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58087B - 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配置方法、装置以及基站 - Google Patents

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配置方法、装置以及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58087B
CN110958087B CN201811129749.0A CN201811129749A CN110958087B CN 110958087 B CN110958087 B CN 110958087B CN 201811129749 A CN201811129749 A CN 201811129749A CN 110958087 B CN110958087 B CN 1109580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gs
bandwidth
reg
automatic repeat
hybrid automa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2974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58087A (zh
Inventor
李志军
朱雪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elecom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elecom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2974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5808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580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580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580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580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4Separate analysis of uplink or downlink
    • H04W52/143Downlink power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配置方法、装置以及基站侧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中的方法包括:确定分配给LTE系统使用的理论带宽中的实际有效带宽和被压缩带宽;如果确定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PHICH信道中承载信息的资源元素组REG位于被压缩带宽内,则降低REG的下行发送功率;本发明的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配置方法、装置以及基站侧设备和存储介质,能够灵活配置各个PHICH信道中多个REG分段的功率,通过将被压缩带宽内的功率降低,将有效带宽内的功率提升,可大幅度提升PHICH信道的解调成功率,同时降低对相邻系统的干扰,只需优化基带算法,能够降低部署成本。

Description

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配置方法、装置以及基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配置方法、装置以及基站侧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4G(The 4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LTE(LongTerm Evolution)网络的发展和完善,大量用户向LTE网络转移,网络频段资源也随之紧张。若4G网络共享2G/3G网络频段,即可利用低频段的广覆盖特性为用户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又大大降低4G建设在站点、频谱的投资成本。
多系统共享频段为适应不同带宽频谱、提高零散频谱的利用率,同时增加频谱分配的灵活性,LTE支持6种标准带宽工作模式,分别是:1.4M、3M、5M、10M、15M、20M,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已有频带资源选用合适的带宽工作模式。在LTE7.6M非标方案场景下,LTE虽采用的是10M带宽模式,但实际有效带宽只有7.6M,另外的2.4M带宽将会被压缩,PHICH信道中承载信息的REG有一定概率落到7.6M带宽外,造成终端解调ACK/NACK反馈信息失败而出现反复重传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配置方法、装置以及基站侧设备和存储介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配置方法,包括:确定分配给LTE系统使用的理论带宽中的实际有效带宽和被压缩带宽;如果确定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PHICH信道中承载信息的资源元素组REG位于所述被压缩带宽内,则降低所述REG的下行发送功率。
可选地,所述REG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方法还包括:如果确定所述多个REG中的至少一个REG位于所述被压缩带宽内,则降低所述多个REG中位于所述被压缩带宽内的REG的下行发送功率;提高所述多个REG中位于所述实际有效带宽内的其余REG的下行发送功率。
可选地,将所述多个REG中位于所述被压缩带宽内的REG的下行发送功率降低为零,只发送所述多个REG中位于所述实际有效带宽内的其余REG。
可选地,所述提高所述多个REG中位于所述实际有效带宽内的其余REG的下行发送功率包括:如果所述多个REG中位于所述实际有效带宽内的其余REG的数量为多个,则将所述其余REG中的每个REG的下行发送功率都按相同的比例增加。
可选地,所述多个REG中位于所述被压缩带宽内的REG的下行发送功率降低值与所述多个REG中位于所述实际有效带宽内的其余REG的下行发送功率增加值相同。
可选地,对接收到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进行确认,生成1个比特的HI指示;对所述HARQ进行三次重复确认,获得包含有三个所述HI指示的确认信息;在对所述确认信息进行扩频处理后使用预设的搅扰序列进行加扰,获得12个符号;将所述12个符号分配给所述REG,以使所述REG承载所述12个符号。
可选地,将所述12个符号分配给三个所述REG,以使每个REG承载4个符号。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配置装置,包括:带宽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分配给LTE系统使用的理论带宽中的实际有效带宽和被压缩带宽;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如果确定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PHICH信道中承载信息的资源元素组REG位于所述被压缩带宽内,则降低所述REG的下行发送功率。
可选地,所述REG的数量为多个;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如果确定所述多个REG中的至少一个REG位于所述被压缩带宽内,则降低所述多个REG中位于所述被压缩带宽内的REG的下行发送功率;提高所述多个REG中位于所述实际有效带宽内的其余REG的下行发送功率。
