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58898A - 吸入器流量控制机构 - Google Patents

吸入器流量控制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58898A
CN110958898A CN201880029042.4A CN201880029042A CN110958898A CN 110958898 A CN110958898 A CN 110958898A CN 201880029042 A CN201880029042 A CN 201880029042A CN 110958898 A CN110958898 A CN 1109588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inhaler
trigger
inhaler according
actu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2904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58898B (zh
Inventor
彼得·D·霍德森
史蒂芬·J·豪吉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Original Assignee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filed Critical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Publication of CN1109588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588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588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588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5/00Inhalators
    • A61M15/009Inhalators using medicine packages with incorporated spraying means, e.g. aerosol c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5/00Inhalators
    • A61M15/0091Inhalators mechanically breath-triggered
    • A61M15/0093Inhalators mechanically breath-triggered without arming or cocking, e.g. acting directly on the delivery valv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5/00Inhalators
    • A61M15/0001Details of inhal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 A61M15/002Details of inhal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with air flow regulat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5/00Inhalators
    • A61M15/0001Details of inhal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 A61M15/0021Mouthpiece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5/00Inhalators
    • A61M15/0091Inhalators mechanically breath-triggered
    • A61M15/0095Preventing manual activation in absence of inhal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5/00Inhalators
    • A61M15/08Inhaling devices inserted into the nos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入器。吸入器(60)具有对吸入流有反应以触发将待吸入的物质释放的呼吸致动触发机构(100)。吸入器(60)具有吸气流,该吸气流受到比预触发更高程度的流量控制后触发。这允许触发流速接近或甚至高于吸入器的控制流速。

Description

吸入器流量控制机构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7年5月4日提交的英国专利申请GB1707095.4的权益,其公开内容全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用于吸入器,具体地讲呼吸致动的药物吸入器的流量控制机构。本申请还涉及吸入器,并且尤其涉及包含此类流量控制机构的药物吸入器。
相关的专利申请
本文所述的本发明非常适合于以本申请人的PCT公布号WO2018/048797中描述的吸入器类型来实施。因此,在允许的情况下,通过引用合并该文档。
背景技术
常规使用加压计量吸入器(pMDI)、干粉吸入器(DPI)或雾化器类型的吸入器将雾化药物递送至呼吸道以用于治疗呼吸和其它疾病。尤其是pMDI吸入器已成为行业标准,并且对于患有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许多患者而言是熟悉的。常规的pMDI装置包括筒,该筒包括用计量阀密封的铝制容器。容器包含药物制剂。通常,药物制剂是加压制剂,其含有悬浮在液化氢氟烷烃(HFA)推进剂中的一种或多种医用化合物的细颗粒,或溶解在推进剂/共溶剂系统中的一种或多种药用化合物中的一种溶液。可包括其它赋形剂,例如表面活性剂、用作稳定剂的酸、填充剂。在溶液中掺入一种药物和在悬浮液形式中掺入另一种药物的制剂也是已知的。
在常规的肺部pMDI中,密封罐在致动器中提供给患者。致动器是大致L形的塑料模制件,其包括围绕筒的大致圆柱形垂直管加上大致水平的管,该管形成限定吸气(或吸入)孔的患者部分(例如,口腔件或鼻形件)。为了使用此类吸入器,患者呼气,将患者端口放置到体腔(例如,口部或鼻部)中,并且然后吸气以通过吸气孔吸入空气。(对于鼻给药,可能不需要吸入。)大多数此类吸入器具有肺部“按压和呼吸”类型,其中患者必须在筒的突出端上向下按压以操作计量阀以将计量剂量的药物从筒释放到吸入的空气流中并且从那里通过口腔件进入他们的肺部。如果形成的雾化药物团有待被吸入为远得足以进入肺中,这就需要对吸入和剂量释放的时间进行很大程度的协调,以提供最大限度的治疗有益效果。如果患者在已建立吸气流动之前释放剂量,则一定比例的药可能会浪费在口腔件或患者的口部中。相反地,如果在吸入开始之后释放许多,则肺的较深区域可能已经充满空气并且不能被以下剂量的释放的药物气溶胶渗透。
先前已经策划了隔离物装置,其配合到pMDI的口腔件上以便降低药物气溶胶的出射羽流的速度并且提供其中其可膨胀且其推进剂可更完全蒸发的体积。这用作避免协调问题中的一些并且还避免由过快药颗粒吸入引起的高喉部沉积的趋势。然而,隔离物装置体积非常庞大并且它们可在其壁上保留过量的药,从而减少到达患者的剂量。隔离物装置也可以是对静电荷高度敏感的,这些隔离物装置可经常强烈地受到它们被洗涤或干燥的方式的影响。
为了克服对一些患者来说可能颇具挑战的问题,已创建了pMDI装置设计,该设计采用自动呼吸致动的触发机构,仅响应于患者的吸入呼吸而释放一定剂量。典型地,提供了能量储存装置,该能量储存装置通过使用者(例如通过压缩弹簧)进行待发,并且通过触发机构进行释放,以在筒上提供致动负载并由此释放药物。一旦触发,吸入器需要通过复位机构进行复位,以进行下一个操作。
AUTOHALERTM计量剂量吸入器(购自美国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St.Paul,MN,USA)的3M公司)和EASIBREATHETM吸入器(购自以色列的梯瓦制药工业有限公司(TevaPharmaceutical Industries Ltd.,Israel))是两种此类pMDI装置,这些pMDI装置使用呼吸致动,以尝试更好地协调剂量释放与吸入。已经提出了许多其他的吸入器呼吸致动机构和复位机构,但是它们往往具有一个或多个弱点或缺点。
