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67500A - 一种样本检测方法、装置、样本分析仪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样本检测方法、装置、样本分析仪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67500A
CN110967500A CN201811162158.3A CN201811162158A CN110967500A CN 110967500 A CN110967500 A CN 110967500A CN 201811162158 A CN201811162158 A CN 201811162158A CN 110967500 A CN110967500 A CN 1109675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mple
needle
test
retest
i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6215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鑫润
周洋
朱星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Shenzhen Mindray Scientif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Shenzhen Mindray Scientif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Shenzhen Mindray Scientif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6215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67500A/zh
Publication of CN1109675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675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35/00594Quality control, including calibration or testing of components of the analyser
    • G01N35/00603Reinspection of samp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10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samples or any liquids to, in, or from, the analysis apparatus, e.g. suction devices, injection devices
    • G01N35/1009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aspiration or dispense of liquid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35/00594Quality control, including calibration or testing of components of the analyser
    • G01N35/00613Quality control
    • G01N35/00623Quality control of instruments
    • G01N2035/00643Quality control of instruments detecting malfunctions in conveying system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mmun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ath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样本检测方法、装置、样本分析仪和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在对当前样本的测试过程中,若确定采样针的工作状态为堵针状态时,根据出现堵针现象的测试项目确定重测项目范围,其中,所述重测项目范围中包括至少一个堵针现象的关联测试项目;对所述重测项目范围内的测试项目进行重新检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局限于对出现堵针现象的测试项目进行重新检测,将堵针现象的关联测试项目进行重新检测,扩大了重新检测的测试项目范围,降低采样针部分堵塞导致的检测精度差的风险,提高了样本检测结果准确度。

Description

一种样本检测方法、装置、样本分析仪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医疗检测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样本检测方法、装置、样本分析仪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临床应用中,每天都有的血液样本或者尿液样本等液体样本进行样本化学成分的分析检测。对于液体样本的检测,样本质量是影响样本检测结果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样本检测过程中,分析仪需要通过采样针从试管中吸取一定量的样本,并放置到检测反应容器中检测测试,当样本出现凝块时,导致采样针出现堵针情况,此时采样针吸样不足,甚至无法吸样,影响样本的测试结果。由于同一样本可通过多次吸样,进行多个不同项目的测试,目前遇到堵针情况时,将出现堵针情况的样本的当前测试项目进行重测,保持并应用已测试项目的测试结果,同时继续对后续测试项目进行检测,易出现对误差较大的测试结果导致的临床风险,以及进行无效测试导致的时间、材料的损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样本检测方法、装置、样本分析仪和存储介质,以实现提高样本检测精度,降低堵针导致的检测误差。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样本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对当前样本的测试过程中,若确定采样针的工作状态为堵针状态时,根据出现堵针现象的测试项目确定重测项目范围,其中,所述重测项目范围中包括至少一个堵针现象的关联测试项目;
对所述重测项目范围内的测试项目进行重新检测。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样本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
重测项目范围确定模块,用于在对当前样本的测试过程中,若确定采样针的工作状态为堵针状态时,根据出现堵针现象的测试项目确定重测项目范围,其中,所述重测项目范围中包括至少一个堵针现象的关联测试项目;
