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58701B - 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预编码矩阵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预编码矩阵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58701B
CN110958701B CN201811303698.9A CN201811303698A CN110958701B CN 110958701 B CN110958701 B CN 110958701B CN 201811303698 A CN201811303698 A CN 201811303698A CN 110958701 B CN110958701 B CN 1109587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ing coefficients
transformation
base station
channel state
state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0369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58701A (zh
Inventor
李辉
高秋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9587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587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587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587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in the space domain, e.g. bea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预编码矩阵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其中,终端按照预定义规则确定第一变换矩阵,通过第一变换矩阵,获取第二加权系数,向基站反馈新到状态信息;基站则接收终端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基于信道状态信息、预编码矩阵结构和按照预定义规则确定的第二变换矩阵中的部分或全部,确定所述波束的预编码矩阵,从而在终端向基站反馈信道状态信息时,能够将波束的子带的加权系数压缩,节省反馈开销,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波束的子带的数目较大时,终端需要针对每个子带反馈的信息量较大,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开销巨大,占用了过多的上行资源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预编码矩阵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要求在2018年09月27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811134395.9、发明名称为“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预编码矩阵的确定方法及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预编码矩阵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中定义有类型II码本(Type II)。Type II码本基于正交波束的线性合并,其反馈开销大,具有较高的信道量化精度。
基于Type II码本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包括宽带部分和子带部分,其中宽带部分针对所配置的整个带宽进行参数计算并反馈,子带部分针对每个子带进行参数计算并反馈。子带数目较大时,基于Type II码本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开销主要由子带部分所决定。对于Type II码本,若基站配置为宽带幅度反馈(参数subbandAmplitude配置为‘false’),对于宽带部分,终端需要反馈每个正交波束的宽带幅度量化因子;对于子带部分,终端需要针对每个子带反馈每个正交波束的子带相位量化因子。若基站配置为子带幅度反馈(参数subbandAmplitude配置为‘true’),对于宽带部分,终端需要反馈每个正交波束的宽带幅度量化因子;对于子带部分,终端需要针对每个子带反馈每个正交波束的子带幅度量化因子和子带相位量化因子。
因此,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在波束的子带的数目较大时,终端需要针对每个子带反馈的信息量较大,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开销巨大,占用了过多的上行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信道状态的反馈方法、预编码矩阵的确定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子带的数目较大时,终端需要针对每个子带反馈的信息量较大,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开销巨大,占用过多的上行资源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按照预定义规则确定一个或多个第一变换矩阵;
确定用于进行线性合并的波束的一组或多组子带第一加权系数,利用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变换矩阵对所述一组或多组第一加权系数进行变换,获取一组或多组第二加权系数;或者,基于预编码矩阵结构确定一组或多组第二加权系数,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变换矩阵作为所述预编码矩阵结构的一部分;
向基站反馈信道状态信息,其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所述波束的指示信息、所述一组或多组第二加权系数。
可选的,所述按照预定义规则确定一个或多个第一变换矩阵,具体包括:
按照预定义的变换向量矩阵结构和一组或多组预设参数,确定所述第一变换矩阵;
其中,每组所述预设参数包括K和N,K≥N,K和N均为正整数,所述预定义的变换向量矩阵结构由长度为K的离散余弦变换或者离散余弦反变换或者离散傅里叶变换或者离散傅里叶反变换中的前N个向量构成;
或者,所述预定义的变换向量矩阵结构由从离散余弦变换或者离散余弦反变换或者离散傅里叶变换或者离散傅里叶反变换各自对应的向量集合中选择的N个向量构成,所述各个集合中的每个向量的长度均为K;所述选择的方式为根据预定义的式样或者所述基站配置的式样选取;
或者,所述预定义的变换向量矩阵结构由N个离散余弦变换或者离散余弦反变换或者离散傅里叶变换或者离散傅里叶反变换对应的长度大于K的向量中截取的长度为K的向量构成;
或者,所述预定义的变换向量矩阵结构由多项式或者正交多项式中的N项构成;其中,所述多项式或者所述正交多项式中的每一项为一个长度为K的向量,每个向量中包括多个不同元素,所述不同元素对应于不同的预定义频域索引。
可选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中还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变换矩阵的向量构成式样指示信息。
可选的,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变换矩阵包括:
每个数据层对应的一个第一变换矩阵,或者
每个频带部分对应的一个第一变换矩阵,或者
所述信道状态信息中的实数部分对应的一个第一变换矩阵和所述信道状态信息中的虚数部分对应的一个第一变换矩阵,或者
所述信道状态信息中的幅度部分对应的一个第一变换矩阵和所述信道状态信息中的相位部分对应的一个第一变换矩阵,或者
所述信道状态信息中的第一极化方向对应的一个第一变换矩阵和所述信道状态信息中的第二极化方向对应的一个第一变换矩阵,或者
上述项的任意组合。
可选的,所述K的取值为:
预定义的;或者
基于所述基站预先配置的信道状态信息的上报带宽信息所确定的上报子带个数所确定;或者
由所述基站配置给所述终端。
可选的,所述N的取值为:
预定义的;或者
由所述基站配置给所述终端,或者
由所述终端确定后反馈给所述基站。
可选的,所述向基站反馈信道状态信息,具体包括:
在所述N等于所述K时,采用Rel-15的Type II的方式向所述基站反馈所述一组或多组第一加权系数;其中,所述一组或多组第一加权系数未经过压缩处理。
可选的,所述向基站反馈信道状态信息,具体包括:
根据预定义或者所述基站的信令指示,对于反馈频带中的一个或者多个频带分块,确定采用Rel-15Type II反馈方式向所述基站反馈与所述一个或者多个频带分块对应的一组或多组第一加权系数;
对于所述反馈频带中的其余频带分块,向所述基站反馈所述其余频带分块对应的一组或多组第二加权系数;
向所述基站反馈所述波束的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反馈频带中的每个频带分块均为连续子带。
可选的,每一组所述第一加权系数具体包括M1组第一幅度加权系数和/或M2组第一相位加权系数,以及每一组所述第二加权系数具体包括M1组第二幅度加权系数和/或所述M2组第二相位加权系数;或者
所述每一组第一加权系数具体包括M组第一复加权系数,以及每一组所述第二加权系数具体包括M组第二复加权系数;或者
所述每一组第一加权系数具体包括M1组第一幅度加权系数和M2组第一相位加权系数,以及每一组所述第二加权系数具体包括M组第二复加权系数;
其中,M、M1、M2均为正整数。
可选的,所述利用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变换矩阵对所述一组或多组第一加权系数进行变换,还包括:
在所述M2组第一相位加权系数中有负数相位存在时,将所述负数相位变换至正数相位,再利用所述第一变换矩阵对M2组全为正数相位的第一相位加权系数进行变换,其中,所述第一变换矩阵对应的变换为离散余弦变换或离散余弦反变换。
可选的,在确定用于进行线性合并的波束的一组或多组子带第一加权系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用于进行线性合并的波束;
确定所述波束的宽带幅度加权系数和/或宽带相位加权系数。
