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46098A - 一种白乌鱼的人工繁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白乌鱼的人工繁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46098A
CN110946098A CN201911374120.7A CN201911374120A CN110946098A CN 110946098 A CN110946098 A CN 110946098A CN 201911374120 A CN201911374120 A CN 201911374120A CN 110946098 A CN110946098 A CN 1109460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sh
water
fry
pond
bree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7412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海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zi Guancang Marine Breeding Farm
Original Assignee
Tongzi Guancang Marine Breeding Farm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zi Guancang Marine Breeding Farm filed Critical Tongzi Guancang Marine Breeding Farm
Priority to CN20191137412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46098A/zh
Publication of CN1109460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460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CARE OF BIRDS, FISHES, INSECTS;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1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fish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CARE OF BIRDS, FISHES, INSECTS;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1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fish
    • A01K61/13Prevention or treatment of fish disea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CARE OF BIRDS, FISHES, INSECTS;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1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fish
    • A01K61/17Hatching, e.g. incuba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白乌鱼的人工繁殖方法,所述方法主要包括建造培育池、亲鱼苗种选择、亲鱼的训养、繁殖和苗种培育。采用本发明所述的人工繁殖方法,根据白乌鱼的生活习性,为其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受精采用自然受精和人工操作相结构,并为受精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大大地提高了受精的成功率;鱼苗的孵化和投放均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保证孵化的成功率和鱼苗的存活率,并能够大幅度增强苗种抗病能力,为人们规模化养殖白乌鱼提供优质的苗种,可满足规模化养殖的需要,从而降低养殖成本,满足市场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白乌鱼的人工繁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白乌鱼的人工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白乌鱼又叫白甲乌鳢(Opniocepnalus argus var Kimnra),俗称白乌棒,隶属鲈形目,鳢科鳢属。