可选地,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多个REG中位于所述被压缩带宽内的REG的下行发送功率降低为零,只发送所述多个REG中位于所述实际有效带宽内的其余REG。
可选地,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如果所述多个REG中位于所述实际有效带宽内的其余REG的数量为多个,则将所述其余REG中的每个REG的下行发送功率都按相同的比例增加。
可选地,所述多个REG中位于所述被压缩带宽内的REG的下行发送功率降低值与所述多个REG中位于所述实际有效带宽内的其余REG的下行发送功率增加值相同。
可选地,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进行确认,生成1个比特的HI指示;对所述HARQ进行三次重复确认,获得包含有三个所述HI指示的确认信息;在对所述确认信息进行扩频处理后使用预设的搅扰序列进行加扰,获得12个符号;将所述12个符号分配给所述REG,以使所述REG承载所述12个符号。
可选地,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12个符号分配给三个所述REG,以使每个REG承载4个符号。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配置装置,其中,包括:存储器;以及耦接至所述存储器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基站侧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配置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该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本公开的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配置方法、装置以及基站侧设备和存储介质,能够灵活配置各个PHICH信道中多个REG分段的功率,通过将被压缩带宽内的功率降低,将有效带宽内的功率提升,可大幅度提升PHICH信道的解调成功率,同时降低对相邻系统的干扰,只需优化基带算法,能够降低部署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根据本公开的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配置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LTE7.6M非标方案频点占用示意图;
图3为PHICH物理信道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公开的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配置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模块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公开的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配置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公开进行更全面的描述,其中说明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图1为根据本公开的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配置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方法,如图1所示:
步骤101,确定分配给LTE系统使用的理论带宽中的实际有效带宽和被压缩带宽。
步骤102,如果确定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PHICH信道中承载信息的资源元素组REG(Resource Element Group)位于被压缩带宽内,则降低此REG的下行发送功率。PHICH信道中承载信息的REG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将位于被压缩带宽内的REG的下行发送功率降低,能够降低对相邻系统的干扰。
为适应不同带宽频谱、提高零散频谱的利用率,同时增加频谱分配的灵活性,LTE支持6种标准带宽工作模式,分别是:1.4M、3M、5M、10M、15M、20M,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已有频带资源选用合适的带宽工作模式。中国电信C网工作在800M频段,反向825M-835M,前向870M-880M,包含37、78、119、160、201、242、283共7个频点,以及新增频点1019。其中,频点用于表示网络工作频带的标称频点号,可以标示调制载波的中心频率。
为使频谱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可将CDMA的37、78、119、160、201、242共6个频点,一共7.6M带宽分配给LTE使用。若LTE采用5M带宽模式,则有2.6M带宽将会浪费,这在频谱资源稀缺的当下是不合理的。当前存在一种LTE7.6M非标方案,LTE网络采用10M带宽模式,在7.6M有效带宽下工作,为满足终端兼容性,且保证现有终端正常工作,需要创新性技术进行支持,以解决多系统共享频段场景下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图2所示,LTE7.6M非标方案有六个频点37、78、119、160、201、242被LTE占用。分配给LTE系统使用的理论带宽为10M带宽,实际有效带宽为7.6M带宽,被压缩带宽为2.6M带宽。
PHICH(Physical Hybrid ARQ Indicator Channel,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属于LTE物理层下行控制信道,位于每个子帧的第一个OFDM符号上。PHICH用于对PUSCH传输的数据回应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ACK/NACK,多个PHICH映射到同一组资源元素RE(Resource Element)上,形成PHICH组,其中在同一组的PHICH通过不同的正交序列区分。PHICH资源由序号组
Figure BDA0001813222840000061
表示,其中
Figure BDA0001813222840000062
是PHICH组序号,
Figure BDA0001813222840000063
为组内的正交序列序号。
PHICH携带HARQ的ACK/NACK信息,用来标识eNodeB是否已经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上正确接收了一个传输。如果正确接收,HI(HARQ Indicator)指示设置为0,标识ACK,否则设置为1,标识NACK。
LTE7.6M非标方案场景下,LTE虽采用的是10M带宽模式,但实际有效带宽只有7.6M,另外的2.4M带宽将会被压缩。但PHICH信道依然会按照10M带宽将承载ACK/NACK信息的REG进行分配,即REG会有一定概率落到7.6M带宽外,这会造成终端解调ACK/NACK反馈信息失败,进而出现反复重传的情况。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解决了在LTE7.6M非标方案下,因PHICH信道中承载信息的REG有一定概率落到7.6M带宽外,造成终端解调ACK/NACK反馈信息失败而出现反复重传的问题。
在一个实施例中,PHICH信道中承载信息的REG的数量为多个,例如为2、3等,如果确定多个REG中的至少一个REG位于被压缩带宽内,则降低多个REG中位于被压缩带宽内的REG的下行发送功率,提高多个REG中位于实际有效带宽内的其余REG的下行发送功率。可以将多个REG中位于被压缩带宽内的REG的下行发送功率降低为零,只发送多个REG中位于实际有效带宽内的其余REG。