重测模块,用于对所述重测项目范围内的测试项目进行重新检测。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样本检测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样本分析仪,包括样本供给系统,试剂供给系统,反应系统,检测系统,控制处理系统,结果处理系统,所述检测系统、控制处理系统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样本检测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在对当前样本的测试过程中,若确定采样针的工作状态为堵针状态时,根据出现堵针现象的测试项目确定重测项目范围,对所述重测项目范围内的测试项目进行重新检测,其中,所述重测项目范围中包括至少一个堵针现象的关联测试项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局限于对出现堵针现象的测试项目进行重新检测,将堵针现象的关联测试项目进行重新检测,扩大了重新检测的测试项目范围,降低采样针部分堵塞导致的检测精度差的风险,提高了样本检测结果准确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样本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测试项目的示意图;
图2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析仪的示意图;
图2c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分析仪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样本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样本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样本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样本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样本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样本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样本分析仪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样本检测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在出现采样针堵针现象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样本分析仪来执行,该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110、在对当前样本的测试过程中,若确定采样针的工作状态为堵针状态时,根据出现堵针现象的测试项目确定重测项目范围,其中,所述重测项目范围中包括至少一个堵针现象的关联测试项目。
其中,当前样本可以是血液样本或尿液样本,对样本的测试可以是生化测试或者免疫测试。在测试中,可以是依次对多个样本进行测试,每一个样本可对应至少一个测试项目,且每一个样本所对应的测试项目的数量和类型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存在差异的。示例性的,参见图2a,图2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测试项目的示意图。图2a中样本架中包含样本1、样本2、样本3、样本4和样本5,样本1要进行的测试项目包括1A和1B,样本2要进行的测试项目包括2A、2B和2C,样本3要进行的测试项目包括3A、3B、3C和3D,样本4要进行的测试项目包括4A、4B、4C、4D和4E,样本5要进行的测试项目包括5A、5B和5C,上述各测试样本中各测试项目的测试顺序为1A、1B、2A、2B、2C、3A、3B、3C、3D、4A、4B、4C、4D、4E、5A、5B和5C。可以理解的是,每一个测试项目的标识均包括测试样本标识和项目标识确定,例如,测试项目1A中“1”为样本标识,“A”为项目标识,根据“1A”可确定该测试项目对应的样本和项目名称。其中,标识“1”、“A”以及“1A”均是一种示例,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存在其他标识方式,例如项目标识还可以是项目名称、简称或缩写,样本标识还可以是字符、字符串或条形码等。在进行每一个测试项目的测试时,均需要通过采样针从样本容器中吸取一定量的样本,用于进行测试项目的测试,并在将吸取的样本运输至反应容器后,对采样针进行清洗后,继续吸取下一测试项目对应的样本,并循环往复。
可以理解的是,采样针的工作状态包括正常状态和异常状态,其中,异常状态为不能正常采样的状态,例如堵针状态。可以理解的是,在采样针进行每一次吸样时,均进行堵针现象的判断,即判断每一次吸样过程是否出现堵针状态,若是,则根据出现堵针状态的测试项目确定重测项目范围,若否,则继续执行该测试项目的测试,并对下一测试项目进行堵针现象的循环判断。当出现预设数量的连续测试项目出现堵针现象时,生成报警信息以提示用户更换采样针或者对当前批次的样本进行二次处理,其中,预设数量可以是7或10,可根据测试项目及测试样本的实际情况确定。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当存在一次堵针现象时,即根据出现堵针现象的测试项目确定重测项目范围,无需进行多次验证,避免后续验证的偶然性,提高对堵针现象的重视程度,并扩大重测项目范围,提高测试项目的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采样针出现堵针状态的原因可以是在当前测试项目的测试过程中,采样针吸取到样本中的凝块导致的堵针现象,或者由于在当前测试项目之前的任一测试项目中的样本凝块残留在采样针中导致的堵针现象。当出现堵针现象时,采样针堵塞,导致吸取样本剂量不足或者不准确,进一步影响该测试项目的测试结果。基于上述导致堵针现象的原因,当出现堵针现象时,若导致该堵针现象的样本凝块存在残留或部分残留情况,残留的凝块会导致在进行后续测试项目时,存在采样针堵塞或者部分堵塞的问题,进一步导致后续测试项目的检测结果准确度差;当导致该堵针现象的样本凝块为之前测试项目中的残留凝块时,出现该残留凝块的测试项目以及应用存在残留凝块的采样针进行的测试项目中,采样针存在堵塞或者部分堵塞的风险,进一步导致上述测试项目的检测结果准确度差;若出现堵针现象的原因为当前样本的质量问题,即当前样本中存在凝块,则在当前样本的各个测试项目中均存在采样针堵塞或者部分堵塞的风险。当采样针出现部分堵塞情况时,吸样难度增大,易导致在吸样时间内无法吸取足量或者准确剂量的样本,影响检测结果。
基于上述堵针现象导致的其他测试项目的检测结果准确度差的风险,本实施例中,当出现堵针现象时,将出现堵针现象的当前测试项目以及堵针现象的关联测试项目作为重测项目,进行重新检测,以避免堵针现象导致的检测结果精度差的问题。其中,堵针现象的关联测试项目可以包括:存在同样部分堵针风险的测试项目以及被堵针现象影响的测试项目,例如存在出现样本堵针风险的已测试项目和即将被影响的未测试项目。可选的,所述堵针现象的关联测试项目包括至少一个已测试项目和/或至少一个未测试项目。其中关联测试项目对应的测试样本可以是与当前样本相同,也可以是与当前样本不同。示例性的,在确定关联测试项目时,可以是根据出现堵针现象的测试项目直接确定关联测试项目,还可以是先确定当前样本的关联样本,根据关联样本的测试项目确定关联测试项目。
示例性的,参见图2a,若出现堵针现象的测试项目为3B,则存在出现样本堵针风险的已测试项目可以是测试项目3A和2C,即将被影响的未测试项目可以是测试项目3C和3D,即堵针现象的关联测试项目可以是测试项目2C、3A、3C和3D,根据关联测试项目可确定重测项目范围包括测试项目2C、3A、3B、3C和3D。
