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71703A - 基于连接池的服务请求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基于连接池的服务请求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71703A
CN110971703A CN201911268212.7A CN201911268212A CN110971703A CN 110971703 A CN110971703 A CN 110971703A CN 201911268212 A CN201911268212 A CN 201911268212A CN 110971703 A CN110971703 A CN 1109717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on
service
connection pool
request
service prov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6821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71703B (zh
Inventor
刘海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6821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7170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717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717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717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717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连接池的服务请求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服务请求设备发送的访问请求;通过连接池中的有效连接将访问请求发送给服务提供设备;接收服务提供设备发送的对应于访问请求的响应数据;将响应数据发送给服务请求设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转服务器对连接池进行统一管理,服务请求设备可以直接采用该连接池中有效连接进行服务请求,降低了请求的延迟。

Description

基于连接池的服务请求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连接池的服务请求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实现业务的业务系统常常请求其它设备提供服务。
在相关技术中,在进行服务请求时,主要是采用短连接的方式,也即业务系统(也可以称服务请求设备)先与服务提供设备通过TCP三次握手建立连接,再通过建立的连接实现数据访问,等到数据访问结束后,再通过四次挥手关闭连接。
在上述相关技术中,由于每次进行服务请求都需要建立连接和关闭连接,导致请求延迟较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连接池的服务请求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可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由于每次进行服务请求都需要建立连接和关闭连接,导致请求延迟较高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连接池的服务请求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服务请求设备发送的访问请求,所述访问请求用于请求访问服务提供设备,所述服务请求设备和所述服务提供设备处于两个不同的地域;
通过连接池中的有效连接将所述访问请求发送给所述服务提供设备,所述连接池由所述服务请求设备和所述服务提供设备之间的中转服务器管理;
接收所述服务提供设备发送的对应于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数据;
将所述响应数据发送给所述服务请求设备。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连接池的服务请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服务请求设备发送的访问请求,所述访问请求用于请求访问服务提供设备,所述服务请求设备和所述服务提供设备处于两个不同的地域;
请求发送模块,用于通过连接池中的有效连接将所述访问请求发送给所述服务提供设备,所述连接池由所述服务请求设备和所述服务提供设备之间的中转服务器管理;
响应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服务提供设备发送的对应于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数据;
响应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响应数据发送给所述服务请求设备。
再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述方面所述的基于连接池的服务请求方法。
再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述方面所述的基于连接池的服务请求方法。
还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上述基于连接池的服务请求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中转服务器管理连接池,并在接收到服务请求设备发送的访问请求之后,直接通过该连接池中的连接将该访问请求发送给服务提供设备,并将服务提供设备返回的响应数据发送给服务请求设备。相比于相关技术中,每次进行服务请求都需要建立连接和关闭连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转服务器对连接池进行统一管理,服务请求设备可以直接采用该连接池中有效连接进行服务请求,降低了请求的延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实施环境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连接池的服务请求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连接池的服务请求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例性示出了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方案后请求延迟时间的示意图;
