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71312B - 大气波导引发的基站间干扰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大气波导引发的基站间干扰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71312B
CN110971312B CN201811153711.7A CN201811153711A CN110971312B CN 110971312 B CN110971312 B CN 110971312B CN 201811153711 A CN201811153711 A CN 201811153711A CN 110971312 B CN110971312 B CN 1109713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interference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core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5371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71312A (zh
Inventor
许森
李俊杰
张乐
李凯
孙震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elecom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elecom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5371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71312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713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713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713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713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5/00Suppression or limitation of noise or interference
    • H04B15/02Reducing interference from electric apparatus by means located at or near the interfering apparat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一种大气波导引发的基站间干扰的处理方法和装置,涉及移动通信领域。第一基站检测上行符号的干扰信息,并判断检测的干扰信息是否满足远端基站干扰特征;在满足远端基站干扰特征的情况下,第一基站进入远端干扰消除状态;第一基站在预设资源上发送全部或部分基站标识信息,将检测到的远端干扰的描述信息发送到核心网,以使得核心网确定与第一基站互为远端干扰基站的第二基站,并发送干扰消除指示信息给远端干扰基站;远端干扰基站根据干扰消除指示信息调整子帧配置。从而,解决远端基站干扰,基本消除或至少减少远端基站干扰。

Description

大气波导引发的基站间干扰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移动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气波导引发的基站间干扰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一定气象条件下,电磁波在大气边界层尤其是在近地层传播时会受大气折射影响,传播轨迹弯向地面,当曲率超过地球表面曲率时,电磁波部分会被捕获在一定厚度的大气薄层内,就像电磁波在金属波导管中近似无损耗传播一样,这种现象称为电磁波的大气波导传播。
根据实际的运维经验,大气波导现象对于移动通信系统会造成远距离同频干扰,主要是干扰基站的下行发送对于受干扰基站的上行接收的干扰,具有影响范围广、干扰随机性强、干扰强度大、干扰频段单一等特点,且受影响的主要是F频段,接通率、掉线率、切换成功率受到不同程度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大气波导引发的基站间干扰的解决方案。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出一种大气波导引发的基站间干扰的处理方法,包括:
第一基站检测上行符号的干扰信息,并判断检测的干扰信息是否满足远端基站干扰特征;
在满足远端基站干扰特征的情况下,第一基站进入远端干扰消除状态;
第一基站根据基站标识信息确定用来发送基站标识信息的预设资源,在预设资源上发送全部或部分基站标识信息,并更新广播消息以通知终端所述预设资源的位置,以使得终端在基站标识信息发送时刻,下行测量和接收第一基站的数据时不考虑该位置处的数据;
第一基站将检测到的远端干扰的描述信息发送到核心网,以使得核心网确定与第一基站互为远端干扰基站的第二基站,并发送干扰消除指示信息给远端干扰基站;
远端干扰基站根据干扰消除指示信息调整子帧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基站检测到的间隔符号后的至少一个上行符号的干扰噪声高于预设门限值,判定满足远端基站干扰特征,预设门限值由网管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基站进入远端干扰消除状态之后,开启定时器,在定时器的时间内,不允许回退到远端干扰消除状态之前的初始子帧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设资源的频域位置根据基站标识的固定偏移后一比特位到第一偏移之间的比特信息确定,频域位置与带宽和子载波间隔相关,一个带宽上支持的不同图样位置以及映射的比特数为:
Figure BDA0001818486780000021
其中PRBtotal表示物理资源块PRB总数,与带宽和子载波间隔相关,floor表示向下取整,每个图样位置不包含同步信号块SSB频域位置上的20个PRB。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预设资源的时域信息上,在每个包含上行、下行和间隔的时隙中,部分基站标识信息位于该时隙最后一个下行符号上被发送,且每1024帧被发送一次,且被发送的系统帧号根据基站标识的第二偏移后一比特位到第二偏移后十比特位之间的比特信息确定,将第二偏移后一比特位到第二偏移后十比特位之间的比特转成10进制后,模1024得到的结果作为系统帧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预设资源的码域信息上,部分基站标识信息采用Zadoff-Chu序列发送,采用的Zadoff-Chu序列信息根据基站标识的第一偏移到第二偏移之间的比特信息生成,Zadoff-Chu序列信息生成公式为
Figure BDA0001818486780000022
其中,序列长度Nzc=139,u表示根序列。
在一些实施例中,部分基站标识信息是指基站标识别信息中除去高X比特位之外的其他信息,高X比特位通过广播消息通知终端,当高X比特位不通过广播消息发送时,表示发送全部基站标识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广播消息还包括:是否开启消除远端基站干扰,基站标识偏移值,
其中,基站标识偏移值包括:固定偏移、第一偏移、第二偏移。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根据基站的广播消息确定基站标识信息的时频位置,若在相同的时频位置被调度,则解调数据时去除基站标识信息所占用的时频资源;其中,
基站标识信息的频域位置根据基站标识的固定偏移后一比特位到第一偏移之间的比特信息确定;
基站标识信息的系统帧号根据基站标识的第二偏移后一比特位到第二偏移后十比特位之间的比特信息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基站发送到核心网的远端干扰的描述信息包括:
第一基站的标识信息,
第一基站检测出的干扰基站的标识信息;
第一基站被干扰符号的个数;
发送原因:干扰触发。
在一些实施例中,核心网确定远端干扰基站的方法包括:
核心网判断第一基站上报的干扰基站标识列表中包含的基站标识部分或全部与第二基站提供的本基站标识信息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则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互为远端干扰基站,如果没有匹配到相应的基站标识,向预先配置的多个覆盖相邻区域的其他核心网转发干扰基站标识列表和该核心网的标识信息,由其他核心网进行匹配;
或者,
