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66063B - 米勒循环发动机的可变气门正时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米勒循环发动机的可变气门正时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66063B
CN110966063B CN201811162597.4A CN201811162597A CN110966063B CN 110966063 B CN110966063 B CN 110966063B CN 201811162597 A CN201811162597 A CN 201811162597A CN 110966063 B CN110966063 B CN 1109660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vt
working condition
engine
map
control strate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6259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66063A (zh
Inventor
王绍明
殷海庭
程传辉
徐政
杨琦
刘旭
张敬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Motor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Motor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Motor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Motor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6259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6606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660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660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660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660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34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 F01L1/344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changing the angular relationship between crankshaft and camshaft, e.g. using helicoidal gear
    • F01L1/34409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changing the angular relationship between crankshaft and camshaft, e.g. using helicoidal gear by torque-responsive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13/00Controlling the engine output power by varying inlet or exhaust valv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e.g. timing
    • F02D13/02Controlling the engine output power by varying inlet or exhaust valv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e.g. timing during engine operation
    • F02D13/0203Variable control of intake and exhaust valves
    • F02D13/0215Variable control of intake and exhaust valves changing the valve timing on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2275/00Other engines, components or detail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02B2275/32Miller cycl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米勒循环发动机的可变气门正时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其中,控制方法中,预先标定了以经济性为目标的第一VVT MAP图和以动力性为目标的第二VVT MAP图,当发动机处于稳态工况运行状态时,利用第一VVT MAP图控制可变气门正时系统,实现发动机的经济性;当发动机处于瞬态加速加载工况运行状态时,利用第二VVT MAP图控制可变气门正时系统,实现发动机的动力性,如此,当发动机的工况不同时,选择不同的VVT MAP图控制可变气门正时系统,与现有技术仅实现发动机的经济性目的相比,本申请同时兼顾了发动机的经济性和动力性,提高了发动机瞬态工况下的加速加载能力。