图5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一个连接池使用效率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连接池的服务请求装置的框图;
图7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连接池的服务请求装置的框图;
图8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请参考图1,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实施环境的示意图。该实施环境可以包括:服务请求设备10、中转服务器20和服务提供设备30。
上述服务请求设备10可以通过网络向服务提供设备30请求服务。该服务请求设备10可以是诸如手机、平板电脑、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台式电脑等终端,也可以是服务器,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上述服务请求设备10包括不止一个。
上述中转服务器20可以通过无线网络分别与服务请求设备10和服务提供设备20进行通信,并对服务请求设备10和服务提供设备20之间的信息进行中转以实现服务请求设备10和服务提供设备20之间的通信。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中转服务器20还用于管理连接池,该连接池中存在多个连接。中转服务器20在接收到服务请求设备10发送的请求之后,可以选择连接池中的一个连接来将请求发送给服务提供设备20。
上述服务提供设备30可以通过网络向服务请求设备100提供服务。该服务提供设备30可以是诸如手机、平板电脑、PC、台式电脑等终端,也可以是服务器,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上述服务提供设备30包括不止一个。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上述服务请求设备10和服务提供设备30处于两个不同的地域。也就是说,服务请求设备10和服务提供设备30处于两个不同的地理位置区域,该两个不同的地理位置区域之间存在一定距离。可选地,上述服务请求设备10和服务提供设备30可以处于一个国家中两个不同的城市,也可以处于两个不同的国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当服务请求设备10和服务提供设备30处于两个不同的地域时,尤其是处于两个不同的国家时,由于存在较远的距离,若采用短连接的方式,则容易造成请求延迟高的问题。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服务器可以是独立的物理服务器,也可以是多个物理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分布式系统,还可以是提供云服务、云数据库、云计算、云函数、云存储、网络服务、云通信、中间件服务、域名服务、安全服务、CDN(Content DeliveryNetwork,内容分发网络)、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平台等基础云计算服务的云服务器,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其中,云技术(Cloud technology)是指在广域网或局域网内将硬件、软件、网络等系列资源统一起来,实现数据的计算、储存、处理和共享的一种托管技术。
云技术是基于云计算商业模式应用的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整合技术、管理平台技术、应用技术等的总称,可以组成资源池,按需所用,灵活便利。云计算技术将变成重要支撑。技术网络系统的后台服务需要大量的计算、存储资源,如视频网站、图片类网站和更多的门户网站。伴随着互联网行业的高度发展和应用,将来每个物品都有可能存在自己的识别标志,都需要传输到后台系统进行逻辑处理,不同程度级别的数据将会分开处理,各类行业数据皆需要强大的系统后盾支撑,只能通过云计算来实现。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指IT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资源;广义云计算指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服务。这种服务可以是IT和软件、互联网相关,也可是其他服务。云计算是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分布式计算(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计算(Parallel Computing)、效用计算(Utility Computing)、网络存储(Network StorageTechnologies)、虚拟化(Virtualization)、负载均衡(Load Balance)等传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
下面,通过几个实施例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介绍说明。
请参考图2,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连接池的服务请求方法的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主要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实施环境的中转服务器中来举例说明。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步骤201,接收服务请求设备发送的访问请求。
当服务请求设备需要访问服务提供设备时,服务请求设备可以向中转服务器发送访问请求,该访问请求用于请求访问服务提供设备。
对应地,中转服务器可以接收服务请求设备发送的访问请求。
可选地,上述访问请求可以是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请求,也可以是HTTPS(Secure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安全超文本传输协议)请求,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其中,HTTPS也称HTTP的安全版,即HTTPS协议是在HTTP协议的基础上加入了SSL(Secure Sockets Layer,安全套接层)协议,SSL协议是依靠证书来验证服务器的身份,并为服务请求设备和服务发送设备之间的通信加密的安全协议。也就是说,当访问请求为HTTPS请求时,服务请求设备和服务发送设备之间还需要进行验证证书和密钥的过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服务请求设备和服务提供设备处于两个不同的地域。相关内容已在上文进行了介绍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202,通过连接池中的有效连接将访问请求发送给服务提供设备。
