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57730A - 双母线负荷卸载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双母线负荷卸载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57730A
CN110957730A CN201911321142.7A CN201911321142A CN110957730A CN 110957730 A CN110957730 A CN 110957730A CN 201911321142 A CN201911321142 A CN 201911321142A CN 110957730 A CN110957730 A CN 1109577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s
load
unloading
current value
section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2114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凌华
张军
梁超
熊艳
王锟
左光焜
李松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chneider Wingoal Tianjin Electri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chneider Wingoal Tianjin Electr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chneider Wingoal Tianjin Electri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chneider Wingoal Tianjin Electr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2114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57730A/zh
Publication of CN1109577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577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0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for connecting networks of the same frequency but supplied from different sources
    • H02J3/06Controlling transfer of power between connected networks; Controlling sharing of load between connected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母线负荷卸载系统及方法,涉及负荷卸载的技术领域,前述系统由第一母线以及第二母线共同向负载供电,所述第一母线以及所述第二母线由母联母线相连,所述第一母线、第二母线,母联母线均设有开关,包括,控制器,适配器组,第一负荷卸载模块组,第二负荷卸载模块组;前述部件通过特定的连接关系组成系统,依据前述系统衍生出了一种双母线负荷卸载方法,通过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及方法,对负荷采取分列卸载或投入卸载,不但防止了单台变压器过载风险,还克服了所有三级负荷长时间断电的影响。

Description

双母线负荷卸载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负荷卸载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母线负荷卸载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一些对供电连续性要求较高的行业,如石油化工、冶金、电信、医院等,采用两进线一母联的供电形式。当任意一路电源故障停电或一台变压器发生故障时,通过低压母联的自动投入实现电源转换,由另外一台变压器恢复对失电母线上的负荷供电。为防止单台变压器同时为两段母线供电时可能发生的过载,需要在低压母联自投的同时,对三级负荷进行自动卸载,以保障对一、二级负荷的供电。
综上所述,为防止两段母线供电时可能发生的过载,需要在低压母联自投的同时对三级负荷自动卸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双母线负荷卸载系统及方法,以防止两段母线供电时可能发生的过载,并在低压母联自投的同时对三级负荷自动卸载。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母线负荷卸载系统,由第一母线以及第二母线共同向负载供电,所述第一母线以及所述第二母线由母联母线相连,所述第一母线、第二母线,母联母线均设有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适配器组,第一负荷卸载模块组,第二负荷卸载模块组;