Description

米勒循环发动机的可变气门正时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米勒循环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米勒循环发动机的可变气门正时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与电池作为动力源相比,汽油发动机作为动力源可以实现汽车的远距离行驶。
现有的汽油发动机大多采用奥托循环,其气门升程和包角都较大,导致汽油发动机的最高热效率仅为40%,有30%以上的能量被排气带走,因而奥托循环汽油发动机存在泵气损失大、经济性差等问题。
米勒循环发动机的气门升程和包角都较小,其通过改变进气门关闭角度控制发动机负荷,从而减少了部分负荷下发动机的泵气损失,解决了采用节气门负荷控制的奥拓循环时,发动机泵气损失大、经济性差等一系列问题。如此,在稳态工况下,米勒循环发动机的油耗要低于奥托循环发动机的油耗。但是,在瞬态工况,由于米勒循环发动机的气门升程和包角都较小,其加速加载能力较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米勒循环发动机的可变气门正时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以实现米勒循环发动机同时兼顾经济性和动力性。
一种米勒循环发动机的可变气门正时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发动机的工况参数;
根据所述发动机的工况参数确定发动机的运行状态;
当发动机处于稳态工况运行状态时,根据预先标定的第一VVT MAP图控制可变气门正时系统;
当发动机处于瞬态加速加载工况运行状态时,根据预先标定的第二VVT MAP图控制可变气门正时系统;
其中,所述第一VVT MAP图是以经济性为目标而标定的VVT MAP图;所述第二VVTMAP图是以动力性为目标而标定的VVT MAP图。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标定第一VVT MAP图;
所述标定第一VVT MAP图,具体包括:
在发动机转速范围内以及承载负荷范围内选取多个特定工况点;
对于每个特定工况点,进行进气门和排气门的所有VVT控制策略组合的全面扫描,以从所述所有VVT控制策略组合中选出油耗最低的第一VVT控制策略组合,将每个特定工况点的油耗最低的第一VVT控制策略组合作为该特定工况点的第一VVT控制策略;
根据各个特定工况点的第一VVT控制策略拟合出其它工况点的第一VVT控制策略,从而得到第一VVT MAP图。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标定第二VVT MAP图;
所述标定第二VVT MAP图,具体包括:
对于每个特定工况点,在该特定工况点的特定节气门开度下,进行进气门和排气门的所有VVT控制策略组合的全面扫描,以从所述所有VVT控制策略组合中选出扭矩最大的VVT控制策略组合,将每个特定工况点的扭矩最大的VVT控制策略组合作为该特定工况点的第二VVT控制策略;所述特定工况点的特定节气门开度为特定工况点在油耗最低时对应的节气门开度;
根据各个特定工况点的第二VVT控制策略拟合出其它工况点的第二VVT控制策略,从而得到第二VVT MAP图。
可选的,所述特定工况点在发动机转速小于4000r/min的区间内的分布密度大于在发动机转速大于4000r/min的区间内的分布密度。
可选的,所述进行进气门和排气门的所有VVT控制策略组合的全面扫描,具体包括:
在轨压和喷油时刻固定在特定值,在中小负荷工况点火角控制在CA50等于6-9CA,在大负荷工况点火角控制在爆震边界,进行进气门和排气门的所有VVT控制策略组合的全面扫描;所述中小负荷工况为负荷小于40%的工况,所述大负荷工况为负荷大于或等于40%的工况。
可选的,所述进行进气门和排气门的所有VVT控制策略组合的全面扫描时,中小负荷工况的空燃比Lambda=1,大负荷工况的Lambda根据发动机排气温度进行控制。
7、一种米勒循环发动机的可变气门正时系统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发动机的工况参数;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发动机的工况参数确定发动机的运行状态;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当发动机处于稳态工况运行状态时,根据预先标定的第一VVTMAP图控制可变气门正时系统;
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当发动机处于瞬态加速加载工况运行状态时,根据预先标定的第二VVT MAP图控制可变气门正时系统;
其中,所述第一VVT MAP图是以经济性为目标而标定的VVT MAP图;所述第二VVTMAP图是以动力性为目标而标定的VVT MAP图。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标定单元,用于标定第一VVT MAP图;
所述第一标定单元,具体包括:
选取子单元,用于在发动机转速范围内以及承载负荷范围内选取多个特定工况点;
第一扫描子单元,用于对于每个特定工况点,进行进气门和排气门的所有VVT控制策略组合的全面扫描;
