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49264A - 车辆及车载式雨伞容纳箱 - Google Patents

车辆及车载式雨伞容纳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49264A
CN110949264A CN201811130014.XA CN201811130014A CN110949264A CN 110949264 A CN110949264 A CN 110949264A CN 201811130014 A CN201811130014 A CN 201811130014A CN 110949264 A CN110949264 A CN 1109492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umbrella
device main
main body
guide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3001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锦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Pateo Network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Pateo Network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Pateo Network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Pateo Network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3001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49264A/zh
Publication of CN1109492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492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7/00Stowing or holding appliances inside vehicle primarily intended for personal property smaller than suit-cases, e.g. travelling articles, or maps
    • B60R7/08Disposition of racks, clips, holders, containers or the like for supporting specific articles
    • B60R7/12Disposition of racks, clips, holders, containers or the like for supporting specific articles for supporting umbrell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及车载式雨伞容纳箱,所述车载式雨伞容纳箱包括装置主体、箱体结构和防水防潮结构,所述装置主体用于与车辆相连接,所述箱体结构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上,用于形成容纳雨伞物品的容纳空间,所述防水防潮结构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用于对进入所述容纳空间的水分进行处理。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能够提供便捷的空间给用户摆放雨具,可以避免雨具影响车辆的行车环境,而且通过防水防潮的方式方便用户存放,便于用户整理车辆空间,改善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车辆及车载式雨伞容纳箱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载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式雨伞容纳箱,以及应用所述车载式雨伞容纳箱的车辆。
背景技术
伴随着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也越来越高,汽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出行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人们对汽车的舒适性、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挑剔。
很多时候,车辆上或多或少都会备放着雨伞等雨具,以避免突然下雨或者太阳暴晒时带来的麻烦。然而,有时候雨伞是湿的,放在车里非常不便,而且会影响车辆内的湿度,导致其他物品生锈或者腐烂。
虽然有些用户可以把伞放到手套箱或者扶手箱,但是,现有的手套箱、扶手箱功能都比较单一,一般是只有一个公共的容纳空间,东西放进去之后混乱不堪,当用户需要寻找其中的物品时,需要翻遍整个箱体,给用户带来不便。而且假如伞是湿的,则完全无法放进箱内,影响使用。
针对现有技术的多方面不足,本申请的发明人经过深入研究,提出一种车辆及车载式雨伞容纳箱。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及车载式雨伞容纳箱,能够提供便捷的空间给用户摆放雨具,可以避免雨具影响车辆的行车环境,而且通过防水防潮的方式方便用户存放,便于用户整理车辆空间,改善用户体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车载式雨伞容纳箱,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车载式雨伞容纳箱包括:
装置主体,用于与车辆相连接;
箱体结构,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上,用于形成容纳雨伞物品的容纳空间;