所述适配器组包括第一母线适配器,第二母线适配器,母联母线适配器;
所述第一母线适配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母线的开关、所述第一负荷卸载模块组以及所述控制器相连;
所述第二母线适配器分别与所述第二母线的开关、所述第二负荷卸载模块组以及所述卸载模块相连;
所述母联母线适配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所述母联母线的开关相连;
所述第一负荷卸载模块组包括第一母线Ⅰ段线路负荷卸载模块以及第一母线Ⅱ段线路负荷卸载模块;
所述第一母线Ⅰ段线路负荷卸载模块以及所述第一母线Ⅱ段线路负荷卸载模块均与所述第一母线适配器相连;
所述第二负荷卸载模块组包括第二母线Ⅰ段线路负荷卸载模块以及第二母线Ⅱ段线路负荷卸载模块;
所述第二母线Ⅰ段线路负荷卸载模块以及所述第二母线Ⅱ段线路负荷卸载模块均与所述第二母线适配器相连,
所述控制器包括MCU以及电压采集模块;
所述MCU包括输入/输出端口,CAN接口;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压采集模块相连;
所述第一母线Ⅰ段线路负荷卸载模块、所述第一母线Ⅱ段线路负荷卸载模块、第二母线Ⅰ段线路负荷卸载模块、所述第二母线Ⅱ段线路负荷卸载模包括卸载信号输入端口以及卸载信号输出端口以及CAN总线接口。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母线负荷卸载方法,应用于控制器,具体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S1:获取第一母线的电压值以及第二母线的电压值;
S2:基于所述第一母线的电压值以及所述第二母线的电压值判定对所述第一母线或对所述第二母线的卸载方式;
1):若所述第一母线的电压值以及所述第二母线的电压值均未出现异常,则获取所述第一母线的负荷、第二母线的负荷并基于所述第一母线的负荷和/或第二母线的负荷判定是否进行分列卸载;
2):若所述第一母线的电压值出现异常,则对所述第一母线进行投入卸载;
3):若所述第二母线的电压值出现异常,则对所述第二母线进行投入卸载。
优选的,1)中,所述获取所述第一母线的负荷、第二母线的负荷并基于所述第一母线的负荷以及第二母线的负荷判定是否进行分列卸载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母线的负荷以及所述第二母线的负荷;
基于所述第一母线的负荷以及所述第二母线的负荷以判定是否对所述第一母线和/或所述第二母线进行卸载;
若所述第一母线的负荷超过第一母线负荷阈值,则判定所述第一母线过载,对所述第一母线进行分列卸载;
若所述第二母线的负荷超过第二母线负荷阈值,则判定所述第二母线过载,对所述第二母线进行分列卸载;
若所述第一母线的负荷未超过所述第一母线负荷阈值,且所述第二母线的负荷未超过第二母线负荷阈值,则不进行任何操作。
优选的,所述的对所述第一母线进行分列卸载的步骤中,具体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对所述第一母线的Ⅰ段线路进行卸载;
在第一预设时间后重新获取所述第一母线的负荷并判定重新获取的第一母线的负荷是否超过第一母线负荷阈值;
若否,则不执行任何操作;
若是,对所述第一母线的Ⅱ段线路进行卸载;
在第二预设时间后重新获取所述第一母线的负荷并判定重新获取的第一母线的负荷是否超过第一母线负荷阈值;
若是,则发出警告,
若否,则不执行任何操作。
优选的,2)中,所述对所述第一母线进行投入卸载的步骤包括:
获取第一母线的电流值以及第二母线的电流值并基于所述第一母线的电流值以及第二母线的电流值判定是否对所述第一母线的Ⅰ段线路进行卸载;
若第一母线的电流值以及第二母线的电流值之和小于第一母线电流预设值,则断开所述第一母线的开关后闭合母联母线的开关后不执行任何操作;
若第一母线的电流值以及第二母线的电流值之和大于第一母线电流预设值,则对所述第一母线的Ⅰ段线路进行卸载,断开所述第一母线的开关后闭合母联母线的开关;
重新获取第一母线的电流值以及第二母线的电流值并基于所述第一母线的电流值以及第二母线的电流值判定是否对所述第一母线的Ⅱ段线路进行卸载;
若重新获取的第一母线的电流值以及第二母线的电流值之和小于第一母线电流预设值,则不执行任何操作;
若重新获取的第一母线的电流值以及第二母线的电流值之和大于第一母线电流预设值,则对所述第一母线的Ⅱ段段线路进行卸载;
再次获取第一母线的电流值以及第二母线的电流值并基于所述第一母线的电流值以及第二母线的电流值判定是否发出警告;
若再次获取的第一母线的电流值以及第二母线的电流值之和大于所述第一母线电流预设值,则发出警告;
若再次获取的第一母线的电流值以及第二母线的电流值之和小于第一母线电流预设值,则不进行任何操作。
优选的,所述的对所述第一母线的Ⅰ段线路进行卸载的步骤包括:发送第一母线Ⅰ段线路负荷卸载指令,并将所述第一母线Ⅰ段线路负荷卸载指令利用CAN总线的方式通过所述第一母线适配器传输至所述第一母线Ⅰ段线路负荷卸载模块,以使所述第一母线Ⅰ段线路负荷卸载模块驱动外部继电器工作对第一母线的Ⅰ段线路进行卸载;
所述的对所述第一母线的Ⅱ段线路进行卸载的步骤包括:发送第一母线Ⅱ段线路负荷卸载指令,并将所述第一母线Ⅱ段线路负荷卸载指令利用CAN总线的方式通过所述第一母线适配器传输至所述第一母线Ⅱ段线路负荷卸载模块,以使所述第一母线Ⅰ段线路负荷卸载模块驱动外部继电器工作对第一母线的Ⅱ段线路进行卸载;