第一选择子单元,用于从所述所有VVT控制策略组合中选出油耗最低的第一VVT控制策略组合,将每个特定工况点的油耗最低的第一VVT控制策略组合作为该特定工况点的第一VVT控制策略;
第一拟合子单元,用于根据各个特定工况点的第一VVT控制策略通过插值法拟合出其他工况点的第一VVT控制策略,从而得到第一VVT MAP图。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标定单元,用于标定第二VVT MAP图;
所述第二标定单元,具体包括:
第二扫描子单元,用于对于每个特定工况点,在该特定工况点的特定节气门开度下,进行进气门和排气门的所有VVT控制策略组合的全面扫描;
第二选择子单元,用于从所述所有VVT控制策略组合中选出扭矩最大的VVT控制策略组合,将每个特定工况的扭矩最大的VVT控制策略组合作为该特定工况点的第二VVT控制策略;所述特定工况点的特定节气门开度为特定工况点在油耗最低时对应的节气门开度;
第二拟合子单元,用于根据各个特定工况点的第二VVT控制策略通过插值拟法拟合出其他工况点的第二VVT控制策略,从而得到第二VVT MAP图。
可选的,所述特定工况点在发动机转速小于4000r/min的区间内的分布密度大于在发动机转速大于4000r/min的区间内的分布密度。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米勒循环发动机的可变气门正时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预先标定了以经济性为目标的第一VVT MAP图和以动力性为目标的第二VVTMAP图,当发动机处于稳态工况运行状态时,利用第一VVT MAP图控制可变气门正时系统,实现发动机的经济性;当发动机处于瞬态加速加载工况运行状态时,利用第二VVT MAP图控制可变气门正时系统,实现发动机的动力性,如此,当发动机的工况不同时,选择不同的VVTMAP图控制可变气门正时系统,与现有技术仅实现发动机的经济性目的相比,本申请同时兼顾了发动机的经济性和动力性,提高了发动机瞬态工况下的加速加载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清楚地理解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描述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时用到的附图作简要说明。显而易见地,这些附图仅是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未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获得其它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VVT MAP图标定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VVT MAP图标定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米勒循环发动机的可变气门正时系统的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米勒循环发动机的可变气门正时系统的控制装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描述,本申请的实现并不受下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申请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申请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背景技术进行简单说明。
基于背景技术所描述的现有技术中米勒循环发动机所存在的问题,发明人经过研究,提出了一种米勒循环发动机的可变气门正时系统的控制方法,首先获取发动机的工况参数,根据工况参数确定发动机当前的运行状态,当发动机处于稳态工况运行状态时,利用第一VVT MAP图控制可变气门正时系统,实现发动机的经济性;当发动机处于瞬态加速加载工况运行状态时,利用第二VVT MAP图控制可变气门正时系统,实现发动机的动力性,可见,本申请同时兼顾发动机的经济性和动力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仅以经济性为目标的控制方法,提高了发动机瞬态工况下的加速能力。
其中,可变气门正时(Variable Value Timing,VVT)工作原理时根据发动机的运行状态,调整进(排)气门的开关时间,使进入的空气量达到最佳,提高燃烧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任何以米勒循环发动机为动力源的设备中,比如汽车,轮船等等,为便于理解,下面将以汽车为例进行说明。
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申请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对以经济性为目标的第一VVT MAP图和以动力性为目标的第二VVT MAP图的标定进行解释说明。