防水防潮结构,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用于对进入所述容纳空间的水分进行处理。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防水防潮结构为与车辆外部连接贯通的引水槽。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引水槽可实现所述容纳空间与车辆外部空气交互流通。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防水防潮结构为连接至车载空调风口的通风道。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车载式雨伞容纳箱还包括:
调节结构,用于调整所述箱体结构,以调节所述容纳空间的尺寸大小进而适应不同尺寸的雨伞物品。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车载式雨伞容纳箱还包括:
导轨,设置于所述车辆上,所述导轨与所述装置主体之间导向连接,以使装置主体可沿所述导轨双向运动;
限位结构,设置于所述导轨上,用于限制所述装置主体的运动范围;
其中,所述导轨为直线状或弧形状,用于引导所述装置主体作不同的轨迹运动。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导轨为直线状时,引导所述装置主体作远离所述车辆的方向运动,并通过所述限位结构限定位置后,所述装置主体和所述车辆之间呈抽屉状展示,以展开或隐藏所述容纳空间。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车载式雨伞容纳箱还包括:
定位柱,与所述车辆固定转动连接;
摆杆,所述摆杆一端与所述定位柱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装置主体固定连接,实现所述装置主体绕所述定位柱往复摆动,以展开或隐藏所述容纳空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辆,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车辆配置有上述的车载式雨伞容纳箱。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车载式雨伞容纳箱为多个并对应可拆卸式安装在车辆的车门、扶手箱或座椅靠背位置,以方便不同座位的乘客摆放雨伞物品。
本申请车辆及车载式雨伞容纳箱,所述车载式雨伞容纳箱包括装置主体、箱体结构和防水防潮结构,所述装置主体用于与车辆相连接,所述箱体结构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上,用于形成容纳雨伞物品的容纳空间,所述防水防潮结构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用于对进入所述容纳空间的水分进行处理。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能够提供便捷的空间给用户摆放雨具,可以避免雨具影响车辆的行车环境,而且通过防水防潮的方式方便用户存放,便于用户整理车辆空间,改善用户体验。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车载式雨伞容纳箱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为便于理解,图中标号13所示虚线部分为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申请为达成预定申请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申请详细说明如下。
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申请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效果得以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申请加以限制。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车载式雨伞容纳箱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为便于理解,图中标号13所示虚线部分为内部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车载式雨伞容纳箱包括装置主体11、箱体结构12和防水防潮结构13。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方式的装置主体11优选地采用防水防潮材料制得,防水涂料可以以纯丙烯酸聚合物乳液为基料,加入其他添加剂而制得的单组份水乳型防水涂料,比如采用丙烯酸等。通过这种方式,本实施方式防水涂料经固化后形成的防水薄膜具有一定的延伸性、弹塑性、抗裂性、抗渗性及耐候性,能起到防水、防渗和保护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所述装置主体11用于与车辆相连接,所述箱体结构12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11上,用于形成容纳雨伞物品的容纳空间,所述防水防潮结构13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用于对进入所述容纳空间的水分进行处理。
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所述装置主体11与车辆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是可拆卸式,比如可以为采用卡合的方式、或者螺钉螺母的配合方式,还可以是一体成型。
此外,本实施方式所述装置主体11的外型可以为类似门把手的圆弧状,以供同步作为门把手的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所述箱体结构12可以包括盖合的盖子,以实现防尘或者更加美观。
如图1所示,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本申请的所述防水防潮结构13可以为与车辆外部连接贯通的引水槽。其中,引水槽可以一条、两条或者更多条。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所述引水槽可实现所述容纳空间与车辆外部空气交互流通。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选择增加防尘棉,以避免车辆外部的空气把其他杂物吹进车辆内。
值得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水防潮结构13为连接至车载空调风口的通风道。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利用空调风口实现对容纳空间的风干作用。