白乌鱼是乌鱼的一个变种,白乌鱼多潜伏在水深1 米的浅水处。白乌鱼的生存温度为0~39℃,最适温16~28℃。水温20℃以上时生长较快,水温低于12℃时停止摄食。白乌鱼能耐低氧,在缺氧的水体中亦能生存,白乌鱼一般均能在酸性和碱性的水域中生活。白乌鱼善跃,并常随水流逆行而上。白乌鱼为凶猛肉食性鱼类,但是其营养价值高,尤其是高蛋白质,高微量元素,高氨基酸,低脂肪,符合现代人们的饮食要求,其肉质细嫩,少刺,味道鲜美。同时白乌鱼还是一种滋补珍品,具有极好的药用价值,如生肌活血,祛风治疳、补脾益气、去瘀生新、利水消肿。白乌鱼出肉率高、肉厚色白、红肌较少,无肌间刺,味鲜,一般人群均可食用,作为一种辅助食疗方法。由于白乌鳢体色白,体态优美,具一定观赏价值,因此白乌鳢倍受市场欢迎。
现有人工养殖的鱼苗主要来自渔民打渔捕捞,其鱼种来源方式单一,鱼体机械损伤较为严重,容易感染水霉和产生应激反应,存活率低下。同时。在养殖过程中,白乌鱼病害时常发生,通常会出现小瓜虫、车轮虫和水霉病等病虫,当白乌鱼发生病害时,会给养殖户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开展该品种的人工繁殖方法,增强白乌鱼的抗病能力,开发与推广鱼类养殖品种,发展地域性特色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成活率高、繁殖数量多,为实现规模化养殖、产业化经营提供优良苗种,对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实现人工增殖,推广鱼类养殖品种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和重要意义,具体地说是一种白乌鱼的人工繁殖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白乌鱼的人工繁殖方法,所述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建造培育池:选择在水源好的河流附近构建培育池,培育池面积为80~100平方米,池深为1.5~1.8m米,水深0.8~1.2米,水流速度为0.1~0.2m/s,水体pH6.5~8.5,溶解氧大于或等于6mg/L,周年水温在18~28℃之间,在培育池底随机铺垫鹅卵石或放置石块堆积搭建形成多通道缝隙,形成人工模拟河道,用于鱼类掩蔽,同时在培育池中种植有水草或水葫芦,用于遮荫和调节水温;水源为溪流水,要求河流的水质清澈无污染,透明度大于60cm,符合白乌鱼生长条件;
(2)亲鱼苗种选择:选择体质健壮无病、个体均匀、无出血斑、无畸形、发育较好的白乌鱼作为培育对象,并对筛选好的亲鱼苗种进行浸洗消毒;
(3)亲鱼的训养:将经过浸洗消毒后的亲鱼苗种投放于培育池内,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放1~2尾1.5~2.5千克的亲鱼,雌雄比例为1:1;同时向培育池内投放饵料进行强化培育,在训养期间,采用小杂鱼、蚯蚓、泥鳅、轮虫和卤虫无节幼体作为饵料进行投喂,投饵率控制在体重的2~4%;通过训养以加快亲鱼性腺发育成熟;
(4)繁殖:先在培育池的一侧先用石块砌成一个30~40度的孵化池,同时在孵化池中放入树枝、棕皮、石块和人工鱼巢,催产池的面积8~12平方米,到繁殖季节时挑选种鱼,选用体色较白,体质健壮,成熟度较好的亲鱼即可作为种鱼, 种鱼中的雌鱼腹部膨大,有弹性,生殖孔微红稍突,而种鱼中的雄鱼生殖孔内陷;将挑选出的种鱼放入孵化池喂养,孵化池水温控制在22~28℃之间,孵化池内的水体pH7~8,溶解氧大于或等于6mg/L;向孵化池中的种鱼注射催产剂;对成熟度好的种鱼注射一次催产剂,所述催产剂采用PG 和HCG,注射量按每千克雌鱼的体重注射PG为0.5~1克,HCG为1800~2000国际单位,每千克雄鱼的注射量按雌鱼减半;对成熟度不够好的种鱼需要注射两次催产剂,两次注射的时间间隔12小时; 使乌鱼在避光遮阴的环境下产卵,鱼卵可产在树枝、棕皮和石块上;产卵期间需要保持周围环境安静;剩余未产卵的亲鱼用人工受精法繁殖:并向孵化池内通入流水进行孵化,鱼卵在孵化池中孵化3~5天,即可孵化出膜,出膜后的鱼苗处于内营养阶段;