核心网判断第二基站上报的干扰基站标识列表中包含的基站标识部分或全部与第一基站提供的本基站标识信息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则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互为远端干扰基站,如果没有匹配到相应的基站标识,向预先配置的多个覆盖相邻区域的其他核心网转发干扰基站标识列表和该核心网的标识信息,由其他核心网进行匹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属于一个核心网,则:
核心网下发给第二基站的干扰消除指示信息包括:
第一基站的标识信息;
第二基站需要减少发射的下行正交频分复用符号数;
或者,核心网下发给第一基站的干扰消除指示信息包括:
第二基站的标识信息;
第一基站需要减少发射的下行正交频分复用符号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第一基站属于第一核心网,第二基站属于第二核心网,则:
第二核心网下发给第二基站的干扰消除指示信息包括:
第一基站的标识信息;
第二基站需要减少发射的下行正交频分复用符号数;
或者,
第二核心网通过第一核心网下发给第一基站的干扰消除指示信息包括:
第二基站的标识信息;
第一基站需要减少发射的下行正交频分复用符号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远端干扰基站在调整子帧配置之后,通过核心网通知对方基站本基站的子帧配置已修改,
其中,远端干扰基站为第一基站时,对方基站为第二基站;远端干扰基站为第二基站时,对方基站为第一基站。
在一些实施例中,远端干扰基站通过核心网通知对方基站本基站的子帧配置已修改包括:
远端干扰基站发送干扰消除确认信息给核心网,以使核心网发送干扰报告确认信息给对方基站,
其中,干扰消除确认信息和干扰报告确认信息均包括:
远端干扰基站的标识信息;
对方基站的标识信息;
修改原因。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基站在达到定时器的定时时间后,恢复远端干扰消除状态之前的初始子帧配置,其中,定时器通过网管预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基站恢复初始子帧配置包括:
第一基站通过核心网通知第二基站第一基站准备恢复初始子帧配置;
第一基站通过核心网接收到第二基站返回的通知确认信息后,恢复初始子帧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属于一个核心网,则恢复初始子帧配置过程包括:
第一基站向核心网发送干扰恢复请求,干扰恢复请求中包括第一基站的标识信息,被通知的第二基站的标识信息,第一基站欲恢复的初始子帧配置,原因为第一基站的远端干扰消除结束;
核心网根据被通知的第二基站的标识信息向第二基站发送干扰恢复命令,干扰恢复命令中包括:作为通知方的第一基站的标识信息,第一基站欲恢复的初始子帧配置,原因为第一基站的远端干扰消除结束;
第二基站恢复远端干扰消除状态之前的初始子帧配置,向核心网发送干扰恢复命令响应,干扰恢复命令响应中包括:作为响应接收方的第一基站的标识信息,作为响应发送方的第二基站的标识信息,原因为第二基站已恢复初始子帧配置;
核心网根据作为响应接收方的第一基站的标识信息,向第一基站发送干扰恢复请求响应,干扰恢复请求响应中包括:作为响应发送方的第二基站的标识信息,原因为第二基站已恢复初始子帧配置;
第一基站根据干扰恢复请求响应确认与第二基站完成恢复协商,恢复远端干扰消除状态之前的初始子帧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第一基站属于第一核心网,第二基站属于第二核心网,则恢复初始子帧配置过程包括:
第一基站向第一核心网发送干扰恢复请求,第一核心网转发给第二核心网,干扰恢复请求中包括第一基站的标识信息,被通知的第二基站的标识信息,第一基站欲恢复的初始子帧配置,原因为第一基站的远端干扰消除结束;
第二核心网根据被通知的第二基站的标识信息向第二基站发送干扰恢复命令,干扰恢复命令中包括:作为通知方的第一基站的标识信息,第一基站欲恢复的初始子帧配置,原因为第一基站的远端干扰消除结束;
第二基站恢复远端干扰消除状态之前的初始子帧配置,向第二核心网发送干扰恢复命令响应,第二核心网转发给第一核心网,干扰恢复命令响应中包括:作为响应接收方的第一基站的标识信息,作为响应发送方的第二基站的标识信息,原因为第二基站已恢复初始子帧配置;
第一核心网根据作为响应接收方的第一基站的标识信息,向第一基站发送干扰恢复请求响应,干扰恢复请求响应中包括:作为响应发送方的第二基站的标识信息,原因为第二基站已恢复初始子帧配置;
第一基站根据干扰恢复请求响应确认与第二基站完成恢复协商,恢复远端干扰消除状态之前的初始子帧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基站根据第二基站标识信息确定用来发送第二基站标识信息的第二预设资源,在第二预设资源上发送全部或部分第二基站标识信息,并更新广播消息以通知终端所述第二预设资源的位置,以使得终端在第二基站标识信息发送时刻,下行测量和接收第二基站的数据时不考虑该位置处的数据;第一基站通过对检测确定的第二预设资源进行解调获得第二基站标识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基站通过对检测确定的第二预设资源进行解调获得第二基站标识信息,包括:
以1024个帧为周期,针对每一个帧中的每个包含上行、下行和间隔的时隙中最后一个下行符号,对于所有频域上的图样位置用已知的64个前导码进行相关检测,若该时隙上所有的频域图样位置上都无法检测出满足预设门限的相关峰,丢弃该时隙,继续检测下一个帧中的每个包含上行、下行和间隔的时隙中最后一个下行符号;
若检测出满足预设门限的相关峰,根据相关峰的位置确定前导码序列,并映射为二进制,该二进制对应于第二基站标识信息中的第一偏移后一比特位到第二偏移之间的比特信息;
根据检测出的相关峰所在的图样的频域位置,确定第二基站标识信息中的固定偏移后一比特位到第一偏移之间的比特信息;
根据检测出的相关峰所在的系统帧号,确定第二基站标识信息中的第二偏移后一比特位到第二偏移后十比特位之间的比特信息;
根据固定偏移后一比特位到第一偏移之间的比特信息、第一偏移后一比特位到第二偏移之间的比特信息、第二偏移后一比特位到第二偏移后十比特位之间的比特信息确定第二基站标识信息。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出一种大气波导引发的基站间干扰的处理方法,包括:
终端接收基站更新的广播消息;
终端根据广播消息确定基站标识信息占用的时频位置;
终端若在相同的时频位置被调度,则解调数据时去除基站标识信息所占用的时频资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广播消息包括:高X比特位、是否开启消除远端基站干扰,基站标识偏移值,其中,基站标识偏移值包括:固定偏移、第一偏移、第二偏移,当高X比特位通过广播消息发送时,表示发送部分基站标识信息,部分基站标识信息是基站标识别信息中除去高X比特位之外的其他信息,当高X比特位不通过广播消息发送时,表示发送全部基站标识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根据广播消息确定基站标识信息占用的时频位置包括:
基站标识信息的频域位置根据基站标识的固定偏移后一比特位到第一偏移之间的比特信息确定;
基站标识信息的系统帧号根据基站标识的第二偏移后一比特位到第二偏移后十比特位之间的比特信息确定。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出一种大气波导引发的基站间干扰的处理装置,包括:
存储器;以及
耦接至所述存储器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执行前述任一个实施例的方法。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任一个实施例的方法。
附图说明
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根据下面参照附图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公开,
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大气波导现象引发的远端基站干扰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大气波导引发的基站间干扰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5G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4和图5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5G帧结构中2.5ms双周期以及2ms单周期的SSB配置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基站标识和基站标识发送资源的关系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根序列u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大气波导引发的基站间干扰的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图1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大气波导现象引发的远端基站干扰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干扰基站的信号受大气波导现象的影响会有一定的时延(称为“波导传播时延”)。时延后的干扰基站的下行信号对于远端的受扰基站的上行接收造成干扰(称为“远端基站干扰”或“远端干扰”)。