不难理解的是,雨具有不同的形状和尺寸,为解决这种问题,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车载式雨伞容纳箱还可以包括调节结构,用于调整所述箱体结构12,以调节所述容纳空间的尺寸大小进而适应不同尺寸的雨伞物品。其中,其可以改变容纳空间的长度或者宽度。
值得一提的是,为便于管理,可以控制车载式雨伞容纳箱的开关,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车载式雨伞容纳箱还可以包括导轨和限位结构。所述导轨设置于所述车辆上,所述导轨与所述装置主体11之间导向连接,以使装置主体11可沿所述导轨双向运动;所述限位结构设置于所述导轨上,用于限制所述装置主体11的运动范围。
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所述导轨为直线状或弧形状,用于引导所述装置主体11作不同的轨迹运动。
不难理解的是,所述导轨为直线状时,可以引导所述装置主体11作远离所述车辆的方向运动,并通过所述限位结构限定位置后,所述装置主体11和所述车辆之间呈抽屉状展示,以展开或隐藏所述容纳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为便于管理,可以控制车载式雨伞容纳箱的开关,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车载式雨伞容纳箱还可以包括定位柱和摆杆。所述定位柱与所述车辆固定转动连接;所述摆杆一端与所述定位柱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装置主体11固定连接,实现所述装置主体11绕所述定位柱往复摆动,以展开或隐藏所述容纳空间。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在车载式雨伞容纳箱上设置拉手结构,以便手动开启容纳空间。
为便于识别或供乘客使用,本实施方式还可以在车载式雨伞容纳箱上设置灯光提示标志/或者其他标志的方式。
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能够提供便捷的空间给用户摆放雨具,可以避免雨具影响车辆的行车环境,而且通过防水防潮的方式方便用户存放,便于用户整理车辆空间,改善用户体验。
请继续参阅图1,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辆,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车辆配置有图1及其实施方式所述的车载式雨伞容纳箱,另外还可以配置车机设备等。其中,所述车机设备可以通过网络与其他车辆相连接,也可以组建车联网网络或者与云服务器进行连接。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所述车载式雨伞容纳箱为多个并对应可拆卸式安装在车辆的车门、扶手箱或座椅靠背位置,以方便不同座位的乘客摆放雨伞物品。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车载式雨伞容纳箱包括装置主体11、箱体结构12和防水防潮结构13。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方式的装置主体11优选地采用防水防潮材料制得,防水涂料可以以纯丙烯酸聚合物乳液为基料,加入其他添加剂而制得的单组份水乳型防水涂料,比如采用丙烯酸等。通过这种方式,本实施方式防水涂料经固化后形成的防水薄膜具有一定的延伸性、弹塑性、抗裂性、抗渗性及耐候性,能起到防水、防渗和保护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所述装置主体11用于与车辆相连接,所述箱体结构12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11上,用于形成容纳雨伞物品的容纳空间,所述防水防潮结构13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用于对进入所述容纳空间的水分进行处理。
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所述装置主体11与车辆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是可拆卸式,比如可以为采用卡合的方式、或者螺钉螺母的配合方式,还可以是一体成型。
此外,本实施方式所述装置主体11的外型可以为类似门把手的圆弧状,以供同步作为门把手的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所述箱体结构12可以包括盖合的盖子,以实现防尘或者更加美观。
如图1所示,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本申请的所述防水防潮结构13可以为与车辆外部连接贯通的引水槽。其中,引水槽可以一条、两条或者更多条。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所述引水槽可实现所述容纳空间与车辆外部空气交互流通。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选择增加防尘棉,以避免车辆外部的空气把其他杂物吹进车辆内。
值得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水防潮结构13为连接至车载空调风口的通风道。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利用空调风口实现对容纳空间的风干作用。
不难理解的是,雨具有不同的形状和尺寸,为解决这种问题,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车载式雨伞容纳箱还可以包括调节结构,用于调整所述箱体结构12,以调节所述容纳空间的尺寸大小进而适应不同尺寸的雨伞物品。其中,其可以改变容纳空间的长度或者宽度。
值得一提的是,为便于管理,可以控制车载式雨伞容纳箱的开关,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车载式雨伞容纳箱还可以包括导轨和限位结构。所述导轨设置于所述车辆上,所述导轨与所述装置主体11之间导向连接,以使装置主体11可沿所述导轨双向运动;所述限位结构设置于所述导轨上,用于限制所述装置主体11的运动范围。
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所述导轨为直线状或弧形状,用于引导所述装置主体11作不同的轨迹运动。