本实施例中,通过确定堵针现象存在影响的关联测试项目,确定进行重新检测的测试项目范围,扩大了重测项目范围,替代了仅对出现堵针现象的测试项目进行重测的情况,降低了采样针部分堵塞导致的检测结果不准确的风险,提高了样本检测精度。
步骤120、对所述重测项目范围内的测试项目进行重新检测。
其中,将确定重测项目范围中的测试项目进行重新检测,以得到准确的检测结果。本实施例中,在确定重测项目范围之后,将重测项目对应的测试样本确定为重测样本,对该重测样本的重测项目进行重新检测。示例性的,根据重测项目范围中的测试项目的标识,确定重测样本,例如重测项目范围中的测试项目包括:2C、3A、3B、3C和3D,上述测试项目对应的测试样本依次为样本2、3、3、3和3,即上述重测项目范围对应的测试样本为样本2和样本3,且对样本2的C项目以及样本3的A、B、C和D四个项目进行重新检测。
由于出现堵针现象的原因为重测样本中存在凝块或者纤维丝,为了避免在重测过程时再次出现堵针现象,需在进行重测之前,对重测样本进行观察处理。根据重测项目范围测试项目的标识生成重测样本的待处理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对重测样本进行处理,其中待处理提示信息可以通过显示屏进行显示,或者通过语音等方式进行提示。在生成待处理提示信息的同时,将重测样本传输至观察区,使得用户可根据提示信息对重测样本进行观察和二次处理。可以理解的是,本方法可应用于设置有传输通道和回收区的分析仪,当检测到采样针的堵针现象时,将重测项目范围中测试项目对应的重测样本基于传输通道传输至回收区,使得用户可在回收区对重测样本进行观察和二次处理,示例性的,参见图2b,图2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析仪的示意图。在图2b中的分析仪包括样本供给系统、试剂供给系统、反应系统、检测系统、控制处理系统和结果处理系统,其中,样本供给系统包括:放入区、回收区和前端轨道;其中,所述样本供给系统,用于将放入区的样本调度至检测区进行检测,还用于在所述样本分析仪发生堵针现象时,将所述将发生堵针现象的重测样本调度至所述回收区。可选的,样本供给系统还包括暂存区,该暂存器设置于所述放入区和所述回收区的下层。本方法还可应用于仅设置有样本盘的分析仪,该分析仪未设置有传输通道和回收区,当检测到采样针的堵针现象时,确定并记录重测项目范围中测试项目对应的重测样本,在样本盘中样本测试完成时,停止分析仪的运行,样本盘将重测样本旋转至用户便于操作的位置,使得用户对重测样本进行观察和二次处理,示例性的,参见图2c,图2c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分析仪的示意图,分析仪包括样本供给系统、试剂供给系统、反应系统、检测系统、控制处理系统和结果处理系统,例如在图2c中,分析仪100包括样本盘103、反应盘101、试剂盘102、试剂针104和样本针105,其中,样本供给系统包括样本盘103,用于将样本依次旋转至样本针105的采样位置,当出现堵针现象时,将重测项目范围对应的重测样本旋转至样本针105的采样位置之外,还用于当堵针故障修改成功以后,将重测样本旋转至样本针105的采样位置,进行重测。其中,对重测样本的二次处理可以是根据对重测样本观察结果确定,例如可以是二次离心处理。将经过观察和处理的重测样本放在样本盘进行重新检测,或者放在分析仪的放入区,经分析仪的传输通道将重测样本传输至吸样区进行重新检测。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可应用于单一模式的生化样本分析仪或免疫样本分析仪等单机产品,可应用于多台分析仪并列的级联产品,例如生化-免疫级联分析仪,还可以是生化-生化级联分析仪、免疫-免疫级联分析仪等。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对当前样本的测试过程中,若确定采样针的工作状态为堵针状态时,根据出现堵针现象的测试项目确定重测项目范围,对所述重测项目范围内的测试项目进行重新检测,其中,所述重测项目范围中包括至少一个堵针现象的关联测试项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局限于对出现堵针现象的测试项目进行重新检测,还将堵针现象的关联测试项目进行重新检测,扩大了重新检测的测试项目范围,降低采样针部分堵塞导致的检测精度差的风险,提高了样本检测结果准确度。
实施例二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样本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见图3,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10、在对当前样本的测试过程中,若确定采样针的工作状态为堵针状态时,根据出现堵针现象的测试项目,确定堵针现象的关联测试项目,将所述堵针现象的关联测试项目和出现堵针现象的测试项目确定为重测项目范围内的测试项目。
示例性的,堵针现象的关联测试项目可以根据用户预先输入的选择信息确定,其中选择信息可以是包括关联测试项目的位置和数量,例如关联测试项目的位置可以是当前测试项目之前和/或之后。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出现堵针现象的测试项目,确定堵针现象的关联测试项目,包括:根据外部输入的关联项目数量,将与出现堵针现象的测试项目连续的测试项目确定为关联测试项目。其中,关联项目数量可以是基于与分析仪电连接的诸如键盘等输入设备、显示屏上的虚拟按键控件或者分析仪上的物理按键的方式进行输入。可以理解的是,关联测试项目与当前测试项目相连续。示例性的,参见图2a,若出现堵针现象的测试项目为3B,关联项目数量为3,关联测试项目的位置是当前测试项目之前,则可确定关联测试项目为2B、2C和3A。可以理解的是,关联测试项目的位置可以是当前测试项目之前、当前测试项目之后以及当前测试项目之前和之后,相应的,关联项目数量可以是一个数量值或两个数量值,可选的,所述关联项目数量包括第一数量和/或第二数量,第一数量可以是当前测试项目之前的关联测试项目的数量值,第二数量可以是当前测试项目之后的关联测试项目的数量值,相应的,所述关联测试项目包括与所述出现堵针现象的测试项目连续的第一数量的已测试项目和/或第二数量的未测试项目确定为堵针现象的关联测试项目。示例性的,若出现堵针现象的测试项目为3B,关联项目数量中第一数量为2,第二数量为3,则可确定关联测试项目为2C、3A、3C、3D和4A。在本实施例中,当出现堵针现象时,不仅对出现堵针现象的测试项目进行重测,还对出现堵针现象的测试项目之前和/或之后的测试项目进行重测,扩大了重测项目范围,避免被堵针现象影响的测试项目的检测结果不准确,降低了采样针部分堵塞导致的检测结果不准确的风险,提高了样本检测精度。
可以理解的是,关联项目数量和关联测试项目的位置可以是根据堵针现象的判断条件以及采样针的清洗程度确定。示例性的,若堵针现象的判断条件严格,例如采样针部分堵塞的情况列入堵针判断条件内,则当前测试项目之前的关联测试项目数量可以减小或者设置为零,反之,若堵针现象的判断条件疏松,则可增大当前测试项目之前的关联测试项目数量。其中,堵针现象的判断条件根据堵针判断阈值确定,堵针判断阈值越小,判断条件越严格。示例性的,在对采样针进行清洗测试,对含有凝块的样本进行吸样,在出现堵针现象后清洗,确定清洗后的采样针的清洗程度。示例性的,还可以通过对堵针现象后的测试项目的检测结果进行校验确定采样针的清洗程度,若检测结果准确,则确定采样针清洗彻底,反之,若存在检测结果存在误差的概率较大,则确定采样针清洗不彻底,存在样本凝块残留或部分残留。若采样针的清洗彻底,当前测试项目之后的关联测试项目数量可以减小或者设置为零,反之,若采样针存在凝块或者纤维丝残留概率较大,则增大当前测试项目之后的关联测试项目数量,以对当前测试项目之后的关联测试项目进行重测,减少由于在未清洗彻底时,采样针凝块或者纤维丝残留,在后续测试项目中出现堵针或部分堵针现象,提高后续测试项目的测试精度。