由于连接池由服务请求设备和服务提供设备之间的中转服务器管理,从而,中转服务器在接收到服务请求设备发送的访问请求之后,可以通过连接池中的有效连接将访问请求发送给服务提供设备。
上述连接池中包括至少一个有效连接,该有效连接是指空闲且可用的连接,中转服务器可以对该连接池进行配置、管理和维护。例如,中转服务器可以配置连接池的最小连接数、连接池的最大连接数、最大空闲时间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其中,上述最小连接数是指连接池初始化大小时的大小,也就是初始化连接池时,连接池中有效连接的数量。最大连接数是指连接池中允许连接的最大数目。最大空闲时间是指连接处于空闲状态的最大时长,当超过该时长时,连接就会断开,以保证连接池中连接的有效性。
步骤203,接收服务提供设备发送的对应于访问请求的响应数据。
之后,服务提供设备可以向中转服务器发送对应于访问请求的响应数据。
步骤204,将响应数据发送给服务请求设备。
中转服务器在接收到服务提供设备返回的响应数据之后,可以将该响应数据发送给服务请求设备。
可选地,中转服务器可以采用数据包的形式将响应数据发送给服务请求设备。在这种情况下,服务提供设备可以采用数据包的形式将响应数据发送给中转服务器。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中转服务器管理连接池,并在接收到服务请求设备发送的访问请求之后,直接通过该连接池中的连接将该访问请求发送给服务提供设备,并将服务提供设备返回的响应数据发送给服务请求设备。相比于相关技术中,每次进行服务请求都需要建立连接和关闭连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转服务器对连接池进行统一管理,服务请求设备可以直接采用该连接池中有效连接进行服务请求,降低了请求的延迟。
请参考图3,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连接池的服务请求方法的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主要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实施环境中来举例说明。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步骤301,服务请求设备向中转服务器发送访问请求。
上述访问请求用于请求访问服务提供设备,服务请求设备和服务提供设备处于两个不同的地域。
对应地,中转服务器接收服务请求设备发送的访问请求。
此步骤与上述图2实施例中步骤201的内容相同或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上述访问请求中还可以包括服务请求设备的标识信息。该标识信息用于唯一标识该服务请求设备。上述标识信息可以是该服务请求设备的设备序列号。
步骤302,中转服务器确定连接池中与设备标识相匹配的目标有效连接。
中转服务器在接收到上述访问请求之后,进一步可以确定连接池中与设备标识相匹配的目标有效连接。
可选地,中转服务器中存储有设备标识与有效连接之间的对应关系,一个设备标识可以对应于多个有效连接。
中转服务器在获取到设备标识之后,可以根据存储的对应关系,确定与该设备标识相匹配的目标有效连接。
可选地,在中转服务器确定连接池中与设备标识相匹配的目标有效连接之前,中转服务器还可以周期性检测连接池中的连接是否为有效连接;存储有效连接。上述有效连接是指空闲且可用的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中转服务器维护的连接池中的连接均为有效连接。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中转服务器周期性检测连接池中的连接是否为有效连接,可以包括以下几个子步骤:
(1)周期性检测连接池中各个连接处于空闲状态的时长是否小于第一预设时长。
(2)若连接池中的第一连接处于空闲状态的时长小于第一预设时长,则确定第一连接为有效连接。
(3)若连接池中的第二连接处于空闲状态的时长大于第一预设时长,则断开第二连接。
服务提供设备中可以设置连接回收时长,当超过该连接回收时长时,服务提供设备就主动断开连接,该连接就会失效。但中转服务器并没有感知到,而是继续使用该连接向服务提供设备发送访问请求,导致发生报错并提示连接已经重置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中转服务器可以设置第一预设时长,该第一预设时长可以小于上述连接回收时长。当中转服务器检测到连接池中的某个连接处于空闲状态的时长小于该第一预设时长时,就确定该连接为有效连接。当中转服务器检测到连接池中的某个连接处于空闲状态的时长大于该第一预设时长时,就确定该连接失效,并断开该连接。从而,在连接处于空闲状态的时长超过该连接回收时长之前,就断开该连接,避免了在连接失效的情况下中转服务器仍然使用该连接发送访问请求,保证了连接的有效性。
上述第一预设时长通常可以设置为2分钟,在实际情况中,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设定,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中转服务器周期性检测连接池中的连接是否为有效连接,可以包括以下几个子步骤:
(1)周期性检测连接池中各个连接的创建时长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时长。
上述创建时长是指连接从创建时刻到当前时刻的时间间隔。
(2)若连接池中的第三连接的创建时长小于第二预设时长,则确定第三连接为有效连接。
(3)若连接池中的第四连接的创建时长大于第二预设时长,则断开第四连接。
服务提供设备可以根据需求进行扩容或者缩容,而服务提供设备的扩容或者缩容对于中转服务器来说是未知的,中转服务器仍然按照未进行扩容或者缩容之前向服务提供设备发送访问请求,从而导致在服务提供设备在进行扩容或者缩容之后,服务提供设备负载不均衡。其中,服务提供设备进行扩容是指当需求增大时,原有服务提供设备中增加新的站点(新的设备),此时,需要将相邻站点的网络断开,将新站点增加进来;服务提供设备进行缩容是将服务提供设备不需要的站点从原网络中移除。
在这种情况下,中转服务器还可以设置第二预设时长,周期性检测连接池中各个连接的创建时长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时长,当连接池中的某个连接的创建时长小于第二预设时长,则确定该连接为有效连接。反之,当连接池中的某个连接的创建时长大于第二预设时长,则可以断开该连接。
中转服务器通过及时关闭已经创建的连接,从而可以在服务提供设备在进行扩容或者缩容之后,重新发起连接,避免了服务提供设备负载不均衡的问题。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中转服务器周期性检测连接池中的连接是否为有效连接,可以包括以下几个子步骤:
(1)周期性检测连接池中各个连接处于空闲状态的时长是否小于第一预设时长。
(2)若连接池中的第五连接处于空闲状态的时长小于第一预设时长,则检测该第五连接的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时长。