尽管呼吸致动的吸入器可以帮助实现吸入与药物剂量释放之间的协调,从而改善了向许多患者肺部的药物输送,但这些装置仍无法克服患者使用吸入器时可能出现的所有潜在弱点技术。例如,即使患者可以实现良好的剂量释放时机,无论是经由呼吸致动还是简单地经由良好的按压和呼吸协调,他们都可能会以次佳的流速吸气。例如,非常高的吸气流速(即体积流速)会引起过多的和成问题的药物在喉咙后部的沉积,而非常低的吸气流速会导致雾化药物喷雾的夹带不良。另一个相关的潜在问题是,非常高的吸气流速会导致更快的肺部充盈,并因此更加需要良好的协调。
由于不良的吸入和剂量释放协调,许多患者无法获得其药物吸入器的全部治疗益处。例如,许多哮喘不受控制的患者无法(i)达到10至50升/分钟(L/min)的流速;(ii)保持流速至少1.5秒;以及(iii)吸气后屏住呼吸至少5秒钟。已发现吸入器使用技术不佳尤其与哮喘控制不佳有关。
因为患者通过其pMDI吸入的方式是决定药物向其肺部输送的重要决定因素,所以希望所有患者以类似和一致的方式进行吸入。制药公司提供的指南中的普遍观点是,应将pMDI药物用于患者进行缓慢而深层的吸入,通常解释为小于50-60L/min。
然而,对于常规的pMDI和其他吸入器,对于同一患者,吸入流速控制在一个使用者与另一个使用者之间变化,甚至从一个呼吸到另一个呼吸变化。一些患者有时可以达到高达250L/min的流速,而另一些患者有时可以达到的流速低一个数量级。以较低的流速吸入药物会降低上呼吸道中的药物影响,并增加药物在肺较深处的沉积。如果患者无法控制其哮喘或需要使用吸入器的任何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这将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并可能导致需要进一步的医疗干预。这显然是不利的。
每种吸入器设计都具有其自身对气流的固有阻力(R)。这通常以单位(Pa)0.5(min./L)表示,并且与吸入空气流速(FR)和患者产生的压降(PD)的关系式如下:
Figure BDA0002256523790000031
现有的pMDI吸入器通常对气流具有低的固有阻力,例如低于0.5(Pa)0.5(min./L),这使得患者难以控制其吸入流速。呼吸曲线可能太快。在此类情况下,呼吸-剂量协调可能有困难,而且患者之间和患者体内的变化性都可能很高。对于这种量级的阻力,患者也可能难以获得持续时间大于例如2至2.5秒的稳定流速。吸气操纵期间以及吸入之间的流速一致性可能难以获得。例如,可能会出现流速“峰值”,从而使患者获得相当高但非常短暂的流速。这可能导致药物在其气道中的空间分布不良。
一种解决方案是增加吸入器的流动阻力(即增加R)。但是,在pMDI装置的设计中增加明显的固定(“静态”)阻力也会带来问题。通过限制吸入器中气流路径的几何形状,可以产生高得多的阻力,例如1.6(Pa)0.5(min./L)或更大。此类阻力是一些DPI装置的典型特性,其中需要高阻力以生成从系统中散发和/或解聚一定剂量的药物粉末所需的能量,而没有液化推进剂的能量含量。然而,遗憾的是,尽管高阻力使许多患者更容易通过吸入器更慢且更稳定地进行吸入,并且持续时间较长(例如5秒阻力或更长时间),但它们却对难以吸入足够量的空气抵抗这种阻力的一些较弱的患者造成了障碍。尤其是COPD患者,由于肺功能受损,通常很难以通过如此高的阻力进行吸入。
为了克服与低或高的吸入器阻力有关的上述问题中的一些,同时还避免对间隔装置的需求,已经开发了流量调节器和流量调节器组件,例如,如PCT公布号WO2017/112748;WO2017/112452和WO2017/112400中所述。这些流量调节器具有根据所经历的压降(即在流量调节器的入口和出口之间)的函数来改变其几何形状和对气流的阻力的能力。流量调节器(也可以称为“流速限制器”、“流量限制器”、“流量调整器”、“流量限制装置”或其派生)允许在低压差下提供可观的空气流速,同时在较高压差下增加气流阻力以便将空气流速限制在与在较低压差下获得的值更一致的值,以减少患者之间和患者体内的吸入变化性。
已经提出了复杂的pMDI吸入器,其结合了呼吸致动的剂量释放触发系统和流量调节器系统。在这种吸入器中,重要的是,在任何单独的吸入器(和任何单独的吸入事件)中,流量调节器限制气流的空气流速要大于呼吸致动系统触发的空气流速。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则流量调节器有可能防止通过吸入器的空气流达到触发一剂药物释放所需的量。在触发药物释放时,这显然是有问题的。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可以有利地布置此类吸入器,使其触发流速(TFR)和控制流速(GFR)之间有明显的差异。例如,可以规定它们的TFR为15±5L/min.,GFR为30±5L/min.,这意味着在“最坏情况”下在20L/min.的最大可能TFR和25L/min.的最小可能GFR之间为至少5L/min.。但是,这样的规格并不完美,因为它们意味着可能必须将GFR设置得过高,而将TFR设置得过低。另外,即使规格之间存在这样的差距,仍然存在潜在的担忧,即可能会不时出现不合规格的情况。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或至少减轻这些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吸入器,包括:
呼吸致动触发机构,该呼吸致动触发机构对吸入流有反应以触发将待吸入的物质释放到吸入流中;
第一流体流动路径,该第一流体流动路径在吸入器内承载吸入流中的一部分;
流量调节器,该流量调节器布置成控制通过第一流体流动路径的吸入流;和,
第二流体流动路径,该第二流体流动路径在吸入器内承载吸入流中的一部分,第二流体流动路径绕过流量调节器;
其中触发该触发机构减少或阻塞通过第二流体流动路径的流动。
有利地,这种配置允许将TFR制作成更接近或甚至大于GFR。两条流动路径都有助于吸入流预触发,并因此允许较高的TFR,其中一部分未被控制。第二流动路径的关闭(或部分关闭)增加了所控制的吸入流量的比例(最大为100%),这意味着可以独立于TFR选择GFR。
优选地,在触发之后,第二流动路径至少部分地被触发机构的一部分阻塞。通过使用已经执行功能的机构的现有部件,能够以最小的成本和设计变更来实施本发明。
例如,触发机构可包括致动构件,该致动构件被构造成将筒支撑在预触发位置,该致动构件在触发时移动到后触发位置,从而至少部分地阻塞第二流动路径。
致动构件可以限定阀构件,并且吸入器可以包括用于第二流动路径的阀座,其中在致动构件的预触发位置,阀构件和阀座间隔开,并且在后触发位置,阀构件邻接阀座。这利用了在触发操作期间已经移动的部件。
优选地,吸入器限定了筒的致动方向,阀座面向与致动方向相反的方向,并且阀构件在致动方向上移动以邻接阀座。优选地,阀构件和阀座被成形为在接合时配合;例如,阀构件可以是凸的,而阀座可以是凹的。有利地,这允许部件的自对准以形成良好的密封,以将流动阻塞到期望的程度。
优选地,触发机构包括肘节机构,该肘节机构用于选择性地允许致动构件从其预触发位置运动至其后触发位置。肘节机构可包括定位在吸入流中的叶片,该叶片能够在使用者吸入时移动,以在待发条件及其后触发条件之间移动肘节机构,在待发条件下致动构件通过与肘节机构协作而保持在其预触发位置,在后触发条件下肘节机构允许致动构件移动。
优选地,致动构件是能够绕枢转轴线枢转的致动臂。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致动臂被构造成在筒的与枢转轴线相对的一侧的位置处至少部分地阻塞第二流动路径。这允许最大运动范围以清洁在预触发位置的阀座。
优选地,第一流动路径具有限定在吸入器上的第一流入口,并且第二流动路径具有限定在吸入器上的与第一流入口不同的第二流入口。优选地,第一流入口和第二流入口邻近流出口。第一流入口和第二流入口可以在流出口的相对侧上。吸入器可以包括盖构件,该盖构件构造成选择性地覆盖第一流入口和第二流入口和流出口。
优选地,触发机构定位在第二流动路径的下游。优选地,当触发机构触发时,触发机构减少或阻塞通过筒出口上游的第二流体流动路径的流动。这防止了阀被药物堵塞或使药物作用降低。
两条流动路径都有助于吸入气流预触发,并因此允许较高的TFR,其中一部分未被控制。第二流动路径的关闭(或部分关闭)增加了控制的总吸入流量的比例(最大为100%),这意味着可以独立于TFR选择GFR。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吸入器,包括:
呼吸致动触发机构,该呼吸致动触发机构对吸入流有反应以触发将待吸入的物质释放到吸入流中,该呼吸致动触发机构包括对吸入流作出响应的叶片;
流量调节器,该流量调节器被构造成控制吸入流中的至少一部分,该流量调节器具有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其中在第二条件下,流量调节器比第一条件下能够控制更大的流动面积;