图2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大气波导引发的基站间干扰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在步骤210,第一基站检测上行符号的干扰信息,并判断检测的干扰信息是否满足远端基站干扰特征。
例如,至少一个上行符号的干扰噪声高于预设门限,则判定满足远端基站干扰特征。
在步骤220,在满足远端基站干扰特征的情况下,第一基站进入远端干扰消除状态。
第一基站在远端干扰消除状态,开始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远端基站干扰,以便基本消除或至少减少远端基站干扰。
在步骤230,第一基站根据基站标识信息(即第一基站标识信息)确定用来发送基站标识信息的预设资源,在预设资源上发送全部或部分基站标识信息,此外,还可以更新广播消息以通知终端预设资源的时频位置,以使得终端在基站标识信息发送时刻在下行测量和接收第一基站的数据时不考虑该位置处的数据。
其中,第一基站在预设资源上发送基站标识信息(即第一基站标识信息),可以使其他基站通过解调获得第一基站的基站标识信息。类似的,第一基站可以采用上述方法获得其他基站(如第二基站)的基站标识信息。如果其他基站对第一基站形成远端干扰,则第一基站可以向核心网上报其他基站的基站标识信息。
第一基站获得第二基站的第二基站标识信息的过程例如包括:第二基站根据第二基站标识信息确定用来发送第二基站标识信息的第二预设资源,在第二预设资源上发送全部或部分第二基站标识信息。此外,第二基站也可以更新广播消息以通知终端所述第二预设资源的位置,以使得终端在第二基站标识信息发送时刻,下行测量和接收第二基站的数据时不考虑该位置处的数据。第一基站通过对检测确定的第二预设资源进行解调获得第二基站标识信息。
其中,第一基站通过对检测确定的第二预设资源进行解调获得第二基站标识信息,包括:
以1024个帧为周期,针对每一个帧中的每个包含上行、下行和间隔的时隙中最后一个下行符号,对于所有频域上的图样位置用已知的64个前导码进行相关检测,若该时隙上所有的频域图样位置上都无法检测出满足预设门限的相关峰,丢弃该时隙,继续检测下一个帧中的每个包含上行、下行和间隔的时隙中最后一个下行符号;
若检测出满足预设门限的相关峰,根据相关峰的位置确定前导码序列,并映射为二进制,该二进制对应于第二基站标识信息中的第一偏移后一比特位到第二偏移之间的比特信息;
根据检测出的相关峰所在的图样的频域位置,确定第二基站标识信息中的固定偏移后一比特位到第一偏移之间的比特信息;
根据检测出的相关峰所在的系统帧号,确定第二基站标识信息中的第二偏移后一比特位到第二偏移后十比特位之间的比特信息;
根据固定偏移后一比特位到第一偏移之间的比特信息、第一偏移后一比特位到第二偏移之间的比特信息、第二偏移后一比特位到第二偏移后十比特位之间的比特信息确定第二基站标识信息。
在步骤240,第一基站将检测到的远端干扰的描述信息发送到核心网,以使得核心网确定与第一基站互为远端干扰基站的第二基站,并发送干扰消除指示信息给远端干扰基站。
远端干扰的描述信息例如包括干扰基站的标识信息和受干扰基站被干扰的符号信息。
干扰消除指示信息可以包括干扰基站的标识信息,以及需要调整发射的符号数量等,例如,需要减少发射的下行符号数量,但不限于该示例性的调整方式。
假设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互为远端干扰基站,则干扰消除指示信息可以通知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使两个基站均根据指示调整自己的子帧配置,或者干扰消除指示信息至少通知其中的一个基站,被通知的基站根据指示调整自己的子帧配置。
核心网下发给第二基站的干扰消除指示信息包括:
第一基站的标识信息;
第二基站需要减少发射的下行正交频分复用符号数;
或者,核心网下发给第一基站的干扰消除指示信息包括:
第二基站的标识信息;
第一基站需要减少发射的下行正交频分复用符号数。
在步骤250,远端干扰基站根据干扰消除指示信息调整本基站的子帧配置。
例如,第二基站根据指示减少发射的下行正交频分复用符号数,或者,第一基站根据指示减少发射的下行正交频分复用符号数。
从而,解决远端基站干扰,基本消除或至少减少远端基站干扰。此外,终端根据通知可以知道基站标识信息的时频位置,在解调数据的时候可以避开这些位置,从而在基站标识等相关检测信息下发的同时,还能实现数据的正确接收。
上述的大气波导引发的基站间干扰的处理方法可以适用于5G(第5代)移动通信。5G移动通信技术相对于4G(第4代)移动通信技术有很多不同。下面分别描述4G移动通信技术和5G移动通信技术的一些特点。针对5G移动通信技术的特点,后续实施例将提出一些更适合5G的大气波导引发的基站间干扰的处理方案。
在4G中,TD-LTE(Time Division Long Term Evolution,分时长期演进)采用检测方案主要是,某个基站发送一个周期性的全带宽的检测信号,目标基站检测到相关检测信号后,特殊子帧(或称特殊时隙)配置采用10:2:2回退3:9:2的方式来消除干扰。
5G作为下一代无线网络的主要技术,具有支持超宽带、大连接等技术特征。参考图3所示的5G网络架构示意图,5G中支持两种类型的无线接入基站,即基于新空口(NewRadio,NR)的gNB(generation Node B)和基于LTE演进的ng-eNB(next generationevolved Node B),基站间通过Xn接口进行连接,基站与5G核心网之间通过NG接口进行连接。5G核心网设备例如包括AMF(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UPF(User Port Function,用户端口功能)。
在5G时代,帧结构设计上更有灵活性,子帧配置的周期包括了多种,常见的有1ms,2ms,2.5ms,5ms以及10ms等几种。此外,每个时隙(slot)中包含了下行传输,上行传输以及灵活传输等三种配置方案,根据Rel-15的协议,每个slot中可以配置的传输方向配置共计62种。当前5G帧结构主要方案有两种,分别是2.5ms双周期以及2ms单周期,这两种方案的SSB(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同步信号块)配置情况如图4和图5所示。其中,UL(Upload,上行),DL(Download,下行),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此外,不同于4G时的基站标识(ID)通常为20比特,在5G时基于新空口的基站采用的基站ID为22~32比特的灵活长度。
大气波导引发的基站间干扰的处理方法流入包括大气波导引发的基站间干扰的检测和消除部分,干扰消除后的回退部分。下面分别描述这两部分。
为了方便描述,本公开将受干扰基站命名为“第一基站”,第一基站的远端干扰基站命名为“第二基站”,“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互为远端干扰基站。其中,“第二基站”可以有一个或多个。
在大气波导引发的基站间干扰的检测和消除部分,基站周期性的检测上行符号上的干扰水平和干扰特征,若满足远端基站干扰特征则确定基站进入远端干扰消除状态,并在特定资源位置上发送部分或者全部基站标识信息且利用广播消息指示用户终端关于特定资源(预设资源)的时频位置,终端根据广播消息确定调度和测量资源。基站将检测到的干扰的描述信息发送到核心网,核心网完成相互干扰的基站匹配后,干扰基站根据干扰情况调整时隙配置,从而消除基站间的远端干扰。
大气波导引发的基站间干扰的检测和消除过程例如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第一基站检测上行符号的干扰信息,并判断检测的干扰信息是否满足远端基站干扰特征,在满足远端基站干扰特征的情况下,第一基站进入远端干扰消除状态。
例如,第一基站根据OMC(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enter,操作维护中心)预配置的时间周期(设为N),针对第一基站所有小区中所有的上行符号进行干扰水平和干扰特征的周期性检测,如果任意的一个或多个小区,在间隔(Gap)符号之后的一个或者多个上行符号的干扰噪声高于预设门限(设为TH1),则判定第一基站进入远端干扰消除状态。其中,该预设门限TH1可以由OMC设置。
步骤S12:第一基站进入远端干扰消除状态之后,开启定时器(设为T1),在定时器的时间内,不允许回退到远端干扰消除状态之前的初始子帧配置。
步骤S13:第一基站使其所有小区利用广播消息,如SIB1(系统消息块1),发送远端基站干扰配置信息给终端,以使得终端根据配置信息知道第一基站后续发送的相关信息(如基站标识)的位置,并避开这些位置。
远端基站干扰配置信息例如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信息:
是否开启消除远端基站干扰信息:1比特,为true时表示开启,否则表示不开启;
基站标识偏移值:0~22比特,表示从SIB1广播的基站标识信息的偏移值,该信息用于推定消除远端干扰的基站标识发送的时频位置。
步骤S14:第一基站在每个小区中的特定资源位置上发送部分或者全部基站标识信息。