(3)若连接池中的第五连接的创建时长小于第二预设时长,则确定第五连接为有效连接。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中转服务器周期性检测连接池中的连接是否为有效连接,可以包括以下几个子步骤:
(1)周期性检测连接池中各个连接的创建时长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时长。
(2)若连接池中的第六连接的创建时长小于第二预设时长,则检测连接池中各个连接的创建时长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时长。
(3)若连接池中的第六连接处于空闲状态的时长小于第一预设时长,则确定第六连接为有效连接。
上述第三种实施方式和第四种实施方式是第一种实施方式与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合,也即同时考虑了服务提供设备中设置的连接回收时长以及服务提供设备进行扩容或者缩容的情况,从而进一步保证了连接池中连接的有效性。
步骤303,中转服务器通过目标有效连接将访问请求发送给服务提供设备。
在确定上述目标有效连接之后,中转服务器可以通过该目标有效连接将访问请求发送给服务提供设备。
对应地,服务提供设备通过该目标有效连接接收访问请求。
此步骤与上述图2实施例中步骤202的内容相同或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当连接池中不存在有效连接时,中转服务器可以创建新连接;之后就可以通过该新连接将访问请求发送给服务提供设备。
在这种情况下,中转服务器还可以执行以下几个步骤:
(1)周期性检测连接池中已经建立的连接的数量是否小于最大连接数。
(2)若连接池中已经建立的连接的数量小于最大连接数,则当连接池中不存在有效连接时,创建新连接。
(3)将新连接放入连接池中。
另外,若连接池中已经建立的连接的数量大于最大连接数,则可以等待第三预设时长,如果在第三预设时长内有连接断开,则可以将创建的新连接通过该新连接将访问请求发送给服务提供设备,并将该新连接放入连接池。如果在第三预设时长没有连接断开,则返回空值。
步骤304,服务提供设备通过目标有效连接向中转服务器发送对应于访问请求的响应数据。
服务提供设备在接收到上述访问请求之后,可以根据该访问请求获取对应于该访问请求的响应数据,并通过目标有效连接向中转服务器发送该响应数据。
可选地,服务提供设备可以采用数据包的形式将响应数据发送给中转服务器。
对应地,中转服务器接收所述服务提供设备发送的对应于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数据。
步骤305,中转服务器将响应数据发送给服务请求设备。
对应地,服务请求设备接收响应数据。
可选地,中转服务器可以采用数据包的形式将响应数据发送给服务请求设备。
此步骤与上述图2实施例中步骤204的内容相同或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中转服务器将响应数据发送给服务请求设备之后,还可以将目标有效连接放入连接池中,并更新连接池中已经建立的连接的数量。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中转服务器管理连接池,并在接收到服务请求设备发送的访问请求之后,直接通过该连接池中的连接将该访问请求发送给服务提供设备,并将服务提供设备返回的响应数据发送给服务请求设备。每次进行服务请求都需要建立连接和关闭连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转服务器对连接池进行统一管理,服务请求设备可以直接采用该连接池中有效连接进行服务请求,降低了请求的延迟。
另外,中转服务器通过将处于空闲状态的时长超过预设时长的连接及时断开,避免了在连接失效的情况下中转服务器仍然使用该连接发送访问请求,保证了连接的有效性。
另外,中转服务器通过及时关闭已经创建的连接,从而可以在服务提供设备在进行扩容或者缩容之后,重新发起连接,避免了服务提供设备负载不均衡的问题。
下面,通过实际的试验来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如图4所示,其示例性示出了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方案后请求延迟时间的示意图。从图4中可以看出,对于访问请求是HTTP请求的情况,未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时的延迟时长大约可达400ms,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时的延迟大约为200ms。也就是说,对于访问请求是HTTP请求时,采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将延迟降低为原来的一倍。对于访问请求是HTTPS请求的情况,未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时的延迟时长大约可达800ms,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时的延迟大约为250ms。也就是说,对于访问请求是HTTPS请求时,采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将延迟降低为原来的三倍。
从而,可以看出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有效降低访问延迟。
如图5所示,其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一个连接池使用效率的示意图。从图5中可以看出,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有效提高连接池的使用率。
另外,相比于在服务请求设备中创建连接池,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中转服务器中创建并管理连接池,一方面,由于连接池由中转服务器进行统一管理和维护,在服务请求设备包括多个时,中转服务器可以直接使用连接池中的有效连接,避免了服务请求设备发生连接没有建立,或者拿到无效连接的情况;另一方面,中转服务器可以主动地周期性地检测连接池中连接的有效性,无需服务请求设备在拿到连接后进行检测,避免了获取有效连接的时间变长,甚至是反复创建连接的情况。
下述为本申请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对于本申请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
请参考图6,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连接池的服务请求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中转服务器侧的方法示例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由硬件实现,也可以由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装置可以是上文介绍的中转服务器,也可以设置在中转服务器上。该装置600可以包括:请求接收模块601、请求发送模块602、响应接收模块603和响应发送模块604。
