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56032A - 模型与模型的对量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模型与模型的对量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56032A
CN110956032A CN201911225304.7A CN201911225304A CN110956032A CN 110956032 A CN110956032 A CN 110956032A CN 201911225304 A CN201911225304 A CN 201911225304A CN 110956032 A CN110956032 A CN 1109560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l
settings
engineering
consistent
establis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2530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56032B (zh
Inventor
张卓
孙栋栋
严一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lod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lod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lod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lod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2530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560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560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560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560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560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8Constru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模型与模型的对量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在同一界面中加载第一模型与第二模型;检查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的模型设置是否一致;若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的模型设置一致,建立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之间模型工程量的对应关系;根据所述模型工程量的对应关系,收集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分别对应的模型工程量信息;根据所述模型工程量信息进行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的对量,生成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的对量报表。

Description

模型与模型的对量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型与模型的对量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工程计量都已经抛弃了手工算量,转而利用计算机进行算量,这样不仅大大提高了算量效率,而且构件的建筑模型还可以在实际建筑过程中参与。在建筑过程的某些环节中,比如对标阶段、竣工结算阶段、甚至建模能力培养阶段等,都需要针对模型与模型进行对量。
相关技术中,采用二维或者三维建模软件完成建模、汇总后,两个工程相互独立,通过两个工程之间的来回切换,进行模型与模型的对量。在进行模型与模型的对量过程中,一条一条的查找、比对需要针对两个工程同时进行操作,操作繁琐、、工作量大、耗时长。
发明内容
鉴于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部分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模型与模型的对量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模型与模型的对量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同一界面中加载第一模型与第二模型;
检查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的模型设置是否一致;
若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的模型设置一致,建立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之间模型工程量的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模型工程量的对应关系,收集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分别对应的模型工程量信息;
根据所述模型工程量信息进行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的对量,生成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的对量报表。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模型设置至少包括下述之一:计算规则、楼层设置、计算设置或其它设置。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若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的模型设置一致,建立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之间模型工程量的对应关系,包括:
若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的模型设置一致,获取预设对量模板库中的目标对量模板;
针对所述目标对量模板进行设置,建立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之间模型工程量的对应关系。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的对量存在量差,通过选择单元格反查到对应模型位置,利用量差分析,定位量差产生的原因进行展示。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量差产生的原因,对对应模型进行编辑,生成模型对量记录。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型与模型的对量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模型加载模块,用于在同一界面中加载第一模型与第二模型;
检查模块,用于检查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的模型设置是否一致;
关系建立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的模型设置一致,建立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之间模型工程量的对应关系;
信息收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模型工程量的对应关系,收集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分别对应的模型工程量信息;
模型对量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模型工程量信息进行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的对量,生成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的对量报表。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模型设置至少包括下述之一:计算规则、楼层设置、计算设置或其它设置。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关系建立模块具体用于:
若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的模型设置一致,获取预设对量模板库中的目标对量模板;