可选的,所述一组或多组第二加权系数在反馈给所述基站之前还经过非均匀量化处理。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编码矩阵的确定方法,应用于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终端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其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用于进行线性合并的波束的指示信息、所述终端基于第一变换矩阵获取的第二加权系数;
基于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和预编码矩阵结构,确定所述波束的预编码矩阵,其中,所述第一变换矩阵作为所述预编码矩阵结构的一部分,或者
按照预定义规则确定第二变换矩阵,其中,所述第二变换矩阵为所述第一变换矩阵对应的反变换矩阵;
基于所述第二变换矩阵、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和预编码矩阵结构,确定所述波束的预编码矩阵。
可选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还包括所述波束的宽带幅度加权系数和/或宽带相位幅度加权系数。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第二变换矩阵、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和预编码矩阵结构,确定所述波束的预编码矩阵,具体包括:
利用所述第二变换矩阵对所述第二加权系数进行变换,获取所述波束的子带第一加权系数,利用所述第一加权系数和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对所述指示信息进行加权,获得所述波束的子带的预编码矩阵。
可选的,所述按照预定义规则确定第二变换矩阵,具体包括:
按照预设参数和预定义的反变换向量矩阵结构,确定所述第二变换矩阵;
其中,所述预设参数包括K和N,K≥N,K和N均为正整数,所述预定义的变换向量矩阵结构由长度为K的离散余弦变换或者离散余弦反变换或者离散傅里叶变换或者离散傅里叶反变换中的前N个向量构成。
可选的,所述N的取值为:
预定义的;或者
由所述基站预先配置的;或者
由所述终端反馈给所述基站的。
可选的,所述K的取值为:
预定义的;或者
基于所述基站预先配置的信道状态信息的上报带宽信息所确定的上报子带个数所确定;或者
由所述基站预先配置。
可选的,所述第二加权系数具体包括M1组第二幅度加权系数和/或所述M2组第二相位加权系数,以及所述第一加权系数具体包括M1组第一幅度加权系数和/或M2组第一相位加权系数;或者
所述第二加权系数具体包括M组第二复加权系数,以及所述第一加权系数具体包括M组第一复加权系数;或者
所述第二加权系数具体包括M组第二复加权系数,以及所述第一加权系数具体包括M1组第一幅度加权系数和M2组第一相位加权系数;
其中,M、M1、M2均为正整数。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为所述终端配置所述用于线性合并的波束个数;
为所述终端配置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参数信息,所述反馈参数信息包括码本参数和所述上报带宽信息。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按照预定义规则确定一个或多个第一变换矩阵;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用于进行线性合并的波束的一组或多组子带第一加权系数,获取单元,用于利用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变换矩阵对所述一组或多组第一加权系数进行变换,获取一组或多组第二加权系数;或者,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基于预编码矩阵结构确定一组或多组第二加权系数,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变换矩阵作为所述预编码矩阵结构的一部分;
反馈单元,用于向基站反馈信道状态信息,其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所述波束的指示信息、所述一组或多组第二加权系数。
可选的,所述第一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按照预定义的变换向量矩阵结构和一组或多组预设参数,确定所述第一变换矩阵;
其中,每组所述预设参数包括K和N,K≥N,K和N均为正整数,所述预定义的变换向量矩阵结构由长度为K的离散余弦变换或者离散余弦反变换或者离散傅里叶变换或者离散傅里叶反变换中的前N个向量构成;
或者,所述预定义的变换向量矩阵结构由从离散余弦变换或者离散余弦反变换或者离散傅里叶变换或者离散傅里叶反变换各自对应的向量集合中选择的N个向量构成,所述各个集合中的每个向量的长度均为K;所述选择的方式为根据预定义的式样或者所述基站配置的式样选取;
或者,所述预定义的变换向量矩阵结构由N个离散余弦变换或者离散余弦反变换或者离散傅里叶变换或者离散傅里叶反变换对应的长度大于K的向量中截取的长度为K的向量构成;
或者,所述预定义的变换向量矩阵结构由多项式或者正交多项式中的N项构成;其中,所述多项式或者所述正交多项式中的每一项为一个长度为K的向量,每个向量中包括多个不同元素,所述不同元素对应于不同的预定义频域索引。
可选的,所述所述信道状态信息中还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变换矩阵的向量构成式样指示信息。
可选的,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变换矩阵包括:
每个数据层对应的一个第一变换矩阵,或者
每个频带部分对应的一个第一变换矩阵,或者
所述信道状态信息中的实数部分对应的一个第一变换矩阵、所述信道状态信息中的虚数部分对应的一个第一变换矩阵,或者
所述信道状态信息中的幅度部分对应的一个第一变换矩阵、所述信道状态信息中的相位部分对应的一个第一变换矩阵,或者
所述信道状态信息中的第一极化方向对应的一个第一变换矩阵、所述信道状态信息中的第二极化方向对应的一个第一变换矩阵,或者
上述项的任意组合。
可选的,所述K的取值为:
预定义的;或者
基于所述基站预先配置的信道状态信息的上报带宽信息所确定的上报子带个数所确定;或者
由所述基站配置给所述终端。
可选的,所述N的取值为:
预定义的;或者
由所述基站配置给所述终端,或者
由所述终端确定后反馈给所述基站。
可选的,所述反馈单元,具体用于:
在所述N等于所述K时,采用Rel-15的Type II的方式向所述基站反馈所述一组或多组第一加权系数;其中,所述一组或多组第一加权系数未经过压缩处理。
可选的,所述反馈单元,具体包括:
第一反馈子单元,用于根据预定义或者所述基站的信令指示,对于反馈频带中的一个或者多个频带分块,确定采用Rel-15Type II反馈方式向所述基站反馈与所述一个或者多个频带分块对应的一组或多组第一加权系数;
第二反馈子单元,用于对于所述反馈频带中的其余频带分块,向所述基站反馈所述其余频带分块对应的一组或多组第二加权系数;
第三反馈子单元,用于向所述基站反馈所述波束的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反馈频带中的每个频带分块均为连续子带。
可选的,每一组所述第一加权系数具体包括M1组第一幅度加权系数和/或M2组第一相位加权系数,以及每一组所述第二加权系数具体包括M1组第二幅度加权系数和/或所述M2组第二相位加权系数;或者
每一组所述第一加权系数具体包括M组第一复加权系数,以及每一组所述第二加权系数具体包括M组第二复加权系数;或者
每一组所述第一加权系数具体包括M1组第一幅度加权系数和M2组第一相位加权系数,以及每一组所述第二加权系数具体包括M组第二复加权系数;
其中,M、M1、M2均为正整数。
可选的,所述获取单元,还包括:
在所述M2组第一相位加权系数中有负数相位存在时,将所述负数相位变换至正数相位,再利用所述第一变换矩阵对M2组全为正数相位的第一相位加权系数进行变换,获取第二相位加权系数,其中,所述第一变换矩阵对应的变换为离散余弦变换或离散余弦反变换。
可选的,所述终端还包括: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在确定用于进行线性合并的波束的子带一组或多组第一加权系数之前,确定所述用于进行线性合并的波束;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波束的宽带幅度加权系数和/或宽带相位加权系数。
可选的,所述一组或多组第二加权系数在反馈给基站之前还经过非均匀量化处理。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终端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其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用于进行线性合并的波束的指示信息、所述终端基于第一变换矩阵获取的第二加权系数;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和预编码矩阵结构,确定所述波束的预编码矩阵,其中,所述第一变换矩阵作为所述预编码矩阵结构的一部分,或者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按照预定义规则确定第二变换矩阵,其中,所述第二变换矩阵为所述第一变换矩阵对应的反变换矩阵;
基于所述第二变换矩阵、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和预编码矩阵结构,确定所述波束的预编码矩阵。
可选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还包括所述波束的宽带幅度加权系数和/或宽带相位幅度加权系数。
可选的,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利用所述第二变换矩阵对所述第二加权系数进行变换,获取所述波束的子带第一加权系数,利用所述第一加权系数和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对所述指示信息进行加权,获得所述波束的预编码矩阵。
可选的,所述第二确定单元还用于:
按照预设参数和预定义的反变换向量矩阵结构,确定所述第二变换矩阵;
其中,所述预设参数包括K和N,K≥N,K和N均为正整数,所述预定义的变换向量矩阵结构由长度为K的离散余弦变换或者离散余弦反变换或者离散傅里叶变换或者离散傅里叶反变换中的前N个向量构成。
可选的,所述N的取值为:
预定义的;或者
由所述基站预先配置的;或者
由所述终端反馈给所述基站的。
可选的,所述K的取值为:
预定义的;或者
基于所述基站预先配置的信道状态信息的上报带宽信息所确定的上报子带个数所确定;或者