其中叶片的致动将流量调节器从第一状态改变为第二状态。
有利地,至少部分地阻止流量调节器预触发的作用意味着在触发之前存在较大比例的流量未被控制。与第一方面一样,这种配置允许使TFR更接近或甚至大于GFR。
优选地,流量调节器包括流量控制构件,其中:
在第二条件下,流量控制构件可以响应于经过其的流动而移动;
并且,
在第一条件下,流量控制构件的移动受到限制。
优选地,在第一条件下,流量控制构件的移动被阻止(即,被完全限制)。
优选地,流量控制构件可相对于流动路径的侧壁枢转,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一条件下,流量控制构件可被保持在打开位置,其中流量控制构件(或其一部分)抵靠侧壁。
优选地,叶片具有静止位置,并且吸入器包括被连接以与流动控制构件一起移动的臂,其中处于静止位置的叶片限制了臂的移动,并且在致动离开静止位置时允许臂的移动。
优选地,吸入器包括通向流量调节器通道的流入口和从吸入流通道引出的流出口,其中流量调节器通道和吸入流通道相邻。
优选地,叶片可枢转地安装在第一端,并且包括与第一端相对的自由端,其中在叶片的静止状态下,自由端与流量调节器通道相邻。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pMDI吸入器的侧面剖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pMDI吸入器的第一透视图;
图3是图2的pMDI吸入器的第二透视图;
图4是图2的pMDI吸入器的一部分的详细透视图;
图5是图2的pMDI吸入器的分解图;
图6是图2的pMDI吸入器的子组件的第一分解图,该子组件与筒一起示出;
图7是图6的子组件的第二分解图,该子组件与筒的一部分一起示出;
图8是图6的子组件的第一部分的透视图;
图9是图8的一部分的透视剖视图;
图10和图11是图6的子组件的第二部分的透视图;
图12至图17是图6的子组件的第三至第八部分的透视图;
图18是处于未致动的静止条件的图6的子组件的透视剖视图;
图19是处于未致动的静止条件的图6的子组件的透视剖视图,该子组件与筒和用于装载筒的筒装载机构的一部分一起示出;
图20a是处于未致动的静止条件的图6的子组件的剖视图;
图20b是处于致动条件的图6的子组件的剖视图;
图21a是在图2的pMDI吸入器中使用的流量调节器部件的透视图;
图21b和图21c是与图21a的流量调节器部件组装在一起的图2的pMDI吸入器的流量调节器支撑部件的端视图;
图2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pMDI吸入器的一部分的透视剖视图;
图23是图22的pMDI吸入器的子组件的分解图;
图24和图25是图23的子组件的各部分的透视图;
图26是图22的pMDI吸入器的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27是图22的pMDI吸入器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28是处于第一条件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三pMDI吸入器的剖视图;并且,
图29是处于第二条件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三pMDI吸入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技术
图1示出了常规的压力计量剂量吸入器(pMDI)50,其包括呈包含药物制剂52的筒51形式的装有阀的容器,该筒包括带有计量阀54的在卷曲部46处密封的罐53。罐51位于外壳(或“致动器”)55内,外壳55包括管状套筒部分56,管状套筒部分56具有开口端47,开口端47的尺寸设定成接收罐51并且其基部49可从开口端47突出,以及限定吸气孔(或空气出口)45的为患者端口57的形式(例如,为口腔件的形式)的部分。为了简单起见,吸入器的此类患者端口在本文中有时称为“口腔件”。然而,应理解,此类口腔件可反而被构造成鼻用吸入器的鼻部件,并且本公开可同样适用于即使本文并未具体提及的鼻用吸入器。壳体55的开口上部端部47可限定抽吸孔或进气口,并且出气口45可限定吸气孔或出气口。
杆部分58从计量阀54突出,并且通过形成为壳体55的整体部分的杆承窝59中的摩擦来定位和保持。喷雾孔40在杆承窝59中形成,并且提供用于阀杆部分58和吸气孔45之间的流体连通的通道。在使用时,患者将患者端口(例如,口腔件)57放置到体腔(例如,口部)中,然后在同时在筒51的突出基部49上向下按压时通过它吸气。按压力用于使筒51相对于阀的杆部分58向下移动。该相对运动用于将计量剂量的药物制剂与罐51中的整体制剂隔离,然后通过形成在杆部分58中的中空孔48将其排出。然后,排出的剂量沿着流体通道通过杆承窝59,并且通过细小的可吸入喷雾41形式的喷射孔出现,该喷雾通过患者端口57进入患者的体腔(例如,口腔和/或鼻腔)并且由此进入他们的呼吸通道,从而治疗他们的疾病。
第一实施方案
图2至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加压定量吸入器(pMDI)60的透视图。壳体62包括主壳体主体63。筒61(在图1至图4中未示出)位于主壳体主体63内。筒61与图1的筒51相同。主壳体主体63包括大体上管状的套筒部分64,该套筒部分64的尺寸设置成接收和封闭筒61,以及为患者端口157形式的一部分(例如,口腔件65的形式),该部分限定了吸气口(或空气出口)145。为了简单起见,吸入器的此类患者端口在本文中有时称为“口腔件”。然而,应理解,此类口腔件可反而被构造成鼻用吸入器的鼻部件,并且本公开可同样适用于即使本文并未具体提及的鼻用吸入器。壳体另外包括口腔件盖67,该口腔件盖67可旋转地附接至主壳体主体,以在覆盖口腔件65的第一位置(图2和图3所示)和未覆盖口腔件65的第二位置(图4)之间移动。第一吸气孔或进气口68和第二吸气孔69被限定在口腔件65附近。当口腔件盖67处于其第一位置时,第一吸气孔68和第二吸气孔69也与口腔件65一起被覆盖。这些特征将在下面更详细地描述。
图5示出了pMDI 60的局部分解图。主壳体63包括第一部分70和第二部分71。当组装在一起时,第一部分70和第二部分71限定了接收筒61的体积。pMDI 60包括定位在外壳62的与口腔件65相对的一端的筒致动机构72和定位在口腔件65附近的呼吸致动触发机构100。筒致动机构72和呼吸致动触发机构100都控制筒61的致动以自动分配筒内容物,这将在下面描述。
图6和图7示出了本发明的呼吸致动触发机构100的分解图。触发系统100包括下部主体部件165、触发机构底盘101、叶片110形式的呼吸响应构件、肘节连杆120、致动臂130、筋膜部件175、流量调节器支撑部件186和按钮部件140。触发机构100被构造成接受筒61。
图8和图9示出了触发机构底盘101的视图(图9是剖视图)。触发机构底盘101包括形成限定空气流出口145的口腔件157的中空管、提供扫掠弧104的壁、限定跟随轨道106和主轨道106a的肘节轴轨道105以及轴定位特征部103。流量调节器通道190设置在口腔件157附近并在口腔件157下方,该口腔件在第一空气入口68处具有入口开口193。触发机构底盘101还提供护套109以保持弹簧的端部,并包括两个半管状定位特征部102。触发机构底盘101还包括从扫掠弧104径向突出的直立壁198。壁198限定从弧104延伸到壁198的自由(上)端的一系列流动通道199。这些流动通道199形成在第二空气入口69附近。流动通道199终止于凹阀座203的第一部分200(在图18中标记)。触发机构底盘101优选地由塑料材料注塑成型。
将注意,第一入口68和第二入口69面向与出口145相同的方向。这意味着吸气流必须改变方向,并且另外被引导经过筒61的出口(如下面将变得明显的那样)。
图10和图11示出了下部主体部件165,包括限定了杆承窝160的喷嘴块159。下部主体部件165还提供底盘以支撑呼吸致动触发机构的其他部件。下部主体部件165包括轴承167以接收致动臂枢轴。下部主体部件165优选地由塑料材料注塑成型。
图12示出了叶片110。叶片110包括弯曲的叶片壁,该叶片壁在一个端部处具有为短轴111形式的叶片枢轴,并且具有肘节连杆枢轴定位特征部112,其沿着叶片壁从其端部以短轴111形成。叶片110还包括凸台113。叶片110优选地由塑料材料注塑成型。
图13示出了肘节连杆120。肘节连杆120呈大致矩形框架的形式,包括两个侧壁,其在顶部处通过上杆125连接并且在底部处通过下杆123连接。上杆125向前弯曲并且在每个端部处向外延伸超过矩形框架,向外延伸部为支承凸台124的短轴122的形式。下杆123向下弯曲并且在每个端部处向外延伸超过矩形框架,向外延伸部是以短柱枢轴121形式的肘节枢轴。肘节连杆120优选地由塑料材料注塑成型。
