第一内腔223和第二内腔224。第一内腔223贯穿至操纵杆22的远端221和近端222,第二内腔224至少贯穿操纵杆22的远端221。结合图4(d)和图10所示,操纵杆22和抓捕器21配合后,第二内腔224固定供电导体212的远端端口2121,供电导体212可轴向移动地穿设于第一内腔223,且供电导体212的近端端口2122穿过操纵杆22的近端222,以便与位于手柄230内的电源组件235(参阅图11所示)相连。
结合图11所示,手柄230包括锁紧盖231、连接件232、旋转件233、手持部234、电源组件235和滑块236。
其中,锁紧盖231与连接件232螺纹配合,且能够径向挤压连接件232,以使得连接件232夹持固定穿设于连接件232的操纵杆22。供电导体212固定连接于滑块236,滑块236在旋转件233的驱使下能够带动供电导体212在操纵杆22内轴向移动,进而调整供电导体212的抓捕环2123的大小,以适应抓捕需要。
结合图12所示,锁紧盖231包含穿孔2311、螺纹孔2312以及锥形面2313。其中,穿孔2311轴向贯穿锁紧盖231,以与螺纹孔2312相连通,锥形面2313邻接于螺纹孔2312的背向穿孔2311的一侧。操纵杆22能够从穿孔2311穿过,以使得操纵杆22与手柄230相连。
结合图11和图13,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232为两个,两个连接件232相对间隔设置。每一连接件232包括相连的主体与导轨2324,主体上设有夹槽2321、螺纹2322、斜面2323和端面2325。操纵杆22从两个连接件232的夹槽2321中穿过,两个连接件232的螺纹2322与锁紧盖231的螺纹孔2312相配合,从而在锁紧盖231的锁紧下,两个连接件232连为一体,这样操纵杆22可以从两个连接件232的夹槽2321中穿过,并被两个连接件232夹紧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锥形面2313倾角小于斜面2323倾角,也即锥形面2313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比斜面2323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小。从而在锁紧盖231与两个连接件232装配的过程中,两个连接件232在锁紧盖231的径向挤压下,对穿过夹槽2321的操纵杆22施加足够的径向夹持力,从而将操纵杆22牢牢固定在两个连接件232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限制连接件232与操纵杆22紧固连接的具体方式。例如,在其它实施例中,连接件232的主体采用硅胶等弹性材料制成,当锁紧盖231套在连接件232的主体上时,锁紧盖231径向挤压连接件232的主体,连接件232的主体发生弹性变形,使连接件232与操纵杆22紧固连接。
结合图14所示,旋转件233为中空的管状结构,其内设有内螺纹2331。旋转件233的外部设有凸点2332,凸点2332方便操作者对旋转件233施加外力,以对旋转件233进行旋转操作,从而通过内螺纹2331螺合传动滑块236轴向移动。
具体地,结合图16所示,滑块236设有导孔2361、滑孔2362和外螺纹2363。其中,导孔2361能够供操纵杆22内的供电导体212穿过,供电导体212固定于导孔2361内,也即供电导体212与滑块236固定连接,以在滑块236沿导轨2324移动时,供电导体212随滑块236一起移动。滑孔2362与连接件232的导轨2324相配合,使得滑块236能够沿导轨2324相对连接件232滑动。
滑块236的外螺纹2363与旋转件233的内螺纹2331相配合,从而旋转件233旋转运动时,滑块236沿导轨2324移动。连接在操纵杆22内的供电导体212从导孔2361中穿过,并与导孔2361固定连接,使得供电导体212可随滑块236一起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滑块236上的滑孔2362数量与导轨2324相适应,使得滑孔2362与导轨2324对应地滑动配合。例如,每一连接件232分别设有1个导轨2324,则滑块236上设有两个分别与两个导轨2324进行配合的滑孔2362。对于滑块236与滑孔2362的数量,也可以是3个或3个以上,在此不做限定。
结合图15所示,手持部234设有插槽2341、中心孔2342和插孔2343,两个连接件232的导轨2324分别固定地插设于手持部234的插槽2341内,从而使得连接件232与手持部234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手持部234与连接件232的端面2325间隔设置,以形成容置旋转件233并对旋转件233进行轴向限位的设置空间,确切的说,旋转件233设置在连接件232的端面2325与手持部234之间,轴向被限制在两者之间,而仅能绕轴向旋转运动,从而在旋转件233旋转运动时,旋转件233螺合传动与其螺纹配合的滑块236沿导轨2324移动,进而使得滑块236带动供电导体212在操纵杆22内轴向移动,以适应调整抓捕环2123所包围的内径大小,满足抓捕需要。
继续参阅图15所示,手持部234上的中心孔2342能够满足供电导体212穿过需要,以使得供电导体212能够与电源组件235相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手持部234上的中心孔2342与滑块236上的导孔2361以及锁紧盖231的穿孔2311,三者基本保持同轴,从而从操纵杆22穿出的供电导体212依次穿经导孔2361和中心孔2342,并与电源组件235相连接时,滑块236对供电导体212的牵引力方向基本与供电导体212的延伸方向一致,从而避免供电导体212的牵引力方向偏离供电导体212的延伸方向而导致供电导体212移动过程中容易发生磨损。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组件235设于手持部234内,并位于中心孔2342与插孔2343之间,从而既满足供电导体212穿过中心孔2342而与电源组件24相连接的需要,又能通过插孔2343方便地将外接电源与电源组件235相连接,以适应对供电导体212的通电需要。
下面仅以举例的形式对抓捕装置20的装配方式加以说明,并非对本申请抓捕装置20的限定,确切的说,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对本实施例的抓捕装置20进行装配。
第一步,将供电导体212穿入弹簧管211,供电导体2121的远端端口2121固定在操纵杆22上的第二内腔224上,近端端口2122穿过操纵杆22的第一内腔223。第二步,将操纵杆22的远端222穿过锁紧盖231的穿孔2311,并到达连接件232的夹槽2321,再通过锁紧盖231的螺纹孔2312和连接件232的螺纹2322配合,以使得连接件232夹持固定操纵杆22。第三步,将滑块236与连接件232配合,导轨2324分别穿过滑块236的滑孔2362,此时,使供电导体212的近端端口2122延伸至滑块236的导孔2361,并把供电导体212固定在导孔2361中,使供电导体212能够跟随滑块236一起移动。第四步,将旋转件233的内螺纹2331与滑块236的外螺纹2363配合,再将手持部234与连接件232配合,使得导轨2324插入手持部234的插槽2341中,可通过紧配合或者粘胶的方式固定,从而将旋转件233轴向限位于手持部234与连接件232的端面2325之间。将供电导体212的近端端口2122穿过手持部234的中心孔2342,并与电源组件235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的抓捕装置20的抓捕器21,常态处于一个环径较大的一个状态,当抓捕器21挂上回收件11时,通过调节手柄230的旋转件233,旋转件233带动滑块236沿轴向移动,固定在滑块236上的供电导体212跟随滑块236一起移动,使得抓捕器21的环径慢慢变小,直到牢牢的抓捕住回收件11,此时利用外接电源组件与手柄230的电源组件235连接,通电后,电源组件235接通滤器10上的导电体13,以对新生内皮组织进行消融,减少内皮组织对滤器10的包裹,以便更好的回收滤器10。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滤器,包括主体结构以及连接于所述主体结构端部的回收件,所述主体结构包括若干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具有支撑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用于在所述滤器释放于血管后抵接至血管内壁;所述滤器还包括导电体,所述导电体设置在所述主体结构的内侧,并与所述回收件电连接,所述导电体的至少部分结构外露于所述支撑部,且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导电体之间绝缘设置,所述导电体通电后使所述主体结构与附着在所述主体结构上的血管内皮组织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沿所述支撑杆的轴向延伸,并用于容置所述导电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上设有夹持部,当所述导电体置入所述卡槽时,所述夹持部将所述导电体限位在所述卡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的横截面呈圆弧形,其圆心角大于180°,所述卡槽的开口端处形成所述夹持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外表面覆设有绝缘层。