请求接收模块601,用于接收服务请求设备发送的访问请求,所述访问请求用于请求访问服务提供设备,所述服务请求设备和所述服务提供设备处于两个不同的地域。
请求发送模块602,用于通过连接池中的有效连接将所述访问请求发送给所述服务提供设备,所述连接池由所述服务请求设备和所述服务提供设备之间的中转服务器管理。
响应接收模块603,用于接收所述服务提供设备发送的对应于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数据。
响应发送模块604,用于将所述响应数据发送给所述服务请求设备。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中转服务器管理连接池,并在接收到服务请求设备发送的访问请求之后,直接通过该连接池中的连接将该访问请求发送给服务提供设备,并将服务提供设备返回的响应数据发送给服务请求设备。每次进行服务请求都需要建立连接和关闭连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转服务器对连接池进行统一管理,服务请求设备可以直接采用该连接池中有效连接进行服务请求,降低了请求的延迟。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访问请求中包括所述服务请求设备的标识信息。
所述请求发送模块602,用于确定所述连接池中与所述设备标识相匹配的目标有效连接;通过所述目标有效连接将所述访问请求发送给所述服务提供设备。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如图7所示,所述装置600还包括;连接检测模块605和连接存储模块606。
连接检测模块605,用于周期性检测所述连接池中的连接是否为所述有效连接。
连接存储模块606,用于存储所述有效连接。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连接检测模块650,用于周期性检测所述连接池中各个连接处于空闲状态的时长是否小于第一预设时长;当所述连接池中的第一连接处于空闲状态的时长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时,确定所述第一连接为所述有效连接。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连接检测模块650,还用于当所述连接池中的第二连接处于空闲状态的时长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时,断开所述第二连接。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连接检测模块650,用于周期性检测所述连接池中各个连接的创建时长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时长,所述创建时长是指连接从创建时刻到当前时刻的时间间隔;当所述连接池中的第三连接的创建时长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长时,确定所述第三连接为所述有效连接;当所述连接池中的第四连接的创建时长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长时,断开所述第四连接。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如图7所示,所述装置600还包括;连接创建模块607。
连接创建模块607,用于当所述连接池中不存在所述有效连接时,创建新连接。
所述请求发送模块620,用于通过所述新连接将所述访问请求发送给所述服务提供设备。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如图7所示,所述装置600还包括:连接存放模块608。
所述连接检测模块605,还用于周期性检测所述连接池中已经建立的连接的数量是否小于最大连接数。
连接创建模块607,用于若所述连接池中已经建立的连接的数量小于所述最大连接数,则当所述连接池中不存在所述有效连接时,执行所述创建新连接的步骤。
连接存放模块608,用于将所述新连接放入所述连接池中。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如图7所示,所述装置600还包括:连接更新模块609。
连接存放模块608,用于将所述有效连接放入所述连接池中。
连接更新模块609,用于更新所述连接池中已经建立的连接的数量。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服务请求设备和所述服务提供设备处于两个不同的国家。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在实现其功能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与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请参考图8,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来讲:
所述服务器800包括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801、包括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802和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803的系统存储器804,以及连接系统存储器804和中央处理单元801的系统总线805。所述服务器800还包括帮助计算机内的各个器件之间传输信息的基本I/O(Input/Output输入/输出)系统806,和用于存储操作系统813、应用程序814和其他程序模块812的大容量存储设备807。
所述基本输入/输出系统806包括有用于显示信息的显示器808和用于用户输入信息的诸如鼠标、键盘之类的输入设备809。其中所述显示器808和输入设备809都通过连接到系统总线805的输入输出控制器810连接到中央处理单元801。所述基本输入/输出系统806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控制器810以用于接收和处理来自键盘、鼠标、或电子触控笔等多个其他设备的输入。类似地,输入输出控制器810还提供输出到显示屏、打印机或其他类型的输出设备。
所述大容量存储设备807通过连接到系统总线805的大容量存储控制器(未示出)连接到中央处理单元801。所述大容量存储设备807及其相关联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为服务器800提供非易失性存储。也就是说,所述大容量存储设备807可以包括诸如硬盘或者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只读光盘)驱动器之类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未示出)。