图14示出了致动臂130。致动臂130是环形的并且具有垂直的对称平面。致动臂130在第一端支承两个短柱枢轴133。与第一端相对,在第二端设有径向向外延伸的突片201。垂直对称平面与突片201相交。阀构件202设置在突片201的自由端。在枢轴133和突片201之间设置有两个贯通凸台134。在每个凸台134旁边是一体的弹簧臂132。在致动臂的内边缘上,在枢轴133和凸台134之间的一部分是两个壁架131(在图14中,壁架中的一个被致动臂的壁隐藏)。致动臂130优选地由塑料材料注塑成型。为了赋予弹簧臂132适当的性能,塑料材料优选地是缩醛材料。
图15示出了筋膜部件175。筋膜175包括大致平坦的板,其包括孔176以接收口腔件157。在其下端处,筋膜175包括两个定位特征部177,其可与触发机构底盘101上的管状定位特征部102接合。筋膜175在定位特征部177之间还形成第一格栅194。第一格栅194限定一系列孔207。在孔176的与第一格栅194相对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二格栅195。图15a更详细地示出了第二格栅195(图15a是图15中的区域“a”的细节图)。第二格栅195限定了从多个入口渠道205延伸到筋膜部件175的自由(上)端的多个流动通道204。流动通道终止于凹阀座203的第二部分206(在图18中标记)。第一格栅194为第一流体入口68提供进入点,并且第二格栅195为第二流体入口69提供进入点。筋膜部件175优选地由塑料材料注塑成型。
图16示出了按钮部件140。按钮部件140在一个端部处包括突出按钮143,并且在另一个端部处包括两个接触特征部141。按钮部件140还包括两个一体的回位弹簧臂142。按钮部件140优选地由塑料材料注塑成型。为了赋予弹簧臂142适当的性能,塑料材料优选地是缩醛材料。图16的按钮部件用作超控特征部,其允许患者在按压和呼吸模式下使用吸入器,并且如果需要可用于引动计量阀。在其存在的实施方案中,超控使得患者能够使用它向前压靠肘节机构119的后部(例如,抵靠叶片的后部)(其将在下文中描述)以将叶片移动到超过其触发点的角度。当阀然后被致动时,肘节机构119将已经处于解锁位置,但是仍将被迫进入致动位置(叶片抵靠口腔件的底板)。换句话说,在按压超控按钮的情况下,该装置将与常规的按压呼吸吸入器类似地起作用。
图17示出了流量调节器支撑部件186。流量调节器支撑部件186包括基座197,可塌陷的硅树脂管流量调节器部件(如下所述)可安装在基座197上。流量调节器的内部支撑结构由形成在流量调节器支撑部件186上的两个弯曲的部分椭圆形支撑特征部191提供。支撑特征部191通过横梁构件或横梁189接合。另外,流量调节器支撑特征部在其后部向上延伸到其中具有孔187的壁中。当流量调节器支撑部件186组装到下部主体部件165上时,该孔187提供按钮143突出以便患者进入的位置。
图21a示出了流量调节器部件310。流量调节器部件310是由硅树脂材料构造的柔性管状元件(在该实施方案中)。流量调节器部件310具有基本均匀的横截面形状,在此近似为椭圆形,例如圆形。
组装
图18至图20a示出了由图6至图17所示的部件组装的呼吸致动触发机构100,示出了处于其静止(未致动)位置。触发机构底盘101附接到下部主体部件165,并且筋膜175位于触发机构底盘101上方。筋膜部件175和触发机构底盘协作,以使流道199和流道204协作以形成从孔205(在第二流体入口69处)到阀座203的流动路径。第一格栅194的孔207允许空气从第一流体入口68流入流量调节器通道190中。
可塌陷的硅树脂管流量调节器部件310(类似于PCT公布WO 2017/112748中公开的那样)安装在流量调节器支撑部件186上。支撑特征部被接收在流量调节器部件310的内腔内。
如图21b和图21c所示,部件310在完全打开的条件下由支撑特征部191支撑,支撑特征部191由横梁189保持在适当的位置。流量调节器支撑部件由此限定了中央腔,在患者施加的吸气压降的影响下,空气可以流过中央腔,如下所述。
基座197的外径大于流量调节器部件310的初始内径,并且两个部件的组装可以通过将流量调节器部件310在基座197上拉伸来实现。该定位引起管状元件102的初始(例如,圆形)横截面变形为近似椭圆形(例如,具有比以前更大的纵横比的近似椭圆形)的截面(即,横截面)形状。
如图19、图20a和图20b所示,致动臂130安装在下部主体部件165中,前者的短柱枢轴133可旋转地安装在后者的轴承167中,以绕轴线A旋转。当机构处于静止时,致动臂130的前部置于肘节连杆120的上端上(图20a),弹簧臂132也接触肘节连杆120。
叶片110安装在触发机构底盘101内,叶片的短轴111接合在触发机构底盘101的定位特征部103中,并且叶片的弯曲壁在触发机构底盘101的扫掠弧104内。叶片能够相对于底盘101绕轴线B旋转(图20a)。
肘节连杆120也安装在触发机构底盘101内,当肘节连杆120处于其静止位置时,其短轴122位于肘节轴轨道105中。叶片110和肘节连杆120形成肘节机构119,正如稍后将进一步详细描述的那样。在肘节连杆120的底部处的短柱枢轴121与叶片110的后部上的肘节连杆枢转定位特征部112接合,该接合呈绕轴线C的可旋转铰链的形式(图20a)。
设置了弹簧115(仅在图18中示出),该弹簧是具有挠曲纵向轴线的螺旋弹簧。也就是说,弹簧115具有中心线,该中心线沿着螺旋的中心从弹簧115的一个端部延伸到另一个端部。该中心线(其不必是本发明的范围内的直线)限定弹簧沿着其挠曲的纵向轴线。在挠曲期间,当弹簧装载或卸载时,该纵向轴线的形状弯曲。弹簧115提供的主要反作用力由纵向挠曲而不是弹簧沿着纵向轴线的线的压缩或延伸产生。弹簧115在第一端部处安装到触发机构底盘101的护套109的内侧,并且在第二端部处安装在叶片110上的凸台113上方。当图18的呼吸致动触发机构静止时,弹簧115借助于凸台113和护套109之间的故意不对齐而在中心稍微向上弯曲。当机构静止时,该弯曲提供小的残余弹簧力,从而将叶片110保持在静止位置,该力稍微增加了静止(例如,待发、准备触发)机构的稳定性。
操作
在使用中,常规的pMDI筒61(图19中示出)放置在机构100中,其杆58的尖端与杆承窝159接合,并且其计量阀的下侧接触致动臂130上的两个凸缘131。
在使用中,向筒61施加力。这可以是直接的(通过使用者的手),也可以是通过弹簧或其他弹性装置中储存的能量来实现的。致动臂130用于将力从pMDI筒传递到触发机构100。然而,触发机构100经由致动臂130的阻力阻止了筒61的移动,从而阻止了计量阀54的点火,直到致动肘节机构119。致动臂130大约沿其长度的一半接触pMDI筒的套圈,并在另一端接合肘节连杆120。这种构造导致施加到肘节连杆机构119的力的减小,从而产生大约2:1的附加机械优势。换句话说,肘节机构119可以抵抗来自筒的力,其大约是其自身阻力的两倍。致动臂还具有附接到其的弹簧臂132,该弹簧臂抵靠肘节连杆120起作用,并提供足够的力以在致动之后使致动臂130返回。
在静止时,如图19和图20a所示,机构100是稳定的,其中肘节连杆120经由变形的(例如,压缩的)弹性构件300支撑患者施加到筒基座49的负载。
存在两个流体入口68、69,空气可以通过它们进入吸入器。
第一流体流动路径在图20a中示为F1,并且第二流体流动路径示为F2。仅流量调节器部件310的空气出口端被固定和支撑(即,通过基座197),而流量调节器部件310的空气入口端是独立的并且能够塌陷到内部支撑结构上。
流量调节器的主要功能是在患者通过吸入器吸入时控制空气流量,将患者的吸气流速限制在狭窄且可控制的范围内,以便避免过度快速的吸入,并从而避免过多的口腔和咽喉药物沉积。因此,本公开的流量调节器能够帮助实现增加的深肺药物渗透和沉积。使用此种流量调节器允许肺功能较差的患者(例如特别是COPD较差的患者)经历相对较低的吸入器气流阻力(允许他们以合理的舒适度吸入足够的空气),同时使肺部较强的患者经历瞬间更高的气流阻力来抵抗吸入(从而允许他们更长和更深地吸入,同时将他们的吸入空气流速限制在与较弱患者类似的水平)。换句话说,患者之间和吸入之间的吸气流速可以保持一致得多。因此,药物输送可预测得多,从而使医生能够以改善的置信度开出治疗方案。
图21b示出了静止时的流量调节器(即,流量调节器部件310处于未塌陷状态)。图21c示出了处于操作状态的流量调节器(即,患者的吸气气流基本上通过它,而流量调节器部件310处于塌陷状态)。
当沿流动路径F1(图20b)吸入空气时,空气流入流量调节器部件310中,在支撑特征部191之间并经过横梁构件189。通过气流路径的经过气流速度使气流路径F1中的气压降低(即根据伯努利效应)。如图21c所示,气流路径F1中的减压引起沿椭圆形截面的流量调节器部件310的短轴(即,沿横向T)的直径减小,引起向内弯曲。因为流量调节器部件310在一端(即其出口端)由基座197支撑,所以向内弯曲主要发生在流量调节器部件310的朝向进气口68的端部处,向内弯曲限制了气流路径的横截面积。