所述的断开所述第一母线的开关后闭合母联母线的开关的步骤包括:发送第一母线开关断开指令,并通过CAN总线传输至所述第一总线适配器以使所述第一母线的开关断开;
发送母联母线开关闭合指令,并通过CAN总线传输至所述母联母线适配器以使所述母联母线的开关闭合。
优选的,所述的对所述第二母线进行分列卸载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第二母线的Ⅰ段线路进行卸载;
在第三预设时间后重新获取所述第二母线的负荷并判定重新获取的第二母线的负荷是否超过第二母线负荷阈值;
若否,则不执行任何操作;
若是,对所述第二母线的Ⅱ段线路进行卸载;
在第四预设时间后重新获取所述第一母线的负荷并判定重新获取的第二母线的负荷是否超过第二母线负荷阈值;
若是,则发出警告,
若否,则不执行任何操作。
优选的,3)中,所述的对所述第二母线进行投入卸载的步骤包括:
获取第一母线的电流值以及第二母线的电流值并基于所述第一母线的电流值以及第二母线的电流值判定是否对所述第一母线的Ⅰ段线路进行卸载;
若第一母线的电流值以及第二母线的电流值之和小于第二母线电流预设值,则断开所述第二母线的开关后闭合母联母线的开关后不执行任何操作;
若第一母线的电流值以及第二母线的电流值之和大于第二母线电流预设值,则对所述第二母线的Ⅰ段线路进行卸载,断开所述第二母线的开关后闭合母联母线的开关;
重新获取第一母线的电流值以及第二母线的电流值并基于所述第一母线的电流值以及第二母线的电流值判定是否对所述第二母线的Ⅱ段线路进行卸载;
若重新获取的第一母线的电流值以及第二母线的电流值之和小于第二母线电流预设值,则不执行任何操作;
若重新获取的第一母线的电流值以及第二母线的电流值之和大于第二母线电流预设值,则对所述第二母线的Ⅱ段段线路进行卸载;
再次获取第一母线的电流值以及第二母线的电流值并基于所述第一母线的电流值以及第二母线的电流值判定是否发出警告;
若再次获取的第一母线的电流值以及第二母线的电流值之和大于所述第二母线电流预设值,则发出警告;
若再次获取的第一母线的电流值以及第二母线的电流值之和小于第二母线电流预设值,则不进行任何操作。
优选的,所述的对所述第二母线的Ⅰ段线路进行卸载的步骤包括:发送第二母线Ⅰ段线路负荷卸载指令,并将所述第二母线Ⅰ段线路负荷卸载指令利用CAN总线的方式通过所述第二母线适配器传输至所述第二母线Ⅰ段线路负荷卸载模块,以使所述第二母线Ⅰ段线路负荷卸载模块驱动外部继电器工作对第二母线的Ⅰ段线路进行卸载;
所述的对所述第二母线的Ⅱ段线路进行卸载的步骤包括:发送第二母线Ⅱ段线路负荷卸载指令,并将所述第二母线Ⅱ段线路负荷卸载指令利用CAN总线的方式通过所述第二母线适配器传输至所述第二母线Ⅱ段线路负荷卸载模块,以使所述第二母线Ⅱ段线路负荷卸载模块驱动外部继电器工作对第一母线的Ⅱ段线路进行卸载;
所述的断开所述第二母线的开关后闭合母联母线的开关的步骤包括:发送第二母线开关断开指令,并通过CAN总线传输至所述第二总线适配器以使所述第二母线的开关断开;
发送母联母线开关闭合指令,并通过CAN总线传输至所述母联母线适配器以使所述母联母线的开关闭合。
本发明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母线负荷卸载系统,前述系统由第一母线以及第二母线共同向负载供电,所述第一母线以及所述第二母线由母联母线相连,所述第一母线、第二母线,母联母线均设有开关,包括,控制器,适配器组,第一负荷卸载模块组,第二负荷卸载模块组;前述部件通过特定的连接关系组成系统,依据前述系统衍生出了一种双母线负荷卸载方法,通过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及方法,不但防止了单台变压器过载风险,还克服了所有三级负荷长时间断电的影响。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母线负荷卸载系统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母线负荷卸载系统控制器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母线负荷卸载系统第一负荷卸载模块组以及第二负荷卸载模块组的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适配器组中每个适配器的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母线负荷卸载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双母线负荷卸载方法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母线分列卸载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母线投入卸载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目前在一些对供电连续性要求较高的行业,如石油化工、冶金、电信、医院等,采用两进线一母联的供电形式。当任意一路电源故障停电或一台变压器发生故障时,通过低压母联的自动投入实现电源转换,由另外一台变压器恢复对失电母线上的负荷供电,如果直接对这些负荷进行卸载会导致长时间的供电中断,会对这些场所的正常生产、生活以及经营活动造成影响,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母线负荷卸载系统及方法,可以防止两段母线供电时可能发生的过载,需要在低压母联自投的同时对三级负荷自动卸载。