部分基站标识信息是指基站标识别信息中除去高X比特位之外的其他信息,高X比特位通过广播消息通知终端,当高X比特位不通过广播消息发送时,表示发送全部基站标识信息。
参考图6所示的基站标识和基站标识发送资源的关系示意图。在基站标识中通过SIB1指示四个偏移值,分别为Fixoffset(固定偏移)、Offset1(第一偏移)、Offset2(第二偏移),Offset2+10(第二偏移后十比特位)。
(1)频域位置由如下方式确定:
频域上序列映射到12个连续的PRB(physical resource block,物理资源块)上,时域长度例如为一个OFMD(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符号,具体的频域位置与带宽和子载波间隔SCS(subcarrier spacing)有关,在某个带宽上支持的不同图样位置以及映射的比特数为:
Figure BDA0001818486780000141
其中PRBtotal表示PRB总数,与系统带宽和数据信道的SCS大小相关,floor表示向下取整。每个图样位置不包含SSB频域位置上的20个PRB。具体频域位置由基站标识的Fixoffset+1(Fixoffset后一比特位)到Offset1的比特位置来确定。例如,频域选择第36-47个PRB上发送,Fixoffset+1是“36”Offset1是“47”。
(2)发送的码域选择由如下方式确定:
基站标识信息采用Zadoff-Chu序列(共计支持64个基本序列)发送,采用的Zadoff-Chu序列信息根据基站标识的第一偏移到第二偏移之间的比特信息生成,Zadoff-Chu序列信息生成公式为
Figure BDA0001818486780000142
其中,序列长度Nzc=139,u表示根序列。Offset1+1(Offset1后一比特位)到Offset2的比特转换成10进制,根据10进制的结果(共计64种情况),确定u。
其中根序列u如图7所示,Logical root sequence number表示逻辑根序列号,Physical root sequence number表示物理根序列号u,N/A表示没有值。
(3)时域发送部分:
在每个包含了上行、下行和间隔(GAP)的时隙(Slot)中,基站标识信息位于该时隙最后一个下行符号上,按照每1024个帧发送一次,发送基站标识信息的SFN(System FrameNumber,系统帧号)为基站标识的第Offset2+1(Offset2后一比特位)到Offset2+10(Offset2后十比特位)所确定的SFN。例如,将第二偏移后一比特位到第二偏移后十比特位之间的比特转成10进制后,模1024得到的结果作为系统帧号。
5G与4G不同。针对5G的特点,本公开做了一些优化处理,下面具体说明。
4G在特殊时隙发送的信息不会与PSS(Prim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主同步信号)和SSS(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辅同步信号)冲突。而5G在特殊时隙也可以发送PSS和SSS。因此,4G可以在全频段发送基站标识信息,而5G却不可以。鉴于此,本公开提出基站在前述特定资源位置发送基站标识信息,一方面可以避免冲突,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检测复杂度。
此外,5G的基站标识增加到了22~32比特,且是灵活长度,而4G的基站标识仅20比特,且是固定长度。5G如果仍然采用4G的分时发送基站标识信息的方式,会导致检测时间过长。鉴于此,本公开在发送基站标识信息时采用时间上跳开,频域分开,以及不同的码域,并且,还可以仅发送部分基站标识,相同的一些高比特位可以不发送,来解决检测时间过长的问题。
步骤S15:终端接收到广播消息,在通过SIB1获取了基站标识后,结合基站标识偏移值,计算出基站标识信息占用的时频位置信息,终端若在相同的时频位置被调度,则解调数据时去除基站标识信息所占用的时频资源,即在基站标识信息发送的时刻,终端下行测量和接收数据信道不考虑(即,跳开)基站标识信息所占用的RE(资源单元,ResourceElement)。
基站标识信息的频域位置根据基站标识的固定偏移后一比特位到第一偏移之间的比特信息确定。
基站标识信息的系统帧号根据基站标识的第二偏移后一比特位到第二偏移后十比特位之间的比特信息确定。
终端知道基站标识信息的发送时间和发送位置,在解调数据的时候可以避开这些位置,从而在基站标识等相关检测信息下发的同时,还能实现数据的正确接收。
步骤S16:第一基站将检测到的远端干扰的描述信息发送到核心网。
例如,第一基站通过基站和核心网的接口发送干扰报告信息给核心网,告知检测出的干扰基站标识列表和干扰情况等远端干扰的描述信息。
干扰报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内容:
本小区的基站标识:第一基站的标识信息(即第一基站标识);
第一基站检测出的干扰基站的标识信息(可以是列表的形式),其中,干扰基站可以有一个或多个;
第一基站被干扰符号的个数:第一基站被第二基站的下行符号干扰的上行符号的个数;
干扰报告信息发送原因(可选):干扰触发(即,检测到干扰,触发发送干扰报告信息)。
步骤S17:核心网在收到多个基站发送的上报消息后,对于多个基站的上报信息进行匹配,确定基站间的相关干扰关系。
匹配方法例如为:受干扰基站提供给核心网的干扰基站列表中包含的基站标识与干扰基站提供的本小区基站标识相同则判定两个基站互为远端干扰基站。或者,干扰基站提供给核心网的干扰基站列表中包含的基站标识与受干扰基站提供的本小区基站标识相同,则判定两个基站互为远端干扰基站。若在该核心网覆盖区域内无法匹配到相应的基站标识,则向预先配置的多个覆盖相邻区域的核心网分别转发第一基站上报的干扰报告信息以及核心网标识信息,由其他区域的核心网完成匹配。
例如,核心网判断第一基站上报的干扰基站标识列表中包含的基站标识部分或全部与第二基站提供的本基站标识信息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则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互为远端干扰基站,如果没有匹配到相应的基站标识,向预先配置的多个覆盖相邻区域的其他核心网转发干扰基站标识列表和该核心网的标识信息,由其他核心网进行匹配。
例如,核心网判断第二基站上报的干扰基站标识列表中包含的基站标识部分或全部与第一基站提供的本基站标识信息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则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互为远端干扰基站,如果没有匹配到相应的基站标识,向预先配置的多个覆盖相邻区域的其他核心网转发干扰基站标识列表和该核心网的标识信息,由其他核心网进行匹配。
步骤S18:核心网向每对互为远端干扰的基站对,分别发送干扰消除指示信息,通知其干扰基站的标识以及需要减少发射的下行符号数,具体的通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内容:
干扰基站的完整标识:长度范围为协议定义的22比特到32比特;
需要减少发射的下行符号数。
如果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属于一个核心网,则:
例如,核心网下发给第一基站的干扰消除指示信息包括:
第二基站的标识信息;
第一基站需要减少发射的下行符号数。
例如,核心网下发给第二基站的干扰消除指示信息包括:
第一基站的标识信息;
第二基站需要减少发射的下行符号数。
如果第一基站属于第一核心网,第二基站属于第二核心网,则:
第二核心网下发给第二基站的干扰消除指示信息包括:
第一基站的标识信息;
第二基站需要减少发射的下行正交频分复用符号数;
或者,
第二核心网通过第一核心网下发给第一基站的干扰消除指示信息包括:
第二基站的标识信息;
第一基站需要减少发射的下行正交频分复用符号数。
可见,本公开的干扰调节粒度可以达到符号级别,而4G中的子帧配置是固定的,只能回退到最小发送颗粒度,从而,提高下行吞吐量以及用户体验。
步骤S19:远端干扰基站收到核心网发送的干扰消除指示信息后,记录与之存在干扰关系的干扰基站列表,根据指示调整子帧配置,并通过修改广播消息和利用寻呼消息通知其覆盖范围内的终端。
步骤S110:远端干扰基站在完成子帧配置修改后,通过远端干扰基站与核心网的接口,发送干扰消除确认信息。
干扰消除确认信息例如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信息:
远端干扰基站(本基站)的标识信息(可选);
对方基站(或称目标基站)的标识信息;
原因:远端干扰基站的子帧配置已修改。
步骤S111:核心网收到发送干扰消除确认信息后,生成干扰报告确认信息,并根据干扰消除确认消息中的“目标基站”确定干扰报告确认信息需要发送给哪个基站,随后发送给目标基站。
干扰报告确认信息例如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信息:
远端干扰基站的标识信息;
对方基站(或称目标基站)的标识信息(可选);
原因:远端干扰基站的子帧配置已修改。
步骤S112:对方基站在收到干扰报告确认信息后,确认与远端干扰基站完成帧结构的调整协商工作,并通过修改广播消息和利用寻呼消息通知其覆盖范围内的终端。
至此,完成在大气波导引发的基站间干扰的检测和消除部分。
在干扰消除后的回退部分,在基站开启远端干扰消除状态后一段预定时间后,基站恢复远端干扰消除状态之前的初始子帧配置,并通过核心网指示远端干扰基站其已经恢复初始子帧配置。