在一定程度上,气流路径F1中的压力降低越大,流量调节器部件310的向内弯曲就越大。所引起的气流路径的横截面面积的减小导致对气流速率的增加的阻力。然而,由于流量调节器的气流路径仅是采用流量调节器的医用吸入器的气流的总阻力的一部分(例如,如果吸入器对气流具有适度的静态阻力,则其可能约为总吸入器气流阻力的50%或更少),那么通过流量调节器的空气质量流速就不会与其减小的剩余横截面面积成比例下降。这意味着当流量调节器部件310塌陷时,通过流量调节器部件310内的残留气流路径的空气的速度增加,从而另外增加了在其上的伯努利力。这种效应趋向于在流量调节器的操作中引起明显的双稳态。也就是说,塌陷的开始引起“正反馈”,该“正反馈”加强了向内塌陷驱动的伯努利力,直到它们最终被流量调节器部件310的材料的抵抗刚度力所平衡。换句话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流量调节器101可以是基本上双稳态的,其中它随时都倾向于处于两种状态中的一种:要么处于基本上“打开”或“未塌陷”状态(图21b);要么处于基本上“塌陷”状态(图21c)。
椭圆形横截面管状元件102的完全塌陷通过支撑特征部191防止。这些特征部与横梁构件189一起提供了结构支撑,该结构支撑防止沿流量调节器部件310的主轴线(即,在横向方向L上)的直径显著减小。
流量调节器部件310的有限刚度意味着在由特征部191和横梁构件189形成的内部支撑结构的拐角周围会留下小的附加间隙,其中流量调节器部件310无法充分弯曲以封闭内部支撑结构与流量调节器部件310之间的所有小的残留空气通道或间隙(参见图21c)。因此,至少最小或残留的气流可以总是继续流动。即,减压永远不会达到足以使流量调节器部件310完全塌陷并密封通过流量调节器的所有气流的值。
流量调节器对通过F1流动路径的流体的流速有反应,并且随着流速增加(经由文丘里效应)开始使通过流量调节器通道的管腔变窄。因此,控制通过第一流体入口68的流动。
在第二流动路径F2的起点处通过第二入口69的流动穿过由流动通道199和流动通道204形成的渠道,并在阀座203处进入吸入器,阀座203在触发机构100处于其静止(未致动)位置时完全打开,如图18所示。不控制第二流动路径F2。两条流动路径会聚并有助于吸入流IF。
由于进入第二流体入口69的未控制的流动路径F2,使用者可以自由地以高流速吸入(预触发)。当患者吸入时,空气如上所述沿第二流动路径F2向内通过并向外通过出气口145,从而在叶片110的弯曲壁的两侧(凸侧和凹侧)上产生压降。流动路径F1也有助于该吸入流IF,但是受到控制。由吸入流IF引起的压降使叶片110绕轴线B顺时针旋转,如图20a/20b中所示,其短轴111在触发机构底盘101的定位特征部103中旋转。
与图19和图20a的未致动条件相比,图20b示出了触发机构100的致动条件。在其致动位置,叶片110靠在口腔件的基部上。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叶片已经被赋予特定的轮廓,该轮廓允许其在被致动时靠在常规的口腔件的底板上,而在静止位置时提供对气流的足够阻力。
当叶片110旋转时,叶片110后部上的肘节连杆枢轴定位特征部112朝向口腔件157的开口端移位。该位移向前拉动肘节连杆120的短柱枢轴121(即,朝向口腔件157),从而解开肘节连杆并克服了来自弯曲弹簧115的小的恢复力(如图18所示)。在向筒基座49施加预负载,并从此通过筒51及其计量阀54施加到致动臂130上和肘节连杆120上的情况下,肘节连杆塌陷,其中肘节连杆120通常向下移动(比较图20a和图20b)。肘节连杆120的移动通过其底部短柱枢轴121被肘节连杆枢轴定位特征部112的旋转位移绕轴线C拉动并且通过其顶部短轴122在肘节轴轨道105之后而被转向。
随着筒在所施加的负载下继续向下移动,致动臂130继而向下推动肘节连杆120,直到其短轴122离开肘节轴轨道105的主轨道106a并进入他们弯曲的下部部分,即进入跟随轨道106。这些的向前弯曲的性质导致短轴122(并且因此肘节连杆120的顶端)向前移动,不受致动臂130的影响。这允许致动臂130向下移动足够远,以允许筒51移动远至阀杆58进入计量阀54的总行程。
最终,致动臂130将绕轴线A旋转至阀凸构件202与凹阀座203接合并防止空气另外大量通过第二流体入口69进入的点(如图20b所示)。换句话说,流动路径F2被阻塞。此时,并且随着药物从筒61中释放,进入吸入器的大部分(如果不是全部)气流通过流动路径F1:即其受到控制。
最初,提供开放的(未调节的)流动路径允许使用者在叶片上产生明显的压降。该压降高于仅通过受控制的第一入口68流动时可能的压降。如上所述,对于药物吸入来说,显著的未控制流动部分通常是不希望的,并且因此,诸如筒61释放药物,吸入流的控制比例显著增加(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为100%)。一旦触发发生,这提供了高度的致动可靠性以及高度或完全控制的流量。
就机构本身而言,将注意到,即使在极端的部件尺寸公差的情况下,也允许阀杆58移动足够远以释放一定剂量的雾化药物制剂。换句话说,呼吸致动触发机构100允许在其触发点之后“跟随”阀运动。注意,两个跟随凸台134阻挡上短轴122并因此将肘节连杆120向下保持,从而防止肘节连杆120和叶片110被叶片返回弹簧115复位,直到负载已经从凸缘131移除(例如,当已经从筒释放负载时)。两个跟随凸台134还用于确保肘节不能越过致动臂130的顶部并因此将其楔入。
壳体部件70、71提供外壳,呼吸致动触发机构配合到该外壳中。其为患者提供了更具吸引力且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形式,并且其为内侧的机构提供保护。在部件71的后部(图3)提供了窗口开口166,按钮部件140上的按钮143可以通过该窗口开口166突出。该按钮143用作手动超控:如果患者出于任何原因希望手动地服用剂量,而不是以呼吸驱动的方式,然后按压按钮143使接触部件141推靠叶片110的后部,从而使得叶片开始旋转,好像呼吸致动一样。
机构的复位发生如下。第一步是从pMDI筒51的基座49移除负载,例如通过患者在全自动呼吸致动吸入器中卸载击发弹簧(未示出)或者通过患者停止在pMDI筒51的基座49上向下按压。从pMDI筒移除负载允许阀54中的回位弹簧复位阀并且允许弹簧臂132使致动臂130返回到其静止位置。随着跟随凸台134与致动臂130一起向上移动,当叶片弹簧115复位肘节连杆120和叶片110时,上短轴122能够向后移动它们的轨道106、106a。肘节连杆因此被复位,并且阀座203再次暴露。
为了确保弹簧将可靠地返回机构,对其施加弯曲预负载力。预负载确保即使在最坏情况下,部件尺寸公差或者如果由于磨损或药物、污垢或水分的存在导致装置摩擦稍微增加,机构也将复位。在这种侧向装载构造中使用常规的螺旋压缩弹簧-或者另选地,螺旋拉伸弹簧(未示出)-提供可用于复位机械pMDI呼吸致动触发机构的低且相对恒定的力。
肘节机构119设计成不会偏心,而是由其短轴111和短柱枢轴121中产生的摩擦力保持。其还设计成阻止显著的负载,直到肘节机构119在拉动叶片110和肘节连杆120不对齐的方向上移动。当被肘节阻挡的负载可在接近垂直于叶片110和肘节连杆120的方向上以显著的合力作用时,即,当连杆中的一个连杆从其静止位置到达预定角度时,克服肘节机构119中的摩擦。该角度将随整个机构中的摩擦量而变化。
短轴111形式的叶片枢轴(可绕图20a和图20b中的轴线B旋转)位于肘节连杆120的短柱枢轴121(可绕轴线C旋转)附近。叶片110朝向口腔件的基座向下枢转。这允许肘节连杆120设计成一旦机构处于致动位置就允许致动臂130继续经过肘节连杆120。需要这种跟随措施以确保pMDI阀可达到总行程,并且极大地改善了机构对pMDI阀和罐中尺寸变化的稳健性。这种跟随措施确保叶片110保持抵靠口腔件的基座,但是允许致动臂通过它(即,允许“跟随”)以便分配药物。
叶片110的静止位置设置成一定角度(图20a)以帮助防止气流泄漏通过触发机构。这也避免了触发机构与叶片110发生冲突的任何风险,并且因此避免了增加不必要的摩擦。在静止时,叶片110为呼出的水分以及呼出的气中的细菌和其他不期望的实体提供屏障:如果患者不经意地呼气,则这有利于保护吸入器的主要部分。
第二实施方案
参照图22至图2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pMDI 1060。第二pMDI与第一pMDI 60非常类似,并且这里只讨论差异。这些差异在于呼吸致动触发机构1100的各个部件(与机构100相比)。
参照图23,触发系统1100包括下部主体部件1165、触发机构底盘1101、呈叶片1110形式的呼吸响应构件、肘节连杆1120、致动臂1130、筋膜部件1175、流量调节器支撑部件1186、流量调节器阀瓣部件1220和按钮部件1140。
触发机构底盘1101、叶片1110、肘节连杆1120、致动臂1130、筋膜部件1175和按钮部件1140与第一pMDI 60的部件基本相同,并因此将不再详细描述。