不难理解的是,所述导轨为直线状时,可以引导所述装置主体11作远离所述车辆的方向运动,并通过所述限位结构限定位置后,所述装置主体11和所述车辆之间呈抽屉状展示,以展开或隐藏所述容纳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为便于管理,可以控制车载式雨伞容纳箱的开关,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车载式雨伞容纳箱还可以包括定位柱和摆杆。所述定位柱与所述车辆固定转动连接;所述摆杆一端与所述定位柱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装置主体11固定连接,实现所述装置主体11绕所述定位柱往复摆动,以展开或隐藏所述容纳空间。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在车载式雨伞容纳箱上设置拉手结构,以便手动开启容纳空间。
为便于识别或供乘客使用,本实施方式还可以在车载式雨伞容纳箱上设置灯光提示标志/或者其他标志的方式。
本实施方式车机设备、车辆可以与云服务器相连接,且均可以采用WIFI技术或5G技术等,比如利用5G车联网网络实现彼此的网络连接,本实施方式所采用的5G技术可以是一个面向场景化的技术,本申请利用5G技术对车辆起到关键的支持作用,其同时实现连接人、连接物或连接车辆,其具体可以采用下述三个典型应用场景组成。
第一个是eMBB(Enhance Mobile Broadband,增强移动宽带),使用户体验速率在0.1~1gpbs,峰值速率在10gbps,流量密度在10Tbps/km2;
第二个超可靠低时延通信,本申请可以实现的主要指标是端到端的时间延迟为ms(毫秒)级别;可靠性接近100%;
第三个是mMTC(海量机器类通信),本申请可以实现的主要指标是连接数密度,每平方公里连接100万个其他终端,10^6/km2。
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利用5G技术的超可靠、低时延时的特点,结合比如雷达和摄像头等就可以给车辆提供显示的能力,可以跟车辆实现互动,同时利用5G技术的交互式感知功能,用户可以对外界环境做一个输出,不光能探测到状态,还可以做一些反馈等。进一步而言,本申请还可以应用到自动驾驶的协同里面,比如车辆编队等。
此外,本申请还可以利用5G技术实现通信增强自动驾驶感知能力,并且可以满足车内乘客对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游戏、电影、移动办公等车载信息娱乐,以及高精度的需求。本申请可以实现厘米级别的3D高精度定位地图的下载量在3~4Gb/km,正常车辆限速120km/h(千米/时)下每秒钟地图的数据量为90Mbps~120Mbps(兆比特每秒),同时还可以支持融合车载传感器信息的局部地图实时重构,以及危险态势建模与分析等。
在本申请中,上述车机设备可以使用到具备车辆TBOX的车辆系统中,其还可以连接到车辆的CAN总线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CAN可以包括三条网络通道CAN_1、CAN_2和CAN_3,车辆还可以设置一条以太网网络通道,其中三条CAN网络通道可以通过两个车联网网关与以太网网络通道相连接,举例而言,其中CAN_1网络通道包括混合动力总成系统,其中CAN_2网络通道包括运行保障系统,其中CAN_3网络通道包括电力测功机系统,以太网网络通道包括高级管理系统,所述的高级管理系统包括作为节点连接在以太网网络通道上的人-车-路模拟系统和综合信息采集单元,所述的CAN_1网络通道、CAN_2网络通道与以太网网络通道的车联网网关可以集成在综合信息采集单元中;CAN_3网络通道与以太网网络通道的车联网网关可以集成在人-车-路模拟系统中。
进一步而言,所述的CAN_1网络通道连接的节点有:发动机ECU、电机MCU、电池BMS、自动变速器TCU以及混合动力伸缩连接结构HCU;CAN_2网络通道连接的节点有:台架测控系统、油门传感器组、功率分析仪、瞬时油耗仪、直流电源柜、发动机水温控制系统、发动机机油温度控制系统、电机水温控制系统以及发动机中冷温度控制系统;CAN_3网络通道连接的节点有:电力测功机伸缩连接结构。
优选的所述的CAN_1网络通道的速率为250Kbps,采用J1939协议;CAN_2网络通道的速率为500Kbps,采用CANopen协议;CAN_3网络通道的速率为1Mbps,采用CANopen协议;以太网网络通道的速率为10/100Mbps,采用TCP/IP协议。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车联网网关支持5G技术的5G网络,其还可以配备有IEEE802.3接口、DSPI接口、eSCI接口、CAN接口、MLB接口、LIN接口和/或I2C接口。
在本实施方式中,比如,IEEE802.3接口可以用于连接无线路由器,为整车提供WIFI网络;DSPI(提供者管理器组件)接口用于连接蓝牙适配器和NFC(近距离无线通讯)适配器,可以提供蓝牙连接和NFC连接;eSCI接口用于连接4G/5G模块,与互联网通讯;CAN接口用于连接车辆CAN总线;MLB接口用于连接车内的MOST(面向媒体的系统传输)总线,LIN接口用于连接车内LIN(局域互联网络)总线;IC接口用于连接DSRC(专用短程通讯)模块和指纹识别模块。此外,本申请可以通过采用MPC5668G芯片对各个不同协议进行相互转换,将不同的网络进行融合。
此外,本实施方式车辆TBOX系统(Telematics-BOX),简称车载TBOX或远程信息车载处理器。
本实施方式Telematics为远距离通信的电信(Telecommunications)与信息科学(Informatics)的合成,其定义为通过内置在车辆上的计算机系统、无线通信技术、卫星导航装置、交换文字、语音等信息的互联网技术而提供信息的服务系统。简单的说就通过无线网络将车辆接入互联网(车联网系统),为车主提供驾驶、生活所必需的各种信息。
此外,本实施方式Telematics是无线通信技术、卫星导航系统、网络通信技术和车载电脑的综合,当车辆行驶当中出现故障时,通过无线通信连接云服务器,进行远程车辆诊断,内置在发动机上的计算机可以记录车辆主要部件的状态,并随时为维修人员提供准确的故障位置和原因。通过用户通讯终端接收信息并查看交通地图、路况介绍、交通信息、安全与治安服务以及娱乐信息服务等,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车辆还可以在后座设置电子游戏和网络应用。不难理解,本实施方式通过Telematics提供服务,可以方便用户了解交通信息、临近停车场的车位状况,确认当前位置,还可以与家中的网络服务器连接,及时了解家中的电器运转情况、安全情况以及客人来访情况等等。