例如,第一基站通过核心网通知第二基站第一基站准备恢复初始子帧配置,第一基站通过核心网接收到第二基站返回的通知确认信息后,恢复初始子帧配置。
干扰消除后的回退过程例如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承接步骤S12,第一基站的定时器T1超时后,删除远端干扰消除状态。
步骤S22:第一基站根据记录的干扰基站列表信息,通过基站与核心网的接口,向核心网发送干扰恢复请求,用于通知目标干扰基站(第二基站)本基站准备恢复干扰消除之前的初始子帧配置。
干扰恢复请求例如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信息:
本基站的标识信息:第一基站的标识信息;
目标干扰基站的标识信息:被通知的第二基站的标识信息;
干扰消除之前的初始子帧配置信息,即第一基站欲恢复的初始子帧配置;
原因:第一基站的远端干扰消除结束。
步骤S23:核心网根据目标干扰基站的标识信息确定被通知的第二基站,根据被通知的第二基站的标识信息通过核心网与目标干扰基站的接口,向相应的第二基站发送干扰恢复命令。
干扰恢复命令中例如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内容:
作为通知方的第一基站的标识信息,以便第二基站返回相应的响应信息给第一基站;
第一基站干扰消除之前的初始子帧配置(即,第一基站欲恢复的初始子帧配置);
原因:第一基站的远端干扰消除结束。
步骤S24:目标干扰基站(第二基站)收到干扰恢复命令后,根据干扰恢复命令中携带的“第一基站干扰消除之前的初始子帧配置”调整本基站的子帧配置信息,例如,第二基站恢复远端干扰消除状态之前的初始子帧配置,并通过修改广播消息或利用寻呼消息通知其覆盖范围内的终端。
通常情况下,由于天气等原因引发的大气波导干扰,在一段时间之后,相应的天气改变之后,由此导致的大气波导干扰也就消除了,恢复远端干扰消除状态之前的初始子帧配置,也不会有大气波导干扰。
步骤S25:目标干扰基站(第二基站)通过目标干扰基站与核心网的接口,返回干扰恢复命令响应给核心网。
干扰恢复命令响应中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信息:
作为响应接收方的第一基站的标识信息;
作为响应发送方的第二基站的标识信息;
原因:第二基站已恢复初始子帧配置;
步骤S26:核心网收到干扰恢复命令响应息后,根据作为响应接收方的第一基站的标识信息,向相应第一基站发送干扰恢复请求响应。
干扰恢复请求响应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信息:
作为响应发送方的第二基站的标识信息;
原因:第二基站已恢复初始子帧配置。
步骤S27:第一基站在收到干扰恢复请求响应后,确认与目标干扰基站(第二基站)完成恢复协商,也恢复本基站在远端干扰消除状态之前的初始子帧配置,并通过修改广播消息或利用寻呼消息通知其覆盖范围内的终端。
从而,在相关干扰因素不存在时,及时恢复初始子帧配置,完成干扰消除后的回退过程。
上述实施例描述了如果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属于一个核心网时的恢复初始子帧配置过程。与此类似的,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分属于不同核心网时的恢复初始子帧配置过程增加了不同核心网的交互环节。下面简单描述该过程。
如果第一基站属于第一核心网,第二基站属于第二核心网,则恢复初始子帧配置过程包括:
第一基站向第一核心网发送干扰恢复请求,第一核心网转发给第二核心网,干扰恢复请求中包括第一基站的标识信息,被通知的第二基站的标识信息,第一基站欲恢复的初始子帧配置,原因为第一基站的远端干扰消除结束;
第二核心网根据被通知的第二基站的标识信息向第二基站发送干扰恢复命令,干扰恢复命令中包括:作为通知方的第一基站的标识信息,第一基站欲恢复的初始子帧配置,原因为第一基站的远端干扰消除结束;
第二基站恢复远端干扰消除状态之前的初始子帧配置,向第二核心网发送干扰恢复命令响应,第二核心网转发给第一核心网,干扰恢复命令响应中包括:作为响应接收方的第一基站的标识信息,作为响应发送方的第二基站的标识信息,原因为第二基站已恢复初始子帧配置;
第一核心网根据作为响应接收方的第一基站的标识信息,向第一基站发送干扰恢复请求响应,干扰恢复请求响应中包括:作为响应发送方的第二基站的标识信息,原因为第二基站已恢复初始子帧配置;
第一基站根据干扰恢复请求响应确认与第二基站完成恢复协商,恢复远端干扰消除状态之前的初始子帧配置。
本公开提出的大气波导引发的基站间干扰的处理方案,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参与,可以有效的降低运维成本;对终端较小,有良好的后向兼容性和部署可行性;在现有协议上进行增强,没有引入新的协议过程,实现难度较低。
下面列举一些应用例。
应用例一
假设基站1和基站2相距有80Km,被同一个5G核心网覆盖。基站标识长度设置为22比特,两个基站采用的是3.5GHz,100MHz带宽,SCS间隔数据和SSB都采用的是30KHz的方案。对于FixOffset网管设置为2。
步骤S31:基站1按照1小时的检测颗粒度,周期性检测上行干扰水平。若发现在Gap符号之后的一个上行符号的干扰噪声高于预设门限TH1,则基站1进入远端干扰消除状态。
步骤S32:当基站1入到远端干扰消除状态后,开启定时器T1,其中T1长度例如为2小时,在2小时内,不允许基站1回退到远端干扰消除状态启动之前的初始子帧配置。
步骤S33:基站1使其所有小区在广播消息SIB1中发送远端基站干扰配置信息,远端基站干扰配置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信息:
是否开启消除远端基站干扰:是;
基站标识偏移值:0比特。
步骤S34:基站1每个小区中的特定资源位置上发送基站标识信息,以小区1为例,由于其小区ID的第2位到22位为0011 111001 1100111001,根据计算在3.5GHz采用100MHz带宽的配置下,可用的频域资源位置共计16个,因此频域选择第36到第47个PRB上进行发送,ZC序列选择第57个标准序列,并在SFN=825帧上进行特征信息发送。发送的特征信息的时域长度为一个OFMD符号。
步骤S35:终端接收到广播消息,在通过SIB1获取了基站标识后,结合基站标识偏移值,计算出基站标识信息发送的时频位置信息,在基站标识信息发送的时刻,终端下行测量和接收数据信道不考虑基站标识信息所占用的RE。
步骤S36:基站1将检测出的干扰基站标识列表,和干扰检测情况通过基站1和核心网的接口通过Interference Report(干扰报告)信息发送给5G核心网。其中干扰报告信息内容:
基站1的标识;
检测出的干扰基站-基站2的标识列表;
基站1被下行干扰的上行符号的个数;
原因:干扰触发。
步骤S37:5G核心网在收到多个基站发送的上报消息后,对于基站1和基站2的上报信息进行匹配,确定基站1和基站2之间的相关干扰关系。即基站1与基站2互为远端干扰基站,基站1和基站2组成远端干扰的基站对。
步骤S38:5G核心网向每对互为远端干扰的基站对,分别发送消息InterferenceCancel Request(干扰消除指示信息),通知其远端干扰基站的标识以及需要减少发射的下行OFDM符号数。
其中向基站2发送的消息内容如下:
干扰基站的完整标识:基站1的标识;
基站2需要减少发射的下行OFDM符号数:1个OS。
步骤S39:基站2收到5G核心网发送的干扰消除消息后,记录与之存在干扰关系的干扰基站列表,并调整子帧配置(即时隙配置),通过修改广播消息和利用寻呼消息通知其覆盖范围内的终端。
步骤S310:基站2在完成子帧配置修改后,通过基站2与核心网的接口,发送Interference Cancel Response(干扰消除确认信息),其可以包括如下信息:
本基站2的标识;
目标基站标识信息:基站1的基站标识;
原因:基站2完成子帧配置修改。
步骤S311:核心网收到Interference Cancel Response后,生成InterferenceReport Response(干扰报告确认信息),并根据Interference Cancel Response消息中的“目标基站标识信息”确定Interference Report Response需要发送给哪个基站,随后发送给目标基站1。其中Interference Report Response信息包括如下信息:
发来Interference Cancel Response的基站2的标识;
原因:基站2帧结构已修改。
步骤S312:基站1在收到干扰报告确认信息后,确认与基站2完成帧结构的调整协商工作,并通过修改广播消息和利用寻呼消息通知其覆盖范围内的终端。
应用例二
假设基站1和基站2相距有160Km,不被同一个5G核心网覆盖。基站标识长度设置为22比特,两个基站采用的是3.5GHz,100MHz带宽,SCS间隔数据和SSB都采用的是30KHz的方案。对于FixOffset网管设置为2。
步骤S41~S46与步骤S31~36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S47:覆盖基站1的5G核心网1在收到多个基站发送的上报消息后,对于基站1的上报信息进行匹配,发现无匹配基站,则根据预配置关系,将基站1的上报信息转发到邻省的5G核心网2。邻省的5G核心网2确定基站1和基站2之间的相关干扰关系。
步骤S48~S412与步骤S38~312类似,这里不再赘述。区别在于,后续由覆盖基站1的5G核心网1和邻省的5G核心网2共同为基站1和基站2提供信息发送服务。例如,5G核心网2通过5G核心网1下发给第一基站干扰消除指示信息。或者,5G核心网1通过5G核心网2下发给第二基站干扰消除指示信息。