图24示出了流量调节器支撑部件1186。流量调节器支撑部件1186包括具有两个相对的枢转接收臂1222的基座1197。每个臂在其自由端上限定凹形枢转表面1223。另外,流量调节器支撑部件在其后部向上延伸到其中具有孔1187的壁中。当将流量调节器支撑部件1186组装到下部主体部件1165上时,该孔1187为按钮突出以供患者进入提供了位置。
图25示出了流量调节器阀瓣部件1220。流量调节器阀瓣部件1220包括具有安装端1225和自由端1226的阀瓣1224。在安装端1225的任一侧,提供了两个相对的短轴1227,每个短轴具有从其延伸的弯曲的弹性片簧构件1228。止动构件1229从阀瓣1224的表面延伸。
组装
图26和图27从侧面(图26)和剖面(图27)示出了组装的触发器系统1100。阀瓣部件1220可旋转地接收抵靠流量调节器支撑部件1186,以绕轴线D旋转。短轴1227在枢轴接收臂1222的端部抵靠凹入的枢转表面1223,并通过与触发机构底盘1101的接合而保持在适当的位置。弹簧臂1228抵靠口腔件部件1101(或更具体地,在图26中示出的相应的向外指向的栓钉1192),并且在此示出为处于加载配置。
参照图27,阀瓣1224位于触发机构底盘1101的流量调节器通道1190内。止挡构件1229防止阀瓣1224从气流中抵靠通道壁坐下。
操作
在静止位置(所示)中,流动路径P超过阀瓣1224的自由端。随着压力下降经过阀瓣(并在阀瓣的下表面上邻近流动路径P),阀瓣1224开始在顺时针方向上绕D旋转,使弹簧臂1228变形。因此,随着流速增加,流动路径横截面将减小,继而减小流速。这样就控制了流量。当阀瓣1224从其静止(无气流)位置旋转时,弹簧臂1228在阀瓣1224上施加大致逆时针方向(如图26所示)的恢复力。
除了流量调节器的前述操作差异之外,第二pMDI 1060以与第一pMDI 1060相同的方式操作。具体地,致动臂1130被构造成在触发系统1100被触发时关闭未被控制的旁路流动路径。
与第一实施方案一样,第二实施方案在触发之前提供了很大程度上未控制的流量,并且在触发之后提供了受控的流量。
第三实施方案
图28和图2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呼吸致动的pMDI吸入器501的侧视剖视图。
吸入器501通常包括容纳有pMDI筒506的壳体450。筒506具有带有从其突出的杆510的阀。杆510被接合到壳体450中的喷嘴块512中。
壳体450另外包括管状套筒部分451,该管状套筒部分451的尺寸设置成接收倒置的筒506的端部452,以及患者端口453的形式(例如,口腔件的形式)的部分,该部分限定吸气口(或出气口)526。邻近吸气口526,设有通向流量调节器通道461的进气口528。出口526和入口528大致面向相同的方向,使得穿过患者端口453的流动通道和流量调节器通道461相邻并且大致平行。随之而来的是,当吸气流从入口528到出口526行进时,必须几乎反向并且流过喷嘴块512。
吸入器501包括待发机构454、触发机构455和流量调节器456。
待发机构454包括从壳体450的管状套筒部分451的端部452突出的杠杆504。杠杆504可在水平静止条件和垂直待发条件之间枢转大约90度(图28)。待发机构另外包括在杠杆504的端部和倒置筒506的基座之间的笼状压缩弹簧508。
触发机构455包括摇杆514、卡扣件516、叶片518和拉伸弹簧520。摇杆514绕枢轴534可旋转地安装。摇杆限定第一筒支座536和第二筒支座538。摇杆514被拉伸弹簧520在如图28和29所示的逆时针方向上偏置。
卡扣件516在枢轴532处可枢转地安装到摇杆,并且限定了叶片支座458。
叶片518在其自由下端处包括调节器支座459。
流量调节器456包括能够绕枢轴530旋转的阀瓣524。臂522连接到阀瓣524以与其一起旋转。
操作
在图28中,示出了处于待发状态的pMDI吸入器501。在这种条件下,杠杆504已被旋转以压缩弹簧508抵靠筒506的基座。因为筒通过其在摇杆支座536上的邻接而保持在适当的位置,所以筒不能移动,并且弹簧压缩以储存能量。
摇杆514由于受到卡扣件516的限制而被阻止在摇杆枢轴534上顺时针枢转。继而,通过其叶片支座458防止卡扣件516向下移动或防止与叶片518滚动接触。
当患者在口腔件上吸入以通过出口526吸取空气时,空气通过入口528吸取。应当注意,由于臂受到叶片518的调节器支座459的限制,阀瓣524被保持在打开或较低的位置。换句话说,臂522被俘获地保持抵靠叶片518的底部边缘,因此阀瓣524在该阶段不能升高。
随着出口526处的压力减小,叶片以逆时针方向旋转。
图29示出了处于点火条件的呼吸致动吸入器501。杠杆504仍被升高。叶片518的顶部与卡扣件516的叶片支座458的滚动接触已导致卡扣件滑出叶片的顶部并向下移动,从而允许摇杆514顺时针旋转。摇杆的运动允许筒506在弹簧508的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并将杆510压缩到筒中。所产生的药剂流朝向流体出口526进入喷嘴块512中。
筒506现在搁置在摇杆的第二支座538上,该第二支座538比第一支座536更靠近摇杆枢轴534。
叶片518的旋转(以及因此叶片的调节器支座的移动)使调节器456的臂522能够在气流通过阀瓣524的上表面产生的伯努利力的影响下上升。继而,这允许阀瓣524移动,从而导致控制了通过入口528的空气流。
第三实施方案在触发之前提供未控制的流量,并且在触发之后提供受控的流量。
当患者的吸入放松时,阀瓣524在重力作用下返回其静止位置(这也可以通过采用具有很小的力的弹簧来实现)。类似地,叶片518可以返回到竖直位置,再次俘获连接的臂522。
变型形式
变型形式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
在第一实施方案和第二实施方案两者中,在触发条件下,旁路流动路径F2被完全阻塞。应当注意,虽然优选完全阻塞,但是旁路流动路径的部分阻塞或堵塞也将达到期望的效果。
类似地,在第三实施方案中,流量调节器示出为在预触发条件下完全固定。应当理解,流量调节器构件的移动可以替代地被部分地限制:即,可以允许有限度的移动。
在这两种情况下,重要的是控制流量的横截面(即,调速器可以作用的横截面)从预触发条件到后触发条件增加。

Claims (25)

1.一种吸入器,所述吸入器包括:
呼吸致动触发机构,所述呼吸致动触发机构对吸入流有反应以触发将待吸入的物质释放到所述吸入流中;
第一流体流动路径,所述第一流体流动路径在所述吸入器内承载所述吸入流的一部分;
流量调节器,所述流量调节器布置成控制通过所述第一流体流动路径的吸入流;和,
第二流体流动路径,所述第二流体流动路径在所述吸入器内承载所述吸入流中的一部分,所述第二流体流动路径绕过所述流量调节器;
其中触发所述触发机构减少或阻塞通过所述第二流体流动路径的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第二流动路径在触发之后至少部分地被所述触发机构的一部分阻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触发机构包括致动构件,所述致动构件被构造成将筒支撑在预触发位置,所述致动构件在触发时移动至后触发位置,从而至少部分地阻塞所述第二流动路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致动构件限定阀构件,并且所述吸入器包括用于所述第二流动路径的阀座,其中在所述致动构件的所述预触发位置,所述阀构件和所述阀座间隔开,并且在所述后触发位置,所述阀构件邻接所述阀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吸入器限定了用于筒的致动方向,并且其中所述阀座面向与所述致动方向相反的方向,并且其中所述阀构件在所述致动方向上移动以邻接所述阀座。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阀构件和所述阀座的形状形成为在接合时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阀构件是凸形的,并且所述阀座是凹形的。