6.一种滤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抓捕装置,以及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滤器,所述抓捕装置包括抓捕器、与所述抓捕器连接的操纵杆以及与所述抓捕器电连接的电源组件,所述抓捕器用于抓捕所述滤器的回收件,并与所述回收件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滤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捕器包括供电导体,所述供电导体具有与所述回收件配合的抓捕环,所述抓捕环的内径大小可调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滤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捕器还包括弹簧管,所述弹簧管套设在所述抓捕环外。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滤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杆内设有沿轴向贯穿的内腔,所述供电导体可活动的位于所述内腔中,所述供电导体的一端从所述内腔中穿出、并固定在操纵杆的远端,所述供电导体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内腔从所述操纵杆的近端穿出后与所述电源组件电连接,所述供电导体在所述操纵杆的远端侧形成所述抓捕环。
CN201911258881.6A 2019-12-10 2019-12-10 滤器及滤器系统 Active CN1109744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58881.6A CN110974481B (zh) 2019-12-10 2019-12-10 滤器及滤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58881.6A CN110974481B (zh) 2019-12-10 2019-12-10 滤器及滤器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74481A CN110974481A (zh) 2020-04-10
CN110974481B true CN110974481B (zh) 2022-09-09

Family

ID=700919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58881.6A Active CN110974481B (zh) 2019-12-10 2019-12-10 滤器及滤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74481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22668A2 (en) * 2013-08-14 2015-02-19 La Vita Technologies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treating auto-immune diseases by ablative neuromodulation
EP3302309A4 (en) * 2015-06-06 2019-02-06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ICE FOR HIGH-FREQUENCY ELECTRO-THROMBECTOMY
CN207168608U (zh) * 2017-01-06 2018-04-03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可回收式动脉血管滤器
CN109199632B (zh) * 2018-09-26 2024-02-20 李雷 下腔静脉栓塞过滤器
CN109730801B (zh) * 2018-12-19 2021-06-29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滤器回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74481A (zh) 2020-04-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34699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lant Delivery
DE69736607T2 (de) Chirurgische kauterisationsschlingenvorrichtung und herstellungsverfahren
US10874852B2 (en) Intracardiac capsule and explantation accessory
US7101379B2 (en) Retrieval basket for a surgical device and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DE60215757T2 (de) Systeme für Vorhof-Defibrillation
US7011671B2 (en) Cardiac implant device tether system and method
US4886065A (en) In vivo electrode implanting system
JP4198317B2 (ja) 最小侵襲的医療用回収装置
US8679134B2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delivering sutures in tissue
EP2783658B1 (en) Medical device retrieval apparatus
EP1750589A2 (en) Percutaneous vein harvester
JP2016531691A (ja) リードを患者から抜去するエキストラクタ
CN110974481B (zh) 滤器及滤器系统
JP6823088B2 (ja) 止血クリップの為の再搭載可能なアプリケータ
CN110916848B (zh) 滤器
CN111067661B (zh) 手柄结构、具有该手柄结构的抓捕装置及滤器系统
CN216060638U (zh) 封堵器械
CN109771090B (zh) 预防脑栓塞的血栓过滤器
CN211934425U (zh) 抓捕装置及滤器系统
CN209932890U (zh) 血栓捕获系统
US10092386B1 (en) Multi lumen IVC filter retrieval device
CN116492106A (zh) 一种医疗器械操作装置及其系统
CN118044914A (zh) 可解脱远端保护器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