应用例三
假设基站1和基站2相距有80Km,被同一个5G核心网覆盖。已经在2个小时前启动了干扰消除过程,现在可以恢复初始配置状态。基站标识长度设置为22比特,两个基站采用的是3.5GHz,100MHz带宽,SCS间隔数据和SSB都采用的是30KHz的方案。对于FixOffset网管设置为2。
步骤S51,当基站1检测到其下三个小区开启定时器T1已经超时,则删除远端干扰消除状态。
步骤S52,基站1根据记录的干扰基站列表信息,通过基站1与核心网的接口,向核心网发送Interference Recovery Request(干扰恢复请求),用于通知目标干扰基站(基站2)本基站准备恢复干扰消除之前的初始子帧配置。
Interference Recovery Request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信息:
本基站的标识信息:基站1的标识;
目标干扰基站的标识信息:被通知的基站2的标识;
干扰消除前的初始子帧配置,即基站1欲恢复的初始子帧配置;
原因:基站1的远端干扰消除结束。
步骤S53,核心网根据Interference Recovery Request中的“目标干扰基站的标识信息”确定被通知的基站2,并通过核心网与目标干扰基站的接口发送InterferenceRecovery Command(干扰恢复命令)给基站2。其中Interference Recovery Command的内容包括:
作为通知方的基站1的标识信息,以便基站2返回相应的响应信息给基站1;
(基站1)干扰消除前的初始子帧配置;
原因:基站1远端干扰消除结束。
步骤S54,基站2收到命令后,根据Interference Recovery Command信息中携带的“干扰消除前的子帧配置信息”调整本基站的子帧配置信息,例如,基站2恢复远端干扰消除状态之前的初始子帧配置,并通过修改广播消息和利用寻呼消息通知其覆盖范围内的终端。
步骤S55,基站2通过目标基站与核心网的接口,发送Interference RecoveryCommand Response(干扰恢复命令响应,简称“命令响应”)给核心网,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信息:
作为响应接收方的基站1的标识;
作为响应发送方的基站2的标识;
原因:基站2的帧结构已恢复初始子帧配置。
步骤S56,核心网收到命令响应后,根据作为响应接收方的基站1的标识信息,向基站1发送Interference Recovery Request Response(干扰恢复请求响应,简称“请求响应”),其中包括如下信息:
作为命令响应发送方的基站2的标识信息;
原因:基站2已恢复初始子帧配置。
步骤S57,基站1在收到请求响应后,确认与目标基站2完成帧结构的恢复协商,也恢复本基站在远端干扰消除状态之前的初始子帧配置,并通过修改广播消息或利用寻呼消息通知其覆盖范围内的终端。
图8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大气波导引发的基站间干扰的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8所示,该实施例的处理装置包括:存储器810以及耦接至该存储器810的处理器820,处理器820被配置为基于存储在存储器810中的指令,执行前述任意一些实施例的大气波导引发的基站间干扰的处理方法。
其中,存储器810例如可以包括系统存储器、固定非易失性存储介质等。系统存储器例如存储有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引导装载程序(Boot Loader)以及其他程序等。
本公开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任意一些实施例的大气波导引发的基站间干扰的处理方法。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当明白,本公开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公开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公开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非瞬时性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公开是参照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为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5)

1.一种大气波导引发的基站间干扰的处理方法,包括:
第一基站检测上行符号的干扰信息,并判断检测的干扰信息是否满足远端基站干扰特征;
在满足远端基站干扰特征的情况下,第一基站进入远端干扰消除状态;
第一基站根据基站标识信息确定用来发送基站标识信息的预设资源,在预设资源上发送全部或部分基站标识信息,并更新广播消息以通知终端所述预设资源的位置,以使得终端在基站标识信息发送时刻,下行测量和接收第一基站的数据时不考虑该位置处的数据;
第一基站将检测到的远端干扰的描述信息发送到核心网,以使得核心网确定与第一基站互为远端干扰基站的第二基站,并发送干扰消除指示信息给远端干扰基站;
远端干扰基站根据干扰消除指示信息调整子帧配置;
其中,广播消息包括基站标识偏移值,基站标识偏移值包括:固定偏移、第一偏移、第二偏移;
基站标识信息的频域位置根据基站标识的固定偏移后一比特位到第一偏移之间的比特信息确定;
基站标识信息的系统帧号根据基站标识的第二偏移后一比特位到第二偏移后十比特位之间的比特信息确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第一基站检测到的间隔符号后的至少一个上行符号的干扰噪声高于预设门限值,判定满足远端基站干扰特征,预设门限值由网管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第一基站进入远端干扰消除状态之后,开启定时器,在定时器的时间内,不允许回退到远端干扰消除状态之前的初始子帧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预设资源的频域位置与带宽和子载波间隔相关,一个带宽上支持的不同图样位置以及映射的比特数为:
Figure FDA0003132925000000021
其中PRBtotal表示物理资源块PRB总数,与带宽和子载波间隔相关,floor表示向下取整,每个图样位置不包含同步信号块SSB频域位置上的20个PRB。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预设资源的时域信息上,在每个包含上行、下行和间隔的时隙中,部分基站标识信息位于该时隙最后一个下行符号上被发送,且每1024帧被发送一次,将第二偏移后一比特位到第二偏移后十比特位之间的比特转成10进制后,模1024得到的结果作为系统帧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预设资源的码域信息上,部分基站标识信息采用Zadoff-Chu序列发送,采用的Zadoff-Chu序列信息根据基站标识的第一偏移到第二偏移之间的比特信息生成,Zadoff-Chu序列信息生成公式为
Figure FDA0003132925000000022
其中,序列长度Nzc=139,u表示根序列。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部分基站标识信息是指基站标识别信息中除去高X比特位之外的其他信息,高X比特位通过广播消息通知终端,当高X比特位不通过广播消息发送时,表示发送全部基站标识信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
广播消息还包括:是否开启消除远端基站干扰。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终端根据基站的广播消息确定基站标识信息的时频位置,若在相同的时频位置被调度,则解调数据时去除基站标识信息所占用的时频资源。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基站发送到核心网的远端干扰的描述信息包括:
第一基站的标识信息,
第一基站检测出的干扰基站的标识信息;
第一基站被干扰符号的个数;
发送原因:干扰触发。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核心网确定远端干扰基站的方法包括:
核心网判断第一基站上报的干扰基站标识列表中包含的基站标识部分或全部与第二基站提供的本基站标识信息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则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互为远端干扰基站,如果没有匹配到相应的基站标识,向预先配置的多个覆盖相邻区域的其他核心网转发干扰基站标识列表和该核心网的标识信息,由其他核心网进行匹配;
或者,