由所述基站预先配置。
可选的,所述第二加权系数具体包括M1组第二幅度加权系数和/或所述M2组第二相位加权系数,以及所述第一加权系数具体包括M1组第一幅度加权系数和/或M2组第一相位加权系数;或者
所述第二加权系数具体包括M组第二复加权系数,以及所述第一加权系数具体包括M组第一复加权系数;或者
所述第二加权系数具体包括M组第二复加权系数,以及所述第一加权系数具体包括M1组第一幅度加权系数和M2组第一相位加权系数;
其中,M、M1、M2均为正整数。
可选的,所述基站还包括:
第一配置单元,用于为所述终端配置所述用于线性合并的波束个数;
第二配置单元,用于为所述终端配置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参数信息,所述反馈参数信息包括码本参数和所述上报带宽信息。
第五方面,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连接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过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指令,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中所述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
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所述计算机装置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中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在本发明中,终端按照预定义规则确定第一变换矩阵,通过第一变换矩阵,获取第二加权系数,向基站反馈信道状态信息;基站则接收终端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基于信道状态信息、预编码矩阵结构和按照预定义规则确定的第二变换矩阵中的部分或全部,确定所述波束的预编码矩阵,从而在终端向基站反馈信道状态信息时,能够将波束的子带的加权系数压缩,节省反馈开销,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波束的子带的数目较大时,终端需要针对每个子带反馈的信息量较大,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开销巨大,占用了过多的上行资源的技术问题,达到节省终端反馈信道状态信息时的反馈开销,减少占用的上行资源的数量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预编码矩阵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的总体思路如下:
提供了一种信道状态信息(CSI,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的反馈方法、预编码矩阵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具体的,对于终端侧:
按照预定义规则确定一个或多个第一变换矩阵;
确定用于进行线性合并的波束的一组或多组子带第一加权系数,利用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变换矩阵对所述一组或多组第一加权系数进行变换,获取一组或多组第二加权系数;或者,基于预编码矩阵结构确定一组或多组第二加权系数,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变换矩阵作为所述预编码矩阵结构的一部分;
向基站反馈信道状态信息,其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所述波束的指示信息、所述一组或多组第二加权系数。
对于基站侧:
接收终端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其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用于进行线性合并的波束的指示信息、所述终端基于第一变换矩阵获取的第二加权系数;
基于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和预编码矩阵结构,确定所述波束的预编码矩阵,其中,所述第一变换矩阵作为所述预编码矩阵结构的一部分,或者
按照预定义规则确定第二变换矩阵,其中,所述第二变换矩阵为所述第一变换矩阵对应的反变换矩阵;
基于所述第二变换矩阵、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和预编码矩阵结构,确定所述波束的预编码矩阵。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请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按照预定义规则确定一个或多个第一变换矩阵。
步骤S102,确定用于进行线性合并的波束的一组或多组子带第一加权系数,利用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变换矩阵对所述一组或多组第一加权系数进行变换,获取一组或多组第二加权系数;或者,基于预编码矩阵结构确定一组或多组第二加权系数,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变换矩阵作为所述预编码矩阵结构的一部分。
步骤S103,向基站反馈信道状态信息,其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所述波束的指示信息、所述一组或多组第二加权系数。
在执行步骤S101之前,该反馈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用于进行线性合并的波束;
确定所述波束的宽带幅度加权系数和/或宽带相位加权系数。
具体的,确定所述用于进行线性合并的波束,可以确定出波束的个数L,例如用于线性合并的L个波束可以根据波束的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在候选波束中确定;确定所述波束的宽带幅度加权系数和/或宽带相位加权系数,可以根据波束的宽带特征向量在波束的投影获得。
然后执行步骤S101,按照预定义规则确定一个或多个第一变换矩阵。确定第一变换矩阵具体包括:
按照一组或多组预设参数和预定义的变换向量矩阵结构,确定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变换矩阵;
其中,所述每组预设参数包括K和N,K≥N,K和N均为正整数,所述预定义的变换向量矩阵结构由长度为K的离散余弦变换或者离散余弦反变换或者离散傅里叶变换或者离散傅里叶反变换中的前N个向量构成。
具体的,一种预定义的变换向量矩阵结构为由长度为K的离散余弦变换或者离散余弦反变换中的前N个向量构成,该预定义的变换向量矩阵结构可以表达为:
V=[v0 v1 … vN-1]T,或者V=[v0 v1 … vN-1]
其中,
例如,在K=10,N=L=4时,终端基于K和N和预定义的变换向量矩阵结构为离散余弦变换中的前N个向量构成时,该终端确定的第一变换矩阵为:
V=[v0 v1 v2 v3]
其中,
另一种预定义的变换向量矩阵结构可以表达为:
V=[v0 v1 … vN-1]T,或者V=[v0 v1 … vN-1]
离散余弦变换或者离散余弦反变换或者离散傅里叶变换或者离散傅里叶反变换对应的向量表达式为:
从u0,u1,…,uK-1构成的向量集合中选取vi。一种预定义选取式样为选取连续的N个向量,则终端可以根据该选取式样,从上述集合中选择从某一向量开始的连续N个向量;比如,终端选择从第四个向量开始的N个向量,则vj=uj+3,j=0,1,…,N-1。另一种预定义选取式样为选取间隔为O的N个向量,则终端根据该选取式样确定vj=uj·O+3,j=0,1,…,N-1,其中O为正整数。
再一种预定义的变换向量矩阵结构为由多项式或正交多项中的N项构成,多项式或正交多项中的每一项均为一个长度为K的向量,此时的预定义的变换向量矩阵结构可以表达为:
U=[u0 u1 … uM-1]
其中,
um=[(f1)m (f2)m … (fN)m]T
式中的f1,f2,…,fN表示子带的序号或者子载波的序号或者PRB(PhysicalResource Block,物理层时频资源)的序号,可以是在CSI反馈带宽中的相对序号,也可以是预定义的绝对序号;(f)m表示f的m次方。
若预定义的CSI反馈频带中的子带之间为非连续的,又一种预定义的变换向量矩阵结构为从长度为S的离散余弦变换或者离散余弦反变换所对应的向量中截取的长度为K的向量构成,其中S≥K,S为正整数。此时的预定义的变换向量矩阵结构可以表达为:
V=[v0 v1 … vN-1]T,或者V=[v0 v1 … vN-1]
其中,v0由从离散余弦变换向量v′0中选择的K个元素构成,vi由从离散余弦变换向量v′i中选择的K个元素构成。可以根据基站配置的非连续的子带在CSI反馈频带中的位置选择这K个元素。例如,
/>
从而,v0中共有K个/>
确定一个或多个第一变换矩阵时,可以针对每个极化方向的每个发送波束确定一个第一变换矩阵,例如,每个极化方向有L个发送波束,共有2个极化方向,这样需要确定2L个第一变换矩阵。
确定一个或多个第一变换矩阵时,还可以针对每个数据层确定一个第一变换矩阵,或者
针对每个频带部分确定一个第一变换矩阵,或者
针对信道状态信息中的实数部分确定一个第一变换矩阵、针对信道状态信息中的虚数部分确定一个第一变换矩阵,或者
针对信道状态信息中的幅度部分确定一个第一变换矩阵、针对信道状态信息中的相位部分确定一个第一变换矩阵,或者
针对信道状态信息中的第一极化方向确定一个第一变换矩阵、针对信道状态信息中的第二极化方向确定一个第一变换矩阵,或者
是上述项的任意组合。
其中,每个数据层对应的一个第一变换矩阵为一项,每个频带部分对应的一个第一变换矩阵为一项,信道状态信息中的幅度部分对应的一个第一变换矩阵和信道状态信息中的相位部分对应的一个第一变换矩阵为一项,信道状态信息中的幅度部分对应的一个第一变换矩阵和信道状态信息中的相位部分对应的一个第一变换矩阵为一项,信道状态信息中的第一极化方向对应的一个第一变换矩阵和信道状态信息中的第二极化方向对应的一个第一变换矩阵为一项,共5项,这5项可以任意组合;例如,其中的任意2项组合、或者其中的任意3项组合、或者这5项组合。
例如,共确定了10个第一变换矩阵,包括3个数据层对应的第一变换矩阵、1个频带部分对应的第一变换矩阵、2个实数部分对应的第一变换矩阵、2个虚数部分对应的第一变换矩阵、2个第一极化方向对应的第一变换矩阵、2个第二极化方向对应的第一变换矩阵。
再比如,共确定了10个第一变换矩阵,包括1个数据层对应的第一变换矩阵、5个频带部分对应的第一变换矩阵、2个实数部分对应的第一变换矩阵、2个虚数部分对应的第一变换矩阵。
进一步的,所述K的取值为:
预定义的;或者
基于所述基站预先配置的信道状态信息CSI上报带宽信息所确定的上报子带个数所确定;或者
由所述基站配置给所述终端。