针对所述目标对量模板进行设置,建立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之间模型工程量的对应关系。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前述的模型与模型的对量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模型与模型的对量程序,以实现前述的模型与模型的对量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同一界面中加载第一模型与第二模型,检查第一模型与第二模型的模型设置是否一致,若第一模型与第二模型的模型设置一致,建立第一模型与第二模型之间模型工程量的对应关系,根据模型工程量的对应关系,收集第一模型与第二模型分别对应的模型工程量信息,根据模型工程量信息进行第一模型与第二模型的对量,操作较为简单,缩小工作量,耗时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实施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模型与模型的对量方法的实施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在同一界面记载第一模型与第二模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模型设置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计算规则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楼层设置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计算设置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其它设置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对量模板窗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属性匹配窗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模型与模型的对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便于对本发明实施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型与模型的对量方法的实施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1,在同一界面中加载第一模型与第二模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需要进行对量的第一模型与第二模型,在同一界面中加载第一模型与第二模型。其中,在同一界面中,可以以左右视图的形式加载第一模型与第二模型,如图2所示。
对于第一模型与第二模型,模型的工程设置,二次编辑,汇总工程量等不能同时进行,同一时刻只能对一个模型进行操作,通过单击相应模型视图来进选择模型为激活模型。
另外,对于第一模型与第二模型,可以设置定位点,建立第一模型与第二模型之间的三维模型关系,操作第一模型与第二模型中任一模型,另外的模型会联动之对应的模型位置。
S102,检查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的模型设置是否一致;
对于加载的第一模型与第二模型,检查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的模型设置是否一致。其中,所述模型设置至少包括下述之一:计算规则、楼层设置、计算设置或其它设置,比如如图3所示。
1、计算规则:计算规则主要指的是工程量清单规则,检测第一模型与第二模型之间的工程量清单规则是否一致。比如工程量清单规则有两种2008和2013如图4所示。
2、楼层设置:检测对量的第一模型与第二模型之间楼层设置是否一致,并根据楼层层高建立楼层匹配关系,对于夹层和标准层,也会根据层高进行拆分匹配,例如如图5所示。
3、计算设置:主要是工程算量中的计量规则设置,每个专业计算设置规则不同,例如排水专业的支架个数计算方式,接头间距计算设置值,通头拆分规则等,计算设置检查就是将对比模型工程中的会导致量差的差异项已界面形式展示给用户,用户修改完差异项后可以直接在界面上,汇总相应模型工程的工程量以保证对量准确,例如如图6所示。
4、其它设置:包含支架间距设置,风管材质厚度设置,管道材质规格设置几项的检查,软件界面只显示差异项方便用检查修改,修改后可对修改设置的模型工程进行汇总计算重新计算工程量,例如如图7所示。
S103,若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的模型设置一致,建立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之间模型工程量的对应关系;
对于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的模型设置的检查,如果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的模型设置一致,可以建立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之间模型工程量的对应关系。
其中,若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的模型设置一致,获取预设对量模板库中的目标对量模板;针对所述目标对量模板进行设置,建立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之间模型工程量的对应关系。
意味着,对于第一模型与第二模型之间模型工程量的对应关系,通过对量模板来实现,对量模板其实就是收集工程量信息的一套规则。比如第一模型的卫生器具构件其类型属性有3种“台式洗脸盆”、“柜式洗脸盆”、“柱式洗脸盆”,,第二模型的卫生器具构件的类型属性也有4种“台式洗脸盆1”、“台式洗脸盆2”、“柜式洗脸盆”、“柱式洗脸盆”,这里需要根据一定的规则来将第一模型的卫生器具类型为台式洗脸盆的工程量,和第二模型卫生器具类型为“台式洗脸盆1”、“台式洗脸盆2”的工程量进行对应。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对量模板可以由用户来自行设置相应的规则。
对于目标对量模板的设置:其窗体结构可以如图8所示,对于对量模板库,每个专业都默认的四个对量目标,分别是:点式,线式,全专业,系统工程量,这些对量模板是通过需求调研用户实际对量过程中应用的一套对量规则;
另外,对于目标对量模板的设置,可以提供新建和删除,默认的对量模板不能删除但是可以编辑,工程中配置的对量模板是系统级别记忆的,这样不用用户每次重新建立对象模板;
如果默认4个对量模板不支持用户要求,用户可编辑此4个对量模板,也可以自己新建响应的对量模板来进行对量;
选中相应的对量模板(即目标对象目标),后面的构件类型,属性分类,报表设置窗体联动刷新到对应的模板信息。
构件类型:显示对量的模型工程中有量的构件类型,可通过勾选项选择需要对量的构件,选中构件类型,属性分类窗体显示相应构件的属性
属性分类:在此显示构件属性,用于区分相同构件的工程量分类,用户可移动相应的构件属性到报表设置器的分组节点下
报表设置:每个模板有两个表,一个总量表,一个分量表,总量表和分量表对应相应的对量报表显示样式,如:总量表设置第一级节点显示报表名称,第二级节点配置的是报表显相应的列名,第三级节点是报表每一列显示相应构件的属性信息,这样用户就可配置每个专业每个构件的工程量分类收集条件
报表设置:有新件组(即对量报表列),删除组,上移,下移功能。
基于上述对目标对量模板的设置,可以建立第一模型与第二模型之间模型工程量的对应关系。比如对量模板总量表中卫生器具构件在的项目名称组中包含类型,系统类型属性,需要为第一模型的卫生器具的名称,类型属性与第一模型中的卫生器具的类型,系统类型属性建立对应关系,因为构件中的属性是用户可以编辑的可能同一样的东西描述不同。属性匹配窗体结构如下图9所示。
属性匹配规则:属性匹配只是匹配用户在对量模板中设置的各个构件的属性,属性匹配是工程级别记忆;首先会根据对量工程对中构件的实际属性进行精确匹配,并将匹配结果用界面进行展示,对没有匹配的属性会进行颜色标注提示用户进行手动匹配;属性匹配允许多对一,和一对多。
S103,根据所述模型工程量的对应关系,收集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分别对应的模型工程量信息;
根据上述目标对量目标的设置以及属性的对应关系,可以建立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之间模型工程量的对应关系,进而根据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之间模型工程量的对应关系,收集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分别对应的模型工程量信息。
S104,根据所述模型工程量信息进行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的对量,生成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的对量报表。
根据第一模型与第二模型分别对应的模型工程量信息,进行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的对量,生成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的对量报表。
对于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的对量报表分为:对量模板库、工程量过滤、对量报表视图显示、对量报表反查。
对量模板库:模板库中的模板与用户在设置对量模板中一一对应,切换相应模板,则按照模板重新收集当前第一模型与第二模型的工程量信息并按模板生成对量报表;
对量报表显示:按照模板库配置的显示,并将第一模型与第二模型的工程量信息进行量差,量差率分析显示,并提供设置每一个工程量信息的审定值设置,及备注。
工程量过滤:通过设置过滤条件,用户可以查看量差或者量差率大于设置值报表工程量,过滤掉那些不需要关注的已匹配的工程量信息。
对量报表反查:可以单击产生量差的工程量单元格进行反查,反查会定位到相应的模型三维模型上。
用户通过报表发现某一条目的工程量存在量差,需要确定原因时,可以通过双击单元格反查到对应模型位置,再借助量差分析,帮助用户快速定位量差原因。
量差原因分析:
1、判断反查第一模型与第二模型的工程量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无量差;