步骤320、对所述重测项目范围内的测试项目进行重新检测。
在对所述重测项目范围内的测试项目进行重新检测之前,将重测项目范围中的测试项目对应的测试样本确定为重测样本;相应的,基于对应的重测样本对所述重测项目范围内的测试项目进行重新检测。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对当前样本的测试过程中,若确定采样针的工作状态为堵针状态时,根据出现堵针现象的测试项目,确定堵针现象的关联测试项目,将所述堵针现象的关联测试项目和出现堵针现象的测试项目确定为重测项目范围内的测试项目,对所述重测项目范围内的测试项目进行重新检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堵针现象的关联测试项目进行重新检测,不局限于对出现堵针现象的测试项目,扩大了重新检测的测试项目范围,降低采样针部分堵塞导致的检测精度差的风险,提高了样本检测结果准确度。
实施例三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样本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见图4,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10、在对当前样本的测试过程中,若确定采样针的工作状态为堵针状态时,将出现堵针现象的测试项目对应的当前样本确定为重测样本。
其中,当出现堵针现象时,可确定当前测试对应的当前样本中存在凝块或者纤维丝的概率较大,即堵针现场是由当前样本质量引起的,进一步可确定该当前样本的多个测试项目中均可能存在采样针堵塞或部分堵塞的风险,将当前样本确定为重测样本,可避免当前样本的其他测试项目中由于样本质量导致的检测结果精度问题。
步骤420、将所述当前样本的出现堵针现象的测试项目、全部未测试项目和全部已测试项目确定为重测项目范围中的测试项目。
示例性的,参见图2a,若出现堵针现象的测试项目为3B,则将出现堵针现象的当前样本3确定为重测样本,并将当前样本3出现堵针现象的测试项目3B、全部未测试项目3C和3D、以及全部已测试项目3A确定为重测项目范围中的测试项目,避免上述测试项目中由于样本中存在凝块或者纤维丝等问题导致的吸样量不准确的情况。
步骤430、对所述重测项目范围内的测试项目进行重新检测。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将出现堵针现象的当前样本确定为重测样本,并将当前样本的全部测试项目确定为重测项目范围中的测试项目,进行重新检测,在当样本存在质量问题,即存在凝块时,准确确定重测项目范围,有针对性的扩大了重测项目的范围,提高了堵针现象的关联测试项目检测精度,降低了临床风险。
实施例四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样本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见图5,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10、在对当前样本的测试过程中,若确定采样针的工作状态为堵针状态时,根据出现堵针现象的测试项目对应的当前样本,确定堵针现象的关联样本,将所述关联样本和所述当前样本确定为重测样本。
其中,关联样本为影响当前样本出现堵针现象的样本,或者被当前样本的堵针现象影响的样本。示例性的,参见图2a,在样本架上设置有5个样本,并依据样本1至样本5的顺序分别对每一个样本进行测试项目的测试。样本2为样本3之前的测试样本,样本4为样本3之后的测试样本。当当前样本3的任一一个测试项目出现堵针现象时,当前样本3之前的样本可以是影响当前样本出现堵针现象的样本,当前样本3之后的样本可以是被当前样本的堵针现象影响的样本。例如可以将样本2和样本4确定为堵针现象的关联样本。
可选的,根据出现堵针现象的测试项目与相邻样本的测试项目的间隔项目数,确定堵针现象的关联样本。示例性的,参见图2a,出现堵针现象的测试项目为3B,当前样本为样本3,测试项目3B与相邻样本2的间隔测试项目为3A,间隔项目数为1,测试项目3B与相邻样本4的间隔测试项目为3C和3D,间隔项目数为2,将与出现堵针现象的测试项目为3B间隔项目数最小的样本确定为关联样本,即可以将样本2确定为关联样本;相应的,若出现堵针现象的测试项目为3D,则样本4为与出现堵针现象的测试项目为3D间隔项目数最小的样本,将样本4确定为关联样本。
可选的,根据预先输入的关联样本数量确定关联样本,若关联样本数量为1,则可将与出现堵针现象的测试项目与相邻样本的测试项目的间隔项目数最小的样本,确定堵针现象的关联样本,若关联样本数量为2,则将当前样本之前的一个样本和当前样本之后的一个样本确定为关联样本。可选的,还可以是,根据预先输入的关联样本相对于当前样本的位置确定关联样本,例如关联样本在当前样本之前或之后。若关联样本数量大于1,预先输入的关联样本相对于当前样本的位置为当前样本之后,则确定关联样本为当前样本之后的1个样本。
步骤520、根据所述重测样本的测试项目确定重测项目范围。
示例性的,可以将重测样本的全部测试项目或部分测试项目确定为重测项目范围中的测试项目。示例性的,根据预先输入的关联项目数量和重测样本的测试项目确定重测项目范围。若关联项目数量大于或等于重测样本的全部测试项目的数量,则将重测样本的全部测试项目或部分测试项目确定为重测项目范围中的测试项目,参见图2a,重测样本包括关联样本2和当前样本3,当前样本3中的测试项目3B出现堵针现象,若关联项目数量为8,则可以将关联样本2的全部测试项目2A、2B和2C,以及当前样本的全部测试项目3A、3B、3C和3D确定为重测项目范围中的测试项目。若关联项目数量小于重测样本的全部测试项目的数量,则优先将当前样本的测试项目确定为重测项目范围中的测试项目,当前样本的测试项目数量大于关联项目数量时,将关联样本中与当前样本的测试项目连续的测试项目确定为重测项目范围中的测试项目。示例性的,参见图2a,重测样本包括关联样本2和当前样本3,当前样本3中的测试项目3B出现堵针现象,若预先输入的关联项目数量为5,则将关联样本2的部分测试项目2B、2C和关联样本3的全部测试项目3A、3B、3C和3D确定为重测项目范围中的测试项目;若预先输入的关联项目数量为3,出现堵针现象的测试项目为3B,则将当前项目的测试项目3A、3B和3C、3D确定为重测项目范围中的测试项目。
步骤530、对所述重测项目范围内的测试项目进行重新检测。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出现堵针现象时,先确定堵针现象的关联样本,根据关联样本和当前样本确定重测项目范围,将存在检测精度风险的测试项目进行重测,有针对性提高了各测试项目的检测精度,降低了临床风险。
实施例五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样本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见图6,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610、在对当前样本的测试过程中,确定采样针的工作状态为堵针状态。
示例性的,堵针现象的关联测试项目可以根据用户预先输入的选择信息确定,其中选择信息可以是包括关联测试项目选择方式以及各选择方式对应的选择数据,例如,选择方式可以是如下任一种:根据当前测试项目确定关联测试项目、根据当前测试项目确定当前样本中的关联测试项目、根据当前测试项目确定当前样本以及关联样本中的关联测试项目,上述三种选择方式分别对应下述步骤621-步骤623。当根据当前测试项目确定关联测试项目时,选择数据可以是关联测试项目数量以及关联测试项目位置;当根据当前样本确定关联样本时,选择信息包括关联样本数量、关联样本位置和关联测试项目数量等。根据用户选择,执行如下步骤621-步骤623中的任一步骤。