具体的,获得K的取值有如下方式:
方式一,通过预定义获得,例如,预定义了K=16,终端获得K=16;
方式二,终端基于基站预先配置的信道状态信息CSI上报带宽信息所确定的上报子带个数所确定,例如,基站预先配置的信道状态信息CSI上报带宽信息所确定的上报子带个数为16,K的取值就是16;
方式三,由所述基站配置给所述终端,例如,基站预先配置K=10,基站将K=10配置给终端,终端获得K=10。
进一步的,所述N的取值为:
预定义的;或者
由所述基站配置给所述终端,或者
由所述终端确定后反馈给所述基站。
具体的,终端获得N的取值具体包括如下方式:
方式一,通过预定义获取,例如,预定义的N=4,终端获得N=4;
方式二,由基站配置给终端,例如,基站预先配置N=4,基站再将N=4配置给终端;
方式三,由终端确定后反馈给基站,例如,终端确定N=4,终端再将N=4反馈给基站。
执行完步骤S101之后,执行步骤S102,在步骤S102中,终端获取第二加权系数具体包括以下方式:
方式一,确定用于进行线性合并的波束的子带第一加权系数,利用所述第一变换矩阵对所述第一加权系数进行变换,获取第二加权系数。
方式二,基于预编码矩阵结构确定第二加权系数,其中,所述第一变换矩阵作为所述预编码矩阵结构的一部分。
对于方式一,确定用于进行线性合并的波束的子带第一加权系数,利用所述第一变换矩阵对所述第一加权系数进行变换,获取第二加权系数。其中,第一加权系数可以根据子带特征向量在波束上的投影的幅度和相位获得;利用所述第一变换矩阵对所述第一加权系数进行变换,变换的种类对应于第一变换矩阵的种类,例如,第一变换矩阵为离散余弦变换矩阵,则利用该第一变换矩阵对第一加权系数进行的变换为离散余弦变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权系数具体包括M1组第一幅度加权系数和/或M2组第一相位加权系数,以及所述第二加权系数具体包括M1组第二幅度加权系数和/或所述M2组第二相位加权系数,例如,利用第一变换矩阵对第一幅度加权系数和第一相位加权系数分别进行变换,分别得到第二幅度加权系数和第二相位加权系数;或者
所述第一加权系数具体包括M组第一复加权系数,以及所述第二加权系数具体包括M组第二复加权系数,例如,通过子带特征向量在所述波束上的投影的幅度和相位确定第一复加权系数,利用第一变换矩阵对第一复加权系数进行变换,获得第二复加权系数;或者
所述第一加权系数具体包括M1组第一幅度加权系数和M2组第一相位加权系数,以及所述第二加权系数具体包括M组第二复加权系数,例如,利用第一变换矩阵对第一幅度加权系数和第一相位加权系数分别进行变换,分别得到第二幅度加权系数和第二相位加权系数进行合并,获得第二复加权系数;
其中,M、M1、M2均为正整数。
具体的,M、M1、M2的取值的获取方式包括以下方式:
方式a,通过预定义获取;
方式b,由基站配置给终端;例如,基站预先配置M1=5,M2=7,基站再将M1=5,M2=7配置给终端;
方式c,由系统配置的其他码本参数结合预定义的规则确定。
举例来说,在M1=5,M2=7时,第一加权系数可以表示为:
第一层的第一幅度加权系数:
第二层的第一幅度加权系数:
第一层的第一相位加权系数:
第二层的第一相位加权系数:
其中,每一列表示一个子带上的加权系数。
则利用第一变换矩阵对第一加权系数进行变换后得到的第二加权系数为:第一层的幅度加权系数:
第二层的幅度加权系数:
第一层的相位加权系数:
第二层的相位加权系数:
进一步的,所述利用所述第一变换矩阵对所述第一加权系数进行变换,获取第二加权系数,还包括:
在所述M2组第一相位加权系数中有负数相位存在时,将所述负数相位变换至正数相位,再利用所述第一变换矩阵对M2组全为正数相位的第一相位加权系数进行变换,其中,所述第一变换矩阵对应的变换为离散余弦变换或离散余弦反变换。
具体的,第一相位加权系数中的每个系数是用相位的角度或者弧度表示的,相位为负数时,需要先将负数相位变换成正数相位,例如相位的取值小于0,将该相位取值加上2π的整数倍,从而保证相位加权系数的取值均为正数。
对于方式二,基于预编码矩阵结构确定第二加权系数,其中,所述第一变换矩阵作为所述预编码矩阵结构的一部分。
基于预编码矩阵结构确定第二加权系数具体包括以下方式:
方式a,采用遍历的方式,直接将候选系数范围内的所有系数取值代入所述预编码矩阵结构,选择最优的系数取值作为第二加权系数。所述最优可以是信干噪比取值最大时对应的系数取值。
方式b,确定用于进行线性合并的波束的子带第一加权系数,并确定第一变换矩阵的反变换矩阵。利用所述第一变换矩阵的反变换矩阵对所述第一加权系数进行变换,获取第二加权系数。
执行完步骤S102之后,执行步骤S103,向基站反馈信道状态信息,其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所述波束的指示信息、所述第二加权系数。
进一步的,信道状态信息还包括波束的宽带幅度加权系数和/或宽带相位加权系数。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加权系数在反馈给基站之前还经过了非均匀量化处理。
此外,当基站配置的CSI反馈频带不连续时,可以为每段连续的频带分块确定一个第一变换矩阵。例如基站配置了反馈频带为子带3~8和子带14~18,则对第一部分反馈频带分块(子带3~8)确定一个第一变换矩阵,而对第二部分反馈频带分块(子带14~18)确定另一个第一变换矩阵。分别独立配置每个第一变换矩阵对应的预设参数K和N,确定第一变换矩阵和配置预设参数的方法与前述方法相同,此处不再赘述。若对于第二部分反馈频带分块(子带14~18)配置了N=K,则此部分频带采用现有Rel-15Type II CSI反馈方式,向基站反馈第二部分反馈频带分块(子带14~18)的一组第一加权系数。或者,
当基站配置的CSI反馈频带不连续时,可以通过预定义的或者基站配置的信令指示来确定采用Rel-15Type II CSI反馈方式来反馈信道状态信息的一个或者多个频带分块。例如,基站配置了反馈频带为子带3~8(第一反馈频带分块)和子带14~18(第二反馈频带分块),终端获取到的信令指示指示了第二部分反馈频带(子带14~18)采用Rel-15TypeII反馈方式。对于第一部分反馈频带(子带3~8)按照上述步骤S101、步骤S102和步骤S103中的方法向基站反馈信道状态信息。
请参见图2,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预编码矩阵的确定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接收终端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其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用于进行线性合并的波束的指示信息、所述终端基于第一变换矩阵获取的第二加权系数。其中,第二加权系数可以是第二复加权系数或第二实加权系数。
在执行步骤S201之后,继续执行步骤S202或步骤S203,具体如下:
步骤S202,基于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和预编码矩阵结构,确定所述波束的预编码矩阵,其中,所述第一变换矩阵作为所述预编码矩阵结构的一部分;或者
步骤S203,按照预定义规则确定第二变换矩阵,其中,所述第二变换矩阵为所述第一变换矩阵对应的反变换矩阵;
基于所述第二变换矩阵、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和预编码矩阵结构,确定所述波束的预编码矩阵。
在执行步骤S201之前,基站会执行以下方法:
为所述终端配置所述用于线性合并的波束个数,例如波束的个数为L=4;
为所述终端配置所述CSI的反馈参数信息,所述反馈参数信息包括码本参数和CSI上报带宽信息,例如,基站预先配置CSI上报带宽信息,CSI上报的子带个数为16。
具体的,例如,TypeII码本基于对正交波束组内的波束进行线性合并的方式,支持rank1码本和rank2码本。其中,rank1表示传输信道的秩等于1,表示采用1个数据层传输;rank2表示传输信道的秩等于2,表示采用2个数据层传输。
其中,rank1码本表示为:
rank2码本表示为:
其中,L表示正交波束组内的正交波束的数量,表示正交波束,其采用二维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DFT)向量,r=0,1表示双极化天线阵列中的第一极化方向和第二极化方向,l=0,1表示层。/>表示作用于正交波束组中波束i、极化方向r及层l的宽带幅度量化因子;/>表示作用于正交波束组中波束i、极化方向r及层l的子带幅度量化因子;cr,l,i表示作用于正交波束组中波束i、极化方向r及层l的子带相位量化因子。这种码本结构可以支持的天线端口数目为{4,8,12,16,24,32}。
根据以上的码本结构,可以得出Type II码本需要确定一个正交波束组。每一层独立对此正交波束组中的所有波束进行线性合并,将线性合并系数的幅度和相位进行量化。
根据以上的码本结构,预编码矩阵结构包括以下结构:
结构一,对于2层的CSI上报所使用的预编码矩阵结构为:
其中,l为层数,r为极化方向(l=0,1,…,K-1,r=0,1)。
结构二,对于1层的CSI上报所使用的第s个子带的预编码矩阵可以表示为:
Ws=W1·C·V(s,:)Ts=1,2,…,16
其中,W1由L个合成波束构成,表示为:
V(s,:)T表示取矩阵VT的第s行,矩阵C表示第二复加权系数。在由2个极化方向时,对两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可以使用同一个第一变换矩阵V;也可以针对每个极化方向确定一个第一变换矩阵,例如:
其中V0(s,:)表示第一极化方向对应的第一变换矩阵V0中的第s行,V1(s,:)表示第二极化方向对应的第一变换矩阵V1中的第s行,矩阵C0表示第一极化方向的第二复加权系数,矩阵C1表示第二极化方向的第二复加权系数。
还可以针对信道状态信息中的实数部分和叙述部分分别确定一个第一变换矩阵,表示为:
Ws=W1·(Cr·Vr(s,:)T+sqrt(-1)·Ci·Vi(s,:)T)
其中Vr(s,:)表示实数部分对应的第一变换矩阵Vr的第s行,Vi(s,:)表示虚数部分对应的第一变换矩阵Vi的第s行,矩阵Cr表示实数部分对应的第二实加权系数,矩阵Ci表示虚数部分对应的第二实加权系数。sqrt(.)表示取均方根运算。
也可以针对信道状态信息中的幅度和相位分别确定一个第一变换矩阵,表示为:
Ws=W1·(Ca·Va(s,:)TΘexp(sqrt(-1)·Cp·Vp(s,:)T))
其中Va(s,:)表示幅度对应的第一变换矩阵Va的第s行,Vp(s,:)表示相位对应的第一变换矩阵Vp的第s行,矩阵Ca表示幅度对应的第二实加权系数,矩阵Cp表示相位对应的第二实加权系数。sqrt(.)表示取均方根运算。
也可以针对不同数据层确定不同的第一变换矩阵。例如对于2层的CSI上报所使用的第s个子带的预编码矩阵可以表示为:
Ws=[Ws0 Ws1],s=1,2,…,16
其中,Ws0表示第一数据层的预编码矩阵,Ws1表示第二数据层的预编码矩阵,且
Ws0=W1·C0·V0(s,:)T
Ws1=W1·C1·V1(s,:)T
其中,W1由L个合成波束构成,表示为:
其中V0(s,:)表示第一数据层的第一变换矩阵V0的第s行,V1(s,:)表示第二数据层的第一变换矩阵V1的第s行,矩阵C0表示第一数据层的第二复加权系数,矩阵C1表示第二数据层的第二复加权系数。