(5)苗种培育:刚孵出的仔鱼,体色黑,漂浮于水面或侧卧于树枝、棕皮和石块上,静而不易动,待卵黄囊逐渐消失,鱼苗能平游啄食时,将其带水捞出,移到培育池里进行苗种培育, 投放密度按200~300尾/平方米进行培育,投放时间要求在早晨或者傍晚进行,要求没有直射光照;投放后需要进行投喂,采用蛋黄、豆浆、牛奶、轮虫、水蚤、枝角类、桡足类水生动物和卤虫无节幼体作为饵料进行投喂,每日投喂6~8次,遵循少投多次的原则;经过20~30天的培育,鱼苗长度可达5~8厘米,其体色由黑色从头顶部开始逐步变为白色,此时鱼苗辅助呼吸器官发育完善,活动力很强,摄食量也不断地增加;随着鱼苗生长发育、个体增大,池中密度增加,此时应过筛,分级转入鱼种池进行培育,同时在苗种培育期间需要进行疾病防控。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白乌鱼的人工繁殖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4)繁殖过程中,所述人工受精法繁殖的具体方法为:将雄鱼捞出,按压腹部,让其精液流出,用注射器将精液收集;待精液收集好之后,再将雌鱼捞出,压腹部,将鱼卵挤入瓷碗中;最后将精液挤入瓷碗,精液与鱼卵的比例满足1条雄鱼的精液与2~3条雌鱼的鱼卵混合;再倒入质量浓度为0.8%的生理盐水2ml,搅拌,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清水,从搅拌到加入清水间隔时间不超过30秒,搅拌的动作需要轻盈,温柔,当加入清水后的卵开始受精,吸水膨胀,并继续加注清水;将瓷碗中放置1~2min后,再移入大盆中,待鱼卵在大盆中吸水受精1h后,将受精卵均匀涂在孵化池内的人工鱼巢上,并向孵化池内通入流水进行孵化。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白乌鱼的人工繁殖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5)苗种培育过程中,投放密度按250~300尾/平方米放养,投放期间,在饵料中添加小杂鱼和小鲫鱼组成的鲜动物饵料,投喂方法采用四定,即定时、定量、定质和定位,投饵量为鱼体重的5~10%,随着鱼体重增加逐渐下降到5~6%。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白乌鱼的人工繁殖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5)苗种培育过程中,所述疾病防控,对于小瓜虫病,其预防措施是采用浓度为2ppm的亚甲基蓝溶液进行全池泼洒;对于车轮虫病 ,其预防措施是采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按5:2混合后形成的混合液,采用浓度为0.7ppm的混合液进行全池泼洒;对于水霉病,其预防措施是采用浓度为20~30ppm的福尔马林或浓度为40~50ppm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全池泼洒。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白乌鱼的人工繁殖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根据白乌鱼的生活习性,为其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受精采用自然受精和人工操作相结构,并为受精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大大地提高了受精的成功率;鱼苗的孵化和投放均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保证孵化的成功率和鱼苗的存活率,并能够大幅度增强苗种抗病能力,为人们规模化养殖白乌鱼提供优质的苗种,可满足规模化养殖的需要,从而降低养殖成本,满足市场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的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解释,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受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白乌鱼的人工繁殖方法,所述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建造培育池:选择在水源好的河流附近构建培育池,培育池面积为80~100平方米,池深为1.5~1.7m米,水深0.8~1.0米,水流速度为0.1~0.2m/s,水体pH6.5~7.5,溶解氧大于或等于6mg/L,周年水温在18~28℃之间,在培育池底随机铺垫鹅卵石或放置石块堆积搭建形成多通道缝隙,形成人工模拟河道,用于鱼类掩蔽,同时在培育池中种植有水草或水葫芦,用于遮荫和调节水温;水源为溪流水,要求河流的水质清澈无污染,透明度大于60cm,符合白乌鱼生长条件;