2、先根据模型位置,分析出由于位置差异造成的量差原因(如模型缺失、模型重叠等);
3、再对比计算相关的设置、属性是否一致。按照对计算结果影响由大到小排序,进行逐一排查,最终得到量差原因。(如:计算设置不同、规格型号不同、倍数属性不同等);
4、将分析结果以表格形式呈现给用户,A模型ID,B模型ID,量差,量差原因。
基于上述,如果确定量差原因之后,需要修改模型,来完善达成一致。比如通过量差原因分析第一模型中缺少一个设备,用户需要在第一模型中,重新绘制一个设备,此时会自动生成一条对量记录,用来记录该操作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具体采用观察智模式实现,用户对模型进行相应增加、删除、修改等操作时,会自动发送通知,根据通知类型(增加、删除、修改等操作),生成对应的关键字,再将模型类型、模型ID、时间、楼层等数据收集起来,生成一条对量记录。
在对上述第一模型与第二模型对量完成之后,可以最终将第一模型与第二模型以工程对的方式保存,并对对量报表、对量记录等进行导出,作为输出文档。
相对于方法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模型与模型的对量装置的实施例,如图10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数量确定模块510、模型生成模块520、第一创建模块530、第二创建模块540、图层渲染模块550。
模型加载模块1000,用于在同一界面中加载第一模型与第二模型;
检查模块1010,用于检查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的模型设置是否一致;
关系建立模块1020,用于若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的模型设置一致,建立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之间模型工程量的对应关系;
信息收集模块1030,用于根据所述模型工程量的对应关系,收集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分别对应的模型工程量信息;
模型对量模块1040,用于根据所述模型工程量信息进行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的对量,生成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的对量报表。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模型设置至少包括下述之一:计算规则、楼层设置、计算设置或其它设置。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关系建立模块1020具体用于:
若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的模型设置一致,获取预设对量模板库中的目标对量模板;
针对所述目标对量模板进行设置,建立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之间模型工程量的对应关系。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11所述的电子设备11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101、存储器1102、至少一个网络接口1104和其他用户接口1103。移动终端11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1105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1105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1105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11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1105。
其中,用户接口1103可以包括显示器、键盘或者点击设备(例如,鼠标,轨迹球(trackball)、触感板或者触摸屏等。
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存储器110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DataRateSDRAM,DDR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RAM,DRRAM)。本文描述的存储器1102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1102存储了如下的元素,可执行单元或者数据结构,或者他们的子集,或者他们的扩展集:操作系统11021和应用程序11022。
其中,操作系统11021,包含各种系统程序,例如框架层、核心库层、驱动层等,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应用程序11022,包含各种应用程序,例如媒体播放器(MediaPlayer)、浏览器(Browser)等,用于实现各种应用业务。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法的程序可以包含在应用程序11022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调用存储器1102存储的程序或指令,具体的,可以是应用程序11022中存储的程序或指令,处理器1101用于执行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步骤,例如包括:在同一界面中加载第一模型与第二模型;检查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的模型设置是否一致;若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的模型设置一致,建立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之间模型工程量的对应关系;根据所述模型工程量的对应关系,收集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分别对应的模型工程量信息;根据所述模型工程量信息进行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的对量,生成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的对量报表。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1101中,或者由处理器1101实现。处理器110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110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11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单元组合执行完成。软件单元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1102,处理器1101读取存储器1102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的是,本文描述的这些实施例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码或其组合来实现。对于硬件实现,处理单元可以实现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s,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ing,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evice,DSPD)、可编程逻辑设备(ProgrammableLogicDevice,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FPGA)、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用于执行本申请所述功能的其它电子单元或其组合中。
对于软件实现,可通过执行本文所述功能的单元来实现本文所述的技术。软件代码可存储在存储器中并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可以在处理器中或在处理器外部实现。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可以是如图11中所述的电子设备,可执行如图1中模型与模型的对量方法的所有步骤,进而实现图1所述模型与模型的对量方法的技术效果,具体请参照图1相关描述,为简洁描述,在此不作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这里的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其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存储器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只读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硬盘或固态硬盘;存储器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当存储介质中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在模型与模型的对量设备侧执行的模型与模型的对量方法。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模型与模型的对量程序,以实现以下在模型与模型的对量设备侧执行的模型与模型的对量方法的步骤:
在同一界面中加载第一模型与第二模型;检查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的模型设置是否一致;若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的模型设置一致,建立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之间模型工程量的对应关系;根据所述模型工程量的对应关系,收集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分别对应的模型工程量信息;根据所述模型工程量信息进行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的对量,生成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的对量报表。
专业人员应该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模型与模型的对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同一界面中加载第一模型与第二模型;
检查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的模型设置是否一致;
若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的模型设置一致,建立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之间模型工程量的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模型工程量的对应关系,收集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分别对应的模型工程量信息;
根据所述模型工程量信息进行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的对量,生成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的对量报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设置至少包括下述之一:计算规则、楼层设置、计算设置或其它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的模型设置一致,建立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之间模型工程量的对应关系,包括:
若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的模型设置一致,获取预设对量模板库中的目标对量模板;
针对所述目标对量模板进行设置,建立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之间模型工程量的对应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的对量存在量差,通过选择单元格反查到对应模型位置,利用量差分析,定位量差产生的原因进行展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量差产生的原因,对对应模型进行编辑,生成模型对量记录。
6.一种模型与模型的对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模型加载模块,用于在同一界面中加载第一模型与第二模型;
检查模块,用于检查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的模型设置是否一致;
关系建立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的模型设置一致,建立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之间模型工程量的对应关系;
信息收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模型工程量的对应关系,收集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分别对应的模型工程量信息;
模型对量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模型工程量信息进行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的对量,生成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的对量报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设置至少包括下述之一:计算规则、楼层设置、计算设置或其它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关系建立模块具体用于:
若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的模型设置一致,获取预设对量模板库中的目标对量模板;
针对所述目标对量模板进行设置,建立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之间模型工程量的对应关系。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模型与模型的对量程序,以实现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型与模型的对量方法。
1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型与模型的对量方法。
CN201911225304.7A 2019-12-04 2019-12-04 模型与模型的对量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Active CN1109560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25304.7A CN110956032B (zh) 2019-12-04 2019-12-04 模型与模型的对量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25304.7A CN110956032B (zh) 2019-12-04 2019-12-04 模型与模型的对量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56032A true CN110956032A (zh) 2020-04-03
CN110956032B CN110956032B (zh) 2023-06-27

Family

ID=69979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25304.7A Active CN110956032B (zh) 2019-12-04 2019-12-04 模型与模型的对量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5603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83475A (zh) * 2021-03-02 2021-06-01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模型对量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94024A (zh) * 2010-07-15 2010-11-24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模型库的模型元素一致性保障方法
US20140164072A1 (en) * 2012-12-06 2014-06-12 Solibri,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Quantified Quality Analysis and Benchmarking for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CN105354396A (zh) * 2015-12-04 2016-02-24 山东山大华天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不同软件协同建模的几何比对方法
CN106845925A (zh) * 2016-12-26 2017-06-13 钟炜 基于bim快速算量和项目云端协同平台的工程对量方法
CN107679310A (zh) * 2017-09-26 2018-02-09 华北电力大学 基于bim和图像叠合技术的工程实时进度三维立体展示方法
CN107729673A (zh) * 2017-10-30 2018-02-23 中建三局第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bim的道路桥梁实景模型分析方法、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08090284A (zh) * 2017-12-19 2018-05-29 建基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基于激光扫描建模逆向工程技术在施工监理中的应用
CN108694158A (zh) * 2017-04-08 2018-10-23 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检查bim模型文件是否变化的方法