进一步的,也可以针对每个极化方向的每个波束确定一个第一变换矩阵,确定方法与前述方法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在终端执行步骤S103之后,基站会执行步骤S201,接收终端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其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用于进行线性合并的波束的指示信息、所述终端基于第一变换矩阵获取的第二加权系数。
进一步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还可以包括所述波束的宽带幅度加权系数和/或宽带相位幅度加权系数。
在执行完步骤S201之后,继续执行步骤S202,基于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和预编码矩阵结构,确定所述波束的预编码矩阵,其中,所述第一变换矩阵作为所述预编码矩阵结构的一部分,
或者在执行完步骤S201之后,执行步骤S203,按照预定义规则确定第二变换矩阵,其中,所述第二变换矩阵为所述第一变换矩阵对应的反变换矩阵;
基于所述第二变换矩阵、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和预编码矩阵结构,确定所述波束的预编码矩阵。
步骤S203包括步骤S203a和步骤S203b:
步骤S203a,按照预定义规则确定第二变换矩阵,其中,所述第二变换矩阵为所述第一变换矩阵对应的反变换矩阵。
步骤S203b,基于所述第二变换矩阵、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和预编码矩阵结构,确定所述波束的预编码矩阵。
步骤S203a具体包括,按照预设参数和预定义的反变换向量矩阵结构,确定所述第二变换矩阵;
其中,所述预设参数包括K和N,K≥N,K和N均为正整数,所述预定义的变换向量矩阵结构由长度为K的离散余弦变换或者离散余弦反变换或者离散傅里叶变换或者离散傅里叶反变换中的前N个向量构成。
具体的,以基站确定第二变换矩阵为例,基站配置的CSI上报带宽信息种种子带的个数为16,则预设参数K=16,基站配置的波束个数L=4,N=L=4时,第二变换矩阵可以表示为:
V=[v0 v1 v2 v3]
其中,
继续执行步骤S203b,基于所述第二变换矩阵、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和预编码矩阵结构,确定所述波束的预编码矩阵。
基站确定预编码矩阵可以分为以下方式:
方式一,基于所述第二变换矩阵、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和预编码矩阵结构,确定所述波束的预编码矩阵;
方式二,基于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和预编码矩阵结构,确定所述波束的预编码矩阵,其中,所述第一变换矩阵作为所述预编码矩阵结构的一部分。
对于上述方式一,具体包括以下方式:
利用所述第二变换矩阵对所述第二加权系数进行变换,获取所述波束的子带第一加权系数,利用所述第一加权系数和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对所述进行线性合并的波束进行加权,获得所述波束的预编码矩阵;
以上述结构一的预编码矩阵结构为例,基站接收到终端反馈的M组第二复加权系数为:
基站确定的第二变换矩阵为:
V=[v0 v1 v2 v3]
其中,
利用所述第二变换矩阵对第二复加权系数进行变换,获得子带第一加权系数。将该子带第一加权系数代入预编码矩阵结构中可以得出预编码矩阵。
对于上述方式二,基站基于信道状态信息和预编码矩阵结构即可确定预编码矩阵。以上述结构二的预编码矩阵结构为例,将第二加权系数代入预编码矩阵结构中可以得出预编码矩阵。
进一步的,所述N的取值为:
预定义的;或者
由所述基站预先配置的;或者
由所述终端反馈给所述基站的。
进一步的,所述K的取值为:
预定义的;或者
基于所述基站预先配置的信道状态信息CSI上报带宽信息所确定的上报子带个数所确定;或者
由所述基站预先配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加权系数具体包括M1组第二幅度加权系数和/或所述M2组第二相位加权系数,以及所述第一加权系数具体包括M1组第一幅度加权系数和/或M2组第一相位加权系数;或者
所述第二加权系数具体包括M组第二复加权系数,以及所述第一加权系数具体包括M组第一复加权系数;或者
所述第二加权系数具体包括M组第二复加权系数,以及所述第一加权系数具体包括M1组第一幅度加权系数和M2组第一相位加权系数;
其中,M、M1、M2均为正整数。
具体的,例如,对于上述结构二,基站接收到终端反馈的M组第二复加权系数为:
此第二复加权系数的获取,一种方法是可以通过子带特征向量在L个波束上的投影,得到M=8组每组K=16个子带的复加权系数。再将每组16个子带的第一复加权系数采用以下方式进行计算得到第二复加权系数
其中c′为复数。
另一种方法是将每组K=16个子带的第一复加权系数,对第一幅度加权系数和第一相位加权系数分别进行变换,再将得到的第二幅度加权系数和第二相位加权系数合并成复加权系数,从而得到第二复加权系数矩阵。
对于上述结构一,为了获取结构一这种形式的预编码矩阵,基站接收到的第二加权系数为:
第一层的第二幅度加权系数:
/>
第二层的第二幅度加权系数:
第一层的第二相位加权系数:
第二层的第二相位加权系数:
基站基于该第二加权系数获取到的第一加权系数为:
第一层的第一幅度加权系数为:
第二层的第一幅度加权系数:
第一层的第一相位加权系数:
第二层的第一相位加权系数:
结合该第一加权系数、终端反馈的宽带幅度加权系数和/或宽带相位加权系数和终端反馈的L个波束的指示信息和结构一,就可以确定预编码矩阵。
请参见图3,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301,用于按照预定义规则确定一个或多个第一变换矩阵;
第二确定单元302,用于确定用于进行线性合并的波束的一组或多组子带第一加权系数,获取单元303,用于利用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变换矩阵对所述一组或多组第一加权系数进行变换,获取一组或多组第二加权系数;或者,第三确定单元304,用于基于预编码矩阵结构确定一组或多组第二加权系数,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变换矩阵作为所述预编码矩阵结构的一部分;
反馈单元305,用于向基站反馈信道状态信息,其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所述波束的指示信息、所述一组或多组第二加权系数。
可选的,所述第一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按照一组或多组预设参数和预定义的变换向量矩阵结构,确定所述第一变换矩阵;
其中,每组所述预设参数包括K和N,K≥N,K和N均为正整数,所述预定义的变换向量矩阵结构由长度为K的离散余弦变换或者离散余弦反变换或者离散傅里叶变换或者离散傅里叶反变换中的前N个向量构成;
或者,所述预定义的变换向量矩阵结构由从离散余弦变换或者离散余弦反变换或者离散傅里叶变换或者离散傅里叶反变换各自对应的向量集合中选择的N个向量构成,所述各个集合中的每个向量的长度均为K;所述选择的方式为根据预定义的式样或者所述基站配置的式样选取;
或者,所述预定义的变换向量矩阵结构由N个离散余弦变换或者离散余弦反变换或者离散傅里叶变换或者离散傅里叶反变换对应的长度大于K的向量中截取的长度为K的向量构成;
或者,所述预定义的变换向量矩阵结构由多项式或者正交多项式中的N项构成;其中,所述多项式或者所述正交多项式中的每一项为一个长度为K的向量,每个向量中包括多个不同元素,所述不同元素对应于不同的预定义频域索引。
可选的,所述所述信道状态信息中还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变换矩阵的向量构成式样指示信息。
可选的,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变换矩阵包括:
每个数据层对应的一个第一变换矩阵,或者
每个频带部分对应的一个第一变换矩阵,或者
所述信道状态信息中的实数部分对应的一个第一变换矩阵、所述信道状态信息中的虚数部分对应的一个第一变换矩阵,或者
所述信道状态信息中的幅度部分对应的一个第一变换矩阵、所述信道状态信息中的相位部分对应的一个第一变换矩阵,或者
所述信道状态信息中的第一极化方向对应的一个第一变换矩阵、所述信道状态信息中的第二极化方向对应的一个第一变换矩阵,或者
上述项的任意组合。
可选的,所述K的取值为:
预定义的;或者
基于所述基站预先配置的信道状态信息CSI上报带宽信息所确定的上报子带个数所确定;或者
由所述基站配置给所述终端。
可选的,所述N的取值为:
预定义的;或者
由所述基站配置给所述终端,或者
由所述终端确定后反馈给所述基站。
可选的,所述反馈单元,具体用于:
在所述N等于所述K时,采用Rel-15的Type II的方式向所述基站反馈所述一组或多组第一加权系数;其中,所述一组或多组第一加权系数未经过压缩处理。
可选的,所述反馈单元,具体包括:
第一反馈子单元,用于根据预定义或者所述基站的信令指示,对于反馈频带中的一个或者多个频带分块,确定采用Rel-15Type II反馈方式向所述基站反馈与所述一个或者多个频带分块对应的一组或多组第一加权系数;
第二反馈子单元,用于对于所述反馈频带中的其余频带分块,向所述基站反馈所述其余频带分块对应的一组或多组第二加权系数;
第三反馈子单元,用于向所述基站反馈所述波束的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反馈频带中的每个频带分块均为连续子带。
可选的,所述第一加权系数具体包括M1组第一幅度加权系数和/或M2组第一相位加权系数,以及所述第二加权系数具体包括M1组第二幅度加权系数和/或所述M2组第二相位加权系数;或者
所述第一加权系数具体包括M组第一复加权系数,以及所述第二加权系数具体包括M组第二复加权系数;或者
所述第一加权系数具体包括M1组第一幅度加权系数和M2组第一相位加权系数,以及所述第二加权系数具体包括M组第二复加权系数;
其中,M、M1、M2均为正整数。
可选的,所述获取单元,还包括:
在所述M2组第一相位加权系数中有负数相位存在时,将所述负数相位变换至正数相位,再利用所述第一变换矩阵对M2组全为正数相位的第一相位加权系数进行变换,其中,所述第一变换矩阵对应的变换为离散余弦变换或离散余弦反变换。
可选的,所述终端还包括: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在确定用于进行线性合并的波束的子带第一加权系数之前,确定所述用于进行线性合并的波束;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波束的宽带幅度加权系数和/或宽带相位加权系数。