8.根据权利要求3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触发机构包括肘节机构,所述肘节机构用于选择性地允许所述致动构件从所述致动构件的预触发位置移动至所述致动构件的后触发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肘节机构包括定位在所述吸入流中的叶片,所述叶片能够在使用者吸入时移动,以使所述肘节机构在待发条件和所述肘节机构的后触发条件之间移动,在所述待发条件下,所述致动构件通过与所述肘节机构协作保持在所述致动构件的预触发位置,在所述后触发条件下,所述肘节机构允许所述致动构件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3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致动构件是能够绕枢转轴线枢转的致动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致动臂被构造成在所述筒的与所述枢转轴线相对的一侧上的位置处至少部分地阻塞所述第二流动路径。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第一流动路径具有限定在所述吸入器上的第一流入口,并且所述第二流动路径具有限定在所述吸入器上的与所述第一流入口不同的第二流入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吸入器,包括用于承载吸入流的流出口,其中所述第一流入口和所述第二流入口与所述流出口相邻。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第一流入口和所述第二流入口位于所述流出口的相对侧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吸入器,包括盖构件,所述盖构件被构造成选择性地覆盖所述第一流入口、所述第二流入口和所述流出口。
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触发机构定位在所述第二流动路径的下游。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吸入器,其中当所述触发机构触发时,所述触发机构触发减小或阻塞通过筒出口上游的所述第二流体流动路径的流动。
18.一种吸入器,所述吸入器包括:
呼吸致动触发机构,所述呼吸致动触发机构对吸入流有反应以触发将待吸入的物质释放到所述吸入流中,所述呼吸致动触发机构包括对吸入流作出响应的叶片;
流量调节器,所述流量调节器被构造成控制所述吸入流中的至少一部分,所述流量调节器具有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其中在所述第二条件下,所述流量调节器能够调节比在所述第一条件下更大的流动面积;
其中所述叶片的致动将所述流量调节器从第一状态改变为第二状态。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吸入器,其中在所述流量调节器中包括流量控制构件,其中:
在所述第二条件下,所述流量控制构件可以响应于经过其的流动而移动;并且,
在所述第一条件下,所述流量控制构件的移动受到限制。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吸入器,其中在所述第一条件下,所述流量控制构件的移动被阻止。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流量控制构件能够相对于流动路径的侧壁枢转。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吸入器,其中在所述第一条件下,所述流量控制构件被保持在抵靠所述侧壁的位置。
23.根据权利要求19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叶片具有静止位置,并且其中所述吸入器包括被连接以与所述流量控制构件一起移动的臂,其中处于所述静止位置的所述叶片限制了所述臂的移动,并且在远离所述静止位置致动时允许所述臂移动。
24.根据权利要求18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入器,包括通向流量调节器通道的流入口和从吸入流通道引出的流出口,其中所述流量调节器通道和所述吸入流通道相邻。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叶片在第一端可枢转地安装,并且包括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自由端,其中,在所述叶片的静止条件下,所述自由端与所述流量调节器通道相邻。
CN201880029042.4A 2017-05-04 2018-04-30 吸入器流量控制机构 Active CN1109588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GB1707095.4 2017-05-04
GBGB1707095.4A GB201707095D0 (en) 2017-05-04 2017-05-04 Inhaler flow control mechanism
PCT/US2018/030088 WO2018204217A1 (en) 2017-05-04 2018-04-30 Inhaler flow control mechanis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58898A true CN110958898A (zh) 2020-04-03
CN110958898B CN110958898B (zh) 2022-04-12

Family

ID=59065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29042.4A Active CN110958898B (zh) 2017-05-04 2018-04-30 吸入器流量控制机构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707584B2 (zh)
EP (1) EP3618907B1 (zh)
JP (1) JP7088961B2 (zh)
CN (1) CN110958898B (zh)
GB (1) GB201707095D0 (zh)
WO (1) WO201820421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69843A (zh) * 2022-02-11 2022-06-03 北京敏舒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鼻用呼吸装置和鼻炎治疗仪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693044A1 (en) 2019-02-07 2020-08-12 Koninklijke Philips N.V. Breath actuated inhalers
BR112021023049A8 (pt) 2019-05-17 2022-10-18 Impel Neuropharma Inc Dispositivo de dispensação nasal de uso único
US11793951B2 (en) 2019-06-24 2023-10-24 De Motu Cordis Pty Ltd Automatic dispenser for respiratory delivery device and method
US11717621B2 (en) 2019-06-24 2023-08-08 De Motu Cordis Pty Ltd Automatic dispenser for respiratory delivery device
US10828432B1 (en) * 2019-06-24 2020-11-10 De Motu Cordis Pty Ltd Respiratory delivery device and method
CA195581S (en) * 2019-11-18 2022-03-11 Vectura Delivery Devices Ltd Monitor for an inhaler
US11877848B2 (en) 2021-11-08 2024-01-23 Satio, Inc. Dermal patch for collecting a physiological sample
US11964121B2 (en) 2021-10-13 2024-04-23 Satio, Inc. Mono dose dermal patch for pharmaceutical delivery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99266A1 (en) * 2002-11-27 2004-05-27 Stephen Cross Inhalation device for producing a drug aerosol
CN2675152Y (zh) * 2003-11-26 2005-02-02 陈娟 多功能储雾罐
WO2009065707A1 (de) * 2007-11-22 2009-05-28 Siegfried Generics International Ag Dosiervorrichtung zur inhalierung einer pulverförmigen substanz