提高多个REG中位于实际有效带宽内的其余REG的下行发送功率可以有多种方法。例如,如果多个REG中位于实际有效带宽内的其余REG的数量为多个,则将其余REG中的每个REG的下行发送功率都按相同的比例增加。例如,将位于实际有效带宽内的其余REG中的每个REG的下行发送功率都增加30-50%。多个REG中位于被压缩带宽内的REG的下行发送功率降低值与多个REG中位于实际有效带宽内的其余REG的下行发送功率增加值可以相同,以此保证发送的总功率不变。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接收到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进行确认,生成1个比特的HI指示,对HARQ进行三次重复确认,获得包含有三个HI指示的确认信息。在对确认信息进行扩频处理后使用预设的搅扰序列进行加扰,获得12个符号,将12个符号分配给REG,以使REG承载12个符号。可以将12个符号分配给三个REG,以使每个REG承载4个符号。
如图3所示,在物理层,eNodeB会先对每个HARQ确认信息,生成1比特的HI指示,经过3倍的重复,得到3比特的信息。接着使用BPSK调制和使用一个长度为4(扩频因子为4)的正交序列进行扩频,再使用小区特定的搅扰序列进行加扰后,最终得到12个符号。由于每个资源元素组REG包含4个RE,可承载4个符号,所以产生的12个符号需要3个REG来承载,这3个REG在考虑时频分集的情况下以1/3的系统带宽间隔均匀分布,3个REG分别为BEG0、BEG1和BEG2。
在LTE7.6M非标方案中,PHICH信道的三个分段REG0、REG1和REG2中的两个(REG0、REG2)可能会落在7.6M带宽外,概率分别为37.5%,即有37.5%的概率REG0落在有效带宽外,另37.5%概率REG2会落在有效带宽外,为了解决终端解调ACK/NACK反馈信息失败导致出现反复重传的问题,对PHICH信道的REG功率进行优化分配。
例如,在REG0落在有效带宽外时,将REG1和REG2符号功率提升50%,REG0的功率降为0,即将REG2强制MUTE静音(静音);在REG2落在有效带宽外时,将REG0和REG1符号功率提升50%,REG2的功率降为0,即将REG2强制MUTE,使得总功率保持不变,但有效带宽内的信息符号功率得到提升,对有效带宽外的信息进行了MUTE,终端解调成功率可明显提升,同时也减少了对相邻系统的干扰。
当中国电信的CDMA网络逐步退频,只保留两个C网频点时(1个DO频点、1个1X频点)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在中国电信的现有数十万个800M 4G基站可应用,可提升现网4G用户速率50%以上。中国电信目前800M网络的4G重耕投资数百亿元,如该技术应用于现网,可大幅节约中国电信800M的扩容投资。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配置装置40,包括:带宽确定模块41和信号处理模块42。带宽确定模块41确定分配给LTE系统使用的理论带宽中的实际有效带宽和被压缩带宽。如果确定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PHICH信道中承载信息的资源元素组REG位于被压缩带宽内,则信号处理模块42降低REG的下行发送功率。
REG的数量为多个,如果确定多个REG中的至少一个REG位于被压缩带宽内,则信号处理模块42降低多个REG中位于被压缩带宽内的REG的下行发送功率。信号处理模块42提高多个REG中位于实际有效带宽内的其余REG的下行发送功率。
信号处理模块42将多个REG中位于被压缩带宽内的REG的下行发送功率降低为零,只发送多个REG中位于实际有效带宽内的其余REG。如果多个REG中位于实际有效带宽内的其余REG的数量为多个,则信号处理模块42将其余REG中的每个REG的下行发送功率都按相同的比例增加。多个REG中位于被压缩带宽内的REG的下行发送功率降低值与多个REG中位于实际有效带宽内的其余REG的下行发送功率增加值相同。
信号处理模块42对接收到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进行确认,生成1个比特的HI指示。信号处理模块42对HARQ进行三次重复确认,获得包含有三个HI指示的确认信息,在对确认信息进行扩频处理后使用预设的搅扰序列进行加扰,获得12个符号。信号处理模块42将12个符号分配给REG,以使REG承载12个符号。信号处理模块42将12个符号分配给三个REG,以使每个REG承载4个符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图5为根据本公开的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配置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模块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装置可包括存储器51、处理器52、通信接口53以及总线54。存储器51用于存储指令,处理器52耦合到存储器51,处理器52被配置为基于存储器51存储的指令执行实现上述的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配置方法。
存储器51可以为高速RAM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等,存储器51也可以是存储器阵列。存储器51还可能被分块,并且块可按一定的规则组合成虚拟卷。处理器52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PU,或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公开的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配置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公开提供一种基站侧设备,包括如上任一实施例中的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配置装置。基站侧设备可以为基站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公开的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该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配置方法的步骤。
上述实施例中的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配置方法、装置以及基站侧设备和存储介质,能够灵活配置各个PHICH信道中多个REG分段的功率,通过将被压缩带宽内的功率降低,将有效带宽内的功率提升,可大幅度提升PHICH信道的解调成功率,同时降低对相邻系统的干扰;RRU(Radio Remote Unit,射频拉远模块)无需调整,只需优化基带算法,无需改动硬件,无需工程施工,大大降低部署成本,可大幅节约扩容投资。
可能以许多方式来实现本公开的方法和系统。例如,可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软件、硬件、固件的任何组合来实现本公开的方法和系统。用于方法的步骤的上述顺序仅是为了进行说明,本公开的方法的步骤不限于以上具体描述的顺序,除非以其它方式特别说明。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将本公开实施为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程序,这些程序包括用于实现根据本公开的方法的机器可读指令。因而,本公开还覆盖存储用于执行根据本公开的方法的程序的记录介质。
本公开的描述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公开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然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公开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公开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Claims (15)

1.一种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配置方法,包括:
确定分配给LTE系统使用的理论带宽中的实际有效带宽和被压缩带宽;