步骤621、根据出现堵针现象的测试项目,确定堵针现象的关联测试项目,将所述堵针现象的关联测试项目和出现堵针现象的测试项目确定为重测项目范围内的测试项目,并执行步骤630。
步骤622、将出现堵针现象的测试项目对应的当前样本确定为重测样本,将所述当前样本的出现堵针现象的测试项目、全部未测试项目和全部已测试项目确定为重测项目范围中的测试项目,并执行步骤630。
步骤623、根据出现堵针现象的测试项目对应的当前样本,确定堵针现象的关联样本,将所述关联样本和所述当前样本确定为重测样本,根据所述重测样本的测试项目确定重测项目范围,并执行步骤630。
步骤630、获取所述重测项目范围中测试项目采样时采样针的吸样压力值。
示例性的,基于设置于采样针与注射器之间液路管道上的压力传感器,获取采样针吸样时的吸样压力值,根据吸样压力值确定采样值在吸样过程中的堵塞程度,其中,吸样压力值越大,采样针堵塞越严重,吸样压力值越小,采样针存在堵塞的概率越小。本实施例中,确定采样针在重测项目范围中测试项目时的吸样压力值,便于判断采样针在重测项目范围中测试项目进行采样时是否存在堵塞或部分堵塞的情况,有利于准确确定重测项目范围中的测试项目,提高重测项目范围的准确性和针对性。
步骤640、从所述重测项目范围的已测试项目中取消吸样压力值小于重测压力阈值的测试项目,以更新所述重测项目范围中的测试项目。
其中,重测压力阈值用于表征采样针存在堵塞或部分堵塞时的最小采样压力值,当吸样压力值小于重测压力阈值时,采样针不存在堵塞或部分堵塞的情况,相应的,其对应的测试项目也不存在堵针现象导致的检测精度差的问题,无需进行重新检测;反之,当吸样压力值大于或等于重测压力阈值时,采样针存在堵塞或部分堵塞的情况,相应的,在执行对应的测试项目时,存在采样剂量不足或者不准确导致的检测精度差的问题,需要进行重新检测。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重测项目范围的已测试项目中取消吸样压力值小于重测压力阈值的测试项目,即取消无需进行重新检测测试项目,减少重测项目范围中未被堵针现象影响的测试项目,提高重测的针对性。示例性的,参见图2a,若出现堵针现象的测试项目为3B,根据上述步骤622确定的重测项目范围中包括测试项目3A、3B、3C和3D,确定上述已测试项目在进行测试时的吸样压力值,确定测试项目3A对应的吸样压力值小于重测压力阈值,则从重测项目范围中删除测试项目3A,得到更新后的重测项目范围包括测试项目3B、3C和3D。可以理解的是,通过步骤621和步骤623确定的重测项目范围均可根据步骤630和640的方式进行更新。
步骤650、对所述重测项目范围内的测试项目进行重新检测。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得到测项目范围之后,根据重测项目范围中各测试项目对应的吸样压力值,对重测项目范围中未受到堵针现象影响的测试项目进行删除,以更新重测项目范围,避免对未受到堵针现象影响的测试项目进行不必要的重测,提高重测项目范围的准确性和针对性,在保证临床检查准确性的基础上,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量。
实施例六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样本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见图7,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710、获取采样针在对当前样本进行采样时的吸样压力值。
其中,获取吸样压力值的方式与前述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720、根据所述吸样压力值确定采样针的工作状态。
示例性的,采样针的工作状态可以包括正常状态和堵针状态,其中,正常状态为采样针可采集准确剂量的样本,用于进行检测,堵针状态为采样针的堵塞或部分堵塞,无法采集足量或者准确剂量的样本,使得检测结果存在误差。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堵针压力阈值判断采样针的工作状态,堵针压力阈值用于表征采样针存在堵针现象时的最小采样压力值。可选的,若所述吸样压力值大于或等于堵针压力阈值,则确定所述采样针出现堵针状态;若所述吸样压力值小于所述堵针压力阈值,则确定所述采样针处于正常状态,其中,所述堵针压力阈值大于或等于所述重测压力阈值。
步骤730、在对当前样本的测试过程中,若确定采样针的工作状态为堵针状态时,根据出现堵针现象的测试项目确定重测项目范围,其中,所述重测项目范围中包括至少一个堵针现象的关联测试项目。
步骤740、对所述重测项目范围内的测试项目进行重新检测。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分析仪中设置堵针现象的判断装置,以判断在每一个测试项目中采样针的工作状态,及时确定出现堵针现象的测试项目,并根据该出现堵针现象的测试项目确定受到影响的关联测试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重新检测,提高测试项目的测试精度,降低临床风险。
实施例七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样本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由软件和/或硬件实现,一般集成在样本分析仪中,可通过执行样本检测方法来对样本进行检测。如图8所示,该装置包括:
重测项目范围确定模块810,用于在对当前样本的测试过程中,若确定采样针的工作状态为堵针状态时,根据出现堵针现象的测试项目确定重测项目范围,其中,所述重测项目范围中包括至少一个堵针现象的关联测试项目;
重测模块820,用于对所述重测项目范围内的测试项目进行重新检测。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种样本检测装置,不局限于对出现堵针现象的测试项目进行重新检测,将堵针现象的关联测试项目进行重新检测,扩大了重新检测的测试项目范围,降低采样针部分堵塞导致的检测精度差的风险,提高了样本检测结果准确度。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堵针现象的关联测试项目包括至少一个已测试项目和/或至少一个未测试项目。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重测项目范围确定模块810包括:
关联测试项目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出现堵针现象的测试项目,确定堵针现象的关联测试项目;
第一重测项目范围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堵针现象的关联测试项目和出现堵针现象的测试项目确定为重测项目范围内的测试项目。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关联测试项目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外部输入的关联项目数量,将与出现堵针现象的测试项目连续的测试项目确定为关联测试项目。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关联项目数量包括第一数量和/或第二数量,相应的,所述关联测试项目包括与所述出现堵针现象的测试项目连续的第一数量的已测试项目和/或第二数量的未测试项目确定为堵针现象的关联测试项目。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