本实施方式车辆还可设置ADAS(Advanced Driver Assistant System,先进驾驶辅助系统),其可以利用安装于车辆上的上述各种传感器,在第一时间收集车内外的环境数据,进行静、动态物体的辨识、侦测与追踪等技术上的处理,从而能够让驾驶者在最快的时间察觉可能发生的危险,以引起注意和提高安全性。对应地,本申请ADAS还可以采用雷达、激光和超声波等传感器,可以探测光、热、压力或其它用于监测车辆状态的变量,通常位于车辆的前后保险杠、侧视镜、驾驶杆内部或者挡风玻璃上。不难看出,上述ADAS功能所使用的各种智能硬件,均可以通过以太网链路的方式接入车联网系统实现通信连接、交互。
本实施方式车辆的主机可包括适当的逻辑器件、电路和/或代码以用于实现OSI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开放式通信系统互联参考模型)上面五层的运行和/或功能操作。因此,主机会生成用于网络传输的数据包和/或对这些数据包进行处理,并且还会对从网络接受到的数据包进行处理。同时,主机可通过执行相应指令和/或运行一种或多种应用程序来为本地用户和/或一个或多条远程用户或网络节点提供服务。在本申请的不同实施方式中,主机可采用一种或多种安全协议。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申请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申请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申请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车辆的车载式雨伞容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式雨伞容纳箱包括:
装置主体,用于与车辆相连接;
箱体结构,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上,用于形成容纳雨伞物品的容纳空间;
防水防潮结构,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用于对进入所述容纳空间的水分进行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式雨伞容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防潮结构为与车辆外部连接贯通的引水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式雨伞容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槽可实现所述容纳空间与车辆外部空气交互流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式雨伞容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防潮结构为连接至车载空调风口的通风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式雨伞容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式雨伞容纳箱还包括:
调节结构,用于调整所述箱体结构,以调节所述容纳空间的尺寸大小进而适应不同尺寸的雨伞物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式雨伞容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式雨伞容纳箱还包括:
导轨,设置于所述车辆上,所述导轨与所述装置主体之间导向连接,以使装置主体可沿所述导轨双向运动;
限位结构,设置于所述导轨上,用于限制所述装置主体的运动范围;
其中,所述导轨为直线状或弧形状,用于引导所述装置主体作不同的轨迹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式雨伞容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为直线状时,引导所述装置主体作远离所述车辆的方向运动,并通过所述限位结构限定位置后,所述装置主体和所述车辆之间呈抽屉状展示,以展开或隐藏所述容纳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式雨伞容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式雨伞容纳箱还包括:
定位柱,与所述车辆固定转动连接;
摆杆,所述摆杆一端与所述定位柱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装置主体固定连接,实现所述装置主体绕所述定位柱往复摆动,以展开或隐藏所述容纳空间。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配置有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车载式雨伞容纳箱。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式雨伞容纳箱为多个并对应可拆卸式安装在车辆的车门、扶手箱或座椅靠背位置,以方便不同座位的乘客摆放雨伞物品。
CN201811130014.XA 2018-09-27 2018-09-27 车辆及车载式雨伞容纳箱 Pending CN1109492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30014.XA CN110949264A (zh) 2018-09-27 2018-09-27 车辆及车载式雨伞容纳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30014.XA CN110949264A (zh) 2018-09-27 2018-09-27 车辆及车载式雨伞容纳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49264A true CN110949264A (zh) 2020-04-03

Family

ID=699677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30014.XA Pending CN110949264A (zh) 2018-09-27 2018-09-27 车辆及车载式雨伞容纳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49264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136136A5 (zh) * 1972-04-04 1972-12-22 Perrun Jean