参见图1,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VVT MAP图标定方法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S101:在发动机转速范围内以及承载负荷范围内选取多个特定工况点。
本实施例中,特定工况点可以由用户选择,根据发动机的实际运行性能,选取多个工况点,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发动机的转速范围和承载负荷范围较广,如果针对每个转速和每个负荷均选取时,则选取的工况点数量较大,不利于标定,因此,在实际应用时,可以根据需求有选择性的选取工况点。
比如,发动机转速(单位:r/min)范围为[0,8000],承载负荷范围为[0,100%],可以根据一定间隔选取特定工况点,例如选取第一个特定工况点为[1000,15%]、第二个特定工况点[2000,25%]、第三个特定工况点为[3000,35%]。
对于所选取的特定工况点数量可以根据发动机的实际性能决定,比如,在发动机转速小于4000r/min的区间内特定工况点的分布密度大于发动机转速大于4000r/min区间内的分布密度。
当多个特定工况点被选取后,需要对每个特定工况点进行全面扫描,具体执行步骤S102,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选取的每个特定工况点均需要执行步骤S102,本实施例仅以一个特定工况点为例进行说明。
S102:对于选取的特定工况点,进行进气门和排气门的所有VVT控制策略组合的全面扫描。
其中,VVT控制策略主要是控制气门开/关时间,对于进气门所有可能的打开时间和排气门所有可能的关闭时间进行排列组合,然后对所有的组合进行扫描,获得每种组合对应的油耗结果。
比如,针对进气门,其对应的打开时间有t1、t2、t3、t4,即进气门可以在t1时刻打开,也可以在t2时刻打开;针对排气门,其对应的关闭时间有t13、t14、t15,即排气门可以在t13时刻关闭,也可以在t14时刻关闭,由于进气门打开时间有4种,排气门关闭时间有3种,排列组合共12种,则对12种组合进行全面扫描,获得每种组合对应的油耗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进气门的打开时间和排气门的关闭时间组合可以是固定的,对于选取的每个特定工况点均进行全范围扫描,也就是说,对于每个特定工况点,针对进气门打开时间和排气门关闭时间均对上述12种组合进行扫描。
S103:从所述所有VVT控制策略组合中选出油耗最低的第一VVT控制策略组合,将该特定工况点的油耗最低的第一VVT控制策略组合作为该特定工况点的第一VVT控制策略。
其中,油耗最低是指节气门开度最小或进气压力最小。
比如,对于特定工况点[2000,25%]的进气门的打开时间和排气门的关闭时间12种组合进行全面扫描后,油耗最低时对应的组合为[t1,t15],即进气门在t1时刻打开,排气门在t15时刻关闭对应的节气门开度最小或进气压力最小,则将该组合作为该工况点的第一VVT控制策略;对于特定工况点[3000,35%]的进气门的打开时间和排气门的关闭时间12种组合进行全面扫描后,油耗最低时对应的组合为[t2,t13],即进气门在t2时刻打开,排气门在t13时刻关闭对应的节气门开度最小或进气压力最小,则将该组合作为该工况点的第一VVT控制策略。
S104:根据各个特定工况点的第一VVT控制策略拟合出其他工况点的第一VVT控制策略,从而得到第一VVT MAP图。
本实施例中,当对于选取的多个特定工况点的第一VVT控制策略确定后,可以利用上述多个特定工况点的第一VVT控制策略拟合其他工况点的第一VVT控制策略,具体拟合方法可以采用最小二乘法、插值法等。
具体为,根据多个特定工况点进气门的打开时间和排气门的关闭时间的第一VVT控制策略,拟合其他工况点的第一VVT控制策略,从而获得进气门打开时间和排气门关闭时间的第一VVT MAP图。
根据多个特定工况点排气门的打开时间和进气门的关闭时间的第一VVT控制策略,拟合其他工况点的第一VVT控制策略,从而获得排气门打开时间和进气门关闭时间的第一VVT MAP图。
其中,第一VVT MAP图是以转速为横坐标、负荷为纵坐标的散点图,其用于控制发动机的进气门、排气门的开关时间,以使得汽油具有较高的燃烧率。
当获取发动机运行状态下转速v和负荷c时,通过该第一VVT MAP图可以获取在该转速v、负荷c下,其对应的进气门的打开时间、节气门开度以及排气门的关闭时间,以使得发动机按照上述参数运行,实现发动机的经济性。
上述介绍了以经济性为目标的第一VVT MAP图的标定方法,下面将结合附图介绍以动力性为目标的第二VVT MAP图的标定方法,需要说明的是,第二VVT MAP图的标定以第一VVT MAP图标定为基准进行。
参见图2,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VVT MAP图标定方法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S201:对于每个特定工况点,在该特定工况点的特定节气门开度下,进行进气门和排气门的所有VVT控制策略组合的全面扫面。
其中,特定工况点为步骤S101所选择的工况点,特定工况点的特定节气门开度为特定工况点在油耗最低时对应的节气门开度。因此,在特定节气门开度下,进行进气门打开时间和排气门关闭时间的所有VVT控制策略组合的全面扫描。
其中,VVT控制策略组合与步骤S102所描述的VVT控制策略组合相同,均为进气门打开时间与排气门关闭时间的组合,具体可以参见步骤S102,在此不再赘述。