请参见图4,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
接收单元401,用于接收终端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其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用于进行线性合并的波束的指示信息、所述终端基于第一变换矩阵获取的第二加权系数;
第一确定单元402,用于基于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和预编码矩阵结构,确定所述波束的预编码矩阵,其中,所述第一变换矩阵作为所述预编码矩阵结构的一部分;或者
第二确定单元403,用于按照预定义规则确定第二变换矩阵,其中,所述第二变换矩阵为所述第一变换矩阵对应的反变换矩阵;
基于所述第二变换矩阵、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和预编码矩阵结构,确定所述波束的预编码矩阵。
可选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还包括所述波束的宽带幅度加权系数和/或宽带相位幅度加权系数。
可选的,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利用所述第二变换矩阵对所述第二加权系数进行变换,获取所述波束的子带第一加权系数,利用所述第一加权系数和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对所述指示信息进行加权,获得所述波束的预编码矩阵。
可选的,所述第二确定单元还用于:
按照预设参数和预定义的反变换向量矩阵结构,确定所述第二变换矩阵;
其中,所述预设参数包括K和N,K≥N,K和N均为正整数,所述预定义的变换向量矩阵结构由长度为K的离散余弦变换或者离散余弦反变换或者离散傅里叶变换或者离散傅里叶反变换中的前N个向量构成。
可选的,所述N的取值为:
预定义的;或者
由所述基站预先配置的;或者
由所述终端反馈给所述基站的。
可选的,所述K的取值为:
预定义的;或者
基于所述基站预先配置的信道状态信息CSI上报带宽信息所确定的上报子带个数所确定;或者
由所述基站预先配置。
可选的,所述第二加权系数具体包括M1组第二幅度加权系数和/或所述M2组第二相位加权系数,以及所述第一加权系数具体包括M1组第一幅度加权系数和/或M2组第一相位加权系数;或者
所述第二加权系数具体包括M组第二复加权系数,以及所述第一加权系数具体包括M组第一复加权系数;或者
所述第二加权系数具体包括M组第二复加权系数,以及所述第一加权系数具体包括M1组第一幅度加权系数和M2组第一相位加权系数;
其中,M、M1、M2均为正整数。
可选的,所述基站还包括:
第一配置单元,用于为所述终端配置所述用于线性合并的波束个数;
第二配置单元,用于为所述终端配置所述CSI的反馈参数信息,所述反馈参数信息包括码本参数和CSI上报带宽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连接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过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指令,执行如上述实施例一、实施例二中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
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所述计算机装置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一、实施例二中所述的方法。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在本发明中,终端按照预定义规则确定第一变换矩阵,通过第一变换矩阵,获取第二加权系数,向基站反馈新到状态信息;基站则接收终端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基于信道状态信息、预编码矩阵结构和按照预定义规则确定的第二变换矩阵中的部分或全部,确定所述波束的预编码矩阵,从而在终端向基站反馈信道状态信息时,通过使用离散余弦变换或离散傅里叶变换,对子带第一加权系数进行压缩,可以节省反馈开销,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波束的子带的数目较大时,终端需要针对每个子带反馈的信息量较大,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开销巨大,占用了过多的上行资源的技术问题,达到节省终端反馈信道状态信息时的反馈开销,减少占用的上行资源的数量的技术效果。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36)

1.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应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按照预定义的变换向量矩阵结构和一组或多组预设参数,确定第一变换矩阵;
每组所述预设参数包括K和N,K≥N,K和N均为正整数;
所述预定义的变换向量矩阵结构由长度为K的离散余弦变换或者离散余弦反变换或者离散傅里叶变换或者离散傅里叶反变换中的前N个向量构成;
或者,所述预定义的变换向量矩阵结构为根据预定义的式样或者基站配置的式样,从离散余弦变换或者离散余弦反变换或者离散傅里叶变换或者离散傅里叶反变换对应的向量集合中选择的N个向量构成,所述离散余弦变换或者离散余弦反变换或者离散傅里叶变换或者离散傅里叶反变换对应的向量集合中的每个向量的长度均为K;
或者,所述预定义的变换向量矩阵结构由N个离散余弦变换或者离散余弦反变换或者离散傅里叶变换或者离散傅里叶反变换对应的长度大于K的向量中截取的长度为K的向量构成;
或者,所述预定义的变换向量矩阵结构由多项式或者正交多项式中的N项构成;其中,所述多项式或者所述正交多项式中的每一项为一个长度为K的向量,每个向量中包括多个不同元素,所述不同元素对应于不同的预定义频域索引;
确定用于进行线性合并的波束的一组或多组子带第一加权系数,利用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变换矩阵对所述一组或多组第一加权系数进行变换,获取一组或多组第二加权系数;或者,基于预编码矩阵结构确定一组或多组第二加权系数,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变换矩阵作为所述预编码矩阵结构的一部分;
向基站反馈信道状态信息,其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所述波束的指示信息、所述一组或多组第二加权系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状态信息中还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变换矩阵的向量构成式样指示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变换矩阵包括:
每个数据层对应的一个第一变换矩阵,或者
每个频带部分对应的一个第一变换矩阵,或者
所述信道状态信息中的实数部分对应的一个第一变换矩阵和所述信道状态信息中的虚数部分对应的一个第一变换矩阵,或者
所述信道状态信息中的幅度部分对应的一个第一变换矩阵和所述信道状态信息中的相位部分对应的一个第一变换矩阵,或者
所述信道状态信息中的第一极化方向对应的一个第一变换矩阵和所述信道状态信息中的第二极化方向对应的一个第一变换矩阵,或者
上述项的任意组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K的取值为:
预定义的;或者
基于所述基站预先配置的信道状态信息的上报带宽信息所确定的上报子带个数所确定;或者
由所述基站配置给所述终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的取值为:
预定义的;或者
由所述基站配置给所述终端,或者
由所述终端确定后反馈给所述基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基站反馈信道状态信息,具体包括:
在所述N等于所述K时,采用Rel-15的Type II的方式向所述基站反馈所述一组或多组第一加权系数;其中,所述一组或多组第一加权系数未经过压缩处理。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基站反馈信道状态信息,具体包括:
根据预定义或者所述基站的信令指示,对于反馈频带中的一个或者多个频带分块,确定采用Rel-15 Type II反馈方式向所述基站反馈与所述一个或者多个频带分块对应的一组或多组第一加权系数;
对于所述反馈频带中的其余频带分块,向所述基站反馈所述其余频带分块对应的一组或多组第二加权系数;
向所述基站反馈所述波束的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反馈频带中的每个频带分块均为连续子带。
8.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每一组所述第一加权系数具体包括M1组第一幅度加权系数和/或M2组第一相位加权系数,以及每一组所述第二加权系数具体包括M1组第二幅度加权系数和/或所述M2组第二相位加权系数;或者
所述每一组第一加权系数具体包括M组第一复加权系数,以及每一组所述第二加权系数具体包括M组第二复加权系数;或者
所述每一组第一加权系数具体包括M1组第一幅度加权系数和M2组第一相位加权系数,以及每一组所述第二加权系数具体包括M组第二复加权系数;
其中,M、M1、M2均为正整数。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变换矩阵对所述一组或多组第一加权系数进行变换,还包括:
在所述M2组第一相位加权系数中有负数相位存在时,将所述负数相位变换至正数相位,再利用所述第一变换矩阵对M2组全为正数相位的第一相位加权系数进行变换,其中,所述第一变换矩阵对应的变换为离散余弦变换或离散余弦反变换。
10.如权利要求1-7和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用于进行线性合并的波束的一组或多组子带第一加权系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用于进行线性合并的波束;
确定所述波束的宽带幅度加权系数和/或宽带相位加权系数。
11.如权利要求1-7和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组或多组第二加权系数在反馈给所述基站之前还经过非均匀量化处理。
12.一种预编码矩阵的确定方法,应用于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终端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其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用于进行线性合并的波束的指示信息、所述终端基于第一变换矩阵获取的第二加权系数;