EP0280638A2 (en) * 1987-02-25 1988-08-31 Francisco Javier Aramburu Maiz Portable umbrella support for vehicles
US5800004A (en) * 1994-04-06 1998-09-01 Fischerwerke, Artur Fischer Gmbh & Co., Kg Storage device, especially for umbrellas, for installation in motor vehicles
JP2001114024A (ja) * 1999-10-18 2001-04-24 Shigeru Kawashima 自動車用垂直型傘ケース
EP1798110A1 (de) * 2005-12-14 2007-06-20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Türinnenverkleidung mit Staufach zur Aufbewahrung eines Gegenstands, insbesondere eines Regenschirms
CN203344840U (zh) * 2013-07-08 2013-12-18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手套箱及具有该车载手套箱的车体设备
CN203493332U (zh) * 2013-09-17 2014-03-26 黄石市志云机电科技研究所 一种雨伞放置盒
DE102018102657A1 (de) * 2017-02-09 2018-08-09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Fahrzeugtüranordnung mit einem lagerbehälter, der in längsrichtung verschiebbar ist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136136A5 (zh) * 1972-04-04 1972-12-22 Perrun Jean
EP0280638A2 (en) * 1987-02-25 1988-08-31 Francisco Javier Aramburu Maiz Portable umbrella support for vehicles
US5800004A (en) * 1994-04-06 1998-09-01 Fischerwerke, Artur Fischer Gmbh & Co., Kg Storage device, especially for umbrellas, for installation in motor vehicles
JP2001114024A (ja) * 1999-10-18 2001-04-24 Shigeru Kawashima 自動車用垂直型傘ケース
EP1798110A1 (de) * 2005-12-14 2007-06-20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Türinnenverkleidung mit Staufach zur Aufbewahrung eines Gegenstands, insbesondere eines Regenschirms
CN203344840U (zh) * 2013-07-08 2013-12-18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手套箱及具有该车载手套箱的车体设备
CN203493332U (zh) * 2013-09-17 2014-03-26 黄石市志云机电科技研究所 一种雨伞放置盒
DE102018102657A1 (de) * 2017-02-09 2018-08-09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Fahrzeugtüranordnung mit einem lagerbehälter, der in längsrichtung verschiebbar ist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33589B (zh) 车辆、车机设备及其车机设备导航数据同步方法
CN108923808A (zh) 车辆及其车载终端和语音交互模式主动触发方法
CN110920540B (zh) 车辆、车机设备及其车机设备主题自动调节方法
CN110654332A (zh) 车辆及其车载休憩辅助装置、方法和车机设备
CN111200720A (zh) 车联网平台、车辆远程视频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11907437A (zh) 车辆、车机设备及其车辆停放状态门窗控制方法
CN110654331A (zh) 车辆、车机设备及其车载助手交互方法
CN111311939A (zh) 车辆、车机设备及其红绿灯信息地图显示方法
CN110954127A (zh) 车辆、用户终端及其导航地图主题自动调节方法
CN111311943A (zh) 车辆、车机设备及其信号灯车速优化方法
CN110853384A (zh) 车辆及其基于5g技术的红绿灯车速匹配优化系统、方法
CN110855732A (zh) 车辆及其车载设备和基于5g车联网的远程控制实现方法
CN112017459A (zh) 车辆、车机设备及其信号灯识别的驾驶辅助方法
CN111284325B (zh) 车辆、车机设备及其车辆沿途对象详尽信息显示方法
CN111328042B (zh) 车辆及其设备操作信息显示方法和系统
CN110949264A (zh) 车辆及车载式雨伞容纳箱
CN111660929A (zh) 车辆、车机设备及其基于环境的驾驶控制提示方法
CN111660919A (zh) 车辆、车机设备及其车辆大灯自动调节方法
CN110667493B (zh) 车辆、车机设备及其车辆智能维修保养方法
CN110856323A (zh) 路灯控制方法及车联网平台
CN111038397B (zh) 车辆及车载式智能挂钩
CN110745048B (zh) 车辆及其车载踏板控制装置和车载踏板
CN110853178A (zh) 车辆及其车载监控系统和车载摄像装置
CN112085963A (zh) 车辆、停车管理设备及其停车场推荐方法
CN110654316A (zh) 车辆、车机设备及车载式手套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40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