例如,特定工况点[2000,25%],该工况点在油耗最低时对应的节气门开度为A,则在该节气门开度下,对12种组合进行全面扫描,获得每种组合对应的扭矩。
S202:从所述所有VVT控制策略组合中选出扭矩最大的VVT控制策略组合,将每个特定工况点的扭矩最大的VVT控制策略组合作为该特定工况点的第二VVT控制策略。
比如,以特定工况点[2000,25%]为例,在进气门开度为A时,扭矩最大的VVT控制策略组合为[t2,t13],则将该组合作为在该工况点的第二VVT控制策略。
S203:根据各个特定工况点的第二VVT控制策略拟合出其他工况点的第二VVT控制策略,从而得到第二VVT MAP图。
本实施例中,当对于选取的多个特定工况点的第二VVT控制策略确定后,可以利用上述多个特定工况点的第二VVT控制策略拟合其他工况点的第二VVT控制策略。
具体为,根据多个特定工况点的第二VVT控制策略,拟合其他工况点的第二VVT控制策略,从而获得进气门打开时间和排气门关闭时间的第二VVT MAP图。
其中,第二VVT MAP图是以转速为横坐标、负荷为纵坐标的散点图,其用于控制发动机的进气门打开时间、排气门关闭时间。
当获取发动机运行状态下转速v和负荷c时,通过该第二VVT MAP图可以获取在该转速v、负荷c下,其对应的进气门的打开时间以及排气门的关闭时间,以使得发动机按照上述参数运行,实现发动机的动力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进行进气门和排气门的所有VVT控制策略组合的全面扫描时,为保证扫描结果的准确性,通常情况下,发动机的其他运行参数为固定值时进行扫描,具体包括:在轨压和喷油时刻固定在特定值,在中小负荷工况点火角控制在CA50等于6-9CA,在大负荷工况点火角控制在爆震边界,进行进气门和排气门的所有VVT控制策略组合的全面扫描;所述中小负荷工况为负荷小于40%的工况,所述大负荷工况为负荷大于或等于40%的工况。
其中,CA50是指燃料燃烧率为50%,在中小负荷工况下当燃料燃烧率为50%时,点火角可以设置为6-9CA,优选为8CA。
进一步地,进行全面扫描时,对于空燃比也具有限定,空燃比是指混合气中空气与燃料之间的质量的比例,具体包括中小负荷工况的空燃比Lambda=1,大负荷工况的Lambda根据发动机排气温度进行控制。
上述分别介绍了第一VVT MAP图和第二VVT MAP图的标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如何选择VVT MAP图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参见图3,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米勒循环发动机的可变气门正时系统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301:获取发动机的工况参数。
本实施例中,汽车的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ECU)用户获取发动机当前的工况参数,以便ECU根据上述工况参数执行步骤S102。其中,工况参数包括发动机转速、节气门开度以及加速度。
S302:根据所述发动机的工况参数确定发动机的运行状态。
其中,发动机的运行状态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稳态工况,在该工况下,汽车平稳行驶,比如匀速行驶;另一种是瞬态工况点,在该工况下,汽车的行驶状态较为多变,比如加速、减速、转弯等等。
ECU获取发动机的工况参数,并确定发动机当前的运行状态,当发动机处于稳态工况运行状态时,执行步骤S303;当发动机处于瞬态工况运行状态时,执行步骤S304。
S303:根据预先标定的第一VVT MAP图控制可变气门正时系统。
其中,第一VVT MAP图是以经济性为目标而标定的VVT MAP图,ECU根据上述MAP图控制进气门的打开时间、节气门开度以及排气门的关闭,以通过控制节气门的相关参数,使得汽油可以充分燃烧,实现经济性。
具体应用时,ECU获取发动机当前的转速和负荷,并根据所述转速和负荷在第一VVT MAP图中定位,根据该第一VVT MAP图获取该工况下进气门的打开时间、排气门的关闭时间以及开度。
S304:根据预先标定的第二VVT MAP图控制可变气门正时系统。
其中,第二VVT MAP图是以动力性为目标而标定的VVT MAP图,ECU根据上述MAP图控制进气门的打开时间以及排气门的关闭时间,以便通过控制节气门的相关参数,使得汽油可以充分燃烧,实现发动机的动力性。
具体应用时,ECU获取发动机当前的转速和负荷,并根据所述转速和负荷在进气第二VVT MAP图中定位,根据该第二VVT MAP图获取该工况进气门的打开时间、排气门的关闭时间。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米勒循环发动机可变气门正时系统的控制方法,首先获取发动机的工况参数,根据工况参数确定发动机当前的运行状态,当发动机处于稳态工况运行状态时,利用第一VVT MAP图控制可变气门正时系统,实现发动机的经济性;当发动机处于瞬态加速加载工况运行状态时,利用第二VVT MAP图控制可变气门正时系统,实现发动机的动力性,可见,本申请实现了同时兼顾发动机的经济性和动力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仅以经济性为目标的控制方法,提高了发动机瞬态工况下的加速能力。