在对所述重测项目范围内的测试项目进行重新检测之前,将重测项目范围中的测试项目对应的测试样本确定为重测样本;
相应的,重测模块820,用于基于对应的重测样本对所述重测项目范围内的测试项目进行重新检测。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重测项目范围确定模块710包括:
第一重测样本确定单元,用于将出现堵针现象的测试项目对应的当前样本确定为重测样本;
第二重测项目范围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当前样本的出现堵针现象的测试项目、全部未测试项目和全部已测试项目确定为重测项目范围中的测试项目。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重测项目范围确定模块810包括:
第二重测样本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出现堵针现象的测试项目对应的当前样本,确定堵针现象的关联样本,将所述关联样本和所述当前样本确定为重测样本;
第三重测项目范围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重测样本的测试项目确定重测项目范围。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二重测样本确定单元用于:
根据外部输入的关联样本数量,将与出现堵针现象的测试项目对应的当前样本连续的测试样本确定为关联样本,其中,所述关联样本包括与所述当前样本连续的已测试样本和/或未测试样本。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三重测项目范围确定单元用于:
将所述重测样本的全部测试项目确定为重测项目范围内的测试项目;或者,
根据关联项目数量在所述重测样本的全部测试项目中筛选堵针现象的关联测试项目,将所述堵针现象的关联测试项目确定为重测项目范围内的测试项目。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
第一吸样压力值获取模块,用于在确定重测项目范围之后,获取所述重测项目范围中测试项目采样时采样针的吸样压力值;
重测项目范围更新模块,用于从所述重测项目范围的已测试项目中取消吸样压力值小于重测压力阈值的测试项目,以更新所述重测项目范围中的测试项目。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
第二吸样压力值确定模块,用于在确定采样针的工作状态为堵针状态之前,获取采样针在对当前样本进行采样时的吸样压力值;
工作状态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吸样压力值确定采样针的工作状态。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工作状态确定模块用于:
若所述吸样压力值大于或等于堵针压力阈值,则确定所述采样针出现堵针状态;若所述吸样压力值小于所述堵针压力阈值,则确定所述采样针处于正常状态,其中,所述堵针压力阈值大于或等于所述重测压力阈值。
实施例八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申请所有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状态提示方法:也即,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在对当前样本的测试过程中,若确定采样针的工作状态为堵针状态时,根据出现堵针现象的测试项目确定重测项目范围,其中,所述重测项目范围中包括至少一个堵针现象的关联测试项目;对所述重测项目范围内的测试项目进行重新检测。
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实施例九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样本分析仪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9,该样本分析仪包括:样本供给系统910、试剂供给系统920、反应系统930、检测系统940、控制处理系统950、结果处理系统960、针杆系统970、清洗水清洗剂供给系统980和废液收集系统990,所述检测系统940和控制处理系统950实现:在对当前样本的测试过程中,若确定采样针的工作状态为堵针状态时,根据出现堵针现象的测试项目确定重测项目范围,其中,所述重测项目范围中包括至少一个堵针现象的关联测试项目;对所述重测项目范围内的测试项目进行重新检测。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样本分析仪,实时检测各测试项目中采样针的工作状态,在出现堵针现象时,不局限于对出现堵针现象的测试项目进行重新检测,将堵针现象的关联测试项目进行重新检测,扩大了重新检测的测试项目范围,降低采样针部分堵塞导致的检测精度差的风险,提高了样本检测结果准确度。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6)

1.一种样本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对当前样本的测试过程中,若确定采样针的工作状态为堵针状态时,根据出现堵针现象的测试项目确定重测项目范围,其中,所述重测项目范围中包括至少一个堵针现象的关联测试项目;
对所述重测项目范围内的测试项目进行重新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堵针现象的关联测试项目包括至少一个已测试项目和/或至少一个未测试项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出现堵针现象的测试项目确定重测项目范围,包括:
根据出现堵针现象的测试项目,确定堵针现象的关联测试项目,将所述堵针现象的关联测试项目和出现堵针现象的测试项目确定为重测项目范围内的测试项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出现堵针现象的测试项目,确定堵针现象的关联测试项目,包括:
根据外部输入的关联项目数量,将与出现堵针现象的测试项目连续的测试项目确定为关联测试项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联项目数量包括第一数量和/或第二数量,相应的,所述关联测试项目包括与所述出现堵针现象的测试项目连续的第一数量的已测试项目和/或第二数量的未测试项目确定为堵针现象的关联测试项目。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重测项目范围内的测试项目进行重新检测之前,还包括:
将重测项目范围中的测试项目对应的测试样本确定为重测样本;
相应的,对所述重测项目范围内的测试项目进行重新检测包括:
基于对应的重测样本对所述重测项目范围内的测试项目进行重新检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出现堵针现象的测试项目确定重测项目范围,包括:
将出现堵针现象的测试项目对应的当前样本确定为重测样本;
将所述当前样本的出现堵针现象的测试项目、全部未测试项目和全部已测试项目确定为重测项目范围中的测试项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出现堵针现象的测试项目确定重测项目范围,包括:
根据出现堵针现象的测试项目对应的当前样本,确定堵针现象的关联样本,将所述关联样本和所述当前样本确定为重测样本;
根据所述重测样本的测试项目确定重测项目范围。
9.根据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出现堵针现象的测试项目对应的当前样本,确定堵针现象的关联样本,包括:
根据外部输入的关联样本数量,将与出现堵针现象的测试项目对应的当前样本连续的测试样本确定为关联样本,其中,所述关联样本包括与所述当前样本连续的已测试样本和/或未测试样本。
10.根据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重测样本的测试项目确定重测项目范围,包括:
将所述重测样本的全部测试项目确定为重测项目范围内的测试项目;或者,
根据关联项目数量在所述重测样本的全部测试项目中筛选堵针现象的关联测试项目,将所述堵针现象的关联测试项目确定为重测项目范围内的测试项目。
11.根据权利要求3-10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重测项目范围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重测项目范围中测试项目采样时采样针的吸样压力值;
从所述重测项目范围中取消吸样压力值小于重测压力阈值的测试项目,以更新所述重测项目范围中的测试项目。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采样针的工作状态为堵针状态之前,还包括:
获取采样针在对当前样本进行采样时的吸样压力值;
根据所述吸样压力值确定采样针的工作状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吸样压力值确定采样针的工作状态,包括:
若所述吸样压力值大于或等于堵针压力阈值,则确定所述采样针出现堵针状态;
若所述吸样压力值小于所述堵针压力阈值,则确定所述采样针处于正常状态,其中,所述堵针压力阈值大于或等于所述重测压力阈值。
14.一种样本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重测项目范围确定模块,用于在对当前样本的测试过程中,若确定采样针的工作状态为堵针状态时,根据出现堵针现象的测试项目确定重测项目范围,其中,所述重测项目范围中包括至少一个堵针现象的关联测试项目;
重测模块,用于对所述重测项目范围内的测试项目进行重新检测。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所述的样本检测方法。
16.一种样本分析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样本供给系统,试剂供给系统,反应系统,检测系统,控制处理系统,结果处理系统,所述检测系统、控制处理系统实现如权利要求1-13任一所述样本检测方法。
CN201811162158.3A 2018-09-30 2018-09-30 一种样本检测方法、装置、样本分析仪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09675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62158.3A CN110967500A (zh) 2018-09-30 2018-09-30 一种样本检测方法、装置、样本分析仪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62158.3A CN110967500A (zh) 2018-09-30 2018-09-30 一种样本检测方法、装置、样本分析仪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67500A true CN110967500A (zh) 2020-04-07

Family

ID=70029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62158.3A Pending CN110967500A (zh) 2018-09-30 2018-09-30 一种样本检测方法、装置、样本分析仪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67500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85061A (zh) * 2020-10-28 2021-03-12 迈克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采样控制方法及采样控制装置
CN113640354A (zh) * 2021-08-27 2021-11-12 重庆中元汇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堵针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047345A (zh) * 2021-11-09 2022-02-15 中元汇吉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样本优先调度方法、调度系统及检测系统
CN114113566A (zh) * 2020-08-28 2022-03-01 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采样针的堵塞检测方法、血液分析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4460322A (zh) * 2022-04-14 2022-05-10 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样本检测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91734A2 (en) * 2002-08-07 2004-02-25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Sample dispensing apparatus and automatic analyzer using the same
CN101004424A (zh) * 2006-01-20 2007-07-25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生化分析仪样本针堵塞检测装置及方法
US20090263281A1 (en) * 2008-04-17 2009-10-22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Automatic analyzer
JP2014157073A (ja) * 2013-02-15 2014-08-28 Toshiba Corp 自動分析装置
US20160291048A1 (en) * 2013-12-20 2016-10-06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Automatic analysis device
JP2017096893A (ja) * 2015-11-27 2017-06-01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検体検査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7703132A (zh) * 2017-09-30 2018-02-16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反应曲线异常处理方法及装置、生化分析仪、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91734A2 (en) * 2002-08-07 2004-02-25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Sample dispensing apparatus and automatic analyzer using the same