为便于对本实施例进行理解,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双母线负荷卸载系统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双母线负荷卸载系统,由第一母线以及第二母线共同向负载供电,所述第一母线以及所述第二母线由母联母线相连,所述第一母线、第二母线,母联母线均设有开关,包括,控制器,适配器组,第一负荷卸载模块组,第二负荷卸载模块组;
所述适配器组包括第一母线适配器,第二母线适配器,母联母线适配器;
所述第一母线适配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母线的开关、所述第一负荷卸载模块组以及所述控制器相连;
所述第二母线适配器分别与所述第二母线的开关、所述第二负荷卸载模块组以及所述卸载模块相连;
所述母联母线适配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所述母联母线的开关相连;
所述第一负荷卸载模块组包括第一母线Ⅰ段线路负荷卸载模块以及第一母线Ⅱ段线路负荷卸载模块;
所述第一母线Ⅰ段线路负荷卸载模块以及所述第一母线Ⅱ段线路负荷卸载模块均与所述第一母线适配器相连;
所述第二负荷卸载模块组包括第二母线Ⅰ段线路负荷卸载模块以及第二母线Ⅱ段线路负荷卸载模块;
所述第二母线Ⅰ段线路负荷卸载模块以及所述第二母线Ⅱ段线路负荷卸载模块均与所述第二母线适配器相连,
如图2所示,具体的,所述控制器包括MCU以及电压采集模块;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电压采集模块用于获取外部电压并将获取的电压传输至控制器;
所述MCU包括输入/输出端口,CAN接口;
具体的,所述MCU的输入/输出端口可获取断路器状态信息判定断路器是否脱扣,并继电器的合闸以及分闸;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压采集模块相连;
如图4所示,相适应的,所述适配器组中的包括输入/输出节点、电流检测模块以及CAN接口,具体的,所述CAN接口用于CAN总线通信的连接;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母线Ⅰ段线路负荷卸载模块、所述第一母线Ⅱ段线路负荷卸载模块、第二母线Ⅰ段线路负荷卸载模块、所述第二母线Ⅱ段线路负荷卸载模包括卸载信号输入端口以及卸载信号输出端口以及CAN总线接口,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卸载信号输出端口用于把控制器的卸载信号转化为脉冲信号发送给需要卸载的装置,I0-I3为所述卸载信号输入端口,用于接收卸载装置的反馈信号,具体反馈信号为卸载装置的开关位置信息;O0-O3为卸载信号输出端口,输出节点用于把控制器的卸载信号转化为脉冲信号发送给需要卸载的装置。
实施例二: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双母线负荷卸载方法,应用于控制器具体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S1:获取第一母线的电压值以及第二母线的电压值;
S2:基于所述第一母线的电压值以及所述第二母线的电压值判定对所述第一母线或对所述第二母线的卸载方式;
1):若所述第一母线的电压值以及所述第二母线的电压值均未出现异常,则获取所述第一母线的负荷、第二母线的负荷并基于所述第一母线的负荷和/或第二母线的负荷判定是否进行分列卸载;
2):若所述第一母线的电压值出现异常,则对所述第一母线进行投入卸载;
3):若所述第二母线的电压值出现异常,则对所述第二母线进行投入卸载。
通过上述步骤即可实现第一母线第二母线的卸载方式的判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为了判定是对第一母线和/或第二母线进行卸载,在前述,前述1)中,所述获取所述第一母线的负荷、第二母线的负荷并基于所述第一母线的负荷以及第二母线的负荷判定是否进行分列卸载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母线的负荷以及所述第二母线的负荷;
基于所述第一母线的负荷以及所述第二母线的负荷以判定是否对所述第一母线和/或所述第二母线进行卸载;
若所述第一母线的负荷超过第一母线负荷阈值,则判定所述第一母线过载,对所述第一母线进行分列卸载;
若所述第二母线的负荷超过第二母线负荷阈值,则判定所述第二母线过载,对所述第二母线进行分列卸载;
若所述第一母线的负荷未超过所述第一母线负荷阈值,且所述第二母线的负荷未超过第二母线负荷阈值,则不进行任何操作。
实施例三:
如图7所示,为了实现对第一母线进行分列卸载,前述实施例二中所述的对所述第一母线进行分列卸载的步骤中,具体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对所述第一母线的Ⅰ段线路进行卸载;
在第一预设时间后重新获取所述第一母线的负荷并判定重新获取的第一母线的负荷是否超过第一母线负荷阈值;
若否,则不执行任何操作;
若是,对所述第一母线的Ⅱ段线路进行卸载;