基于上述方法实施例,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米勒循环发动机的可变气门正时系统的控制装置,下面将结合附图对该控制装置进行解释说明。
参见图3,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米勒循环发动机的可变气门正时系统控制装置结构图,该装置300包括:
获取单元301,用于获取发动机的工况参数。
确定单元302,用于根据所述发动机的工况参数确定发动机的运行状态。
第一控制单元303,用于当发动机处于稳态工况运行状态时,根据预先标定的第一VVT MAP图控制可变气门正时系统。
第二控制单元304,用于当发动机处于瞬态加速加载工况运行状态时,根据预先标定的第二VVT MAP图控制可变气门正时系统。
其中,所述第一VVT MAP图是以经济性为目标而标定的VVT MAP图;所述第二VVTMAP图是以动力性为目标而标定的VVT MAP图。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标定单元,用于标定第一VVT MAP图;
所述第一标定单元,具体包括:
选取子单元,用于在发动机转速范围内以及承载负荷范围内选取多个特定工况点;
第一扫描子单元,用于对于每个特定工况点,进行进气门和排气门的所有VVT控制策略组合的全面扫描;
第一选择子单元,用于从所述所有VVT控制策略组合中选出油耗最低的第一VVT控制策略组合,将每个特定工况点的油耗最低的第一VVT控制策略组合作为该特定工况点的第一VVT控制策略;
第一拟合子单元,用于根据各个特定工况点的第一VVT控制策略通过插值法拟合出其他工况点的第一VVT控制策略,从而得到第一VVT MAP图。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标定单元,用于标定第二VVT MAP图;
所述第二标定单元,具体包括:
第二扫描子单元,用于对于每个特定工况点,在该特定工况点的特定节气门开度下,进行进气门和排气门的所有VVT控制策略组合的全面扫描;
第二选择子单元,用于从所述所有VVT控制策略组合中选出扭矩最大的VVT控制策略组合,将每个特定工况的扭矩最大的VVT控制策略组合作为该特定工况点的第二VVT控制策略;所述特定工况点的特定节气门开度为特定工况点在油耗最低时对应的节气门开度;
第二拟合子单元,用于根据各个特定工况点的第二VVT控制策略通过插值拟法拟合出其他工况点的第二VVT控制策略,从而得到第二VVT MAP图。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特定工况点在发动机转速小于4000r/min的区间内的分布密度大于在发动机转速大于4000r/min的区间内的分布密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进行进气门和排气门的所有VVT控制策略组合的全面扫描时,中小负荷工况的空燃比Lambda=1,大负荷工况的Lambda根据发动机排气温度进行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装置中各个单元或模块的设置和功能,可以参见图1至图3所示方法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预先标定了以经济性为目标的第一VVT MAP图和以动力性为目标的第二VVT MAP图,当发动机处于稳态工况运行状态时,利用第一VVTMAP图控制可变气门正时系统,实现发动机的经济性;当发动机处于瞬态加速加载工况运行状态时,利用第二VVT MAP图控制可变气门正时系统,实现发动机的动力性,如此,当发动机的工况不同时,选择不同的VVT MAP图控制可变气门正时系统,与现有技术仅实现发动机的经济性目的相比,本申请同时兼顾了发动机的经济性和动力性,提高了发动机瞬态工况下的加速加载能力。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申请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申请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申请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申请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申请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米勒循环发动机的可变气门正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
获取发动机的工况参数;
根据所述发动机的工况参数确定发动机的运行状态;
当发动机处于稳态工况运行状态时,根据预先标定的第一 VVT MAP 图控制可变气门正时系统;
当发动机处于瞬态加速加载工况运行状态时,根据预先标定的第二 VVTMAP 图控制可变气门正时系统;
其中,所述第一 VVT MAP 图是以经济性为目标而标定的 VVT MAP 图;所述第二 VVTMAP 图是以动力性为目标而标定的 VVT MAP 图;
所述方法还包括:标定第一 VVT MAP 图;
所述标定第一 VVT MAP 图,具体包括:
在发动机转速范围内以及承载负荷范围内选取多个特定工况点;