不失一般性,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以用于存储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等信息的任何方法或技术实现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动和不可移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RAM、ROM、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闪存或其他固态存储其技术,CD-ROM、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带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不局限于上述几种。上述的系统存储器804和大容量存储设备807可以统称为存储器。
根据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所述服务器800还可以通过诸如因特网等网络连接到网络上的远程计算机运行。也即服务器800可以通过连接在所述系统总线805上的网络接口单元811连接到网络812,或者说,也可以使用网络接口单元811来连接到其他类型的网络或远程计算机系统(未示出)。
所述存储器还包括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存储于存储器中,且经配置以由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基于连接池的服务请求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所述指令集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基于连接池的服务请求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被处理器执行时,其用于实现上述基于连接池的服务请求方法。
应当理解的是,在本文中提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基于连接池的服务请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服务请求设备发送的访问请求,所述访问请求用于请求访问服务提供设备,所述服务请求设备和所述服务提供设备处于两个不同的地域;
通过连接池中的有效连接将所述访问请求发送给所述服务提供设备,所述连接池由所述服务请求设备和所述服务提供设备之间的中转服务器管理;
接收所述服务提供设备发送的对应于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数据;
将所述响应数据发送给所述服务请求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访问请求中包括所述服务请求设备的标识信息;
所述通过连接池中的有效连接将所述访问请求发送给所述服务提供设备,包括:
确定所述连接池中与所述设备标识相匹配的目标有效连接;
通过所述目标有效连接将所述访问请求发送给所述服务提供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连接池中的有效连接将所述访问请求发送给所述服务提供设备之前,还包括:
周期性检测所述连接池中的连接是否为所述有效连接;
存储所述有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周期性检测所述连接池中的连接是否为有效连接,包括:
周期性检测所述连接池中各个连接处于空闲状态的时长是否小于第一预设时长;
若所述连接池中的第一连接处于空闲状态的时长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则确定所述第一连接为所述有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周期性检测所述连接池各个连接处于空闲状态的时长是否小于第一预设时长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连接池中的第二连接处于空闲状态的时长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则断开所述第二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周期性检测所述连接池中的连接是否为所述有效连接,包括:
周期性检测所述连接池中各个连接的创建时长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时长,所述创建时长是指连接从创建时刻到当前时刻的时间间隔;
若所述连接池中的第三连接的创建时长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则确定所述第三连接为所述有效连接;
若所述连接池中的第四连接的创建时长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则断开所述第四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服务请求设备发送的访问请求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连接池中不存在所述有效连接时,创建新连接;
通过所述新连接将所述访问请求发送给所述服务提供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周期性检测所述连接池中已经建立的连接的数量是否小于最大连接数;
若所述连接池中已经建立的连接的数量小于所述最大连接数,则当所述连接池中不存在所述有效连接时,执行所述创建新连接的步骤。
将所述新连接放入所述连接池中。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服务提供设备发送的对应于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数据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有效连接放入所述连接池中;
更新所述连接池中已经建立的连接的数量。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请求设备和所述服务提供设备处于两个不同的国家。
11.一种基于连接池的服务请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服务请求设备发送的访问请求,所述访问请求用于请求访问服务提供设备,所述服务请求设备和所述服务提供设备处于两个不同的地域;
请求发送模块,用于通过连接池中的有效连接将所述访问请求发送给所述服务提供设备,所述连接池由所述服务请求设备和所述服务提供设备之间的中转服务器管理;
响应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服务提供设备发送的对应于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数据;
响应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响应数据发送给所述服务请求设备。