在第二预设时间后重新获取所述第一母线的负荷并判定重新获取的第一母线的负荷是否超过第一母线负荷阈值;
若是,则发出警告,
若否,则不执行任何操作。
实施例三:
如图8所示,为了实现对第一母线进行投入卸载,在实施例一中的2)中,所述对所述第一母线进行投入卸载的步骤包括:
获取第一母线的电流值以及第二母线的电流值并基于所述第一母线的电流值以及第二母线的电流值判定是否对所述第一母线的Ⅰ段线路进行卸载;
若第一母线的电流值以及第二母线的电流值之和小于第一母线电流预设值,则断开所述第一母线的开关后闭合母联母线的开关后不执行任何操作;
若第一母线的电流值以及第二母线的电流值之和大于第一母线电流预设值,则对所述第一母线的Ⅰ段线路进行卸载,断开所述第一母线的开关后闭合母联母线的开关;
重新获取第一母线的电流值以及第二母线的电流值并基于所述第一母线的电流值以及第二母线的电流值判定是否对所述第一母线的Ⅱ段线路进行卸载;
若重新获取的第一母线的电流值以及第二母线的电流值之和小于第一母线电流预设值,则不执行任何操作;
若重新获取的第一母线的电流值以及第二母线的电流值之和大于第一母线电流预设值,则对所述第一母线的Ⅱ段段线路进行卸载;
再次获取第一母线的电流值以及第二母线的电流值并基于所述第一母线的电流值以及第二母线的电流值判定是否发出警告;
若再次获取的第一母线的电流值以及第二母线的电流值之和大于所述第一母线电流预设值,则发出警告;
若再次获取的第一母线的电流值以及第二母线的电流值之和小于第一母线电流预设值,则不进行任何操作。
实施例四:
为了实现对第一母线的Ⅰ段线路进行卸载、第一母线的Ⅱ段线路进行卸载以及断开所述第一母线的开关后闭合母联母线的开关,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所述的对所述第一母线的Ⅰ段线路进行卸载的步骤包括:发送第一母线Ⅰ段线路负荷卸载指令,并将所述第一母线Ⅰ段线路负荷卸载指令利用CAN总线的方式通过所述第一母线适配器传输至所述第一母线Ⅰ段线路负荷卸载模块,以使所述第一母线Ⅰ段线路负荷卸载模块驱动外部继电器工作对第一母线的Ⅰ段线路进行卸载;
所述的对所述第一母线的Ⅱ段线路进行卸载的步骤包括:发送第一母线Ⅱ段线路负荷卸载指令,并将所述第一母线Ⅱ段线路负荷卸载指令利用CAN总线的方式通过所述第一母线适配器传输至所述第一母线Ⅱ段线路负荷卸载模块,以使所述第一母线Ⅰ段线路负荷卸载模块驱动外部继电器工作对第一母线的Ⅱ段线路进行卸载;
所述的断开所述第一母线的开关后闭合母联母线的开关的步骤包括:发送第一母线开关断开指令,并通过CAN总线传输至所述第一总线适配器以使所述第一母线的开关断开;
发送母联母线开关闭合指令,并通过CAN总线传输至所述母联母线适配器以使所述母联母线的开关闭合。
实施例五:
实施例五提供了一种对第二母线进行分列卸载的可能的实施方式:具体步骤包括:
对所述第二母线的Ⅰ段线路进行卸载;
在第三预设时间后重新获取所述第二母线的负荷并判定重新获取的第二母线的负荷是否超过第二母线负荷阈值;
若否,则不执行任何操作;
若是,对所述第二母线的Ⅱ段线路进行卸载;
在第四预设时间后重新获取所述第一母线的负荷并判定重新获取的第二母线的负荷是否超过第二母线负荷阈值;
若是,则发出警告,
若否,则不执行任何操作。
实施例六
实施例六提供了一种对第二母线进行投入卸载的可能的实施方式:具体步骤包括
获取第一母线的电流值以及第二母线的电流值并基于所述第一母线的电流值以及第二母线的电流值判定是否对所述第一母线的Ⅰ段线路进行卸载;
若第一母线的电流值以及第二母线的电流值之和小于第二母线电流预设值,则断开所述第二母线的开关后闭合母联母线的开关后不执行任何操作;
若第一母线的电流值以及第二母线的电流值之和大于第二母线电流预设值,则对所述第二母线的Ⅰ段线路进行卸载,断开所述第二母线的开关后闭合母联母线的开关;
重新获取第一母线的电流值以及第二母线的电流值并基于所述第一母线的电流值以及第二母线的电流值判定是否对所述第二母线的Ⅱ段线路进行卸载;
若重新获取的第一母线的电流值以及第二母线的电流值之和小于第二母线电流预设值,则不执行任何操作;
若重新获取的第一母线的电流值以及第二母线的电流值之和大于第二母线电流预设值,则对所述第二母线的Ⅱ段段线路进行卸载;
再次获取第一母线的电流值以及第二母线的电流值并基于所述第一母线的电流值以及第二母线的电流值判定是否警告;
若再次获取的第一母线的电流值以及第二母线的电流值之和大于所述第二母线电流预设值,则发出警告;
若再次获取的第一母线的电流值以及第二母线的电流值之和小于第二母线电流预设值,则不进行任何操作。
实施例七:
为了实现对所述第二母线的Ⅰ段线路进行卸载,对所述第二母线的Ⅱ段线路进行卸载以及断开所述第二母线的开关后闭合母联母线的开关,实施例七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所述的对所述第二母线的Ⅰ段线路进行卸载的步骤包括:发送第二母线Ⅰ段线路负荷卸载指令,并将所述第二母线Ⅰ段线路负荷卸载指令利用CAN总线的方式通过所述第二母线适配器传输至所述第二母线Ⅰ段线路负荷卸载模块,以使所述第二母线Ⅰ段线路负荷卸载模块驱动外部继电器工作对第二母线的Ⅰ段线路进行卸载;
所述的对所述第二母线的Ⅱ段线路进行卸载的步骤包括:发送第二母线Ⅱ段线路负荷卸载指令,并将所述第二母线Ⅱ段线路负荷卸载指令利用CAN总线的方式通过所述第二母线适配器传输至所述第二母线Ⅱ段线路负荷卸载模块,以使所述第二母线Ⅱ段线路负荷卸载模块驱动外部继电器工作对第一母线的Ⅱ段线路进行卸载;
所述的断开所述第二母线的开关后闭合母联母线的开关的步骤包括:发送第二母线开关断开指令,并通过CAN总线传输至所述第二总线适配器以使所述第二母线的开关断开;