对于每个特定工况点,进行进气门和排气门的所有 VVT 控制策略组合的全面扫描,以从所述所有 VVT 控制策略组合中选出油耗最低的第一 VVT 控制策略组合,将每个特定工况点的油耗最低的第一 VVT 控制策略组合作为该特定工况点的第一 VVT 控制策略;
根据各个特定工况点的第一VVT控制策略拟合出其它工况点的第一VVT控制策略,从而得到第一 VVT MAP 图;
所述方法还包括:标定第二 VVT MAP 图;
所述标定第二 VVT MAP 图,具体包括:
对于每个特定工况点,在该特定工况点的特定节气门开度下,进行进气门和排气门的所有 VVT 控制策略组合的全面扫描,以从所述所有 VVT 控制策略组合中选出扭矩最大的VVT 控制策略组合,将每个特定工况点的扭矩最大的VVT 控制策略组合作为该特定工况点的第二 VVT 控制策略;所述特定工况点的特定节气门开度为特定工况点在油耗最低时对应的节气门开度;
根据各个特定工况点的第二VVT控制策略拟合出其它工况点的第二VVT控制策略,从而得到第二 VVT MAP 图。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定工况点在发动机转速小于4000r/min 的区间内的分布密度大于在发动机转速大于 4000r/min 的区间内的分布密度。
3.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进气门和排气门的所有 VVT控制策略组合的全面扫描时,中小负荷工况的空燃比 Lambda=1,大负荷工况的 Lambda 根据发动机排气温度进行控制。
4.一种米勒循环发动机的可变气门正时系统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发动机的工况参数;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发动机的工况参数确定发动机的运行状态;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当发动机处于稳态工况运行状态时,根据预先标定的第一 VVTMAP 图控制可变气门正时系统;
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当发动机处于瞬态加速加载工况运行状态时,根据预先标定的第二 VVT MAP 图控制可变气门正时系统;
其中,所述第一 VVT MAP 图是以经济性为目标而标定的 VVT MAP 图;所述第二 VVTMAP 图是以动力性为目标而标定的 VVT MAP 图;
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标定单元,用于标定第一 VVT MAP 图;
所述第一标定单元,具体包括:
选取子单元,用于在发动机转速范围内以及承载负荷范围内选取多个特定工况点;
第一扫描子单元,用于对于每个特定工况点,进行进气门和排气门的所有VVT 控制策略组合的全面扫描;
第一选择子单元,用于从所述所有 VVT 控制策略组合中选出油耗最低的第一 VVT 控制策略组合,将每个特定工况点的油耗最低的第一 VVT 控制策略组合作为该特定工况点的第一 VVT 控制策略;
第一拟合子单元,用于根据各个特定工况点的第一 VVT 控制策略通过插值法拟合出其他工况点的第一 VVT 控制策略,从而得到第一 VVT MAP 图;
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标定单元,用于标定第二 VVT MAP 图;
所述第二标定单元,具体包括:
第二扫描子单元,用于对于每个特定工况点,在该特定工况点的特定节气门开度下,进行进气门和排气门的所有 VVT 控制策略组合的全面扫描;
第二选择子单元,用于从所述所有 VVT 控制策略组合中选出扭矩最大的VVT 控制策略组合,将每个特定工况的扭矩最大的 VVT 控制策略组合作为该特定工况点的第二 VVT控制策略;所述特定工况点的特定节气门开度为特定工况点在油耗最低时对应的节气门开度;
第二拟合子单元,用于根据各个特定工况点的第二 VVT 控制策略通过插值法拟合出其他工况点的第二 VVT 控制策略,从而得到第二 VVT MAP 图。
5.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定工况点在发动机转速小于4000r/min 的区间内的分布密度大于在发动机转速大于 4000r/min 的区间内的分布密度。
CN201811162597.4A 2018-09-30 2018-09-30 米勒循环发动机的可变气门正时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09660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62597.4A CN110966063B (zh) 2018-09-30 2018-09-30 米勒循环发动机的可变气门正时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62597.4A CN110966063B (zh) 2018-09-30 2018-09-30 米勒循环发动机的可变气门正时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66063A CN110966063A (zh) 2020-04-07
CN110966063B true CN110966063B (zh) 2021-09-14