12.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1268212.7A 2019-12-11 2019-12-11 基于连接池的服务请求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9717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68212.7A CN110971703B (zh) 2019-12-11 2019-12-11 基于连接池的服务请求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68212.7A CN110971703B (zh) 2019-12-11 2019-12-11 基于连接池的服务请求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71703A true CN110971703A (zh) 2020-04-07
CN110971703B CN110971703B (zh) 2020-12-25

Family

ID=700337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68212.7A Active CN110971703B (zh) 2019-12-11 2019-12-11 基于连接池的服务请求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71703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86140A (zh) * 2020-04-30 2020-08-25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交互的方法及服务器
CN112866393A (zh) * 2021-01-26 2021-05-28 广州欢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平台间数据交互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467966A (zh) * 2021-05-31 2021-10-01 珠海大横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14422575A (zh) * 2022-03-30 2022-04-29 北京奥星贝斯科技有限公司 处理网络请求的方法和装置
CN114900510A (zh) * 2022-03-29 2022-08-12 北京沃东天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推送方法及服务器、客户端、存储介质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8606A (zh) * 2004-10-08 2006-04-12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用于自主管理连接池的方法和设备
US20070198684A1 (en) * 2006-02-22 2007-08-23 Kazunori Mizushima Method and system for data processing with connection pool for the same
CN101714157A (zh) * 2009-09-29 2010-05-26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异构数据库报表生成方法、装置和异构数据库系统
CN104142868A (zh) * 2013-05-10 2014-11-1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建立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CN109729176A (zh) * 2019-01-22 2019-05-07 厦门美图之家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请求方法及装置
CN109818810A (zh) * 2019-03-18 2019-05-28 深圳市网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接入服务器连接优化方法、接入服务器以及通信系统
CN109818977A (zh) * 2019-03-18 2019-05-28 深圳市网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接入服务器通信优化方法、接入服务器以及通信系统
CN110289993A (zh) * 2019-06-06 2019-09-27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池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转接系统
CN110365741A (zh) * 2019-06-13 2019-10-22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建立方法及中转服务器
US20190342398A1 (en) * 2005-11-29 2019-11-07 Ebay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ducing connections to a database
CN110427271A (zh) * 2019-07-08 2019-11-08 金蝶汽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建立连接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8606A (zh) * 2004-10-08 2006-04-12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用于自主管理连接池的方法和设备
US20190342398A1 (en) * 2005-11-29 2019-11-07 Ebay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ducing connections to a database
US20070198684A1 (en) * 2006-02-22 2007-08-23 Kazunori Mizushima Method and system for data processing with connection pool for the same
CN101714157A (zh) * 2009-09-29 2010-05-26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异构数据库报表生成方法、装置和异构数据库系统