(2)亲鱼苗种选择:选择体质健壮无病、个体均匀、无出血斑、无畸形、发育较好的白乌鱼作为培育对象,并对筛选好的亲鱼苗种进行浸洗消毒;
(3)亲鱼的训养:将经过浸洗消毒后的亲鱼苗种投放于培育池内,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放1尾2~2.5千克的亲鱼,雌雄比例为1:1;同时向培育池内投放饵料进行强化培育,在训养期间,采用小杂鱼、蚯蚓、泥鳅、轮虫和卤虫无节幼体作为饵料进行投喂,投饵率控制在体重的2~3%;通过训养以加快亲鱼性腺发育成熟;
(4)繁殖:先在培育池的一侧先用石块砌成一个30~40度的孵化池,同时在孵化池中放入树枝、棕皮、石块和人工鱼巢,催产池的面积8~12平方米,到繁殖季节时挑选种鱼,选用体色较白,体质健壮,成熟度较好的亲鱼即可作为种鱼, 种鱼中的雌鱼腹部膨大,有弹性,生殖孔微红稍突,而种鱼中的雄鱼生殖孔内陷;将挑选出的种鱼放入孵化池喂养,孵化池水温控制在22~28℃之间,孵化池内的水体pH7~8,溶解氧大于或等于6mg/L;向孵化池中的种鱼注射催产剂;对成熟度好的种鱼注射一次催产剂,所述催产剂采用PG 和HCG,注射量按每千克雌鱼的体重注射PG为0.5~0.8克,HCG为1800国际单位,每千克雄鱼的注射量按雌鱼减半;对成熟度不够好的种鱼需要注射两次催产剂,两次注射的时间间隔12小时; 使乌鱼在避光遮阴的环境下产卵,鱼卵可产在树枝、棕皮和石块上;产卵期间需要保持周围环境安静;剩余未产卵的亲鱼用人工受精法繁殖;所述人工受精法繁殖的具体方法为:将雄鱼捞出,按压腹部,让其精液流出,用注射器将精液收集;待精液收集好之后,再将雌鱼捞出,压腹部,将鱼卵挤入瓷碗中;最后将精液挤入瓷碗,精液与鱼卵的比例满足1条雄鱼的精液与2条雌鱼的鱼卵混合;再倒入质量浓度为0.8%的生理盐水2ml,搅拌,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清水,从搅拌到加入清水间隔时间不超过30秒,搅拌的动作需要轻盈,温柔,当加入清水后的卵开始受精,吸水膨胀,并继续加注清水;将瓷碗中放置1min后,再移入大盆中,待鱼卵在大盆中吸水受精1h后,将受精卵均匀涂在孵化池内的人工鱼巢上,并向孵化池内通入流水进行孵化,鱼卵在孵化池中孵化3~5天,即可孵化出膜,出膜后的鱼苗处于内营养阶段;
(5)苗种培育:刚孵出的仔鱼,体色黑,漂浮于水面或侧卧于树枝、棕皮和石块上,静而不易动,待卵黄囊逐渐消失,鱼苗能平游啄食时,将其带水捞出,移到培育池里进行苗种培育, 投放密度按200~250尾/平方米进行培育,投放时间要求在早晨或者傍晚进行,要求没有直射光照;投放后需要进行投喂,采用蛋黄、豆浆、牛奶、轮虫、水蚤、枝角类、桡足类水生动物和卤虫无节幼体作为饵料进行投喂,并在饵料中添加小杂鱼和小鲫鱼组成的鲜动物饵料,投喂方法采用四定,即定时、定量、定质和定位,投饵量为鱼体重的5~10%,随着鱼体重增加逐渐下降到5~6%;每日投喂6~8次,遵循少投多次的原则;经过20~30天的培育,鱼苗长度可达5~8厘米,其体色由黑色从头顶部开始逐步变为白色,此时鱼苗辅助呼吸器官发育完善,活动力很强,摄食量也不断地增加;随着鱼苗生长发育、个体增大,池中密度增加,此时应过筛,分级转入鱼种池进行培育,同时在苗种培育期间需要进行疾病防控;对于小瓜虫病,其预防措施是采用浓度为2ppm的亚甲基蓝溶液进行全池泼洒;对于车轮虫病 ,其预防措施是采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按5:2混合后形成的混合液,采用浓度为0.7ppm的混合液进行全池泼洒;对于水霉病,其预防措施是采用浓度为20~25ppm的福尔马林或浓度为40~45ppm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全池泼洒。
经测定:白乌鱼经过训养后,受精率72.14%、孵化率84.56%。
实施例2:
一种白乌鱼的人工繁殖方法,所述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建造培育池:选择在水源好的河流附近构建培育池,培育池面积为80~100平方米,池深为1.6~1.8m米,水深0.9~1.2米,水流速度为0.1~0.2m/s,水体pH7~8.5,溶解氧大于或等于6mg/L,周年水温在18~28℃之间,在培育池底随机铺垫鹅卵石或放置石块堆积搭建形成多通道缝隙,形成人工模拟河道,用于鱼类掩蔽,同时在培育池中种植有水草或水葫芦,用于遮荫和调节水温;水源为溪流水,要求河流的水质清澈无污染,透明度大于60cm,符合白乌鱼生长条件;