US20120055467A1 (en) * 2010-09-06 2012-03-08 Chiesi Farmaceutici S.P.A. Metered-dose inhaler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CN202289113U (zh) * 2011-09-22 2012-07-04 金明 一种用于眼部的雾化治疗仪
US20130037021A1 (en) * 2010-04-23 2013-02-14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Inhaler
US20140116426A1 (en) * 2012-10-26 2014-05-01 Activaero Gmbh Inhalation device for use in aerosol therapy
CN105246534A (zh) * 2013-05-14 2016-01-13 3M创新有限公司 用于吸入器的致动器
CN205612827U (zh) * 2016-03-26 2016-10-05 佛山市顺德区键合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流量调节压缩空气雾化杯
CN106604755A (zh) * 2014-06-30 2017-04-26 Syqe医药有限公司 流量调节的吸入器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61524A (en) 1991-08-02 1992-11-10 Glaxo Inc. Dosage inhalator with air flow velocity regulating means
US5988163A (en) 1995-08-02 1999-11-23 Innovative Devices Dry powder medicament inhalator having an inhalation-activated flow diverting means for triggering delivery of delivery of medicament
US7219664B2 (en) 2005-04-28 2007-05-22 Kos Life Sciences, Inc. Breath actuated inhaler
WO2010003846A1 (en) * 2008-07-10 2010-01-14 Bang & Olufsen Medicom A/S An inhaler and a method of operating it
US9227030B2 (en) * 2009-12-23 2016-01-05 Map Pharmaceuticals, Inc. Enhanced eductor design
CN108697868B (zh) 2015-12-21 2021-09-21 3M创新有限公司 药用吸入器
WO2017112748A1 (en) 2015-12-21 2017-06-29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Flow govenors for use in medicinal inhalers
JP2019503829A (ja) 2015-12-21 2019-02-14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医療用吸入器で使用するための流れ調整器アセンブリ
GB2553534A (en) 2016-09-07 2018-03-14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Trigger mechanism for an inhaler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99266A1 (en) * 2002-11-27 2004-05-27 Stephen Cross Inhalation device for producing a drug aerosol
CN2675152Y (zh) * 2003-11-26 2005-02-02 陈娟 多功能储雾罐
WO2009065707A1 (de) * 2007-11-22 2009-05-28 Siegfried Generics International Ag Dosiervorrichtung zur inhalierung einer pulverförmigen substanz
US20130037021A1 (en) * 2010-04-23 2013-02-14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Inhaler
US20120055467A1 (en) * 2010-09-06 2012-03-08 Chiesi Farmaceutici S.P.A. Metered-dose inhaler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CN202289113U (zh) * 2011-09-22 2012-07-04 金明 一种用于眼部的雾化治疗仪
US20140116426A1 (en) * 2012-10-26 2014-05-01 Activaero Gmbh Inhalation device for use in aerosol therapy
CN105246534A (zh) * 2013-05-14 2016-01-13 3M创新有限公司 用于吸入器的致动器
CN106604755A (zh) * 2014-06-30 2017-04-26 Syqe医药有限公司 流量调节的吸入器装置
CN205612827U (zh) * 2016-03-26 2016-10-05 佛山市顺德区键合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流量调节压缩空气雾化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69843A (zh) * 2022-02-11 2022-06-03 北京敏舒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鼻用呼吸装置和鼻炎治疗仪
CN114569843B (zh) * 2022-02-11 2024-02-02 北京敏舒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鼻用呼吸装置和鼻炎治疗仪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58898B (zh) 2022-04-12
EP3618907A1 (en) 2020-03-11
JP7088961B2 (ja) 2022-06-21
EP3618907A4 (en) 2021-01-13
WO2018204217A1 (en) 2018-11-08
EP3618907B1 (en) 2023-01-18
GB201707095D0 (en) 2017-06-21
US11707584B2 (en) 2023-07-25
US20200069897A1 (en) 2020-03-05
JP2020518374A (ja) 2020-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58898B (zh) 吸入器流量控制机构
CN109689139B (zh) 用于吸入器的触发机构
JP7152954B2 (ja) 医療用吸入器
US7841337B2 (en) Breath-actuated nasal delivery device
US7219664B2 (en) Breath actuated inhaler
SK78297A3 (en) An inhalation device, a method of dispersing a pharmaceutically active substance and a method of administering a dose of a pharmaceutically active substance
US6460537B1 (en) Breath-actuated aerosol dispensers
KR20170142179A (ko) 부분 투여량을 전달하는 건조 분말 흡입기
CN109689140B (zh) 用于吸入器的触发机构
GB2395909A (en) Breath-actuated nasal deliver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