CN109800502A (zh) * 2019-01-17 2019-05-24 重庆交通大学 一种区域标记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046364A (zh) * 2018-01-16 2019-07-23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量计算方法
CN110287519A (zh) * 2019-05-14 2019-09-27 深圳大学 一种集成bim的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监测方法及系统
US20190347783A1 (en) * 2018-05-14 2019-11-14 Sri International Computer aided inspection system and methods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94024A (zh) * 2010-07-15 2010-11-24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模型库的模型元素一致性保障方法
US20140164072A1 (en) * 2012-12-06 2014-06-12 Solibri,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Quantified Quality Analysis and Benchmarking for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CN105354396A (zh) * 2015-12-04 2016-02-24 山东山大华天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不同软件协同建模的几何比对方法
CN106845925A (zh) * 2016-12-26 2017-06-13 钟炜 基于bim快速算量和项目云端协同平台的工程对量方法
CN108694158A (zh) * 2017-04-08 2018-10-23 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检查bim模型文件是否变化的方法
CN107679310A (zh) * 2017-09-26 2018-02-09 华北电力大学 基于bim和图像叠合技术的工程实时进度三维立体展示方法
CN107729673A (zh) * 2017-10-30 2018-02-23 中建三局第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bim的道路桥梁实景模型分析方法、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08090284A (zh) * 2017-12-19 2018-05-29 建基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基于激光扫描建模逆向工程技术在施工监理中的应用
CN110046364A (zh) * 2018-01-16 2019-07-23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量计算方法
US20190347783A1 (en) * 2018-05-14 2019-11-14 Sri International Computer aided inspection system and methods
CN109800502A (zh) * 2019-01-17 2019-05-24 重庆交通大学 一种区域标记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287519A (zh) * 2019-05-14 2019-09-27 深圳大学 一种集成bim的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监测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83475A (zh) * 2021-03-02 2021-06-01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模型对量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883475B (zh) * 2021-03-02 2024-04-12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模型对量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56032B (zh) 2023-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30554B (zh) 基于任务模型的数据成果信息质量智能检测方法和系统
Akanbi et al. Data-driven reverse engineering algorithm development method for developing interoperable quantity takeoff algorithms using IFC-based BIM
CN110990274B (zh) 一种生成测试案例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hen et al. Naming objects in BIM: A convention and a semiautomatic approach
US8001552B1 (en) Model merger using an export map
Arrotéia et al. BIM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in different lifecycle phases: a review exploring the technology, people, and process BIM categories
CN110956032A (zh) 模型与模型的对量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09344050B (zh) 一种基于结构树的接口参数分析方法及装置
Sattler et al. A query-based framework to improve BIM multi-domain collaboration
Ho et al. A Framework for automatic function point counting from source code
Silva et al. BIM software plug-ins: an alternative to optimize design proces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erformance and sustainability
US20210103864A1 (en) Comput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Creation and Management of an Inspection and Test Plan for a Construction Project
CN111966431A (zh) 一种应用于实验室管理系统的计算公式自定义方法
JP2021105866A (ja) プログラム開発支援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開発支援方法
Monejo et al. Assessment of the Adoption of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ling (BIM) in the Nigerian Construction Industry
CN112487022B (zh) 关联数据的采集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Dupuis et al. Analyzing BIM Interoperability for LCA Purposes
Oskar Measuring and extracting data from a BIM model
JP5229170B2 (ja) ソフトウェア更新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Arrotéia et al. OCCUPATIONAL SAFETY IN A CONSTRUCTION ALLIANCE PROJECT: FINDINGS FROM A LARGE-SCALE FINNISH LIGHT-RAIL PROJECT BIM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IN DIFFERENT LIFE CYCLE PHASES: A REVIEW EXPLORING THE TECHNOLOGY, PEOPLE, AND PROCESS BIM CATEGORIES.
WO2024109959A1 (zh) 廊道桥架及支架三维自动化设计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CN113238964A (zh) 测试用例集合生成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15145538A1 (ja) プログラム図作成装置、プログラム図作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図作成プログラム
Garagnani Digital Renovation: BIM for the Built Environment
US20220383215A1 (en) Management device, management method, and management progra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