(2)亲鱼苗种选择:选择体质健壮无病、个体均匀、无出血斑、无畸形、发育较好的白乌鱼作为培育对象,并对筛选好的亲鱼苗种进行浸洗消毒;
(3)亲鱼的训养:将经过浸洗消毒后的亲鱼苗种投放于培育池内,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放2尾1.5~2千克的亲鱼,雌雄比例为1:1;同时向培育池内投放饵料进行强化培育,在训养期间,采用小杂鱼、蚯蚓、泥鳅、轮虫和卤虫无节幼体作为饵料进行投喂,投饵率控制在体重的3~4%;通过训养以加快亲鱼性腺发育成熟;
(4)繁殖:先在培育池的一侧先用石块砌成一个30~40度的孵化池,同时在孵化池中放入树枝、棕皮、石块和人工鱼巢,催产池的面积8~12平方米,到繁殖季节时挑选种鱼,选用体色较白,体质健壮,成熟度较好的亲鱼即可作为种鱼, 种鱼中的雌鱼腹部膨大,有弹性,生殖孔微红稍突,而种鱼中的雄鱼生殖孔内陷;将挑选出的种鱼放入孵化池喂养,孵化池水温控制在22~28℃之间,孵化池内的水体pH7~8,溶解氧大于或等于6mg/L;向孵化池中的种鱼注射催产剂;对成熟度好的种鱼注射一次催产剂,所述催产剂采用PG 和HCG,注射量按每千克雌鱼的体重注射PG为0.8~1克,HCG为2000国际单位,每千克雄鱼的注射量按雌鱼减半;对成熟度不够好的种鱼需要注射两次催产剂,两次注射的时间间隔12小时; 使乌鱼在避光遮阴的环境下产卵,鱼卵可产在树枝、棕皮和石块上;产卵期间需要保持周围环境安静;剩余未产卵的亲鱼用人工受精法繁殖;所述人工受精法繁殖的具体方法为:将雄鱼捞出,按压腹部,让其精液流出,用注射器将精液收集;待精液收集好之后,再将雌鱼捞出,压腹部,将鱼卵挤入瓷碗中;最后将精液挤入瓷碗,精液与鱼卵的比例满足1条雄鱼的精液与3条雌鱼的鱼卵混合;再倒入质量浓度为0.8%的生理盐水2ml,搅拌,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清水,从搅拌到加入清水间隔时间不超过30秒,搅拌的动作需要轻盈,温柔,当加入清水后的卵开始受精,吸水膨胀,并继续加注清水;将瓷碗中放置2min后,再移入大盆中,待鱼卵在大盆中吸水受精1h后,将受精卵均匀涂在孵化池内的人工鱼巢上,并向孵化池内通入流水进行孵化,鱼卵在孵化池中孵化3~5天,即可孵化出膜,出膜后的鱼苗处于内营养阶段;
(5)苗种培育:刚孵出的仔鱼,体色黑,漂浮于水面或侧卧于树枝、棕皮和石块上,静而不易动,待卵黄囊逐渐消失,鱼苗能平游啄食时,将其带水捞出,移到培育池里进行苗种培育, 投放密度按250~300尾/平方米进行培育,投放时间要求在早晨或者傍晚进行,要求没有直射光照;投放后需要进行投喂,采用蛋黄、豆浆、牛奶、轮虫、水蚤、枝角类、桡足类水生动物和卤虫无节幼体作为饵料进行投喂,并在饵料中添加小杂鱼和小鲫鱼组成的鲜动物饵料,投喂方法采用四定,即定时、定量、定质和定位,投饵量为鱼体重的5~10%,随着鱼体重增加逐渐下降到5~6%;每日投喂6~8次,遵循少投多次的原则;经过20~30天的培育,鱼苗长度可达5~8厘米,其体色由黑色从头顶部开始逐步变为白色,此时鱼苗辅助呼吸器官发育完善,活动力很强,摄食量也不断地增加;随着鱼苗生长发育、个体增大,池中密度增加,此时应过筛,分级转入鱼种池进行培育,同时在苗种培育期间需要进行疾病防控;对于小瓜虫病,其预防措施是采用浓度为2ppm的亚甲基蓝溶液进行全池泼洒;对于车轮虫病 ,其预防措施是采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按5:2混合后形成的混合液,采用浓度为0.7ppm的混合液进行全池泼洒;对于水霉病,其预防措施是采用浓度为25~30ppm的福尔马林或浓度为45~50ppm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全池泼洒。
经测定:白乌鱼经过训养后,受精率69.75%、孵化率82.43%。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白乌鱼的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建造培育池:选择在水源好的河流附近构建培育池,培育池面积为80~100平方米,池深为1.5~1.8m米,水深0.8~1.2米,水流速度为0.1~0.2m/s,水体pH6.5~8.5,溶解氧大于或等于6mg/L,周年水温在18~28℃之间,在培育池底随机铺垫鹅卵石或放置石块堆积搭建形成多通道缝隙,形成人工模拟河道,用于鱼类掩蔽,同时在培育池中种植有水草或水葫芦,用于遮荫和调节水温;水源为溪流水,要求河流的水质清澈无污染,透明度大于60cm,符合白乌鱼生长条件;