核心网判断第二基站上报的干扰基站标识列表中包含的基站标识部分或全部与第一基站提供的本基站标识信息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则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互为远端干扰基站,如果没有匹配到相应的基站标识,向预先配置的多个覆盖相邻区域的其他核心网转发干扰基站标识列表和该核心网的标识信息,由其他核心网进行匹配。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属于一个核心网,则:
核心网下发给第二基站的干扰消除指示信息包括:
第一基站的标识信息;
第二基站需要减少发射的下行正交频分复用符号数;
或者,核心网下发给第一基站的干扰消除指示信息包括:
第二基站的标识信息;
第一基站需要减少发射的下行正交频分复用符号数。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第一基站属于第一核心网,第二基站属于第二核心网,则:
第二核心网下发给第二基站的干扰消除指示信息包括:
第一基站的标识信息;
第二基站需要减少发射的下行正交频分复用符号数;
或者,
第二核心网通过第一核心网下发给第一基站的干扰消除指示信息包括:
第二基站的标识信息;
第一基站需要减少发射的下行正交频分复用符号数。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远端干扰基站在调整子帧配置之后,通过核心网通知对方基站本基站的子帧配置已修改,
其中,远端干扰基站为第一基站时,对方基站为第二基站;远端干扰基站为第二基站时,对方基站为第一基站。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远端干扰基站通过核心网通知对方基站本基站的子帧配置已修改包括:
远端干扰基站发送干扰消除确认信息给核心网,以使核心网发送干扰报告确认信息给对方基站,
其中,干扰消除确认信息和干扰报告确认信息均包括:
远端干扰基站的标识信息;
对方基站的标识信息;
修改原因。
1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第一基站在达到定时器的定时时间后,恢复远端干扰消除状态之前的初始子帧配置,其中,定时器通过网管预配置。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基站恢复初始子帧配置包括:
第一基站通过核心网通知第二基站第一基站准备恢复初始子帧配置;
第一基站通过核心网接收到第二基站返回的通知确认信息后,恢复初始子帧配置。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属于一个核心网,则恢复初始子帧配置过程包括:
第一基站向核心网发送干扰恢复请求,干扰恢复请求中包括第一基站的标识信息,被通知的第二基站的标识信息,第一基站欲恢复的初始子帧配置,原因为第一基站的远端干扰消除结束;
核心网根据被通知的第二基站的标识信息向第二基站发送干扰恢复命令,干扰恢复命令中包括:作为通知方的第一基站的标识信息,第一基站欲恢复的初始子帧配置,原因为第一基站的远端干扰消除结束;
第二基站恢复远端干扰消除状态之前的初始子帧配置,向核心网发送干扰恢复命令响应,干扰恢复命令响应中包括:作为响应接收方的第一基站的标识信息,作为响应发送方的第二基站的标识信息,原因为第二基站已恢复初始子帧配置;
核心网根据作为响应接收方的第一基站的标识信息,向第一基站发送干扰恢复请求响应,干扰恢复请求响应中包括:作为响应发送方的第二基站的标识信息,原因为第二基站已恢复初始子帧配置;
第一基站根据干扰恢复请求响应确认与第二基站完成恢复协商,恢复远端干扰消除状态之前的初始子帧配置。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第一基站属于第一核心网,第二基站属于第二核心网,则恢复初始子帧配置过程包括:
第一基站向第一核心网发送干扰恢复请求,第一核心网转发给第二核心网,干扰恢复请求中包括第一基站的标识信息,被通知的第二基站的标识信息,第一基站欲恢复的初始子帧配置,原因为第一基站的远端干扰消除结束;
第二核心网根据被通知的第二基站的标识信息向第二基站发送干扰恢复命令,干扰恢复命令中包括:作为通知方的第一基站的标识信息,第一基站欲恢复的初始子帧配置,原因为第一基站的远端干扰消除结束;
第二基站恢复远端干扰消除状态之前的初始子帧配置,向第二核心网发送干扰恢复命令响应,第二核心网转发给第一核心网,干扰恢复命令响应中包括:作为响应接收方的第一基站的标识信息,作为响应发送方的第二基站的标识信息,原因为第二基站已恢复初始子帧配置;
第一核心网根据作为响应接收方的第一基站的标识信息,向第一基站发送干扰恢复请求响应,干扰恢复请求响应中包括:作为响应发送方的第二基站的标识信息,原因为第二基站已恢复初始子帧配置;
第一基站根据干扰恢复请求响应确认与第二基站完成恢复协商,恢复远端干扰消除状态之前的初始子帧配置。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第二基站根据第二基站标识信息确定用来发送第二基站标识信息的第二预设资源,在第二预设资源上发送全部或部分第二基站标识信息,并更新广播消息以通知终端所述第二预设资源的位置,以使得终端在第二基站标识信息发送时刻,下行测量和接收第二基站的数据时不考虑该位置处的数据;
第一基站通过对检测确定的第二预设资源进行解调获得第二基站标识信息。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基站通过对检测确定的第二预设资源进行解调获得第二基站标识信息,包括:
以1024个帧为周期,针对每一个帧中的每个包含上行、下行和间隔的时隙中最后一个下行符号,对于所有频域上的图样位置用已知的64个前导码进行相关检测,若该时隙上所有的频域图样位置上都无法检测出满足预设门限的相关峰,丢弃该时隙,继续检测下一个帧中的每个包含上行、下行和间隔的时隙中最后一个下行符号;
若检测出满足预设门限的相关峰,根据相关峰的位置确定前导码序列,并映射为二进制,该二进制对应于第二基站标识信息中的第一偏移后一比特位到第二偏移之间的比特信息;
根据检测出的相关峰所在的图样的频域位置,确定第二基站标识信息中的固定偏移后一比特位到第一偏移之间的比特信息;
根据检测出的相关峰所在的系统帧号,确定第二基站标识信息中的第二偏移后一比特位到第二偏移后十比特位之间的比特信息;
根据固定偏移后一比特位到第一偏移之间的比特信息、第一偏移后一比特位到第二偏移之间的比特信息、第二偏移后一比特位到第二偏移后十比特位之间的比特信息确定第二基站标识信息。
22.一种大气波导引发的基站间干扰的处理方法,包括:
终端接收基站更新的广播消息,广播消息包括基站标识偏移值,基站标识偏移值包括:固定偏移、第一偏移、第二偏移;
终端根据广播消息确定基站标识信息占用的时频位置,包括:基站标识信息的频域位置根据基站标识的固定偏移后一比特位到第一偏移之间的比特信息确定;基站标识信息的系统帧号根据基站标识的第二偏移后一比特位到第二偏移后十比特位之间的比特信息确定;
终端若在相同的时频位置被调度,则解调数据时去除基站标识信息所占用的时频资源。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
广播消息包括:高X比特位、是否开启消除远端基站干扰,当高X比特位通过广播消息发送时,表示发送部分基站标识信息,部分基站标识信息是基站标识别信息中除去高X比特位之外的其他信息,当高X比特位不通过广播消息发送时,表示发送全部基站标识信息。
24.一种大气波导引发的基站间干扰的处理装置,包括:
存储器;以及
耦接至所述存储器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执行如权利要求1-2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2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811153711.7A 2018-09-30 2018-09-30 大气波导引发的基站间干扰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09713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53711.7A CN110971312B (zh) 2018-09-30 2018-09-30 大气波导引发的基站间干扰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53711.7A CN110971312B (zh) 2018-09-30 2018-09-30 大气波导引发的基站间干扰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71312A CN110971312A (zh) 2020-04-07
CN110971312B true CN110971312B (zh) 2021-08-17

Family

ID=700282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53711.7A Active CN110971312B (zh) 2018-09-30 2018-09-30 大气波导引发的基站间干扰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7131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13126A (zh) * 2017-11-15 2020-09-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Ul干扰检测相关信息的交换