发送母联母线开关闭合指令,并通过CAN总线传输至所述母联母线适配器以使所述母联母线的开关闭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步骤、数字表达式和数值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和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双母线负荷卸载系统,由第一母线以及第二母线共同向负载供电,所述第一母线以及所述第二母线由母联母线相连,所述第一母线、第二母线,母联母线均设有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适配器组,第一负荷卸载模块组,第二负荷卸载模块组;
所述适配器组包括第一母线适配器,第二母线适配器,母联母线适配器;
所述第一母线适配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母线的开关、所述第一负荷卸载模块组以及所述控制器相连;
所述第二母线适配器分别与所述第二母线的开关、所述第二负荷卸载模块组以及所述卸载模块相连;
所述母联母线适配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所述母联母线的开关相连;
所述第一负荷卸载模块组包括第一母线Ⅰ段线路负荷卸载模块以及第一母线Ⅱ段线路负荷卸载模块;
所述第一母线Ⅰ段线路负荷卸载模块以及所述第一母线Ⅱ段线路负荷卸载模块均与所述第一母线适配器相连;
所述第二负荷卸载模块组包括第二母线Ⅰ段线路负荷卸载模块以及第二母线Ⅱ段线路负荷卸载模块;
所述第二母线Ⅰ段线路负荷卸载模块以及所述第二母线Ⅱ段线路负荷卸载模块均与所述第二母线适配器相连,
所述控制器包括MCU以及电压采集模块;
所述MCU包括输入/输出端口,CAN接口;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压采集模块相连;
所述第一母线Ⅰ段线路负荷卸载模块、所述第一母线Ⅱ段线路负荷卸载模块、第二母线Ⅰ段线路负荷卸载模块、所述第二母线Ⅱ段线路负荷卸载模均包括卸载信号输入端口以及卸载信号输出端口以及CAN总线接口。
2.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母线负荷卸载方法,应用于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具体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S1:获取第一母线的电压值以及第二母线的电压值;
S2:基于所述第一母线的电压值以及所述第二母线的电压值判定对所述第一母线或对所述第二母线的卸载方式;
1):若所述第一母线的电压值以及所述第二母线的电压值均未出现异常,则获取所述第一母线的负荷、第二母线的负荷并基于所述第一母线的负荷和/或第二母线的负荷判定是否进行分列卸载;
2):若所述第一母线的电压值出现异常,则对所述第一母线进行投入卸载;
3):若所述第二母线的电压值出现异常,则对所述第二母线进行投入卸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中,所述获取所述第一母线的负荷、第二母线的负荷并基于所述第一母线的负荷以及第二母线的负荷判定是否进行分列卸载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母线的负荷以及所述第二母线的负荷;
基于所述第一母线的负荷以及所述第二母线的负荷以判定是否对所述第一母线和/或所述第二母线进行卸载;
若所述第一母线的负荷超过第一母线负荷阈值,则判定所述第一母线过载,对所述第一母线进行分列卸载;
若所述第二母线的负荷超过第二母线负荷阈值,则判定所述第二母线过载,对所述第二母线进行分列卸载;
若所述第一母线的负荷未超过所述第一母线负荷阈值,且所述第二母线的负荷未超过第二母线负荷阈值,则不进行任何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所述第一母线进行分列卸载的步骤中,具体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对所述第一母线的Ⅰ段线路进行卸载;
在第一预设时间后重新获取所述第一母线的负荷并判定重新获取的第一母线的负荷是否超过第一母线负荷阈值;
若否,则不执行任何操作;
若是,对所述第一母线的Ⅱ段线路进行卸载;
在第二预设时间后重新获取所述第一母线的负荷并判定重新获取的第一母线的负荷是否超过第一母线负荷阈值;
若是,则发出警告,
若否,则不执行任何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2)中,所述对所述第一母线进行投入卸载的步骤包括:
获取第一母线的电流值以及第二母线的电流值并基于所述第一母线的电流值以及第二母线的电流值判定是否对所述第一母线的Ⅰ段线路进行卸载;
若第一母线的电流值以及第二母线的电流值之和小于第一母线电流预设值,则断开所述第一母线的开关后闭合母联母线的开关后不执行任何操作;
若第一母线的电流值以及第二母线的电流值之和大于第一母线电流预设值,则对所述第一母线的Ⅰ段线路进行卸载,断开所述第一母线的开关后闭合母联母线的开关;
重新获取第一母线的电流值以及第二母线的电流值并基于所述第一母线的电流值以及第二母线的电流值判定是否对所述第一母线的Ⅱ段线路进行卸载;