(2)亲鱼苗种选择:选择体质健壮无病、个体均匀、无出血斑、无畸形、发育较好的白乌鱼作为培育对象,并对筛选好的亲鱼苗种进行浸洗消毒;
(3)亲鱼的训养:将经过浸洗消毒后的亲鱼苗种投放于培育池内,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放1~2尾1.5~2.5千克的亲鱼,雌雄比例为1:1;同时向培育池内投放饵料进行强化培育,在训养期间,采用小杂鱼、蚯蚓、泥鳅、轮虫和卤虫无节幼体作为饵料进行投喂,投饵率控制在体重的2~4%;通过训养以加快亲鱼性腺发育成熟;
(4)繁殖:先在培育池的一侧先用石块砌成一个30~40度的孵化池,同时在孵化池中放入树枝、棕皮、石块和人工鱼巢,催产池的面积8~12平方米,到繁殖季节时挑选种鱼,选用体色较白,体质健壮,成熟度较好的亲鱼即可作为种鱼, 种鱼中的雌鱼腹部膨大,有弹性,生殖孔微红稍突,而种鱼中的雄鱼生殖孔内陷;将挑选出的种鱼放入孵化池喂养,孵化池水温控制在22~28℃之间,孵化池内的水体pH7~8,溶解氧大于或等于6mg/L;向孵化池中的种鱼注射催产剂;对成熟度好的种鱼注射一次催产剂,所述催产剂采用PG 和HCG,注射量按每千克雌鱼的体重注射PG为0.5~1克,HCG为1800~2000国际单位,每千克雄鱼的注射量按雌鱼减半;对成熟度不够好的种鱼需要注射两次催产剂,两次注射的时间间隔12小时; 使乌鱼在避光遮阴的环境下产卵,鱼卵可产在树枝、棕皮和石块上;产卵期间需要保持周围环境安静;剩余未产卵的亲鱼用人工受精法繁殖:并向孵化池内通入流水进行孵化,鱼卵在孵化池中孵化3~5天,即可孵化出膜,出膜后的鱼苗处于内营养阶段;
(5)苗种培育:刚孵出的仔鱼,体色黑,漂浮于水面或侧卧于树枝、棕皮和石块上,静而不易动,待卵黄囊逐渐消失,鱼苗能平游啄食时,将其带水捞出,移到培育池里进行苗种培育, 投放密度按200~300尾/平方米进行培育,投放时间要求在早晨或者傍晚进行,要求没有直射光照;投放后需要进行投喂,采用蛋黄、豆浆、牛奶、轮虫、水蚤、枝角类、桡足类水生动物和卤虫无节幼体作为饵料进行投喂,每日投喂6~8次,遵循少投多次的原则;经过20~30天的培育,鱼苗长度可达5~8厘米,其体色由黑色从头顶部开始逐步变为白色,此时鱼苗辅助呼吸器官发育完善,活动力很强,摄食量也不断地增加;随着鱼苗生长发育、个体增大,池中密度增加,此时应过筛,分级转入鱼种池进行培育,同时,在苗种培育期间需要进行疾病防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乌鱼的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4)繁殖过程中,所述人工受精法繁殖的具体方法为:将雄鱼捞出,按压腹部,让其精液流出,用注射器将精液收集;待精液收集好之后,再将雌鱼捞出,压腹部,将鱼卵挤入瓷碗中;最后将精液挤入瓷碗,精液与鱼卵的比例满足1条雄鱼的精液与2~3条雌鱼的鱼卵混合;再倒入质量浓度为0.8%的生理盐水2ml,搅拌,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清水,从搅拌到加入清水间隔时间不超过30秒,搅拌的动作需要轻盈,温柔,当加入清水后的卵开始受精,吸水膨胀,并继续加注清水;将瓷碗中放置1~2min后,再移入大盆中,待鱼卵在大盆中吸水受精1h后,将受精卵均匀涂在孵化池内的人工鱼巢上,并向孵化池内通入流水进行孵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乌鱼的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5)苗种培育过程中,投放密度按250~300尾/平方米放养,投放期间,在饵料中添加小杂鱼和小鲫鱼组成的鲜动物饵料,投喂方法采用四定,即定时、定量、定质和定位,投饵量为鱼体重的5~10%,随着鱼体重增加逐渐下降到5~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乌鱼的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5)苗种培育过程中,所述疾病防控,对于小瓜虫病,其预防措施是采用浓度为2ppm的亚甲基蓝溶液进行全池泼洒;对于车轮虫病 ,其预防措施是采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按5:2混合后形成的混合液,采用浓度为0.7ppm的混合液进行全池泼洒;对于水霉病,其预防措施是采用浓度为20~30ppm的福尔马林或浓度为40~50ppm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全池泼洒。