CN111866942B (zh) * 2019-04-30 2022-09-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5085835B (zh) * 2021-03-15 2024-04-09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交互方法、基站和通信系统
CN113727365A (zh) * 2021-08-27 2021-11-3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4554528B (zh) * 2022-03-09 2023-12-29 福建晶一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远端干扰的检测和优化方法
CN114760668A (zh) * 2022-04-26 2022-07-1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控制方法、系统和基站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28349A (zh) * 2015-01-04 2016-08-0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基于td-lte系统的远端干扰检测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2200B (zh) * 2006-08-23 2010-09-15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保护时隙的方法和系统
US8355373B2 (en) * 2008-10-11 2013-01-15 Xg Technology, Inc. Methodology for base station assisted channel selection for interference handling in mobile networks
CN101925069B (zh) * 2009-06-15 2016-01-06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蜂窝网络中的干扰抑制方法和装置
EP2678947A4 (en) * 2011-02-24 2016-12-28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publ) MINIMIZING INTERFERENCE THROUGH AN ATMOSPHERIC CHANNEL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JP5690019B2 (ja) * 2011-04-08 2015-03-25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 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大気ダクトによって生じる干渉の低減
EP2923510B1 (en) * 2012-11-26 2018-01-1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radio network nodes for measuring interference
CN106941679B (zh) * 2016-01-04 2021-05-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及其实现信号处理的方法
CN108243444B (zh) * 2016-12-26 2020-07-1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检测的方法及装置
CN108259112B (zh) * 2016-12-29 2020-03-2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时隙的基站干扰消除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28349A (zh) * 2015-01-04 2016-08-0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基于td-lte系统的远端干扰检测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大气波导干扰解决方法研究;张涛;《山东通信技术》;20161231;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71312A (zh) 2020-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71312B (zh) 大气波导引发的基站间干扰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US9949258B2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adapting guard time based on timing advance
JP6155501B2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US20170230923A1 (en) D2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12737759B (zh) 信息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
EP181918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uplink timing synchronization procedure upon handover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8416740B2 (en) Grouping of users onto traffic channels in multiple-users-per-channel transmission schemes
US20150223184A1 (en) Timing Advance Timer Start for Uplink Transmissions
KR102492403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사이드링크 동기화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9792667B (zh) 用于基于测量的移动性的方法和设备
CN111464954B (zh) 通信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3828396A (zh) 基于dm rs的下行链路lte物理层
JP6201269B2 (ja) 端末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TW201728142A (zh) 窄頻ack/nack傳輸
CN111431689A (zh) 装置到装置用户设备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WO2007147703A1 (en) A method for a handover procedure of a user terminal on radio interfaces, a base station and a network therefor
CN110971377B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EP3036961A1 (en) Coordination for pbch
US10674464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ynchronizing frame numbers between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supported user devices
KR102633164B1 (ko) Nr 시스템의 랜덤 액세스 프리앰블 송신 방법 및 장치
US11076348B2 (en) Method of neighbor discovery and wireless inter-connection for cellular mesh network
US20210392555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vice
KR100939440B1 (ko) 기지국의 서비스 범위 확장을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WO2012112126A1 (en) Neighbor discovery in a cellular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