CN104142868A (zh) * 2013-05-10 2014-11-1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建立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CN109729176A (zh) * 2019-01-22 2019-05-07 厦门美图之家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请求方法及装置
CN109818810A (zh) * 2019-03-18 2019-05-28 深圳市网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接入服务器连接优化方法、接入服务器以及通信系统
CN109818977A (zh) * 2019-03-18 2019-05-28 深圳市网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接入服务器通信优化方法、接入服务器以及通信系统
CN110289993A (zh) * 2019-06-06 2019-09-27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池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转接系统
CN110365741A (zh) * 2019-06-13 2019-10-22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建立方法及中转服务器
CN110427271A (zh) * 2019-07-08 2019-11-08 金蝶汽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建立连接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86140A (zh) * 2020-04-30 2020-08-25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交互的方法及服务器
CN112866393A (zh) * 2021-01-26 2021-05-28 广州欢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平台间数据交互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467966A (zh) * 2021-05-31 2021-10-01 珠海大横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14900510A (zh) * 2022-03-29 2022-08-12 北京沃东天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推送方法及服务器、客户端、存储介质
WO2023185796A1 (zh) * 2022-03-29 2023-10-05 北京沃东天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推送方法及服务器、客户端、存储介质
CN114422575A (zh) * 2022-03-30 2022-04-29 北京奥星贝斯科技有限公司 处理网络请求的方法和装置
CN114422575B (zh) * 2022-03-30 2022-07-08 北京奥星贝斯科技有限公司 处理网络请求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71703B (zh) 2020-1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71703B (zh) 基于连接池的服务请求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US20210297410A1 (en) Mec platform deploy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US9183031B2 (en) Provisioning of a virtual machine by using a secured zone of a cloud environment
CN110311983B (zh) 服务请求的处理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050319B (zh) 强制门户系统、方法和设备
CN109690491B (zh) 执行远程命令
KR20220006623A (ko) 블록체인 합의 방법, 디바이스 및 시스템
CN113259479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以及设备
CN112468540B (zh) 基于云平台的数据分发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12866385B (zh) 接口调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2594886B (zh) 浏览器与浏览器直通的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CN114268667B (zh) 数据转发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478974A (zh) 网络连接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0661780A (zh) 一种基于saas应用的无线城市数据共享方法与系统
US9213804B2 (en) Securing displayed information
Alshareef et al. Robust cloud management of MANET checkpoint sessions
CN115914319A (zh) 一种虚拟现实设备的远程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14679472A (zh) 通信系统、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4426704A (zh) 整合网络装置及其服务整合方法
CN110535977B (zh) 文件分发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417318A (zh) 第三方页面的跳转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9450885B (zh) 网络数据拦截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842866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076371A (zh) 基于预言机即服务平台的服务管理方法、装置、系统
CN107948232B (zh) 基于Hook API的代理实现方法、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2303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