若重新获取的第一母线的电流值以及第二母线的电流值之和小于第一母线电流预设值,则不执行任何操作;
若重新获取的第一母线的电流值以及第二母线的电流值之和大于第一母线电流预设值,则对所述第一母线的Ⅱ段段线路进行卸载;
再次获取第一母线的电流值以及第二母线的电流值并基于所述第一母线的电流值以及第二母线的电流值判定是否发出警告;
若再次获取的第一母线的电流值以及第二母线的电流值之和大于所述第一母线电流预设值,则发出警告;
若再次获取的第一母线的电流值以及第二母线的电流值之和小于第一母线电流预设值,则不进行任何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4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对所述第一母线的Ⅰ段线路进行卸载的步骤包括:发送第一母线Ⅰ段线路负荷卸载指令,并将所述第一母线Ⅰ段线路负荷卸载指令利用CAN总线的方式通过所述第一母线适配器传输至所述第一母线Ⅰ段线路负荷卸载模块,以使所述第一母线Ⅰ段线路负荷卸载模块驱动外部继电器工作对第一母线的Ⅰ段线路进行卸载;
所述的对所述第一母线的Ⅱ段线路进行卸载的步骤包括:发送第一母线Ⅱ段线路负荷卸载指令,并将所述第一母线Ⅱ段线路负荷卸载指令利用CAN总线的方式通过所述第一母线适配器传输至所述第一母线Ⅱ段线路负荷卸载模块,以使所述第一母线Ⅰ段线路负荷卸载模块驱动外部继电器工作对第一母线的Ⅱ段线路进行卸载;
所述的断开所述第一母线的开关后闭合母联母线的开关的步骤包括:发送第一母线开关断开指令,并通过CAN总线传输至所述第一总线适配器以使所述第一母线的开关断开;
发送母联母线开关闭合指令,并通过CAN总线传输至所述母联母线适配器以使所述母联母线的开关闭合。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所述的对所述第二母线进行分列卸载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第二母线的Ⅰ段线路进行卸载;
在第三预设时间后重新获取所述第二母线的负荷并判定重新获取的第二母线的负荷是否超过第二母线负荷阈值;
若否,则不执行任何操作;
若是,对所述第二母线的Ⅱ段线路进行卸载;
在第四预设时间后重新获取所述第一母线的负荷并判定重新获取的第二母线的负荷是否超过第二母线负荷阈值;
若是,则发出警告,
若否,则不执行任何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3)中,所述的对所述第二母线进行投入卸载的步骤包括:
获取第一母线的电流值以及第二母线的电流值并基于所述第一母线的电流值以及第二母线的电流值判定是否对所述第一母线的Ⅰ段线路进行卸载;
若第一母线的电流值以及第二母线的电流值之和小于第二母线电流预设值,则断开所述第二母线的开关后闭合母联母线的开关后不执行任何操作;
若第一母线的电流值以及第二母线的电流值之和大于第二母线电流预设值,则对所述第二母线的Ⅰ段线路进行卸载,断开所述第二母线的开关后闭合母联母线的开关;
重新获取第一母线的电流值以及第二母线的电流值并基于所述第一母线的电流值以及第二母线的电流值判定是否对所述第二母线的Ⅱ段线路进行卸载;
若重新获取的第一母线的电流值以及第二母线的电流值之和小于第二母线电流预设值,则不执行任何操作;
若重新获取的第一母线的电流值以及第二母线的电流值之和大于第二母线电流预设值,则对所述第二母线的Ⅱ段段线路进行卸载;
再次获取第一母线的电流值以及第二母线的电流值并基于所述第一母线的电流值以及第二母线的电流值判定是否警告;
若再次获取的第一母线的电流值以及第二母线的电流值之和大于所述第二母线电流预设值,则发出警告;
若再次获取的第一母线的电流值以及第二母线的电流值之和小于第二母线电流预设值,则不进行任何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7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对所述第二母线的Ⅰ段线路进行卸载的步骤包括:发送第二母线Ⅰ段线路负荷卸载指令,并将所述第二母线Ⅰ段线路负荷卸载指令利用CAN总线的方式通过所述第二母线适配器传输至所述第二母线Ⅰ段线路负荷卸载模块,以使所述第二母线Ⅰ段线路负荷卸载模块驱动外部继电器工作对第二母线的Ⅰ段线路进行卸载;
所述的对所述第二母线的Ⅱ段线路进行卸载的步骤包括:发送第二母线Ⅱ段线路负荷卸载指令,并将所述第二母线Ⅱ段线路负荷卸载指令利用CAN总线的方式通过所述第二母线适配器传输至所述第二母线Ⅱ段线路负荷卸载模块,以使所述第二母线Ⅱ段线路负荷卸载模块驱动外部继电器工作对第一母线的Ⅱ段线路进行卸载;
所述的断开所述第二母线的开关后闭合母联母线的开关的步骤包括:发送第二母线开关断开指令,并通过CAN总线传输至所述第二总线适配器以使所述第二母线的开关断开;
发送母联母线开关闭合指令,并通过CAN总线传输至所述母联母线适配器以使所述母联母线的开关闭合。
CN201911321142.7A 2019-12-19 2019-12-19 双母线负荷卸载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109577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21142.7A CN110957730A (zh) 2019-12-19 2019-12-19 双母线负荷卸载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21142.7A CN110957730A (zh) 2019-12-19 2019-12-19 双母线负荷卸载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57730A true CN110957730A (zh) 2020-04-03