基于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和预编码矩阵结构,确定所述波束的预编码矩阵,其中,所述第一变换矩阵作为所述预编码矩阵结构的一部分,或者
按照预设参数和预定义的反变换向量矩阵结构,确定第二变换矩阵;其中,所述预设参数包括K和N,K≥N,K和N均为正整数,所述预定义的变换向量矩阵结构由长度为K的离散余弦变换或者离散余弦反变换或者离散傅里叶变换或者离散傅里叶反变换中的前N个向量构成;所述第二变换矩阵为所述第一变换矩阵对应的反变换矩阵;
利用所述第二变换矩阵对所述第二加权系数进行变换,获取所述波束的子带第一加权系数,利用所述第一加权系数和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对所述指示信息进行加权,获得所述波束的子带的预编码矩阵。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还包括所述波束的宽带幅度加权系数和/或宽带相位幅度加权系数。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的取值为:
预定义的;或者
由所述基站预先配置的;或者
由所述终端反馈给所述基站的。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K的取值为:
预定义的;或者
基于所述基站预先配置的信道状态信息的上报带宽信息所确定的上报子带个数所确定;或者
由所述基站预先配置。
16.如权利要求12-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加权系数具体包括M1组第二幅度加权系数和/或M2组第二相位加权系数,以及所述第一加权系数具体包括M1组第一幅度加权系数和/或M2组第一相位加权系数;或者
所述第二加权系数具体包括M组第二复加权系数,以及所述第一加权系数具体包括M组第一复加权系数;或者
所述第二加权系数具体包括M组第二复加权系数,以及所述第一加权系数具体包括M1组第一幅度加权系数和M2组第一相位加权系数;
其中,M、M1、M2均为正整数。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为所述终端配置所述用于线性合并的波束个数;
为所述终端配置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参数信息,所述反馈参数信息包括码本参数和上报带宽信息。
18.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按照预定义的变换向量矩阵结构和一组或多组预设参数,确定第一变换矩阵;
每组所述预设参数包括K和N,K≥N,K和N均为正整数;
所述预定义的变换向量矩阵结构由长度为K的离散余弦变换或者离散余弦反变换或者离散傅里叶变换或者离散傅里叶反变换中的前N个向量构成;
或者,所述预定义的变换向量矩阵结构为根据预定义的式样或者基站配置的式样,从离散余弦变换或者离散余弦反变换或者离散傅里叶变换或者离散傅里叶反变换对应的向量集合中选择的N个向量构成,所述离散余弦变换或者离散余弦反变换或者离散傅里叶变换或者离散傅里叶反变换对应的向量集合中的每个向量的长度均为K;
或者,所述预定义的变换向量矩阵结构由N个离散余弦变换或者离散余弦反变换或者离散傅里叶变换或者离散傅里叶反变换对应的长度大于K的向量中截取的长度为K的向量构成;
或者,所述预定义的变换向量矩阵结构由多项式或者正交多项式中的N项构成;其中,所述多项式或者所述正交多项式中的每一项为一个长度为K的向量,每个向量中包括多个不同元素,所述不同元素对应于不同的预定义频域索引;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用于进行线性合并的波束的一组或多组子带第一加权系数,获取单元,用于利用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变换矩阵对所述一组或多组第一加权系数进行变换,获取一组或多组第二加权系数;或者,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基于预编码矩阵结构确定一组或多组第二加权系数,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变换矩阵作为所述预编码矩阵结构的一部分;
反馈单元,用于向基站反馈信道状态信息,其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所述波束的指示信息、所述一组或多组第二加权系数。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状态信息中还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变换矩阵的向量构成式样指示信息。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变换矩阵包括:
每个数据层对应的一个第一变换矩阵,或者
每个频带部分对应的一个第一变换矩阵,或者
所述信道状态信息中的实数部分对应的一个第一变换矩阵、所述信道状态信息中的虚数部分对应的一个第一变换矩阵,或者
所述信道状态信息中的幅度部分对应的一个第一变换矩阵、所述信道状态信息中的相位部分对应的一个第一变换矩阵,或者
所述信道状态信息中的第一极化方向对应的一个第一变换矩阵、所述信道状态信息中的第二极化方向对应的一个第一变换矩阵,或者
上述项的任意组合。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K的取值为:
预定义的;或者
基于所述基站预先配置的信道状态信息的上报带宽信息所确定的上报子带个数所确定;或者
由所述基站配置给所述终端。
22.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N的取值为:
预定义的;或者
由所述基站配置给所述终端,或者
由所述终端确定后反馈给所述基站。
23.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单元,具体用于:
在所述N等于所述K时,采用Rel-15的Type II的方式向所述基站反馈所述一组或多组第一加权系数;其中,所述一组或多组第一加权系数未经过压缩处理。
24.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单元,具体包括:
第一反馈子单元,用于根据预定义或者所述基站的信令指示,对于反馈频带中的一个或者多个频带分块,确定采用Rel-15 Type II反馈方式向所述基站反馈与所述一个或者多个频带分块对应的一组或多组第一加权系数;
第二反馈子单元,用于对于所述反馈频带中的其余频带分块,向所述基站反馈所述其余频带分块对应的一组或多组第二加权系数;
第三反馈子单元,用于向所述基站反馈所述波束的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反馈频带中的每个频带分块均为连续子带。
25.如权利要求18-22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每一组所述第一加权系数具体包括M1组第一幅度加权系数和/或M2组第一相位加权系数,以及每一组所述第二加权系数具体包括M1组第二幅度加权系数和/或所述M2组第二相位加权系数;或者
每一组所述第一加权系数具体包括M组第一复加权系数,以及每一组所述第二加权系数具体包括M组第二复加权系数;或者
每一组所述第一加权系数具体包括M1组第一幅度加权系数和M2组第一相位加权系数,以及每一组所述第二加权系数具体包括M组第二复加权系数;
其中,M、M1、M2均为正整数。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还包括:
在所述M2组第一相位加权系数中有负数相位存在时,将所述负数相位变换至正数相位,再利用所述第一变换矩阵对M2组全为正数相位的第一相位加权系数进行变换,获取第二相位加权系数,其中,所述第一变换矩阵对应的变换为离散余弦变换或离散余弦反变换。
27.如权利要求18-24和26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在确定用于进行线性合并的波束的子带一组或多组第一加权系数之前,确定所述用于进行线性合并的波束;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波束的宽带幅度加权系数和/或宽带相位加权系数。
28.如权利要求18-24和26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组或多组第二加权系数在反馈给基站之前还经过非均匀量化处理 。
29.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终端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其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用于进行线性合并的波束的指示信息、所述终端基于第一变换矩阵获取的第二加权系数;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和预编码矩阵结构,确定所述波束的预编码矩阵,其中,所述第一变换矩阵作为所述预编码矩阵结构的一部分,或者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按照预设参数和预定义的反变换向量矩阵结构,确定第二变换矩阵;其中,所述预设参数包括K和N,K≥N,K和N均为正整数,所述预定义的变换向量矩阵结构由长度为K的离散余弦变换或者离散余弦反变换或者离散傅里叶变换或者离散傅里叶反变换中的前N个向量构成;所述第二变换矩阵为所述第一变换矩阵对应的反变换矩阵;
利用所述第二变换矩阵对所述第二加权系数进行变换,获取所述波束的子带第一加权系数,利用所述第一加权系数和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对所述指示信息进行加权,获得所述波束的子带的预编码矩阵。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还包括所述波束的宽带幅度加权系数和/或宽带相位幅度加权系数。
31.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N的取值为:
预定义的;或者
由所述基站预先配置的;或者
由所述终端反馈给所述基站的。
32.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K的取值为:
预定义的;或者
基于所述基站预先配置的信道状态信息的上报带宽信息所确定的上报子带个数所确定;或者
由所述基站预先配置。