CN101004424A (zh) * 2006-01-20 2007-07-25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生化分析仪样本针堵塞检测装置及方法
US20090263281A1 (en) * 2008-04-17 2009-10-22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Automatic analyzer
JP2014157073A (ja) * 2013-02-15 2014-08-28 Toshiba Corp 自動分析装置
US20160291048A1 (en) * 2013-12-20 2016-10-06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Automatic analysis device
JP2017096893A (ja) * 2015-11-27 2017-06-01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検体検査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7703132A (zh) * 2017-09-30 2018-02-16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反应曲线异常处理方法及装置、生化分析仪、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庸晋: "《医学实验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实践》",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pages: 673 - 674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13566A (zh) * 2020-08-28 2022-03-01 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采样针的堵塞检测方法、血液分析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485061A (zh) * 2020-10-28 2021-03-12 迈克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采样控制方法及采样控制装置
CN113640354A (zh) * 2021-08-27 2021-11-12 重庆中元汇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堵针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047345A (zh) * 2021-11-09 2022-02-15 中元汇吉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样本优先调度方法、调度系统及检测系统
CN114460322A (zh) * 2022-04-14 2022-05-10 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样本检测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60322B (zh) * 2022-04-14 2022-06-14 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样本检测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67500A (zh) 一种样本检测方法、装置、样本分析仪和存储介质
CN102749466B (zh) 用于自动检验实验室化验结果的系统和方法
CN105102988B (zh) 自动分析装置以及分析方法
CN111831321B (zh) 代码覆盖率的分析方法、装置及其电子设备
JP5183457B2 (ja) 自動分析装置、その支援システム
CN101561445A (zh) 自动分析装置
AU2016277539A1 (en) Patient-based results display
CN111208311A (zh) 样本分析流水线、样本分析控制装置及方法
JP2012233799A (ja) 検体分析装置及びデータ処理装置
US816081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clinical equivalence of test methods
US753958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artifactual output from a chemical analyzer
CN110208556A (zh) 测试结果检验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JP6039677B2 (ja) 体内総アルブミン量自動分析器
JP5791954B2 (ja) 検体分析装置、検体分析システム、測定結果管理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1395550A (zh) 用于诊断系统的安全方案
CN110967501A (zh) 一种样本检测方法、装置、样本分析仪及存储介质
CN112446442A (zh) 一种样本分析系统、信息匹配方法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334930A (zh) 一种样本检测信息管理方法以及样本检测设备
EP4113529A1 (en) Dynamic sorting method and system for test items of chemical analyzer, and storage medium
Ellahi et al. Pre-analytical Errors in Haematology Laboratory of a Tertiary Care Hospital: A Cross-Sectional Study of northern Pakistan
CN111354430B (zh) 一种样本审核方法、样本分析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345777B (zh) 样本分析装置、系统和质控失控后病人样本的管理方法
CN110874521B (zh) 一种分析仪及其样本编号方法、存储介质
CN115050436A (zh) 一种术前感染八项检验结果自动审核系统及其应用
Gardiner et 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a new small-volume coagulation monitor: the SmartCheck INR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