如果确定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PHICH信道中承载信息的多个资源元素组REG中的至少一个REG位于被压缩带宽内,则降低位于被压缩带宽内的所述至少一个REG的下行发送功率,并提高多个REG中位于所述实际有效带宽内的其余REG的下行发送功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多个REG中位于所述被压缩带宽内的REG的下行发送功率降低为零,只发送所述多个REG中位于所述实际有效带宽内的其余REG。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所述提高所述多个REG中位于所述实际有效带宽内的其余REG的下行发送功率包括:
如果所述多个REG中位于所述实际有效带宽内的其余REG的数量为多个,则将所述其余REG中的每个REG的下行发送功率都按相同的比例增加。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REG中位于所述被压缩带宽内的REG的下行发送功率降低值与所述多个REG中位于所述实际有效带宽内的其余REG的下行发送功率增加值相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对接收到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进行确认,生成1个比特的HI指示;对所述HARQ进行三次重复确认,获得包含有三个所述HI指示的确认信息;
在对所述确认信息进行扩频处理后使用预设的搅扰序列进行加扰,获得12个符号;
将所述12个符号分配给所述REG,以使所述REG承载所述12个符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
将所述12个符号分配给三个所述REG,以使每个REG承载4个符号。
7.一种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配置装置,包括:
带宽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分配给LTE系统使用的理论带宽中的实际有效带宽和被压缩带宽;
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如果确定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PHICH信道中承载信息的多个资源元素组REG中的至少一个REG位于所述被压缩带宽内,则降低位于被压缩带宽内的所述至少一个REG的下行发送功率,并提高多个REG中位于所述实际有效带宽内的其余REG的下行发送功率。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多个REG中位于所述被压缩带宽内的REG的下行发送功率降低为零,只发送所述多个REG中位于所述实际有效带宽内的其余REG。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如果所述多个REG中位于所述实际有效带宽内的其余REG的数量为多个,则将所述其余REG中的每个REG的下行发送功率都按相同的比例增加。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REG中位于所述被压缩带宽内的REG的下行发送功率降低值与所述多个REG中位于所述实际有效带宽内的其余REG的下行发送功率增加值相同。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进行确认,生成1个比特的HI指示;对所述HARQ进行三次重复确认,获得包含有三个所述HI指示的确认信息;在对所述确认信息进行扩频处理后使用预设的搅扰序列进行加扰,获得12个符号;将所述12个符号分配给所述REG,以使所述REG承载所述12个符号。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12个符号分配给三个所述REG,以使每个REG承载4个符号。
13.一种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配置装置,其中,包括:
存储器;以及耦接至所述存储器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4.一种基站侧设备,包括:
如权利要求7至13任一项所述的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配置装置。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该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1811129749.0A 2018-09-27 2018-09-27 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配置方法、装置以及基站 Active CN1109580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29749.0A CN110958087B (zh) 2018-09-27 2018-09-27 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配置方法、装置以及基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29749.0A CN110958087B (zh) 2018-09-27 2018-09-27 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配置方法、装置以及基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58087A CN110958087A (zh) 2020-04-03
CN110958087B true CN110958087B (zh) 2022-06-17

Family

ID=699679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29749.0A Active CN110958087B (zh) 2018-09-27 2018-09-27 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配置方法、装置以及基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580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48209A (zh) * 2018-11-02 2020-05-1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优化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68413A (zh) * 2009-11-02 2012-09-1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高级lte的tdm-fdm中继回程信道
CN103733558A (zh) * 2011-08-12 2014-04-1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缓解用户装备(UE)与演进型B节点(eNodeB)之间丢失的资源分配同步
CN104380820A (zh) * 2012-05-17 2015-02-2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低成本用户设备的窄带划分和高效资源分配
EP2975783A1 (en) * 2013-03-13 2016-01-2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wireless signal and device therefor
CN106233787A (zh) * 2014-04-15 2016-12-1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针对LTE TDD系统或具备CSG/eMBMS能力的UE的经优化蜂窝小区捕获