33.如权利要求29-32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加权系数具体包括M1组第二幅度加权系数和/或M2组第二相位加权系数,以及所述第一加权系数具体包括M1组第一幅度加权系数和/或M2组第一相位加权系数;或者
所述第二加权系数具体包括M组第二复加权系数,以及所述第一加权系数具体包括M组第一复加权系数;或者
所述第二加权系数具体包括M组第二复加权系数,以及所述第一加权系数具体包括M1组第一幅度加权系数和M2组第一相位加权系数;
其中,M、M1、M2均为正整数。
34.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还包括:
第一配置单元,用于为所述终端配置所述用于线性合并的波束个数;
第二配置单元,用于为所述终端配置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参数信息,所述反馈参数信息包括码本参数和上报带宽信息。
35.一种计算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连接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过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指令,执行如权利要求1-11、12-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所述终端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1、12-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811303698.9A 2018-09-27 2018-11-02 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预编码矩阵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09587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34395 2018-09-27
CN2018111343959 2018-09-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58701A CN110958701A (zh) 2020-04-03
CN110958701B true CN110958701B (zh) 2023-11-24

Family

ID=69975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03698.9A Active CN110958701B (zh) 2018-09-27 2018-11-02 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预编码矩阵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5870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29536B (zh) * 2022-03-30 2023-04-07 东南大学 一种适用于上行多用户mimo-ofdm系统子带级预编码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82071A (zh) * 2013-10-18 2015-07-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和反馈方法、终端及基站
WO2017193907A1 (zh) * 2016-05-12 2017-11-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的方法、基站、终端设备及系统
CN107682054A (zh) * 2016-08-02 2018-02-0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8023625A (zh) * 2016-11-02 2018-05-11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
CN108111200A (zh) * 2017-06-16 2018-06-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的方法和装置
CN108337026A (zh) * 2016-11-04 2018-07-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反馈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82071A (zh) * 2013-10-18 2015-07-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和反馈方法、终端及基站
WO2017193907A1 (zh) * 2016-05-12 2017-11-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的方法、基站、终端设备及系统
CN107682054A (zh) * 2016-08-02 2018-02-0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8023625A (zh) * 2016-11-02 2018-05-11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
CN108337026A (zh) * 2016-11-04 2018-07-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反馈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8111200A (zh) * 2017-06-16 2018-06-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58701A (zh) 2020-04-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01014B (zh) 信道状态信息上报方法及装置
JP7450625B2 (ja) 無線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フィードバック報告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KR102342608B1 (ko) 채널 추정 방법 및 장치
JP7457698B2 (ja) Csiフィードバックおよび受信方法、装置、デバイス、および記憶媒体
US11128322B2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determination of beamforming information
US20220286261A1 (en) Method for Compressing Wireless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CN108111206B (zh) 码本配置方法、端口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0581724B (zh)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预编码矩阵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6953672B (zh) 一种多天线系统中信道信息反馈的方法及终端
US20220286257A1 (en) Method for Wireless Channel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an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CN107682054B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768700A (zh) 信道估计方法和装置
CN113258974B (zh)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装置、终端、网络侧和存储介质
CN114142899B (zh) 码本选择方法、装置、介质和通信设备
CN110875766B (zh)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预编码矩阵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1385008B (zh) 一种波束赋形的方法、基站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958701B (zh) 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预编码矩阵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2335195A (zh) 用于信道状态信息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11756419B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及装置
WO2015067031A1 (zh) 一种信道信息获取的方法、装置
CN110912600B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468194B (zh) 一种抵消信号的生成方法、装置、基站以及存储介质
WO2019233340A1 (zh)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预编码矩阵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2404030A (zh) 一种确定目标赋形权矢量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316692A (zh) 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通信装置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25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Applicant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