CN201911374120.7A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白乌鱼的人工繁殖方法 Pending CN1109460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74120.7A CN110946098A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白乌鱼的人工繁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74120.7A CN110946098A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白乌鱼的人工繁殖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46098A true CN110946098A (zh) 2020-04-03

Family

ID=69984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74120.7A Pending CN110946098A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白乌鱼的人工繁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4609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62792A (zh) * 2020-09-10 2021-01-26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一种梭鲈规模化孵化方法
CN113615609A (zh) * 2021-09-16 2021-11-09 四川洪光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适用于鲤鱼和四大家鱼鱼苗的繁殖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62792A (zh) * 2020-09-10 2021-01-26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一种梭鲈规模化孵化方法
CN113615609A (zh) * 2021-09-16 2021-11-09 四川洪光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适用于鲤鱼和四大家鱼鱼苗的繁殖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92658A (zh) 一种胭脂鱼养殖方法
CN102077806A (zh) 大鲵的人工繁殖和幼鲵的养殖方法
CN104642212A (zh) 白甲鱼人工繁育方法
CN102524128B (zh) 乌苏里拟鲿人工繁殖方法
CN106212333A (zh) 一种北方须鳅的人工繁殖方法
CN104719199A (zh) 一种黄颡鱼与江黄颡鱼的杂交繁育方法
CN108552090B (zh) 一种二龄美洲鲥仿洄游土池大棚越冬育肥方法
CN107736280A (zh) 一种黄颡鱼亲鱼强化培育和规模化繁殖技术
CN101161064A (zh) 一种乌龙鲫和墨龙鲤的养殖方法
CN103651220A (zh) 抚仙四须鲃人工繁殖技术
CN110946098A (zh) 一种白乌鱼的人工繁殖方法
CN106359195A (zh) 一种南方白甲鱼的苗种繁育方法
CN103843710A (zh) 一种翘嘴红鲌的繁殖培育方法
CN101878741A (zh) 唇*与花*的杂交繁殖方法
CN103493767A (zh) 河川沙塘鳢和鸭绿沙塘鳢杂交繁育方法
CN104542478A (zh) 一种大鲵仿生态繁殖饲养技术
CN105532539B (zh) 一种泥鳅苗人工繁殖培育方法
CN104160992A (zh) 一种草鱼的生态养殖方法
CN106035176A (zh) 一种青虾的养殖技术
CN112616739A (zh) 一种盐田虾养殖有效防治桃拉综合征方法
CN102187839A (zh) 一种海水东方鲀属种间人工杂交培育的方法
CN112568159A (zh) 一种有机虾养殖病害防控方法
CN102356756A (zh) 一种塘鳢育苗方法以及塘鳢育苗的育苗池体体系
CN113598095B (zh) 一种横带髭鲷快速养成技术
CN112369352B (zh) 一种大口黑鲈与凡纳滨对虾池塘反季节轮养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403