CN107205280A (zh) * 2016-03-18 2017-09-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带宽资源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8056707A1 (ko) * 2016-09-22 2018-03-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상향링크 신호와 하향링크 신호 간의 간섭을 감소시키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18084138A1 (ja) * 2016-11-01 2018-05-11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35435B2 (en) * 2008-01-08 2010-11-16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Techniques for compressing differential samples of bandwidth-limited data to reduce bandwidth and power consumption by an interface
CN103731248B (zh) * 2009-11-02 2017-03-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物理混合重传指示信道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68413A (zh) * 2009-11-02 2012-09-1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高级lte的tdm-fdm中继回程信道
CN103733558A (zh) * 2011-08-12 2014-04-1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缓解用户装备(UE)与演进型B节点(eNodeB)之间丢失的资源分配同步
CN104380820A (zh) * 2012-05-17 2015-02-2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低成本用户设备的窄带划分和高效资源分配
EP2975783A1 (en) * 2013-03-13 2016-01-2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wireless signal and device therefor
CN106233787A (zh) * 2014-04-15 2016-12-1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针对LTE TDD系统或具备CSG/eMBMS能力的UE的经优化蜂窝小区捕获
CN107205280A (zh) * 2016-03-18 2017-09-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带宽资源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8056707A1 (ko) * 2016-09-22 2018-03-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상향링크 신호와 하향링크 신호 간의 간섭을 감소시키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18084138A1 (ja) * 2016-11-01 2018-05-11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TE系统中基于干扰受限的D2D通信资源分配方案;杨文慧;《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电子期刊)信息科技辑》;20150915(第09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58087A (zh) 2020-04-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780441B1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ransport block size, and apparatus
CN106211345B (zh) 上行控制信号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US9166745B2 (en) Allocation of acknowledgement channels to channel groups having variable transmit energies
JP4879956B2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上りリンクパケットデータを送信する装置及び方法
US804201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ACK/NACK in a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ystem
US20160374084A1 (en) Shanghai langb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mpany limited
CN104767595A (zh) Harq-ack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系统及终端和基站
WO2018018620A1 (zh) 反馈ack/nack信息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侧设备
CN102447538A (zh) 下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11527719B (zh)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US8842565B2 (en) Allocation of acknowledgement channels to channel groups having fixed transmit energies
CN111884766A (zh) 组播反馈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0958087B (zh) 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配置方法、装置以及基站
WO2018171725A1 (zh) 上行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8200649B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其网元
CN110891288B (zh)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配置方法、装置以及基站和存储介质
CN113541880B (zh) 一种harq-ack反馈方法及装置
WO2021161446A1 (ja) 通信装置、基地局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送信方法
KR20090064299A (ko) 제어 채널 매핑 방법
JP7298474B2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端末装置制御方法
CN111788846B (zh)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无线通信系统
WO2021164603A1 (zh) 辅链路控制信息的资源指示方法与装置、终端设备
CN114287115A (zh) 基于侧链路cbg的harq反馈和保留资源上的相关联的重传
CN101615993A (zh) 信道重映射的方法及装置
US2020017827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