Family

ID=699829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21142.7A Pending CN110957730A (zh) 2019-12-19 2019-12-19 双母线负荷卸载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57730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97117A (zh) * 2014-06-10 2014-08-20 国家电网公司 智能联切负荷备自投装置
CN105337287A (zh) * 2015-11-16 2016-02-17 上海电机学院 一种用电负荷部分卸载方法及系统
CN110460047A (zh) * 2019-08-15 2019-11-15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核动力船舶中压交流系统的电源切换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97117A (zh) * 2014-06-10 2014-08-20 国家电网公司 智能联切负荷备自投装置
CN105337287A (zh) * 2015-11-16 2016-02-17 上海电机学院 一种用电负荷部分卸载方法及系统
CN110460047A (zh) * 2019-08-15 2019-11-15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核动力船舶中压交流系统的电源切换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陈锡良 等: "负荷卸载在民用建筑电源转换系统中的应用", 建筑电气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41739B2 (en) Process bus associated protective control system, merging unit, and calculation device
CN1848582B (zh) 用于自动相位校正的具有开关输出的电网监控继电器
CN111555433B (zh) 直流系统的母联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0460025B (zh) 快速解环方法及其装置
CN107359688A (zh) 供电设备的故障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4123500A (zh) 一种电源信号系统及其切换控制方法
CN107677930B (zh) 一种ups直流母线熔断器状态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0932395B (zh) 一种低压智能备自投的通信系统
CN101860075A (zh) 三电源自动切换装置
CN110957730A (zh) 双母线负荷卸载系统及方法
CN202696130U (zh) 交流站控母线分裂闭锁单极逻辑电路
CN115036593A (zh) 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系统单元以及电池系统
CN202997683U (zh) 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装置控制器
EP2903129B1 (en) Multi-type and multi-mode automatic transfer switch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of
CN113852184A (zh) 一种防误动备用电源自投装置及方法
CN104953697B (zh) 链式电网备自投方法
CN100558136C (zh) 一种配套使用的通信单板、系统及其电源切换方法
CN112039083B (zh) 一种跨旁路母线负荷转移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4614451B (zh) 站域层远后备保护方法、保护装置和层次化继电保护系统
CN111474977B (zh) 一种高压直流断路器供能系统的功率自适应装置及方法
CN216390588U (zh) 一种双直流系统控制电路
CN210608533U (zh) 一种直流电源反接检测装置
CN220421644U (zh) 电源系统
CN215120255U (zh) 自切换的双向直流导通装置
CN102570341B (zh) 配电柜的监控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40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