Family

ID=700294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62597.4A Active CN110966063B (zh) 2018-09-30 2018-09-30 米勒循环发动机的可变气门正时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6606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57023B (zh) * 2021-06-22 2022-09-06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变气门正时系统瞬态控制方法、装置及米勒循环发动机
CN113357024B (zh) * 2021-06-29 2022-09-06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可变气门正时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汽车
CN114483345B (zh) * 2022-01-21 2023-08-22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发动机可变气门升程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14687872B (zh) * 2022-03-28 2023-05-23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可变气门正时系统的控制方法、整车控制器及车辆
CN114810366B (zh) * 2022-03-28 2023-06-06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可变气门正时的控制方法、系统、整车控制器及车辆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43050A (en) * 1992-01-31 1995-08-22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Engine control system
CN1223335A (zh) * 1998-01-16 1999-07-21 边永安 变量可变压缩比及可变配气相位
US6678608B2 (en) * 2001-11-09 2004-01-1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Robust interpolation method for improved automative engine control during transient engine operation
CN101629498A (zh) * 2009-08-19 2010-01-20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点燃式发动机连续可变配气控制系统
CN102393302B (zh) * 2011-08-02 2014-11-26 天津大学 测量全可变气门机构各气门型线差异的装置及方法
CN106704004B (zh) * 2015-11-13 2020-06-16 日立汽车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内燃机以及内燃机的控制方法
KR101807023B1 (ko) * 2015-12-11 2017-12-08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연속 가변 밸브 듀레이션 엔진의 밸브 타이밍 제어 시스템 및 방법
KR101807033B1 (ko) * 2015-12-11 2017-12-08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연속 가변 밸브 듀레이션 엔진의 밸브 타이밍 제어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7620651B (zh) * 2017-08-22 2020-03-20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发动机空气管理系统的鲁棒非线性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66063A (zh) 2020-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66063B (zh) 米勒循环发动机的可变气门正时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Hellström et al. On-board calibration of spark timing by extremum seeking for flex-fuel engines
US6354264B1 (en) Control system for self-ignition type gasoline engine
US9534547B2 (en) Airflow control systems and methods
JP3743607B2 (ja)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US8307814B2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in-cylinder trapped gas masses in a variable timing gasoline engine
US8352167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 engine
US9146210B2 (en)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for heating an oxygen sensor
US20110078999A1 (en) State of charge catalyst heating strategy
US6244243B1 (en) Control device for direct injection engine and an injection engine provided with a controller
US11092094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engine control
US10221794B1 (en) Measurement, modeling, and estimation of scavenging airflow in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9976497B2 (en) Control devic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08699981B (zh) 发动机的控制装置
US20170051700A1 (en) Engine operating system and method
US8996282B2 (en) Fueling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2010007581A (ja) 空燃比制御装置
JP2008215320A (ja) トルク制御装置
CN111720204B (zh) 一种发动机的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US862184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fuel delivery based on output from a post-catalyst oxygen sensor during catalyst light-off
Haskara et al. Multivariable EGR/spark timing control for IC engines via extremum seeking
WO2018131407A1 (ja)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Lin et al. Nox emissions characterization during transient spark assisted compression ignition (SACI) engine operation
Maugham et al.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f dilution strategies to control engine torque during transient events
CN114320632B (zh) 在减速燃料切断期间控制通过气缸的空气流的系统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Wang Shaoming

Inventor after: Yin Haiting

Inventor after: Cheng Chuanhui

Inventor after: Xu Zheng

Inventor after: Yang Qi

Inventor after: Liu Xu

Inventor after: Zhang Jingchen

Inventor before: Wang Shaoming

Inventor before: Cheng Chuanhui

Inventor before: Xu Zheng

Inventor before: Yang Qi

Inventor before: Liu Xu

Inventor before: Zhang Jingche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